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2012

HD

主演:瑞秋·麦克亚当斯,劳米·拉佩斯,卡洛琳·赫弗斯,保罗·安德森,多米尼克·莱奇,赖纳·博克,本杰明·萨德勒,Michael Rotschopf,Joerg Pintsch,特里斯坦·皮特,帕特里克·海恩,伊恩·T·迪金森,Gernot Alwin Kunert,凯崔恩·波利特,弗兰克·威特,波利纳·塞米诺瓦,佩尔·马丁尼,亚历山大·雅辛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激情2012 剧照 NO.1激情2012 剧照 NO.2激情2012 剧照 NO.3激情2012 剧照 NO.4激情2012 剧照 NO.5激情2012 剧照 NO.6激情2012 剧照 NO.13激情2012 剧照 NO.14激情2012 剧照 NO.15激情2012 剧照 NO.16激情2012 剧照 NO.17激情2012 剧照 NO.18激情2012 剧照 NO.19激情201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激情201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克里斯蒂安(瑞秋·麦克亚当斯 Rachel McAdams 饰)与下属伊莎贝拉(劳米·拉佩斯 Noomi Rapace 饰)在工作之外还有不少私人接触,然而表面良好的关系之下,克里斯蒂安为获得事业发展不惜剽窃了伊莎贝拉的广告创意,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心生罅隙的伊莎贝拉与克里斯蒂安的情人德克(保罗·安德森 Paul Anderson 饰)发生了关系,并试图挽回自己因克里斯蒂安遭受的职业挫折,结果遭到了克里斯蒂安更强烈的羞辱。伊莎贝拉发现克里斯蒂安掌握德克贪污的证据,并欲将之告发,伊莎贝拉随即将证据藏匿。不久,克里斯蒂安在自己家中被害,现场遗留的证据指向伊莎贝拉,然而她是真正的凶手么?醉拳(粤语版)女男变错身真·三国无双粤语版冒险王(国语版)为魔起舞:TikTok网红异教大解密疯狂盯梢令布莱切利四人组之旧金山死神格斗与激情神的偏爱见怪不怪2017晚春1949罪恶六芒星美色狩猎者虫变埃舍尔街的红色邮筒御天神帝1雄霸白鹿热线不眠之夜2020零零零武林圣火令巅峰时代妈妈咪呀第三季布朗森律师本色第七季我所看到的都是你2016古惑仔3之只手遮天卡吉尔女孩跨越时空去爱你搜索2020她(2016)女孩帮怦然心动的小姐姐第一季江湖俏佳人我的穷爸爸共同警备区大冒险2020加油呀!茉莉坏女孩1986那颗星星渗透2023不良情侣离别也是爱跟随节拍跳起来齐天大圣之火焰山

 长篇影评

 1 ) 职场、凶杀与梦

德帕尔玛的怀旧之作,或许是由于上部《节选修订》的票房失利,这次把题材选到了职场斗争和自己的老派凶杀。德帕尔玛用2012年的沉稳与设备,拍摄了他在上世纪70年代对于电影的终极理解和追求。美女,分屏,长镜头……德帕尔玛元素悉数上场,这绝对是一次回归与自我致敬。

我实在是太喜欢后半段氛围的营造了,百叶窗条纹的光影运用实在太美了,不仅完美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混乱与不安,还营造出一种困在睡梦之中的迷幻之感。分屏镜头与剧情相辅相成,平行蒙太奇暗示了“真假”主人公在双线的同时进行,真是妙极。最后的闪回也回味无穷,与百叶窗光影和倾斜镜头完美配合,使最后的朦胧迷幻达到极致!而人物的关系也处于一种轮回之中,强势与弱势的不断转换,使剧情跌宕起伏。

如果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影片前后表现有些割裂,女主杀人动机不够强烈。

PS.我很喜欢这次的配乐,这种氛围要溢出来的配乐才是我爱的德帕尔玛。

 2 ) 能不把伊莎贝拉化得那么丑吗?

