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粤语版)

正片

主演:成龙,法拉美穗,山本未来,罗恩·斯梅尔扎克,艾德·尼尔森,汤姆·庞珀特,格洛里·西蒙,弗雷德·范迪特马希,弗里茨·克罗梅赫克,迪克·林斯特拉,里纳尔多·范奥默伦,皮姆·达恩,杰里迈亚·弗莱明,尼尔·伯杰,迪克·布林克斯玛,弗兰克·范韦尔森,亚尼克·姆巴利,华盛顿·希索洛,帕特里克·莫佛肯,阿尔·卡拉基,大卫·弗洛克,迈克·兰伯特,奇普·布雷,关勇,罗恩·斯穆安伯格,卢惠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英语 / 粤语 / 年份:1998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1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2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3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4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5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6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13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14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15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16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17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18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19我是谁(粤语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这三部电影,到底谁是谁爸爸?!

这两天看电影,才发现原来1998年的《我是谁》“致敬”了1988年的《虎胆龙威》。

一个是面对封锁大楼里的恐怖组织,

一个是在失忆的情况下被追杀。

虽然故事完全不同,但有两处动作戏桥段相似度99.9%。

同样的风道爬行;同样的正反两方相遇时反派假装好人,却被主角用没有子弹的枪识破;最后的决战地点同样是在一栋大楼里。

《虎胆龙威》版交枪测试
《我是谁》版交枪测试

不同的是,《我是谁》的主角杰克(成龙)因为失忆,仿佛步入了暗夜丛林,身处险境,危机四伏,可他却无法分辨对面的人到底是敌是友。失忆、面临防不胜防的追杀、不知道该去相信谁,在这样的困境中,人物的心理塑造自然比虎胆龙威更为丰满复杂。

2002年,《谍影重重》上映了,达蒙饰演的杰森,和《我是谁》里的杰克一样,逃过一劫后被救,失忆,特工,证件显示有多重身份,遭遇卸磨杀驴的追杀……剧情相似度99%。

看吧,类型故事就是这么的俗套,换汤不换药。

可是喝上一口

——真香!

ps:

《我是谁》仍然是我心目中成龙最好的电影。

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他逃过一场追杀后爬上坡顶,愤怒的朝着天空呐喊“who am I”。

镜头绕他旋转,拉远。

世界很大,他很小。

那种深深的绝望、愤怒、无助、痛苦表现的淋漓尽致。英雄落难,令人同情。

成龙在这部影片中塑造的角色不同以往,不是接地气的喜剧角色,也没有太多的社会背景介绍。

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特种兵,他过去是什么样的,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一无所知。

这种“留白”处理,让整个故事更富有张力和想象空间,我想这正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吧。

 2 ) 《我是誰》:香港身份的詰問

倘若以1909年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老闆美國商人本傑明·布拉斯基(Benjamin Brodsky)赴港拍攝的故事短片《偷燒鴨》為起點,香港電影至今也已經有了一百年的歷史。作為僅次於美國好萊塢和印度寶萊塢的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中心,電影在香港社會的經濟和文化生活中無疑具有著獨特的地位和社會影響。因此,香港電影史素來都被認為是香港社會歷史的最好注解之一,濃縮了其從英國殖民地到中國特別行政區這一百多年來的歷史變遷,同時也是香港社會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所謂文化認同,簡單來說就是要回答一個關於“我是誰”的身份問題。這個問題對我們大陸人來說也許不值一提,因為我們的身份早已被一長串固定的身份證號碼和戶口本上印著的鉛字給界定在了有限的範圍內。更有甚者還能拿出家傳的族譜,聲稱自己是千年以前某位歷史上知名人士的多少代子孫。這在我們看來並不稀奇,但對香港人來說,身份的問題就有點像數學上的“哥德巴赫猜想”,表面上只不過是一道“1+1”的數學題,可自陳景潤之後,40多年來所有對其進一步的研究均勞而無功。
 
      原中央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事處(中聯辦)主任姜恩柱在離任時對香港傳媒說:“香港是一本很難閱讀的書”。十年後,香港回歸十周年時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仍強調了這句話,還說他“現在仍在讀香港這本書”。
 
