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摇滚

HD

主演:侯牧人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老摇滚 剧照 NO.1老摇滚 剧照 NO.2老摇滚 剧照 NO.3老摇滚 剧照 NO.4老摇滚 剧照 NO.5老摇滚 剧照 NO.6

 剧情介绍

老摇滚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讲述了中国早期摇滚人侯牧人的女儿侯祖辛,带着导演身份诚挚纪录中国摇滚人三十年来的沉浮与坚持。是父亲也是主角的侯牧人身患脑梗,这种病会反复发作,使肢体瘫痪或眩晕,严重的会导致急性昏迷,甚至死亡!可怀揣着摇滚音乐人的执着和热血,侯牧人奇迹般的坚持了下来。  影片结尾时,侯牧人唱起他在脑梗后写的第一首歌《像个傻逼一样的活着》时,台下观众泪流满面,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张楚也流下了泪水。当老炮们听到那些音乐,想起那些往事的时候,重燃心中的情怀,正应了片尾的那句话:“老去的只是身体,而非灵魂”。蚂蚁很忙海云台恋人们偷龙换凤超级无敌掌门狗:人兔的诅咒暗影猎人第三季鬼夫尝试 第一季麦奇温特沃斯第四季少林门胜利之路未来2021啼笑书香我的媳夫跨越栅栏超级特务也让我有点小执着超能特警险峰毛骨悚然新鲜2022孤国春秋 第二季21天理论匹夫迷失的女人苏利文的旅行绝望主妇 第六季八哥囚犯我们这拨人XGirl别叫我“赌神”超时空接触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国语版)致命的危机我的世界写了你三关点帅田姐辣妹不说话的爱特警使命之狙击风暴

 长篇影评

 1 ) 老摇滚

我生于1995年,中学时听过一首《海阔天空》,我说我喜欢“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我说我喜欢摇滚的叛逆自由。你若问我什么是摇滚,我也不知道;你若问我怎么区分摇滚,我说我也不知道,大家说是摇滚就应该是吧。

大三的时候,突然再一次想去把玩摇滚这个词。我看了许多许多关于中国摇滚的纪录片和电影,我知道了1986年裤腿一只高一只低的崔健唱来了《一无所有》,我知道了94红磡那场不得不提的演唱会,我知道了王菲的女儿的爸爸吹笛子时迷人的气质,我知道了北京树村那一帮又一帮蜗居的年轻人。我听他们都说中国摇滚辉煌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说中国音乐市场是罪魁祸首,说中国再无摇滚。

依旧只要是关于中国摇滚的纪录片我都找时间看,比如这部。侯老我不认识也从没听过,但是被开头的话吓到了。“x他妈!中国的作曲家都死绝了么?我要找一种音乐,在广场在这种时候能唱,有一种东西开始冒了,这个是摇滚。”

我一直在疑惑,脑梗和摇滚有什么关系。曾经留着大胡子和长头发唱着歌的摇滚人,如今有一丝优雅和平静。他要用力地咬字,要经常纠正自己的平翘舌。他努力锻炼,从无用中恢复过来。他写了一首歌,像傻逼一样活着,没有希望也要活着,活着多好啊。问他,摇滚是什么。摇滚,就是......活着。

前一段时间大家在讨论《我是歌手》上的半壁江山,有的说致敬的牛逼,有的说车祸现场证明他们老了。他们老了,很显然。吹起笛子的迷人气质、红领巾海魂衫的愤怒青年、忧郁而孤独的格子衬衫,与地铁上昏睡的平庸模样、大腹便便的愤怒中年、粗糙而明显的皱纹。他们四十多五十多六十多了,当然老了。但前几天看鲁豫对张楚的访谈,他要出新专辑了,他还在写着歌,他们真的老了么。

我们把那个短暂的黄金时代捧上神坛,无数次致敬和怀念。怀念中总要带着惋惜,有时候也说些绝望和咒骂的话。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有时候强行把自己拉入上一代人的情怀中,强行浸入一些情愫中伤春悲秋。我也不知道把自己的情愫放在哪种位置上,我只是好奇些过去有意思的事,喜欢了解些与文艺与自由有关的事。我还是说我喜欢摇滚,虽然依然没听过几首摇滚,依然不知道几个摇滚歌手,不知道摇滚分哪些类别,不知道什么是摇滚,什么不是。

