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瓦乔

HD中字

主演:尼吉尔·特瑞,肖恩·宾,德克斯特·弗莱彻,斯宾塞·雷伊,蒂尔达·斯文顿,奈杰尔·达文波特,罗彼·考特拉尼,迈克尔·高夫,杰克·布里凯特,伊莫金·克莱尔,萨迪·科尔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8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卡拉瓦乔 剧照 NO.1卡拉瓦乔 剧照 NO.2卡拉瓦乔 剧照 NO.3卡拉瓦乔 剧照 NO.4卡拉瓦乔 剧照 NO.5卡拉瓦乔 剧照 NO.6卡拉瓦乔 剧照 NO.13卡拉瓦乔 剧照 NO.14卡拉瓦乔 剧照 NO.15卡拉瓦乔 剧照 NO.16卡拉瓦乔 剧照 NO.17卡拉瓦乔 剧照 NO.18卡拉瓦乔 剧照 NO.19卡拉瓦乔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卡拉瓦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是对性、犯罪行为和艺术的一种深思,导演成功地将影象和绘画这两件生命中重要的元素呈现出来,丰富地描绘出意大利传奇画家的一生。  本片是一部传记体影片。英国的先锋派导演贾曼也是一名画家,他怀着对卡拉瓦乔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崇敬心理和对画家生活的浓厚兴趣,拍了这部关于艺术家生活片断的作品。本片的手法和题材不拘一格,从各角度都给人以新鲜感。本片获得1986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是英国1986年最卖座影片之一。祖母2021挖掘者零号病人第一季激动的昭和史军阀意外触碰邻座的怪同学(国语版)南城警事第四季为亲爱的我致上杀意港湾第三季花心2最好命燃情狙击手骸骨黑桃皇后之黑暗仪式柏林夜总会:纳粹眼中钉犯罪现场:德州杀场杀掉那个魔术师父亲的孩子系列脱狱之王第二季铁血壮士野百合也有春天欲望号街车废柴王爷京城81号2(国语版)孟菲斯蓝调第一季嗜血法医第六季龙游石窟之谜怪兽2010玉楼春草率死亡只属于我们的一天安静的女孩红色通缉外来媳妇本地郎18赤色杀机一、二、三,现在!和尚进城他喜欢的是你阳光姐妹淘2018英俊的安东尼奥1960青蛙情歌向前向后画江湖之不良人真人版第一季训练日英语

 长篇影评

 1 ) 艺术是生活的反面

本片从两个方向展开了对卡拉瓦乔生命的刻画:一方是卡拉瓦乔酒神式的狂欢,创作,恋爱,斗殴和宴会。另一方却是卡拉瓦乔躺在床上的垂死挣扎。狂欢和垂死正是卡拉瓦乔生命最本真的两个部分。对这两者的刻画也总是相互穿插,就像打扮成萨提洛斯的教皇在墓穴举行的爱欲的盛宴,死亡和狂欢总是并列在一起。
“艺术是生活的反面”,卡拉瓦乔说着。他消磨了全部的灵魂却只是在用画笔无望地再现爱人的血肉。但对他来说,血肉依旧是血肉。而他抚摸着的是平坦的画布。但只有在画布上,他的爱人才一一变成大神潘,天使,圣徒,以至于卡拉瓦乔沉溺于画面中的身体和世界而无法自拔。因此卡拉瓦乔的绝望包含两个部分:艺术的不现实和现实的不诗意。“No Fear No Hope”他把绝望刻写在了最心爱的武器上。
本片出现的“穿越”,是历史的混乱。生命的悲剧没有历史,它像一个幽灵在每一段历史的上空盘旋。最终,卡拉瓦乔的生命以一场异教式葬礼结束。自始至终,他都双手紧握刻有绝望的利刃。正是这把利刃夺去了两个爱人的生命。本片没有对卡拉瓦乔的逃亡生涯和感染伤寒做任何描写,卡拉瓦乔的生命是紧接着最后一个爱人的死亡而结束的。以对一个爱人的爱欲消灭另一个爱人,而当每一个爱人都离去的时候,卡拉瓦乔的悲剧才可以从容落幕。

