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厄德曼

HD

主演:彼得·西蒙尼舍克,桑德拉·惠勒,米夏埃尔·维滕博恩,托马斯·洛伊布尔,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1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2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3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4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5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6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13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14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15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16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17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18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19托尼·厄德曼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导演访谈

by 麻赢心

导演前些天来了马德里,其中一篇访谈,有几处回答很可爱,顺手翻了出来。ps, 一边生孩子一边拍电影的导演都是棒棒哒![鼓掌][鼓掌]

1,完全没有想过电影会在戛纳获得热烈的反应,“因为不合逻辑: 这是一部讨论悲伤之事的喜剧,此外几乎有三个小时。我试过剪短一点,但是之后我意识到,如果这样做了,会失去它的复杂性。此外还有节奏的问题:少一些时间,片子看上去更长。当然也许这只是一个借口,我就是没有能力剪短它。我喜欢长电影。

2,“故事始于父亲的角色,这个角色有一部分是来自我自己的父亲。他有一种很疯的幽默感,正如片中的父亲。此外,他口袋里总是有假牙,是我多年前送他的,之后当我出席Austin Powers在柏林的首映时,他又回送给了我。”

3,“我非常可以设身片中女儿的处境。一方面,我就是在一个男性统治的领域工作,此外更重要的是,她不得不成为女儿、上司和雇员的状况。她不得不扮演许多角色,最后不知道自己是谁。在真实生活中很难逃开那些社会强加于你的角色,尤其是来自家庭方面的。因此电影想问:如果一个父亲和一个女儿可以重新认识,能否重头开始?”

4,“我们的父母有一种独一无二的使我们感到羞辱的能力,哪怕是他们最天真的行为,完全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此外,他们有一种希望我们幸福的执念。幸福这件事其实完全被高估了。我们可能会更幸福,如果他们不一直如此担心。”

5,“我本来想拍一部喜剧,但是拍着拍着就知道喜剧不成了。我和我的制片道歉了好几次,说,我骗了你,说好了要搞一部有娱乐性的电影,现在只剩悲伤和消沉。片子最好笑的时刻都是来自羞辱和绝望。不过这就是人生,不是么?幽默来自痛苦。”

6,“我拍电影很慢。这个故事想了五年,又拍了一年,之后又剪了一年半,这中间生了俩孩子。我估摸我有生之年也就再拍个四五部电影。”

 2 ) 《托尼·厄德曼》:不要丢失你的幽默

一、

“难过的时候,让我们放声大唱”

我们直接进入了电影,直接与它相遇。没有任何片头字幕,观众毫无预防地遭遇一个对话场景。微微晃动的镜头对准快递员的后背,他按响了门铃,而前来开门的人即将与他发生一场对话。这是标准的语言“教学视频”,自然光、直接的环境声、场景、人物、对话。如同我们在侯麦或洪尚秀的电影中所看到的那样,形式的简约为对话的展开提供空间,为了完成高度艺术化的“法语教学视频”或”韩语教学视频”。

如果说侯麦和洪尚秀仍然需要完成“场景-对话”的传统设置,需要先有一个全景来交代对话所发生的空间,然后才能进入人物近景的正反打(这同样是小津的套路),那么在玛伦·阿德的电影中,场景所起到的呈示作用消失了,不再有所谓的场景(模糊一片),只有对话遗存。镜头将自始至终以近景/中景的取景方式跟近人物,并根据相互间的对话强度在人物间自然地切换。手持镜头并为获得自足的形式感(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长度和运动感),原因在于镜头与人物间保持着相对整一的距离,以及恰到好处的剪辑频率。

“小样,在跟谁电话呢?”

