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1967

HD

主演:安妮·班克罗夫特,达斯汀·霍夫曼,凯瑟琳·罗斯,威廉·丹尼尔斯,莫瑞·汉密尔顿,伊莉莎白·威尔森,巴克·亨利,布莱恩·艾弗里,沃尔特·布鲁克,诺曼·费尔,爱丽丝·格斯德丽,马里恩·洛恩,埃达·盖尔,弗兰克·贝克,乔治布鲁格曼,乔治德诺尔芒迪,理查德·德莱福斯,鲍勃·尤班克斯,迈克·法雷尔,伊丽莎白弗雷泽,唐诺·葛勒特,哈利·霍尔科姆,Jonathan Hole,Robert P. Lieb,伊莲·梅,伊娃·麦克维,本·墨菲,斯图尔特·尼斯贝特,威廉·H·奥布莱恩,萨姆?奥斯廷,诺姆·皮特利克,伯纳德·赛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6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毕业生1967 剧照 NO.1毕业生1967 剧照 NO.2毕业生1967 剧照 NO.3毕业生1967 剧照 NO.4毕业生1967 剧照 NO.5毕业生1967 剧照 NO.6毕业生1967 剧照 NO.13毕业生1967 剧照 NO.14毕业生1967 剧照 NO.15毕业生1967 剧照 NO.16毕业生1967 剧照 NO.17毕业生1967 剧照 NO.18毕业生1967 剧照 NO.19毕业生196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毕业生196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本恩(达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饰)对前途十分茫然,偏偏在这时遇上了风流的鲁滨逊太太(安妮?班克罗夫特 Anne Bancroft 饰 )。虽然不再年轻,但鲁滨逊太太却一再勾引本恩,二人发生了关系。他们在约会过程中,本恩遇上了太太的女儿伊莱恩(凯瑟琳?罗斯Katharine Ross 饰 ),被她的纯真青春深深吸引。本恩吐露了爱意,与伊莱恩开始了正常的恋爱关系,却遭到了鲁滨逊太太的剧烈反对。母亲的震怒使伊莱恩觉察到了一些内情。伊莱恩非常伤心,仓促同意了另一个人的求婚。本恩冲向伊莱恩结婚的教堂,他要力挽狂澜……荒村公寓国语版外来媳妇本地郎16神的天秤老虎的眼睛28个月亮双面生活空手道美国恐怖故事第十一季有话好好说双脑人呼喊末武江湖之相忘江湖只要动下手指邻居2012香车美人门2007放飞理想拉字至上:Q世代第二季生死自由唐砖下之灵域双生塬上春来早绝佳的解决师反派第一季伦敦来的明信片华门儿媳过境救援班主任铁甲小宝剧场版:圣诞大作战暗游记1不良厨娘人生密密缝井冈山U形转弯轻松生活1937芝加哥急救 第九季乒乓球危机之神荆轲刺秦王复仇游戏指导惊魂游击战杀出太平镇隼消防团血观音校园G大调嘻笑鸳鸯

 长篇影评

 1 ) 呆逼青年春愁记

早就知道这是部出名很早的绩优片,为此早就想找它来看。在网络电影还不发达的时候,还在岭南音像楼买了D9的碟。只不过一直没有看文艺片的心境,就延宕下来。

本想说希望越高,失望越大,仔细想还不是那么回事。是这部片的确太神叨叨了,再没希望也不好看。

开头出现了一个外观起码是幼儿园小朋友的父亲的人,然后告诉我这是21岁的男猪脚。很有违和感。而且他也呆呆的长露出傻态,嗓音是做作的话剧腔,低沉浑厚。他在思考前程,为前途迷茫,以致在派对上都踉踉跄跄。不告诉我他是优秀毕业生的话,肯定以为这大龄青年缺心眼。
但还不妨事,继续看下去。罗夫人勾引少年和通奸这都还没什么,虽说细节上怪怪的,但毕竟社会还有这档子事。罗夫人不让俩孩子见面也正常,伦常难以交待嘛。

然后怪事就继续了:男猪突然着了魔一样迷上伊琳,很没道理的去学校追寻。鉴于他一路走来的痴呆相,就原谅他忽然喜欢上人的不靠谱吧。伊琳在学校被他说服后,就迅雷不及掩耳地也爱上他了(之前他们只谈过一两次),并且后来还爱得很疯狂,连续上演“夜荐”、“辞岳”、“婚走”三段折子戏,当上了“落跑新娘”的鼻祖。

剧情的突兀和不靠谱,要放在现代电影,得被人骂得臭大街。即使有几十年的时光冲淡,让我们对影片的逻辑性降低了要求,可太不合常情的转折,还是不会得到认可。这不是别出心裁,这是犬奔豚突。我曾经评论《红牡丹》说,不能因为怀旧,就把狗屎也说成香花。

男猪没有任何烘托铺垫的情况下,执拗地喜欢上通奸者的女儿。通奸者的女儿只见过两面且知道他与其母勾当的前提下,毫无铺垫地热烈爱上男猪,对谈婚论嫁的男友弃若敝履。这是啥编剧啊?

