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1974

HD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费·唐纳薇,约翰·休斯顿,戴安·拉德,罗曼·波兰斯基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7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唐人街1974 剧照 NO.1唐人街1974 剧照 NO.2唐人街1974 剧照 NO.3唐人街1974 剧照 NO.4唐人街1974 剧照 NO.5唐人街1974 剧照 NO.6唐人街1974 剧照 NO.13唐人街1974 剧照 NO.14唐人街1974 剧照 NO.15唐人街1974 剧照 NO.16唐人街1974 剧照 NO.17唐人街1974 剧照 NO.18唐人街1974 剧照 NO.19唐人街197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唐人街1974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37年的洛山矶唐人街,警员杰克(杰克•尼科尔森 Jack Nicholson 饰)因不满这里的黑暗,辞职当起了私家侦探。这天,一个自称莫拉雷太太的女子请杰克调查丈夫的外遇,杰克欣然接受。杰克发现莫拉雷原来是当地水利总工程师,正在为兴建水坝问题和当地农民争执。随后有人给 了杰克一些证明莫拉雷偷情的照片,隔天早上真正的莫拉雷太太却找上门来要求杰克停止调查莫拉雷。  事情变得越来越迷离,杰克决心追查下去……世界致命动物系列:中美洲篇画之国婚礼季我如何成为黑帮老大神烦警探第六季情满九道弯轰天龙虎会六年之痒2015超性越狱 第五季恋爱之瘾粤语我开始自慰的那一年超级英雄军团爱无国界料理仙姬我唾弃你的坟墓2010命运的使命救世主2014三生三世转折点:911与反恐战争谍海军魂家有喜旺第三季废弃公园二龙湖往事惊魂夜地球未知档案:宇宙时光机四三二一地平线系列之冥王星:死而复生世纪大毁灭旺角黑夜咖啡遇上香草探案拍档第三季蝙蝠侠与哈莉·奎恩烈焰茶煲表哥 第五季起跳舞力对决2醉拳(2003)断林镇谜案第八季节礼之日夫妻时差假面骑士Ghost

 长篇影评

 1 ) 解读Chinatown

说下当时大环境。

从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好莱坞经历了所谓的“新好莱坞”或“the Hollywood renaissance” 。期间各大电影制作公司的管理方式、政策、人员、拍摄模式等都发生很多变化。比如以前像Paramount这样的大公司都是有自己的影院的,但Supreme Court在1948年说这样违反了antitrust law。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制作公司没了铁打不动的银幕来放他们的片子,但好处是在上座率很低的环境下不用养着电影院。在50-60年代以Paramount公司举例,它的很多大成本制作的电影票房都一般(比如1964年的the fallen of the roman empire)。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制片公司的高层都是些20,30年代好莱坞黄金时期留下来的老头子,他们的观念很难吸引年轻人,而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正是当时最大的长期观影人群。66年Paramount被Gulf and Western Industries收购,Gulf and Western派了很多年轻制片人下来。有名的比如Robert Evans, 他制片了比如love story, 教父这样的电影。这批年轻制片人加上60年代出的影片分级制度让一部分电影的内容更加成人化,(其实是更成熟更直接更反映赤裸裸的现实,比如chinatown里面的乱伦跟腐败),因为这样的电影更合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口味。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一批年轻、我必须说,伟大的电影人,比如Francis Coppola, Martin Scorsese, Brian De Palma,还有欧洲的比如Michelangelo Antonioni, Roman Polanski在好莱坞崭露了头角。这批年轻导演跟当时的观众一样很有反对权威,怀疑,叛逆的思想。(越南,种族问题,各种暗杀,水门等等)。比如Chinatown男女主角之前就各自演过Bonnie and Clyde 和Easy rider这样的片子。其实chinatown的screenwriter Robert Towne也参与写了雌雄大盗的剧本。Chinatown在尼克松下台之前两个月上映。后面跟着一大片相似的有关黑暗与腐败的电影,比如科波拉的the conversation, 还有all the president’s men这样的片子。

说下电影本身。

在1930到50年间,好莱坞很流行拍hard-boiled detective films,也就是所谓的硬汉侦探片。当然这也是受到硬汉小说作家比如Raymond Chandler, Dashiell Hammett他们的影响。(他们的书很有意思)。但Chinatown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侦探小说。传统侦探小说最后侦探都是英雄,化解了犯罪,替受害者讨回公道,masculinity被大肆赞扬。但在Chinatown中主角Gittes表面上在做着这些事,但实际上他自己是被玩弄的对象。比如他讲黄笑话不知道女主在后面,被割鼻子,被果农打等等。他不再是那个传统意义上的精明的一切了如指掌比别人快一步的侦探。这里他是后知后觉的。Polanski把一个传统意义上三四十年代侦探小说里出来的侦探放在了一个更真实、更残酷、更难以捉摸的世界中。然后让他被打败。

电影剧本被改过三次。第一稿开场跟收尾都是有画外音的(以前raymond chandler的片子都是这么拍的)。结局是Evelyn杀了Cross,Gittes救了她女儿,但Cross的地还是赚了很多钱。Robert Towne说这样写的用意是他觉得个体对个体犯了罪,比如杀人抢劫强奸之类,会被关进监狱,但对一个community犯了罪的人却会以他们的名字命名街道,把他们供在市政厅里。波兰斯基来了之后写了第二稿。画外音没了,Evelyn死了,cross抱着她的遗体哭,Gittes告诉旁边的Escobar Cross是这一切的幕后主使。第三稿的结局更加黑暗。Cross蒙住她女儿/孙女的眼睛把她拖入黑暗中,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这也符合波兰斯基一贯的风格,他之前的Repulsion, The fearless vampire killers, rosemary baby, macbeth的结局都是天真(无知)的人受到伤害。评论家说这是因为他小时候在纳粹统治下的Cracow贫民窟度过)。

关于水的意象。

水这个符号贯穿了全片:除了本身在海边及水库拍的片段,他讲黄笑话的时候左边的饮水机,在理发店背景中换掉冒着蒸汽的汽车,报纸头条Seabiscuit Idol of Race Fans, Mulwray花园中的水池,片中的各种鱼,Echo Park, water again这样的对白,Gittes去拜访Mulwray的时候洗车的声音,Session死后公寓中滴水的龙头… 还有Noah Cross这个名字,以及他半夜放的大水(Noah and the flood),他的游艇俱乐部albacore, 他们中饭吃的鱼,Cross说Mulwray钟爱水塘,”that’s where life begins”。而剧情的最关键转折发生在Gittes在池塘中发现了那副眼镜。而眼镜代表了影片的另一个主题:人类有限的视野跟认知。开场的照片,后面Cross跟Mulwray争执的照片,他们的眼镜,Evelyn眼睛里的’flaw” ,Gittes的后视镜,他的望远镜,他的相机镜头,他第一次看到Evelyn跟Katherine在一起时候的窗子,园丁不停说的bad for the glass. 所有这些Gittes看到的都把他引向了错误的判断,他以为Mulwray有婚外情,他以为Evelyn把Katherine囚禁了起来,他以为是她杀了她丈夫等等。

关于片中的双关语(puns)。

开场的第一句” You can't eat the Venetian blinds.”跟”blinds” ,侦探和所谓的”private eye”,以及贯穿全片的”water and power”。这些意象与双关语反复出现,串联了全片。

一些问题(Garrett Stewart):

为何一般都是切好端上来而Noah要吃整条鱼?这和他叫诺亚有关么?Evelyn为何眼镜里有“flaw”?她为何最后一只眼镜被射穿?为何他跟果农打完架只剩一个镜片?Curly老婆的黑眼圈?Albacore被错写成apple core, grass glass? Gittes为何注定像Mulwray说的那样”make the same mistake twice”? Stewart说这是个没有唯一答案的谜语,一个未设定寓意的寓言。他进而推测这是“oriental inscrutability” ,而这也正好和”Chinatown”呼应。

整理了一下Syd Field, John Alonzo, Steve Neale, Garrett Stewart, 几个人写的影评。可能语言转换之间有点别扭,看懂就好。

 2 ) 现实主义

这片子最让我不寒而栗的台词其实是john houston演的大boss,全片的villain在临近结尾说的,

most people never have to face the fact that at the right time and the right place,they're capable of anything......

按咱们的话说就是,人,真TMD什么都干得出来。

这个恶魔诱奸15岁的女儿,女儿怀孕生下一个女孩。

影片最经典的段落是非唐纳薇告诉男主角真相,

她是我女儿,她是我妹妹,

她既是我妹妹也是我女儿。

《唐人街》的伟大之处是最后的结尾,恶人得逞。

故事不复杂,大恶魔开了个老人院,用这些老人的名字买下地皮,然后从水库里引水到这块荒漠里的地皮,同时在当地橘农的水井下毒,驱逐他们。

荒漠里有足够水源的地皮价格会涨到多高啊!

