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

HD中字

主演:仲代达矢,新珠三千代,淡岛千景,有马稻子,佐田启二,山村聪,石浜朗,南原宏治,宫口精二,安部彻,三岛雅夫,小泽荣太郎,三井弘次,河野秋武,中村伸郎,山茶花究,东野英治郎,小杉义男,芦田伸介,小林俊子,殿山泰司,北龙二,谷晃,平田昭彦,岸辉子,佐佐木孝丸,矶野秋雄,大友纯,织本顺吉,小松方正,杉山德子,三户部须惠,高木信夫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1959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 剧照 NO.1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 剧照 NO.2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 剧照 NO.3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 剧照 NO.4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 剧照 NO.5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 剧照 NO.6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 剧照 NO.13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 剧照 NO.14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 剧照 NO.15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 剧照 NO.16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 剧照 NO.17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 剧照 NO.18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 剧照 NO.19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取材于五味川纯平的原著《人间的条件》。是反映日本在中国东北(满洲)日本殖民者的电影,导演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对战争给双方的影响做了反思,本片的故事背景是一九四三年的满洲,在太平洋战争后期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 男主角尾,在满洲为其人道主义立场努力终生的故事。  第一部:纯爱编 <纯爱篇>  第二部:激怒编<激怒篇>  第三部:望乡编<望郷篇>  第四部:战云编<戦云篇>  第五部:死的脱出编<死の脱出>  第六部:旷野的彷徨编<矿野の彷徨>  本片的故事背景是一九四三年的满洲,讲述太平洋战争时,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男主角梶,在满洲为其人道主义恶战苦斗终生的故事。共分六部,约长九小时。电影一、二部主角以人道改革方针对待中国工人而遭失败的经过,并探讨殖民者的良心问题。三、四部描述男主角梶在军队中亲闻被迫参战同胞的悲惨境遇。五、六部内容讲述已成为北满洲逃兵的梶,因抗争而致死的经过。  第一二集  1943年,满洲。梶在矿山公司调查部工作。他站在调查员的立场上对日美矿业生产的实力进行了比较,认识到日本将来必将战败。他在向公司提出的报告中,批判了在矿山现场对中国工人的非人道的榨取。这份报告被公司认可,因此他被派往现场。梶和美千子结婚后就上任了。梶得到前任冲岛的协助,用人道的方针进行劳务管理的改革试验。日本管理人员反对梶的改革,不断发生罢工事件。他碰到了不是他们所能解决的问题。军队把在中国抗日的农民抓来,随意地当作俘虏虐待,把他们称作特殊工人强制在矿山劳动。梶按照宪兵队命令不得不对他们进行管理。在被允许的范围内极力地人道主义对待他们。这样更增加了日本现场管理人员和宪兵队他们的憎恶。特殊工人们纷纷逃亡。于是宪兵们把不想逃走的工人抓来斩首杀鸡给猴看。当宪兵杀到第三个人时,梶终于忍不住向宪兵抗议了。当宪兵向梶挥刀时,过去他看守过的数百名特殊工人的领袖老王站出来威胁宪兵。宪兵因而中止了杀人。但不久后,梶被逮捕了,不仅受到拷问,还被赶出公司。并且立即从军。  第三四集  时值隆冬,梶被派到北满洲守备队。连日强行训练已经筋疲力尽,还得忍受老兵的作弄。但是无论从体力还是射击技巧上都是数一数二的,立刻成了队里的重要士兵,他还站在袒护小士兵的立场上。梶保护的朋友们又因哥哥是左翼思想犯,自己也被当作赤色分子的新城一等兵。又因妻子来信骂他是家庭的愚痴而动摇被老兵痛斥的小原二等兵。还有40岁被征来的老兵。梶帮助新城逃往苏联,小原在厕所中自杀。梶的妻子不远万里来部队见梶。两人得到特别许可在工具仓库过了一夜。后来因苏联参战,梶的部队被苏联坦克部队全部歼灭。只有梶等少数几个人活下来。  第五六集  北满洲,梶等残败兵一个劲儿地向南逃。途中遇到逃难的男女老少,虽然帮助他们,但因饥饿疲劳一个个相继死去。梶历尽艰辛来到还残留着日本老人和女人的开拓村,他准备在这里和苏军作战,但是日本女人高喊“别在这里打仗了!”之后,他们开始了俘虏收容所的生活。梶对收容所里桐原这个卑劣小人,恨之入骨。之后,他又被诬告,被罚作苦役。在森林中忍受苦役后,回到了收容所。当得知自己保护过的弱兵被桐原杀了后,且没被问罪,梶绝望了。他杀了桐原,然后逃出了收容所。他在大雪漫漫的荒原中流浪,念叨着妻子的美好,渐渐地冻僵了。  影片的评价  一个站在人性角度反思人类过责的导演是伟大的,战争双方首先都是人,人的内心都有邪恶(撒旦)和人道(信仰救赎)的两部分,作为战争个体的梶的自觉反战是人性升华和看见惨烈之后的人性转向,它不是单边主义的狭隘立场,它是人性在战争状态下被扭曲后的良知反思,促使观者对人道善意与屈服邪恶的矛盾问题留下重审空间。  幕后制作 编辑  在日本电影史上,称此作品为反战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影片含义深刻,反映了二战时期的日本人的沉重的心情,与他们的“良心”形成了种种大问号???讲述了那个时代日本人的理想和过失,梦想与幻灭,被迫与真心的集为一身,尽可能的像个人样活下去的复杂心理。这些被迫作为军国主义的走狗,时而反抗,时而伸张人道主义,因此立场异常痛苦。与时下有的国家甚至不把自己的人民当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片曾被选入日本名片200部,并获1959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第五名及第十名。热血废柴中介第三季灼热白玉霜世界之战第二季汉娜第三季末代福晋染血黑钱禁锢之塔白昼之雨猎心之骨证青年霍元甲之冲出江湖欢乐情缘罪爱永不放弃2019男子汉家大业大魔国志I之黄巾之乱SPEC:结前篇痕迹香江花月夜(国语版)悲凉山掘墓记打工皇帝九分山水半分田血婚1981坐庄麒麟特战队之机甲核心哦我的酒君/酒鬼城市女人们最后防卫少年侦探罪之缘双襟兄弟地中海财富第一季女朋友最佳拍档铁齿铜牙纪晓岚3宇直吉尔威尔和格蕾丝第七季明星大侦探互动衍生2之目标人物

