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狱

DVD中字

主演:维克托·斯捷潘诺夫,德米特里·纳吉耶夫,Aleksandr,Shekhtel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其它年份:1998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炼狱 剧照 NO.1炼狱 剧照 NO.2炼狱 剧照 NO.3炼狱 剧照 NO.4炼狱 剧照 NO.5炼狱 剧照 NO.6炼狱 剧照 NO.13炼狱 剧照 NO.14炼狱 剧照 NO.15炼狱 剧照 NO.16炼狱 剧照 NO.17炼狱 剧照 NO.18炼狱 剧照 NO.19炼狱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人间炼狱

2022.04.22

格罗兹尼这家医院成了人间炼狱,俄罗斯坦克手立大功,抵进开炮摧毁车臣武装的机枪阵地,打瞎了一只眼的旅长带领散了架的伤员决死冲锋,终于取得最后胜利。

这样惨烈的城市巷战是西方国家没有经历过的,而俄罗斯人早在二战时就亲身经历过了,“莫斯科保卫战”或者“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都能找到这样的踪影。当然车臣战争从规模上无法与之相比,毕竟不是一个等量级的,但是战争本身的残酷、残忍,血淋淋的杀戮,是一样的。

战争也体现人性,车臣武装分子和外国雇佣军虐杀俘虏,活生生的割掉俘虏的头和睾丸,把俘虏活着钉在十字架上,女狙击手变态到专打俄罗斯士兵下身,毫无人性可言,就这种没人性的行为而言死有余辜。外国雇佣军为金钱而来,助纣为虐,以杀人为乐趣,更无什么正义可言。

是侵略?还是分裂?如果从领土来说俄罗斯军队确实进入了车臣,但是站在整个俄罗斯的角度,车臣是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车臣的武装分子在分裂俄罗斯,所以看问题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

2002年俄乌战争中第一阶段的马里乌波尔争夺战是二战后最大规模的巷战。在此之前,最大的巷战是美军在2004年11月打的伊拉克费卢杰之战——这场战争从2004年11月7日开始到12月23日结束,共经历46天。

当时美伊联军12000人在大量坦克和战斗机的掩护下,发动了540次空袭、发射了数万枚炮弹和炸弹后,仍付出了82人战死、1100人负伤的惨重代价,而反美武装死亡人数在1200-2000人之间。

马里乌波尔比费卢杰难打多了!因为马里乌波尔不仅仅面积比费卢杰大、城市比费卢杰坚固,而且守军远比当初的费卢杰要多:——费卢杰城区面积只有10平方公里,而马里乌波尔的城区面积却达到了160平方公里;——费卢杰没有坚固的防御设施,而马里乌波尔却是完全按照巷战建设的城市;——费卢杰的守军只有2000人不到,而马里乌波尔的守军却达到了13000-15000人(如果算上乌纳抓的“壮丁”,实际人数可能远比这个要多)。

巷战不是野战,非常难打的,因为很多现代化的武器被极大限制了发挥。大胆妄言如果美军来打马里乌波尔,可能两年都打不下来。俄军中的车臣部队、顿巴斯民兵武装和中东志愿军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巷战经验,还是用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

 2 ) 观俄罗斯电影《炼狱》小感

① 战争题材的俄罗斯电影《炼狱》(Chistilishche,1998),居然和美帝主旋律电影《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1998)是同一年出品(甚至还早了几个月),可惜该片一直默默无闻,导致我竟晚了二十来年才看到。

② 遥想当年还在读高中的我,被《拯救大兵瑞恩》的吊炸天视效震撼不已,并奉其为“扛把子”的战争电影(当然,后来才逐渐接触到一些更有深度的战争电影)。此处YY一下:假设当年有机会搞到一盘《炼狱》的录像带或者VCD光盘,不知道会不会对那个简单稚嫩的我造成降维打击?

③ 本片玩的是仿纪录片风格,拉近的电影镜头很切合巷战题材。可惜受限于成本,画质实在感人,制作略显粗糙,剪辑也不够漂亮,但确确实实呈现出了一种血淋淋的真实感。

④ 本片情节简单粗暴(就是一次防守反击的战斗过程),很符合毛熊一言不合就开干的一贯作风。片中,T-80坦克手关键时刻的大无畏十分感人(这个演员演得真心不错)。“为了阿廖沙”这句台词,在这部粗口不断的“肮脏”电影里格外显眼。不过,剧情的关键转折却基于大反派帅哥的智商临时下线,此处应有减分。

