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日子

HD

主演:迈克尔·皮特,卢卡斯·哈斯,艾莎·阿基多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2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3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4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5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6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3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4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5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6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7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8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9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最后的日子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布雷克(MichaelPitt饰)一个通身充满忧郁气质、内心敏感纤细的音乐人。商品社会和都市喧嚣已经让他精疲力竭,他从大都会逃脱,躲在森林中的别墅。穿着怪异的他每日喃喃自语在林中穿梭游荡,荣誉和金钱,地位与名望在这一刻全部失去了意义。即便如此,周遭的世界仍不断侵犯着布雷克最后的领地。朋友、经纪人、录音室、陌生人……你来我往,不绝如缕,而真正有几人关心布雷克内心的嬗变?几日的独处后,布雷克独自在地下室演奏最后一支曲子,随后仰望天堂,不再回还……神奇动物:自然历史日蚀入侵大汉巾帼永不回头人吓人2023烈血暹士2新鲜人你邻居的妻子拦截时空战场人生1984孤儿怨:首杀应急响应第一季皮囊之下人生绕圈圈大人物乔黑暗复仇手足情1988纪录片:海底世界宝贝别害怕健听女孩球迷达人非常病患第一季三更半夜居然要香蕉爱的真实故事恋途未卜[真人版]老妈子与秋大醉侠大逃狱候车大厅扭转钱坤2017黑桃皇后之黑暗仪式七音符开封府未删减版苦菜花冲出保险区夜之眼烟花毒药1991刑事毒液:致命守护者那刻的怦然心动喜乐长安

 长篇影评

 1 ) 生命远逝,灵魂尤在

文/故城

我不得不用一个让人想到死亡的词句形容这部片子,因为《最后的日子》是一部关于死亡的呓语之作。主人公将浮草上所有的脚印微微掩上,想让自己迷失,也永不回头,他在激情与平淡中来回踱步,那是点燃与熄灭的咒语,让人猝不及防。

《最后的日子》(Last Days)继《大象》后又一次亮相坎城,加斯·范·桑特这次没有能载誉而归,但这次的亮相依然引得众人侧目,不同于拉尔斯从《狗镇》(2003年也是以电影形式的突破与《大象》一样轰动坎城)到《曼德勒》(Manderlay)的作茧自缚,本片中那种难以捉摸的时间与空间的跳转依旧醒目,回忆与纪实同时存在,缝接、剪断都不露痕迹,保持了散文化叙事的精髓,也延续了极简叙事的风格化需要。

影片的散文化叙事最初得益于匈牙利著名导演贝拉·塔尔(Bela Tarr),他的那部《恶魔的探戈》(Devil’s Tango)使得范桑特有了拍摄《盖瑞》(Garry)的欲望,于是我们看到范桑特前后截然不同的风格转变,而这种转变绝对不是为了取悦观众的趣味而做的心照不宣的调整,圣丹斯电影节开幕式上半数观众离场便是一个佐证。随后的《大象》则顺利的击垮观众的审美习惯,散漫的、没有明确目的的叙述和对部分细节的关注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原本的冗长与沉闷也随之消失了。

第一个长镜头是主人公布雷克穿越静谧的丛林,来到小溪旁。人物从镜头一角或边缘进入,又从另一角消失,在极度的原始化背景下,我们听到的是背景音乐的圣歌和布雷克一个人梦呓般的自语。很快,第二个长镜头给出了他从密林斜坡划到河岸旁,扎入湍流的溪水,像个游荡在森林深处的幽灵,放肆、无拘无束。接下来,我们看到一个个长镜头串联起来,生活的琐碎都在不经意之间呈现给我们。跟着镜头走,你不用去思考,片断的影像就是间断性的思考。就像影片的题目《最后的日子》一样,观众看到一个摇滚歌手生命最后两三天的生活。一座大而空的老房子,像个堆了陈年旧物的仓库,昏暗而空荡荡的,偶尔有些阳光也是无精打采的,主人公的口齿含混,偶尔清晰点的对话也尽是断句,思维的跳跃和镜头的跳跃一样的散漫。他穿着黑色的女裙和高沿的帆布鞋,举枪瞄准熟睡的人,躯体开始痉挛,像是有一股电流穿过;他平躺在软床上,闭眼后睁眼,眼睛忽然有了些惺忪,进入了醉生梦死的境界;瘫在座椅上,双手几乎触摸到地板,陡然又精神振作,手中的吉他变着戏法,从寂寂无声到歇斯底里,再归于平静……一切看似漫不经心,却有一种冷静的质感,跳跃的快感。

