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依尔的春节

HD中字

主演:张子贤,李嘉宇,李世成,孙麒鹏,王晶晶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1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2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3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4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5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6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13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14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15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16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17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18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19巴依尔的春节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好温暖接地气的巴依尔

虽然只有二十几分钟的剧场,但是温馨流畅一点都不做作生硬,我想说是谁想出“爸妈我”这个点子的~~真的是有点意思和想法哈哈哈哈。不得不说整体的画面质感、色调以及配乐,都给人很温馨的感觉,最生动的还是人物的语言、奶奶的几句话,就是平日生活里亲近的模样~,还有想到想时候我们在院子玩耍的情景,爸爸总是去那个凶角色,但是言语和表情里充满了愧疚和爱~

 2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剧作结构与亮点赏析

启:0-7:30 /35%

1.介绍时间背景人物关系:父亲去接在母亲家里的儿子回家过年。对白细节了解关系,儿子在母亲家把爸爸的物件藏住,以此第一次展现儿子对家庭和睦相爱的渴望。

2.剧情线索载体:巴依儿汽车出场

3.第二次展现儿子对家庭关系复合对渴望:儿子在父亲与婆婆争论与母亲的言论中关门

4.起阶段高潮:儿子在与小伙伴们玩耍中,因为父亲被嘲笑没老婆而引发孩子大战。(人有时候需要他人点醒,自悟需要更多动力)同时队友小胖子引出承:剧情明线,给车改名字。

承(以明线为主,无暗线用力):-16:44 /48%

1.小胖子带儿子做任务:找舅爷取名字失败

2.两人第二次受阻:在车库被人追中思考名字

3.突发灵感,找到答案

4.承阶段高潮1:两人想要去找欺负他们的小孩讨个说法,儿子被他们一家其乐融融的气氛冲击。(明线结束,转回情感暗线)

5.承阶段高潮2:父亲下楼去找儿子回来吃饭,看见儿子在车标上涂抹,直接开骂。儿子大哭。

转:-17:38 /5%

1.创意点:爸妈我。父亲发现车标涂抹的是爸妈我。(全片高潮)

2.父亲情感转变

合:-20:00 /12%

父亲带儿子去母亲家吃年夜饭。

剧作亮点短评:

作为新年商业广告片,如何把广告性质与电影创作相结合,答案就是创意。剧中的最顶高潮,也是反转点便是颇具创意的:BMW(爸妈我与弼马温)。弼马温很好的使外来品牌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而爸妈我又使影片主题回归,奔向温情。在剧作上,这是一部很典型的反转结构的四幕剧。甚至让我感觉有点像老师上课讲的超级英雄的叙事手法,找到队友搭伴打怪。它的起承转合,每一个阶段都完成了应有的使命。在启阶段通过几幕便让我们看清楚人物关系和生活背景。承阶段便开始轻松愉快,带有年味的起名任务。最让我留意的是“任务的开始”不是主人公自己提出,也不是导演安排的意外,而是主人公的同伴“提醒”。这让我悟出来,作为短片,人物要开展一项重要坚决的任务,需要极大的动力。而短片因篇幅有限,采用这种方式(由旁人提醒主人公)既能节省篇幅,又能收获真实感。(毕竟人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自悟)。再从人物设定入手,片中伴随主人公一起完成任务的有另一名同伴。是否主人公一人也能完成任务呢?可以,但会乏味许多。因为有同伴的加入,使童趣的对白增加,人物对比更强烈,也能通过同伴去接触更多人,还能多一个脑子带来更多的信息参与等等,不仅在承阶段增加趣味度,也能辅佐故事合理进行。

整个片子恰当的节奏让我能够保持高度集中的精力去观看影片。

 3 ) 宝马:我的名字,你的故事。

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疫情阻隔,春节的主题本应是阖家团圆。

团圆这件事是那么地自然,让人习以为常,以至于当我们真的失去了团圆,失去了年味,才能体悟到它的重要。

今年春节前,宝马品牌和宁浩导演合作,拍摄了一部非常用心的微电影,名叫《巴依尔的春节》。

虽然是一部和品牌合作的短片,但有宁浩导演的创意和功力加持,让这个商业短片充满了温情、年味。同时,片中怀旧的画面、景致以及那辆来自上世纪90年代、名叫“巴依尔”的名贵轿车,彻底把我们的思绪带回那个熟悉而遥远的年代。

看着电影中一帧一帧的儿时回忆,甚至让人动了穿越回过去的念想。如果我们穿越回那个年代,重新来过,是否能躲过2003和2020年的这两场瘟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宝马汽车第一时间便官方宣布,宝马中国及华晨宝马将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宝马爱心基金,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500万元人民币。这也是第一批向疫区捐款的汽车品牌之一。

