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绿灯

已完结

主演:范明,贾宏伟,张洪杰,赵小川,李明益,宋天仪,石琳,宫景华,赵兴叶,张世会,钱洁,苗皓钧,程龙坤,凯瑞,姜峰,郑诺,张少华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6

 剧照

红灯绿灯 剧照 NO.1红灯绿灯 剧照 NO.2红灯绿灯 剧照 NO.3红灯绿灯 剧照 NO.4红灯绿灯 剧照 NO.5红灯绿灯 剧照 NO.6红灯绿灯 剧照 NO.13红灯绿灯 剧照 NO.14红灯绿灯 剧照 NO.15红灯绿灯 剧照 NO.16红灯绿灯 剧照 NO.17红灯绿灯 剧照 NO.18红灯绿灯 剧照 NO.19红灯绿灯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红灯绿灯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中队长付乐天要到党校学习,大家都以为他要高升,程天顺萌生了争当领导的想法,结果却是黄粱一梦。程天顺在队里诗兴大发,恰巧爱人梁玉蝶赶来问罪,责怪他只顾工作不顾家庭。大家让他给老婆写个检查,程天顺求牛小刚代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检查。晚报记者王菲菲错把检讨当成诗稿在晚报发表。梁玉蝶看到了报纸并被丈夫对自己的爱而感动,赶来同丈夫紧紧拥抱。  为了提高交管工作的科技含量,南岗的民警们研究智能化的协勤机,不想惹恼了被称为"平安宝贝"的协勤老贾,他怕自己失去工作和在中队食堂做饭的“大姨”,就动员退休后也想当协勤的老民警马平安阻扰研究工作,正当研究工作十分顺利的时候,老贾把作为协勤机的人体模特悄悄偷走,言称:我要研究代理警察。  范立本一直要求民警执法为民,为此在中队实行“微笑服务”,这下苦坏了绷了一辈子脸的老民警马平安,他向诸民警讨教笑的方法但老是不得要领。老马的爱人看见他天天在家傻笑,以为他得了精神病。最后,老马把该市著名笑星请到中队,摆上一桌宴席,笑星向老马兜售笑的理论,不想酒后误事影响了演出,老马不禁笑从心来。  程天顺答应妻子在结婚纪念日庆贺一番,关键时刻突然失踪,为老婆买的戒指也没了,梁玉蝶以为他送给别的女人。分局关主任接到举报说中队长付乐天接受司机行贿,来队里调查,正巧司机周平赶来感谢程天顺的救命之恩,原来下雨使公路塌陷,他连车带人掉入水坑,是程天顺帮助把他和车救出,受到感动的周平承认是他诬陷付乐天,以报复对他往日违章的处理,民警洗去不白之冤。  一张张可爱笑脸,一幕幕轻松喜剧,一段段感人故事,让人们感受了人民与警察的深厚情谊,有了交警的辛勤工作,才有大家今天井然有序的生活。三人兄弟春琴抄外科医生:生命边缘 第四季谁来倾听第一次2012扑克脸2023即使恨也要再爱一次哭悲两位同志逃离迷境原始森林2022得买新鞋了诅咒魔法之旅十恶不赦征服者佩尔优点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夫妇圆满秘诀~不交换吗?仅此一晚~像男人一样思考2生死线红旗漫卷西风传奇·幻想殷商#远程恋爱~普通的恋爱是邪道~印度超人3大哥,你好漂亮保姆一天하루第七个同行者阿加莎与伊什塔尔的诅咒我的白富美女友古剑奇谭厚望1988夜来香古罗马的瑰宝跨国大追捕:千里追逃美国小说皓镧传生死缆车甜了青梅配竹马少年神探狄仁杰犬饲先生养狗记失踪调查组:生死未卜第一季亲爱的医生我来收魂了

 长篇影评

 1 ) 强烈的社会情绪

观影直感:没有字幕,反复听声音,好看,也累。

小市民三部曲第三部,真是精彩。这种精彩,或许本身没那么精彩,是看透后的精彩。超越了电影艺术的精彩,这zhongguodadi转型期的人和事,本身就精彩,自然就是戏。

这种戏,独具本土特色,怕是一切老外都看不懂。也难怪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欧美依然保持对我们原始人的认知,那是根深蒂固的血脉传承。