男主角问他,你富可敌国了,你还要赚钱赚钱做什么啊,

老坏蛋慷慨激昂的说,未来,建造未来!!!




老子看到这一幕,实在没有办法不想到别的,

那些现实世界里的“成功者”,

是的,他们要创造的是,未来。。。。。。

所以,可以干掉正义之士,可以驱赶弱势的居民,可以圈地抬价,可以掩盖真相。

对!

人,什么都干得出来!




剧本多么经典,影史地位多么崇高,这些不是我关注的,

其实看的时候想到克老爷的《调包计》,

这些美帝的老梗,上世纪的令人发指的事件,

穿越时空,现在在地球的另一个,或是另一些国家如火如荼上演。

伟大的电影,既是穿越时代的,也是现实主义的,

因为1974年的电影,1974年的现实主义,没准半个世纪以后,成为我们的现实主义。

人性就是这么难以进化,因为,


人,什么都干得出来。

 3 ) 如果这是一本小说,相信一遍就能读出它的厉害之处

这遍影评写得错别字,千千万万呀,自己翻看不忍卒读,并且还漏了些点。还有豆友错爱收藏,倍感荣幸,周末我来修改修改。—————— 2021.03.16

已修改完毕。——————2021.03.24


【视与听】2012影史Osd 0da 补全版,共282部

《视与听》(Sight and Sound)杂志,或者说是权威电影人和评论界,对罗曼波兰斯基评价最高的电影是这部Chinatown,同样在TSPDT世影史最伟大的1000部电影,此片也是波兰斯基排名最靠前的电影。在电影艺术制作水平上,为什么这部电影评价如此之高呢,我在读豆瓣的其他影评时完全感受不出,单单是Chinatown这一名字的解读,也没有个有力的说法。上IMDB翻看了几篇,主要都是谈到这是“曼森”事件之后(对于曼森杀人事件,《好莱坞往事》可以窥见其一角),波兰斯基首次回归美国好莱坞拍戏,整部电影都体现出导演生活的灰暗气息,成就上这部彩色电影拍出了以往黑白电影的阴冷调,以及此片往后,就再没有像五到七十年代那么多好的艺术电影了,这部电影成为了一个黄金时代的结束标志。

IMDB的影评说的对不对我不清楚,但看的影评都没有说中我心里提炼不出来的话,所以我再看了一遍(其实为了写好影评看了几遍)电影,我觉得在有先验了解的情况下看这部电影,视觉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这个故事是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的话,的确一读下来就会认识到,这个悬疑故事写得环环相扣、扣人心弦,埋下的伏笔众多,时间线上各处的伏笔交相辉映。所以在有导读,对“强奸埃文斯溪谷”这个故事有了解的情况下看这部电影,才会感受电影发展从头到尾的逻辑性(当然有智商特别高,看悬疑很在行的朋友初看就看出门道也不出奇)。实话说初看这部电影时,前一个小时我都是一头雾水过来的,直到看完也没品出什么味,就是理解了洛城贵族是如何摆布百姓的,对于这样一个复杂涉及多方利益团体的故事,呈现起来确实需要相当的实力,《洛城机密》、《血观音》也是讲复杂故事的电影,我觉得Chinatown讲得没洛城机密好,但血观音讲得最垃圾。接下来我从头到尾梳理下故事(其实有个文字剧本看就最好了,万事大吉),特别熟悉剧情的同学也可以跳过故事脉络直接看最后的一些感悟


唐人街故事脉络

电影开头,私家侦探阿积给一位渔夫客人拍了些有关其老婆出轨的照片,渔夫很感激但暂时付不了钱,自己卖的shipjack鱼市价不好,albacore(金枪鱼,注意这个albacore)的市价才好。阿积没有在意,说自己无意把人逼入绝路,付账不着急。

送走渔夫,秘书苏菲就说有位莫太太(后面我们会知道这位假的莫太太)求见,然后这个黑衣贵妇开门见山就说要查老公出轨,阿积说如果你爱你的老公的话,不如”let sleeping dog lie“,意思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息事宁人”,但莫太坚持要查,并道出老公是水电总工。(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幕戏中,阳光透过百叶窗一横一横的阴影落在室内人的脸上,很有深意,阿积的脸上给人一种老狐狸的感觉)

然后阿积就开始着手调查水电总工霍利,在一次讨论会上,洛城市长说:咱的城,既靠海洋也近沙漠,我们很容易到海边玩水,但那些水都不能用,不能拿来喝也不能拿来浇灌橙子园,其实洛城非常干旱,所以我们要实施这个Alto Vallejo水利计划,建个大坝方便引淡水到城区用。轮到水电总工霍利发言,对市长光速打脸:,洛城的土质不适合建大坝,大坝会塌,造成人身伤亡事件,不建不建,以前就塌过一个云达列大坝。与会的众多人员立刻感到不满,纷纷抗议(市民觉得淡水不足,农民觉得农场没淡水用伤及自身利益),还很逗趣地冲出一群绵羊,牧羊人说:你们水电局心眼坏,把山谷的水不知弄哪儿去了,草都生不出来了。

霍利先生自己也莫名其妙,这个牧羊人干嘛要骂我呢,我们没有偷山谷的水没有把水弄到其他地方去呀(其实是霍利先生当时不知道水电局里面有人在干些不法勾当),另外霍利也奇怪为什么山谷的水会没有了呢?所以他去了看山谷里的河,发现河干涸成了小溪接近断流,他遇到一位骑马少年,咨询了一些事情(从后来阿积再找到骑马少年问话我们可以知道,骑马少年告诉霍利说半夜这条河会流水,水源从很多地方来,每晚都有不同的水库开闸放水,但阿积当时只是受托调查婚外情,还没关注上水利这件事)。霍利查看地图后,去了河床下游的出海口,调查河流干旱以及半夜发水这种怪事,一蹲就蹲了通宵。阿积在出海口蹲到半夜也的确见到了河发水了,冲了淡水不少入海。阿积等不下去,放了块表在霍利的车轮下,霍利走的时候把表压碎,表停住的时间就是霍利离开的时间了,阿积回车上拿表的时候发现了一份传单。

给市长提议的水利计划做支持的传单,可以看出洛杉矶正受旱灾影响

第三天,阿积的同事说昨日蹲了霍利一整天,就去了几个水库、男厕和pig&whistle餐吧,过程中发现霍利与Noah Cross诺大亨争吵,隐约听见讲Apple core(苹果核),其实albacore(金枪鱼)。这时同事来电说在回响公园终于捉到霍利幽会一个女孩了。阿积一直跟踪霍利发现他们进了Elmacondo公寓。

阿积往公寓里偷拍,可以看到两人的实像呈现在相机镜头上
镜头一转就到霍利丑事见报。大字写的是水电局震怒,左边写了阿积被可疑配偶雇佣,右边写水电总工挪用公款买Elmacondo筑爱巢

在一家shave店里,阿积读到了这篇报导并随便谈了下外头又热又干,旁边一个银行按揭部的人也读了这篇,然后讽刺阿积靠窥探隐私再扬别人的糗来牟利,阿积很生气说我没有爆料给媒体,你们银行才是坏蛋,专门收押别人的房让人无家可归(联系阿积对渔夫的态度,阿积可能有劫富济贫的心理趋向),给阿积刮胡子的店员劝阿积息怒,然后讲了个关于Chinese guy的故事启发阿积。所以为什么这些事会见报呢,可能就是阿积拍完Elmacondo公寓之后,把这些东西交给了自己的委托人,也就是假莫太,假莫太把这些事情泄露了出去。

场面一换,阿积回侦探所兴致勃勃地讲起那个有关Chinese guy的故事,还体贴地先叫秘书苏菲去厕所回避,这个笑话很有深意:一个美国人听说华人是这样性生活的——先进去一点点,然后停下来看下孔子,再进去比上次深入一点点,又出来去赏月冥想一下,这样增加情趣。美国人回家就照葫芦画瓢,先进去点点,然后出来看看人生杂志,再进去深入一点点,出来抽口烟,又进去一点然后出来,他老婆开始不耐烦,又一次深入后他去了外头赏月,老婆终于毛了,喷他‘你日得像个华人似的’。”个中有什么暗示我们最后再谈。哈哈哈的阿积回头见到了真莫太,愣得一批,真莫太跟阿积对质了下,表示自己没请过你调查丈夫,你爆料给媒体很不道德,我的律师会给你函请你吃官司,阿积表示有误会,但莫太没理他。

迷云团团,一头雾水的阿积真正重视起这件事,去了水电局调查霍利,在霍利办公桌上看到莫太的照片,确认了第二个莫太才是真身第一个是假的,也确认了霍利其实是爱自己老婆的否则不会在办公桌放老婆的照片。而且从阿积的表情上看(还有配乐暗示),他这里对真莫太有点起了痰(广东地区说法,大概是对上眼的意思),翻了翻霍利的办公室,阿积注意到一个信息,这时尤副局突然闯入(霍利的秘书告密,可能跟尤副局是同一利益集团)跟阿积寒暄打断他的调查

