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

HD中字

主演:涂们,艾丽娅,德格娜,巴音,乌吉穆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告别 剧照 NO.1告别 剧照 NO.2告别 剧照 NO.3告别 剧照 NO.4告别 剧照 NO.5告别 剧照 NO.6告别 剧照 NO.13告别 剧照 NO.14告别 剧照 NO.15告别 剧照 NO.16告别 剧照 NO.17告别 剧照 NO.18告别 剧照 NO.19告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告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濒临死亡的父亲(涂们饰)有着辉煌的过去,虽英雄迟暮但内心依然狂放不羁,以异于常人、不近情理的倔强态度抗拒着死亡 的召唤;国外回来的山山(德格娜饰)仍然处在叛逆期,完全无法融入父辈的生活,蹂躏着自己的情感和身体;母亲(艾丽娅饰)亦与父亲、山山拥有完全不同的生活观、价值观,已在世俗红尘生活中游刃有余,招人烦又令人怜悯;还有琐碎、世俗的姑姑,慈悲的奶奶。一家人在父亲即将告别人世的短暂时间里,彼此交织、碰撞又互相隔膜,怀着许多人生解不开的愁绪,夹杂着种种酸涩滋味及各种复杂情绪,但最终送走死亡,告别过去,迎来新生,尤其是随着山山的结婚生子,意味着她亦有了真正的心灵归宿。神机妙算刘伯温2014校园篮球风云坚强的小孩荒野旅社青春王室 第一季最佳敌人相棒剧场版3夜魔2009庭院深深1976你不是诺米只想今生一起走魂游1871那夜我们行向彼方我的爱对你说爱不胜防少女吸血鬼第一季人民英雄天桥传奇之独步天下美国范儿3普瑞希拉礁浪点1号玩家战争陷阱战栗迷宫3D革命家庭故梦穷途末路的我们番外大同岭上花开冒险王卫斯理之蓝血人天衣无缝御天神兽之穷奇降世火线突围临时同居医龙3超级英雄军团末日杀戮日本最坏的家伙们水墨人生母亲的悲伤

 长篇影评

 1 ) 爱在心口难开

影片快结束的时候,Kenton回来告知Stevens她接受了Ben求婚的那个晚上,影响国际格局的大事在同一个夜晚即将发生,K和S有段很长的对话,空耳听了一下,并括号写下了我理解的当时K和S的心情。供大家参考。

S指男管家Stevens,K指肯顿小姐。

S: I trusted that you’ve had a pleasant evening? Well…did you? Have a pleasant evening? (你终于回来了,我一直在焦灼的等你)

K: Yes. Thank you. (并不开心啊,因为跟我共度良宵的人并不是你啊)

S: Good. (真的吗?你开心就好,我也希望你开心。)

K: Would you like to know what took place? (我出去跟别人约会就是为了激怒你啊,为什么你表现得漠不关心?)

S: I have to return upstairs. There’re events rather important taking place in this house tonight. (我多想摸一摸你的面颊,亲吻你的秀发,可是职责使我无暇他顾,请原谅我好么我亲爱的)

K: oh…when are there not… I accepted his proposal.(你总是这么忙,工作是你的全部。哎。。。我要怎么留住你呢?哦对了,我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我想你听完一定不会这么淡定了。) S: Miss Kenton? (我好想回楼上去忙但是为什么我的双腿不听从我的使唤,我的心脏跳的不太规则,我在努力掩饰脸上的不安,所以我担心的事情是不是要发生了呢…)

K: I accepted Mr. Ben’s proposal of marriage.(你有没有听到我心碎的声音,你知不知道我告诉你这件事情就是为了知道你到底在不在意我) S: I…Congratulations.(灯光一会儿太暗一会儿又太亮,我确实听到我爱的人儿答应了别人的求婚么?天哪我该怎么办。)

K: I am prepared to serve my notice. But if you will be able to release me earlier, I will be grateful. Mr. Ben plans to leave for western country in two weeks’ time. (只要你的一句话,我就会留下来;只要你表现出任何的不舍,我就不会离开。都已经到这一步了,你能不能不要再压抑自己的感情了?)

S: I’ll do my best. Now please excuse me. (心痛的无法呼吸,可是我给不了你的那种幸福,若是别人可以给,那我可以祝福你吧。)

K: Mr. Stevens.(你为什么还是表现得如此冷漠?我快要疯掉了。)

S: Yes? Miss Kenton?(我最亲爱的姑娘,对你的爱如何言说?)