 长篇影评

 1 ) 人类的良知

我们一直很在乎日本人对战争的认识,好像日相如果能在南京下跪,就能平复。而作者的视野更深远,战争是以国家的名义最邪恶的行径,几千年来从没有停止过。何以为人?70年过去,述求不断变,可问题一直存在:何以为人!被鞭挞的不是主人公的脊背,是作者的灵魂,是人类的良知!也许良知才是人间的条件。 偶然想到《金陵十三钗》,除了时空的阻隔,我们的三观也大有问题呵。

 2 ) 个人史诗,犀利反思

        在日本二战反思电影中,小林正树的《人间的条件》无疑是部鸿篇巨制,同时又是一部个人史诗。它以六部近600分钟的篇幅,从一个反抗制度的日本人坎坷的经历,通过一个留有底线的日本人的眼睛,向我们全方位讲述了日本二战中后时期,在中国被占地区,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战时生活。整部影片反思之全面,之深刻,之犀利,之痛彻都堪称日本同类影片中,最有力度的一部。

        《人间的条件》实际上分为三段,第一、二部讲述的是主人公尾在当时日本所谓的“满洲”地区的劳动营的经历,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它距离真实战场有些远,又是侵略战争后的结果呈现,表现的是战争过后,一个地区局势相对稳定,各方势力相对处于均衡状态的殖民生活。尾是一个有着道德理想的青年,与爱妻一起来到劳动营工作,在他看来,应该善待营内的中国工人,包括后来军方运来的被俘中国军人。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一段应该是最后痛感,同时也最值得一看,因为小林正树和日本同类影片通常表现战争对自身国民心灵和生活的戕害,或者深入剖析战争引发的缘由不同,它直面了日本人对当时中国劳工的迫害,同时以客观而包含感情的情节表现着中国劳工们的坚韧、抗争、勇敢和爱情。尾作为一个反抗制度者,在这一段其实心灵焦灼最为剧烈,他试图阻止同胞对中国人的迫害,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试图抓机会将其除掉的敌人。但是,他的努力并未换来中国劳工的信任,正如片中尾最后无奈的表示,似乎因为他被贴上个日本人的标签,在中国人看来就是坏人,是禽兽。而极具反抗精神的中国俘虏们不断反抗、逃跑,这又迎来了劳动营强硬派的进一步咄咄逼人,这更造成了尾的痛苦,他要平息同僚怒火,承诺反抗事件不再发生,又要去劝说中国劳工坚持到战争结束,不要再做过激的反抗,他会保护他们的权益。然而,他无力阻止两边的行动,这又造成了对两边承诺的落空,从而让他更被双方同时不信任,这个“道德洁癖者”就这样陷入这样一个信任度不断降低,日渐被孤立的循环。同时,小林正树也展现了被占地区更丰富的生活形态,如比中日对立更复杂的,包括了其它亚洲民族掺杂其间的利益纠葛;比如中国妓女与中国劳工间肉体之外,一段动人而悲剧的爱情故事。在这战时的特别年代里,尾身为侵略者的身份,在被占地只能极端的选择自己的立场,而他企图平衡自己道德焦虑和现实残酷的挣扎,挡不住劳工的逃跑和被处决,更让自己最终被迫与妻子分离,走上了兵役之路。