其实,这种极端的随意性、长镜头套剪,以及简约运镜尺度都体现了本片向影像的极简主义“投靠”。我们看到影片中极少用繁复的色彩和形象,简化干扰镜头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画蛇添足。其实这种改变是自《盖瑞》开始的,在现代极简主义音乐家Arvo Part的配乐下,50个长镜头构成了长达100分钟的生命苦旅,这段苦旅的漂泊感是寄居在范桑特极简的镜头里的。戈达尔说“每个镜头是关乎道德的”,实际上镜头是意识形态的载体,这也意味着本片中的漂泊感和死亡气息是从《盖瑞》移植过来的。站在这个角度,《最后的日子》影像中的极简主义是与生俱来的,具有不可磨灭的范桑特气质。

《最后的日子》看似情节安排并不紧凑,而且在日常事件的跟拍中,更显松散和零碎,几乎是反情节的。但镜头的视角转换以及用镜头回切制造出的时空错位,却都在维持着某种形式的戏剧冲突。这种隐在的戏剧冲突是不同于一般的戏剧化杜撰的,观众对主人公的印象随着镜头游走逐渐发生变化,从起初的无常行为到后来的孤独虚无。当然,影片视角的转换最重要的是为观众留下冥想的空间,它像是文学文本里的补叙,从另一个角度重溯刚才叙述的情节,每当两个不同视角在影像中重合,我都会有种如约而至的欣喜,在一个个空间的空档里填补似乎已经发生但却是同时发生的事。这也就是一部看似没有情节的电影为何观众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拉着走的原因。这种影片构架颇似一个迷局布阵,身在迷宫中或许你会厌烦、苦闷,甚至不知所措,但奥妙玄机不易察觉,它就隐藏在不知不觉地生活叙事当中,张力被拧成一张网,逐步铺开后才一览无余。

影片的灵感来源于涅磐乐队(Nirvana)主唱科特·柯本(Kurt Cobain)的死,虽然过量服用毒品已然被公认,但到现在还有人揣测柯本的真正死因,《最后的日子》就是以柯本为原型还原死亡来临前一个摇滚歌手的生命历程。影片的结尾,没有了《大象》的触目惊心,却多了莫名的抑郁,我想,没有人能抵抗来自于静穆的袭击,那静穆的容颜在我脑海里变为无法预料的幻境,只得静静地注视。

——眼前的温室,我试图蹑足靠近,薄薄的一扇玻璃门挡住我的视线,但最为微弱的风也能让它颤抖,我微闭双眸,从内心搬出惦念,生命远逝,灵魂尤在。

2005/12/30 网易娱乐专稿

 2 ) 只剩时间在流逝

初中的时候很爱看电影画报,俊男美女,注意到力弗·菲尼克斯,年轻、帅气、阳光。后来终于看到他参与拍摄的影片《我和我的爱达荷》,可他早已去了另一个世界。报上说他死于毒品。导演范·桑特说:“我觉得围绕在他们身边的别的事情可能让他们压抑不已。毒品是一个让他们释放的工具,而不是他们死亡的原因。”

《最后的日子》是范·桑特对这些朋友的纪念。主角的原形选择了涅磐乐队的主唱科特·柯本。

死前的几天会做什么呢?自己回答是看书、看朋友、看亲人。问题是除非自裁,否则很难知道自己将结束于哪一天,也就很难安排好这之前的时光了。同样,科特·柯本必须在这部影片的结尾死去已是事实,最后的日子如何过去除了他又有谁知晓?

一个人死了,带走了一个世界,从此留下一个谜。任何人都是。

“对于一个曾经辉煌,在生命的后半程却迷失了自我的人来说,他最后的日子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仅仅是时间在流逝。”我倒觉得,不单单是他们,而是我们大家,最终都将臣服于时间的权力,苟延残喘,看着自己流失。我的回答是幼稚的。

如何表达时间呢?或者只表达时间呢?导演使用了一连串的长镜头,演员们都在即兴表演,主角只是喃喃自语,全片没有情节,全片不时的重复,甚至作长时间停留。

戈达尔说:“每个镜头都是关乎道德的”。

主人公不停的走,风景很美,内心很空,“接受还是返回的旅途?”“老脸死了!”他不停的呻吟,逃避一切现实中的人、生活,他需要的“死亡”在剧终被找到。

“生命是一次没有人能活着出去的冒险。”