缘分这东西太可怕了 😭😭还让不让人好好过年了,几年不碰《故事会》这惊悚的东西了! 印象里两年没认真看过一本小说了,,,瞬间灵异小说诡异电影全碰到一起了,我是不是中邪了?心慌慌啊 今天刚翻开了一本灵异小说,阅读结束后看了这部公众号推荐的电影,没想到最后也搞来一阵灵异风, 把电影撸完了,, 有个朋友评价拍得心不在焉的,十分赞同!以前一直觉着外国演员演戏挺走心的,这一部感觉刷新认知了。 整体只能给一星了,多余的一星给有看点的被害女主,,颜值穿搭气质都不错。 人物拍得感觉忽远忽近的,也没有一点儿细节刻画,细看整体画面就像在拍杂志,没有任何情感,个人感觉演员压根没入戏。 还有关于杀人藏围巾的桥段,哪个杀人犯会把染了血的围巾藏自己的车里藏了几天😂😂 对于情节很有故作玄虚的感觉,不得不吐槽一下,反面角色的伊莎贝拉剧中真的略丑啊😭😭,,差点看不下去,个人觉着她化好妆还是挺好看的。 哈哈哈,个人评价,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3 ) 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悬疑片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悬疑的设置与解谜。作为一部这种类型的影片,《罪爱》的悬疑设置相当的逆向思维。一般的悬疑片里,罪犯在实施犯罪行为后,都会竭力的“清洗”现场,以免留下罪证和线索。《罪爱》却反其道而行之,作案之后,罪犯故意留下一些线索,让警察不得不怀疑到自己,这似乎是在玩一种古老的躲藏游戏——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一逆向思维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导演阿兰.柯诺也因此为自己设置了一个很大的悬疑难题,如何自圆其说,成了他这部遗作中最大的挑战。不过因为字幕翻译的原因,这部本应该是高智商的悬疑之作,最终成了影迷的梦魇,时光和豆瓣的评分可作证据。然而凭着我对这位老导演的之前几部作品的印象,应该不至于此,希望有良心的翻译重新制作字幕,以造福广大影迷,慰藉这位老导演的在天之灵。

  在《危情三日》那部电影的开头,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恰恰可以作为《罪爱》的引子。两对夫妇朋友在一起吃饭,其中的一位女士因下班时与自己的女上司有点矛盾而颇感不悦,另外一位女士就开导她说:“女人不应给为女人打工,尤其是你的容貌比你的上司还要惹人瞩目时,那么上司的嫉妒心便会油然而生,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段话不过是《危情三日》的一个小插曲,却是《罪爱》这部电影的魔咒。

  克里斯汀和伊莎贝尔在同一家跨国公司上班,前者是后者的上司,克里斯汀老练、富有心计,伊莎贝尔年轻,野心不小,表面上二位和和气气,情同姐妹,暗地里却风生水起,针尖对麦芒。克里斯汀想牢牢的抓住伊莎贝尔,因为伊莎贝尔聪明伶俐有想法,她可以借自己是其上司的身份,明目张胆的窃取伊莎贝尔的创意,博得总部的赏识。伊莎贝尔也不是吃素的,她看穿了克里斯汀那些小恩小惠来收买自己的伎俩,佯装无知,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同事的蛊惑下,她越权为总部提交了一份公司发展策略,结果搞得身为上司的克里斯汀颜面全无,报复于是开始了。由于这是部悬疑片,其后情节,恕不剧透。

  两个女人之间的报复与反报复的故事本来就很有看点,因为里面所蕴藏的戏剧张力不言自明,这种戏剧张力不同于男人之间动刀动枪,大打出手的报复,她们完全依靠心理战术。作家库切曾说过女人的内心就像一片黑暗大陆,即便弗洛伊德这样的人物也未必了解其中一二。其实男人又何尝就光明磊落呢?影片中就有一个男人,掺和在两位美女中间,似乎他应该为这两片黑暗大陆带来点光明,怎奈自己瓦数太低,不仅没驱走黑暗,还差点被黑暗吞噬。为了营造两个女人之间的心理暗战,阿兰.柯诺请来了《秘密防卫》的女编剧,专门负责两位女主角的对话和行为设置。