        在第三、四部中,表现的就是尾在训练营的经历,如果说在劳动营,他身为技术官僚,还有些腾挪的空间的话,那么作为几乎被惩罚式的投入兵营的他,在高度制度化和层级化的军队,其施展的空间则更加狭窄。在这一段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军队作风和新兵备受的折磨,是的,在美国反军队体制影片中,展现的情景和本片几乎一模一样,包括有一位不堪身心之苦自尽的军人。或许因为这种熟悉,这一部分不如第一段故事那样更抓人,更具有令人动心的戏剧冲突,但是作为这整个系列的中间部分,却又必不可少,保持了尾心路历程的完整性。我们看到,尾身上依然带着锋芒,试图为军营的不平事发出声音,他被军官认为是块优秀士兵的好料子,却偏偏不领情的一再“闹事”,特别和老兵的对抗极端尖锐。与第一段故事相比,我们可以从这段发现,尾陷入了更深的绝望,他之前无法以俯视的姿态拯救受苦受难的部分中国劳工,而在军营里,他也无法平视拯救他自己的同胞,在变异的制度体系下,已经没有种族之分,只有压迫与被压迫的现实,小林正树也通过尾的经历让人直视这系统性的军国主义体系下,军队内部的相互倾轧,训练出的只能是凶狠的去残酷压榨更弱小的被占地人民的军人。而到了第五、六部,小林正树的批判又更深了一层,尾的道德焦虑从俯视到平视,到了这第三段故事,日本兵败如山倒时,只能仰视被围剿和追杀的困境。当败退的日本士兵和日本移民仓皇而逃时,面临的也将是中国被占地人民压抑太久的复仇怒火和此时出兵的俄国大兵的追击,昔日他们曾经如何对待被占地人民,也受到了同样的对待,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甚至自己提及同胞被追杀和强奸,都没有一丝痛苦,因为这似乎只是那个疯狂年代的血腥循环。尾在这里已经变得比当年做一个劳动营管理者时更加现实,再没有太多理想主义的道德焦虑,倒是对了更多对生存、对亲人不能再见的怀旧焦虑。片中,他与一群逃难的日本移民一起东躲西藏时,死守一袋粮食,哪怕队伍中有人即将饿死也不拿出,因为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这些粮食留给有能力活下去的人才更有意义。片中也展现着军国主义思想对日本军人毒害之深,一小队日本军人,甚至还幻想藏入山中,等待各国矛盾爆发,他们再杀个回马枪。而也正是在这现实的情况下,我们也发现那些所谓的军国主义思想的脆弱,神风攻击队只是少数,更多人如片中一般甚至相互厮杀,也不再有心情坚持什么军国主义复辟的幻想。而尾,则彻底在颠簸中无所依靠,在无助中倒在水洼中,而这,对他更是一种解脱。

        《人间的条件》以六部的鸿篇巨制般的篇幅,却又落脚于一个小人物在二战中的命运,他不是一个日本人眼中的为天皇效忠的符号,也不是一个中国人眼中的日本鬼子的符号,他不是符号,小林正树首先将他还原为一个人,一个热血青年,一个有着道德感的普通日本人。然而,个体对体制的反抗向来都是一场悲剧,何况他反抗的体制的对立面又是一个不可能接纳他的群体。于是,他从坚定的反体制的那一刻起,他也成为了一个符号,这枚符号映衬的是周围一个个典型的符号,他们或者在战争中坚守底线,或者为非作歹,或者求生挣扎,一个个典型的形象组成了更全景的中日战争全景图。从整个影片的线索看,小林正树设定了一个线性的与战争进程吻合的尾的心理轨迹,而同时又在每个时间段发散式的将各个人物呈现,并将其矛盾交织,让影片不断有新的矛盾点,观赏性也很强。而贯穿影片始终的一种焦虑和压抑,也让这部巨作反思和批判性更强,不愧为小林正树反思日本二战史的力作,也在日本反战电影中留下了极具力度的一笔。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a7da53af745db6edfaed5025.html