这种戏,现在的年轻人怕是也看不懂,其中故事脉络从动荡年代延绵而来。

如此充满社会情绪的片子,看的真是少之又少,看后感觉三生有幸。亦庄亦谐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有种在看王xiaobo的文学作品的劲道,每一句话里都能读到隐喻和暗讽。没办法,现实就是那个样子。

三部曲主题简单可归纳为:第一部,市井;第二部,官场;第三部,行业(以学驾驶为例)。逼逼叨叨、东拉西扯之间,看见了全部的中国社会,对转型期的乱像可以说一网打尽。尺度之大,叹为观止!

这样的片子,留给历史好好评判吧。过来人看过去的生活,有种似懂非懂的幻觉。尽管时代在变迁,但这种幻觉但愿尽可能少一些。愿我们的孩子,再看我们这一代的生活,能够明明白白地看懂。至少有些价值观是放之四海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2 ) 人物形象塑造比较成功

看过了。确实不错的片子。每个人,虽然镜头不多,但角度和台词选的好,人物性格鲜明,形象都立起来了。 教练以权谋私比较黑。要烟换钱,吃饭提成,免费的车和劳力,运桃子挣钱。收入应该比工资多。学员们也是忍无可忍,拍照给他老婆了,闹到辞退,一点也不冤枉。按理说教练老婆不知道教练是逢场作戏,为了挣钱,难道最后不啥也没了吗。 记者也有黑的门道,给社领导孙子拍照,要报学车钱,给饼干厂有偿新闻,要报学车钱,最后捞了睡小米的老柴,本来能报了,受不了人格侮辱,撕掉了。 绿豆偷井盖,吸粉,偷工减料我没看到,最后进戒毒所了。他在学车上特点不突出,但在家里,孝顺母亲,气功治病,给小孩谈唱歌,用牙膏毒老头的鸟,坏点子也不少。 句号的大款形象塑造的也不错。张狂把握的到位。从晚来出场,到多练几把,雇绿豆摇车,安排倆美女洗车,送陈芬小狗,用卡迪拉克后面跟着练车,睡小蜜还挺请大家吃饭,都表现的比较到位。

下岗女工陈芬情节比较少,但卖狗的情节也体现了小市民的狡黠。

校长的设定也比较能代表一些民间想法。父母被日本人杀了,现在讲中日友好,就不讲报仇了。思想上确实有点转不过弯来。但大势所趋,自己儿子要去日本留学了。只能说上一代的恩怨,过去就过去了。

总体看,人物形象鲜活,台词深刻且接地气,符合改革开放初期万象更新时的混乱与茫然。

黄导的三部曲都看过了。最好的是文化馆长的背靠背,脸对脸。官场描写台词功夫入木三分。然后应该是这部了,百姓形象不拔高,接地气。另外那个分房子的站直喽别趴下有印象,也不错。但不如这两部深刻。那个时代确实是电影创作的黄金时代。长者已逝,懂艺术的人不再有了。

 3 ) 现在都不过时的中国糟粕:吃回扣、贪污受贿、穿小鞋内斗

【3.5星】

1、以前学车还跑步🏃,牛逼 2、学车给教练当孙子,送礼物,到现在都还存在。可能只有当这个行业完全数字化以后,才能没有这种陋习。 3、领导们摆拍的讽刺这么久了,还是没啥改动,疫情期间还不是摆拍。这暴露的是宣传部门不尽责,人家一线在干活的时候不拍,人家活都干完了,自己要写材料,才找人摆拍。 4、“钱这个东西,花起来是钱,放着那就是堆废纸。”牛逼牛逼。土豪的话语 5、饭店回扣,这个教练真是什么都吃,一顿饭吃350多,在当时,每个人就85了,现在85一顿我都觉得贵,人家可能已经一顿3500元/人了。

