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1991

已完结

主演:王绘春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1

 剧照

孔子1991 剧照 NO.1孔子1991 剧照 NO.2孔子1991 剧照 NO.3孔子1991 剧照 NO.4孔子1991 剧照 NO.5孔子1991 剧照 NO.6孔子1991 剧照 NO.13孔子1991 剧照 NO.14孔子1991 剧照 NO.15孔子1991 剧照 NO.16孔子1991 剧照 NO.17孔子1991 剧照 NO.18孔子1991 剧照 NO.19孔子199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孔子1991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生活在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他幼年丧父,少年丧母,靠自己的勤奋,精通了“六艺”,博览了天下的典籍,以学识闻名于天下。他兴办私学,培养了一大批治国平天下的人才;他主张“恢复周礼”,倡导“仁者爱人”和“中庸之道”,以图安定动乱的天下。五十一岁,他虽然出仁大司冠高位,却仍无法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只好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寻找贤明的国君……。然而,颠沛流离十四年,最终仍是一无所获,只好又回到了故国。年近古稀的孔子,并未被命运所屈服,他一边教弟子,一边修纂《春秋》,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政治主张,融进了《春秋》的字里行间……  该剧艺术地表现了孔子坎坷的一生和博大的思想。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堪称一部历史文化巨片。贴身兄弟(原声版)被不良少年盯上第二季爱情香水(原声版)特警使命之狙击风暴我是阿拉伯人我们的国度世界奇妙物语 2018年秋季特别篇烈火男儿之了不起的消防兵直到世界尽头1991冲天火粤语版矿山人家1/2次同床鬼吹灯之黄皮子坟泰山传奇疯狂暑期之哈喽怪物金发美眉的野心犯罪现场调查第十二季与魔鬼同行1997冰雪公主2005骆驼言春逝神偷特工钻石般的爱恋少年吔,安啦!夺宝计中计非对称较量看不见的TA之做朋友吧失恋33天2013香港奇案之雾夜屠夫À Table!猛鬼街5:猛鬼怪胎致命契约2007青铜匕首飞龙再生相棒第七季幸福,请签收垂帘听政国语心理追凶 第三季六叠间的钢琴家攒钱罗曼史杨梅红了的季节军歌嘹亮

