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那儿

HD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本·卫肖,克里斯蒂安·贝尔,理查·基尔,希斯·莱杰,朱丽安·摩尔,皮特·弗雷德曼,金·戈顿,夏洛特·甘斯布,米歇尔·威廉姆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2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3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4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5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6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3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4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5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6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7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8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19我不在那儿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我不在那儿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这部关于鲍勃·迪伦生平的传记电影中,将分别由六位演员扮演鲍勃·迪伦,分别演绎鲍勃在不同时代的生活故事和音乐经历。该片讲述了鲍勃·迪伦早期作为民谣歌手艰苦奋斗的生活,和1960年代初成形的美国民歌界的英雄和知识分子,具有争议的摇滚转型、摩托车意外事故还有后来从公众视线里销声匿迹的隐退,近年来工作重心不放在录制唱片而是举行巡回演唱会上,如名为“永不停止的巡演”(The Never Ending Tour)等等。旁观者(国语版)飞砂风中转 飛砂風中轉青春盛宴朽木第三季不可思议的好朋友第一季我们诞生在中国长沙夜生活胖妞2022玫瑰园里的老少爷们儿十三太保再见,少年姜戈与姜戈孔雀养杀人鬼的女人那就是我的世界2023佐佐木在我脑海中我是英雄不久再相见神偷大话王龙坊传奇列宁在十月FAKE MOTION -唯一的愿望-鹿枫堂四色日和2022唐顿庄园:2014圣诞特别篇三毛流浪记1949理查大冒险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粤语你知不知道我爱你绿洲2023去地狱的派对巴士抑制热情 第十一季东风破富贵在天马永贞金城武国语版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驴子醒了欲海医心第七季中国综合症特别市民零号病人刑警处容少年包青天

 长篇影评

 1 ) 建议先看No direction home再看此片

关于I'm not there和No direction home两部Bob Dylan的传记电影,我是这么看的。要是你对Bob Dylan不太了解,千万别看I'm not there,基本上看不懂,导演弄了很多表现手法在里头,整了6个完全不同的Dylan,还分别叫Woody、Arthur、Jack、Jude、Robbie和Billy,时空交错,一会儿分段,一会儿又堆一起,谁搞得清楚,看着特别累。但不得不说演员很好,Cate Blanchett女扮男装的最有神韵!太惊艳了!这不拿了个金球奖最佳女配角。另一女配角Charlott Gainsberg太美了,这段我完全冲着她看完的。还有演Woody Guthrie崇拜阶段的小黑人演得特别好,早慧啊。
如果想通过电影了解Bob Dylan,最好还是看老马丁·西克塞斯拍的No direction home,纯纪录片,都是货真价实的Dlyan,婴儿肥阶段的,新港音乐节阶段的,像块滚石阶段的,皱纹老头儿阶段的…… 4个小时,巡演+音乐节的表演都很嗲,把Dylan早期经典作品都收了。从这电影顺便知道了Dylan以前的女朋友,民谣歌手Joan Baez,天籁啊,怎么国内很少有人提呢?Dlyan很复杂,背景交待很详细,4个小时电影一半讲他如何成长成熟,一半讲他像块滚石转变风格了,然后就没了……后来的Dylan怎么回事?不知道,我得找本《像块滚石一样》看看。
还有最近的Factory Girl,从中可以了解Dylan不爽Andy Warhol的原因。

另外《爱摇》的一位同志对“像块滚石一样”的说法提出异议:话说我也没做过什么调查,英语也是外行,只是手头有本《硬汉多功能词典》,上面有like a rolling stone这个短语,说意思是“无家可归的人”,我觉得这就是正解,清楚明了,BOB那首歌,意思顺下来唱到这句,我觉得还是正解,那本牛逼的摇滚杂志,大致用这个意思,如果还能找到一个简练符合中文习惯的说法,无家可归的人还是正解。像一块滚石是什么意思,我不大相信美国有什么俗语说法之类的,滚石……难道是西部大荒原上风滚草一类的东西?