6、偷井盖这电影也体现出来了,挺顺滑啊,偷得那么自然😂 7、“阴暗面多了一些,不够积极。”这就是我国的主流新闻的政治枷锁。 8、“我不愿意别人篡改我说话的意思,我要直接和日本人对话。”这教练虽然贪污腐败,但是很有抗日精神。 9、总体来说观影体验一般,感觉只是把这种人情世故表达出来,但是没啥讽刺揶揄的,这种糟粕就是因为混杂在中国人普遍认可的“人情”“要学会做人”“情绪价值”等等里面而很难去除,人性的弱点存在,可能这种贪污受贿就层出不穷。希望以后大数据能识别并打击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

 4 ) 剧烈社会思想冲突下人性的复杂性

原名《打左灯,向右转》,名字起得非常有神韵,作为黄建新的都市三部曲之一,个人认为故事剧本有点散,完成度不如《背靠背,面对面》,个人排序《背靠背,面对面》〉《站直咯,别趴下》〉《打左灯,向右转》,个人评价本片7分。

在b站看的1080p,清晰度还可以就是没有字幕感觉看起来有点费劲。

但如果想了解90年代人们动荡思潮,这三部是非常推荐看的。可明显窥见在市场化的冲击下,人们的道德思想在不断变化的过程,最后趋向于稳定性过程。在揭露人性复杂性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驾校教练吃回扣,报社记者说假话,暴发户老板包小蜜,吸毒偷井盖和气功治病,写揭露现实问题的偷井盖卖井盖产业链怪圈领导嫌黑暗面过多,但是编写粉饰太平的英雄舍生忘死的行为却被歌颂。每个人也不是单纯的善与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和世俗化的一面,相当真实深刻了。

经典台词:

昨晚陪几个人大代表到娱乐城观摩到后半夜吧。

压人还是压羊?压羊。减速!

文化大革命那会儿我爷爷是专案组的组长,光特务就抓了几百个,没一个是。

一心为公的公怎么写?公共厕所的公。

老板配小蜜,天经地义。

我们党连美帝都不怕,还怕几个小小的苍蝇。

与其形而上七窍流血而死,不如形而下一窍流水而亡。

 5 ) 不一样的喜剧

黄建新导演,在2000年以前还是一个自己十分欣赏和钟情的导演。拍摄的影片真实接地气同时有直指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尺度和领域有时是导演本身无法掌握的,只能顺应形势而为。即便到了1996依然可以排出这部反映当下社会存在的病态而又如常的社会现象,也是实属难得。

本片中,围绕着驾校的学习,1个教练5个学员还有附带的一个校长,显示了当时社会的几种代表性的人物,诸如下岗人员、记者、大款、社会青年以及知识分子。每个人都是立体的,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良之处。其实反映的中心主题就是自身权力的运用,记者利用自己的身份技能,赚外快谋私利;大款以钱开路,换教练、洗车、摇车等等各种特权行为;社会青年偷井盖;最为夸张就是教练的本身,利用身份,暗地敲诈勒索学员等等。最后的结局是一个“和谐”的结果,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正常轨道”。在这部浮世绘中,校长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从某种层面,也反映了在当时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各种思想的激烈碰撞。