这就是发生在《托尼·厄德曼》的情形。片头所出现的家不再是专属康拉迪个人的家,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居室。这个居室里同样可能居住着他的母亲、或前妻。在电影开头通过这位热爱搞怪的父亲的移动所展示的三处家宅中(自己家、母亲家、前妻家),其内部空间并未有太过鲜明的变化,它们只是“家”这个概念的不同形态。玛伦·阿德并不想为人物提供专属的空间,而是让场景消融在人物间的对话中,并以此令其获得普遍意义。

这样看来,在《托尼·厄德曼》中所实践的正是一种对现实空间的消解。从德国到罗马尼亚,我们并未能辨别出多大的不同,从俱乐部到舞厅,我们会感觉这可能是地球上的任何一处地方,当然也就有可能是片中提及却从未出现的上海。空间对于人物确认自身的存在不再有效了,它不再能呈示人物。

二、

“OMG,吓shi我了”

在《托尼·厄德曼》中,不仅空间的作用消失,时间也被消解了。正因为前者,后者才能够迷失。电影开头的几个场景分别是1、自己家(接快递),2、母亲家(看望),3、学校(伴奏),4、前妻家(探望女儿),这些场景的发生时间虽然前后接续,但我们并不清楚它们具体的发生时间,1也许在早上,2也许是中午……但这多少只能算推测;同样,我们也无法断然确定它们是否在同一天内发生。导致影像时间的这种模糊性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空间预先被消解,另一方面也在于玛伦·阿德并不想为整个故事给我确定的时间脉络。

父亲康拉迪从德国飞到布加勒斯特看望女儿,电影只以两个无甚关联的镜头进行了组接(醒来发现狗死去,在公司大厅等女儿)。一开始,我们会误以为父亲来到的这个大厅仍然是在德国境内,但很快我们就被告知两人其实已经身处罗马尼亚。我们不知道这两个动作之间过去了多久,或者这两处空间有何差别。玛伦·阿德的方法是将其同等化,只有对话才是有意义的。

“论叉子的用法”

看完整部电影,我们只能得出一个印象:故事情节确实在按线性时间发展,但具体的时间点我们却不能确然找到;人物确实在具体的空间中展开对话,但这些空间具体被安置在地球的哪个位置,相当模糊。可以说,这是一种均质的任意时间、任意空间状态。只有人物是确然成立的,他们在这个世界的某处于某时存在着,并面对着他们的困境。

因而,在玛伦·阿德的电影中,真实不再来自于具体的空间与时间,而是角色的表演。这是真实影像的一种新形态:表演的真实感。在那场酒会中,女儿伊涅斯与罗马尼亚高层汉尼伯格的对话,是和父亲与汉尼伯格的俄罗斯妻子同时进行,谈话者不断被从身旁走过的人打断的情景展示出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处身于一个真实的聚会中,我们会如何被各类熟悉之人的临近分散注意力。这是现实生活的密度,玛伦·阿德让演员通过表演还原出来了(同其前作《完美第二对》),以获得一种自然的真实效果(自然声效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三、

“你开除几个,我也开几个,就酱”

而在这部电影中,展示“表演的真实感”更深的一层在于表演中渗入的表演。康拉迪天生的搞怪本性,让他获得了一个叫“托尼·厄德曼”的新身份。这位戴着一头假发、墨镜、呲着假牙,穿着西装的庞然大物在电影中化身为三个不同角色:一会儿是蒂里亚克的网球拍档,从而得以进入公司酒会;一会儿又是德国大使馆的外交官(女儿是他秘书),得以拜访那位法国女外交官的家;一会儿又是女儿的上级,得以亲临石油开采现场。这三个身份的变换保证了他能入女儿所属的职场生活,并将源自日常生活的幽默侵入现代社会条理分明的职场规则中。

在女外交官的家里,女儿在父亲的伴奏下高歌的一曲,引发了最为幽默的间离效果。之前相当感伤的时刻到此瞬间瓦解,这一场景也预示着接下来“裸体派对”的登场。伊涅斯深情的高歌与她五音不全的嗓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姿态与效果的反差是引发笑点的来源。人物的僵化开始真正进入游戏之中,而这一点已经由她将父亲假扮成上级去石油的开采现场所暗示。

“乖乖的,跟我走”

