地球

第5期

主演:克里斯·帕卡姆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剧照

地球 剧照 NO.1地球 剧照 NO.2地球 剧照 NO.3地球 剧照 NO.4地球 剧照 NO.5地球 剧照 NO.6地球 剧照 NO.13地球 剧照 NO.14地球 剧照 NO.15地球 剧照 NO.16地球 剧照 NO.17地球 剧照 NO.18地球 剧照 NO.19地球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Planet Earth》——由BBC拍摄和制作的11集地球纪录片。以前的我对这类自然纪录片的兴趣并不算太大,但是当我看到那一句著名的评语“空前绝后的地球礼赞”,以及豆瓣和IMDb上9.8的高分时,也不得不对这部片子好奇起来。8G高清版,看完之后,完完全全地叹服了……Planet Earth的确不愧“空前绝后的礼赞”这一赞誉。

巨大的预算,前后5年的拍摄时间,高画质的摄影,革命性的高超速摄影机,细腻的卫星画面,使得这部纪录片有了极度震撼人心的力量。奔涌河流,雄壮山脉,幽深洞穴,冰雪世界,蔚蓝海洋,苍茫沙漠,奇幻丛林,浩瀚草原……每一集都是一场绝对的视觉盛宴。David Attenborough爵士的解说很精彩,语气和情绪都拿捏得非常到位,声音也十分富有磁性,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在看画面的同时看中文字幕稍稍分散了我的注意力吧。那些动人得让人不敢相信的画面,让我看的时候甚至有着几欲落泪的冲动。那种惊心动魄的美丽透过超清晰的镜头更加具有冲击力,尤其是那些极其少见而珍贵的画面。一旦念及这片子中几十秒的镜头可能就意味着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几百个工作人员的全天候付出,我就忍不住由衷地心生敬意。

影片中所述的地方,几乎都是人类的影响力无法涉及的地区,也许正因为此,这些地方才能得以保存那种原始而丰饶的美景。这部纪录片创造了很多项记录,包括很多以前从未到达过的地区,以及首次被拍摄的动物。我想那些拍摄人员必定都是心怀着对自然的无比热爱和崇敬,否则不可能能够如此准确地捕捉到她每一瞬的灵气和神韵。镜头下这些景色美得令人屏息,大自然丰盛而端庄的美让人心生敬畏,只能顶礼膜拜,不敢兴起玩味之心。

在这样的大美面前,清晰地感到人类的渺小。

几乎所有的动物一生最大的关键词都是——觅食。说起来难以想象,绝大多数动物每天只为两件事情活着:食物,以及为了获取这些食物所做的准备。因为,在现在越来越恶化和贫瘠的自然界,找到食物已经越来越艰难。这使得每一次机会都不能有一丝一毫被浪费。一次降水、一场花开,甚至17年才一轮的蝉蜕,和海底的火山喷发,都会成就一场盛宴,带来局部的暂时的生命繁衍。这是大自然不定期给予动物们的歆享。

 除了这些之外,最震撼我的,就是动物的迁徙行为。为了温暖、为了食物、为了水源、为了繁衍后代……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动物们长途跋涉,前往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旅途总是漫长而充满凶险的,艰苦的天气,透支的体力,还有最大的威胁——伺机而动、准备享受这季节性盛宴的天敌们。冒着无数的危险,它们上路了。有些是一生中第一次,而有些,是最后一次。

印象最深的迁徙动物:
蓑羽鹤。为了到达印度境内的越冬场所,每年都要进行一场地球上最有挑战性的迁徙——飞越喜马拉雅山脉,那被称为“连鸟都飞不过去”的天堑;
鲑鱼。为了从海洋回到它们的产卵地,它们穿越整个北半球,奋力逆游而上达数百英里,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洄游;
雪雁。它们在墨西哥湾越冬,到了春天便一路飞过北美洲前往已变绿的北极苔原,这就意味着它们要进行一场长达三千英里的马拉松式迁徙,耗时达三个多月;
蒙古瞪羚。为了繁衍后代,跨越茫茫草原,这是一年一次地球上规模最大的迁徙,然而却极少被人亲眼目睹;
……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影片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音乐。George Fenton作曲及指挥的背景音乐,随着画面和情节的变动,或舒缓,或急促,或沉静,或激昂,时而如万马奔腾,时而如珠落玉盘,时而如杀机暗显,时而如九曲回肠,让人随着音乐不知不觉沉醉于其中。不,此时那已经不仅仅是背景音乐,而是融入这影片中成了不可缺少的灵魂。