最后的日子,电话还会响起,钟声还会响起,自己的退去,一切还在照常运转,一切的生命,退去,还有万物在运转,还有出生和死亡。

再问我死前的几天会做什么?我想我不知道。

 3 ) 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四月是我很不喜欢的一个月份。因为每年这个时候,大小酒吧里就会有好事之徒用蹩脚的英文唱“强奸我”,打开常看的音乐杂志,发现它们被悼词填满,整个国度虚弱的摇滚热情集中在这个月或者说5号前后这几天死灰复燃——更可悲的是,这只是个仪式。死亡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一个人看穿了生是无意义的,享乐和受苦都无意义,那便可以去死了,这很自然。可是死后仍被人紧抓不放,哀怨者有之,痴缠者有之,八卦者有之,估计柯特·科本泉下得知必定要大骂傻逼了。

    美国人民也终于有所表示了,就在科本去世十年之际。最早听说这个消息,我们以为加斯·范·桑特会拍一部类似《大门》的传记片出来,对于这个题材,还真不敢太过期待。后来就听说片子出来了,《电影手册》把2004年度十佳第一名给了它,但我仍然怀疑它会比《灿烂涅槃》给我们更多。这就是我呀,你可以笑我,在大家拼命地科本科本的时候,我是故意要忽略他,遗忘他。巧合的是,今年四月,偶尔去DVD市场闲逛,没有看到一张中意的碟,偏偏看到了这部《最后的日子》,简直像是天意。我必须承认,这电影超出了我的想象。同时,我也乐意羞愧地坦白:长久以来我喜欢穿牛仔裤匡威鞋,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科本。

    是的,我承认,尽管那么多人早把他说俗了,但我依然迷恋科本。这部电影不但重启我对他的遐思,而且把我推向一个难堪的境地:又开始思考生命是什么,而思考的结果是——不可避免地,我又陷入羞愧、沮丧、失落、绝望的漩涡里。导演是模棱两可、欲说还休的:一方面并不用柯特·科本的名字,似乎要尽量和他脱离干系;另一方面又点明是纪念科本,主演迈克尔·彼特的装束也活脱脱一个科本再世。甚至在情绪上也是克制的,布莱克没有哭泣,也没有拿头撞墙,我设想中那一枪的灿烂鲜血也被他回避(连枪声也回避了);最后一段的处理倒是颇为理想化,布莱克死前听到了天堂的仙乐,死后他的灵魂登上了天梯,顺利涅槃(在这一点上导演和普通歌迷没两样,我们都认为那人去了天堂)。但那凉飕飕的疏离感却始终不散,将我的心牢牢攫住,那种感觉,仿佛生命的终点就在眼前。我坐在椅子里起不来,就像好久不吸烟猛抽两口,整个人软掉了。

    整个电影没有什么特别言之有物的东西,不过是记录了一个人自杀之前零散琐碎的事情,可以说能凑够一个半小时简直是个奇迹,但喜欢是没有办法的。不说别的,单说主人公佝偻的身躯,没有明确讯息的喃喃自语,表情稀薄的面孔,那种机械僵硬的身体语言流露出的神经质,这些虽只是简单的表征,但已经让我着迷得不行。在我心目中,一个真正有灵魂的人,一个被形而上的痛苦折磨的人,应该是这样子的。

    作为一个乐迷,本来是希望从中听到Nirvana的歌曲的。如果我来拍,甚至会把一整张纽约不插电都放进去。但事实是,即便导演没有这样做,效果也还是不错的。尽管Pagoda,The Hermitt,Mirror/Dash这几个名字我一个也不认识,而Michael Pitt等人也不是专业歌手,然而他们的创作真的很棒,特别是Michael Pitt那首《Death To Birth》,懒散、绝望的腔调像极了科本。电影平淡中制造曲折的方法是打散了时空顺序来叙事,你会发现前边出现过的场面,后面会再来一次,只不过镜头换成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讲述,或者把前边的故事多延伸一点,让你知道多一点细节。于是,前边被当作非叙事体内配乐的,到了后边就成了叙事体内配乐。《Death To Birth》就是这样的情况,第一次听见只把它当作背景音乐,而第二次时才发现是布莱克唱的,由浅吟低唱到撕裂性爆发的经典套路中,虚妄的平静被真正打破,随后“铮”的一声拉断的琴弦使痛感蔓延到再也无法收拾的程度。

