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大劫案

HD

主演:杰森·斯坦森,萨弗蓉·布罗斯,斯蒂芬·坎贝尔·莫尔,丹尼尔·梅斯,詹姆斯·福克纳,阿尔基·戴维,迈克尔·吉普森,乔治娅·泰勒,理查德·林特恩,彼得·鲍勒斯,埃利斯戴尔·皮特里,哈蒂·莫拉汉,朱利安·刘易斯·琼斯,鲁珀特·弗雷泽,克里斯托弗·欧文,凯莉·霍威,唐·加拉格尔,克雷格·法布拉斯,杰拉德·霍兰,罗伯特·怀特洛克,大卫·苏切,彼得·德·杰西,约翰·迈尔斯,科林·萨蒙,莎朗·摩翰,安格斯·瑞特,马克·菲尼克斯,朱利安·弗思,鲁珀特·范西塔特,布隆森·韦伯,迈克尔·豪伊,Steve Balsamo,米克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语言:英语,拉丁语年份:200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银行大劫案 剧照 NO.1银行大劫案 剧照 NO.2银行大劫案 剧照 NO.3银行大劫案 剧照 NO.4银行大劫案 剧照 NO.5银行大劫案 剧照 NO.6银行大劫案 剧照 NO.13银行大劫案 剧照 NO.14银行大劫案 剧照 NO.15银行大劫案 剧照 NO.16银行大劫案 剧照 NO.17银行大劫案 剧照 NO.18银行大劫案 剧照 NO.19银行大劫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银行大劫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   1971年,黑人激进组织领导迈克尔X因贩毒被控告,但因他一年前取得了英国皇室成员玛格丽特公主的私密照片并以此要挟官方而被开释。英国军情五处工作人员提姆(Richard Lintern 饰)受命取回收藏在伦敦某银行的这批照片。   提姆物色到贩毒女子玛婷(Saffron Burrows 饰),要挟她抢劫银行来为自己取得照片。玛婷很快同以泰瑞(Jason Statham 饰)为首的几个半职业罪犯或新人组成了计划挖地道劫掠保险库的团伙。   泰瑞等人如愿将保险库洗劫,但赃物却让他们坐立不安:涉及皇室成员的私密照片、银行家行贿官员的账本、高官们不可告人的龌龊爱好……由于一位无线电爱好者无意间听到了他们作案时的对话内容,此案掀起轩然大波,泰瑞等人陷入了各种势力争夺的中心,他只能借助手上的证据苦苦周旋……黑洞如果我们是季节迷失的七里香国语不义之财2009不想回家霍比特人时代请帖祝贺2022凤凰武士AI爱上你虎之眼吸血鬼日记第二季绝地英雄遁入虚无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挑战极限速度与激情西部明星完美罪行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记太子传说宝贝计划国语忍无可忍1984夜间狙击者1972赤足2014佩特雷加的花环跟踪(粤语版)勇闯毒窟签约幽会兄弟本色两万种蜜蜂 20.000监控惊魂百万小宝贝午宴之歌女子监狱 第三季社畜OL知惠丸日记四年一生魔鬼的细节死亡笔记1:前篇修女2东京爱情动作故事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恋恋红城

 长篇影评

 1 ) 帅气的劫匪们

Jason_Statham,动作片比较多,像这种剧情片也这么紧张刺激,环环相扣,也算帅气,人物关系比较复杂,出来的人物也比较多,有高官,皇室,军情五处,警察,黑社会,黑人人权主义者,让人一直思考这些人与劫匪之间的关系
几个问题,需待解决:
1.那劫匪中的两个老头是被谁做的?那个黑社会?
2.英国人这么讲信用?答应劫匪不追究就不追究了??警察、军情五处都将他们放了

 2 ) 一开始还以为是黑色幽默片

英文片名<The Bank Job>,无论是中文名还是英文名都俗烂到难以引起观众兴趣的一部电影,鉴于是曼迪大爷推荐的,且是没有让我失望过的英国片,看完之后果然发现这是一部容易忽视的好看的电影。
 
