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郎2011

HD

主演:金基德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阿里郎2011 剧照 NO.1阿里郎2011 剧照 NO.2阿里郎2011 剧照 NO.3阿里郎2011 剧照 NO.4阿里郎2011 剧照 NO.5阿里郎2011 剧照 NO.6阿里郎2011 剧照 NO.13阿里郎2011 剧照 NO.14阿里郎2011 剧照 NO.15阿里郎2011 剧照 NO.16阿里郎2011 剧照 NO.17阿里郎2011 剧照 NO.18阿里郎2011 剧照 NO.19阿里郎201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阿里郎201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由于女演员在片场发生了危机性命的意外,亦由于一直教导的学生投靠了他人的麾下,导演金基德长久以来对于电影的执念发生了动摇,年逾五十的他发现原本高产的自己竟然再也没有了拍电影的热情与冲动。于是,失意的导演选择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在物质条件极为简陋的高山之上开始了自我质疑和质问的心灵旅程,他用摄像机拍下了这一段困顿生活中的自问自答,经过剪辑,于是有了这部电影。  拍电影究竟是为了什么?将那些饱受争议的画面和意向放置在电影里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即使是金基德,也给不出标准的答案。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他已将电影融入了生命,情到深处人孤独,在《阿里郎》的歌声里,除了电影本身之外,一切都显得不再那么重要……情定三生爱情36计爱丽丝·朱尼奥尔私运之人杀害我女儿的凶手和牛一起旅行的方法刑事7人第三季两个刁蛮女三气萧月白离开马拉喀什情人节杀手爱你输给了谁我的老婆失忆了哥伦布传1992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2019荒野求生全明星 第六季两句话恐怖故事第三季21巷摩的追爱记外乡人毒海狂涛清宫大刺杀战·修罗星际迷航10:复仇女神A2Z血战到底深海异变尾刺孔子废柴特工万物生灵第三季花眼中国人捐躯超模们第一季不在乎的微妙艺术东陵大盗紧急救命特别篇:另一个战场凭火决狱读取记忆碎片的男人地狱猎手爱在别乡的季节

 长篇影评

 1 ) 一个单纯的金基德

比起春夏秋冬又一春里那个光着膀子在冰上练功的金基德,现在的金基德老了许多,不免有些心痛。事故,让他突然对生死有了新的看法,伙伴的背叛,让他似乎对人情世故更是看不清,理更乱,大概这也正是他这三年颓废的根本原因吧。在利益天大的当下电影产业里想要寻求一片绿洲,恐怕比登天还难。
他养猫,给它喂食,而猫在禅宗里有着纯洁的含义。猫在雪地里踩出的脚印,是不是也影射出另一个金基德呢?
听说他曾经在教堂工作了五年,然后到法国又进修了美术。这里墙上出现的画,应该都是本人的创作吧。近乎残忍的手法,和他创作的影片一样。
我好奇的是,三次枪响,他到底把谁干掉了?是三个内心深处的他嘛?那把枪和收件人不明影片一开始的那把玩具枪有关联嘛?多了个千手观音的logo,他想说明什么?
一样离不开水,动物道具的金基德电影,无论是情色片纪录片或者象他自己说的剧情片。其实,我更愿意把드라마翻译成连续剧。比电影更长的人生,比剧本更复杂的现实。恐怕一个单纯的金基德是很难生存在这样的现实中的。到底如何选择,他真的忘记怎么拍电影了嘛,或者只是艺术家的清高,人际交往恐惧似乎是很多艺术家的通病。不认为他真的忘记怎么拍电影或者拍不出电影,只是找不到拍电影的意义所在。令人畏惧的死亡,无论以前他诠释得多么完美,那都只是电影,等到降临在自己身上,恐怕很难就这么跳过吧,特别是一个单纯的,有信仰的人。
金基德的电影曾经是极端的,单纯的,犯了滔天大罪也是能够受到佛祖原谅的,可是,现在的金基德,似乎跳进了自己魔咒。就像他自己说的,心中的杂念,而原话是----恶魔。
再等一等吧,观众,还是愿意看到他的电影,哪怕不再那么单纯,而又有什么可以做到永远单纯呢。

 2 ) 我

2011年,康城影展。「一種關注」單元, 《阿里郎》。那時,我就說,《阿里郎》是我2011年最期待的電影,沒有之一。最終,金基德的《阿里郎》獲得「一種關注」單元的最佳影片。金基德的表達,不落文字,他在現場唱起了《阿里郎》,那首悲傷的《阿里郎》。