然而在尽情感受这部纪录片带来的视觉享受之时,沉重的感受也时时刻刻压迫着我。我亲眼看着那些醉人的美,也亲耳听见了人类对自然所犯下的种种罪行,看见了那一连串残酷的事实。有多少种生物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而濒临灭绝,它们中的许多并不是直接因为人类的捕杀,而是因为环境的恶化而活活饿死的。当看到我非常喜爱的北极熊因为气候变暖引起的海面冰层提前融化而在海水里游了几百英里去觅食,在筋疲力尽又一无所得的情况下不得不去攻击拥有厚实皮层和尖利牙齿的海象,最后身受重伤躺下来时,我心里难受至极,眼睛发酸。不用把罪过推到所谓“人类”这样一个概念上,你,我,他,我们都是凶手。
如最后一集,当述说了由于环境的恶化,使得蓝鲸的数量由30万头锐减到不足9000头时,结尾处所说。It's not just the future of the whale that today lies in our hands.It's the survival of the natural world in all parts of the living planet.We can now destroy or we can cherish.The choice is ours.掌握在我们手里的不仅是鲸的命运和未来,还有这个星球上所有生命的存亡。要么灭绝它们,要么关爱它们。这,取决于人类自己。

We can now destroy or we can cherish.The choice is ours.



Plant Earth,的确是一部集震撼之大成的佳作。

 2 ) 720p之后收BD正版

看了720p格式的Planet.Earth,不禁惊叹生命的奇妙与自然的伟大。影片中只需短短几秒钟便带给你季节的变迁,岁月的更迭,以及被强食的弱肉……
耗时4年花费10亿,镜头捕捉精巧用心,取材分类博大精深,媒体评论它为至今为止最好的纪录片实不为过。

 3 ) 永恒的时光之旅

二零零六的纪录片,今日看来,比起最新的《绿色星球》,画质已然逊色不少,并且第一集的动物不少都是熟面孔,但是时隔十六年,疫情当下,极端干旱,树木成片死亡之际,再度回看当时动物繁茂、水土丰饶的景象,竟生出一丝凄凉之感。

每每把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类社会相比,除了惊叹,说不出什么多余的话来。雄性帝企鹅富有责任感,母亲不承担初期抚育任务,父亲要在零下七十摄氏度的南极,脚上顶一枚蛋,抱成一团在四个月严酷的极寒之中煎熬到来年春天。所有抱怨育儿繁杂的为人父面对雄性帝企鹅,都该感到羞愧。

在帝企鹅忍受极夜的时候,食物链顶端的北极熊妈妈和她的两个仔,正在舒舒服服地享受着春天,但是即便它这种没有上位捕食者的猎手,也要面对毫不留情的自然规律,小心裂冰和一刻不停地寻找食物,它都必须尽快开始。在雪地的斜坡上打滚的短暂欢愉,只允许自己放纵一下下。

靠近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有猎捕驯鹿的传统,挪威的萨米人有牧养驯鹿的文化。其他自然迁徙的驯鹿,大约有三百万,它们刚出生的幼崽第一天就得急吼吼地站起来,捕食者狼在背后盯着,老弱病残即刻淘汰。狼追逐驯鹿的猎捕竞赛,以生命为赌注,规则是速度和耐力,还有额外的一丁点差错,惊心动魄过后,狼是获胜者,它咬到鹿尾巴,把它甩到一边,小驯鹿认命似的停下来,矮下去。

除开带毒的桉树叶子被考拉承包,原来还有动物无法驾驭的松针叶。俄罗斯境内的白臀鹿一闪而过,那白绒绒的心形屁股不会被错过,品种为阿穆尔豹的母豹一脸严肃,黄黑花纹小而密,小豹子懵懂的脸顶着张开的斑纹,看着妈妈啃腐肉吃得一嘴毛。

片中唯一新奇的动物,是新几内亚的极乐鸟。雄鸟有个绿黄色缀着黑点的鳞片领结,撑起黑色中世纪衬裙,它不仅外表精致,还是个爱干净的孩子。嘴里夹块木头磨光溜树干,轻摇几下小灌木,摇下来枯枝落叶,再把它们清理走,少爷的舞台,容不得一丝一毫杂乱。然后它就开始求偶舞蹈,嘴里叫着,两条细瘦的脚举起延伸至身体半侧的黑裙子,蹦蹦跳跳,结果舞台寥落,无鸟问津。还有一个品种的极乐鸟,外貌更惊艳,举起黑伞,上面点缀着荧光蓝的横条,眼睛都看不见了,上方悬有一对荧光色的圆点,它倒是引来了雌鸟,结果别人对他不感兴趣,飞走了。一对难兄难弟。