英国的一个黑人黑帮老大为非作歹,当局却无可奈何,因为他手里捏着皇室的把柄。为了制服他,军情五处授意一名特工策划一个银行盗窃案,把锁在银行保险柜里黑帮老大手里的把柄夺过来。看到这里,我已经隐约感到英国人的黑色调调出来了,莫非这是一部《阅后即焚》英国版。
 
特工想办法找了一批窃贼去打劫银行。打劫开始后,我几乎认定这又是一部英国人的黑色幽默片,这些窃贼从团伙成立到策划,再到实施,无一不充斥着各种漏洞和傻帽行为。警察发觉后,其所作所为也是不可救药,双方都是一群饭桶。窃案曝光后,各方势力(窃贼、军情五处、皇室、警察、当地土匪、黑帮老大)都卷入其中,因为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都在被窃的保险柜中。当然这些人也不见得高明到哪里去......
 
之后的故事发展相当戏剧化。当我以为自己又看了一部《两杆大烟枪》或<Hot Fuzz>之后,片尾字幕给我一记响亮的冲击: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而且是名垂青史的一件历史大事,其中包括了银行大劫案、皇室丑闻、黑帮势力、政府官员腐败,导致英国上层社会的大动荡...
 
英国人可以的!
 
女主角是美女Saffron Burrows,出演了Boston Legal第四季的淫荡律师Lorraine... 果然是英国人。今天看的两部电影赶巧了都有Boston Legal的人在。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3 ) 电影慢谈之[0155] The Bank Job 银行抢劫案

2012-07-29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拍出这部电影的英国人从自己的视角,演绎了所谓非洲民权主义者的伪善,当然,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对自己皇室和权贵的藐视,起码,他们还算是公平。最后的字幕,100多人拒绝认领失窃的物品,银行的保险箱里,究竟藏着多少见不得人的秘密?

有些女人的美可以征服整个世界,女主角尽管作品不多,但就是属于征服世界这种类型,她明显是模特出身,杰森•斯坦森( Jason Statham) 本来就不是很高,这个搭配下来,更加显得前者身姿卓绝。

 4 ) 戏剧般真相

如果王室没有了丑闻,就像英国人民没了王室一样无聊~~~


三月在美国公映的英国影片《The Bank Job》因为拥有乏味的片名、糟糕的预告片和Jason Statham,很容易被寄予二流动作片“厚望”。
 
实际上,这是近期非常值得一看的罪案电影。有智商,有悬念,有紧张气氛,有真实依据,演员表演和电影情节也能吸引人一看到底。
 
如果影片煞有介事的提醒“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能够改为“本片完全虚构”,效果可能更好。尽管影片所牵涉的人和事件都有真实依据,情节发展却荒唐奇巧。倘若这就是“史实”,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但是看完整部电影,又产生“真相也不过如此”的感觉。一种奇妙的体验。事实上.....真实生活中的阴谋论、错综复杂的罪案、庞乱的警匪和政治关系....也真的不过如此。
 
The Bank Job前半小时,是我们近年来在那些黑帮-cult或者多线模式影片中所熟悉的叙事风格------凌乱的出场人物,不停变换的场景,在倒叙和插叙中穿梭剪接,携带大量信息的对白,看似不相干的各组人马轮番登场....
 
