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9

已完结

主演:Tony Walker,Charles Furneaux,Nicholas Hitchon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人生七年9 剧照 NO.1人生七年9 剧照 NO.2人生七年9 剧照 NO.3人生七年9 剧照 NO.4人生七年9 剧照 NO.5人生七年9 剧照 NO.6人生七年9 剧照 NO.13人生七年9 剧照 NO.14人生七年9 剧照 NO.15人生七年9 剧照 NO.16人生七年9 剧照 NO.17人生七年9 剧照 NO.18人生七年9 剧照 NO.19人生七年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人生七年9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四十九岁知天命,看尽岁月流逝,看穿沧海桑田。本片综合 了被访者七岁、十四岁、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三十五岁、四十二岁、四十九岁及五十六岁多年的访问精华。 《人生七年》荣获2006年英国电影学院奖和金卫星奖提名。堡垒第一季天鹅恋密探2016乐高史酷比:沙滩狂欢派对天 天和街浪子单亲辣妈计划赶不上变化驴子巴特萨有Friend无惊伦敦陷落(国语版)狐狸啊你干啥呢神寻求回报风雨同路欢乐时光2015革命之间我是女特警咆哮之森恋慕(2021)潜伏者2016为爱冒险莉琪的异想世界异乡故事 異鄉故事权欲第二章第二季十段生命的律动我们的黄金年代洋槐旅馆吃在江苏银幕上的展览:塞尚听不到的说话1986KANO发射台矮婆麻烦一家人第四季真正的侦探第一季囚徒2013江湖龙虎斗吸血鬼检察官2夺命高校南城警事第二季007之杀人执照英语龙林逃生青瓷迷踪

 长篇影评

 1 ) 人生七年9-63Up

Tony:“最吸引我的是自然,没有什么比生活在这里更惬意。如果你出身富贵,你会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更轻松的生活,也更容易成功。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努力。”

Andrew:“想退休的一个原因:现在还相对年轻,可以好好利用时间,到了一个最好的时期去旅行等。或许5或10年后就不可能了。最坏的事是,听到人们刚退休就去世了。回首过去,我希望能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而不是过于关注工作。人们年轻时为职业打拼,把空闲时间花在办公室似乎非常重要,但相对于整个人生来说,或许去参加校园剧、运动会等会更好。希望我的孩子能过上幸福而有意义的生活,我为之付出了努力并过上了,他们也需努力。我认为阶级制度现在更多基于名望和财务上的成就,成就比所处的阶级更贴切。”

Sue:“出身决定了阶级,你永远不会是上层阶级,但你可以融入这些圈子。”

Bruce:“有点令人恼火的是,我的孩子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对未来的担心:和老龄相关的退化和障碍性病症。I was hoping that the students would go on and have successful lives and fulfilled lives, and realise their potential. What I didn't want them to do is thinking because of our background, this is what we're limited to do, than anything was possible.”

Jackie:“我年轻时目光较短浅,其实更应该接受大学教育。孩子们需要知道他们能做任何事,如何你让孩子认识到这种可能性,这或许就是你能做的最好的事。”

Peter:“现在这一代孩子比我们这一代生活似乎艰难了一些,他们念了大学却只能到医院客服中心工作,也很难再成为有房一族。The only serious regret I would ever have is if I came to the end of my life and thought, ' I wish I'd tried that '.我希望创造出能够延续下去的东西。”

Lynn去世了

Simon:“越早了解自己是谁,就能越早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几乎用了60年才明白我是谁。”

Paul:和Simon一直是好朋友,澳洲的葡萄庄园也很美啊

John:那些有优势的人,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付出更多去帮助别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my wife, my family and friends, my homes, and my animals.

Neil:父母的性格对他产生很大影响。他能更清晰的看到现象的本质,更是一个精神界的人。他结婚啦!在法国乡下买了房子!“我遗憾到了这个年纪我还没在我想成功的领域获得成功。成为作家是为了与社会上的其他人互动,而我的情况恰恰相反,这一切根本没发生过。我相信真爱,虽然很少出现。”

回首7岁,他们竟也都老了啊,岁月蹉跎啊。

 2 ) 7岁,人生可以被预测;35岁,人生基本定型;63岁,都差不多

周末一口气看完了14个人的一生,像读完了14本中短篇小说,有点消化不良,后劲强大。

总体感悟:

· 7岁,人生可以被预测;35岁,人生基本定型;63岁,人生面对的问题都差不多

· 有社会就会有Class,只是每一个时代的class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罢了,当代Class的基本标准为:经济实力和个人成就;

· 有些人的确比另一些人被给予更多的机会,但其实这机会也没多出多少,也不一定是他们想要的;

· 家境富裕的孩子,周围对他们的期待更高,虽说物质方面他们比穷孩子要轻松,但是在其他方面他们未必;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right?

· 父母的经济情况以及对教育的投入与否,基本上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

· 教育的确是晋级的道路之一,然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归根结底还是靠经济实力以及父母投入教育的意愿多少而决定。要么就是幸运地有一个聪明的脑袋瓜+刻苦勤奋+好心态,那么哪怕再次的学校出身也一样有机会上牛津。

· 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影响的最大因素就是个性,而个性又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原生家庭环境塑造而成。

有的人很幸运是个乐天派,Tony,Sue,Bruce;有的人不温不火也挺好,Andrew;有的人却永远无法真正开心起来,Neil;基本上个性在7岁~14岁就已经定型了。

· 人的行为和想法是可以通过后天经历而改变的,然而性格是不会改变的,也许看起来一个人变化很大,其实仅仅是因为之前他的这一面没有机会展现出来罢了;

比如14岁的Nick和21岁的Nick,一个内向,一个健谈,其实他一点儿也没变,只不过上了大学到了新环境,周围有和他有一样兴趣(物理)的人,有资源和机会可以钻研自己的热情,环境变了,新的自我自然也放得开了。

Neil,7岁的星星眼和14岁的疲乏少年,都是他性格的不同一面。我相信7岁的星星眼还在他心里,我记得他在56还是63里面激情洋溢地介绍那个新建的公共厕所的时候,有一瞬间我看到了那个可爱的星星眼。

· 一个人在其精力最旺盛也最自由的时候(20岁~35岁),能找到自己愿意奋斗一生的使命和热情,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Neil在没有坚定的方向之前,选择了自由,然而他那个时候,那个状态,却还无法真正享受和利用自由,自由反而成了他的重担和枷锁。

John和Andrew找到人生方向要比其他人简单许多,他们早早就知道该做什么,也有尝试的资本;

