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外星人

HD国语

主演:黄渤,沈腾,汤姆·派福瑞,马修·莫里森,徐峥,于和伟,雷佳音,刘桦,邓飞,蔡明凯,王戈,凯特·纳尔逊,王砚伟,呲路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1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2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3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4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5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6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13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14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15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16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17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18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19疯狂的外星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疯狂的外星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号称银河系最先进的外星文明试图和地球建交,谁知一连串的误会导致意外发生。外星使者的飞船坠入大气层,最终摔在了中国某市的世界公园中。靠耍猴戏为生的耿浩(黄渤 饰)和酒贩子好友大飞(沈腾 饰)把受伤的外星人错认为来自南美洲的猴子,在自家猴子受伤的情况下,耿浩开始训练起这个他口中的“刚果骚骚猴”来了。由于失去了超能力加成设备,外星人的本事无法施展,只能任由这两个傻乎乎的地球人打骂操练。尽管如此,他仍试图夺回自己的装备。另一方面,之前与外星人交流失败的超级大国根据外星人留下的信息,穿梭世界各地寻找外星使者。地球的命运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   本片创意来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乡村教师》。毋亡我粤语闺蜜离婚指南第四季Voice4离婚快乐第一季鲁邦的女儿倒数到零热爱杨玏版甜心辣舞 2雪白血红解密叛逆之声我爱河东狮非凡的公主希瑞第二季欧洲极致之旅情天未了缘小茜当家午后之爱金牌制作人猛鬼实验室2021矢在弦上第二季欢迎来到圈子内忘川茶舍之铸剑祭魂阴声阵阵大唐女巡按执法先锋四季奈津子飞虎之潜行极战天生爱情狂龙虾2015大石之战哦!我的皇帝陛下第二季只是性,而没有别的冠军(2018)是,大臣第一季欢乐时光谋杀案请输入搜索词:WWW产后调理院天崩地裂 下(国语版)爱人的谎言桃色谎言圣诞精灵日照重庆奇情记特务风云大山里的春天秘不可言

 长篇影评

 1 ) 黄渤和他的“耿浩宇宙”

对《疯狂的外星人》的期待,完全出于对两个人:黄渤、宁浩的好感。

他们二人的过往合作,从《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到《无人区》、《心花路放》,再到今年的这部《疯狂的外星人》,大大小小共有九次。

十多年来,两个人都各自走上了“人生巅峰”:一个成为了“中国最具号召力演员”,一个成了“中国当代最好的喜剧导演之一”。黄渤,无疑是与宁浩电影在节奏和气质上都最为契合的演员;而宁浩,也无疑就是最适合黄渤的那个导演。

《疯狂的外星人》作为他们再度合作的“疯狂”IP3.0,表现的确还算不错。灵感来自于刘慈欣的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便在于做到科幻与喜剧之间的平衡。而面对着春节档的观众,宁浩成功地把喜剧和科幻的类型元素糅合得很溜,让全场从头笑到尾。

影片一开场,黄渤就以我们熟悉的角色名称“耿浩”登场。电影讲的,就是耿浩(黄渤)与好兄弟沈腾飞(沈腾)遇上外星人的故事。他们二人经营着各自惨淡的“事业”,然而“天外来客”意外降临,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宁浩的野心显然不是随便做一出贺岁档的商业喜剧,《疯狂的外星人》在简单的外星人降临地球的故事里,做了很多加法。影史上有很多经典的关于外星人入侵的喜剧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则完全没有陷入以往的老套路,而是以此为设定,通过黑色幽默、荒诞的表现手法,把很多中国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并通过聚焦小人物的方式来获得故事背后的寓言色彩。

如果说“疯狂系列”的前两部还是围绕在国内某城市,那这次的《疯狂的外星人》则堪称是宁浩的《世界》+《火星人玩转地球》,甚至突破国界跑到了宇宙——“犯我地球者,虽远必诛”

黄渤的角色能让人联想到他在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里的孙悟空,再加上电影中对《2001太空漫游》、《邪不压正》等电影的化用和大量中国文化、民俗符号的重新解构,这次的宁浩算是玩嗨了。

《疯狂的外星人》里有一个反复使用了多次的梗,令我非常印象深刻,就是巴甫洛夫定律(条件反射定律)。耿浩赖以生存的“国粹”猴戏其实就是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即猴对人命令的条件反射,而电影则想要进一步讨论的是人的行为和心理处于社会的位置