最后她一个人在家里为生日派对作准备的时候,是女人的身份妨碍了她:连衣裙的拉链必须通过叉子的帮助才能拉上、高跟鞋的难穿让她遽然放弃,还有那一身脱不下来的连衣裙都象征着严酷的生活规则加在她身上的束缚。而这些只属于女性的经验(当然也只有女导演才能拍出来)。“裸体派对”无疑象征着游戏真正在日常生活的表层进行:职场等级被破除,性别差异得到消解,那个闯进的怪物甚至模糊了人与动物间的界限。

康拉迪是否知道自己存在的虚无性(由时间与空间的双重任意性暗示),因而能够在现实生活的严苛规则下实践他游戏的法则?他的搞怪不只出于他乐观的天性,同样来自于他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人生感悟。在电影结尾,一向毫无正经可言的父亲向女儿传达一些感悟:只有在回望中,我们才能发现真实发生的瞬间,而在事件发生时,我们是不知道的。这种“后知后觉”的体悟与是枝裕和在《步履不停》中所传达的“人生慢半怕”的感悟如出一辙。相同的是两位导演都在对日常生活的审视后殊途同归,而与是枝裕和毫无介入的观察者视角相反的是玛伦·阿德通过父亲的行动所要告诉女儿的既不是及时行乐,而是如何在严苛的社会规则下不要丢失幽默感(“don’t lose your humor”),这是我们反抗虚无的有效方式。

推荐阅读: “表演的真实感”

 3 ) 来说说这个“喜剧”里的悲

从知道它开始,这片就被贴上了幽默/治愈的标签,后来很多争论也离不开这个点,但老实说我看完以后都不太明白这个片为什么被归成喜剧。
影片的摄影偏写实,再加上开头一听到噪杂的自然音效,一开始就对这个传说中幽默治愈的高评片心凉了半截,然后当看到女主出现,又凉了半截。女主都这么丑,这片还怎么看??
但是到影片结尾时,我已经觉得女主越看越漂亮了,这是这个片子厉害的地方之一,两个开始都不太招人喜欢的主角最后都变得可爱起来,而且中间并没有为他们追加什么光环,影片完全靠准确的塑造人物所产生的代入感,让你喜欢上他们。
女主生在一个各方面都很普通,连不幸都很普通(父母离异)的家庭,她靠自己一个人在城市打拼,从无到有(连裸体派对都不敢拒绝的女助理映射出从前的女主),现在有一点点所谓的成功,却要小心翼翼的维持,身心承受巨大压力,稍有差池可能就要去唱“论成败,人生豪迈“。这样一个人物设定,相信很多北漂的娃娃们都能感同身受。
影片就这样一点点的慢慢把女主承受的压力展现出来,客户的难伺候,无人开解的委屈和孤独,只能通过没有温度的性/和两个同样可怜的女人各顾各的抱怨/对其他人(按摩的)发泄这些渠道去排解压抑,但很明显,这些都不能带给他真正的安全感,而她还要一直伪装坚强。
影片好几处我以为女主会一下子绷不住,和父亲大吵一架,我觉得歇斯底里一次是早晚的事,但是直到最后她都没有,派对前门铃不停的在催促,她自己越着急越脱不下衣服,那一刻我已经准备好等待她的失控了,可以了,够了,释放出来吧。但她还是忍了下来,影片里这样的超乎观众预期的克制一次次的出现,最终把观众的情感触觉拨弄得足够敏感,以至于能够用心体会角色的内心感受。
父亲这个角色同样是开始很不讨喜,他险些把女儿的大客户搞砸时,我都想对他喊,你能不能脑袋灵光点,你知道你女儿有多不容易吗?(但是女主没有)片子里他两次“变身“都是在跟女儿的交流陷入僵局的时候,一次是离开女儿家,一次是女儿唱完歌跑掉。他的变身更像是他面对生活的一种方式,以另一种角度另一个角色去重新迎击生活的困境,”不要失去幽默感“,这是父亲生活的智慧结晶。他用属于他自己的这种方式一次次的试图寻找女儿生活的入口,却一次次的失败,只能装作不露声色的看着女儿用吸毒排解痛苦,看着女儿在灯红酒绿的舞厅一个人偷偷的落泪。他们近在眼前却相隔一个世界,女儿甚至连跟他吵架都觉得没有必要,更别提倾述,女儿在他面前语气平淡说出那句” 就算我现在打开窗户跳出去,你和你的起土擦子(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也阻止不了我。“的时候,我都替他心碎。这是不是像你的父母一样,有点笨拙不聪明,不够懂你,但绝对不计一切的爱你。
大家普遍对片子结尾比较乐观,认为父亲终于成功拯救了女儿。最后的那个拥抱确实温暖了一下,女儿也换了工作,但是她依然来不及见奶奶最后一面,她戴上父亲的假牙,但很快就不适应的拿下,她还需要时间去完全的理解父亲对待生活的方式,和学会与生活的种种和解,她还需要时间,因为我们都这样,总是“后知后觉“,而死亡就在一墙之隔。
生活中的温暖就像那首不够动听的歌,却让你在那一刻窥见它该有的样子,而最悲伤的是,很快你就要像一个重返战场的士兵,跑向残酷的枪林弹雨。