 3 ) 终将能找到

#DVD 影片的整个故事推动的非常好,以开场无法承诺幸福反映出大环境下个体的无力,反战也只是到个体层面,后借由矿上工作把问题上升到了群体的层面,以人道主义视角的反思才得以展开,当他在思考是否要去偷偷释放要被处决的罪犯的高潮部分则把影片拉到了更高的高度,一个抛弃了群体而以人为根本的思考,直至见证人的消亡而决心反抗。影片到最后又以征召收尾,刚相见的夫妻二人又要分别,但是经过所有遭遇,让前后对比有了更强的张力。

男主这个角色在影片中也是作为“奇观”存在的,以人本主义者在战时非战区的故事反思这场战争,没有硝烟战火,双方都不信任他的情况下,罪恶被凸显的更加赤裸。

视觉上大量低角度仰拍,尤其是让人物占比更多,放大了角色情绪和立场。镜头多使用深焦镜头,在群像戏时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室内戏的构图调度也非常好,搭配上镜头运动很容易把人物立场表现出来,而户外戏也非常的细腻,大多利用仰拍搭配头顶留白不拍脚的构图让人物处于画面的偏下位置,把人物的焦虑与迷茫利用视觉效果展现。印象最深的几场戏是:1. 人追马车的运动镜头,错乱中带有着那生的力量,像极了《大都会》的个镜头。2. 与战俘头儿隔着电网那段儿谈话,结尾处没有台词的脸部特写正反打非常精彩。3. 处刑时男主的脸部特写,被处刑者的脸部特写,处刑后到所有战俘,转到男主作为前景的景深镜头,男主颤抖的身体,对照后景挑衅的处刑人,转到男主脸部的特写(抽动的眼角),而到第二人时,画面已经是倾斜构图,也预示着男主那不安的内心和愤怒的情绪,当高走向男主时镜头才缓缓转回水平,也似乎预示着男主将接受他的审判。

角色上男主演绎的非常好,因为片中的大量没有台词的特写镜头,完全要靠他的演技去展现一个知识分子被夹在中间内心的纠结与痛苦,还有大量的微表情控制,实在是太精彩了。战俘与妓女的爱情也设计的非常好(打完仗就结婚这台词到哪里都适用),尤其是结局带有极强的悲剧色彩,这种去英雄化和戏剧化的处理让影片更显真实。

说中文确实是一大硬伤,其实完全可以当全日语看字幕,但本身中文的意义在于展现他们谈话的立场,算比较影响观感了。

 4 ) 做人的条件

心髒受到撞擊,對靈魂的拷問要比對肉體的折磨殘酷的多,做人的條件太難太難,難到要出賣靈魂,放棄自尊,豁出生命,與魔鬼做交易才行。身處人間卻遭受陰靈的待遇。鞭打,勞役,賣笑,恐懼,泥潭,道義,底線,人性與獸性,個人與時代的衝撞,個人英雄主義,人本主義,本該潔白無暇的愛情卻帶著肮髒,染上血水,無論你怎麼正直不屈,大義炳然,也難免被人唾棄,遭人詰難。 不知變通的英雄,設法拯救水深火熱中受奴役的人們,卻如同螳臂當車,無能為力,在國家運命麵前,少數的一類人必定十分艱辛。 惺惺作態,裝模作樣,奴颜婢膝,這屬于多數人的面孔,做人太難,做好人難上加難。 陳由懦弱怕事,懵懂無知到頓然覺醒,付出了高昂的生命的代價。 高さん百折不屈,自負執拗,忠于愛情的同時也堅守着自己的原則(不順從、屈服于自己的淫欲隨意糟蹋女人,即使是笑売女たち,也許我說的不對),也難免淪為刀下亡魂。 香蘭是一個天真盲目又剛烈的女人,她臉上的那顆黑痣醒目又幽怨,仿佛無聲又攝人蝕骨地恨意,令人不寒而栗。如果不是戰爭她可能就是一位給丈夫生兒育女的幸福的,嬌豔的無知村婦,可惜在家仇國恨面前她是如此微小無助。 張亨立,有點超人,他的一番話雖然有點過於言之凿凿,但確是整部電影的中心思想,如果你要做英雄就得徹底,不然你連你所鄙視的人都不如,給了人家希望就得負責任。

