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2018

HD中字

主演:雅利扎·阿巴里西奥,玛丽娜·德·塔维拉,迭戈·科蒂娜·奥特里,卡洛斯·佩拉尔塔,马科·格拉夫,丹妮拉·德米萨,南茜·加西亚,维罗妮卡·加西亚,安迪·科特斯,费尔南多·格雷迪亚加,豪尔赫·安东尼奥·格雷罗,拉丁·洛弗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罗马2018 剧照 NO.1罗马2018 剧照 NO.2罗马2018 剧照 NO.3罗马2018 剧照 NO.4罗马2018 剧照 NO.5罗马2018 剧照 NO.6罗马2018 剧照 NO.13罗马2018 剧照 NO.14罗马2018 剧照 NO.15罗马2018 剧照 NO.16罗马2018 剧照 NO.17罗马2018 剧照 NO.18罗马2018 剧照 NO.19罗马201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罗马2018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墨西哥城的一个中产阶级社区“罗马”,讲述年轻女佣克里奥(雅利扎·阿巴里西奥饰)在雇主索菲亚(玛丽娜·德·塔维拉饰)家中工作,该家中索菲亚的丈夫长期在外,由女佣克里奥照顾索菲的四个孩子。突如其来的两个意外,同时砸中了女佣克里奥和雇主索菲亚,两人究竟该如何面对苦涩茫然的生活?四位孩子似乎是希望所在。 这是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儿时记忆铸成的影片,而卡隆其实就是片中某一位小孩。机器战警(粤语版)爱上邻家主厨教父2(国语版)绑架2007异人族2017阎王信差诺瓦利斯的蓝玫瑰微博情缘探长薇拉第八季爱的肉体险物一号绝交信鲍勃·罗斯:那些美与丑的风景兄弟同体破毒行动意料之外的凶手不眠第二季夺命飞凤最后证人我的法定老公泰语维京遗产暗金丑岛君 外传剧地狱活死人追捕刺客第一季合法副本虎尾兰之梦好莱坞庄园播种者2016酒乡心动舞台独活女子的推荐魔徒惊世猛兽新百战天龙第三季卧底2014疯狂汽车秀:启示录洞2014世界奇妙物语2022夏季特别篇铁血娇娃神魔契约之如意厨房

 长篇影评

 1 ) 《罗马》:“奉献与爱”是可耻的

略显古怪的是,《罗马》多次让我想起鲁迅,尤其是Cleo和孩子们共处的那些温馨场景。当鲁迅写阿长时,他写的正是少爷与奶妈/女佣间的温情;而当他写另一个女佣祥林嫂时,他写的是她的陷落及最终的死亡。可以将她们视作同一个类型的正反面,而鲁迅则是那个在回忆中、在“历史中间物”的幽暗意识中感激或忏悔着的主人阶级的少爷。回到《罗马》,当我们说它采取的是Cleo的视点时,这当然再正确不过了;但一旦将作者与文本的关系纳入考量,我们会意识这是一段自2018年回溯1970-1年的记忆。阿卡索暗藏玄机,将与Cleo最亲近的小男孩设置为一个可以“回忆未来“的人——他甚至有些过于急切,让这样的场景出现了两次。什么样的人才拥有”回忆未来“的能力呢?——阿方索自己。所以当小男孩说自己在年老时经历的恐怖的飞行经历时,他说的是阿卡索自己的历史意识——从始至终,只有他在回忆,也就只有他能将1970年代至今的历史感受为恐怖和邪恶。不妨这么说,摄影机呈现的视点认同是Cleo,而导演自身的位置被怪异地安放在了小男孩身上。

当历史来到2018的十字路口,世界每时每刻都似乎在孕育着更加惊人的动荡不安,我们看到了两部具有史诗野心的影片。但我并不喜欢《幸福的拉扎罗》,本质上的神话性使它沦为孱弱而虚幻的哲学背书;《罗马》不同,它是一则寓言——全球化发展到“帝国”阶段的墨西哥寓言。我对历史表征一向挑剔,而阿方索令人惊喜的地方首先在于他相当精准地回到了1970年代。1970年代,是奈格里和哈特认为资本主义/全球化由“帝国主义”阶段转向“帝国”阶段的关键期,是资本脱域和非物质生产(情感经济)开始踏上其吞并八荒征程的起点。它还以各种版本的1968(法国、日本、捷克,美国稍后的反文化运动)为症候。现在阿方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墨西哥版本:一个由电影(《虎口脱险》、《蓝烟火》)、电视、日本武术构成日常性的版本。对我来说,全片最佳出现在那场郊外戏:

1971年的拉美,一个“全民教授”冲着一群流氓无产阶级讲授东方神秘学中的灵修、潜能和意志;后景是海,海的上空有飞机从他头顶飞过;这群无产阶级正为了奥运会集训日本武术,而他们下次现身是作为镇压左翼学运的打手。还有什么比这些荒诞却无比“真实”的情节更有力地揭示出“帝国”时代非物质生产的暴力性根源么?在这场戏里,它的场景和生动气韵让我不禁想到了费里尼。但这是费里尼拍不出来的戏,因为它有着近乎溢出的历史意识——詹明信说,只有第三世界的艺术家才会对历史自觉。

寓言必然走向历史表征,但须要经由个体事件,在《罗马》中这自然是Cleo具体的生命经验,其中被格外放大的是她生命经验中的阶级因素。齐泽克老师(齐泽克谈《罗马》:大多数人根本就没看懂)还是非常厉害,不过我觉得专栏限制了他的发挥。除了前脚说爱、后脚命令外,我想补充的一个细节来自她们度假归来后的客厅戏:电话铃响,Cleo接听后(电话是找女主人的),异常自然地在身上擦拭“干净”听筒......这个细节令我非常不安,它似乎意味着主奴划分不仅化作了主人的无意识,更不幸的成为了Cleo的无意识,即使在她刚刚救了主人家的孩子之后也依然如此,这意味着齐老师所谓“觉醒或崭新的Cleo”几乎是不可能的。

需要回到1971年6月10日,那一天怀孕的Cleo跟随主人来到家具店,同一天发生了科珀斯克里斯蒂大屠杀案(Corpus Christi Massacre);镇压者冲进了家具店,Cleo的昔日恋人赫然在列,他用枪指着Cleo和他俩未出生的孩子——这是一个多重的震惊时刻:毫无政治意识的女仆Cleo震惊于历史残酷的骤然降临,她也必然震惊于他的枪口;而他大概同样震惊于自己的枪口;而我们还将有另一重震惊,当得知孩子未生先死时。这所有的一切究竟体现出阿方索怎样的意图呢?是不是意味着在他的认知中,作为一个整体的无产阶级是不存在的,如果我们一定要寻求一种整体描述,那么它将是从道德、政治意识、身体,从这一代到下一代都无可救赎的。事实上,整部影片真正touch到我的正是这种深重的绝望和悲愤,而不是所谓的奉献与爱,后者不过是我们这个时代主人话语下的可耻道德。当阿方索让Cleo的孩子死去、让她说出自己本来就不想要这个孩子、让她冒死将主人家的孩子救出、让她拥抱着他们彼此说”我爱你“时,我相信他是要提醒我们这其中的残忍,就像他把已经逝去的半个世纪也视作残忍一样。

阿方索的摄影始终保持着节制,但影片的整体风格并不节制,他利用情节本身来表达戏剧性,这种戏剧性在有些时候甚至显得相当刻意。但一旦将历史想象为残忍史,第三世界的国族寓言家们不追求现代主义式的疏离,又有何不可呢?阿方索自身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更是“帝国”阶段非物质生产(好莱坞)的直接受惠者,如此想来,对《罗马》的敬意似乎愈加增添了几分。

 2 ) 没看这部杰作,怎么能选出年度十佳

“无论是拍什么,心里面都一定要有基本的预期画面。”阿方索·卡隆坐在办公室里款款说道, “开拍前就应该是胸有成竹的,对将要开拍的电影定调很重要,这样在后期拍摄过程中就不容易跑偏。”

正如《人类之子》一样,卡隆预期的画面就是一个怀着身孕的黑人女子,彷徨又坚定地目视前方。

《人类之子》

而在《罗马》中,他说,“触发整体叙事的画面是克莱奥从金属楼梯走到屋顶的一幕,打开了回忆的天窗。”

影片《罗马》无须笔者多作介绍,大部分读者都知道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墨西哥城的一个叫罗马的旧街区,影片是导演卡隆写给其乳母的情书。