那年暑假,我獨自去了美國,於是錯過了香港夏日電影節的那個放映。金基德,《阿里郎》。毫不誇張地說,這是我那年最大的電影憾事,沒有之一。千等萬等,我終於在2011年12月5日的那個淩晨看到下載。那個晚上,我激動得不想睡覺。無奈,網速太慢,我只有開著電腦,掛著下載,勉強入眠。次日早晨,我一早便爬起來,沒吃早餐,坐在電視機前,靜靜地坐了一百分鐘。金基德果然沒讓我失望,自我知道他以來,他從沒讓我失望過。我不會把他的電影放入什麼摯愛的片單,因為他們于我的意義遠遠超越了摯愛。他未必是大師,但從他電影裡面,我總能看到自己,看到世界。《阿里郎》是我那年看過最好的電影,沒有之一。

還記得,很多年前的那個夏天,還不知電影到底為何物的我看了《空房間》。對於這部幾乎沒有對白的電影,我竟然無比喜歡。然後,我看了《漂流欲室》,感動得不能再感動。我迫不及待地把這部電影推薦給了一個朋友。她說,好變態。那時候,我不明白。但是,若干年後,我知道,並非所有人都與你有著同樣的想法。或者說,並非每個人都清楚我的想法。哪怕是我自己,也看不清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每個人生而孤獨,參不透的東西太多太多,別人或許能推你一把,但真正能幫助自己的,還是自己。這,是我認識自己的第一步。

我一直在與自己相處,與自己對話,就如《阿里郎》的金基德那般。還記得《春夏秋冬又一春》裡面,那個拖著佛像上雪山的金吉德,那首《阿里郎》,那尾魚,那只蛙,那條蛇。金基德在哭,我也在哭。金基德說,等著瞧吧,那個一直惦記著你的我會殺了我自己。承認過去,接受過去,忘記過去,這就是重生。對不起,這不是影評,這只是我的內心,但請容我放肆一次,就如那個唱了《阿里郎》,和拍了《阿里郎》的,金基德。

 3 ) 储雪为水

山里郎,吃柿子不剥皮。
“一个导演因为被背叛(合作者追求更好的机会离开了他)之后变成了一个废人”,因为拍电影时某个女演员上吊?
死亡就是一座悬崖。
金基德曾经当过电子厂工人、路边摊作画者。
“缩短我的人生的话,貌似只有孤独和寂寞。没有自己的人生,只是观察别人的生活。”
“不管是颓废的生活,还是积极的生活,都只是惯性。从天上、盒子外面看来,都是自娱自乐而已。我们只是追求胜负的奴隶”
“我的电影不是为了国家而拍,但得了奖国家会有奖励,仿佛我是为国家工作的,但其实电影里有很多有损国家形象的”
不只是电影,很多形式可以表达主题、感情。
他认为人生就是害我,害他,被害。
“人类比赛成功、政治成功等获得的幸福,其实就是一种过家家。”
鱼头灯,自制咖啡机,自制佛牌手枪。
“人通过吃牛、猪、鱼的死来维持生存,这是作为人类不可避免的。”
在电影这种形式里“杀死”自己想要杀死的人,也算是一种发泄。
储雪为水,说实在,他的画作很一般。
年轻时像周杰伦、中年像崔子恩。
“阿里郎啊,你若抛弃了我,走没十里就会生病”,好怨恨啊。
你隐约中可以看见坠落中的他的坚强。
说实在,我对金导有点担心,快些拍点正片吧。