 2 ) 画家情史

一 拥有一头蜷曲金发的少年在画画,神情狂狷而邪魅,柔和的光线洒在年轻的身体上,一举一动都透着初生的荷尔蒙。他的自画像笨拙地头戴花环,手提酒罐,是在模仿年少时的酒神吗?他有一把匕首,写着“没有欲望,便无所畏惧”,他被红衣主教所喜爱,得到供养成为教会画家。 二 一个人的幽暗画室总会无聊的,他需要人陪伴。他遇到了一个无法说话的男孩,把他添为男宠,长大后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他的模特;男孩单纯而美好,时而作出依赖的神情,或许把他视为父亲多于情人。 三 他在一个茶馆遇到了一个男人,阳刚且性感,似乎是最好的男性模特,他身材壮硕,性格鲁直,终于在一次格斗比赛中忍不住买下了他。每日朝夕相处,他们之间似乎萌生了什么。 四 画家总是多情的。他爱上了男人的老婆,一个穿上礼服,梳洗打扮后和圣母有几分神似的女人。但这时男模特已经被情欲所控制,谋杀老婆嫁祸给别人,从而成全和画家的爱情(从画家多次吟诵的诗句中可以看出他们发生了肉体关系)。但画家仍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用随身匕首手刃了模特,或许他爱圣母胜于莽汉。 五 打字机,杂志,香烟,浴缸,霓虹灯,汽车,每当几近沉浸在中世纪的古典沉郁气氛中难以自拔时,冷不丁就被导演揪回现代来了。这种过山车似的超现实主义体验,造成了一种莫名的观影快感—不同的时代似乎总有相似之处,只是换了场景而已,人性终归依旧。导演经常为了推出某张油画故意摆出画面造型,这种形式感其实本身就是内容,他只是为了重现中世纪的观感,观众便只需静静观看体会,私以为并没有要强调更内核的东西。

 3 ) 剥削关系体现权力。

1

卡拉瓦乔最优秀的影片,虽然贾曼先生把最重要的主题,从艺术人生转向了同性恋与金钱。

来分析一下角色就能知道从肖恩饰演的拉努乔这个角色开始,我们发现这几个狂欢的人类都是双性恋。拉努乔把自己的女友莱娜带来,男女两个同时爱上了卡拉瓦乔,拉努乔因为嫉妒杀死女友,卡拉瓦乔也报复性的杀死了拉努乔,这就是贯穿全剧的剧情。只不过旁边还有个二傻仆人耶路撒冷,两人还有什么关系?不言而喻。

真实的历史是卡拉瓦乔身边确实有个模特叫切科,还有个相好的女模特莱娜。就是这个莱娜,被一个公证人挑逗,于是向卡拉瓦乔告状,卡拉瓦乔狂怒的斗殴,为自己惹上大麻烦——贾曼先生把这些角色都集中在一男一女身上了,变成了双性恋的三角冲突,写尽了爱与背叛。我说了,他表现的就是人类本质:我们的关系。

所以争风吃醋是主旋律

片中的卡拉瓦乔自己既是被背叛者,也是最大的背叛者。也许杀死男情人,也是贾曼先生的亲身经历。就像卡拉瓦乔本人的创作一样,我们总是喜欢把写实主义的现实放进作品中,到最后还纠缠我们的死亡

2

王公贵族有:朱斯特提亚尼,蒙特红衣主教del Monte,还有著名的疯狂收藏家教皇的侄子西皮奥利大主教Scipione。当然还有卡拉瓦乔最大的贵人:教皇(由贾曼先生最喜欢的二五嘻嘻的人扮演的)。

蒙特红衣主教是出境最多,且在卡拉瓦乔生平当中起最大作用的。在1600年因为圣徒马泰的三幅画,卡拉瓦乔一战成名,告别了穷困潦倒的生涯,而这一切都拜蒙特红衣主教所赐。贾曼先生对他的设置带点喜剧性,而且经常和周边的记者一起出没,好像也是他的经纪人一样,这样的处理非常英国,也非常现代。

是的,片中的绘画方式说话方式以及衣饰,都恰如其分地加入了现代元素,形成了独有的魅力。由此也可以看到英国制造的艺术影片有多重要,他们不仅塑造了弗朗西斯培根,而且通过格林纳威的一系列影片,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在时空当中的深度

