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

HD中字

主演:Theresa George,Josefina Gill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漂流 剧照 NO.1漂流 剧照 NO.2漂流 剧照 NO.3漂流 剧照 NO.4漂流 剧照 NO.5漂流 剧照 NO.6漂流 剧照 NO.13漂流 剧照 NO.14漂流 剧照 NO.15漂流 剧照 NO.16漂流 剧照 NO.17漂流 剧照 NO.18漂流 剧照 NO.19漂流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漂流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Two women spend a weekend together at the North Sea. Walks on the beach, fish buns at a snack stand, mobile weather forecasts. Sky, horizon, water. One of them will soon return to her family in Argentina while the other one will try to come a step closer to the ocean. She travels to the Caribbean and the foreign makes her vulnerable. Then, the land is out of sight. On a sailing vessel she crosses the Atlantic Ocean. One wave follows the other, they never resemble. Thoughts go astray, time leaves the beaten track and the swell lulls to deep sleep. The sea takes over the narration. And when the other one reappears in it, the wind is still in her hair while the ground beneath her feet is solid. She returns and the one of them could ask: "Have you changed?风雪谷全美超模大赛第二十季姑娘今年二十八猎魔女警未完的琴曲被遗忘的爱团圆饭(2022)哈利波特2撒旦万岁一个少男的传说玫瑰公寓白纸青春第一季人口交易黑狱杀人王特工老爸迪迦奥特曼外传:远古复苏的巨人强殖装甲骚乱俱乐部潜行 普通话版东京塔(剧版)英雄영웅无尽攀登买手枪西部世界 第四季修罗1974蝴蝶结单身毒妈 第二季火线警探第六季完美星球师爷请自重爸爸,你别骗我舍间声响幻界巴士黑道家族第六季喋血神兵古宅老友记第四季格林第一季宇宙恋曲恶趣味2020从前有个笨蛋1915迷离劫1996

 长篇影评

 1 ) 每集觀感 2021.10.01 更新(Bangumi优先)

第一集

【1】從SSSS戴拿羅伯特過來。現在日本人真的很喜歡做一些後現代設定,比如兩眼無神癱軟無力的男主和不知道爲什麽總是看上去很有精神的女主。關注著一些和劇情主流發展路綫毫無關係的細枝末節。可能是觀衆各種套路都審美疲勞所以需要一點怪味豆吧。

【2】才第一集,完全摸不到脈。(這個畫風差點讓我想起某個裏番,咳...)

【3】這才第一集,討論組就已經有人開始討論人物外形和 CP 了,甚至還有人開始批判起了虛擬人物。還有那些看了一集就開始打分的, 目前 2021 年 7 月 16 號晚,9.0分 (242人评价) 就是有這幫冒粉紅泡泡的小學生天天在那搞飯圈,豆瓣的二刺螈分數才從來都不準。

【4】個人期待值很高,但現在說什麽都太早。

【5】ED好評!

【+6】學校出現異常,而有人卻第一時間趁機爭權奪利,獨攬大權。以組織學生為由,滿足自己野心。最後出醜是必然。這也算是現實生活的某種縮影。


第二集

【1】看到本集一半的地方,特別是假選舉結果和少年反查匿名論壇留言板那段基本可以看出一些本片的端倪了:本片似乎是用一種相對靜止 or 與世隔絕 的設定來模擬真實社會中的情況。(純粹的安娜其自治社區?)有工具人,有野心家,有求知者,也有盲從的群衆。而臉上有星星標記的少年似乎是在有意放大每個人心中隱藏的欲念。比如第一季那個肌肉棒球男内心渴望做領袖,於是就不斷鼓勵/吹捧他,設計令他野心膨脹。第二集則是設計讓學生會會長以威權維持秩序,本來會長無法得知匿名板上的人是誰,但少年提供了個人情報,使得她擁有了攻擊目標。而且少年還很懂得人心的弱點,比如瑞穗和老師的關係,也很擅長煽動同學。

【2】另一邊,藍色火焰燒掉的東西都是不勞而獲得來。而勞動/價值交換所得卻沒事。後面鈔票更是從天而降,人人都想不勞而獲,結果都被藍火燒。

【3】瑞穗明明可以解釋自己的清白,卻不説明。這個就是人際關係處理的問題。

【4】現在還不清楚所謂“漂流”,是否意味著設定的流動變化,還是説導演會選擇讓世界觀深入展開。如果説不同世界内的設定是不一樣的,會變化的,那就更有意思了。但對製作者來説也更難把握。

【5】我認爲正太少年跟元氣女主是存在設定上的對應關係的。正太少年放大的都是積極參與集團事務的人的惡念,而元氣女主這邊則是面對著冷漠不願參與集體活動的男主,引導其善念。

【6】仔細看了片尾,音樂顧問真的是渡邊信一郎。

【7】然後現在可以返回重看下第一集,第一集開頭那隻貓就是男主在第二集救的那隻。

【8】有人説第一集搞政治,第二集搞經濟,是不是有意模擬社會發展的不同形態我覺得還要看第三集,现在不好说。(社会形态四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直接从三开始到四是不是有点怪?)我个人倾向于第一集是自由,第二集是等价交换。


第三集

【1】這番每集跟解謎一樣,但它又不跟你解釋世界觀的非合理性,很有意思。比如搞科研那個同學做的道具都是以卡通外型呈現,但是從劇情結構上來説它的確只是道具而已,作爲指代作用還挺好用的。頗有黑色幽默的荒誕味道。

【1.5】甚至“凍結”的同學,通常動畫怎麽表現凍結,而這部片又怎麽表現呢?直接塗黑!的確是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作爲標識。

【2】托上一集瑞穗的福,大家有的搞工程有的搞農業....haha,瑞穗真是招人喜歡(特別是給幾個凍結者的塗鴉)。

【3】這一集似乎開始討論起“超能力的來源”,以及對“超能力的定義”,就像戴拿則昂中對“怪獸”的定義一樣,或許跟全篇核心主旨有關。但如果它是多意象那就真牛逼了,那是最高級的作品。而楠木明星的能力則是“預知”。裏面目前的幾個人物也有意思:朝風,個人能力很强但是沒有別人就什麽都做不到的人;瑞穗,討厭社交,但是不和人打交道就無法生存的人;學生會長,有强烈控制欲沒有秩序就手足無措的人;(那個雷電女居然叫上海?)

(其實從超能力、學園,之類的設定來看很像《魔禁》吧?但是兩部番完全不一樣)

【4】本集被“凍結”的人,我認爲有兩個要素:<1>自身沒有存在感、被人忽視的人;<2>只沉浸在自己世界的人;這兩個要素一個是客觀的,一個是主觀的。算是在説邊緣群體的成因嗎?

瑞穗倒是一句話戳破:“這不就是死宅嗎?” —— 存在卻又不存在的人。

而男主長良屬於回避型人格,喜歡隨波逐流,這樣就不會與任何人發生衝突,也沒有任何能力。所以他的問題是自我否定,被希肯定其價值后想通了。有趣是的,黑幕解除后朝風居然拉上了黑幕。換句話説,沒有存在感的人和過於有存在感的人實際上是一體兩面的,其内心都是渴望被人需要的。

【5】本集中“黑幕”的表現手法絕對是超現實主義了。既有强烈的象徵意義,體現了其直覺的、唯心的一面,同時又在非合理性的世界觀下以一種荒謬的形態存在。而且可讀性很强,你可以從多角度去解讀它。但是不要糾結於具體的能力和細節,因爲它沒有邏輯可言。(不知有沒有注意到黑幕第一個揭開的那一幕特別像《雙峰》中的紅房子)

【6】現在結合前兩集來看果然不是什麽社會形態的問題,應該説第一集是講追求自由,第二集是自食其力,第三集則是社會群體性。更像是... 對人的定義?

【7】最後學生會長撿起黑幕前後背後的背景發生變化,又是新世界?


第四集

【1】這個番的視覺語言信息量真大,跟美劇一樣要經常暫停。

【2】本集的綫索是猩猩和棒球。猩猩高度接近人類。而棒球是一種需要合作和分工的運動。

【3】瑞穗和希這兩人居然聽信了隊長的胡扯爲了看“親愛的猩猩”而去借什麽“猩猩手電”,這已經是徹底的荒誕主義了...

【4】隊長完全投入的解説著猩猩們狂熱、全身心貫注的棒球比賽,仿佛世界都已經扭曲,不知不覺間將三人完全吸引。在隊長解説的藍色猩猩的棒球比賽中,其實講的是對世界規則的認同或反抗。這裏面有兩種相對理解。表層理解是裁判代表棒球規則,藍色猩猩利用觀衆對“完全比賽”的狂熱期待粉碎了規則,毆打了裁判。而另一種理解是,藍色猩猩的出色表現帶給觀衆絕大的期待,所有人站在它這一邊,而裁判反而是對抗世界的人。

【5】我先不説,各位可以猜猜看...

這集的主旨其實還可以反映在其它幾個小細節:

<1>比如學生會長夸搞科研的拉吉塔尼能力便利可以做任何事。

<2>再比如吃拉麵的時候,有人夸瑞穗可以不用付出任何代價,

<3>同時瑞穗還提到一個只能“把水變好喝”的家夥加以取笑。

<4>賽後,隊長對長良説起自己沒有才能卻熱愛棒球的事,無能、升學...等社會評價體系令他從棒球中分神...

那麽,假如説擁有超能力是屬於這個世界規則的一部分,那麽有的人擁有强大的超能力有的人沒有,這在“規則”上是“不公平”的。投手評論道:“猩猩的故事中,裁判是凡人,藍猩猩是天才,凡人扼殺了天才。”在他看來這是一種“不公平”的世道 —— 天才沒有受到公正的評價

因此可以總結本集的主旨:是在討論現實社會對人的評價機制是否公平,以及如何面對。前面幾集的主旨和它是有递进關係的,而且導演是以上帝視角在描寫。

【6】第四集想表達什麽?