和以往那些以叙事为主的影片有所不同, The Bank Job开篇重点在于交代人物身份和铺展关系,很多情节与后来的“Bank Job”并没有直接关联。但是,这里的出场人物对那些了解70年代英国社会的观众可能会有共鸣,因为Michael X、放浪的玛格丽特公主...都是耳熟能详的人物。
 
说到这里有个疑问,其中MI-5(或者MI-6??后面那个警察说的好,“I never remember which is which”....orz)给那个策划了“银行劫案”的特工出示有关Michael X的资料照片时....有几张是和一位黑风衣眼镜男的合照....台词没有听清,中字幕不知道是否准确...但是,那个莫非真的是John Lennon???!!! Lennon夫妇和这位不干不净的Michael X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很明显他是支持Michael X的名人之一。甚至资助他的The Black House。而开篇叙事中那个被拷上狗项圈受辱的商人也确有其事。当时媒体称之为"the slave collar affair"。,那个倒霉家伙叫Marvin Brown。这件事后来导致了Michael X因勒索罪名被指控,后来又莫名释放,当时为Michael缴保释金的正是John Lennon....
 
所以,The Bank Job里含沙射影的东西也许比我们表面看到的还多一些....
关于Michael X的背景,偶搜索了部分维基上的资料。参考地址: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X
 
另外通过Michael X的经历,可以发现那个勾引他兄弟的白人美女也确有其人。Gale Ann Benson ,是保守党议员Leonard F. Plugge的女儿,不过她的身份到底是不是卧底和特工就不得而知了。她的确死在Michael X的住所,尸首在大火之后被发现。根据后来的证人举证,她确实是被弯刀所害。
 
个人觉得,关于这个女人的蜻蜓点水式的几段描写是这部The Bank Job里非常高明的一笔。从开头对那个特工的电梯调情,到完全热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再到后来魂断特立尼达....这个女人的故事只是银行劫案背后一条简单的平行线。
但是,这个女人的遭遇是电影里最悲壮的事迹。
 
是的,她的一生可谓尽职尽责,充满工作热情,擅用自己的风情万种。最终,她却因为别人的丑闻而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The Bank Job节奏控制得很成功。除了开局凌乱和快节奏(但是有必要的),接下来的叙事有条不紊。而且悬念是越到后面越精彩,整体上铺垫有序,渐入高潮。
 
“打劫银行”的过程本身已经充满刺激,这个过程也被拍得足够紧张。70年代,因为没有花哨的技术手段和通讯方式,一伙劫匪采用了最简单实用的战术------打洞,并且通过对讲机联系(而且缺少通讯常识)。 其间发生的趣闻有点惊险,也有点小幽默。最主要的,避免了刻意渲染紧张场面,更多趋向真实。
 
这种表演到是真的脱离了Jason Statham一贯作风,这家伙看上去还算胜任。
 
比起Jason Statham低调的表演,实际上其他几位演员的表现更出彩一些。主角的两个忠实的搭档,即天真又义气。另外两位上了岁数的帮手,谨慎且老练。性格都很饱满,也符合身份年龄。尽管没有特意交代背景,却让人信服。至于其他配角:色情业的混蛋BOSS、黑警察、假惺惺的特工团队、涉照的勋爵、甚至只出场两次的老鸨.... 哦,对了,还有主角可爱的女儿...短短的几个镜头,居然也留下清晰的印象。没啥说的,导演的控制力不错。
 
特别插播.... 扮演主角的两个狐朋狗友之一------暗恋女主的Kevin....又见《历史系男生》成员...呵呵,是漂亮的Stephen Campbell Moore。也就是某个很享受男生勾引的闷骚老师..... 在这里把一个单纯痴情,又懂得察言观色的劫匪演得很有味道。警局里那段特写,超赞~~
 
说到女主角了。这部The Bank Job选择的女性形象都是越看越传神的类型。特别赞许一下这部电影处理感情戏的手法:轻描淡写,眼波流转,意味深长....一切都隐在暧昧之中。这是一部线索相当庞杂的剧情片,在本来已经少得可怜的剧情闲暇里,几段感情交流全靠简单的言辞和神态来发挥。真真假假,虚情假意,不知真假,又或者,无所谓真假,都交代得比较得体。
 
仔细比较一下,主要角色完全没有激情镜头,最多不过一吻,还是一闪即过。台词间的暧昧情愫却值得体会。同时,影片又有大量的露点美女和惹火场面-----------都出自那位色情业大佬的专业领域。综合起来,即有香艳画面,又有百转柔肠;即贴近剧情,又切合性格....同时,有主流的伦理冲突,也有不轻易做结论的自然结局,在各种人情世故间也凸显了一些高尚的意义和情怀....比如兄弟情义(介于自私和义气之间来现实考虑)、清廉的警察(也许只是因为没有污点证据...),或者上面说的忠于职责、不能把握命运的女特工.........
 