K: Am I decated that after all the years I have been in this house, you have nothing else to say to me?(你真的不打算挽留我么?哪怕你表现出一丝一毫得不舍,我马上就会毁掉婚约,留下来呆在你身边啊)

S: You have my warmest congratulations. (除了祝福,我还能说什么呢。希望你幸福,我不会打扰你即将迎来的安稳宁静,这是我给你最后的温柔吧)

K: Did you know you have been very important figure for Mr. Ben and me?(虽然跟他在一起,可是占据我的身心的人是你啊。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你啊。)

S: Oh…in what way? (我可爱的美丽的姑娘,此刻我的心刀绞一般的疼痛,我故作坚强的表面镇定是不是被你看穿了?我爱你啊,我也知道你爱我,可是你要的那种幸福我真的给不了啊,那就让我们多说一会儿话吧。)

K: I tell him all sorts of things about you. I tell him stories about you. About your habits, about your mannerisms. He finds it very funny, especially when I show him how you pinch your nose when you put pepper on your food. That always has us in stitches. (你的小习惯你的小嗜好,你微笑时侯眼角细细的鱼尾纹,你捏着鼻子往食物上洒辣椒的样子。。。你的一切都深深的刻在我的脑子里又在我梦回的时候千百次的温习。我告诉我给他讲你的故事,这会让我们发笑。可是我想,今后思君不见君,唯有泪千行)

S: Does it indeed? Huh…well please excuse me Miss Kenton. Good night. (我可爱的姑娘,我爱你,可是我还要去完成我未尽的事业和理想,这是我的使命,也是家父的使命。我的爱人,晚安了。我不想跟你说再见,那么晚安吧。希望你幸福。)

 2 ) 去日留痕

早就想写这部电影的影评了,但我知道自己的语言功夫不足以描述这部电影,只是今天开始整理豆瓣时觉得不该再拖了。
安东尼霍普金斯和艾玛汤普森都是我非常喜欢的英国演员,在这部电影之前看了他们合作的《霍华德庄园》,很喜欢。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有些心急,急于想知道后面的故事,而这部电影又是如此温婉。看完之后很快又看了第二遍,才发现我错过了多少精彩的对手戏,不一一列举了,但书房里的那场对手戏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基顿主动靠近斯蒂芬斯,只希望他能向自己坦白心迹,而斯蒂芬斯是多么想抚摸近在眼前的美丽的脸庞,手却迟迟在半空中不肯落下,两颗悸动的、爱慕已久的心只能慢慢沉静、冷却下来。最后在令人心碎的放手后,斯蒂芬斯永远地将自己禁锢在庄园里,做一个贵族式的管家。我们终究要告别过去的有情天,只剩那些在心里曾经划过的痕迹隐隐提醒着我们。
其实最后那段放手的戏,个人觉得有些夸张,远不如在《沉默的羔羊》里汉尼拔触碰史达林的手指那般细腻。本来是想给四颗星的,但在这部电影里我们还能看到美好的超人里夫,真好。

 3 ) 大英帝国的瑰宝

    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是与巴黎卢浮宫 Musée du Louvre、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齐名的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可以想见其馆藏之丰、之精,从四千多年前的古埃及文物,到现代著名艺术家的画作,均有收藏。你可以说,里面有很多是掠夺来的,从埃及、从希腊、从非洲、从亚洲,当然来自中国的也有不少(包括没有展出的)。二战后的英法齐齐沦落,科学、技术、金融均被小毛头美国超越,可以想象他们内心的憋屈、愤恨、不屑、反感,以及说不清道不明的委屈和心酸(还有点酸溜溜的意思)。
    照实说,美国是英法的仔,是真的,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其上的印第安土著早被西班牙强盗砍光了,加上水土不服、天花等流行病,西班牙的衰落等,后起之秀英国、法国相继瓜分了北美洲;而先前熊势的法国又被更雄起的英国赶到了加拿大魁北克等冰天雪地的荒凉之处。不研究历史了,总之,在完全没有美国这个东西之前,英国人早已在现在美国这片土地上挣扎生存过百年,是他们的后裔建立了美国,发展壮大了美国。尽人皆知的是,初期到美国的都是英国政府不待见的人、在英国活不下去的人和流亡逃窜的叛逆者,也就是在英国所谓的下等人。一帮穷途末路之徒,在蛮荒的美洲大陆,通过300多年的时间,居然折腾得风生水起,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当然难以释怀,咽不下这口气啦。
    尽管全方位地无法与美国抗衡,很多时候还不得不看美国人脸色行事,比如北约、欧盟、军事联盟、金融体系等等,但在非常个性化的艺术领域,英国人仍然希望强撑着最后的一点尊严,在守得住的这块领地上,顽强地保持住大英帝国悠长、深远的文化特征和艺术魅力。