我認爲隊長解説的藍色猩猩的棒球比賽中,其實講的是對世界規則的認同或反抗。藍色猩猩以自身的天賦對抗規則毆打了裁判,還獲得了觀衆的支持——生成了新規則。而裁判認同規則,對抗的是被扭曲了的新規則。希支持裁判,認爲他很有勇氣。而投手認爲:“猩猩的故事中,裁判是凡人,藍猩猩是天才,凡人扼殺了天才。”在他看來這是一種“不公平”的世道 —— 即天才沒有受到公正的評價。現實中也總有懷才不遇的人會抱怨這個世界的評判機制埋沒了自己。所以這集應該是在討論現實社會對人的評價機制是否公平的問題。

一個側面佐證就是,有一段學生會主席感嘆拉吉塔尼(搞科研的那個)能力便利可以做任何事,而瑞穗取笑了“只會把水變得好喝”的男同學。這世界本身是不公平的,現存的任何一種評價人才的機制都無法做到絕對公平。

而棒球隊長賽後承認自己是個空有熱愛卻無能的人,曾被同學評價沒有才能抑或是被升學等現實因素所困擾,但是看了猩猩的比賽後卻大感震撼,回憶起了自己對棒球的熱愛。事實上也只有出現了“漂流”、“超能力”這種非現實的奇幻空間后,隊長才忘記周遭的評價,而想起了自己的愛好。其實翻譯過來也簡單: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才評價機制,也不存在絕對公平,有的人生來就天賦異稟,所以管他呢,做自己所熱愛即可,不用過於在意他人的評判。

我想這就是第四集編劇想要表達的東西吧,手法很超現實,臺本能力相當可以,你們看,雖然猩猩的故事在這集占了主要篇幅,但是相應描寫猩猩的畫面卻鳳毛麟角,基本用臺詞就能吸引住人。(很多人說這片子信息量大,因爲它的臺詞跟畫面分別以兩種形式表達不同的内容,信息量當然大啦)本集主題上略有《搏擊俱樂部》的味道,手法上又類似于《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7】P.S.黃毛雷電女居然真的說上海話了?!

P.S.2 至於某人有什麽能力我不是很關心,我只寫和主旨有關的東西。


第五集

【1】瑞穗的貓實在是太萌蠢!

【2】“某新世界”中,老鼠吃黃金,藍色方塊吃老鼠,主角一行人決定讓老鼠解脫。創造一個“黃金”不代表一切的世界。(這...)

【3】(不要相信歐派大的女人是什麽鬼 -_-)群衆依然是愚蠢的,來路不明的亞希老師幾句話便令大家再次陷入懷疑和猜忌。并且開始洗腦朝風,使其自我膨脹。明星的個人威信開始崩塌,學生會三人組精心維持的秩序崩潰了。

【4】和長良的消極、自我否認不同,希一直以一種積極勇敢的姿態鼓勵對方,甚至親自示範。然而消極的男主還是輕易地遭到了霸凌。抓魚那個 BGM 叫 《夜釣》,好評!

【5】學生會長之前撿到的黑袍可能就是拉吉塔尼所説的能力使用後產生的“遺物”,而這個遺物就是前面第三集中“黑幕”現象的“遺物”。

【6】第五集和前面幾集全都不一樣,不存在單元集内的主旨,(因爲如果是講霸凌,群衆并沒有發生改變,等於事件未解決)而是單純地推動劇情發展,并且對之前的諸多綫索做了些關聯。目前五集下來,出場人物基本沒有進一步擴張,所以人物的純工具屬性降低,應該會進一步深挖。

【7】

説點個人猜想:(目前男主身邊的人加上他自己一共四人,男主自閉躺平,他周圍的人:永遠相信鼓勵自己的希,友好且沒有攻擊性具有探索精神的拉吉塔尼,强勢但又很關心自己的瑞穗... 再加上“救世主”毀譽參半的名號。呃......是不是很眼熟?碇真嗣你改名換姓去別的劇組啦?)

當然啦,我也不是説真就這樣,這個模型確實很經典,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嘛。甚至你可以推論,片中所有的事物包括人都是男主内心世界的“景觀”,他一個人對著自己在那精神分析。


第六集

【1】電影院 旁觀者的世界,從開頭來看這集的重點還是明星。

【2】笑死,離了長良等人剩下的一群蠢貨在女老師的高壓下已經自發形成軍事體制了?

【3】亞希老師這個人物從第五集出場開始就象徵著懲罰和權威,她的邏輯是一定要有人爲此負責。比如教室會漂流,一定是有人用超能力搞鬼。長良找不到,一定是有共犯協助。

【4】新人物山彥(山田邦彥)“學長”不知爲何變作黑狗,而且還被瑞穗“馴化”了,瑞穗真是有一手哈哈。👍

【5】希找到明星等人,問要不要一起回去。從兩人對話來看,一個代表先天決定論,一個代表後天努力論。

【6】第八卷島的名字:“新盡頭島” ??? 第二卷:盡頭島。人生三問?

【7】這裏拉吉塔尼做得實驗非常有意思,典型的超現實主義展開:本集的世界是長良眼中視角為攝影機的劇院,算旁觀者視角。在長良參與放映下,膠片的變化可以影響他們所在的這個世界。拉吉塔尼用工具對膠片剪輯,成功干涉到了他們所處的世界。長良觀測👉生成膠片👉剪輯膠片(長良參與)👉影響當前所在世界——這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閉環。這當中最重要的就是長良作爲觀測者。而且禁止倒帶,沒有後悔藥。

【8】朝風你居然...

【9】從這集很多地方非長良不可得設定來看,長良的超能力大概就是“可能性”;(基本證實)

【10】放映室内明星和長良的對話其實反應了本集開頭,明星和“神”之間對話時,“神”問他的問題,“你既然知道結局你爲何還要加入?” (因爲做先知是很了不起的,甚至可以成爲救世主)長良回復的那句:不要擅自拯救我們。是不是有《劍風傳奇》那味了?

到這裏可以歸集為:不要安於走在別人爲你鋪好的舒適圈中,而是要自己探索可能性,做人生的主人。說得哲學一點就是:相信主觀能動性。説得神學一點就是:人定勝天(此處剛好12分15秒,這時間卡得剛剛好一半,我是服了)

【11】原來卡密是校長,但正如黑狗學長所言,漂流本身無意義,即虛無。人生亦是如此。

【12】長良所煩惱的問題也明確了:進路志願書。而希看來很可能是在現實中去世了。

【13】第六集的主題也很明顯,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裏。

這集差不多是對前半部做了個總結。其實超現實主義手法一定是存在具體對應的現實標簽的,只要多出現幾次就會被人看穿,所以電影上的原則就是同一手法不能出現三次。第一集是結束原始的混亂開啓個人自由;第二集是等價交換原則;第三集是社會群體性(多關愛死宅?);第四集是不遇與公平問題;第五集暫無。第六集,即便面對困境也要相信可能性。主角四人的人物構成類似 EVA 四人組(男主自閉躺平,他周圍的人:永遠相信鼓勵自己的希,友好且沒有攻擊性具有探索精神的拉吉塔尼,强勢但又很關心自己的瑞穗)

同時揭示全片主題的核心和主角團體的超能力有密切關係:

瑞穗是無限商品,帶來了等價交換原則; 希是感受到前往原世界的光(“羅盤”),帶來了方向和希望; 印度人是科學工具的創造,帶來了探索世界的方法; 男主是無限可能性。

這幾個人的能力大概也揭示了成功的幾個必備要素:等價交換的原則(自食其力)、方向和希望、科學與探索之心、主觀能動性。

本片超現實的對應物:

漂流象徵人生,人生本身無意義。 漂流教室這個大型試驗裝置只針對在校生,也就是只有帶有無限可能性的年輕人才會在此刻迷茫。整個漂流的每集核心都是從上帝視角出發,討論的基本都是社會問題,也就是年輕人步入社會將遇到的種種問題: (把每集主題改成反問句)

比如有人威脅你你反抗嗎? 不勞而獲的好處你會要嗎? 不參與社會活動做死宅開心嗎? 身邊有天賦異稟的人你心態會崩潰嗎?你會抱怨是這個世界不公平嗎? 明知努力很可能徒勞你還會堅持嗎?人生有捷徑嗎?

從“神”(也就是校長)的話來反向推測主題,我個人覺得類似於哲學上的“終極三問”: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唯心和唯物都有對此不同的變形問題,有興趣可以自己查。其中一種變形是“人生三問”:

1、如何认识宇宙世界,并解决好关于宇宙的问题;2、如何认识人类社会,并解决好关于人类的问题;3、如何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好关于人生的问题。

對應每集主題看看,是不是明白不少?(其中“我是誰?”這個被簡化歸并是因爲沒有意義,就像黑狗學長所説,我就是我,這個概念不會變,定義他是人還是狗取決於他自己。再比如校長那句,你以爲只有你們是特別的?這個就是在刨除唯心論中自我中心的問題)

比如 1 就是印度同學一直在處理的問題,他説上帝在擲骰子,這個就是愛因斯坦和哥本哈根學派的因果論和隨機論的爭論。還説這次跳轉失敗是因爲概率,這是量子力學才有的觀點。所以拉吉塔尼存在就是象徵科學與唯物。而希那邊就是純唯心的一面。瑞穗則是現實一面。不過人生三問本身是無解的,再結合第六集揭秘了很多基礎設定,所以後面劇情可能會有超展開。

繼續期待。


第七集

【1】長良開頭又被公審了哈哈哈... 周圍淨是些喜歡把自己的不幸歸咎於他人的家夥;

【2】拉吉塔尼的螞蟻引出了新事件;

這回跳轉到的工地似乎遇到了往届的漂流者,體制化的規訓已經將人們塑造成完全不同的人。

工地上的人們正在努力搬磚(造“巴別塔”),以求抵達“天堂”;就像社畜日以繼夜地上班,以追求所謂“幸福”一樣;工人們非常努力地工作,卻連搬磚的方向都搞不懂,也不知道塔何時會完工,大家放棄了思考。晚上睡大通鋪,吃的是蟲子。在這個世界裏,工頭是披頭族,而披頭族則是各界精英的夢幻聯合,還繁忙地在世界間跑來跑去,這不就是資本家嗎?精英們為工人畫餅説可以上天堂,裝作調查漂流,實則奴役工人。工人們習慣了朝九晚五,發展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對媒體報道篤信不疑,把升天堂作爲人生終極目標。爲了打發無聊,工人寧可聽信毫無根據的都市傳説。被高度體制化所規訓的工人并非不知道天堂是謊言,只是以此填滿自己一無所有的生活。就如同大部分工薪階層并非不明白升職加薪是資本家壓榨自己的謊言,只是以此填充自己不知所謂的人生。就像拉吉塔尼開頭説的螞蟻一樣原地打轉。本集往淺了說是批判窮忙族,往深了說是批判用消費主義泡沫炮製出物欲橫流飲鴆止渴的資本經濟。最後長良選擇反抗,接觸了這個世界的真相,擺脫了這個世界。

【3】明星比起神諭,現在更願意相信希的話語了。(雷電女一夥人似乎也加入明星這邊了)長良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后也更愿意承擔責任了。蝙蝠末尾那番話驗證了第六集做得總結,無論在哪個世界,人們都要想辦法學會和世界及周圍的人相處,并且認識自己的人生價值。

【4】大家各自踏上了自己的(人生)旅程,有集體出發的,也有單獨行動的。朝風雖然個人能力出衆,看來還是渴望同伴哈。

本集主旨其實很好總結了:大家同樣是學生走出校門開始各自不同的“漂流”(人生)。卻在不同的體制下被規訓為完全不同的人。精英資本家通過畫餅炮製虛假的希望讓工人們變成窮忙族,工人也安然享受著資本炮製出來的消費主義泡沫來自我麻痹並以此作爲人生目標,甚至要靠都市傳説來刺激自己無聊的人生。本质上还是在写社会问题,但编剧并没有单方面批判某一方,而是写出了双方的心理构造,资本家精心炮制陷阱,工人甘願自我欺骗。“窮忙族”這個概念好像最早就是日本人寫的,豆瓣有相關的書籍,有興趣可以自己看看。