  不像好莱坞现在的那些悬疑片,时不时的需要插进一些追车、打斗情节,来增加影片的紧张刺激感,使观众获得一种感官的愉悦,也不像日韩那样重视结局的大逆转,通过将观众引入一条貌似合理的逻辑胡同,最终发现只不过是被导演着着实实玩了一把,在这种心理落差里获得一种快感。法国的悬疑片有它自己的特色,特别注重案情前期的发展,也就是它特别喜欢探讨一个普通人是怎样变成一个罪犯的。因此,罪犯是谁,观众早已知道,关键是看罪犯的伎俩是如何实施,以及如何被警察识破,最终落入法网,或者,罪犯的手段是如此高明,结果逃之夭夭。《罪爱》的前半部分看得有些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是因为它延续了法国悬疑电影的这一传统,从罪犯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一步一步的将观众引向最后的高潮。

  法国老导演阿兰.柯诺,尤其擅长黑色犯罪题材的电影,遗憾的是,就在这部电影上映十天后,阿兰.柯诺去世了,这部电影成了他最后一部作品。阿兰.柯诺的影片一直秉承50年代黑色电影的风格,同时又发展了法国悬疑电影喜欢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建构悬疑氛围的表现手法。《罪爱》中那一丝不苟的作案手法,其严谨程度让人想起当年布列松的《死囚越狱》以及梅尔维尔的一系列犯罪电影,或许这种对细节巨细无遗的铺陈跟法国自然主义的文学传统有关。我特别喜欢影片开始的那一场戏,看似简单,却颇有经营。女下属到女上司的家里谈论工作,女上司对她关爱有加,不仅把自己的围巾送给了她,甚至还要认她作女儿。看上去是一幅和睦温暖的家庭氛围图。但是,女上司过分关爱的言语和动作、下属那无所适从的表情,总让观众感到有一种不安蕴藏其中。随后,当女上司的男友回来后,女上司当着下属的面,对男友做出的暧昧姿态将这一尴尬局面推向了顶峰,也预示着他们三人今后的关系即便不会成为这出悬疑剧的导火线,也一定是故事发展的催化剂。老戏骨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在这里表现的尤为出色,把女上司那笑里藏刀的阴狠感觉演绎的非常精湛。

  我们小区旁边经常有一个推着三轮车卖书的小贩,车里都是一些诸如“做菜做饭、治病防病”生活中很实用的书,统一标价,十元一本,其中有一本书几乎我每次经过那儿都会看到,可谓四季常青,年年有余,不知道是因为滞销还是畅销,这本书就是《女人不狠,地位不稳》。我一直想买一本来研究研究,看看在经过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时代后,如何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或者,在这个时代中,它们一直是并存的,“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难道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愿意做好人了?如果《罪爱》中阿兰.柯诺苦心孤诣建造的悬疑不仅仅是为了观众感官层面的愉悦,而一定蕴含一个道德意图,那么我想这个道德意图必然就是在质问这个时代。

 4 ) 德·帕尔玛老矣

多少年来,人们都已经记不清曾经的新好莱坞主将布莱恩·德·帕尔玛上一部令人眼前一亮的电影是什么了。是5年前那部沉闷到近乎纪录片的《节选修订》?还是10年前那部用情欲和黑色气质裹挟的《蛇蝎美人》?如果都不是的话,那恐怕就得追溯到上世纪的《碟中谍》了。

新片《激情》翻拍自三年前的法国影片《罪爱》,原版的导演阿兰·科尔诺被誉为“法国黑色电影最后的传人”,但在这部贩卖蛇蝎美女概念的遗作(影片上映后不久,科尔诺就辞世了)里,科尔诺却讲了一个蹩脚的悬疑谋杀故事,全然没有他七八十年代巅峰时期的风采。但同样的题材交到帕尔玛的手中,却令人感觉颇为合衬。当年的《蛇蝎美人》凭借香艳的神秘美女加上一个二流的悬念,已经具有几分新黑色电影的神韵,而联想一下更早的题材类似的《剃刀边缘》,则更加叫人期待了。