从外星人的高等文明到人类中的不同阶层再到猴,耍猴表演的概念被几队人马层层之间进行倒转,不断衍变出新的花式。

在电影结束之时,美国人用锣作为武器来一段“天兵神降”,这是最后一处因这个定律而来的关键戏点。在这场设计感非常明显的戏里,除了用经典的反差梗来营造辛辣的讽刺笑料,背后的意义还在于揭晓——文化与社会的错位、中美之间权力关系的转换。

一直在看“黄渤×宁浩”电影的观众,想必看出来了:这一次,黄渤在《疯狂的外星人》中扮演的“耿浩”,已经是他的第三版了

《疯狂的赛车》里的职业自行车运动员耿浩,错失金牌后又被坑终生禁赛,生活潦倒到去送海鲜。

《心花路放》里的二手音响商耿浩自暴自弃,走不出失败婚姻带来的阴影,随即开启了段“治愈之旅”。

而《疯狂的外星人》中的耿浩,是那个想要和命运做抗争的“耍猴人”。

是不是堪称“中年危机”魔咒三连?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一个混得不如一个,到第三任这,已经到了生活的底线。

如果让观众进行票选,那么21世纪最会演小人物的男演员,黄渤必然名列前茅。他仿佛一直都在关注并出演这些让人可怜、惹人发笑又令人发省的角色。而且从未失过手。

这当然离不开他一波三折的生活经历和对阅历的积累,在未成名之前,他就是舞台中心旁边的那个无名之辈。黄渤之所以能在转型之后就一路开挂走红,拿奖到数不胜数,基本都离不开最陈词滥调的那两个字——努力。

从未受过专业的训练,28岁时仍旧名不见经传的黄渤曾经连着考过三年北电,最终考上了配音班。他的条件,其实并不适合当一个演艺明星,但努力弥补了这些,自学成才的跳舞、唱歌和多年的北漂生涯,磨砺出的就是能更好地进入角色的世界进行表演。毕业那年,他甚至获得了唯二的留校名额。但他为了出演一个当时和他一样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的戏,《疯狂的石头》,再度陷入抉择,最后放弃了那条坦途。

2006年,三十多岁的黄渤遇上宁浩,两个人的走红都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宁浩的电影所刻画的,永远是一群不同中又带着相似的小人物。

他的幽默是一种对人物和人性深刻理解后表现出的真相,常常设置一个荒诞的情境,将角色们放置其间。他们宛如身处命运的迷宫,阴差阳错地面对生活的玩笑,搞笑之余尽显无奈,随着剧情发展,也在荒腔走板地改变人生的轨迹。

黄渤饰演的耿浩,也一直都是那些当下有代表性的小人物,但他又一直不止步于小人物的所谓辛酸、困顿的塑造,而是在人物中书写宿命感与阶级反抗。在《疯狂的外星人》中,他演的更狂、更疯了,把耿浩骨子里那种执拗和拼命赌一把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上,也许就是宁浩的电影序列里,《疯狂的外星人》与“耿浩宇宙”的意义所在。

*载于《新华日报》2019.2.14

 2 ) 求求了

看完之后非常愤怒,嵌杂着无奈与不解。

第一,这和《乡村教师》有什么关系?刘慈欣的短篇小说集就被命名为《乡村教师》,足见其此短篇之喜爱。文笔的事搁一边,《乡村教师》最纯粹地表达了大刘小说中的永恒主题:宇宙物种面对利益时中“冷静的理性”以及低等生物在争取生存时的卑微但倔强。

这些在《疯狂的外星人》里一丝都看不到。

《疯狂外星人》讲了什么——一个外星人来到中国,美国人来找外星人,美国人和外星人都被中国人“耍猴”一般玩弄,顺便还玩弄了一把俄国人。两个中国人最终因为白酒远销宇宙而大发横财。

宁浩从处女作《疯狂的石头》开始就讲述“偶然性”是如何让一些普通人赚、一些人赔的故事。但价值观从未扭曲到如此的地步——一个一心搞“保健”药酒的奸商、没有丝毫的道德感,居然可以在大年初一地球文明面临毁灭之际飞黄腾达?我拒绝相信刘慈欣对剧本有把控权。

