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

完结

主演:娄硕,马昆,魏至强,王明,吴宁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海昏侯 剧照 NO.1海昏侯 剧照 NO.2海昏侯 剧照 NO.3海昏侯 剧照 NO.4海昏侯 剧照 NO.5海昏侯 剧照 NO.6海昏侯 剧照 NO.13海昏侯 剧照 NO.14海昏侯 剧照 NO.15海昏侯 剧照 NO.16海昏侯 剧照 NO.17海昏侯 剧照 NO.18海昏侯 剧照 NO.19海昏侯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盗墓和考古

《鬼吹灯》是近几年的大热IP,作者以恢宏的想象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给大家带来一场奇幻探险的饕餮盛宴。特别是靳东、潘粤明、陈坤的网剧和电影的巨大成功和影响力,让人对知识渊博的盗墓贼有种奇特的崇拜,对盗墓生活有种奇特的向往。

这是《鬼吹灯》最大的功和过。

我相信鬼吹灯会对人们有很大的正面影响,譬如我忽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一段时间整天都在看各种史书,乐此不疲。但是它对盗墓贼的美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一定程度上洗白了盗墓贼的可耻行为。并不是每一个盗墓贼都像胡八一这样有素质。

盗墓的就是盗墓的,不择手段进入墓室盗取财宝,这就是盗墓。什么摸金校尉、观山太保、卸岭魁首、发丘将军,都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特别是观看了纪录片《海昏侯》和《大云山汉墓》以后。

西汉200年,自高祖刘邦始到王莽篡位共历经15任皇帝,大家只记住了那些在历史上烨烨生辉的名字:高祖刘邦斩蛇起义,文景之治,雄才大略汉武帝,昭宣中兴……而一个只当了27天的被称为“废帝”的小皇帝,却从来不是历史的主角,然而正是他的墓葬,刷新了大家对西汉的认知。

海昏侯一生跌宕起伏,大起大落。从昌邑王当上了皇帝,仅仅27天就被废成了平民,后又被汉宣帝封到豫章郡当了海昏侯,受到监管生活,从此远离政治中心,33岁便撒手人寰。

他本来可以是个逍遥王,挥金如土纨绔一生,但是霍光给了他野心,又亲手毁了他的人生。人生的际遇,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海昏侯墓的发现源于村民偶然遇见的可疑行为而举报的盗墓,一个巨大的盗洞让人把心都悬起来,主棺上的盗洞更是让人心绪不宁,盗墓贼锯开了顶椁板,不幸中的万幸,盗墓贼因为村民的及时举报没能带走任何东西,功亏一篑。村民的热心行为为祖国保留下来巨大的历史财富。

海昏侯墓是我国迄今发掘的保存最好的列侯等级墓葬,其主墓、墓园及周边侯国都城遗址的完整性在国内独一无二。迄今已出土1万余件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中,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使多种古代文献2000年后重见天日,是中国简牍发现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考古人员甚至从破烂屏风上推算出了孔子的生年。

而这一切伟大的发现,都是专业的考古人员一点一滴的努力才得来的,是他们孜孜不倦,拿着小刷子一点点刷出来的,是拿着专业的仪器和修复技术一点点恢复起来的,为了内棺的文物保护甚至将棺材调运至实验室,更加专业的环境来保证文物的安全。例如低氧工作室主要针对特殊文物和重要文物进行抢救和修复,比如有可能出土的丝织品。

与之相比的是大云山汉墓,它是江都王刘非的墓。刘非,是“文景之治”里景帝的儿子,15岁即带兵平定“七国之乱”里的吴国叛乱,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哥哥。

他的墓葬在东汉就遭到大规模的盗掘,盗墓者找到墓主棺椁并洗劫了其中的无数珍宝,随后纵火焚烧,而机缘巧合下,墓室外回廊的塌陷,导致随葬品却被眼拙的盗墓贼给落下了,而考古人员就外围发现了一万多件文物。

西汉盛行厚葬之风果然诚不欺人,真是难想象被盗墓贼盗走的主墓室里的文物会有多么珍贵。

我想这就是考古和盗墓的最大不同。

考古,是通过抢救性挖掘对出土的文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修复和保护,并根据文物的信息追本溯源,重现历史,这是一种保护文化遗产的行为,这是人类共同的历史财富。

而盗墓,就是不择手段的破坏坟墓盗取金银财宝而满足自己的私利而已。

 2 ) 金灿灿黄澄澄

我在看辛追夫人纪录片时,弹幕总提及刘沫沫,说他更有钱,简直不要太多的那种。 先说明,我绝对不是因为想看金子这种肤浅的想法才去的,就他们从那边跑来,我得礼尚往来也去对门那边瞧瞧。【doge】