电影归根结底在通过社会情景的展示后,还是回归到反映社会的思想现状。

 6 ) 一些不成熟的感想

《梦也何曾到谢桥》自序《为生活而感动》中叶广苓关于她的素材来源写了这么一段话:“我珍惜我掌握的素材,它们中有些不是谁都能得到的,我常常为我的素材所感动。这些素材不是记录在本子上,而是融化在我的心里,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很多时候,什么都不存在了,只有这感动还在。”而《红灯停绿灯行》正是这样一部,来源于生活,不拘泥于感动,升华于矛盾中的喜剧作品。它没有多么伟大,显然它在中国电影史上,无论从票房还是所处年代,都已成为星辰大海中的一掠,但它仍旧能够穿越时代迥异的话语背景,穿越价值观巨变的藩篱,给人们以感动。它让我想起那些春晚舞台上经典的小品,对时代精准的剖析,巧妙的还原,重塑和改造,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一部喜剧,台词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人物设定接地气,没有距离感,都是人们见识过或有所耳闻的种种形象;故事讨巧但美中不足的是许多场景的衔接过于突兀不够平滑,因此有情节有较为散落的观感。但它瑕不掩瑜,有一股儿地地道道的真功夫儿在里面,是因为电影融入了制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充满了矛盾和张力。 尤其,矛盾,是那个时代的矛盾,具体的说,从需要手动摇车的吉普,校长的89式警服,改革开放的种种缩影说明了这是一部源自当下时代的写实作品。90年代才生人现在来看,那个时代忙佛已经陌生,但对于当时,这部作品对时代的描写可以说相当的贴近生活了。从头贯穿到尾的就是矛盾。人物需求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时代的矛盾显现在人物角色上的矛盾等等。苟记者报销学车发票的需求同报社领导,工厂老板的矛盾,到回绝老差,撕掉发票的前后矛盾。下岗女工经历的婚姻矛盾,想给女儿开心可是无奈将狗卖掉的矛盾。校长内心的革命情感和孩子去日本留学的矛盾。社会发展不均,部分人暴富,打打盹就能挣个十几万同普通劳动人民的矛盾。学生表现出的刻板。绿豆的恶习同孝敬母亲的矛盾。教练对校长的唯唯诺诺和自身贪图便宜的矛盾。除此以外还有太多太多的细节都表现出了矛盾。这些矛盾之所以表现得十分合理,充满张力,根源在于那个时代是充满矛盾的时代。将小人物的需求在大环境的矛盾下进行交融,摩擦,碰撞,逐步展开了对于这个时代的审视和探讨。清明上河图的精妙之处,不在于宏大,而在于风俗。民之生,民之俗的环环相扣,人物情感的丰富多彩,为人们窥探一个时代的性格和面貌提供了详实全面的素材。往小了说,电影涵盖的不过是那么一撮儿最有特色的时代居民的喜怒哀乐。“红灯停绿灯行”是那个时代整齐划一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缩影,是那个时代衣食住行快速发展的缩影,是人们身处的时代和观念巨变的缩影。但那整齐划一里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各式各样的个体差异,纷繁的矛盾。而这些无不归功于制作团队对于时代细致的观察,对于生活缜密的感悟。 最后,引用人民网的一篇文章中对于《北京女子图鉴》的述评:“我们需要一种真正的辽阔的现实主义,这是建立在对生活的深刻认知、对时代的深刻理解、对人心的深刻洞察之上的现实主义。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成就既有社会影响、又有艺术魅力的文艺作品,才能更好满足人民对于优秀文化产品、优质精神生活的期待。” 每个时代都能够成为伟大艺术作品诞生的熔炉,每个时代都是充满矛盾的时代,只是偶尔会觉得,那些有能力真正在这个时代发声,为这个时代发声的人,选择宁静致远去了。

 短评

黄建新以三言对联体冠片名形成另类作者招牌特色。站直啰,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求求你,表扬我。史称:三言二拍!……按画面所打出的中英文对照,本片似乎应该叫作——形左而实右,更像一部政讽剧的片名?不过结合剧情实际内容和情绪脉络,还是相对温和的红灯停绿灯行更为贴切。黄建新与冯小刚的最大不同(或者说相对优势):他并不追求过分的丑星当家愤世嫉俗和夸张荒诞的故事情景,喜趣与讽刺总是相对低调混容在更为贴近生活正常态的平实叙述中,虽然本片学员身份教官性格给人感觉过于社会阶层标签化,但起码人家想到以考驾照的现实主义情景去自圆其说,并最终保证结尾向人性良善生活美好上扬那一刻的高潮处理要比冯式煽情催泪更为真实自然——不妨对比班组成员面对绿豆染毒与甲方乙方姚远北雁借婚房给癌末患者……三星半。

3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那时候真的是电影的春天,百无禁忌。驾校小分队宛如一个微型社会,以小见大透视了转型期间中国社会的众生相,每个人都有阴暗面也不乏人情味,正如原名的打左灯向右转。

8分钟前
  • Mia
  • 力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IzODEzOTI=.html

12分钟前
  • CQB241
  • 力荐

小时候觉得好好笑啊~现在都还有印象

14分钟前
  • HH
  • 力荐

4.5星。小小驾校练司机,人心嘴脸全看清。吸粉不忘老母亲,单亲带娃很艰辛,大款显摆甚牛逼,职位揩油真黑心,骂你狗日要虚心,一方有难同齐心。新手上路要用心,轻重缓急要分清, 进退自如是真经,终成社会老司机。展现时代的气息,还看早期黄建新。

