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杀2017

HD中字版

主演:罗兰·拉斐特,齐雅拉·马斯楚安尼,克洛蒂尔德·埃斯姆,皮奥·马麦,Aurélie Matéo,琪塔·昂赫,Jean-Charles Clichet,Willy Gauzin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7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绝杀2017 剧照 NO.1绝杀2017 剧照 NO.2绝杀2017 剧照 NO.3绝杀2017 剧照 NO.4绝杀2017 剧照 NO.5绝杀2017 剧照 NO.6绝杀2017 剧照 NO.13绝杀2017 剧照 NO.14绝杀2017 剧照 NO.15绝杀2017 剧照 NO.16绝杀2017 剧照 NO.17绝杀2017 剧照 NO.18绝杀2017 剧照 NO.19绝杀201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绝杀201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安托万•勒孔特是一位电视台的高管,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尖酸刻薄。对董事会瞒报哄骗,对同事和下属打压恐吓,是不折不扣的混蛋。妻子索朗热温柔贤淑对他无微不至,但是他却外遇不断,甚至以工作为筹码与同事发生不正当关系。终于安托万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公司员工的不满,一位被他无端开除的员工,闯进办公室枪击了他。当安托万从医院醒来的时候,一切都大变样了。妻子索朗热和枪击他的人在一起出双入对,自己也从公司高管变成了普通的天气预报员。在公司中的领导地位不在,让他受尽了屈辱,索朗热的不理不睬也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走投无路的他被朋友带到了一个地下拳击场,里面都是在工作中不得志的中年男性,在这里通过拳击找到自己的尊严。一场鏖战之后,安托万决定按自己...角落里的阳光魔女游戏矮子当道第二季蓝宇 藍宇周生如故新闻播音员 第二季致命少女姬现在的你最可爱已成往事我的女友要上天夜野老师爱情麻辣烫之情定终身保持静止切除弃之不理佐伊的超凡歌单第二季爱情不设限第二季暂缓逮捕圣特鲁佩斯的警察国语一生一世2023路易斯安纳鱼子酱医院美女住客良辰好景知几何大逃杀蜡像2:决战时刻我们的日子天才摔跤手寂静之海45平方米情定孤堆底螳螂2011拉芙蕾丝乖乖宝贝海边的朝日与骗子们黑心宫锁沉香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萨扬:干旱之路星座趣谭

 长篇影评

 1 ) 俄国主旋律 [猫]

本文发表于《上海电视》2019年5月某期。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

想不到会在电影院线看到一部当代“冷战”片,更想不到会在大荧幕看篮球“实况”。

这些年看过几部俄国商业电影,发现它们叙事完整,技法娴熟,画外音丰富,喜剧桥段满满都是我们邻国才懂的小趣味,继而想起人家是出过塔可夫斯基、梁赞诺夫的国家,电影整体水平本来就很高。《绝杀慕尼黑》里饰演前苏联国家队篮球教练的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在前一年的《火海凌云》中也有出色而喜感的表演,这部与重压及精神危机之下的苦瓜脸教练判若两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也许会看到更多俄罗斯院线新片,认识更多有意思的俄国演员。

因为已是历史,还是自家历史,所以俄国人无论怎么自黑、调侃前苏联的官僚体系、安保系统都不为过。去年我看了部冷战题材影展热门片《冷战》,该讲的无家可归、虐恋情深都讲了,但冷战本身却沦为两个性格极端的人上演人生悲剧的舞台背景甚至折腾理由。《绝杀慕尼黑》因为是俄国人拍的,对冷战时代的细节写得更真实,比如篮球队战胜回国,被迫接受安检,每个人带的外国货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带回大量织毛衣的毛线——搞笑又现实,比如篮球队员发现队医在窃听他们,队医说了些“我还没举报你……”的捕风捉影事,比如准备叛逃西方国家的运动员又回归祖国并被官僚们估量“进球了,大概不用坐牢了”,也很熟悉。

总体而言,作为真实历史改编故事,它必然要加上许多辅助人物增强戏剧感,比如打败前苏联运动员的美国街球小子,比如为前苏联主将递上膝盖药的美国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比如美国医生和护士,但所有这些人物,都带有主旋律电影里那种脸谱化功能性角色色彩,不太真实。作为运动竞技燃片,该燃的点确实都燃了,有些绝杀球,甚至复刻了当年电视录影留下的传说。但我们还得考虑,慕尼黑奥运会上那场三秒钟,是站在前苏联甚至俄国人立场的逆转。所谓“技术故障”要求续接三秒钟比赛,到底是真的技术问题,还是当时赛场主办方经历恐怖袭击带来的创伤之后,面对势均力敌的冷战双方大国做出的妥协让步呢?尽管,整部电影里篮球队从教练到个人的起伏,都诠释了“活着,一切都有可能”这条金句,但这句话,同样可以诠释国家政治关系以及相关影响上的起起伏伏。

 2 ) 你猜,我是怎么在最后三秒赢下这场比赛的

@@@@公号版本:戳此……

竞技体育是最能激发群体意识的人类活动之一。每有重大赛事,往往万人空巷,多少钢铁直男在奥运会升国旗的时候哭得像个200斤的孩子。

所以,拍摄一部最终赢了的体育电影,是很讨巧的事。比赛结束,拥抱欢呼,人们忙着如愿以偿、享受胜利,不会太记得电影里的瑕疵和缺憾,还常常会在豆瓣上把这样的电影标注为「热血」和「燃」。

但是,如果打算拍一场事先知道结果的比赛,哪怕是篮球史上最传奇也最具争议的比赛,这种讨巧可能反而会变成劣势。

人们之所以热爱比赛,是热爱比赛带给他们的痛苦、煎熬,热爱忍受那些痛苦煎熬之后的巨大喜悦和解脱,热爱骄傲,热爱荣耀,热爱快感之后的莫名空虚和爽然若失。

还没有共同经历等待,便把结果提前告诉观众,等于剥夺了他们从比赛中获得最大快乐的权利,等于强行摁住不让他们分泌肾上腺素。这是在得罪观众。

在以故事为载体的电影里,如果没有了「悬念」这个最好用的手法,要怎样才能吸引人们坐下来,听你把故事讲完呢?

《绝杀慕尼黑》(ThreeSeconds)要做的,便是这么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更狠的是,虽然比赛发生在四十多年前,可能许多观众并不知道结果,但制作方还是一副不把自己逼死不肯罢休的样子,直接在电影海报中大方剧透:嗯,比赛是我们苏联赢了,最后三秒的绝杀。

不愧是战斗民族。

· 1 ·意义

结果不再重要之后,赋予比赛更多意义,为最后的大决战加上更多不同角度的期待,是电影做的第一件事。

前任功勋教练,因为一败而被免职,无名新帅到任不久,便在没有经过上级批准的情况下,发布会上口出狂语:「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一个暮气沉沉的老牌苏维埃政权,竟敢罔顾对手三十六年宇宙不败的恐怖履历,公然立下这个 flag ,虽然当时引起国民极度舒适,却让官僚们背负沉重的政治责任,输赢决定位子,乃至身家性命。

这场比赛自此有了政治上的重量。

本作更多的镜头,给到了球员们各自面临的人生困境。头号球星谢尔盖因为过度训练,膝盖常年有伤;绝杀的那位别洛夫,绝症在身,被迫要与女友分手;时常抱怨收入不如出租车司机的保劳斯卡斯,决赛前还在考虑是否叛逃;高度近视的扎尔穆罕默多夫,生怕上级知道真相后自己从此无球可打,无以为生。就连教练自己,也需要这场比赛,来为自己的儿子争取宝贵的手术机会。