至于刘贺为什么会有“刘沫沫”这一昵称,原来是墓穴位于南昌,曾经历过地震导致棺椁的位移与坍塌,棺主人则被压到仅剩几颗牙齿和一点髓渣,与碎末无异,才有这别称的。

跟辛追夫人里的陪葬品不太一样,汉废帝的可谓是琳琅满目,礼器、兵器、酒器到生活器皿,甚至还有无价的竹筒木犊,这一再刷新我对陪葬规格的想象。

要知道短短三集,一大半内容都是在看刘贺花样炫富。 十余吨五铢钱堆积成的铜钱山,让人惊叹,然而旁白说,这才是前戏。 马蹄金和金饼多到让搬运的工作人员连连呼喊“好~重~的~”让身在屏幕外的我,蠢蠢欲动想到现场感受下究竟有多重!!! 我想要这份福气~~~

“随着主棺打开,发现有内外棺,其中有大量的随葬品。” “是马蹄金、麟趾金...,接着还有金板” “一声惊叹,是金...” 这里的“又”用得让人很是羡慕嫉妒啊~~~

“它们让一号墓出土的金器总量达到78公斤,超过全国所有已出土金器的总和”旁白大哥他那毫无起伏的语调,让我一再惊叹。 随着挖掘的深入,又出现了金子,这量到最后是以八十几公斤收尾,我已经看傻眼了。 海昏侯是目前出土黄金量最大的墓,没有之一。

这个履历表记载着他跌宕起伏也短暂一生,从王到帝,由帝归民,最后民封侯被禁锢在封地里。 《汉书》上的刘贺是骄奢淫逸的,才会仅上位了二十七天便被霍光罢免,看似并不冤枉。 可,书是人写的。 旁白这话,一点点去捋顺刘贺被罢黜后的心路历程,尽可能贴近,但事实究竟如何,也无从得知。 但不管怎样,这次出土让在西汉历史中被忽略掉的他,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以及谈论的话题,这是当年的他没有料到的。

墓中出土《礼记》《孝经》《诗经》《易经》还有《春秋》,还发现了失传1800多年的《齐论语》,它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论语》不完全相同,意义相当重大。 这些传下来的儒家经典,侧面辅证了当时皇帝治民的手段,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也因着竹简文字被侵蚀后辨别不易,这才进度缓慢,或许也是网传五集的纪录片,我找遍了也只有三集。

最后,片头勘探员下那15米盗洞,闻到的香味究竟是什么散发出来的,我实在很是好奇啊!!!

 3 ) 海昏侯

三集主要介绍了海昏侯刘贺之墓,刘贺的一生可以用“突然”两个字也总结,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十几岁突然被做了皇帝,也是汉代时间最短的皇帝,在任仅27天就被废除,做了废帝后成为海昏侯,两年后死亡,纪录片里,发现海昏侯腹内有香瓜子,他的两个儿子腹内也同样有香瓜子,不排除是被汉宣帝派人动手的,汉宣帝其实是卫子夫的后代,比刘贺(李夫人后代)更为尊贵,只是十几年流落在外,但也让他少年早成,在成为皇帝侯,隐忍克制,对霍光(霍去病弟弟)言听计从,甚至违心娶了霍光的女儿为皇后,直到霍光死后才秋后算账,以谋反之罪将霍光家族铲除。汉宣帝比刘贺成熟稳重且聪明很多,刘贺是极其单纯的性格,和霍光根本无法抗衡,也不明白自己的处境,霍光在服侍汉武帝二十几年的光景里,据说没有犯过错,每次进宫走的台阶都是一模一样,可以想见霍光的可怕,但是刘贺不但操之过急且完全不会审时度势,所以仅27天就被废,最后因为连儿子都死了,因此无人继承,反倒使得随葬的宝物成为一大奇迹,从小锦衣玉食,到死也是荣华富贵他人无法相比。也让历史学家考古专家可以和我们可以从墓葬中窥探他所经历的时代。

