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HD

主演:斯琴高娃,黄素影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剧照 NO.1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剧照 NO.2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剧照 NO.3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剧照 NO.4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剧照 NO.5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剧照 NO.6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剧照 NO.13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剧照 NO.14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剧照 NO.15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剧照 NO.16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剧照 NO.17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剧照 NO.18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剧照 NO.19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母亲辞世,50多岁的女作家诃(司琴高娃 饰)想起最后和母亲(黄素影 饰)相处那些的日子,突然明白过来世界上最疼她的人去了。忙于自己事业和家庭的诃看到母亲老态龙钟的步态,恍惚的神情以及几乎失明的视力,突然意识到母亲老了。诃带母亲到医院检查,接着做完了脑部手术。手术很成功,视力很快恢复,可是母亲的情况却并未好转。由于缺乏锻炼,母亲的脑萎缩越来越严重,为了让母亲的病情得以控制,诃给母亲买回跑步机让母亲开始锻炼身体,母亲积极配合着诃各种近乎苛刻的要求,然而母亲的情况还是越来越糟……   影片根据当代女作家张洁的同名长篇散文改编。刺蒋今生只为遇见你失眠症甘泉生死停留花这样红女侠黑蝴蝶国王的全息图WANNABE伸冤人 第一季深度秘密兄弟之仇金榜英雄特务风云帝国双璧武当214岁的母亲睡美人2011温彻斯特家族夺命狙击顶级明星我们的私密幻想神魂颠倒2001杀手大师转折点 原子弹与冷战猝不及防2017夜袭梦中的她不要靠近我极品老妈第五季十里飘雪十里梦国宝的长征虎胆龙威2异形大战忍者最佳损友2020天际浩劫3犯罪现场调查第十一季恶魔在肚里、在地狱、在我身上

 长篇影评

 1 )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芷宁写于2002年初夏)
    看过多次作家张洁写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她在文中反复地述说着母亲去世前后的点点滴滴。同样作为母亲的孩子,估计很多读者会和作者一样心潮起伏、默默流泪。而且,这种触动心弦的阅读会令人产生一个想法——倘若把此书改编成电影,那该是件多么好的事情。
    当然,把此书改编成电影是很有难度的,但也很值得期待,而且这种期待并不是妄想,就在刚刚落幕的长春电影节上,这部影片面世了,而且十分引人注目。影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囊括了该电影节的优秀华语故事片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是此次电影节的最大赢家。很多观者都认可这样的评价:影片成功地通过一位女作家为母亲看病直至送母亲离去心理历程的回忆,叙述了主人公对母亲感情的刻骨铭心的领悟历程。
    片中的女作家由著名演员斯琴高娃主演,斯琴高娃的演技自不必多说,而影片导演马晓颖对大众来说却是个新面孔,而且这个新面孔还很年轻,年轻到令人惊讶,“她简直就是一个小姑娘”,一个小姑娘如何执导得起如此有内心分量和感情激荡的戏码?看来这个小姑娘不容小视。该片是马晓颖的电影处女作,初次执导就一鸣惊人,实属难得。而她的得奖感言则更有个性:语言是没有力量的。如此,在她看来电影镜头是有力量的。
    片中母亲的饰演者黄素影是老一代电影人,可以说导演选角选的妙,你很难把她和片中的那位慈爱的怕给子女添麻烦的老母亲分开。此次她以八十多岁的高龄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着实不易。观众看到她在电影中的表演时都禁不住落泪,这样的年纪了还要时而拖着病体跑步,难免令人为她捏把汗,也有感于她的敬业精神。
    电影拍得出色,和之前所下的功夫不无关系。开拍前,认真的斯琴高娃曾写信给马晓颖表达自己的感悟:“……每次阅读时的内心投入,使我无法按捺心头起伏的波澜,常常不能自已,需要很长时间调整呼吸和情绪方能安静,我深深感到我们的题材是个神圣的使命。”
    打动演员和导演的是原著里的母女情,而且这种感情也的确能打动观众。果然《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给了观众们一次心灵上的震撼和思考,而且的确该片风格“朴素而有力”。
    事实上,这部影片的诞生也是历经磨难的,可谓"波折像片名一样长",影片曾在1998年首拍时流产。年轻的马晓颖没有放弃,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精心打造,终于将这个故事情节独特,充满温情和伤感的新鲜影片呈现给观众,而这部电影的全部投资只有198万多。
    在这里,不妨体会一下张洁这部书里的精华吧:
    “一九九一年七月底,妈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衰老了,身体也分崩离析地说垮就垮了。好像昨天还好好地,今天就不行了,连个渐进的过程也没有。”
    “人的一生其实是不断地失去他所爱的人的过程,而且是永远地失去。这是每个人必经的最大的伤痛。”
    “在这样的变故后,我已非我。新的我将是怎样,也很难预测。妈,您一定不知道,您又创造了我的另一个生命。”
    “我还有什么奢求吗?我等不及和妈来世的缘份,她不能解脱我想念妈的苦情。我只求妈多给我托些梦,让我在梦里再对她说一次,妈,请您原谅我!”
    “纵使我写尽所有的文字,我能写尽妈对我那报答不尽、也无法报答的爱吗?我能写尽对她的思念吗?”
http://nicolew.blog.hexun.com/6641849_d.html