· 35岁之后,人生基本一眼望得到头了,尤其是选择结婚生子的人,面对的问题越来越趋同,婚姻问题, 养育问题,生老病死,接踵而来。只不过有些人的不幸要多一些,快一些,有些人则慢一些,少一些;

我的最爱Bruce,后半生暂时放弃了诗和远方,选择了家庭,这让我想起毛姆的人性的枷锁,人无论有多么远大的志向,也难以抵抗作为生命本能的渴望,即对伴侣以及延续后代的渴望。

· 一个人可以被对的伴侣而拯救;

Suzie和Paul,他们俩真的很幸运。

· 没有失败的人生;

· 不必过于责怪父母,除去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大多数父母的确已经在他们有限的能力和知识范围内,尽力了;

·要多和父母沟通,多和父母见面,要试着理解父母,尽早与父母和解,不然一定会后悔。

目前暂时想到这些,总之本片对于我来说是一部极其有价值和参考意义的纪录片,我十分敬佩所有坚持参与本片采访的人,尤其是Neil,我甚至不明白Neil为什么愿意继续拍摄。

在我们这样一个网络暴力的时代,估计不会再有这样的珍贵材料了,谁还敢在镜头前说真话?

另外,受此片影响,我打算自己给自己也隔一段时间录个视频玩玩。

但其实我真的很想看看7岁的我讲话是什么样子的,可惜没有被记录。。

最后,记一下我的最爱,现代版阿辽沙,Bruce。

Bruce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神奇的耶稣式的力量。

一个人心中有多少博大的爱,有多坚定的信仰,才能有这样的魅力呢。

他让我感到自惭形愧,因为我以前不相信有利他主义者的存在。

但是7岁和14岁的他,不知怎得,很令我震撼。

借用陀氏的话来说,我觉得我“抵不上他的一根小指头”。

 3 ) 比记录他人生活更重要的是:唤起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因为人生实在是太快了。

世界上最伟大的纪录片,豆瓣评分9.6。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

首先庆幸导演Michael的长寿和健康,其次感谢所有受访者的坦诚,这两点共同促成了这部电影的伟大。

我想谈谈对每个人的感受、以及他们带给我的启迪,仅仅是记录自己的观影想法而非给别人定性。人类连自己都无法了解,遑论评价他人。比记录他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唤起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因为人生实在是太快了。

“John”

至今John拥有节目中最完美的人生,一路名校、娶了门当户对美丽善良的妻子、事业达到少有的高度、家庭幸福朋友和睦、在慈善方面非常有作为。作为保加利亚建国者后代的John有很高的起点,John也如他所说的那样没有浪费他的优势,异常勤奋从不出错。

John身上有几点是让我很佩服,第一他是节目中说话最坦诚的人之一,第二他对社会看得清也拎得清很少有虚伪做作的成分,第三他在63岁那一集中才说出自己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需要辛苦工作。影片中记录了很多父母离异或者去世对孩子的影响,Suzy14岁时父母离异的冲击对她造成了十数年毁灭性的影响。而John直到63岁时才说出这一事件,在那之前观众对此一无所知。John在9岁的时候就做到了普通人成年后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在苦难面前停止抱怨,坚韧前行。这也是我为什么从来都不会反感、嫉妒John。在9岁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有担当、勤奋低调的男人。

“Tony”

Tony的聪明和John很像,对社会看得很清楚,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进退之间非常拎得清。做骑师是Tony从小的梦想,令人震惊的是小时候的Tony就已经想清楚,如果做骑师没有天赋那就退出止损,去开出租车另谋生活。Tony仿佛自己人生的导演,在骑师这条路上,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和偶像一起赛马。同时也知道自己天赋不足,开始了出租车司机生涯。 Tony在事业上十分努力且聪明,在出租车学校学习的同时通过赌狗补贴收入,不是自己赌而是替别人下注赚取利润(“这样就不会损失自己的钱”Tony在影片中说道)。后来出租车生意不错的时候,决定开酒吧,生意还未启动时Tony就想好了退路。他真的太精明了,只可惜Tony的起点限制了他事业上的成就。但是这一点不妨碍Tony的伟大,在充满混混的伦敦东区,Tony的人生有一万种可能会走向失控,幸运的是他成长在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

当然Tony拥有许多缺点,大男子主义、不够尊重女性、轻度的民族主义等等。这些和Tony的受教育程度是有关的,作为一个聪明人Tony很早就扭转了自己对教育的态度。而且学历和生活的智慧并不一样,Tony一直以来的经济状况都很好。除了出租车收入,可以猜到他作为东区的老油条,解决各种麻烦的灰色收入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

但63岁的片子让我十分担心Tony,他的衰老似乎让他无法跟上社会的脚步、掌控生活。Uber的兴起对传统出租车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Tony依然固执地参加收效甚微的抗议活动(同一个地球同一份抗议)。Tony的智慧似乎不足以覆盖互联网时代,希望不要出什么意外,Tony可以一直幸福下去。

“Andrew”

和John一样,作为精英阶层的Andrew也是一路名校、勤奋聪明、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但是Andrew在几个方面和John又完全不一样。

我想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Andrew这样的朋友,他们少年老成没有脾气,成绩很好但是很少讲笑话;沉默寡言、稳重靠谱、按部就班、从不出错是他们的标签。他永远不会做出格的事、不会犯低级的错误、托付的事情一定会就位。

这样的人结婚时往往会选择门当户对的同学朋友,而Andrew娶了乡下的穷女孩,影片至今都没有交代原因。开始时两个人三观差异是很大的,导演问妻子觉得为什么会选择她,妻子说自己不像Andrew圈子里那些女孩那么拜金,很节省。这种表达很尴尬,也代表了两人之间的差异。我猜测Andrew很反感身边拜金的富二代,也受过情伤,极其渴望一份简单的爱情。希望影片最后可以给出答案。

Andrew还有一个极其可爱的地方,他很早就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打理乡下的庄园。还记得中年末期的John说过:以前很难想象自己会花时间在打理花花草草,如今却乐此不疲。Andrew可是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从精英阶层的成就来讲,在各方面Andrew都很优秀但都比John差一截。从幸福感而言,Andrew不输于任何人,庄园改造前后的差异比任何农场手游都要梦幻。

“Suzy”

在影片中我认为有三个人对社会、人性、生活很早就有了敏锐的感觉,很快建立了透彻的认识:John、Tony,另一个就是Suzy。John和Tony都有较强的欲望和野心,希望展示,获得认可。相比于Tony,Suzy一出生就站在了终点,拥有了一切。相比于同样身价的John,Suzy对更进一步、名垂青史没有任何想法;她青少年希望的工作竟然是打字员。这个世界对Suzy没有任何吸引力。与其说是厌世,不如说是没劲。

