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阳

HD中字

主演:全度妍,宋康昊,赵勇进,金英在,张慧珍,高瑞熙,李熙俊,李星民,李胤熙,金美京,朴明申,鲜正烨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密阳 剧照 NO.1密阳 剧照 NO.2密阳 剧照 NO.3密阳 剧照 NO.4密阳 剧照 NO.5密阳 剧照 NO.6密阳 剧照 NO.13密阳 剧照 NO.14密阳 剧照 NO.15密阳 剧照 NO.16密阳 剧照 NO.17密阳 剧照 NO.18密阳 剧照 NO.19密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密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申爱(全度妍饰)带着儿子来到亡夫的故乡——小城密阳。她在那里开了一家钢琴学院,希望和儿子寻找一段崭新的人生,让儿子在亡夫小时候成长的地方成长,感受密阳的阳光和人情。然而车在半路抛锚,幸遇宗灿(宋康昊饰)前来相助,他是名汽车修理厂的老板,平凡的他热心地帮申爱找房子、拉拢客户,定制奖牌,然而这过分的热情让申爱感到不安,只得坦白告诉他不要打自己主意。  一天灾难不幸降临到申爱和儿子身上,她几乎丧失了继续生存的勇气,直到宗教给了她精神救助。然而,信教之后的心灵也没能平静多久。申爱很快又陷入自我矛盾的分裂中,转而不信任它并报复性地攻击。在整个过程中,只有宗灿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直到申爱重见一缕阳光。红色之路2006漠上风云五便士乐队天堂来的男孩诸事多疑圣母观音大菩萨两个世界2024狂雷街区家有喜事2020坠楼死亡的剖析变脸英雄秋刀鱼之味1962齐天大圣之五指山安琪拉的灰烬再见七日情粤语前妻回家野兽奇迹缔造者第三季奔命不稳定第一季春催桃李狼侠菜鸟评审员鱿鱼游戏第一季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皇家龙虎豹贝拉米大浴堂燃情追踪(国语版)黄金劫案第一季雕形拳S-最后的警官:夺还魔鬼发卡我的唯一越野狂飙潜伏4:锁命亡灵杀手寓言 第二章

 长篇影评

 1 ) 在绝望处止步

我记忆里她似乎一直在哭,那种哭声让人听了窒息。还有她那种潮水般的喘息,像一个将死的人在做一线挣扎。而他一直傻乎乎地跟在她身边,像对待一件瓷器一样对待她。 这部电影我花了三个晚上断续地把它看完。开始觉得它沉闷。直到最后一天晚上,看到影片最后那一片停滞的阳光,我才觉得我彻底错了。《密阳》太轻缓,太不动声色了。 李沧东在这部电影里对配乐极其吝啬。但是在它的官网上,一直循环播放着片尾的那支曲子。听得越久,那种复杂的感觉就越明显。好象说喜说悲都是不对。 那种绝望的力量被隐藏得那么深。尤其是当申爱发现她恨的人已经早她一步得到了上帝的宽恕,她那架空的精神世界就彻底崩溃了。这一段尤其使人压抑。一直到影片结束,我还在想她昏厥过去的那一幕。原来信仰是多么不值得被探讨的一个话题。当它被作为止痛剂的同时,它已经成为了一件廉价品。 我觉得密阳这个地方是一个讽刺。可能她来到这座城市就是个错误。她想逃离喧嚣的城市,去她丈夫出生的小城过平淡生活。但是脆弱的人总把善良理解得太天真。一个理想主义者努力想要走出悲观的阴影,就把自己放逐到一种绝对的生活状态里。因为理想太绝对,所以后来当这种生活状态出现偏差的时候,她的整个精神世界也坍塌了。 那个男人是她在密阳遇到的第一个人。他似乎是带着一种敬畏在靠近她。他甚至都不太敢承认自己喜欢她。直到最后我们也无从得知他到底有没有走进她的生活。也许他不懂得正确的方式,但他是那个小城里,唯一真心对她的人。尽管包括他母亲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一个没有出息的痞子,一个痞子的真心能有多少价值呢? 这个角色其实是非常值得回味的。因为自始至终,导演都没有拔高他任何。他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人,真实到不像是一个出现在电影里,却又不为电影背负任何角色意义的人。 很多影片都会使用戛然而止的手法来结束。有些纯属故弄玄虚,而《密阳》是我至今看过的影片里,用得最恰倒好处的。因为随着电影的进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脆弱和茫然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导演给出任何的结局都会使人沮丧。所以他关掉了镜头。把所有未决的命运都丢在了那片阳光里。

