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大丽花2006

HD

主演:乔什·哈奈特,斯嘉丽·约翰逊,艾伦·艾克哈特,希拉里·斯万克,米娅·科施娜,迈克·斯塔尔,费奥纳·肖,派特里克·费斯克勒,约翰·卡瓦纳,特洛伊·伊万斯,帕皮·塞尔纳,安格斯·麦金尼斯,蕾切尔·敏纳,维克多·麦奎尔,格雷格·亨利,杰迈玛·卢珀,罗丝·麦高恩,Luis Daniel Ponce,Graham Norris,迈克尔·P·弗莱尼根,诺尔·亚瑟,史蒂夫·艾斯汀,伊恩·麦克尼奇,克劳迪娅·卡茨,Mia Frye,理查德·布雷克,威廉姆·菲利,Joost Scholte,法特索-法萨诺,布莱恩·德·帕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黑色大丽花2006 剧照 NO.1黑色大丽花2006 剧照 NO.2黑色大丽花2006 剧照 NO.3黑色大丽花2006 剧照 NO.4黑色大丽花2006 剧照 NO.5黑色大丽花2006 剧照 NO.6黑色大丽花2006 剧照 NO.13黑色大丽花2006 剧照 NO.14黑色大丽花2006 剧照 NO.15黑色大丽花2006 剧照 NO.16黑色大丽花2006 剧照 NO.17黑色大丽花2006 剧照 NO.18黑色大丽花2006 剧照 NO.19黑色大丽花200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黑色大丽花200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布奇(乔什•哈奈特 Josh Hartnett 饰)和李(艾伦•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饰)都是拳击界的佼佼者,李被称为“火先生”、而布奇则被称为“冰先生”。李在警局执行组,而布奇则比较落魄。在警局举行的一场拳赛上,布奇故意输给了李,以此跻身了警局,成为李的搭档,两人更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两人奉命调查一个叫纳什的家伙犯下的连环凶杀案,在一次埋伏行动中,李为了救布奇射杀了一名监视的疑犯,但却没抓到纳什。随后两人在现场附近发现了被称为“黑色大丽花”的肖特的尸体,肖特死因恐怖。李很快就放弃了调查纳什一案,而集中精力一人追查肖特的案件,而当年被李抓获的抢劫银行犯鲍比提早出狱也让李感到焦头烂额。布奇为了帮助搭档,自己也开始着手调查,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之际,却发现了李身后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一个转身梦幻岛2011长大飞行模式2020妙警贼探 第二季这个男子捡到了人鱼牛郎织女2008成人初学者刑警本色国语版换妆游戏普罗旺斯谋杀案 第一季海豹突击队大战奇妙外星人刑事法庭澪之料理帖2020The Bobot东邻西舍第四季这个警察不用枪粤语版堀与宫村真人剧版一周胜利之歌第四季光芒机械工新娘漂浮在曼哈顿歌舞皇宫第一季我太受欢迎了该怎么办情圣来了甜蜜十一月命系琴弦跑着去北京侠探白玉堂之诡狼奇案僵尸100:在成为僵尸前要做的100件事天空之蜂东北往事之我叫赵红兵泰王纳黎萱5退场:安乐死的权利索命厨师亲心唤我心她的一生2011布朗夫人的儿子们:2011圣诞特别篇危险的恋情陷阱边沿一叶小舟风再起时温馨家族海蒂和爷爷家宴2014

 长篇影评

 1 ) 本片解析——糜烂的上流社会

由于这部电影以真实事件为依据、以小说故事为蓝本而拍成的,因此出现了很多与实际情况不兼容的情形,在此表示理解。
本片最大的亮点无疑就是“乱”。多条故事线索并行足够让不擅长线性思考的观众们为之抓狂。看此类电影也是有技巧的,如同解题。现在需要理出一条主线,也就是黑色大丽花案件的本身。

少女Short死于谋杀。核心问题:她是被谁杀死的?这个答案无法直接得出,需要积累证据。通过她认识的人获得证词,依次得到了拍色情电影、勾搭上女2(忘了名字了先这么叫)及家人、以及中间一堆乱七八糟事提供证据证实推测。最终找到了犯罪地点和凶手——色情片外景地,河边的几个木房和女2的母亲,一个挣扎的吸毒者。

主线OK。那么我们来看接下来的几条副线,也就是穿插进来的乱七八糟东西,依次是:女2家族隐情,以及来自最好的朋友的谎言(其实就这么点)。
先讨论这户有钱人的发家史:女2父亲靠投资建筑影视城发家,认识了母亲目的是为了钱;而且搞的是豆腐渣工程,这样才能多赚钱;母亲生活在挣扎之中,和家中的佣人偷情是其唯一的乐趣所在。出于嫉妒父亲将一份危险性很高的工作交给这位佣人,发生事故导致其毁容。后来该佣人在拍摄色情片的地点和Short姑娘勾搭上,被女2母亲撞见。两人联手杀死了少女。