 4 ) 不是一家人 不进一家门

去一个旧剧院改的电影院跟一群喜欢电影的陌生人看的,现场十分配合,这种时候才知道大城市的好,小村美帝民众的审美太固定了,欧洲电影,不,非好莱坞电影统称国际电影,往往严重水土不服,观众比电影本身更阴郁沉闷.

听说是将近三个小时的文艺片,入场前已经做好充分的应对沉闷的心理内存,电影一开场就定下怪诞小清新基调,全片看完仿佛只过了1个多小时,实在惊喜.

以下满满的剧透.

前几天看other people,因为推荐的帖子说,那些我们没讲出来的北漂的故事都在这里讲出来了.的确,那种大城市打拼的娃回家被亲朋好友调戏的状态被生动的剖析演绎.而Toni Erdmann剖析的更立体深入.

女儿在跨国石油公司打拼,回家过生日都来不及脱下职业正装,一屋子亲戚济济一堂,她却一个人永远在打电话联系业务.爸爸永远穿着皱巴巴的衬衫,大腹便便,头发蓬乱. 爸爸爱一本正经的开不着边际的玩笑,女儿则永远一本正经.一开始就觉得这两个人真的是一家子么. 故事从未闪回过去的片段,情节一直靠当下发生的事情推进 -- 爸爸空降到女儿的生活里,从她的角度去体会外表光鲜的生活里到底是怎样的,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提醒女儿找回自我.而片子牛逼就牛逼在从两个人当下的碰撞中慢慢展开他们真的是一家人,父亲怪诞的特质在女儿身上继承和演变成高效白领的特质,亲情的纽带渐渐的浮出水面,源源不断的给她力量.

故事里的父亲十分的敏感,他敏锐的察觉女儿在繁忙的工作中渐行渐远,总是口头上说一切很好,但是他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多年的老狗归西,终于了无牵挂,于是打包行李飞去女儿工作的城市.但他并没有告诉女儿,他不想女儿又装出一切都好的样子,他要看看工作中的女儿但又时时不忘开玩笑,于是假装路人在女儿公司楼下守株待兔,终于等到女儿跟一行人等出现,又拿着报纸假装在旁边同行,试探女儿是否会察觉.以为女儿真的没有看到自己,正要悻悻离开,女儿的小助理颠颠追来接待,他一脸骄傲"果然是我闺女",于是空降之旅正式拉开帷幕.

女儿带着他出入各种社交,他很快意识到女儿的神经紧绷,不得不讨好所有人,又处处碰壁的日常. 是啊,面对各怀鬼胎的达官贵人,她只是小小的公司职员. 公司要推进的项目抓在这些人手上,客户关系需要小心呵护,繁琐忙碌却进展缓慢.中间夹杂着被边缘化的职场女性视角,点到为止,既没有过分展开也没有刻意回避. 整个刻画更努力还原职场现实本身, 换作一个男性的小职员夹在达官贵人之间大概也会被呼来喝去无奈的料理一些被认为是男人会熟悉的杂事,可能会边缘化的少些,但是依旧处境尴尬. 达官贵人的家族财富清晰可见,小职员看起来一无所有,只能忍气吞声,加倍努力.