    电影、戏剧确实是门奇特的艺术,无关富贵,只关才华。看过伊朗电影《小鞋子》(The Children of Heaven,1997),完全不需多少投入的贫民生活片,但一样可以透露出人性光辉。电影的精彩,来自创作者对普罗大众的关注和思考,对客观事件公正倾心的反映,对事件意义独特敏锐的反省。
嗨,扯远啦。今天想说的,是两个才华出众的英国演员以及他们合演的两部电影。
    英国绅士崇尚Ladies first,但我要先说这位绅士。安东尼•霍普金斯爵士Sir Anthony Hopkins比父亲还大一岁,出生于英国南威尔士。如果你的第一部霍爵士电影是《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Lambs,1991)的话,那你会完全留下一个被曲解的霍爵士的形象,不幸的是我恰好就这样接触到了他。这部电影的精彩自不待言,霍爵士带给我的是凛凛冷酷的英国绅士面孔下透彻的惊悚和颤栗。Jodie Foster在访谈节目里说,霍爵士在拍戏时,要贴着她的脸,嘴里发出“嘶嘶嘶嘶”的声音,真的好害怕。1991年霍爵士凭《沉默的羔羊》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成为又一个登上影帝宝座的英国人。
    霍爵士在我心目中形象的改变,来自他的《燃情岁月》 (Legends of the Fall,1994)。毋庸置疑,这部电影应该算是Brad Pitt的电影,但我认为霍爵士和Julia Ormond两位英国人更好地诠释了角色本身内心高贵、坚持、辗转的性格。霍爵士略略带点口音的英语,以及那份无以言表的父爱,让我心动。接踵而来的是他的《第六感生死缘》(Meet Joe Black,1998),那份暮年之躯对生死的超脱、对女儿的留恋、对事业的执着,霍爵士拿捏得恰到好处。而皮特对死神的精准演绎让影片分外光彩,把个商业片弄得大片一样。当然导演也牛X的很,是《闻香识女人》(Scent of a Woman,1992)的导演Martin Brest。
    是在看过了《人性的污点》(The Human Stain,2004)、《汉尼拔》(Hannibal,2001)、《国王班底》(All the King’s Men,2006)这么复杂、头疼的电影后,才接触到另外一种霍爵士的荧幕形象,等下再说。
    在介绍《成为简》的后记里提到的《理智与情感》中,艾玛•汤普森Emma Thompson以精彩的改编剧本赢得了评委和观众,并以此获得了金球奖、奥斯卡最佳剧本奖。我的第一部艾玛的电影记不得是什么了,看得不多,《因父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1993)应该从TVB Pearl看到过,但那会儿还比较年轻,完全不能欣赏既不美丽又不柔情的艾玛。还是因为从Hugh Grant的电影,不断地看到这个骨骼壮大、面容深刻、大眼凌厉的中年妇女扮演各种忍让、克制、贤淑的角色,特别是剑桥毕业的她的英语太好听了,清晰透彻、音韵流畅、嘴形优雅,比那个牛津毕业的Hugh更让我好好地认识了伦敦英语。她在《理智与情感》中多年忍耐之后面对Mr. Ferrars衷情表白时难以抑制的抽泣、她在《真爱至上》(Love Actually,2003)中面对丈夫偷情不得不强作不知,而在圣诞夜躲在卧室里独自流泪的凄楚,都让我们看到了艾玛对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的女人的独特理解和表达。她的角色从来都是淡淡的,流水一样,她善于的是用言语,和隐藏在言语中婉转的语气和语调,配合饱含言语的眼神,传情达意。

    霍爵士和艾玛合作了两部电影 -- 《霍华德庄园》(Howards End,1992)和《去日留痕》(The Remains of the Day,1993),两部电影均由Merchant-Ivory公司出品,James Ivory导演,几乎是原班人马,呈现出两个不同时代的英国风情和人物心态。
    简单说说电影。《霍华德庄园》台湾翻译为《此情可问天》,改编自E.M.Foster的小说,这哥们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莫里斯的情人》都被James Ivory搬上了银幕,获得巨大掌声,里面的那几个演员也是翻来覆去了演绎了不同身世、不同背景的各个角色。《去日留痕》台湾翻译为《告别有情天》,显然是为了和《霍》剧构成姊妹篇。《霍》剧呈现的是英国贵族的各种嘴脸,《去》片则讲述了贵族庄园里仆人的感情波澜。《霍》剧曾遍获金球、奥斯卡、英国学院、戛纳电影节等各种奖项,紧接而来的《去》片肯定是导演James为霍爵士和艾玛量身打造的,他要让观众看到,在《霍》剧中艾玛用坚忍、克制的柔情让Mr. Wilcox为其驻足,而在《去》片中艾玛却不得不对Mr. Stevens的流水无情奋力斩断情丝。在James导演的“阴谋阳谋”中,观众便有幸看到了传说中的霍爵士那教科书般的精彩演绎,和艾玛十几年来留在观众心目中的落花柔情。