关于好友的谎言:这里实在太复杂,真心没太看懂。但是能明确的一点就是男2是被那位佣人和女2联手杀死的。女1算是被男2解救的人?所以选择了在一起。但是前提是还一屁股债,为此男2不惜去抢银行或者其他犯罪,包括开头时杀死那两个人。最后勾搭上了女2,出于某些原因(也许是某些事情败露),最终被杀死。

大体上捋出这3条线故事就瞬间明朗了。这时我们不得不注意这部电影想反映什么了。
40年代的美国,是富裕和金钱的代名词,借二战的机会发家,社会繁荣空前。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只需为怎么“玩”的问题而烦恼。歌舞升平已被厌倦,人们追求感官刺激来弥补空虚的心。上流社会有权草菅人命,目的只是为了娱乐,媒体都是他们家开的:“名流贵妇自杀身亡”的报导,通讯写了的很多,却一句也没有说出事情的真相。女2的追求在我们看来多少有些不可思议:“我有幸见到一个和我长相如此相似的人,很想体会一下和她做爱是什么感觉呢。”这个年代当然无奇不有,但换做60年前确定你头脑不会有种炸开的感觉吗?
不错,这部片子想说的正是繁荣富裕的美国,究竟暗藏着什么畸态。
穷人是富人的玩具,荧幕是少女的杀手。整日寻欢作乐夜夜笙歌,“穷”的只剩钱了,也许正适合形容当时美国的上流社会。杀人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恶意的玩笑”。

影片的最后的结局,我觉得是本片的败笔了。男主杀了女2,和女1好上了以后居然完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女2最终获得了惩罚,大概是本片最后的良知了吧……

 2 ) Pizza,被踩过版本

有个朋友说他吃McDonald的双层鸡腿堡的时候,喜欢先抽一片鸡块出来嚼了,过后再剩一块夹面包当汉堡。我说我有个类似的习惯,吃Pizza的时候喜欢先挑着配料——香肠、虾、肉松、水果——依次试味,然后再和着cheese就着饼大口啃,看能不能在嘴里把之前试过的味道分辨出来。这法屡用不爽,主要原因是为了留下比较深刻的记忆,以证明自己至少清楚自己吃了什么,东西没有白吃,钱没有白花。

《黑》是就着一盘橙子看的。橙子有点儿酸,难说因此有点儿味觉遮盖效应,我从头到尾就没品出来《黑》的味道,更谈不上滋味的层次了。

配料其实是不错的,一大堆明星,Josh Hartnett,Scarlett Johansson,Hilary Swank,即使是稍微次一点的Aaron Eckhart,也在《Pay Check(记忆裂痕)》这部时尚大菜里面露过脸。当初就是冲着这些配料去看的这部片子,料想加在一起至少口味浓烈。

选角其实是没什么差错的,每个人的特色都比较符合人物的设计,除了Hilary Swank的角色如果让给Kate Beckinsale可能在形象上更过关,但后者的演技实在难以望前者两尊小金人的项背。Josh Hartnett一贯形象就是那种软弱好人,从《Pearl Harbor(珍珠港)》开始就从没变过,《Lucky Number Sleivn(幸运数字斯莱文)》是唯一一个例外,但都保持了同样的形象达四分之三个电影长。Scarlett Johansson越来越红,也越来越花瓶,从《Lost in Translation(迷失东京)》以后,她的电影我只漏过了《A Love Song for Bobby Long (给鲍比.朗的情歌)》和《The Perfect Score(超完美夺分)》,这个结论是有事实基础的。Hilary Swank的演技的确不错,从性别认同障碍到女拳王,这次又是一个心理扭曲的富家美女,她如果谦虚她的角色范围不跨越,所有女演员恐怕都算是性格演员。Aaron Eckhart长得很像Sean Bean,不过比后者暴烈多了,但也恐怕是因为如此,厚重和内敛的后者才更有味道,暂且把这个归于年龄因素。

可惜了,这么好的配料,结果拼出了一个怪味大饼,而且好像还被汤泡过,绵绸又淅沥。

故事其实主要就是两条悬念线。一个是Lee(Aaron Eckhart 饰)到底有什么秘密,另一个是妓女Dahlia到底是谁杀的,这两条线结果到最后都不算有交集,或者说,交叉得极为勉强。Lee的秘密,事先毫无铺垫,在秘密被发现之前,这条线几乎是由Kay(Scarlett Johansson 饰)不知所云和Dwight(Josh Hartnett 饰)的不知所措堆出来的。如果把开始拳赛理解成一个隐喻,到最后也没找到一丝对应,让人狐疑这开场十分钟拳赛存在的理由是不是为了给某个假牙公司打广告。Dahlia的死算是一个惊悚点,但除了现尸的那几个镜头,过后这条线的运转几乎是漫游。那调查就外行人来看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乱敲撞运:没有警察与杀手隔着时空的心理对话,没有快速的排除和集中,Dwight的调查慢得一塌糊涂不说,到同性恋俱乐部里面的暗访更像泡吧调情,居然在此还给最终老boss Madeline(Hilary Swank 饰)勾搭上了,然后出去开房,说了些半通不通隐晦莫深但又和谋杀案件毫无关系的情话。支边末节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但又没有被有机地结合在剧情中,完全和故事无关,且占用大量的胶片,全体龙套都跑成布景了,这个实在有点儿浪费预算。