这场比赛肩负着这么多人的人生。

因为有了这些额外的东西,我们在等待决战到来的过程里,才慢慢对这件事情积攒了同情,注入了关切,从而使得我们与四十多年前的这场比赛,重新建立了联系。

这是我们愿意继续坐下来的原因。

· 2 ·决战

电影打算做的第二件事,是花费几乎一个小时,复刻了决赛。

与《波希米亚狂想曲》最后那二十分钟类似,如此伟大的演出,值得将他们完整重现。

初衷不约而同,形式却有差异。《波》讲求忠实,在乐队成员的加持下,力图还原所有细节,甚至拍摄机位,都原汁原味。

本作在比赛进程、关键节点上忠于历史,并且自信地在片尾放出当年的录像对比。球员们在场上牵扯、碰撞,火花四射,竭力在长人如林的阻挠下撕破防线,汗水似乎要飞溅到屏幕之外,教练气急败坏,观众群情激昂,你会有现场直播的错觉。

但是出于商业考虑,电影还是在篮球语言上做了许多妥协。

比如频频出现的扣篮镜头,其实在那个年代并不多见,甚至因被视为对对手的不尊重而不被鼓励。比如在如此高水准的决赛当中,两队的技战术素养基本没有被过多赞美,而是稍嫌简单地将美国的战术暗示为摔跤,将苏联的战术暗示为拼命。

这大概会让高阶爱好者感到不满。但同样可以推测,其他人群能够在更加现代的篮球技巧和更加直接的「伪」战术分析中,得到更大的满足。从最大化传播的角度,本作采取这种处理方式,不够硬核,但可以理解。

何况,即便是在结果我们已经知道的情况下,最后三秒的三次反转,还是让许多人跟着揪了三次心,得以享受如坐过山车的跌宕之感。这是导演最大的胜利。

何况绝杀时候的那个长镜头,那么漂亮。

· 3 ·俄味

本作创造了俄罗斯影史本土票房记录。俄罗斯观众在这部电影里,大概可以找到久违的大国自豪。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电影中对前苏联体制及官僚的嘲讽,下手都不轻,而且几乎贯穿始终。打毛衣那段,让人想起许多经典的前苏联笑话。

作为影史本土票房冠军是《战狼2》的族民,我们应该不难理解那种微妙而矛盾的心情。

这种节制与前边说的自黑,以及格鲁吉亚婚礼,雪山前的那个镜头,是本作仅有的俄罗斯味道。

· 4 ·重量

尽管本作给了球员和教练赛场外几乎一个小时的文戏时间,然而可能是因为各条支线笔力不均,使得最后出现在决战场上的人们,看上去都各怀心事,但动机却并不清晰。尤其是谢尔盖和保劳斯卡斯,相信许多观众直到最后,也还在困惑他们作出选择的原因。

因为这种不纯粹感,前边加在决赛之上的种种意义,就有被消解的可能。

电影的开篇让观众觉得苏联与美国的差距仿佛天堑,然而一路打怪,却似乎如履平地。就连最后一战,也长时间领先。这一切来得太过容易,不免让人觉得,之前的谈虎色变是否太过煞有介事。整个电影的重量,也因为困境的弱化而被减轻了。

篮协那个从头到尾蠢话连篇的反面角色,戏份安排得快要溢出来。他的存在本意是用来取悦观众,让观众有一种智力上和道德上的优越感,但实际上可能适得其反。至少在我,心里想的是:「你是不是觉得我会蠢到相信这个角色」?

最后三秒钟那记绝杀,对比来看确实还原了当年的真实情况。然而在电影里,还原这样一种简单直截的进攻方式,给外行的感觉,是不是太过容易了些?

· 5 ·总之

一部在海报里就已经剧透的电影,一场不需要是篮球迷也能看懂的比赛。

公众号:夜读症
【20190625更新:原文中关于最后一击的评论,当然是以非篮球迷的身份、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提出。无论如何,代表的是类似本人这样的外行对电影的观感,与比赛和篮球并无过多关联。
为避免在这一点上引起太多争论,原文已作调整。】

 3 ) 光看标题我差点就错过系列

在收到免费观影的邀请豆油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部战争片?杀手片?直到走进电影院之前,我都还以为即将上演的是一场足球比赛。

是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在电影院看一部俄罗斯电影——好在大家的脸庞都很陌生,语言也是陌生,很快就入戏了。关于俄罗斯的体育我只在很多很多年前膜拜过一对冰上CP。男主已经在二十多年前意外去世,他的名字也叫谢尔盖。

这里也有一位队员叫谢尔盖。名字虽然记得不全,但直到此刻脑子里想起每位队员都还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和特点,我想这也是电影刻画得非常细腻的表现。

一个篮球赛几乎不看的人,中间数次热泪盈眶,这就是体育的魅力吧!

 4 ) 俄罗斯体育与政治:欺骗手段和俄国复兴相伴而来

撰文:阿卡迪·奥斯特洛夫斯基 (Arkady Ostrovsky)

翻译:陶小路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要了解体育在俄罗斯历史上的位置,那些到俄罗斯看世界杯的人们只需看看莫斯科迪纳摩地铁站相当壮观的拱形墙。该墙建于1938年,当时正处于斯大林大清洗运动的高潮阶段。墙上的足球、网球运动员,滑雪和登山运动员的浮雕是苏联国力的象征。苏联帝国和大多数帝国一样,体育是战争准备的一种方式。苏联共青团成员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名为“苏联劳动及防御”(Ready for Labour and Defence of the USSR),2014年,普京重启了这个项目。红场上为展现“体育锻炼文化”的军事化游行从1919年一直持续到1954年。

莫斯科迪纳摩地铁站

冷战期间,体育成为东西两个阵营之间政治竞争的一种形式。来自苏联集团国家,特别是东德的职业运动员,装作是业余爱好者,然后使用各种类固醇,各国政府根据运动员在赛事中取得的成绩对其进行奖励或惩罚。然而,这场意识形态之间的竞赛近来已经演变成一场不同叙事之间的战争,演艺界在其中扮演着主导角色。《一跃而起》(Going Vertical)是一部俄罗斯体育电影,它重温了冷战时期最令人难忘的体育壮举之一:苏联篮球队1972年慕尼黑夏季奥运会上对阵美国,获得传奇性胜利。电影中对历史多有歪曲。这部电影去年12月上映,就在那之前的几个月上映了一部叫《伊卡洛斯》(Icarus)的美国纪录片,该纪录片是关于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期间,在俄罗斯政府支持下进行的兴奋剂计划。这两部影片将俄罗斯与西方以及与其自身的冲突很清晰地展现了出来,人们也能看到俄罗斯国家体育运动是怎么样将事实转化为虚构,然后再将虚构变成事实。

《一跃而起》是最近几部以体育为主题的大片之一,电影的制作方是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和尼基塔·米哈尔科夫(Nikita Mikhalkov)的电影制片公司。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执导的《烈日灼人》(Burnt by the Sun)曾经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一直以来,米哈尔科夫都是普京的支持者。自上映以来,《一跃而起》已被1200万人观看过,票房近30亿卢布,评论家不吝溢美之词,普京对其表达了感激之情。电影中的英雄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俄罗斯教练,他承诺在要在篮球这项美国的标志性运动中击败美国队。“没有永恒的帝国。美国人总有一天会输,所以我觉得他们不如输给我们”,面对美国傲慢的记者和鼠目寸光的苏联官员,他这样表示道,这番话引起了这些记者和官员的惊愕和怀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坚持苏联篮球队采用新技法。一位苏联官员严厉地问道,“比如什么技法呢?”。这位教练回答说,“用美国人的技法”。

《一跃而起》,又译《绝杀慕尼黑》

这句台词也可以用来描述这部电影。《一跃而起》模仿了好莱坞的技法,激发起俄罗斯民族的爱国主义情绪;例如它借鉴了2004年的美国纪录片《奇迹》(Miracle)的拍摄手法,《奇迹》讲述了美国冰球队1980年在普莱西德湖冬季奥运会上战胜苏联。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最臭名昭著的吹鼓手德米特里·基谢廖夫(Dmitry Kiselyov)吹嘘道,“除了阿凡达,这部电影在俄罗斯的票房超过了所有外国大片”。(他没有提到俄罗斯文化部禁掉了《斯大林之死》 (The Death of Stalin),推迟了《帕丁顿熊 2》的上映时间,这些电影都可能与《一跃而起》竞争。)