 4 ) 杀死金基德自己

这几天总能碰见金基德导演,小个子、花白头发、一身普通着装,看上去分明就是一堆路人当中的小老头。然而,这画面却不及去年戛纳带给我的震撼大。 众所周知,自2008年的《悲梦》后,金基德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消息全无。别人还以为他在潜心创作,结果《阿里郎》亮相戛纳,旋即爆出他患上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等重磅新闻。光是看他那照片,形容枯槁,不过三年而已,却仿佛被十几年的时间给碾过,登时就苍老憔悴了。当时就有无数个问号,好说歹说,他也是身处同一时代的知名导演,影响了许多人,怎么现在就变成了这副模样…… 不过,6月17号晚上登台亮相,这位自称野生动物的韩国导演似乎状态不错,跟戛纳一样,他继续高唱了一首《阿里郎》,面带笑容。他的瓶颈和创作矛盾,好像通过这部极端又矛盾的纪录片《阿里郎》获得了释放,重新迎来下一个人生出口。还记得2004年到2007年是金基德最辉煌的一段时间,他在国际上包括中国这边收获了极大声誉,一举成名。然而,从《时间》、《呼吸》和《悲梦》可以看出,金基德失去了曾经的灵感,徒留自虐和疯狂,把玩符号、概念先行,但制作上却更加粗糙简陋。他的速成创作把自己逼入了一种窘迫状况,人生和事业成功的背后是极度不自信——这些在《阿里郎》都有所反映。 尽管在片中,金基德一再解释说,一是李娜英在《悲梦》的拍摄意外,二是副导演(张勋)的背叛离去,这两件事情彻底击倒了他,令他产生自我怀疑,对过去15部电影感到羞愧。可在我看来,有如在评论《悲梦》时指出过的:金基德曾用各种方法去虐待他的电影人物,这一回,他终于开始虐待他自己了,否则无法从负面情绪中彻底解脱。他把男男女女封闭在玻璃容器中,这一回,他把自己关在了帐篷里面,与外界隔绝。在这个角度上看来,他和他的电影做到了高度一致。回看他在《怪物》上映时以及接受采访的一系列言论,了解这个人的脆弱内心并不会太难。 《阿里郎》里是金基德的自闭生活,他蓬头乱发,每天吃喝拉撒,自说自话还有半夜鬼敲门。他谈到了韩国电影的问题,谈到了作为人的问题。可以看到,金基德对三大节的参赛经历如数家珍,足可见其自恋程度。他也承认了,国际电影节挽救了他,令他感到满足,然而,光有这些,却不足以挽救他在韩国国内的糟糕形象。或许,当他像异端一样存在,半路出家还玩出了名堂,这都已经足够招致忠武路电影人的恨意了。不过他说了,黑白同色,或许也是坏男人的反击方式。 跟北野武一样,当金基德意识到不能这样拍电影了——同时又拍不出新花样时,他们都要尝试杀死自己。只是,北野武依然可以游戏人间,金基德却用施虐的方式来嘲笑自己和观众。并非韩国容不下金基德,其实是他在内心深处容不下自己。这是一个极端缺乏存在感又渴望获得别人瞩目的电影导演,只要翻看他在拍摄电影之前的早年经历,当苦力各种挨打,实在是一部辛酸血泪史。 《阿里郎》有几个段落让我印象深刻,一是看到他老泪纵横地唱着《阿里郎》,上上、下下,上去又下来,中间闪出他电影作品的海报。无论他当时情感的真假,是在自我表演还是卖弄矫情,看着都觉得心酸;再者是出现《春夏秋冬又一春》的画面,有人解释说,那是参透佛学,重找动力。其实我倒一直觉得,佛的东西只是形式手段,并非金基德的终极追求。在我看来,出现他本人亲自上阵的残酷修行有另外一层用意——因为真正让金基德获得韩国本土关注的片子,其实正是《春夏秋冬又一春》,大概在那一年前后,金基德可谓意气风发,他是在回望过去,重新获取动力。 不同于受虐的《CUT》,金基德的《阿里郎》更像是施虐,对着银幕骂骂咧咧、大飙脏话。当然,他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总结陈词说,人生就是自虐、施虐和受虐。事实上,只要把握这三个关键词,你就能读懂所有金基德作品,包括这部《阿里郎》。单纯这样想的话,金基德和他的作品,其实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实在没什么难懂的。

 5 ) 《阿里郎》--金基德的“藏尸日记”

万达五角场6月21晚上20点45
电影本身:8分
放映情况:良好
字幕跟进情况:很一般

 

自己称不上一位金基德的粉丝,但也看过他15部作品的12部,这次上海国际电影节没能去到影城的见面会场次深表遗憾。

 

《阿里郎》在戛纳的出现很是意外,当人们翘首以盼《悲梦》之后金基德如何创造一个新的人性寓言时候,他却带来了这部以自己为主角的纪录片。当然如他所说,这部作品在他眼中并非是纪录片而是剧情片。这是因为《阿里郎》是一部金基德私人的“藏尸日记”。当然这里说的不是尸体的意思,而是金基德在08年后销声匿迹3年里,他把原先的那个金基德藏在了深山里,这部作品就是他用照相机拍下的藏匿日记。