再来看这部微电影,因为时间如流水,永不停歇,这样的作品才如此感人,让我们还能依托于这个片子,通过回忆,获得短暂的安宁与快乐。

而透过这部电影,宝马,这个来自多瑙河畔尊贵的德国洋品牌,也真正地走入了中国千家万户,成为中国家庭的成员之一。

01

寻名之旅

小时候,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玩具,男孩子的汽车、各类塑料枪支、棍棒,女孩子的各类布娃娃,我们都会给他们取好听的名字。对于80后独生子女一代来说,他们就像伙伴,像兄弟姐妹,像朋友,陪伴着我们的童年直到长大。

对于《巴依尔的春节》中的小小男主角李辉来说同样如此。坐进爸爸开着的这台豪华轿车的后座,尽管并不是爸爸的车,尽管妈妈不能坐进这台车中,他依然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

小孩子天生稚嫩的炫耀性格,让他在小伙伴面前多次炫耀这辆名叫“巴依尔”的汽车是多么的厉害,他拥有“百公里提速3.2秒”、“浑身都是电脑”等让人难以想象的科技感和智能感。

唯一的问题是,这辆车的名字“巴依尔”和动画片《阿凡提》中吝啬的巴依老爷名字相像,这让李辉很苦恼,于是和小伙伴小胖一起踏上了一次啼笑皆非的“寻名之旅”。

从巴斯坦、巴飞机、巴火车、巴天虎、巴金到巴花生、巴玉米、巴糖葫芦、巴粉条、巴大蒜;从八拜之交、八百罗汉、八仙过海到别拉我、别骂我、别摸我,BMW几个字母几乎被“谐音梗玩坏了”。就在两个小伙伴沉浸在自己创造的游戏中无法自拔时,李辉灵机一动想到了孙悟空。“孙悟空以前叫什么名字来着?”“弼马温!”一拍即合。

在小小的李辉眼中,无所不能的巴依尔可不就是和“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是同一级别的吗?“百米提速1秒2,全宇宙就一个。”

但看到小伙伴和爸爸妈妈弟弟开心地在门口打雪仗,一家其乐融融时,李辉想到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庭,难过地感叹:“孙悟空不管有多么强大,还不是他一个人吗?”

回到家门口,他用粉笔在巴依尔的汽车标识“BMW”上方注上了“Ba Ma Wo”的拼音。

02

“爸妈我”,最动人的名字。

“故乡的冬天飘着雪,飞舞在久违的工厂,点缀了黑色的衣裳,覆盖了我们的希望,心就像这白色的雪,围绕在你身边流浪,不知道风儿把我吹向哪里,心上人又在何方……”

伴随着这首《飘雪的工厂》,李辉在除夕之夜却流下了渴望父母团聚的泪水。万家灯火的时刻,他不要孙悟空的盖世神功,也不要巴依尔的大显神通,只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嬉戏打闹,吃团圆的年夜饭。

“我带你去个好地方,那地方,冰激凌随便吃巧克力铺满地,带鱼烧得那叫一个香,排骨炖得那叫一个嫩,我保证是你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一次年夜饭。”

平日里忙着应酬领导,孩子和妻子面前死要面子的爸爸终于领悟,在孩子的成长中,再尊贵的宝马也比不上一家人的团圆。而他自己,也无比想念妻子烧的美味年夜饭。

从“巴依尔”到“别摸我”、从“弼马温”再到“爸妈我”,宝马汽车的BMW三个字母仿佛经历了一场时光之旅,从略显别扭的音译怪名“巴依尔”,到调侃有钱有权阶层的“别摸我”;从欣赏其科技功能的“弼马温”再到走入千家万户的暖心“爸妈我”。

这一系列的变迁不仅仅是名字的变化,更是一个外国品牌植入中国市场,并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的动人过程。

2006年,青年导演宁浩处女座《疯狂的石头》成为当年的影坛黑马,其中著名的调侃宝马汽车的“别摸我”桥段令人印象深刻。

时隔13年,BMW正式牵手宁浩,从当年的调侃到今天的暖心电影。时光荏苒,宝马品牌在中国用户的心中却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

影片最后,出现一行文字:

那个浑身是电脑的“巴依尔”,如今以“宝马”的名字走进千家万户。

曾经,因为豪华、高端,宝马品牌可能显得不接地气;但时至今日,宝马除了自己野性的一面,更多散发自己温馨、关怀的一面。因为,汽车终究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家人情感连接、传承的纽带。

03

植根中国25年 宝马的中国故事

一个陌生的汽车品牌进入一个地域文化完全陌生的国度,它会不会水土不服?能不能恰如其分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一切都是未知的。

宝马品牌用了很长时间来讲述属于自己的中国故事,这一讲,就是25年。

回顾宝马在中国市场的业绩,2019年,其共在中国市场交付723,680辆BMW和MINI汽车,实现13.1%的销量增幅,成为中国销量第一高档汽车制造商。”