19分钟前
  • 之晨
  • 推荐

2021.10.10 以小见大,台词和情节很敢想,小小一台车,5个学员1个教练,一个微型社会,百态尽显,很多关于驾校的文化一直沿袭到前几年,送礼拍马屁,不过也肉眼可见越来越规范了。商人、记者、学生、单亲、混子,教练和校长,台词很敢写,情节是真大胆,关于钱、关于新闻、关于一些男女关系,真是又好笑又嘲讽。黄建新+1,怎么后来就去拍那些片子了呢。

24分钟前
  • 最幸运的幸运
  • 力荐

居然看的是无删减版,原名是打左灯向右转。 这片子后来居然被禁了现在看来也是情理之中。非常厉害的一部小品式电影。细微刻画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与行为方式,共产主义元叙事与市场经济碰撞发生的一系列精彩故事,见微知著。非常喜欢黄建新这部作品。强烈推荐。

28分钟前
  • MoverH
  • 推荐

黄建新对人情世故的精准把握无人能出其右,不同于好莱坞影片对于误会和冲突的最终清晰的化解,采取破立二元化,而黄建新会避重就轻地对冲突和矛盾只作轻度干预或迂回曲折让其自行消解,做留白给观者去品位个中滋味。他前期作品的先锋已足可以使其笑傲影坛,到了中期的“都市三部曲”更是体现了他手法的独特与细腻,杨德昌对于社会与人情的剖析和展示还是或多或少采用了颇有戏剧张力的情节,而黄建新要更含蓄些,这样的东方哲学西方人很难参透。中国导演第五代中张艺谋和陈凯歌较其它人先出位获得国际认可,更多的是他们影片泼墨写意的东方意蕴和形式美征服了西方的欣赏者,而黄建新的影像文本的玄妙会多少影响它的受众,这也是黄的知名度不如张陈二人的原因之一。

29分钟前
  • titwo
  • 推荐

1993年《站直啰,别趴下》,1994年《背靠背,脸对脸》,感觉前两部都可以,唯独第三部被禁的1996年《红灯停,绿灯行》感觉一般,也可能是看的录制版,声音听不太清也没有字幕,但就剧情来说,感觉意思不大,有些散,不如前两部里埋扣那么紧密,2星。

30分钟前
  • 炸酱面
  • 较差

资料馆2016.6.15.7pm 《打左灯,向右转》,名字非常直白,人物也都很典型,市场时代、未散场的历史、不同阶层的百姓,还继续分享的相互理解。但这毕竟已经是一群完全说不到一起的人,强行揉在一处,虽没有后来(《小时代》式的)那样勉强,但也已然不够通畅。

33分钟前
  • xīn
  • 推荐

B站3连 黄建新&牛振华 “都市百态三部曲”:1993年《站直啰,别趴下》<1994年《背靠背,脸对脸》>1996年《红灯停,绿灯行》。据说本片被禁了?可能因此没像另外两部那样有修复高清版本吧?另外,没中文字幕辅助听明白台词也有点儿影响我对少数故事情节的理解。—— -绿豆:嘿,明天比赛的时候,光张嘴别出声,就你这跑调臭嘴,一张嘴准砸锅,听我的没错哦!-兔子:豆叔,要是我们班同学都光张嘴不出声,那怎么办呀?-绿豆:那叫此时无声胜有声,要真那样,你们班赢定了。→《校园合唱团的秘密》—— 老差:钱是个什么东西?花起来是钱,搁那就是一堆废纸。—— 记者:现在有句流行话你们听过没有?男人一有钱就变坏了,女的一变坏就有钱了。程芬现在没钱,所以现在是良家妇女,老差就不一样咯!→ 台词写得真不错,真有生活气息。

3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城市百态三部曲的终结篇,驾校小分队宛如一个微型社会结构,见微知著,戏谑调侃中拼就市场经济风潮下平头百姓的精神面貌,个个汲汲钻营生财有道,却也不乏人情味。当时的气功热、出国潮从中也可见一斑。新闻洗白、回购井盖、篡改发言,嬉笑中道出繁荣背后的一系列失序。

38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真是什么都敢拍什么都可以拍的年代啊,好多社会现象现在也是不少见,看来传承人情世故也是文化的组成。