这位乳母在卡隆小的时候就未婚先孕,经历了时代的动荡和人生的悲欢,从二十几岁照料卡隆一家开始就再也没离开过。阿方索在打算做这一部电影时,对弟弟卡洛斯说:“我想拍这部电影。是因为我知道我生命中必须要拍这样一部电影,就算没有观众也没关系。”

目前影片在各大电影节中均已亮相,在国际电影评论家和观众们的惊叹中,Netflix和院线老板们达成一致,在12月中全美以及全球190个国家/地区线上同时上映。

从Netflix向好莱坞传统电影公司靠拢的趋势看来,影片《罗马》冲奥的可能性的确很大。在《罗马》终于正式面向公众之际,不妨跟着卡隆来拉片。

1. 剧本的建构

在确定《罗马》这个故事的主体结构时,阿方索·卡隆约Participant Media的老板大卫·林德(David Linde)在伦敦的一家茶楼见面。卡隆花十分钟讲了个大概,向大卫·林德要大约1500万美元。之后的对话,不用三分钟就结束。

阿方索·卡隆与大卫·林德

“当时林德问‘你什么时候开始’,我说你们公司要是现在就给我开绿灯的话,我马上就可以开始。然后林德特别爽快地就说他加入。我当时提了个要求,除他本人外,别跟任何人提我的剧本,连公司的职员都不可以。”卡隆抚掌大笑,“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还没写剧本啊。”

虽然彼时剧本连雏形都还没有,但是有三条影片的基准在卡隆心里的非常清楚的:

1. 这个故事完全属于现实生活中的“克莱奥”,她的经历是这部电影的魂;

2. 以回忆书写电影,往昔存在的每一个小细节,对于叙事都至关重要;

3. 《罗马》的画面必须是黑白的,从本质上就是与过去紧密相连,使用6K数码65mm摄像机拍摄,提升画面在细微处的敏锐表现力。

“当我设定好电影的主要基调之后,很多叙事铺排就水到渠成了。金属楼梯是引向记忆,黑白画面带来的沉浸感,属于克莱奥的经历回忆这一点没有什么可质疑的。”

卡隆顿了一顿, “从整个剧本的格局上来看,不存在所谓的A、B线,这不是一个双轨故事,只是将一个个人的经历嵌套在宏大的社会视角上。”

卡隆在谨慎地确保这部电影深刻的个人烙印之外,整个电影的母题其实是植根在强大主题支柱上,这也是部分虚构元素在影片中发挥想象作用的地方。

“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电影创作者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两者间必须保持平衡,叙事配比是多少,这当中还涉及了情绪方面的控制。因为我们说的个人伤疤,都不是一个个体独有的,任何个体的经历都和身处的境遇有关。”

“电影所发生的时代,绝对是一个让任何个人都伤痕累累的时期,我们可以假设每个人的遭遇不同,承受的痛苦也是有区别的。但是,片中描绘的社会事件,无疑是存在于墨西哥人集体意识中,最重要和最深刻的伤疤之一。从我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也给了我机会,在离家18年后,重新融于这个社群,和其他墨西哥人共同感受这段经历。”

影片《罗马》以克莱奥的视角去提炼社会的宏观命题,这个角色无疑在关键戏剧中扮演着核心和催化剂的作用。在制作这部电影的大背景时,考虑“克莱奥”从个人到社会背景上多方面身份的复杂性,卡隆在人物上做了多重设计。

他说,“在塑造‘克莱奥’这个人物角色的过程中,我唯一感兴趣的是,‘去塑造一个熟悉的人物形象’这个事情本身就充满矛盾感。因为这个人物身上的种种特性,在创作者眼中都是理所当然的,你不会真的赋予他们全新的个性。”

“其实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头认真看一遍,就像我从小长大的墨西哥城,没成想18年后再回到这个城市时,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现在看来竟有那么大的区别。我想,人总是会随着年龄和阅历,而改变对身边事物的看法。”

“为了创造这个角色,我和现实中的克莱奥聊了许多,感觉我就像是有生之年第一次真正接近她,把她当作一个女人看待,一个身处复杂境遇的女人,一个来自弱势群体的女人,也是一个由阶级支配的社会中的弱势女人,通过人物反推叙事大背景,戏剧冲突点马上就浮现出来了。”

跟《你妈妈也一样》中相通的是,《罗马》同样采用了主题驱动密集叙事的模式。在这一点上,对比以往卡隆所有墨西哥剧情电影,是特别显而易见的作者风格。《你妈妈也一样》中同样通过回避大环境描述,转而通过一对好朋友公路旅行中与梦中女神发生的故事,在细节处带出当时墨西哥社会经济崩溃前的脆弱感。

《你妈妈也一样》

纵览阿方索·卡隆的作品,基本没有设置过任何性别上的模糊地带,两性二元区分是非常清晰的。纵然如此,在塑造两性角色时,《罗马》与以往的作品相比,在处理男性角色上还是存在明显的一边倒。

影片《罗马》中过于出色的女性光环和论调,相对地映衬出男性角色的懦弱和社会冲突下父权形象的缺失。这与以往的《你妈妈也一样》和《爱在歇斯底里时》中,具有主动性、抗争性生命特质的男性形象有明显落差。

《爱在歇斯底里时》

某种程度上来看,卡隆在长期的创作中都偏向于性别极端,《罗马》《小公主》乃至《人类之子》中明显的正面女性主义观点,与《你妈妈也一样》和《爱在歇斯底里时》中过度展示男子汉气概,所达到的黑色幽默(《哈利波特》和《远大前程》这一类带有深刻原著作者性的作品在此不做讨论)。卡隆热衷于尖锐地挑战传统男子气概观念的做法,同样为其作品带来与众不同的气息。

《小公主》

在创作剧本时,对角色的多次审视也是卡隆架构电影基本脉络时的重要工作之一。《人类之子》和《地心引力》都不是单纯的科幻电影。这些电影都是通过主角的眼睛,来展示隐喻和视觉纹理,从而服务于观众内心的情感反应。

《人类之子》

当观众完全深入《地心引力》的画面时,身上的感官会不自觉地,跟随克莱夫·欧文或桑德拉·布洛克漂浮在太空中,用视觉和听觉去触碰影片展现的危机感和心理脆弱感,这都是剧本前期设定好的视听语言综合表达的效果。

《地心引力》

影片《罗马》同样地也是按照这一逻辑运作,通过大量的细节设定去诱发观众的沉浸感和心理认同,代入克莱奥个体命运与社会动荡所导致的平行的无常。这种在细微处累积下的稳定性崩塌,远比歇斯底里的反转更深入骨髓。

卡隆说,“制作每一部电影都是一次充满好奇的经历,开拍电影前我都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地心引力》是对太空技术的学习,而拍《人类之子》时,我研究了思想家们对21世纪未来走向的预测。“

《地心引力》

“但《罗马》不一样,这部电影是与自己的过去合作,直接面对自己的过去。这让我不得不去探索更为私密的私人领域。电影中有90%的场景,在我的记忆中都早已经无迹可寻。更直接地说,其实这部电影也是重塑自我的过程,重塑集体回忆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研究都是内向式地探索,”卡隆说,“这些人物大部分都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地存在过,都是我深爱的人们;以至于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我总是不由自主地穿越个人记忆,穿越记忆的迷宫,和一个个化作历史尘埃的人们彻夜深谈。”

2. 拍摄的过程

影片《罗马》是第一部阿方索·卡隆在摄影师一栏署上自己名字的剧情长片,“这部影片在写剧本画分镜的时候,其实很多镜头细节都是卢贝茨基设计的。”(伊曼纽尔·奇沃·卢贝茨基,阿方索·卡隆御用摄影师,除了《哈利波特3》之外,其余电影均由两人合作完成)。

卢贝茨基与阿方索·卡隆

自然主义拍摄,Arri Alexa 65mm数码摄影机,黑白画面,卡隆和卢贝茨基在开拍前的讨论会就已经确定好这些大方向。“我当然是希望影片看起来像是旧日时光,但这绝不是怀旧或故意让画面造旧,所以我没用胶片拍,我不需要那些颗粒感。它就和其他电影一样,是记忆与眼下的博弈,那种动态流畅感,就像把人带回流动的记忆中。”

影片《罗马》在开拍前期准备了将近一年,比预期拍摄周期延期了不少,这也导致原定摄影师在准备了几个礼拜之后,实在没有档期继续为《罗马》进行拍摄工作。结果卡隆本人只好一人架起两台借来的Arri Alexa摄影机,自己亲自上手拍摄这部电影。