總結起來一句話,人生要自己賦予意義,做有意義的事,不要自我麻痹,拒絕窮忙。

我多説一點,窮忙族是尼特族相反的一種狀態,但也可以説是同一種狀態。嚴格來説,窮忙族是基本不會創造真正的社會價值的,比如現實中坐辦公室的文員以後都是可以被AI或機械取代的。片中討論的窮忙族是日本社會下用虛假的消費泡沫來刺激社畜麻木地勞作,其實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縮減供給、人爲製造短缺,惡意炮製焦慮來刺激窮忙族,這是哪個國家大家都很清楚。“瞎忙”和“什麽都不做”其實是一樣的,它們在人生意義上都是缺失的,如果個體無法完成自我價值實現,那麽集體又怎麽可能實現偉大呢?點到爲止。


不好意思,因为不可抗力,我的豆瓣账户被封了一段时间,以后会在 Bangumi 第一时间做更新,豆瓣仅仅做滞后性同步。//bgm.tv/blog/305696

第八集

【1】瑞穗和黑狗学长... 话说瑞穗这个猫奴居然跟狗一起玩了 -_-‘’

【2】注意在黑狗学长叙述的故事中,小玉拥有的强大力量被称为 M, 这个 M 就是量子物理中的 M 理论,算是超弦理论的延申,讲得就是平行宇宙。 还可以注意,黑狗学长被小玉救起来后所在的房间内的挂画,各种暗示多维/平行宇宙。

【3】鸟这个意象再次出现,看来必定是核心线索之一了。 【4】黑狗学长跟小玉类似于上一代的长良和(希+瑞穗) 【5】从瘟疫的故事里基本可以看出为什么山彦学长会变成黑狗了。

漂流到小玉所在世界的山彦见识到了她神明般的绝大能力,再加上周围人对小玉的崇拜以及小玉无条件的善意,这使得一路漂流的山彦居然产生了留下的想法。久而久之山彦折服于小玉的个人能力(不止超能力),所以黑狗的形象有驯化的意味。所有人都过分仰仗和依赖小玉,甚至到了只有赞美的程度。小玉甚至听不到一句真话。即便瘟疫降临小玉依然是全村的希望,直到瘟疫男的出现才打破。

在现实中我们身边也总有能力出众鹤立鸡群之人,人们往往愿意崇拜、依赖这样的人,但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没有人可以真正解决一切,对系统而言极其容易导致单点故障,对信者而言他们把希望假手于人,自身却停止了成长。片中小玉是个善良且乐于助人的人,但最后的结局确是集体毁灭,更不用说如果这个人是恶,会是如何。

所以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无论身边的人多么优秀,也不要盲目信赖,更不要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于他人。个人崇拜的终点只会导致走向毁灭,用宗教的说法就是反对偶像崇拜。

【6】黑狗学长的能力居然是把内心想法实体化;这么看来蓝火烧森林的是山彦? 【7】“战争”导致“瘟疫”?(这个是给后面铺垫了) 【8】小玉埋葬鸟的时候说得则是对【5】的另一层面解读。(这个编剧关注社会问题,可贵的地方在于从不单向批判,而是正反两面)

被人崇拜或依仗的人更应该注意到自己对他人的解救是一种毒害,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对信者而言,永远依赖别人解决问题只会对自我成长产生妨碍。 反过来想,小玉真的喜欢留在这个平庸无聊的地方吗?应该不是。但如果没有她,村民的生活估计就难以为继了。所以个人崇拜害人害己,对信者和被崇拜者都是一种诅咒。

本集主旨改成反问句就是:(对校园和职场都适用) 你身边有人能力超群,你是否会万事仰仗于人?反过来讲,帮弱者解决一切问题,对弱者真的好吗?


第九集

【0】本集开始为了最后的结局(解谜)做铺垫,采取多线叙事,所以线索非常散乱,特别瑞穗的部分都是插叙,这使解读难度徒增。双胞胎作为新的剧情载体必有单集主题存在,而另一条线则是总的剧情线索(瑞穗);所以这次我不按照时间顺序,而是按照两条线解读。

单集主题:

【1】最近人们越来越喜欢主张自己的权益,好像赶时髦一样。(三只猫猫居然开会啦!原来有毛动物才有情有义呀~)瑞穗你好意思跟猫抢粮... 迫害猫咪实锤。

【2】原来虎和玄之外的第三只白猫叫樱花,在猫眼里瑞穗就像没长大的孩子一样。尤其是白猫樱花,更像是瑞穗母亲一样过分关怀她,有强烈保护欲。(声优听起来也是这种感觉)

【3】新登场的两个双胞胎居然也能主宰一个世界,又一个极其荒诞的故事。双胞胎竟为了谁的头发多一根这种无聊事争斗不休,还把头发数了一百万遍... -_- 而巧的是庄和诚司还都有相同的超凡力量——重置reset(倒转reverse),所以每次斗争都会让这个世界天翻地覆。结果发现两个人其实是一个人,完全相同却又不完全相同。这集干脆翻译成一个人的战争算了。

【4】类似于人类历史/社会,人类总是为了无聊的事情(比如主张自己的权益)相互斗争,斗来斗去并没有一个明确结果,这种斗争只会带来麻烦和困扰。正如庄和诚司两人实为一人,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而以上帝视角来看不存在所谓胜负,因为任何势力都是全人类的一部分。最后亚希老师给出了究极的武器(玩具枪),庄诚司杀死了自己。这把玩具枪就好比核武器或类似的东西,终极的斗争结果就是自我毁灭,而毁灭之后地上只留下一个坑。

这集其实讲的就是一个人跟自己过不去,处处跟自己作对,为难自己,讨厌自己,无法跟自己和解的故事。这个问题在于,当事人无法坦诚面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或缺陷,所以无法接纳自己。比如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因为穷搓矮肥,但有些问题是没法解决的,所以你只能接受。无法跟自己和解最后什么结果呢?自我毁灭。

本集主旨改用反问句来说:你能坦诚面对自己接纳自己跟自己和解吗?

------------------------------------------------------

其他剧情线索:

【7】至于黑狗学长所说的 copy,应该是为了引出瑞穗线的关联——“喵马逊”。我前面第三集的时候就说过,对于能力设定的解读关乎全片的核心或者说谜底,这里算是对瑞穗能力的再展开了。(当然本集没有揭秘,所以不瞎猜)

【8】跳到拉吉塔尼开发的荒诞游戏 ——上兆只虫子之中的寻找命中注定之虫的恋爱模拟游戏。(极致的荒诞主义...)还有给猫做心电解读,这个太搞笑了。目前黑狗、白猫、印度哥、明星四人应该是知道谜底的。

【9】从对朝风的刻画来看,他经常炫耀自己能力是因为他非常渴望也非常需要同伴。朝风选择亚希老师也是因为他喜欢被人需要的感觉。朝风说没有能力的弱者只能抱团,倒不如依赖自己,然而漂流中实际上大家都有成长,所以朝风非常急躁。瑞穗则发现朝风复制出的童年房间居然还保留着出生时的玩具熊,可见有多缺同伴。

【10】亚希老师其实也能解决问题,但比较极端。亚希老师告诉庄玩具枪是神的馈赠,就像人类崇拜原子能的力量一样。所以导致庄诚司打算靠“神力”来裁决胜负。最后自我毁灭。亚希和长良这两伙人基本区分就是有无自我意志,亚希那边的学生没有自我意志(朝风例外),所以需要领头人来带领。

【11】另一边,成长后的长良也能够反过来安慰希了。


第十集

【0】本集解套的线索越来越多(罕见地出现了前几集的短回顾),信息交互也越来越多。又有新人物重点描写,按前一集的惯例,可预判本集必有单集主旨存在。我虽然也对结尾感兴趣,但我还是选择不瞎猜,着重写单集主旨吧。

【1】读心术女孩翼隐瞒了自己的能力,因为她觉得没人愿意被读取想法。

【2】亚希老师的夏令营居然结束了?!二等兵五级的证书是想说人生如战场吗?从填鸭式教育中毕业的一些人却心有不安,不知将来如何是好。

【3】朝风喜欢希这点被读心术证实了...

【4】通过读心术女孩的独白,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在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加贺喜欢翼,翼喜欢朝风,朝风喜欢希...朝风想让翼为自己打杂...同班同学在背后嘲笑朝风...

但是每个人都没有勇气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每个人都不愿意承担表露真实想法的后果。能看清所有人内心其实是很可怕的,因为会看到人们最真实的一面,所以翼说自己经常受伤。(注意她的手脚确实都是受伤的,我认为是象征表现)

【5】朝风被校长和亚希老师赋予了阻止战争,在不会死亡的世界里创造死亡的任务。

【6】黑狗学长也讲明了三只猫的分工,喵马逊不能运送活物看来是因为瑞穗不希望有人死掉,按这么说瑞穗本身的能力可能还会再次展开解读。(有伦理观的猫好评)

【7】亚希老师说翼和自己相对,看来就是擅长蛊惑人心了。而朝风恰恰是一个无比在意他人评价的人。校长说的偶然诞生的能力结晶的那把枪看来是能够引出人潜意识的想法。

【8】扔手机也二次出现了,看来也是象征。

【9】最后希“意外”掉下悬崖,是不是有真嗣掐明日香的味道啦?

--------------------------------【【【引申】】】-----------------------------------

【A】本集明面上是写翼,但实际上是借她的能力来写朝风。朝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狂妄、自大、自命不凡,并且极其在意他人评价的人。而这样的人最容易被人蛊惑利用。(类似于1984中的“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自负和自卑是一体两面的,朝风的自卑在于无法找到自身价值,空有一身能力,希也是因为朝风没有自我价值而无法与其交往。因此能力成了他的护身符,他必须找到某种伟大的事业并投入其中才能彰显其价值。

【B】另一方面,借翼的话来说,在静止的世界中,大家没有要做或能做的事情,失去了目标和能力,同样也不知道终点、任务和敌人。就像被称作平成废物的宽松世代一样(原本的长良),人们不知所谓地活着。而这时候亚希老师/校长为朝风这个有能力的人提供了目标、任务和敌人。朝风为了证明自己,为了成为“英雄”和“神”,接受了打倒战争的任务。为了世界和平,多么宏伟的目标!为了世界和平所以要在没有死亡的世界中创造死亡,不觉得矛盾吗?