 长篇影评

 1 ) 寻根时代的《孔子》

  1991年,山东电视台拍摄了由王绘春主演的16集连续剧《孔子》。直到如今,这仍然是最好的一部孔子的传记片,甚至是最好的先秦古装剧之一。
  无论是从影视剧的角度还是从思想的角度,将摄影机对准圣人都是极其危险的行为。镜头中表现的圣人,是道成肉身的虔敬复现?还是荒唐的树立牌位或偶像?这是颇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基督教等宗教语境里,这种冲突尤为明显,众所周知,马丁西克赛斯拍摄的《基督的最后诱惑》因表现了基督对性对信仰的某种“好莱坞”式的态度,曾引起宗教界的抗议;而帕索里尼拍摄的《马太福音》却因为写实般的营造了《圣经》的“屏幕神迹”而博得教皇的赞赏。两个影片的不同命运证明了,古典的圣人与现代人制造的光影形象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张力。
  孔子亦然。即使在儒家内部,对孔子究竟是伟大的教师还是没有权杖的王者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更何况现代思想界对孔子的各种“还原”“解构”了。而付之于影视形象,从1940年费穆导演的《孔夫子》,到近来连续涌现的胡玫版《孔子》、张黎版《孔子春秋》以及日本、韩国拍摄的电影、连续剧和纪录片,更是各个不同。但无论从篇幅到意蕴和氛围的营造,还是内涵的挖掘、人物的表现,都无法超越王绘春版的《孔子》。
  何以言之?
  观众几乎都能指出这部戏显而易见的优点:戏里的孔子事迹严格遵守已知的史料,除了早期的童年形象外,极少有虚构的情节。我们能很容易的看出情节基本来自《史记孔子世家》《鲁世家》和《论语》。成年后特别是招收弟子后的孔子,独白与对白几乎没有多余的话,多半取自《论语》的语录。导演精心为这些原本没有语境的“语录”创造了历史与政治的具体语境,即使不见得全然认可,但态度是务实和严谨的。片中的孔门师徒和诸侯大夫,对话少而精炼,且多数于古有征。
  如今很多古装戏都标榜自己如何重视如何忠实的复现古典时代的生活场景,然而并没有几部戏能做得到。《孔子》里的宫室、服饰、礼仪、饮食等场景却做到了,没有花花绿绿的奇装异服,没有奇怪的发型和冠冕,没有虚假花哨的宫阙与草坪,更没有穿越的食物、水果和器具,连吃饭时的礼仪、进入厅堂脱履坐席、佩剑样式等细节都展现的一丝不苟。使得整部剧作的时代氛围质朴而真实,令人神往。
  因此,有了上述两个基本的条件,孔子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导演的确是谨慎而小心的,塑造的孔子以“克己复礼”为核心,他的学习、从政、教育、著述等行为,都围绕着“克己复礼”展开。这个孔子不是流俗所以为的沉闷而呆滞的道德家老夫子,而是具有政治才能和深邃思想的教师、贤才、圣人,也是命运坎坷、不为世人理解和使用的丧家犬、流亡者、不合时宜之人。
  总的来说,这一孔子形象是目前所有影视剧里最能自圆其说、最朴素、绝无夸饰的孔子,足以改变流俗的谬见,这也是本片最优秀的地方。
  好了,现在我要谈论这个片子的不足了。最大的问题,就是作者站在八九十年代的思想立场,把对孔子的叙述,看做是一种“寻根”,一种对往昔传统和古老生活的美学礼赞,而缺乏哲学的沉思,也就无法使片子具备一种锐利的思想性。
  简单解释一下。这部片子不时的演绎一下长河落日、黄河滩涂,不时的表现宫廷乐舞和祭祀场面,但这些桥段投射给观众的感受,是沧桑而悲凉的没落感。与八九十年代的“寻根热”“文化热”十分契合,放在今天来看则失之于迂腐。置身于此情景中的孔子,固然忠实于史料,但有意回避了其他的可能性,譬如今天颇为流行的今文经学对孔子“素王”的政治哲学解释。而我们也很难说这个孔子是“古文经学”性质的,这个孔子只是文献学或者美学性质的。因此,孔子迅速的被偶像化了,片子中的孔子感人、悲怆,但只是文化长河的遥远源头,不是一粒种子,只是一块牌位。儒家思想何以在后世大行于天下?仅仅就是靠“克己复礼”么?是否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这些问题的思考,在片中是缺失的。
  当然,这是一种苛求了。因为九十年代不可能拍摄出一个经学化的孔子。而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看,这一带有强烈八九十年代思想痕迹的孔子,也别有一种特色。倘若与当时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大河滩涂”“黄河落日”的影视作品《河殇》对看,更可以解读出言外深意,更可以作为后世回顾八九十年代中国思想转折的注脚了。
  总之,《孔子》值得一看,除了前几集的“孔子童年”部分有些摸不着头脑,人物过于呆滞而近“十佳少先队员”,后面的剧集越看越有味道。美学的享受也是醇厚而回味无穷的。最后,主演王绘春大家一定不陌生,他就是在《雍正王朝》里饰演八王爷的话剧演员,看过《孔子》后,才觉得他足以流传的角色还是孔子。片中,当我看到诸如颜回死后的哭丧、子路之死、孔门弟子聚餐等场景时,不知道怎么了,我居然会抽泣起来,此时此刻敲字回想,还真是不可思议呢。

 2 ) 最佳电视剧孔子

《孔子》是由张新建和刘子云导演,王绘春等主演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该剧艺术地表现了孔子坎坷的一生和博大的思想。人物众多,场面宏大,堪称一部历史文化巨片,一举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特别奖,同时获“最佳美术”、“最佳音乐”单项奖,还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照明”两项提名荣誉奖。创造了一剧独获五项“飞天奖”的纪录。

