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拓史

HD中字

主演:亨利·方达,约翰·韦恩,詹姆斯·斯图尔特,格利高里·派克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62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西部开拓史 剧照 NO.1西部开拓史 剧照 NO.2西部开拓史 剧照 NO.3西部开拓史 剧照 NO.4西部开拓史 剧照 NO.5西部开拓史 剧照 NO.6西部开拓史 剧照 NO.13西部开拓史 剧照 NO.14西部开拓史 剧照 NO.15西部开拓史 剧照 NO.16西部开拓史 剧照 NO.17西部开拓史 剧照 NO.18西部开拓史 剧照 NO.19西部开拓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西部开拓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西部开拓史(How the West Was Won)是一部1962年的史诗型式西部片。时间设定为1839年至1889年。情节是拓荒者普莱史考特一家人四代的故事,旁及各相关人事物;从中呈现半个世纪的美国西部历史。此片气势雄浑壮阔,编剧、取景、摄影、配乐、音效、导演、演员 阵容,各方面俱臻上乘水平。全片包括5个部分:《急流》、《平原》、《非法之徒》,由亨利·海瑟威执导;《南北战争》由约翰·福特导演;《铁路》由乔治·马歇尔执导。   故事讲述一家三代在各种时代背景下的艰难曲折,通过这个家庭从19世纪早期到1880年代半个世纪的迁徙经历,描述美国西部历史。他们从纽约出发,经历了内战,淘金热,路遇印第安人和西南部的流放者,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到达西部,并联合其他开拓者在平原上修建了铁路,把法律与正义也带到了边疆。重案组第二季超级洛佩兹情书เดอะ绝对控制2016九霄云外我到底在与什么作斗争诱惑我小妈少林三十六房粤语天外者人生七年3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国宝级男友选拔兼并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嘻哈四重奏第一季陈二狗的妖孽人生1绝地老冤家女人的秘密超级无敌追女仔II之狗仔雄心未坐监第一季欢乐乡村圣昆廷监狱篮球队解冻2015飞刀又见飞刀2016最强的两人:京都府警特别搜查班列侬和洋子:仅限于天空奥维尔号 第二季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第一季冷少的小甜妻傲骨贤妻 第一季篮球兄弟第四季薄荷少年肯尼亚开放日甲午风云红鹰第五季一贯害人道一呼百应2020巴黎浮世绘老师你好天才麻将少女 电影版恋途未卜动漫版三月的狮子:前篇

 长篇影评

 1 ) 眼睛不够用了

对美国的电影史不熟悉,看的老电影也少,不知道还曾经有过这样一部西部片。这是好莱坞大制片厂时代的产物,编剧也下了功夫,靠一个家庭的西部寻梦经历,串连起了美国西部的开发历史,拓荒,淘金,欲望的释放和弱肉强食的规则,印第安人的争夺,南北战争,铁路建设,城镇的兴起,道德和秩序的重建,在影片里都得到了展现,当然更少不了壮观奇伟的西部风光。大明星纷纷上阵,詹姆斯·史都华,格里高利·派克,约翰·韦恩,亨利·方达,詹姆斯·斯图尔特,担任旁白讲解美国历史的则是另一老牌巨星史宾斯·屈塞。150多分钟的电影由约翰·福特、乔治·马歇尔和亨利·哈撒威分别导演了一段(我孤陋寡闻,不知后两位的大名)。看得出这是一部颇具史诗片雄心的大制作,可是拍得太中规中矩,浪漫,冒险,扩张,雄性力量,正义感和市民社会的道德,在在都体现着我们耳熟能详的美国精神,而且由于这种为百年西部开发史和勇敢的美国人树碑立传的愿望,使影片分散了注意力,结构庞大,哪一个方面都表现得不充分,约翰·福特的经典作品中那种戏剧张力荡然无存。比如结尾讲城镇兴起和道德重建的一个段落,来到异乡的警长一下火车,就要孤身面对曾经被他拘捕的凶徒及其手下,又得不到当地同行的理解和支持,为求自保,人们还请他离开,明显是在摹仿《正午》,结尾却是众人终于联手结果了歹徒,捍卫了美国道德和法律的尊严。也许历史的确如此,可对电影来说却太过平庸。除了第二个段落里派克和女演员短暂的对手戏外,这么多实力明星的演技都被浪费了。