⑤ 本片的音乐很赞很扣题,甚至让我第一时间联想到天朝的哀乐……此处应有加分。

⑥ 本片的字幕,有几处地方看得我莫名其妙。“大楷”是个神马鬼?有看明白的同学麻烦给我解惑一下。不管怎样,还是要感谢字幕组的辛勤劳动。

⑦ 至于片中诸多不可描述的惨景,别的地方讨论很多,这里就不想再提了,内心强大的同学,还是自己去把片子找来看看吧。反正我一边吃饭一边看坦克洗地的片段,也没啥问题。

⑧ 本片IMDB打分7.1分,豆瓣打分8.5分。我个人打分:7.9分。对于能忍受渣画质的同学,推荐一看。

⑨ 下一步准备把描绘战争最黑暗面的苏联电影《自己去看》(Come and See,1985)翻出来看看了,毕竟已经在网盘里躺了N久。

⑩ 最后,关于本片所涉及的车臣战争,个人以为这篇文章写得不错,这里免费安利一把: //zhuanlan.zhihu.com/p/36707151

 3 ) 最血腥戰爭片?

這部拍攝於 1997 年的俄羅斯影片《煉獄》(Chistilische, ЧИстилище ),是網友在Facebook的「Cult片小組」中推薦的。網上的評論將此片形容為史上最殘忍、最血腥戰爭片,引起了我的興趣。其後終於在網上找到全片,觀看後認為評價並不過譽,並引發筆者更多的思考。

影片的基本語言為俄語與車臣語,但網上的版本沒有中文字幕。筆者雖不理解片中的對白,卻不礙其可觀性,因為其激烈戰事、屠殺場面已足夠看過你目瞪口呆,勝過劇情與言語。故事講述1994-95年的車臣首府格羅玆尼之戰,一支車臣叛軍佔據某大樓,俄軍將領帶隊進攻,目標是殲滅叛軍、奪回大樓,雙方由此展開一場拼死的血戰。

http://stanley5.blogspot.com/2008/12/chistilische-1997.html

 4 ) 非主流主旋律电影(有剧透,慎入)

    从内容上看,这部电影显然是主旋律的。它描述了俄军131自动化摩托旅一段地狱之旅。在深入敌军,孤军奋战的几天里各色主要人物如何勇敢不屈,壮烈牺牲的事迹。但这部经费稀缺,特效粗糙,内容无甚新意的小成本战争片能有极好的口碑,原因恐怕在于它对待战争实事求是的态度。
    有人说,最好的战争片应该让人看后会怕死。《炼狱》用近乎于cult片的情节做到了。俄军战俘被斩首,坦克手在双腿被炸断后依然被残忍钉死。还有专射击士兵下体的车臣女雇佣兵,这些情节让人看着就肉痛。
    除不避讳战争中的血腥外,在人物塑造上,影片也采取了较冷酷中立的态度。俄罗斯与车臣的恩恩怨怨,已纷乱到让双方都疲惫了。道歉或愧疚或孰是孰非已懒得深究,眼下最重要的是利益与胜利。所以本片对人物的塑造几乎都是干净利落,寥寥数语,但十分精准,堪称亮点。131摩托旅的官兵们都算是勇敢不屈,虽然也有可怜的小兵在被处决前求饶,但大体依旧体现了俄罗斯军人的高傲和豪迈。只是一些细节,比如被车臣俘虏的老军官在被处决前嘟囔着:这些和你们作战的小伙子们都是没怎么训练就被送上战场,以及车臣头目妄图用一块劳力士表策反坦克手(俄军官兵彼时大多生活困窘,军饷被拖欠),都可看出此时的俄军已非从前的苏军了,由于政局与社会的动荡,已虎落平阳,有些廉颇老矣了。车臣这边,人员成分五花八门,有黑人雇佣军,有阿富汗人,有立陶宛的射击手。这里的车臣指挥官是影片着重描写的一个人物,他曾是个医生(就在影片中发生巷战的那座医院里工作),他曾劝降坦克手为己用,结果坦克手诈降,关键时刻调转炮头。后来车臣人残忍地将坦克手拽出来钉死在窗棂上时,这过程中,车臣指挥官从开始的恨之入骨到其后的侧首不忍观,都可看出这个曾经的医生人性中柔软的一面。这种有技术在手的高级知识分子完全可以去他乡谋一份稳定的生计,他留下来作战完全是出于保卫家园。而在选角上,影片也启用了一个外形俊朗的演员来扮演,不存在任何丑化,甚至有些赞赏。而那两个立陶宛女狙击手,只言片语间也交代了其中一个曾是专业射击运动员。如果不是因为苏联解体后的战乱与贫穷,一个运动员又怎屑于当个刀口舔血的亡命徒。这里的人物设定可以看出影片客观的态度,也反映出车臣一方在作战上更加师出有名,俄方在士气上处于劣势。
    这部态度冷酷的战争片以它纪录片般的气质震撼了观者的神经,你可以看完想很多,也可以看完一遍就敬而远之。但不管怎样,你都见识了战争尤其是残酷的巷战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5 ) 谈‘炼狱’