以银行劫案为主线,没有特效和大场面,却能把阴谋世故和世俗人情拍到The Bank Job的程度,已经十足精彩~~~


花边..找到的历史上真实的合影...毒贩子Michael X和Lennon夫妇

http://static2.photo.sina.com.cn/bmiddle/4fe8b92344ad7c1f73cf1

 5 ) 让福尔摩斯来破此案吧!

好片,据说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

     一个叫迈克尔X的黑帮头子用为黑人争取权利的行为干着非法的营生,为逃避法律制裁他偷拍了一些公主的艳照作为筹码。军情五处的情报官提姆受命找到这些危险的筹码,他唯一的线索就是迈克尔可能将照片存在一间银行的保险箱里,他利用手段授意几个职业罪犯去抢劫那家银行的保险库,以便找到那些照片。劫匪们首脑泰瑞也发现了提姆的真正目的和身份,并且在另一个保险箱里找到了另一个黑帮行贿警察和官员的账本。最后演变成军情五处、负责破抢劫案的警察、和黑帮勾结的警察以及黑帮四方势力全在找泰瑞一伙,泰瑞只有通过手中的筹码牵制各方以便逃脱追捕。

     看的出来为了增加观赏性,导演故意把电影拍的像《两杆大烟枪》和《偷抢拐骗》,情节设计、人物关系、讲述方法和那两部电影是一个路子,而且扮演抢匪泰瑞演员就是《两杆大烟枪》和《偷抢拐骗》的主演。看这部电影感觉就是又重温了一遍《两杆大烟枪》和《偷抢拐骗》。除此以外,电影在细节设计上也很出色,例如当泰瑞的妻子温迪从泰瑞口中确认了银行抢劫就是他做的并且丈夫的前女友也参与了时,第一反应居然是怀疑丈夫和前女友的关系?!看到这儿不禁让人哑然失笑:女人真的是感情动物,在这种时候居然首先关心丈夫有没有出轨而不是要怎么摆脱困境;情报官提姆拿着“意外收获”——另一位勋爵的艳照向上司汇报工作成果时脸上的那副表情让人忍俊不已……

    情报官提姆本来只是负责解决公主的艳照问题,结果没想到会附送一位勋爵、N多的政府官员和警察。事情发展成滚雪球的效果估计也是出乎提姆本人的预料之外,事情的发展正和上《大话西游》里紫霞的那句词儿:“我看到了事情的开始,可没想到结局会是这样。”

    看结尾的字幕知道在劫案发生后不久,伦敦掀起了一次对腐败警察的清理行动,再联想一下案件发生在七十年代,而香港的廉政风暴应该也是在七十年代开始的,不知道和这件事有没有那么点儿关联?看到豆友的一句评论可称绝妙:“我要尽力活到2058年。容易吗我?为看个英伦艳照门还得等整整50年。~”

 6 ) 【ZT历史回顾】上世纪英公主艳照门引发最大银行盗窃案

看了这么多影评,都没有人回顾一下历史,特别是那个D-NOTICE,于是上网搜了一下,与大家分享。

×××××××××××××××ZT正文×××××××××××××××

英国王室总有那么几个“不听话”的成员,比如玛嘉烈公主。这位20世纪英国王室第一个离婚的公主,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妹妹,因乔治六世的溺爱而叛逆无比,她吸烟酗酒,沉溺于狂欢派对。她在派对上的一张裸照,藏于银行的保险箱里,引发了英国历史最大一起银行盗窃案。

1971年9月11号,晚上11点。这天是周六,家住在温坡街(Wimpole Street)无线电爱好者罗伯特-罗兰整晚都在摆弄自己的无线电设备,他将频道调到27.15波段,想同在澳洲的朋友联系上。毫无准备的,收音机里传来一阵断断续续的对话,听起来像是银行劫匪和门外的望风人在交谈。


“外面冷得不行,你们拿到钱一定多给我分点。”


“别老念着钱,看好外面的环境,有没有警察?”