 2 ) 是生活原有的样子,而不是生活应有的样子

中午起来,阳光很好。
突然就想看《密阳》。
看了很长时间,中途喝了几次茶水,被打扰了又排除干扰,
又重新沉浸,折腾了好几回。
好几次痛哭失声,或者泪水快速流下。
看完了立刻打开电脑想写一点东西,但是不老歌最近问题蛮大,
几次都没有打开。
到了现在,那种冲动消磨了大半。

一直在想一句话:
电影展现的是生活原有的样子,而不是生活应有的样子。

李沧东是小说作家,他写的剧本像小说,非常好。
很多元素都用了三两次,每一次重复都在递进,叠加力量:
比如孩子躺在沙发上学死去的父亲打鼾,比如母子俩捉迷藏,
比如女人痛苦到极点弯身作呕,
比如电影里几次提到“阳光”,那就是电影的主题。

比起全度妍和宋康昊的精彩演技来,比起我深有感触的一个女人的悲恸和干枯,
比起一个人是怎么样的不合时宜,怎么面对过度的同情,
一个女人怎么一步步走向崩溃和癫狂……
其实,更有感触的,是那一个镇子上的小人物。
商店街里开服装店的大婶,对面开药店的好心过度的大婶,
修车铺里几个总是在看电视的闲人和一个穿着暴露的女孩,
教会里的种种面孔……
因为有距离,所以看起来触目惊心。
李沧东就像给韩国普通的人们造像一般,一一呈现了出来。
一看就知道他们不是职业的演员,不是训练出来的首尔的演员,
必然是土生土长的,带有当地那种气息的。
一个地方的人,必然有相同的气质,他们浑然一体。
他们才是这部电影的真正质地,他们给予了女主角那种遭遇以令人信服的力量。
他们是日常的,是生活的,是一种波澜不惊的流程,
女主角的故事不是常态,是冲突,是戏,
她的悲痛必须升腾在他们的平淡之上,才有力量。

密阳。连云港。
电影让我无比怀念,因为我想起了我的小城市。
太熟悉的感觉,一个海边的小城市。
起初看起来,人际关系简单,纯朴,人们有种没有见过世面的善良,
但慢慢的,小地方的狭隘和无聊,慢慢的透露出来,
然后,这个镇子露出它人心凶险的狰狞面貌。
但是再后来,还是有一种暖意,这些普通的未必全是优点的人,
仍旧散发出了淡淡的暖意,就像隐秘的阳光。

在上课的时候放这部电影前半,
我们的老师发出可爱的慨叹:
“咱们的电影,和现在的韩国电影一比,真是跌份儿。
找五部今年最好的电影,韩国五部,中国五部,我们一定惨败。”

是的,呈现生活原有的面貌,需要无比的勇气。
这一点上,我真的很佩服李沧东以及那些一直如此努力着的韩国同行们。

 3 ) 当宽恕成了复仇的手段

李沧东的《密阳》(Secret Sunshine)是我至今看过最好看的韩片。说是最好看的韩片,有几点要申报的,第一是我很少看韩片,是这儿的熟客也会知道我对韩片有点偏见,而李沧东的电影,我亦只看过这部《密阳》,第二是所谓“最好”以主观出发,不一定说是拍得最好,而是刚好对正了自已的胃口。

* * *

早段日子友人叫我这个不肯读书的人看昆德拉的小说,认为我会喜欢,我读了一两本,的确喜欢,虽然他最著名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还末看,甚至改篇成电影的《布拉格之恋》亦末看,但我觉得最意外的收获是盲打误撞的看了昆德拉的《帘幕》(Le rideau)。这部书不是小说,读起来有点沉闷,有点像以散文笔触去写长篇论文,题目大概可称为“小说最珍贵的价值”。

伟大的小说因为故事的精妙,经过翻译甚至多重翻译(例如先译作英文再译成其他文字),依然能触动人心,打破地域和时空的疆界,而深受世人欢迎。小说家通过小说这种文体,利用故事剧情,将文字本来不能直接言传的人生真谛都活现出来了,而且在何时何地都能得到读者的共鸣,启发他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伟大的小说家都注视人的生活,都是名符其实的人类学家。我读着昆德拉的论述时,不断地觉得,电影这种载体也有类似的威力呀。