周二晚-Oak Pass Res(橡树公园水库),7条水道有排水

阿积对尤副局兴趣不大,捎走了尤副局的一些名片以备用。走的时候阿积见到了以前当警长(后来下岗)的阿木,就好奇他在水电局干嘛,阿木说我被断水了,阿积不信这鬼话,挑衅他:你既不喝水也不洗澡,就算给你发信件,你也读不懂。尤副局赶紧打圆场说,我们请了阿木帮我们干活,因为农夫不满意限制用水的政策,想炸水库放水。听罢阿积又讽刺了一番阿木说:他当警长时,朗姆酒走私犯在海岸边卸货时一点损耗都没有(暗示阿木很腐败,有可能受贿,要不就是工作能力低下否则不能走私生意这么顺利)。调查完水电局,阿积去了霍利家,可以见到莫家大宅的很多佣人都是华人面孔,园丁还讲了句bad for glass,(对“玻璃”不好,原话应该是是想讲bad for grass,对“草”不好,揶揄华人l,r不分)。阿积发现水塘里有个东西(应该就是后面找到的老花眼镜),刚想捞起,莫太驾到。阿积跟莫太讲起他也是被陷害的,你老公可能也有麻烦,霍利跟情妇小女孩一起不见了,有个婆娘冒充你来委托我,这个婆娘背后有人搞你老公,希望莫太同意请他彻查整件事。莫太说今天早上起没见过老公了,想找他可以去橡树公园水库或者石头峡谷水库试试。

然后阿积就动身去水库,被一些警察拦住了,他用尤副局的名片蒙进了水库里,见到了旧同事阿卢。

板子上写着橡树公园公园水库,私人产业,禁止翻越

阿卢和一些警察讽刺阿积靠别人的丑闻牟利,阿积反过来问阿卢是不是还是以“向脏衣服吐口水(吐痰)”的名义(反正莫须有的名义)把华人扔进监狱。阿卢说:“你的看法过时了,华人们都用上蒸汽熨斗了,而我也不在唐人街干了,我升职当副队了。”几句话暗示阿积和阿卢以前都在唐人街当警察,并且华人的很多行为习惯在老美严重看来似乎有点不可理喻、超出老美的认知范围、涉及老美的知识盲区。然后阿卢告诉阿积你找的霍利挂了,然后镜头一转来到阿卢询问莫太说最近公众舆论没有让霍利很伤心而自杀吧?莫太说他没有为外遇舆论而感到高兴也不会因此自杀,然后阿卢问起莫太知不知道外遇对象,这里莫太撒谎了,只说有跟霍利谈过外遇的事,但不知道外遇对象是谁。莫太有些些慌,阿积冒了出来护送走莫太。莫太不希望警察和阿积再关注霍利的小情人这件事了,想给阿积一张支票堵嘴。阿积满脸疑惑为何莫太要掩盖此事呢?

接着阿积去了验尸房套料,根据仵作老哥跟阿卢的话可以知道霍利总工不是在水库挂的,淹死他的是咸水,而水库里的是淡水,霍利是死后才被抛尸水库那条长水道的,并且整整一条长水道从头摔到尾,遍体鳞伤。仵作讽刺,旱灾之下水电总工淹死了,只有洛城会发生这么荒谬的事情。另外他还说有个流浪汉醉酒后,在洛杉矶河淹死了。这不是放屁嘛,洛杉矶河就是阿积跟踪霍利去看的那条干河谷,浅水淹死人吗?然后阿积就回到了洛杉矶河调查,还见到了那个骑马少年。

背后是流浪汉的家当,前面有快广告牌写着“在这个写字楼坐拥自己的写字楼”,一看就是市中心的广告牌被冲到这里,说明这条河偶尔还是会发大水的

都旱灾了,夜晚还有水库放水从河里流入大海,阿积很好奇,又回到了橡树公园水库调查。刚到就响起了枪鸣,阿积条件反射躲进了水沟,然后水闸开了,大水冲来。好不容易逃脱的阿积丢了只名贵的富乐绅皮鞋,并且撞见了阿木和一个矮子(矮子由导演饰演),被他们威胁并割破了鼻子。原来名义上是雇阿木看着水库防止有人爆破,实际上阿木是看哨的,水电局的人不想让人知道他们夜里会给水库放水。显然是,水电局里的人(基本可以肯定是尤副局,是他派阿木来守水库的,后面又会知道他跟诺大亨认识,跟诺大亨、市长是同一个利益集团的)为了让洛城保持干旱,逼群众同意建引水大坝的水利计划,一直偷偷来夜里放水库的水,让淡水保持不足。霍利是查出这件事才被灭口的。

这些政府部门糊弄群众的坏勾当引起了阿积十分不满,他跟同事说要告到他们出屎(Sue the shit out of them),但为什么一定通过这些水利计划呢?阿积还没弄清楚。这时一位施姐致电说自己就是那位假莫太,她应该是看到霍利死的新闻吓了一跳,原来自己掺和了一个大阴谋,希望阿积能给她证明下清白,她也不敢明说受谁指使,只敢提醒阿积去看看日报的讣闻,可能是直接交代她假扮莫太的人已经被干掉灭迹了。看讣闻也没看出什么门路,就知道死了些律师、教父、高官等等,倒是另一件新闻比较新奇——议会通过发行水利债券(显然政府里面有人操作让这个债券顺利发行,以便为水电部筹资建大坝搞水利计划),阿积约见了莫太,说莫太急忙给他支票想堵他嘴不透露情报给警察这个行为很奇怪,还试探出她原本就知道丈夫的奸情,并且说不出丈夫挂那段时间她在干嘛。从莫太的角度看,霍利死时她大概率是跟霍利的“情人”,自己的妹妹在一起。所以阿积说她外面有男人,她也不否认(是不是真有情夫不好判断),她最重要的事是藏好自己的妹妹,不能公之于众。另外阿积还发现她嫁之前姓Cross,这个姓很少,只有诺大亨这个姓,显然莫太是他女儿。离别时阿积想跟莫太继续呆呆但被莫太拒绝了,阿积一股脑子把自己查到的事喷出来并指责莫太还隐瞒着些事,咄咄逼人,逼得莫太喘不过气呀,小心脏蹦蹦跳,想跟阿积坦白点什么,但阿积直接扬长而去了。

阿积又去了水电局,观察了墙上的照片还有套秘书的话,得知水电局前身公司由诺大亨和霍利共同持有,但霍利认为这是民生工程,应该公有制(这种想法就很共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会被当地人口诛笔伐,甚至遭政治陷害),所以后来公司变成了水电局,也因此诺大亨跟霍利有了利益冲突。此外也可以发现尤副局已经坐进了总工办公室当水电局一哥,阿积发现外头来了两工人把门上的“霍利”改为尤副局的名字。阿积指出一开始是尤副局的利益集团来雇阿积查霍利,希望借桃色新闻把霍利赶下台,让尤副局掌握大权。尤副局没承认这件事,只是说他们确实有晚上开闸放水,不过是为了把水引到西北山谷,给那里种橙子种植园的农民带来便利,引水过程有点消耗在所难免。

回到办公室,莫太来了,莫太也察觉到老公的死不正常,正式请阿积查这件事,也终于了解到,霍利和诺大亨决裂是因为诺大亨当初说服霍利同意修那条云达列大坝,然后大坝塌了,诺大亨从一开始就想修大坝牟利牟未来,然后事实证明洛城附近的地理不适合建大坝。在谈到诺大亨时,莫太明显很紧张,一根烟没抽完就点了第二根,并且诺大亨跟霍利破裂时莫太才中学毕业,但后来莫太还是嫁给了老爸的商业对手,透露出莫太跟老爸可能也是某个方面的对手。

来到阿积去拜访诺大亨,诺大亨似乎是自己住了个海岛,阿积坐船上岸再坐车才见到大亨,并且路过阿积注意到了那个VAC协会,也就是金枪鱼协会,诺大亨当初和霍利争吵提的到就是这个协会,而后面我们会知道这些协会就是诺大亨旗下的。来到诺大亨的别墅,可以看到他个人风格和西部,房子里也有一群起码的牛仔。大亨和阿积一起用膳,上了半条鱼(带头的)给阿积,他还表示觉得这道菜就该这么上,阿积说了句“是要上鸡的时候不要这样带头就好”(美国上鱼的时候带头好像是不礼貌的),接下来大亨评价阿积“你以为你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其实你一无所知”,既暗示阿积完全不知道自己做事的后果,也暗示阿积对自己有点认识不正确,阿积说以前在唐人街的检察官也这样提醒过他。另外大亨对于找到霍利的情妇格外有兴趣,付双倍的钱给阿积要求他找到情妇先通知自己而不是莫太。阿积问到大亨跟霍利最近有什么见面时,诺大亨比较含糊其辞,只说在治安官选举时见过(治安官选举这件事,对于群众要求重选,诺大亨直接拍板不重选就地执行,可以看出诺大亨在洛城有相当的政治地位,对于政府有相当的操控能力),阿积说到你们近日明明在pig&whistle餐吧外面吵架过,诺大亨只说是是为了女儿和霍利出轨的事争吵,显然是说谎,谈到的明明是albacore,应该是当时霍利已经追查到时诺大亨在背后搞鬼。