和好莱坞的英雄一样,这位苏联教练一方面要和他的美国对手竞争,另一方面还要和国内的官僚作战,这些官僚骚扰球员,不让他的小儿子到国外做一个重要的手术。电影的最后三分之一部分都在拍赛事本身。美国球员球风粗野;现场观众敌视“苏联共产主义分子”;裁判的判罚偏向美国队;苏联官员急于惩罚教练的无礼。但是在比赛最后三秒,精神和毅力让苏联队在道德和体育上获得了双重胜利。“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一位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评论员在2017年终盘点节目中这样表示。“它让我们有了一跃而起的机会”。

基谢廖夫是这档节目的主持人,该节目的新闻摘要就提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富有“侵略性”。相比之下,普京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以“坚实的国防力量”为后盾,必要时可以“用核武器将美国化为废墟”。对于基谢廖夫来说,美国以“俄罗斯军队入侵乌克兰的假新闻”为幌子,向乌克兰提供杀伤性武器,这就是美国富有“侵略性”的明确信号。基谢廖夫自己的节目经常煽动仇恨,制作假新闻,俨然像是小说《1984》里的电视屏幕。用奥威尔的话来说,普京统治下的俄罗斯有着“双重思想”,“在否定道德的同时主张道德”,以此来宣称“战争就是和平”。

这种“双重思想”似乎成了格拉戈里·罗德琴科夫(Grigory Rodchenkov)的主导思想。罗德琴科夫是俄罗斯反兴奋剂实验室的前负责人、纪录片《伊卡洛斯》的主角,一项显然得到普京批准的兴奋剂计划的设计者是他,后来向世界揭发这个计划的人也是他。这部纪录片获得了2018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在纪录片快结束的时候,镜头前的罗德琴科夫手里捧着英文版《1984》在读。“我做的两件事相互抵消,相互矛盾:帮助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和反兴奋剂。这是彻彻底底的双重思想”,他用英语这样说道。

罗德琴科夫(左)

《一跃而起》在片尾字幕使用了一些用兴奋剂的俄罗斯运动员在索契冬奥会比赛的镜头,这些画面被当作俄罗斯在体育和精神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又一例证。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和米哈尔科夫认为《一跃而起》是对俄罗斯兴奋剂丑闻的回答——兴奋剂丑闻曝光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the World Anti-Doping Agency)向国际奥委会提出建议,禁止俄罗斯运动员参加2016年里约热内卢夏季奥运会,俄罗斯官方将这个提议称作西方世界的一场阴谋,旨在阻止俄罗斯“一跃而起”。

从国家电视台对世界杯前几天的报道来看,这个“阴谋”失败了。在俄罗斯第一频道(俄语:Первый Канал,简写:C1R)看来,俄罗斯现在不但没有被孤立,而且是“宏大的足球世界之中心”。在开幕式上,流行歌手罗比·威廉姆斯(Robbie Williams)表演完之后,普京欢迎球迷来到一个“开放、好客、友善”的俄罗斯。第一频道播放了普京会见巴拿马、哈萨克斯坦和沙特阿拉伯领导人的画面。(似乎是为了表示原谅美国总统的缺席,第一频道还放了特朗普的照片,并在他生日那天传达了普京的祝贺。)“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卢日尼基体育场”,一位穿着俄罗斯足球队球衣的记者滔滔不绝道。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开幕式的举办地也在卢日尼基体育场。苏联1979年入侵阿富汗,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因此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苏联政府希望借着举办奥运会向外界展现,苏联是一个正常、友好的国家。莫斯科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一只名叫米沙(Misha)的笑脸小熊,开幕式结束时,橡胶制的米沙乘着气球飞离了体育场,观众被此情景感动地流泪。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成了最后的地缘政治竞赛的发生地,随着冷战结束,这种地缘政治竞赛似乎也随之终止。但1991年苏联的崩溃恰逢一个新的电视时代的开始,这个时代将体育转变为娱乐,把战争转变为体育。最初,体育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一起被抛弃,整个90年代,体育在俄罗斯几乎没有受到太多关注。然而,到了21世纪初,普京开始恢复一些苏联时期的符号,体育的娱乐价值以及它在地缘政治上的意义融合到了一起。体育的复兴很符合普京关于俄罗斯复兴的叙述,与此同时,因为油价上涨,俄罗斯国内的消费热潮(主要是对进口商品的消费)也适时地出现。油价的上涨产生了类似于强大的类固醇给运动员带来的效用,俄罗斯经济因此呈现出一种强劲的假象,人们的自我形象也因之大大提升。人们的收入增长几乎是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经济的结构性疲软和腐败被遮掩。

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在2008年达到顶峰,那一年俄罗斯足球队获得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胜利。2008年6月,在巴塞尔举行的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中,俄罗斯队击败荷兰队。当时,俄罗斯有近80%的民众观看了这场比赛,比赛结束以后,俄罗斯国内被一股狂喜情绪席卷,西方世界的人们对这种情绪很熟悉,但这在俄罗斯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在莫斯科开车兜圈,挥舞着国旗,不停地按喇叭,大喊“俄罗斯,前进!”但是这场体育赛事的胜利“预告”了后来的俄国军事行动。

就在庆祝活动几周后,俄罗斯入侵格鲁吉亚。这是俄罗斯打的第一场全程被电视转播的武装冲突,格鲁吉亚这个小小前苏联共和国被塑造成代替美国被收拾的形象,这一方面能让俄罗斯民众觉得自己国家很强大,另外也给了他们一个打仗的理由。然而几个月之后,油价暴跌,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袭来,俄罗斯民众的信心严重受挫,普京的支持率下滑,人们对他的体制的不满情绪上升。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普京在担任两任总统之后必须辞职,到了2008,普京在形式上不再是国家元首。但是,普京在担任总理职务的同时,让自己听任摆布的副手梅德韦杰夫出任总统,他的政治权力因而得以保留。

2011年的议会选举被操控,加上普京厚颜无耻地宣布自己将再次参加总统大选,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随后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参加抗议活动者主要是年轻人和受过教育的中产人士。他们要求俄罗斯能够成为一个进步的、受人尊重的国家,抗议活动遭到防暴警察镇压,还遭到一连串的蒙昧主义和反动言论攻击,受到由国家电视台放大的“帝国民族主义”(imperial nationalism)批判。普京无法提供进一步的经济增长,也不容忍有人在政治上与自己竞争,他能给民众的就是一套俄罗斯要跟西方对抗的说辞。

俄罗斯2007年成功申办索契冬季奥运会,当时俄罗斯官方宣称,举办索契冬奥会是一次机会,世界会看到俄罗斯是一个现代化国家。但是,实际上,索契冬奥会开幕之时,俄罗斯国内笼罩着一种反西方的仇恨情绪。宏伟的开幕式运用了各种影像:圣巴西尔大教堂的穹顶,布尔什维克革命年代的先锋艺术符号,以及20世纪60年代一系列动态影像的组合。但是,从当时俄罗斯官方煽动民众反西方情绪的方面来看,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和德国的与之更接近,赫鲁晓夫开启的“解冻时期”的氛围则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索契冬奥会刚闭幕没几天,俄罗斯出兵吞并克里米亚,奥运会于是无缝演变成为战争。罗德琴科夫在《伊卡洛斯》中这样说道:“我对这些事件感到内疚。如果俄罗斯没有获得那么多奖牌,普京的气焰就不会那么嚣张。”

俄罗斯依靠欺骗手段举办了索契冬奥会,吞并了克里米亚。这两件事和运动员使用兴奋剂行为(官方支持下)发挥的作用相同:普京的支持率上涨,人民对祖国的自豪感增强。就在俄罗斯运动员赢得一枚枚金牌的时候,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前身是KGB)特工在忙于“攻关”瑞士制造的尿样容器,利用墙洞把能够检测出使用兴奋剂的尿样换成检测不出兴奋剂的尿样。使用兴奋剂本身倒没有让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感到多么震惊,毕竟,许多国家的运动员都会服用各种药物来提高成绩,让他们感到震惊的是俄罗斯“调包”行动的规模以及手法之老练。