“成为《罗马》摄影师是这次拍摄过程中的一个意外。”卡隆说,“当然了,《罗马》的圆满完成与卢贝茨基的前期准备工作密不可分。他离开剧组的时候,准备工作已经逼近开拍前的阶段,而且我不太想去请一个说其他语言的摄影师,因为很多感觉上的东西,我只懂用母语表达,再翻译的话那个意思就变味了,所以最后就决定自己掌镜。”

“但是这种转变其实是有益处的,因为以前我跟卢贝茨基交代好机位、镜头走位、分镜这些事情之后,我就可以很放心地交给他,不用管那么多。这次的话,因为需要大量依靠个人情绪和回忆的流动,在片场可以兼顾拍摄期间各种元素,包括演员状态、光线等,亲身去掌镜反而让运镜的节奏和位置更贴近脑中预设的想法,这点非常好。”

事实上在无限贴近自然主义的拍摄前下,幕后团队在选择拍摄地点和演员准备上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反复试镜,挑选非专业人士在电影中扮演他们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这就意味着电影创作的其余部分需要高度配合,自然光的运用,声效的配比等不仅在电影中形成统一的语言风格,而且在实际成像中必须具备合理性。

“对于演员表演这方面,我的另一个原则是,需要真实的生活状态,我不会告诉演员该做什么,因为他们比我更了解生活本身。”卡隆说,“我也不可能告诉影片中的‘妇科医生’该问病人什么问题,他们的生活经验更重要。”

影片中的诸多特写镜头和鸟瞰画面都意蕴深刻,而卡隆无疑是把最好的留到最后。让人叹为观止的长镜头,一家人在海滩和大浪之间来回走动,他们身后的日落将地平线无限地向未来延伸。

“寻找这个拍摄地点花了很长时间。很多拍摄地点,像片中的海滩和野餐草地,都涉及到环境元素和光线问题。不得不说,我们还是很幸运的。几乎每次拍摄,完美的光线都会出现在那里。就像海滩那场戏,一家人走到了水平线边缘,夕阳光线正落在身后,这些都是自然的馈赠。“

再譬如说抓取人物的状态,创作者必须高度集中,因为很多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就像‘宣布离婚’那场戏中,摄像机在多个角色之间蜿蜒进出,像是踏着回旋的流动舞步,这个长镜头在两天内拍了60多次,孩子们的对话、镜头的律动、光线的变化、人物的情绪包括我掌镜时的呼吸…所有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电影的统一风格和气息。当长镜头来到尾端,索菲亚告诉孩子们她要和丈夫离婚时,捕捉到角色进入状态后,我才长舒一口气。”

又譬如说,“拍林中野餐那场戏,我把演员们分成几组,每组拿着特定的剧本,不让他们相互交流,他们也不会知道别组的剧本内容。开拍的时候让现场陷入一团混乱,这种无知之幕带来的生活凌乱,正是生活的真实感。”

“很多人可能会从我的电影联想到让·雷诺阿的《游戏规则》。”卡隆表示,“但其实不仅是雷诺阿,如果我在拍摄时意识到影史上可能有别的导演用过的话,我也会刻意去回避。尽管如此,有很多经典电影是像DNA一样流在电影人血里的,我也不可能拍个野餐、河流或楼梯都去查一遍电影史,所以发现有雷同之处其实很正常。”

《游戏规则》

为了让场景和地点尽可能接近导演的回忆,艺术总监尤金尼奥·卡瓦列罗的团队在一栋废弃住宅中,重建了影片《罗马》中的家。“尤金尼奥收回了大约70%的废弃家具,几乎就是重置了新家。

很多根本在镜头不会出现的地方,像衣柜的抽屉,都被日用品填满,为的就是家的感觉。”卡隆说。其中让人惊喜连连的开场镜头,倒映在车库地板水渍中的飞机,是VFX艺术家根据彼时飞机的轮廓画出来的。

目前就《罗马》在公众及评论界的口碑看来,从现在的国际预测风向上看,随着Netflix跟好莱坞传统势力的日渐走近,最佳外语片的奖项自然被人看高一筹。但奖项充其量不过锦上添花,电影的质量才是留名青史的唯一准则。

下面送上阿方索·卡隆个人影史五佳清单,看看这位大导演的个人观影品味养成:

阿方索·卡隆影史五佳

1.《月球旅行记》 (1902, 乔治·梅里爱)

2.《月里嫦娥》 (1929, 弗朗茨·朗)

3.《蓝烟火》 (1969, 约翰·斯特奇斯)

4.《阿波罗13号》 (1995, 朗·霍华德)

5.《太空先锋》 (1983, 菲利普·考夫曼)

Reference:

1. “Director Alfonso Cuarón Reveals WhyHe Kept His Passion Project ‘Roma’”, 2018. 09, Damon Wise, Deadline.com

2. “AlfonsoCuarón Talks ‘Roma’”, 2018. 07, Zach Sharf,IndieWire Medias Inc.

3. “How 'Roma' Pushes the Envelope forAlfonso Cuarón”, 2018. 09, Film School Rejects

4. “Alfonso Cuaron Says Yes, People ToldHim He Was Nuts to Make ‘Roma’”, Steve Pond, 2018.09, The Wrap Media Inc.

编译| 小飞侠;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3 ) 最可怕的是他只讲了一个算不上故事的故事

你如果问我《罗马》到底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我很难形容,因为它更像一部充满私人回忆的纪录片。而它所记录的,只是一个家庭,四个女人,四个孩子,两辆车,在1971年左右的一段时间,点滴生活。

导演最可怕的一点就是给了观众抽离的观感。大量的单镜头,长镜头,或者在原点360度的拍摄,所有的画面极度平稳,只有左右的移动。他带给你一种上帝或者鬼魂般的视角去旁观一家人,主与仆的生活。

我最开始不懂,因为这样的运镜太冰冷了,加上黑白的画面,很难融入情节或者带入自己的感情。进入影片的后半部分,我突然明白这才是导演追求的效果。他用冰冷的镜头带你走过这栋房子,这个家的每一个角落。带你旁观同一个屋檐下每一个人最平淡的生活。你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的性格与心事,但你只能默默的看着,看着她们的一点点欢喜,一点点痛苦。

所有的情绪,甚至所有的冲突都是平铺直叙的。像一下子在长桌上抖开的卷轴,没有任何起伏的告诉你,所有的团聚与分离,生命与死亡,绝望与死心。而正是这种绝对的平静,带给每个画面极度的真实。因为生活其实就是冰冷的,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转瞬即逝的。成年人的心里即使翻江倒海,面上却可能是麻木的。

但你随着导演的用心,抽离的看着这些人物的喜与悲,你又能从中体会到导演的一种悲悯。即使人都是自私的,脆弱的,甚至不道德的,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还是不知不觉间流露出来。人与生具来的爱与生命力实在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

导演的个人审美与艺术修养让人叹服。电影每一帧单独拆开都是一幅油画。所有的服化道都是精心筛选,以求达到黑白画映的最佳效果。拍摄没有剧本,导演一对一每日更新拍摄场景,就像生活日复一日,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两位女仆的扮演者都是白纸一张,首次触镜,从没有过任何拍摄经验,也只会西班牙语。但她们的表演是那么自然那么流畅。我不禁在想,现在的所谓演员,其实欠缺的并不是高品质的专业教育,而只是需要脚踏实地的平常生活而已。

《罗马》,他只是讲了一个算不上故事的故事,最可怕的也是他只讲了一个算不上故事的故事。

 4 ) 回到最初的地方

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自2013年《地心引力》以来的首部作品《罗马》,在还未登上银幕之前就已备受关注,由于发行商Netflix的“不良出身”,这部大作早早就被戛纳拒之门外——但这毫不影响它在今年秋天卷土重来。几天前在威尼斯的首映,口碑极佳,而接下来,它还将一个不落地出现在Telluride,多伦多,纽约和伦敦,成为各大影展的“绝对主力”。在这一季奥斯卡的大幕还未完全拉开之际,有人便已把它当作最佳影片的有力竞逐者。要知道,这对于一部非英语作品来说是极大的肯定,上一部获得同样提名的还是六年前哈内克的法语作品《爱》。

有趣的是,《罗马》和《爱》之间的联系不仅仅在拍摄语言——这两部电影的名字其实就相差了一个字母(“Amor” vs. “Amour”),法语中的“爱”(Amour)在西班牙语里是“A-m-o-r”,而把这四个字母倒过来,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片名:ROMA。