 5 )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这部电影

(说明一下,我的前picnic账号不记得密码了,改现在这个账号,但我又想把以前写的影评纳入我现在的账号,不得已出此下策,再贴一遍。)

昨晚是Human condition第一部在local theater放映的最后一天。我算是搭上了末班车。就连放映员也对这场的观众说:you made it.呵呵。
  
  能在宽敞干净的影院的宽屏幕上欣赏小林正树的大作,是人生给予我的一大奢侈。其实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小林的作品。随便查了一下网上,他的作品最为人称道的大概两类,一类是与Human Condition一样反战反思的,另一类是继承日本传统美学并发扬光大的讲怪力乱神的。网上关于Human condition的评论非常少,大大超出我的预计。特别是连一些有名的中文电影网站,对此也不过几句剧情简介加导演生平介绍,一看就是从教科书上抄袭下来的,就算已经过世的影评人卡夫卡陆也不过寥寥几句不痛不痒的观后管,让我感觉非常不过瘾,甚至悲哀。
  
  要我说,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这话一点不夸张。中国人都知道在1937年到1945年间发生在中国本土的事儿,可大概没几个中国人知道,一个日本导演如何描述和呈现这件事,如何反思自己的国民在伪满洲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小林正树的这部史诗电影,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正面回答。
  
  我只看了第一部,所以我只说第一部。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从一开始,这个悲剧的调调就很突出。Kaji是个妄图与制度对抗的人。他希望以人道精神改善被日本军方非人虐待的满洲奴役的劳动条件,是一个mission impossible。同样,作为当时的统治阶级一员的他想要获得中国战俘的信任,也是一个mission impossible。所以,Kaji在老虎岭所作的一切,都是不可为而为之。电影反复地表现Kaji在这两个irony里的挣扎和反思,他一再地对中国战俘不信任他感到无力和愤怒,也一再地为自己的上司和同事继续虐待和屠杀中国劳力感到悲愤和绝望。Kaji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人,然而他忘掉了一件事情,就是,他的祖国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他向被奴役的中国人要求信任,这个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不能成立的。他用了很多方法试图和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到了声称要做朋友的程度,但无论怎样,他们之间始终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他是个日本人(侵略者),他们,是中国人(被侵略者)。在和平时期,这道鸿沟都未必能被跨越,何况是战争时期呢!所以,Kaji其实是一个有着人道主义精神的幼稚的左派,在当时的日本可算是难能可贵,但不是个成熟的合格的知识分子、思考者。他那套人道理论,在铁一样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在战争面前,没有所谓的改良、改善。支持或反对,只有一个选择。高被杀害,把这个问题血淋淋地放到了Kaji的面前。
  
  小林在电影里做到了几件其他日本导演也许永远做不到或者不敢做不愿做的事。第一是,承认了日本对中国的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承认了日本在伪满洲国进行的对中国人民的掳掠和奴役。第二是,承认了中国慰安妇的存在。承认了日本军方利用慰安妇达到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第三是,承认了日本军方对本国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迫害。第四是,承认了中国人民为求自由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是正义的,是充满勇气和智慧的。因此,哪怕电影本身有一些缺点和不足,我仍认为,小林是日本战后难得的富有正义感和使命感的伟大导演。同为参加过侵华战争的小津,对战争一言不发。市川崑,回避了被侵略人民的苦痛,将镜头只聚焦于战败的日本军队。黑泽明,反思战争还要躲躲藏藏借助梦来表达。小林,只有小林(至少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敢于直接把日本奴役下的满洲,那苍痍满目的土地、那备受摧残的人民的面目,搬上荧幕!而这些画面,出自一个日本导演之手,让我不由心生敬佩!
  
  我一边看,脑子里总忍不住想一个问题:假如,在现代史上,中国曾如日本一样发动过对别国的侵略战争,中国导演能拍出Human Condition这样的电影吗?这样的中国导演,会在当下已有的导演里出现吗?换句话说,我们能期待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贾樟柯、张元之流拍出 Human condition吗?
  