同样的,让世界感到震惊的不只是普京在乌克兰对国际规则的破坏,还有他在冲突进行时布置的一系列“戏剧场景”。部署在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士兵扮成“小绿人”【小绿人(俄语:зелёные человечки,乌克兰语:зелені чоловічки)指着俄国装备的秘密武装人员。这种叫法在2014年初俄罗斯非正式部队占领克里米亚期间被首次使用。由于其着绿色的制服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当地居民起初也称他们为“火星人”——译者注】,一场政变被装扮成了克里米亚议会的自由投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出了受到乌克兰“法西斯主义者”迫害的人,那些“法西斯主义者”也在电视上露面了——这些演员偶尔出演“受害者”和“法西斯主义者”两个角色。乌克兰东部发生的军事入侵是由一位重演历史战争的人所领导【指的是亲俄分裂分子伊戈尔·斯特连科夫(Igor Strelkov),他的武装团体控制了斯拉维扬斯克镇,将冲突从一场“神经战”升级为一场真正的全面战争——译者注】,他冒充成俄罗斯特种部队成员,让自己的人夜里开着两辆装甲运兵车四处转,模拟大规模部队集结。

欺骗手段和俄国复兴相伴而来,这两件事情都让普京受到赞扬。根据独立调查机构列瓦达分析中心(Levada centre)的统计,大约70%的俄罗斯人不相信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做出的认为俄罗斯运动员普遍使用兴奋剂的结论。超过一半的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政府称没有往乌克兰派驻军队是在撒谎,但是也认为这个谎言是俄罗斯实力的象征。曾是克格勃(该组织本身就依赖欺骗手段行事)特工的普京对欺骗手段的掌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罗切科夫在《伊卡洛斯》里说:“我们是顶级的骗子,你得要有足够的经验才能斗得了我们,但是你们又从哪里来获得这种经验呢?”

果戈理的戏剧《赌徒》(The Gamblers)中,玩牌时经常出老千的利哈廖夫自夸:“像傻瓜一样生活很容易,但是我要狡黠、精明地活着,去骗人的同时不被人骗,这是我的任务和目标! ”与许多俄罗斯文学作品一样,有关赌博、欺骗和奇异景观的主题最早都是从西方传来。但是到了俄罗斯,这些主题与那里的社会环境产生了一些化学反应,呈现出一种变幻无常的特质。赌牌经常超越了赌博本身,成为荒谬的现实。利哈廖夫给自己的那副扑克牌取名为阿德莱达·伊万诺夫娜,承诺要给“她”树一尊雕像。但当他得知那些自己的“受害者”把他给耍了,一怒之下把心爱的扑克牌甩到了门口。 “魔鬼夺走了我的阿德莱达·伊万诺夫娜!”他说。 “一个歹徒一下就会摧毁你耗费几年时间修筑的大厦。该死,这个国家骗子真多!”一个世纪之后,布尔加科夫继承了果戈理那种对变幻无常事物的感受力,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布尔加科夫让魔鬼和他狡猾的随行人员揭露苏联社会的各种骗局。

学者尤里·洛特曼(Yuri Lotman)曾写道,牌局上的胜者不仅能得到横财,还能获得权力。财富和幸福因此和违反规则相关,和遵守规则无关。在国际象棋中,下棋的双方都掌握对方的所有信息,可以推算对方下面可能会怎么走,而在牌局里,大部分信息是被隐藏起来的,偶然性于是成了决定性因素。前世界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曾表示,普京更像是一名扑克手,而非国际象棋手。普京曾经被问到,“命运是否对自己青睐有加”,他笑着回答,“的确如此!”而他想说的是命运掌握在他自己手里。

普京做的许多事情都是为了表现出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取得了复兴、俄罗斯在与西方对抗,他一直在赌博,他在赌自己无需为这些事情付出代价。和体育运动一样,竞争和冲突本身已经成了目的:做出强大的样子,然后再通过电视或者社交媒体传播出去。每当有外国记者在采访时试着指出普京在一些事情上处理失当的时候,普京都会回以嘲弄和奚落,仿佛在向世人炫耀自己无人匹敌的欺骗技巧。他和大多数统治精英认为,整个世界都要遵守他们的规则,而在这样的规则里,欺骗才是唯一公平的行事方式。

偶尔的,同时也是不幸的是,这种认知也会被其他国家的造假行为强化,比如乌克兰安全部门最近伪造了俄罗斯反对派记者阿尔卡迪·巴布先科(Arkady Babchenko)的死,声称这是一次“瞒天过海行动”。但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之残酷是真实的。这场冲突已经夺去了大约1万人的生命,其中包括四年前因马航MH17客机被导弹击落而死亡的298人,后来由荷兰政府牵头的调查证实,这枚“山毛榉”(BUK)中程地空导弹发射自俄罗斯的军事基地。遇难者家属上个月写了一封给俄罗斯人民的公开信,信中指出,俄罗斯媒体用了一堆谎言来回应这次坠机事件,比如:这架飞机是被一架乌克兰飞机击落的;这枚导弹本来是要击落普京乘坐的飞机;起飞的时候,飞机里就没有活人……这些谎言的关键在于用这些荒谬的说法来否定事实的存在。遇难者的亲属这样写道:“直到后来我们才开始明白,俄罗斯媒体这么做是有目的的。或许有些人在读这封公开信的时候便认为我们是不存在的,认为这封信是伪造出来的?我们是真实存在的。”

同样真实的是乌克兰电影导演奥列格·森佐夫(Oleg Sentsov),他出生于克里米亚,一直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表达抗议。2015年,他被安上策划发动恐怖袭击的罪名,判处二十年徒刑。俄罗斯这么做的目的显然是想杀鸡儆猴,以此来表明,反对克里米亚“解放”的只能是“恐怖分子”。 5月14日,森佐夫开始进行绝食抗议,要求释放被关在俄罗斯的64名乌克兰政治犯。他将绝食抗议的开始时间选在俄罗斯世界杯开赛前夕,世界杯开幕式那天是他绝食的第三十二天。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阿列克谢·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5月底在监狱里一点不开玩笑地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普京和克里姆林宫应该避免让森佐夫成为烈士:“要比奥列格·森佐夫棋高一着。出招诈他。放他和那64名政治犯出狱。”

长期以来,普京一直都运用“升级优势”策略(escalation dominance,最早由美国在冷战时期制定的威慑策略,该策略认为,美国只有在冲突升级中占据主导地位,才能更好地控制冲突,避免冲突升级——译者注),并且都赌赢了,他确信西方世界注意力太分散,内部太分裂或者太虚伪,从而无法对俄罗斯采取反制措施。但是,近来他似乎玩过火了。普京这个专注于歪曲事实的表演者遇到了对手:特朗普。无论普京希望通过干预美国政治来实现什么目的,他的计划已经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特朗普在美国国内的反对者现在将火力对准俄罗斯,普京的党羽遭到制裁和孤立。尽管有世界杯的魅力攻势,俄罗斯在欧洲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其成了一个实质上的流氓国家:俄罗斯政府在德国传播各种假新闻,煽动加泰罗尼亚的分裂主义,在英国使用神经毒气袭击一名前俄罗斯双面间谍。

如果普京曾经渴望得到西方的关注,如今这个愿望实现了。然而,进一步与西方世界对抗的价值有限,而且还会构成重大风险。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俄罗斯公众对俄罗斯政府的主要抱怨是,外交政策受到了过多关注,而国内的种种问题没有得到足够关注。普京将重心放在西方,如此一来,他就有理由告诉俄罗斯人民,他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没有多大不了:虽然警察可能很腐败,某家的屋顶可能漏水,但至少俄罗斯再次成了一个强国。苏联政府当年的宣传工作存在一个最主要的弱点:人们只要走进一家空空如也的杂货铺,就可以可以知道政府在撒谎。谎言必须通过采用强力镇压手段或者至少是威胁要采用强力镇压手段才能维持。一旦压制的力度减弱,谎言也会破产,继而导致整个苏联政权崩溃。