    《霍》剧里,霍爵士的角色并没有深受震撼,倒是那个落魄、潦倒的年轻人Leonard Best未曾泯灭的诗意和书生气,以及他“哎呀”老婆粗俗、浅薄的市侩,让人感受到资本主义丑恶的阴暗面。任性而恣意妄为的海伦娜Helena Bonham Carter,比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给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很喜欢这个口音漂亮长相“怪异”的女孩,不知为什么,就是觉得她长得比较怪,那么小的脸,那么长的大卷发,扮演的角色都有那么一点神经质、怪脾气,居然被Tim Burton娶回家中,真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看《大鱼》(Big Fish,2004)里那个阴森、恐怖的巫婆,就是这位娇小姐扮演的,也只有Tim Burton这样的鬼才,才能把老婆也当道具使用。《霍》剧中,艾玛用她绝对的大度、宽容、体贴、周到,让片中每位与她相处的人都熨帖妥当 – 对妹妹的迁就和容忍、对Mrs. Wilcox的细致关心、对Best的热心帮助、对Mr. Wilcox的体贴和柔肠,唉,为了这一大家子,看得我都替她神经紧张。特别是因为Best和太太的搅和,Mr. Wilcox嫌艾玛的妹妹让他出丑,要取消他和艾玛的订婚,在那个聚会散场的人前,艾玛必须装作和Wilcox先生和睦恩爱,她替未婚夫掸去衣服上的灰尘,有意无意地说上两句笑话,故意晒笑他的无心之失;但客人都离去后,艾玛匆匆回到卧室,跪在镜子前掩面痛哭,这一连串的动作没有太多着力的表演,就像由心而发的情感,一气呵成。
    震撼都留给《去日留痕》了。在壮阔的二战背景下,英格兰乡间别墅中男总管和女管家的小故事,才显得那么不动声色、若行云流水。两人应该是上下级关系,对于男总管近乎苛刻的要求,年轻的女管家总有那么一丝要挑战的念头 – 工作方式、工作理念上的意见相左,甚至针锋相对;而对于男总管近乎清教徒的生活习惯,年轻的女管家就不单是挑战了,而是要打破 – 时不常送上鲜花,告诉他“您应该多笑笑”,在日积月累的摩擦、挑衅中,他们都明白了对方的人格高尚、心怀坦荡。
    女人总是率先捅破感情窗户纸的那个人。那场戏,堪称经典。黄昏时分,男总管卧房,他悠闲地捧着书假寐,她捧着花径自来到屋里。想必两人已经可以容忍对方闯入私人空间里,她没有敲门啊。而后,她问他看的什么书,这么简单的问题,他始终没有直接回答,好好看看这一段,他为什么不答呢?故意撩拨她,应该不是,这不符合他的性格。书的内容太尴尬?他说:这是我的隐私。嗨呀,真是屁话呢,不带这么掩饰的。而她还真是飙上了,步步紧逼的贴过来,把他挤到墙角,然后用双手去掰他握书的手指,还有那眼神。从来没有在电影中看到艾玛有这样的眼神和动作。再看霍爵士,男总管无奈中的心动,心动时的无奈压抑,压抑中的跃跃欲试,欲试前不得不的克制,就在艾玛的步步紧逼中,升起又压下,压下复升起。从漂浮的眼神、身体的呼吸中,强烈地感受到他的内心挣扎。
    男人的冷血和冷静伤害了她,最终也伤害了自己。他的不回应,让她无地自容。她很快找了个替身,他们共事的最后一晚,她告诉他说要嫁人了,要离开了。他除了说Congratulations,别无他言。然而他去酒窖却不慎打碎了酒瓶,竟脱口而出damn it,这是从未有过的冲动。他听到了她即将离去前的哭泣,也是没有敲门就径自走进她的房间。连我都急得大叫:your last chance, please do something。没有用,你看到的还是那个彬彬有礼,拽文嚼字的总管,面对满面泪痕的她,面无表情地说着工作、工作、工作。

    唉,累死我了。二十年后,那个偶然显现的机会,让他驱车百里去寻她。那份冲动何曾有过?竟仍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我看得比较晚的艾玛和霍爵士的电影,相对于他们以前众多的角色,这部电影太特别了,特别到霍爵士自己都说,我非常喜欢《去日留痕》。我相信他十分怀念拍摄这部电影时,围裹着他和艾玛的情绪,是那份理性男女心中隐隐绰绰、欲动未动的心念,欲跳难跳的热血,欲言又止的情怀,却都化成了欲语还休的惆怅和无望。
    霍爵士和艾玛,在我的观影过程中,他们似乎从未以俊男靓女的模样出现过,但因为这两部电影的演绎,他们成了我心中的经典绝配。