而父母离异对“没劲”的Suzy可以说是迎头一棒,辍学、远走巴黎、迷茫……好在Suzy的起点足够高,在她出现偏差后可以迅速的回到轨道。Suzy是幸运的,爱情和家庭拯救了她。Suzy总算找到了她想要的东西,幸福的家庭生活。在Suzy和Nick会面时,Nick一直在大谈自己白手起家的成功学,而Suzy关注的只有生活。相比于男性的功利心,女性伟大之处在于她们更热爱生活本身。希望Suzy可以拥有快乐的生活。

“Neil”

Neil就没有Suzy那样幸运了。他的家庭不仅没有帮助他回到正轨,反而一直是他的心结。在他陷入逆境时也没有任何外力带来转机,如果不是他主动求助Bruce,他的人生可能早已结束。Neil童年无忧无虑,少年勤奋努力、青年离家出走、中年无助流浪、孤苦伶仃无偶无子、在接近老年时才体验了爱情、有了住处和饮食。有人会说Neil是理想主义式的骑士,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更多的时候Neil自己、导演和观众都在担心他的精神问题和生存问题。

Neil第一时间让我想起了那句歌词: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

Neil的悲剧起源于大学申请的失利,没能去剑桥给Neil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也导致他一年后从大学退学。我认为本片的拍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Neil的悲剧 。Neil少年时异常勤奋要强,几乎已经形成一种病态的焦虑。Neil的潜意识里非常想要进入牛津,成为片子里优秀的孩子。“成为优秀的孩子”这种期望,在教师家庭尤其巨大,双亲都是教师则更甚;而这种明里暗里的期望往往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和伤害。就像一个不断充气的气球,总有爆炸的一天。Neil始终没能和父母和解,但最终靠着遗产总算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状况。

Neil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在我们都以为Neil快要活不下去的时候,他厚着脸皮去求助Bruce,蹭吃蹭住求钱求工作。本片中有能力帮Neil的有很多,如果Neil找上门去会帮他的人也有,但是让Neil求助心里压力最小的,只有“傻白甜”、“纯正基督徒”的Bruce。Neil其实很聪明很会选人。但是Neil作为“寄生虫”式的住客,居然因为嫌Bruce的冰箱吵闹而拔掉电源。当然Neil一直有神经敏感的问题,但是此情此景下这种举动仍然非常不合时宜。Neil的流浪生活以及和家庭群体的远离,让他疏于和人相处的技巧,更难以建立亲密关系。但正因此种经历,Neil保持了理想主义和近乎病态的偏执,这让他可以坚持政治工作与写作。

希望Neil能体会到温暖。

“Nick”

出身不如Neil的少年Nick,则是另一个让我们震惊的受访者。John没有浪费自己的起点,而Nick则没有辜负自己的天赋。Nick是他们村子里唯一的小孩,也是惟一的希望。他宣称自己要研究月亮。谁也没想到他会进入牛津学习物理、在美国大展宏图,虽然最后在科学上并没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但是物质生活已获得了极大的改变。

在婚姻上Nick也相对幸运,第一任妻子是牛津的同窗,二人在美国相互扶持。但似乎妻子的焦虑和脾气给二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最终分道扬镳。Nick第二任妻的美丽优雅可以用叹为天人来形容。但Nick在感情中似乎有一丝丝躁动,Nick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给Suzy发邮件,在某封邮件中似乎有暧昧的影子。白手起家的人总希望通过挑战和征服来证明自己的能力,除了事业,他们似乎更喜欢挑战有难度的女性。

白手起家的人往往还有个致命之处,他们过度操劳、思虑过重,往往在健康方面会有隐患。不知道Nick的疾病是否源于操劳过度,希望他能征服病痛,一直赢下去。

“Bruce”

如果说片中最可爱的人,无疑是傻白甜Bruce。单亲家庭的Bruce在镜头前始终没有表现出父母离异对自己造成的影响。牛津毕业后,Bruce一直致力于落后地区儿童的教育事业,践行了自己14岁时的志向。和一般精英阶层做慈善不同,Bruce常年站在讲台上当老师。导演一直追问,这样的方式对于牛津数学系毕业的他是否大材小用。我理解导演的意思,导演赞同Bruce做慈善,但是如果有更大的平台、更高的位置,是否能产生更大的能量?我想社会需要John式的慈善,也需要Bruce这样冲向一线的精英。中心的力量固然重要,但接触人、影响人的是边缘的教师。导演觉得Bruce大材小用也源于教师地位下降的社会背景。大公司、生意场、金融IT似乎一直是社会给名校生规定好的去处。

Bruce50岁左右的时候暂停了他的支教生涯,回到私立学校当老师。导演包括Bruce的朋友都开玩笑他是不是加入了共济会或者高尔夫俱乐部。在我看来,如果Bruce没有回归生活,一直在默默奉献做圣人,我反而会失望伤心难过。我们已经过了把普通人推上神坛去牺牲的时代,除了强调奉献,我希望“英雄”可以有较好的物质生活和幸福的家庭,能自由快乐的享受人生。

幸运的是上帝并没有开Bruce的玩笑,甚至有些厚爱。Bruce虽然聪明优秀,但太过天真善良,因为不擅长和异性建立亲密关系一直没有恋爱。我一直担心Bruce被骗受伤。但在看到Bruce妻子第一眼的时候我就放心了,Bruce遇到了和他一样善良的人,而且更成熟智慧。Bruce在生活上给予妻子很多照顾,妻子也一直呵护着Bruce的童心。

回归生活的Bruce,他心里的火一直在温暖他人,希望Bruce永远幸福!