于是,他录下这段无意间偷听来的对话,同时给苏格兰场打电话(Scotland Yard英国首都伦敦警务处总部)。午夜2点,一位资深警官决定慎重地考虑这个报警信息,他回复罗伯特,吩咐他查寻对话来源。无奈,适逢周末,当通信工程师从睡梦中赶到工作岗位时,那段对讲机劫匪的对话已经结束。


警方只有加大排查力度,他们查遍伦敦中心附近的750间大大小小的银行,最后确定在罗伯特家附近的150家银行为重点怀疑对象。周日上午,警察来到贝克街转角处的一家名为劳埃德的银行,从外部看,没有任何被破坏过的迹象——15英寸厚的保险库门完好无损。他们无法确认劫匪是否尚在保险库内。直到银行职员将门打开,才发现这是英国历史上损失最严重的一起银行劫案。


这是一场预谋已久的盗窃。犯罪团伙精心准备,租下离银行不远的一间皮衣店。为不引起注意,劫匪并未挑选离银行最近的那间餐馆下手,并且只在周末,银行休息的时候动手挖地道。通往银行金库的地道“竣工”后,他们用热喷枪割破金库的金属库门。事后,警察在皮衣店内发现了重达八吨的毛石混凝土,以及268个空空如也的保险箱。


没有人承认丢了东西


案件中损失的财物共计50万英镑的珠宝和金砖——现今价值高达500万英镑。而大部分受害者都拒绝协助警方列出自己保险箱中的物品清单,也所以,银行无法进行赔偿。英国媒体接连一周轰炸式地报道此次案件。更加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英国政府发布了一个D-Notice(现已改为DA-Notice,全名为Defence Advisory Notice System,其用意为劝导英国媒体针对这些有可能损害国家威信或安全的新闻予以遮盖部分事实或忽略此事件,虽非强制性但媒体大多会遵守),劝导媒体停止报道此事。这次神奇的劫案,刚被披露,就被以“国家安全”的名义下达的D-Notice,从媒体上完全抹去。这伙劫匪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偷出的其中一只保险箱里有英国王室成员的艳照。


劫案牵出王室丑闻


那是一张玛嘉烈公主在性爱派对上的图片。这位公主是现任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之妹,媒体曝光率很高,以至于劫匪一看到相片便脱口而出:“玛嘉烈公主”。玛嘉烈公主1930年8月21日生于苏格兰,2002年去世。她一生沉溺于烟酒,爱情不如意且疾病缠身,与王室传统格格不入,是英国王室中继亨利八世之后第一个离婚的人。英国电视4台(Channel4)曾播出的一部纪录片“流氓和公主”。这部片描述了玛嘉烈公主的风流人生,她曾与伦敦声名狼藉的流氓有私情。


该纪录片主要讲述了玛嘉烈公主在与斯诺顿伯爵离婚后前往加勒比海上的马斯蒂克岛度假之事,在那里她与曾因打架斗殴而名声不济的“混混”约翰-宾顿频频约会发生性关系。尽管宾顿是一名演员,但是令他更出名的是1979年的一起执刀混战血案,遇害者被刺9刀,但最终法庭判决宾顿属于自卫,因此他被无罪释放。宾顿已于15年前死于癌症,年仅50岁。据称两人的暧昧关系始于1976年,从那时起英国的八卦小报就不断把公主与宾顿“联系”在一起。


