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第二季

完结

主演:托马斯·米德蒂奇,T·J·米勒,扎克·伍兹,库梅尔·南贾尼,马丁·斯塔尔,阿曼达·克鲁,乔什·布雷纳,苏珊·克莱尔,欧阳万成,爱丽丝·韦特兰德,马特·罗斯,克里斯·迪亚曼托普洛斯,布赖恩·提切纳尔,亚历山大·卓别林,杰克·普罗特尼克,大卫·里斯·斯内尔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剧照

硅谷第二季 剧照 NO.1硅谷第二季 剧照 NO.2硅谷第二季 剧照 NO.3硅谷第二季 剧照 NO.4硅谷第二季 剧照 NO.5硅谷第二季 剧照 NO.6硅谷第二季 剧照 NO.13硅谷第二季 剧照 NO.14硅谷第二季 剧照 NO.15硅谷第二季 剧照 NO.16硅谷第二季 剧照 NO.17硅谷第二季 剧照 NO.18硅谷第二季 剧照 NO.19硅谷第二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硅谷带来的启发

结束了我的第一次创业之后,一周内看完了硅谷前两季,完全停不下来,很多地方有同感。

带给我的几点启发:

1、在同一个项目上,大公司未必能战胜创业公司。

典型的硅谷梦,没有资源没有人脉,凭借着牛逼算法做出的产品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虽然团队人少,但是敏捷高效,关键时刻连房东都能上手编程。

而大公司却有很多弊病,没人对产品质量负责、为了老板给的进度赶工、沟通成本过高互相扯皮、用户体验形式化、办公室政治……这些我也在百度体会过,所以很能理解。

从这个角度来看,资源丰富的大公司,未必比得上创业公司,因为后者担心自己随时都会死去,他们没有退路。

2、商业分析框架对于创业公司未必适用,很多时候不是四平八稳,而是快速解决问题。

我自己是商科出身的,Jared 提出的想法,有些适用于创业团队,比如 scrum 激励大家加快进度,但更多的不适用,比如 SWOT 分析、精益创业的转型等等。创业公司更多时候需要快速决策。

3、如果公司没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就会像救火一样被推着走。

很少听 Richard 说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了,几乎都是被某件事推着走,比如参加 TC、和色情网站合作等等。可以说是在产品决策上失去了把控吧。

4、多想想为什么做不到、如何做到。

Gilfoyle 让我印象深刻,他似乎总是可以挑战不可能。

当无法和任何一家云服务器合作时,他说为什么不自己搭建,用租办公室的钱。

当大家认为失去了和色情网站的合作机会的时候,他说他默默访问了合同协议。

当大家认为公司不得不拱手让给 Hooli 时,他说可以把数据库全删掉这样就没什么可给的了。

总是能站在理性的一面考虑问题。

大致这样。

 2 ) 一二季评——科技与创业的乐趣

最近迷上了一部美剧《硅谷》,三季豆瓣评分分别为9.0,9.2,9.2的良心之作,关注的人却不是很多。估计不少人是被那句“非程序员看不懂”的话给拒之门外的,其实不然,虽然主角是几个程序员,但这部剧肯定不是教我们怎么编程。而是一个热血的创业故事,宅男变CEO,剧情并不枯燥,甚至还很有哲理。

剧情大致是这样,主人公Richard开发了一款“魔笛手”的软件,它的本来功能是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反正就是没什么用。却被天使投资人发现了其中强大的数据压缩算法,在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这种算法受到了追捧。于是主人公拿到投资带着算法和小伙伴们开始创业。只是……

(一)反派一号,乔布斯的作派,盖茨的手腕
剧中最大的反派,Hooli公司(字幕组把它翻译成“互利”,也是一种讽刺)的CEO盖文贝尔森,一件黑色毛衣或许不算什么,不过那句天天挂在嘴边的“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乔帮主那句“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相传乔帮主脾气暴躁,追求完美,为了一个心目中的颜色,把设计师快要逼疯,剧里的贝尔森也是一个同样苛刻的人,他对员工不满意时绝不会委婉提出,通常都是大骂出口。乔布斯是个演说家,他能把苹果的发布会变成一场艺术般的演讲,同样,贝尔森也非常擅长产品包装和宣传,他们反向解析“魔笛手”的代码,开发出一模一样的“扭核力”并且把它打造的相当完美,全方位碾压“魔笛手”团队,要不是靠着撸管引发的灵感在技术上大幅度赶超,恐怕“魔笛手”都挺不过第一季了。贝尔森身边总跟着一位禅师,每天给他讲很多哲理(虽然看起来像是在拍马屁),这一点也像乔布斯相信佛教和东方神秘主义。

