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2007

HD

主演:安君,詹姆斯·厄尔·琼斯,帕特里克·斯图尔特,乌尔里希·图库尔,渡边谦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地球2007 剧照 NO.1地球2007 剧照 NO.2地球2007 剧照 NO.3地球2007 剧照 NO.4地球2007 剧照 NO.5地球2007 剧照 NO.6地球2007 剧照 NO.13地球2007 剧照 NO.14地球2007 剧照 NO.15地球2007 剧照 NO.16地球2007 剧照 NO.17地球2007 剧照 NO.18地球2007 剧照 NO.19地球200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地球200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视系列片"行星地球"(2006)的电影版本,拍摄了几个动物家庭的迁徙路线。  一部由英国BBC和德国联合制作的关于地球、大自然的纪录片,用了将近3年的时间,通过对地球生命的神秘实录,通过表现大自然美丽景象与野生动物纯粹的生死之搏的真实纪录,再配合柏林爱乐乐团的美妙配乐,将地球的魅力在大银幕上毫无保留的完美呈现出来,旨在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由阿拉斯泰尔·福斯基尔(Alastair Forthergill)和他的团队穿越7大洲、62个国家、用45部摄像机耗费5年时间精心制作的纪录片,向我们展现了全球变暖时代动物的迁徙和生活的改变,大自然的宏伟壮观、生命的脆弱和坚强、变迁的无常。整部影片的场面和音乐从头至尾都让我们深深震撼……2007年10月法国上映。摘下你的面具脱单舞会桐柏英雄60岁的情书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女特警十三妹设得兰谜案 第八季春子啊起来吧越战黑金刚汉密尔顿药典 第一季爱到底欢天喜地天蓬传富婆 管家与男友 美妆帝国继承人丑闻帕特诺正义的阴影告别单身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经纬天地魔鬼:杀手档案憨豆的黄金周狄仁杰之幽兵借路飙舞追梦吻隐者生死围城杂家小子国语步步惊魂祇园歌女僵尸世界大战100分恋爱陈真之困兽犹斗初心房间素手遮天爱上你之三生有幸致命武器2星舰复国记第一季您好!母亲大人红宝石的爱无头的女人天堂奇迹秋山夜谭舞会惊魂2

 长篇影评

 1 ) [影评]The man from earth:一个没有必要的假设

有人问我:作为一个搞哲学的,你对这部电影怎么看?我首先回答说:电影中讨论的问题,以及讨论到的程度,对于一个搞思想史的人来说,都没有什么新鲜感可言了。对方仍旧追问我:那你的看法是什么?我想了想,这样回答了ta:

古希腊人说过:“死亡是哲学的缪斯。”哲学是从人的有限性的存在开始的,倘若不死,就不会有哲学,也不会有对意义和价值的追问。所以,我对永生这件事是连想象都没有的。
进而,如果不是永生,而只是比别人活得长一些,那么,一些基本的问题不会有多大的改变。要知道,长短是个相对的概念,哪怕14000年,相对永恒来说也不过是个瞬间,而相对一般人,我只能说,那这个长度就真的活得不耐烦了……如果只是一个个体活得特别长,长到了超出了人类之前的界限,那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所谓“经验”,是社会性的,单独的个体无法构成什么“经验”(何况就算有,他的“经验”对任何一个他人都没有意义。比方讲,一个七八十岁的人说:等你到我这年纪就怎样怎样,多少还有些意思,但一个14000岁的人说这话,难道不是很扯淡吗)。他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只会停在八九十岁左右,他不会变得更有知识(如电影中所说,他不会比这个时代最渊博的人懂得更多),也不会更有智慧,换句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七十八十之后,他不会孤立地创造出一个更高的境界。(这个道理其实只须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就足够了:无论是这部电影的导演还是演员,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因此无论里面谈到的领会多么高深,你觉得那需要活14000年才能获得吗?)
说到底,电影不过是用这种假设来反思我们有限的人生罢了,而这种反思方式,在我看来,是过于戏剧化因而反倒显得相当笨拙的。借用一句西方哲人的话:我没有作这种假设的需要。而我们的古人说得就更加直接而痛快了:老而不死是为贼啊。

