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一日2020

HD中字

主演:Gredivel Vasquez,Mário Filipe Neves,Sagar Kadadevarmath,Abdulla Basha,Karim Jovian,Frally Fratelli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浮生一日2020 剧照 NO.1浮生一日2020 剧照 NO.2浮生一日2020 剧照 NO.3浮生一日2020 剧照 NO.4浮生一日2020 剧照 NO.5浮生一日2020 剧照 NO.6浮生一日2020 剧照 NO.13浮生一日2020 剧照 NO.14浮生一日2020 剧照 NO.15浮生一日2020 剧照 NO.16浮生一日2020 剧照 NO.17浮生一日2020 剧照 NO.18浮生一日2020 剧照 NO.19浮生一日2020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们见面吧”

10年前,没能第一时间观赏2010年的浮生一日。10年后,以无比期待的心情等待2020年浮生一日的首映,甚至在招募之际设想将自己的2020年7月25日的日常呈上。

4年前看完《浮生一日》后,它便成为我的人生影单之最,至今仍是我时不时拿出来翻看的治愈神片。怎么说呢,自己的日常极易厌倦,别人的日常却看不厌,可能是“窥视他人生活“的新鲜感在作祟吧。很多很多片段都已经可在脑海里,包括此次出现在《浮生一日2020》里的两个家庭。

一个是Alex,10年前是母亲要求起床打扫卫生的叛逆男孩,10年后是躺在瓷器里悄然无声的天使,10年前后均由母亲的镜头呈现,但他早已不是他了。恰好今日翻阅《查令十字街84号》,1个月前的信中弗兰克才表露妻子对成为祖母的期望,1个月后的信中便是弗兰克的死讯。人生无常,亦无奈。

另一个是起床后为妈妈点香敲钟的日本男孩,如今,他与爸爸身边又有了另外两位女士的陪伴。第一个镜头并没有认出他,是后面说着“爸爸再婚了”的时候才突然想到。幸好,幸好。

2020年“魔幻之年”,人们通过远程视频相聚一堂。10年前的影片没有中国元素,10年后的影片有中国的老人、清洁工人以及车厢中的“今日已消毒”。

2020年,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在前面加上一句“由于疫情...”。由于疫情,我在家待的时间是自高中住宿后最长的;由于疫情,我在家度过了大学阶段的最后一学期,没能拍摄毕业合照;由于疫情,我在家备考复试,通过远程视频完成了毕业论文答辩以及研究生复试;由于疫情,我感受到了太多太多普通人的不易;由于疫情,我知道了日常真的来之不易……

2020年7月25日,我与半年未见的本科室友们相约见面。在这一天中,我们尽情地分享与宣泄疫情期间的苦与乐。在这一天中,我也做了无比重要的事。

2020年对我来说也是极其特别的一年,本科毕业、研究生入学,体验极多、收获极多,但感受最深刻的是时光匆匆、人生无常以及亲情可贵。

生、死、爱、惧、拼,此乃日常。希望未来能看到《浮生一日2030年》、《浮生一日2040年》、《浮生一日2050年》……最重要的是,我能过好自己的日常。

 2 ) 延续十年 仍是一日

也许纪录片真的能成为时间胶囊,这可能也是人们发明影像的目的之一。十年,足以在人生长河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的人用十年的时间走出了丧妻的阴霾,有的人却在十年后将余生永远的封存在了骨灰罐里。在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继续用这样的形式来记录普通人的生活,是极其富有纪念意义的。虽然因为载体的局限性做不到全能视角般的包罗万象,但那种代入感比2011更为强烈,“尽管没有自己,我们无不参与其中。”当个体如同飘零的船只,在时代的洪流中颠沛流离之时,看到周遭尽是哀鸿遍野,便更觉怆然。可能这也是我失去了观赏2011时那份轻松心情的原因。

因为一场肆虐全球的病毒,这一年很多人的生命轨迹就此改变了。病与死,在这一年被太多的提及着,也被太多的经历着。纵然能怀着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学着以平常心去面对,但联系到个人体验时,终究还是思念的闸门被开启,悲伤溢满了屏幕。可以平静,但不能麻木,不能习惯。这让我有种活着的实感。