片如其名,这是一部倾注了卡隆满满爱意的作品。故事的主角叫克莱奥(Cleo),是墨西哥城中产人家里的一位女仆/保姆。故事蓝本是卡隆的童年经历,所以片中四个孩子中的一个,想必就是导演自己——那个时候他还不到十岁。电影聚焦在1970年代,以克莱奥一段苦涩的爱情经历,和女主人苏菲(Sofia)被丈夫抛弃为主轴,细腻而悠扬地刻画了这家人的生活遭遇。同时,导演也用短暂的篇幅交代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墨西哥城街头的巷战,枪声,炮火,带我们进一步去感知那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个体——尤其是女人和孩子,他们看似平静生活背后的不易和创伤。

然而,《罗马》并不简单是卡隆个人记忆的重现,整部电影的拍摄,和我们如今在银幕上看到的克莱奥,对导演来说都是一种“再创造”。保姆当年的生活细节,她体贴和无微不至背后的内心波澜和感情悸动,以及丧女的悲痛,想必都不是一个十岁孩子能够观察和体会得到的。影片中有一段完整描述了克莱奥在睡前是怎样一盏一盏关掉家里所有的灯,而这个极富诗意的360度长镜头,也自然不是童年卡隆的亲眼所见。与其说《罗马》是导演对过去的追溯,不如说是一种复原。他自己也说在准备过程中和克莱奥通了许多次电话,聊到了很多细节,为的就是尽可能去还原她当时的生活轨迹和精神状态,连她在厨房里忙活的时候听的是什么歌都打听清楚了。所以,对于卡隆来说,把抚养自己长大的保姆搬上银幕,不但是对自身过去的回望,更是对一个普通女人进行重新认知的过程。

其实早在十年前,卡隆就有了拍摄这部电影的想法,而迟迟没有动作的原因,据他讲是因为还没准备好——并不是技术上,而是情感上的:十年前的他显然还没有绝对把握完整表达这份感情,而拍好一个亲密的角色确实需要几分超脱和距离。波兰斯基直到七十岁才通过《钢琴家》揭开自己童年的伤疤,其中的感受想必也颇为相似。

因此,我们在《罗马》中看到的是一份从容悠缓和成熟大气。这段私人记忆和对过去的回首,既非声嘶力竭的追问,也非一厢情愿的怀恋,而是始终如一地建立在对克莱奥这个角色无微不至的呵护之中。这位抚养卡隆长大的女人,在这部电影里反倒成了被关照的对象。导演亲自掌镜,用细腻和如涓涓细流一般流淌的影像,为我们呈现了已知天命的他是如何定义自己的过去,又是如何珍视这份与母爱并无二致的情感。影片中的克莱奥尽管卑微渺小,毫不起眼,但却始终是被“捧在手心”的。生活的潮水中,这个小人物所经历的微弱幸福并没有被过度渲染,而那些痛苦和伤痛也没有被残忍地放大,电影的基调始终处在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之中。我们的克莱奥,欢快时如小麻雀一般穿过密集的车流,忐忑时靠着画框歪着的白墙看着男友裸身表演武术,无助时侧坐在女主人苏菲身边几近淌出泪水等着交代自己的不幸,勇敢时顶着比自己身躯还要高出一截的海浪奋勇向前,平静时则一言不发,坐在车子里望着窗外回想不久前刚经历的劫难。《罗马》中的故事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戏剧冲突,但我们依旧毫无保留地走进了克莱奥的内心世界。这位长相平平的女主人公,连笑起来都有几分腼腆,却被导演赋予了极闪耀的人性光芒。

从视听角度上看,这部电影的内在力量也是无比强大的。在如此强调叙事和故事性的今天,卡隆用他标志性的长镜头为我们还原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最初的美丽。影片的开始就让人回味无穷,甚至让人联想起塔可夫斯基在《乡愁》里的开篇。放映字幕时,镜头一直聚焦在家宅内院的地板上——而且是很小的一个局部,不仔细看甚至不觉得它是地板。然后我们看到水流划过,覆盖了整个表面,肥皂沫涌起,地板被洗刷一净,这个过程中摄像机完全静止,克莱奥自然也没有出现在镜头里。字幕放完,镜头缓缓抬起,一户平和而美丽的墨西哥宅院逐渐映入眼帘,摄像机平行对向户院大门之后开始转动,缓缓经过了180度来到主屋面前。这个时候,人物出场,刚刷完地板克莱奥从画面一侧走进我们的视野,她进到屋里后拿了什么东西又走出来,镜头跟着她往回转了90度,随其登上房顶天台再次抬起,我们看到屋檐上的天空,和一旁晾满了白色衣裳的衣杆。这一个镜头有数分钟之久,中间没有出现过一句话,克莱奥也没有露出正脸,但结束时我们却对这间宅院的每一个角落,和克莱奥的身份与生活状态一目了然。

这样的例子在影片中还有许多,卡隆对将摄像机置于客厅中央,然后旋转360度来交代人物的运动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除了前面提到的“关灯”段落,在与苏菲座谈之前叫孩子回屋的那一幕,和在乡间旅馆里载歌载舞的那一幕也都是异曲同工。导演通过这样的镜头设计最大化地将我们的视角与克莱奥的生活状态对接,并通过刻意压制的节奏传达出一份内敛的力量,使我们进一步沉浸在这份真挚的情感里面。

当然《罗马》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舒缓和隽永,卡隆对影片炉火纯青的把握还体现在最后半小时,也是剧情冲突相对激烈的半小时。反动武装的街头暴乱,持枪匪徒夺门而入,惊扰了正在商场里买婴儿床的克莱奥,也击碎了她对新生活的憧憬。紧接着,悲剧来临,去医院路上响彻天际的焦急的喇叭声,和在医院里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抢救,一举把影片推向第一个高潮。尤其是后者,从头到尾仅用两个长镜头就交代了全过程,并悄无声息地把情绪由紧张推到窒息再到无声的悲哀,一气呵成,让人赞叹不已。

正当我们以为电影将在这个悲剧之后缓缓作结的时候,卡隆通过海边抢救孩子那一场戏进一步“绷紧”了故事线,这也是短短半小时之内的第二个高潮。那个侧面跟随着克莱奥步入海面,进入海中,几近被海水淹没,又再怀抱着孩子从浪涛中艰难走出来的镜头只能用震撼来形容。这个看似简单的平移长镜头,却四两拨千斤一般在我们内心中激起了无数波澜。过程中我们只听得见克莱奥的呼喊声和汹涌的海浪声,正如《人类之子》结尾处的“末日长镜”一般,导演通过最基本的视听语言渲染极端情绪的能力再次展露无遗。

最后再聊一聊电影的主题。其实我并不觉得影片中交代的政治事件以及两位妇女(苏菲和克莱奥)面对男人的抛弃所作出的反应是卡隆所要讲这个故事的初衷,尤其是站在克莱奥的角度上看更非如此。打砸抢烧背后的国家命运对她来说距离实在是太远,妇女解放呢,也许于她而言就是个陌生的概念。归根结底,那个充满了悲欢和爱的宅院,那些她呵护有加和爱戴着她的孩子们,还有庭院之外对爱情的追逐,才是生活的全部。我想这部电影所谓的社会意义,并不在于表面上那些带有“社会属性”的情节,而是导演对这位平凡女人刻画时候的视角本身。生活中的克莱奥对于卡隆来说也许真的只是一位“母亲”式的人物,但在这部电影里,同时也通过这部电影,克莱奥成为了一个更加完整的人——她既脆弱惶恐,又勇敢坚强,不仅仅是一位“母亲”。我觉得这种视角比自由和解放还要来得珍贵。毕竟,对于女人来说,获得端正的目光和凝视才是最有诚意的尊重。

 5 ) 只是又一架飞机划过天空 |《罗马》

1

技术是什么?