 2 )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现实生活中,人们尝尝用“超出了科学能够解释的范畴”来阐释无法证实的问题,而该片则恰恰截选了科学与宗教之间的灰色地带,以作者那强大而不凡的创作功底来填补投资及技术的欠缺之处。整部影片也在场面调度、台词设计、人物表演、道具场景等细节上下功夫,观影过程中,观众无需时刻捕捉绚烂的视觉特效场面,却深深被这个制作团队弄得内心波澜壮阔。称此片为低成本独立电影的典范之作,应当之无愧。

 3 ) 那种无奈挥之不去

如果一个你认识了10年的人,某一天他突然声称自己已经活了14000年,他见证了气候的冷暖和地质的变迁,他曾经以猎杀驯鹿和猛犸为生,他曾经在两河流域跟汉谟拉比时期的巴比伦人混过,还曾经作为腓尼基人航行于地中海,哥伦布当过他的船长,梵高、特纳、塞尚、毕加索跟他以朋友相称,他亲耳聆听释迦牟尼的教诲,他以耶稣的名义指认《圣经》里那些他不曾说过的话······好了,就当这个人真实存在而且此时就在你身边,说说你的感受吧,信还是不信?反正我不信。但是《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就把这一切变成了银幕上的真实,一个拥有10个博士学位的大学教授在准备离开他的单位另谋生活的时候,他向前来送别的同事表白了自己的身份,而他那些身为宗教、生物、医学、历史、心里、地质、精神病学等学科教授的同事们意识到眼前的这个人竟然来自史前,于是,一场极其精彩的建立在科学与自然常识基础之上的、充满思辨意味的对话展开了······

豆瓣把这部电影贴上了“科幻”标签,而实际上,影片从头到尾都没出现过一个我们通常认为的那种“科幻”画面。他们就一直呆在一幢有着炉火、老式沙发和威士忌的林间小屋里不停地从自己的专业立场发出质疑,然后由那个史前人给出种种符合逻辑的答案。在看的过程中,我总是在想,如果Oldman(史前人)在描述自己140个世纪的漫长生命时,导演要是能同时将那些时代还原,让Oldman身处仿真环境之中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看体验,果真如此,这部电影是不是就成科幻史诗大片了?当然,尽管电影结构简单得令人发指,但是简单有简单的力量,那些困扰人类的诸如生死、灵魂、宗教、轮回等永恒谜题在这种简单的表现手法中显得更加深刻和虚幻,以致令人有茫然之感。假如有“后科幻”这种电影类型,那么《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最合适不过。

影片中,Oldman在回答问题时说过这样一段话:You can`t go hom again,Because it isn`t there anymore.中文字幕组的翻译为:家乡是回不去的,因为已经不存在了。我觉得这段话也许是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之一,我们一直通过各种手段寻找和证明人类最初留下的痕迹,但是我们所发现的其实并不是原来的样子,只不过是人类的自以为是罢了。

我并不认为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打个比方,如果电影院里同时放映《谍影重重》和《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我想我首先会选择前者。但它的确值得一看,而且看了你就会身不由己地参与其中,跟随里面的人物提出问题或者回答问题,最有趣的是,看这部电影就像进行一场人机测验,你可以捎带着把自己的知识结构梳理一遍。无关品味和思考,如果你有时间又正好无聊,不妨Down下来瞅瞅。再说一句,影片结尾的那一幕比较彪悍,当质疑阵营中发力最猛的精神病学教授威尔发现Oldman竟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因而精神崩溃一命呜呼时,整个电影因此陷入了一种无尽的迷茫之中,那种无奈挥之不去。有人说这个情节设计得有些牵强,我却觉得这是编剧或者是原作者的骄傲。