 

金导演一反纪录片常态,由自己亲自担纲拍摄,提问以及出镜。于是作品的前一半在展现了金导演落魄的朴素生活之后把大段时间给了金基德和自己分身的对话上,他声泪俱下的控诉了助理导演的背叛,吐槽了自己从未歌颂韩国却被韩国政府嘉奖,以及详述了自己为何在电影路走到了瓶颈的过程。这段对话非常精彩,金基德犀利的言语如锋利的匕首刺进观众心里,让每个人都很痛心的看着金导演如何迷失在自己的电影道路上。片名《阿里郎》也是从这段内容开始不断出现,这是一首韩国民谣,金导演将曲中提到的山民上山下山比作自己人生及电影生涯的历程,上上下下,情到深处时,他从潸然泪下变成了泪如雨下,最终变成嚎啕大哭。他说自己曾经有过死的念头,觉得自己在生活里还不如自己创造的角色那般果断。其实,我想每个导演在遭遇挫折和创作瓶颈时候都会有类似的感悟,或许因为他本人就如同他镜头里的角色一样,少言寡语但内心思想丰富,使他渐渐变成了一个消沉、压抑并不知所措的人。

 

后半段里出现的《春去春又来》是个人最喜欢的金氏作品,金导演也是在重温自己这部作品时再次泪腺崩堤。他应当是从那个由男孩成长为男人的小徒弟身上看到了自己,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少友无伴,在拖石板上山和整个人生的过程中,坚持信仰但起伏不定的生活。对于一位创作型导演,不管接下来他的作品是否可以回到05年之前的水准,人们都不会遗忘这部“藏尸日记”。祝福金导演,祝他可以早点走出那个“尸体”的状态,重新带来别样的韩式浪漫。金基德在结尾处高喊"准备,开拍“是个很好的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金导演找回了电影的意义和人价值。

 

最后啰嗦两句字幕,由于全篇金基德自言自语的时间不短,因而中间大段字幕的漏翻让人还是颇为不满,不过在提供字幕的片段,可以看出翻译挺认真的,很有效的将意思传达了出来。

 6 ) 再见金基德

       时隔几年,他外形变化带给人的震撼,绝对比手头的任何一部大作都要强烈。(上一次遭遇这种无语,是见到王祖贤在海外的发福街拍)最直接的判断:这是 火云邪神吧——稀疏的头发花白里泛黄,扎个抓髻,一副道长打扮。并非得道升仙,反是在泥地里跌跤,欲海沉浮的破落相。

    点开他在戛纳演唱的若干版阿里郎。意料之外,他的嗓音比较尖细,和平日里下的辣手很难联系到一起。答新浪记者问里有一句:虽然我的影片并没有在你们的国家上映,但我仍要感谢你们看我的影片......放下手中的刀子,老家伙笑起来仍是很和煦的。

   《阿里郎》海报上有两只泥脚的特写。下地干活的人都知道,泥巴裹住部分一旦开裂,那罅隙里的肉,是特别娇嫩脆弱的。

 短评

金哥又出山了

5分钟前
  • MOMO
  • 还行

那年夏天,還不知電影到底為何物的我看了《空房間》,對於這部幾乎沒有對白的電影,我竟然無比喜歡。然後,我看了《漂流慾室》,感動得不能再感動,我迫不及待地把這部電影推薦給了一個朋友,她說覺得好變態。於是,我便知道並非所有人都與你有著同樣的想法。這是我認識自己的第一步。謝謝你,金基德。

10分钟前
  • l.m.
  • 力荐

金基德的电影看多了,以为导演是个闷蛋极度失语。看了《阿里郎》发现其实是个话唠,没事的时候总是喜欢躲在荒凉的地方,胼手胝足苦行僧一样怀疑人生,把自己分解成ABC几个角色,一边叨逼叨一边聆听,一边困惑一边解释;对着摄像机自说自话也是导演的自我修养,希望下山后的新片铅华洗净有惊喜。

1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倒垃圾。拖拉机。

17分钟前
  • 杨维米尔。
  • 推荐

黑与白是同一个颜色

22分钟前
  • 妖灵妖
  • 力荐

可以理解他的困苦和困惑,但不赞赏这种傲娇的态度,让我觉得一年后的金狮奖像是一场预谋,作为艺术家还是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比较好。