也不知是幸与不幸,在《激情》当中,果然看到了一大堆《剃刀边缘》的影子:香艳的美女、被栽赃的嫌犯、结局幽灵般的死亡梦魇,尤其是全片最高潮的浴室杀人戏码,几乎就是《剃刀边缘》一幕的重现。伊莎贝拉(劳米·拉佩斯饰)戴上面具挥舞着剃刀刺向克莉丝汀(瑞秋·麦克亚当斯饰)的那一刻,从麦克亚当斯的喉管里喷涌而出的鲜血仿佛就来自于《剃刀边缘》,而《剃刀边缘》的浴室谋杀又总是让人联想到《精神病患者》。考虑到帕尔玛对希区柯克的疯狂崇拜,这实在再正常不过。在《激情》中,结尾处出现的另一个克莉丝汀,又不由得令人感慨已经年过70的帕尔玛依然还在从《迷魂记》中汲取养分。

虽然充斥着对自己和前辈的大量重复,但是《激情》客观说来并不是一部很糟糕的作品。这首先得归功于帕尔玛始终未曾丢掉的镜头功力,无论是谋杀时的分镜头创意还是引人入胜的主观镜头,悬念在这些手法之下得到了最好的宣张。可帕尔玛无论如何也改不掉原版故事的毛糙蹩脚,两位主演的气场和演技也完全压不住反复回转的曲折情节,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人物的失真与悬念的减分。《激情》令人依稀有种时光倒流回到33年前的感觉,但无奈已是古稀之年的老将再也不复盛年时的创造力。

(载于《电影世界》2013年8月刊,请勿转载)

 5 )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最近连看了两部电影——《激情》(2013,[法])和《呼吸》(2014,[法])。两部电影的故事内容和情节设定虽然截然不同,脉络和结局却异曲同工。前者讲述了两个职业女性从最佳拍档到反目成仇。最终,女下属设计杀害了女上司;后者描画了两个高中女生,由闺蜜到反目,在一次激烈地争执中,其中一个少女的生命戛然而止。


看电影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同情弱者,希望好人有好报,坏人得到严惩。当两位女主角伊莎贝尔和夏莉被欺负的时候,屏幕外的观众感同身受,含着一口气,憋着一股劲,恨不得导演立马把另两个一脸贱相的坏女人就地正法。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为我们善良的女主角出一口恶气,忍不住还要呸一句:报应!


是的,人们想要看到善恶终有报。善循环成大善,恶人自有天收。如果善被恶拉下水,以暴制暴、冤冤相报,就会得出人之初,性本恶,不是不恶,只是时机未到而已。所以,当克丽丝汀被伊莎贝尔割喉,萨拉被夏莉用枕头闷死的时候,我们会如鲠在喉,不忍直视,而绝非一种死得其所的快感。


画面定格在悲剧发生的前一刻……


伊莎贝尔是一名聪明、勤奋,有追求、有野心的白领。工作上,她能力出众,被上司克丽丝汀赏识,委以重任,两人珠联璧合,初次合作便取得巨大成功。正当伊莎贝尔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克丽丝汀翻脸不认人,窃取了伊莎贝尔的功劳。不仅如此,克丽丝汀还察觉到了伊莎贝尔与自己男友偷情的证据,接着就是一连串的羞辱、威胁、打压、恐吓。心乱如麻、魂不守舍的伊莎贝尔在公司的停车场如热锅上的蚂蚁般惊慌失措,接连撞车、惊动警报、嚎啕大哭,种种恍惚失态之举被摄像头全程记录,被克丽丝汀在公司酒会上公之于众。在这场硝烟中,克丽丝汀大获全胜,伊莎贝尔节节败退,惶惶不可终日。