惊悚电影里的《大白鲨》在这里成为现实,一个飞身跃起,半只海豚吞下,溅起的厚重水花留下力量与美的绝对彰显,它可以作为徽章代表奥林匹克精神。

非洲的旱季来临,浩浩荡荡的动物大迁徙开启,从卡拉哈里沙漠迁到奥卡万戈沼泽去。小象皱巴巴跟在大象身后,似乎“未老先衰”,没了灵动与可爱。有一只黑色的鸟,脖子上挂着大红的围脖,直视前方时,睫毛粗得惊人。水带来天堂,却有动物怕水,埃及狒狒直立蹚水而过,举起胳膊,抬起双手,脸部似乎微微皱着,摆出嫌弃的神色,活像一个“怕水之人”,怪不得同为灵长类动物。鬣狗阴险狡诈、名声不佳,它们却一点也不贪心,一天只猎捕一次,放掉慌不择路跳进水里的黑斑羚,有了吃的,就收工回家,分享食物。大自然的馈赠,一次取一点,道理它们比人类还懂的深刻。

大象闻到水的味道,停下来探路,小象刹车不及时,撞到前面大象的屁股,还有小象直接一个咕噜瘫倒在地,大象妈妈甩甩鼻子,碰碰它,它就自觉站了起来。等它们总算到了水跟前,大象和小象都跳进水里,甩水、翻滚、刨水,互相嬉戏,玩耍是天性。

末尾又到了帝企鹅跟前,它们盼了一整集总算盼到天气回暖,高清的镜头打在它们细密的白羽绒上,小企鹅吃食片刻,又藏进厚实的羽绒里躲起来,帝企鹅爸爸身下拱起一个小坨,那是他们心爱的孩子。

人年纪越大,越热爱自然,越关注自然,这种爱屋及乌延伸到了自然纪录片,每一幕都想惊呼,特别是北极熊出来的那一刹那,即使看过千百遍,还是看不够。毕竟,那是星野道夫付出生命拍摄的永恒时光。他说“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丰富生命,不仅治愈了我们,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人类究竟是什么。”

 4 ) 地球脉动1 Planet Earth Season 1

l 简介

BBC曾经制作出《蓝色星球》的纪录片摄影团队,再次集结奉上了这部堪称难以超越的经典纪录片《地球脉动》。从南极到北极,从赤道到寒带,从非洲草原到热带雨林,再从荒凉峰顶到深邃大海,难以数计的生物以极其绝美的身姿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看到了Okavango洪水的涨落及其周边赖以生存的动物们的生存状态,看到了罕见的雪豹在漫天大雪中猎食的珍贵画面;看到了冰原上企鹅、北极熊、海豹等生物相互依存的严苛情景,也见识了生活在大洋深处火山口高温环境下的惊奇生物。当然还有地球各地的壮观美景与奇特地貌,无私地将其最为光艳的一面展现出来。

l 笔记

第1集From Pole To Pole(两极之间)

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探讨了造就地球自然历史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淡水,陆地上就不会有生命出现;而太阳则掌控了地球上的所有动物和植物并决定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太阳对生命的作用在北极的春天里得到了最迷人的展现。

差不多有一半的小北极熊出洞后的第一年就在冰上死去。

有一些驯鹿群每年迁徙3000多公里寻找鲜嫩的草场,这是动物界距离最长的陆地迁徙。

如果小驯鹿不犯错误,狼追赶1000多米之后就会放弃。

豹是世界上最珍稀的猫科动物。

豹的命运说明了自然生命传续的脆弱性,这个物种的未来将主要取决于数量已经很少的母豹是否能生存下去。

地球每年绕太阳旋转一周,但地轴是倾斜的,正是这种倾斜形成了四季。

赤道森林只占地球表面的3%,但它的动植物却超过全球动植物总量的50%。

海洋中生命最丰富的地方是海浪和洋流。

食人鲨直游速度很快,但急转身却不如海狗灵活。

从海洋上产生的大风过海跨州进入内陆,它们吹过撒哈拉时引发世界上最大的沙尘暴。这些沙尘越过半个地球,给亚马逊丛林带来养分。

沙漠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这一比例每年还在扩大。

埃及狒狒淌水时会担惊受怕。

黑斑羚是鬣狗最喜欢的猎物。

鬣狗靠近猎物的时候它们会分开,对猎物形成包围圈。

第2集Mountains(雄伟高山)

欢迎来到极端的、岩石与冰雪的世界。我们将踏上最雄伟的山脉的旅程——从于低洼处隆起的出于形成期的山脉直道珠穆朗玛峰的顶部,发现某些神秘的生物迎接高山生活的挑战而诞生,其中,我们还将看到一些最罕见的现象如熔岩湖。