另外,看一半才知道男猪脚几十年后出演了《拜见岳父2》里的二逼父亲,满脸猥亵相在亲家面前谈床事的老厌物,还特能蹦跶。这个丑角形象让人生厌到要移恨于班杰明。貌似他还蛮出名的,奇怪。

另外2,这部片的主题歌真是天籁啊。如此妥贴,入耳即入心,萦怀的青春跳跃感。以前知道这曲子名叫毕业生,但不知跟这出戏有关联。太糟蹋配件了。

 2 ) 毕业生:就是“未解决”

   这部片子很经典,我却是今天才看了.电影标题与我近况很合衬:毕业生.虽然片子那么老,但里面表达的东西,我想有相似身份的人多少会有点感触.
   影片主要想表达年轻人初进社会时一切别扭,生涩和痛苦的迷茫感吧,然而不仅是心理,说那是毕业生的现实也可以的.看的时候有时怀疑这电影剧情是搞笑还是认真的?有些地方看着都笑了,但又觉得不对,好象没有立意搞笑的感觉.
   两个人交往的情节真的很尴尬.就那么牵强的约会,会产生多浓厚的感情我真的很怀疑.Ben一直给我的感觉是迷途的小羔羊.从学校的环境出来,对一切都还是那么生涩,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一点头绪.他一直为这个问题苦恼."i don't know"是他说得最多的回答.对Elaine的执着是否因为难得找到了一个暂时可以追求的目标?因为Ben在追求女友过程中经常以特写镜头展现的眼神,充满倔强和希望,我怎么看都像是一种年轻人实现自我,获得肯定的挣扎,而不像是坚定的爱意呢.而且他也从未要求Elaine爱他,只是要求和她结婚.好象他只是决意要实现一件自己决定了的事.
   而Elaine的感情也是半推半就式的.涉世未深时第一个约会,因为男方吻了她,所有的荒唐都可以抛开.本来要拒绝掉追随她至课堂的Ben,只因看到对方突然决定放弃,又动了心.戏中并未交代他们实际交往的程度.在我看来他们彼此都不了解.他们的感情是典型的初恋式:懵懵懂懂似是而非.这样的结合,可以说后患无穷呀.
   结尾对两人面部表情变化的展现,让我对他们的结局不甚乐观.Elaine注视那个把她从婚礼中抢过来的男人,但得不到眼神的回应.她是Ben不顾一切而终于得到的女人,但此刻Ben好象失去了注意她的心思,只是麻木地看着前方,好象在想:我下一步呢?可以追求什么?而Elaine也只好收起表情正过头去. 他们两个背弃了家庭,打破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也没有自己的事业.他们甚至连坐上的巴士要开到哪里也不知道.他们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影片以破旧乡村巴士扬尘而去的镜头做结束,并没赋予一种预示美好未来的感觉.
    总结来说,电影提出了Ben作为一个毕业生的迷茫和焦虑,却没有在最后解决他的问题.问题还是问题.或许这就是电影想说的——什么是毕业生?就是不确定,"未解决".

 3 ) 【译】给安妮.班克罗夫特,给罗宾逊夫人

【觉得写的很好就穷极无聊的翻了这文,Roger Ebert蛮有爱】

安妮.班克罗夫特(Anne Bancroft)(1931-2005)

“我在这里对你说,罗宾逊夫人;耶稣爱你的程度,比你想的要深。”
                   ——《罗宾逊夫人》西蒙与加芬克尔

安妮.班克罗夫特(Anne Bancroft),因一次表演赢得了学院奖,又因另一次表演赢得了永恒的名声。而星期一,在纽约, 她死了,享年73岁。

她曾得了奥斯卡奖,因为她的那一部《奇迹工作者(The Miracle Worker)》(1962)中,她饰演的安妮.沙利文——一个家庭老师——摸索着进入了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的世界。而她那不朽的名声,则来自于一部《毕业生(The Graduate)》(1967年),其中,她扮演的罗宾逊夫人——一个已婚妇女——用她世俗的性欲去勾引一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达斯汀.霍夫曼)。而如今“罗宾逊夫人”这一名字,早已成为了性感的中年妇女的代名词,不仅仅是因为有名的西蒙和加芬克尔(Simon and Garfunkel)曾为这个角色谱写过一首充满赞美的歌,。

班克罗夫特小姐,曾嫁给了作家、导演和喜剧演员——梅尔.布鲁克斯(Mel Brooks)。40多年过去了,如今,她死在了纽约市的西奈山医疗中心,死亡的原因是子宫癌。

在那一部《奇迹工作者》之后,班克罗夫特曾被奥斯卡提名过四次,甚至更多——《食南瓜者(The Pumpkin Eater)》(1964年)中,她扮演了一个受情感折磨的妻子;《毕业生》中,她是罗宾逊夫人;在1977年的《转折点(The Turning Point)》中,她饰演了一个选择了事业而放弃了私人生活的芭蕾舞者;在《上帝的女儿(Agnes of God)》(1985年)中,她是一个女修道院长。而在剧场舞台上,她也享有盛誉,曾因《两个跷跷板(Two for the Seesaw)》和《奇迹工作者》的表演,而获得了托尼奖。

阿瑟.佩恩(Arthur Penn)——上述这些戏剧,以及《奇迹工作者》的导演——曾对《纽约时报》说:“她的面孔上十秒内发生的变化,够绝大多数女性‘变’上10年了。”