现实正在让普京制造的“奇异景观”受到威胁。新一代俄罗斯人近些年成长起来了,他们对苏联没有记忆,不看国家电视台,不能很好适应奥威尔式的双重思想;他们不认可普京的统治是出于道德原因而非经济原因。他们最渴望的是这个体制无法提供的东西:诚实。一些人参加了由纳瓦尔尼领导的抗议活动,纳瓦尔尼称执政党为“小偷和骗子”。其他人对网络上的虚伪表现无法容忍。一个叫“BadComedian”的知名视频博主最近做了一个恶搞视频,猛批电影《一跃而起》,揭露、嘲笑该片对好莱坞“平庸”的模仿,以及对历史的歪曲。该视频有近900万次观看,这样一个数量似乎可以证明公布出来的《一跃而起》的观看人数有水分。

普京很清楚世代和风格方面的因素会带来怎样的问题。他三十多岁的时候,苏联还被一帮行将就木的老人统治着。俄罗斯民众开玩笑说,这些人唯一参加的一项运动是“比赛谁先进棺材”。普京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运动员的形象,经常通过秀身材来证明这一点:他在各种镜头前面练过柔道,赤裸着上身骑马;潜水到海底,再把海底的双耳酒罐带上岸(酒罐是为了普京专门放在黑海海底的),最近他还驾驶一辆卡车穿过通往克里米亚的一座新桥。他对自己的外表非常在意,据报道,他一直在整容和注射肉毒杆菌,以延缓衰老。

根据俄罗斯宪法规定,普京只能再做最后一任总统,等到任期结束的2024年,他七十二岁。如今他试图给自己塑造另一种形象:一个提携年轻一代的仁慈的保护人,避免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衰老的独裁者。他任命忠于自己的年轻人担任政府要职。5月份就职仪式的高潮结束后,普京走在红地毯上,一边与一脸天真的年轻人聊着天,年轻人们欢呼着,感谢普京给了他们“自我实现的机会”,然后纷纷和他合影。

这些年轻人的表现与距当时仅仅两天前发生的事件形成反差:人们走上大城市的街头,抗议这次选举。“你不能做沙皇!”人们喊道。莫斯科的抗议活动遭到了防暴警察以及穿成哥萨克人的样子的暴徒冲击,后者拿着鞭子猛烈抽打抗议者。这种“传统价值观”的展示与莫斯科现代化的、高级商店林立的街道有一种强烈的冲突,让人觉得荒谬,特别是考虑到这些哥萨克是政府雇佣而来,莫斯科最近为世界杯所做的翻新也是政府出钱完成。正如果戈里和布尔加科夫曾表达的那样,荒谬能够通过某种方式成为现实。

在普京这里,“荒谬”有武装,而且四面出击。抗议活动期间,大约1,600人被拘留,纳瓦尔尼领导的活动人士中有二十人被捕,并受到指控,其中大多数只是转发了纳瓦尔尼号召人们举行抗议活动的推文。虽然普京仍然没有苏联拥有的经济基础,没有苏联那样一种普遍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强大的极权体制,但他所模仿的极权主义自身有其潜藏的危机。普京通过操纵选举,威胁使用强制力量,在这次选举中获得了77%的选票,之后他可能需要通过不断加强对内的压制来保证这种胜利。但同样地,一个突如其来的冲击或者一个错误,就可能会导致整个体制瓦解。

普京用自上而下的“垂直权力”作比,断言他的政权根基稳固。但是,从他的政权对谎言、腐败和奇观的依赖来看,这个体制并不比他的那些把戏更加靠得住。普京“一跃而上”,飞升至令人眩晕的高度。《伊卡洛斯》这部纪录片的片名提醒我们,凭借蜡制成的翅膀飞得太高,太靠近太阳会发生什么(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代达罗斯的儿子,与代达罗斯使用蜡造的翼逃离克里特岛时,因飞得太高,双翼遭太阳溶化跌落水中丧生——译者注)。

阿卡迪·奥斯特洛夫斯基(Arkady Ostrovsky),出生于俄国的英籍记者,《经济学人》俄国和东欧事务主编。曾在莫斯科研读俄罗斯戏剧史,并获剑桥大学英语文学博士学位。他将汤姆·斯托帕(Tom Stoppard)的舞台剧三部曲《乌托邦彼岸》(The Coast of Utopia)译成俄语,于俄国演出与出版。著有《制造俄罗斯: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近代俄罗斯国家转型与发展历程 》 (The Invention of Russia: The Journey from Gorbachev's Freedom to Putin's War),获2016年的奥威尔奖。

本文选自《泰晤士文学增刊》2018年6月22刊,《东方历史评论》受权译介

 5 ) 《绝杀慕尼黑》:赛场之外,苏联队靠什么击败了未尝败绩的美国队?

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苏联队对阵美国队,此前的奥运赛场上,美国队凭借着国内强大的篮球底蕴,只是派出他们的大学生联队就取得36年不败的佳绩。

不过,一切的辉煌,1972年在德国慕尼黑遇到苏联队就被终结了。

整场比赛可谓一波三折,苏联队一直保持着领先,结尾美国队反超了苏联队一分,但在最后三秒又被苏联队绝杀。

面对强大的美国队,苏联队究竟经历了什么才换来了这场难能可贵的胜利?

《绝杀慕尼黑》便是根据这场比赛改编的电影,2017年,它在俄罗斯本土上映后就获得了俄罗斯历史票房最佳的成绩。

电影虽然存在着一些民族主义,可艺术离不开渲染,在渲染之外,电影以最大程度尊重了史实。

本文也将从比赛场上的故事和赛场之外的事实这两方面来向大家展示,苏联队凭什么拿冠军?

一.同一个团队,同一个家庭

原苏联队的总教练戈梅尔斯基因政治原因被迫下课,领队谢尔盖·巴什金找来了教练加兰任。

加兰任刚上任不久后就对着媒体发表了一番很狂的言论:“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

这引起了记者们的嘲笑,领队谢尔盖·巴什金也认为加兰任脑子是不是坏掉了,美国队可从未输过,他凭什么夸下海口,要知道牛皮被吹破的话,可是会连累到自己的!

加兰任教练一上任,就重新制定了训练规则,重新拟定了球员的名单,有不少球员没能进入备战奥运的名单中,但其中一位名叫亚历山大·别洛夫的中锋被选中了。

他事后特地去感谢了加兰任教练,教练只是笑着说:“你就像我儿子。”

这句“你就像我儿子”并不是一句空话。

在美国时,亚历山大·别洛夫心脏病发,加兰任教练拿出了他所有的钱来替他治病,而这些钱,本来是要给他儿子做手术的。

不止是对亚历山大·别洛夫,加兰任教练对每一个队员都像对待自己的儿子那样。

队员萨坎杰利泽要回格鲁吉亚去参加他妹妹的婚礼,他的理由无法让人辩驳:“我只有一个妹妹,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而我终身都要和我的家人待在一起。”

加兰任教练没法说服他,于是就带着整支球队前往格鲁吉亚参加萨坎杰利泽妹妹的婚礼。

教练喝了大部分的酒,而队员们面对啤酒只是小酌一口,因为明天还要参加训练!

当时的苏联发生了很多文体名人出逃的现象,来自立陶宛的球员保劳斯卡斯有意趁着在国外时溜走。

加兰任对保劳斯卡斯说:“如果你计划好了什么,你现在就该去做。”

加兰任真正站在了球员的那一侧替球员考虑问题,生命中什么最重要?家!