镜头的另一边是青春洋溢的高中校园——乖乖女夏莉,被新来的转学生萨拉吸引。萨拉野性奔放、善于交际,魅力四射。在萨拉的主动下,两人很快成为B.F.F。热情大方的她迅速打入夏莉的家庭,左右逢源,极受欢迎。然而,在一次度假途中,夏莉自觉受到冷落,萨拉不以为然,两人心生芥蒂。回到学校后夏莉始终无法释怀,冷口黑面,还在大家聊天的时候戳中萨拉的痛处作为小小的“报复”,两人关系急转直下。随后,萨拉公开与夏莉作对,划清界限。不死心的夏莉开始跟踪萨拉,一不小心撞破了萨拉谎言背后的秘密,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和一个终日酗酒的母亲。自此之后,夏莉暗自原谅了萨拉,骂不还口,欺不还手。不料萨拉的报复行为逐渐升级,愈演愈烈。一天,夏莉看到自己母亲亲手为萨拉戴上的项链挂在了另一个女孩的脖子里,勃然大怒,冲上去对那个女孩大打出手。惊动了校方,被赶出教室,失魂落魄,万念俱灰。


平日里善良的好人面对不公平的对待,往往忍气吞声,很少反抗,恶人占了便宜,往往愈演愈烈。也有些人,忍着忍着突然就在沉默中爆发了,变成了咬人的兔子和跳墙的狗。——为什么!为什么你这么对我!你把我逼到绝境,你让我走投无路。你罪不可赦!当伊莎贝尔精心策划着杀局,夏莉一边哭嚷一边死死拿枕头捂住萨拉的时候,心里一定不断地哀嚎着:我不想的!我们本来那么好。是你!破坏了这一切。是你!让我变成了魔鬼!我给过你太多机会,你熟视无睹!你得寸进尺!你欺人太甚!是你、是你、都是你!是你逼我的!你自作自受!你!去死吧!


克丽丝汀一眼就看透了伊莎贝尔清纯外表下的野心和伪善,也牢牢掌握了伊莎贝尔的性格弱点。工作上想出人头地,感情上自知理亏。那次成功的商业企划并没有让她一飞冲天,反而做了别人晋升的棋子。情意缱绻的男友在自身利益面前也轻而易举地背叛了她。电影伊始,克丽丝汀就说伊莎贝尔说:“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么?你认真负责、聪明至极、好胜心强、像我一样。”结果,伊莎贝尔像克丽丝汀一样贪婪、自私、冷酷、绝情。甚至策划了一场几乎完美的谋杀案,并嫁祸给了那个倒霉的男友,最后甚至一并勒死了知道真相的秘书,简直杀红了眼一发不可收拾。克丽丝汀逼出了伊莎贝尔的黑暗面,选择被黑暗面反噬的是她自己。


当我们一直带着夏莉的视角去看待萨拉,会觉得这姑娘谎话连篇、放浪形骸。但是,站在萨拉的角度,说谎是为了维持自尊;交际是因为孤立无援。夏莉裙子的拉链卡了,萨拉主动帮忙;夏莉弹奏乐器,萨拉示好地亲吻了她的双手……然而,对于这些,夏莉没有丝毫回应,始终闷闷不乐。萨拉说新朋友伊莎欣赏真实的自己,和她在一起很开心,和夏莉在一起则感觉很差,既说谎又冷酷。夏莉拼命地想重修旧好,却将萨拉越推越远。她想用自己的付出和牺牲对比出萨拉的麻木与冷漠,想让萨拉内疚却让萨拉更加倒胃口,避之不及。当一个人的注意力全放在“我”上,她就像被执念蒙蔽了双眼,看不到对方。对方的苦衷,对方的努力尝试,尝试过后的失望及心灰意冷的放手。两人的最后一面,萨拉十分坦白:“你真的伤害了我……但我不会都怪你,我也有错。我任由你走得太过……你把人逼疯……我要和伊莎去巴黎……我们会在那里上大学,天天喝咖啡……”轻描淡写的语气和对未来的憧憬如子弹一般击穿了夏莉的心理防线,一字一句都让夏莉恼羞成怒、溃不成军,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当你遇到强敌时你会做些什么?你可以运筹帷幄越挫越勇,也可以一走了之重头开始。人每学会面对一次,便是成长一次,心智更加成熟,自我更加强大,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开阔。我们应该学会的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制造问题的那个人。伊莎贝尔一身聪明才智,身陷囹圄的时候,没有反省自己造成的“因”,也不敢直面事已至此的“果”。最后,她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一种解决方法——解决制造问题的那个人——杀了她。