    音乐上最大的神来之笔应是用到了地下丝绒的《Venus In Furs》,这是一首经典到没得说的阴暗民谣,甚至有一点圣歌的意味,我毫不怀疑所有人都会被它深深吸引。“我累了,我倦了,我可以睡上一千个年头……”这样的歌有一种催眠的效力,使电影陡然间暧昧而迷人起来,而这歌词不也正写照了将死之人透彻的淡然和坦然么?我愈发觉得死是不需要深刻理由的,正如人活着也是没有深刻理由的。生命不存在什么重大意义,之所以一直苟活,是为了知道何时可以从容赴死,当这个答案在27岁上找到了,那就意味着省得去遭那几十年的罪了。想透了这一层,对生命也便没有了留恋和不舍。

    绝望,是那样一种适合于沉溺其中的情绪,再没有比它更好的了,因为它符合人类孤独的天性。我极为珍惜这种体验,但要跳出来把它说清楚,却注定是白费劲了。有感觉也好,没感觉也罢,它早就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里面了。

 4 ) 为了纪念...4.5...清明

  被某狂热分子提醒才想起来,为了纪念,掏出了两次没有看完的片子,好吧,我至少为了他破了,从不拖着看片子的先例...所以觉得应该记下来...- -;
  片子除了原声,应该就只剩下对他老人家的追思了...只是不小心看到盖在神似的长发下的那张脸的时候,就会有点想骂人...
  一个片子概括不了任何事,即使起了个逃脱责任的名字...多数人对这厮的感情,是寄托在自己有限而美好且过去的轻狂回忆里...是神圣不可侵犯滴...自然长发下的脸孔也是无可替代的...这不同与其他一些昙花一现的痴迷,或是经典到如土都发光的老人家,要么伤害不到感情,要么影响不了形象...
  于是,所有的态度,情绪,被感觉做作而且流于表面...估计演员也觉得挺冤的...倒是在他以熟悉的姿势拨着弦,唱歌的时候,恍然一丝光芒闪烁,呵呵...
好了,本来也没什么可说的,只是纪念
赶在今天发出...

 5 ) 不一定要有大爆炸

當你即將死去,你最想做什麼?

隱喻Kurt Cobain,雖然我對Kurt這個玩團小孩心中的神並不了解,,但是卻下意識被催促著非看不可。於是我又多了一個偶像Gus Van Sant,用殘酷語言說著青春凋零的導演。

Blake什麼也不(能)做,在林間無目的的遊蕩,閃躲著不知為何要閃躲的人,卻和不需要見的業務達成合約。他並不打算要轟轟烈烈的燃燒生命。

對照主角意識狀態的失焦鏡頭、錯亂的時間線,Blake沒有對著誰說、沒有誰聽懂的囈語,你只知道他焦慮他無助他沒有出口,卻什麼也不(能)做。Van Sant完全孤立著Blake,大部分的時候,鏡頭只是遠遠地長拍他往前遊走的背影,就連Blake的特寫也沒有幾個,觀眾被架開在中遠景以外的距離,誰也不能靠近、不能阻擋他茫然的去路。

但至少Blake拿起了吉他,在空無一人的練團室獨奏,週遭安靜到了極點,只剩下吉他刷弦和低沉的吟唱,鏡頭緩慢的向後退去,突然間他拔去一條弦,不去管缺弦的吉他聲變調了仍然照樣唱著。裸露而震撼的畫面。

Van Sant沒有說Michael Pitt被選中重現著Kurt,但是似乎誰都清楚。削瘦四肢套上橫條毛衣,總是挖洞的袖口和破褲,一副誇張的墨鏡,甚至在Pitt穿黑色蕾絲女裝現身時,我被螢幕上那個(男)人的魅力吸引,就像愛上某個人。也許Kurt就是這個樣子的我暗想。

連槍響也沒有,他最後的日子結束,半透明的Blake脫離軀殼,攀著窗框往上爬離鏡頭。他死亡的事實是一個震驚的消息,但是死亡發生的瞬間,卻像在窮途末路的後段,靜靜地抵達無法再繼續的終點。