他们是老摇滚,新摇滚在哪里。我的同龄人们大多不知道崔健,我室友总是会笑着问:你听的是什么歌啊?有时候我听的是二手玫瑰有时候是痛仰,有时候是苏阳黑撒的方言民谣,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是听说很多乐队坚持了十几年,听说很多新鲜的乐队,也看到学校里有很好的摇滚乐队。我不对做摇滚的音乐人们悲观,也不对音乐市场乐观。我没有忧国忧民的心,只想对我觉得牛逼的喊一声牛逼,对我感兴趣的继续感兴趣,对我喜欢的继续喜欢。直到不感兴趣不喜欢的时候,总会新的好奇的事物。

 2 ) 摇滚精神,就是永不妥协!

其实没有侯祖辛在奇葩大会上的演讲更能打动我,那时我在地铁上,看到侯祖辛说起她小时候,张楚何勇到他们家里找老侯,说那时候的他们,心里面有火,眼里面有光的时候,我禁不住热泪长流,在地铁上难掩尴尬。

这个片子,以老侯从脑梗恢复过程的自述为主线,讲述了抗争和活着是老摇滚的基础精神的思考故事。融入了很多老摇滚人对8-90年代摇滚黄金时代的回忆和一些理解。应该说,这么好的题材和资源,可以做得更深入更有力量和锋利一些。可惜都还流于表面了。没有把摇滚与当时和当下时代的短兵相接的精神交锋给挖掘出来。摇滚乐是与时代脉搏最为贴切和抵触的音乐形式,老摇滚时代,摇滚几乎成为那几代年轻人的精神信仰,为什么?因为摇滚不仅有力量,更有叛逆和自我表达的英雄情结。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几只摇滚乐队在工体演出,一个北大的学生举着打火机,一边哭一边不断大喊:“不要让我们失望!不要让我们失望!”而今想起那个著名镜头,依然忍不住热泪盈眶。

大概没有哪一代年轻人能像我们那时候一样,从摇滚乐里感受到那么强烈浓郁的精神助攻的力量,让人慷慨,自负,悲情而热爱。可惜在这部片子里,侯祖辛没有更深入地去挖掘和表现。

摇滚是什么,相信每个热爱他的人都有自己的认知,也不需要共识。但他的精神内核,一定是不服,是喧泄,是愤怒,就是永不妥协。不向权贵妥协,不向庸俗妥协,哪怕没有具体的敌人,也要对着世界说不,我就是不爽你!这就是摇滚。

像SB一样活着,是这种精神内核最后的自嘲和尊严。

他当然是摇滚的,是属于老炮们的体面和愤怒。

本片文本上没能更扎得深入,既没能探讨更深刻的与时代的关系,也没能从老侯的视角对蜿蜒而来迤逦而去的摇滚精神做历史性的梳理和总结。而仅仅是流于缅怀情绪,然后总结,皈依到坚强活下去就是摇滚的终极结论。当然,说的不错,只是那不仅是摇滚的奥义,那是所有人的终极奥义。

摇滚的精神,应该是超拔于其上的。

2022年5月18日

 3 ) 摇滚在血液里,你一调动它就蠢蠢欲动

相信很多人是看了《奇葩大会第二季》才知道这么个片,导演侯祖辛是国内第一代摇滚人侯牧人的后代,借身份的优势,打小就是跟摇滚音乐和摇滚人混在一起的经历,让大家重新了解侯牧人其人晚年生活,和他对摇滚的理解。

其实这短片没什么太多可说,更多的是对某种根源的追忆,在崔健、张楚、何勇之前,国内的摇滚是如何萌发和生长。侯牧人说的没错,摇滚不仅仅是音乐,这个大家都明白,独立和反叛的精神是摇滚的种子,老爷子用晚年的精神头儿,诠释了一个老年朋克,到底应该怎样面对生活,那就是活着就该活出个样来。

片子整体拍的中规中矩,相对缺乏一些有力的事件和表达,而且遗憾的是,圈中好友的发言也比较不疼不痒,可能这是对侯牧人的音乐本身的某种理论和观念的缺失,也可能是素材采集或留存的过少。

片长较短,希望还能有更长的版本。另外导演说过,她最想做的还是剧情片,这个作品想必更多的是一块敲门砖吧。

 4 ) 这就是摇滚?!