影片(《呼吸》)中,老师问大家如何理解激情使人更自由还是更不自由。夏莉的回答是,我们应该向激情妥协,如果过分地在意激情,会使人变得不自由。讽刺的是,现实中夏莉却过分在意萨拉对她的态度,导致萨利一直笼罩在夏莉无形的压力之下,自从窥破萨拉破败的家庭秘密,夏莉便以一种心理上的高姿态和行为上的委曲求全迫使萨拉重修旧好。夏莉的友谊充满着嫉妒心和占有欲,所谓的一往情深也只是自以为是的一厢情愿而已。种种表现在萨拉看来更像是一种装可怜的情感勒索。


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遇到恨得牙痒痒的对手,你应该想法设法让自己变得强大,而不是处心积虑灭了她。当我们想要却够不到喜欢的人的时候,该做的是拼尽全力迎上去,和她并肩而立,而不是绞尽脑汁拖后退,把她拽下来。

 6 ) 纯粹为瑞秋而写的影评

如题,晚上刷完电影无意翻到豆瓣影评,笑死人了。第一次注册豆瓣就为写这影评,写完拉倒。 让瑞秋在好莱坞引起注意的第一部电影是2004年的【贱女孩】mean girls.没错,就是跟林赛罗韩的那部,在里面瑞秋就饰演了一个把女主折腾的半死的head girl,又贱又美,导致后来的恋恋笔记本我无法将两个角色对上。 这部电影里瑞秋的女王范儿真是赞爆了好吗!!!!烈焰红唇加金发让我想到了之前的另一部电影【婚姻生活】美!艳!怪不得男人愿意被俘虏当性奴【passion】,愿意杀妻【婚姻生活】。 另外瑞秋在本片的服饰多以裤装为主,阔腿裤把身材修饰的非常好,宽松的上衣也不可以掩盖瑞秋得小胸,而多套裤装也显示了角色性格的强势与权利欲望。而里面佩戴的珠宝与手表以宝格丽为主,都是蛇形的装饰,当然也是宝格丽的当家标识,也是从另一个侧面表现角色的蛇蝎属性。瑞秋所有的造型于妆容和发型不能赞更多!!!配色强势,撞色明显,土鳖请自动退下。 关于劳米,真的无感。。。怎么吸引女三的。。 关于剧情,帕尔马没老也没有堕落,不做赘述。 本文只为我的瑞秋 。 她的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恋恋笔记本,时空恋旅人,早间主播,贱女孩,婚姻生活,福尔摩斯,午夜巴黎,誓约,红眼航班,通往仙境,婚礼傲客我都爱。如果标签只是甜蜜到心碎,奏是不同意! 结束。再见!

 短评

我的理想结局是:同胞妹妹出现在葬礼上,画面捉到她们惊恐不安的眼神就戛然而止,然后完全可以来个激情2,交代下妹妹的事情以及——看她怎么复仇!

7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悬念丛生,但动机不足,拉佩斯这个人物不够饱满。帕尔马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的老路,是不是有点不思进取。。

9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跟老版相比,帕尔玛的功力甩了原版导演几十条街。前面的情节铺垫埋了很多伏笔,后半部分很有黑色电影味道,分镜头的手段挺高明,加上紧凑十足的配乐,扭曲心理和虚实幻境的结合,又有些希区柯克式悬疑的感觉。比较遗憾的就是两位主角的相貌和演技都太弱了~

11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De Palma已经到了有大卡司都能拍烂老本行B级片的地步了……