电影中的民族主义情绪泛滥到了无可附加的程度,几年前《泰囧》获得票房冠军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国人正在将新马泰当成自己的“后花园”,所以当一个充满了刻板印象和低级趣味的“泰国”呈现在大银幕上时,观众们堂而皇之地接受并愉悦了。当时我还想,如果这个故事中的泰国人变成了美国人,可能那些笑点就不成立了。嘿,没过几年,你大美帝也沦陷了。片中反复说“这是什么地方?THIS IS CHINA!”此话一出,在《降临》中肩负着与外星人沟通重任的美国人(彼时老美对中国人还有令人不屑的刻板印象)瞬间和抗日神剧中的日本人被中国的父老乡亲/小镇青年摆在了同一位置。

我总是说春节档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独特的档期,实际上春节档和春晚的逻辑如出一辙,即构建一个民族想象的共同体。于是几年前春晚节目中对第三世界友人的侮辱性情节几乎原封不动地复制到了春节档的电影中,其实也不是这一回了。

这电影是一出大杂烩:《邪不压正》、《2001》、《大话西游》、《喜剧之王》。。。文。。。文体两开花??但只是乱炖,别说解构了,连致敬都谈不上。中国科幻竟然摆脱不了西游记,看到那只猴子拿起一根棍子,我开始念经“大家看到啦?这个家伙没事就长篇大论婆婆妈妈叽叽歪歪,就好象整天有一只苍蝇,嗡……对不起,不是一只,是一堆苍蝇围着你,嗡……飞到你的耳朵里面,救~命~啊……所以呢,我就抓住这只苍蝇挤破它的肚皮把它的肠子拉出来再用它的肠子勒住它的脖子用力一拉。呵,整个舌头都伸出来啦!我在手起倒落,哗——整个世界清净了。”

拜托了,拍喜剧的放过周星驰吧(包括他自己),拍科幻的放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交响曲吧,求求了。

 3 ) 疯狂的药酒,疯狂的导演(含剧透)

疯狂的外星人果然是一部疯狂的作品啊。从头到尾,我也没明白导演到底要表达什么。这次的剧情里,黄渤是一个坚持以耍猴为国粹,心比天高的穷手艺人(没明白为啥耍猴就是国粹了,哪来的自信,动物保护组织同意吗,猴子同意不?),沈腾是个卖药酒的(鸿茅药酒的事情没听说吗,这么肆意的给一个不知名的药酒插入这么多广告)。两位主角所塑造的形象,爱耍小聪明、爱骗人、邋遢,没察觉出来有什么优点,两人还被僵硬地塞进了一段基情。外星人的外形倒是符合平时的想象,但是没有什么性格和特点可言,被黄渤当成了刚果猴子被羞辱训练一番,夺回了属于自己能量的头箍后开始打击报复。

而里面的老外们干脆是完全无脑的存在,在外太空和外星人交接dna的上校竟然在历史性的一刻莫名其妙的自拍(在外太空被撞以后平安的回到了地球继续自拍),被照片误导全世界飞来飞去的(实在不理解他们为何可以追踪到头箍拍的照片,有什么连接点),好不容易找对了地点一堆人翻天覆地的搜索愣是没看到被泡当药酒的外星人(此处实在中国特色,甭管是个啥反正都是可以用来吃的,外星人也不放过)。黄渤和沈腾是害怕被老外发现了他们把外星人当药引子直接毙了他们才拿个猴子去充数?这种撒谎欺骗人的手段不恶劣吗?还要一副和老外在对峙探险的样子,对于这样人品的主角我只希望他的光环赶紧销售领盒饭。而老外在我中国土地上如此肆无忌惮的抓人携带枪支器械也是醉了。剧里面黄渤工作的游乐场挤满了各种世界知名建筑,这是故意在讽刺我们中国人山寨能力强吗?