  领导说我的这个问题是个假问题,因为不能这样预测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和人们的反应。世界不是你能用头脑想出来的。也许吧,但我总有些莫名的悲观。
  
  小林让我赞赏的另一点,是能看到人性的复杂性。其实能明显地看出来,小林对中国人是不熟悉的,他对中国人的刻画有那么点样板化,远远不如日本人形象饱满、活泼、生动。但即便是处理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对象,小林还是竭力呈现多样性。他电影里的中国人,有得过且多、贪生怕死型的,有正直勇敢、慷慨就义型的,有聪明智慧以柔克刚型的,还有优柔寡断左右摇摆型的。在他的处理下,我们看不到通常美国电影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脸谱化、绝对化。他对小陈这个角色的处理尤其出色。这个年轻的中国人,给日本人做勤务兵,是中国人词典里不折不扣的汉奸。小林在电影里为“汉奸”进行了辩护,把这个角色人性化了。我们看到的小陈,是一个很有孝心、在日本人和中国人两种角色里摇摆不定的孩子。他做对过一些事,也做错过一些事。但最终他选择了和自己的人民在一起,没有出卖同胞。这和颇有争议的李安对易先生的处理方法如出一辙。但不同的是,易先生是自己选择当汉奸的,小陈那样的穷苦人,却未必有这个选择。所以比较起来,小林的处理更有说服力一些。
  
  同样,小林对日方各色人物的处理也非常注重层次感,注意呈现人物的多面性。二战期间的日本军人给我们的感觉往往是冷血、可怕的。影片里的日本军人也是如此,但,小林着意呈现除此之外的其他方面,尽量避免脸谱化。比如那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军官,也有对宁死不退的Kaji佩服而退让的一面。还有一些Kaji的同僚,也是痛恨军方但敢怒不敢言的。然而同时,同情中国人同情丈夫的Kaji的妻子,却在紧要关头拉住Kaji不让他解救死囚。可以说,小林对人物的刻画是从那个人的具体处境出发设身处地为他(她)想过的。这些处理都丰富了我们对那个特殊时代和人性的理解。
  
  电影里有两幕场景,堪称地狱的人间再现。一幕是Kaji打开押送所谓中国战俘的列车车门,却发现一群状如地狱鬼魂的中国人争先恐后地逃下密闭无窗的列车,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进而跑向装载着粮食的骡车。那处于身体极限精神接近崩溃的人们,那被饥饿、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的人们,就是我的同胞。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看着荧幕上那一个个骨瘦如柴面目全非的中国人,我忍不住我的泪。心里面竟不自主地回响起色戒里汤唯的一句本用于反讽的台词:中国不能亡!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有些所谓的中国学者谈民族主义色变。在我看来,极端民族主义才是应该警惕并杜绝的。民族主义本身是一个人国族身份的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而人的存在,到最后,就是国族身份。普泛的人性和人文主义可以跨越国界,但只能是在一定的特殊条件下。相反,绝大多数时候,人的国族身份决定了他与他者的界限。这是为什么我对不同国族间的真正沟通经常感到不乐观。也是我对人类学心存怀疑的地方。一个研究中国的美国学者可以轻松地说,我希望看到中国ge 命。而一个同样研究中国的中国学者,则会毫不迟疑地说,我不想看到中国ge 命,因为老百姓会遭殃、会流血。他们都没有错。这里没有对错,只有国族身份的不同造成的观念和意识上的鸿沟。
  
  另一幕是日本军人对几个企图逃跑的中国战俘实施砍头,而其他的中国战俘被迫围观。这一幕让我想起了鲁迅,想起他所说的麻木的人民。然而在小林的电影里,中国人却不是那麻木不仁的看客。我注意到,高被处决的一幕,镜头是从下往上打的,是个仰视的角度。这在中国电影里,往往是英雄才配享用的,因为它让人物显得格外高大。小林对高的处理方式,曾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在看一部日本电影。高那种行为举止、英雄气概,让我恍惚看到了中国红色电影里高大全的形象,心想是不是小林借鉴了中国电影中的一些表现手法。
  
  小林还有一个做得漂亮的地方,是引入了朝鲜人这个角色。很多时候我们想到满洲,只想到中国人(汉族人)、日本人,却很少想到与东北一水相隔的朝鲜和生活在东北的大量的朝鲜族人。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又有些怎样的经历与选择?是我们很少关注的问题。而这个角色的引入,进一步complicate了整个局势,使得故事更为好看。
  