 4 ) 刘贺

第1集 久见天日:尘封千年的秘密 “覆斗”:常见于秦汉,西汉皇家墓葬的标配 真车真马陪葬:诸侯王,皇帝或显赫王族 海昏侯:刘贺—刘代宗—刘保世—刘会邑 马蹄金,麟趾金:汉武帝特制纪念币 第2集 开棺大吉:墓主人身份水落石出 霍光:霍去病之弟 外孙女上官皇后(夫君汉昭帝刘弗陵)无子立刘贺 女儿霍成君(刘询的皇后) 刘贺(汉废帝):刘彻、李夫人之孙 父亲刘髆 27日皇帝:霍光立,霍光废 刘询(汉宣帝):刘彻、卫子夫之曾孙 祖父刘据(戾太子)祖母史良娣 父亲刘进(史皇孙)母亲王翁须 第3集 刘贺的一生:短暂的帝王生活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5 ) 海昏侯影评

第一集

1、人成功,机遇很重要,如果没有那就安然度过。

考古工作者云云,能有多少人有好运气正好碰上大型古墓考古的机会,如果能够抓住机会,成功自不必说,没有,那就安心钻研耐心等待。任何行业都是这样,顶端人物永远是20%,但是其他中低端阶层也可以继续存活下去。

2、如果觉得当下过得十分艰难,眼光放远一点

人的目光只局限在个体和当下时,会觉得日子无比难受且委屈,不妨将眼光放远些,空间维度来讲,从个体转移到别人、人类全族,甚至整个自然界,时间维度来讲,从当下转移到历史和将来,这两个维度形成类似X-Y轴,你可以获得多个看问题的视角和许多经验。再对比当下,自然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以忽略的。

 6 ) 小人物的刹那荣光

好棒的纪录片啊,详细的考古过程,历史事件的真人演绎,让这个人物和当时的情境结合了起来。以后再也不会把海昏侯和马王堆的长沙国丞相搞混啦。

刘贺作为一个平庸之姿的汉武帝皇孙,生父在他5岁时就去世了,如果他一直这样安享小小的富贵,偏安一隅做一个无忧无虑的皇室后代其实挺好的,然而朝廷政治斗争让他的命运偶然得被摆上了皇位,又因为他的任性无知得罪了捧他上位的霍光,27天就被无情抛弃。虽然霍光死后汉宣帝刘询让他做了海昏侯,他又因为从小的体弱多病,只做了4年,活了34岁就没了。死亡原因是常年的肠胃疾病,在病菌容易滋生的夏天,吃了香瓜,刺激之下突然而亡,惨啊。

后面这几年他失去了无忧无虑,也失去了少年人的欢乐任性,变得谨小慎微,居安思危,感觉对他这种从小没有母爱父爱,也没有权势在握的人来说,确实是挺可怜的了。

另一方面来说他也还算幸运吧,在短暂的生命里,平庸的人生里,竟然登上过当时最强大的王朝帝位,也享受过无尽的荣华富贵(金子是真多呀。)

汉宣帝刘询相对来说就幸运得多了,同样都是被霍光征兆来的小皇帝,他在从小饱读诗书和更直接的政治历练之后,比刘贺有更深的城府和更圆滑的处事能力。表面上谨小慎微,一切听从霍光安排,暗地里默默得储备自己的力量,等到霍光死后自己就独掌大权了。对他的前任刘贺,把他分到偏远的豫章郡,再赏他舒服的生活条件,也就没有威胁了。不得不说他把儒家思想贯彻得段位很高啊。

 短评

-考古内容偏少,可能是取材不易的关系。-第二集内容紧凑,另两集不如。-以及刘贺刘询和霍光的故事很适合拍正剧。一个谋略不足的年少野心家面对一个政绩惊人的权臣,一个心有城府的少年皇帝面对一个权倾朝野的家族。我立刻脑补十万字。冲着这个历史详解加一星。-这个片头的黑白海昏侯太丑了,找实习生花五十块做的吗。

10分钟前
  • Cyclings
  • 推荐

除了马蹄金耀眼,亮点在于后面宫斗,绝对不会犯错,进宫走路都是踩同一步的霍光故意不给刘贺登基时候祭拜祖庙(告庙),然后看刘贺不合适,就利用这个借口直接废掉刘贺,还杀了他身边所有200人,天朝权谋斗争果然厉害——

15分钟前
  • babylon
  • 推荐

从考古挖掘的发现和史料推论的分析来研究海昏侯刘贺的人生。第一集,人死了钱没花完,这钱在墓里堆成了金山(真的)。第二集,权利游戏之当断不断,废帝是否真废柴的悬疑解密。第三集,死亡之谜,香瓜子是毒药还是肠胃炎的成因。蛮好看的,偏科普,可惜书简部分少了点。。刘贺还真是不死心啊,都流放了还不停写求饶信。。

16分钟前
  • 乌龙茶
  • 推荐

基本内容就是辛德勇《海昏候刘贺》,普及大于学术,互相参看,对西汉中期历史也就基本明了了。《史记》《汉书》里的成语真是多,这里就有“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芒在背”“张敞画眉”!