其实很少看到这样全方位努力刻画在大世面中打拼的小人物, 大公司的小白领往往被简单的样板处理带过,他们对自己生活的理解也同样被过分的戏剧处理 -- 忽然情绪崩溃大段委屈控诉,然后发挥小强精神迎接光明. 而这个故事不是靠关键时刻的大段抒情台词推进的, 它是通过一个个小碰撞推进的.

父亲意识到女儿需要帮助,但他并没有急于下结论女儿哪里做错了,他默默的观察感受女儿生活的复杂性,他知道女儿的节最后需要她来解,他能给的不是具体的答案,而是打破循环的底气. 他没有精心布置晚宴然后拉着女儿的小手来一段人生哲理,而是用行动让自己成为女儿生活中的新元素,任由新元素和旧惯性碰撞,给女儿空间让她自己形成新的循环.

这个过程十分艰难, 女儿对父亲种种怪诞的举止十分的熟悉, 多数时候可以hold住,少数时候抓狂甚至忍不住发几句脾气但又会马上hold住.不难想象她的童年有这样奇怪的爸爸会经历怎样的抓狂,又在漫长岁月里学习hold住. 跟西装革履的不苟言笑的她称鲜明对比的是她睡过头的时候T恤短裤跟爸爸发脾气怎么没叫自己起床,那一刻活脱脱的做回小女孩. 她的生活里并没有空间宣泄自己的情绪,无论在客户老板助理面前,还是炮友同僚面前. 父亲的出现她终于又渐渐可以做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不完美的人. 井然有序的生活在父亲的催化下迅速失控, 无奈不安愤怒惊慌之后, 她终于可以跟自己赤裸相见, 承认自己的焦灼与不开心, 而接受了现状也就可以重新出发了.

而父亲做到这些并不是因为他盘算好了未来.开头的时候他试图跟女儿沟通这样忙碌的人生在毒药一样的吞噬她, 一开口成了什么是生命意义, 迅速被女儿打断, 而他自己也语塞找不到台词. 碰撞的过程中他自己也在追寻答案. 结尾的时候他终于找到了台词, 但还未开口女儿早已领会他的意思, 微笑着听他讲完那几句, 女儿默默拿起他的搞笑假牙戴上老祖母的帽子跟他开了个玩笑. 行动远远比语言有力量.

结尾的时候女儿独自站在后院, 拿掉了假牙和帽子, 回到西装革履的白领, 生活依旧不完美也还是要继续, 而她的眼神不再空洞严肃, 是一种平静和对未来克制的憧憬. 在这个故事里女儿的转变并不是父亲空降过去打了一针新鲜研发的血清, 而是一个普通却拒绝乏味的爸爸一点一滴笨拙地唤醒那个冷峻的女人心底里热气腾腾的小女孩. 她最终明白这份古怪的幽默感是最好的家族遗产, 给她底气去打拼属于自己的天地.

这个故事里既没有好莱坞式的心灵鸡汤, 也没有中国式家长的全能神做派, 甚至没有配乐, 但这个不靠谱不着调的老爸树立了家长的典范 -- 相伴却不惊扰, 关切却不审视, 给她犯错的空间, 深深的捏一把汗, 承认自己并不无所不知, 耐心的支持, 看着她自己站起来.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相伴成长的好多人, 拥有特立独行的家长大概是人生最大的惊喜.