作为唯一能和乔布斯匹敌的对手,盖茨也逃不了被黑。贝尔森视察公司时的那前呼后拥的副总裁们,真是盖茨作风。不过最明显的恐怕还是起诉“魔笛手”的知识版权问题。
“魔笛手”的团队最初在“互利”工作,正是由于在互利不被重视,才单干创业,他们火了之后,贝尔森为了击垮他们,反而反咬一口,说是“魔笛手”盗走了互利的核心技术,他甚至挖走主角Richard的好朋友,给他高薪高职位却什么都不用干,就是为了让外界相信,魔笛手是这个好朋友在互利开发出来的。(这哥们真是人生赢家,白吃白喝白拿年薪几百万)
这恐怕是在致敬IE浏览器和网景公司的诉讼大战了。当年盖茨的IE完全剽窃了网景的创意,靠着Windows的捆绑销售迅速占领市场,网景提起诉讼,官司打了几年,微软败了,赔了点钱,不过几年下来,网景的市场份额早已被微软吃掉,赢了官司却依旧难逃破产。剧情里,起诉的人变成了互利,争着要给“魔笛手”投资的风投公司们考虑到诉讼风险,立刻改口,一分钱也不愿意出了,显然互利是不可能赢得官司的,但是只要拖上个半年,“扭核力”的技术就能追上来,靠着互利的推广,“魔笛手”再无活路。这时候,谁还在乎官司的输赢。
黑得漂亮。


(二)科技改变生活,是否真的让生活更美好?
第一季里,无人驾驶汽车惊艳了一把。“魔笛手”的财务负责人,小天使Jared到投资人Peter Gregory的公司拿一个合同。Peter的秘书特地让Peter的无人车回去(Peter第二天要到一个海岛上度假,无人车第二天会被送上海岛),无人驾驶汽车,刚一出现,相当帅气,自动避让行人,遵守交通规则,还可以语音点歌,陪乘客聊天,简直就是一个老司机。
作为科技达人Jared也是相当兴奋,摸摸这摸摸那。一帆风顺是不符合画风的。由于秘书把Peter假期时间输入错误,在送Jared回家的路途上,无人车按照设定程序,启动了海岛之旅。车子直接开到了港口旁边的集装箱里,高超的停车技术,车门几乎紧挨着集装箱两边,Jared的车门打不开,他被困在集装箱里,在海上飘了几天,差点挂掉。
这里最令人感触的是,当他想尽办法从车里出来时,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海上平台。平台上忙忙碌碌,各种叉车、机械,但是唯独没有一个人。那一刻的孤独与苍凉,恐怕能叫人崩溃。

当科技终于取代人工时,人类是否会感到寂寞?如果这是我们未来的生活,那真是想想都可怕。

(三)估值这个东西,越高越好么?
在科技博客举办的创业创新大会上,“魔笛手”的程序员们通过撸管得到的灵感通宵重写程序,终于拿到大奖后。无数的风投想给他们塞钱,前景远大的创业公司,谁不想早点入股呢。
在几轮谈判后,可爱的程序员们发现,他们越是傲慢无礼,投资人给的钱就越高,于是谈判变成了大家轮流装逼的盛会。终于在一名联合创始人把他的蛋蛋放到一名投资人的办公桌上时,这名投资人给出了投资3000万美元,估值7000万的价码。最后,甚至有人愿意5000万,估值1亿的。这种事情,谁不愿意呢?
这时候我们的女主角出场了,他告诉男主,不能接受这样的投资,因为他的公司目前根本不值那个价格的一半。如果把估值定的太高而后期又不能实现预期,那么估值只会越来越低,而估值下降对创业公司来说是绝对的灾难(表明他们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这样等不到二轮融资,公司就会垮掉。(剧中也确实有因为一轮融资太多,最后达不到投资人预期,最终贱卖公司的例子)

一两年前,马云带着阿里巴巴赴美上市,股价定的超出市场预期,创造了史上最大规模IPO,一时间何等风光,只是,持续不了多久,股价就掉了下来,持久不能突破,比起谷歌上市十二年股票上涨17倍,阿里巴巴的投资回报率估计不会这么高了。
(阿里巴巴是成熟企业,不是创业公司,所以马云这么做也有道理,不过 就要吐槽,谁让他家APP用起来那么卡)