剧里面,老外特工硬是吞下了黄渤屎里面找出来的dna球(这个梗实在是恶趣味啊),末了还一个人跑到黄渤那里单挑。黄渤养的猴子欢欢莫名的被外星人操控,上演了一出美猴王大战人类的戏码。此处不得不说黄渤很坚强啊,即使是在汽车里被甩到各个高楼上汽车也没有爆炸可以坚强的生存下来,人倒挂在车里呢,居然还可以变出个电子琴,靠着平时练猴的背景音乐和沈腾的锣鼓声分分钟就召唤出了猴子的属性,完美的控制住局势。最后外星人莫名从药酒中苏醒,带着整屋子的酒回到自己的星球。我朝的酒文化牛逼啊,别说是老外,你看,这外星人来了不也得好好给咱喝上一杯嘛。我们不难可以看出在导演的眼里,老外也好,外星人也罢,都是愚不可及的存在,该被国人当猴耍,大家都该美滋滋的喝着白酒,甚至是吃屎。这种低俗的爱国和爱地球情怀,实在令人欣赏不来。

我从这部电影中感受到的就是人类又蠢又坏,丝毫没有真善美。非常同情剧中的外星人奇卡,以前et来地球感受到的温暖,来这个片场就是虐待、欺骗和鞭打。电影里,黄渤一直在说“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所以,为了活就可以恃强凌弱,欺骗殴打,无恶不作?或许电影里外星人说的是对的,我们是低等文明的生物,真该被消灭。谢谢宁浩导演专门拍一部电影毫无美感的给人讲述他作为人类的自我反省。作为报答,我只能以后再不看他拍的电影了。甭管他再拿疯狂的xx来做任何噱头,从《疯狂的石头》到《疯狂的外星人》,真的是令人感慨,原来人的变化可以这么大的,哦,可能是百粮魂喝多了,上头了。

 4 ) 让我来告诉你,宁浩为什么拍出这样低分的《疯狂的外星人》

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影片还没上映前,就获得了最高预售票房和关注度,毕竟这是宁浩的作品,而且还是影迷心中的疯狂系列,演员阵容是黄渤和沈腾,这样的顶级配置,不得不让人对《疯狂的外星人》多期待三分。

影片一上映,激烈争论不绝于耳。对于大聪来说,这部电影也有些一言难尽,不然也不会憋到今天才发稿。

所以,先让我来说个关于宁浩和《疯狂的外星人》的故事吧。

2010年左右,宁浩就拿到了大刘《乡村教师》的改编权,如果不是影片开头有标注,估计很难有人知道这两部作品的关联性。

《乡村教师》讲述了一个贫穷山区患上癌症的教师,放弃治疗把钱全部给学生读书,并让其中四个学生弄懂了力学三定律。

此时在宇宙遥远的碳基联邦文明里,正在进行除星行动,外星人来到地球,抓了这四个学生,但由于学生会运用力学三定律,被外星人认定为人类符合高文明种族,学生阴差阳错拯救了地球。

当宁浩拿到《乡村教师》以后,其实初版的剧情主线,和《乡村教师》几乎是一致的,说不定还不是喜剧,而是严肃科幻题材。

但几经波折,团队根据市场各种定位和分析,最终觉得不管什么故事,到宁浩手上,应该就要有宁浩黑色幽默的风格,求变不如求稳,是目前国内定型的导演,最好的发展道路。

于是,比韩国整容还厉害的改编开始了,改编总共耗时3年,据说改得团队自己都不记得有多少稿,有的说30稿,有的说50稿,反正到最后,用大刘的话说,看到《疯狂的外星人》剧本,觉得都不需要写上自己原著的名字了。

这用时三年几十稿的改编,不知道有没有夸张的成分,但如果属实,作为宁浩的作品,剧本真的算不上惊艳,只能说是发挥正常水平。

宁浩的风格,在于在影片里,他是把高级讽刺,黑色幽默,城乡结合,雅俗共赏玩得很溜,而且还在叙事的方式上,用了极为复杂多线性结构,在他的作品里,所有机缘巧合的事件,最终蝴蝶效应引发成不可逆转的故事走向,让人看得回味无穷。

而这一次《疯狂的外星人》,影片断舍离了多线性叙事,耍宝幽默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高于黑色幽默和讽刺,这是观众很大一部分不买账的原因。

于是,大聪再给大家来讲讲,宁浩的另一个故事。

宁浩的出道,是从文艺片开始的,最早的《绿草地》和《香火》,给宁浩打开了电影之门。

这时候有两个发展方向摆在了宁浩面前,一个是国外资本投资宁浩,让他继续朝着文艺片方向进发,说不定下一部作品就能和欧洲各电影节有缘。

另一个选择是刘德华公司推出的“亚洲新星导”计划,宁浩获得了300万资金,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宁浩最后选择了刘德华,并定位要拍商业片,《疯狂的石头》原本是让刘德华扮演香港的盗贼,但当时刘德华忙于拍摄《墨攻》,最后影片中只有刘德华的一首《忘情水》。