 2 ) 世界上我最疼的那个人“去”了

标题中的“去”与电影中的“去”是完全不同的意思。前者是长大后离开母亲怀抱,以为独自面对生活的意思。
是冲着豆瓣评分和亲情的标签看这部电影的,可能是没有到达年纪,有些情,有些境,还难以体会。电影中落泪的次数不多,但是还是有几点印象深刻的想谈谈。
首先是开头和结尾的呼应。结尾真的是让我心灵震撼了,感觉把这部片子一下子提高了很多档次,让关于母爱的话题在观众的心里延续下去。“你看谁来了!”母亲匆忙地、等了很久似的抓起电话听筒。之后恍惚地看着那个这辈子最疼的人。一个女人是最幸福和伟大的。她是母亲最疼爱的人,又把这份爱传承下去,让女儿成为她这辈子最疼爱的人。大作家的女儿是母亲的骄傲,女儿给她买的新房子,女儿给她花了好多钱,老太太把这些骄傲跟邻居说起的时候,是那样的自豪和满足。可是影片开头由邻居家的热闹切换到母亲家里的冷寂,让母亲的爱更加伟大。女儿有出息了,她们的孤独一点都不曾提起,独自一人面对。就像he独白中说的:母亲之前的生病都是独自一人面对的。至此那个永远解不开的问题再次赤裸裸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追逐前程和生活,不可避免地付出了陪老人时间减少的代价。到底如何取舍?我想不可以用对错来评价这样的选择,生活就是要向前的,要你去追寻,而最疼我们的那个人也是心甘情愿地付出,希望我们过的好。我们要做的是在很多无奈的情况下,尽力多点时间,多点行动给最爱我们的人。
其实,he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女儿。她承受着来自家庭、工作的各种压力。在照顾母亲的职责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算做得尽职。工作的繁忙,丈夫的冷漠,女儿不在身边,她尽力做好女儿和母亲的双重身份。那个手术前的签字,真的很能理解。万一出现不幸的后果,她将背负的不仅是怀念,更是一辈子的自责。好在勇敢和疼爱她的母亲自己做出了抉择。手术后出现的改变是我不太理解的。母亲之前的各种闹,出院后又为了减慢她脑萎缩的速度,近乎苛刻的要求。和独白中说到,要知道母亲很快就会离开她,就不会这么做。可能是她对母亲活下去炙热的渴望,遮蔽了母亲身体的确实不适,反而误以为母亲放弃了生的意念,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母亲的共鸣。
电影中黄素影将一个年迈母亲的角色塑造得真的很到位。语言、行动都没有看到一丝的漏洞。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但却时刻心里惦念着女儿和孙女。当她幻觉自己即将要去另一个世界的时候,唯一想到的是她还没有跟女儿说一声。
不得不提一下电影中的小保姆。她对母亲的照度是无微不至,很有耐心。在后来he对母亲严苛的要求中,故事中蕴藏的矛盾其实是通过保姆想帮忙又不敢帮忙的样子表现出来的。影片最后,她把母亲的遗言一一告诉he,让母亲的爱更加伟大。“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去了”,留下的是满满的爱,和一辈子的思念。
我这个年纪的,能理解的可能没有影片要表达的多,多年以后,再重温这部电影,也许是另一番感悟。
珍惜现在的时光,多一些时间陪父母,照顾父母。我们总会有多于想象中的时间陪父母。