 5 ) 《托尼·厄德曼》 :聚焦两代德国人的关系

(芷宁写于2017年1月8日)
 
        在表述亲子关系的电影中,德国影片《托尼·厄德曼(Toni Erdmann)》算是气质十分独特的一部,而其另一个译名《颠父人生》倒也符合该片的部分剧情,至少将其中逗趣的部分通过“颠”这个字体现了出来——无厘头老父突降忙碌于职场的女儿的生活中,便将各种尴尬窘态翻倍于其在布加勒斯特的人生,于是,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笑果与思考,还有那么点余留的感伤。
        在很多人看来,一贯给人严谨刻板印象的德国人身上出现一些荒诞搞怪的情节,会显得有那么点诡异与神经质,这恰好应和了影片所要表达的部分感受,十分微妙,又十分合理,而这些神经质和窘境几乎都由务实派的女儿伊奈斯来呈现,显得颇具意味,毕竟女儿的形象部分地代表了主导欧盟政治经济格局的德国精英们。
        片中的父亲属于没多少为父经验却愿以自己的方式关心女儿的那类,早年间的离异,使得女儿跟着前妻生活,而女儿目前的工作生活主要集中在另一个国家——是大公司驻罗马尼亚的高级顾问。在年事已高的老母行将朽木、爱犬也耗尽生命之际,父亲不请自来地去叨扰了女儿的工作生活,其境况可想而知。
        父亲这个典型形象,仿佛是导演玛伦·阿德口中的战后一代的代表,“这些人靠幽默解决了不少问题”,在片中,父亲也强调:“不要忘了你的幽默感”,然而这些幽默和搞笑,在女儿眼中却是“你那无厘头的幽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两代人的观念本就不同,加之生活上的差异和隔阂,经年累月下来,代沟这个词反而显得词不达意,至少不够精准,那么,要以什么来填补这些罅隙?父亲在乔装后,以“托尼·厄德曼”为名,虚构了三种身份兀自强行参与到女儿的工作生活中,这让这对父女关系的走向在荒诞中渗透着无奈,又在真情中流露着哀伤。
         影片的画面大多以近景或中景的取景方式呈现,镜头时常跟近角色,看上去一直在接近,却始终保持着距离,就像大多数的亲情关系。女导演玛伦·阿德的手法很克制,也很有特点,虽有景别区隔,且是常规的线性叙事,但她似乎于无形中消融了具体的空间与时间,更别提炫技的画面与辅助视听的配乐,阿德将功夫用在了人物塑造和人物关系上,剧本扎实生动,演员表演功力深厚,将这部162分钟的影片,撑得匀而妥。
        平心而论,影片的前半部分叙事较稳,令后半部分的跳频显得更具玩味,但这部影片也很挑剔观众,不同文化传统背景的人,观感可能会差别很大,也不见得都能捕捉到其中的幽默与崩溃,更何况,影片时长过长,会让无法融入其中的观众产生不耐感。
         片中有几场戏的情绪释放点都处理得很好,如在拜访一位女士时,父亲弹奏钢琴,“半胁迫”地让女儿高歌一曲《Greatest Love Of All》,女儿心绪起伏,感慨良多,无奈五音不全,唱功见拙,结合所唱歌词大意,便滋生出笑中带泪的观感来。再如,女儿原计划要开一个意在融洽同事关系的生日聚会,但无论衣服还是鞋子,都让她有种依旧被束缚被控制的压抑无力感,于是她临时改了聚会主题,于是,令该片在内容和形式上均达到高潮的部分来了——比之女儿的一身清凉坦坦荡荡,父亲装扮成了连脸都不露的长毛怪“库克里”(Kukeri,在保加利亚,库里克是正义的化身,能够驱逐邪恶的灵魂,据说还能赐予妇女生育能力),这种强烈的反差对比,让该片在情绪的高潮中又掀起了浪花,令其后女儿和父亲于街头的拥抱有了种美好的痛楚。
        狄更斯说:“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片中的父亲一直试图做女儿的朋友,他希望女儿过得幸福,学会享受生活,然而,一切正如父女于片尾的交心——“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往往被日常琐事所占据,干点儿这个,干点儿那个,而时光则如流水一般,人生亦是如此。”
(杂志约稿)

 6 ) 不要等到不知所措才无法释怀

14年回国之后,就在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大城市混着。不想用“打拼”这个词,是想说,就算有忙里偷闲的时候也只是想飞去别的地方度个假,并没有时间给家人,以及自己的感情生活留个出口。