曾经有人采访宁浩,问他为什么选择商业片。宁浩说,不是不喜欢文艺片,而是希望自己的艺术交流是广泛的。于是在《疯狂的石头》成功之后,大家见识了宁浩,宁浩也被贴上了“鬼才”导演的标签。

之后的《疯狂的赛车》,《黄金大劫案》,《无人区》,《心花路放》,宁浩的叙事结构都有别于其他正常叙事的影片,呈现出一股嚼劲。但大家也能感觉到,之后宁浩的作品,都没有《疯狂的石头》惊艳,有一种“首作即巅峰”的声音。

能代表宁浩的,似乎一直都是《疯狂的石头》,而从《疯狂的石头》出来的演员 ,有好几个都是今天演艺圈的头号人物。

在《疯狂的石头》耀眼的光芒下,让宁浩出道十三年后的《疯狂的外星人》,自然也让大家和《疯狂的石头》作比较。

《疯狂的外星人》没有复杂的叙事方式解构,更没有把时间打乱重组,而是按照正序时间,正常叙事娓娓道来,可以说非常简单直白。

影片讲述了耿浩和大飞,在一个偏远的游乐场耍猴卖酒,突然有一天外星人造访,结果这两人把外星人当猴耍,经过一番折腾,外星人发威,把耿浩和大飞当猴耍。

而C国的特工们,用着自以为傲的高科技,苦苦追寻外星人,并想和外星人建交。一宗带着科技文明鄙视链的讽刺故事就此展开。

影片一上映,很多人质疑宁浩江郎才尽,大聪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大家再来回想我前面说的两个故事,在宁浩当初选择商业片而不是文艺片时,就能明白宁浩是很精明的,他擅长计算分析,想让自己表达艺术的途径,越做越广,而不是越做越窄。

试想一下,春节档期,如果宁浩再整出一部比《疯狂的石头》更为复杂的电影,观众范围可能会缩小,毕竟春节档期拖家带口去看,影片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宁浩团队必须考虑档期和受众范围问题。

求稳不求变,这是《疯狂的外星人》看完后首先给大聪的感觉,而为了制造更多的笑点,影片舍弃了故事要交代的严谨逻辑,以及更深层次的探讨。

但是,《疯狂的外星人》又不愿放弃只是单纯博观众一乐,影片坚持要加上根据《乡村教师》改编,因为宁浩认为,《疯狂的外星人》的内核,其实是和《乡村教师》是一样的。

这两部作品,都在解释着在社会结构分成三六九等时,命运的阴差阳错有时候会把这条文明鄙视链打乱。

《乡村教师》是一群刚学会力学定律的农村娃,莫名其妙的拯救了世界,而外星人不选纽约华盛顿,却来到了中国偏远山沟沟。

《疯狂的外星人》是把外星高度文明变成猴耍,高傲的西方文明配合演出,最后拯救世界的方法,都在酒里了。

虽然没有复杂烧脑的宁浩叙事结构,但其实影片依然呈现出宁浩城乡结合的荒诞气氛,主角市井中庸脑子一根筋的性格,让我看《疯狂的外星人》时,还是能乐呵呵的。

片中的黑色幽默的笑话,也都运用得很到位,比如当C国特工看到游乐场那些各国地标时,那生无可恋的表情。

比如C国特工含着耿浩拉出来的基因球,在口腔中不停旋转时,特工那文明自信傲娇的表情,和真相对比的距离,距离有多大,讽刺就有多大。

就连电影中的配乐,由二手玫瑰打造二胡版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充满了变相的调侃,多么庞大的外星造访事件,在宁浩的导筒下,都变成了荒诞的笑话。

这样的文明鄙视链错乱,也从中道出很多国际社会地位的讽刺问题,所以大聪在看影片时,很想知道十几年后,大家如何看待《疯狂的外星人》里面的反讽。

在大聪看来,影片中的反讽和隐喻其实意味深长,比如影片地址选择中国偏远城市的游乐场,有各国标志性建筑(世界之窗),这就是C国(C国是哪国大家都懂)看待中国的方式,C国人觉得我们什么都有,但什么都是抄的,模仿的,假的。