当然,这部作品也是很耐品的。 3

蒙特红衣主教,片中一句话就说清楚了,这个人的本质:他什么都想要

而少年时期被豢养的卡拉瓦乔说:他一说话,我就想睡觉

在画画时,红衣主教总是在捣乱,因为他很无聊。电影是贾曼表现政治的方式

电影前20分钟就说清了卡拉瓦乔的少年是怎么回事。有个游客看中了他的画,然后有人就为他拉了皮条,这也是卡拉瓦乔这个暴虐分子一生的总结

第27分钟拉努乔出现了,就如同搏击会一样,下手真狠啊。导演一个道具就能两个人拉上的关系:金币

电影就是这样创意不断。电影的快且直接说明了艺术,金钱和性的关系

而这儿一句台词也没有 本质上,人们的关系都是剥削与被剥削。剥削关系体现权力结构

 4 ) 回归叙事

与《维特根斯坦》一样,德里克.贾曼为一位同性恋画家也拍摄了一部自传性的电影。此片少了贾曼一贯的先锋性和实验性,没有眼花缭乱的蒙太奇,没有极端的彩色滤镜,影像也较之变得细腻而不再粗粝。同时也不想《维特根斯坦》中那样黑化背景,将影像舞台剧化。总之在形式和风格上,此片算是贾曼最具有主流元素的作品。 影片通过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卡拉瓦乔对生平的回忆串起了整个故事。青年时代,成年时代与如今的将死之人三个时期,其中成年时代占据了最大的篇幅,不过随后场景几乎都是在昏暗,潮湿的画室里,贾曼对于节省成本可谓驾轻就熟。影片偏黄的暖色调颇有油画质感,再加上大量人体模特和作画的场景,让我想起了雅克.李维特的《不羁的美女》。但与《不羁的美女》中近乎于纪录片般的还原绘画过程不同,此片将注意力更多放在了画家本身和他的情感纠葛中,更加精简,故事性也更强。另外也少不了贾曼招牌式的诗意旁白。始终陪伴在卡拉瓦乔身边的拥有怪异笑容的助手,为了不影响作画,男人体模特将作为报酬的钱币塞入口中。模特的女友(蒂尔达)嫉妒男友与卡拉瓦乔产生的同性情愫,但又因为卡拉瓦乔赠予的奢华礼服而将怨气一笔勾销,甚至爱上了卡拉瓦乔。女人怀孕,同性男友被关进了监狱。卡拉瓦乔利用自己的名声向主教求情,可当男友被赦免后,却坦白是他杀了女人,这么做是为了爱情,为了消除横在两人中间的女人和腹中的孩子。最终卡拉瓦乔用刀刺死了男友……而病危的卡拉瓦乔在回忆完自己杀死男友后也与世长辞……

 5 ) 迦蔓的花園

最喜歡迦蔓的 Modern Nature。雖然後來買了許多他的其它書,但只有這一本,會常常隨手掀開一頁,讀一短章。無論晴天、陰雨,皆合宜。那些淺約的失落和欣喜,園子裡每天的花開花落,人來人往,即使是些不識的字,讀起來都很清雋。從他文字認識他,因而對他的電影感悟就不那麽強烈,況且詩意的影像往往比詩意的文字要晦澀得多。看過的,唯獨喜歡這一部,Caravaggio,是因爲角色的旁白是那麽像在讀他自己的日記,那麽看似輕描淡寫的,哀而不傷。還有他的電影人物所重現的卡拉瓦喬畫卷,畫裏畫外,那麽強烈的動作,人卻靜止定格,寂寞無聲。仿佛波瀾不驚的外表下面是内心激越。片尾的聾人好像他洩密的心──無論怎樣用力去吹那管哨子,都聼不到有哨聲──沉默,往往是最大聲的呼喊吧。

 6 ) Boy with a Basket of Fruit, 1593

每个人都像是最好时候的样子,之后水果开始腐烂。(所以起名废就这样了)

叙事分了两层,不算复杂,切换留下的空白多。

一边是华丽的历史细节,蒂尔达最令人难忘的一幕即是影片复原的Penitent Magdalene(1597),The Entombment(1603)堪乎神迹。一边又加了些奇奇怪怪的现代物,最后在老旧的墨绿皮卡前,灰尘满地,操着cockney的两个人,却上演了颇为古典的情杀悲剧,割断脖颈动脉也像是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1598)。