“该成绩也创下了公司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好销售纪录。”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难掩喜悦。仅仅在15年前的,2004年,宝马在中国大陆仅仅卖出了15000辆车。

这是属于宝马的高光时刻。

这样漂亮的销量数字也正好印证了电影中的巴依尔早已不再是那个让人感到陌生的巴依尔,而是走进了中国千家万户的“宝马”。

高乐,这位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无比熟悉的外籍高管强调,2020年,宝马将继续贯彻“2+4”中国战略从心出发、用心服务,量身打造适合中国客户的产品和服务,全力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方针。

从“在中国,为中国”到“在中国,为中国,为全球”,再到今年的“在中国、携手中国、为中国、为世界”。

影片中表现的成长故事也正是宝马品牌在中国的成长故事。

2020年,一场未曾预料的灾难席卷中华大地,宝马品牌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最好的友情,是能在困难时刻共患难。宝马与它的中国车主就是这样。

我们希望这场灾病早日结束,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早日能重回正轨。今年是宝马在中国开启的

“新能源车之年”和 “品牌之年”,以新能源、M系车型为主,宝马共计将推出17款产品。

2020年,继续用宝马的名字,讲述中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一点题外话:

近几年,微电影营销成为大品牌青睐的品牌营销方式。

前几年苹果运用自己的iphone手机拍摄的电影《三分钟》、《一个桶》以及今年的《女儿》都获得了极好的品牌传播效果。

2019年初为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造势的短片《啥是佩奇》更是刷爆网络。

这部由宁浩导演执导的《巴依尔的春节》在豆瓣电影上的评分为7.7分,比许多国产电影的评分高出许多。通过“我的名字,你的故事”让宝马品牌更加深入人心。但遗憾的是片子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片子并未能成为爆款,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一部极具情怀的品牌微电影,宝马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向来可圈可点,这一次也不例外。

伴随着越来越多像宝马这样的品牌出品更多这样具有品质的微电影,在汽车营销界,一个微电影营销的黄金时代或许即将到来。

 4 ) “斯奈德节拍表”——解读宁浩《巴依尔的春节》剧作结构

《巴依尔的春节》是宁浩导演联合BMW宝马公司于1月21日推出的贺岁微电影。

这部微电影以男孩李辉视角回溯八零后真实记忆,蕴含了浓浓的团圆和思乡情。

今天未铭君将带领大家通过《巴依尔的春节》的故事来学习编剧书《救猫咪》中的拆解故事手段:

布莱克.斯奈德节拍表(Blake Snyder Beat Sheet)

1、开场画面(第1页)

2、主题呈现(第5页)

3、铺垫(第1——10页)

4、推动(催化剂)(第12页)

5、争执(辩论)(第12——25页)

6、第二幕衔接点(第25页)

7、B故事(第30页)

8、游戏(第30——55页)

9、中点(第55页)

10、坏蛋逼近(第55——75页)

11、一无所有(第75页)

12、灵魂的黑夜(第75——85页)

13、第三幕衔接点(第85页)

14、结局(第85——110页)

15、终场画面(第110页)

下面,我将结合《巴依尔的春节》来讲解一下这个节拍表的内容。

需要强调的是,好莱坞剧本的规范要求是:一页剧本内容对应影片时长一分钟。

这个表格是根据全长110分钟的影片来设计的,非标准时长的影片对应到相应位置即可。

1.开场 (第1页)

影片的第一印象:设定影片的基调、情绪、风格,展现影片的类型和题材,并展现男女主角的前史。

最重要的是,吸引观众。

我们来看故事的第一分钟,是一个开场长镜头。

90年代初的除夕,从一辆车贴满对联开始,孩子们把对联拆下前行。

镜头跟着前推,自行车闯入前景,伴随着太原话“过年好”的祝福。

前景有人推车,大扫除,挂灯笼,擦玻璃,孩子们嬉戏打闹,将观众拉入春节氛围之中。

镜头继续前移,最后定格在擦玻璃的母亲和晒白菜邻居的对话上。

当邻居提议母亲烫头,母亲回:算了哇,我烫了给谁看呢?

【开场】以长镜头缓缓前推代入除夕氛围,母亲邻居对话暗示家庭关系不睦。

怀旧温情的基调,节日庆祝的氛围,偏向纪实的风格,主题指向了团圆和亲情。

开场有个对应的节拍:终场。

开场和终场应该互相对立,一加一减,表明了影片包含的情绪波动中的戏剧性变化。

2、主题呈现(第5页)

结构突出的剧本中,前5分钟内就会有人(通常不是主角)提出问题或作出陈述(通常针对主角)