16分钟前
  • 庄常飞
  • 很差

一种执着:在新世纪还能再现上世纪惊悚片风味(例如让人瞬间错愕的勒脖子),是致敬也更是自我致敬。特色元素的大杂烩也让粉丝体验久违且一贯的激情,还有可能为坚持作者风格之行为感动。开场流畅让人瞬间入戏,但是分离的上下两部分最后却割裂了,加上表演的不到位,让人对整体效果不够满意。三星半。

17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迷幻的生命体验,帕尔玛用这部证明了电影是一个流体,只要倾斜平板就能被塑成任意形状,即使找不到情感落点、缺乏基本逻辑,也能用无数密度极高的情感流、生成情境的“当下”形成一个迷人的连续体,看看那夜色中百合叶窗下的办公室吧,还有摄影机向一对爱人如此坚定而真挚的直视,这不是现代电影的样子吗?

22分钟前
  • Neongelion
  • 推荐

三星半,帕尔玛对阿兰.柯诺原作的改良很精致,使其变成一部多元的帕尔玛感官惊悚片(如奇胎怪案),涵盖了其各种标签与技巧(偷窥、操纵、欺骗、蛇蝎女、分屏、惊梦),视觉风格的强势盖过了剧本的荒谬,好坏参半,至少完胜原作。

2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访问者】:芭蕾舞蹈表演时采用了分屏。这种技巧原本是告诉观众事件同步发生,先是台上的舞蹈,然后反打给劳米注视中的双眼,于是得出结论:一定是后者注视着前者。但这种技巧所引导的含义在电影结尾处被彻底颠覆。【帕尔玛】:谢谢你!请一定把这些写到你的文章里,对其他影评家很有指导意义。【访问者】:真就只是这个目的?【帕尔玛】:不开玩笑!【访问者】:分割的屏幕一边,观众看到了她在聚精会神观赏芭蕾演出,另一边,是完全不同的空间。但观众随后才真正意识到,她实际所注视的对象是发生不同空间(即分屏的另一半中)。【帕尔玛】:谢谢你!(替我回答了问题)

30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做作的不行,俗套的要命,最討厭的還是那咣咣咣的配樂。咣咣咣就驚悚啦?咣咣咣就懸疑啦?咣你妹啊咣!

31分钟前
  • 左手斷掌@HK
  • 很差

【B】也许只有帕尔玛的粉丝才能从中获得乐趣了,基本仍然是他最拿手的悬疑惊悚题材,只是套了个职场斗争的壳。尽管本片相对于帕尔玛以往作品来说是“不思进取”,但风格化的明亮布光所生成的古典腔调非常迷人,而后半段百叶窗所投出的阴影则是完完全全的“Film noir”时刻。而分屏段落即使在帕尔玛的参照系中仍然出彩,也许是首次成功在分屏里注入「欺骗性」。最为失望的仍是噩梦段落,本该是彻彻底底的影像高潮,最终效果却如此寡淡,失望。

33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廣告公司壓力太大了所以我已經不幹了!

34分钟前
  • 冰山李
  • 还行

帕尔马用了那么多的篇幅也没让杀人动机变得更为可信,这片要是个新锐导演,还可以为复古风欢呼一下,是帕尔马的,只能说食古不化了

36分钟前
  • 上林苑
  • 较差

女王的,太不女王

37分钟前
  • Fitzzzzzz
  • 还行

文艺范儿,上世纪70年代的风格,悬疑

40分钟前
  • 麦子
  • 较差

德帕尔马元素小合集,真是几十年如一日。

44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还行

如果我说这是德帕马十几年来最好的电影,算是粉还是黑?

45分钟前
  • 云中
  • 力荐

芭蕾舞女好美~

46分钟前
  • Juniper
  • 还行

德帕尔马,你是怎么堕落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50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配乐让人想到惊魂记,选角有点失败,劳米无论是外型还是声音都是如此硬朗却被本该是女王但却像芭比的瑞秋称赞为好Q,这是什么眼神!

51分钟前
  • 黑樱桃摩卡
  • 还行

大师哪儿去了这是。

56分钟前
  • 衫弃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