 4 ) The Man from Earth

The Man from Earth,暗指cave man,总觉得中文怎么翻译都没那个味道。 我觉得这个片子的灵感出自那个预言者John Titor。 可惜最早看的那个版本中文翻译错误百出,对影片的理解肯定会有误。 约翰说得也对:这些教授正是完美的聆听者,对有求知欲和解密爱好者来说,这片子正中下怀。 反复的质疑,试图推翻,相信,再次质疑,再次发现……这其实也是人类思考中反复在经历的事。 从第一次看开始,后来又反复看了5、6遍(以前从来不会这么反复看一部电影),才看明白里面一些有趣的细节,所谓的“疑点”。 首先,约翰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也是经常用的英文名字。 然后:其实约翰的房间充满了他曾经的东西,包括那瓶Johnnie green walker——John ‘Johnnie’ Walker,还有梵高的朋友雅克是法语中john的爱称,字幕就没翻译出来;还有“耶稣”和“john”的演化过程(我看的字幕没有翻译出来)。 比如:约翰在剧中有几次突然不说话看着窗外,第一次是觉得有人来了(搬沙发的工人),第二次是老教授来了。这很符合他万年养得的警惕个性。 比如:剧中John拿了will的枪,还取出子弹,端详了一下,可在后来的剧情里都没有用上这一幕 ——他追出去是怕老教授因忍受不了亡妻之苦自杀,而那一幕不是取出子弹,而是枪本身是空的。老教授也许正在思考是否了结自己生命的问题。 比如:那句冷幽默:放《春之祭》不是更合适吗?“让我们最后再看一眼石器时代的一个生活场景吧……一个假日。设想这是一个人们庆祝春天太阳的胜利的假日。(春之祭)“。 比如:歌德和伏尔泰的宇宙观,艺术假设总是早于科学研究,可是科学却总是轻视艺术。 比如:伊迪斯(年纪大一点的女教授),告别的时候亲吻约翰的方式是亲吻耶稣的方式。 比如:最后黑人教授开车看那石头——之前有911通过,他从出门开始就已经缓过情绪在思考这些问题了。几乎所有人离开的时候都是半信半疑的。他也一样。 比如:暗恋约翰的女同事——这个地方我一直怀疑她是约翰的后代,影片中实际上有交代她的家庭。还有生物学教授说的:“这里最起码有一个人是你的直系后代” 第一次看这个片子的时候生怕情景蹦到3D电影特技里去,幸好没有。 这才是真正的好剧本,一波三折,迷人的故事,零漏洞(比如提及比利时监狱,与当时的时代正好相符,而17世纪遇见同样长生不老的人,200年之后在布鲁塞尔“火车站”,1840年蒸汽火车才发明,布鲁塞尔那时的确有火车站),幻想的本源本就是从自己原有的知识中解放思想,深度思考。 还有宗教,我有活佛的朋友,有学佛的朋友,有道士朋友,有天主教朋友,有伊斯兰教朋友……这么多宗教凑在一起从来没有争吵过哪一位才是真神,他们是否违背了他们的教义呢?那不是很奇怪的事吗?我们给自己太多框框了。宗教本同源,可以是存在的,也可以是不存在的。 我后来想,要是最后影片只是约翰对老教授耳语了几句,老教授就心脏病发死掉了(而不是亲子相认),留着这个悬念,会不会更神秘一些——但是要是这样,估计观众和约翰的同事都会因为不知道真相而痛苦死的。 人何苦不是在短短的生命里寻求一个自己能接受的借口,以便能撑下去。人要的根本不是真相。 始终不觉得真正存在于这世界上的奇迹会比现实脱节到哪里去。我们所认为的神秘实际上都来自于无人经历的时光,无法考证的过去,与源自于想象的未来。 奇迹不会像宗教一样行于水面,不会阿凡达那样在天上飞,不会像星球大战一样耍激光剑,也不一定会有异型出来吓唬人。 总是要披着哄人的外衣才会让人臣服,人们慢慢也默认了这才是“奇迹”。 我们活在2010年,在上个世纪我们曾幻想过多少次“未来”?克隆技术、宇宙飞船。我们就生活在未来,有几个人认为我们自己就是奇迹? 而凡世间真正的奇迹早已站在眼前,只是看你是否愿意相信。