这里说的,当然指的是《毕业生》,在这部片子里,她是一个极为传统的郊区居民的无所事事的妻子,大胆地引诱了本杰明.布拉多克——一个由霍夫曼扮演的角色。后来,他与她的女儿(凯瑟琳.罗斯饰)坠入了爱河,情节就变得相当情绪化和危险了。而本杰明静静注视着罗宾逊夫人穿着尼龙袜的一条腿的瞬间,成为这部电影意象的一个不朽标志。

虽然,这部片子将“代沟”做的很大,拍片那时,班克罗夫特却只有36岁,而霍夫曼是30岁。1997年,我又重温了这部的电影,以一种和30年前完全不同的方式,我重新认识了它。当年,我发现的是,罗宾逊夫人“性感的超凡脱俗,泼妇似的让人着迷,足以使这一次的诱惑令人心服口服。”

而在1997年的评论之后,我写的是:“好吧,罗宾逊夫人,我要对你说:你从那令人难忍的蔓延物——本杰明——以及他带给你的挫败中幸存下来了。其实,你在《毕业生》中扮演的是一个最能引起同情的,也是最聪明的角色。 ”我又写道:“影片中,罗宾逊夫人是唯一不守旧的人。她对混日子的丈夫无比厌烦,她酗酒,她引诱本杰明不是出于欲望,而是出于一种友好的感情,或者说是绝望。化妆和灯光可以用来使安妮.班克罗夫特看起来更老。但是,有一场戏,是她在暴雨中被浸透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脸,没有欺骗和遮掩,她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美人。同时,她也是冷笑的、嘲讽的,以及发音清晰的、口才卓越的——总之,她是这部电影中,你唯一会希望与之对话的的人。”

当我重新写完这篇评论后不久,就遇到了班克罗夫特小姐和布鲁克斯,我告诉她,我确信罗宾逊夫人是那部电影中最迷人的角色。 “当然,她是。”班克罗夫特笑了,“你认为我为什么会接受这个角色?”

-----
她与布鲁克斯的长久婚姻关系,就像是两个机智的口头杂耍者在走钢丝。布鲁克斯安排她在他的《灼热的马鞍(Blazing Saddles)》(1974年)和《无声电影(Silent Movie)》(1976年)里客串演出;他们“双星合璧”,出演了阿兰约.翰逊的《生存或者毁灭(To Be Or Not to Be)》(1983年);并且,在《吸血鬼:死亡和爱它(Dracula: Dead and Loving It)》(1995年)中,布鲁克斯让她扮演了一个灵媒先知者。

在《沉默电影》里,她向内斜着眼(所谓斗鸡眼),简短而抢镜的时刻就到来了。在一次对布鲁克斯的采访时,我观察到,她似乎能够让两只眼珠朝不同的方向倾斜。

“你是怎么做的特效呢?”我问。 “特效?”布鲁克斯说,“没有任何特效,这就是安妮!她真的可以做到!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娶她。12年前,我们坐在21路车上,我爱上了她,我问,“说吧,我怎样?”作为回答,她像这样斜眼看着我。现在我知道了,这就是爱。几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安妮适合的角色。不是《奇迹工作者》,不是《食南瓜者》,不是罗宾逊夫人。真正适合她的角色,是一个可以让她斜眼的角色!”

乔治.安东尼,CBC娱乐节目的主管,依旧记得班克罗夫特和布鲁克斯是一对“真挚坦诚的爱侣,早些年的时候,两人以在公开场合打架而出名,几乎与伊丽莎白.泰勒和迈克尔.托德有的一拼。”他回忆他们的一次“武斗”,他抓住她的手臂,而她拉离并推开他。安东尼的故事是这样的:
“‘你居然胆敢碰我的乐器'!”她狂怒,以她在演员工作室里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愤怒。
“‘哦,所以这是你的乐器?’
“‘是的。这是我的乐器!’
“‘好吧。那么来弹一首《忧郁宝贝》吧。’”

她是意大利人,他是犹太人,在一起就会碰撞出电流。外表上,他俩都很幽默风趣,但是他总是如此;而她有时也要歇一歇、缓一缓。他们的事业生涯有起伏,布鲁克斯有过后来的《太空炮弹(Spaceballs)》(1987年)和《生活发臭(Life Stinks)》(1991年)的票房暴跌和不景气,然后,他又带着他的1968年的音乐版的喜剧《制作人(The Producers)》回来,成为了百老汇的历史上最卓著的重磅一击。

她从电影起步,因为她很喜欢观察,在阶梯的最底层时,她声称在《在逃的猩猩(Gorilla at Large)》(1954)之中,自己已是很主要的人物。完成了几次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后,她转向了百老汇,并得到了两个托尼奖,以及获得了其他的成功,然后,她返回了好莱坞,更进一步的攀爬着阶梯。

她一共出现在大约65个电影、电视电影和连续剧中,其中著名的有《年轻的温斯顿(Young Winston)》(1972年)中的珍妮.丘吉尔,《嘉宝说话了!(Garbo Talks!)》 (1984年)中的嘉宝的铁杆粉丝,《查令十字街84号(84 Charing Cross Road)》(1987年)中的一本书情人,《最老的仅存同盟国寡妇告诉所有人(The Oldest Living Confederate Widow Tells All)》(1994年)中的主角,以及 《直至维拉Up at the Villa》(2000)中富有的意大利公主。