  小林当然也有一些败笔。除了对中国人不熟悉造成的对中国人形象刻画上的失误之外,语言也造成了一些瑕疵。片中中国人都是说中国话,但演员却是日本人,大概为了拍片现场学的几句中文,讲起来那个詰贅拗牙啊,听得我和领导这个郁闷致死啊!明明是“中国人”,中文却还没有日本军官说得好,这要在中国放映,铁定笑场。但偏偏这是一部很严肃沉重的片子,情境也都多沉重肃穆,要笑还笑不出来,所以感觉特别难受。倒是身边坐的那些老外幸福,没有这个语言“优势”,反正都听不懂,管你中文日文的。我想要是小林能等到中国开放,聘请中国演员来演中国人,情况大概会好很多。但八十年代日本国内的政治局势能不能允许他拍这个片儿,可就不好说了。
  
  领导对小林的处理手法不满意,他看不惯银屏上一个日本当权者(Kaji)被塑造成英雄,他领导下的中国战俘(实际上是奴隶)还不惜牺牲生命为他出头。他说这个片儿disturbing。我理解他的感受。但我不赞同他。我想,评判一个导演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考量。小林是日本人,是日本籍的导演,这决定了,尽管他对战争有深刻反思、反省,甚至有超越他国族身份的思考,他还是会在电影里塑造日本英雄,不是他姑息日本人,或者盲目乐观,而是他不可能拍出姜文《鬼子来了》那样的东西。他没有在中国文化里成长生活的体验,他没有那个文化脉络的财富。他没姜文那样对中国农民的深刻了解,也没法像《紫太阳》或者《黑太阳731》一样把日本人当成“他者”来鞭挞。他只能从他所处的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出发来拍片。而能做到现在这样的反省、批判、细致入微,已经非常非常难得了。就视角问题来说,我所有点不习惯的是,片中经常提到的labor问题。侵华战争对我来讲,一直是个国际政治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然而,Human Condition提醒我,政治和经济不能脱离。日本帝国的扩张背后的驱动是经济利益。
  
  小林在片中似乎是特意地回避了日本军人施虐中国慰安妇的问题。相反,电影里的慰安妇都是日本军方安排给中国奴隶的。我觉得这个安排是小林的无奈之举。因为这个话题实在太敏感了。但这样的安排却有很多问题。那些吃不饱穿不暖、骨瘦如柴、做牛做马的中国男人,需要这样的“慰安”吗?
  
  最后说一句题目 Human Condition。这个不应翻译为人的条件或者人间状况。题目的意思应该是,一个人能成为full human的条件。所以应翻译为,做人的条件。

 6 ) 人道主义的挫败

男主为了人民主义,竭尽全力帮助俘虏享受正常待遇,没想到居然有人想逃跑,枉费男主的好心。那个老高真的很垃圾,满嘴的仁义道德,背地里商量逃跑。明明说着娼妓下流无耻,却还谈着恋爱,吃着娼妓带的鸡腿。他死的时候说的话真的很装逼。导演对人性的刻画极其出色。不可多得的好电影。人道改革在疯狂的日本人,卑劣的俘虏头子和投机者娼妓中被摧毁了,这也是一大憾事,不过明白人毕竟少,又是特殊时期,这样也不奇怪。

 短评

小林正树把史诗片拍出了哲学高度,仲代达矢把“圣人”演成了“人”。影片中的日本演员说国语确实挺别扭的,但无伤大雅。

8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我是日本人并非我的错…却成了我最深重的罪孽!”男主背对妻子说这句话时,矿山污黑巨大占据整个背景,只留一线天空。他对俘虏说你到现在都不相信我时,镜头中仿佛被囚困住的是他自己。这确实是部伟大的电影,身为日本人的小林正树拍出此片比身为犹太人的斯皮尔伯格拍出《辛德勒名单》更值得尊敬。

9分钟前
  • DR邬梦雨
  • 力荐

一部伟大的反战电影,必然是站在人性高度反思人之过错的。电影中的梶和囚犯头子隔着电网平等的交流——“真正的人,终究会找到他的同类”。小林正树之伟大也正在于此,他大胆的摒弃了角色的国籍、身份、地位,不矫饰,不煽情,一切的视角都对准“人”这一个体,人之好坏与其他都无关。

14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黑白摄影非常精致,日本反思侵华战争的严肃作品,有些乏味