接着,阿积去记录馆查尤副局提到的那个所谓的西北山谷和橙子园,发现那里的大部分土地都在最近几个月全部易主。去到所谓的西北山谷,发现这里其实挺干旱的,大部分土地上都挂着“已售”牌子,剩下点钉子户还在种树,见到阿积以为水电局或者土地局的人,跟阿积产生了点冲突,自己的车都撞坏了,交流过才发现,水电局不但没有把水引到这儿来,反而派了不少人来这里炸蓄水池、给水下毒,想逼走这里的农户,这里的农户以为是霍利派人干的,所以很恨霍利,也便有了开头在讨论会上有农民去骂霍利的情况。阿积告诉农户们其实他们一直被蒙在鼓里,霍利也是被人陷害的。小农民流氓跟阿积又起冲突,阿积被锤晕过去,醒来发现莫太来了(有点春心荡漾,毕竟大老远的,自己派的私家侦探出事了,不至于赶过来),阿积跟莫太交代说,那个Alto Vallejo水利计划是个骗局,建起的大坝并非引水到现在的洛城,而是引水到“新洛城”,也就是这片西北山谷的土地,但外界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情况,大部分市民和农民都蒙在鼓里,只有一小部分的贵族(诺大亨、市长、尤副局等)掌握并推动这个计划,这群贵族以各种人的名义(当然不会自己实名购买,实名购买就暴露吃相,消息会走漏)以低价在西北山谷买入大量土地(因为炸水池、下毒以及本身干旱难以维持种植等等打压,地价偏低)。然后等待水利计划审议通过,又通过水利债券筹资了,大坝建起来了,民众才意识过来,原来洛杉矶新城要建在西北山谷,旧城因缺水自然被抛弃,到时“新洛城”的地价就涨个百八十倍,贵族就赚了大发。阿积跟莫太讨论过程也发现,最近买入西北山谷土地的其中一个人就是讣闻上的人,讣闻上显示他两周前在马维斯达疗养院去世了,而记录馆档案却显示他一周前才买入土地,死人怎么买地呢,肯定是有人借他的名号来买入的,实际持有这块地的另有其人。阿积和莫太便去了马维斯达疗养院调查,阿积还特意问了疗养院工作人员接不接纳犹太人,答案是不。当时1937年,似乎华人和犹太在美国都非常不受欢迎,而实际上现在加州聚居的华人数量是非常多的,旧金山加州都有不少的华人,而犹太精英则较多聚居于纽约。查看了下疗养院的住院名单,发现买地的就是他们的名字,但这群优哉游哉的老人显然不知道自己坐拥新洛城数万土地,而这群老人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呢?阿积发现他们的亲属都是那个albacore协会的,金枪鱼协会才是那个实际的利益集团,他们以自己年迈亲属的名义购入大量西北山谷土地,正调查着,阿木来了,显然是这个疗养院工作人员报串,后面还有一众打手,全副武装,是准备杀人灭口的,但这次阿积先下手为强,干了阿木一顿,跟莫太上车逃走了。

逃过一劫的阿积和莫太也算共过患难了,阿积敬莫太一杯说“thanks to save my..."我看他顺口想说”save my ass“(感谢你救了我的命根),但挤到嘴边阿积说的是”save my neck“(感谢你救了我的命),之前阿积对莫太说过不少黄暴粗口,特别是讲唐人街笑话那次,现在有点绅士了起来,懂讲文明了。莫太也表示很关切,说才发现原来你过的都是刀尖浪口上的日子,又是被锤晕又是被枪射,你活下来的每一天都是幸运啊。阿积说其实只有今天是特殊情况,上一次发生这种事还是还是在唐人街当差的时候,那时候帮唐人街的检察官干活,但检察官下达的任务指令是“do as little as possible”(能不多干就不多干,少做少错)。莫太还以为警察都是这么懒散,尽量能少干就少干(的确很多公家单位里,这个原则也是没有问题的,做多错多是真的),阿积说只是唐人街用这条规则。提及阿积为何不当警察了,阿积顾左右而言他说要拿消毒水清理鼻子,整个对话中莫太已经露出了fucking eyes(媚眼),还拨弄秀发露出脖子,主动牵阿积的手肘,大家都是明白人,后面剩下的都是调情和啪啪啪。翻云覆雨后,莫太对阿积的过去更好奇了,说阿积以前穿蓝色制服一定很迷人,阿积却说以前在唐人街工作的伙伴都不愿谈及唐人街里的事 ,因为唐人街里发生的事说不清道不明,老美眼里华人的行事让他们一团雾水摸不着头脑,很魔幻就像女人一样难懂。莫太又问阿积为什么觉得在唐人街工作是不幸,阿积说我一直不想有人受伤害,但最后还是有个女孩受伤了,而且死了。老美认为唐人街里是非难分,而阿积在唐人街里工作时也爱上了一个妹子,但妹子死了,所以现在他做侦探了,又爱上了莫太,他很担心重蹈覆辙害了莫太,就像霍利说的建大坝也是重蹈覆辙。经过这么多,我们也可以看出阿积是非常有正义感的boy,不甘于留在唐人街,既是因为伤心,也是因为正义。他们准备更深入对话时,一个来电要把莫太支开,阿积才说到诺大亨很担心莫太对霍利的情妇不利。从诺大亨的角度看,他认为阿积有专业操守,也试探过阿积跟自己女儿没有上过床,所以他相信阿积会相中钱为他更快找到霍利的情妇,并对莫太隐瞒他在背后的暗箱操作,但他没想到后来阿积跟莫太爱上了,阿积把关于诺大亨的情报告诉了莫太,这就引起了莫太的戒心,要誓死保护霍利的情妇远离诺大亨,此外莫太也告诫阿积小心诺大亨,他很变态很疯狂。阿积跟诺大亨交流时,大亨还显出一副关心莫太的样子,但莫太对她父亲的态度一直不对路,这引起了阿积的怀疑,阿积趁莫太梳洗的时候踢烂莫太的车尾灯,方便后续跟踪莫太。跟着莫太来到一个房子,发现霍利的情妇一直被莫太关在这房子里,阿积震了个惊,当即跟莫太对质,莫太终于坦白道你们眼中的霍利情妇其实是我妹妹(后面我们还会知道既是妹妹,也是女儿,是诺大亨禽兽强奸自己女儿莫太生了这个妹妹),而霍利对莫太的妹妹关爱有加,其实并不是情人间的关爱,莫太也称赞霍利的为人和他对自己的包容是外人难以想象的,可能在莫太被诺大亨强奸这个关头,是霍利收留了莫太,也是霍利一直照顾着莫太的女儿,大家不妨想想,照顾岳父强奸自己老婆生的小姨子,对伦理的冲击是多么大,而又是需要多么前卫的思想才能释然地接纳这种事。阿积默然,打算借霍利的车用一天,准备走人,莫太还挽留了阿积,阿积说我不会去警察报案的,莫太说我不是担心这个(我是想跟你继续嘿咻),阿积领会道我也累了,而且没这个心情。阿积当时应该是对莫太失去了一些信心,毕竟这个“情人”是莫太妹妹的说法在当时阿积眼里可能只是个杜撰。

回到家的阿积刚躺下没多久,电话响了,这一天天的没完了,接起来一个男人说施姐想见他,阿积说施姐要见我会打去我办公室你是耍我的吧,然后挂了电话,但对方坚持并留下了地址回响公园东肯辛顿大街848号。阿积以为有人绑了施姐,来到地址上的房子,发现里面的风格很唐人式,厨房躺了条女尸,看身份证就是施姐,这是阿卢和他手下冒了出来,一番交流发现,就是他们致电的阿积,但他们也只是按墙上记的号码MA-H307拨,根本不知道这个号码是阿积的。然后他们翻出了阿积在回响公园和那个公寓里拍的“霍利幽会”照片,现在我们可以肯定一开始叫阿积调查霍利桃色新闻的人就是这个施姐,阿积也将调查资料全部给了施姐而不是给了报纸,但施姐拿到这些的资料后当即爆料给报纸媒体。阿卢组织出事情的全貌是有人想干掉霍利,而施姐又正好请了阿积调查霍利,所以他正好知道了霍利死去的事件,而他终日跟踪调查霍利,肯定是目睹了凶手行凶,结合霍利肺里有咸水却死在淡水水库里,阿卢推测是莫太在海里干掉了霍利,然后抛尸水库,阿积目睹了事发拍了照片当证据,以此勒索莫太,所以莫太才会以请阿积调查的名义一直付钱给阿积。阿积当然否认了指控,说我这么强正义感的汉子,就算有抓到杀父仇人的痛脚也不会勒索敲诈。而阿卢显然也不蠢,为了哄住阿卢不想他继续调查深入发现霍利桃色新闻背后的真相(莫太交代过),阿积透露道霍利如果真是死在海里,那么被抛尸水库是因为杀人凶手不想警方看到海岸的出水口排水从而查出水电局一直在夜里放水的坏勾当。阿卢也派人询问了尤副局,以及去调查海岸出水口,尤副局当然是以当初忽悠阿积的借口搪塞了过去,没什么进展的情况下阿卢勒令阿积两小时内带莫太去见他。