有些人也许会认为攀上大山就代表征服了山岳,但是我们终究都只是过客。

额利特阿尔勒火山是迄今为止地球上连续爆发时间最长的火山。它实际上是一个熔岩湖,已经沸腾了100多年。

狮尾狒有灵长类动物中最强有力的手指以及无所畏惧的性格。

对于所有猴类来说,早晨是理毛的时间,同时也是交友的好机会。但和其它猴类不同,狮尾狒互相梳理毛发的同时还会不停地交谈。

狮尾狒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几乎完全吃草的猴类。

安第斯山脉中的气候是地球上最不稳定的山地气候,暴风雪会毫无征兆地发生,可谓一日四季。

美国的落基山脉地区每年冬天会发生成千上万次雪崩,一座座山坡被摧毁。

有时雄灰熊会吃掉幼熊。

落基山脉已经不再上升,只会非常缓慢地崩解。

勃朗峰是欧洲西部的最高峰。

冰河是地球上最为强大的蚀刻冲刷力量。

保特罗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高山冰川,长约70公里,宽约5公里。

喜马拉雅山区是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山峰最集中的地方。

雪豹是喜马拉雅山区最珍奇的动物。

金雕的翼展宽达2米,它可以轻易地抓起一只小山羊。

大熊猫没有足够的体膘让自己冬眠。

和大熊猫一样,金丝猴也是中国独有的动物。

小熊猫是一种在野外难得一见的动物,过去它被认为属于浣熊类,但现在人们认为它是一种小型山地熊。

大熊猫幼崽要等到三个月以后才能完全睁眼,且成活率很低。

没有生物能够在珠穆朗玛峰长期生存。

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中,每十个人就有一个丧命。

第3集Freshwater(淡水资源)

淡水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它决定了地球上生命的分布。同河流一起,从高高的山峰一路而降,直向大海,观看壮观的瀑布,在大峡谷里飞翔,在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的冰雪下面探索野生的生命,见证动物行为的独特的、生动的一面:水獭和泽鳄将一决胜负。

地球上只有3%的水是淡水,但陆地上所有的生命最终都要依赖这些淡水。

天使瀑布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落差高度近1000米。

大鲵是世界上最大型的两栖动物,身长将近2米,寿命可达80年。

鲑鱼的迁徙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鱼群迁徙活动。

加拿大的棕熊非常特别,它学会了潜水捕食。

科罗拉多河刻凿出了世界上最长的峡谷系,1000英里长的刻痕从太空中清晰可见。

印度的河流中生活着世界上最多的群居水獭,它们一群的数量最多可达17只。

鳄鱼的颌骨像钢钳一样结实,它们一旦咬住就决不放松。

从全世界范围来说,湖泊中蓄积的淡水量是河流的20倍。

世界最大的湖泊中,东非大裂谷地区就有三个,它们是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和维多利亚湖。

马拉维湖的鱼类是世界所有湖泊中最多的,单是丽鱼科鱼类就有850种。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湖。它长600多公里,深达1600多米,水量占地球全部河湖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

贝加尔湖的物种有80%以上是独有的。

地球上无可争议的超级大河是亚马逊河,它的河水流量是排名其后的十条最大河流的流量的总和。

亚马逊河每年挟带的沉积物多达10亿吨。

雄亚马逊江豚会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求偶,它们会把石头含在嘴里,向自己喜欢的雌江豚炫耀。

潘塔纳尔沼泽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湿地。

第4集Caves(洞穴迷宫)

洞穴的神秘、不寻常之处通常不被注意,其实那儿同样生活着一些奇异的野生生物:洞穴天使鱼通过扁平的鳍上所生长的精微的钩状物使自己悬挂在洞穴瀑布后面的壁上;洞穴金丝燕通过声纳系统导航,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怎样在这个到处都是钟乳石、石笋以及穴居生物的隐秘世界长期的生活着。

墨西哥的燕子洞是地球上最大的洞穴,也是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探险活动最晚涉及的地方。

洞穴是人类在地球上探索最少的地方。

世界上绝大多数岩洞都是由石灰岩形成的。

位于加利般干岛的鹿洞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河通道。

游隼和食蝠鸢是鸟类世界里的喷气式战斗机。

穴金丝燕和蝙蝠一样,它们依靠回声来做导向。

水不仅是洞穴的侵蚀者,同时还是建设者。

条旗鱼就像是海中的蝙蝠,每天傍晚才离开洞穴,外出觅食。

目前野生的童态河溪螈的数量不足100只。

需要经过数千代的进化,才会失去眼睛。

第5集Deserts(沙漠)

陆地的表面大约30%部分是沙漠,这些地区虽然严重缺水,生态系统却异常的多样。揭开沙漠地区的生存秘密,体验这种动态系统中短暂的自然本性。

肚子里装满雪会有致命的危险。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它的面积几乎与中国的面积相当。