当然,影片也延续了2011里对“生之喜悦”的刻画,给每只蜘蛛起名字的大叔、卡着时间点去追火车的少年、在旷野中放飞鹦鹉的少女……还是有这样灵动的瞬间,让你觉得生命的每一刻都充满了奇迹。但或许是因为赶着提交Sundance电影节,整部影片的逻辑叙事上不如2011般平顺又细腻,削弱了几分巧思,着实有些可惜。

泰戈尔说,“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然而人类即使明知道万事万般留不住,却总是很天真、很执拗的想定格点什么。从炼丹术到福尔马林来追求永恒的肉体,再到研究上载人类的记忆存于介质中导入AI的技术来追求不息的记忆,无一不体现出了这一点。可能影片这种形式就是一个起点吧,哪怕是记录片刻虚度的时光,也在庞大的无意义中给自己留下了一点痕迹。我不知道在生命尽头接受审判时,会不会有走马灯式的回顾,但至少这些零碎的片段,也是一种对时间无声的抵抗,拼凑出了属于自身独一无二的人生图景,而当这些图景互相映照,如同点点繁星铺满整个天空,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无垠大海,最终则谱写了出了有关全人类的生命史诗。

 3 ) 又得浮生一日凉

多年之后的人们回忆起2020,不知道记忆中最深刻的事件会是什么。疫情带来太多生活上的改变,仿佛为周遭喧嚣按下暂停键,又仿佛促进social media井喷式的发展。

《浮生一日》2.0版大概主要记录了十年之后,人类日常生活因新冠疫情引起的这一最大改变。当然还是包含了同一日之内,地球上192个国家内发生的生老病死,斑驳陆离。小到一日三餐的制造,大到各种游行暴乱的镇压,尽在其中。似乎为了拉一条时间主线,此次纪录片的设置由不同肤色婴儿的出声啼哭拉开序幕,到不同年龄苟延残喘的重病患者叙述活着的真谛结束,在一天之内刻意回顾了我们的一生。

十年的时间能改变很多东西,每天起床为媳妇上一炷香的日本男子重组了家庭,每天喊带着起床气儿子吃早饭的母亲开始对着他的骨灰盒发呆(死于新冠);十年的时间又改变不了多少东西,贫民窟里的人们仍然为一日生计绞尽脑汁,说着爱或不爱的情侣们依然忙着求婚或者分手。这其实也是我们生活最无奈和可悲的地方,人们很难对日复一日的日子进行复盘,进而企图做出多少改变。只能任由时间推着,按部就班前行,直到走向死亡的终点。

镜头记录了很多新冠疫情之下人们的真实生活情景。坚持自律的中年男人试图通过居家健身为尘封的心灵打开一扇门,打了鸡血的中国人集体喊着各种口号、做着各种晨操誓与疫情抗争到底,静坐天台凝望天空的女子假装与上帝对话来揭开这一谜团,社交媒体的红人儿们在屏幕前大放异彩大放厥词。细细想来,这一切也只是人类在大自然给出了课题之后的下意识反应,上千年来皆是如此,u must find a way out,因为要不然也没办法。

话说转眼之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同时也恰逢自己和同僚们的节日---教师节。讽刺的是,依然受新冠疫情困扰处于静默管理状态,政府号召文明安静过一个祥和节。其实这样也挺好,我们一方面天天再向生活要仪式感,一方面又被各种繁文缛节搞得苦不堪言。没事还得多想想老天,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一切便也想通了。

浮生若梦,人生几何?不如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今夜三更月,又得浮生一日凉。

 4 ) 是交响乐章,亦是摇篮曲

2011年,一部没有主角的纪录片《浮生一日》上映,这部特殊的影片由来自190个国家的网友拍摄的视频剪辑而成。那时,UGC的概念还没怎么出现,在那个我们都还用着QQ空间和人人网的时代,它火爆一时。

2021年,圣丹斯电影节因为疫情转移到了线上,我得以在线上看到了《浮生一日2020》的首映。而这时,UGC的视频充斥着网络,QQ空间和人人网早已被抛弃,我们可以在某音和某站上刷到千万种他人的生活。