创业公司如此,人生如何?还是不要把自己想得太牛逼,搞点实际的,没事少立flag。



在犯罪,反恐,历史大片这些商业元素充斥的美剧市场。这部短小精悍的美剧(一季8集,一集25分钟左右)真算是小清新了。画风也是极简风格,几个nerd or geek凑在一起,都没有女朋友(女主的戏比不上男二男三)。一部励志的创业大戏,以为他们可以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事实却是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和破产作斗争。IT大腕们的真人客串,创业的乐趣与艰辛,少年的稚嫩与走向成熟,真是叫人爱不释手。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遥看瀑布挂前川”。

 3 )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硅谷?

提起硅谷,我们马上会联想到的是谷歌苹果,facebook这几家耳熟能详的明星公司,又或者是那两所闻名全球的知名学府,斯坦福和加州伯克利大学。
硅谷虽然只占了美国国土面积的0.2%,人口总和也不过500万,但却创造工业史和科技史的众多奇迹,那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如今的硅谷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一谈究竟
一,从硅谷的诞生时间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它与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工业化地区的巨大差异。硅谷崛起于工业时代的后期,具体是二战之后,所以硅谷从一开始就跳过了工业时代的很多过程,是一个完全按照信息时代的特征,建立起来的产业中心。更重要的是,二战之后,科技行业发生了两件事对硅谷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的事件。第一件事,就是1946年美国发明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这宣告了信息时代的开启。而第二件事就是1948年,控制论,信息论,的诞生。那什么是控制论?看一下如今互联网公司在开发产品中的流程,你就明白了,这其实都是运用了控制论所演变出来的方法。一款产品必须先上线,得到用户对产品的反馈,然后再不断修改才能得到完善,这种通过反馈,不断迭代的产品设计思维也恰恰是控制论的精髓。那什么又叫做信息论呢?字面上很好理解吧,就是关于通信的理论嘛。其实信息论本质上就是一种解决生活中不确定性的方法。比如说,如今人力越来越贵,而且我们都不知道人力成本上限在哪,但计算机却一定是越来越便宜,所以把更多的工作交给计算机,交给人工智能就是最好的选择。这就是叫做香农第一定律。我们再举第二个例子,原先,家里的带宽不够,所以我们只能在电视上看娱乐节目,一款节目再流行,全国同时段收视率也不可能超过5%。但随着互联网带宽的增加,节目的传播能力大大提高,这才有了Paipi酱等网红的崛起,而传播渠道容量提升才是其中关键因素。这就叫做香农第二定律。

好了,谈完时间方面的原因,我们再谈一下硅谷成功的第二个成功秘诀,文化。

首先,是对叛逆的宽容。叛逆是硅谷的常态现象,这不仅和加州人素来爱冒险,喜欢尝试新东西的传统有关,同时也和当地的法律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比如在书中就介绍了,为了鼓励员工的叛逆行为,促进整个硅谷地区的技术进步,加州政府对于前公司员工在同行业之间跳槽现象,表现出了最大的宽容,甚至禁止公司之间私下里达成相互不挖角的君子协议。这就大大提升了硅谷人才的流动性,同时倒逼大公司去鼓励员工在公司内部创业。外界经常对硅谷有一种误解,认为伟大的公司都是从车库文化里中诞生的,其实在硅谷成功创办一个伟大的公司真正的秘诀是在原来的公司和大学里孕育新的公司。

硅谷文化第二个特点是国际化.在硅谷,不仅Facebook这种明星公司在努力全球化,同时即使不太出名的小公司也会在第一时间开拓国际市场。很多公司一开始就是要开发,给全世界的人们使用的产品,所以一口气上线20语言版本的产品在硅谷屡见不鲜,这源于硅谷人都自己多元文化的自信。举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根据2012年的人口调查,硅谷地区51%的家庭在家中使用的第一语言并非英语,而是他们移民来此地之前的母语。所以很多公司在和硅谷公司竞争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吃力,这是因为你并非是在跟哪个国家的公司竞争,而是在跟全世界竞争。

硅谷文化的地三个特点是追求卓越。在美国硅谷地区的办公和生活成本远超美国平均水平。而房价更是和纽约不相向下。这就形成了市场淘汰机制,只有那些少数利润足够高,成长足够快的公司,才能占据核心位置,得到更多的市场资源。

上述的这些,是硅谷所独有的特质,也是硅谷成功背后真正原因。

如果你对硅谷,科技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和我聊聊!