 5 )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结构什么的有一种模仿12怒汉的感觉,但其实内涵相差太远

- 很多评论都说这是什么07年最强科幻电影,引发人们对于历史,生命,宗教等等的思考......很遗憾,我不认为这么一个满身都是破绽的东西能够起到如此作用。

- 所谓科幻电影,许多的模式都是建立在已有的科学知识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发挥想象与文学创作,或表达对未来的憧憬,或体现对科学的担忧,根据导演的思想不一而足。

- 所谓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正因为立足已有的科学知识,电影才更加富有真实性,才更容易使人产生代入感,才更能使人跟着导演的目的思想进行思考和评论而不是纠结于电影本身。

- 历史虽然任人打扮,但她好歹是个萝莉而不是正太,史学家对三国可以有一千种解法,但我的先祖肯定不是棒子。

- 不立足于科学的科幻,那不叫科幻。为什么你没见过以永动机为题材的科幻电影?因为永动机已经被牛三定律所彻底证伪。如果真要有,那不叫科幻电影,那叫奇幻电影:指环王你不是看得很起劲么,没人会追究它的科学性。

- 但是你既然着力于科幻,那么请你有那么一点科学性,你以思辨为看点,那么请你有那么一点逻辑性。在我眼里,整部片子浑身都是破绽,哈佛教授的头衔不是电影设定了就是的,台词摆在那里,逻辑性如此欠缺,恐难当此重任。没干货难以服众,上菜。

=======================================

- 主角声称他来自X万年前,我先不管他是怎么活下来的,我先问一句:亲,您怎么长得跟现代人一个鸟样?上高中的时候,大家见过什么周口店山顶洞人等等原始人的头骨和模拟图吧?那种身高堪比武大的类人猿怎么变得跟现代人毫无分别了呢?
    当然答案有好多,比如他体内细胞随着时日变迁新陈代谢适应了周围环境使得形体逐渐趋向于现代人啊什么的,行。我不纠结这个。

- 我随手翻了一篇影评,说他自称是从14000年之前来的。好,大家既然看到了我这个影评,一定开着网页吧?咱新建个标签,百度一下【中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我按照某个知道里的回答,按照12年的数据,把自杀的20万人给剔除了,再进行一个最保守的估计:200万人。用它除以总人口数,得出概率,再乘以14000.
    亲,你们看,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如果按照现有科技水平,有个人经历了14000年的岁月,他意外死亡的概率是多少?21.53%!算你20%好了,1/5概率。这是医疗食物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不要说古代那种环境,就说新中国成立,死了多少人?你说你从远古一路活到现在,我告诉你,在数学上把有着极低概率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没有错,你是从14000年前活到现在这就是个不可能事件,小学数学直接送你进坟堆。
    当然,有数学好的同学肯定要吐槽我这概率计算的方式不对,1/5概率只是他活到第14000年时暴毙的概率,在此之前每一年的阵亡概率肯定要依次降低。但是我说亲,这只是个大概的估算,让大家有个数字上的概念,更何况古代的死亡概率,哪里是200万除以13亿如此之低?不管怎么说,除非主角有僵尸的能力,不被爆头就不会死,不然小学数学计算就已经将命题证伪,已经没有机会扯到什么基因的有的没的。
========================================
- 因为这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我不苛求导演圆谎,我只想听听在这样的设定下你要表达什么。所以关于主角身份的真实性我先直接略过,我们看下整部电影是怎么讲的。
- 只可惜,最终表现让我大失所望。前半段正如片中一些角色所讲的,【主角你所讲的东西都是教科书里面的,是人所熟知的】,换言之,【没有干货】。你看导演怎么回答的?【无法证伪,且听他讲】。

- 当时我想:我他喵都不管你是不是从14000年前来的了,还管你讲的东西什么真不真?剧情敢进展快些给我点干货么?