“Symon”

Symon是福利院的两个孩子之一,除了自卑不自信,最大的问题是直到第二次婚姻之前他都没完成自我意识的觉醒。一直浑浑噩噩,对社会没有明确的认识,没有目标,不懂得经营自己的生活。而且在第一次婚姻中生育了五个孩子,导演追问他的孩子有什么?Symon答道:什么都有了,一个父亲。

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我无法指责Symon,他的起点太低人生太过悲惨,交换身份没有人能够保证比他做的更好。好在第二段婚姻拯救了他,妻子虽然也是普通人,但她是那种善良、坚韧、认真、要强的普通人,是伟大的普通人。Symon说妻子一直push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他也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懒惰问题。后续他们开始经营寄宿家庭帮助别人。Symon这一生太可怜太辛苦,好在他遇到了天使。

“Paul”

福利院的另一个孩子Paul的性格和经历同Symon几乎一模一样,一样的自卑不自信,一样的遇到了很好的可以push自己掌控生活的妻子。Paul的幸运之处是跟着母亲和继父来到了澳大利亚,他的条件也比Symon好不少。因此Paul自我意识的觉醒更早,也没有无节制的生育,他们的物质条件也更好一些。令人欣慰的是两个福利院的孩子延续了他们的友谊。我一直记得Paul在年少时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他有能力非常想帮助Symon。让我非常难过的一点,也是导演一直在镜头之前想要展现的,更想帮助穷人的往往是穷人

“Lynn”

相较于其他受访者多彩的人生,三位普通的伦敦东区女孩,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导演非常残忍,在前几期每次都要问她们是否认为自己和Suzy在机会方面存在差距。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Lynn是反应最平静的一个。

Lynn也是生活中经常会有的一类人,她平凡、认真、善良、幸福。但生活总是在开最残酷的玩笑,把“好人一生平安”的期冀撕得粉碎。她一生致力于图书和儿童教育,中年后期却被政府裁员。她一生善良践行宗教,却患有家族疾病早逝。Lynn拥有甜蜜的爱人,乖巧的女儿,幸福的家庭,社区和她帮助过的孩子都忘不了她。可天意弄人,她离开我们太早了。

“Jackie”

和Lynn的平静不同,Jackie十分强势。对生活对伴侣Jackie都没能控制自己的脾气,她也是本片唯一和导演在镜头前有过许多冲突的受访者。当然伴随着Jakie的强势还有她敏感的自尊。

女性因为强势而被指责不够温柔顺从,这种情况如今得到一定的好转。但在Jackie生活的时代,性格的强势对她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不是指强势不好,每个人都有选择、塑造自己性格的自由,但在那个不宽容、男女不平等的时代背景下。Jackie的性格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有一次Jakie向导演咆哮,整个片子导演只会向她问这个问题:结婚前是否经历过足够的男人。这可以是一个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学术问题,也可以是亲密朋友间的嬉笑,但这也可能是一个极不礼貌充满恶意的问题。冷静客观地来说,Jakie没有Suzy的家庭条件、没有Lynn的温柔、没有Sue的美貌,但她从未屈服于生活而改变自己。索性Jakie还有关心她的婆婆和孩子,希望Jakie可以受到生活的优待。

“Sue”

Sue,一个漂亮的邻家女孩。表明上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和Jakie不满坎坷的生活相比,Sue实在幸运,她总是巧妙地躲开了生活的陷阱。Sue在年轻时就从事了挑战性的销售工作,但因为婚姻放弃。二次开启职业生涯是单身母亲逼不得已的选择,从前台开始,一直做到了行政主管,取得了平凡三姐妹中事业上最高的成就。感情方面Sue和Jakie一样遭遇了离婚,但是很幸运的遇到了帅气的爱人。除了“幸运”之外,很重要的是Sue的父母一直在给予她巨大支持,在63岁那集中父母的身体状态仍然很好。而人生总会有遗憾,Sue已经和男友同居了很久,希望可以早日步入婚姻殿堂。

“Charles”

Charles一直是精英阶层中最温柔最文艺的一个,后来如愿加入BBC并且退出了本片的拍摄。希望他能健康幸福、有所作为。因为精英阶层对真理与艺术的追求、对自身的反思和改良一直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Peter”

最后想谈谈Peter,他在中途退出了拍摄并且没有交代原因。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感受,在消失了很多集之后Peter突然出现在镜头前,作为观众强烈感受到了一种陌生与疏远。如果节目中的其他人出现在面前,我一定会去热情的拥抱,但Peter可能就只有握手。我想这种感受远离父母的孩子可能经常体会,陪伴是很重要的

Peter退出拍摄的原因是在青年时代的一集他激烈的批评了政府,而当时他的身份还是教师,结果报纸等媒体、周围的舆论给Peter带来了狂风暴雨式的压力,并且导致了他的失业。首先非常理解那个时代舆论暴力对一个人的伤害。其次我个人对Peter是有一些小小疑问的。

Peter和Neil是一起长大一起念书的发小,最应该帮助Nick的人其实是Peter而不是素不相识的Bruce,但Peter什么都没做甚至在镜头前也没有提起过Neil。Peter对一切都充满怨言,这让我很不愉快地想起了一类文艺青年,他们总是批评,缺什么都不做。触及自身利益的时候鸡飞狗跳,但连一些简单的付出都没法做好。当然Peter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并没有深入的理解。希望在后续的节目中能听到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一口气看完十四个孩子的六十三年,好像在一瞬间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些共性:健康、幸福的家庭、和睦的父母关系、教育、自我意识觉醒的早晚、遭遇困难时亲友的支持,对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电影本身想表达的是“七岁看老”。七岁时的起点与性格对人生有巨大的影响,但人生永远是量子运动,惊喜、意外和灾难都会突然降临。珍惜时间,爱自己和家人,活在当下!

《人生七年丨俄国版》影评:

《国家动荡就像巨大的海浪扑面而来,个人生活格外渺小……》

更多电影评论,请关注公众号:天涯断肠粉

公众号丨天涯断肠粉

ID:tianyaDCF

欢迎来到天涯断肠粉的精神世界! 这个世界目前打开了三个维度: 一是饮食逛玩:厨艺、游记、文玩; 二是书影音游:读书笔记、影评、音乐、游戏; 三是观察杂谈:人生杂谈、时事评论、资讯分享; 希望这个世界可以带给你快乐!