穿过生活的荆棘,还坚韧谦卑温和的对待万恶的一切,是对生活复杂的理解...这看上去的摇滚可能有时只是一种年轻的心对反抗的一种形式,随之而来的只是一时的情绪,而非真正的思考以及尽管有限的行动....有多少人是乐于参与张扬的表达,愤怒的宣泄,而其中又有多少人如同他们向往的那样哪怕为自己得人生做出一些改变?!我不怎么听摇滚,偶尔为有才有俊俏的脸庞而心动。只是随大流的知道一些有名气的名字,但是我能在“别人”威胁我和我深爱的在乎的人时,勇敢的,走心的面对那些狰狞的恶,想办法解决,我要让我自己和“他们”知道,你种下的因,无论怎样祈祷,你必须面对和承受相对的果!这确实是命理!

 5 ) 老摇滚侯牧人——像傻X一样活着,你敢吗?

新一季的奇葩大会, “音乐乌托邦” 下长大的侯祖辛来了,中国第一代摇滚音乐家侯牧人的女儿。

“他当年留着长头发,是非常热血的摇滚青年。你现在小区里遇到慢悠悠散步的他,完全想象不到这是当年长发飘飘,写歌、在台上玩摇滚的一个人。但他还是有那个劲头,那个精神,他说他还要继续做音乐。” 这是侯祖辛眼中的父亲。

《老摇滚》是她献给父亲的一份礼物,记录着中国摇滚最初的那段 “阳光灿烂的日子”,描述着父亲与脑梗进行顽强斗争的点点滴滴,一部承载着爱与敬的纪录片。

八十年代的侯牧人,用高晓松的话来形容是“大嗨腕儿”的。当年侯老爷子去工体看足球,4比2的胜利结果使得全场情绪沸腾,但当耳边传来《大海航行靠舵手》 《东方红》 旋律的时候,他说,“ 艹他妈,中国的作曲家都死绝了吗?我要找一种音乐,在广场里,在这种时候能唱。我不知道这样的音乐叫什么,世界上肯定有,有一种东西在我心里开始冒了,后来我知道,这个是摇滚。

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曾有过这样的语句:赤子孤独了,就会创造一个世界。创业者是这样,艺术家也是这样,他们都是有能力把零变成一的人。

当年的侯牧人和他的兄弟们对于摇滚乐是什么,并不清楚。但内心有股坚定的信念,中国是时候该拥有一种颠覆性的音乐了,一种能带给民众力量与燃情的东西。

那个时候的摇滚是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路,热情与理想是唯一的明灯。燃情的岁月里充斥着烟味与脏话,但更多的是一股“我就不信我做不出”的笃定劲儿。录影棚是肉体的家,摇滚是心里的港。他们在尝试中失败,在失败中继续,在继续中寻找,在寻找中看到出路。

90年代初的后来,一张叫《红色摇滚》的专辑诞生了,传统的革命歌曲被附上了摇滚元素。纪录片中,当一头长发在舞台演出的侯牧人,与台下几万观众一起高歌 “我爱你,中国” 的时候,他知道,当年他在天安门摆下的誓言,实现了。

2009年,侯老爷子脑梗,丧失了很多基本的生活能力,连最简单的数数都不再简单。对于一个习惯逆天而行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

他说 “住院的时候,医院心理医生来看我,我当时说,我想死,我的一切都归零了,一切都没有意义了。但我妈从小教育我,我们不信命,要相信奇迹,想起她的教导,我就要活下去,哪怕像个傻子一样地说话。

后来他开始健身,开始学数数,开始学写字。脑梗的恢复是漫长且无望的,但侯老爷子却坚持了下来。好友黄纪苏说:“侯牧人在病床上背bpmf(拼音)的时候,太摇滚了!