 3 ) 夫子从未离我如此之远,夫子又从未离我如此之近。

夫子从未离我如此之远,夫子又从未离我如此之近。

人类文明发展至公元前六世纪前后,三大哲人相继问世,古希腊苏格拉底、古印度释迦摩尼、中国仲尼夫子。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世情险峻,仁义陷落,人人自危,但同时,也是文明急剧动荡、感痛而生的时代。孔子,就是在这样,国不国、家不家的的时代下,眼看着礼崩乐坏、人心荡逸,自此而生不同之心。

然而,大时代如此,一人之力又能如何呢?夫子之路,可想而知。无怪乎夫子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称名。

几十年的好学不待言,夫子所得之乐趣,我们也不可想象。但是性命危难之际,才知道君子之难。

厄困于陈蔡之际,身体饥寒,性命危顿,命运倾覆只在片刻之间。然而万死不悔者,是夫子也。万死不悔者,是夫子之弟子也。大道之重,大道之远,夫子之困,夫子之艰。弟子之惑,弟子之虔,弟子之敬,弟子之诚。

关于孔子一生,我明明早已知道结果的,每一件大事也都知道经过的,最后一定会安然无恙的,可是当看到夫子低头、子路疑问,还是哭了个稀里哗啦。

夫子这一生,一直在强求,一直在强求。可是这份强求又是那么纯粹,那么干净,那么执着,执迷而不悔,哪怕是不赞同他理想的那些人,也对这个人无可指摘。为何中国只有这一个人可以被叫作圣人,其实不是他好学,不是他博学,不是他文武兼得,不是他弟子三千,也可以说不是他开创私学让平民有机会可以学习,而是他的明知不可而为之。

子路真是夫子的好弟子。一生能得夫子之指教,一生能得如许弟子,何其幸也。冉求,冉求,终是敬爱夫子的好弟子。冉求眼里的光与欣喜,唏嘘唏嘘。泪目。颜回之死,让人太痛心了。最深情的陪伴是颜回对夫子的敬爱:夫子在,回何敢先死。可回还是先死了啊。厚葬颜回是不合于礼的,可是厚葬颜回是合于情理的,是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的礼与深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道难寻,又岂可放弃。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人这一生,到底该坚守什么?守礼而死,重义而死,子路先生你后悔吗?夫子,夫子,子路万死而不悔,坚持仁道与礼仪,你是欣慰呢还是心痛呢。

夫子说,并非犀牛,并非老虎,却奔逃于荒野之上,难道我推行的道义不正确吗?为何我会落到这般田地?是啊!为什么仁德之道不被世人所接受呢?

颜回告诉我们答案:

夫子之道至大,天下都难以容纳。但这是因为世人无知,并非君子的错。如果是大道没有修明,那是君子的错误,现在大道修明而不能被用,那是各个掌权者的丑陋无知。正因为如此,才更显示出夫子的伟大。

(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这部电视剧是1990年拍摄的一个电视剧,服化道、场景真的是朴素极了,夫子家里穷的那个造型,跟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有一批的那种穷,穷到我心里了。但是,在这种穷困更见出了文化的富有。虽然电视剧中多处与事实不符合,改变的挺严重,但是作为一部电视剧来讲,已经是极为不错了。王绘春老师演绎的孔子颇得夫子好学之三昧。推荐给各位。

 4 ) 这部电视剧创造出了《论语》发生的场景

今天在B站上看完了这部电视剧 当做电视剧看,《孔子》是部极其优秀的作品。无论编导演,还是服化道,以及编舞和配乐,都尽其所能还原了春秋风范,无可挑剔。尤其是配乐,配合剧情,恰到好处,而且是真正的雅乐,庄重肃穆。有些弹幕却反而以为这样的音乐有些阴沉,我只能感到悲哀,因为雅乐不再为人所熟悉,而且雅乐中的庄重不被观众体会。 对《论语》的展现也是十分卓越。随着剧情推进,孔子说出了那些广为人知的语录,创造出了发生场景。《论语》因为是语录体,每句之间没有上下文和发生的历史情景,让读者难以理解。电视剧以孔子一生的轨迹为主线,串联起了这些语录,创造出了对话的场景。有了这样的场景,《论语》也能让人理解。举个例子,就是那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句话在电视剧中出现的场景,是在子见南子之后。孔子遭遇了南子的打压,心中有怨气,说出了这样的话。这就是场景啊!还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句,以前更多的是当作学习交友作君子来理解。拿整部电视剧作注脚,却读出了一丝悲剧色彩,正如剧中南子和颜回所说,这句话孔子抒发的是不被理解的情绪和作之不止的志向。 这部电视剧堪称完美。短短十六集,既显示了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背景,又描述了孔子一生的轨迹和师生情谊以及孔门弟子的活动,同时有十分巧妙地创造出了《论语》言论的发生场景。尽善尽美!