 4 ) 重温人生七年

在2018年 2019 2021 还有今天以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重温这伟大的纪录片。 尤记得,18年是我人生中思想激烈变化的一年,那年大三,在我平淡的人生中算是“大事”很多,有很多记忆点,有很多变化的一年了。 那年起,我的思维开始变得丰富,开始理解到很多复杂的情感。对了,那年夏天,我知道了十三邀这个节目并痴迷上了它,十三邀对我思维的补充和拓展很重要,我开始变得自觉,我的精神世界开始生长,痛苦的意识到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脱节,永远不可调和并且只能选择其一。我很感谢十三邀和许知远的发问,不过有机会再另谈吧。 大三的考研,只是随波逐流而已,我并没有对未来的任何想法,不知道自己喜欢/适合以及能干什么。只是没准备好工作,对工作这个词汇都很陌生并且存在错误认识,而考研似乎是个能糊弄和拖延的方法。 那就“考研”吧,其实,从始至终,我都没有用功,每天都假装在学习,欺骗自己,把自己弄得很焦虑,似乎焦虑=努力。压力极大,一直爆痘,心情很糟,神经紧张,就好像肌肉一直绷着但从不发力。 有一天,我忘了从哪里知道了《人生七年》这个纪录片,一看简介就大受震撼。我也用百度云下载下来,在寝室的床上花了一天静静的看完了这14个人的人生。 看完以后,怅然若失,释然,随之而来新的紧张,似乎我得到了很多我本不该得到的人生经验和感悟,我的人生宽度被动的增加了一些,感谢这部纪录片。 多的感想不发了,我想到了Neil,我害怕成为Neil,因为我发现我打心底里认同他,而他世俗上的失败又那么明显,我该主动压制身上的“neil影子”吗?反思失败的教训,离失败远些。 2019。。。人生七年9 2020。。。 2021。。。导演去世 2022 尽管我仍向往世俗上的成功,但我现在觉得Neil是14人里最忠于自我的人了,不妥协,理想主义。 我的父母和neil的情况几乎一致,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也许我能做的,不想完全沦为neil的就是妥协一部分吧。我的家庭条件和截止至今的优势累积,不至于直接像neil一样直接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面对世界。 愿neil快乐,安好。 愿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按每个人自己的方式快乐的度过一生。我们每个生命的存在,每段经历,每段思想都很珍贵,值得为之开心和享受。 好好活着呀,每个生命。

Peter乐队唱的The Good Intentions的单曲《The Leaving of Liverpool》

 5 ) 《人生七年 》:历史上最伟大的纪录片,没有之一

我们一生又有几个七年……

有这样一部纪录片,第一季拍摄于1964年的英国,每隔七年拍摄一季,最新一部,第九季拍摄于2019年,整整持续了56年。这就是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

《人生七年》主人公是14位英国公民,他们或出身高贵,来自富裕阶层,或出身中产阶级家庭,要么来自贫困阶级,在伦敦东区长大,其中还有两个男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目的,想看看56年后的不同阶层出身的孩子,未来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是否能够实现阶层跃升,突破自己的阶层。

导演开始本打算直接到2000年拍摄结尾,但当时的导演助理突发奇想,决定每隔七年追踪拍摄这些孩子,结果成功持续超过半个世纪,完整记录下14个普通人的成长记录。随着片中的主人公步入暮年,《人生七年》所呈现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导演当初的设想,普通人的成长轨迹有各个角度的解读,观看这部记录片会让人从新审视自己,审视人生,得出启发人心的观点。

我完整的观看了全系列《人生七年》九季纪录片,在此推荐给大家,也分享一些我的收获。

坚毅积极乐观的可贵品质永不过时

从片中出发点来看,14个孩子只有一个人真正实现了阶级突破,他是出生伦敦农村的尼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牛津大学,之后成为了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不过,这只是以一般的身份来评价,当我们以人生美满幸福的角度来评价他们时,会发现有好几个人都生活得很成功。

布鲁斯、苏、托尼,63岁

托尼出身自伦敦东区的贫民阶层,7岁时打架、学习成绩不好。在试图成为赛马骑师失败后,他当上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他与妻子共同开出租,努力赚钱。依靠出租生意,他们养育了三个子女,换了房子,甚至一度在西班牙买房置业,尝试开酒吧挣钱。由于经济不景气,他们并没有保住西班牙的房产,出租车工作也受到了Uber的冲击。尽管如此,即将退休的托尼一生生活富足、幸福、美满,他的生活绝对可以用成功来形容。

托尼,7岁

托尼和妻子,63岁

同样出身伦敦东区的女孩苏,没有接受正规的大学教育,早早结婚,在20岁生子又迅速离婚,在艰难地独自抚养孩子几年后,重返职场,一直工作到现在。苏面对生活的挑战,没有不安,勇敢面对,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好心态。这也让她40岁时重新收获爱情,苏与自己的伴侣在一起20年,一直没有再婚。60岁时,苏成为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办公室行政主管,63岁的苏显得精神焕发,依然年轻充满活力,经常发出爽朗的笑声。苏的生活同样很成功。

杰基、林恩、苏,14岁

苏,63岁

托尼和苏都没有取得身份地位上的突破,但他们的晚年生活都平静幸福。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性格,两个人都是积极乐观的人。他们在自己的位置上稳扎稳打,认真生活,遇到问题,积极面对,解决问题。时刻保持着积极的心态。

人们所推崇的可贵品质永不过时。坚毅、勇敢、积极、向上,这些品质会支持普通人更加卓越,也会使人面对艰难时刻毫不畏惧。

尼尔,7岁

尼尔,63岁

尼尔虽然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但他18岁时考取牛津大学失败,上了一所普通大学,一个学期就宣告辍学,28岁开始在全英流浪。面对导演,老年的尼尔坦诚自己曾经患上精神病,生活一直处于下坠的通道。然而,尼尔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活,他努力回归社会,在纪录片另一位主角安德鲁的帮助下,在伦敦落脚,竞选成为一名乡村议员,不再依靠救济生活。尼尔甚至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但很可惜两个人还是分手了。老年的尼尔尽管孑然一身,依然积极,认真地活着。以世俗的观点来看,尼尔无疑是失败的。但是他的勇敢,他的顽强,支持他成功融入社会。尼尔在63岁时依然拥有健康的身体,甚至攒钱在法国乡村买了一间农房,生活得并不差。

优秀的伴侣,稳定的婚姻一样无比重要

除了性格,伴侣与婚姻也会深刻地塑造人。

保罗与妻子,21岁

保罗与妻子,63岁

保罗小时候在福利院长大,他身上一直带着一种悲观、忧郁的气质,也并没有接受大学教育,只是成为了一名房屋维修工人。21岁时,保罗遇到了自己的真爱,两人相爱、结婚,一直都在一起。保罗的妻子性格很好,两个人非常的契合,一辈子的生活波澜不惊,直到老年两个人依然彼此相爱。很难想象保罗如果没有遇到他的妻子,他的生活将会怎样。可以说,保罗的妻子是保罗一辈子生活幸福的秘诀。63岁采访时,两个人的眼中依然充满爱意。

西蒙,14岁

西蒙和妻子,56岁

同样在福利院长大的还有西蒙。7岁时,西蒙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大学。他没有完成正规教育,21岁时在香肠厂的流水线上工作。早早的结婚,生了一堆孩子,没过多久就离婚。正当我认为他的生活会走向失败时,西蒙认识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一位积极、独立的优秀女士。她鞭策他认真工作,两个人有了孩子,甚至领养、照顾了许多孩子。63岁的西蒙生活是稳定的,幸福的,他自己也承认他的幸福来自于自己的妻子。