“ 我得了脑梗,还有更多的人,得了不治之症。生活把我们抛弃了,没有前途,没有希望。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咱们认命吧。我们不认命,我们不服;像个傻X一样的活着,活着多好啊,你们就大声说吧,我的兄弟姐妹,活着有多好啊。没有希望也要活,没有前途也要活,相信奇迹就在身边,活着有多好啊 ”

这是侯老爷子在脑梗后写的第一首歌,取名为《像傻X一样活着》,同时也是《老摇滚》的片尾曲。影片结束时,当年的老炮们听着这首曲子,回忆着过去,心中的情怀被再次点燃。

纪录片有一幕,当问及是什么让侯老爷子能一路坚持下来时,他说是:“ 活着。摇滚,就是活着。”

是的,“老去的只是身体,而非灵魂”。

是的,“活着。摇滚,就是活着。”

 6 ) 最佳纪录片奖《老摇滚》: 事关“生死”的艺术

美学教父美学.艺术素质教育

回答影迷提出的以下问题

1 本片亮点在哪里?关于色彩的学问,阳光灿烂的日子何处体现?

2 大量镜头语言解读

3 片尾,为什么大家要报上年龄

点击链接 看完再聊

纪录片《老摇滚》 - 侯祖辛导演作品-纪录:人物视频-新片场www.xinpianchang.com/a10402209?from=search_post

男:女儿当导演拍老爸的故事,真有点儿意思!我看这位女导演又是海外留学回来的……

在哪儿能学到真东西,人家一比就知道!其实谁也不傻,很多事情不好挑明了说!

网上说,咱国内的 教育重在筛选!

……哼,还用他筛?学生几斤几两班主任心里没数吗?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筛选,而是培养!

如何带领年轻人走向艺术人生,这才是教育的主旨!

男:如此说来,筛选不重要喽?

当然!再说难听点,连大傻b都会筛选!出道数学题,用十种方法给我解出答案……是不是这块料立竿见影嘛!

艺术更如此,很多同学考进来的时候基本熟得差不多了,安全没必要走流程

男:那咱就说这纪录片,您认为具体好在哪里?为什么获得这么多项国际大奖?

音乐有音乐的玩法,电影有电影的,各有章法,外行人往往看不透其中的门道!

男:那,懂不懂艺术谁说了算

……你觉得呢?

像你们老师,连个广告都看不明白,他还能教出啥?这样的大学上个什么劲?

我们不能总是筛选,筛完了呢?都指望学生自学成才,拿了大奖给学校挣脸……?

男:这事办的,太不要碧莲了!

so,我从来不认那些虚头巴脑的东东不管您是不是扛着斯坦尼康,要么出多少本教科书,台下几千人听您的课……在我眼里或许就是个棒槌

以老郭的身份地位没见过教授吗?聊上三两句差点没把中午饭吐出来……能让孩子学那玩意儿吗?

男:确实,“洪浩志”有够恶心,真到那地方好孩子都得学坏!

谁有几把刷子,艺术修为如何,素质有多高……一聊就出来,跟谁装学术b呢?!

男:貌似您眼里只有奥斯卡戛纳?

还真差不多!在我这里咱就”拿奖说话”

卖嘴的就是卖嘴的,接化发即便混到学术圈,最多也就割几茬韭菜……

中国人迷信科学,崇尚权威和体制,不过嘛,仅凭这点儿花花肠子要想忽悠洋人是根本不可能的!

男:对,十万精神补偿金伺候……呵呵!

小岳岳和众多德云社弟子都不会上这当,八抬大轿请人家都不去……学那些劳什子干什么?

当然,这本身是一种觉悟,需要社会历练!

上了贼船的也不要懊恼,这社会还有很多坑很多套,吃一堑长一智就好!

男:嗨,可怜我们这些艺术生,招谁惹谁了!

想学艺术,首先得跟“懂艺术的人打交道,树立最起码的认知!

男:豆瓣对于本片奇说不一,请问您的看法是……?