这样说并不等于说这部电影就不值得看,相反,对我来说,这是一次视觉的圣宴。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超宽画幅的影片。DVD封底介绍说,影片用了“三个银幕宽度的新艺拉玛体拍摄,压缩在小小的电视萤光幕上欣赏”,对电影工业和技术一无所知,我不知道何谓“新艺拉玛体”,但直观地看得出在银幕上表现为电影画面是由三个正常宽度的画幅组成的,可能就是由三架摄影机按精确的比例同步平行拍摄,然后经过技术处理合成到一个画面上吧,在背景开阔的水面、山川或者天空的映衬下,可以明显看见三个画幅的结合部,由于技术原因,右面的一个画幅还有些轻微的偏色,有时候甚至会看见一根长木在画幅结合处发生了些许奇妙的折曲现象,类似水中物影的变形。这些都会影响观赏的效果。这种方法拍摄出来的山川河流却无比壮阔,容纳了一般电影所无法容纳的更多的内容,虽然电视荧屏仍然一样大,但画面实际的视角已经加大了不少,超出了眼睛正常的视角范围,用在这样一部西部片里,倒是非常适合,壮美广阔的西部风光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如同一卷徐徐展开的画卷,绝对不能一览无余,只能是驰马扬鞭,移目换景。特别是在人物众多的大全景镜头中,这种感觉更为明显,要像一般的观影经验那样把这作为一个基调镜头,一眼把握整体的气氛会变得不那么容易,常常是眼睛顾了看银幕左方的人物,就会忽视了右边正在发生的事情,突出的感觉就是眼睛怎么不够用了。所以这样超常视角的镜头,表现风光比表现人物可能要更为恰当。战争场面和水牛狂奔的镜头给我的印象也是极其震撼的。

 2 ) 《西部开拓史》--这才是史诗的画卷(观后感+碟片花絮笔记)

大气磅礴的配乐,卷轴一般的画面加上豪华导演演员班底的史诗大片《西部开拓史》,真正做到了史诗电影应当具有的气魄,亨利·海瑟薇赋予它西部史诗片的灵魂,如果不是另两位大牌导演略显糟糕的导演,《西部开拓史》一定可以比现在的模样更经典。


看片前自己最担心的,就是故事。因为《西部开拓史》的英文名是“西部如何被开发出来的”,倘若让中国考生在高考来写一篇“西部大开发”的命题作文,恐怕会难倒一大片。然后,在看完这164分钟的作品后就会明白,《巴黎我爱你》《纽约我爱你》这样的命题电影比起《西部开拓史》简直不值一提。


《西部开拓史》通过5个段落“河流”、“平原”、“南北战争”、“铁路”和“不法之徒”,按照时间线性顺序清晰地将西部的发展脉络勾勒了出来,使用几个人物以及后代的关系营造了强烈的史诗感觉,剧本中对于爱情、正义、勇敢等话题的表现也很全面,在西部开发的大背景下,一个个或感人或惊险的段落都可以说利用了西部片的经典元素,经过重新组合,让哪怕不熟悉西部片的观众也可以轻易感受到那份感觉。虽然没有拿到最佳影片,但最佳剪辑以及最佳原创剧本实在是实至名归。当然,阿尔弗雷德·纽曼的配乐仅仅收获提名让人失望,因为他的配乐完全可以承载电影前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重量,将历史感和西部本身的荒凉感结合的十分出色。

整部作品还是按照史诗片的一贯风格分成“进场曲,第一部分,中场休息,第二部分,结束曲”这样的结构,在第一部分“河流”中,着重探讨了早期美国人如何从东部向西部寻求新大陆的故事。新艺拉玛的三屏幕经过修复虽然在整部作品里都基本见不到痕迹,但在开篇的河流特写时还是可以清晰看到两道接缝。