 2 ) 鲍勃·迪伦?在别处。

在威尼斯看过此片首映后一直胸怀激荡,即刻就产生了再看一遍的愿望,不过大概还有更多人排着队要看此片,之后的几场放映会场场爆满,终于,我再看一遍的愿望无法达成。但好歹我有过141分钟令人激动的音乐体验,早已经自觉非常幸福啦。
 
(有多好看?这样说吧:如果你喜欢Bob Dylan,你一定要看。即使你之前并不喜欢Dylan,看后你也一定会爱上他。另一个你会爱上的人是Cate Blanchett。Todd Haynes对Cate的改造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为什么,世界上竟然有这样橡皮泥一样的人,想捏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而这次,电影公映以后,Cate定会成为全世界女同志们的集体爱慕对象!这一点,我丝毫没夸张。)

但客观地讲,几位Dylan中最出色的是Christian Bale,尽管六位演员都很棒,但他还是脱颖而出。无论是口音还是腔调,连动作都似,关键只有他并不是单纯地模仿,他给Dylan带来了不一样的东西,但就是那么令人信服。不过Cate Blanchett身为女人的特殊性抢了风头,我心目中第二出色的是演“Woody Guthrie”的黑人小孩。
配角都很好,几乎抢了主角的戏。Michelle Williams演的Coco Levington是个大惊喜。这个角色几乎是Edie Sedgewick的化身,Michelle的演出可比Sienna Miller强一千倍,太美,太神似了,相比,他的老公Heath Ledger虽然戏份很多,但只懂得卖弄鼻音,让我老想起《断背山》,一点也比不过他只有两幕戏的老婆。Charlotte Gainsbourg也非常好,她跟Heath演对手戏,她的角色Claire影射的是Dylan的前妻Sara Lowndes。结果我只记得她,一点不记得Heath的表现有什么亮点。Julianne Moore的角色非常非常Joan Baez,这一点,在放片时引来影厅内阵阵笑声……因为太像了……而她们本来又那么不像……
 
说回电影。《I'm not There》可以说是Todd Haynes最精致的一部作品。据肉眼判断,至少用了三种不同的胶片拍摄,有那么多大明星和超豪华的配乐,结构前所未有地完整(尽管叙事是零散的片段式),而且还拍了不少外景(-_-)!跟Todd以前那些简陋而充满灵气的作品相比,这次他的拳脚放得更开,而且不是一点点。于是,他似乎很想把过去玩过但由于资金所限没能做到理想效果的元素全都搬出来重新展示一把,因此可以看到许多他最擅长的手法:《毒药》里的假纪录片,《Velvet Goldmine》和《Dottie Get Spanked》里通过电视媒体视角探讨问题的叙事手段,《Superstar》和《VG》里的MV感,《远离天堂》里的melodrama式叙事……当然,故事的主线也继承了《Superstar》和《VG》传记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6位演员都是Todd的芭比娃娃,芭比娃娃可以将Karen Carpenter的故事讲得那么动人,6位演员更可以。
 
从个人角度说,《INT》还有一个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兰波——在《VG》中,Todd曾把David Bowie和Bryan Ferry比作王尔德的后人;这一次,他又把Bob Dylan比作是兰波的转世。当《香水》男Ben Whishaw在接受盘问的时候报上名字:“Arthur Rimbaud, R-I-M-B-A-U-D, Oct. 20th, 1883……”我真是感动得热泪盈眶——为何Todd同学居然如此与我心灵相通,不但偏好一致,连YY起来的思路都一样呢?
Ben的造型很成功,连我这个兰波专家都觉得他很神似,远比Leonardo DiCaprio像(当然,我仍然认为形象上最接近兰波的是年轻时的Hugh Grant)。
 