技术是工具。

如果我们称赞一部电影夸来夸去都是技术,那只能说明它在表达上太失败了。

俗话讲:光练不说,傻把式。

技术最终是要支撑表达的,而不应该完全盖过了表达。

这一点看阿方索·卡隆就知道了。

我一直敬佩卡隆的点,就在于他总能运用高超的技术来构建自己的艺术表达,并且显得游刃有余。

特别是《人类之子》和《地心引力》,卡隆已经将二者的结合做得十分娴熟。这在当代导演中是并不多见的。

更没想到的是,到了《罗马》,卡隆更进一步,干脆将技术彻底化于无形,成了复原现实时空的手段。

《罗马》里,不见《人类之子》中调度复杂的长镜头,更没有《地心引力》里360度全覆盖的宇宙空间,而只有几条按卡隆记忆重建的墨西哥中产街区。

这看似是一种技术降维,实际却是技术在电影本性上的一次探索,即“构建真实时空”。

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卡隆的底气。他已经无需再用技术直接戳观众的眼球,而可以坦然把它当作纯粹的表达工具。

这是卡隆成熟度的体现,也正应了那句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很多人形容《罗马》是卡隆写给家乡的一封情书。

这个过于诗意的定义显然无法概括《罗马》。

如果我们拿《罗马》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做个对比,就能看出差别。

两者同样是关于少年时代的记忆,但拍《阳灿》时,姜文只有29岁,离他所书写的青春并不算遥远。因此《阳灿》是明亮的、飞扬的,也是干净的。这种“干净”就体现在拍摄时,姜文一再要求所有人去扫街,因为在他的记忆里,童年就是一尘不染的。

而拍摄《罗马》的卡隆已经年近六十。距离他要拍摄的年代,也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

如此漫长的岁月拉开的不止是观望的距离,还有观照的范围。

《罗马》从一开始就是沉稳的、内敛的,像个中年人重新走进儿时的街道,纵使心底有无限深情,也已被年月塞进了深沉里。

至于故事的主角,也不是“我”,而是“她们”。

这些距离感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越私人记忆的历史感,使得《罗马》中呈现的日常生活,不止是日常生活,而是同时笼罩在历史伤痕、社会动荡、阶级差异和情感缺失中的浓缩角落。

2

《罗马》的第一个镜头,应该是我近两年看过的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

黑白画面,点点斑驳的石塑地板铺满了整个屏幕,仔细听,屏幕外传来鸟叫声,有人打开铁门,步履匆匆地走过,取了水桶和拖把,接水,擦地,然后把水泼在地板上,水流声由远及近。终于那水波闯入画面染湿了地板,映出头顶的天空,一架飞机缓缓驶过。

影片的故事就从这样一个最最日常的小奇观开始了。

等到第二架飞机驶过时,已是36分钟之后,女佣可莉奥终于腾出手来,清理了院子里的狗屎。

由此我们回溯前36分钟的情节,实际是卡隆不动声色地为我们呈现了可莉奥的一天。

她陷在无穷无尽的琐事之中,做饭、洗衣、洗碗、刷杯子、哄孩子、照顾主人……等夜深了,所有的灯都关闭,她才顾得上给自己倒一杯水,给狗抓一把狗粮。

没错,这个情节不是随意安排的。卡隆就是通过这样微小的暗示,将可莉奥和狗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类似的暗示还有很多。

比如一家七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而可莉奥只能蜷缩在一块垫子上。

再比如老女佣说的那句:“这些狗实在是累坏了。孩子们总和它们玩儿,一刻都不停。”

……

尽管这种对位是残忍的,但卡隆并没有任何批判的意味,他只是在呈现一种事实,一种天然存在的阶级差异。

这种阶级差异不仅体现在主人与仆人的身份高低上,更体现在她们应对痛苦的方式上。

影片中的两个女人——女主人索菲亚和女佣可莉奥面临着相似的窘境,索菲亚的丈夫和情人私奔,可莉奥因意外怀孕被男友抛弃。

两个人的痛苦不相上下,可是在整个承受痛苦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可莉奥始终是沉默的、隐忍的,而索菲亚却可以大喊大叫、歇斯底里。仿佛“痛苦”本身也具有某种阶级性,只允许地位高的人撒泼打滚,而底层人只能失语沉默。

这还不算完,面对出走的丈夫,索菲亚可以找人哭诉、借酒浇愁,还能让孩子们给丈夫写信,直到最后买一辆新车、换一份工作,重新收拾好心情;而可莉奥却只能独自面对,她既无法从别人那里获得安慰,也无法改变自身处境,她只得沤在这种痛苦里,毫无腾挪的余地。

更残忍的是什么呢?

是影片中索菲亚痛骂可莉奥的两场戏。

第一场戏是丈夫借口出差和情人约会,索菲亚心知肚明,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丈夫离开。之后她突然发作,大声质问可莉奥为什么不收拾院子里的狗屎,仿佛这才是导致他们夫妻失和的原因。一旁的可莉奥怔了一下,低头不语。

另一场戏更狠,索菲亚打电话向朋友哭诉,被孩子偷听。她冲出门后打了孩子,并恶狠狠地质问可莉奥,“你,为什么没有阻止他?为什么?赶紧给我出去!”

要知道,这场戏是紧紧跟在可莉奥被抛弃的戏后面的。在那场戏的最后,男友费尔明对可莉奥喊道,“滚,你这个该死的女佣!”

而索菲亚的话,几乎是把这句谩骂不带脏字地又重复了一遍。

如此呈现阶级差异的方式,比起那些直白的二元对立,要更残忍。

它把一种有意识地欺压悄悄转变成了无意识地误伤。

坦白讲,索菲亚一家是很不错的雇主,孩子们和可莉奥亲近,索菲亚对可莉奥也很和善,亲自带她去产检,甚至为她买新的婴儿床。

当一切风平浪静时,这两个女人甚至可以像朋友一般相处。可是,当痛苦来临时,阶级的残酷性也悄然而至。

它的残酷就在于:我的痛苦大于你的痛苦。

是的,大家都好的时候,自然我好,你也好;可大家都不好的时候,我不好,你也别想好。

直到影片最后,当索菲亚终于振作,准备开始新生活时,她半强迫地带可莉奥一起去旅行。那背后甚至不无这样的潜台词:我都已经好了,你还痛苦什么呢?尽管那时的可莉奥才刚刚失去自己的孩子。

这种不动声色、全都在情理之中的呈现残忍,是卡隆尤其高明的地方。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无奈的必然,无法消解。但也没办法,因为这就是生活。

3

比起情伤和阶级差异,藏得更深的一层伤痕来自社会层面。

很有趣,这部电影关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呈现都放在闲谈中了。

先是早餐桌上,索菲亚的孩子说起在街上目睹军人打死了学生,还模仿子弹爆头的瞬间;之后在原住民的聚会上,老女佣指着隔壁桌的男人对可莉奥说,“他的儿子不久前因为土地纠纷被杀死了。”还有可莉奥刷碗时,听另一个女佣说,“我听说政府的人去了村子,你妈妈的地也被强征走了。”

一连串的暗写过后,终于在全片的第94分钟,透过家具店的窗子,一个横摇镜头扫过,我们得以见到了一场真实的街头暴乱。

那是1971年的墨西哥,早在3年前,1968年,墨西哥刚刚爆发了近代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屠杀事件——特拉特洛尔科大屠杀

屠杀中,游行的学生惨遭政府卫队枪击,数人身亡。

3年后,这场屠杀的阴影仍未消散。而可莉奥目睹的是另一场屠杀的上演。

这是影片的华彩段落,正当镜头从街道转回家具店后,我们看到几个人冲进来,杀死了躲藏的平民。此时一把枪正对着怀孕的可莉奥,当镜头拉远,我们发现持枪者正是弃她而去的男友费尔明。

这是极为荒诞的一幕。

谁也想不到,一家三口的唯一一次相聚,竟是以这样的方式。

那么为何如此?