队里有一个明星球员:谢尔盖·别洛夫。

当时的比赛总分一般在50分左右,谢尔盖·别洛夫是场均能拿30分的男人。

明星之所以能成为明星,在于他背后大量默默无闻的付出。

刚赢了比赛,大家都在小酒馆庆祝,谢尔盖·别洛夫就开始在街道上练习了。

等所有队员都回宿舍休息了,他一个人背着一个常人提都提不起来的种书包默默练习运球。

正是这股子拼搏劲,让谢尔盖·别洛夫成为了篮球明星,也让他充满了傲气。

“不是所有的球队全是像你这样的球员。”加兰任对他说。

“我想,是的,你运气不错。”谢尔盖回应道。

今年NBA,拥有五个全明星的球队金州勇士队在总决赛相继伤了杜兰特、汤普森,剩下的队员没能挺住,输了球,没能卫冕达成三连冠。

全明星球员,也是会受伤的,包括谢尔盖。

在一场比赛中,谢尔盖的膝盖受伤了,主教练加兰任在没有谢尔盖的情况下通过各种调度最终赢得了比赛,这也使得谢尔盖开始打心底里敬佩起这个主教练。

当他得知主教练为了亚历山大·别洛夫的病拿出了自己全部的钱时,颇受感动。

在赢得了总决赛后,助教像往常一样拿了一叠钱过来奖赏大家,是谢尔盖带头把奖金贡献出来给加兰任教练治疗儿子。

我就是看到这个场景开始眼眶湿润的,主教练和球员之间,真正凝聚成了一个家。

在赛场之外,他们正是靠着这份爱,靠着彼此的信任,赢了美国队。

二.故事之外的真实背景

电影之所以感动、好看,是因为它的渲染做得到位,不过真实和现实有些偏差,若用理性的视角来看,则会发现绝杀慕尼黑的背后,除了球员们的热血拼搏,教练的无私奉献,还充斥着大量的政治因素。

“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

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

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都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全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不仅落入苏联影响之下,而且越来越强烈地为莫斯科所控制。”

——温斯顿-丘吉尔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正式标志着冷战的爆发。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美两国之间的交锋越来越激烈,70年代初,苏联出现了大批名人出逃的案子。

时任苏联国家队助教练戈梅尔斯基成了重点被怀疑的对象,因为国家队难免要出国比赛,所以要逃很容易,为了防止他逃跑,苏联索性让他下课了。

冷战时期的苏联虽然在一些领域很强大(比如航天领域),但在别的许多领域实际上是相当落后的,国内许多物资因为不进行对外贸易,变得十分稀缺、昂贵。

在电影中,难得出一趟国的国家队小伙子,过海关时都带着许多特色物品。

毛线、收音机、皮带,堂堂国家队,弄得像走私犯。

明星球员谢尔盖·别洛夫膝盖受伤,要向美国队借止痛药,随队医生在德国慕尼黑时,私自购买了很多药品。

队医除了搞点走私,还有别的活要做,那就是窃听。

看小伙子们在国外有没有想要逃跑的意图。

是主教练加兰任一手提拔了队员亚历山大·别洛夫。

但是这个小伙子在慕尼黑奥运会期间并没有被检查出患有心脏病,他在1972年比赛时还很健康,他在1976年才被检查出心脏有问题,并于1978年去世,年仅26岁。

当时的苏联队并没有电影中表现出来的那么弱,他们的阵容不亚于全明星。

苏联得益于国域辽阔,拥有中欧、东欧各个国家的人才,所以早在1947年冷战开始时,苏联队已经是欧洲第一强队。

电影中有一句经典对话,队长保劳斯卡斯对着谢尔盖说:“当我打球时,整个立陶宛的街道都没有人,他们希望让他取代我?”

谢尔盖说:“事实上,当他打球时,整个白俄罗斯都要休假一天。

在1952年至1972年间的四届奥运赛场上,苏联队都未曾赢过美国队,但他们的成绩均为第二名,可谓是无冕之王。

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苏联队的主教练加兰任是一个极其懂得变通的老狐狸一样的人物。

而年近七旬的美国队主教练伊巴则真的只是老,他的战术体系还停留在三四十年代没有进攻时间限制的缓慢篮球。

但伊巴教练也有他的杀手锏,在进行奥运集训时,他极其强调球员的身体对抗。

电影中在这一块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史实,许多苏联队被肘击、被打得流血的现象,均与实际相符。

比赛开打前,加兰任教练在得知美国队的阵容后,做出了临场的调整,他派上了百米跑11.7秒的萨坎杰利泽。

以快制慢,就好似以柔克刚,苏联队在一开场就获得了领先5比0的梦幻开局。

除了“快”这个绝招,苏联队的队员还有极强的中投能力,谢尔盖·别洛夫场均能拿30分,这个男人后来成了历史上第一个没打NBA就进名人堂的国际球员。

靠着掩护和极强的中远距离投射能力,谢尔盖·别洛夫帮助球队取得了10分的领先优势,这也是美国队第一次让对手取得两位数的领先优势。

到了下半场,美国队也玩起了他们的强项:对抗。

防守的时候撞一下,抢篮板的时候张开大肘打一下,在带着各种小动作的身体对抗下,苏联队队员的体能逐渐不支,两队比分迫近,最后甚至因亚历山大·别洛夫的失误而反超一分。

就在最后的三秒钟,发生了体育史上的重大悬案。

第一次,因为裁判没反应到苏联队已经暂停,因此进行了第一次的重新比赛,判给苏联队三秒钟。

这三秒内苏联队没能进球,第二次,苏联队再次要求重来,因为计时器上是从53秒到50秒,而不是3秒到0秒。

虽然我不懂这两者有何差别,但前者显然违背了程序正义。

于是,第二次再次判给苏联队三秒钟,正是第二次的三秒钟,苏联队完成了配合,由亚历山大·别洛夫将功补过,完成了最后的绝杀。

赛场上的裁判最初是要判给美国队赢的,但是苏联队的领队一直不服,朝着技术台大喊大叫。

就在这关键时刻,坐在看台上的一名名叫威廉·琼斯的大佬走出来讲话了,他先后两次支持苏联代表队的请求。

该大佬是FIBA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当时的FIBA主席,大佬一发话,裁判立马支持大佬的建议,跟着大佬走就对了。

事后他回忆,他那样做只是为了履行程序正义,他也没想到苏联队会在三秒内完成绝杀。

有意思的是,这位大佬是苏联代表队成员尤里-奥泽罗夫的老朋友。

因为疑点太多,当天晚上,FIBA内部五名高管对最后的结果进行了投票,结果苏联队以3:2胜出。

有意思的是,这三名支持苏联的投票者分别来自波兰、匈牙利和古巴,都是苏联老大哥手下的小老弟。

赛后美国队很不服气,在颁奖典礼上,他们甚至拒绝领银牌,并且告诉后人也不要领,所以这块银牌至今仍孤独地被遗留在瑞士的奥林匹克博物馆里,无人认领。

因为美国人认为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被主办方给欺负了。

一枚篮球项目的奥运金牌,上面承载着运动员无数的汗水,我们可以看到谢尔盖在大家都去睡觉时一个人默默练习,在大家都在庆祝时他默默练习,整支球队在格鲁吉亚参加队员的婚礼不敢喝酒,抽空默默练习。

历经千锤百炼,才可换来比赛场上的英姿飒爽。

教练、队员之间的真挚情感,才换来球场上超强的凝聚力。

电影展现给我们一种靠着热血和爱相混合便可以取得胜利的幻觉,作为一个小个体,这样的幻觉是美好的。

可是,这场比赛可不是光只有篮球队的几个小伙子们在参加,赛场之外,还有影响力的渗透,综合国力的角逐。

体育比赛的成绩,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

这是一场复杂的胜利,它可以成为激励我们向上的振奋剂,也可以成为我们认识历史的镜子。

以上~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请允许我们,再次,隆重的向您推荐:《绝杀慕尼黑》”,铁打江山

[2]:“不含剧透,分享这部电影背后的一些小故事”,安妮毛毛

ps:在个人公众号乔克儿(syzk1115)后台回复“绝杀慕尼黑”即可get该片资源。

 6 ) Raise your hands high!