玛嘉烈公主的传记作者之一诺埃尔-博萨姆在片中说:“我可以确定,约翰-宾顿和玛嘉烈公主是情人关系。玛嘉烈总是给宾顿打电话,让他到她的房子里去,几乎夜夜如此。玛嘉烈喜欢在马斯蒂克岛举行聚会,喜欢人们脱掉衣服,据说她曾给裸体的舞者拍照。”这起英国史上盗窃数额最大的银行劫案,至今仍有超过100名保险箱主人否认自己有遗失任何财物,这让整个案件更加扑朔迷离。


为何失主消失?英国导演和编剧给了这样一个回答。“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英国军情局MI5设计安排的。”电影《 英伦银行大劫案》就是以此历史疑案做蓝本。 制作人史蒂文-查斯曼说:“他们知道Michael X将相片存在保险箱里。”而两位电影编剧迪克-克莱门特和伊思-拉佛莱斯都是纯正的英国人。他们声称,在编剧前曾与至少6个当年与劫案有关的人交流过。他们拒绝透露这六人的名字,但是表示,这六人分别都承认劫案的目的就是寻找一张相片。


其中一个劫匪,在他70岁的时候首度开腔,接受英国媒体《镜报》的采访,谈到此次劫案。他表示,发现艳照的时候,手都发抖了。他明白自己卷入了一场恐怖的风波。“我们把保险箱打开的时候,一看到相片,就惊恐地将箱子扔到地下,好像我们打开的是一枚炸弹。”一位来自舰队街(“舰队街”,据英国《卫报》的说法,是英国新闻界的代称,也是英国报纸业的“精神家园”。)的老编辑告诉编剧,1971年劫案发生后,他手头所有与此有关的稿子都被压下,因为政府出动了D-Notice。


1971年,英国的文化氛围仍然处在极度兴奋后的松懈当中,因为多姿多彩的生活而放任自流的伦敦的城市环境,再加上由嬉皮士兴起的表达反文化、反传统的信仰和观点的衰退,伦敦人正以一种不拘礼仪的姿态面对着一系列和劳动力有关的矛盾,同时还受到了爱德华-希斯所领导的保守党政府以及发生在北爱尔兰持续升级的暴力事件的冲击就像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描述的那样:这是一个正在向“我的年代”转变的时期,特点就是一群集体作业的银行劫匪制造了英国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抢劫案。导演罗杰-唐纳森说:“那是历史中一个非常让人着迷的时期,当然,这次劫案要比那个时代更加地迷人。事实就是,只有那样的时代,才会造就如此轰动的大劫案。”


在编剧看来,那个年代的英国,荒淫无比。剧中出现的社会名流常常聚集在一起参加乱交派对。出于这样的原因,不难想象,保险箱中存放的都是欢场的秘密。难怪没有失主愿意承认丢失了何种物件。也只有失主和劫匪才知道保险箱内欢场的秘密。

 短评

为什么真实的事件还这么狗血的结尾?放在某些地方,搞定这种级别的事儿应该是so easy的。有妻儿随便搞定啊.....没意思....还不如那几部速递

3分钟前
  • 小然看云歌
  • 还行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291652/

5分钟前
  • 摇滚玄奘
  • 力荐

一张艳照引发的劫案。拍得很一般,前面50分钟都挺无聊的,结尾20分钟算是不错,没想到是真实事件改编,贵圈真乱。

10分钟前
  • Neroat
  • 还行

细节上很粗糙,演员表演得极其一般,如果不算过不去的话。但故事本身的复杂性倒让此片的观赏性还不错,尤其考虑到是著名的真实案件改编而成,便更加有趣了。总体影不如史,颇为可惜。

12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围绕英国皇室丑闻野史展开的一桩案子 貌似越来越多势力卷入。搞笑的在于 1970年代 劫匪算不上训练有素 还出了很多有惊无险的笑话 差点在抢劫中被逮正着 而需要掩盖丑闻和维护利益的几方人马 互相不知底细 乱成一团 也真亏得劫匪头子利用一点点空隙周旋最终脱身。