电影人物的塑造也是极为失败的。Josh在Kay面前守身如玉,面对Madeline还没坐怀就乱了,这君子和色鬼也太重合了,完全没点儿过渡。Kay的历史非常不堪,照理来说她对Josh动情至少需要一些比较强烈的过程和事件,但影片中他们在Lee复杂的眼中有个礼仪式接吻之后,Kay就直接摊牌了,这只能理解为导演安排的强迫性一见钟情。Aaron的角色最为苍白,除了一个很疯狂的拳手之外,他根本是游离于整个故事之外的人,当然最后他的秘密被揭穿了,但这也无法解释之前他对Dahlia案件的痴迷和暴戾,仅仅透过Kay的口叙述一下他以前的历史是过不了逻辑关隘的。Hilary把Madeline这个深层次变态演绎得很有色彩,缺爱、扭曲、半疯癫,然而即使这样,这个角色的行事逻辑依然是混乱的,她杀人时的动机也是空中楼阁毫无有力的支持,她的出现让人感觉很意料之外,但丝毫都不情理之中。

看得出来,导演提到了东西,贫穷和富裕对人的伤害和扭曲,女人的弱势地位,人性阴暗面的极端畸形,最中心的,一个惊悚而悬疑的故事。可惜这么多料并不是简单的揉在一起就能够成为上佳的作品的,讲的故事不光要有结构,更需要内容,如果内容空洞,而结构又混乱的话,这种电影无论有再多的大牌,也是撑不起来的。《黑》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被踩过的Pizza,味道稀里糊涂,口感一块浆糊,尝过一次过后,再也不想光顾。

 3 ) 你终有一天会向炮友开枪

缓慢的镜头,仿古的光影,调查凶案的警员发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深陷案中案。帕尔马用慵懒的节奏揭晓几宗发生在40年代好莱坞的真实案件。
年代的背景在片中似乎可有可无,片中好莱坞富豪对希特勒的评论也只能算作男人权力在好莱坞和世界这两个大小空间的对比吧。
然而地域特点却对剧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破案几乎是按照男主角的视角进行),男主角似乎出身红灯区,影片的开头是他已经痴呆的父亲,然而没有母亲,我想,母亲这个未出现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投射到了那个悲惨的女孩——“黑色大丽花”肖特的身上。
肖特,她的绰号即是本片的片名,同时,对她的情感也贯穿了本剧互不关联的两个案子。冰先生对她的情感不用说,从看她惟妙惟肖的录影带中幽怨的表情就能找到破案线索,火先生也是因为把对死去的妹妹的感情投入到破案当中(虽然最后他见钱眼开)。同样被她感染到的还有玛丽的生父,那个疤面人乔治,当然,还有玛丽,也因为相貌相似和她做爱。
这个在影片中没有活生生出现的女主角(要么是以尸体,要么是在录像回放,要么是在凶手回忆中出现)融合了这个黑色世界中最黑暗的部分(即玛丽一家的畸形)和人们想要珍惜,救赎的部分(冰先生和火先生对童年的回忆)。
她在电影中的另一个影子,则是斯嘉丽约翰逊演的凯特,凯特之前是个妓女,和黑社会老大鲍比混在一起,同样是受虐的对象(鲍比在她后背刻了DB),然而却读了历史学硕士,成了警员的妻子。导演善意地为她安排了结局,最终和冰先生终成眷属。
在竭力让观众同情肖特和凯特的同时,导演把玛丽放在了令人憎恶的位置,她和继父做,和肖特做,和冰先生做(也许还和火先生做),和被杀前约会的胖子做(没做成),这个富家女到处和男人做爱,放佛十恶不赦的蝎子,最后死在冰先生的枪口之下,然而,是什么造成这一切的呢?
相对于大丽花的案子,纳什和鲍比的案子到最后就像是点缀,只是为了增加观众的疑惑罢了。在这部黑色电影当中,真正想表达的,就是弱者那飘渺的人生。

 4 ) 《黑色大丽花》:浮华表象下的糜烂味道

《黑色大丽花》:浮华表象下的糜烂味道             ■ 文/火神纪

  尸体。灵魂。   没有什么能够被永远地掩埋。

  魂灵在歌唱着永远不停歇的忧伤。   我在落泪。偷眼旁窥。 ——火神纪。题记。

《无非只是一场梦魇》

  无非只是一场梦魇。我曾这么以为,我也曾想过用这几个字作为这部电影的标题。我在想,一部电影如果能在看完两个月之后还让你做梦的时候在见到它的话,那么,这部电影被称为梦魇也许也就不为过了。   仅仅只是一种暗示。昨天和朋友讨论关于某种阴秽癖好的电影,突然就谈起了这部电影。在我的印象里我一直觉得这是部挺文艺的电影;然而朋友说,做着一只小腿在跳舞还叫文艺呀,那种癖好阴秽得很。   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梦到了“大丽花”,黑色的,瑰丽地绽放在漫无边际的原野里。以她独特的方式绽放。身体被截成了两段;内脏被掏空;从嘴唇到耳根被切开;面无血色。纯黑白的镜头,而她,在黑白的镜头里绽放着妖艳的红。还有乌鸦那凄励沙哑而且饥饿的惨叫,瞪大着眼睛,突然跳起,拍着翅膀从我眼前飞过。   我突然就醒了。醒来的时候是半夜四点多的时候。房间里除了漆黑和时钟嘀嘀嗒嗒的声响之外什么也没有。我很少感觉到的害怕,就在这漆黑的床上紧紧地把我包围住了。我一直想写这部电影,只是,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开始。