其实答案并不难发现。

还记得影片中的一个情节,可莉奥随主人一家到乡下的庄园作客,那里的老女佣带可莉奥走进一个房子,指着墙上挂的狗头说,“这些都是在这儿生活过的狗。你看,这一只死在了1911年。”

191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正是在这一年的春天,墨西哥革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旧的领导人下台,革命派迎接新的总统上台。

可是,新总统上台后却并没有兑现承诺,将土地归还给印第安人,导致了墨西哥的进一步动荡。

转眼几十年过去,原住民的生活并没有好转,他们始终处于底层,文化凋零,土地流失。

对应到影片中最直接的一场戏,就是白人们对着田园开枪取乐,寓意着殖民者对于原住民文化的伤害。

而其后的一场戏,就是那场烧毁田园的大火。

注意看,参与救火的几乎都是原住民,还有那些尚未建立阶级观念的孩子们。而成年的白人们则一律袖手旁观,甚至仍然端着酒杯在一旁交谈。

随后,那个扮演成神兽的原住民对着废墟唱起了歌,歌词不明,但无疑是一曲挽歌。

由此我们知道了附加在可莉奥身上的另一层伤痕,就是整个原住民群体的没落。

他们很多生活在贫民窟,没有受过好的教育,更没有上升的空间。

女人们可能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女佣,像可莉奥那样能找到一个中产家庭,甚至算是运气好的。

而男人们,就如费尔明一样,以为武术可以拯救命运。他加入政府的便衣组织,感觉自己获得了阶级跃升,甚至因此看不起做女佣的可莉奥。可事实上,他不过是政府的白手套,在政府不想脏了自己的手时,他成了那把罪恶的枪。

于是才有了家具店中的一幕:一个男人用枪指向自己女人腹中的孩子。

这一幕看似荒诞,却又像是冥冥之中难逃的命数。

身处底层的他们上升无望,在同一个狭小空间里挣扎时,难免会互相伤害。

这就是宿命。

最终,费尔明转身逃跑,可莉奥在震惊中,羊水破了。

更惨的是,屠杀造成了全城大堵车,可莉奥因此错过了最佳的生产时间,导致婴儿惨死。

这个结局仿佛在说:整个原住民群体的未来,也一并被这个国家杀死了。

4

最终,回到电影本身,我想说一句。

虽然《罗马》饱含着高浓度的表达,但却并没有因此丧失轻盈感,或是制造太多极端的戏剧性。

相反,卡隆是极为克制的。

他并没有打算用这部电影来解构生活,而只是重现了一段生活而已。

正如我一直都相信的一句话:当你试图条理分明地看待生活时,生活就已经失真了。

而一部好的电影,不应该做这样的傻事。

至于上面提到的历史、社会、阶级、文化,尽管它们都对生活产生了影响,却远远不是生活的本质。

那么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呢?

卡隆用不断划过天空的“飞机”告诉我们:生活就是周而复始,是无论生活在什么时代,经历怎样的伤痛,仍将继续也必须继续的一种无奈和无畏。

 6 ) 院线团 | 19外语榜迄今最高分的诞生

本条为公众号「风影电影」的日常院线评价栏目。由于豆瓣分数长短评须一致,评星与本人短评相同,与具体评分无固定关联。

本期院线团探讨的电影是最新上映的《罗马》。中国是全球范围内,该作上映规模最大的国家。

鉴于这部电影的影响力,我们不再在前言中赘述其奖项、风格、剧情,直接开讲。


综合评分:7.5分

Morning

9分

宫崎骏曾说,好的作品入口要宽要平,出口要窄要高,好的表达也是如此。个人觉得《罗马》很像许鞍华的许多作品的集合体,但还是有不同的沉浸意味,那些横移的全景镜头非常有体验感。

喜欢女主角被祝酒然后被身后跳舞的人撞翻那场戏,喜欢女主角有场戏被女主人骂后看着小孩打架烦闷的无能为力那场戏,也喜欢女主角在听到婚礼的欢呼后回过头来望了一眼螃蟹的雕塑那场戏。

整部电影就像是流沙与珍珠,松软而珍贵,它一步一步的走到这里,用决不回头的方式。很多女主角移动的镜头都是反常规从右往左的,而当她要对抗时则变回了从左往右,扎入生命中体验,是对私人最好的交待。

陀螺凡达可

9分

不同文本层次相互作用交融的同时,共同承载了创作者对墨西哥对童年最私密最个人的回忆和情感。这种感性、私人同时又宏大的影像力量喷薄而出,犹如影片最后那一波又一波的巨浪,不断冲击并试图淹没大银幕前的每一个观众

犹在镜中

9分

摇镜展现多方空间(指向invisible distinction),楼顶浣洗和夜归停车重叠交错的视感,还有二元结构的图景展示(娱乐生活、夜生活、音乐品味)都在描述两方共享的一种仪式感,营造静默在场。所以声音细致处理之用不仅是为了丰富影片细节,而是以声音为话语网络来完成形构和冲散,比如外暴动内因紧张而噤声、出影院的一路嘈杂环境音与心境的衬托,因此Roma在个人生活史(以家为单位)的描摹上是极端出色的。

但我疑问在于女佣与雇主之间的感情被悬括了,最后似乎变成了阶级之间的互动,失去孩子像是因为女佣身份的“不够格”而非因社会大环境。而将清扫狗屎的水纹和拯救的海浪一呼应,整部电影便又指向了人类层面的海浪-水-母爱-生命-希望的元素结构,缺少反思性。但因为对大量评论所指的社会环境不甚了解,单从生活史层面欣赏完全是部杰作。

汪金卫

9分

去年十月在釜山CGV视达巨幕厅一刷了英文字幕版。被阿方索卡隆的长镜头调度与摄影构图折服,一汩汩洗地水与一波波海浪相得益彰。深感大银幕的震撼。该版本特意强调只有西班牙语部分有字幕,其他语言无字幕。在LUXE厅二刷了国内引进的DTSX音效版。音效更加出色。这部影片很多镜头调度范围广,很多摇镜180度甚至360度。DTSX版音效对音源位置调整得很出色,环境音非常细腻。甚至固定镜头中不同方位角色的对白声音位置都能在银幕各处一一精确对应,实在是一场电脑观影无法比拟的视听盛宴。此次二刷全程中文字幕版,观感更加投入,乃至一度落泪。能看出一些CG特效痕迹,然而也注意到翻译错误与低级的错别字。实在遗憾。耍棍戏的放大处理也不算突兀。我把这部作品当作导演的私人记忆回顾,就像更成熟更工业化的《八月》。

鲛人河

8.5分

罗马不是一日毁灭的。从底层佣人视角窥视中产阶级,令人唏嘘。镜头并不是被人物引领,而是引领着人物,对情绪的控制力可见一斑。卡隆对拍摄生产与胚胎的执着,与《人类之子》的生命相悖,死婴意味着生与死的薛定谔,然而有人没有活过,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下去。

徐若风

8.5分

以卡隆的好莱坞资历和出身家境,就算套上女佣视角,他也不会往小了拍,拍的更多是装成生活流的狂塞隐喻、把时代与个体的关系用奇观来堆砌建构的“私人化史诗巨制”

然而全套顶配,最终却没有给我期待中的震撼。散点式的情节描画之下,就算铺陈大量细节,却看不到丰满的人物之间的羁绊。而观察时代又有点太不直接,虽不算过错,但显得浮光掠影。视听调度顶级,却又有些绷着,精致好看的同时又让人很累。

于我而言,《罗马》是部失望的作品;但无论如何,鉴于其顶配的情况,还是可以给出很高的分数。

掉线

8分

仔细思考了一下,还是能给个八分的。平心而论,电影没有给我太大触动,和绝大部分中国观众的观感一样,我觉得很平淡。但这平淡并非导演能力问题而是卡隆选择了某种呈现方式的后果。《罗马》和大部分讲述回忆的电影不同在于,它不是“回到从前”,而是“立在当下,回望从前”。所追求的并非将观众带入私人情绪,它是站在第三人视角对自我记忆的俯瞰与审视,这也是电影充满了大量乍一看与表达矛盾,“炫技”式手法的原因,繁多的视觉与听觉细节是为了构造出回忆的全貌,没有内化的表现女佣心理,跳出生活展露更多社会信息,也是因为那样会打破其意境。《罗马》看似矛盾,夹生的态度未必对观众有效,但的确是有胆魄的尝试。且其实这也不一定是电影本身的问题,西方观众看来必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Zitsunari

8分

看之前抱了很大期待,因为这种老旧时代的私人半自传故事很难不让我联想到自己的书(《是梦》)。看了后也并不失望,甚至还有点感动:男人无不薄幸,在只有女人和小孩的世界里,人与人情深义重。有人说它寡淡,但我恰恰觉得它的缺点在于刻意放了太多的巧合与奇观进去,破坏了日常感。

Zowie

8分

两个女性之间基于女性身份的共情是相对脆弱的,仅仅是几个瞬间,并很难弥合阶级裂痕。Cleo与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雇主家庭始终隔着层层空间,并不曾了解那场与自己休戚相关的社会变革。而女主人一家对Cleo的温情接纳,在我看来更多是出于一种教养和礼仪,正如同他们隔着家具店二楼的玻璃窗对Revolutionary们表达同情一样。

尚在影

7.5分

重点不在于小格局,而在于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太空画面一秒串戏《地心引力》。

晚不安

7.5分

前一个小时的观影体验是被阻断的,我无法对人物或者家庭产生丝毫共情。但是对我来说,后半部很快迎来了两个魔幻时刻:一个是卡丽萨新年时打破酒杯,另一个是她闭上眼单脚稳稳地站着。我无法尽述这两个细节与个人生命体验产生的强烈共振,但人物确实从那一刻鲜活起来了。再往后,一切都顺理成章也水涨船高。