【C】

如同1984中群众投身老大哥的主要心理。再看看此前亚希老师是如何训练学生的?整齐划一的集体生活与集体目标令个人的责任、 恐惧、无能得以掩埋。他们大都自愿跟随一个强有力的领袖,他们自己就做一个螺丝钉,共同实现伟大目标,至于伟大目标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充实他们空虚的内心,这样,他们就得到了一种特殊的自由——免于做决定,免于担责任的自由,以及充实自己人生的自由。是他们主动将决定权交出去的,而领导者也利用这一点,所以——自由即奴役。对朝风来说维护世界和平是一种神圣的事业,投身于这个事业,人生才找到意义。再看看本集中他们在悬崖上找到的那个空壳人,是不是正符合此意?

在1984中,虽然人们得到了免于做决定的自由,但这也意味着人们失去了个性,并且必须牺牲掉一些个人的欲望。而战争又是转移国内矛盾的一种很好的手段,所有人的愤怒,恐惧,憎恨,被压迫感,都发泄给一个虚幻的敌人。所以——战争即和平。 前面第五集就说过,亚希老师的风格是,出了事一定要有人为此负责,一开始长良充当了这个角色,现在是“战争”充当了这个角色。

企图利用群氓的人自然知道怎样在人们心中燃起一个极不切实际的希望,比如拯救世界,成为神,成为英雄等等。一头栽进某种变革大业里的人,都必然怀有极度不满情绪,都必然相信某种万能的教义、某个不会犯错的领袖或某种新技术已给了他们所向无敌的力量。你们看亚希那边的学生是不是这样?1984中群众以自己对未来的无知和期望,成为支撑老大哥力量最坚实的根基,群众会为了老大哥的目标牺牲一切,这扭曲的力量,维持着这个特殊的社会,所以——-无知即是力量。在本集中,朝风无法判断同学的奉承是真是假,却沉浸在能力的自满中。翼说她从没听过任何人提过战争,而朝风甚至连战争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认定消灭战争是自己的使命。你说算不算无知?这个象征意义太明显。

【10】所以可以看到,真正在鼓动战争的人是亚希老师,通过利用朝风可以改变世界,创造出死亡。维护世界和平是幌子,以战止战是不可能的。最后希掉下悬崖,而朝风却因为“战争”的能力遗留物(潜意识想法)而没有救人。(这也反映他无法认清自己内心)

【11】镜头回到瑞穗不忍杀鸡这段,瑞穗想过喵马逊不能运送活物的原因吗?她认识自己吗?

【12】本集音乐超神。

除去引申,本集由翼的视角出发,因此仍从社会角度出发。

本季主旨:自我价值高于他人评价。在与人交往中不要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因为人都会说谎,要学会正确评估自己的价值,否则容易被人利用。

改为一句话反问句: 你活在他人的评价中吗?


第十一集

【0】这集跟之前不同,因为开始谈论“死亡”(也可以不打引号),不仅涉及哲学甚至还有宗教概念,比较玄幻,可能文笔好的人写得更有味道些。本集主题有表里两个。

【1】瑞穗和长良像举办节日祭典一样为希举办葬礼,各种小礼物还有丰盛的晚宴,温暖的音乐下没有一丝悲伤气息。和希有关的小物件被精巧地塞进八音盒,点着蜡烛漂流入大海。讲离别吗?

【2】长良和瑞穗这回即便没有希(方向和罗盘)的带领也能独自前行了。重遇后拉吉塔尼也用奇怪的仪式送别了希。时间已经来到 4250年7月21日,大家各显神通开始返回计划。

【3】瑞穗问拉吉塔尼是否准备留在此地,由此,瑞穗和他讨论起了“思乡病”(homesick)的问题。

【4】本集由印度哥做工具人,描述了一个叫思乡病的世界。

一些线索:

<1>瑞穗问家乡是指原来的世界吗?印度哥回答是“比原来的世界更原来的世界”。这不就是回忆中的世界吗?
<2>发狂的人不断描绘自己的家乡,但这个世界中没有描绘他以外的人。因为“描绘”的过程是“回忆”,而回忆是个人化的。
<3>曾经恋人的肖像画比本人更漂亮。在其它的画作中,他的故乡没有那么美,也没多大魅力。(这不就是记忆的美化作用吗?)(顺便吐槽下八卦望远镜是什么鬼)
<4>画家无法接受现实,离开了故乡他画故乡,恋人离开了他又画恋人,一直在追求已经逝去的东西。

这个奇怪的世界显然是个反面教材,不知你们有无留意到讲这段的时候画面是一个窗户,窗框下方的英文是:watch your step

所以本集表层主题过于明显:死亡不是终点,人生总会面临离别,不要总是沉浸于回忆,人应该正视眼前路。

【5】拉吉塔尼由相思病的世界引出了一个哲学思考:我们真的能保证自己是活在现实当中吗?

这个才是真正的存在主义问题。从浅层来说:人是由记忆和经验的积累构成的,而人又会对记忆进行美化,就是说记忆并不完全真实,因此很难断定当下的自己是否是基于现实活着。(往深了说可以引申到缸中之脑。当然这不是纯哲学讨论)再根据后面拉吉塔尼对“死亡”的叙述,这其实是个自我怀疑的“引子”,引出后面讲的年轻人步入社会后可能会遇到的存在主义危机。

-----------------------------------

【6】拉吉塔尼又提到了一个不杀生不吃肉如清教徒一样的世界,虽极度教条,但也有高度文明的幸福世界。(原型你们都懂)极度的教条中诞生了极端的异教徒——一个想在没有死亡的世界发明死亡的人。最后他解构出了另一种“死亡”的形式:即无欲无求的佛陀状态。这个也好理解:“有的人活着却好像已经死了”,熟悉吧?那么这个无欲无求是讲什么呢?

【6.5】多扯一句,片中那个寻死的异教徒原型就是加缪。印度哥对抗存在主义危机的方法是积极的,但不是唯一的。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写道,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就是自杀。

加缪认为人总是寻求存在意义,而这世界没有意义,所以非常荒谬可悲,人的追求注定无法得到满足。终止这种荒谬的唯一手段就是自杀。加缪本人对抗荒谬给出三种方案,第一种是肉体自杀。第二种是精神自杀,就像片中那个异教徒最后进入无欲无求的状态而“死亡”,其实就是宗教。第三种就是西西弗斯,不过在萨特眼里西西弗斯大概属于自欺。

【7】“人积累各种经验和事物后会产生某种扭曲的东西,任其扩大,每件事物会失去意义,变成均一化存在。自己变为无感的人,扭曲成巨大空洞...”

此处剧情转折有些生硬,比较日式的说法,给你们翻译一下:年轻人步入社会久而久之会变得麻木空洞忘记初心,会觉得好像什么都无所谓,这实际上就是产生了存在主义危机,自我怀疑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笃信决定论,无法与自己和解等等。虽然人仍旧进行着社会活动生存着,但是却动摇了生活的根基,丧失了基本的信念。这个问题讲起来比较刻板,而且中国人很难感同身受,因为刚吃饱饭,整个社会对于人的内在精神需求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但跟西式那种根本上的关联到宗教的那种存在主义危机又相差甚远,所以我说这是非常典型非常日式的讲法。讲得佛教一点就是“诸行无常,人世无非虚无幻灭”,宗教给的药方就是找个神拜一拜嘛,但对于没信仰的人怎么办呢?印度哥的答案是:人生不是永无止尽的徒劳,而是毫无意义的光辉。(其实我觉得有点诡辩,这么容易说清楚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信教了)

【8】长良回忆了之前希和自己的对话,如果回去自己要做什么。你看长良怎么回答的,他说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因为回去可能什么都不记得了。他 质 疑 意 义,这就是典型的存在主义危机。而希怎么回答呢?说了一堆吃的。虽然很无聊,但人家思考了,这就是毫无意义的光辉

后面又提到回去会不会交朋友的问题,长良担心回去没人记得了,不愿意回到未知状态,而希认为在这里发生过,它就存在。这就是萨特说的 “存在先于本质”,长良回答的是本质,希回答的是存在。那么怎么维系这种存在呢?——记忆。这里又圆回去了...两人约定重建友谊。

所以本集的深层主题就是讲如何面对存在主义危机,即在毫无意义的人生中,我们仍可以通过各种生命活动来实现自我塑造并获取意义。

其实中国也有类似的人生哲学:不要怕,不要悔。(人有选择地自由但也必须承担选择的后果)

改成一句话反问句:我们要如何面对存在主义危机?

这个主题不单单是本集,甚至可以映照全篇很多地方。
回头看看第六集有相似之处,明星拥有预知能力,那集主题说的是破除先天决定论,相信主观能动性,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而存在主义危机的特点其中一个就是笃信决定论,按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人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放羊——生娃” 的死循环不禁让人质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再比如全片大量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和荒诞主义,也可以映照过来,毕竟存在主义危机的标志就是发现这个世界是荒诞的,没有逻辑可言、不讲道理的。前面若干集什么蓝火黑幕猩猩巴别塔都通过现象来呈现这种荒诞。但是第3、4、7、8集这种典型有世俗化主题的,没法强行归并过来。但反过来本集的主旨可以归并在第六集总结的的人生三问中:如何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好关于人生的问题。

【9】拉吉塔尼真是科技力爆表,瑞穗和长良和希乘火箭到达了宇宙,宇宙是什么?无限的未知。


第十二集:(这集写不写主旨无所谓了,其实前面已经总结完了)

【1】大家似乎都失去了漂流记忆。 【2】朝风无法理解二人要离开漂流世界的举动,比起自己追求些什么,朝风还是更习惯于接受别人给予之物,不过还是帮助了二人。 【3】“不可”离开和“不能”离开是不同的。

【4】二人还是选择回到那个什么都无法改变的世界,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好事发生。注意背景一直是阴雨天。长良还是会面对不讲理的大人,打工老板无情的责骂,进路志愿书的困惑,希也围着朝风转。瑞穗的猫也死的死,剩下的面临被送走的问题。虽然世界是无法改变,但是人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夏目还是选择了加缪的做法,虽然西西弗斯无法改变自己推石头的命运,但是它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即便这只是心态上的选择。其实回顾下男主在漂流世界的能力设定也是如此,(我前面第三集就说能力设定八成跟核心主旨有关)男主拥有可能性,亦能做出选择,可他不是上帝,他并不能控制选择的结果。所以有时他不做选择,是因为他害怕这个选择的结果,又怕为此后悔。(我多嘴一句,其实加缪和萨特最后都把存在主义搞到死胡同,放到东亚这边其实有两个很典型的化身,一个是三岛由纪夫,一个是太宰治,两人都寻死,但态度截然相反)

【5】“现在站在这里回顾过去,也只能看到不确定的要素而已。如果被这种想法绑住,就会变得无法分辨事物。总有一天会连这种感情都忘记,然后继续重蹈覆辙。”

这个又是典型的日式文法,听着真别扭,给你们翻译一下:做出了选择就不要老是回头想是否正确或如何后悔,否则只会患得患失。 你们不要看日本人讲得那么玄,其实中国世俗哲学早就发展到极致了,甚至一句话就能概括:不要怕,不要悔。

【5.5】那么漂流完的长良有什么变化吗?其实也没什么,不过这次看到鸟至少不至于当作没看见了...