这段的明星毫无疑问是詹姆斯·史都华。这位横扫30-50年代美国银幕的天使男人几乎演了一辈子的正面形象,但其实除了跟卡普拉的定期合作外,他也有好几部西部经典电影和形象,在整部《西部开拓史》中,个人最喜欢的一段便是这个第一段。通过史都华扮演的浪子与纯情女人之间似恋似怜的感情以及几次命中注定的相遇,西部早期风土人情得以清晰的展现。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的结尾,除了给俩人的感情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束之外,海瑟薇还导演了一段精彩无比的河流戏,小竹筏在河流中遭遇险情,一群人集体“漂流”的惊险经历刺激无比。不采用任何配乐,但效果比现代大片的配乐加强惊险感的效果更好。
 

第二部分“平原”中,《杀死一只知更鸟》和《爱德华医生》的老牌影星格雷高里·派克登场,搭档《雨中曲》明星黛比·雷诺兹来了一段类似马戏团恋情一般的故事,揭示不少关于物质和爱情的价值观,而平原的马车大战也是效果非凡。


第三部分“南北战争”仅有20余分钟,显然约翰·福特不适应庞大的新艺拉玛三摄像机,心不在焉的导演了一段嚼之无味的片段,连他携手带来的老搭档约翰·韦恩也丝毫没有半点侧漏的霸气。
 

第四部分是乔治·马绍尔拍摄的“铁路”,讲述在建造铁路时发生的小冲突和小矛盾,与韦恩版本的“南北战争”一样,感觉导演并未全力准备如何最大化利用新艺拉玛的宽度,同时结合剧本打造段落的广度,不过一段印第安人水牛狂奔相当威武。


最后一段“不法之徒”回到了海瑟薇导演手中,果然又是恢复了头两段的水准,充满视觉效果奇观和场面人物的大气。通过之前建造铁路的铺垫以及与之前的人物相对应,这段可以说是家族史诗的终极段落,在各大西部片里屡见不鲜的抢劫火车和正邪枪战得以上演,众彼时明星联手出演,配上新艺拉玛出色的广角主观视角的效果,最后一段的火车大战也是令人印象深刻。

 

“新艺拉玛的冒险”花絮部分:

1.随着电视的发展,电影院观众骤减;

2.1952年9月,新艺拉玛(Cinerama)首次公开播映;

3.当时新艺拉玛试映片段便是云霄飞车影片《这就是新艺拉玛》;

4.新艺拉玛使用三段不同影片在三部放映机同时播出,每段的感光面积都大于35毫米胶片,呈现在视野146度的巨大弧形银幕上;

5.弗雷德·沃勒是此项技术的发明者;

6.1948年初在长岛首次实验;

7.亨利·海瑟薇为如何使用新艺拉玛拍摄做了仔细的设计;

8.约翰·福特对新艺拉玛的拍摄很不耐烦,因为有3台摄像机,他一直会不小心跑进镜头;

9.乔治帕伯的替身鲍勃在拍摄时不幸发生意外,被1万5千镑重物碾过;

10.最终新艺拉玛拍摄渐渐不流行主要还是改建戏院的成本以及高昂的拍摄成本;

11.《这是个疯狂疯狂的世界》是一部假的新艺拉玛电影,并非三台摄像机拍摄的;

 3 ) 《西部开拓史》:最美好的洗白史

影片以超大的阵容,恢宏的气势,凭借三段故事横跨几十年来表现白人在开发西部世界时期的艰辛和苦乐,历经各种大小事件,内战、淘金、印第安......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总算建成了绵长的铁路线,才有了如今的美国大都市。至于屠杀这片新大陆上千千万万原住民印第安人的污点事迹只字未提,只是演绎了一下这帮野蛮落后的“小人”们如何骚扰建铁路的卑鄙勾当。本片算是对白种人滔天罪行最美好的一次洗白,真不知如今的美国人,还有多少人会记得感恩节的来历,实则那就是用来纪念卑鄙的印第安“小人”们,当年用火鸡来款待他们,让他们能够苟活于世建设伟大家园的。

也正是这样一部洗白史,在奥斯卡上大受热捧,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从而奠定了奥斯卡的主旋律基调。值得注意的是,此片出品于1962年,距离1863年林肯确定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作为感恩节为固定庆祝日,差不多正好100年。100年的时间,就可以让一帮恶魔变身为光明战士,由此可知,时间真的可以让人们忘记很多事情,特别是那么不该见到天日的邪恶历史,更会被洗刷的干干净净彻彻底底。