39分钟前
  • frontboy
  • 还行

这尺度真是厉害,里面有段办冤假错案的台词让人喷饭呀,将改革开放时代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比起前两部作品,这部的整体格局和设计感比较主题先行的刻意,但在下岗女工、暴发户、退伍军人、记者、混混的群像戏中我们看到一个已经完全改变的中国社会,它开始追求利益和价值,以金钱来衡量一切,它告别了之前的阶级斗争,在商品化的浪潮中如鱼得水,从电影开篇到结尾贯穿一切的元素就是金钱,大款的长城卡、下岗女工的穷困、混混的偷井盖卖钱、记者到处找包销学车费的途径,人们的家庭、工作和社会交际都在金钱的框架下进行,教练利用职业特权揩油,也是描绘生动,相信学过车的一定深有体会,同事也通过这个职业来折射了大环境,在当下生存,圆滑世故、左右逢源、开动脑筋、放下身段、厚着脸皮,这才是真正的处事之道呀

40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推荐

原著和电影都很伟大,利用驾校这个集纳不同阶层的特殊场所,高密度设计了一场又一场强冲突的戏,展现出中国90年代社会小人物生活的方方面面,背景中流行乐记录了时代。其犀利的表达,当年看或许太贴近现实,远离了那个时代才更体现记录的价值,而且以现在的标准是超大尺度。这里有市井人物的逢场作戏、仗势欺人;走后门、做生意、想办法时显出的小聪明令人震惊,脑子转太快就像本能;对自身权势或财富洋洋自得,永远在炫耀和压迫;无道德底线却又能温情泛滥,乃至忘记一切不愉快……这是一群太过于圆滑狡诈的民众,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也有无数怪现象(记者婚外情偷井盖气功毒品炫富对日友好),只是黄建新不愤怒,也没有摆出启蒙的架势,他理解这些人的难处和生存之道,自然主义又略带幽默地讲出了他们的故事,这就是人,那个社会那个年代下的普遍人性。

45分钟前
  • Jacques
  • 力荐

现在为啥没有这样的现实题材了?

47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看看这几年的春节档,看看这快十年的春晚春晚为啥越发无聊,因为小品啊小品为啥越发尴尬,因为剧本啊剧本为啥越发轻薄,因为想说的不敢说,能说的不让说……所有能摆在台面上的都是它们自己都觉得丢人它妈给丢人开门的违背人性我太特么怀念那个野蛮生长的年代了我太特么痛心我们这批最后在新旧交加的后世代

50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幽幽的默,黄建新小市民三部曲第三部。牛振华在每一部里都挺牛掰的。

5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6/10。大款将社会潜规则看得明白,用钱开道随意换教练、让绿豆摇车、下属帮洗车,炫耀钱权又抠门,大家吃饭想宰他就只带信用卡,搞小秘被抓还叫记者打圆场,代表权力不再是政治而是经济上的再分配;记者提醒大家贿赂教练、接受有偿新闻报销学车费,最后面对大款的嘲讽撕毁报账单保留了知识分子市侩化后仅剩的良知,刚出精神病院的研究生名字谐音阳痿,可见经济大潮中知识分子尊严的阳痿;为了掩饰车祸被塑造成好青年的绿豆是一个造劣质沙发的瘾君子,扭曲的英雄主义;车友谈好价钱后程芬假意不卖狗了气走车友,转眼将狗卖出,代表学会欺骗的工人群体;气功协会的大妈、积极维稳的报社主编、不愿与日本人合作但话语权被剥夺的驾校校长,他们都是民族主义、思想狭隘的遗留干部,结尾倒卖香烟遭到开除的教练赢得好人名声,中国式人情就这样成了道德遮羞布。

58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贵在真实!针砭时弊,恰到好处,刻画人物,丰满鲜活。不知是不是大浪淘沙,使我们如今看到的都是真品,比较如今的虾兵蟹将、无病呻吟,真是千差万别。也许到下一代人看21世纪初的影视剧,是不是也会叫好?也许每一个时代的影视都有时代印记,千淘万沥后,下一代人看到的只是上一代中的精品。

60分钟前
  • 邱同学douba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