去到莫家大宅,发现莫太不在家还收拾了一堆细软,阿积又见到那个有点憨憨的园丁,说了句bad for glass,园丁回到salt water is bad for glass,salt water(咸水)引起了阿积注意,才发现莫家的鱼池用的是咸水,而且里面掉了副金丝眼镜,阿积猜测道可能霍利真是死在自己水池,眼镜是他掉的,莫太真的是凶手,丈夫出轨她妒火中烧在水池旁杀了霍利,而霍利情妇正好目睹了这件事所以才一直被莫太关起来。阿积立刻去了关莫太妹妹的房子(Canyon dirve,峡谷快速路1972号),管家阿汉拦住了阿积,用粤语讲了句“你等一阵”,莫太来支开了阿汉并与阿积交谈起来,但阿积非常冲动,认定莫太是凶手,还对自己撒谎,当场打电话给警方泄露莫太将会坐火车离开的情报(要不是当时这么冲动把自己和莫太逼入绝路,可能莫太就不会死了),可怜的莫太坦白了妹妹也是女儿,当时被禽父强奸后逃到了墨西哥,还是霍利来接济了她,阿积一开始还不信,连环巴掌招呼了一顿莫太,其实阿积也挺可怜的,一直活在怀疑中,自己的爱人都给不了信任。莫太还指出那副是老花镜,霍利不用老花镜,水池的眼睛既然不是霍利的那就大概率是凶手的啦,阿积当即有想起了诺大亨吃饭时就戴着副这样的眼睛。阿积劝莫太和她女儿凯瑟琳赶紧先去管家阿汉的家里躲躲,因为阿卢就要过来抓她了,莫太、凯瑟琳、阿汉走后,阿积又通知同事说两小时后如果没自己消息就去唐人街阿拉美达1712号阿汉家帮忙,然后自己留下招呼阿卢。阿积骗阿卢说莫太在pedro街,来到这里,可以看到这是个墨西哥家庭,主人是科利,老婆眼睛黑了块,显然是被科利家暴的,科利带着阿积偷溜了。路上阿积和科利达成交易,科利把莫家的细软和仆人带去唐人街阿汉的家里,如果晚上8点半见不到阿积,就把莫太一家送到恩森那达市(一个墨西哥深水港口城市,靠近洛杉矶)。阿积留在莫家致电诺大亨,说找到了他女儿凯瑟琳,要面谈收钱。一小时大亨就到了,阿积拆穿了他的阴谋,大亨当即发表了些演讲想收买阿积,诺大亨说,霍利总说“that‘s where life begins, tide pool"(湿地,生命起源地),霍利发现把水渗漏到沙漠的底层,蒸发速度远比水库池塘里慢,用这些蓄水办法,霍利兴旺了整个洛城,但诺大亨重视的不只是金钱,更是未来,他要掌控未来,如果不把水源引到洛城,那么把洛城引到水源也可以,所以他启动了这项计划,另外大亨也不后悔强暴了女儿,他说天时地利人和,都是自然而然的,莫太早不认他这个爹了,但凯瑟琳这个女儿他还是要的。阿积不接受诺大亨收买,诺大亨只能来硬的,阿积真的是没在意莫太的警醒,低估了诺大亨的手段,阿积当场被大亨控制,被逼带大亨去唐人街找女儿。

来到唐人街阿拉美达1712号,阿积得意洋洋地向大亨和阿木介绍自己的同事华生和杜飞,以为自己人多重新掌握了主动权,冷不丁地华生和杜飞亮出了绑在手上的镣铐,阿积傻了眼。阿卢又突然冒了出来,说要逮捕阿积。阿积还觉得更好了,有警察在执法,只要把诺大亨的阴谋揭穿给警察听就行。但接下来的一切超出了阿积的控制和想象,先是莫太一家急匆匆要走,大亨见到女儿赶紧冲上去猥琐骚扰,阿积一直在旁边劝说莫太要冷静警察在这儿。莫太不相信警察,情急之下掏枪射了大亨并喊道:警队都是诺大亨控制的,开车便走。阿卢要求莫太停车被无视,警察们当场击毙了抗法的莫太。最后,受了点小枪伤的诺大亨成功夺回自己的女儿凯瑟琳,而阿积只是愣愣地看着爱人破碎了的脸,嘟囔着:“as little as possible”,阿卢劝华生和杜飞把阿积带走,华生也劝阿积说:”forget it, It's Chinatown“(算了吧,这里是唐人街)。全片完


一些感悟

写了一遍这个故事,我第一时间联想到它跟《教父》的对比,可以对照下知乎里一个有关教父这部点电影的回答——《教父》到底好在哪里

《唐人街》的整个故事也分了明线和暗线进行,转场之间同样充满蒙太奇手法。只不过唐人街讲的不是个人和帮派的传记故事,而是一个有关资本家的阴谋故事。阿积是个嫉恶如仇,渴望伸张正义,希望所有事情都有个真相的人,而在追逐真相的过程中,他窥探了上层建筑的操作,这是他这个下层阶级本不该窥探到的。而同时,他也挖掘真相的过程中失去自己的爱人,如果加上他在唐人街的工作经历,他可以算是失去爱人梅开二度了。整部电影呈现了资产阶级上层对普罗大众的无情摆弄,很计划的实施都包装着为民生、行善事的口号,很多鼓倡的思想主义,尤其像时下消费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营销概念,都是割下层的韭菜。

波兰斯基在阿积和霍太感情彻底开花的那场戏里,气氛烘托情绪刻画都是非常到位的,尤其是霍太的那一次次fucking eye眼神。同时,个人认为诺大亨强奸女儿的禽兽行为、以及被残忍杀害的各个人(尤其是既为母亲又为姐姐的霍太,被穿脑爆头击毙)、警察团队里没有什么正义贡献的作为、诺大亨这个由始到终的坏蛋没有得到惩罚,这些个情节,都是波兰斯基导演自身经历的映射和对社会的控诉。既是有关性侵、也是有关爱人被害、亦有关坏蛋没有得到适当的惩罚,反而被万人敬仰,大批杀人狂粉丝追随。

最后谈谈唐人街Chinatown。阿积一开始听到的故事,凸显出那一代的老美,对外来民族的错误认识,我们华人当然知道自己房事的时候不会这么奇葩,但是老美就会有这么些刻板印象。他们对犹太人也充满偏见,认为犹太人精打细算非常抠门,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不惜一切。对意呆利人也充满偏见,认为他们都是黑手党,都有地下的一套行事规则。而老美照搬故事里的方法对老婆作用,效果当然是事与愿违的,这说明美国人社会里,中国的一套行不通,也反面印证美国人的一套,在中国人里也行不通。中国人那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行事折中的中庸之道,遇上争执各打五十大板结案的作风,触及老美的知识盲区,他们难以理解这种行事方式。美国的城市里,会分uptown(上城)、midtown(中城)、downtown(下城)这些区域,上城多是幽静的富人集聚地,下城多是繁华的商业区、办公区,而Chinatown——中国城这一词,在这部电影里,我认为是突出这片区域,虽分布在城市之内,但其内核灵魂却远离城市,像是美国城市里的一片蛮荒之地。美国人的是非观,在这里行不通,按照美国人的行事准则在这里行走,会失败。所以老美总觉得唐人街里的华人做事稀奇古怪,而发生起争执,检察官会劝警队的人尽量不管,不闻不问就是最好的管理,因为美国人掺和不来,美国人以为自己在唐人街做着对的事情,其实可能把自己逼入绝路,像阿积自负地在莫太的房子给警方爆料,导致最后要在唐人街里斡旋。去窥探唐人街里的事情,就像窥探上层的暗箱操作一样,是注定会吃瘪的。但诺大亨在唐人街里却行走得好好的,所以有钱还是不一样,权力与财富才定义了规则。

 4 ) 关于情节的重重疑问。

 一 老头为何雇佣杰克以婚外情的名义调查姆瑞?
  
  在这一点上,电影的两条主线有所交叉。一条主线是水坝问题,想以此搞臭姆瑞。但是,
  不可忽视的另外一条主线是,老头希望得到自己的女儿/外孙女。因此可以推断,老头的这
  个“女儿/外孙女”一直被姆瑞夫妻两个藏着。当老头得知有这个“女儿/外孙女”存在,
  就像得到她。于是喊杰克去调查瑞姆,以婚外情的名义。
  
  二 “女儿/外孙女”何时被艾夫林藏起来的?姆瑞什么时候死在家中的?
  