单峰驼能在沙尘暴中行走自如。

所有沙漠的形成都是通过夹裹着沙尘的狂风。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陆。

所有的小型沙漠动物都是夜间活动的。

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有些地方可能长达50年不下雨。

巨柱仙人掌的枝干可以储存多达5吨的水,这让它足以忍受几个月的干旱。

蜥蜴是沙漠的常住民。

沙漠是因为缺水导致的,但在这里令动物死亡的不是炎热或干旱,而是缺少食物。

纳米比亚的大象是所有非洲大象中最能吃苦耐劳的,它们每天沿着干涸的河道行走近百公里寻找食物。

草是所有大象的主食。

许多沙漠动物的命运由远处的雨水决定。

美国西南部的死亡谷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

没有其他任何物种对美好时光的反应速度比沙漠蝗虫更快。

成年蝗虫每天的食量相当于自己的体重,一个蝗虫群每天可以吃掉几吨的食物。

几个蝗虫群相遇,形成巨大的虫害群,数量达几十亿只,宽度达六七十公里。

第6集Frozen(冰封世界)

行星地球将继续它的令人吃惊的愉快之旅。我们将跟随摄影机对处于最极端的季节的南极和北极作一次印象深刻的旅行,定时摄影机将对一群帝企鹅作仔细的观察,向我们展示帝企鹅行为中包含的动力学原理。

地球上90%的冰都在南极。

即使是在盛夏季节,南极也只有不到3%的地方没被冰雪覆盖。

雄帝企鹅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带着企鹅蛋捱过地球上最严寒、最黑暗的冬天。

在北极,打破冰层就相当于有了生存的机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侏海雀是北极的企鹅。它们也在裸露的岩石上下蛋,而且它们的外形很像企鹅。

短尾贼鸥有能力赶走任何非法侵入者,包括大型的食草动物。

北极熊有时甚至会游到离海岸100公里的海里捕食。

北极熊的爪子和牙齿竟然无法穿透雌海象厚厚的皮肤。

北极熊只有在仲夏时节处于非常饥饿的状态时,才会冒险攻击危险的猎物。

企鹅希望当父母的愿望非常强烈,它们有时会为收养那些失去父母的小企鹅发生争执。这种争执很多以悲剧结束,因为可怜的小宝宝会被踩死。

第7集Plains(辽阔平原)

剧组将镜头对准惊恐的蒙古小羚羊,亲眼目睹它们的季节迁徙的人其实很少。同时你不会错过第一次出现在摄影机镜头里的长相怪异的藏狐。历时六个星期,剧组为了跟踪一个企图捕杀大象的狮群,用夜视镜近距离地拍下了当时混战的场面。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草原养育了最大的野生动物群体。

在地球的陆地上,有四分之一的面积被草覆盖。

如凤凰涅槃一般,青草会令人难以置信地从灰烬中生长出来。

非洲的稀树草原上的红嘴奎利亚雀的数量多达15亿,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有些鸟群大到需要5个小时才能从你的头顶上飞过。

草不只生长在热带,甚至在北极那样恶劣的条件下也能生长。

雪雁终生忠于一个伴侣。

北美驯鹿每天可以走近50公里的路途,一个夏天要走3000多公里。

只有肥壮的小狐狸才能活过北极的冬天。

任何动物都无法承受滥捕滥杀和栖息地被毁的恶果。

在全世界所有的温带草原上,夏天都是动物们生长和繁殖的季节。

西藏高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草原。

象草是世界上长得最高的草。

大象在夜晚的视力和人相差无几。

狮子通常情况下不会去捕猎大象,但是走投无路的时候也会铤而走险。

无论是水淹、火烧、干旱还是冰冻,草都能够承受。

第8集Jungle(富饶森林)