* * *

贾樟柯说过他不是从小就梦想要当导演的,只是他刚好遇到了摄影机的个工具,有非说不可的故事要说出来。如果他不当导演,可以当作家,写小说。

李沧东有“作家导演”之称,未当导演之前,就是写小说。《密阳》是他自编自导的第四部作品。

撇除好莱坞梦工场式的大茶饭制作,其实很多出色的电影大师都具备昆德拉所说的小说家特质,他们的分别,只在于说故事的工具有所不同而已。


* * *

正如导演在影展上说,《密阳》要谈的不是宗教,所以根本谈不上反基督或什么。然而教徒(特别是基督徒)看此片的话一定不好受,因为电影提出的质问,并非指向宗教本身,而是把宗教体现出来的教义和传道方式。

《密阳》的剧本是部有深度的小说,它具备了主流韩片必有材料(死亡、悲怆、复仇、怨恨…..),却说了一个不落俗套的故事。剧情每次去到“适合”贩卖廉价眼泪的时刻(例如全度妍饰演的申爱去河边亲认儿子尸首),导演的处理都格外克制,避免影片陷入韩式催泪。

电影非关宗教,而是展现“怨恨”和“宽恕”的这两种人性。

怨恨是人之常性,我们若是被人伤害、欺骗、侮辱、出卖、愚弄,自然会对加害者产生怨恨。亡国奴会怨恨侵占者,我们会怨恨伤害过自已的旧情人,和出卖过自己的兄弟姐妹。女主角申爱先后痛失丈夫和儿子,她怨恨苍天,仇视杀子凶手,是自然不过的事。然而人带着仇恨还得活下去,申爱痛极自残,到定过神来仍会奔出街上呼救,可见人有求生怕死的本性。

要活下去,总得把怨恨消解,复仇是“理所当然”的途径。复仇有很多方式,最直截了当的是像《原罪犯》那样来个狗血淋头家破人亡,主旨是以牙还牙变本加厉。另一种消解怨恨的方法,正是宗教家、道德家提倡的“宽恕”,他们意图通过“以德报怨”的高尚情操,寻求心灵救赎。

李沧东在电影中展示了一个令宗教家尴尬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就是宽恕别人原来有个先决条件:你的形势要比对方强。你可以请敌人打完你的左脸再打右脸,那是因为你有能力有条件吃下这个小亏,而且吃亏后可以摆出大方不计较的姿态。这个姿态甚至不一定要外露人前,但必须能说服自己境界比人高。申爱见了杀子仇人后不能宽恕,反而整个人崩溃了,正是发现了仇人原来早已得道,根本无法居高临下地宽恕。

* * *

宽恕不能将申爱从怨恨中救赎出来,申爱因此彻底地背弃了她的信仰,用最怨毒的眼神仇视她的宗教。

怎样才能得到终极的心灵救赎呢?电影也不能提供答案,因此结局时开放的。这不是导演故意隐藏自己的立场要观众“反思”(这跟近期的《命运迷墙》(Lions for Lambs)的开放结局是两回事),而是现实根本不存在教义式的绝对答案(如果有的话教会就能治愈申爱的心患)。李沧东有勇气质疑我们向来以为没有问题的问题,已经是非常了不起。

全度妍凭申爱此角色获封康城影后,演技无容置疑。其他配角亦有细致立体的描写。我对当中两个角色的印象尤其深刻,也特别感动。一个是凶手的女儿,她有一个表面上道貌岸然但骨子里丧尽天良的父亲,若论命途不幸,并不亚于幸爱,但她却没有怨恨之心,一直保存着善良的本性。她跑到申爱的钢琴学校惶恐张望,是出于良心不安,直接帮助了破案。她被流氓侮辱,爱身为人母的申爱竟然可以视若无赌,可见申爱的宽恕是伪善。

女孩所背负的不幸虽然源自凶手父亲而非自作罪孽,但她没有半丝怨恨。替申爱剪头发时,依然深感歉疚。她是整部电影至美善的人物,令人动容。

另一个至善角色,是永远跟在申爱后面的金宗灿金老板(宋康昊饰)。他显然是迷恋上申爱,一直无条件地守护着,却没有乘人之危。他在葬礼上为没有眼泪的申爱说项,教训申爱的奶奶。在警察局,他毫不犹疑地追打对申爱眼光嚣张的凶徒。甚至申爱向他献媚时,他会大声喝止。种种表现,都显示出他是真心待申爱好,不介意为对方吃亏,却不是追求者的讨好逢迎。

金老板心澄如镜,申爱要去监狱“宽恕”她的杀子仇人,金老板不只一次提出质疑:“真的有需要见面吗?心里宽恕了不就足够了吗?”