看到豆瓣上有人说,看这部片子就像刷了两个小时的抖音。我仔细想想,似乎不无道理,但我依然无法不爱《浮生一日2020》。

《浮生一日2020》依然由凯文·麦克唐纳执导,收到了来自192个国家的32万段视频素材。和十年前的《浮生一日》一样,《浮生一日2020》的故事依然围绕着爱与恐惧,由晨曦到夜晚,由出生到死亡。但似乎又多了一些东西,它有着更强的时代性,似乎更加宏大了。

而对我们来说,最直观的区别就是,这次出现了大量中国的画面。在影片开始没多久就出现了中国隔离酒店的画面(之后出现了一闪而过的汉字),是通过猫眼拍摄的。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北京清洁工的一天,清晨物业带着他们一起唱《小白杨》,之后一个女业主让他擦游乐设施里的滑梯,擦完后拍摄者问他:“有人对你说谢谢吗?”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沉默了。影片的最后又出现了他收工的画面,夜幕降临,他独自行走着,周而复始。

我觉得《浮生一日》这一系列电影最显著的特质是全片大部分由主观视角来呈现,是主观视角的集合,对我而言,它意味着“民主化的影像”。

我不由得想到去年平遥电影节上映的一个纪录片《烟火人间》,它是由800多个快手短视频剪辑而成的,试图展现当代中国普通人的群像。而对于这种UGC视频合成的影像,最重要的莫过于素材的选取和拼接,如何能丰富却不凌乱,真实而不片面,让每一个小我汇入到一个更加生动的大我之中。

就像影片的名字一样,《浮生一日2020》被深深地打上了2020的烙印,无数的影像都和疫情、游行、暴动相关,也不免陷入到对社会关系、种族问题、生死无常的思考之中。

一个库页岛的男人跳进溪水中说着:“我最恐惧的事,是生命悄无声息地逝去,我的名字在世界中像从未存在过。”一个隔离中的男人每天都到天台,等待着和对面他喜欢的女孩打招呼。一个孤独的独居老人给家里的每个蜘蛛都起了名,他说那是他的朋友们。

除了对疫情本身的展现,影片也呈现出了些许对疫情的思考,很多人都传达出了自然主义的观念。影片的一段画面非常有张力,将那些非自然培育的生物与大自然的毁灭力量并置,养鸡场的鸡在流水线上如统一化的工业产品,紧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电闪雷鸣。

而大量的BLM游行画面让影片拥有了难以抹去的政治色彩。

一个开着车的黑人说:“Go left. That's Also my right.”一个黑人女孩谈起警察在狱中打伤了一个老兵的新闻,控诉自己的两个哥哥也是在狱中死亡。

在疫情和暴动中,大自然和人类都在不安地躁动着。

这部片子也将无数真实的悲剧搬上了屏幕。在看之前,我不会想到,原来十年前《浮生一日》中的一个小男孩Alex会在去年年初死于新冠,永远活在了他的24岁。她的母亲拍摄着电视机里十年前的画面,然后将镜头转到了旁边桌子上的骨灰盒,然后轻轻喃喃着:“他永远和我在一起。”

对于纪录片中的悲剧,我永远无法像看剧情片一样进入审美状态,因为它是活生生的。

但《浮生一日》中对于悲伤的展现十分克制,我对清洁遗体的一段画面印象深刻,在那里工作的人每天要清洗几十个遗体,那些僵硬的不知名的遗体在清洗之后被草草埋葬,似乎路人都习以为常,就像无数的悲欢离合,都只是量子波动的一次涟漪而已。

一个戴着呼吸机的韩国男生用极其轻松的口吻说:“虽然我已经活着,但人们对待我就像我死了一样。”但紧接着他又说:“但这OK,因为能活着,能呼吸就足矣。”

在电影《时时刻刻》中,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丈夫问她,为什么她的小说里的角色总要死一个,伍尔夫说,死去的人向活着的人彰显生命。而《浮生一日2020》中的死亡,那些被疾病和时间的洪流席卷而去的生命,告诉了我们生命存在本身的意义。