出租车司机托尼生活成功,他同样拥有一位优秀的妻子,他和妻子倒班驾驶出租,一辈子生活都很稳健。托尼的妻子同样也是他生活的重心,她甚至在面对托尼出轨时都选择了原谅。没有经历婚姻动荡,其实只有托尼的妻子才是他幸福生活的来源。不过托尼自己并没有特别提到这一点。

幸福的家庭都是类似的。63岁幸福人生的普遍标配,就是依然亲密的妻子或伴侣,几个可爱的孩子。无论是富裕阶层,还是一般家庭,亲密的夫妻关系,是老年幸福生活的源泉。有些人可能经历离婚,之后并没有再婚,但紧密的伴侣关系同样带来幸福。纪录片呈现给我们强烈的传统价值,夫妻、伴侣关系对于人生有重要意义。

教育,是突破阶层天花板的坦途正路

唯一实现阶层突破的孩子,是来自农村的尼克。他从伦敦农村考上了牛津大学,之后成为了理论物理学家,在美国大学里谋得了终身教职。21岁时,尼克骄傲的说道,面对他人的称赞,他并没有取得什么成绩,他只是考上了个大学而已。到了42岁,尼克也承认,他在学术研究上并没有什么突破,他目前最大的成就,就是拍摄了这个纪录片。这是尼克的谦虚。在阶层固话的英国社会,教育是突破阶层天花板的坦途正路,也可能是唯一一条路。

尼克,21岁

富裕阶层的约翰、安德鲁、查尔斯从小在贵族学校接受教育,安德鲁7岁就开始阅读英国《金融时报》,成年后成为跨国公司律师代表。查尔斯则成为了BBC的专业编辑,之后退出了拍摄。他们的生活都是成功的有些平淡了。教育,是保证他们富足生活的基础。

约翰,21岁

约翰,63岁

约翰比较特殊,10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重新进入职场,支持约翰继续在私立学校读书。约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了牛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最后成为皇家律师。幼年丧父让约翰的家庭收入下降,也就是说,尽管约翰起点很高,真正帮助他进入富裕阶层,依然是顽强的努力,与优秀的教育。

福利社会的英国,阶层流动性已经很差。教育,是普通人实现阶层逆袭的唯一之路。普通的工作,努力的生活,可以维持不错的生活水准,保证拥有一套房产,而要突破自己的层次,唯有从年幼时就在教育上超常投入,私立小学,重点中学,一流大学。这才是坦途正路。

这也是一个良好运转的社会结构。每个人,只要认真工作,努力生活,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房产,过上满意的生活。要想过上超越本阶层的生活,唯有通过教育。纪录片中,托尼就曾忧虑的说,他们那个时代可以依靠开出租拥有房产,今天的英国年轻人可能已经非常困难了。欧洲福利社会,可能已经开始触及社会运转警戒线。

健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63岁的采访中,多数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曾经的野心、理想都随着老年的到来不再提及。所有人都变得平和了,很多人感谢自己的妻子,感激生活,认为自己度过了美好的人生。63岁的他们,说的更多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妻子、孩子,为孩子的成就感到自豪,为孩子的生活感到忧虑。

尼克,63岁

如果说还有谁有遗憾的话,尼克,唯一突破自己阶层的成功者,63岁的他患上了喉癌,在感叹自己的人生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同时,他为自己的家人、孩子感到不安。在导演问道尼克对死亡的看法时,尼克说道,他已经能够坦然面对死亡,他并不知道自己癌症的预后,他心中全是对孩子、妻子的担心,忧虑他们今后的生活。

健康太重要了。伦敦东区的女孩林恩,成年后在图书馆工作,她与丈夫一直在一起,两个漂亮的女儿也顺利的长大。2013年,60岁的林恩去世,她是14个孩子中第一个去世的,她也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其他人都过得很幸福。即便是生活曾经并不如意的,也对生活感到满意,期待自己的退休生活。

总结

本片的导演最早是保罗·阿尔蒙德,之后由迈克尔·艾普特(Michael Apted)接手。迈克尔·艾普特曾经指导过美剧《性爱大师》,《007之黑日危机》,1980年导演的《矿工的女儿》还曾一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等七项提名。不过艾普特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作品,就是《人生七年》。

看着这部纵横56年的纪录片《人生七年》,片中的孩子从7岁一步步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为人父母,不知不觉给人一种欣慰的感觉,好像他们就是自己的孩子。《人生七年》绝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纪录片,没有之一。这部纪录片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社会学实验。拍摄完《人生七年》第九季,导演已经78岁了,很难说还会不会有下一季——《70up》。不过,70岁的14个人的人生,估计已经不会有太大变化了。这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纪录片,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

腾讯视频能够正版引进这部伟大的纪录片,让所有人方便的欣赏它,真的是一件好事。

《人生七年》,五星满分推荐。

 6 ) 采访neil的新闻报道'I see my life as a failure'

新闻报道来源: //www.theguardian.com/tv-and-radio/2019/jun/03/neil-hughes-seven-up-63-up-itv-documentary#comment-129737640
Last modified on Mon 3 Jun 2019 13.28BST

'I see my life as a failure' – the amazing rebirths of Seven Up star Neil Hughes

Dave Simpson

He wanted to be an astronaut but became a squatter, grouse-beater and Lib Dem councillor. As the Up series hits 63, the man whose story gripped a nation explains why he won’t be watching

‘People tell me I’m portrayed as triumphing over the odds – but that’s not how I see it’ … Hughes at 14 and 49. Composite: ITV

When Seven Up first aired in May 1964, it featured 14 very different seven-year-olds, all revealing their thoughts and aspirations to the camera. The prep school boys were already eyeing Charterhouse and Cambridge. East Ender Lynn Johnson wanted to work in Woolworths. The curveball was Neil Hughes, a moptopped little Liverpudlian who announced: “I want to be an astronaut.”

The title of that first series came from an old Jesuit saying: “Give me the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The seven-yearly series returns this week with 63 Up. Did Hughes make it into space? “You know what kids are like,” he laughs as we meet for coffee at a hotel in Penrith, Cumbria. “If they’d filmed me a week later, I might have said something completely different.” The moptop is gone, too.

While the posh boys became barristers and Johnson a librarian, the Up cameras tracked Hughes’s dramatic experiences with depression, squats, homelessness and destitution. And then 42 Up revealed his remarkable transformation into a Liberal Democrat councillor and a lay preacher. (He also stood, unsuccessfully, at the 2010 general election.)