    无意中观看James Lipton的《在演员工作室里》讲述霍爵士的那期。这是霍爵士第二次上节目,十年前是凭《沉默的羔羊》夺得奥斯卡影帝以后,而这次,这个男人已经算老人了。简略地讲了经历后,他背起了威尔士诗人Dylan Thomas的诗,并模仿了Dylan的声音。然后又背了叶慈的诗(全是诗歌啊),这老哥们仰着头,随性了张嘴就来,背到中间突然停顿了,他说:自己被感动得哽咽,读不下去了。然后还给学生们道歉。然后突然说,想起来了,又接着背诵。完成后径自微笑着,抹去眼角的泪花,丢下一帮美国演艺学院的学生们鸦雀无声、目瞪口呆。完全不能想象,那个吃人的汉尼拔博士,竟然会被叶慈风花雪月的诗歌感动到流泪。老头对凯尔特文化万分自傲,据说他弹得一手好钢琴,曾经与他合作过的Julianne Moore说,在片场每天早晨都是从钢琴声中醒来,他又在那儿弹琴了。一个年逾七旬的老头,没有家庭,沉醉于风花雪月里,那是怎样的一份情怀?顺便说一句,老头的访谈节目好玩极了,很幽默;他有着超强的语言模仿能力,台词震撼、有力。我看过的几个英国演员的访谈,Hugh, Kate都很幽默轻松,相反美国本土帅哥Matt Damon,Johnny Depp, Ben Affleck的就沉闷无比。美国人不是挺能白活吗。对了,Meryl Streep的电影精彩万分,但她的访谈也仿佛是挤牙膏,不太吸引。
    Emma的访谈没看过,但据说她在金球奖领奖时,模仿Jane Austen的风格念谢词,引来全场爆笑,请欣赏:
• Acceptance speech for Golden Globe for Best adapted screenplay (Sense and Sensibility, 1995):
Thank you very much. Good Heavens. Um, I can't thank you enough,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for honouring me in this capacity. I don't wish to burden you with my debts, which are heavy and numerous but, um, I think that everybody involved in the making of this film knows that we owe all our pride and all our joy to the genius of Jane Austen. And, um, it occurred to me to wonder how she would react to an evening like this... [Puts down statue on stage, reads paper] This is what I came up with.
Four a.m., having just returned from an evening at the Golden Spheres, which despite the inconveniences of heat, noise and overcrowding was not without its pleasures. Thankfully, there were no dogs and no children. The gowns were middling. There was a good deal of shouting and behaviour verging on the profligate, however, people were very free with their compliments and I made several new acquaintences. There was Lindsay Doran of Mirage, wherever that might be, who's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my presence here, an enchanting companion about whom too much good cannot be said. Mr. Ang Lee, of foreign extraction, who most unexpectedly appeared to understand me better than I understand myself. Mr. James Shamis, a most copiously erudite person and Miss Kate Winslet, beautiful in both countenance and spirit. Mr. Pat Doyle, a composer and a Scot, who displayed the kind of wild behaviour one has learned to expect from that race. Mr. Mark Kenton, an energetic person with a ready smile who, as I understand it, owes me a great deal of money. [Breaks character, smiles] TRUE!! [back in character] Miss Lisa Henson of Columbia, a lovely girl and Mr. Garrett Wiggin, a lovely boy. I attempted to converse with Mr. Sydney Pollack, but his charms and wisdom are so generally pleasing, that it proved impossible to get within ten feet of him. The room was full of interesting activity until 11 p.m. when it emptied rather suddenly. The lateness of the hour is due, therefore, not to the dance, but to the waiting in a long line for a horseless carriage of unconscionable size. The modern world has clearly done nothing for transport.
P.S. Managed to avoid the hoyden Emily Thompkinson, who has purloined my creation and added things of her own. Nefarious Creature!
Thank you.
        
      绝对出人意表的答谢词,比结结巴巴thank一堆人强百倍吧。所以有些人只能是演员,而她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Ps. 再看一遍《霍华德庄园》,才发现,Mr. Wilcox在豪宅里向Margaret求婚,最后是拥抱了她的。终于吐出一口长气,《去日留痕》里艾玛所有的怨恨和遗憾,都可以弥补了,不是吗?!

 4 ) 复习绅士

报纸上每天都有不可理喻之事,比如说我近日看到一篇《玩转绅士风度》的文章,里面讲解了什么是绅士,说现绅士风度应该表现在住别墅、打高尔夫。我不禁想起了那个笑话:皇帝的窝窝头眼比咱们的小。连卖汽车的广告里都宣称某车型有绅士风度,那么哪里还有一星半点的绅士的影子存在呢?