申爱其实应该相信神的存在,因为神虽然拿走了她最珍贵的东西,却派遣了守护天使在她身边,默默对她提点、支持。其实我们的身边往往都存在着这些守护天使,只是我们都跟申爱一樣,视若无睹,直至他们离去后才追悔。

电影到了尾声,申爱的大恨看似平伏下来,金老板依然守在她的背后,没有意图去说服她,继续让申爱自作主张,只是替她捧着镜子,让她剪掉头发时看得清楚自己的容貌。

要化解大怨,时间往往是关键,电影保留开放结局,是因为时间只是必然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除了时间,申爱最终还是要面对她一直回避的心结,方会有机会将怨恨分解。

申爱来到密阳,为悲剧揭开序幕。她说密阳是丈夫的故乡,是丈夫想回去的地方,但申爱的弟弟曾经提及,姐夫根本不爱他的姐姐,不值得姐姐去思念。

隐密在阳光背后的内心是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大概只有当事人才知晓。

 4 ) 始于天空,终于大地:随笔《密阳》

       三年前,我刚出校门的时候,第一次看《密阳》,那时我给了它四颗星。大概是心境变迁,如今再看,才恍然惊觉这明明应该是一部五星的电影。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湛蓝天空,阳光明媚,白云朵朵;最后一个镜头是凌乱碎发,散放着搓衣板、洗洁精的灰色大地。然而,两个镜头的隐喻,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天空虽美丽,却遥不可及且隔着玻璃;大地虽凌乱,却能够时时刻刻、踏实牢靠的踩在它上面。
从天空到大地,主人公也终于完成了一次心灵的蜕变。

    几天前和朋友聊天,谈起一个命很苦的女人的故事。我感叹她遇人不淑、时运不济,但朋友却说,这个女人自身绝对不可能没有问题。我闻言一凛,朋友看待“命运”这件事儿的角度,虽然不新鲜,却常常被我们所忽视。
    《密阳》的主人公李申爱也是这样的一个女人。一眼看去,她漂亮、温柔、聪明、善良,可人生却屡遭重创:丈夫出轨、家人不睦、丧夫、丧子、被信仰抛弃……命运看似实在无常又不公。
    在这样的不幸面前,人们甚至不忍心去刨根问底:这些不幸究竟有多少要归因于不可控的命运,又有多少要归因于她自己?
    如果,她不是为了“重头开始”而执意要来密阳;如果,她没有为了满足虚荣心而成天嚷嚷要买地;儿子就不会遭人绑票之后遇害。如果,她没有为了“表现原谅”而勉强自己去原谅杀害儿子的凶手,她也就不会骤然感到上帝对她的抛弃与欺骗。
    而造成她这些行为的根源,都是她始终如影随形的优越感与自卑感。
    她更愿意相信丈夫最爱的是她和儿子,唯有如此,她被抛弃的事实才不显得特别凄切;她逢人就说来密阳是因为这里是丈夫的故乡,给自己逃避现实的行为冠以堂而皇之的理由;她批评当地服装店的装修,是要向密阳的“乡下人”彰显她来自大城市的、更优秀的品味;她大张旗鼓的买地,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其他人更有资本活得自在幸福;她要到监狱去原谅凶手,那是她最后还挣扎着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在这一连串的不幸发生之前,她是对大地不屑一顾的,就像她绝对瞧不上宋康昊那样其貌不扬的邻家大叔。她更喜欢仰望天空。对黑暗,她也本能地排斥,当儿子接近阴影里的花圈铺时,她赶紧吆喝“右拐、右拐”,拉着儿子走进阳光里。
    她多么希望,自己的生活是精致的、完美的、洒满阳光的、令人艳羡的。但这种对优越感的极度渴望,恰恰是出于强烈的自卑。因为真正的优越感是不需要炫耀的。
    要发现一个人的弱点,就看他炫耀什么。

    个人而言,我并不喜欢故意把美好的事物一步步破坏殆尽,来赚眼泪的片子,比如拉斯•冯•提尔《破浪》一类。但《密阳》却是个例外,因为虽然表面上看,这部片子刻画的是女主人公不断受到打击的过程,但实际上却是她通过不断承受打击,艰辛地自我救赎的过程。从仰望天空到着眼大地,这样巨大的转变,非经历点彻骨之痛不能完成;但完成这一转变,对于主人公而言,无异于真正的涅槃重生。