尽管Todd同学这次出手宽裕了一些,但放在好莱坞,这还是一部相当省钱的电影——Dylan没要版税,明星演员几乎都不拿片酬,许多音乐人免费送了歌……不过,这些音乐人翻的Dylan歌几乎都没能收进电影。影片中非Dylan演绎的歌我能分辨出来的只有Yo La Tengo和Calexico,片尾,在Dylan自己唱完Like a Rolling Stone后,伴字幕出来的还有Sonic Youth版I'm Not There,真是太好听了,严重推荐,最后还有安东尼小胖子唱的Knocking On Heaven's Door,效果也很奇妙。据说Charlotte Gainsbourg唱的Like A Woman也特别好,不过电影里放不下了,Todd还得意地强调说,Soundtrack出来后你们一定要听听。

再说一下片名《I'm Not There》,我说过我并不是Dylan忠实的乐迷(Todd Haynes也不是),因此之前并没有听过这首被用作电影标题的歌。此曲收录在60年代的B-Sides专辑《地下室作品集》中,充满了半成品的粗糙感。为什么Todd会选择这么一首Dylan的歌作为标题?很简单。想想Velvet Goldmine,也是一首B_sides。这是一首诉说的是一个人想出现在另一个人的身边提供援手却力所不能及时的焦虑和痛苦。“我多么想在你身边,但我不在。我走了。”说的是谁呢?是Bob Dylan自我审视,是Todd Haynes的想象?都是。Todd在发布会上说,第一次听这首歌,他就深深被迷住了。除了这首歌表达的这种力所不能及的痛苦外,他还联想到兰波(Arthur Rimbaud)有名的一句诗:“I is another。”这种“在别处”的疏离感,与Dylan人生的复杂性和诗意是多么的吻合。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却似乎几乎没说到重点。请原谅我在劳累状态下的思路混乱。
究竟为什么好看,我想喜欢过Todd以前任何一部作品的人都明白。顺便说个小八卦,看《I'm Not There》前,我在威斯汀的露台上遇到刚看完一部片,还在等下一部片开场的Gregg Araki。伊正好有时间,于是俺很兴奋地跟他聊了一下竞赛片的观感。不出所料,他说目前最喜欢《色戒》,接下来最期待《I'm Not There》。说到Todd Haynes的名字,他就两眼放光,盛赞起来。他说《Superstar》永远在他心中占据着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and all Todd's movies are always very interesting。我瞬间明白,为什么这两个人我都喜欢。

说了那么多好话,再说坏话。
第一,显然Todd Haynes并没有像喜欢David Bowie那样喜欢Bob Dylan——《INT》没有《VG》那么有激情,每一分钟都感觉得到。结尾尤其明显——Todd也太草草了事了。这是他最没有力量的一次结尾。
第二,这个片子里有一些非导演剪辑的痕迹,比如heath ledger和richard gere,这两个演得最差的dylan,却有相当高的出现频率。至于Cate Blanchett那一段超重甚至开始有点卖弄的戏份,不用说了,一定又是哈维·温斯坦的主意。

*****补充分隔线*******
时隔半年后看了第二遍。理性地看此片时,有一些问题是我后来想到的:
可触摸的真实,背后道出的却是不可触摸的深意,这是Todd Haynes最擅长的。如果把此片看作是bob dylan的传记片,甚至“纪录片”,那么你首先已经错了。它的确引用了大量史实,但是目的决不是告诉你bob dylan的生平是怎样的,弦外之音才是这部电影的意义。它其实不是一部传记片,借dylan故事,Todd Haynes诉说的是那一代人的情结。他理想中的dylan,像Rimbaud一样,早在仍然年轻时就死去了。

也许,I'm not There这个标题本身还有另一层意思——The poet, prophet, outlaw, fake, star of electricity, that Bob Dylan is gone.