  无非只是一场梦魇。大丽花的梦魇是在好莱坞的造星运动里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雨果的梦魇是笑面人那裂开的脸颊绽放在新时代美国的壁炉上;而也许,玛蒂是玛莎的梦魇,而大丽花则是玛蒂的梦魇,乔治是拉蒙娜的梦魇……这部电影仅仅只是我的梦魇,在我醒来的时候突然做的一场梦。所有的这些人在我的梦里做着他们的梦。   谁是谁的梦魇;谁又在谁的梦里死去。在我那繁华的梦里,绽放着的大丽花其实并没有死,就算仅仅只是躺在那里。可是在我的梦里她似乎活着,生命力强盛,美艳而楚楚可怜。所有的人都爱着她;她又爱着谁。那个死于印度上空的美国大兵是否真实存在,他永远也不知道有某个女子在某天夜里黯然地哭泣,仅仅只是为了对他的思念。

  梦总会有醒来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在醒来的时候跟我一样害怕呢。看电影的时候有点着迷般所迷恋的一切却在梦里让人害怕:我醒来的时候是在自己漆黑的小电影房间里,一片漆黑;大丽花也许只能在我的梦里醒来了,一片妖娆;所有的那些人,在大丽花死寂的梦里醒来,一片黯淡。   梦总会有醒来的时候;只是电影,除了在梦里之外,我们还能反复地咀嚼。也许,这就是电影带给我们最大的幸福了。

《关于零碎》

  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许有点心不在焉,或者是被这部电影那条被刻意弄得有点破碎的线索给弄迷糊了。我一直想写这部电影,可是我一直却没有动手,只是因为有些地方似乎还挺迷糊的,于是一直慵懒着。   直到昨夜的梦突然把我惊醒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还在一直想着这部电影。不然朋友那句不经意的话怎么可能会把这场电影给逼进我的梦里去呢。今天和朋友小海又突然聊到了梦。说到梦都是意识下的潜意识所释放出来的东西,我挚爱的弗洛伊德貌似在很多年前教导过我,类似这样的东西其实也许很重要,也许根本就无关紧要。可是我忘了他淳淳的教诲里有没有说,什么才是重要的而什么才是无关紧要的。

  近来似乎常常会梦见到电影,只是记得的只有两部。第一次梦见的那部电影是John Carpenter的那部《Cigarette Burns》,那时候看完那部电影已经很晚了,然后睡觉,躺在床上的时候依稀会梦见电影里那些零碎的镜头和我自己拼凑出来的剧情。然而似乎没有一次会像这次梦得那样真实而印象深刻。我可以完全记得梦里的那个大丽花的模样,我记得那个场景,那个模样,那种妖娆,那种风情;然而在梦里所有很美的东西在醒来的时候突然变得可怕起来。

  也许可以说,正是这部电影所给我留下的是一些如此零碎的东西,以至于在写这部电影的时候会有那么多的关于电影之外的东西一起出现在这些文字里。   零碎和杂乱,在某些时候,也许,可以显得很美。至少在这部电影里我找到了这种临界的平衡:纵然凌乱,纵然残暴,可是一切依旧很美。

《黑白胶卷里那个让人忧伤的女子》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许很难不去喜欢这个伊丽莎白的女子;就算这样的喜欢带着浓烈的悲悯味道。带有点羞涩和怯懦,有点放荡的张扬,有点渴望和祈盼,有点柔弱和哀伤。   纵然她第一次的出场显得那么诡异而骇人,纵然她出场的时候电影已经放映了二十分钟,纵然我们对她所有的一切只能靠着她在试镜时的那几个零碎的镜头里和她那部女同的三级电影里。然而,这似乎不能阻止任何人去喜欢她。

  这部电影用了很多的侧面描绘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电影也许也在侧面描绘给我们做了一个典型的示范。   也许。只是因为不够具体而显得朦胧而颇具美感;因为不够多的讯息足以支持起一个立体全面的人物形象而让这个人物形象可以更完美地停留在我们无尽的遐想里。   黑白色的胶卷充斥满了我们的视网膜里,而更多的颜色也许可以布满在我们的想像中。从视网膜到想像,这部电影在用它特有的方式完成了它所能完成的更多的事情。