而生命存在本身的意义,或许就是像影片中一个热衷于追火车的男孩般,跑到荒郊野岭等待行经的火车,他也不坐,只是单纯等待着火车经过,然后一个个地数着。他等了一整天,终于等到了七趟火车。那一刻,他兴奋地笑着,像一个初降于世的孩童。

在这个悲伤多了一点的年份,我们依然没有忘记快乐的模样。有人奔跑在草地,有人沐浴在爱里,有人在禅定中享受无尽的平和。有人通过跳伞、翼装飞行在高空感受着终极的自由,有人在地面仰望着满是风筝的天空。

手机、单反、GoPro、鱼眼镜头、无人机……无数可能的拍摄方式都尽显其中。除此之外,《浮生一日2020》中又加入了各种网络视频会议画面,在数不清的主观镜头中,这形成了某种特殊的客观。我们像是拥有了上帝视角,看着无数张脸闪动在屏幕上,汇成了无尽的光点。

在这个人与人更加隔绝的特殊时刻,这部影片将所有人重新连接到一起,告诉我们,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就像影片的最后,一个母亲在睡前问孩子:“你觉得人类最终会发生什么?”小男孩出乎意料地说:“意识连接。”

如果说《心灵奇旅》是给当代996社畜的一剂良药,那么《浮生一日2020》则是给所有生命奉上的一首交响乐章,也是一首摇篮曲,恢弘亦温柔。

去年7月11日,还在酒店隔离的我收到了YouTube发来的邮件,说YouTube要重启《浮生一日》的制作,向世界各地的人征集2020年7月25日的视频。看到邮件的那一刻,兴奋的我还想着这次一定要提交视频,不过后来因为我的7月25日实在平平无奇,就搁置了拍摄。

但《浮生一日2020》再次提醒了我,心脏跳动着的每分每秒,都值得被记录。

 5 ) 《浮生一日(Life in a Day)》和《浮生一日2020》

《浮生一日(Life in a Day)》和《浮生一日2020》这两部纪录片是由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邀请全世界网民用摄像机分别纪录2010年7月24日和2020年7月15日这两天天自己的生活琐事以及对一些简单问题的回答,展现了在同一天之中世界各地不同阶层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影片全部是真实的影像,都是很短的片段,跳跃性也很大,以至于有人说像看抖音合集,似乎杂乱无章,很碎片化,不沉下心来很难看完。但是,耐心看下去会越看越有味道,毕竟很真实,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他们的想法及生活,虽然只在《浮生一日2020》这部影片中有一点中国的镜头,但2020因疫情又显得特别不一样。导演问了三个问题非常有内涵:“你最爱什么?你怕什么?你口袋里有什么?”影片中不同的人给予了不同的回答:有人最怕死,有人最有爱上帝、爱生活、爱妻儿、爱自己,爱宠物、爱足球……,害怕政治、怕战争、怕疾病、怕孤独、怕死亡……,有钞票、有活命药、有豪车钥匙、也有人口袋里什么都没有。其实,这三个问题也是观影者和生活中每一个人也需要回答的。人生一日,一日一生,浮生一日,活在当下。只要热爱生活,苟日新日日新,每一天都将是与众不同的一天!还是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说得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6 ) 《浮生一日,我能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

比较第一部,这部续作显得更为有价值,不过我却更喜欢第一部。

2020的确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2010年麻麻催促儿子起床收拾家务,到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痛失孩子,给娃娃的骨灰或者遗像之类的重播往日的音容笑貌,真的泪关失守、放声痛哭。生离死别,总是那么突然,那么容易让人动情。

特意选取的几段曾在第一部出现过的人物,他们十年后发生了什么,给续作带来了更多意义。日本的单亲爸爸当年独身带着2岁的儿子起床、收拾家务、准备早饭、祭拜离开的母亲。如今也有了新的家庭。孩子也12岁了。