 3 ) 因为:I 'm not there

喜欢电影名字出现的方式,让人有种期待。
喜欢电影里的音乐
一度认为在看每部电影时,我可以短暂的活在他们的世界里,但这部例外。或许因为我对音乐的空白,或许就是因为I'm not there.
你说的对:我需要再看一遍这部电影。
ps:“我只想改变我自己”

 4 ) 《我不在那儿》:是谁or谁也不是

(芷宁写于2008年1月3日)
    人还健在,就给拍了别具一格的传记片,而且还深怕解读的不够,找了6位演员分别诠释此人的不同人生阶段以展现其丰富的人生历程、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气质,恐怕这种特殊待遇非鲍勃·迪伦莫属了。
    早在2003年,曾自不量力地打算为鲍勃大叔做个生平足迹专题,却被来自香港的大老板以“如今的年轻人谁还关心鲍勃·迪伦”为由给否了,然而给迪伦这位拥有随心所欲哲学观、神秘艺术气质以及最具时代先锋精神的老人家做个Cover,一直是本人未了的心愿,故而在看影片《我不在那儿》(I’m Not There)时,心情有一点点不平静。
    不似其他传记片,不了解其生平的人也能通过传记影片了解一二,《我不在那儿》仿佛是拍给鲍勃迷或至少是知道鲍勃生平的人看的,同时鉴于这部影片拍摄手法新颖,特别就影像技术和影片的艺术性而言,加之6人分试一角又形态各异,更有性别年龄的差异,片长还不短,不太了解鲍叔的观众很容易给看晕了,不仅有可能兴味索然,还有可能越看越迷糊,所以建议时间紧且对迪伦没什么兴趣的人可以不看,这也是这部在结构立意、拍摄手法上创意频出的影片注定要付出的观影代价。
    影片采用了一种近似人物事件摘要的手法将鲍叔一生按时间顺序串联起来,编剧兼导演托德·海因斯向来善于“独辟蹊径”(以其所拍卡朋特传记短片《超级明星》为例),此次在这部其导演的第七部作品中,他将这位堪称教父级摇滚大师的人生拆分打散而后又有机衔接,以6种演绎方式来解读剖析鲍勃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内核,有主观成分,也有猜测成分,更有合理化的推论,而该片原名《我不在那儿,一部关于迪伦诸多猜想的电影》似乎更能说明缘何采用了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海因斯曾表示:“多年来,鲍勃·迪伦从来都拒绝自己以往扮演的角色。他不断地前进又不断地否定自己。我的想法就是用不同的演员扮演同一个人,用差异来诠释这个永远在路上的人。”而海因斯在接受《娱乐周刊》采访时所说的话似乎更能解释其创作理念——“电影从他的生活中汲取素材,6位鲍勃·迪伦会站在一起告诉我们,鲍勃·迪伦到底是谁。”而现实中的鲍勃究竟是怎样的?他可能是所有人,也可能谁也不是!
    一开始,鲍勃·迪伦被设定为生活在上世纪50年代的小黑孩伍迪(马考斯·卡尔·富兰克林饰演),这是6个人中唯一的黑人和未成年人,代表着鲍勃的童年时期,且伍迪这个名字取得很有意味,大有向鲍勃·迪伦敬重的美国民谣鼻祖伍迪·格斯致敬之意,也有迪伦是格斯精神的传承者之意。片中的小伍迪很有个性和理想,虽是个小孩,却满嘴的国家和时代,一心想当另一个伍迪·格斯,背着和自己身高相差无几的吉他四处流浪,口中哼唱着30年代的民谣。而迪伦的音乐的确深受黑人节奏布鲁斯的影响,并视伍迪·格斯为偶像(具体细节可查阅朋友袁越(此人也叫土摩托、廖福美)所著《来自民间的叛逆——美国民歌传奇》一书),启用黑人小演员出演,并以伍迪命名这个角色,其用意昭然若揭——代表鲍勃·迪伦音乐的两种起源。片中小伍迪吉他上的“This Machine Kills Fascists”字样便出自伍迪·格斯那把著名的吉他。