“史诗”这个词并不适合这部电影,我也不认为它有多强的历史指涉或者涉及阶层融合。它不像《悲情城市》试图关照一个时代的集体伤痛,而是一部小而私人的电影,所有叙事只为阐述一段生命经历。面对记忆,卡隆选择的叙事态度无限接近零点。同样是黑白摄影,《冷战》的影像托举情绪,而《罗马》始终在剥离情绪,摄影机与人物始终有距离。直到某个瞬间,当观众的知觉不知不觉地打开以后,情绪顿时如水灌满眼睛的容器。

YQY-Vader

7.5分

过于私人化,以至于整个电影仅在卖力还原时代,却看不到太多反思或批判,再精致的视听也只是去还原时代,到头来最让我感动的一个是产房的长镜头,另一个是结尾海浪滚滚中的长镜头,这两个镜头关乎的都是人物,所以需要如此繁复的调度去还原时代吗?想看到的是人物与时代间的纽带。

无比赞同反派所说这是一部听觉VR电影,实际上在视觉上也近似VR,大量室内横摇,就像是VR的固定视点,但也暴露出VR的弊端,只能横向进行观察,却难以纵向去深入。

奥利

7分

一开始在碎琐事物铺展中实在无法忽视卡隆频繁造作的摇与移的在场,但也似乎正是他对人物所处时刻耐心地观察与描摹让我开始理解并体验到他运镜的温润,渐渐滑入由这种温润编织的关于人处于浪潮之中的宏观幻觉里,但这终究是幻觉,一次不曾真正贴近时代的书写。

冰山的阴影

7分

恰似影院里光辉夺目的银幕上俯冲的轰炸机,瑟缩在暗角的卑微女仆从来都只是生活主旋律的陪衬,即便同处于摄影机的视阈内,依然逃不过被观众忽视和遗忘的命运。飞机一班又一班划过天际,男人一个又一个师心自用,苦难如浪潮般汹涌,她们却依然紧紧相拥。

嘚嘚

7分

革命,成功了的话就成为历史进程的一个过程,如果失败就会成为创伤而名垂千史。镜头语言的设计感让人无法进入电影,文本的隐喻比较浅、主题先行。可能主视角的游离,一会儿是佣人,一会儿是中产阶级富裕家庭。

荰苌葓

7分

这不只是一部面向普罗大众的影像作品,而是阿方索卡隆内心对家乡的眷恋,以小家之崩坏,投射出那个时代的墨西哥风情画。尽管他的情感得以宣泄,但却还是被摄影和长镜喧宾夺主。

寒枝雀静

7分

以为某种若即若离的视角提供了更为客观的观察方式,后来才发觉这只起到了抽空人物的效果。琐碎的散文式缀连始终没有铺陈出情感的暗流,到最后只和漫布全片的摇镜一样作空洞的凝望。而结尾更是以和《地心引力》同样的好莱坞方式抹掉了最后几丝残存的复杂性真实。仅能悦目而无法赏心的体验。想了想还是可以升半星,其实是一次好莱坞叙事下的私人记忆,因而不免产生割裂,恐怕取决于观众更多能看到哪部分。

欢乐分裂

7分

具有较重痕迹的匠造之气,隐喻和指代都较为刻意而功利,包括为人称道的摄影,炫技足够,正如平移长镜横扫城乡人与事全景,视听虽华美然共情寥寥,并无直击人心的感染力,以女主为中心的环绕镜头不如产床上的固定机位与空镜更有用。历史洪流改变个体生命进程,但个人幽微心绪始终难以与社会变革贴近、融合,于是时代大背景沦为虚焦的背景板。

杨清宇

7分

一场对墨西哥往事文献级别的复刻,充满了精巧的设计与隐喻,却难以捕捉到电影的灵魂所在。女佣视角是一把双刃剑,跨越阶级和人种的带入是难度极高的文学挑战,很显然卡隆只是借用了她的身体作为在场,与白人世界无法弥合的距离是实实在在的,而女佣在看什么、想什么我们无从说起,这也就造成了影片的失焦(某些影迷称之为客观,但客观得看不到立场还蛮扫兴的)。至于兀自摇动的镜头倒可以解释为――历史的轨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样一想似乎格局就小了。

冰红深蓝

6.5分

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但并非一部好电影(实为一个典型反例)。

表面上,这是一部采用“新写实主义”手法的作品(描写小人物现实生活、非职业演员、自然光、环境音、深焦长镜头),但每一帧却都因过载的技术与信息(无论是调度、物件、密集的声响还是隐喻与象征)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割裂感。控制成了主角,而非情感。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冷战》(另一种精致美丽的黑白复古风格,却同样缺失了真实感和诚挚的情感)和《幸福的拉扎罗》(尽管混杂新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却满载着悲悯与真实感)。

总之,一方面,繁复而饱和的细节与精致的技术使《罗马》这部导演声称的自传性影片显得虚浮造作,另一方面,刻意营造的间离视角又将电影最宝贵而动人的本质(参见戈达尔《狂人皮埃罗》)——情感悉数扼杀。

嘟嘟熊之父

6分

所以卡隆什么时候可以放下拍出影史最佳长镜头的执念啊?

长镜头的核心诉求在于与时间同步,但卡隆的长镜头还是意图展现他精准的场面调度能力,实属本末倒置。他对镜头语言的设计强度不适合这种高情感浓度的题材,整部影片最有力量的恰恰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空镜。

小宇

6分

1.再次厌恶奈飞网络版本。

2.影院里能察觉到为何利用声音去做一些潜在的前兆,正好对应女仆日常生活的世界,与外部隔离的世界。

3.一些很有趣的环形对应,例如开头的飞机,镜头摇动方向,孩子在跟女佣共处时的不同对话,大猪蹄子在得知怀孕前后变化。

4.弱处理庞大叙事造成的表达不清结果,同样放置于镜头拍摄上透露出一种忽远忽近,很难透过画卷内容拼凑出具体形态,或是历史寓意,或是私人故事与历史革命的交融之处。即便是私人表达爱意,也极难从这个人物里读取出更多内容。

5.手枪与奶水的对立隐喻电影里男性与女性的对立,社会中的问题,革命中的问题,生理构造的问题。但,还是太模糊,太难以揣摩这种对立。

6.最后男主人搬出房子,活佛依旧在房子里,书籍依旧在房子里,地震发生温箱里婴儿任然活着,最后女佣就出一对孩童。即便发生了那么多破坏生活的事情,他们依然有个妥善的结局,请主善待他们。

7.过年长镜头,最后救人长镜头,某运动长镜头,音效都做到类似战争的音效,暗示墨西哥那段不平稳岁月,这种使用特别有趣。

8.最后车四角拍摄全家福,紧接前面的凝聚,却又透露着迷茫,日后怎能过,透露着之后墨西哥与美国关系,可惜这块并未真有大块内容解读。

9.影院版本那段耍棍戏特别有趣,但是整体内容都做了切割,无意破坏时又构造另一种遗憾美感。

10.选用歌曲也很切合人物,本就是小人物小日子活下去,随着歌曲变化,因潜移默化的社会变得支离破散,切合人物和主题发展。可惜有段歌曲没有中文字幕翻译出来,特别遗憾,那是首很悲伤的歌。

OreoOlymLee

5分

看得精疲力竭。从《人类之子》开始,长镜就总是先于人物一步展现情景,关键角色数次被推在镜头的边缘,颇有些被时代和历史演进的无形力量所压制的宿命感。

但此次卡隆欲将表达塞满他完美的镜头调度内,不仅极大地分散了单一镜头内视觉焦点(需要不断地在画面内“寻找”),也让画外空间不复存在(对某一动作事无巨细的展现所呈现出的累赘感),所以数次边缘化、甚至直接让Cleo出于镜头之外只显示出了对她的漠不关心,呈示部的大幅退步使本片有滑向“文本转译”的危险(森林火灾那个“表演式”镜头甚至看到了舞台化的倾向)。

包括人物在内的一切可调动的元素,在精密的排列之下尽皆成为了镜头的奴隶。唯一愉悦的体验来自细致而丰富的声音设计,略违常识的对白音效(对话一方在摄影机背后时,听起来比对话双方实际距离更远)制造出了人物间的心理距离。


2019·外语片评分榜

《罗马》7.5分

《绿皮书》7.3分《复仇者联盟4》7分

《何以为家》6.6分《惊奇队长》6.1分

《海市蜃楼》5.7分

《波西米亚狂想曲》5.1分

 短评

确实名不虚传,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这部黑白忆旧电影让人看得心悦诚服!这位导演是个对生活有着敏锐观察力与记忆力的电影作家,将对自己保姆个人命运的记忆和社会历史变迁结合得水乳交融,即细小而又宏大。特别是由导演自己掌机拍摄的画面,把场景、细节、人物表现得那么细腻,那么流畅,尤其是难产、灭火、救孩子几个高潮戏的长镜头拍得太棒了,调度、运镜、采光、构图等都值得学电影的人反复琢磨、学习。在今天极度娱乐化、低俗化的现实面前,作者还能坚持拍出如此扎实、光彩的作品,值得打满分!