16分钟前
  • blacktea
  • 推荐

想不到抢银行还能拍的这么……怎么形容呢……这么……正义!!!P.S.看影评才知道居然约翰·列侬夫妇还出镜了,站在毒枭一边,我了个去~~~

18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不知道是编剧厉害还是真实情况 不过剧情真是没的说 赞

20分钟前
  • Frank
  • 力荐

只听口音,就让我热血沸腾。

24分钟前
  • 推荐

要不是根据史实来改编,真是觉得有点差,把观众的智商估计得有点低,而且拍得又无趣、冗长,好好的题材讲得这么不牵动人心。

2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fucking shocking!!!ps,wife of Jerry is actress from "tipping velvet",naff looks familiar too...

28分钟前
  • jessiestone
  • 力荐

导演澳大利亚人,先在新西兰拍片,后经爱尔兰辗转美国发展,本片拍于英国。片子还行,但后四十分钟无聊。另外军情五处干嘛不直接从银行把照片拿出来?

32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在基本事实基础上的想像演绎很成功,导演为了拍这部影片受到了诸多阻挠,幸好得以看到,为那些电影工作者和为官方掩埋真相而不幸丧命的人致敬

34分钟前
  • 琪琪
  • 推荐

那老头子简直就是(仅指外貌)老年版Teddy Duchamp[Stand By Me剧中人物]嘛……

35分钟前
  • 竹或子
  • 还行

刚开始因为杰森要抢银行了想给三星,看了一会儿蛋疼的犯罪组织觉得两星不的了了!高潮把事情理清了想给四星!结尾还是给三星算了…波澜起伏的剧情,复杂的关系,还是真实事件改编,操

38分钟前
  • 阿奇波尔德
  • 还行

先开始觉得挺好看,可是几个演员总让我觉得这个劫案的发展有点二,好结局还是真实事件改编不可思议,我这阴暗的小思想总是不相信这社会最后竟是公义的。

43分钟前
  • 还行

是不是真实事件改编还不知道。不喜欢里面比较暴力和暴露的镜头,让人联想起《两杆大烟枪》这类片子的背景。女主在Boston Legal里面见过,长的不错,却总是安排一个红颜祸水的角色。整个抢劫说的很详细,显得有点啰嗦,一般这类电影总是图个眼福而已。

46分钟前
  • balalala
  • 还行

为几张淫乱皇室成员的照片搭上这么些人命真TMD不值。周末消遣好片,Jason似乎挺喜欢接《Snatch》这类的片子,伦敦地铁的风格真是30年都没变过

47分钟前
  • 爹 我亲爹
  • 推荐

历史比戏剧更drama。女特工那条线多余,跟主剧情搭不上。最后几股势力交锋应该要高潮迭起才对,可惜节奏没带起来。对70年代腐国“不羁”的社会氛围有非常具像的呈现,各种勾搭和轰趴。最后男主角的选择还是遵从了现代的主流价值观,感觉有点串味。

52分钟前
  • 小斑
  • 推荐

现实比电影更精彩更黑暗,永远无法铲除所有贪官,这电影对现实的折射已经不错了,不知道像最后那种正义的警察现实里存在多少,怕是寥寥无几,权力和钱到位了,媒体新闻就是个奴隶,现实中你所看到的媒体新闻是高层想让你看到的,而高层可能是腐败。一群罪犯来铲除贪官,多么的讽刺啊,当一个人有权有钱时,会变得怎么样呢。这电影的果体福利蛮多的咪咪很大。

56分钟前
  • V for Vendetta
  • 推荐

之前看的,现在只记得片头王室拍裸照的场景和中间的一些片段。可见影片没什么出彩之处,虽然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只能说,现实比电影精彩多了!

60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