天堂、地狱和炼狱这些词汇是源于基督教神学体系中的虚构,然而这些时空的建立都是开始于我们人类世界的放大,我浅显地认为天堂或许就是人间美好之处的放大,如爱与和平,是中世纪人们梦想的国度,而炼狱则是充满了痛苦、折磨、酷刑和虐待,而融入了这些的深渊之处相比就是人类的战争了。

【涉及剧透】

影片绝对不是一部主旋律的爽片,一部商业通俗作品往往是充满了壮烈牺牲奋勇杀敌如同打了鸡血一样,而在这部片里,正义与邪恶的界限已经扭曲,充满了一种窒息的悲剧感,所有的生命都好像卷入这个巨大的战争机器的绞肉机里。片中无论对于俄国兵和车臣兵的角色也有及其细致和个性的描写。

首先我们看最早出现的两位女狙击手,一位年长的一位年轻女子,他们是立陶宛人,之前可能是射击运动员,立陶宛人经历了很多的血与火的历史,不知他们经历了什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她们非常痛恨自己的敌人,她们好像复仇女神一样会用非常残忍的方法虐待并让敌方死于痛苦之中。然而她们也有着同样的下场,在被杀死之前,年轻的女孩还在幻想美好的未来,说要给她妈妈买一栋房子。

非洲裔黑人是可能从南非或者美国来的雇佣兵,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开放的性格,拥有许多重型武器如防坦克火箭筒榴弹发射器等等,他们好像视战争为游戏一样,杀戮时是开心的。讽刺的是其中一名非洲裔一直想和立陶宛女人来一发,结果最后他们死在了一起。

对于阿富汗的恐怖分子则不费什么周章,他们可能是影片中的纯反派,及其残忍,应该是来自基地组织或者塔利班那样的团体。他们将人头活割放在火箭筒上发射,有时候也割下对方睾丸。他们这些声名狼藉的事情之前在暗网上屡见不鲜。这些人不是古代时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持宝剑的穆斯林战士,而是残忍卑劣的魔鬼的化身。

而片中最大boss,车臣的长官,他精明,狡猾,残忍、有胆识、自大并且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土地,在他抽烟时我们发现他也会流露出压力和痛苦,如果是在和平社会他可能是社会中的一名杰出者,而在战场上他只能做一个凶残的军人,为自己的土地杀人,或者去死。直到他死去的时候,他口中还在平静地念着车臣语,我们无从得知其意思,但车臣语中一定凝聚着他对这片土地的执念。

 6 ) 随便谈谈这部在军事电影圈有点名气的片子

很难说,我给他的评分要么5要么1,纠结来纠结去还是给5 一般来说,拍个战争片,总逃不开基本的流程:交代背景,明确战略意图,确立指挥员决心,下达一个让观众看懂的命令,然后战斗准备的文戏配合战斗进程的武戏。炼狱能把我这样军事常识还不错的人,在开头十几分钟看得一脸懵,还要去查查战史定一下这是大致哪个战斗原型...称不上剧情 然而只要熬过一头雾水的戏份,进入到影片里,你能够想象被远程火力破坏的城市,混杂着被毁灭的铺装路面以及翻起来的黑土,浇出来一个又脏又破烂的格罗兹尼医院。好吧,这就是131摩步旅撞上的第一次车臣战争。 本片最大的出彩点其实是军事技战术,包括各种武器的使用和战术配合。这没有好莱坞式的“精美”战术动作,而充实了战斗中大头兵们真正的姿势和素养。PKM/RPK的压制射击和室内应用射击,AGS发射器在长廊的伏击射击,爆炸烟幕掩护重装战斗工兵的室内攻坚,坦克的巷战联络和使用等等,都还蛮有趣的 如果你喜欢军事,可以看看;如果想猎奇找个伪战场纪录片也不错,但是作为一部B级片,难说有多高的影史地位。

 短评

看过大概能明白普京为什么对车臣分子恨之入骨了。

10分钟前
  • 知止
  • 还行

很好看 真的就跟炼狱一样 为什么战斗 为什么坦克手能英勇的牺牲 俄罗斯精神与俄罗斯永存

14分钟前
  • SSnn
  • 推荐

戏剧和拍摄编排都糙,但却歪打正着出了在场感,仿佛不是电影,只是从战争现场截了一段下来。

16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记得90年代的时候有个小品段子是这样说的:“车臣战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车里的东西太沉了……” 内2B小品的编剧应该来看看这部电影。