7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第一个室内横摇长镜就想拜倒 所有的技术都臣服于感情力度表达 海浪击穿我的鼓膜 你无家可归 // 二刷 即便全是卡隆有意编织的情感漩涡又如何呢 我甘愿受困 [Atelier]

11分钟前
  • 乔治洗衣机
  • 力荐

卡隆在拿了奥斯卡之后,这部《罗马》非常的个人风格化,完全不在乎娱乐性,不在乎普通的观众,只有自己,是那种纯粹的视听语言秀。虽然没有烧钱的特效和大明星,但每场戏都用了大量的群众演员,还原街区的时代感和生活细节,拍摄难度反而比那些特效大片更难,数千人的群演在场景中有条不紊地表演,这也是一种难得一见的视觉奇观!在这部电影里,可以说没有故事,甚至没有主角,真正的主角是1971年墨西哥的社会氛围,导演的野心就是还原儿时记忆中的印象和感觉,想还原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难度系数可想而知。《罗马》的艺术品质绝对是大师水准,不过拿到国内电影院里放映的话,估计票房会很惨烈吧,它的好可不是《爱乐之城》那类富有大众娱乐性的好,不过还是希望会有更多观众会看。

1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抱着15米巨浪的期待,看到的是2米高的波澜。

19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裸男舞棍,虎虎生风。听闻女友怀孕,转眼便无踪。一个女人经历渣男,就像一个社会经历革命,激情过后,留下一地狗屎。

24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That’s way too much shit for one dog.

26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力荐

《罗马》是私人的,但它依然拍出了时代的宏大。虽然少许剧情有些肥皂剧的嫌疑,然而在它连贯的、通达的影像光辉之下,这一封卡隆的私人家书闪耀着史诗的光芒,它或许是卡隆导演生涯的巅峰。女主角Cleo的命运是对墨西哥大背景时代变迁的无声证言,加上男性角色的缺席,电影笼罩着女权主义的光环。以这样深情的角度去诠释自己生命中一个极度重要的时刻,去惦念划过自己生命的重要的人,或许是每一个导演的终极梦想。正如卡隆所说:“电影中百分之90的场景来自于我的记忆,有些直接,有些则迂回,但都是关于那个塑造我的时代,或者说塑造墨西哥的时代,那正是墨西哥漫长时代变迁的起始点。”

2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SO POWERFUL! ACADEMY AWARD!!! 其实这部片让我想到前不久看的Zama,有不少相似之处,包括个体与大背景之间的融合关系和对自然的景象捕捉,但是各异之处又令我感到同质的震撼,两部片年度Top3。

32分钟前
  • 无限期停用
  • 力荐

大概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開場的洗地

33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化腐朽为神奇的摄影,值得起立鼓掌的杰作,尤其是在这样青黄不接的一年。个人与大时代、叙事与抒情完美结合,摄影机移动的每一刻,既是冷静的审视,又是充满情感的凝望。Cleo有一双马的眼睛,如此温顺,但又永远悲伤。

36分钟前
  • 阿暖
  • 力荐

女仆故事,史诗气质。阿方索·卡隆贡献了从影以来最稳的一次掌镜,一组组镜头气度庄严,徐徐推开墨西哥“罗马”社区的家庭社会画卷。难得的是平淡中蕴含张力,最后的海浪画面充满悲壮肃穆感。仅以电影技巧而论,堪称年度最佳。

3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不同文本层次相互作用交融的同时共同承载了创作者对墨西哥对童年最私密最个人的回忆和情感,这种感性、私人同时又宏大的影像力量喷薄而出,犹如影片最后那一波又一波的巨浪不断冲击并试图淹没大银幕前的每一个观众。

4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罗马》让人困惑之处在于,这个与导演紧密相连的“童年往事”却出奇的抽离,缺乏一个介入过去的有效视角。从私人记忆角度来看,影片无疑太冷峻太客观;而从历史叙事视角来讲,《罗马》格局又太个人太细枝末节,尤其是游离在家庭和社会之中的女仆部分,充当隐喻的设计感太强。在革命日再次遭遇孩子的父亲,还紧接着产子,怎么听都像是中国坊间盛传那种某事件一句话小说的格局。

43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有生皆苦!哭太忘我了。那么好,是充分必要,也是他不最在意的,让更多人看到。//大银幕二刷三刷。Netflix四刷。唾弃人,相信人,怜悯人,哭到岔气。

44分钟前
  • 咯咯精
  • 力荐

这人世间的路太窄,不仅会处处碰壁,撞得遍体鳞伤,还会时不时踩到几坨狗屎。但是,我们还可以去海边,洗尽铅华和晦气。天边,朝阳正冉冉升起,燃烧着希望和力量。

45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我觉得所有男性导演视角讲男的都是猪的故事都讲的挺好的。

49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每次看到“形式大于内容”的评论就头疼。形式即是内容,形式永远是内容的一部分。观看的感受非常接近泰伦斯·马力克的《生命之树》,它像是一部导演私人记忆的合集,对这样的“私影像”,只能从情绪上去感受和接近,无法从故事和逻辑的角度去解读和诠释。它只是讲了两个女性,如何借助内在的女性力量,从她们生命中的一场情感劫难中存活下来,并生生不息。最魔幻也最凌厉的一幕,一边是千百个青年在街头挥舞着棍棒和枪支“闹革命”,另一边是夜幕下医院的门里门外,千百个孕妇捧着肚子在踱步待产,在产床上劈开双腿嗷嗷嚎哭,千百个婴儿诞下,还有千百个新生儿在地震中侥幸活命或不幸丧命…

51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年度最失望——本以为预告片的情感震颤是冰山一角,谁曾想已经是张全景图。摄影和混响确实调动着全身感官,但故事始终锁死在一个孩子语焉不详的记忆视角里,从头到尾Cleo和母亲的角色都只是个演出卡隆内心自我感动的木偶罢了。为何如此和为何于此的问题,全都没有得到回答。

55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1971年墨西哥政府镇压革命的时候,在暴力和枪火中,怀孕的年轻保姆因为耽搁了救治而失去了孩子。本来这是个非常好的故事,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在一个时间点交汇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但正如《你妈妈也一样》,到这部《罗马》,卡隆的富家公子哥身份和视角限制了他的政治敏感度。他当然觉得暴力行为很残酷,但他的角度是“我不喜欢这些,它影响了我平静富足的生活,让我失去了朋友,让母亲失去了孩子”。所以,故事仅停留在“渣男本渣”后试图以阶级融合的方式展现女性主义,是比较表面,也不够有说服力的。(比如:不同阶层的女性的悲剧只是因为男的“渣”吗?)当然视觉、听觉上,这部片很好

57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通过人物站位的空间关系显现出Cleo与这个家庭的关系,除了流产与海滩拥抱(刚好是固定机位)以外,她几乎永远都是若即若离的(孩子打闹、偷听时,她的制止几乎只是远远轻唤而已),就像她同她置身其中的整个时代背景一样是半旁观、半参与的灾异状态,私以为这恰恰是优点而非缺点,它真正还原了一个普通人而非对生活具备反思能力的知识分子的感受,所以被旧情人以枪指头带来的冲击力才会远超出街头流血哀嚎的政治暴乱,她的超验式能量(即练武场教练所言的“能量”)早已超然性别、阶级、社会与时代,一方面,这是东方独有的生存哲学,即作为个体的人类其生活无关宏旨,能难得糊涂便很好,另一方面,唯有在这种沉默-示说、内在-超越、他者-自我、缺席-在场、死亡-生存被混淆被等同的中间地带/灾异空间,人类才能(如布朗肖言)“看见自己独自面对无穷”。

59分钟前
  • Alai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