【6】现在看来第十一集相当于全篇的主旨的一个升华,上升到了存在主义的高度。非要用存在主义做胶水把每集主题都缝合起来也是可以的。评论区我写了点。至于总有人纠结的什么校长是谁啦,亚希老师是谁啦这些,我觉得没必要,这些只是象征道具而已。

我事后再单独弄个简略版的总结评论吧... 这篇东西其实是个梳理而已。

 2 ) 诗意无法掩盖恶意

动画各方面素质都非常不错。代入男主的视角看,最终话里长良和那个自己喜欢的女孩暗自告别,露出了释然的微笑,我也以为是体现少年成长最佳的一种叙事:终于认识到那个照耀着你的女孩、耀眼的女孩和你实际上并不是一路人,从青春期个人的宏大的、带有一点悲壮的、默默努力的故事中真正成长为不需要乞求别人来获得幸福的人。

只不过在这里,希的主体性被完全消解了;她成为长良故事中的一个注脚。她如此坚定,又如此耀眼,但最后无非也是沦为剧情的陪衬。她曾是长良的光但死在了异世界,现世的她和长良毫无关系地幸福着,虽然她还是她,和异世界的希一样善良,但她和朝风这个内心空虚的小孩子在一起了,而朝风是异世界里对她见死不救、或者说 杀掉她的那个人,何等令人脊背发凉的感情终局。希也许不那么像一个恋爱对象,或者是追逐的“光”,更像一个圣母:在异世界是长良的母亲,而在现世(或说平行世界)对于不需要她、可以和她肩并肩的长良,她又陪伴在永远的少年朝风的身边了。至此,希的样子已经完全模糊得像一个符号了。

男性角度少年的成长故事,大抵不过如此吧。说得俗一点,这个故事的结局就像路人不断努力成长想要配得上女神结果发现女神和一个自己看不上的肤浅懦弱的金玉其外的家伙在一起了。而这个女性,最重要的是她像记忆中一样美好,她是谁,她的结局如何,一概没有那么关心,甚至暗暗希望她过的不好:当我从女性角度看这个故事,不但感到肤浅,更感到恶意。

 3 ) 真实的自我已经开始漂流:记录一路以来的心路历程

追了接近三个月的《Sonny Boy》终于完结,“平稳落地”或许是近年对原创番的最高评价了,看完最后一集我的心也确实跟着平稳落地了下来,一开始的担心也跟着化解,几个月前的《全员恶玉》和《奇蛋物语》带来的PTSD,也缓和了许多。

这部番跟我看的大多数番都截然不同,甚至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番,你可以说它标新立异,也可以说它独树一帜。至少它从头到尾贯穿全番的意识流表达我认为可以说是“空前”的。另外,作为原创番它几乎没有明显的缺点。

一开始我以为它是个奇幻番,结果是个烧脑番(误)/哲学番。你完全猜不到它的剧情走向,我每周都在迷迷糊糊、满头问号中看完这部番,有时候可能需要看两三遍才能稍微理解一二。甚至尽管完结了很多疑问并没有在番内得到任何解答,比如校长为何要这么做?明星和众人之后怎么样了?这可能是完结了还遗留空白疑问最多的番了。但事情并不总需要有个明确答案,那种“不确定性”,就如同“漂流世界”的可能性般美好。就像真实世界本就的充满了各种未知,我们永远无法得到解答,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正常继续生活。

在这两个多月中围绕《Sonny Boy》写了许多七零八落的(口水话)感想,就在这儿小小地记录一下,我觉得这些思考、感想,于我来说都是很珍贵的,也献给这部如此特殊的原创番。

2021.10.3

凌晨 1:18

找到了希的葬礼放的曲子「Lightship」,想起之前有做各种大场合下的个人歌单(比如婚礼),就是还没做葬礼的。突然觉着这一天也许离自己也不远了,趁现在开始做吧。万一呢万一呢
葬礼一定要放「Lightship」(´・ω・`)
歌单:Moon’s Funeral Songs

凌晨12:54

凌晨 12:45

将自己的精神抽离自己的现实生活,感觉就像是一个第三方的observer,观测者,有点像长良的感觉,对自己的生活、处境毫不在乎。
习得性无助下连思考的力气或欲望也没有了,就连活着本身也要费一番力气。每天都有身上的东西在坏掉,每天都有要去修修补补的东西,现实世界总是大堆事情等着去解决,逃进精神世界一切都变得轻松起来。
好像开始有点理解长良了。自己的时间某一刻已经开始停滞,真实的自我已经开始漂流了。但现实的时间还是在继续向前,不会等我。

写这段写到最后的时候想起了「回到原本世界的时候是2年后,而不是回到漂流开始的时间重新开始」这种设定,我们可以把“漂流”理解为真实的自我对于现实世界的逃避,逃进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开始漂流,这里一切都有奇形怪状的可能,你可以去往任何地方,穿梭于各个时间,无论过去与未来。但是你的“绝对时间”是不会变的,现实中的身体仍然照旧继续生活,按部就班,所以我才会说“现实的时间还是在继续向前,不会等我。”

另外,关于「长良是观测者」这个概念我的理解是,当真实的自己躲进精神世界后其实就是一种第三方观测者的视角了,你不是以第一视角在活着,就像是真实的生活已经变成了一台电视上的内容,然后你在电视前看着自己的生活。

2021.10.1

看完最后一集,分享几个喜欢的评论和解读:

P2、P3可以一起理解,长良最后一脸释然、毅然决然地转头奔向自己的未来的原因是,他看到希最后捧着雏鸟说:“它会飞之前,由我来照顾它吧。”时,明白了“希的关怀是普世性的”,对破碎的长良是、幼稚的朝风也是,对那只雏鸟也是。因此我也不完全赞同“不是同一个希的说法”,希还是那个善良的、会关怀别人、充满活力和个性的希,自始至终一直都没有变过,希还是希,只是她不是长良的那个希而已。

2021.9.24

这集给我刀的😭
虚无vs存在
忘记也是一种死亡
倒回去看第二遍开头的BGM歌词,呜呜呜呜刀开二度😭葬礼一出来我就崩得不行了😭静止本身就是种虚无,在虚无中找存在不就是我们的状态吗。现实世界其实本无所谓时间,只是人为规定罢了,世界还是那个世界。

这话可以说是仅次于12话的情绪最高涨的一话,开头葬礼的筹备过程配上「Lightship」这首温柔之歌便把情绪推向了极致,很少会有人开头便把情感推向高潮(Sonny Boy不愧是你!!!)第一遍听「Lightship」的时候我是非常震撼的,全身还起了鸡皮疙瘩(甚至无论听多少遍我都还会起鸡皮疙瘩),不仅仅是因为画面、色调的美,而且接着便是猝不及防的葬礼;但看完整集后倒回开头结合歌词、画面再听,一种不可名状的情绪便呼之欲出,忍不住潸然泪下,我将这种感情称之为「不舍的告别」。希的死并不具有任何宏大或是悲壮的色彩,但它无疑是悲伤的,但是是那种淡然的、浅浅的悲伤,同时充满希望的,就像这朵小小的紫罗兰一样(如果是紫罗兰的话)。

另外,我觉得如果男主一行人如果回去了但完全忘了在漂流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死亡,即「遗忘本身也是种死亡」,从结果上来看,看似回不回去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你是否有勇气与面对这种结果,是否是发自内心地有勇气迎接原本的未来,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说,即使忘记,这些过程、经历也是曾真实存在过的。

2021.9.10

“没有谁是离开谁就无法生存的。”
弹幕:“没有谁是离开谁就无法生存的。”

2021.9.3

终于想清楚在看Sonny Boy那种奇怪的说不出来的感觉、跟看其他番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是什么了。
这是一部不具有娱乐性或者退一步说娱乐性含量很低的番,有一两集看得我昏昏欲睡(不是说昏昏欲睡就不好的意思,反而这部番真的很好,可能是因为它过于严肃,或者思维过于跳脱常人无法理解,像猴子那一集基本全是念白,没有过多的画面表达,看第一遍我看不懂,而且我睡着了,看第二遍我聚精会神最后大为震撼,拍腿叫绝)
叙事也非常隐晦,设定天马行空毫不受限,甚至无法揣测ta是如何想到这一步的,每一集的内容设定都千差万别,所以基本每一集都不太让人摸得着头脑。
它的烧脑不是那种悬疑推理的那类,而是跟猜尼采潜台词的那种烧脑,揣测它每一集这些无理表象故事的背后真正想映射什么东西,这是我每周看Sonny Boy的快乐。

2021.8.20

看懂了,但又没完全看懂😭这个剧情走向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确实在业界内算标新立异,看到现在发觉之前完全没见过这种风格的

2021.8.6

「Blue的那一球承载着所有人的希望。」
「观众的期待与比赛无关,球场上有球场的规则,无论有什么理由,都应该公平对待。」
「涌入球场的群众们一齐冲向主裁判,恐慌的打者打破了主裁判的脑袋,狂躁的群众们撕裂了他的身体,他瘦弱的身体被踩踏、被吐唾沫、被羞辱,最后死去了」
这段口白真的太绝了(结合动漫

 4 ) 人生亦如逆旅,你我皆是行人

一部好的作品,看完后带来的不就是无尽的回味,和心中不知如何抒发的感悟吗?