 3 ) 母爱永恒

一个只看名字就会让我流泪的电影,看的时候更是哭得一塌糊涂。导演为了能改编这部作品,曾多次找到原著作者并最终用诚意打动了她。电影抓住了中国人的情感特征,在不经意间打动人心。虽然某些片段过分刻意煽情,但是还是击中和打动了我。

影片是由作家张洁的长篇散文改编,是一部有抒情风格的写实电影,剧情并不曲折复杂。从内容到风格都平实朴素。通过一位女作家的回忆再现了母亲从看病治病到离世的经历,表达了一个女儿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和伤心悔恨。影片中的女儿内疚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加速了母亲的死亡,也后悔多年来没有真正好好地陪伴过母亲,看完后,我们也会仔细思考:我们是不是陪伴母亲的时间太少?我们有没有让母亲为我们终日操心?我们真的要珍惜和母亲共处的时光。

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没有丈夫没有孩子却不能没有母亲,母亲是将你带到这个世界来的人,也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母爱是很平凡的,每天生活中的默默付出很容易让儿女觉得理所应当,对于母亲的唠叨有时也会感到不耐烦, 但在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才会如此体諒包容子女,也只有母亲才会不顾自己年老力衰一心想减轻子女的负担,她才是這个世界上最疼你的人。

母亲永远不会记恨儿女,那种宽容,不是不在意孩子旳态度,而是不忍去指责与要求。片中的女儿在母亲病危之际,突然感觉到,母女旳角色一下子换了过来,母亲对她旳依赖愈来愈多,有时像孩子一样听从她旳指挥。曾几时,她以为母亲不理解自己旳一片孝心,以为母亲是在消极厌世甚至于折腾她,待母亲突然辞世後,她才渐渐感悟出母亲旳苦心,痛恨自己为什么到了五十岁才懂得如何多爱一点自己旳母亲,对于母亲唯一可以依靠旳人,她做的远远不够。

从片中可出感受她在失去母亲后的茫然恐惧,就像一个迷路的孩子不知所措。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除了哭,已没有任何办法。。。。。。