  在姆瑞见报之后,“女儿/外孙女”被姆瑞夫妇藏起来了。因为不想让老头得到她。姆瑞死
  于何时?答案是杰克去艾夫林家里的那天早上。艾夫林去骑马,而姆瑞被溺死家中。由此
  是否可见,姆瑞和“女儿/外孙女”并无婚外情?他只是知道妻子被强奸并生下一个女儿的事
  实,并且帮助妻子照看这个女儿?
  
  三 警察何时被收买?在那个冒充艾夫林的女人身上发生了些什么?
  
  警察似乎到了最后才被收买。因为在冒充艾夫林的女人家中,警察发现她已死,并且引杰
  克过来,告诉杰克一条重要线索:姆瑞肺中有盐水。由此可见,警察此时并未被收买。而
  是真心想查处真凶。由此可推,冒充艾夫林的女人并非一个简单角色。首先,她知道整个
  水坝黑幕,因为她暗示杰克看报纸上的仆告。所以她是被灭口的。而警察晚到了一步。
  
  
  四 最后一幕,在唐人街艾梅达街1712号,警察是如何找到这里的?
  当老头押着杰克来到此地,警察已先到一步,并且用手铐扣住杰克的两个助手。但是他们
  却并没有找个艾夫林等人。这本身就足够奇怪了。警察是如何找到这里的?他们似乎并不
  是按照地址找来的,否则已找到艾夫林等人。那么是跟踪杰克的两个助手吗?也不大说得
  通——为什么在街上扣住两人,而不是跟踪到底,找到艾梅达街1712号?
  
  奇怪的是,警察在听杰克喊出老头是一切某后主谋之后,反应十分平淡,似乎早已知道一
  切,但是又似乎不认识老头(老头当场在做自我介绍)。那么,警察为何不再追查一切,
  反而放走杰克,表示一切都已经结束了?这是否意味着警察已经被收买?何时被收买的?
  如果警察在某个时刻已经被老头收买了,那么他们继续追查艾夫林的下落,目的就从寻找
  真凶,变成了帮助老头找到“女儿/外孙女”。这样似乎能解释通了。但是问题随之又来了
  。警察朝着艾夫林的汽车开枪,他有何把握不伤到“女儿/外孙女”,而保证只打到艾夫林
  ?这是否又说明,警察并没有被收买,而仅仅是想阻止嫌疑人逃跑?
  
  五 艾夫林何时知道杀死丈夫的真凶就是老爸?
  
  有一点值得注意,艾夫林直到杰克告诉她之后,才知道丈夫是溺死家中。当杰克质问她是
  否杀死丈夫时,此时杰克和艾夫林都还不确定姆瑞到底是谁杀死的。由此可见,之前他们
  都不确定谁是真凶。当艾夫林将被老爸强奸的事情全盘托出时,真相方才大白。
  
  六 姆瑞和“女儿/外孙女”到底有无婚外情?
  
  这个问题的答案,艾夫林本人从始至终应该是清楚的。在汽车里,艾夫林告诉杰克,那个
  情人其实是她的妹妹。杰克问艾夫林是否因为妹妹和丈夫的婚外情而杀人,艾夫林这样回
  答:她既默认了婚外情,又强调自己不会伤害姆瑞。这是否意味着婚外情是真的?按照剧
  本给出的逻辑,姆瑞应该知道“女儿/外孙女”的身世。因此婚外情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况
  且艾夫林强调姆瑞是真正的正人君子。那么,姆瑞仅仅是帮助艾夫林照看“女儿/外孙女”
  吗?这个问题我无法确定。
  
  
  关于本片的情节,很多地方扑朔迷离,我始终无法搞清楚。

 5 ) 《唐人街》:城市事件背后的犯罪与欲望

《唐人街》取材于二十世纪初发生在洛杉矶的真实城市事件——强奸埃文斯溪谷事件,讲述了一个政客和资本勾结,愚弄民众兴建水坝,并从中牟取巨大利益的故事。影片之所以能够成为影史经典,是因为编剧汤恩和导演波兰斯基在建构整个故事的过程中,以非常严肃的态度,对人类社会的两个重要议题——犯罪与欲望——做了深入的探讨,从而将一部犯罪题材电影,升华为对人类本性深刻反思的经典作品。 政客对民众的操控 故事围绕修建水坝这一事件展开。反对修建水坝的水利局总工程师Mulwray先被陷害、后被谋杀。影片男主角私家侦探Gittes,原本被利用污蔑Mulwray有婚外情,而Gittes出于对真相和正义渴求的本性,开始抽丝剥茧地调查事情之来龙去脉,并将一整套政客与资本勾结,愚弄洛杉矶市民修建水坝,从而实现巨大利益的政治运作机制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水坝事件中,民主政治的运作机制和虚伪性被一一揭露。民主政治依赖于表演机制和暴力机器运作。政客的说服力取决于其表演的真实性、台词的煽动性。选民投票决定的内容,表面与实质经常南辕北辙。当市长在听证会上慷慨陈词,诉说修建大坝对沙漠城市洛杉矶何等重要时,他不会同时提及大坝所蓄的水,其实是用于灌溉已经被Cross买下的峡谷镇的土地,从而使那里在不远的未来可以成为洛杉矶市区,而Cross将从中赚取巨额财富。 不仅仅是诸如警察局这样的暴力机构,水利局这样的管理机构也变成了暴力机器的一个部分。替代Mulwray成为水利局新总工的Yelburton,明目张胆地代言Cross,协助其赶走峡谷镇原来的土地所有者,并隐瞒夜晚利用市政管道放水的事实;而Gittes在唐人街的原同事警探,则是完全无视事情的真相,直接服务于Cross的罪恶,忠实地替其掩盖。 给人以巨大无力感的是,在这场水坝阴谋的运作过程中,政客完全操控了民众,让后者盲目地成为了可能是最大的帮凶。听证会上,无知的民众完全轻信、盲从于巧言令色的政客,尽管Mulwray反对修建水坝的理由是如此科学合理,但没有一个人站在他这一边。Gittes对Evelyn说:“貌似半个城市都在试图掩饰这件事。”——如果说谋杀是Cross个体的犯罪,那么水坝阴谋则是一场政客操控民众的集体犯罪,这个“集体”之广大,使得我们甚至要困惑,既然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那么当整个社会都参与了犯罪时,犯罪本身还是不是犯罪?法不责众是因为法律无法处罚这种类型的犯罪。这就是政客的最高明之处,一旦让民众接受了他的观念,这个观念本身的合法性就毋庸置疑了。 群体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对群体智商远低于个体智商,以及群体的盲从特点做过精辟的阐述,群体的行为常常不受理性支配。影片中,政客和资本的同盟,深谙群体心理的特征,并成功地运作了水坝阴谋。令人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于,表面上看民众亦是受害者,但其自私、愚昧、盲从、非理性就是无可厚非的吗?人类历史上哪一场可怕的独裁和屠杀会少得了这种群体心理的密切配合? 欲望之不可消除性 扑朔迷离的案情最终导向了一个令人意外而震惊,但又不得不信服的结局。当Evelyn说出“她是我妹妹又是我女儿!”时,之前剧情的精妙对白和细节,忽然全部都被串联了起来。令观众震惊的,不仅是浮出水面的主谋,更是犯罪背后的动因。在Cross身上,汤恩和波兰斯基置入了人类始终拥有并不可回避的两种根深蒂固的欲望:乱伦执念与金钱迷恋。影片中发生的一切事件,皆起源于Cross无所顾忌、漠视一切地满足他自身的这两种欲望。 乱伦禁忌是人类道德的起点,弗洛伊德认为有诱惑才有禁忌。氏族社会甚至更早时期,乱伦禁忌就被规定为最重要的性规范。而作为人性中的固有存在,乱伦的诱惑却从未消失过。许多伟大的作家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早如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又如为大家所熟悉的,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或是曹禺的《雷雨》。和上述这些作品一样,《唐人街》讨论的重点并不是乱伦的道德性,而是其巨大的诱惑性和不可消除性。 在其他作品中,通常乱伦的实施主体,都受到了来自于社会和自身的道德谴责及严厉惩罚;《唐人街》十分大胆地取消了这个惯例,从而造就了一个恶魔般的存在。当Cross的乱伦执念同他的财富,和对整个城市机器的控制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类所有苦心建立起来的道德和文明,一下子全部崩塌了。 在Cross身上,金钱迷恋的某种本质被揭开:欲望之大小与拥有的数量是成正比的,越有钱的人,越迷恋金钱并且具备越大的动力去攫取。Gittes无法理解Cross:“至于要做这些事儿吗?你还能吃多好?还有什么你买不起?”他提出这样幼稚的问题,因为他不知道对Cross来说,金钱已经不是用来购买物品或享乐的工具,金钱只是金钱本身,其本身的吸引力足以让人无法自拔。不论是金钱迷恋还是乱伦执念,欲望不会因为一次的满足而消除,欲壑难填乃是欲望最大的本质。 影片最天才的地方,在于将Cross与其女儿Evelyn的乱伦关系隐线和Mulwray被害案调查的主线完美地交缠在一起。观众一步一步获知真相的同时,渐渐发现两条不同线索背后的惊人一致性。乱伦的父亲强奸的是未成年女儿本来可以拥有的自由选择意志,政治与资本勾结强奸的是民众的知情权,本质上的相似性,使得故事两条线索的交织产生了强大的张力。 “唐人街”的隐喻 片名表面上同故事内容的联系很松散,但仔细分析整个故事的逻辑,会发现这个名字的隐喻非常绝妙。《唐人街》并不是简单地去描述欲望本身,而是严肃地探究是什么样的机制使得某些人可以轻易地为所欲为。“唐人街”指向的是犯罪背后的支撑机制,物理上代表着法律所无法发挥应有作用的地方;心理上则代表着一种普遍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在群体范畴表现为非理性的盲从,在个体范畴则表现为理性的懦弱。人类社会的强权某种程度上就是建立在上述两种群体/个体心理之上的。 恶之所以能够横行,并不是因为世界上恶人太多,而是因为善良的人在某种条件下会毫不犹豫地成为恶的帮凶,不论是出于盲从还是出于懦弱。所以“唐人街”及其所隐喻的,即是整个黑暗到不可思议、好无好报、恶无恶报的故事,得以成立的背后的机制。理想主义者Mulwray被谋杀、Gittes又一次经历了在唐人街经历过的失去所爱,波兰斯基没有留下任何一点希望,这种黑暗和极致成就了一部伟大的电影。