  充满了怀旧味道的淡色调的运用,穿插着黑白胶卷所能带给我们的遐想。这部电影用一种侧面描绘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比那种直接的多角度的以及刻意和不遗余力的塑造完成得更成功。   那个关于“我再不会挨饿”的台词模仿;那个关于美国大兵的伤感但完美的情感故事;那个女同电影里无奈的羞涩表情;那个爬行着的哀求;那个坐在地上诉说着高雅却勾了丝的黑色丝袜,那个扯着勾丝部位的动作……很少人能不为这样的一个女子动心。因为朦胧,因为放荡,因为羞涩,因为哀悯。

  相比这些直观的描绘,也许,那些更间接的细节更能看到这部电影用心良苦的塑造。   比如李的疯狂,在看着那部女同电影的时候那个让人难受的表情时摔门而出的动作,或者独居时满墙上的相片,或者发誓要抓到凶手时脸上坚定而无助的表情。   比如巴奇在看同样的镜头上脸上时时闪现的不忍的表情,或者当他和富商的女儿玛蒂搞在一起之后凯对他的指责,因为玛蒂和大丽花如此相似而爱上这个女子的行为让人感觉可怕,或者最后他开枪打死玛蒂时的坚决。   再比如女人们对大丽花疯狂的模仿行为。玛蒂,这个并非第一次模仿她的却模仿得最像的女子。等等。

  很多的侧面描绘都在丰满着这个陌生而熟悉的女子。也许,在试镜的所有镜头里的大丽花显得非常地做作;也许,在她父亲的谈话里我们可以感知到她的家庭生活也许如同所有的悲情电影一样充满了忧伤;也许,在与她同住的女子脸上那愤愤不平的表情里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她也许并非如同我们想像中的那样美好。   然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阻止我们去喜欢这个女子。也同样,所有的这一切也都不能去阻止我们一发不可收拾的悲悯情感。忧伤,仅仅只是因为这个陌生的女人做着的所有事情在我们看来都是不被允许而且让人郁闷的。

  很多时候我曾想在这篇文字里说,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我爱上这个女子,这个只能存活在黑白胶卷里的让人忧伤的女子;然后我会像李爱上玛蒂一样地爱上另一个女子。纵然在凯的眼睛里,这样的爱让人作呕,这样的爱充满着阴秽的欲望和可怕的情感。   只是,更多的时候我们似乎无力去阻止自己的欲望。而且我们常常会把这种可怕的欲望隐藏起来,不为人所知罢了。

《〈笑面人〉的图腾》

  今天看电视的时候在某个娱乐节目的背景上我又一次看到了这个图腾。欢笑,以及裂开一直到耳根的脸。看似轻快,然而因为刚刚看完这部电影而对这个图腾的印象很深以至于看起来有点啼笑皆非的感觉。   电影里在很多的地方都能看到这个在雨果作品里的头像。壁炉上、电影里的电影银幕上、杀死大丽花的那个阴暗狭小的房间的墙壁上、以及巴奇的回忆里、拉蒙娜在描绘那场骇人的虐杀时脸上的表情里。

  电影里的电影,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1928年的那部《笑面人》。也许我更关心的是坐在观众席上的那两男一女。紧张的女人抓起旁边的两个男人的手,害怕而担忧的表情。然后后来的笑面人也许就不再那么温情了。

  壁炉的笑面人多少带点诡异,而到了屠杀场里的那个笑面人则有点骇人了,而在拉蒙娜诉说时的脸上则显得悲悯,在大丽花的脸上却是一味的可怖。   这部电影用笑面人的图腾把整部电影的所有零碎都贯穿了起来。这部电影在叙述上加入的支线把剧情弄得有点晦涩难懂,然而,如果用这个图腾来解散读这部电影的话,其实,这部电影的很多疑惑都能迎刃而解了。

《浮华表象下的糜烂味道》

  梦想、爱、贪婪和堕落。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所要讲叙的所有了。   大丽花最终没有能够在她所渴望的好莱坞道路上绽放,而绽放在好莱坞南边的空地上,以一种如此妖娆的方式绽放着,或者绽放在所有那些后来者的追崇上,在所有的酒巴、歌舞厅和最时尚的地方,长长的黑色的头发和放荡的身段也许都是她绽放得最妖艳的模样了。   华丽的好莱坞庄园和在玛蒂所述说的那种糜烂的底层里,也许,有着许多更不为人知的故事。   把真实的案例搬上银幕对于好莱坞来说似乎并不是新鲜的事情,而找到一个好的素材,好的原著小说,好的导演以及好的演员最终完成的好的作品并不多。这部电影,在这方面来说,也许应该算是比较成功了。

  这的确是一部让人着迷的电影。就算有些血腥以及有点残酷。大丽花在好莱坞大道上所遇到的事情也许有些超出我们的承受力,然而,在好莱坞繁华的表面下,有多少类似于大丽花的女子抱着美好的愿望和梦想来到这个地方,每一年、每一天、每个地方、每个降落在这个地方的女子、每个白天醒来有点失落的梦。   好莱坞是个造梦的最好工场,也是一个最残酷的屠宰场。只是更多的屠杀在于那些美好的浮华下,用一种不流血的更不为人知的方式和没有尸体的暴虐时时刻刻进行着。