    不再时刻挽弓搭箭的与命运作战,承认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与耻辱,坦言自己不够高尚、不能原谅,接受自己像一颗泥土一般的平庸。
    剥落所有浮华与虚妄之后,看不到上帝不要紧,要紧的是要看到自己。
    有人说,影片的结尾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如果真是这样,那个故事一定是关于两颗平凡的泥土的;可能不会太精彩,但应该是个可以令人微笑的故事。

 5 ) 信仰在身边

    《密阳》里的女主角李申爱的困境是,在没有完全了解基督教的“罪”与“宽恕”的体系的情况下,只为了求得一时的心灵安慰,而加入了基督徒这一行列。却以东方式的人与人之间的“恕道”来理解上帝与人之间的宽恕,从而导致了基督信仰的破灭。
    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所以他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是一条很明显的建立在道德律上的人间法则。就是说,孔子——更可能是宋儒,预设了一条超然于人类而可以独立存在的道德律,人生的一个高超目标,就是在实践中去体验它,并奉行它。这条形而上的道德杠杠是朱子的理论核心,他把伦理学形而上化。很多人一辈子都在默默地追寻这个高深奥妙的道德律,也有一些人认为它就存在于我们的认真而努力的平凡生活之中,可以通过“顿悟”来感知它,如王阳明,或如影片名字所暗示的Sceret Sunshine。
    影片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表演上都无可挑剔,尤其它对剧情的剪裁大可称道,但更有价值的东西似乎也如片名一样深蕴其中,这个东西可能牵涉到现代人的秘密心灵领地,更可能牵涉到东西方两种思维的信仰态度。
    简单地分析李申爱的心路历程:1、【未开悟的懵懂的生活】:失去丈夫后决心带着孩子回丈夫老家努力开始新生活;2、【依赖上帝的生活】:失去儿子信教后的心灵慰藉状态;3、【绝对自由的生活】对上帝失望后无信仰癫狂状态;4、【找到真谛的生活】回归第一个生活状态,但已经拥有了更强大更坚定的心灵,也可以说是找到了更坚强的信仰。(这个阶段影片没有正面描写,只是以最后一个镜头和片名来暗示)。

    在西方人看来,《密阳》里的困境可能并不是困境,或者说他们可能已经解决了这个困境。当信仰成为罪恶心灵的庇护所时,我们怎么去理解“主”?
    当然在西方古典神学看来这是一个荒谬的问题,因为对于主,我们只有信或不信,而没有“去理解”的权利。这种以天然的曲格臣服为前提的信仰,与现代社会的人格张扬形成了一种持久的怀疑张力。启蒙运动以后的西方思想企图逐步贬低上帝来张扬人性,但当世界大战使人性的光环褪色后,上帝又重新地回到人们心灵的最深处,20世纪对上帝的拨乱反正总还保持了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底线:上帝的归上帝,理性的归理性。
    韩国的情况就比较复杂。占全国人口40%的基督教徒不可能对韩国人的精神层面没有改造,而作为一个典型的儒教国家——而且还是程朱派理学,韩国人,特别是韩国的知识分子,是怎样把朱子的道德理性与上帝的终极实在相统一的?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调合客观唯心主义无神论与客观唯心主义有神论的问题。
    李申爱本来可能已经碰触到这种问题——她失去丈夫。但她还有儿子,现世的温暖还没有完全失去时,她可以把精力完全投入到对现世的关怀中,办钢琴学校,教育儿子,而且丈夫在死完全是一个意外。但当儿子是被他人故意剥夺时时,她的灵魂开始拷问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种极端的处境为信仰的交锋提供了回旋的余地。

    对杀人凶手的原谅是把所有矛盾交织在一起的节点。当她在上帝的怀里得到关怀,并逐渐医好心灵的创伤之后,她萌发了原谅凶手的念头。这本来是一个天性善良的人的内心所自发形成的道德感,她一旦有了这个念头,她就有了某种成“圣”的可能。而基督教与朱子理学的分歧就在此处:基督教认为这是上帝的荣耀,人一旦把这种道德感据为己有,就是觊越;而朱子认为这是人所固有的神圣性,贩夫走卒,皆可成圣。当李申爱在痛苦之后逐渐发掘出某种人类的神圣性时,她却发现上帝已经盗用了它,并假之以慈悲之名,行庇护罪恶心灵之实,于是她彻底失去信仰。
    只是此时她未了解的是,上帝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仰。上帝并不等同于信仰,抛弃上帝,真正的信仰有可能就会浮现。她出院之后,在理发店出来时,怒向天空的一瞥,宣告了与上帝的彻底决裂。而真正帮她找到信仰的,就是平凡的、毫不起眼的生活,包括那个她一直不屑的男人。
    宋康昊的精妙之处在于他从头到尾都甘于当一个这样不起眼的老男人,而当女主角与观众在影片结尾时,都会突然意识到,他原来一直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