当舞台版本的《制片人》转移入百老汇之前,它在芝加哥开幕,很明显,在揭幕的那一夜,注定了这个音乐片将会是一个巨大冲击。在宴会过后,我问她,她一直以来在做什么。 “我一直在退休的状态,”她说,“我接受一些邀请,然后再次退休。”


她出生于1931年,布朗克斯,安娜.玛丽亚的意大利语区,并保留了布朗克斯口音,作为她表演仓库中的一个选择。她迷人的外表之下,阿瑟.佩恩说:“她是一个重型的布朗克斯。”

在她演艺生涯的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她曾名为安妮.马诺,后来,她决定改艺名为“班克罗夫特”,美联社曾报道说:“因为它听起来很庄重。”她在1964年遇见了布鲁克斯,是在录制一个佩里.科莫电视特别节目的时候。

今夜,百老汇剧院将会专门为了她,熄灭舞台幕布前的所有灯光。

2005年6月8日
文: Roger Ebert 译:盐lynn

原文地址
  http://rogerebert.suntimes.com/apps/pbcs.dll/article?AID=/20050607/PEOPLE/506080301


 

 4 ) Still Crazy After All These Years

(开头太碎太矫情,需调整,有兴趣从后半段看吧,谢谢)
这已经是第n+1次看这部电影了。你能给自己的兴趣找一个理由吗?反正事已至此,不如……就由他去吧。
遥想当年初次接触《毕业生》时,竟然单纯的被开头本杰明一句i wanna to be different瞬间征服,猛然点燃了青涩少年心中一点点膨胀的理想和野心。不过,虽然那时已经告别了一旦出现亲密镜头便要捂住眼睛从指缝间偷看的时代和年纪,但终归还是没法接受那种……奔放的遭遇,更没法理解那个“握手”的形象比喻。
无比喜欢被迫展示潜水服的那段、虽然通常情况下并不容易接受过于明显的象征意象,但我总会在看到此处时听见自己颤抖的叹息。
帮助别人庆祝自己的生日,这种事情连我都经历过若干次。无辜的被充作化装成主角的道具,这种感觉很冷。
沉重的呼吸,厚厚的面罩,听不见外界的噪音却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左右,直到身不由己堕入游泳池的时候仍在挣扎。从此,大学时代的本杰明沉入水中,一个妄图颠覆的形象代替他出现在塔夫脱酒店的床上。
家族、世俗、道德的禁锢需要用乱伦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打破?
本杰明给出了一种选择。
我不知道别人怎样,可当我自己屡屡面对那种出自父辈好意扑面而来的排场与陌生面孔时,我的表情竟然跟本杰明小朋友惊人相似,心情亦然。虽然反抗方式不如电影中的爆裂,终究还是会充满愤懑与无助。
一个年轻人,一个完全适应校园生活的年轻人,终于到了按照父辈们设计的道路遭遇社会的时候了。没有人想跟父辈们活得一样,即使你的老爸属于最成功的一类。结果自然是,不破不立,他们把不幸沦为自己前辈的顽冥不化的家伙气出了肺水肿。如此循环往复,年年岁岁莫不如是。
当然某些例子总是格外神奇。
我想回到那个神奇的时代,那个光荣的1967年,当世界在“还有十年要打的越战”、第三次中东战争、文化大革命中挣扎沉浮时,切格瓦拉不幸牺牲并且稀里糊涂的幻化成现世的耶稣而遭遇全世界范围的盲目膜拜,这一年,诺贝尔和平奖空缺,《毕业生》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寂静之声》被重新认识。Summer of Love喷薄怒放,花童傲立街头。披头四发疯一样搞定了概念摇滚,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横空出世,列侬遇见大野洋子。多么迷乱的一年,地球没有因此毁灭,我们应该为此感谢上帝。
那个伟大的时代,年轻人历史性的成为主角。这帮非人随随便便就把x generation在凯迪拉克前盖上射了出来。假如我有幸生于那个年代,一定会乐于依靠在宽大的敞篷凯迪拉克车中撞向燃烧的电视墙,假如贝多芬恰巧也在……他一定是开车的那位。
《毕业生》与the sound of silence生于斯长于斯。反叛的每一条印痕都勒在本杰明的手腕上,刻在保罗西蒙的吉他上。
可他们没有“留长发着怪装”,于是也就不会成为我们小时候教科书上偶尔出现的反面典型。他们的生活中没有高速路、大哈雷、凯迪拉克、爆炸头、LSD、性解放、头发上插着的鲜花以及所有那些通俗化的嬉皮象征,也不用偏执的表现普世的大爱,对战争的厌恶,所有纯粹的精神……哪怕这些再美好,终归还是不如花前月下,不如浅浅低吟那般干净和本真。
可他们还是时代的宠儿,或许没有狂暴外表的自由之梦才最纯粹美丽。这是嬉皮士精神与传统的完美契合,就在本杰明和保罗西蒙身上。
回到情节之中。本杰明反叛了,他突然与一切造物气场相冲。
where are you meeting this person?——at the zoo.是保罗西蒙的动物园吗?是那个动物们浮躁的仿佛人类的荒诞空间吗?
他与所有人都无法交流,于是每当话音落下时,总将响起的scarborough fair,一遍又一遍,一段又一段,从歌声到乐声,从欢快到悠扬,从蕙兰芫荽的芬芳到炮火隆隆的火药味,加州阳光里的追梦人,座下的阿尔法罗密欧,恍惚间却总被我当作哈雷摩托。
但反叛不一定意味着彻底决裂。
当现实崩溃到一片残垣碎瓦时,本杰明想起的第一件事竟然是与伊莲结婚。
一个刚刚抛弃伦理底线的人,对于婚姻却依然充满执着和热情,焦急冲动与兴奋期盼无时无处不在本杰明脸上荡漾着。从青年才俊到踩到鞋底就甩不掉的橡皮糖,这究竟是退变还是蜕变?
还有那酝酿两次后突然想起的Mrs.Robinson,是泄愤吗?还是另一种玩世不恭?总是读不透这首唯一为影片所写的主题曲的出现时机。
又为什么会存在灰头土脸蒙尘蔽日的圣塔芭芭拉?加州阳光到此为止?难道本杰明的小红车火力强劲搅动得全西海岸都不得安宁?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搅动了全美国,他们“改变了美国一代人”。
那挥舞的十字架,那钉死过耶稣的十字架,现在变成了胁迫的工具。传统绑架过本杰明,而他的反制手段竟然就是操起传统的终极象征挥向所有坚实的路障顽石。
今天他成功了。
于是有了影史上最经典的一段携手狂奔,衣衫不整的落魄小子和周身绫罗的俏丽伊人,在公车的最后一排放浪的笑着,庆祝这个时代的胜利。
而且终究会是平静,不用在继续踌躇未来,只是预示着这一代垮掉的年轻人,终于能够担负社会的重担和未来的期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每一代人都在一自己的方式长大,每一代人都在塑造自己的完美世界。
你还需要担心他们的未来吗?
我觉得这个国家需要一代人,需要颠覆的嬉皮一代,需要一个摇滚的时代,或者,这个时代已经来了?或者已然过去?
无论怎样,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我们的时代。