  美丽如大丽花;羞涩如大丽花;忧雅如大丽花;困惑如大丽花;悲悯如大丽花。逝者如大丽花;活着,也许也如大丽花。   梦总会死去,然后醒来,发现一个我们也许根本不愿面对的现实,生活在梦死后会依旧继续。好莱坞的残酷童话告诉我们的是,我们都活在自己的梦里,醒来后,也许,都将跟我一样,醒在一个黑黑漆漆的小黑房里,搂着棉被然后想起某些事。   而在梦里,所有的美艳不可方物的绽放,在醒来的时候,都会让成可怕而让人伤感的东西。   好莱坞每天都会从世界各地迎来许多的大丽花,她们也都将以自己的方式死去,死在好莱坞的庄园里,以各自的方式。只是,没有一个人能死得像大丽花般的诡异而妖娆。   浮华表象下的糜烂味道,在笑面人那裂开的脸上,在大丽花黑长的头发里。腐臭,却如此迷人。

2007-03-23;丁亥年癸卯月丙辰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The Black Dahlia》   ■译名:《黑色大丽花》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Brian De Palma)   ■主演:斯嘉丽·约翰逊(Scarlett Johansson)/乔什·哈奈特(Josh Hartnett)/希拉里·斯万克(Hilary Swank)   ■类型:惊悚/剧情/悬疑/犯罪   ■片长:120分钟   ■国家:德国/美国   ■语言:英语   ■发行:环球影业   ■上映:2006年9月15日

 5 ) 黑色大丽花凶手找到了?你不会想像她那样。。。

<图片1>

这几天被刷爆朋友圈的就是一名妙龄女子在北京一酒店遭陌生男子袭击,被拖拽掐脖的事件。同时,女性朋友独自在外的个人人生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即时的热点热搜!

这事除了过去两年可怕悬疑的蓝可儿事件,也不禁让人想起了到至今仍然是个谜的1940年代轰动世界的黑色大丽花夺命悬疑命案。

这宗案件的受害人也正是一名妙龄女子——年仅22岁的女演员伊丽莎白·萧特(绰号:黑色大丽花)。然而,当年她遭遇了怎么样的毒害而惊动了国人呢?让我们给大家一一回顾这种惊悚血腥,堪称是二战后美国加州最骇人听闻的离奇命案。
<图片2>
在1947年1月14日的清晨,伊丽莎白·萧特被发现陈尸在洛杉矶南诺顿大道的3800道上。当时尸体被发现的时候,由于尸体身上的血已经完全被清洗到无血迹而呈苍白状态且尸体周围根本没有任何的血迹可寻,因此还被人误认为是人形模特。由此可知,这个草坪并不是命案的第一现场,尸体是被移尸到这里的。

而让人震惊的是,死者生前曾遭受到无情残暴的凌虐。她的胸部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整个嘴唇被割裂到耳边,脸上形成了一个惊悚的小丑式笑容。她的尸体被完美地分成两半,脊柱在第二和第三节腰椎间的位置被分开,体内器官完全取出。这无疑让人不得不毛骨悚然。

<图片3>

然而更为离奇的是,在发现其尸体的9天后,《观察家报》收到一封匿名信件,而信件上的内容是由电影报上剪拼而成的“这是大丽花的财产,还会有信件寄来的。”

<图片4>

除了这封匿名剪贴报信件,里面还附上了萧特的出生证明、社会保险号、快照还有一个旧的通讯簿。

<图片5>

警察曾经试图想从这些寄过来的纸张中找寻到一点关于犯罪嫌疑人的线索。然而,犯罪的人非常聪明地用汽油把纸张上的一切指模都消除掉,不留下一丝痕迹。

随后,罪犯依照之前信件上的承诺陆续给警察和新闻记者寄来了更多的信件。其中罪犯公然挑衅起了警察,在一封信笺上面有了第一次用手写写了几句话:“周三,1月29日上午10点是一个转折点,(我)要在警察那里寻找开心。”并落款为“黑色大丽花复仇者”。

<图片6>

警察们也不是省油的灯,一路的追踪下去:

<图片7>

在萧特来到洛杉矶之前,她曾经在圣地亚哥和一个叫罗伯特·曼利的人在一起。并且曼利还曾经带萧特上了洛杉矶比特摩尔酒店。

<图片8>

很显然地是,这家酒店是萧特生前来的最后一个场所。而这起事件之后,这酒店还“闹鬼”了——多位旅客说曾在酒店的大堂里看到黑色大丽花的魂魄。

而根据其他目击证人的说法是,当曼利把她送到酒店之后。萧特就到了皇冠烧烤吧,但这吧如今已经改名叫银河吧了。

<图片9>


那么,谁才是这宗案件的嫌疑人呢?为什么已经过去70年了,到如今这案件仍然是一个谜而无法解开呢?当然,带萧特到酒店的罗伯特·曼利肯定是这起案件的第一嫌疑人。但是,他却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在萧特死亡时间之前,他已经回到了圣地亚哥并通过了测谎仪的测试证明他没有说谎。而更要提及的是,曼利还需要到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因为他的老婆说他如今出现了幻听。
<图片10>