扫一眼就知道导演什么水平,不要跟外行聊电影,鸡同鸭讲

男:小帽结束,有请美学教父给大家解读一下呗!

片头,导演使用快镜头,对准古建筑的穹顶,风云变幻,历经沧桑……此处强调时代感

开篇第一句话,老侯:八十年代我们在工体看球……

片尾,节目中出现的所有嘉宾一一介绍自己的职业,尤其“年龄”

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人为什么要记住自己的年龄?

男:哈,我从来没琢磨过这件事,反正上岁数的人都会在意自己的年龄,年过半百,已经半截入土了!

所以年龄记录生死!

未知生,焉知死……未知死,焉知生!

男:……啥意思呢?

这就是摇滚啊!片中反复强调摇滚的本质,就是“活着,活着,傻b一样活着!”

一代二代的摇滚人岁数不小了,摇滚的年龄其实也不小了,但他们的心态永远年轻,还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再举例说一下你就明白了!

老侯16岁的时候赶上插队,这里又一次强调年龄,在海中遇到两拨流氓打架,两个人被扔进大海……

男:当时谁拦都没用,谁拦谁死!

从此以后,老侯进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很关键

注意:

片中有色彩的画面,都代表阳光彩烂!

老摇滚”三个字出现之前,画面采取黑白色调,而片名出现后,伴随旁白提到的“阳光灿烂”,画面瞬间由黑白转为彩色……

男:导演跟拍老侯的背影,老侯走在公园的小路上……但后面的场景黑白多于彩色,而且好像完全找不到规律

那观众可就要琢磨了:在导演的定义里或者说在老侯的印象中,怎样才叫“阳光灿烂”

一个16 岁的孩子看到流氓打架,这和工体看球有什么相通之处?

男:……令人血脉喷张

非常好,要的就是这句!

流氓打架,让16岁的小候感到兴奋无比……太刺激啦!

男:呵呵,那时候红卫兵小将都这状态,全国山河一片红嘛!

发挥联想:被扔到海里那两个小子会当时何种何反应?有没有激烈的反抗与求饶?

男:一定是杀猪般的哀嚎!

……这就是摇滚啦!

彷徨于生与死之间,年轻人在抉择,咆哮,怒吼……

so,摇滚是跨越生死的艺术!

男:哦,难怪您说未知生,焉知死!

老侯第二次阳光彩烂的日子是在迟暮之年……

男:我看他做康复运动时又进到彩色画面!

要么生要么死,老侯在嘶吼“我要活,我要活……活着真好啊!”

摇滚,生命的咏叹调!

不是讲本质吗?“老摇滚”,就是把摇滚人,摇滚乐,生,死……统统绑定在一起!

对比毛时代的唱红,黄河大合唱,同样令人血脉喷张,但那和摇滚乐完全不同!

东方红 vs 阳光灿烂的日子

男:所以本片的黑白与彩色您怎么解释?好像和回忆的内容也不完全搭边,无论记录过去或现在的事情都可能用到彩色或者黑白……

其实导演想表达一个观点:

色彩不重要,时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态”!

心态好了,阳光就灿烂了!

每当想起开心的事情,心花怒放

逛公园,开心!坐到钢琴前为女儿谱曲……开心!见到久别重逢的老友,开心!

摇滚青年只为宣泄,血脉喷张, happy一生,快乐无忧!

男:老侯啊老侯,老了老了,大病初愈,体内却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就是生死抉择,选择音乐,体味生命的美好!

男:不过本片主题曲有点差劲,歌词没有文采!

让方文山写词他就不适合这部纪录片……这是专门定制

癫狂,咆哮,嘶吼……野蛮生长的中国式摇滚乐

不是装b的小资,而是像傻b一样活着,明白没?

至于是不是艺术,懂不懂音乐或电影……光从歌词可看不出来!

男:ok,那您继续分析……

从国家政治的高度,对社会上这些闲散人员,摇滚愤青向来都是打压的被边缘化的不待见的!

越是如此,越要反抗,嘶吼……架不住摇滚乐在底层很有市场,歌迷甚多,她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男:您的这些内容在片中都有涉及!

再做总结:唱红和摇滚乐完全不同!