      香港文化自身的複雜性不僅使“外人”覺得難以咀嚼,就連港人自己也感到迷茫。究其原因,大約是由香港這個移民社會的特殊性質所決定的。
 
      香港社會的組成以外來移民為主。這裡的移民並不單指那些藍眼睛、白皮膚的西方人或者近年來數量有所增加的印巴人,即便是純種的中國人,也基本上是祖上從廣東、福建等省遷來此定居的。在遷徙的過程中以及後來長時間背井離鄉的日子裡,人們不可避免的要遺失和遺忘很多關於過去的記憶。特別是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以後,香港被西方殖民勢力從中國的版圖上分離了出去。在一百多年的歲月裡,外來文化的洪水淹沒了這座“玻璃之城”。儘管香港華人的民族自尊使得他們部分的堅守了“中華基因”,但毫無疑問,面對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香港人的“諾亞方舟”也不可能再尋找到回家的道路。
 
      1998年香港導演陳木勝的影片《我是誰》就很說明問題。香港人成龍在一次南非行動中失去了記憶。他擁有六本不同國籍的護照,可直到影片的最後,成龍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也許他即將知道,可影片至此已嘎然而止,沒有給出答案)。在片中他不止一次的呐喊“我是誰”,企圖重拾自己遺失的身份。而那些南非的土人卻“陰差陽錯”的誤認為“我是誰”就是這個香港人的真實姓名。“失去記憶,在戲劇中可比喻成身份強被掠奪,或者被迫清洗。”考慮到影片公映正值香港回歸中國一周年之際,我們很難簡單的將其僅僅理解為一場美麗的誤會。況且,更有意思的是,八年之後,儘管沒有“失憶”,成龍卻依然要在自己主演的另一部影片《神話》中面對“如果蒙將軍戰死沙場,那你是誰?”這樣的詰問,可見香港人依然對自己的“根”有所懷疑。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的電話調查資料,從1998年香港有56.5%認定自己是香港人、30%認定自己是中國人和2007年52.4%認同自己是香港人、36.5%認定自己是中國人的比較來看,有的人認為香港人的中國認同意識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實際情況也許並不那麼樂觀。
 
      無論如何,對於香港人來說,因為其曾是英國殖民地和身處東西方混雜地帶的特殊歷史存在,在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時往往感到迷茫。也因為此,香港的文化認同往往著力於在香港“自我”和西方、中國這兩個“他者”之間尋找差異和尋求定位。

 3 ) 没有一部不经典

恭喜成龙大哥在上海建立成龙电影艺术馆.
自已还要在里面建学堂,教起学生来.
不过,从小看他的片子长大.没有一部不经典.

 4 ) 《我是谁》大楼滑下经典

成龙在《我是谁》大楼滑下来才是经典,这大楼因为电影出名了。当时《我是谁》在鹿特丹拍摄七天,周围所有的公路和桥梁全都封了,政府还无偿的提供直升机和船协助拍摄!

 5 ) 小时候第二次看到这个电影的时候高兴的蹦起来

我的家在城乡结合部,也就是近郊区,哪里有附近小镇的地方电视台,每天都会播放各种大片,包括港片美片,不乏现在电视台绝对不会播的恐怖片等。所以第一次看到这个电影的时候应该是掐头去尾当中间看的,因为下午2点左右要上课了,而好看的电影一般都是1点左右开播。

不同于大家对成龙大哥在阿姆斯特丹高楼大厦纵身一跃那经典画面的记忆犹新

第一个就是在小时候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哇好像敲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广袤的大草原,一望无际的沙漠,神秘的热带雨林。非洲的地域风光、风土人情深深地吸引着我,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美丽的地方,处处充斥着大自然那种不可言状的野性之美。最后非洲朋友跟成龙大哥送别时,应该是跳的战舞吧?有祈福赐福鼓舞的意思?