 4 ) 每天都有最疼娃的人去了

昨日,得之好友的公公(即丈夫的爸爸)病逝了,好像是癌症。可以想象儿子一定很痛苦。 我劝慰她说:“病人离世是解脱,知道自己的儿子完成了终身大事,以后的事情自然联想到过得幸福生活,所有的琐碎和烦恼也不用他老人家操心和担忧了,这个时候的他们在老爷子眼里最完美,只差个抱孙子。兴许有来生,投胎做了他们的小孩,又是一家人,两人倾心对孩子,一辈子的劳累,得以回报父母曾经的生养之恩,人生就是一代欠一代,轮回不惜。” 不知是因为自己没有过如此的经历,还是当真看淡生死,终究对此没有过多感触。小时候听小伴哭着说父母离婚,我不能理解,父母只是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离婚了,爹还是自己的爸,娘也依然是自己的妈,为什么非要自己最亲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才觉得幸福?那时候,爸在监狱,妈拉扯我苦等,周末还要去探望,我走在去往大狱的林荫道上,对妈说:"妈,你们离婚吧!"她如何回答我忘记了,只依稀想起她的惊诧神情,那年我7岁。其实妈不离就是为了我,但我的心情她不知,我看妈如此,也不开心的。长大后,常看电视报纸介绍某人恐惧了婚姻,某人有为非作歹之行。终归于某人年幼时父母离异,造成阴影。就奇怪那阴影如何造就,年幼时期的我常被人家背后戳脊梁:犯人的孩子、没人管、不许与她玩耍芸芸,我咋就没整个阴影出来呢。爸出来也有十五年之久,老了天天在家糊风筝,不卖,自己玩。看着爸一天天老去,想来过去的事情,却常常记不明白,又如何记恨在心呢。 妈说我从小就对世情冷暖淡漠,好友转学,没有不舍。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来,每次毕业,从不想过同窗一聚。亲人去世从不掉泪,说我铁石心肠、百毒不侵。我也难过的,但总相信离去自有理由,去他们想去的地方,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才是爱吧。 这让我想起,前阵子与那个人分手,平静的对他说:“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一句简单的话,结束了我轰轰烈烈的爱情。那个分手的傍晚,头也没回的走了,哪知道,我不回头是怕他看到我的泪。世间哪有不在乎,因为看重才要给对方更轻松的表情,那样对方才能走的心安理得吧。

 5 ) 我们的妈妈

学校的电影文化节,开幕式上放的第一部电影。一早便知道是张洁的原著,但并没有看过。影片采用倒叙手法,刚开始就看到斯琴高娃歇斯底里哭泣的面庞。

影片放映了一小会儿以后,四周开始窸窸窣窣,不停的女生抽泣的声音,撕面纸袋的声音,擤鼻涕的声音。

母亲太老了,80多岁的年龄只能让我想起我的奶奶,但又的确是妈妈,感情游离在这两种亲人中间,却酝酿出更加复杂的波动。

虽然是亲情片,却又不时地被剧中后现代结构式的幽默所逗乐,然后又不时地被母女二人的温情煽动,一切水到渠成。

很多次看到斯琴高娃那么暴躁那么不耐烦地对待母亲的时候,确实觉得很过分很过分,可就像导演马俪文说的,冲突和矛盾正是电影戏剧化的张力所在,难道温情的亲情片还不够多么?而张洁和她母亲的情况的确如此,所以她一生都在忏悔。

她说,人的一生就是经历一个不断失去所爱的人的过程。我们都无法避免,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尽量不要留有遗憾。

到底是一个导演的处女作,虽然比起《我们俩》稍显不够从容,但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到用心和用力。

是关于妈妈的电影,是现在不会再有的纯文艺片,每个人都可以在影片找到自己想要的,和自己情感契合的。
然后在结束时感悟到生命的轮回,会更善待那样一个常被自己忽视的群体,足矣。

 6 ) 那些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

题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 《目送》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该片改编自作家张洁的同名小说,于2002年上映。

我在2005年9月的时候,在网上翻到这部影片,一看影片的名字,我即知肯定会让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然后当我才看到影片的前五分钟,就已经哭到崩溃。

彼时,爷爷刚在那年八月去世。

今年算来,爷爷走了五年了,奶奶走了一年。

或许本篇算不得是评论,只是写下了当下看完片子后的一切感觉。

 

今晚看的时候,我就像是在看生前的奶奶,她每一天的日子,爸爸每日的照顾,她的孩子气与固执,她的不配合治疗。

片长九十多分钟,基本上我是三分之一在流泪,三分之一在笑,三分之一在沉默思考。

中途妈妈进来,我跟她讲了下这部片子,想到最近外婆渐渐衰弱的身体,我和妈妈都不禁有些悲伤。

 