附一点小疑问,影片开头某先生郑重推荐本杰明的“plastics”,究竟是塑料产业还是整形外科?


一首歌,间隔20年的贴切,又是20年,希望它换个地方再贴切一次
占领西门町

李寿全
词:詹宏志曲:李寿全

清晨雾散的时候满街还都是垃圾
广场的鸽子飞过他们在西门町会合
长长的大衣和吊带裤火红的头发像尖刺
绿色的眉毛和黑辰膏还有原宿的贴纸
他们成群呼啸过一杯可乐占领mcdonald
广场的画家摇着头台北闹区已陷落
铁链子和皮手套 digital的电子表
学生证在前口袋跳舞票在腰带包
..
这样的孩子你看过
他们是台湾的少年庞克
国家未来的主人翁
他们占领了西门町

你未来的主人翁你们心里想什么
他们的笑声飘过舞会开始在街头

我们喜欢吊带裤火红的头发像尖刺
我们喜欢黑唇膏还有原宿的贴纸

我们是台湾的少年庞克
我们要占领西门町

不要说我们坏我只觉得世界奇怪
不要说我们怪我不习惯忸怩作态
人生的路那么长不杀时间怎么办
年轻时候要玩乐没有后悔的时候

读书工作都辛苦不如跳跳霹雳舞
我们崇拜王永庆是他的儿子多舒服
我们也都想去tokyo hello akina how are you
我们却只能在这里建立自己的天地

他们终究会长大我们终究会变老
他们的梦想会成为事实我们的想法会过去
在未来他们的社会里如果不想被遗弃
当你来到西门町要和他们一起呼吸

 5 ) 《毕业生》:好莱坞的“反抗”童话

《毕业生》摄制于1967年,属典型的好莱坞大工业产品,却阴差阳错地寓示了68年反叛学潮的汹涌而来,和之后转瞬即逝的终结。它以美国式电影叙事手段向观众讲述了何谓“反叛”:出身优越、学习优秀的常青藤毕业生如何挣扎于顽固的世俗封圈中,如何试图反抗,如何最终逃离“苦海”。和六八后真正表现叛逆青春的残酷叙事(如《猜火车》、《发条橙》等)相比,《毕业生》实在太过温情脉脉、软绵乏力,就像一块暧昧不明的遮羞布,咋看起来似乎暴露了资产阶级虚伪阴暗的隐秘,但其实不过是以一个毕业生的心理磨砺来补缀主流的社会伦理观念,重又完好无损地呈现了一块幸福、光明的价值蓝图。