博客:http://www.mtime.com/my/Lyeast/

 6 ) 我的秘密,不需要你的普照

1、光

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这是上帝的逻辑。对于凡人而言,光明和黑暗总是并存。神魔一念,天人交战,晨昏更替,善恶相间,黑白分明。凡人的世界,是二元论的世界,虽然上帝说,你得信一个神。

曾有些很把自己当上帝的凡人,尽了力去追求一个绝对光明、一种绝对善;也有些人,愿意归依了上帝的对立面,潜到完全的黑暗与恶当中探究地狱的底限。这些人的下场和他们造就的结果,说来都不怎么好。

生命本来就是杂质混存的过程。社会也是如此。有光明就有黑暗;有光,就有阴影。

2、阴影

人心里也是有阴影的。这阴影不一定是恶,更多时候,它是压抑住的欲望、沉淀掉的伤害、被遗忘了的不幸、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自私,或者,一点小小的虚荣,一些无伤大雅的恶意。

以及那些被埋藏起来的秘密。

它们都怕光。

3、秘密

秘密就是那样一个东西,它只适合于藏起来,不能放在阳光下打量。有时候,秘密多了,藏得深了,自己都意识不到。

谁都有不能说的秘密,不然就不会有隐私这个词了。

身为凡人,我们却热衷于发见别人的隐私。他的恶,他的虚荣,他的谎言,他的梦想,他所有想要遮掩的一切,常常成为我们的好奇。

愈是想要窥探,愈是知道掩饰的重要。不断地埋藏秘密,发现秘密,这样的游戏,我们总在有意无意地玩着。

4、申爱

她来到密阳,丈夫长大的地方。很多人问,你为什么来。起初不想回答。问得多了,只好说,丈夫死于交通意外,我和孩子来到他的故乡,在此过生活。

丈夫生前有别的女人,这点她是知道的,但藏起来了,甚至自己都遗忘。可偏偏有亲人要确认她的知道,撕去她的伪装,那些言辞,逼得她无可奈何地流下泪来。

她玩弄了一个假动作,说是要去买地盖房,其实钱根本不够。可是这虚荣还来不及享受多过一晚,就被现实残酷击碎。儿子被绑架,被撕票,她交不出足够的钱,而绑票的人是相信她有钱的,因为她准备买地。她为一个外乡人要获得本地人认可和尊重的虚荣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那个谎言就像儿子的尸体一样,沉在池塘底,水被抽干了,曝露出来。

5、密阳

车泊在往密阳的道路上,阳光异乎寻常地耀眼。这喻示着,现实之光已然开始一场暴烈的舞蹈,要对这个不幸的女人行洗礼。

阳光一向让人温暖、引人向上。李沧东让人意外的是,他把《密阳》的阳光描述为一种盛大、无情的入侵性力量。仿佛是发誓扫荡一切污痕的大水,这样的阳光,让那些要在人群里隐藏起来的秘密、那些要在人群中做作出来的虚荣、那些伪装作遗忘的自我欺骗,通通无所遁形。

秘密剥开,好比给人剖开了胸膛,露出羞耻的脏器。

这光,是作为否定性力量的彻底的现实主义之光。

6、通道

她走进那女人的服装店,用大城市人的经验告诉那女人,这里太暗了,如果能够装饰得明亮些,敞开些,生意会好起来。

那女人嗤之以鼻。但最后还是信了。如是照办后,生意真的好起来。

本来,就是要彼此曝露在彼此的眼光里,才有交流、交往、交易的可能。

她指点别人敞开,却关闭了自己的通道,直到现实强行打开这个通道,让光照射进来。

7、痛

那是你的儿子,你为什么没有伤心!儿子被火化后,她的婆婆一再折回头,痛斥她。

最深的痛是发自心里头的悲恸,那是无以言传的。

他们却要她亮出来,证明给他们看。

8、信仰

她信了上帝。

以为就此摆脱沉痛,甚至懂得原谅。真以为可以做到原谅了,竟邀了教友,到监狱中去见杀害她儿子的凶手,结果她强持的信仰、强撑的爱心、强为的原谅,在众人面前溃败得一塌糊涂。