因此我推荐十一年的一部旧片《长日将尽》(Remains of the day),香港翻译成《告别有情天》。我更喜欢香港的翻法,尽管在翻译的训达雅上《长日将尽》要高出很多境界。我甚至想把片名改为《再别有情天》,目的是可以和同时代的《似是故人来》对照起来看,如此两个片名甚至形成了某种中文修辞上的美感。

1993年出品的《告别有情天》主演是安东尼.霍普金斯,很多人对他主演的《沉默的羔羊》、《燃情岁月》留有深刻印象。他擅长演出相当内敛的角色,因此当他爆发出来的时候,比如说在《燃情岁月》最后时刻突然出枪的场景,总能给予人很震撼的感觉。

而在《告别有情天》里,没有一出爆发的戏。在一种甚至可以说是沉闷的气氛中,霍普金斯将他这种内敛的演技发挥到了极至,成功塑造了一位英国绅士的形象。他扮演的达灵顿公馆的管家史蒂文斯永远一丝不苟,静默严谨,全力完成每日的工作,力臻完美。

当然,还有爱情。没有爱情的片子很难让人看完,这部片子的动人之处讲述了一个长达30多年的爱情故事。艾玛.汤普森扮演的女管家在日常工作中逐渐与史蒂文斯点燃了情感的火花,在无数琐碎细腻的小事件、小冲突之后,爱情的火花却始终没有点燃熊熊烈火。史蒂文斯近乎于本能的高度自制使得两人错失一段美好情缘。而在30年后,史蒂文斯试图弥补当年的错误,只身前往英国西海岸寻找爱人,但是最终没有结果。在大雨之夜,两人车站分手,彼此明白今生无望再见,令人心碎神伤。

在全片中,霍普金斯扮演的角色始终将自己的情感隐蔽在无懈可击的动作和语言背后,对于习惯了雨中追逐、大街激吻的观众,可能在这种如同地火隐密燃烧的爱情故事中能获得某种新鲜的感受。也正因为如此,片中霍普金斯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可以成为表演艺术课的教程。

看完此片,可能对绅士的定义才有所理解。所谓绅士,正如《挪威的森林》里永泽说的那样:“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之事,而是自己应做之事。”

 5 ) 真正的爱情是内敛和克制

平时几乎不看爱情电影。但前几天在书架上突然看到不知哪里来的《失乐园》时,想到根据该书改编的同名电影曾经在8年前风靡一时,不禁好奇地读了起来。不想一读之下,很有些失望。

某出版社主编久木人到中年,因工作变动而失意,同时与妻子的几十年婚姻又因失去了激情而已渐渐麻木。端庄贤惠的医学教授之妻凉子无法忍受丈夫的冷漠和志趣不合,也正在郁闷中。无爱的家庭婚姻和难以抵御的情感诱惑,促使两人陷入了婚外情的漩涡中。听起来似乎很能打动人,也很有道理。但坦白说,通篇看下来,我更多的是看到两人因为性爱而走在一起,然后再加上一点两人的个性相投。书中大段的性爱描写,看上去很美,但坦白来说,这事儿一说破,就不美了。
事实上他们俩个该干啥就干啥也没什么,这年头大家看得可开了。我只是纳闷,当年这么一本据说评价颇高的书和电影,怎么尽讲这事,那我还不如看更庸俗的。因为我理想中的探讨男女关系的片子,以含蓄和克制为最高境界。

有一次我在一家馄炖店吃饭的时候,看到报纸上有一版旧片重温介绍,《Brief Encounter》,有译为《相见恨晚》,或《邂逅》的。一位中产阶级家庭妇女在火车站等车时不慎眼睛被风吹进了沙子。一个已婚中年医生帮他挑出了沙子。因这一个偶然事件,他们开始认识。后来每次在火车上都会碰见。他们发现每次都越来越期望见到对方,慢慢地堕入了爱河。但是考虑到双方的家庭、责任还有道德,他们一直不能逾越最后的防线。当他们抽出时间最后一次在火车站相见时,医生告诉女主人公,他就要去非洲,以后很可能不再回来了。女主人公伤心地哭泣。影片结尾当女主人公回到家时,她的丈夫似乎明白什么似的意味深长地说:“亲爱的,你终于回来了”。

说实话,看完简介后我大吃一惊。这片子对婚姻爱情、伦理道德的探讨,看上去很是时髦,其实是拍摄于1945年,那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人们就开始饱暖思其他的了。再一看导演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大卫-里恩,就是拍摄过著名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和《桂河桥》的那位。

可惜我一直找不到这部片子。在我看来,这部片子好就好在双方的克制之美。相比之下,《失乐园》显得及其等而下之。

但毕竟《Brief Encounter》中两人还是点破了那一层窗户纸。其实我觉得最好的是《The Remains Of The Day》,又译《告别有情天》,是大名鼎鼎的霍普金丝和爱玛-汤普森饰演。霍普金丝演一位英国达灵顿公馆的首席仆役长,而汤普森扮演一位他手下的女管家。他们在多年工作中慢慢积聚起了相互的好感和爱意。但霍普金丝是一位典型的英国管家,严肃、克制、一丝不苟,他将深深的爱意埋藏在心中,表现出来的却是严格冷峻。期间还经历过二次大战,片中在他们的枯燥的工作中穿插了来来往往的各国外交官,凸现了历史的风云,而两个小人物的美好情缘却在霍普金丝的克制和抑止中错失。

其实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霍普金丝为什么如此抑止自己的感情,他们都是未婚,在一起没有任何不正当的理由。但也许是因为他们同在一个公馆里工作,霍普金丝秉持的是英国人传统的一丝不苟和克制内敛,不想让爱情的介入丧失工作中的公正和严格?