而这个问题或陈述就是影片的主题。

这个人物会说“担心你许的愿”、“骄傲会导致挫折”或“家庭比金钱更重要“之类的话。

这种表述是电影主题的暗示。

在很多时候,主题句会成为主角的一句谶言,非要等到主角经历一番事情之后才意识到其中的真谛。

影片的第2min,一句巧妙的主题暗示出现,在中段和结尾不同角色口中得到反复强化。

【主题】男孩李辉私藏爸爸送的表,被母亲发现并责备“阴魂不散”。

“阴魂不散”也能成为主题?初见时戏谑,再见已震撼。

一共出现三次,节奏也提升了三次。

第一次,李辉私藏爸爸送的表,妈妈抢夺并责备。抢夺手表为一个节奏单元。

第二次,爸爸在车上追问李辉,你妈到底说我甚了?李辉转述。父亲套话为一个节奏单元。

第三次,在回家见媳妇的门口,爸爸复述。回家为一个节奏单元。

一句话,经过妈妈,我,爸爸,从抱怨转为调情,从抗拒达成和解。

把山西方言中的语境变化和潜台词意蕴挖掘到如此,恐怕也只有宁浩和他的团队能做到了。

仔细想想,真正的爱情不也就是是常伴相随,阴魂不散呢?

换句不时髦的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3、铺垫(第1-10页)

剧本的前10-12页,成为“铺垫”部分,也就是在A故事中介绍完所有人物的地方。

这个部分要强有力地设定主角、赏金、故事的目标

前10页我们要开始赋予人物肌理,展现后面需要强化的动作,即主角获得成功需要如何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要向观众一而再,再而三地展现主角生活中缺失的东西。

人物的不足和缺陷像定时炸弹一样,会在后面爆发,让他们开窍并弥补缺陷。

铺垫期间会让人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如果一切保持不变将会导致主角的戏剧性死亡

包括身体、心灵或职业意义的死亡,这里指李辉内心的孤独与封闭,事物必须有所改变。

铺垫信息主要通过视觉化语言和对白呈现,在全片的圆融贯通中起到重要作用。

与长篇略有不同,该短片的铺垫是集中在前4分半内完成的。

铺垫1:男孩李辉整理一地的玩具,往口袋装蜡笔,表现其贪玩爱画性格,也为画画戏剧性动作铺垫。

铺垫2:镜上合照被撕掉父亲,母亲责骂李辉藏表,母亲抗拒但李辉渴望。

铺垫3:父亲帮邻居车前拍照,表现爱面子,虚荣自尊的性格。

铺垫4:克塞号头盔,父母不约而同买了同一礼物,暗含三人曾共同生活的默契,制造了情绪起伏,为变身戏剧化动作埋下伏笔。

克塞号头盔对90后来说比较陌生,查阅资料后,顿觉这个符号太本土,太贴切,也太牛了。

铺垫5 到奶奶家父亲和奶奶对话,揭示了离婚原因之一:重领导,重工作,总不回家。

铺垫6 随着李辉把门砰的一关,电视播放阿凡提动画在一个镜头里巧妙衔接,信息密度令人瞠目。

为后面引出小伙伴嘲笑“巴依老爷有媳妇,你爸没媳妇”的儿歌埋下铺垫。

【铺垫】李辉家庭离异,除夕被爸爸接去过春节,他一家团圆的渴望被母亲抗拒和父亲的自尊所阻碍。

4、推动(催化剂):第10-12页

这些都是催化剂的时刻:着火、发现老婆偷情、只能活三天的消息、亲人逝世、被未婚夫甩掉……

铺垫部分,影片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原先是什么样的。

现在,在催化时刻,要把原来的世界粉碎。嘭——!

催化时刻就是将会彻底改变原有生活状态的时刻,也就是影片的第一个小高潮。

在此之后,主角则会走向完全不同的历程。

在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中,催化剂又被叫做激励事件:即故事讲述的第一个重大事件,是一切后续情节的首要导因。

催化剂发生在四分半到六分半的时间。

李辉被胖子叫出来玩耍,但伙伴们不认可“巴依尔号”只认“克塞号”。

也同样不认可没有媳妇的李辉爸爸,唤作“巴依老爷”。

小孩们发生争执,李辉被打倒在地。

【催化剂】男孩李辉得不到伙伴的认可,他的精神世界在此刻被炸的粉碎。

5、争执:第12页左右

争执部分是主角最后一次机会说“这太疯狂了”。

我们需要主角知道。我该去吗?我敢去吗?这肯定是有危险的,但我会作何选择?