我从小是和爷爷奶奶住一起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平时都是奶奶和爷爷在带我。

几个孙女中,奶奶最疼爱我,她的疼爱以至于在后来成为了溺爱,我的性格部分成因便是来自于奶奶。

奶奶是个很豪爽的女人,按她自己的话说她的一生有四个支柱:烟、酒、麻将、我。

她跟我说她在17岁时开始抽烟,这一抽便是六十多年。

我仍清楚记得,在她临终前两天,她还费力地从爸爸手里拿过烟去抽,我们那时也都知道,这是她最后一次抽烟。

果然在那之后,她逐渐陷入昏睡状态,来人时叫她,她只能很微弱地动下眼皮。

我没有守到她的最后一刻,就像我没有守到爷爷去世前的最后一刻一样。

在奶奶去世前两年开始,我每晚回家不管多晚,都会守住与她的承诺,在睡前去看看她,然后我会在离开她房间关灯前在她布满皱纹的额头亲亲她。

因为小时候,奶奶总是会这样亲我。

大概是08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因为工作上受到的委屈在外面醉酒,回家之后,我径直到了奶奶房间,她醒来看我满脸泪水坐在床边抽烟,她向我要了一支烟,我们两婆孙就这样沉默着一起抽烟,这也是唯一一次和奶奶一起抽烟。

奶奶走后,我没有像当初爷爷走时那么崩溃,可能是她病卧床榻已经很久时间了,我们在照顾她的时间里,也被辛苦与煎熬磨疲了。

所以我只在奶奶火化时酣畅淋漓地哭了一场,从那之后,没有再流过泪。

然而,今晚看这部影片,将我对她的不舍与想念,内疚与后悔,全部牵引出来,几乎崩溃。

 

想到奶奶爷爷,再去想到爸爸与妈妈,心里充满了恐惧。

我经常和哥哥说着不要长大的话,其实这样的话并不是说要永远当孩子,而是另一种坚决要留住爸爸妈妈的想法。

我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下,我与爸爸的关系是在我工作后才开始慢慢融洽起来,而在这几年里,他几乎是对我倾注了他能够做出来的所有的关心、呵护与宠爱。

爸爸对我在生活上的照顾可谓是真的无微不至,每天早上起床到卫生间,我的洗脸水已经放好,牙刷上也挤好的牙膏,他还会在冬天里将漱口杯里的水调到温热,洗脸水也会保持在刚刚好的温度。

妈妈则是我认为这个最伟大的母亲,她为我可以说是支持了全部,理解了全部。

当我说我可能是同性恋时,她说如果实在分不开那就这样吧;当我说我要做单亲妈妈时,她说那我们一家人都要努力给孩子挣奶粉钱和教育经费;当我说我爱上不该爱的人时,她说知道不该爱就要去收,实在不能收就去躲开;当我说我未来可能不会在成都生活时,她说只要能够自己幸福,在哪儿她都支持;当我今晚散步时跟她说我万一走上万念俱灰出家的路时,她说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就走你觉得应该走的路,不用担心我和你爸爸。

 

穷尽他们的一生,都在为我操心与劳累。

我的身体不好,从没有练游泳后,长年累月都在吃药,家里经常是妈妈在厨房里为我熬药的场景。

在没有上班时,爸爸会在他出门工作前把药热好然后端进我的房间,看我喝完再离开。

最近开始上班,爸爸又总会在每天两点准时出现在我工作的写字楼下,为我送药过来。

而这些,他们为我做得太多太多,每一天都在重复着相同的事情与呵护。

但是反思自己为他们做的,为他们付出的,实在感觉汗颜。

其实我经常在那一个个当下跟自己说:珍惜与父母这几十年的光景,经年之后他们只能留下灰烬与记忆,要至情至孝地对待他们。

可是每一个当下发这样的愿,却总是不能做到。

发脾气、赌气、离家、争吵、不理不睬,可能是我这么多年对他们做的最多的事情,然而他们从来没有怪过我。

 