17分钟前
  • 虐殺機関
  • 推荐

又是一部集体盲从的电影,无论从战场真实性还是从艺术角度讲都只能两星的电影居然有8.6分。。。看来豆瓣的水准果然还停留在有性爱场面就是人性文艺,有大量血浆和残肢就是真实深刻的层面

19分钟前
  • 我不是马拉
  • 较差

7.6分,又一部因为夸大血腥而出名的战争片,还是那句老话,不是血腥就是好战争片。此电影虽有背景却无剧情,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有,无非就是被枪击了私处的女狙击手和钉在十字架上的坦克兵,还有瞎了一只眼的老兵。导演你不要靠着猎奇死法来让观众记住人物啊。优点是真实感很强,有惨烈的战争氛围。之前我说这电影分数虚高遭到网暴,但事实自有公定,随着看过的人越来越多,这电影分数会下跌的,之前跟《自己去看》一样是8.6分,现在《自己去看》涨到8.8分,这电影8.5分了,开始拉开差距了。

22分钟前
  • 初音喜气洋洋
  • 还行

8/10。火光漆漆硝烟弥漫的场景仿佛给摄影机蒙上了薄纱,尽管全是近景和特写的拍摄也难以看清楚主要人物的相貌。俄车双方的视点转换很不固定,女旁白和角色台词重叠的莫名其妙。所以本片艺术性不高,它最值得肯定的特色就是震撼,残酷至猥琐的震撼。圣战组织的肢体虐待手法多到麻木,让人无力面对真实。

26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绝对真实而残酷的炼狱!!!

30分钟前
  • L.L
  • 推荐

几个车臣分离分子抓住俘获的俄军,用匕首硬生生的把人脑袋切割下来,还是又锯又拽那种,可怜的家伙死命挣扎,边上那几个人还变态的怪笑,真是毛骨悚然啊!

33分钟前
  • 朋朋
  • 推荐

制作粗糙,但是难得一见的重口味战争片。。。

37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车臣题材里最沉闷,最重口味,但是最真实的作品。很讽刺,是在56网上看在线版。。。

38分钟前
  • 熊仔俠
  • 力荐

粗糙甚至粗暴的战争片,但残酷、血腥、真实的程度堪称影史之最。追求战争大片视听盛宴的不用看了,这部影片只有近身肉搏式的纪录片式的呈现,以及,无需VR表现却胜过VR的炼狱场景。很好奇影片是不是直接在战争废墟上拍摄的。

41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好的战争片应该让人看后反对战争。坦克将人体压碎碾出xx、俘虏被活活斩首后四肢还在抽搐头被绑在RPG上射回对方,人被活活烧死,被活活用铁钉钉在十字架上,违反国际法的开花弹...

44分钟前
  • 大师
  • 推荐

完爆95%以前所看的战争题材电影。这个片子对战争的描写真实到近乎纪录片的程度。95%的篇幅都是巷战。没有任何主旋律的东西,没有任何口号,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宣传,只有血淋淋的还原,只有种族仇恨和宗教仇恨。国内那些拍廉价战争影视剧的导演编剧们真应该每个人都看一看这片子。

47分钟前
  • 纳兰潜艇
  • 力荐

算了,我放弃看完了。“车臣雇佣军把俄军士兵的头割下来,挂在火箭弹上射向对方;俄军坦克手奉命把战友们的遗体碾碎” 雇佣军把俄军的头用刺刀叉着放火上烤...这都据说是这场战争中的真实情节...

51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0 盒子2号和车臣军官真是帅!

56分钟前
  • ZIJI WOO
  • 推荐

类似记录片的片子,很血腥,真实反应了车臣战争中的一些情景,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女士们看的时候慎重啊,制作上可以说有些粗糙,剧本也简单,但贵在对战争的真实描述上。

57分钟前
  • 肥壮壮
  • 推荐

我喜欢老毛子这种直给的劲!有人说粗糙,真实的战争比这更扯淡和血腥,就像水浒有人坠马而死这玩意有意思?比好莱坞那些真实多了。起码不装逼,就是到人家车臣的地方了,不知道为谁而战。比老美什么拯救地球强多了。

60分钟前
  • 老付来了
  • 力荐

什么叫真正的战争:残缺不全血肉模糊的肢体,被车臣砍头、虐杀的俄罗斯大兵,专打下体的女狙击手,让坦克碾碎的尸体、钉死的坦克兵、到处是被炸碎、子弹洞穿残缺不全的肢体,满地内脏。虽然制作粗糙,却是最血腥的战争片、纯写实!

1小时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所有参与到这场战争的都是屠夫+男人,唯一唾弃的是伊斯兰人,把战场当游乐场,战争当游戏的人都是恶魔+畜生。

1小时前
  • 穆先生.troj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