坦白说,这是主角决定要不要面对挑战的最后纠结时刻

回答了内心的纠结,就可以继续往前走了。

【争执】在李辉被打倒后,没有争执时刻,该环节在短片中被省略。短暂的愤怒后,进入第二幕环节。

6、第二幕衔接点:第25页

第25页是应该发生重要事情的地方。

衔接幕时我们离开旧世界,踏上新征程

但前提是:主角必须自己积极主动的做出决定,这使得他成为必然的主角。

【衔接点】在胖子讲述自己改名故事后,李辉决定为巴依尔改名字,来获得尊严。

7、B故事:第30页

影片已经设置了A故事,并使其发展开来,现在我们突然要跳到第二幕进入全新的世界。

B故事始于第30页。多数剧本中的B故事是“爱情故事”,同时也是承载电影主题的故事。

B故事常常会有另一半人物,即在剧本的前10页中,一般见不到的角色。

一般来说,完整的剧本一般包含了A、B两个故事。

A故事:即剧情表层的动作线

在表层动作线之下,往往运行着一个B故事:即剧情深层的情感线。

或者说主人公的内心弧光,内心的成长线。

如果还不理解,不妨讲几个爆款例子:

《我不是药神》

A故事:一个卖神油的中年男人去印度进口假药来中国卖假药的故事。

B故事:程勇如何理解友情的故事,是钱重要还是友情重要。

《摔跤吧爸爸》

A故事:一个少女从乡下爬到顶峰夺冠的故事。

B故事:一个少女从不理解父亲到和解的过程。

《夏洛特烦恼》

A故事:夏洛穿越回去历险,当上人生赢家的故事。

B故事:回到现实珍惜眼前人的故事,是女神好还是媳妇好。

经常做这样的训练,我们就能越快越好的把握故事的主题。

【B故事】

影片的A故事可以总结为:男孩李辉经历巴依尔号改名风波后,促使父母团聚的故事。

影片的B故事:讲述的是男孩李辉李辉和父亲,如何理解尊严与亲情的关系问题。

尊严是什么?直白地问就是:面子重要,还是感情重要?

其实在影片的两分钟,从李辉爸爸给李辉吹嘘汽车性能。

到第六分钟左右,李辉同样因为吹牛却被打倒时,B故事便被翻了起来。

此时李辉认为面子最重要,通俗来说就是要在众人前牛逼。

改名字不仅为了获得小伙伴的认可,也是为了唤回父亲的尊严,家庭完整的尊严。

A故事的表层任务和B故事的深层任务汇合成了一个戏剧性动作——给巴依尔改名。

结束长街漫无目的游逛后,遇到了胖子的亲戚,会改名儿的四哥。

8、娱乐游戏:第30——50页内

娱乐游戏,顾名思义,就是电影前段的轻松娱乐环节,也是观众喜闻乐见的。

多表现为主人公开挂后的畅想环节。

例如:在《我不是药神》中,程勇去印度后开挂卖药的MV段落。

在《夏洛特烦恼》中,夏洛唱起朴树的歌时吸引女神的MV段落。

随着一个横移镜头横向开画,同时镜头后退时场景纵向展开,纵横延展。

李辉和胖子登起自行车,惯口似的起名和大街上的活动联系在一起。

【娱乐游戏】30s左右,大量主人公带着环境镜头如画卷般展开,展现了老太原春节的浓郁氛围。

9、中点:第55页

中点是电影前后两半的界限

中点要么是主角表面上达到的“顶峰”(或者是伪胜利),要么是主角塌陷的“低谷”(伪失败)。

中点是娱乐游戏部分结束的地方,从这个地方开始又回到故事。

如果剧本中有“伪胜利”,这就是主角如愿以偿的地方。

心想事成,但一切都是表面,在吸收必须的教训前还有段路程要走。

【中点】在影片的第九分半时,李辉和胖子拿到了四哥写的“宝马”。

10、坏蛋逼近:第55——75页

看起来都很好,但即使坏蛋(可能是人、事物或某种现象)暂时被打退,我们的工作也还没结束。

这是坏蛋决定重新整编并带上重武器的时机,是内部分歧、质疑、妒忌开始瓦解主角队伍的时机。

在这个时刻,内部外部的邪恶力量合力对付主角,逐渐收紧

邪恶力量不会放弃,现在主角已经无处搬救兵了,他必须依靠自己,必须坚持下去。

主角一步一步在逼近某个目标,但同时更大的危机也在酝酿和逼近。

【坏蛋逼近】 在影片第10分钟,拿到宝马名字的两人,看到一匹马走过,心理预期落差甚大。

在接近第11分钟时,影片的坏蛋——看自行车的老头出现,指责并要叫家长。

李辉和“坏蛋”老大爷展开了一场逃跑的追逐戏。

后来又和胖子追逐嬉戏,一场优雅的展现山西工业的长镜头。

最后给车起名为“弼马温”,离李辉内心的目标更近了。

11、一无所有:第75页

表面上看起来,主角必须像是彻底失败

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已经一团糟:伤痕累累,没有希望,甚至充满了“死亡气息”。

很多优秀的影片中都会利用“一无所有”时机杀死某人,例如《药神》中吕受益病情恶化至自杀。

而《夏洛特烦恼》中夏洛在节目上大闹导致名声败坏,得知马冬梅被混混侮辱时,开始反思。

一无所有是很重要的时刻,因为这时主角会遭受到全片中最严重的打击和剥夺。

这个事件以后他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过失,并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转变(成长)。