而中国元素也终于有了展现,熟悉的直播带货虽然只有1.2秒。但也能精准识别自己的母语。火车上的,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的今日列车已消毒,用马克笔手写上2020-07-25的数字。感触良多。影片中截取了比较长段落的中国元素的视频竟然是一家小区物业、安保、保洁工作人员的一天生活。从早上非常中式的早会,到非常刺耳的业主训斥。再到保洁大叔坐在楼道的落寞背景,虽然是真实发生的。但我觉得选取这样的段落是有失偏颇的。是带有一定政治导向与价值判断的。我们还是一个拼命向上的改革开放没有很多年的发展中国家,诚然我们的公民素质和社会价值的正面引导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到这都不能评判我们国家进步所带来的,居民人均生活质量的提升。而这个片段所向世界展现的角度和内容。在我看来是狭隘和偏颇的,是不够适合于展现给世界观众的。2020年中国是世界上GDP唯一正增长的国家啊!因为这一点我觉得只有四星或者四星半。

当然,我也希望YouTube这个项目能继续吧,每十年一部。见证我的成长和老去,也是这个时代的,更是见证中国的成长。

Ps.竟然真的有人像谢尔顿一样喜欢火车。火车迷,有点意思,哈哈哈!

最后。尽管发生了那么多事,世界上那么多生命仍然在经历着同样的日复一日的失去、快乐、愤怒、绝望、悲痛和幸福,所以最后的落脚情绪仍然是充满了活下去的希望。

我能常常是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不弃演,加油共勉!

 短评

在我活过的岁月里,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很多我不知道的事。—— -“我觉得我们彼此太不珍惜对方,我不觉得我们会结婚,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分手。等等,你居然什么反应都没有吗?”-“我还以为你是为了拍视频故意说的?”-“我是认真的。”-“真的吗?这让我有点难过。” —— “早上好,我会首先给你们看看十年前我的儿子在《浮生一日》中的样子,马上就拍到他了……就是这段……这就是我儿子十年前在《浮生一日》中的样子。我让你们看看我儿子如今的模样。这就是我儿子。他在家里永远陪伴着我,这会比我所想像的更煎熬。我儿子亚历克斯在2020年2月18日因新冠病毒引发的并发症去世了。” -13141

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最喜欢日本情侣分手那一段,太戳了

9分钟前
  • 身居地狱求杯水
  • 还行

能够感觉到几个版块的设计,但总体略有些平淡。4星

11分钟前
  • bugz
  • 推荐

我给五星不单单是片子我爱看,更加是因为里边有选三个镜头,我拍的,哈哈,开心

12分钟前
  • luiz324
  • 力荐

今天看了内部展映,感觉相比10年前那部略显仓促和粗糙了。首先是2020年提交的视频里vlog角度的视频偏多,在审阅材料时就觉得质量不太好,其次这次提交的视频量实在太大了,又为了赶着提交Sundance电影节,叙事逻辑上不如之前的细腻。不过这次有了大量中国的镜头,可喜可贺,作为普通话部分的视频审阅员,电影里采用的中国镜头全部是出自我筛选和推荐的,还挺自豪的。

13分钟前
  • Lori
  • 推荐

比较第一部,这部续作显得更为有价值,主要是2020这一年实在太特殊了,7月25日这个时间点也很好,泪目了好几次。特意选取的几段曾在第一部出现过的人物,他们十年后发生了什么,给续作带来了更多意义。除此之外,尽管发生了那么多事,世界上那么多生命仍然在经历着同样的日复一日的失去、快乐、愤怒、绝望、悲痛和幸福,所以最后的落脚情绪仍然是充满了活下去的希望。希望油管这个项目能继续吧,每十年一部。PS:这部终于有中国了(也很难绕开吧

1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这种混剪作品感动归感动,只怪我有点看不动。

2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我最害怕的事情,是我会悄无声息地死去,我的名字在历史上无足轻重。

22分钟前
  • 颍原真吾
  • 推荐

这特殊的一年仿佛赐予了这部纪录片更深的意义,上一部的拍摄时间是2010年7月24日,这次则是2020年7月25日,十年一日,时间就这样飞逝。十年前失去妻子的丈夫和父亲在十年后再次出现,这次他有了新的家庭,一位母亲拍摄了十年前出现在《浮生一日》里她的儿子赖床的画面,镜头一转,她说我的儿子现在在这,画面里是一个骨灰盒。动荡的游行、战争、示威画面过后,紧接着的是好莱坞某处聚集在一起的人们,这里一片祥和。有日本情侣在镜头里提分手,继而开始哭泣,也有在街上喂鸟的快乐老人。这次中国终于出现在了片子里,我们从未像这个时代这般紧密联结,也从未像现在这样遥远,充满隔阂。

27分钟前
  • uncannyblue
  • 力荐

Who can forget 2020? I have a soft spot for humanity. The world is so much larger than what little I know. I hope they keep making these.