丛林覆盖着大约地球上3%的面积,可是却生活着地球上物种的50%,高清晰摄影机让我们看到一幅幅前所未有的生活在黑暗丛林地带的生活画面。

热带雨林只占全球陆地的3%,然而在这里生活的物种却占全世界物种总数的一半以上。

在100平方米的雨林中就可能有250种不同的树,这相当于生长在英国的全部树种的近10倍。

血桐树一年就长高了8米,几乎把所有的竞争者甩在了下面。

无花果树能够全年不断地提供果实。

无花果极受欢迎,一棵无花果树竟然引来了40种不同的鸟和猴子轮番抢食。

在雨林的每一个上下层次上都响着不同的曲子,这合唱在凌晨尤为丰富多彩。

青蛙的耳朵有独特的功能,只能听到同类的叫声。

一棵树每年可以吸收几百吨水,但是树木本身用不了这么多水,大部份的水分被蒸发到了空气中,成为雾霭和云。

在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马逊雨林中,一半的降雨来自树木水分蒸发而形成的云。

据估计,热带有近100万种不同的真菌,其中绝大多数都不为人们所了解。

世界上80%的昆虫生活在丛林中。

很少有昆虫比蚂蚁更成功,每100平方米的林地里就有800万只蚂蚁。

虫草菌的子实体可以从死去的蚂蚁的头中长出来。

每一种虫草菌专门对付一个物种。

在竞争激烈的丛林中成功的秘诀是特化,这使动物与植物之间演化出非常密切的关系。

红花蛛的一生都在猪笼草中度过。

在丛林里任何东西都会成为争夺的对象,包括乘着水的一小棵猪笼草。

乌干达森林里的黑猩猩是在非洲发现的最大的黑猩猩群体。

雨林是世界上保持着最微妙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

第9集Shallow Seas(多样浅海)

这里有在印度尼西亚珊瑚海最新发现的矮小海马,闪着“电”光的蛤蜊和一丛丛的剧毒海蛇。这里还有海胆掉进巨海藻丛林,以及巨大的牛皮海狮捕食南非国王企鹅的场面。而这些企鹅不顾它们在体重上的劣势,拿出勇气与之海狮争斗的场景着实精彩。

全部浅海面积相加只占地球上海洋面积的8%,但是海洋生物绝大部分生活在浅海里。

澳大利亚大堡礁的面积很大,从月亮上都可以看到。

在印度尼西亚珊瑚礁水域里,鱼的种类几乎与整个加勒比海一样多,而珊瑚虫的种类是加勒比海的10倍。

珊瑚虫全天24小时都在捕食。

如今,印尼的珊瑚礁只有6%保持原来的状态。

大叶藻是唯一能在海里生长的开花植物。

海牛是海洋中最大的食草动物,可以长到3米长,半吨重。

用尾巴拍打,把要捕获的对象打晕,是海豚常用的一种捕猎办法。

烤焦的阿拉伯黄沙防止海湾成为另一个沙漠——海里的沙漠。

海藻的个体很渺小,但是大气里的氧气有四分之三是它们生产的。

就重量而言,地球上哪一种动物的总重量都不能与磷虾相比,一群磷虾的重量就有200万吨。

温带浅海游弋着地球上最大量的鱼。

每只海胆都有5个牙齿,这些牙齿能自我磨尖,且每几个月就更换一次。

在温带海洋里,枪乌贼实际上可能比鱼还多。

短尾魟是魟鱼中个头最大的,喜欢成对地行进。

大白鲨是地球上最大的肉食鱼类。

帝王企鹅的幼仔要依靠妈妈哺育一年以上。

海狮通常以磷虾为生,但现在令人意想不到地喜欢吃企鹅。

浅海是地球上生命最昌盛、最集中的区域。

第10集Forest(季节森林)

在北极边缘有着大片针叶树林,那是矮小的针叶科树木寂静的世界。那些树或许真的很矮,但在高空拍摄下,树林显示出其真实的大小。世界有1/3的树木都生长在这里,在短暂的夏季里,这些树木制造了大量的氧气足以改变的大气的成份。

树木是地球上生命体中最宏伟的景象,其中有些树木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体。

泰加森林里的树木数目是世界雨林树木的总和,占全球树木总量的三分之一。

在泰加森林的北端,树木的生长期每年只有一个月,一棵树苗可能要50年才能长得大一些。

猞猁如同幽灵一般,你即使在这些树林里住一生一世,也未必能看到一次猞猁。

加利福尼亚州的这片红杉中有世界上最高的三棵树,其中一颗树高达100多米,有30多层楼房那么高。

狐尾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树木,有一些已经生长了5000年。

普度鹿是全世界最小的鹿。

南美林猫是全美洲最小的猫。

鸳鸯用树洞做窝。

十七年蝉的数量多达10亿只以上,可谓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昆虫队伍。

十七年蝉交配后相继死去,它们的养分回归土壤,这可能是自然界中最大剂量的一次施肥。

在警觉性方面,谁都比不上鹿。

猴面包树的花苞能在一分钟内完全开放。

倭狐猴是世界上最小的灵长目动物。

季节性森林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森林。

第11集Ocean Deap(无垠深海)

你将看到30吨重的鲸鲨如何吃掉全部的鱼, 将从一个特别的高视角展示海豚是如何提速的。渐渐来到海洋深处, 你会看到长着"翅膀"的章鱼, 还会看到吸血鬼鱿鱼利用体内的发光体变换颜色。还有在2000米深处定时连续拍摄鳗鱼螃蟹类和高脚类动物个小时完全吃掉食物的镜头。