【一无所有】第14分钟,李辉和胖子去找伙伴寻回尊严和面子时,却目睹一家四口在雪地打闹嬉戏。

“孙悟空不管有多么强大,还不是他一个人嘛”。

这个事件让李辉开始反思所谓的自尊,面子,在真正的情感面前,似乎都黯然失色了。

12、灵魂的黑夜:第75——85页

顾名思义,“灵魂的黑夜”就是黎明前的黑暗

这是主角还没找到拯救自身和周围人办法前的深渊时刻。

一无所有时的死亡气息,正是在灵魂的黑夜感受到的,这是剧本中的最暗低谷。

例如,《我不是药神》黄毛之死,《夏洛特烦恼》夏洛身患艾滋。

我们必须被打败并承认自己的失败,然后才能吸收教训。

【灵魂的黑夜】李辉写下了“爸妈我”,却被父亲误解为乱写乱画,情感遭遇重创,大哭离开。

从“巴依尔”到“别摸我”、“弼马温”再到“爸妈我”,这一创意将载入史册!

几乎是以一个三字梗进行了完美的节奏拐点。

13、第三幕衔接点:第85页

故事的第三幕开始,经过了一连串的打击,主人公态度更为明确,重新出发。

第三幕衔接点正是解决方案浮出水面的时刻

在外部A故事 和内部 B故事彼此交织,主角通过所有考验时, 深入挖掘并找到了解决方案。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A故事怎样转变为B故事,转化的过程是如何令观众信服的。

【第三幕衔接点】李辉写下“爸妈我”的渴望被父亲看到,才明白原来是误会了儿子。

确实是自己亏欠了儿子,不能因为自己的面子,就不给小孩一个完整的家庭。

那这个由A到B的转化,问题就在于如何让父亲借由儿子真正去自我反思面子的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导演用了这几个方法:

1 故意误会李辉,并且打了李辉,且这个出发点同样是因为的父亲的面子和自尊。

2原创《飘雪的工厂》主题曲来完美契合人物内心情绪。

3 轻轻擦去多出来的一笔,表达对儿子渴望爱的理解与守护。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宁浩导演真是太理解中国的父子关系,太理解父辈的深沉和问题所在了。

这也是无数观众看到这里泪奔的深层文化原因。

14、结尾:第85——110页

结尾部分是第三幕,这是我们结束故事的地方,这是人物形象定型的地方。

这是主角在A故事和B故事中胜出的地方,也是旧世界的颠覆和新世界被创建的地方。

在超级英雄影片中,结尾要逐渐由低到高地处理掉所有的坏蛋。

主要的“问题”之源(人或物)必须完全处理掉,以便建立新世界的秩序。

结局是新社会诞生的地方。主角只是胜利是不够的,他必须改变世界。

结局应该恰如其分。还有,结局必须以让人情绪上得以满足的方式完成。

【结尾】李辉爸爸受到影响,反思,决定带儿子李辉回家过年,给妻子赔礼道歉。

15、终场画面:110页

如前所述,影片中终场画面是开场画面的对照

经典好莱坞模式要求了完成一个圆形的故事结构,人物在经历一系列旅程后将回到自己的起点。

【终场画面】从妻子的家窗户缓缓推入开场,到妻子家窗户缓缓推出,形成了剧作和视听的双重对照。

结尾的彩蛋,让“爸妈我”的文化概念得以继承。

作为商品的宝马自此被植入了一个代代相传的亲情符号,铭刻在消费者脑海里。

宁浩,一个典型的类型片导演,其追求极致的处女座性格,在视听和剧作的层层把关中臻于完美。

事实证明,好莱坞式的创作方式是非常高效的,能帮我们尽快度过新手期。

提供一个小练习,试着分析某部电影的催化剂和灵魂黑夜,并用一句话概括出它们的AB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5 ) 这是好多小孩重合的记忆啊

这记录了过年前小孩的一天,从一天的早上到傍晚。小时候我们过年前一天不就是这样吗?约一群小伙伴玩角色扮演乒乒乓乓,和自己的死党在热闹的卖年货的街上你追我赶打打闹闹,眼睛里只有迅速飞过的世界,和环绕自己的笑声。一直到黄昏,礼花开始劈哩吧啦绽放,灯火通明,告别朋友,背对着黑夜回家。这一段很真实,是很多小孩重合的记忆。李辉回到家,本想和打自己、看不起自己的“屎尿盆”炫耀一番巴依儿的新名字弼马温,看到屎尿盆和自己爸妈在门口快乐地玩,突然落寞,弼马温再厉害也不过是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野孩子啊。孤独的转身摸着车。那个时候他该是多么孤独落寞啊。他应该很希望爸妈能和好如初,能一起抱抱他吧。但是他爸爸出来看到他在划拉他的bmw,上来就呼了李辉一巴掌。那一刻他彻底委屈了,委屈的哭了起来,耸着肩走上楼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记得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的经历,很孤独很伤心了想回家获得爸妈的一些安慰鼓励,结果爸妈完全不理解,反过来责怪我,那一刻无助、委屈加倍。李辉的父亲不是没有看见他在车上写下的爸妈我,中国的家长偶尔也是懂得自己的孩子的,但他还是会碍于面子,模模糊糊地说不清什么。其实他们给我们了,以他们的方式给我们了。只是小孩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总有鸿沟。