 4 ) 明星聚会

第一次看环幕效果的影片,我特意将电脑接在电视大荧幕上欣赏的,效果确实震撼,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大场面配合。
演员没得说了,全明星阵容,不断的兴奋点,仔细看,很多配角都是西部片中的常客,遗憾的是伊斯特伍德晚红了几年,明星聚会,就缺他了。另外必须一提,Debbie Reynolds的表演非常精彩,从少女演到老人,将西部女人坚毅、乐观的品格准确展现,她在最后一个镜头中的再度歌唱,令人悲喜交加。
片长只是两个多小时,讲述西部百余年的历史,实在有些仓促,但我不能要求这么多啊,已经很好了,很好了。难过的是,这样的西部片终归是看一部少一部。

 5 ) 帝国主义的史诗

    1607年,一个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在以后150年中,陆续涌来了许多殖民者,定居于沿岸地区,其中大部分来自英国,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随着殖民势力的不断扩张,殖民者们纷纷向西大规模迁移,以寻求更多的土地、金矿和财富,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白人殖民者和美洲原住居民印第安人的冲突。《西部开拓史》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主要讲述了一个白人家庭如何与艰苦的自然环境、杀人不眨眼的强盗、驱赶野牛群向火车冲锋的印第安人、威胁民众安全的恶霸团伙作斗争,最终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战胜千难万险, “幸福、快乐、自由”地生活在“西部”这块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其主题思想宣扬和美化了美国白人殖民者的殖民冒险开拓精神。
    1962年,好莱坞花费巨资联合以约翰•福特为首的3大西部片导演和10多名当红一线明星拍摄了这部反映美国白人殖民者开拓美洲大陆的史诗电影《西部开拓史》;1962年,美国在西贡设立了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指挥的军事司令部,标志着美国开始直接介入越南战争。这让《西部开拓史》同越战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毋庸置疑,《西部开拓史》是一部美国60年代的“主旋律”影片,它号召美国民众向片尾那个最终决定举枪屠杀印第安人、站在“正义”一边的小伙子(注)学习,继承祖辈们当年开拓西部的大无畏精神,把青春和热血投入到“消除共产主义威胁”的“正义”事业当中。众所周知,历史中的“西部开拓史”就是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的苦难史,他们的血和泪喂肥了资本主义,使新生的美国成长为傲视全球的经济大国。恩格斯就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列宁也说:“帝国主义……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夺取领土或建立经济、政治霸权而凌驾于别国之上。”
    1973年,约翰•福特因胃癌去世,标志着美国传统西部片黄金时代的结束;1973年,美国经过长期谈判,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上签字,宣告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的失败。

    注:此君为西部一小镇治安员,与印第安部落有着“君子协定”。后来印第安酋长发现铁路公司在小镇里修建铁路而勃然大怒,因为火车势必会带来更多白人侵犯印第安人的领地。于是印第安人驱赶着野牛群向火车发起冲锋作为报复,小镇居民死伤惨重。治安员也怒斥铁路公司破坏“君子协定”的行为,公司代表昂然回答道:我们不修铁路,其他人也会来修的。并要求治安员召集人手对抗印第安人,以保证“开拓西部”的顺利进行。后来在亡父故友的反复劝说下,治安员还是举起猎枪慷慨奔赴到“伟大事业”当中。

 6 ) 一部美国史,多少印第安冤魂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人是无法准确的谈论自己的历史的,因为如果他们站在美国的土地上谈论历史,他们大多数谈论的主体应该是印第安人,如果他们要站在美国人的角度去谈论历史,他们谈论的应该是欧洲殖民史。不论怎么谈论,最终的结果都是很尴尬的,因此,历史对于美国人来说,只要是你谈论一下,总是会显得顾左右而言它。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谈论的就是美国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中充满着血与泪,充满着命令与征服,充满着一方对于另一方的屠杀,本片就是《西部开拓史》,一部看上去荡气回肠的美国史诗片。