我妈最近刚来上海住了一个月,前天刚飞回青岛。大家都羡慕说以后早起有人做早饭,家里有人打扫,能把我的生活方方面面过得井井有条。然而跟长辈一起生活的各种不协调,比如消费观、价值观和作息时间,都让我苦不堪言。我妈会为了几毛钱的菜钱斤斤计较,而在我看来这种节流屁用没有,还给我徒增烦恼。我一个缺钱的房奴也是没资格批判任何可以省钱的方式。

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很容易淹没自己。我老板是个工作狂,MIT毕业的,其完美主义的程度也是常人很难企及。他可以凌晨两三点还在盯着我改提案的格式。我的生活也像女主那样慢慢被工作填满,我特别能理解她睡过头了miss掉一个重要的餐会是多么的懊恼,大项目流失的责任我可背不起。不可避免的,这些工作上的压力会撒在旁边亲近的人身上,在父母面前就容易变本加厉和肆无忌惮。事后又会觉得愧对这份亲情,而变得想要逃避,只想自己呆着。这样就不用担心会伤害到周围的人。

然而就算每天这么被工作推着走,钱还是不够花。看看身边比自己有钱的人,他们貌似更加焦虑。大家都普遍焦虑如何才能挣到更多的钱,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的勾心斗角中挣扎出自己的一片天。貌似你再努力也永远都有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一想到这我会有点绝望,我该如何在这个充满铜钱味儿的城市安身立命。我不要变成只知利弊不管对错的大人,然而我又不可能一直假装自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特别是在面对年迈的父母的时候。

很多深夜我都会辗转难眠。可能因为工作上的一些杂事儿,也可能因为担心这职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坎和重要的节点我该如何迈过去和把握。可望着比自己职介高的人,更忙更累,压力更大,便觉得这该死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在这座冷冰冰的城市里,只有自己的事业才最有安全感。因为这决定了你的圈层,你的际遇,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仿佛大城市的繁华都是属于工作狂的。像我,稍微一犹豫就好像很多人从后面超过了你。

在精力几乎全被工作占据的同时,面对亲情,爱情,或者友情,都显得很苍白无力。总是在赶一个又一个项目的deadline,疲于在不同的人之间腾挪,参加不同的社交场合并且带有很功利性的去认识一些人。与其说麻木了,还不如说懵了。我生活的出路在哪里?

这就是这部片子可贵的地方——永远不要因为对职业发展注入了全部的精力,而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这么努力的活着。我本应该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去户外和亲密的人散心,在阴雨迷蒙的天气搂着爱人在沙发上看肥皂剧。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活成事业女强人和男强人,为什么就不可以浪费时间甚至发呆来缓和下内心的紧张和充实。尽管这个价值观趋同的社会喜欢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一个人,在我们心中的那片自留地里还有什么。那些纯真的热爱都去哪了。

每个人一想起孤独终老就害怕至极。然而每个人都在把自己逼成不太能允许他人打扰的模样。到最后还需要尝试着让别人迈进自己的comfort zone。这一切貌似都与我们一开始要在这座城市打拼的初衷背道而驰。

芭蕾舞演员的鞋子永远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辉,可当脱下这光芒看到自己伤痕累累的脚,你是否有那么一点点小私心,心疼过自己,心疼过这些年流失过的,能与身边的人分享的纯真无邪,而又极其简单,容易快乐的时光。

 短评

人文主义生活方式对实用主义生活方式的一场偷袭,或者“胳肢”?她极力逃避被肤浅的“幸福”“快乐”套牢的生活,但荒唐的尴尬癌大爆发过后她竟也不可避免地思考起所谓的“人生”,结果啊,人生很让人失望,那些陈词滥调就是人生。但生活却因这假大空的思考有了一丝莫名的温度。

3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不满意。全片充斥着自私的人文关怀和刻奇式自我感动,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身上讨论,谁需要被救赎以及如何救赎都是非常先入为主且片面的。片中父女的互动揭示着无比冷酷的事实和无法逾越的误解。殊途同归只是理想,归根结底人都是孤独存在着的灵魂。