而另外一个嫌疑人就是约瑟夫·杜迈斯,他声称在萧特死之前曾经和他喝酒喝到断片。这货也曾经声称他是杀害萧特的凶手,然而其实他在萧特死的那天都在军事基地里面,所以他根本不可能犯罪,也排出了他的嫌疑。
<图片11>


而第三个嫌疑人是乔治·荷度,这也许是整个案件中最有意思的一个部分。

<图片12>


而乔治的儿子,史蒂夫·荷度在当年黑色大丽花事件发生的时候仅仅才5岁。成年之后成为了洛杉矶警署的探员,并开始调查大丽花事件。随着调查深入,他发现自己的父亲就是黑色大丽花的杀人凶手。

<图片13>


在乔治的家里有一个秘密房间,这个房间他是不允许小孩进入的。
<图片14>

当回顾整个事情,史蒂夫给他的父亲做了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明。乔治·荷度他曾经在医学院学过外科。虽说这样的关联证据很弱,但记录显示,乔治·霍德累计手术时间超过700小时,所以半体切除手术对于他来说应该不难。这也证明了他有解剖分肢尸体的能力而这也是整个案件中重要的一个点。
<图片15>

即使乔治是一个非常忙的医生,他的私人时间活得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花花公子——因为来自他种子的11个小孩却有5个不同的妈。他为好莱坞名流开了一间专治性病的诊所。因为专业能力,总能让他认识一些好莱坞明星。他的颓废派对也是臭名昭著,在其中一个派对上他认识了伊丽莎白·萧特,后来他俩还谈过恋爱。

<图片16>

而史蒂夫也找到了一张萧特的照片,并相信这照片是他爸爸所藏的。但这些照片在最初被检测的时候,一个专家说这两张照片有85%的吻合度因此认为这照片并不是萧特。然而,到了2014年后这照片被重新检查的时候,专家却改口了说这照片由于有90%到95%的吻合,因此是萧特本人的照片。

<图片17>

并且史蒂夫还指出他父亲的笔迹和黑色大丽花的笔迹相似。但是,这两种笔迹在专家看来,却不能得出一个确凿的结果。
<图片18>

即使不能确定乔治是杀害萧特的凶手,但能确定的是乔治也并非一个好人。因为他没良心到性侵犯了自己女儿,因此被控告了。

<图片19>

而有意思的是,警察曾一度怀疑乔治就是杀害萧特的凶手,因此在他的家装上了窃听装置。而在窃听过程中,警察曾听到了这样的一段话:
<图片20>

假设我真的把黑色大丽花给杀了,他们现在也不可能证明是我杀的。因为他们再也不可能和我的秘书交谈,因为她已经死了。

并且还录音到了他和检察官办公室有勾当关系。也就是说乔治曾贿赂警察,即使这事并没有被证实。



“这可是我看过和执法机关之间最好的交易!并且我希望能够和检察官办公室打点交道。”

这也可以证明为什么这案件会突然叫停且全部相关的证据突然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2012年,史蒂夫·荷度和一只警犬回到了他儿时的房间。在那里,警犬闻到了人类的留下的气味。而且土壤样本也对人类遗留这一事做出了有效的支撑证明。

<图片22>

即使这些土壤样本并不能证明乔治就是杀死黑色大丽花的凶手(因为她并没有进行埋葬),但也可以证明他和杀害大丽花的凶手并不是陌生人的关系。

<图片23>

史蒂芬·荷度想要在他之前的房子继续挖掘更多的信息,但是如今房子的主人拒绝了他的这个要求。

且看起来这案件永远都不会官方性地解决掉。。。。

即使是洛杉矶的地方检察官也只是有个人发表道支持史蒂夫对他父亲的控告。
<图片24>

在史蒂夫的调查结果下,我会毫无保留地申请控告乔治·荷度两项谋杀罪状。——洛杉矶地方检察院,史蒂芬·凯伊。(2003年)

如今,即使还没有人知道杀害伊丽莎白·萧特的凶手是谁或者还有很多问题还是一个谜。但如今这案件仍然处于关闭状态。

<图片25>

过去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这案件也许永远都会是一个谜。但是,单身女子独自在外仍是需打醒十三分的精神,时刻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本文发自 今日看点, 点击查看更多详情http://www.todayfocus.cn/p/7982.html

 6 ) 空虚的气氛,糜烂的气氛,原罪的气氛……

我想四十年代的美国和现在的中国可能有那么一点点像,都有黑心房地产商,都有娱乐圈的罪恶黑幕。那个年代的某些房地产商用烂木头造房子,而中国的某些房地产商现在则用毛竹代替钢筋造房子。那个年代的美国娱乐圈里有“黑色大丽花”,我们这个年代的中国娱乐圈里有张钰。呃,这个对比好像不太好。中国娱乐圈里肯定有更像“黑色大丽花”的女孩儿…… 好像有点儿扯远了,说回电影《黑色大丽花》。我现在心目中的经典电影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制造的气氛一定要靠谱儿。气氛就是功力,气氛就是一切。而《黑色大丽花》的气氛让我着迷,那是空虚的气氛,糜烂的气氛,原罪的气氛…… 估计这部电影的主题之一就是财富的原罪问题。巨大的财富背后必有巨大的原罪?没有那时的原罪就没有今天的“快乐胖人国”?中国现在的某些富翁的原罪会创造出怎样的未来?这个问题太大了,不去探讨了,也探讨不明白。 还是说说本片的另一个主题吧,那就是背叛,这是人性的原罪。我对以“背叛”为主题的电影有着莫名的迷恋,当然,前提是这部电影的气氛一定要靠谱儿。为什么我这么迷恋“背叛”这一主题?是因为我现在的生活太过平淡无奇,我内心邪恶的那一面还无从施展?还是因为我是一个“人生模仿艺术”理论的蹩脚信徒? 最后再说说我的一个疑惑,本片的结局让我产生这样一种错觉:这一切的一切,是不是只是一个恋尸癖者的呓语?