《西部开拓史》聚焦的是十九世纪美国人从东部开往西部的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他们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强盗横行和印第安人等不利因素,最终将荒蛮的西部开拓成为属于现代美国的标志性区域。从这样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开拓史中,我们可以一窥美国人眼中,自己的发家史。

本片上映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主流之下,美国奉行的价值观是开拓以及不断地对于亚洲事务进行干预。我们所熟悉的越战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干预亚洲事务的产物。而在美国大肆干预其他国家的事务的同时,自然需要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来为自己的行动找一个理由,而纵观《西部开拓史》,本片中阐述的观点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借口。

《西部开拓史》开拓的自然是西部,这里要明确一个观点,西部是谁的西部,西部真的属于现在的美国人吗?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是原来的欧洲的英国人的殖民地,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始,英国的殖民者们逐渐的拥有了这块沃土的所有权,一直到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殖民者内部发生了分裂,一部分英国人占据了美国后作为自己的新国家,并以此来抗衡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于是,莱克星顿的枪声响起来,华盛顿后来宣布美国成立。

美国是美国人的美国吗?自然不是,美洲大陆上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他们才是应该对美国本土拥有主权的主人,然而当英国殖民者们占据了美国这片土地之后,印第安人自然成为了眼中钉肉中刺。而《西部开拓史》中的印第安人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他们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他们肆意攻击西部的移民者,且大肆杀戮。这群人被描绘成了恶魔,并以此来衬托出美国白人的善良与勇敢。

白人们不畏艰难险阻,千里迢迢地从生活优渥的东部来到穷山恶水的西部,并将西部开拓成为现代最能代表美国的地方。这种精神用在别处自然是不必说,但是用在对于别人的土地侵略上就显得欠妥当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对于越南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武装干涉内政,并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继续让意识形态方面的战争在越南发生,对比《西部开拓史》这是多么似曾相识的场景啊。

占领了西部的美国人将印第安人丑化,进而将印第安人的屠杀进行了合法化,最终导致原本的原住民在美国白人的屠刀下奄奄一息。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始,1500年的印地安人口就有3000多万,而本片中的故事线中,一直到1890年,印第安人只剩下38万。这样将近一百倍的灭迹,很难说是正常的人口演替。美国在美国这片沃土上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然而在本片当中,杀戮印第安人倒成了政治正确,因为印第安人被塑造成强盗,劫掠者,匪徒等等。

第二次英美战争的英雄安德鲁·杰克逊将军后来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在第二次英美战争期间就宣布:“有必要灭绝全体印第安人部落”。南北战争的英雄谢尔曼将军说:“我见过唯一的印第安好人,就是死人”。南北战争后,获胜的北方军队无事可干,讨伐印第安人就成为另一场战争。南北战争后的北方士兵去西部开拓发展正好印证了这一理念。而且你很难想象到这是一国总统对于本国土地上的原住民的态度。

时至今日,印第安人人口只剩下几十万,而且美国人将大部分肥沃的土地抢走后,只划归给印第安人一些林地,并逐渐地用各种各样的政策慢慢的让印第安人逐渐的衍化直至消失,最终印地安人数量剧减,他们失却大片的土地与尊严,却只能生活在美国政府划给他们的保留地内。

历史不容篡改,但是一个族群一旦失去了说话的机会的话,自己的历史就会被人扭曲甚至是改写。时至今日,西部片虽然已经是一个昨日黄花一样的影片类型,但西部片彰显的概念却一直残存至今,牛仔,枪战,印第安人。一部美国的发家史,死了多少印第安人。美国人大可以说这是他们开拓进取的证据,然而对印第安人来说,血债何曾忘记?