//镜头很棒,干净利落。学到很多。尤其是在街上骑自行车想名字那段,随着那些灵感从大脑迸发出来,镜头也啪啪啪地来回打

//配乐很恰当

//小演员演技很不错,而且“时间静止就不能动了!”、“猴子偷桃”那些话就是我们小孩的时候经常说的,实在太有亲切感了。我很少看过这么有亲切感的拍小孩子过年前一天的故事。

//情感很细腻,在车上爸爸给李辉炫耀全国就你一个小朋友坐过(不大记得了差不多这种话),爸爸给李辉展示bmw是个电脑机器人,李辉脸上不屑。但是他默默记住了,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一溜烟这些词全从嘴里蹦出来。很多时候小孩子表现的不在乎无所谓,但心里又全偷偷记住了哈哈。

//那个拽掉李辉袖子的大爷略出戏,一口奇怪的普通话,为啥不讲点方言,或者普通话稍微正常点?

//后半段有点太美满了,为了煽情而煽情。不过放在过年也比较合适。

//作为一支广告片总体很不错了!和之前iPhone的一个广告片比,更喜欢这个。故事讲的很完整。很有宁浩的风格。我现在感觉宁浩这种风格真的信手拈来。

 6 ) 从巴依尔号出来的,是巴依尔

昨天,花25分钟看完宁浩导演的微电影《巴依尔的春节》。

其实,全片算上结尾字幕也不过只有22分2秒。多出来的2分58秒,在平复情绪。

看过预告片的我以为,这不过又是一部车企一掷千金招徕知名导演,硬邦邦地在每一帧里塞满各色车型,赶着春节风口上映的自我陶醉“广告片”。

但事实证明我错了。

巴依尔,即现在的宝马,和电影中出现的铜锅,蛋饺,爆米花机,成语词典,熊猫盼盼钥匙扣,以及那被扯掉的半截羽绒服袖子一样,担任着沉默的道具角色。即便是结尾泪点突袭时,也依然保持着沉默的本样。

论记忆点,巴依尔不如那两根被当成宝剑不停进攻的大葱,不如小朋友戴着由硬纸盒做成头盔上歪歪扭扭写着的那句“第一名是我”,甚至不如张子贤那条塞进白色袜子里的红秋裤。

没有烧胎起步,没有漂移侧滑,没有静谧如商务舱的第二排,没有可以塞进整个世界的后备箱,没有宇宙第一的加速表现,没有一帆风顺、处处开挂的男女主角。那些一提起汽车就会如肌肉记忆般浮现的滥觞宣传桥段,纷纷缺席。

在《巴依尔的春节》里,宁浩没有被商业野心绑架,变成广告的奴仆,把片子排成一帖换上任何车企LOGO都不突兀的万能膏药。宁浩,只用巴裤衩,巴天虎,巴菜刀和巴糖葫芦,为那个时代,炮制出一个时间的剪影。

正如小男孩所说,“巴依尔不受时空影响”。

《巴依尔的春节》将30多年前一天进行了延长,在我们这辈人习以为惯的日常里,隐藏了许多值得回思的细节。

看《巴依尔的春节》,不需要像看《Ford v Ferrari 》那样,不时按下暂停键去翻阅那段散落故纸堆中的尘封历史;看《巴依尔的春节》,也无需像看《Fast & Furious》那般,不停地幻想着坐在驾驶舱中、方向盘前的英雄是自己,直到达成颅内高潮。

看《巴依尔的春节》,不知道宝马全称并不打紧,无法熟背宝马历史也没大碍,一眼认出片中车型也绝非头等要事。你要享受的,是宁浩对时间切口的凝视;是隐藏在厚厚角质层下的人性之美;

是跃进的时代远景前,混杂着属于当下的红绣花被面,一副徐徐展开关于汽车记忆与认知的画面;是张子贤紧张系上红围巾时的仪式感,更是上楼梯时混杂着骄傲与跃跃欲试的一小跳;是苍茫寂寥的《飘雪的工厂》旋律中,那独一份的精神按摩。

是小男孩口中的那句“从巴依尔号出来的,是巴依尔”。

谢谢“别摸我”,你们没有让《巴依尔的春节》染上塑料积木的味道,没有惯性地为粗俗低劣创意刷上温情金粉,也没有让那些角度与态度重叠、呛人口眼的无病呻吟成为春节主基调。