《sonny boy》无疑就是这样的好作品,一部可能不太愿意太多人知道的心头好。

片子中对我而言,它不仅有如《别对影像研出手!》和《红辣椒》般的想象力(导演都和疯房子合作过),还有《虫师》那般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只有我不在的街道》最后男主回归现实被ntr的殊途同归。

有太多的人选择沉溺于一成不变的生活,喜欢一切都唾手可得的生活,废物如我,也是如此。将近一年未工作,躲在只有我自己的黑色的幕布里,等不到别人的救赎,不过看到长良在身边人鼓励下一步步地成长,即使在现实生活他的过得并不好,也想着回去自己争取自己的道路,我想,我也是时候掀开这层幕布,向着前方前进。

但愿你我在这条人生的道路上,也有不受他人眼光影响的罗盘(信念、目标),和味道永远不变的猴子毛球(初心)。

 5 ) 第一集

26分钟,信息量爆炸。真的,信息量爆炸。第一集几个镜头,就交代好了一个世界设定,并且制定了规则,再讲解规则,最后再把规则毁掉。神,真的神。从此也确立了几个主要人物人设。超能力捣乱杂鱼三人组,学生会三人组,主角团女主and男主,外加一个讲解员技术男。这几个人设一立,配上一个莫名被隔绝的学校舞台,这故事展开,就十分引人入胜。加上镜头的那些闪回,时而诡异的画风,我居然还能记得女主逗猫被猫挠了的镜头,这就是好动漫和快餐动漫区分出来的东西了吧,只能说真有点东西。特意看了导演夏目真悟,代表作四叠半,一拳,还有不吉波普不笑。不吉波普不笑当时没有追下来,这片绝对追了我,满星预定,神作奶一口,希望不是口毒奶。

 6 ) 漂流少年:漫长的告别

我从未这般深切地感受到,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依赖于这个世界 ——阿尔贝·加缪《杰米拉的风》

(本文较长,是对于这部独特的我最爱的作品——《漂流少年》的一场漫长的告别,希望你能耐心读完,与我一同进行这短暂的漂流,我的朋友)

漫长的告别

每当我尝试平复心情,从《漂流少年》所带给我的“失语”状态中冷静下来为这部作品写些什么的时候,我总是不知应该从何起笔。

这是一部独特的作品,无论是从演出、分镜、作画、故事、文本、人物甚至是主题、配乐......都由内而外散发出一股迷人的独特气质,吸引着我在云里雾里的看完一集后,听着《少年少女》的主题歌期待着下一集又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就在这样宛如西西弗斯般虽然“看不懂,但仍然大受震撼”的循环中,在最终集与长良擦肩而过后留下了眼泪——“人生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他要独自前行了,但很难过又遗憾的是,至此我与这部作品还有作品中人物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

sonny boy

写在故事开始

那个无意间静止的教室——窗外尽是黑暗与虚无那座被火焰点燃的小岛——海洋与天空化为仇恨那些已止步不前的人们,或者说,那些漂流少年们就这样停留在这里,或者腐朽死亡亦或纵情一跃。

《漂流少年》,又是一部只看一集便让我一见倾心的作品,就像三天前才迎来一周年的《奇蛋物语》一样,在那里散发着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等待着那个同样独特的灵魂。

夏日尽头的小岛

故事开始于被黑暗所笼罩的学校,就像任何一个可以放松打盹的惬意午后一样,长良躺在教室中发呆,36位同校少年就这样出现在了这里,作品此时并没有给出原因,一切就像荒诞戏剧《等待戈多》一样就这么发生了。

《等待戈多》

这里是乌托邦吗?抑或者是...地狱?

第一集,便为作品奠定了荒诞的基调。

有的人在这里获得了超能力。就像现实社会一样,为了维持秩序,阿星提出了建立这个世界的规则,违背规则的人——就要接受惩罚。

为了规则的执行,自然而然的选出了队长作为领导,方式正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民主选举”

阿星

由人们制定的规则,同样由人们选举出的执法者也不可僭越。

这个原本可以成为乌托邦的世界,因为执法者对权力的滥用以失败而告终,而讽刺的是即使是乌托邦也同样需要规则才能保证人们“和平相处”那么这种规则粉饰下的和平到底是发自内心还是出于对规则的敬畏呢?

乌托邦是自由的吗?

“受束缚的感觉不太好,让大家自由一些不行吗?”

在现实世界中,规则的制定需要人们共同的信任为其的效力作为背书,而执行则需要国家机器的强制力作为依靠,但在这个世界,规则成为世界运转的核心和基础。

希成为对于规则的挑战者,但她也同样不能幸免。

在初看本集时,我认为阿星就像手执镰刀的死神,而学校就像这位神名进行人性实验的试验场,突然的漂流态就像从世界中消失——也就是死亡。

这一切都是类似于《遗忘之城》中神明用人类进行的一场游戏。

《遗忘之城》

为了逃离这个世界,在众人的注视下,希纵情一跃,伸手去抓住了那个她心中的光点。

停滞不前人们只会怨恨、死亡,而带着相信去跳跃,世界就会敞开。

作品在此时做了一个反高潮的处理,希落下时被长良抓住,他们一起落了下去。

之前的一整集作品都没有出现音乐——只是展示角色的形象。

而主题曲《少年少女》此刻在耳边响起,他们开始下坠,脚下无尽的黑暗也变成了蓝色的海洋,那座标题中《夏日尽头的岛屿》出现在了眼前,少年少女在夏日尽头的岛屿相遇——这时我明白,我对《漂流少年》一见倾心了。

异邦人

这个岛屿的规则是不劳而获的物品就会自动燃烧,带着一些对于瑞惠被怀疑的愧疚,长良这次救出了她的猫,而他的成长就以这样一种有些漫不经心的方式在进行着。

“人类在正常生活中是怎样看待现实社会的规则和秩序”是本集的主题。

天然的孤岛环境是建立秩序的最好舞台,为了适应岛上的环境,人们会在初期将未知规则引发的后果——物品的燃烧本能的归结到某个人——也就是瑞惠的身上,这样简单又易于理解,但这并不是事情发生的原因,再加上受害者瑞惠的沉默,施暴的行为进一步不可控。

为了顺应规则,拉吉达尼制定了货币,这也是对应人类发明货币的寓言,资本主义的浪潮裹挟着消费主义的前进,世界尽头的小岛也不能幸免于难——有趣的小彩蛋是,如果你扫描了动画中的二维码会出现HYO-RUY-COIN也就是货币的名字。

罗盘——可以看到出口就是希的能力。

穿鞋的猫

阿星在漂流之前就听到了那个声音的指引,告诉他们即将漂流,前往一个不讲道理的世界,而他就像是传道者一样,带着殉道般的执念去指引同学们——结局已经注定,而他们已经回不去了,这是他所坚信的。

这个世界的规则是移除离群的人,就像那句“自由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长良拥有在世界间跳跃的能力,他似乎就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

伟大的猴子棒球

cap讲述了蓝色猴子的故事,在一场蓝色寄托了整个联盟与观众希望的比赛中,那个唯一没受世界偏移影响的裁判按照规则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他却被愤怒的人群撕碎,他为了原则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此刻他战胜了世界。

“凡人挑战强者,弑神此刻被猴子的寓言所言中,并会在之后成为关键的引子”

长良仿佛看见了那个独臂的猴子裁判,他喜欢球场上那种近乎残酷的平等成为了一名教练,并守护在球场之上,被杀死的不是裁判,而是棒球本身。

“观众的期望与比赛无关,球场上有相应的规则,无论有何理由,都应当保持公平”

跳跃的教室

长良解锁了“心灵运输的能力”亚季老师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的平衡(但其实她也是一名学生)

朝风作为神而长良作为神的反面,一对共生的关系就这样被人们塑造了出来。

他们认为长良是引发漂流的原因,他便成了怪物,而为了对抗怪物,人们请出了神——就像希腊话剧中的机械降神一样,为了神存在的合理——怪物的概念被进一步加固。

漫长的告别

新的世界是以长良视角为准的电影院——也就是长良眼中的世界。

他们在这里遇到了变成了狗的前辈,他已经漂流了5000年,想象一下,如果你眼睛所看到的事物投射到影院的巨型银幕上——你的所见即是世界(这是作品的另一主题)多么浪漫。

为了拯救大家,为了回到原本的世界,名为“导演剪辑版大作战”的行动开始了,顾名思义就是将影片进行拼凑照进这个世界的现实。

本集中的插曲坂本浩美作曲的《旅立ちの日に》是日本最流行的中学生毕业歌之一

“离别的时刻来到,展翅飞翔、相信未来,相信这活跃的年轻力量,展翅于广阔的天空”

情绪在此刻伴随着歌声达到最高潮。

学生们带着对于踏入未知社会的不安与熟悉的校园进行漫长的告别,而那个即将踏入的社会,老师与大人是缺席的,并没有人再来告诉你新世界的规则,需要自行去探索,这也正符合了少年少女们漂流到新世界后所做的事情,漂流就是踏入社会与学校告别。

长良一行人的漂流就像是从被大人与老师所保护的中学中被放逐抛弃一样,踏入社会后他们会逐渐发现并没有人是特别的,认为自己是特别的锋利棱角也会逐渐被磨平。

“八个月对于整个人生算是误差范围内”

——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机会回到原本的世界。

在本话后,许多人对于回到原本世界的执着改变了。

漂流的少年们产生了分歧,希、瑞惠和长良拉吉达尼继续探索回归原本世界的方法,一些人跟随亚季老师和朝风出发,剩下的人则搭乘阿星的“诺亚方舟”,故事在此刻被分散、展开,原来漂流的也不止这36位少年少女,更多同一所学校的学生都陷入了漂流,而本集也正是作为故事的转折点《漂流少年》的故事也被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话到第六话为第一部分,第七话到最终话为第二部分。

路线图

在第七集中,拉吉达尼的蚂蚁实验点出了其他类似的大逃杀生存类作品中普遍选用的情节——人们为了资源和生存最终自相残杀,而《漂流少年》并没有选用同样的套路。

世界在长良结束毫无人道的蚂蚁实验后开始倒转,他认识了二星,后者正是这个世界中千千万万搭建“巴别塔”的劳动者之一,他们为了搭建通向天堂的阶梯而劳动工作,并且坚信着“流星”的传说,他们并不曾质疑为何通向天国的巴别塔却要不断地向下搬运石块,只是努力的生活下去。

“对无聊的事情相信的程度很重要,除此之外我什么也没有了,没有漂流者真的相信能到达天国,我不过是一只渺小的蚂蚁,追寻一丝哪怕是虚假的希望也是幸福的,仅此而已”

二星最终被自己所相信的事物所吞噬,渺小的蚂蚁在人的眼里死亡与否都是没有意义的,人并不是有意的踩死一只蚂蚁,只是无意间动了一下脚后者便因此失去了生命,人与神也是如此。

二星的死亡使长良成为了第一个在这人类所创造的无尽虚无——向下的巴别塔中开始向上搬运石块的人,当他开始凝视深渊跳下悬崖时便拥有了翻转世界的能力,人类终究不会屈服于这个世界——生命会找到出路。

巴别塔象征着劳动社会中劳动行为的漂流模板,而二星与其他漂流者则是劳动者,或许从他人看来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不幸的,但对他自己来说或不并不也觉得自己是不幸的,他们拥有普普通通生活下去的想法,二星与长良的对比并不是为了批判前者而只是想展现两者的选择同样值得尊重,就像二星的那句口头禅

“仅此而已”象征着一种尊重和热爱生活本身的态度。(另一主题)

拉吉达尼在此集同样与长良告别,他决定乘船去探索每个世界。

面带笑容的狗

化身为狗的山彦向瑞穗和长良讲述了他的故事,他曾经独自一人行走在世界之间,没有痛苦和喜悦,仅仅是活着,在一个新月的夜晚他遇到了小玉,大家像神明一样崇拜着可以操纵一切的小玉。

山彦一边爱慕着小玉一边与她保持距离,小玉并不想抛弃那个带来瘟疫的男人,但他相信她胜过相信自己,并没有纠正她的选择——他人终究无法治愈自己的伤口,只有自己才能救赎自己。

那个男人的名字是“战争”山彦没有救下小玉,于是森林里只剩下了一只狗。

山彦与小玉的关系以甘地“献身的信仰”为主题,他花了5000年终于走了出来,接下来就是长良,他能做出正确的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吗?