Although his ups and downs have gripped viewers for decades, Hughes is keen to point out – genially – that Up is very much director Michael Apted’s “interpretation” of his life. “For most people,” he says, “what’s on TV is more real than the truth. But people must remember that there’s someone behind the camera.” Hughes stopped watching the series after 21 Up. In fact, he virtually stopped watching TV altogether. “People tell me I’m portrayed as triumphing over the odds,” he says. “But that’s not how I see my life at all. I’m grateful for the successes, but I see my life ultimately as a failure. I’ve failed in almost everything I’ve tried to do.”

‘Being completely isolated, you learn to be robust’ … in the early 90s, Hughes, then 35, was living on Shetland. Photograph: ITV

He describes himself as “reclusive” and “a bit eccentric”. He doesn’t own a mobile phone and finds modern society baffling: “How can anyone want to spend their time tapping away on a device?” But he was so keen for the world to hear his side of his story that he penned an autobiography: it exists in a single, unpublished hard copy. “It’s my truth, in case anyone is interested.”

So what did happen to that gentle, hopeful little boy who charmed a nation by skipping happily to school? Picked for Seven Up for his enthusiasm and opinions, Hughes, the son of two teachers, says he had a happy childhood, though not quite as idyllic as depicted. “We had family arguments. You’d go on holiday all cheerful and come back in a silent car.”

In 14 Up, however, he was agitated and complained of being unable to relax. “I went to a rough school and got bullied a lot,” he says. “I got beaten up several times and, to be fair, I beat people up as well.” At the age of 16, he was diagnosed with a “nervous complaint”.

He adored literature and, after reading Brideshead Revisited, dreamed of going to Oxford. He got the required grades but flunked the admission exam. “I think I misquoted someone,” he sighs. It haunted him for years. He spent six months hitchhiking to toughen himself up. “When I think of the risks I took, the places I stayed, the people I associated with, I swallow hard.” He ended up at Aberdeen university, studying languages and law when Scottish nationalist students mounted what he calls a “soviet-style takeover” of student halls. “If you were not Scots, then woe betide you. Nobody threatened me, but it was a horrible atmosphere.”

Raise a glass … 21 Up, with Hughes at the back. Photograph: ITV

Dropping out after the first term, he slid into years of menial jobs and life on benefits, to the chagrin of his father. He worked in hotels and as a grouse-beater. “You don’t actually beat the grouse,” he laughs, and I realise that the Up cameras have not done a great job of capturing his warm, dry sense of humour. “But if they were half-killed, then you had to wring their necks. As a teenager you don’t care, but later you think, ‘What am I doing to serve the planet?’”

In 28 Up, he was homeless in the Highlands, sleeping in sheds, while 35 Up found him on a council estate on Shetland, visibly struggling with his mental health, but he says it wasn’t quite the torrid time the show presented. “When I got there, a quarter of the community had no television,” he says. “But being completely isolated, you learn to depend on the few people who are there, and also to be more robust.” He read avidly, overcame his rejection of religion and realised the power of community. “I knew I had to go into politics. Shetland changed me as a person. And the northern lights – spectacular!”

By 42 Up, everything had transformed again, thanks to another Seven Up participant. In that very first series, boarding school boy Bruce Balden said he wanted to help poorer people. After seeing Hughes’s struggles, his adult version – who had taught in Bangladesh and London’s East End – reached out, putting Hughes up at his home in London, then finding him a basement flat in Hackney, where he finally obtained a degree via the Open University. “Bruce was a great help,” Hughes smiles. “I couldn’t hold down a job, but I wanted to contribute to society.”

‘I got on better with my mum when she had dementia’ … Hughes in 63 Up. Photograph: Richard Johnson/ITV

When he first went along to Hackney Lib Dems, the “ruthlessness” shocked him. “One guy would stop at nothing to get what he wanted,” he says. “I didn’t think I was tough enough for that world, but when we knocked on doors my experiences meant I could chat to anybody, whatever their situation. I didn’t have to make anything up.” Finally, tiring of London politics, he visited friends in Cumbria – a childhood holiday haunt – and stayed, eventually swapping his caravan for a housing association cottage. “Politics is very different here,” he says. “I enjoy helping people, empowering communities.”

These days, he divides his time between his councillor duties, the church and voluntary work in an Oxfam shop. This week’s 63 Up reveals that he got married – to a woman he met in panto – but after four years the relationship ended, owing to his recurring low moods. “I’ve still not got over that.”

His parents have died, too, but there had been a reconciliation. “I got on better with my mum when she had dementia,” he says with a sigh. “All my life, she’d been trying to mould me into something I wasn’t. But by the end she seemed to accept the way I was.” Hughes seems to view his own life as one of shattered dreams. “If I’d been successful, I’d have been in Westminster, stopping this hideous government or I’d be in theatre, directing what I wanted.”

That said, he recently helped to get rid of a “rubbish council”, is campaigning passionately to restore the Keswick-Penrith railway line – and he still dares to dream. “If you can change the neighbourhood you live in,” he says, “you can change the world.” His eyes are sparkling, just like the eyes of that would-be astronaut back in 1964.

• 63 Up is on ITV at 9pm on 4, 5 and 6 June.

以上纯属搬运,仅仅是出于让更多人了解neil这个人的私心。侵删。之所以搬到豆瓣上是因为似乎没有人提到过这篇报道neil的新闻稿,想引起众人关注罢了。

说一下自己很在意的点,neil提到说他有写自己的自传(未发表)。如果可以的话,我很想看看。

对于语言有困难的大家,这篇报道可以用谷歌翻译慢慢看完。尽管机翻生硬,但几乎没有什么与原文意思出入太大的地方。重点部分大都能通过翻译看个八九不离十。

最后一段加黑体的字是出于我的私心。 “ His eyes are sparkling, just like the eyes of that would-be astronaut back in 1964. ”最后这一句极为动情。我想撰写者在采访neil的过程中或许也被neil无比纯粹的灵魂给打动了吧。neil依旧是那个neil,当年七岁时那个眼睛里绽放着闪烁着美丽光芒的,纯洁透彻的孩子。他始终拥有着最为独特,但也最为孤独的内心。

neil的父母和他的家庭环境,还有他当时在学校所受到的欺凌。我想这两者导致了neil的过重的心理问题,最后演变成伴随终生的精神疾病。

报道里还提到了neil没有手机。还有他当年被入学后在Aberdeen university所感到的压力。“Nobody threatened me, but it was a horrible atmosphere.” 以及他对个人生活与从政经历的形容与感受,他对自己的评价与感觉。希望大家能耐心看完这篇报道,如果你对neil感兴趣的话:)