海洋的绝大部分都是目前人类无力到达的地方。

大部分海洋一无所有,是充满水的沙漠。

所有鱼类中最大的鱼是鲸鲨,重30吨,长12米。

许多海洋动物赖以生存的巨大鱼群只有在各种条件完全具备时才会出现。

长鳍针鲨长而固定的胸鳍使它能在消耗最少能量的情况下在水中快速游动。

猛鹄俯冲捕鱼,它们可以下潜到20英尺深。

蟹能辩别水中极微弱的味道,这有助于它们找到沉下来的动物尸体。

厚翼海沟虫是迄今为止人们所知道的生长最迅速的海洋无脊椎动物。

有一些海底火山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鹦鹉螺一个月只需要吃一次食物。

军舰鸟能够在海上连续飞行数月。

为了繁殖养育后代,全世界的海鸟都寻找偏远的海岛。

多数小海龟是在夜晚破壳而出。

很多小海龟会在澎湃的海浪里淹死。

蓝鲸将近200吨重,是最大的恐龙体重的两倍。

不久之前,海洋里游动着30万头蓝鲸,现在剩下的不到这个数目的3%。

今天握在我们手中的不仅是鲸的未来,而且是我们这个有生命的行星上整个自然界的未来。

我们可以把它彻底破坏,也可以呵护它,使它继续繁荣,这由我们自己选择。

l 短评

庄子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地球脉动》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奔涌河流,雄壮山脉,幽深洞穴,冰雪世界,蔚蓝海洋,苍茫沙漠,奇幻丛林,浩瀚草原……每一集都是一场绝对的视觉盛宴。

翻山越岭到达印度境内过冬的蓑羽鹤,每年都要进行一场地球上最有挑战性的迁徙——飞越喜马拉雅山脉,那被称为“连鸟都飞不过去”的天堑;翻涌逶迤细浪的鲑鱼,只为从海洋返回它们的产卵地,穿越了整个北半球,奋力溯洄而上达数百英里,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洄游;数以亿计的雪雁,为了在墨西哥湾越冬,一到春天它们便一路飞过北美洲前往绿色的北极苔原,这就意味着它们要进行一场长达三千英里的马拉松式迁徙,耗时达三个多月;蒙古瞪羚为了繁衍后代,跨越茫茫草原,这是一年一次地球上规模最大的迁徙,然而却极少被人亲眼目睹……在这样的大美面前,我清晰地感受到人类的渺小。

最后,引用结尾处的一句话,"It's not just the future of the whale that today lies in our hands.It's the survival of the natural world in all parts of the living planet.We can now destroy or we can cherish.The choice is ours."(掌握在我们手里的不仅是鲸的命运和未来,还有这个星球上所有生命的存亡。要么灭绝它们,要么关爱它们。这取决于人类自己。)

 5 ) 我们何时才能免于羞愧?

   虽然很美丽,但是前面美轮美奂的天海森林让我对这部纪录片有一丝疑惑:这样太平和了吧,太观光了吧?光是赞美地球的美丽,会让人对身边的危险有失警醒,对自己麻木而多“碳”的奢侈生活习以为常而不加质疑。
   还好看了最后一张special feature。整整一张访谈,各种濒危动物。如果对BBC很没好感,那么可以理解成--他们在做一个巨大的广告。不过我觉得恰恰是最后一张,没有那么多自然奇观的一张,都是一些无趣的人类唧唧歪歪的一张,让这套纪录片放出光来。
   人类的行为在伤害多少动物,在让多少美景消失?看最后一张就知道了。看了我就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呼吁抵制中医了。。
   套用一句诗人冷霜的诗句,我们何时才能免于羞愧?

 6 ) 地球脉动

本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动物,植物,时间下的环境,

动物植物为了生存繁衍(吃/喝/繁衍)所做出的改变/迁徙/生存条件好的,将大部分时间用以求偶,以求繁衍(雨林里的鸟类,蛙类),生存条件差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用来迁徙,寻找更好的生存环境,(大雁,角马)

环境被动的在改变,动物跟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环境对动物的影响,时代要发展,滚滚洪流奔涌向前,可这不能以牺牲环境,牺牲其他生物为代价。

总结:除了人类,有生命的都在最求生存和繁衍,这就是终极,人类在生存和繁衍之外还发展出了七情六欲,思考存在的意义。

还可以理解为人类/非人类

 短评

其实这是一部被我搁置了很久很久的宝藏纪录片,因为今晚看到很喜欢的读书博主分享了,所以决定今晚当作睡前观影 连续看了三个晚上就看完了,梦里都是令人心驰神往的辽阔草原。这部真的太适合投屏观看了!上山下海入丛林 目之所及全是人烟罕至的原始景象,美不胜收!每一帧都可以用来做壁纸。好似玩了一场超级加长版的迪士尼《飞跃地平线》。南极北极、高山淡水、洞穴沙漠、冰封世界和大草原、丛林浅海、季节森林和深海。全球俯瞰地球的美景,记录各种动植物的精彩瞬间,有些动物和植物 我甚至是第一次见到,像小时候看《动物世界》一样不禁发出一次次的感叹声。辽阔治愈,随手暂停都是一张现成的电脑桌面。17年的蝉破茧只为活一天、比动作大片还精彩的蛇蜥追击、为了找对象全速前进的树懒、会发光的丛林蘑菇,地球上的故事,远比我们想象更精彩。