 短评

不好玩。

4分钟前
  • [已注销]
  • 较差

【B+】说实在的,帕尔玛的镜头功底我都不想再夸了,“无懈可击”四个字我已经说腻了。裂焦镜头、推拉视点、划像转场、第一人称、B级情色、迷影情结,以及第21分钟处那个精致的长镜头(帕尔玛对于长镜头的选择和执行也是最顶级的),他将一切作者元素(除了分屏)融入到他最擅长的黑色悬疑类型中,迸发出无穷格调。当然,最可惜的永远是文本,这也是帕尔玛一贯的通病了,只不过在《黑色大丽花》里暴露的特别明显:线索繁杂,人物众多,却无一深刻。精美的摄影、灯光与布局也只是过场,故事宛如牛皮筋一般在帕尔玛的手中越扯越没劲。所以真正可惜的部分在于,如果文本结构优化或是影片时长更加充裕的话,那本片最终所呈现出来的质量,是绝对不会逊于《十二宫》和《唐人街》的。

7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同觉得大丽花是政权腐败下的牺牲者,但是这部电影实在太糟糕。

12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较差

帕尔玛比较失败的作品,演员的演技也是一个问题。

16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刚看见尸体时还真吓了我一跳。

18分钟前
  • danyboy
  • 推荐

《黑色大丽花》之于布莱恩德帕尔玛就像《十二宫》之于大卫芬奇,都是被严重低估的惊悚悬疑类型片佳作。一个电影讲了三个案件,三案并进又互有交叉,剧情繁复信息量巨大,可见布氏叙事和掌控节奏的能力有多厉害。第21分钟处用一个长镜就讲述两个案件,牛逼极了,堪称神来之笔。

19分钟前
  • Don't Panic!
  • 力荐

『洛城机密』的高素质~~~~

22分钟前
  • 王斯王
  • 推荐

我想,德·帕尔玛应该获得比当前略高一些的地位。

23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同为洛城四部曲,抛开视听层面,单谈文本改编,《洛城机密》更优。本片叙事意味不明,铺陈却没能厘清线索,拎出主线,导致情节冗繁,节奏失效。

27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友情提示:单身女士谢绝深夜观看

29分钟前
  • 大猫
  • 较差

被殺害的蕭特從來沒有涉足色情行業。這都是赫斯特報業集團製造的謠言。

32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说实话,没有看太懂

3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值得一看,仿古仿得很是那么回事。我爱斯嘉丽约翰逊,她很美。

39分钟前
  • Arch-Murder
  • 推荐

http://www.66ys.cc/bd/20130301/24912.htm

41分钟前
  • 南团
  • 较差

叙述太乏味了,以至于看的时候一直昏昏欲睡。导演对悬疑的铺垫乏善可陈,演员都是来走场的。

46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这竟是真实故事:明星梦的少女,吞赃款的条子,变态富豪,纵欲千金,皮条客,检查官,互相撕扯中掀出杀人迷局的真凶:一段有关雨果《笑面人》的陈年情史。看完此片再度凝视“hollywood”的大幅璀璨招牌,似乎看到了上空盘旋着吃人不吐骨头的巨大黑色漩涡。

47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一场对著名罪案的另类想象,也许只是子虚乌有捕风捉影,但观众不难感受到米国梦的空虚冰冷。大丽花如同所有做明星梦的美国女孩一样,可结局却异常绝望残酷,都是她的错吗?病态的社会里有太美的梦有时是危险的,她的死像是一记响亮耳光,打在伪善社会的脸上,而凶手至今不知所踪像一个隐喻,告诉人们正义可能比罪恶更脆弱不堪。

49分钟前
  • 瑞波恩
  • 推荐

他们居然说希拉里斯万克像黑色大丽花

53分钟前
  • 浑浊儿
  • 还行

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很多电影儿里的凶杀案都设定凶手要留下相同的符号或是画面。。。他们是傻逼吗,是佐罗吗,是看豆瓣电影后的mark吗?!另外这位男主角真心很牛逼,他无需去侦破案件只用找女人打炮儿就可以发现线索了,真的很先进呢亲。

58分钟前
  • 一枚苏热姑娘。
  • 还行

4.5,结局不讨好,Hilary Swank偶滴女神!!!拜倒

60分钟前
  • GOGO Dr.Gor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