26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推荐

金基德比他的电影还要更纯情。是的,他并不太好,不强大,且永不恰当,湖中的庙宇也从未被抵达。但他嚎叫时我哀鸣,他放声哭时我不止流泪,他拿起枪,我也有凛然的决意。孤独的人永远孤独,又疯又丑,内心软弱。

28分钟前
  • bloom
  • 力荐

SIFF第四部:私影像+行动电影。自恋、自辩、自嘲、自残。以及略带自愈系的结局,非常符合各种独立影展气质。

31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人在审视人生时,是个全知的导演;而在活出此人生时,却是个入戏太深的演员。其实,那个看着《春夏秋冬又一春》的画面而痛哭的,才是一个完全敞开、不受欺惑的金基德,可惜他自己偏偏不知道。

34分钟前
  • 金刚大笑
  • 还行

这是一个心理疾病患者自我疗伤影像实录。自问自答,自恋,自怨自艾以及自我吐槽。中间很多人退场,剩下的观众都坚持到了最后。很小众的片,起码要对金基德这几年的事有个了解,包括与张勋的事。否则看起来会很迷糊。除非对他非常感兴趣的人,否则意义不大。

3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剪辑一级棒。金基德就是这么狠,创意永远一流(这次是私电影/一个人的电影/(伪)纪录片/多人物身体(multi-body character)等等),但是往往用力过猛。本片不是创作焦虑,而是抑郁症的自我治疗,但是就这还不忘自恋。什么时候金基德有点节制就好了!

4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一位真正的电影艺术家,我2007年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他。深深地认同他的纯粹、自恋、纠结、单纯、真诚、文艺·····

44分钟前
  • 边城浪子
  • 力荐

我们也时常手足无措,时常觉得无用武之地,时常觉得小宇宙无法爆发,可我们没有勇气去山上住三年,去过不洗澡、不洗衣服,露天拉屎,用雪煮面的生活。曾经的辉煌在意外和背叛面前如此脆弱,他只是想拍一部电影而已。他说电影最重要的是真实,神马灯光音效都是小浮云。这是一部心魔的自白书。

45分钟前
  • 推荐

自省不忘自拍,自虐实为自恋。一些人的掌声和另一些人的眼泪以及豆瓣的分数都可以作证,你秀得很成功。

48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SIFF# 6. 粗砺、勇敢、直面自我的电影。

51分钟前
  • btr
  • 力荐

人生就是施虐、受虐和自虐,目测还是自虐更美一些。

56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对三大节的参赛经历如数家珍,金基德果然已经到了杀死自己的地步(如同北野武)。以前把电影人物封闭在容器里,这回轮到他自己了。不管怎么说,即便连续骂了三部片子,看到他老泪纵横地唱着《阿里郎》,依然觉得心酸,韩国电影圈里的野生动物。

57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金基德的【碎碎念】…… PS:看来金基德的车工【做枪】也很在行啊……

1小时前
  • 沙漠中的西蒙
  • 还行

《阿里郎》放映结束后,面对足足有十分钟的掌声,这位得过几乎所有电影节奖的韩国人像个孩子一样手足无措。几年不见的金基德,再出现的时候突然变成了一个老人,他拍了一个最絮叨的电影,告诉人他为什么不拍电影,他在一个小木屋避世三年,他着向自己提问,他想杀了自己。电影和他都让人担心

1小时前
  • 猪头小队长
  • 推荐

4.5,小丑表演的经久不衰是有理由的。金基德当然只是个庸才,他所有的作品都坚决地假定观众不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分子自觉性,全身心在他的低级趣味中被愚弄,因此常说他的作品是真正意义的文盲电影。指望从一部他记录个人的作品中得到自省,只能说对这位导演还缺乏认识。但这部电影的魅力就在于,观看一个愚人如何自作聪明的实现”恍若真诚“的伪饰,从而在一层表象虚假的外部体现出一种更广阔的,真正属于这位文盲导演的真实,供观众充分地将他把玩。就此意义,金基德不自觉地完成了一部优秀作品的创作,以一场自我愚弄实现了创作的升华。这也是电影的伟大之处(猴子——打字机——普鲁斯特·,我们永远不能期望文学出现误打误撞((截至目前能够实现对创作全然自觉的韩国导演应该仍然只有一位。

1小时前
  • Ada的B计划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