影片在最后是30年后,霍普金丝又收到了汤普森的信。信里还是平淡的叙说着近况和对当年工作的回忆,决口不提两人曾经发生过的好感。他们30年后再见面时,容颜已老,但霍普金丝还是尽力保持着年轻时的尊严和绅士风度,而汤普森的容颜在岁月的侵袭下也还是那么地端庄和安详。雨夜中,霍普金丝将汤普森送上了公共汽车,两人在夜色中挥手道别。望着汤普森渐行渐远的面容,在她醇厚的再见声中,观众和霍普金丝一样怅然神伤,只留下声声叹息。

虽然不完美,但我觉得这是爱情片的最高境界。事实上,我将这三部片子放在一起比较本身就是很荒谬的,因为它们实际描述了男女情感的不同性质:《失乐园》和《相见恨晚》描述的是婚姻以外的东西,而尤以《失乐园》更强调肉体关系,《相见恨晚》则描述心灵相吸;但《告别有情天》则反映的是错失的爱情。放在一起比较,是我认为它们反映了人对感情的不同处理方式:有的是不顾一切饮鸠解渴,有的是心心相惜但又不堪忍受道德责任的折磨,还有的则是完全内敛而克制,终身不透漏。

霍普金丝的严格冷峻的言词总让我觉得似曾相识。有人用严词,有人则爱说搞笑的话,都是掩盖自己内心的感情,原因可能是因为恪守工作的准则,也可能是考虑到现实的不切实,还有更多的就应该是家庭和责任的理智。爱上别人是不受控制的,但接下来怎么做则完全可以受现实和责任约束。“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清大词家朱彝尊的这句词,很能道出这个境界。有人刻意求深,挖掘出里面的政治含义。其实他描述的就是和一个他深爱着但囿于现实而不能表达的女子。两人各眠一处但不能相恋,天寒未能入睡,设想对方也未成眠吧?就把深深的爱意,藏在心中最秘密的地方。

 6 ) 一去不返

这是一份高贵的爱情。
为什么要隐忍,为什么不去争取,是不是爱得不够多……这类问题与本片并非同一层次。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这样做。那样的时代与精神气质已经过去。
不必哀婉叹息,并非以克制与隐忍去成全原则、成就悲剧之美,并非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这样简薄,感谢有这样的存在即足矣。
明白爱情的层次不仅仅是精神与肉体之争,不仅仅是理智与情感之争,不仅仅是甜蜜、酸涩、苦痛、委屈、激烈、平淡,亦能醇厚如斯足矣。
不必追寻,不必梦回,一去不返。
《理智与情感》中尚有一场大哭来宣泄之前的隐忍,这里,只有凝望再凝望,握紧而后松开的手。心沉静地纠起来。
你终于明白,不是失恋后的痛哭出声,不是艰难阻隔,不是命运玩弄,相爱亦不一定相守。
有时,不爱一个人不是因为不爱他。
这样一种不可言说,只得承受的
命运。

 短评

英国#400. 虽然詹姆斯·伊沃里拍遗产电影得心应手,视听上面真是精准老辣(开场那几个叠化真是动人!),但是……还是不如原作啊,石黑一雄原作里面那个第一人称叙事太强大了,而且最核心的梗其实也在于那个第一人称隐瞒信息。其实用全片声画叠用应该能实现一部分的。倒不是失去了这一特点最让人惋惜,而是原作中两人的感情线在这版改变里面变淡了很多……当然这一版改编也有很漂亮的地方,庄园里的“业余外交”-政治和国际局势在原作中并不是那么明显,而在这里却成为了相当外在的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还是蛮成功的。

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隐忍理智的爱意比不计后果的热恋更容易让我掉泪,而你变成了我心上的朱砂痣,而已。

9分钟前
  • 阿朽
  • 推荐

情海苦舟难倚,断桥秋雨滴滴。 声声字字,难话别离。

1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他为自己订制了孤独的命运,最终如愿以偿。他,或许活得足够像一名绅士。但她,则更像一个人,身上流淌着生命的鲜活。而他,不过是一座沉寂在暮色中的老坟。

16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相比隐忍的爱情,影片的历史背景设定以及对传统英伦价值观的讨论更有意思一些啊... 当然,俩主演真是太好了... Emma一哭就让人跟着哭,这什么感染力!