1972年,在联邦德国举行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奥运会(虽然好像每次奥运会都举世瞩目),这是第二十届的慕尼黑奥运会。这届奥运会可能是历史上最令人唏嘘的一次。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奥运会进行了不到20天的时候,巴勒斯坦的极端组织“黑色九月”闯进了奥运村,并劫持绑架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以此要求以色列释放被关押的该组织成员。然而没有过多的谈判以及协商,联邦德国的警察草率的直接冲进了恐怖分子巢穴意图武装解救人质从而导致了这11名运动员无一幸免的全部遇难。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曾指导了一部有关影片《慕尼黑》,讲述的正是这件事情,并且里面还涉及到了政治复仇摩萨德的复仇行动。 在戒备森严的奥运村居然发生了如此事情,没办法奥组委也只能接受并宣布剩余参赛队伍均有资格退赛,但是比赛不会结束。 今天看了《绝杀慕尼黑》,故事的大的主线就是发生在1971-1972年。主要讲述了一个穷逼屌丝外加自己的儿子身患残疾的篮球教练,带领了一帮中低配置的篮球运动员们,在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决赛赛场上击败了不可一世连续36年没有在奥运会上输球的强大美国队的故事。 影片是俄罗斯的,我本来并没有过多的期待这部电影,况且在中国的票房以及宣传力度上都不占据优势。我和朋友在黑衣人、千与千寻还有这个中作出了取舍,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个。 影片刚开始,紧凑的音乐,饱满的画面,真实的上世纪70年代的境况,一下子吸引了我。这里面的人物,形形色色,有胆小不愿接受新事物的体育局高管;还有热爱篮球,并且想方设法给腿部残疾儿子治病的苏联队新任教练;还有人高马大的苏联队篮球运动员们,他们是以谢尔盖为首的一群性格刚烈,打球分毫不让的全俄罗斯球技最高的一帮人。“我打球的时候立陶宛整个街道都空无一人”“他打球的时候整个白俄罗斯都休假了”,话语中也能体现他们虽然各自是队友,但也在暗暗较劲。 随后在一次比赛结束后,新闻发布会上,新任教练A(以下简称他为A),对着媒体们的目光,毫无犹豫的说出了∶“我们要击败美国队”。这也是整个电影的导火索以及线索,后片的所有情节都由这一点展开。 在加兰任教练接任的最开始,表现出来了很多球队存在的问题,在最开始体育馆里面,保拉斯卡斯对别洛夫的羞辱也能体现出球队缺乏凝聚力,队员之间关系很不好;在比赛中,队员们一个个一打五,打球不看人,只一心向往篮筐,能体现出队员们此时比较浮躁,只一心想着为球队作出贡献但实际上靠单打独斗很难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谢尔盖功高盖主,甚至对教练的意见充耳不闻,更体现出球队缺乏整体感和凝聚力。 在加兰任自己的儿子需要钱治疗的前提下,他毅然决然自掏腰包,让萨沙在美国治疗。在与美国大学的比赛中,他们与美国的大学生们建立起来了良好的友谊,并且获得了很多苏联没有的能帮助他们更好适应赛场的东西就比如隐形眼镜,止痛针等等,也能体现出当时苏联固步自封,不愿接受外来事物,也加剧了苏联的解体,整个体育局的人心都不齐,处处都互相怪罪,出事了第一时间转移祸患,也能看出当时苏联政治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 此时大的社会背景是在1964年,赫鲁晓夫的政权被推翻,勃列日涅夫继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的苏联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来同美国争夺霸权地位,勃列日涅夫通过改革将全国发展方向定位军事,此时苏联举全国之力发展军事,10个科学家当时能有4个在研究导弹。在执政期中期,使得苏联的核弹头数量超过了美国历史性的成为了世界军事超级大国。正是因为经济发展趋于单一化导致苏联在生活用品上发展平平甚至往回走,致使很多东西美国有而苏联没有。 随着剧情的发展,电影成功的完美的融合了三条线,讲了很多段的故事。 三条线,第一条则是以加兰任自己的生活(关于儿子的腿的治疗)为背景的故事,第二条则是萨沙和亚历山德拉艰难曲折又令人叹息的爱情故事,第三条则是以慕尼黑奥运会为主线的发展情节。 在出现了慕尼黑惨案之后,大多数国家接连退赛,苏联也在退赛不退赛的边缘疯狂挣扎,整个国家队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一起相聚慕尼黑,球员们对加兰任则报以的是感恩和信任,加兰任则对自己的球员们施与了关爱和关心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去对待他们。使得球队上下一心共克难关,最后体育局长站出来确定了比赛的继续,这样看来奥运会篮球的决赛得以上演。 这一过程令人血脉喷张,情节发展至此也使得故事紧扣人心,故事中的小人物∶美国街头曾经血虐苏联国家队球员的街球手,在苏联本土上的领导班子,格鲁吉亚的婚礼团们,别洛夫的女朋友,还有整个体育馆里无数的观众,这些小人物的出现都为这部电影添砖加瓦,使得电影锦上添花。 在最后时刻,比赛被第二次重新开始的时候,加兰任今最后的努力布置最后的战术。这时萨沙看到了亚历山德拉,她坐在观众席上,从心里向他抛出了一个球。不知战术完毕后,萨沙仿佛终于放下了压抑了许久的自己,他对队友说到∶“现在我懂了,人活着一切皆有可能。”那段bgm优雅低柔,就宛如涓涓细流,静静的流进了所有观众的心中,感动自是不言而喻。伊万底线发球,萨沙直奔篮下,这三秒,仿佛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被无限的放慢,一个长镜头给到了这个美丽故事中的所有人,发球方苏联队替补席上和教练团队中的所有人,死盯皮球,目送皮球划过万人体育场的空中,所有的希望都被强加在了这决定比赛胜负的一球上面;美国街头的街头篮球小子们惊异的眼神和手势;在苏联本土的领导班子们期待的扔掉了手中所有纸张,每个人都高举双手面带复杂的情绪激动地等待着最后的结果;格鲁吉亚的婚礼团们眼睛直愣愣的紧盯着电视机,期待着苏联队胜利的降临;萨沙的女朋友双手微举眼神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自己爱的人的发自内心的加油;还有整个体育馆里无数的观众门期待的眼神和紧张的表情。这三秒的时间电影用了长达2分钟的长镜头,一个长镜头下去,使得整个电影瞬间提高了一个档次,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以及那一个飞在空中的皮球和承载着一个球队甚至一个国家的期待!最终萨沙抢到皮球最后一秒投出了绝杀的球! 欢呼吧!大家!欢呼吧!这个世界!看着段看得我泪洒影院,一部真正打动我的电影。 最后球员们把津贴奖励都给了教练,也算是为影片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荧幕最后,播放了真实的绝杀场景,也同样精彩,但是电影本身就是高过现实的一门艺术,不比完全照着真实的来拍,如果那样还不如直接播放当时的比赛得了。比赛中美国队员们惊艳的扣篮,虽然在真实的篮球赛上不容易看见,但这些都是电影语言,为了体现出苏联随后夺冠时的不容易。 2019年最棒的一部电影!

格鲁吉亚婚礼团
他们看的直播画面
现场画面
苏联的领导班子
皮球划过夜空
街球手
美国队替补席和教练
亚历山德拉
在场的观众

谢谢大家的阅读。期待大家多多发信息与我,我们一起来讨论这部值得一看的竞技体育类电影!没有看得快去看吧,绝对会震撼你的!