“山彦回忆中的传染病以袋獾脸上出现的肿瘤为依据,肿瘤出现的原因是作为交流的一环,它们互相咬对方的脸,真是一件遗憾的事,想要加深爱情却变成了互相伤害的结果,这理应使用于山彦和小玉的关系”。

这碗鲑鱼茶泡饭忘放鲑鱼了喵

庄与诚司因为一根头发而展开了争斗,本集通过瑞穗的猫的视角来看待瑞穗与角色们的成长,猫的能力是复制,而拉吉达尼之前就已经发现并且不断接近漂流的真相。

庄杀死了诚思,但他的心中也留下了一片空洞,最终选择自我毁灭,长良这次伸出了手,他又一次的拉住了为他带来光明的希。

夏日与修罗

第十集用骨折(翼)的视角来展现了她眼中的大家,她拥有看透人心的能力,她喜欢朝风同学,从漂流的第一天开始,而朝风喜欢希,从漂流的第一天开始。

朝风坚信自己是特殊的,有改变世界的能力,这次他要在没有死亡的世界中创造出死亡——杀死战争。

本集的插曲《今日の歌》近乎完美的展现了骨折的心情,她是步态轻盈的观察者,观察着世间的一切。

战争的内心是空的,悬崖是世界的伤痕。

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价值,朝风借助被给予的能力肯定自己,但自己都无法窥视自己的内心。在挥手告别后,后会无期,希坠落悬崖,上帝扣动了扳机,将枪口对准了这个女孩,但这一次自诩为救世主的朝风没有拯救她爱的人。

指针指向了西北偏北,而她的故事结束了。

少年与海

离别总是伤感的,长良总是见证着各种死亡与离别,父母的离去、那只校门口的鸟、一起漂流至此的其他同学、山彦与小玉、拉吉达尼,而这次是希——他曾许诺过给她带来光明的女孩,他喜欢的女孩。

这次他需要坚定的,笑着向希进行漫长的告别,当我们提到葬礼时总会把他想成黑暗的事情,插曲《Lightship》则出色的表现出了虽然悲伤但仍需前进的心情,这正契合长良的心态,他试图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到“回到原来的世界”这个任务与诺言中去消弭希离去的悲伤。

正是因为没有意义,当下活着的瞬间,那闪光也应该是可贵的,因为那一刻只属于那一个人,希再也无法回来了。

“再怎么了解这宇宙的真理,面对哭泣的朋友。我也只能做到陪在他身边了”

拉吉塔尼如是说

在黄昏的海滩上哭泣、在升天的火箭中寄托思念,把这份思念传递回原本的世界,实在过于浪漫和美好了,正像希这个女孩一样,代表着对于未来无限的美好和希望还有那个最闪亮的光点。

两年的假期

淋漓的雨,熙熙攘攘的人群映衬出长良的落寞。

鲁滨逊漂流计划成功了吗?漂流真的发生过吗?

他与希擦肩而过,看来那为期两年的漂流确实是发生了。

指针说明了这一切。

大家都走了,尽头之岛也沉没了,到最后朝风一无所有。

接过希的指针,踏着《漂流少年狂想曲》的旋律,穿梭在次元间,一切化为影像在他们的周围缠绕,紧紧握住的手与那根细小的线,希的罗盘指明方向,不断地奔跑。

上帝的骰子在这一刻被重新掷出。

“触碰到了,让我们相遇吧,爱的形骸 让我将你点燃,现在开始,追逐的画、覆盖的手、我所亏欠的、背负的阴影”

这一刻我永远无法忘记。

“我们终究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所以没事的,但这依然是我选择的世界,是希的光点指向的世界”

带着许多的遗憾,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少年少女》的主题歌也如他们的重新相遇一般如期而至,这次带着些许不同的感觉,岛沉没了、雨停了,长良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荧幕外的我们也是。

写在分别前夜

嗯,刚才看完了《漂流少年》的第十集,明天就要把这部作品看完了。我很难形容我对她的感受是什么,就像少男少女们也同样不知为何就漂流到了这个世界一样。

未知但奇妙、独特又迷人,能沉浸在这样一部作品中或许才是我喜欢动漫的原因吧。

如果再来一次呢?我们还会成为朋友吗?

“如果在教师办公室的角落发现不争气的少年,我要揪着他的脖子提问—— 能和我再一次成为朋友吗?”

对于分别与约定,长良清楚自己的性格很难和希再次邂逅,他对未知的事情充满了恐惧。

希再次伸出了手——“和我再一次成为朋友吧”

就像曾经二人在阳台上的初次相遇一样

在漂流的世界中,长良不断地将沙子从木棍旁拨开,但木棍始终没有倒下。

那只受伤的小鸟,两人不约而同的注意到了它,

“因为被人抛弃过,就可以不关心他人了吗?”这不是视而不见的借口,这一次,长良没有像那天一样见死不救,他就这样与希再次对话了。

而在现实世界中在与希短暂交谈后,他终究还是没有遵守曾经的诺言,就像在夏日的沙滩上那对没有握紧的手一样。

看着远处的希,他转身离开,独自走在雨后的小路上,踏着或许更加坚定的步伐。

《漂流少年》所讲述的故事

在试图理解这部难以轻松“消化”甚至是读懂的作品之前,我们先从监督夏目真悟先生的故事开始说起。

许多年前,那时的夏目23岁,彼时的他还是一名画师,一天要画几十张中割、描线,工作十分辛苦,无意间他听到的电台中,银杏BOYZ(峯田先生)正在介绍他的新专辑《君と僕の第三次世界大戦的恋愛革命》和《DOOR》,他很快便被他的音乐所吸引了。

由于峯田先生对于“有趣的作品”的推荐,他看了《漂流教室》......等作品,并且受到了启发,在回顾自己工作生涯的时刻,开始构思了《sonny boy》也就是《漂流少年》的故事。

关于《sonny boy》的提案,赋予了夏目许多自由,让他可以随心所欲的创作这部作品,他抓住了这个对他来说此生仅有的机会,将各种他所喜欢的作品与自己对于社会的思考都融入在其中。这种难得的不受限使《sonny boy》塞满了这位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也让《sonny boy》成为了一部浪漫的作者性作品。

回到文章的开头,可能你和我一样,想要试着去理解和梳理《漂流少年》讲述的故事,但正如夏目真悟所说“不需要完全弄明白这个故事,只是用心去感受”

“不要试着理解他,试着感受他”

《信条》中的这句台词仿佛成为万用的漂流指南,他希望观众带着不明白的状态思考“到底是什么呢?”,虽然当时不知道,但之后因为某些事情产生“原来是这样啊”的想法注意到作品,以此为目标创作了《漂流少年》。

漂流少年的独特之处

夏目并没有遵循影像和TV动画中的语法进行制作,机位间的切换与跳跃十分随意,大量俯拍和仰拍镜头打破了摄像机需要与人物视线平行这一约定俗成的准则。

除此之外,画面中大量阴影的运用喧宾夺主般的抢占了电影中的景深与透视关系,阴影既表明人物立场、心境也构成了《漂流少年》独特的影像风格。

而大量的画面留白处理,在某些程度极大的缩减了画面的信息,饱满准确来说是有些极端的纯色的色调给人一种瘆人的感觉,让观众意识到这是个独特世界的同时增强了观众作为观者对于眼前世界真实与否判断的模糊程度。

角色的心境几乎完全没有用到独白而是仅仅展示发生的现象,让观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分析。

音乐宛若梦幻

ost

作品中的音乐也曾不止一次的打动我的内心,画面大量的留白为音乐提供了充分渲染角色心境与调动观众情绪的可能性。

穿越次元回到原本世界的长良与瑞穗,toe的《サニーボーイ・ラプソディ》(《漂流少年狂想曲》)宛若梦幻。

抱着对于回归原本世界巨大期望的“导演剪辑版大作战”,落日飞车的《Let There Be Light Again》近在眼前的自己,却触碰不到。

踏足山巅向跌倒的骨折伸出援手的希,カネヨリマサル的《今日の歌》轻盈又灵动。

再也见不到的少女,少年暗自流泪,暑假乐队的《lightship》充满了向死而生的勇气。

还有那首总是如约而至銀杏BOYZ的《少年少女》,跨越这世间的一切,少年少女终会相遇,美好到让人忘记一切。

江口寿史先生的角色,少年少女们都仿佛在闪闪发光,角色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离现实如此遥远的世界而又那么的照应现实。

漂流少年是一部十分注重文本的作品,一方面是因为画面的高度简化,大量使用纯色调和留白处理,故事的推进与人物的成长就此落到了文本之上,除此之外片中所讲述的各种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同样揭示了主题。

《sonny boy》也是一部十分“唯心”的作品,就如在第六集中,长良的所见就是这个世界,在这里并没有其他异世界作品中常出现的怪物,少年少女们需要的是不断的探索与发掘自己的内心。

漂流发生了吗?你甚至可以把这一切理解成是长良因为现实世界的失意所做的一场梦,最终还是回到了现实世界。

还记得拉吉达尼讲述的那个故乡的故事吗?对于真实世界的不满让他无法再次回到世界中去,某种程度上或许就是对长良的寓言。

“正是因为没有意义,当下活着的瞬间,那闪光也应该是可贵的,因为那一刻只属于那一个人,希再也无法回来了,但她的意识还在。”

作品传递的思想是十分存在主义的,人——希的意识还有长良拯救希的决心是最终离开漂流世界的关键,就像在作品的一开始,逃离黑暗的方法是什么呢?