还有一个记者对neil性格的描写,特意贴出来:he laughs, and I realise that the Up cameras have not done a great job of capturing his warm, dry sense of humour.能感觉到neil真的很可爱呀。

先写这么多。以及本人对讨论阶级跨越,自身启发什么的丝毫不感兴趣,请对此有心者看完后便离开这里吧。

 短评

阶级固化?七岁看老?也许跟漫长的人生比起来,这些都不值一提。

7分钟前
  • 犀首
  • 力荐

托尼演了BC主演的电影,安德鲁生活平稳幸福有一个美丽的花园,苏和男友还没有结婚,却异常幸福,尼克得了喉癌,没有谈他的孩子们。56岁时的那种平静突然在63岁时多了一些不甘心,他们从7岁到63岁,我也从28岁到了接近35岁,七年眨眼一瞬,或许人生真的蕴藏在童年中。最最羡慕的,仍旧是安德鲁的人生。因为知道自己一生也达不到,所以才会心向往之啊。

12分钟前
  • 张菩菩
  • 力荐

这个年纪,没有痴迷,没有怨恨,没有无奈,无欲无求,活着就好

13分钟前
  • 小石匠
  • 推荐

从第一集开始看,好像一天看完了他们的大半生。哭了好多次,小时候童言无忌有着梦想,长大后变得沉稳谨慎有些甚至被生活捶打的失去了眼里的灵性。我们没有办法通过这些展现出来的画面去评判大家,但是suzy直到老都依然优雅,Bruse让我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大圣人般的存在,John永远的西装三件套努力勤于思考,tony不管何时都勇于闯荡乐观,Andrew温和有礼,nick害羞的样子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们身上的那些闪光点也真的保持了一生,从7岁那集似乎真的能看出来。7年之后不知道我会怎么样,但希望能够是像他们一样热爱生活,不为自己过去的选择后悔,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的人❤️看到lynn的去世很难过,她虽在镜头里不常笑,但她真的热爱图书馆和里面的孩子。还有好多人生病了😭愿生活善待他们剩下的每个人✨

16分钟前
  • 佳佳有本难念的
  • 力荐

还是那句话,没有比真实生活更加戏剧化的戏剧。

21分钟前
  • 橙司徒
  • 力荐

延续56年的纪录片系列。多年前一口气看完前8部,尤其是充满惊喜温暖的56up时,完全想不到7年后的63up会如此伤感,看得多次泪目。死亡阴影苦苦笼罩着这些青春不再、年过六旬老人们。尼尔感情受挫;杰姬永失所爱;彼得失去亲人伙伴;尼克受病痛折磨;苏西退出节目(正如查尔斯);而琳已猝然长逝离开我们。似乎人生不再有起伏,只存凋零。其余7个人拥有的恬淡幸福、子孙满堂竟显得如此珍贵。尽管造化弄人,但大家都在努力工作、珍惜生活,感慨“七岁见老”。祝导演和大家都能健康地和我们相约70up!

23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42、49、56、63其实区别都不大了,也基本是同质化的内容,许多人的人生在35的时候就结束了,只不过在最后的时候才埋葬。

25分钟前
  • 维索茨基的野马
  • 推荐

Life is what happens while you’re waiting for something else

30分钟前
  • 少年闰土
  • 力荐

看完63 up,最惊讶的变化是充满理想主义曾去孟加拉支教的青年成了大腹便便的平庸的老人。回到最初任教的公立中学,他说这是他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光。而在40多岁去私立中学时,他说这里的孩子水平更高课程更难。到了63岁,他承认变化或许来自他结婚了,需要为家庭考虑。是的,家庭天然就是保守的。

35分钟前
  • 满[已注销]
  • 力荐

能更新已是最大的惊喜,人生七年英国系列,一路看来,仿佛采访对象是身边的朋友,tony真的是一个惊喜,乐观向上市井气,还会有70up么……

39分钟前
  • hyper2022
  • 力荐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上次看56up时候我还在上大学,转眼我高考已十年。感谢编导的远见,让现在的我们能够看到用真实影像记录的人生,这种上帝视角真的淡然。里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都有起伏,从孩提到老者,感慨阶级生活等等。和社会学完美结合,几十年磨一剑,精品流芳。这才是真正的纪录片。

40分钟前
  • 画眉深浅呀
  • 力荐

追得最辛苦的一个纪录片了,各位,七年后见~~

45分钟前
  • 马马
  • 力荐

又一个七年过去了,其实在老年56-63岁这个阶段,人很难改变财务状况,身体也一直下坡,面对离开,衰老,贫穷,特别是正个欧洲大环境恶劣,西班牙萧条,英国脱欧混乱,比如Tony这样的出租车司机深感网约车新兴产业冲击。科技时代不是对老年人有利的时代。 白驹过隙,巍澜可期。

50分钟前
  • 猫崽三岁
  • 力荐

腾讯视频可以看了,这种持续63年的跟拍,真的非常难得和用心了。

51分钟前
  • 老君山下
  • 力荐

感到虚无。。被那不勒斯老姐妹分心了,更期待苏联35up

56分钟前
  • 好运锂
  • 推荐

能留给孩子的只有教育,能使人幸福的只有爱。

60分钟前
  • 邦德爱美丽
  • 力荐

看这部总是眼里常含泪水。特别感动的一点是,那些小时候没有爸爸或者好家庭关系的孩子,到最后都成家,都在关系中疗愈了自己。尽管对neil花了太多年太多年。大家的人生总是求仁得仁的,真正改变人生方向的大概是,内心渴望改变了。

1小时前
  • 小鱼脆饼
  • 推荐

导演的声音都明显苍老了。到了63岁,更多的孙辈,更关心健康问题,人生已成定局,人也更安详了。ps:我始终无法忘记去BBC工作的高富帅三人组之一啊,有生之年你就接受一次采访嘛

1小时前
  • shatsu
  • 力荐

婚姻是第二次投胎,如果说出生的第一次投胎更多的决定了你的阶层,能拥有的金钱和教育,那婚姻(或者说伴侣)便是第二次投胎,更多地影响你漫长人生的幸福感与知足感,Paul最好的印证了这个观点。而且似乎过了四十岁,大家的事业心都慢慢淡了下来,最让人感觉到开心的时刻都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时光。六十多岁,健康就是一切。Neil也在一步步变好啊。

1小时前
  • 樱木十贰
  • 力荐

看到neil在慢慢变好我就觉得很欣慰,满足了。

1小时前
  • 葉落知秋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