1.
社交派对无疑是《毕业生》叙事体系中最重要的空间符号,它意蕴明晰丰富,为观众(尤其是西方的电影观众)熟悉,因此导演有意强化了“派对”的视觉印象:依靠内容相似的派对场面的一再出现,电影(至少是前半部分)的叙事得以顺畅无阻。
现代公民生活明确分割了私人与公共的领域,却把两者间的大量空白留给了“派对”,从而使这种半公开的社交性聚会变成了沟通私人生活和公共领域的重要情感纽带。派对总是温情脉脉、充满希望,让那些习惯在群聚生活中寻找自我价值的人趋之若骛,并由此生出一种“派对动物”——在那似若公开,却又私密性完好的风水宝地上,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私人情感联系,并洞开了与更广泛社会群体接触的大门。让我们先来看影片中的一个段落:
本杰明的双眼隐约浮现着泪光,茫然呆坐在幽静中;背后,是一个巨大的鱼缸,鱼儿无声自由地游动着。门被打开,灯亮了起来,父亲走过来坐到本杰明的面前,问他为什么还不下去,楼下等待着的都是看着他长大的朋友。父子俩的交谈被第二次的开门声打断,本杰明的母亲也来催促儿子下去。她体贴地为儿子穿上礼服,然后一家人共同步下了楼梯。走下楼梯后,本杰明立刻陷入团团包围中,不知所措……
这是电影开始后不久即出现的派对。伴随着本杰明的步下楼梯,我们开始进入到派对的语言中,见到了一群男男女女,衣着华丽、举止文雅。他们热烈地拥抱我们的主角,夸饰的热情处处浮现,派对的语言符号被淋漓尽致地充分展现。每个派对上的参与者,都是面具的主角,他们的满面微笑是久经锤炼的结果。社会交往的本质,就是面具之道。
在这个重要的社交符号面前,导演刻意强化了本杰明的不适。年轻的名校高材生正站在步入社会的原点上,他的身前,是众声喧哗、庸俗滥情却又虚假无味的面具社会;在他迈出人生的重要一步前,未经修饰的“本我”却在灵魂深处挣扎呻吟,向着社会语法总则发出了强烈的反抗信号。
深层的潜意识,被具体地影像化为了“游泳池”。它是男主角惬意的存在之所,是内心幽秘的花园,是清澈、无形的意识巢穴。泳池的特写在影片中一再出现,配以轻松舒缓的音乐:本杰明在池水中沉浮,他的身边是近似无限透明的蓝。
湛蓝的池水隐喻着无意识的精神世界,它强烈地暗示了毕业生的心灵是那样的单纯而无瑕,仿佛未经雕琢的璞玉。这无疑是导演重要的叙事策略。在派对与泳池构筑的反差中,个体躁动蒙昧的无意识被赋予了道德的美感,即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它是反叛原初推动的力量所在。相反,“派对”所象征的社会公共生活却丑陋虚假,是腐朽堕落的精神毒药,引诱善良的青年“误入歧途”。

2.
达斯汀•霍夫曼扮演的本杰明,是这个社会化道德寓言的唯一主角。他满怀着理想主义,憧憬一种与父辈不同(different)的人生,并企图颠覆固有的资本主义生活逻辑。年轻人的误打误撞,招来的却是主流生活方式的凶猛“围剿”。这一现象不仅昭示了世俗伦理的顽固坚硬,而且暗喻了所有从自我出发的主体精神的最终虚垮结局。
本杰明所面对的,是完全遵循中产阶级意识形态打造的社会。男性和父权是社会和家庭的权力中心。在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保守的中产阶级文化正是美国社会的道德标尺,中年男性牢牢掌握着社会和家庭的话语结构。依靠着中年社会精英的价值观念,社会编织起了一套酸腐、陈旧的价值体系:从汽车、别墅、私人泳池到集体派对,无不隶属于这套保守主义的语法规则。初出茅庐的毕业生,亦将被纳入到这个结构中去,羸弱而无助地等待着业已安排好的道路降临自己头上。
对本杰明来说,人生的道路成为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要么服从父的权威,要么反抗。优秀的毕业生回归家庭,看到的却是在父权指导安排下,不怎么高明的生活方式处处显露为荒诞和滑稽,他由此陷入了长时间段的思维停滞中,焦灼彷徨。井井有条、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宁静安定;相反,它限制了主体的选择自由,生命成了被既定目标规划好的工程图纸。
直到遇到罗宾逊太太,并把她当作倾诉和交流的对象,本杰明这种莫名的焦虑才稍稍得以舒缓。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很快落入了罗宾逊太太的情欲圈套中,不能自拔。
这种非同一般的情感关系,完全偏离了社会道德准则。它是俄狄浦斯式的乱伦纠葛,以反抗“父”的名义勾结母亲,寻求主体建构的其他可能途径。对普遍社会原则反抗的初衷,在此异化为对母性肉体的征服——俄狄浦斯欲借此确立主体的存在,并重组新的权力谱系。
以占有母亲为表现形式的反抗,是幼稚而可笑的。给青年“俄狄浦斯”造成行动障碍的,恰恰是建构起“父亲”这个符号并赋予其威权的语言系统,而不是现实中真正的父亲。而这个语言系统,构成了社会的全部法则。只要身处在这个结构的网中,就必然成为其一部分。但我们的男主角,显然不具备如此深邃的洞察力,他只是徒劳地借助母性的身体,去想象父性的成熟和霸权。
本杰明丧失的主体,并没有在罗宾逊太太风韵犹存却徐娘半老的干瘪身体上找到。相反,他要的越多,主体的迷失就越厉害。情欲的池水彻底淹没了主角脆弱的灵魂。
尽管好莱坞试图拼凑出一个反抗的神话,但这一切都没有脱离主流意识形态的框架结构。主角为独立话语权的斗争,最后沦为了一出蹩脚的爱情肥皂剧:俄狄浦斯爱上了美丽的公主,并最终抱得美人归。