6分钟前
  • 曼靑
  • 推荐

两极之间、雄伟高山、淡水资源、洞穴迷宫、奇幻沙漠、冰封世界、辽阔平原、季节森林、富饶丛林、多样浅海、无垠深海!“我们不要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满怀敬畏之心!9.8

8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没有人类,地球一样很美;没有人类,生物一样活的很好(话说这里可以看到后来很多BBC经典自然纪录片的影子)

11分钟前
  • 黑特-007
  • 力荐

看完以后断定:这辈子我不会看到比这个更好的大自然记录片了.

12分钟前
  • Zuschauerin
  • 力荐

地理片拍成了动物世界 神奇动物以及他们吃什么 鬼斧神工的摄像大哥(有时候能在瞳孔里看见) 鹤群飞跃珠峰那段湿了 生命多麽伟大 又多么渺小 孤儿小企鹅大战怪阿姨 在一堆肉山里的北极熊却活活饿死那段特别伤心 看了9集才反应过来原来是个总-分结构

13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安赫尔瀑布在落入一千米的恶魔谷途中被吹散成水雾;无畏的探险者在墨西哥400米燕子洞纵身一跃一探地狱究竟;地穴深处野生德州盲螈千万年来丢失了双眼通体素白。你没见过的世界大到无法想象,你没见过的生物完爆你看过的所有科幻怪兽特效片。人类算什么,不过是蚂蚁尘埃罢了。

16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力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拍摄精致得每一帧都可以做桌面!听说仅雄鸟求偶舞的那一段就拍了6个月,实在不敢想象拍完全部的浩大工程。印象特别深的是蘑菇和蚂蚁的斗争,猿群之间的争斗,和非洲大迁徙。边看边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思:17年一破茧只为存活一天的蝉活着有什么意义?结合道金斯的书看

18分钟前
  • Miss Coconut
  • 力荐

我终于知道,人类并不是地球的主宰。在暑往寒来,流风回雪之间,大自然的万物演绎着生命的传奇。那象群的迁徙,那太阳鸟的艳丽,我终于知道,保护环境真的并不是一句口号,而知是一种对于自由的渴望,对于爱的感召!

19分钟前
  • 小马.王
  • 力荐

单纯的自然风光纪录片,但为什么有时美到想哭。。。

22分钟前
  • 离香
  • 力荐

想要和很多人类一起看。

27分钟前
  • 力荐

我家的第一隻blu-ray!美麗不得了!

29分钟前
  • n
  • 力荐

最好的一套关于自然与生命的纪录片,震撼人心!独具特色的地形地貌分类叙述方式、华丽精致到让人落泪的摄影、几近完美的剪辑和解说、应景的交响配乐...印象最深的几个:各种季节变化植物生长镜头,极端洞穴,17年蝉,虫草菌,帝企鹅故事,雪豹,群狮猎象,海星噬扁海胆,豚鸟合作捕鱼,大白鲨猎海豹,吸血乌贼等

3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太美了,又好可怕,这就是我们生存的世界啊。看的我整个一阵阵发麻。

33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了解地球就是了解自己。向辛苦拍摄的摄影师们致以最高敬意!

37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情人节看这个,非常浪漫。绝美的画面,生命的感动,小小的个体在广袤的星球乃至太空面前,除了敬畏,没有心情纠结自己的小悲哀。

38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单纯感受一下自然的魅力当然要看BBC的系列啦,人类星球,蓝色星球等等等。它没什么叙事但就是靠着摄影技术迷死一群观众,亦或者是全人类。我无法想象摄影师们是怎么采集那些镜头然后怎么整理素材,我感觉那些镜头如果没有预知能力根本无法拍摄……一句话,拍纪录片,拍BBC纪录片是最烧钱的事情。

43分钟前
  • 🫀Psyche
  • 力荐

天地惊奇,万物博采,自然造化前,人类只能仰息称叹

4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一直陷在『天哪这个是怎么拍的!』『天哪!这些摄影师太了不起了!』『天哪这个节目太了不起了!』的惊叹之中无法自拔!

48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力荐

好大的地球呀。。。

49分钟前
  • nothing
  • 力荐

北极熊在冰上那傻样子,希望一直存在

52分钟前
  • Vinc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