 4 ) 我还是安心写代码吧

转载自个人博客:http://cabeggar.github.io

虽然第一季只有8集,第二季只有10集,相比其他美剧集数有点略少,实在太不过瘾,但是编剧依然成功地用较快的节奏在这么短的剧集里讲述了跌宕起伏的创业故事,造就一代神剧。在第二季季终之际,在此肆意妄为地评论下剧情。

无谓的竞争

不知道是故意把系领带的场景弄这么基,还是一不小心弄得这么基,总之,这两个基的斗争几乎是贯穿了整个第二季的剧情。在Peter Gregory因演员原因退出这个三角关系后,男主角Richard Hendrick开始直面大Boss Gavin Belson,而在Hooli直播拳王争霸赛成为了一个笑话,而Pied Piper直到最后才找到向大众展示自己产品的机会的情况下,两人的竞争从产品层面一下子转移到了法律诉讼层面。

如果说之前产品层面的竞争还能促进两个公司更快地做出完成度较高的产品来供用户使用,法律诉讼上的竞争则是一下子把商业竞争转变成了撕逼大战。而在这场撕逼大战中,Gavin和Richard都投入了太多注意力,以至于产品本身都被抛在了一边,也难怪到最后两人会一起被自己的董事会炒掉了。在整个第二季当中,Hooli的Nucleus毫无进展,而Pied Piper并未探索出任何可行的商业模式,可以说实际上两者其实毫无建树,把精力浪费在了无谓的竞争上。

那些装自己最diao的确实是最diao的

如果要说最后一集的最大惊喜的话,那就是Erlich Bachmen居然写代码了!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Erlich是类似于Steve Jobs擅长商业与营销但是并不负责工程不写代码的人,这一集居然在关键时刻直接上手写代码,真是不懂编剧怎么做这个人设的。不过,Erlich和Gilfoyle这两个在剧集里最喜欢装逼的,此刻看来确实是团队中最厉害的角色。

不过Erlich毕竟是有过一次成功创业经历的人,从在Raviga募资时代替Richard向Peter夸夸其谈,到在邻居面前义正言辞地提出要求,再到最后亲自上阵写缓冲模块的代码,简直强大到像是Double Steve的结合体,当然其实没强大到那种程度就是了。总是说做人要低调,可是虽然在校园里可能低调的人同时成绩可能很好,但是走向社会之后,越是自信、越是装逼、越是不受挫地去争取各种机会的人,才会变得更强,获得更多的机会与成就。可能在校园里,Richard这样的人会比Erlich更学霸,但是一旦踏上社会,故事已经告诉了我们,Erlich头上才是真正写着“成功”两个字的人。

剧情分析

首先最大的悬念是关于Gavin和Richard被辞退后,两家公司的CEO分别会变成谁。如果真的要发生变化的话,Hooli那边的CEO可能会很搞笑地变成Big Head,然而Big Head执掌的Hooli会变成什么样子,实在是令人好奇。而Pied Piper的CEO候选人则有两个,一个是Raviga直接派自己的董事会代表Monica来担任公司的CEO,另一个则是最后说出了“What about me”的那个人——Erlich,这个没有被回答的问题几乎确定了Erlich的身份将会有重大变化,相比之下,在Raviga那边,为Jing Yang募资的时候Erlich给女老板留下了良好印象,因此是有很有可能直接当上CEO的。相比之下,Richard执掌的Pied Piper专注于视频放松的原因只是因为Nucleus先从视频直播做切入,因此跟风,这种商业模式上的决策似乎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理性地说让Richard当CTO似乎才是更好的选择。

另外,有很多人说Monica会带着她的那一票反水,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因为Monica本身并不具有股份,她在董事会之所以会有席位是因为Richard要求Raviga派Monica到董事会来作为Raviga那一部分股份的代表而不是Raviga公司的其他人。说白了,Monica在董事会的所有决策都应当是从Raviga利益来考量,为Raviga服务的,其中并不存在她的任何个人利益。甚至Raviga从Russo那里获得两票后,董事会依然可以只有Monica、Erlich与Richard三人,只不过Monica有Raviga公司的原本一票与后来两票总计三票,并代表Raviga行使董事权力而已。