《巴依尔的春节》不是整齐划一的时代大合唱,是写给每个人本我的时间小夜曲。

时间足够抽象,足够公平,却也足够油滑,足够不动声色,宁浩用22分钟2秒呈现出了那段时间的具体形状。在缤纷到色调滥俗且出现在祖国各地的“张灯结彩”里,我看到了从不停歇但伟大的时间。

最后,哪怕无法从《巴依尔的春节》中看清时间的真面目,你也可以单纯地像那位与贾玲神似的小胖男孩渴望的那样:我就想当巴依老爷。

 短评

比《母亲》好多了。

4分钟前
  • 开膛手贝塔
  • 推荐

男孩之苦。时代还原和人物塑造都很棒,还夹带了“坏猴子”的私货。最后那联系着品牌标志的情感一击挺绝的。

7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我带你去一个地方,那里的带鱼炸得特别香,那里的排骨炖得特别嫩,那里有最好的年夜饭,而且永远都有人为你开门。

12分钟前
  • 许仙儿
  • 推荐

竟然意外的好看,这节奏绝了引人入胜。看前面特别想让小男孩被骂,他被骂了又开始心疼哈哈

16分钟前
  • 李秋天
  • 推荐

第一次听说宝马的这个曾用译名,看片儿还以为是坊间的音译说法,一查发现是官方的,宝马是港译后来大陆也用了。宁浩是多么喜欢拍追逐桥段。还以为到别摸我就到头了,没想到后面还有2次延伸,都挺不错的,够脑洞。小朋友演得有点尬,儿童难拍,所以知道那些自然的儿童表演是多么难得的了吧。怀旧氛围做足,看着真亲切,但估计小朋友的设定是八十年代早期生人。方言也舒服,可惜很多表演上还是有些硬而且为啥小朋友都是京腔,奇怪了,查了查那个爸爸似乎也不是山西人,但表现得挺自然的,红秋裤真……

18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太原后生给师哥点赞!巴依尔-别摸我-爸妈我,三个名字就把品牌文化体现出来了。太原街头的台球桌、金刚里的早市、猴子偷桃以及还算地道的太原话,在春节的气息中不仅涵盖了孩子的童真也表达了家庭的美满。

20分钟前
  •  
  • 推荐

广告都拍成这个水平,我们都会等着看广告的!

24分钟前
  • 麦姆威
  • 推荐

为了切题又能看,配合过节,也只能往亲情上靠了。

26分钟前
  • 老罗Lazzaro
  • 还行

今年贺岁档短片算是不错的一个,宁浩出手果然不一样,可能是时长的原因,更多的宁式喜剧元素加了进去,但终归是BMW广告,整个流程也都在尽量的往上靠,有些地方的感情反而有些生硬。

31分钟前
  • HarperYug
  • 还行

看哭了

34分钟前
  • 李盒子
  • 力荐

爸妈我那一段,很绝。

3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宁浩联想能力(发散思维)真可以。

44分钟前
  • 颜落寒
  • 还行

BMW冷知识 宝马的确神翻译

48分钟前
  • 超人叔叔
  • 还行

巴依尔,弼马温,别摸我,爸妈我……宝马。这跨度有点大。

50分钟前
  • Leon
  • 推荐

年味的刻画感到刻意,注水过多,颇感无趣,差强人意。要是学生作品拍成这样就很不错了。

52分钟前
  • 懒猫戏花枝
  • 还行

优点太多,美术,音乐,台词。说两个缺点,老头的表演问题太大,出戏。BMW三个字母的包袱抖的太慢,看了很长时间才反应过来小孩取名字围绕着这个。宁浩也老了,开始回归家庭了,不再是野性狂野的自我奔放,他没有拍百公里提速几点几秒,中国人骨子里的家的意识才是我们最后的归宿,他让车停在楼下家门口,那才是该停的地方。

53分钟前
  • 恒源祥
  • 推荐

广告的硬关联程度和广告主的格局刚好成反比。关联越弱越拍得出更有意思的广告,又更为品牌添光,一个良性循环。这部的好,是强行筛掉宁浩心中的暗黑,单纯靠视听语言描绘细腻的小小好,而这小小的好,好过他近些年的长片。

58分钟前
  • 小年左
  • 推荐

今年过年数个广告片中最好的一个广告片,宁浩讲故事的能力依然优秀,这个短片不输《北京你好》

60分钟前
  • 推荐

从《疯狂的石头》里面的“别摸我”到这部给bmw的广告里面的其他含义,不得不佩服宁浩的想象力,对于城市氛围的营造还是像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国》里面一样,对于打造的有模有样,有内味。而且仍然有宁浩自己的符号在里面:镜子的运用。拍短片可以学一下宁浩的想象力。

1小时前
  • 樂啊樂
  • 推荐

3.5

1小时前
  • 方枪枪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