    不久,鲍勃又成了迷恋19世纪法国诗人兰波的叛逆青年亚瑟(本·韦肖饰演),此段影片以法庭审判的形式呈现,借用了兰波曾经出逃去巴黎,被当作流窜少年关起来的经历,以暗示兰波对鲍勃诗性这方面的激发作用。不可否认,鲍叔创作的歌词很有文学性,很像诗歌,而诗歌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他给自己起的姓氏即来自于诗人迪伦·托马斯的名字,曾有过气诗人问鲍叔:“有没有诗人曾激发你的灵感?”鲍叔回答:“只有两个人,艾米莉·狄金森和兰波。”
    接着,著名民谣歌手杰克(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登场了,并以一曲《The Times They A-Changin》掀起了前卫音乐的风潮。而由朱莉安·摩尔扮演的女歌手爱丽丝乍一露面就令人猜到她扮演的原型是琼·贝茨(贝茨和迪伦相识于1961年,是音乐上的知音,所持观点却大不同,终各走各路)。此段影片采用了人物回访加演出画面重放的形式,讲述了曾经的热血青年杰克是如何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打磨从一位民权运动音乐人转变成了谦和而平静的宗教皈依者的,暗指了鲍叔后来对基督教和福音音乐的心系。不论激情青少年还是温和中老年,不论愤怒前卫还是宁静安详,这种经历世事变迁而归于平静的必然,令人感慨怅然。
    然后是迷失自我、喜怒无常的演员罗宾(希斯·莱杰饰演),在好莱坞拍一部名为《一粒沙子》的电影。他与女画家克莱尔(夏洛特·甘斯布特饰演,原型即鲍勃的第一任妻子Sara)迅速堕入爱河,婚后生有两个孩子。这是一段比较私密的鲍勃往事,这种状态的鲍勃不太为人知,属于家庭却面临着瓦解,受大众欢迎却并不快乐,不仅家庭即将分崩离析,朋友也渐行渐远。
    接下来,最具震撼版的鲍勃·迪伦上场了,许是在鲍叔男人的皮囊下还隐藏着一些别的什么——在新英格兰爵士与民谣节上,裘德(凯特·布兰切特饰演)勇敢地迈出了向电声转变的第一步。台上的他激情肆意,台下的他细腻而敏感,阴郁而孤独,神情飘忽而闪烁,举止神秘而离奇,或许正因为此时的裘德是一位处在音乐转型期的名人,他的力图改变引发了争议,他必须接受一些采访、参加一些活动和时尚派对,回答一些不着四六的问题,这种压抑无趣的气氛令他踌躇困惑不安,脾气行为也越发古怪,或许他自己也不明确想要的发展方向。很显然,这虽是女扮男装的表演,但行头、举止却很像鲍叔本人,而那大大的墨镜、卷曲的乱发、深陷的双颊正是鲍叔在《告别过去》时期的经典造型,导演的这种安排似乎颇具意味。
    最后这段仿佛寓意着迪伦对公众关注的逃逸,看似应照了迪伦遭遇致命摩托事故后,消失于公众视线的一段经历。导演将鲍叔变身为隐居在小镇的通缉犯比利(里察·基尔饰演,在历史上确有比利其人,属亦正亦邪类劫匪,很多西部片都以他为主角),隐居山林的比利躲避着追捕,却无法就此隐没自己的个性,在弱小遭受欺凌时,他依旧挺身而出,从而再次入狱,又从牢里逃出,重复逃亡之路,当他跳上火车时,发现了一把写有“This Machine Kills Fascists”字样的吉他,暗示着不论怎样,鲍勃·迪伦都无法放弃他音乐的烙印。