19分钟前
  • daangel
  • 推荐

在昭宣中兴的盛名间,尴尬地存在汉废帝刘贺的27日长安皇帝游。皇帝这项暗杀率很高的高危职业,就算你一掷千金挥霍无度又如何,前有大山权臣霍光,后有深沉宣帝忌惮,突然间鸡犬升天,又突然间狼狈下场,更突然间撒手人寰。墓室之富可敌国,铜钱如山、金饼琳琅、玉石彩漆,大概对事死如事生的古人来说,可聊以慰藉。宝藏男孩儿刘沫沫,三十来岁糊涂一生,真好惨一男的。

20分钟前
  • びわ
  • 推荐

好惨一男的 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

25分钟前
  • Metapher
  • 推荐

文案有毒,刘贺“突然”的一生,看着有些心酸,或许他可以理解不想生在帝王家的心情吧。感谢考古人员。

29分钟前
  • 路在何方
  • 推荐

又见香瓜子~ 好惨的刘贺,你看看人家刘病已! “史所言昌邑王罪状,皆不足信。”——吕思勉。 封侯海昏,虽然看似给予了政治地位和待遇,实际上是把刘贺踢出中原政治圈,在遥远的老少边穷地区思想改造。他那些在旧封地蠢蠢欲动的反革命班底,从此也被隔离开来。 这座陵墓一定倾尽海昏全国之力,期待海昏侯夫人墓的考古发现。

34分钟前
  • 徽徽
  • 推荐

超长完整版。目前看到的最全的。文案好赞,措辞严谨而优美不失生动活泼。背景音乐好评。

36分钟前
  • OLEO
  • 力荐

只有中国能有这种跟历史隔空对话的感觉。

41分钟前
  • peipakoa
  • 力荐

被嫌弃的刘贺的一生。还有,别乱吃瓜!

46分钟前
  • 沈入忘🌟
  • 力荐

看完意犹未尽,又涨知识了。刘贺前半生跌宕起伏,后半生步步惊心的历史被后世专家如此有理有据地解读出来,他内心或许也会有一些慰藉吧。再次感叹考古是多么迷人的活,借助出土文物与古人对话,还原历史真相,意义重大,然而居然还有居心叵测之人恶意曲解考古工作者的意图,只能说其心可诛。

51分钟前
  • 夜风轨迹
  • 力荐

这么有钱的人吃瓜都不吐籽吗?

54分钟前
  • owen
  • 推荐

还真是挺好看的。不过有两个疑问:1,墓穴中扑鼻的香气由何而来?是因为盗墓者锯开了棺椁,木材的香气吗?到最后也没给出个解释。2,为什么大部分古墓都是盗墓者比考古部门先发现?剧中有专家说:盗墓者读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你们有那么多研究成果也没发现啊。

55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前面很欢乐,看到后面越看越觉得刘贺好可怜……最惨生在帝王家。

59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推荐

如果人生可以再来一次,我一定要去学考古。

1小时前
  • 东平王千户
  • 力荐

霍光一千多道罪状告上去,刘贺这27天皇帝平均每天要做40多件坏事,真的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干坏事的皇帝了

1小时前
  • momo
  • 推荐

悲剧的一生,刘贺不蠢,可惜没有政治头脑,前有权臣当道,当皇帝自然下场很惨,后有雄主当国,做昏侯也难得善终。

1小时前
  • 若云
  • 推荐

刘贺作为当了27天皇帝干了一千多件坏事的神奇人物,我对他本身就是好奇的。这个纪录片就是用一种较为中肯的方式来述说了沫沫的一生,毕竟少年当权,难免会急功近利,没有收敛锋芒,而是触了霍光的逆鳞。其实他还挺幸运的,古代触怒权臣被杀的皇帝数不胜数,沫沫能保一条小命真的不错了,而且他的墓,盗洞那么明显,都没有被盗到主棺,这真是应了那句,祸兮福之所倚。(ps:所以沫沫肚子里的香瓜子能不能证明他是被毒死的啊!!!)

1小时前
  • 皮蛋solo粥
  • 力荐

在B站看完,央视拍的这种片子我很喜欢。考古发掘、政治斗争、细节推测、历史填补,观众不但看到那些出土的稀世珍宝,而且还了解了历史,真好。最后刘贺之死,我原以为是病亡,直到说他两个儿子也随后死掉,我怀疑……这就是政治,可以犯罪,但绝不能犯错

1小时前
  • 花城漓江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