最后,有评论提到说这一季很多梗用得没第一季精彩了,我觉得这也是理所应当的。在第一季的时候,为了吸引眼球,这部喜剧用了很多梗花式嘲讽硅谷的各个人物、公司与事件,可是这部剧本身主要地还是讲述在硅谷的一家名叫Pied Piper的公司的故事而已,而不是一个硅谷笑话大杂烩,本身的故事进展,远比嘲讽了哪些公司更重要。

转载自个人博客:http://cabeggar.github.io

 5 ) 我就是想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

除了都有社交障碍外,背景个性截然不同的宅男们为硅谷梦凑到一个屋檐下开发各种看似无稽的应用。

这是硅谷第一季开场时的场景。

之后这部网络创业主题的喜剧一路高涨,主角们势如破竹,在季末凭借意外刺激而来的超现实(...)算法横扫了TechCrunch Disrupt。

第二季回归之时,这个小小团队就如在上季取得胜利后被警告的那样,将面临比算法而言复杂得多的真实创业历程。而上季在此独特题材的喜剧上取得成功的HBO也将解决之前遭到批评的女性角色过少问题,并进一步扩展此剧的深度和真实性。

虽然就第一集的表现看,他们在这两方面都挺悬。

|第一集 E01|

::要点::

音为Yan Jing的华裔实习生终于讲出了一句结构完整答为所问的英文: Peter Gregory is dead.

::角色::

不管是为了解决上季观众们提出的女性角色太少且脸谱化的问题(比如剧中出场的唯一女性工程师——在TechCrunch Disrupt上靠长相让人帮忙写程序那妹子), 还是补上演员逝世后 Peter Gregory的空缺,本剧这位大佬的角色由一个新出场的女性合伙人填补,要比较精确地形容的话——她就是一个女版的 Peter Gregory。

作为观众我觉得这安排糟透了,先不要说这公司衰成什么样才让每个业绩好的合伙人都活成这种社交怪胎,这位新角色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 Peter的影子,让人无法不随时比较。这种安全牌打得还不如换上一个完全不同个性的角色,开创新风格。

另外大概出于同样原因(女性脸谱化,不能开玩笑),Monica这个本剧唯一正经人终于也在讲述Peter之死的片段中出现了喜剧效果,将来她的这种片段可能会更多。至少她的戏份会肯定会变多,这点从本集结尾的地位变化也可以看出来。不过这样一来小贾上季遇到过的身份尴尬可能重演,唯一解法大概是他从此扎入内部成为团队管家。

::剧情::

本剧第一季吸引人的就是小反转跟着大反转的剧情安排,这一点在此集中没有什么体现。Monica对首轮估值过高的危害已经解释得非常清晰,所以当Richard去找那位被T的创始人征求意见时,我一直以为按剧情安排那小哥会站在另一边,讲个首轮不够没烧到下一轮于是挂了的故事来让主角陷入真实且疯狂的抉择。结果整段剧情就在平铺直叙的压倒性Fxxx中结束了,主角也毫无意外地在第二天跑去重谈条件。

如果这是部晨间日剧那大家都可以在明媚的阳光下握手而笑了,可惜这是部力图接近真实的喜剧,而滑稽现实就如上季医生所说的总是会后悔的两难。左脚会挂右脚会挂,哪有那么好的有条有理有案例无counter argument的决定给你做。

::讽刺::

本集的闪光点,个人认为,是葬礼上的snapchat。准确地说是CEO来葬礼致辞但重点在强调投资人没后悔投snapchat上,这一幕简直有了上季so-lo-mo和better place的强大讽刺效果。导致后来Gavin说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的时候我差点以为他要顺势在后方投影上放Nucleus的广告影片了...谁知道编剧铁了心要给本集一个毫无起伏的大光明走法。

说到这个,Gavin出现了金句 :“I don’t want to live in a world where someone else makes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better than we do.”让人击节赞好的厚黑。我觉得他会发展成一个坦荡显露真实邪恶的反派,也就是说,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

总而言之,本集末战役打响诉讼开始,主角们看上去准备好了,希望编剧也是。

|第二集 E02|

::逻辑::

一些喜剧的效果,就在于构造了剧中人看来习以为常,但和正常社会的常识不同的逻辑。这点在第二集中有一段,就是Monica的dress ugly to ease pain事件。