沒有太多音樂,這絕對不是一般的搖滾電影,我不能從這裡開始認識Kurt Cobain和他的音樂,但我能看見他人生最後的焦慮、空洞和凋零。

 6 ) 我就是来扯扯~

放了整一年.终于还是把它从我快爆的硬盘里揪出来看了..
Gus Van Sant我不多说了.不爱听什么人给贴上"小众"的标签.没劲.就是觉得挺好的挺冷静的镜头.没了.还是说Last Days吧..
其实.这也不是真的Kurt Cobain.也不是要说摇滚歌手.跟Nirvana也没甚大关系.它就是拍了一个人.他死了.就是这么简单.Michael Pitt这个瘦子.几天没洗脸,穿的乱七八糟,架着个肩膀,一副嗑药嗑到快死的德行.他嘟嘟囔囔的说些没逻辑的语言.他不要见人,像幻想自己会见光死的神经病.就在拨拉着吉他哼哼着唱歌的时候貌似活过来那么一会.
一个半小时的死亡过程.Black死的也算漫长了.看他这么死着一直也没什么太大感觉.反而是他唱歌时候活过来那么一小会让我突然很难过.琴弦也断了.他赤身裸体的离开了他的身体.还有没有在没头脑的嘟嘟囔囔..
电视上放着他死掉的消息.挺官方的话.他的身体就躺在那小房子里.独自的.没给人什么准备的.好像倒也不是很凄凉.电视新闻在继续.那些几乎忘掉了他的人们得知他的死讯.他似乎又活了..
我在想.死这个过程要用掉多长时间.要是有一天认识自己的人都死掉了.也就跟自己死了没什么差别了吧.没有人知道我是谁了.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参照我还活着.又或者哪一天脑子哪里的血管爆掉了.傻了.得到拥抱也不再感觉到温暖.那也就是死去了吧.剩下的也不能算是活着.就是慢慢等着在这个死以后再彻底的死一次.
我突然想.Black说的没头脑的话他自己听得懂的吧?嗯..好像也说不
准.像这样迷迷糊糊的死掉了好像也没什么不好.和死比起来.见人才更让他觉得慌张.大概没想过也没来得及害怕.死就来了.确实也没什么不好.
在Michael Pitt的无辜脸上我什么也没看到.就好象他没活过.也没有即将要死去.算了.就扯这些吧.已经挺扯的了..

 短评

我也曾迷茫如此这般~~

6分钟前
  • 淡定哥走路带风
  • 推荐

从头到尾都有一种腐败将死的感觉。柯本死的太早。为何不直接拍柯本要用这个隐射呢?

11分钟前
  • 七十三
  • 还行

chaos.

12分钟前
  • |
  • 推荐

盖瑞+大象+kurt

16分钟前
  • 推荐

看在科本面子上给两颗心吧

17分钟前
  • 七八九十
  • 较差

节奏缓慢,情节琐碎,几乎毫无看点;但摄影及声音剪辑充满魅力,结果是哪怕对非乐迷来说,影片都充满了死亡的腐朽之味,成为一场令人难忘的濒死体验。哀悼Cobain。

21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

24分钟前
  • 法克玛勒格彼得
  • 较差

看得太压抑了

29分钟前
  • Peggie
  • 推荐

cobain

33分钟前
  • 29.
  • 力荐

我觉得很棒!实验性质的电影和安静的能让人睡着的长镜头才是对柯本最好的纪念吧也许。我真想让时间停止在练习房里自弹自唱的那一刻。

35分钟前
  • ArenA
  • 推荐

因爲完全不知cobain是誰,可能無法深入體會感受,單從純粹電影來看,那些長鏡頭停滯得讓我有點喘不過氣,這是否就是last days的感覺.後勁很足,越來越壓抑.客觀來説可以給四星,只是如此絕望的電影實在不適合推薦.(在最後我還是客觀地給了四星)

36分钟前
  • l.m.
  • 推荐

Kurt Cobain

41分钟前
  • redlunch
  • 还行

也许是我看得没耐心

44分钟前
  • 若汐
  • 还行

不喜欢Gus Van Sant的完全没有必要看这个片子。

48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推荐

没有想象那么好

51分钟前
  • Kreuzberg
  • 还行

音乐真好真好真好。

55分钟前
  • Rach
  • 还行

柯特·科本的最后日子用朱自清一句话就概括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子和[大象]还是有对比参照价值,但是没有那么多刺,很多“无意义”的段落情绪非常好。

60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他终于死了

1小时前
  • 杨小羊
  • 较差

最后他想死吗

1小时前
  • vii07
  • 还行

我心中的KURT

1小时前
  • Wendy. Q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