6分钟前
  • H!karu
  • 还行

基本跟导演之前的作品差不多,靠耍嘴皮子逗贫推进剧情。无论怎么在剧情上找亮点,都只是电视电影的水平。让我比较欣慰的是用大篇幅介绍了企业界女性的工作生活方式,并且还算合理,要知道电影界搞创作的一般不太熟悉企业界的工作方式。

7分钟前
  • 小A
  • 还行

过誉了 看完daniel blake再看这就觉得这些中产阶级的危机和焦虑都算什么...真不需要三个小时去摸索个答案

11分钟前
  • 浮游物
  • 还行

场刊史上最高3.8分,只能说文化隔膜太大,只要老头一说话观众就发笑,而我以及问了一圈中国记者都是一脸懵逼,很难get到点。非常生活化的电影,古怪滑稽的父女关系,片长近3小时。女主闺蜜抱怨:跟中国客户们吃饭,一上来就被灌晕,然后听他们唠了五小时中文,最终居然成功签下一笔单子!

1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如果这个电影最后拿金棕榈,也是心安理得的结果。

21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全程处处尴尬,穿也尴尬,脱也尴尬;职场事事无聊,忙也无聊,闲也无聊。

22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3 不是我的那盘菜,既没被感动到也没觉得太好笑,也许我就是这位丢掉了幽默感生活意义的女儿,需要一个戴上牙套假发披上兽毛的父亲角色来安慰。德国人真是对nudist不要太痴迷。

24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可看度很高,很娱乐很趣味性的电影。大量的喜剧元素让观众可以非常享受这个故事,而内里则是父女的亲情,也会感动很多人。在一些细节的关注,女性在职场的困境,都很细腻准确。父女两人的表演也很出色。小惊喜。

2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海报好好看,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句:你幸福吗?

34分钟前
  • ╯^╰
  • 还行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喜和悲的混合,是一只怪物闯入了苦苦经营的派对。玛伦阿德洞见了这点,并清晰简明地拍出了绝无仅有的[托尼·厄德曼]。当表演遇见了务实主义,真的变得假模假式起来,假的却显得那么真切。此起彼伏的尴尬之中,生命的喜悦、荒诞以及背后无尽的苦涩、孤独和无从实现的愿望被照得通亮。

38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两个半小时,无聊到爆炸!!!给裸体Party和黑屌怪加一星吧。

3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你幸福吗?你过上想要的生活了吗?新年将至,央视记者走上布加勒斯特街头,就这一系列问题进行随机采访,此时一只保加利亚黑鸟拎着起士擦子气喘吁吁地走来,转眼又消失在人海,地上多出一副假牙。

43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场刊评分虚高,胜在没有刻意制造戏剧冲突。父女间的千言万语,在什么都没说中说出来了。——最后父亲披着厚厚绒毛慢慢穿过公园,突然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

4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大毛怪很暖心,但剧本里充满了无法忽视的鱼钩和新精英主义不讨喜的一面——力图表彰自身的感性和对缺点的正视,用博眼球的天体party方式来表现发泄,但自始至终都没看见多少在表演中自发出现的同理心,完全是和好莱坞标准同质的做作。

46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如果欧洲中产阶级的疗愈要用一个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无聊气质的故事来完成那也真是可悲,工作忙忽略家人、和第三世界野蛮人打交道、压力大得性冷淡了,150分钟就说了些不疼不痒的事,最后唱首歌脱光衣服丢掉束缚放开自我,人生意义就圆满了,如此尴尬的人生和身份探讨还是直接交给上帝吧

50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较差

亲情和时间可以消除隔阂,一件件诙谐幽默的生活趣事让这对父女的价值观逐渐互相认同,看到最后感触良多。

52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没错,是亲女儿,绝对的

54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以为这又是一部【美国甜心】,结果在最后一秒,叙事线收尾了。

5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太能理解這個片子在國內遭遇的差評了……一般不太接觸德國的人大概根本get不到笑點吧,如此如假包換的德味,讓我想起很多很多人,連對尷尬和溫情的處理方式都是這樣生硬和直接地來。

58分钟前
  • 有必要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