- 以上是我当时的吐槽,不必在意。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多,对主角也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我这里要说一句:

- 如果是你面对主角并假装他是合理的,那你有何想法和选择?

- 不外乎下面几种:
1.拉实验室整个彻底研究了
2.他是隐患,干掉他
3.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4.。。。。
总的来说,跟你见到一个有钱人的反应是一样的:
1.寻求他成功的秘诀
 2.做掉米国财团头头,为穷人造福
3.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4.。。。。
也就是说,其实你会做出如何反应,无论羡慕,嫉妒,仇恨,好奇,在你看过电影简介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数了,还需要导演安排数个角色来在电影里分别体现吗?还需要浪费你两个小时吗?

- 不不不,这是剧情发展的一个必要环节之一,我在耐心地等待。

- 然后导演开始撸宗教了:从主角跟一个老太太的絮絮叨叨里跟随历史时间,最后揭秘主角就是耶稣。不是某些影评说的很可能是,那就是。

- 于是我终于看到了一点干货:导演对耶稣的重生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耶稣就是一个街头卖大力丸的,会点奇门异术,通晓假死之法,用这个骗过了围观群众,加上自己乐善好施又粗通历法,当时就变成了教派头头。我的话虽然难听,但导演他就这么个意思。

- 然后呢?

- 然后主角朋友各种不服,主角依然使用【无法证伪】这一挡箭牌,于是大家三观尽毁,情绪崩溃,内牛满面,五体投地。。。

- 然后某老头证实了主角的真实性。。。

- 然后主角带着女人走了,电影结束了。

- 你说这玩意能够【引人深思】?能够让人思考【生命,历史,宗教】?你TM在【逗我】。

写到这里,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我仔细看过豆瓣满满的好评,却发现它们跟这部电影一样空虚。【无法证伪则存真】这一思维逻辑来自美国司法体系,电影《十二怒汉》是对其完美的注解。但这是牵扯到司法公平和嫌疑人性命的,陪审团审案时候所采用的一种模式,将其擅自应用,则是【不顾前提】,【偷换概念】。大家可以自行举些简单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一逻辑的不合理性,比如说,你朋友跟你说,
1.你妹正在去日本的飞机上
2.当时你不在你妹身旁,你妹手机关机,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证伪
3.所以你妹正在去日本的飞机上,或者说你不能否认你妹正在去日本的飞机上
4.你说你妹昨晚明明跟你说过要去面试
5.然后你朋友说你不能否认你妹正在飞机上的可能性,所以你妹可能正在飞机上

- 你说有没有道理?

以此类推,耶稣也可能是卖大力丸的,主角也可能是来自14000年前的了,不可能事件其实还是有概率出现的,只不过概率及其微小,这是数学定义,对不?

呵呵。

说要点,【不能证伪则存真】是在陪审团对罪犯进行【有罪】和【无罪】的时候使用的,换言之这个逻辑的默认前提是承认二元论(这个你不知道可以划词搜索,就是对于A,有B,则B和非B必有一真,很简单的),而具体到本片探讨的所有问题,难道二元论是适用的?非黑即白?难道证明一个命题必须用反证法,排除它的一切对立面?那个关于数学家的笑话,说在此时看到的半个羊的颜色是黑色的那个,说的也是类似的问题。

搞清了这个问题,你还觉得这玩意深不可测?拉扯吧,牛宝宝!