19分钟前
  • 兮称
  • 还行

由于条件所限,所有人的中文都不太好,没有英文字幕还会有很多不懂的。撇开历史背景的真实性(虽然我也无意去考证),无论是中国角色还是日本角色,其功能都只是为了把冲突集中在仲代达矢一个人身上。简而言之,虽然你是好人,还是要谴责你。以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处理就太emotional

23分钟前
  • Nakadai
  • 推荐

【宽银幕】第1部《純愛篇》(104分钟);第2部《激怒篇》(101分钟)——一、二部主角以人道改革方针对待中国工人而遭失败的经过,并探讨殖民者的良心问题。

26分钟前
  • Vini_Kazma
  • 推荐

切入点很多,这次只想引用:“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其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有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几个烈女,仿佛亡国遭劫的事,反而给中国人发挥“两间正气”的机会,增高价值。”

2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1、2部合并3小时26分钟,也只是整个系列的三分之一,看了一天真累。这种超长篇一定要看完全部也会有整体评价的,不然只能纠结于拖沓了。仲代达矢在里面是作为一个反思的良知者,宫口精二饰演中国老劳工:人是可以无限坚强起来的,片中的中国人都是日本演员操中文表演。为劳工找慰安妇的情节有点假

32分钟前
  • 非想
  • 推荐

举世皆浊,男主独清,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疯狂的、暴力的、机械的世界。纵使代价很大,也要登上人本主义的列车,真的伟大了,堪比辛德拉的名单。铁网内外的对话,饿殍遍野的夺食场面,共同发声的反抗意识,残酷生活中的些许爱情,都足够震撼。力道千钧,振聋发聩。从电影制作上来说,光是很努力地让日本演员说中文,中国观众听起来确实有些别扭,但是其用心之处可见一斑。

33分钟前
  • 余小岛
  • 力荐

作為一個裝逼小青年。這種經典電影是必須看那麼一點的。我能很裝逼的說我喜歡小林正樹多於黑澤明么?

34分钟前
  • MsLion0731
  • 力荐

人道主义直面极权的悲歌,群体意识出售英雄的丑剧。【9】

35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个人豆瓣第800部电影。小林正树6部10小时的鸿篇巨制。第1、2部讲述男主角身为满洲国看管中国劳工的日本理想主义青年,与军国主义、殖民主义体制斗争,为中国劳工谋求权益,却最终幻灭的悲壮故事。没有战争场面,人性的美好与懦弱,残忍与阴暗却暴露无遗,震撼人心真挚动人。比国产抗战题材片伟大百倍!

37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以个人血肉之躯对抗人间地狱

3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人之所以为人,大概是因为人有人的同类吧."

42分钟前
  • Kat
  • 推荐

这部里日本人扮演的的中国人角色其实口音不是大问题毕竟我可以脑补,但是台词里的形象描写是一种日式的伟光正,这违和感太强烈了让我有点噎不下去……虽说都是为了男主的成长服务,但是对日本人配角的描摹明显就比较自然。我最喜欢的是导演在看似explicit的主题下利用各种微妙的对比传达出的暗讽,比如开头“太平南门”的城门门匾慢慢转到一列巡逻的日本兵,比如中间男主把三十名慰安妇送到六百人的特殊集中营之后镜头突然一黑倏忽转到了他温暖的家中老婆平静喜悦的脸庞,再比如中国人头子老王在三个士兵被杀男主终于受不了开始反抗的时候才领头发出呐喊,还有最后拿失去爱人的春兰追着男主夫妇这对重逢的爱侣扔石头作为本部的终结画面,太多地方让人脊背发凉。

46分钟前
  • 皮皮兔
  • 推荐

目前为止日本对侵华战争反思最为深刻的电影,第二部的砍头部分,王恒利鼓动中国劳工喊杀人,尤为感人。男主角的妻子更是妻子的典范,相濡以沫,支持理解,不多问问题。爱,生死,仇恨,自由,战争片的典范。

47分钟前
  • 大约在冬季
  • 力荐

一个导演拍一部惊世之作很难,但小林正树的每部作品都很震撼我。这种震撼是黑泽明没给我带来过的。

52分钟前
  • 爱德华大夫
  • 力荐

补课系列,一直等到要见仲代。how to justify the innate false?

55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泥萌,嗦的种果画,喔系姨菊也挺布东,人物刻画,矛盾描写的很不错,老高死的太惨了。日本能拍出一个反战反军国的人性片真是着实不易啊

59分钟前
  • 腐花儿
  • 力荐

小林正树是唯一令我肃然起敬的日本导演

1小时前
  • 像一把刀子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