前一段时间里,我的情绪处于崩溃边缘,不怎么吃东西,不怎么说话,总是在抽烟与流泪。

一个晚上,我终于在爸爸妈妈面前崩溃,哭泣嘶吼抓扯自己的头发,妈妈用她瘦弱的身体使劲地抱住我。

等我平静一些后,爸爸跟我说了一些话:妹妹,我们不求你这辈子要有钱有势,不求你要怎么照顾我们,更不求你辛苦挣钱来照顾家里。我们求的不外乎就是你好好活着,再辛苦也好好活着,不要再去寻死,不要再背着我们做出自杀的举动。你的抑郁症我们很清楚,所以一直以来从不去碰你的那条线,外面风雨再大,你回到家里,爸爸一样给你做你最喜欢吃的,妈妈一样把你的身体照顾得好好的。工作不顺利,不怕,我还可以养你;情感不顺利,也不怕,你最后肯定能找得到好男人;身体不好,还是不要怕,我们动得了一天,就会照顾你一天。唯一的希望就是你好好活下去,即使有天我们不在了,你带着你的孩子和你的家庭也好好活下去。

 

那些话,数日以来一直在我内心最深处徘徊,我想,今生有这样的父母,是我几世修来的福报啊。

也是在爸爸那些话后,我的情绪突然之间好了起来,努力将消极、死亡、绝望这些字眼从脑海里拔除。

爸爸妈妈,我或许做不到活得很好,但我会发愿一直活下去。

即使在未来遇到再难的事再悲伤的情况,我也会捱下去,因为我发愿此后将你们的话背负在我的肩上、心里、灵魂中。

爱情友情也好,事业也罢,不过是漫长时光中的尘埃,轻轻地一弹,都会烟消云散。

你们现在五十多岁了,也在慢慢走向衰老,甚至死亡,而生命中又有太多无常的事情难以去预料,所以我们相处的时间在我们的一生中,并非最多。

但与你们的感情,却是贯穿我整个人生的全部支撑与依靠。

所以,我还是如此发愿,绝不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况发生,我必定会珍惜与你们的每一时刻。

 

回想陪伴我二十多年已经离去的爷爷与奶奶,我能做的只剩下回忆,只能希望他们在那个地方一切安好。

而于父母,我没做的太多,要去做的也太多。

话已至此,说再多也无意义,只能去做好,去好好疼爱你们。

最大的前提,也就是活好我自己。

我爱你们,请千万身体健康,外出平安。

 短评

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唯有女儿才是妈妈的小棉袄;子欲养而亲不待,珍惜父母赐我们世上一遭;老太太很可爱,斯琴大妈表演太真实到位了。

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我們倆》平凡雜事顯真情,本片則有些刻意煽情,旁白過多且累贅,不過馬儷文導演對於女性間情感的捕捉仍拿手。黃素影老太的表演甚精彩,細節中將母親塑造得極為豐滿動人。而斯琴高娃則有些過於形式化,痕跡太重了。影片過程中的多次黑屏不知是剪輯為之還是導演的失敗。

8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实习好几天了,想起来快七八天没打电话给老妈了。带的那个班不是很乖,心很烦,电话之后,舒服多了。晚上回来给电脑冲了电。看的眼泪哗哗的。 应该是马俪文第一部正式的电影。过多的依赖旁白是败笔,也是对原作的尊重。电影里的老太太真的演神了。仅借此片献给老妈。

9分钟前
  • BLAKE
  • 力荐

三星半 马俪文的处女作 神经质女作家用爱摧残八十岁老母

12分钟前
  • 肖浑
  • 还行

马俪文的处女作,整体很好,但在故事衔接和场景转换上还是有点生硬。老太太表演自然不必说,斯琴高娃还是给人感觉用力过猛。我们相互伤害,我们相互折磨,我们相互深爱,我们相互依赖。而影片的结尾似乎预示着又一个轮回的开始。

16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以前不敢看,后来不敢重看。

20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深深打动我 因为平淡 真实 残酷 所以动人 一般亲情片不大愿意暴露母女的缺点 总是会表现一对完美互相奉献母女之间伟大的令人动容的情感 这部片子的细节太真实了 一个有着几乎所有老太太缺点的母亲 来日无多 希望更多的被女儿关注 一个家里家外 身心俱疲的女儿 但是 亲情真真切切的存在着 感动着 延续着