首先,在Monica需要去告诉主角们坏消息时,编剧通过新掌门介绍了一个方法——穿得不性感让对方更容易接受这个现实。 这个方法和第一季小贾提出的那个通过反复念自己的名字来迫使对方意识到自己是个人的方法算一个属性,科学指导的无用。

Monica也和上季主角们一样接受了这个诡异的方法。但接下来,这个梗看似用完后,Erlich突然点破真相——这个方法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常识性的手法了。接着小贾完成升华一击,即不评论Monica方法本身而是直接进行技术分析——秋天色的人,这款衣服很衬。

(必须吐槽一下,不,Monica怎么穿颜值都高,但那件衣服着实是丑)

::剧情::

伤感地表示,剧情缺陷和第一集一样,平铺直叙,没什么好玩的地方。一旦魔笛被巨头Hooli起诉的消息传播出去,再加上上轮投资者的撤退,城里投资人的反应完全是预料之中的。Erlich和Richard见他们的一整段剧情都很无聊。

通过表弟的Bro应用引入意外的一家投资商是个不错的设计。不过我当时看到Bro的出现时,以为小贾会在后来发现和他Bro的另一方多次在Hooli总部签到然后识破诡计什么的。总而言之,就是应用功能性的特点(包括Yo的基本功能,以及后来模仿者中出现的LBS特点等)会推动剧情发展。

谁知道编辑就和其他大众美剧一样只跟热门提了个概念,什么都没跟着扩展...总而言之,这集比上集稍微现实了点,但作为喜剧的剧情仍旧不够吸引人。


|第三集 E03|

Russ边指人边说lemming, lemming的时候我差点开始唱霉霉的《I knew you were trouble》了(参见维多利亚秘密走秀场霉霉的伴唱时段)。

::实话::

喜剧效果之一就是哈哈哈讲什么大实话。比如难以归类的科幻经典银河搭便车系列就用随处实话的方式搓破种种社会现象。在本集里,原来基本由Erlich担纲的坦诚实话完全交给了新人物Russ。

说到人物,之前一直以为Erlich是映射肖恩帕克(创业者,更为人知的角色是Facebook早期投资人)的,结果竟然出现了完全复制版的肖恩形象,而且一顿狂黑。

实话就是Russ那段关于盈利的部分。也就是说,不能盈利,一旦开始盈利别人就有收入数值的预期,而且你永远达不到那个预期。盈利的话就会被实际地算小的可怜的回报率,而不盈利就一直在pre-revenue阶段,永远有大故事有高估值。

[注:之前在某篇《Shopify & Etsy | 电商服务和电商平台的殊途同归》里非常naive地吐槽了这两家IPO的公司连年亏损的问题,我真是naive]

::摩擦::

本集向现实性和深度迈进一步。和之前的对外正反两派对抗,对内小打小闹不同,主角将开始忍受”全美最差“那家伙作为战友(or团队一员)的指导。

挺有趣的,Richard说自己不要做需要做的事而要做想做的事,为此付出的代价是需要忍受和怪异投资人磕磕绊绊的摩擦型合作。 之前他们只需要面对大公司的打压,解决程式搞到钱,而现在,主角队将明白自己不可能永远都有理想队友,相处和谐的投资人,更惨的是,他们将和这样的投资人磕磕绊绊地携手去面对各种挑战。

接受不完美从而去创造理想结果吧。

[注:转款没到位有点bug了。条款这边有小贾把关,不应该搞到城里人人都知道他们选了Russ结果连钱都没拿到的地步。对方要是狠一点可以一直压着钱,直到下轮投资明确后再汇过来占股份吧]

::梗::

Erlich开头的那个“independent->business->man”真是非常具有他风格的强调。加拿大人(Gxx)的“you didn't leave your drink unattended did u”和后面的“except sorry”也是独具特色的反讽。 Richard在和Russ吃饭时的那句“do the math”之后竟然一板一眼地开始算回报率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总之主角们到了这季都已经发展出了有鲜明个人特色的笑点。

印象深刻的一点是Richard这个宅男竟然能在茱莉亚的作品梗上力压小贾,蛮好玩的。

最后,可怜的华裔男Jing Yang又被黑了,顺带一提,他这集其实出镜了,各位应该有看到吧。





 6 ) Silicon Valley S2 个人笔记

E1 new funding,

E2 lawsuit & merge,

E3 owned by a bad guy,

E4 recruiting new guy,

E5 building servers,

E6 meet double - asshole,

E7 compete for customers,

E8 cyber attack? No.