比如游乐场的耿浩和大飞人设的塑造,也是C国人眼中的国人样子,在他们眼里,中国人就是像耿浩和大飞这样子,市侩,唯利是图,土里土气。

而C国人用自己骄傲的科技,想去和外星人建交,这讽刺了西方文明的沾沾自喜,拿着他们一套经验之谈,想套用在世界各国各种语境下,最后变成了一出闹剧。

总之,细细回想,虽然《疯狂的外星人》舍去了多线性结构,但里面的一些桥段和细节,依然值得玩味,这也是我并不想给影片打低分的原因,但,这也不意味着影片是宁浩的上乘之作。

宁浩本可以做得更好,甚至更出色,他所监制的《我不是药神》,都能拿出这么傲人的成绩,那我们自然会对宁浩的作品,高看三分。

所以,宁浩导演,我们希望你的作品不光求稳,还要求新,求破,求变。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5 ) 一场大年初一的意外“猴戏”

其实说起来,我在进电影院前完全没想到大年初一会选择这部《疯狂的外星人》,我在春节前标记的也是另外几部贺岁片。然而初一早上到姥爷家拜年后,当我说自己准备下午去电影院时,一众早已忍不了长辈们“关怀”的表弟和表妹纷纷都跑出来要跟我一起去看电影……

由于带着这群既不是硬核科幻迷、又不文青的弟弟妹妹们,我只能放弃原本的观影计划,临时选择了从阵容上看最不可能是烂片的喜剧片——《疯狂的外星人》。

因为事前我甚至连预告片都没看过,所以当影片一开始,一帮说着英语的老外在空间站准备跟外星人接触时,表弟还凑过来问我:“哥,咱是不是走错厅了,到哪个好莱坞大片的厅了?”

我说你别傻了,现在国内哪儿还有2D的好莱坞电影了!

果然当宇航员和外星人的接触发生意外,天空上的火雨落向亚洲的西南某城市后,电影就又回到了宁浩那特有的接地气风格。在接下来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影片就在特工和黄渤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之间反复切换:

一方面某国出动常人难以想象的军力在满世界追查外星人线索,甚至一度强攻莫斯科;而黄渤和沈腾面对这个失去了装备的外星人,坚定的认为这是一只外国猴子,一门心思的想在“别被挠着”的前提下把对方训练成一个可以表演的猴子。

当整个放映厅的观众都被这一场场“猴戏”逗的下巴都要笑脱臼时,外星人也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装备,看着外星人将自己飞船召唤到自己面前,他们也终于意识到线索中出现的全世界景点其实不过是中国的一个世界公园时,我心里想着,下面应该画风一变,来一场经费爆炸的打斗了。

哪成想画风倒是一变,只不过却是我完全没想到的神展开……

在进场之前,我在排队买爆米花的间隙扫了一眼豆瓣的评价,发现有人说导演不够忠实于原著,但是我觉得这种独特的宁式风格更令人惊喜呀。

当我捂着笑的已经有些疼的腮帮子从影院走出来时,再回想这些评价,觉得也不能说是错了。只不过上述的缺点是我并不算太在意的,而片中许多出彩的地方是让我特别喜欢的。我想哪怕是到了年底当我回想起2019年的观影体验时,像外星人放大招的同时脑袋上还挂着黄渤的裤子迎风飘扬、南美洲的走私贩们端着几只AK47自以为防守严密,却迎上了密密麻麻的大型潜艇……这些经典的场景也一定会让我记忆犹新。

原本我是没准备给本片打4星,但是转念一想,作为一部春节档的贺岁电影,可以让我带着家里的一大帮子亲友不带脑子的从头笑到尾;作为一部科幻片,宁浩能用一种观众们从没见过的方式把中国文化融入到一个科幻故事里,又顺路挖苦了一下西方对我们的文化歧视,电影的最后,一句“都在这酒里了”,我再一次笑了起来,只不过这一次并不是被剧情逗的开怀大笑,而是在这场荒诞的冒险中,又看到了那个随意的宁浩,孰是孰非,谁对谁错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能让观众开心,其他的还较那个劲干嘛。