3.
本杰明和伊琳•罗宾逊门当户对的婚恋故事,原该是极度枯燥而乏味的,但因为“邪恶”的罗宾逊太太从中作梗,变得富有了戏剧性,构成好莱坞式叙事完美的“高潮”。
罗宾逊太太漂亮而善解人意的女儿伊琳,成了解救男主角“纯洁”灵魂的密匙。这个清纯少女的出现,推动影片走向高潮,本杰明为了她不仅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并做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反抗,和伊琳一起逃离了家庭的魔爪。
然而,只要仔细鉴别下本杰明和伊琳之间的情感发展就会发现,本杰明所做的反抗,不过达成了自己父母和罗宾逊夫妇最终的心愿:两家结成门户相当的姻亲罢了。如果说和罗宾逊太太的不伦之恋多少还带有点反道德的叛逆精神的话,那么,和伊琳的结合则完全称了父母的心意,是社会认同的理所当然的情感结局。
到此,好莱坞的文化意识形态才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俄狄浦斯原来只是白马王子。所谓的“反抗”,不过是个人英雄情结的点缀罢了。主体的目标并不是反抗固有的价值逻辑,也无力重构新的文化图谱。反抗,从开始便是一个虚假的概念。导演借“纯洁青年”的“反抗”,虚构了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社会伦理童话:正义的王子孤身一人挑落所有邪恶的对手,与美丽的公主共同谱写一曲“善”和“美”的颂歌。
真正的反叛,是残酷而血腥的斗争。也许好莱坞从不需要这样的反抗。在这个文化产品流水作业的大工厂,制造美好的梦境才是最主要的工作。它能消解意识形态的压迫,能消解人的异化,能始终高举乌托邦的人生美梦,召唤体制下的生存者为了社会机器的运作而努力奋斗。
《毕业生》的真正用意,不是批判父性权威,不是揭露资本主义,而是用本杰明的童话乌托邦,来为现实的“毕业生”疗伤,成为他们渲泄不满和愤懑的安慰剂。

 6 ) 那无处安放的迷茫青春

在今天已是经典曲目的《sound of silence》淡雅而忧伤的旋律中,Ben独自一人带着沉重的旅行箱、带着全家人厚重的希望走在毕业回家的路上。他还是那样安静稚嫩,只有偶尔的一位妙龄女郎的身影从身旁掠过,他才会出自这个年龄所共有的好奇与冲动扭过头来看上一眼。
在家中迎接他的是满堂的鲜花与掌声,不绝于耳的溢美之词令他他感到窒息。
影片多次声画对位,独树一帜地运用与画面毫不相干的画外音,例如在Ben上楼的时候,一个陌生女生的声音响起,充满自豪地介绍她的同学Ben所取得的成就,这比起一般影片中走过来一人说啊我听说你怎样怎样祝贺你要灵动得多。
Mrs Robinson高贵典雅的外表下满是风流魅惑,尤以腿为前景拍摄屈服于其下的Ben的构图为经典。在她的面前,他永远蜷坐在她高大身影后面的镜头一角,一副楚楚可怜的稚嫩模样,但他们之间产生的畸形恋爱关系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夫人的引诱,他们只不过是茫茫人海中相遇的同样郁积着的人。当她说起那些不堪回首的关于婚姻、关于学业的陈年旧事,又有谁不会为之动容。在Ben给Mrs Robinson打电话时,我仿佛看到了电话另一端欣慰而得意的微笑。
潜水一段很精彩,运用第一人称视角把主人公彷徨无助的内心与逆来顺受的处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粗重的喘息、抽离的杂声、扭曲的面容,没有人能够透过这层隔膜抵达他的内心世界。他被欢笑的人群推向水下,于是他也就戚戚然地沉在水底,沉重一如那颗受伤的心灵。
刚毕业的他还保留着学校和家庭在他身上刻下的“谨慎得体”的印记。他彬彬有礼地为酒店里的人们开门,谦和友善地对每一个进进出出的人送上微笑,换来的只是一堆默然冰冷的面孔。
看似令人啼笑皆非,他因过度紧张而不得不步入陌生舞会,订房间时慌里慌张语无伦次,不敢开口叫服务生过来,甚至说句话都得跑到隔壁的电话亭里去。Mrs Robinson笑了,面对这样一个正值青春、涉世未深的孩子,我想她的笑并不含有丝毫轻蔑,而是源自一种重新激发她生命活力的喜欢。Ben摸了一下她的乳房,摇着脑袋垂头丧气地走到墙角“咣”一声撞在墙上,这样的男人谁不会怜爱呢——他终究还是个孩子阿。
开始时每次夫人到来都是通过某种镜面反射身影来表现的,恰如Ben那懵懂忐忑的心境。后来两人之间渐渐熟悉和自然起来,一切似乎就那么按部就班了,Ben也蜕变成了一个成熟而不羁的男人。直至遇见Elaine,他才真正感受到正常的、真切的爱,才是出自喜欢而不是简单的需要去付出和等待。我相信Elaine也很爱很爱他,尽管第一次见面就被shock到了而且不久之后又得知一个晴天霹雳般的事实,但Ben就像一颗顽强不屈的种子一样,执拗地扎根大地、伸向阳光,令她这个乖乖女感受到一种奔放的感召力量,从而不可救药地再也离不开。
当Ben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赶到婚礼现场,他受难的身形高高在上状如耶稣。在他们大闹婚礼疯狂逃跑的过程中,抵挡了反动势力千军万马的,正是那圣洁的象征——十字架。这其中自有值得回味之处吧。
其它方面,多次出现的双关语言诙谐隽永,三首插曲如今更是妇孺皆知。电影拍摄正值“垮掉的年代”,经济文化飞速发展,性解放、黑人解放、妇女解放、反战、反共、嬉皮士、同性恋……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世人普遍对未来感到迷茫。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急欲挣脱牢笼的、名叫Ben的困兽吧。
一部好的电影绝不会用一个生离死别或是皆大欢喜来草率收场,片尾处,Ben终于和心爱的Elaine逃上了一辆黄色的大巴,坐在车尾,两人兴奋的喘息逐渐平静,而后眼神中充满迷茫,泛起点点泪光。未来,真的就会从此一帆风顺了吗。Dustin Hoffman与Anne Bancroft的完美演技令人击节赞赏。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i've come to talk with you again.
because a vision softly creeping
left its seeds while i was sleeping.
and the vision that was planted in my brain
still remains with the sound of silence