一个是国家重视领导扶植,另一个则是野蛮成长,巴不得摇滚乐快点死,死远点!

我要活,“摇滚”不能亡!

求生,就是本质,是人的本能,更是音乐的属性!

死亡的呐喊,生命的张力……一下就凸显出来了吧?!

男:其实导演就是在解释为什么那些摇滚青年要在台上嘶吼,癫狂……

年轻人时刻与死神做对接,是生死间积聚的力量,迸发的火花!

男:看来老侯时不时冒出的脏话,对导演来说都有其作用!

这就是创作,纪录片的对白其实和剧本差不多的!

最后,还要拔高,关于纪录片与时间的联系!

大家知道,纪录片是回顾历史和记录过去的老玩意儿!

每个中国人都将面临一个选择题

我们用艺术,电影,音乐纪录年代 or“政治,军事!

男:啥意思?

某年某月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当时死多少人!

相较于政治运动,摇滚到底算不算社会阴暗面?

毛时代此起彼伏的政治运动又做了些什么呢?三反五反,人整人人斗人……究竟谁更阴暗?

在老侯眼中,阳光灿烂的日子,要激发肾上腺素,更要有乐子……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男:是啊,打打杀杀,指不定那天被人扔到海里,尸首都找不到!

同样的血脉喷张激情岁月,假如将摇滚作为政治运动的替代品,岂不更好?!

男:哦,原来这才是导演想传达的思想,引领观众深入思考的部分!

艺术记录人生,通过摇滚,顺便把“纪录片”给予定性,为她加个美瞳……技高一筹!

男:像傻b一样活着!这句话我印象最深……

呵呵,文艺青年,大多玩世不恭!其实这年头谁真傻b啊?或许有,反正谁傻b谁知道!

当我们意识到“原来世界是这样的”,才发现我被人耍了,算计了!

男:或许躺到棺材里还糊涂着……都保不齐!

所以奉劝所谓聪明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资本家的乏走狗……别太自以为是!

卖嘴的忽悠韭菜,披着科学艺术的外衣恰烂钱……要懂得适可而止

盗亦有道!就像社会上那些培训机构,大张旗鼓地灌输焦虑,制造社会恐慌情绪,国家坚决不能纵容

男:对,千万别跟艺术家玩这套接化发利格儿隆……太嫩

哼,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自讨其辱!

未来三年,90%大学关门倒闭,拭目以待!

男:同意,别再坑学生家长了,地方政府也快没钱了,赶快关门倒闭吧!

美学教父:森森大军 《国际获奖电影辞海》51 赞同 · 12 评论文章美学教父:当代艺术短片《演》:大尾巴狼 & 艺术2 赞同 · 0 评论文章

 短评

摇滚乐就是就算脑梗了也不影响骂人。

6分钟前
  • 朴映春一号
  • 推荐

硬。摇滚乐来诠释。

7分钟前
  • 力荐

侯牧人身上所独具的摇滚生命力仍在,但可能是纪录片选取的段落,或者是表现形式,甚至是素材的局限,导致影片先声夺人之后,中间部分温水一般。尤其是雷声配合空镜那一段,剪辑有些突兀,稍显青涩。结尾音乐起来,也显吃力。不如奇葩大会上面,导演讲的那么生动。

12分钟前
  • 莱克尔博德
  • 还行

像傻逼一样活着。硬气。

14分钟前
  • 查无此人
  • 力荐

片子拍的一般,但老侯的样子才是摇滚老炮儿该有的精气神啊

16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

这短片就很摇滚;片头那句:“x他妈”,也很摇滚;“像个傻比一样活着”很摇滚。什么是摇滚?--活着。这是侯牧人通过摇滚的所得。从小听摇滚,爱摇滚,到现在看了这片子突然觉得摇滚也没什么,也没有什么独特的nb,只是一种生命表达的途径:反叛的、坚韧的、愤怒的、不妥协的、坦率的、诚恳的……