那杀人犯怎么可以获得上帝的原谅?只有我原谅了,上帝才能原谅。

终归还是凡人而已。藏起来的伤痛和仇恨,自己都以为被自己消灭了的不幸,以更加猛烈的姿态复活过来。压倒性的一击。

人性中的杂质,仍然在密阳的阳光照耀下无所遁形。

许多人都误解了,这电影真的无关信仰。

9、欲

说来那只是身体的敞开而已。

10、宗灿

每个受伤害的女人身边,也许都需要有宗灿这样的男人。但宗灿这样的男人,很难得到女人的爱,尤其是那些受伤的女人们。

他始终陪在你身边,但又似始终不在。在你需要的时候,他缺席了。你不需要的时候,他出现了。

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他。所以大部分的时候,他默默陪着你。

他只是陪着你,进不到你的心里,但他在身边,而且从来不问。

他就像水,愿意随你改变。只是那些受伤害的女人,即便是吃过了亏,也还是喜欢那些坚持、坚定、坚硬的男人。宗灿入不了这些女人的法眼。

11、宗灿和申爱

申爱不喜欢宗灿。宗灿的爱太过现实。

他的现实的爱就像那现实的光,让女人心里头的一点儿浪漫的小企求都无影无踪,好像接受了,就是认命了。

其实不是。可能,申爱比谁都明白,宗灿是适合于她的。她和儿子需要宗灿这样的男人包容下来,过日子。

可是儿子被绑架的那晚,她放弃了这个男人。这个一无所知的男人正开开心心地一个人卡拉OK,他的小空间明亮、温暖、快乐,前来求助的她在黑暗中呆望许久,却背过身去,哭泣着离开。

那一时刻,申爱在想什么?真的是无法明白,但我们知道这是多么挣扎而且微妙的权衡。也许,向这个男人求助,就是一个完全接受他的姿态。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那就是真正的默认了。

想在心底留着一块余地的申爱,不甘心。

12、余地

探监之后是崩溃,崩溃之后是报复,报复之后是自残,自残之后是住院治疗。出院的时候,跟着宗灿。

申爱已经是一无所有的女人,一无所有到无所遁形。

理发店里遇见那个杀了他儿子的仇人的女儿。起初是平静的,还有几句对话,最后她决定撕下伪善,歇斯底里地逃出。

为什么一切都在跟自己作对,好不容易隐藏的、好不容易装作遗忘的,又都要曝露出来?

服装店的女人说,按照你的意见把店里弄得明亮了些,生意果然有起色。

她笑笑。

走进后院,拿着镜子,自己修剪头发。男人进来,帮她拿着镜子。

一切都是无言的,无言的认命。她不再说什么,接受这个男人。拿着镜子的手,是一只现实的手。

密阳的阳光依旧灿烂得异常。这是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阳光照在角落里,亮堂堂的,一株小草微微颤颤,似乎被阳光击打得无所适从。

但世上毕竟不存在绝对的阳光,这点我们都知道。阳光覆盖了这株小草,小草无处躲藏。但小草毕竟不是透明的空气,阳光下,它还是投下了自身的那么一点点卑微的阴影。

申爱的心也一样。那点阴影,是最后留存的一点点秘密,无法抹杀。

 短评

只有恨能让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更坚强的活着,信仰太美反而容易破坏

4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一直装睡,竟然会无法苏醒;假装迷藏,真的能把人弄丢。一个被抛弃的女人,击碎虚伪的空窗,呕出道德的秽物,剪短烦恼的青丝,割破无望的经脉。用肉体引诱虚伪,用灵魂唾弃道德,镜子里如遗像般心死,阳光中似鬼影般复活。密阳站像阴阳门,伴着圣歌有人以为来到天堂,却葬身地狱,可这里并没什么不同。

5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大韩民族特色主义基督教。

7分钟前
  • 幻影刺客
  • 较差

当普通的救赎片去看的,没想到这么丰富、残酷,非常震惊。监狱一场短短几句话道明信仰从建立到突然坍塌的过程,实在久久难忘。给上帝献出自己前,应该不做任何要求吧。韩国作为资本主义已经相当发达的一个国家,基督教普及率也非常高,其实挺难判断李沧东的态度,最后有点“上帝就在身边”的意思