    可以说,《我不在那儿》已非传统意义上的传记片,在结构节奏和演员使用等方面都突破了惯例俗套,每段故事都表现了迪伦那善变多样性格中的一面或几面,并以出人意料的解读方式将其人性的多面与身份、角色充分搭配,且分别与不同的主题相契合,配以各个时期鲍勃的音乐作为其内心或行为的注解,十分讨巧。
    同时,导演还在影像画面上做了创新,场景调度大且丰富,色彩也随所表现主题而做着相应改变,仿佛在迪伦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之间做着不同层面的探求。如在亚瑟和裘德这两段故事里,采用了黑白画面,小伍迪、罗宾和比利这三段则采用彩色画面,杰克这段在表现回忆时为黑白,呈现现实时又用彩色。当然过于丰富的影像变换不见得各个都用的有效果,如裘德段落演唱会的表演又穿插着非现实的快速剪辑的光影元素,该片原本就繁复冗长,又在这段黑白纪实的影像风格中加入了眩目的MV感,显得不搭调,从而消弱了这段在精神层面的那种沉思凝神感。
    另外,这部影片充满了太多的时代信息,战争泥沼、总统遇刺、黑人解放、著名演讲、女权运动、音乐革命等等,不少观众在看时会觉得有点累,其中,很多彼时美国名人相继出现在纪实画面里,也令人分神。有时候,一部影片给予的太多,不一定都好,观众既要琢磨6人分饰的同一角色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内心层面,又要欣赏影像场景、光影技法的独特新鲜,还要辨析上世纪60年代画面的颗粒感,偶尔在色彩上还须甄别其是在寻觅精神轨迹还是在呈现世俗风貌,2小时的观看时间,全身心都很忙,虽然这对导演海因斯的粉丝和迪伦拥趸们来说不算什么,但并不利于影片在大范围内的进一步推广。
    就各演员的表演而言,小孩马考斯·卡尔·富兰克林的伍迪十分讨巧,孩子的身躯大人的思想却还能做到令人观看舒服,实属难得。克里斯蒂安·贝尔最为神似的,也最为真实自然,鲍勃那“乡下人的口音”、那似被烟熏火燎过的歌喉、那吹口琴时的微微低头、回答问题时的古怪神情,几乎令人以为那就是年轻时的鲍勃。而影后凯特·布兰切特的迪伦则最为形似的,将身处争议时期的迪伦拿捏的颇到位,表演很有层次感,神秘而苍白,疲惫又桀骜,放浪且尖刻,有思想却矛盾,那吸烟的样子、那摸着下巴鼻子的模样、那走路的姿势,宛如鲍叔入镜。也正因为她的反串表演,令观众感觉到这不是主创们在单纯的还原或模仿的鲍勃·迪伦,而是探索、寻求、试问鲍勃·迪伦。其他3个迪伦表现一般,理查·基尔不出彩也不掉价,本·韦肖貌似有点过、有点拿劲,希斯·莱杰表演平淡,可在表现鲍勃发脾气时又有点出头,如鲍叔对待无聊记者的态度顶多是不搭理冷冷地走开,而非希斯·莱杰表演的那样像冯导似的骂着“去战斗”。其他配角如夏洛特·甘布斯和朱利安·摩尔的演技则一如既往的出色。
    片名源于鲍勃·迪伦的一首并不算出名的情歌,出自《地下室磁带》,这是一张极具试验性的私自出版专辑,发行于上世纪60年代末,歌词大意是男主人公打算离开他爱的姑娘独自上路。歌中这样写道:“我总是在诱惑面前犹豫不决,现在诱惑不再跟随我,但我已不在那里,我已远去。”
    或许,鲍勃也并不在这部影片中,谁知道呢,或许答案在风中……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6159911_d.html