30分钟前
  • QuietAmbassa
  • 力荐

做得太好了 给人超越语言表达范围的感受。2020是多么独特又平凡的一年 我们在经历病毒 萧条 灾难和不公之余 在感受人情冷暖 生老病死 跌宕起伏之余 也在自然中平静 在日常中感知 给每一只小牛小羊小蜘蛛起名字 对每一位医护 清洁工和快递员说谢谢 给每一个按时长大的孩子快乐的生日 给每一个学骑车或单纯坐着的老人多点陪伴。留点时间去追火车 放鹦鹉 庆祝和许愿 静默和冥想 在蔚蓝的高空中尖叫 在镜片后观察叶子的脉络 在夜晚的被窝里和小鼠一起读书 在贴着爱因斯坦和霍金的小小房间里仰望星空。相爱吧 终有一散的人们,尽兴吧 终有一死的人类。佩服剪辑师们 纪录片是最难剪的电影 浮生一日是最难剪的纪录片 完成度很高也很动人 音乐配得很不错。

33分钟前
  • Francesca.L
  • 力荐

its hard

34分钟前
  • 有寂
  • 力荐

【圣丹斯2021】2020注定悲伤的一年,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2010版《浮生一日》里一位拍摄儿子赖床不收拾房间的妈妈,这次只能拍摄儿子的骨灰罐,因为她的儿子感染新冠去世了,妈呀哭死我了!

37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浮生一日是很牛逼的一个命题。尽管没有自己,但是我们无不参与其中。

39分钟前
  • 看电影逃避现实
  • 力荐

那个十年前不起床呛他妈woman的男生,她妈又拍他了,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罐子;那个一边做饭一边被拍一边提分手的日本妹子;那个被问做完这些事有人对你说过谢谢吗的小区清洁工大爷;那个quarantine中给家里每只蜘蛛都取了名字的大叔。很戳人。和2011版相比,社会话题大了,可最可贵的私人的东西却少了,很可惜。剪辑无神,像沿着星光大道查违停的人后面跟着沿着乡间小路开车赶牛的人,这种灵光一现的时刻非常稀有。大年初一看完,只觉世间有太多的情感值得去体验,有太多值得做的事情可以做。Life is short, live more. But HOW?

43分钟前
  • 小是小非
  • 推荐

比十年前的多了更多的伤感

44分钟前
  • sheeparker
  • 推荐

最触动的一条还是那个10年前被母亲记录过入选了,如今再次被记录已经因为疫情变成了骨灰罐的男孩...哎。

48分钟前
  • 瓦力
  • 推荐

比起十年前的,失去了很多丰富的情绪,还不如抖音有看头

50分钟前
  • Zach
  • 较差

依旧很喜欢 不像10的那一部包容万物的宽广 但有一种世界边边角角大家一起挣扎在这特殊一年的united(好几段哭的我要暂停 边哭边想moving images真是一样美好的东西(这两天晚上因为这系列哭了一浴缸的眼泪

52分钟前
  • 瓦铃铛
  • 推荐

#Sundance2021 去年7月11日,还在酒店隔离的我收到了YouTube发来的邮件,说YouTube要重启《浮生一日》的制作。看到邮件的那一刻,兴奋的我还想着这次一定要提交视频,不过后来因为我的7月25日实在平平无奇,就搁置了拍摄。但《浮生一日2020》再次提醒了我,心脏跳动着的每分每秒,都值得被记录。PS:这次中国终于成为了它的一部分,那个北京清洁工老大爷很有意思,还有标志性的中国隔离酒店2333

57分钟前
  • 筱青Sabrin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