Penitent Mary Magdalene

Entombment

(这幅画是《基督下葬》,导演却似乎将其运用于卡拉瓦乔的葬礼;而在临终时,卡拉瓦乔却又选择了他钟爱的匕首而放弃神甫的十字架。)

片子几乎是和“死亡”意象共存。死人堆中奢靡淫乱的舞会,名宿耆老着了意大利的华装,神态却是18世纪堆高假发贴假痣的英国勋贵的样子;之后又有借红衣主教布景的Saint Jerome Writing(1605),虚空画独特的骷髅。

Saint Jerome Writing

导演也并不忌讳演尸体的演员呼气。毕竟电影本就不可能是真实的还原。

现在视为巴洛克先河的Boy Bitten by a Lizard(1593)倒不见。(不过也不好复原)

喜欢主教;痴情小助手皱眉出戏,最可爱的两处,搬着聚光镜差点睡着,看见画家和新欢玩闹后躲在床上披了黑袍子。小助手和表层叙事里的本堂神甫也有戏。(寸头助手扮相有点像The Calling of Saint Mathew(1600)画面最右戴帽子的男人。)

装什么萌!

贾曼还是喜欢蓝色,画家临终前的幻觉都是蓝色的。

ps.我也想要美少年给我读书。

 短评

诗歌、油画与电影的完美融合。1.贾曼不仅还原了卡拉瓦乔的多幅名画(并反复呈现雕塑般的模特与作画过程),更在布光、调色与摄影质感上尽全力契合于卡拉瓦乔的作品风格,每一帧都令人沉醉。2.双线交叉叙事:弥留之际的画家与卡拉瓦乔由成名到痛失两爱人的人生历程。诗性旁白充满哲思,饱含情感。3.独属于贾曼的修辞策略:在高度贴近原画与历史场景之余,大胆置入几件不合时代的现代物件,如计算器、摩托车、电灯&彩灯、香烟与打字机(顺带cosplay大卫的[马拉之死]),既产生间离效果,又彰显出一种超越具体年代的永恒性。4.虚构了卡拉瓦乔、拉努奇奥与莱娜间相互爱恋的三角关系,这亦是贾曼的私人印迹。5.墓穴里的狂欢&两次杀戮,透现出爱与死的合一。6.死亡与哀悼的结尾至为动人,伴着圣乐,童年与中年的画家相拥。7.星星是穷人的钻石。(9.5/10)

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很先锋性的实验电影。德里克·贾曼移除了诗歌、绘画与电影的体裁屏障,将狂乱复杂的感情讲述得诗意喷薄,阴柔与阳刚泾渭分明的审美很合我胃口。比起去年的“透纳先生”显然是更胜一筹~

1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先看了意大利2018年的纪录片《卡拉瓦乔:灵魂与血液》,了解了画家的主要作品,再看这部1986年美国人拍的传记片就好懂一些了。但是电影编导还是很有自己个性,将超现实手法用得很前卫。影片用垂死前的挣扎和从小学画、成名两条线交错进行,画家与男女模特的心理纠葛成为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八十年代还是用胶片拍摄的时代,影像、服化、布景还原及创造虽不如今天自由、方便,但想象力出色,处理得极富张力。我下载的版本也只有不到2G,可影像看着比数字时代的作品还精彩、悦目。传记片既是史实的演绎,又是现在作者的表达,本片以后者为主。据说还有一部2007年意大利人自己拍的该画家传记片,也要找来看看,对比一下,有趣!

15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Too narcissistic yet how truly artistic... The film is a perfect homage of Caravaggio's paintings, perfect use of chiaroscuro, exuberant colors and of course sexual innuendos

16分钟前
  • Macmania
  • 推荐

86年的片子。17世纪的卡拉瓦乔。爵士乐。地球仪。计算器。摩托车。杂志。摇滚乐。西装保镖。马拉之死与打字机。文艺复兴的毒药。痛苦的时尚。有时候看似不相容的组合会成就最完美的事物。

21分钟前
  • Strawberry Ju
  • 推荐

画面一流,情节不知所云。真的……很认真地看了,但是完全不知道片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23分钟前
  • 玑衡
  • 还行