第二个是成龙大哥在救助女主被毒蛇咬伤的哥哥时,太酷炫了,那时候可能意识里没有特种部队这种概念,但是觉得好酷炫啊,又人是毒蛇,又知道解毒,会用工具制造工具,用椰子打吊瓶。这个男人真帅。

第三个是最终一战的时候,打拳的那个韩国人没怎么印象,但是用腿的那个西方人(不知道是欧洲还是美国)太帅了,站立一字马,有一个经典动作就是用手把头歪向两侧活动筋骨,以至于我现在还经常学这个动作。

第四个就是那个女CIA,好漂亮。真的好漂亮。那时候对混血没什么概念,反正就是觉得美,又美又飒,可御姐可萝莉

临时想起来有一点很重要,BGM用了很多非洲的特色乐器,大家可以仔细听,还有周华健老师唱的那首主题曲太好听啦,又燃又有节奏。

 6 ) Jackie Chan的大片时代

上世纪的香港,嘉禾是最具国际视野的电影公司。

嘉禾LOGO

70年代初,嘉禾就支持李小龙远渡罗马,自导自演了《猛龙过江》,结局李小龙与罗礼士在斗兽场的对决让人至今难忘。后来,嘉禾又和好莱坞合拍了李小龙的《龙争虎斗》,同样大获成功。

李小龙与罗礼士在罗马斗兽场对决

重金签下成龙后,嘉禾就迫不及待地把他推向好莱坞,拍摄了《杀手壕》和《威龙猛探》,可惜,好莱坞把不准成龙的脉,两部片子都失败了。

受挫的成龙回到香港,决心制作自己的国际大片,强化自己“亚洲王”的地位,嘉禾力挺。

后来,我们看到了在欧洲和非洲沙漠取景的《飞鹰计划》。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飞翔的《警察故事3》。

在加拿大街头奔跑的《红番区》。

在澳大利亚追逐的《一个好人》。

在俄罗斯滑雪的《警察故事4》……

而在成龙一系列的国际大片中,《我是谁》无疑是最优秀的。开篇的非洲戏份让人眼前一亮,其后故事转至荷兰鹿特丹,除了成龙在马士基大楼的惊人一跳,当地政府更是无偿支持成龙的拍摄,封了五条街,出动了直升机和快艇,吊起了大桥……

其实相对于好莱坞主导《尖峰时刻》和《上海正午》,这一时期的成龙式大片,才真正奠定了成龙国际巨星的位置。连范·迪塞尔也不由得感叹:他(成龙)曾是整个西方电影人长期学习和追赶的目标。

 短评

先后到达非洲草原 南非 和 荷兰鹿特丹 最后那段从摩天大楼斜坡滑下来太强啦! 据说是向去世的老师致敬!

9分钟前
  • 鱼进锅
  • 推荐

我是谁?说到底还是“身份”的问题,在迷失身份之后,开始回归到“本性”。从这一点上看,成龙的这一部作品有了新意。

13分钟前
  • Bill
  • 推荐

成龙大哥的功夫喜剧伴随了我们这代人的成长

17分钟前
  • 少数派的报告
  • 推荐

年纪渐长急欲突破,就是从那段时间开始成龙慢慢减少动作戏增加所谓感情戏内涵等等,慢慢地就把自己的特色丢了。 前半小时基本都可以删了。

20分钟前
  • 无趣
  • 还行

成龙就是能做到你随时调到这部电影都能认真轻松的看下去。别说什么没有突破越来越差的话。即便是新作。也依然无法被很多人赶超。

25分钟前
  • 荒芜
  • 力荐

片名暗指港人身份认同的焦虑。失忆背后是身份、来历的未解之谜以及巨大的阴谋论,这种悬念的铺设在成龙电影里独具一格。非洲野人一段很好看,只是主剧情线略显儿戏,CIA的正邪两派都出奇的弱。日籍洋妞法拉美穗唯一一次触电,演技实在不好。鹿特丹30层高楼滑下,是最疯狂和刺激的镜头

30分钟前
  • 莱尼圆
  • 还行

6/10。重温。爆炸狂陈木胜一开场就设计了陨石碎片爆炸的场景,带着陨石标本在荒漠中驱车的矿工不慎颠簸,整个越野车化为橘红色的蘑菇云,甚至以科学家实验失败造成城市供电短路,工厂爆炸时大批员工逃离和医院车库火花四溅的特效镜头吸引眼球,简直为了爆炸而爆炸,剧情因为场面的花俏包装而脱节得厉害,前期非洲部落风格的送行仪式充满了文明猎奇,后期窄巷飙车、高空坠车和大厦顶端的打斗,又完全是另一种景观、状态和身份悬念。觉得最佳看点是成龙慌乱地穿荷兰鞋和坏人对打,逃跑时不忘回踩对方的脚、用脚尖踢坏人的屁股,掉下接住的白狗舔他的画面也温暖有趣。许多评论都注意到成龙跑上一处建筑物高处、呼喊‘‘我是谁’’的表现香港身份迷茫的片段,最终无路可逃的坏上司和成龙丢掉光盘的举动,也成为身份回归后惩罚殖民罪恶和维护心中正义的情感。