 5 ) 大整文藝青年

這是一部很精采的電影
但是他的精采包含著龐大的背景知識
如果只是平常從報章雜誌裡聽過他的名子
在廣播裡聽過幾首他的音樂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進去之後雖然不會到看不懂
甚至可能覺得很精采
但是很多有趣的連結會通通接不上
而出現一種好似在霧中
看的見卻看不清的感覺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
因為這就是我第一次看之後的感覺 XD

之後我看了很多的文獻資料
聽了很多他的音樂
慢慢去思考電影的橋段
再重新看一次電影
我才多了解一些事情

以下有很多是我自己的猜想
實際上也許並非如此也說不定

我認為這部電影是專門為Bob Dylan所拍攝的
並且以Bob一貫的顛覆手法
企圖顛覆所有的觀影人
最主要的目標是那些BOB Dylan的專家
或是崇尚文藝的知識份子
這些人可能會在這部電影裡面著了道而迷了路

至於不懂這些的人不會有這種類型的顛覆
但是那一堆看不懂的聯結本身就是一種顛覆了 XD

導演故意用一種很混亂很繁雜而龐大的資訊
在很短的片段不斷地切換
並且不作任何解釋不斷跳換
(那種...如果你是專家...那你應該了解...應該接得上的感覺)
企圖惡整這些"內行"人士
為什麼呢?
我猜是因為...
這種手法是向Bob致敬的最佳方式!!

怎麼說呢?

第一、Bob一輩子所從事的事情
民謠歌手、藍調歌手、左派抗議歌手、搖滾樂手、福音歌手
Nobel文學獎提名人、流浪四方的吟遊詩人
Bob在每一個領域幾乎都邁向最顛峰位置
(這讓我想起了達文西....)
所以把這些不同面向的Bob藉由不同的人物角色去詮釋
試圖表達這在平常人的身上只能作到其中一項就已很不容易了
而能合在一人身上是很稀少的

第二、到達頂峰的人生
並不是像我們所想的那般有趣
成名後的Bob深為自身極高的名氣所擾
他試圖藉由很多出軌的行徑
想要毀掉自己所建立起的名聲
然後又跳到另外一個領域裡
灌注自己的才華再次發光發熱

還記得片中有一段搖滾樂被台下的群眾噓嗎?
台下的群眾很多是當時的文藝青年
他們覺得玩搖滾的Bob背叛了他們也背叛了Bob自己
但其實根本就沒有背叛誰
文青的意識形態和形式主義的作祟
讓他們只能看的見形式、聽不見內容
進而變成瞎子

這也不是專屬於文藝青年的通病
所有的族群都有著這樣的一種記號
類似心裡疾病的污名化
Bob認為被冠上某某權威或是某某教父之類的
對他而言其實是一種污名化
這讓所有的人被一種框架的刻板印象困住
讓這些人變成了某種神或是物體
而不被當成一個人來看待

當然...這種事情古今中外皆然
只是民風不同而有所變化

第三、我猜想Bob並不是"為了顛覆而顛覆"
(就像是為了寫詩而寫詩、為了賺錢而賺錢...)
他看見事情的發展
他覺得應該怎麼作
不問後果地就去作就去嘗試和改變
也許改變的當下他遭遇很大的阻力
但他還是繼續"變"下去

最後、若是如此那我猜導演也同時傳遞了一個訊息
其實不是Bob偉大所以他能在這麼多領域裡出類拔萃
而是他"敢作改變並且堅持"
因為大部分的人並不習慣太大的改變
(我們雖然喜歡變換口味,但喜歡事物的基調是不變的)
不斷地推翻自己
(而不是推翻別人)
這樣的自己才有可能有所不同
(自己果然是最大的敵人,最難跨越的框架!!!)

整部電影在劇情和Bob的音樂中慢慢度過
是一部非常用心與好看的電影

 6 ) 一度迷失,

并不熟悉Bob Dylan的历程,但Blowin' In The Wind和Forever Young却是最喜欢的民谣,所以大致看了Im not There的介绍就进了影院,却一度在影片中被那画面、音乐所迷失,我分不清那是真的Dylan还是Woody、Arthur、Jack、Jude、Robbie或者Billy
但得承认,这种迷失却是享受
注定要再看的电影

 短评

【B】堪称转场百科全书,所有转场方式都用尽了。电影在我看来很矛盾,形式晦涩,给不认识鲍勃迪伦的人看不懂,内容平常,对于足够了解他的人又没必要。

6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Cate Blanchett让我惊呆了!!Charlott Gainsberg非常美!!!小黑人演得很好~ 但太风格化,看着累。

11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推荐

托德是真爱布兰切特啊,最英俊不羁的一段鲍勃迪伦全汇聚到女王身上。卡司也是非比寻常的豪华!用六个人描绘巨星不同时期面貌,导演玩的花里胡哨精彩之极,记录西部黑白审视史诗风格,妙趣横生。音乐更是一级棒,台湾译名真他妈好!