 5 ) 单集备忘

第一集 昭公分军三家,孔丘拜师太史 第二集 季大夫宴请士人,孔仲尼加冠礼成 第三集 仲尼悟乐文王操,鲁国迎齐太庙礼 第四集 有教无类,细品关雎 第五集 洛邑学礼,孔老论道 第六集 追鲁君以适齐,闻韶乐;答景公之问政,悟逝水 第七集 斥八佾,论中庸 第八集 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 第九集 将堕三都,功亏一篑 第十集 鲁定公沉溺女乐,孔仲尼痛惜郊祭 第十一集 失意于卫国,被困在匡地 第十二集 子见南子,卫君不为 第十三集 晋曹宋,投无路;郑陈鲁,始有光 第十四集 陈蔡有厄,去楚无望 第十五集 拒冉求,别子路 第十六集 修春秋,丧爱徒,殁乱世 在鼻头酸涩中与夫子共走了乱世一遭。 看剧期间,脑海中不断泛起《论语》、钱穆《孔子传》、鲍鹏山《寂寞圣哲》的只言片语,对一些情节进行考据式苛刻似乎没有必要,但对照顾观众的过度去文言化处理始终耿耿于怀。 最喜欢两处:一是见南子时合乐,两种处事,一类孤独;二是子路请求正冠而死,心系夫子,满怀仁礼。

 6 ) 孔子

过去的电视剧还是会考究历史的 场景设计都符合历史背景 80-90年代的电视剧大都尊重历史,尽量还原历史场景。如果放在年轻时 自己也不会花两三天不间断看完这么历史剧。现在的感触时 上学时代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记忆都字面的,很多东西都会遗忘,而现在看剧都是整合了自身很多地理解和思考,也会关注历史中的脉络-背景、起因、过程、影响。

看剧之前孔子在我的心里便是神圣的,过去自己的印象便是一幅画、一尊象、一部《论语》。雕塑和画作让孔子神化,不是世俗之人,大圣贤的存在便是没有人格缺陷。但是看了这部电视剧后理解圣贤之人并非生而圣贤,一个人的成长是在自己的执念和追求中进行的,内心的恪守便会指引人的方向。圣贤之道在于从一而终地坚守,也在于在实践中升华。一段段故事,一次次对话,虽然有电视剧人物形象本身的演绎,也有编剧对历史文献的再创作,但它还原了一代圣贤较为真实地存在-活人。孔子生活的年代不可能用现代人的方式去解读,衣食住行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印象最为深刻地是对礼节的考究,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的忠、信、孝、悌,便在演员举止间表达出来。

从孔母带孔子入曲阜求学,到游学列国最终再回故土尊为国父,孔子的一生看似曲折坎坷,但也向世人展示孔子便是一个平常人。小时为了生计而打工,也为自己的出身正名,立志实现恢复周礼,在寻求圣贤君上过程中不断坚信自己的理想,提出自己大同社会的构想。仁和礼便是他心中最炙热的追求,而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理想,他一次次去践行,不为权贵折服,不为名利骄躁。

子路讥讽孔子的场景更让我感到历史人物的真实,人无完人,孔子也曾迂腐和虚伪,他也留有后人愚忠的评价。而正是这些可考证的文献让孔子更能让立体呈现在世人面前,做圣贤者并非生而为之,而是靠着自己努力而造就的。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抱负,虽然不切实际,也最终不被当时社会所接受,但他的思想一直保留至今,也是他人性的光辉灿烂。