34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好莱坞众多导演在多年后拜访成龙问到,大厦上那一跃的镜头是怎么拍摄的,中国当年就已经具备这样的拍摄水平了吗?成龙回答:就是摄像机架好,然后跳呀。

38分钟前
  • 不讲故事的阿源
  • 推荐

九七之后的身份焦虑,“我是谁”的焦虑再明显不过,成龙在后期的作品里更加融入了严肃性的一面,插科打诨的动作喜剧有所减少,更急追求美式大场面、背景的铺垫,作为成龙的惊险动作奇观发挥得更加刺激,跳高楼应该再无第二人。

42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我現在只記得他當時站在屋頂上喊“who am I ~!”

47分钟前
  • 爹 我亲爹
  • 还行

成龙的舌头被麻痹,说不出话,被当成野人,成龙表演被绑在椅子上如何逃脱。老司机山本未来。在天台打架。最著名的当然还是跳楼戏,虽然有保险绳,但也没有第二个人敢拍。

5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这部片子我觉得挺好的啊,为啥人们都说不好,囧

54分钟前
  • 澈黑
  • 推荐

看成龙电影真是视觉上的享受。虽然故事依旧简单,但他的动作还是让人目瞪口呆。可能前半段略显乏味,节奏也有些糟糕,但后半段却彻底掰回局势,末尾的高空戏更是着实让人捏了把汗,几个超级危险的高空镜头也是吓了我一大跳;原来《碟中谍3》玩的也是成龙玩剩的,还没人家大胆。终身成就奖,实至名归啊

55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推荐

大厦上的信仰一跃,当时的成龙已经43岁,无论他有多少花边新闻,我相信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所有人还是会尊称他一声 大哥

60分钟前
  • 大島
  • 力荐

那时候超喜欢成龙的电影,虽然在当时电影票价格是蛮贵的,还是上电影院观看呢!

1小时前
  • 美好时光只为你
  • 推荐

这部的动作特技是真的炫,包括取景(丛林、沙漠、高楼)、场面(飙车、枪战、海陆空三方围剿)同样也是大气恢宏,感受到剧组熊熊燃烧的经费。除了成龙游刃有余身手矫捷的动作戏依旧惹眼外,两位女演员也不完全是镶边花瓶,飙车格斗技能满点。原来摩天大楼滑行最早是出自该片,居然比阿汤哥的《碟3》还要早上几年,且不论私德如何,成龙的敬业精神的确是没得说的。

1小时前
  • 张苑希
  • 推荐

看的美版,前半部份铺垫太长了。和《谍影重重》一个母题,但故事线太简单了,反映了身份焦虑但并未深入探讨。几场打斗戏和追车戏,以及跳楼戏非常精彩!这一点不得不佩服成龙的敬业。

1小时前
  • mOco
  • 还行

还不错,故事其实也可以,场面在成龙巅峰期都算精彩的,而且法拉美穗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可惜作品很少

1小时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

打戏实在是太节制了,2小时的片就打了差不多3场,但打架部分还是挺过瘾的。再除去危险动作、特技表演部分,整部电影现在看下来实在是有些乏味。特别是后来莫名其妙搭上了保护环境、捐助儿童之类的与主线不搭界的台词,就更加无语了:原来大哥这么早就开始传播莫名其妙地正能量了。此外还有比如非洲部落群舞的观光式情节的存在,纯粹是展示异域风情的商业元素,对情节并无太大帮助,使得影片前半部很拖沓。

1小时前
  • 玉玉的注水阿龙
  • 还行

动作戏精彩,节奏感很好,观赏性十足。这可能是成龙同款动作片中的最佳。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