12分钟前
  • bird
  • 力荐

好、好巨大的卡司阵容啊。碎片式的故事。凯特布兰切特实在是 - 惊艳都不足以形容!(11.27.2015重看,彭尼贝克美学)

1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感谢吉大艺术院线放映此片。感谢豆瓣维基让我了解了一点知识,不至于看的一头雾水。感觉这部电影还是太文艺了,把性格拟人化,多线叙事和人物传记虚实结合,如果不了解鲍勃迪伦的话真看不下去啊,我同学就忍不住走了。。。凯特布兰切特女扮男装演鲍勃迪伦,居然能做到神形兼备,可塑性极高!好演员!

19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整部看下来很跳跃的感觉 听着歌儿也畅快 想起了Bob老爹的许多往事……歌迷不能错过~ 6个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穿插进行 表现手法接近迷离 但也不妨碍怀着热爱理清思绪 CateBlanchett神貌皆似 当然也少不了酷酷的Bale啦!完全大爱 大赞!

23分钟前
  • 爱茉绿绿
  • 推荐

不了解bob dylan的不太看的懂,正如我,此片日后必然要重看。另,凯特布兰切特的演出无可挑剔。

24分钟前
  • F.
  • 还行

可能这就是传记片唯一的形式——承认它只是由演员所扮演的虚构故事,要抹除一切地用虚构还原出一个可能存在的形象。

25分钟前
  • TWY
  • 推荐

六人饰一角,人生皆碎片。我不在我在的地方,我总在我不在的地方。

29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这是一部“导演心目中的鲍勃·迪伦传记片”,电影非常怪异地启用六位演员扮演鲍勃·迪伦的六个方面

33分钟前
  • leslieQ
  • 推荐

用不同的演员来演绎人的一生中不同的经历与侧面,单独抽离塑造,多么天才的想法。个人最喜欢小孩子那part;本老师的部分则太少了,但听他讲台词已属享受,更何况爆炸头音乐人造型好看又灵光;Blanchett的确令人惊艳;我并非Dylan的歌迷,却非常享受这部戏,远距离探究一个人物使传奇更为传奇,这是传记片诚实的突破。

35分钟前
  • 胖丁桃
  • 推荐

蝙蝠侠迪伦vs小丑迪伦

3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能在终场之后让人翻出highway 61 revisited重听,这就是迪伦先生的魅力所在。此外,狂赞Cate Blanchett的扮相和演技。

44分钟前
  • SickDouban
  • 推荐

这种形式不是很喜欢。

45分钟前
  • 可可爱爱郭麒麟
  • 推荐

令人喜欢的传记片拍法:每一个角度、每一块“碎片”的纪录再去还原和拼成一个完整的他。几个部分的演绎和质量都挺高的,但最爱的画面是Richard Gere在火车上唱着“She's gone like the rainbow”,最喜欢的扮相是Cate在车上说着“不是民谣歌手”。爱Todd Haynes更多一点。

48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It's not very easy to follow without knowing much about the life of Dtkab, One of best Biography films I've seen though.

49分钟前
  • 粉红色大象
  • 推荐

有人感叹说:“电影公映以后,Cate定会成为全世界女同志们的集体爱慕对象”这话儿不全然对,因为不止女同志爱慕,她还能把直女变弯。。。帅得太没天良了女王啊。。。TAT

51分钟前
  • 推荐

花哨的无聊

56分钟前
  • 吴嘎嘎
  • 较差

追逐coco的那场戏 用的竟然是费里尼的卡萨诺瓦中 所谓otherworldly Nino Rota music

60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最接近Bob Dylan 精神实质的一部传记片。

1小时前
  • 武侠小王子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