E9 lawsuit,

E10 winning n got fired.

 短评

片头开始出现阿里巴巴了。还是很好笑啊,各种峰回路转,黑加拿大的时候有想到主演TJ米勒就是枫叶国来的嘛,小哥演技不错,nerd程度和sheldon方向不同但有的一拼,一季真心太短了,已经在反复看了。PS真想做大头这样的人啊,一路狗屎运

6分钟前
  • ==
  • 力荐

Snapchat的ceo也太帅了吧!

11分钟前
  • 丁姑娘豪气干云
  • 力荐

太 好 看 了 大头蛋才是人生赢家;Jared最后这段释疑真把我打动了

13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典型的扎克伯格IT脸,紧张兮兮又文质彬彬的天才腔,不自信到底又突破自我无极限的nerd气质,男主找得可真好,几个配角也可爱。满分!!!!!

18分钟前
  • 愈快乐愈堕落
  • 力荐

黑中国人黑得可以啊,没有一个正常的……

22分钟前
  • 幻影刺客
  • 推荐

商战,撕逼,董事会,VC,下三路损招儿,没完没了的诉讼和收购,技术偷窃山寨专利和生存搏杀,这一季把光鲜亮丽的IT行业暗黑内幕以及创业艰辛毫无保留的抛洒在你面前,好在作为轻喜剧的总体基调使得这一切始终在一种仪式般的荒诞感中无常反转,在这行当呆了十年真是代入感太强了,致我们的魔笛手们!

24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相比第一季越加平淡。希望不要烂尾

26分钟前
  • 紫气东来
  • 推荐

演Peter Gregory的演员Christopher Evan Welch是真的去世了...死于肺癌,吓跑河马然后自己跑步死这个梗应该是剧组按他自己的意愿来的吧,感谢他为我们第一季带来的欢乐。R.I.P

30分钟前
  • SYRON
  • 力荐

好看好看好看!万万没想到这一季深深爱上了Gilfoyle

35分钟前
  • 软糖莫爷
  • 力荐

如果说第一季是让你爱上全员的话,那第二季就是让你恨透他们。然而谁都没料到我tm最喜欢的角色竟然是Gilfoyle...

37分钟前
  • ChrisKirk
  • 推荐

剧很好。不过真心不喜欢理查德这个角色,可能编剧是刻意塑造一个反面例子吧,一个不适合做企业领导者的反面典型,从决断,到沟通,到各种事,这人就不适合去做企业。当纯码农就好。

40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被两个地方感动得不行:一是房东拒绝卖房子怒撸代码,二是当房东问小贾是否后悔离开hooli时小贾说,工作到处有,但你看这里发生的一切,多么exciting and magical !【最后两集超~棒!】

41分钟前
  • parachute
  • 力荐

没看够!这剧里的一切都是矛盾综合体,在一个所有主角都在走下坡路的喜剧里,有一个有价无市的公司,里面有一帮活得没重点但是却有种莫名使命感的人物,最后用鬼扯的台词配上鬼扯的剧情,突然一切都说通了

46分钟前
  • Iberian
  • 力荐

有时候,失败就像压住delete键的酒瓶。而成功,却可能像是去拆摄像头无意摔落的工作人员。

48分钟前
  • UglY_MoNey
  • 力荐

Richard真的开始变讨厌了,尤其是讲话方式,希望他和伍迪艾伦能够互相咬断舌头死掉

51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薛定谔包袱简直全剧最佳!!!It is magical!!!没想到看一个it剧竟然还有律政剧的high点!!!职务技术成果归属权止于自始无效的雇佣合同!!!这剧简直生命之光!!!

55分钟前
  • 力荐

第二季是从第一集开始惨到尾,先是投资人挂了,然后被竞争对手告了,接着融资方纷纷撤资,又冒出了个傻逼金主,算法也被人抄了,好不容易抱上了A片公司的大腿又搞砸了,最后从头来因为狗屎运可以终止诉讼,结果又对他们不利,期待最后一集大逆转啊

59分钟前
  • 恶魔奶爸Sam
  • 力荐

第一集就眼眶湿了,临时改的剧本吧

1小时前
  • 白老师
  • 力荐

作为一部行业讽刺剧不够深刻,作为一部正统喜剧又不够好笑,这大概是硅谷最尴尬的定位吧

1小时前
  • 黄青蕉
  • 还行

真是神剧,神经病剧。。。。

1小时前
  • Kiki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