12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宗教这个东西根本就是无法自洽的,电影对于人心人性虚伪揭示很有功力。

16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一个女人,寻找平静,失去平静,又找回平静的过程。密阳,秘密的阳光。孩子是她的密阳,宗教是无法面对后选择的逃避。最后,生命中的触底反弹,没有原谅、没有救赎,只是找回了密阳。这个女人的心理历程是一个圆,内里有了东方哲学的禅意。

17分钟前
  • 畸小山
  • 推荐

与上帝决裂,与生活和解。

20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长。

22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他都说已经被原谅了,我还原谅什么?在我还没原谅他之前,上帝怎么可以就那么原谅他了呢?

26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归根结底还是韩式的慢动作,只是掺杂了宗教的意味就换了一股味道。似乎有很多东西在讲,也确实讲了不少东西,但每每都点到即止,缺少深度,唯有全度妍的演技堪称精彩。★★★☆

29分钟前
  • Q。
  • 还行

有时天使是以怪大叔的样子出现的。杀戮你的和救赎你的,都是身边人。可惜人总是不喜欢平视,而总想通过仰望获得解救。

31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重看。在申爱辨认儿子尸体之前,镜头从车里望向天空,与全片的第一个镜头几乎相同,那是他们刚搬到密阳时对这个小城的畅想,之后哀伤的音乐响起,镜头远远地跟随着申爱近乎虚脱的身体,我们无须通过表情得知真相,声音预示了一切。信仰的坍塌等同于生命的重建,电影的重点不在于悲恸,而在于冒犯。李沧东的镜头拥有极为强大的自主意识:在申爱濒临绝望的时刻以微弱的速率推近试探着情绪崩溃的红线,在申爱感激于上帝对她救赎的时刻又冷漠而戏谑地拉远,它兀自闪躲或凝神注视,对观众形成如军令一般的感召,正如上帝对申爱的救赎/冒犯。而我们究竟应该接纳还是对抗这股力量?它对此不屑一顾。全度妍完成了一次凯特·温斯莱特《幻世浮生》式的表演。

3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多数人仅有自救的动机,而没有自救的能力。最后还是要依靠“关系”,抓住他人他物伸出的稻草,尽管正是这根稻草曾经把人推向深渊。

37分钟前
  • 57
  • 推荐

李沧东能把苦情戏拍得这么深刻,简直就是当代伯格曼啊有木有!画外空间的使用太赞了,结尾甚为美好。

42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B+】电影的主题既非讽刺宗教,也非宽恕与原谅,它所展现的是一种错误人生,女主将自身生活的缺陷永远寄希望于他物拯救,先是男人,后是居住地,再是上帝,不断的自我欺骗和逃避终导致一次次崩盘至谷底。“密阳是个什么地方?跟其他地方没什么差别,人生活的地方哪都一样。”这句台词直指核心。

43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大赞女主角的表演

44分钟前
  • 杜扬Seatory
  • 力荐

1.全度妍细腻动人的表演牢牢抓住我的眼球,戛纳影后实至名归;2.手持摄影+长镜头+极少量配乐,李沧东冷峻的诗意现实主义;3.含蓄蕴藉的细节处理,反煽情,需全身心融入的观影体验;4.有反基督教成分,但李申爱在苦难,虚荣,宽恕与仇恨中的心路历程更重要;5.结尾对角落一缕阳光的凝视,大爱。(9.0/10)

4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惨片,女主演得好。宗教神马的是浮云就对了,现场配乐版圣歌那一幕简直是集体神经病发作……这片似乎在说“男人蠢就蠢吧缺就缺吧低俗就低俗吧只要没安坏心真心对你好就可以了”大脸叔其实就是性子直一点EQ低一点啊……小镇生活太可恨了

50分钟前
  • ζωήιδ
  • 推荐

人在绝望的时候真的需要信仰,但是信仰谁都知道它不是真的…“《密阳》之中的信仰问题,或者说是对于宗教、信仰的怀疑,似与上帝无关。那些揪心的痛楚,那些令人发指的罪恶,仍然是人间舞台的一出苍凉悲剧,在李沧东的镜头中,这样的悲剧依然未有一个了局,未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未有拯救之光的来临…”

53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阳光、白云、蓝天,她选了个好日子去刺杀上帝。踢开门,她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上帝露出笑容,手上拽着用来算命占卜的塔罗牌,恭候她多时。

55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