23分钟前
  • 李小庫
  • 推荐

有媽在 就有了光

27分钟前
  • Yome
  • 力荐

太煽情了,相比还是更喜欢《我们俩》,斯琴高娃演的好是好,就是有点过了。但是很喜欢这部片子,结尾真是太棒了,让片子再升华一个等级。

3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导演实力实在有限,故事性狭隘,也矫情的搬弄泪点,但我完全没有感触

34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较差

百善孝为先,马俪文导演太懂老人了,这部电影跟《我们俩》一样好、一样真实,看的心里有点乱,回头得看个喜剧缓缓

35分钟前
  • 天亮天黑
  • 力荐

想外婆。特别是看到手术不手术的那段,太让人纠结太感同身受。不过更年期女作家对于要求自己八十老母的各种锻炼真的让人不敢苟同,你会让你刚做完手术的老母亲睡在那么窄小那么硬邦邦的沙发上?你会让你行动不便的母亲不管摔倒与否都不扶着看着她趴在地上还振振有词的气愤?这一切都太过了。

39分钟前
  • 小名噜噜
  • 推荐

哭着看完的,好像有关母亲的话题总是让我无法控制我的情绪,因为我总能联想到我的母亲。斯琴高娃的演技不得不说是绝对的一流,黄老太太也是非常棒,二人像极了真实生活中的母女,就是那样,有争吵,又有浓浓的爱。现在的我,要去吃老妈蒸的包子了,肯定很好吃。

42分钟前
  • $onya
  • 力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老不在

46分钟前
  • 艾芙琳
  • 推荐

老人家表演的真好,斯琴高娃倒是显得有些许轻浮,还是更喜欢《我们俩》那种近乎拙朴的生活状态,这个电影从表演到配乐都太戏剧化了。

49分钟前
  • 隐遁
  • 推荐

初看来觉得斯琴高娃过于书面的旁白和用力过度的演技难以接受,但电影背后的情感是不容置疑的。印象最深的镜头:1.片中母亲去世前夜的回光返照,暗示着死亡的灯泡破裂。2.片尾与片头的呼应,一如一个生命的轮回,斯琴高娃最后的突然苍老和青春靓丽女儿的鲜明对比。

51分钟前
  • Passer-by
  • 力荐

太婆去世后的某晚妈妈和外婆一起看这片,外婆看到一半的时候拒绝继续看下去/妈妈告诉我因为她想起了太婆。10年后,我终于看了这部电影,眼泪决堤。有些爱是不必言语的,她担心你为她花太多钱,怕自己给你添麻烦,但又如此依赖你,如同一个孩子。用最柔软的心去陪伴母亲,只要她在,你就永远不会心慌。

52分钟前
  • Ringo
  • 力荐

120105看。这部片 断续的看了好几回 都没完整。。直到刚刚又看的一遍 终于。。整个影片都在缓慢的节奏中酝酿 但是真情实感 感同身受一般 不觉中时间倏忽过去 情绪酝酿到最后 情感最终泉涌般喷发 最终热泪盈眶~~ 也一直在控制自己的情感 要是妈妈没在旁边和我一起观看 我可能到最后会嚎啕大哭的。。我不

56分钟前
  • virgin
  • 力荐

同是马俪文导演的电影,比起这部《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个人还是更喜欢《我们俩》。—— 2022.08.12:最近冒出重温本片的想法,本来9日那天想看来着,但临时决定追看起几部名为「轮回 / Samsara」的电影……中元节晚上终于观影了。重温的观感好于初看,质朴的影像蛮有真实的生活感,母女之间琐碎矛盾与亲情羁绊交织在一起的不和谐相处还挺现实……最后结尾的编排仿佛要开始下一个“轮回”?!

6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马俪文的《我们俩》当初看的时候可是把我狠狠感动了一把。这部放硬盘里很久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着实是痛苦的。。

1小时前
  • 艾妮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