1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how to be a good butler? the colder, the better. 其實感覺兩人的感情戲份沒有鋪墊,並不能算是全片重點,穿插其中的歷史背景以及對“忠誠”這個詞的闡釋才是值得分析的,還有old-fashioned英式信仰與理念的沒落。冷漠隱忍克制悶騷,像摩羯男?indeed. 雖然憋得慌,卻不能算是悶片。

20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石黑一雄同名小说改编,当年这部电影一项奖都没得到,查了下第66届奥斯卡获奖影片之后,我服气了

21分钟前
  • 底比斯旧梦
  • 力荐

emma阿姨这份坚毅的演技为人物这份隐忍的爱情增色不少,中文cav6版本的,看得我- -真是想吐槽都无力

22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8/10。这不仅是感人的爱情故事,更是则英国衰落后被美国取代的政治寓言,男主角对管家工作的过分认真与公爵声称和平的高尚升华为英国民族性的傲慢,最终前者成了望妻石,后者则沦为支持纳粹扩张的帮凶。结局令人泪目,美国人买下了见证帝国辉煌逝去的公馆,男主角依然是府里的笼中之鸟而没人将他放飞。

27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这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敏感却不张扬,他们时刻保持着对生活的隐忍,不愿给他人看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情绪。这样的人最可怜。“父亲离世时候的淡定,面对喜欢姑娘时候却囿于规则与道德而展现出来的风轻云淡与漠不关心。”霍普金斯演绎下的斯蒂芬斯就是这样一个人。此外,片中政治也算有趣。3.5/5

29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太高级了!表面上是被精致缛节和纷乱政局装饰的办公室恋情,实则用爱情和政治重新诠释极度理智与感性的悲剧:爵士因对挚友的愧疚而招致叛国,男仆因职责身份永失深爱。结尾再用扑赶古堡里误入的鸽子,克制地点题,一个无比艳羡的眼神望向窗外,那是他从未获得过的自由。

33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英国人对传统的维护,对克己复礼的严格遵行果然已达变态的地步,所以伦敦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城市我一点也不稀奇。我尊重有自制力的人,可自制到宁可牺牲感情去保持绅士的体面,那就是彻底的虚伪了。电影只给三星,还有半星给霍普金斯的演技,的确炉火纯青。

38分钟前
  • 亚比煞
  • 还行

五星留着将来给小说吧,文字的想象空间总是更大一些。片中演员个个有戏,两位主演更不必说了。影片弥漫着旧时代的气息;帝国的落幕,化作不能实现的一曲爱之挽歌,老派、稳重,且痛苦。

39分钟前
  • 沁云
  • 推荐

史蒂芬斯迷恋工作,因为工作让时间和空间井井有条,让一切简单化。工作很快从谋生成了生活,又从生活成了逃避生活。工作能够让他避开生活的复杂性,让他以之为借口逃开任何他未曾谙熟的东西。比如爱情。基顿也许不知道,自己之所以爱上史蒂芬斯,正因为他那对生活的义无反顾的逃避有种笨拙的悲壮感。

42分钟前
  • 艾弗砷
  • 力荐

压抑隐忍的爱。安东尼·霍普金斯眼里总是泪光,太有戏了

4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绅士的隐忍,在肯顿小姐想要抢过他手中书的时候发挥到极致,史蒂芬先生当时的神情和眼神恐怕只有霍普金斯才能拿捏的如此到位

50分钟前
  • 沉默的若亚
  • 力荐

#重看#@大光明;日不落帝国在一战后世界格局大变动的尴尬罅隙中呈日暮西山之势,「残余日子」不仅是两人最好的时光,更是老派绅士作风在新兴生猛豺狼策略前的完败;他明明看到她的心意仍辜负了她,即使在20年后说服自己回归初心,可这份隐忍多年的情愫最终败给沉默。

5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这样的男人是很让人可气的,除了辜负你以外,他们也做不出别的,所以实际上真的是要远离这样的男人。

56分钟前
  • 高光光
  • 推荐

我当然还是喜欢告别有情天这个译名,因为其太90年代了,译名本身就很昨日重现。这是一个恪尽职守、隐忍孤独、内心戏丰富、眼神眉目深邃,以至于害人害己的办公室主任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书房的桥段里他的眼睛渴盼又闪躲,和最后雨中他们紧握的手分开,都令我仿佛也被深深的伤害了。

58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原著五星,电影就只能给四星了。算是较为成功的改编,但是结尾太草率了,撤掉了Stevens对Kenton的提问,几乎就等同于撤掉了Stevens唯一一次的情感明示,配合着Anthony Hopkins含蓄的表演,让Kenton自己解释显得多么自作多情。音乐也够诡异,完全没能够辅助电影表达没有表达出来的感情,听不出遗憾、悔恨与不舍,估计作曲者本人没看懂这片子吧。

60分钟前
  • 蓝詹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