 6 ) 非常聪明,但邪恶

我一看快500条的评论,我就知道我无法一一看完以便找到和我想法一样的朋友,还是自己写点等着别人找到我得了,而且我十分怀疑我写东西的能力....

这是最近看过最有意思的、最聪明的对话了。
几个对话的人的身份先把大家都唬住了,都是哈佛的教授耶....内容本身其它的帖子和已经说得很多了,我更加有兴趣的是几个谈话的人对话题的1)内容的反应;2)自己提出什么问题。

话题的内容没有什么特别的,唯一比较特别的是用一个历史的见证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串起来,给予一种真实感。谈话的高潮部分是宗教。这也是常常所说的“除了死亡,没有其他更加严肃的(哲学)问题”。死亡是时间的见证人,时间用死亡彰显自己的存在:而事实上,时间不过是一直错觉(在绝对的意义上)(请不要抬杠问是否真的有“绝对”这种东西.....)。

其中有些细节是有意思的(大概其他的朋友都提到过了)。
1) 维护基督教教义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位女士的反应;
2)黑人一直保持了相对更加开放的态度;
3)最终和John一起走了的女人似乎在暗示女人抓住真理的能力大大超过其他人(几乎所有男人和除了她之外的其他所有女人)
4)做为John的儿子的精神病学家的,专业水平的确不错,但还是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5)贝多芬音乐

以小成本挑战大话题,这个片子很成功。话题本身无解,而且也过于沉重和艰难,溜掉(就像剧中的那几个人最终选择的一样)和及时打住(就像片子和我现在正要准备做的一样)都是最好的选择:1)言多必失2)过犹不及,保住给大家聪明的印象和...成本。

末尾的歌曲不错...
=========================================
补记:本来以为写到上面的地方就完了,但我在回家的路上还在想这个电影,总有种感觉,一种什么地方没说出来的感觉。

现在我想说:小心这个电影,它可能会使得你
1)变得虚无;
2)种下丧失信仰的种子(只要假以时日)

在这方面,我甚至想说这个电影是邪恶的。
对于宗教意义进行虚无解说或者解构的后果是可怕的(电影标题“The man from Earth”也不过是就简单的对“The God from Heaven”的直接对应和攻击:“没有什么上帝,他和你我一样,不是来自天国,而是就生在这片土地”)。


对比下伯格曼的《第六封印》,差别巨大。真正的思索和兜售思想毒药快餐之间,高下立分。《12猴子》,《银翼杀手》《第六日》等,都更加真诚。而这个片子iu一味玩聪明。

当然,它的说服手法是可以学习的,包括
说John也会生病,避免了大家要他展示神迹的可能(当然这逃不过某个网友提到的死亡概率的问题,但只有事后,类似的疑问才会有。但这样的疑问似乎有点不在点子上)
还有很多其他的,自己找找看了。



我的建议是:就把它当作一个好玩聪明的对话,别把其中的说法当回事,如果你沉迷于对它的各种意义的分析,我想说,打住,去请女友吃点好吃的大概比较靠谱!

 短评

确实和标签里写的一样 有思考价值 这部电影低成本的低到普通人也可以拍了 但是里面蕴涵的深度比大片可牛多了

8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推荐

电影若都这样拍不止要节省多少成本?里面关于历史、宗教、生物、心理等方面的探讨固然深刻、引人入胜,可是……带给我的思考并不多,感觉很遥远。整个片子就像小时候几个朋友围坐讲鬼故事……蛮有趣的。

1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如此令人惊艳!李敖说,你们骂人是“王八蛋”骂过就算了。我跟你们不一样,我不但骂他是“王八蛋”,我还能证明他就是“王八蛋”。