in restless dreams i walk alone
narrow streets of cobble stone
beneath the hallo of a street lamp,
i turned my collar to the cold and damp
when my eyes were stabbled by the flash of a neon light
that split the night
and touched the sound of silence

and in the naked night i saw
ten thousand people may be more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people writing songs that voices never share
and no one dare
disturb the sound of silence

"fool" said i you do not know
silence like a cancer grows
hear my words that i might teach you
take my arms that i might reach you
but my words like silent rain-drops fell
and echo-ed in the wells of silence

and the people bow and prayed
to the neon god they made
and the sign flash out its warning
in the words that it was forming
and the sings said "the words of the prophers are
written the subway walls and tenement halls"
and whispered in the sounds of silence

the sound of silence
gregorian
master of chant i

 短评

这是个龌龊的浪漫爱情片

9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还行

最后结尾两个人跳上车后的冷漠好惊艳呀~为摆脱负担而选择的自由最终还是成为了负担

13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力荐

青春就是冲动? 他们并没有那么相爱,坐上车,冷静下来,就又迷茫。

17分钟前
  • Ivy_bramble
  • 还行

青春不怕犯错,怕的是没有勇气

2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修复放映。故事有点扯淡,但配乐真的太经典了,每次响起都能勾起我的Nostagia情绪。青春,在男孩和男人之间迷惘着的青春,年轻霍夫曼古铜色的脸似乎永远都在流汗...

2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真是学英语的好教材

27分钟前
  • 传奇☂
  • 力荐

讲述毕业生的迷茫、困惑、忧虑与叛逆,一曲五味杂陈的青春挽歌。迈克·尼克尔斯凭本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构图摄影剪辑精致而绝美,经典镜头一箩筐,几处转场和大跨度推拉极具戏剧性,对景深的运用更是教科书级别。达斯汀霍夫曼演技初露锋芒。画龙点睛的结尾引人深思。两首主题歌宛如天籁。(9.0/10)

3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荒诞起首,忧伤中段,甜蜜结局,一曲五味杂陈的青春挽歌;尼克尔斯平实而朴素的导演技法的确是与故事本身的气质太契合了,精确的构图和视角,多处完美而饶有趣味的蒙太奇,几个过目不忘的经典镜头,岁月的流逝并没有使这部片子显得过时;美妙的配乐和霍夫曼看似愚钝实则灵动的表演则更是锦上添花。

3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第一,霍夫曼那年也快三十了,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演得完全不像21岁的毕业生。第二,他们之间根本没有爱!

40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较差

1.故事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却还是轻巧的让我伤感,共鸣如此;2.镜头、剪辑还有那首配乐,深入我心;3.最后公车上的会心一笑,笑后的沉默,意味深长;4.爹娘熟识的已婚妇女千万别搞,性教育可以从别的渠道别的女人身上学得,所以别搞,有害未来发展。

4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青春就是在高速路上飞驰,青春就是挥舞十字架抢夺别人的新娘。青春就是永远不后悔,青春就是永远充满勇气。

42分钟前
  • 空想特摄兔男郎
  • 力荐

Mrs. Robinson, you're trying to seduce me. Aren't you?

47分钟前
  • 浪味仙
  • 推荐

让人恶心的主角们

50分钟前
  • Dyingpluto
  • 较差

这才是真正的残酷青春物语。当他“少年维特式”地烦恼未来时,成人世界的情欲轻易就把他俘获。他努力想逃脱“又一个这种人”的窠臼,爱情是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影片最后当舍弃他的小红车,抢到了新娘,经历了人生罕有的刺激与浪漫,但喜悦迅速消散,只剩失落与尴尬。他知道某种循环已经开始了。

51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有一种经典,是你看的时候骂娘,回忆的时候静默的东西

55分钟前
  • 熊阿姨
  • 还行

那时候玩镜头玩得可真“硬”。有韵味,有留白,有风格。

56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看到那麽法國的美國電影,實在有他鄉遇故知的激動

60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里面的歌太经典了。在婚礼上的那声大叫让人一振,而随后反而是陷入更深的迷茫。

1小时前
  • 萤火虫小花
  • 还行

这不是部关于爱情与青春的电影,而是关于人盲目的征服欲…

1小时前
  • 宋小卡
  • 推荐

不仅是爱情与青春,更多的是一个躁动时代的缩影,感谢压抑过后在结尾的最后一缕光。霍夫曼正名之战

1小时前
  • 罗弘霉素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