……

你好,再见

 短评

波澜壮阔的西部史诗,以一家三代人的命运展现蛮荒之地百年间的变迁与斗争。虽然某几段剧情太过琐碎平庸(最后一段竟然直接抄了下High Noon, 被雷到= =||| ),配不上“史诗”这俩字,但宽宽宽宽宽到头晕的宽银幕和宏大的场面实属震撼(大爱每段开始时旁白配的介绍性长镜头),数星星也很快乐。md, 威德马克太出挑了!吉米的角色Linus原定由Coop扮演,生前最后一片不是Western真的太遗憾了,况且还是作为经典西部片明星和西部人之父形象出现在这种规模的大片中,好在有挚友接过帮忙完成。很奇妙的是没去查trivia之前窝就隐隐感觉Linus像是Coop的角色,感谢吉米的呈现,虽然miscast确实。

9分钟前
  • JulianaFrink
  • 推荐

8。这么大制作的老片还真是没看过,各位巨星轮番登场,还有各种熟脸。通过一个家庭来展现美国的西部史,虽然带了点白人主义的色彩,不过史实就是这样。另,这种环幕不知道怎么拍的,效果好像不大好。

13分钟前
  • Mannialanck
  • 推荐

美国建国时,领土只有东部海岸线的十三个州。在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美国人把边界扩张到了西海岸。西部拓荒的历史塑造了美国的民族精神——自由大胆地建立新世界、新秩序。[西部开拓史]是一部颂扬“美国梦”的电影。拓荒者向西移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土著居民的双重威胁下,开启新生活。四位导演负责了一个家族三代人的故事,涵盖了西部拓荒、南北战争、淘金热、西部社会制度建设、以及抢夺土著土地的历史。它将“美国梦”的实现归功于积极冒险的美国人。他们勇于挑战权威和传统,为了家庭和个人的幸福,克服不利处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个体都将发挥巨大作用。正是他们的付出,才创造了各种奇迹。上世纪六十年代,这样一部美式主旋律电影,也算是逆潮流而行。

17分钟前
  • 唐朝
  • 还行

慕课老师讲到新艺拉玛宽银幕电影推荐的这部西部开拓史,使用并置的左中右三个镜头同时拍摄,拍出同步的三带胶卷,放映时用三台放映机,分块投射到弧形的宽银幕上,营造人眼中的真实世界。所以注意力都在这60年代的宽银幕了,当年的摄影视觉中心仍放在画面正中,所以居中的人物表情竟没留下什么印象,视线都停留在人物身边的景物上了。但是很有些镜头特别震撼,比如02:06:36——08:31,一群狂奔的野牛用两分钟的镜头解释了四个字,你忽然感慨,洪水猛兽为什么会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故事比较散,还很多毛病不提了…这么一部大气的60年代电影还是值得敬畏的。

22分钟前
  • 刺猬的优雅
  • 推荐

六十年代初的美国意识形态还处在积极干预远东事务的狂热期,好莱坞也积极配合鼓吹征服和扩张,西部片就是表达这种精神的最佳类型载体,即使殖民原罪情结都要服从大局暂时抛于脑后,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印第安人一定成为剧情中的主敌。粗略算算,影片有头有脸的主要角色几乎都是死于挑战自然(女主的爸妈)和白人的内战(男主的父亲),甚至最剑拔弩张的火车改线违背协议惹恼土著的桥段,画面直呈的白人伤害也完全来自于非直接人为因素的野牛狂奔!显然影片主创试图在主动配合意识形态紧迫性与道德抵触殖民原罪的敏感性之间寻找到某种平衡点。可三位导演的分摊篇幅却是失衡的:哈撒韦一个人包办了影片的前半程,约翰福特的内战部分只有十五分钟?!……PS那听着耳熟的画外旁白果然来自一位大牌明星:斯宾塞·屈塞,时年已过花甲六十有二。

27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大牌导演,大堆头明星,讲述19世纪美国征西历史,场面壮观,布景华丽,有一流史诗大片的气派,但故事讲得比较枯燥,说好听点叫编年史,说难听点就是流水账,将一些特定年代的具体事件做了罗列,几段故事的风格过渡也不佳,像是看了冒险片、动作片、战争片、西部片、爱情片的大合集

30分钟前
  • 方聿南
  • 还行

虽然还不到三个小时,但给人的感觉真……长!!!线索太散,与其说是「西部电影」倒不如说是「关于西部历史的小故事集锦」。从圈地、淘金热、南北战争、印第安人到车匪路霸,都齐全了。妈妈谈一会恋爱,儿子打一阵乱枪。从「信息」的角度上来说倒算量足料好,而且当中也不乏动人的桥段。