14分钟前
  • 犀牛
  • 力荐

Man from Earth = Cave Man,Earth在这里是“洞、穴”的意思。好玩的是,电影名字弄错了,并不影响观众看懂这个片子……

17分钟前
  • 笑来
  • 还行

单幕剧、文本化、够思辨、够硬朗、够简单,念头抓人,惊鸿一瞥的开了个联想丰富的引子,受益匪浅---从创作角度看

22分钟前
  • boks
  • 力荐

我想大多数人都是搬沙发的工人。

23分钟前
  • 蛮爷
  • 推荐

一部成本极低的软科幻佳作,以围炉夜话的形式呈现了一个脑洞大开的思想实验。编剧的光芒几乎盖过了一切,但男主角极具信服力的表演仍然不可忽视。这个故事/假说反映了人类文明根基的脆弱和虚无,也反复提醒我们自身存在的有限性。(9.0/10)

2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电影与文本的区别在于它有自己的镜头语言。如果连小说就能搞定的东西要电影来干什么?

31分钟前
  • CARSON
  • 较差

精彩绝伦的阴谋论,单一场景,靠室内主角们的唇枪舌战,竟然烘托出玄妙之感;其中几个大学教师,在他的娓娓道来中,陷入对世界观的重新考虑;不得不提的一点是,那些虔诚教徒果然心灵脆弱,有人质疑或推翻他们笃信的《圣经》,动不动就玩精神崩溃的姿态...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35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再一次见面你就在天堂了/火星以西,水星以东/草痴长了几春,叶枯了几秋。一眨眼沧海又成了桑田 /释迦牟尼的袈裟传给了耶稣//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每隔10年我都要重复转折的命运/一万年太难捱了/别人的女人那么美,欢乐那么大,一辈子只爱一个人/而我只能在车前为你停留一瞬间

39分钟前
  • 墨墨
  • 力荐

骗子!我还以为片尾会是一群外星人把“这个来自地球的男人”接走!

43分钟前
  • 伊谢尔伦的风
  • 推荐

围炉夜话的小成本,反而提供了科幻片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45分钟前
  • 看不见我
  • 推荐

比起《12怒汉》还是弱得多,主要是戏剧张力不够,因为说白了这就是个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的问题,就听个新鲜,所以冲突还是起不来。所以最有戏的部分也就是那个老太太跟男主争耶稣基督的地方,不过老太太缴械得也太快了,还是信仰不够坚定啊。

47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Fucking Amazing!!!

50分钟前
  • 和菜头
  • 力荐

围炉夜话神游八荒,科幻真正的魅力不是视觉效果能取代的。

55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典型的密室谜案,只是没人找到破绽。不过里面的观点却很有趣。有几个问题是动脑子的了:1、玛丽亚是你亲妈?2、你会多少种语言?3、可以测一下基因吗?如果您存在了14,000年,基因能证明。4、你怎么辨别配偶是不是自己的某个后代?5地球一半子孙出自你门下?6、有多少存款?定期转存应该也很吓人了吧。7、你怎么伪造档案?

59分钟前
  • funny_vee
  • 力荐

真绝了,所有成本,一间小房子,几个主要演员,然后从头聊天到结束,但却跌宕起伏,精彩无比。编剧要有这水准,制作费省下来的钱都应给他...

1小时前
  • 小岩井
  • 力荐

理论上能活190岁的人类,为什么正常情况下都活不过一半?因为我们短视,我们贪婪,我们愚蠢,我们固执已见,我们相信便宜的宗教,我们制造欺骗大脑的海洛因,我们相互掠夺又相互依存,我们制造汽车又花大把时间在健身房,我们研究高营养食品又憎恨肥胖,我们创造货币又被货币奴役,我们的一半死于欲望

1小时前
  • 有病要读书
  • 力荐

对宗教的解读很有意思。

1小时前
  • 傅尸水
  • 力荐

哪位管理员把影志那个【意外结局】的豆列删了,我都不知道这是第几次还没看就被他剧透了,这货是反社会人格吗,要抓狂了。

1小时前
  • 沉歌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