影片恰如蒂尔达斯文顿那张脸,摩登与古典并存,导演拍的是卡拉瓦乔,却仿佛预言着自己的生与死,每一帧都如油画般惊心动魄,实在美不胜收,豆叔又没逃脱必死魔咒,心疼

26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不消受得了Jarman 刻意的艺术痕迹过重 把电影拍成精美艺术品反而变得廉价 换句话说就是装X

30分钟前
  • 兮称
  • 还行

不是英语对白会更好,看时联想到了让·科克托的《诗人之血》。和画家有关的死是美的。

31分钟前
  • Virgil
  • 推荐

很小的时候读希腊神话,彩页上第一次见到卡拉瓦乔的酒神,大惊艳。 典型的Derek Jarman,诗意的旁白,用色饱满,Tilda阿姨从提香的画中走来。还有他永远无从摆脱的蓝色,blue sky blue lust blue doubt blue delphinium.

34分钟前
  • 野次馬
  • 力荐

4+ 170619@影城1厅 重看修复 “No hope, no fear”"i sought him but found him not" "drawn in the water of forgetfulness" "All art is against life experience" "invade the eternity" 生之欲与死之难纠缠全篇 构图入画 旁白如蓝 大量近现代道具和音乐的介入 照亮巴洛克恒久的光泽和黑暗 #SIFF20

39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卡拉瓦乔的光与影、明与暗、冲突与自戕。在匕首上刻字:No Hope,No Fear. 贾曼创造性的历史观:口角误杀变成情杀,圣马太殉难中口衔金币的罗马士兵。抽离的仿画,入扣的扮演。致绘画史上始终被低估的真性情,卡拉瓦乔。

41分钟前
  • 水仙操
  • 力荐

#SIFF#重看,4.5;我的生命如此辽阔,不仅献身于力与美;镜头质感如油画,光影美妙无比,艺术与生命的较量,肉身泛着血色的光泽,唯有死亡才有资格宣判定局;旁白满分。

4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有时候,互相排斥的事物,往往最美” 为美而生,为爱而死。每一帧都是油画,天使的性,赏心悦目。贾曼赋予每个演员都成了美人胎儿~

4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加曼也是喜爱的导演之一。男性美终于可以消除权力的阴影,直接坦呈

52分钟前
  • 寸言土
  • 力荐

原始欲望与仪式感,与帕索里尼有着亲缘性,但《卡》中每一帧画面都因为带有油画质感而十分精致考究,相比电影来更似如同雕塑般纯粹的造型艺术,对于卡拉瓦乔作品与构图的高度还原,反讽圣经的诗句插入构成音画分离,狄奥尼索斯式纵欲与亵渎,不符合时代物件的出现消解了过往与现代的藩篱。

56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卡拉瓦喬的繪畫與故事融合完美,不過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傳記片,新舊時代背景的混搭,這也許會在考究控嚴重扣分的部分,但是弱化了時代背景反而給人一種時空穿越的感覺,古典之美與現代表達之間架起了橋樑。現在無比女王的Tilda Swinton,曾經也有那麼少女的感覺。#SIFF2017#

58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我心目中的卡拉瓦喬不該這麼正經這麼君子和苦大仇深的瘋癲,酒神式的瘋狂該是輕盈一些的。垂死時拼勁最後的力氣拒絕十字架的庇佑,還是那把銘刻no hope no fear的刀更合他心意,這是最打動人的段落

1小时前
  • snowark
  • 还行

典型的英式仪式感影像美学,色彩到构图高度还原文艺复兴气质,对于油画的影像搬演。说是传记片,更多是通过颉取生活片段完成贾曼对于卡拉瓦乔的个人化解读:性、原罪与艺术关系的重新审视。大量集中于展现内在与人物关系纠葛,对于社会背景处理并不深入。人物挖掘角度颇有新鲜感,总体感觉停留于猎奇。

1小时前
  • 刘德龙
  • 还行

男人被金币收买,女人被华服收买,艺术、美貌,甚至爱情最终都可能是收买(抑或售卖)的筹码。然而人性的吊诡之处在于,那些我们总以为我们可以利用的东西,最终却将我们给利用了。#大银幕上看这部电影真的好美!上帝是公平的,长得好看的人总是更蠢。#

1小时前
  • 惘然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