 短评

看过几集,缺点明显,节奏慢,另外时代变化太大,中国落后主要是因为儒家思想逐渐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过于重视个人发展而不重视生产力发展。

6分钟前
  • 山人
  • 还行

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如浓厚的八九十年代的文化热和寻根热的痕迹,如把孔子塑造的略显呆滞,如对孔子童年的刻板刻画,但磅礴大气的表现风格、严谨的服饰礼仪、悲凉苍茫的影像气质,已经足以使此片不朽。子路死,颜回死的场景,师门聚餐饮酒的桥段,都令我怆然而涕下。

8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何其荒凉!王绘春的老年孔子是迄今大陆影视古代人物的巅峰了。重刷第三遍。

10分钟前
  • 种瓜得瓜
  • 力荐

只记得一幕:一个奴隶男孩大叫“孔先生说了,奴隶也是人!”,然后被割去了舌头

14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文王操

18分钟前
  • 小鸭之友
  • 力荐

非常考究。原来先秦的古人这么朴素,从衣食住行到礼仪到情感都有一种朴素、纯真的美感。

19分钟前
  • 夏木
  • 力荐

用心又尽力,很难想象这样的电视剧的出现。断断续续看了很久,是因为剧本身就不想让人快速消化。节奏奇慢,只有在最安静的时候才看得下去。考证太棒,可惜当年经费不够过于简朴,可话说回来现在还能有谁这样拍?那一代前辈自己在给自己拍绝唱,就像孔子在他的时代一样。

22分钟前
  • 芒砀
  • 推荐

孔鲤不错,出境太少了。。。

23分钟前
  • Sunny rain
  • 力荐

坚韧悲良有余,温和之气不足

26分钟前
  • 正统文化代言人
  • 还行

服化道叹为观止,张黎版逊色多了,尤其是编舞,每一出都设计用心,真正构筑了春秋礼乐的图景(虽然礼乐崩坏,但礼乐仍在)。

28分钟前
  • 倒行逆施
  • 力荐

基本是都是按照《史记·孔子世家》与《论语》拍摄的,这部剧对先秦时代的礼仪考证做的很到位。也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那个寻根文化下的中国影视文化。

32分钟前
  • 中国的华莱士
  • 力荐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完了,应行的路我已经行尽了,当守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必将有公义的冠冕为我留存。”

35分钟前
  • 江欲燃
  • 推荐

有教育意义

40分钟前
  • 阿呆同学
  • 力荐

根本让人感觉不到是在拍电视剧,就好像真的是先秦历史再现一样,古朴苍凉的氛围,孔子坎坷不凡的一生,都很好的表现了出来,整个制作组非常棒!

45分钟前
  • dp
  • 力荐

光光从服化道和对礼乐的还原就值得五星,对孔子的刻画也不是英武的政治家,或是迂腐的书呆子,而是一个有理想有原则的学者。美中不足的是剧情篇幅比较短,结局有点匆忙。

50分钟前
  • 阿笨猫
  • 力荐

经典

53分钟前
  • LSomnusy
  • 力荐

第一眼就征服我的,是服化道方面的极致还原。要做好此类传记历史剧是很难的,首先要有一部剧该有的戏剧冲突;其次在创作方自身对孔子其人生、其思想有着深刻的把握,经过巧妙的艺术手法消化、反刍,保证所有观众能够融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所以本剧对孔子的刻画好在这两点:第一,在艺术方面达到了极高境界。第二,对于孔子这一充满争议的文化符号,成功做到了批判性赞美,由此在史观和艺术两方面都达到了极高水平。

58分钟前
  • 求缺
  • 力荐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堪称教科书一般的一部电视剧。

59分钟前
  • 马猴烧酒巴黎水
  • 力荐

人若能将华夏的礼乐典籍尽皆掌握 取其精华 被加以丰富 才可称得上博学 人若能像文王周公那样 使天下太平昌盛 才可称得上多才

1小时前
  • .
  • 力荐

这部很经典了。

1小时前
  • 南峰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