 6 ) 只有一个缺点

我不想说剪辑,不说剧情,不说演员……看完以后,心理特别不爽,虽然我也笑过。

可是这部电影里我看不到一丝尊重,对国人,对他人,对猴子,对外星人。

不管疯狂系列如何,我对每一步电影的观感:透过导演的镜头,感受他的态度。而宁浩导演的态度,要说他一贯的批判讽刺也罢,你爱的不深,讽刺只会让人感到恶俗和狭隘。

这不是讽刺,这是“耻笑”,这不是“幽默”,这是“笑柄”。没有深思与反省的空间。

综上——看完不舒服的原因——镜头里没有“爱”。

全人类?无所谓,毁灭吧。

外星文明?狗屁。

 短评

“荒诞剧+科幻”只是噱头,嘲讽文化阶层论才是内核,宁浩疯狂依旧

7分钟前
  • 花生不臭
  • 推荐

你们念叨的中美合拍齐天大圣文体两开花,你看这不是就安排上了么?

10分钟前
  • 非天
  • 较差

黄渤+沈腾+宁浩+徐峥+于和伟=喜剧之王

13分钟前
  • MAN OF STEEL
  • 还行

我真是脑子抽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来看这个…… 除了沈腾自带的两三次笑点以外,全程冷漠脸:)而且这种把所谓的c国:)和外星人都当猴耍的设定,我觉得非常不尊重人:)

18分钟前
  • IntSoul
  • 较差

借用刘慈欣的原著外壳,内核还是宁浩的黑色荒诞。或许,时至今天,喜剧之王的宝座不可避免地要换人了。

20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推荐

7分,可能,最大的争议,还是这部影片在风格上没有那么欢腾吧,包括剪辑与摄影,也比前两部疯狂电影克制了很多。我比较喜欢的,还是融合风格之后的本土风,这倒是宁浩一直没变的,把各种熟知的类型模式,拿过来,混在一起,并本土化处理。之前有提过染缸文化,所以,外星人也会被猴吃了(非字面意思)。宁浩,还是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的。

2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没有笑点

26分钟前
  • 666勇
  • 还行

黄渤回归自己的招牌小人物角色耿浩,再次延续“疯狂”魅力,想要证明自己却屡屡失败,试图光富“国粹”却被外星人折磨的抓狂,但他越抓狂观众就越想笑。宁浩还借着猴戏,把美国政府,好莱坞电影,甚至战狼全恶搞了一番。在看似无脑喜剧的背后,电影甚至还着了层讽刺。美国自以为是全世界主宰,外星人却觉得他们是低等生物,驯兽师以动物主人自居,却差点被自己的宠物弄死,都以为自己是人,其实都是猴。

31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糟糕至极,生平最坐立难安的一次影院观影体验。油腻、恶意、躁狂、审丑、狂妄、人类沙文和民族沙文,毫无掩饰的放大到屏幕上,每一秒都让人无所适从。这才是真正的战狼式意淫。外星人骑单车飞起来那幕气得我直接跟同伴吐槽,这特么还有脸致敬ET,ET比他们可爱一千万倍。多么希望影院里的那些孩子他们第一次关于外星人的观影体验是ET而不是这玩意儿。

33分钟前
  • 还行

中国土味科幻,戏谑地把国人面对外星人的反应与西片区分开来,从中看到劣根性,很有中国特色。外国特工保留了《石头》《赛车》香港大盗、台湾黑帮的水土不服。有技巧的是把“孙悟空”形象与外星人土洋结合,包括耍棍棒、紧箍咒、醉酒蟠桃园、给孩儿们带酒归山等,都进行了有效的嫁接。这片至少有中国人自己的想象力。就是沈腾的表演太舞台了,完全配不上黄渤。

3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宁浩+黄渤+沈腾+徐峥 个顶个单拎出来都是中国喜剧届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但是这部真是大写的笑!不!出!来!

38分钟前
  • Ivangel
  • 很差

把刘慈欣的感人短篇小说“乡村教师”拍成了逗逼喜剧.......