----------

欢迎关注本文作者新作:

 6 ) 你之所见,未必属实——浅析波兰斯基与《唐人街》

1972年6月,水门丑闻曝光,尼克松于两年后辞去美国总统职务。
        1974年6月,《唐人街》于美国首映。波兰斯基摇晃着明晃晃的小刀,割断了人对世界抱有的最后一丝希望。
        罗曼·波兰斯基,30年代出生于旅居法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二战期间因受反犹运动影响,随家庭被迫迁返克拉科夫,其母即葬送于克拉科夫城外的死亡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
        逐渐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20岁的波兰斯基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1962年,波兰斯基编导的首部长片《水中刀》一举拿下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并斩获一枚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直接奠定了其在世界影坛的地位。随后,波兰斯基接连筹拍的几部惊悚片均赚足了世人眼球,人们常惊诧于其电影中呼之欲出的黑暗气质,大概是受童年经历影响,波兰斯基也确实将这一特点不断放大到无以复加。
        1968年底,波兰斯基携恐怖片《魔鬼圣婴》开始了自己的好莱坞之旅。该片讲述了一名不得志的影人与妻子在一间古旧的公寓里经历的种种蹊跷,导演娴熟的技巧使美利坚的土地瞬时笼罩于恐怖神秘的氛围之下,而《魔鬼圣婴》在好莱坞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却并没能带给波兰斯基好运。次年8月,波兰斯基怀有8个月身孕的妻子莎朗·塔特便在位于比弗利山的家中,丧命于邪教组织“曼森家族”的魔爪之下。事后警方在塔特的尸体上共发现了16处刀伤。同时被害的还有当时亦寄住在波兰斯基豪宅内的塔特的发型师赛百灵、波兰斯基的编剧兼好友弗里科斯基夫妇,以及恰巧路过的一位年轻人,远在伦敦拍摄新戏的波兰斯基侥幸躲过一劫。 在日后接收的采访中,波兰斯基曾多次表明,自己一生所经历的最遗憾的事即是妻子被害时自己的缺席。
        塔特事件的发生无疑对波兰斯基本人的性格及创作风格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重新回到片场的波兰斯基不断把更冷峻的有关电影、有关世界、有关真理的思考叠加到作品当中。《麦克白》(1971)、《唐人街》(1974)、《怪房客》(1976)接二连三地粉碎着人们对世界的幻想,而波兰斯基拍的也早就不只是电影那么简单了……他自己是这样说的:
“I had long known that it was impossible for a journalist to convey 100 percent of the truth, but I didn't realize to what extent the truth is distorted, both by the intentions of the journalist and by neglect. I don't mean just the interpretations of what happened; I also mean the facts. The reporting about Sharon and the murders was virtually criminal. Reading the papers, I could not believe my eyes. I could not believe my eyes! They blamed the victims for their own murders. I really despise the press. I didn't always. The press made me despise it.”
       《唐人街》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唐人街》取材自20世纪初发生的真实事件--加州水战(California Water Wars),故事设定在1937年的洛杉矶。波兰斯基透过私家侦探杰克(J. J. Gittes)的视角,从调查桃色新闻切入,抽丝剥茧,层层揭露了一个由半个城市通力完成的巨大骗局,然而真相摆在眼前,你我却无能为力。 以下列举几处值得注意的细节描写。【注:以下内容有关键情节透露】


        办公室内,冒名莫瑞夫人(Mrs. Mulwray)的年轻女士找到杰克,要求其调查“自己”的丈夫,洛杉矶市的水利部长莫瑞先生(Mr. Mulwray)。杰克以“过来人”的语气告诉她,如果你爱你的丈夫,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市政厅内,激烈的辩论:市长主张为了市民的利益兴建水坝,莫瑞先生主张为了市民的利益不建水坝,杰克在台下翻看着手里的报纸,报纸上刊登的是大萧条期间带给美国人民无限希望的赛马海洋饼干。莫瑞先生收声,一群绵羊拥入挂着罗斯福巨大照相的市政厅。
        莫瑞家,真正的莫瑞夫人与杰克小坐。莫瑞先生的丑闻未经允许突然曝光,杰克意识到自己被骗,决定凭一己之力找出真相。一旁的中国园丁佝偻着腰在水塘里拾起枯黄的水草,一边拾一边念叨着 “bad for grass”,杰克冷笑 “bad for glass”。莫瑞夫人向杰克透露了丈夫经常出没的两处地方。
        橡树公园,正值旱季,水利部长莫瑞先生在水渠中溺死。被打捞上来的尸体少了右脚的皮鞋。杰克巧遇曾在唐人街一起共事的老冤家卢(Lou),一阵暗藏杀机的寒暄后,卢对杰克说: “Sometimes it's hard for men to find himself, maybe you have.” 此时的卢已升至副队长,而杰克却以帮人调查桃色新闻为生。随后,莫瑞太太正式雇佣杰克为其调查莫瑞先生之死。
        石谷水库,突如其来的猛洪使杰克措不及防。逃命途中,杰克跑掉了左脚的皮鞋。波兰斯基本人客串的看谷人挥舞着小刀出场,割破了杰克的鼻子。黑暗之中,真相愈加扑朔迷离。
        水利部,莫瑞先生的接任人在本属于莫瑞先生的办公室接待了杰克。被问及鼻伤是否疼痛时,杰克笑说只有呼吸的时候会疼。办公室外,两名工作人员正奋力擦去门上莫瑞先生的名字。
        金枪鱼俱乐部,莫瑞太太的父亲诺亚·克劳斯约见了杰克。诺亚是城市最大的财团,也是莫瑞先生的合作伙伴。他的名字很有意思,叫作Noah Cross。 No-one cross. 他告诉杰克: “you may think you know what you're dealing with, but , believe me, you don't.”诺亚重金雇佣杰克为其找到莫瑞先生的情妇。
        莫瑞太太的卧室里,杰克与莫瑞太太感情萌芽,杰克终于再度提起了自己不愿回想的往事,关于唐人街,还有唐人街上的女人。“Chinatown, to me it's just bad luck. Sometimes you can't always tell what's going on.”他说。电话铃响起,厄运随之降临……
        杰克跟踪了莫瑞太太,窥见到被其“囚禁”在另一间寓所里的少女,杰克认定那少女就是莫瑞先生的情妇。莫瑞太太被逼之下告诉杰克寓所内的少女叫凯瑟琳是自己的妹妹。杰克将信将疑。
        莫瑞家,园丁还在边念叨着“bad for glass”边拾起水塘里坏死的水草,杰克定睛发现水塘里反射着阳光的老花镜。杰克用自己所掌握的线索穿起了事件的因果:莫瑞太太发现丈夫与自己的妹妹有染,愤怒之下将其溺死在家中的水塘,处理尸体时却忘记了莫瑞遗落在水塘里的老花镜。杀死莫瑞先生的正是莫瑞太太本人。
        杰克返回囚禁着莫瑞先生“情妇”的寓所,正撞见在收拾行李的莫瑞太太。杰克拨通了曾经的老冤家现在的副队长卢的电话…… 莫瑞太太终于告知了杰克全部真相--眼前的凯瑟琳并非莫瑞先生的情妇,而是自己被父亲诺亚强占后生下的女儿;那副花镜也非莫瑞先生所有,诺亚才是在背后主导着一切的真凶……
        两小时后的唐人街,正带着女儿逃亡的莫瑞太太被前来逮捕她的卢击毙,诺亚奸笑着拉走了自己的外孙女/女儿,杰克望着前方自己心爱女人的尸体和满地飘散着的纸屑,洛杉矶城继续笼罩在无边的黑暗之下……