35分钟前
  • 小斑
  • 推荐

电影完全是一段浸润在音乐中的拓荒历程,与绘画般精美的画面一起,共同组成了一部从听觉到视觉全面优秀的史诗片,而有些零散的故事也并不妨碍电影中心的表达。这是美国人拓荒精神的赞歌,在某些时刻,你肯定能够感受到这种历史所蕴含的艰辛和勇气,并被这种强大的能量所感染。

38分钟前
  • 韩伯愚
  • 推荐

美国标准电影,保祖国就是保家乡,新艺拉玛真无聊

43分钟前
  • 无鬼斋
  • 还行

John Ford 執導那一段看來是最好,也確實需要電影院內看才感受到電影技術層面上的強大,但不代表這就是好,Cinerama技術令三位不同導演統一了風格(還是片廠制犧牲了他所有的性格,相比電影,確實對製作背後更大興趣),也變相消解了個人風格,每一個鏡頭都是一點透視,重要人身和事都放置於畫面中間,長鏡頭,人物全身完整地站在鏡頭位置,這種種限制應該來至攝影機技術問題吧?話說Wes Anderson的遍執風格不正是來至此?只因為今天再沒有人願意用此觀念拍電影,他變得獨特。也看到舊荷里活對西部電影世界最傳統的想像,就算集結當時最紅男明星,人人有戲做,但就不見得表演可觀,每個人由如回到默片時期的表演方法。是否證明50年來,又或者從影史以來,例如默片時期的意大利豪華布景時代劇,到今天CG當道的《復仇者聯盟3》也好,我們對大片概念其實不變

48分钟前
  • 何阿嵐
  • 还行

题材宏大,名角众多,剧情极度无聊,透着XX伟业的假大空范儿。美国人几乎拍不出史诗感,这是明证。所看的蓝光修复版中,新艺拉玛技术三个画幅的色差问题被解决,但依然存在景深不一致的缺陷。所谓的“技术革命”被淘汰也是历史潮流,众望所归。

51分钟前
  • 辽东胖尊者
  • 较差

Home in the meadow

56分钟前
  • AmericaWallace
  • 力荐

All the heritage of a people free to dream, free to act, free to move their own destiny.

1小时前
  • 且读且思
  • 力荐

西部西部,大牌云集,史诗巨制

1小时前
  • 兰州板砖
  • 力荐

7/10。扩展空间范围的弧形画幅,摄影机被架在木筏、牛头上制造呼啸而来的氛围,火车迎战劫匪的仰拍跌落物和反方向的运动镜头,都极富构图张力;每段少不了跋山涉水的爱情偶遇和剑拔弩张的族群冲突,泼辣女性不做生育机器堪称形象突破。对西部神话缔造美国精神的认同,时间跨度大、主线模糊也不觉腻烦。

1小时前
  • 火娃
  • 还行

连我这个乐盲都知道配乐和插曲太牛掰了!!!太牛掰了!!!音效也非常赞,可我的电脑已经是四五年前的了,我越发幻想一台好音响配上这部电影。大牌云集,可一半是路人。

1小时前
  • 王小北
  • 推荐

新艺拉玛超宽银幕比例,场面恢宏;基本召集齐了50至60年代好莱坞西部片的各路大明星和大导演,星光闪耀;剧情跨度几十年,涉及三代人家园梦想,不可不看的西部史诗。

1小时前
  • 小有™
  • 力荐

剧本扎实,环环相扣。那个年代的大片,必须看高清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两个半小时描绘了一家三代西部拓荒者形象,时间跨度和信息量很大,人物特征明显又真实。远景镜头浩荡。第一次看西部电影大师John Ford的电影。剧情逻辑性有些奇怪,莫名的起因。因为是三节式,过渡很突兀。

1小时前
  • 软蛋黄
  • 推荐

1.三镜头组合的画面信息量非常辽阔深远。2.历史背景比故事本身更引人。3.美国梦的开始处,绝对主旋律。4.讲开拓者的悲苦,其实也是掠夺史,印地安人才是最终牺牲品。5.由此想一个国家建立,必定是一部分人的幸福凌驾了另一部分人痛苦,世间事,大概如此。6.可能主要为演史,演员着力均匀。

1小时前
  • 毕大费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