43分钟前
  • 123456zr
  • 很差

看到这么低分反而特别兴奋,感觉理解这部电影的人越少,我就成为了越幸运幸福的少数。简单说下两大优点:首先,能戏谑性的引用近10部电影(也许更多),搞笑且高效的糅合在一部电影里。电影舞台是中国特色式山寨,剧本的构思却有意识的对“山寨”进行再创造。更厉害的是,只用了一个元素,耍猴表演,的5次反复变奏,就拍出一处中国现实魔幻主义的荒诞喜剧。宁浩可以说是当下难得的中国商业娱乐片电影大师。

45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宁浩已经不是昆汀/盖里奇/科恩兄弟的模仿者,而像火锅一样能够将各色食材融汇吸收(即便再摆不上台面的土味),炖煮出自身的风味。《2001太空漫游》《西游记》《喜剧之王》《美国队长》《战狼》玩得信手拈来,本以为《无人区》之后拍出平庸的《心花路放》,已是武功全废,没想到五年磨一剑,借一部贺岁喜剧的壳,讲一出阶级和人性讽刺的寓言,功力更深厚了,了不起。

46分钟前
  • 凹凸
  • 力荐

本质上一个臭耍猴的,其文化就必然是一种耍猴的文化。耍猴的文化简单粗暴,鞭子加香蕉。此外,还需要一个卖酒的。这样的文化能够代表人类打赢外星人,那只有一种可能:外星人成为猴。宁浩不仅化用西游记的人物关系,去拆解外星人科幻片的模式,更用了中国古代朴素的智慧去设定人物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挺有意思的。不能只看到猴戏,还要看到耍猴人隐蔽而深刻的自嘲。

48分钟前
  • 大旗虎皮
  • 推荐

春节档当然不可能没有西游题材,但我确实没料到外星人最后也能变成西游题材……讽刺意味大过喜剧元素,所以完全没有期待的那么好笑,能笑出声的地方不多。说实话看得还是有点不舒服,一半是因为对着拿鞭子抽猴这样的笑点笑不出来,一半是因为边上有很多人对这样的情节能笑出来。总体来说是一个包装得热热闹闹的残酷故事,这部电影放在春节上映本身就是一场讽刺艺术吧……

50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疯狂系列第三部仍然通过结构和叙事制造笑点,比那些只会讲段子的电影高级不少。 开头多次给耶稣和世界公园特写,为巴西、俄罗斯、埃及做铺垫,这才是高级幽默。 耿浩从来都是耍猴,结果被耍了;人人说他是臭耍猴的,结果他又表演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耍猴,前后形成呼应。 外星人看不起美国人,美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中国人看不起耍猴的,结果耍猴的把外星人制服了,一物降一物,形成循环。猴和外星人角色互换产成的笑点,则是延续《疯狂的赛车》骨灰和毒品的手法。 外星人吃火锅、用外星人泡酒、把生意做到全宇宙很荒诞,又是通过科幻和文化差异做文章。 “犯我地球者,虽远必诛”调侃《流浪地球》,“我养你啊”调侃《新喜剧之王》,“咋不上春晚”调侃沈腾上春晚,绝了。 一部《流浪地球》,一部《疯狂的外星人》,刘慈欣成为春节档最大赢家。

51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3.5 这是宁浩的《火星人玩转地球》+《世界》+《银湖之底》。中华土味大舞台风味的荒诞科幻喜剧,混搭得很有趣。正所谓六学是国粹,中美合拍文体两开花,文化元素用的特别好,是构成自反性的。黄渤塑造的“耿浩3.0”很出彩,他一直都在关注并出演这些惹人发笑又令人发省的角色,而且从未失过手。

52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7。遛人遛猴遛美帝,吃肉喝酒涮火锅。东方实用主义解构并同化西式科幻。宁浩恒久的落伍主角及土味山寨画风,在欢庆春节档里也算留有一丝自嘲与自省。在喝死算球的疯狂地球人面前外星人就太实在了。

55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很多照葫芦画瓢的翻拍都羞于提原著,宁浩很尊重作者,其实电影已经跟乡村教师没什么关系了,只是借鉴了一个星球大战夹着孩子王的壳,然后拍成了宁氏本土草根喜剧。相比疯狂前两部,这一部剥离了当初作为新导演想要被看见的急切,不再炫技,从容讲述着一个寓言式小品,透析着宁浩对中西文化根源性差异的思考,和对好莱坞科幻体系的解构与戏谑。致敬了一些经典,调侃了几位同行,还拍了一把大闹天宫,没想到这是今年春节档的西游IP。黄渤一如既往稳,像宁浩说的,他不仅是好的喜剧演员而是好的电影演员。

5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