停滞不前只会腐烂、死亡,带着相信去跳跃世界就会敞开。

当一个人失去冲动时,那便是生命的终结(对于矛盾的挑战)

《sonny boy》面对世界的规则与矛盾少年少女最终做出了不同的决定,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对抗这个世界,拉吉达尼战胜了想家留在了这个世界、朝风试图在静止的世界中创造出死亡以激进甚至有些暴力的方式攻略这个世界、其他人跟随阿星去追逐信仰的放逐与上帝的旨意、最终只有瑞穗和长良选择了回到原本的世界。

对于不同生存的人,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就如笛卡尔的那句——存在即合理一样。

“坐上死亡椅,死去的他看起来没什么区别,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的接受变化越来越明显,发明家变得无欲无求,接受眼前的事物感到满足,不去批判也不憎恨他人,成了一个佛陀般的好人,这个世界失去了一位发明家,他意识到当一个人失去冲动时,那便是生命的终结。

人们不断回忆与留恋着自己的青春,因为那时的自己还没有被磨平棱角,**意去对抗矛盾,就像漂流的少年少女一样,那份有些鲁莽的冲动,正是人存在的意义。

穿插其中的寓言故事极大的增加了信息量,夏目想要将他工作后多年来的感悟都融入这部作品中,这让作品显得有些杂乱,不过这也意味着你可以从各种角度来理解这部作品如他所说“这部作品可能有不少理解方式,请大家自行发挥想象力”

而对我来说,我想也是夏目通过《sonny boy》所最想表达的就是——对于青春的向往与对于挑战矛盾自己的怀念,他在其中放入了长良,这个象征着他自己的角色,与挑战着矛盾的少年少女们,而一切都核心与这场漂流都是对于青春一场——漫长的告别。

“如果能让观众感受到哪怕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我觉得就算是成功了”

总想为这部作品写点什么,但感受就是那么奇妙和复杂,就像即使乘坐跨越2000年的列车,少年最终遇到了少女,但那份共同的记忆也已经留在了那个漂流的世界中了,人生路还很长,慢慢去感受,世界的终结并不是死亡,而是对一切都不再在意麻木的那一刻,黑暗中伸手去触摸光芒的少男少女,乘坐跨越两千年的列车最终相遇的他们,那个没有遵守的诺言与没有说出的话,一切的一切都留在心中的那个荒岛之中,带着回忆在这个世界开启未来

伸手去抓住那个光点,即使永远无法抓到,但带着相信去纵情一跃,你终会明白的。

现在 四目相对的这个瞬间 感受到了 一切都被原谅了 “待在这里也可以” 漫长的走廊 神明也无踪迹 七彩的雨伞 听到的话语 “待在这里也可以” 最喜欢也是最讨厌 爱的意义都不甚明了 在夕阳照耀下的世界角落 牵起了手 乘坐2000光年的列车 跨越悲伤 少年邂逅了少女 美丽的独行者们 手握一切善恶, 少年邂逅了少女, Don'tsaygoodbye, Don'tsaygoodbye, Don'tsaygoodbye。

听着动人的歌曲,仿佛做过的任何事都可以被原谅。

《少年少女》

《漂流少年》的主人公们是对抗着矛盾与世界的少年少女们——任何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经历挫折与困难,任何的观点,即使主观也都有自己正确的形式,少年少女对于世界的反抗,对于每个世界规则的探索与挑战,对抗从主观中诞生出的矛盾,这或许便是《漂流少年》的主题之一。

这是一部讲述生存的作品,少年少女终会相遇,没有简单意义上的敌人,有的是性格鲜明的人物他们或许都不特别但同样带着不同的想法存在于这个世界中,会对抗会产生矛盾,但也会和解,理解和尊重对方的选择,没有接吻,有的是纯洁的喜爱与青春期的暧昧。

像是一封踏入社会的成年人写给过去自己的情书,里面满是最美好的回忆与对于青涩稚嫩青春的无限向往,并在最后埋入通向未来的漂流瓶中,等待着漂流瓶被人捡到,这段故事被人发掘和讲述的那一天,这是一场充满了温情的漫长的告别。

作品中,长良与瑞穗走出了那个漂流的世界,雨停了,故事结束了,走出来的是长良并不是我们,但有幸,我见证了这段故事。

感谢你夏目先生,我在观看完《漂流少年》后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怅然若失”的感觉,准确来说是一种“失语”的状态,在看惯了形形色色被三幕式的剧作结构、跌宕起伏的故事、精心雕琢的可爱人设构成的高规格作品后,能为这样一部如此私人但同样动人又独特的作品献上我最好的祝福与赞美,可能这就是我与这部作品还有自己的青春所能做的最好的漫长告别了吧。

“人生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路还很长”

漂流已经结束,而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那段故事已经化为回忆永远的留在了长良的心中,接下来还会发生些什么呢?

就让时间来给人以答案吧。

漫长的告别

感谢你读到这里,我的朋友,漫长的告别后,我们下次漂流再见。

lfeisstrangeMax往期文章导视(不断更新)

 短评

低情商:画风奇怪 高情商:汤浅feel 原创赌狗 忌高开低走

6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终归还是喜欢整部作品并不追求「达意」的气质,略微抽掉叙事和设定的坚实,换取各种各样没有形状的吉光片羽,形式上的探索使得观看过程饱含无限趣味。作品想说的话并不是特别清晰,也无法很有底气,但也因此避免了思想的怠惰,溢出日本动画已近乎程式化的青春物语和心象风景。是沉湎于象之斑斓而不那么在意「意」的人会喜欢的动画。

9分钟前
  • 有必要
  • 力荐

长良最后还是没说“我们再次成为朋友吧”

13分钟前
  • Flypig
  • 推荐

五星观望,本季度最期待的番。/完结撒花。不能说不好,只能说主创比起“照顾”观众,更倾向于创造自己的故事。其实这部乍一看艰难晦涩的作品也没那么玄乎,说白了这是一部典型的小情节糅合反情节手法的故事:开放式结局,内在冲突,多重主人公、被动主人公+非连贯现实。最后,看到这么多人喜欢这部动画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引用一句话就是:“随着故事设计从大情节开始下滑行到三角底边的小情节、反情节和非情节时,观众的数量会不断缩减。”,有这么多人欣赏sonny boy这部“任性”的作品,实属主创之幸运,说是小奇迹也不为过。

18分钟前
  • mikawa
  • 力荐

你的体内若还留存着那座孤岛,便足矣对抗整个世界的荒谬。

20分钟前
  • 伯简
  • 力荐

被一个设定打动了。停留在原地只会怨恨、死亡。而每一次相信着去跳跃,世界就会敞开。

21分钟前
  • 纯Jun
  • 推荐

抛开所有日式青少年命题惯用的话题讨论性和肉眼可见的想象转换,本剧最为亮眼的是简洁的叙事表达力和风格上清新自由,甚至有种心灵冲浪的驰骋和任性。

22分钟前
  • Kingsonic
  • 力荐

画的真棒,五星观望!

27分钟前
  • 力荐

我虽然只看了一集,但有点儿看不下去了。有的时候感觉很多人评分,就是:哎?这个小众,那这个就好,我就要给高分,显得我口味独特,审美出众。。。当然啦,感觉还是有潜力的,但有时候觉得,这么深奥的东西是给青春期少年看的吧。。。有工作压力的人是看不懂这么复杂的作品的。。。

31分钟前
  • Kannimeia
  • 还行

shit, it just got dark so fast. 好久没见过的nice日番了,期待后续。11.16.21 看到后面发现这是一部高级的青春伤痛文艺作品,科幻,宗教,包含了社会结构与权利反思,当然最主要还是体现在人与人之间是否只能停留在孤岛上自我解刨,一边无尽等待,就像是时间没有任何流逝,还是勇敢踏出一步就可以获得救赎所衍生出的猜测。实·一人一座孤岛,人生无处不漂流。

35分钟前
  • 欧富贵&LOL
  • 力荐

本季甚至可能是年度大黑马

38分钟前
  • 哼一首歌给哈尼
  • 力荐

在7月一众水番中鹤立鸡群,原创不烂尾就是神作。

40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力荐

最近的一个思考:可能现在的好多年轻人被短视频、回合制游戏、鸡汤反鸡汤、快餐般狂抓炫酷吊炸天的超英喂的太多了,动不动就yyds、神作、吹爆……反而像《奇巧计程车》《机甲拳击》《漂流少年》这样别具一格一花一世界的匠心作品却被束之高阁不过也好,没了脑子,便于控制

44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拉吉塔尼的鹦鹉会笑

47分钟前
  • S1.sy_phUs
  • 力荐

我看不懂但是我大受震撼

49分钟前
  • 卫宫切嗣。zero
  • 力荐

说实话,我真的是看不懂这部番:剧情好像变成了最不重要的东西。导演想塞给我的,那一堆堆华丽奇怪、跨度大的设定,朦朦胧胧、似是而非的故事,让我感受到的却只有金玉败絮的违和。还是花花肠子太多了

50分钟前
  • 言弹
  • 还行

结局或许可以看作《天气之子》的变奏吧,既有笨拙但真诚的作者坦白,也关于世人如何看待作为“世界系”的他们(但本作不是世界系作品)——少年少女经历了死亡与永生,穿越宇宙挑战一切统治的必然性,他们如同“世界系”般活着,影响了世界了吗?世人不会知晓,也不会认可他们的未长大,只有世界会留下他们的星屑,提醒着未来必定老去的少年少女,有朝一日回想起那永恒的一日,即便他们此时不知晓。

54分钟前
  • 塔塔君Minkun
  • 推荐

本作所谓不符合影像文法(“镜头语言”)的做法在电影里其实早就层出不穷,镜头跳接和打破叙事逻辑之类的手段对于标新立异的影像带师来说都是小儿科。但是为什么对动画来说流畅的叙事仍然是不可动摇的第一位,而形式上的花样总是被“错认”呢?是因为缺乏接受另类形式的观众?在接受侧之外,内容对于形式的延申很有意思:一个完全与现实割离的虚幻空间,或者更进一步地,如何描述“这个世界(此岸)”、“那个世界(彼岸)”,以及在世界间跳跃(毫无疑问是一种情-旅)。世界中人和物是否依循同样的空间/世界逻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夏目真悟抛弃掉那种“探究角色内心”的二次元虚空精神分析法,进行一些(哪怕没什么“深度”的)空间和形式探索

57分钟前
  • nbpr
  • 推荐

终于想清楚在看Sonny Boy那种奇怪的说不出来的感觉、跟看其他番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是什么了。这是一部不具有娱乐性或者退一步说娱乐性含量很低的番,有一两集看得我昏昏欲睡(不是说昏昏欲睡就不好的意思,反而这部番真的很好,可能是因为它过于严肃,或者思维过于跳脱常人无法理解,像猴子那一集基本全是念白,没有过多的画面表达,看第一遍我看不懂,而且我睡着了,看第二遍我聚精会神最后大为震撼,拍腿叫绝)叙事也非常隐晦,设定天马行空毫不受限,甚至无法揣测ta是如何想到这一步的,每一集的内容设定都千差万别,所以基本每一集都不太让人摸得着头脑。它的烧脑不是那种悬疑推理的那类,而是跟猜尼采潜台词的那种烧脑,揣测它每一集这些无理表象故事的背后真正想映射什么东西,这是我每周看Sonny Boy的快乐。

1小时前
  • 是 Moon呀!
  • 力荐

【A】一时失语,难以理解、难以形容、难以回忆,究竟是什么驱使我一集集观看到最后?覆盖于面孔的阴影,突兀的凝视特写,引出不知所踪的视线,抑或是传达角色卸下伪装的信号。但核心并非如此,在无数轴线错乱中打破视听框架的意义,叙事的不可预知否定了剧情逻辑的意义,支线的隐去让观众忘却了其他角色的意义,在ep11,连「意义」本身都被消解,唯有那些不可捉摸的瞬间才是对观看的唯一回答。最后一集,角色的奔跑,机位的变化,却无法撼动背景的恒定性质,光怪陆离的那些影像与第一集的纯黑无异,永恒的参照系。他们又回到了需要证实「意义」的世界,未能实现的承诺,无法说出的言语,以及不得不直视的梦幻泡影。罗盘还在转,未来还很长。

1小时前
  • 思路乐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