18分钟前
  • 特立独行的猫
  • 推荐

看到張楚了,何勇了,崔健了,可惜沒有竇唯……

22分钟前
  • 刘振华
  • 力荐

其实没有侯祖辛在奇葩大会上的演讲更能打动我,那时我在地铁上,看到侯祖辛说起她小时候,张楚何勇到他们家里找老侯,说那时候的他们,心里面有火,眼里面有光的时候,我禁不住热泪长流,在地铁上难掩尴尬。这个片子,以老侯从脑梗恢复过程的自述为主线,讲述了抗争和活着是老摇滚的基础精神的思考故事。融入了很多老摇滚人对8-90年代摇滚黄金时代的回忆和一些理解。应该说,这么好的题材和资源,可以做得更深入更有力量和锋利一些。可惜都还流于表面了。没有把摇滚与当时和当下时代的短兵相接的精神交锋给挖掘出来。摇滚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也不需要共识。但他的精神内核,是不服,是喧泄,是愤怒。像SB一样活着,是这种内核最后的自嘲和尊严。本片文本上没能更扎得深入。流于缅怀情绪,皈依到坚强活下去的终极结论,那不只是摇滚的奥义

25分钟前
  • 嗦罗蜜
  • 推荐

老头说话是真有劲,但是纪录片的质量只能供家庭内部传阅

29分钟前
  • 银河求生手册
  • 较差

摇滚已死。看完更觉得摇滚已死,后继无人。因为年轻人找到了新的信仰:money。日渐式微的摇滚呼声稀薄,还夹杂着所谓的嘻哈。近五年来认识的新歌手,怕是一只手都数的过来,反复在听的除了影视原声,只有老歌。看到一些人老去,默默的酸楚。

32分钟前
  • 不醉无归爱谁谁
  • 力荐

脑梗之后的候牧人像一个孩子,所有的生活技能都要重新拾起,此时他的摇滚是一种真诚的表达。

36分钟前
  • Sanguine
  • 较差

今晚看奇葩大会了解到《老摇滚》,然后在爱奇艺上看了这个纪录片,很赞,从女儿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中国摇滚青年老去后的样子和生活态度。我思考了一下摇滚是什么?应该不是耳膜振荡,而是热血沸腾。应该不是生命放纵,而是理想永恒。感谢音乐上的摇滚人和生活上的摇滚人!摇滚不死!不屈!不将就!

40分钟前
  • anninguniverse
  • 推荐

很棒

42分钟前
  • Xingxing ZHANG
  • 力荐

流畅自然,生来不安分。在强大的人脉关系下,拍的依然有条不紊,那股摇滚的精神气透着银幕块也能感受的到。

44分钟前
  • 一匹马赛克
  • 推荐

30分钟的短纪录片,《老摇滚》更像是导演对父亲的致敬,一个「脑梗」老人的逆天而行。采访中的前辈们应该是想表达更多的,但导演有点用力过度。

47分钟前
  • 山久久
  • 推荐

让我觉得我对摇滚有一种误解,不是声嘶力竭,不是歇斯底里,而是对于人的本质的追寻和坚持,是老一辈摇滚人最值得珍惜的地方。

51分钟前
  • 灵溪
  • 推荐

一个如此有血性又有趣的摇滚老头。

53分钟前
  • 五角飞碟
  • 力荐

感觉少了一点特别尖锐的东西,让人看完并不感动,也没有态度。

54分钟前
  • 在吃大苹果
  • 还行

以满怀期待的心情看了此片。两星给侯老先生的精神和那个年代的那些人。仅此而已。导演拍的真是太烂。剪辑混乱,内容表述不清。色调也难看且不统一。丝毫不能让人感动。而且,导演入境时尴尬又做作。崔健、张楚、何勇、丁武出场时本能很激动,可真是白瞎这些人了。

59分钟前
  • Seddie
  • 较差

生命不止,摇滚不死。我是听着他们的歌长大的。想起年轻时,如陷无物之阵中,那时披着头也要到处走,一路走到黑便歇,写诗,写歌,找活路,痛饮酒,酒杯里浮出星星和月亮。那时只知道释放,宣泄,嘶咬,嚎叫,如此云云。后来才知道:秉着内心,自由呼吸,即使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活着有多好噢。

1小时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