      《唐人街》是一部高度概念化的电影,在我看来,它更是一部波兰斯基拍给自己的、半自传性质的电影。在先后丢掉两只鞋的莫瑞先生与杰克身上都能找得见导演本人的影子:他们不接受教化,他们只相信真理,他们游离于体制之外,却最终只是庞大体制下的一颗棋子 。莫瑞先生为防止因兴建水坝而葬送更多人的生命,却最终葬送了自己的生命;杰克本想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使其不再受到伤害,却最终眼看着她毁灭在了自己的手里。历史总在循环往复着,等待着洛杉矶城的是什么,又会有怎样的悲剧发生在凯瑟琳的生命里,你我皆知,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嘴上念叨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杰克,会再次卷入历史的洪流,甚至还会推波助澜地推送着历史前进--不管他愿不愿意,对真理的渴望使杰克注定成为一名悲剧英雄。那么,唐人街指代的到底是哪里呢?官方的解释是,唐人街代表着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现存法律法规无法实现的地方(影片中杰克自己的解释:“Sometimes you can't always tell what's going on.”)。关于片中最大的反派诺亚的象征意象更是有一千种说法。水门事件的余温尚未褪去,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清,唐人街所指的就是美国。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正如园丁口中的“bad for glass”一样,波兰斯基想表达的绝非你所听到/看到的那样简单……
        越南战争与水门事件共同开启了美国独立电影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70年代的美国人呐喊着安纳奇,70年代的传媒充斥着毒品、摇滚乐和性解放。波兰斯基不相信美国,更不相信好莱坞镜头里的美国。《唐人街》于74年横空出世、拿到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11项奥斯卡提名。正当人们准备为这名好莱坞坏孩子振臂高呼的时候,波兰斯基还是败给了比他更会做人的好小孩弗朗西斯·科波拉。第47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于75年4月8日举行,拥有11项提名的《唐人街》最终仅收获了最佳原创剧本一座小金人,同年最大的赢家叫作《教父 II》……
        人们再次听到有关波兰斯基私生活的消息是在77年3月。被爆性侵未成年女童的波兰斯基因受到多项指控,避走法兰西,直至今日也没能回到美国。 此时回想起《唐人街》的情节,对于诺亚角色的猜测不觉更加扑朔迷离。片中诺亚的台词“Most people never have to face the fact that at the right time and right place, they're capable of anything.” 也随之变得意味深长起来。然而,重返欧洲的波兰斯基仍然没有停止反抗,他不断用更加黑暗、更加扭曲的作品描绘着自己眼中的世界、并向这个世界高高地竖起中指。看波兰斯基的电影时,我总会不断地问自己:我所见到的世界,与波兰斯基描绘的世界,哪个才是真实的?而我从波兰斯基镜头中窥见的世界,与波兰斯基实际想要表现的世界又是一样的吗?
       2003年,《钢琴师》最终帮助波兰斯基获得了作为一名导演的最高荣耀,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在美国仍受通缉的波兰斯基由哈里森·福特代理接受了奖项。

 短评

一则精悍的侦探小说。As little as possible,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息事宁人的中国哲学从一个准美国侦探口中道出,怪异,更多的是无奈。悲惨经历造就的阴郁至上的波兰斯基,其亲身上阵出演的剖鼻威胁一幕真是构思奇巧令人击节。老杰克,关于你的眉,会挽雕弓如满月。

3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重看。竟更喜欢了,展开方式特别丹尼斯勒翰,跌跌撞撞无意间走进一块隐藏人世间最纯粹恶的阴影,最后一切都意外却也早早注定,只能踏着爵士乐走进破碎的夜色,从此生活在毫无希望冰冷的深渊,舔舐干涸的伤口,回望记忆中瞬间的温暖甜美。Hats off to you, Mr. Goldsmith, for such wonderful score.

8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本以为是蛇蝎美人,结果是蛇蝎社会。一直追查,查出真相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模式,在影片的结尾遭到了彻底否定。即使女主角很早就提示了真相,城市的缔造者和幕后独裁者真正的出场还是让人绝望。

10分钟前
  • xīn
  • 力荐

#重看#4.5;较初看大为改观,出乎意料的精彩!典型黑色电影,悲情女主,钱德勒式的反英雄男主,小人物撬动大格局,生死由命富贵由天,无法更改的宿命结局;因“唐人街·华”因素渗入,浓重现实色彩之上覆了一层神秘氤氲;尼克尔森演技精湛,角色极符合个人气质。

1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玩小刀的波兰斯基

17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Polanski最棒的片子,从剧本、台词、人物性格到导演无一不佳,真是不朽的经典。

22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波兰斯基是名好司机,开车稳又能把乘客及时送达目的地,乘客还能有心欣赏沿途风景。不像现在的那些司机,猛踩油门一心只想快点把乘客送到目的地,然后收钱完事去接下一单,至于乘客是否吐得七荤八素,他们才不管。

23分钟前
  • 柏拉不图
  • 力荐

谢顶帅哥竟是真实存在的

25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他以为脱离了唐人街的那块土地,他会回到客观,公正,法治的社会。其实他错了。Everywhere is Chinatown. ”

29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结尾时才应题来到了唐人街,却是在这里为这个黑暗的故事写上黑暗的结局。作恶的人逍遥法外而无辜的人惨死,想要反抗的人却无能为力。波兰斯基书写了一个令我永远无法忘怀的电影结局。

31分钟前
  • Marty McFly
  • 力荐

剧本工整,堪称教材,全片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或多余的镜头,剧情前后呼应无懈可击,再次证明了编写剧本不仅要靠天赋或者灵感,更要靠高超的手艺。

35分钟前
  • 二不休
  • 力荐

8/10。重温。人物分析:开头丢掉偷情照片的工人抓百叶窗哀号,杰克穿着得体的白西装,从一堆酒中拿瓶便宜的安慰他,表明杰克注重仪表、老于世故,更愿接待富人,他从理发店听了个色情笑话兴冲冲回到侦探所讲,丝毫未察觉身后富贵的伊芙琳眼皮细微的动作,造成喜感。市政大厅:牧民赶羊来破坏大坝建设的讨论,用黑色幽默批判垄断水源的罪恶。叙事视点:跟踪穆瑞时一些后视镜、望远镜和照相机镜头的运用,镜中像本身是眼前一切事实的扭曲,杰克经验老到但判断并非绝对正确,助手拍到穆瑞与岳父吵架的关键线索被杰克轻视,结尾观众随着杰克的视点,希望伊芙琳逃离父亲魔掌,警察开枪,伊芙琳的车停下伴随喇叭长鸣,心都凉了。视听表现:黄棕作为主色调暗示沙漠般缺水的城市,阴谋都安排在黑夜,譬如杰克造访养老院遇袭打手、伊芙琳通过上床隐瞒乱伦的秘密。

38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前半段太慢,我坐在床上看的,中途困得四脚朝天。反派对杰克说,人们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可以做任何事情。愤怒却无能为力,这是电影也是现实常态。三年后,波兰斯基诱奸13岁幼女时,他自己成了那个无所不为的恶人,而且他也逃脱了法律制裁——批判者成为了他批判的对象。不得不说波兰斯基的电影对他命运的改变或预言,非常恐怖和神秘。

42分钟前
  • Crassula
  • 还行

时隔三年重看的感觉只有一个词能形容:完美。后海斯法典时代最无懈可击的Noir。

4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麦基,一个大写的唐人街吹,故事里面基本上五分钟吹一次还残忍的剧透个底朝天,更悲伤的是被他吹过之后变得并没有那么好看了,恨他。

45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罗曼·波兰斯基的经典黑色电影,讲述小人物与大阴谋抗争的故事。拥有杰克·尼科尔森、费·唐纳薇和约翰·休斯顿组成的超强卡司和超一流的剧本,这部电影定会让悬疑片粉们大呼过瘾。剧情环环相扣,容不得半点走神,色彩阴暗台词绝妙,而结尾茫茫夜色下缓缓升拉俯视唐人街的镜头更是让人过目不忘。(8.5/10)

4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世界大同。别忘了,这是在中国。

49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是挺有中国精髓的,一切似是而非,事与愿违。As little as possible,他念了好几次这句忠告,也算是无为吧,越努力将越搞砸,因为游戏规则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玩的。

52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我一直十分期望掌握做出尼克尔森那种表面人畜无害,实则贱到骨头里的笑容的技巧

55分钟前
  • The 星星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