 短评

看完很容易让人失去判断能力的片子啊,上帝视角和升格镜头两板斧式的搭配,简单粗暴但确实非常奏效。前两幕拍的太流水缺乏层次,但是超长的第三幕实在太爽、太刺激、太振奋了。将当年的比赛状况进行重构式的银幕直播,完全震撼人心。这电影在意识形态上也占优势,一方面是美国的国际霸权形象大家都心知肚明;另一方面是电影价值取向上并没有厚此薄彼,依然从角色层面出发,表达了对于苏联自身体制的调侃与反思。所以如果有人说这是主旋律电影,那说明他基本没有理解体育竞赛的本质意义是在于国家而不是政府。不过这个电影引进的时机对于当下国内的风向,就是另一说。

9分钟前
  • 唉唉唉德华
  • 推荐

看看人家是怎么塑造人物的:男主教练一出场,远距离投篮,“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儿”,坐在观众席规划球员展现业务能力等等,都是常规操作,牛逼在职务交接那里,前教练和队友告别,男主让已经过界、站在比赛场地里的领队退到白线外,TM简直神一般的精髓啊。这是来自骨子里的尊重啊!男主对前任教练的尊重、对篮球的尊重、对队员的尊重一览无余,而这一切尊重又来自什么?爱呀!而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热爱更燃?!一比什么救猫咪的人物塑造都弱爆了!那些说人物单薄的,简直不要太不了解文化背景,立陶宛、白俄罗斯、婚礼,片中台词、造型、画面细节带出来的丰富内容,你真的懂吗?别装,是你根本没get到而已。哎呦,别人都没看懂,就你牛逼是吗?是的,就是这样,我想想都觉得自己牛逼。

12分钟前
  • 王小叶儿
  • 力荐

故事超燃,节奏太棒,非常好看。

14分钟前
  • 阿顺
  • 力荐

专业上当仁不让、生活上给队员信任空间、下了赛场默默坐在角落,从教练的身上仿佛看到神所的老蒲。才知道72年慕尼黑奥运会这么混乱……当年我国是不是还在学习老大哥?老大哥在奋力追赶美国。

18分钟前
  • JIDUDU
  • 推荐

美国赛前说:这不只是一场比赛,这是意识形态上的一场战争,展示民主终将胜利。苏联队的球员对苏联并没有民族认同,赛前说:没人相信我们能赢,除了我们的教练。他为我们破釜沉舟,所以我们不能辜负。鼓吹个人主义的队伍急功近利,所谓“铁板一块”的集体却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换美国一定反过来拍)

21分钟前
  • Final
  • 推荐

看看人家的主旋律,真为现在的国产心寒。用现代电影语言,兼顾年代细节,叙事详略恰当不乏喜剧元素,从开头到结尾都照顾到了人物个性,对自己对他国文化都有多方面了解,态度很开放。而不只是维护场面和情节带起来的情感,所以它要表达的东西才能燃进人的心里。不像国产旋律片那样,空洞不踏实不真诚、一股红色气流自顾自乱窜。没有因惶恐躲开当年慕尼黑奥运村恐袭,与随之而来的政治暗斗,冷战无处不在,而体育让这帮前苏健儿的信仰更纯粹。看得我真的卑小,人家这团结纯粹富有个性!技术方面比较普通,动作戏甚至有点失望。升格、消音这些花哨的东西用得不错。公映版删了很多,部分戏不接。三星半

23分钟前
  • Superhat
  • 推荐

最后一场篮球赛拍得太好看了,真的好看,除了好看我还能说什么,日。不记得多久没有这么激动了,后排的抽泣声代表我的心。(没有打五星是因为中间有几段断裂感实在很严重,简直看得莫名其妙,回头一看我擦,国内版剪了十三分钟啊!

24分钟前
  • 阿暖
  • 推荐

“今天拳击打得够多了” 一个篮球比赛打成了拳拳到肉的拳击赛,哈哈哈。虽然一开始就知道故事结局,苏联队最后3秒逆转评分制胜美国队,就一直在期待电影要如何讲述才不至于没有惊喜。结果厉害的是,就是最后这场奥运赛,竟花了近1小时还原各种细节和完整度,几乎于直播,几乎占去全片一半戏份,这就像《波西米亚狂想曲》还原演唱会一样逼真和震撼…各种山穷水尽、峰回路转、直到最后的惊天逆袭,一气呵成,都不像在看电影,而是直接在看球赛了。

2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战狼级别的运动片,热血又燃情,难怪乎俄想重拍《切尔诺贝利》,美则想重拍《绝杀慕尼黑》。冷战背景下,国际恐怖事件不断,国内物资短缺、监控遍布、信任缺失,令这场骑虎难下的奥运赛事前途未卜。影片处理十分类型化,冷幽默,段落多,群像各具特色,兼顾各种国际背景,可惜删减过多影响连戏。好在情感和视听感都代入性强,即便赛况预知结尾,过程依旧牵动人心。归根结底,逆转、绝杀这些词背后往往倚仗的是球员强大的心脏、队伍钢铁的意志以及团队澎湃的战魂!爱赢才会拼,天生要强才会后天强大。

29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期待尽快上映。片方哥哥终于帮豆瓣把译名改。热血,震撼,精致。故事基本符合历史。爱情、苏联内部问题、对美国的吐槽和竞技巧妙地放在一起。真实和虚构融合很好。最后3秒钟呈现很好。还巧妙埋设喜剧线索。俄罗斯人的篮球励志电影能拍到这么好。因为个人无知和好恶故意恶评,明显是智商不足的体现。

30分钟前
  • 赵鹏飞
  • 力荐

又燃又感人,看简介知道结尾,仍没想到如此一波三折激动人心,到最后不止是拼技术和心理素质更是为报答教练救命/知遇之恩,“为祖国而战”非但不矫情反而那么自然动人,奖金一幕泪目,俄式正经严肃脸的幽默感太逗了,自黑厉害,姓氏逼死解说员了啦,就时代背景而言其实可以拍的更有深度但完全可以理解

34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相似的体制,近五十年前的冷战大环境,许多细节是如此引人共鸣,譬如在训练手段、物质、医疗等条件上都远不如人的前提下还固步自封的体育局官员,那些自作聪明又耳熟的官方声明背后引人发笑的卑琐心态,意识形态之争为个人带来的诸多限制,出境打球带货回国自带的笑点和球员不能自由结婚体现的体制对个人的禁锢。诸如此类的细节实在太多,不禁让人想到,在这样的的体制内,运动员不过是一枚棋,一切荣誉取决于成败,体制才不在乎他们,正如当年被高高抛起奉上神坛又被狠狠抛下的刘翔。正是如此才被电影中尊重个体,热爱体育和竞技精神的教练真实地触动到……为自己的国而战,为体育为团队获得荣耀,而不是为所谓的party。一定要去影院,一个字,爽

37分钟前
  • 力荐

7,基本算是客观,72年男篮决赛确实是史上最具争议的一场篮球比赛,而且其中蕴含的政治意义也颇值得玩味(美苏冷战交锋、慕尼黑惨案、苏联的内部民族问题),最后投入绝杀球的别洛夫6年后也确实因病去世了,这个电影很大程度是拍给他的。

42分钟前
  • мая
  • 推荐

“我打球的时候立陶宛整个街道都空无一人”“他打球的时候整个白俄罗斯都休假了”

44分钟前
  • kitty62888
  • 推荐

超燃!苏联队教练是《急袭》里魅力十足的警官,赢最后一球的萨沙·别洛夫贼帅!我好喜欢那两个动不动就跳起来的格鲁吉亚人2333

48分钟前
  • 密斯湖
  • 力荐

非常热血,尤其最后三秒的长镜头。影片没有那种狂热民族主义,而是说苏联在篮球场打败美国,是用了美国的训练方法、治疗药物和隐形眼镜。完整版也还原了苏联运动员参与叛逃、走私,以及慕尼黑惨案等历史细节。

53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进球就可以入党,篮球的运动镜头不好看,对立面设置的太简单,政治意识形态的表达勉强及格,只能说中规中矩,倒是俄罗斯人那股子耿直劲儿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喜欢他们拍电影讲故事的风格凛冽又温柔

56分钟前
  • 星空清理者
  • 还行

4.5 俄罗斯是还有多少绝佳的题材没有拍出来啊

1小时前
  • vivi
  • 力荐

看完才知道删了13分钟,唉。虽然最后还是被稍稍打动,但比预期的感动程度还是差了不少,这样手法精纯目的明确但也没任何新意的类型片,如今我最多也只能给三星了。体育电影,还是拳击题材是最燃最爆的。

1小时前
  • 正义B胜
  • 还行

难怪美国队一直不领牌,还带这样的,哈哈。现在俄罗斯电影黑一下苏联官僚也成套路了真的有点腻,狗血情节很多但是好在继承了感情很节制的优良传统。知道比赛结局看得还是超紧张,结尾和马大叔一起热泪盈眶了。海报真烂。

1小时前
  • Mid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