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四重奏

HD中字

主演:凯瑟琳·基纳,克里斯托弗·沃肯,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马克·伊瓦涅,伊莫琴·普茨,玛德赫·杰佛里,利拉斯·恰尔希,华莱士·肖恩,Ted Hartley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晚期四重奏 剧照 NO.1晚期四重奏 剧照 NO.2晚期四重奏 剧照 NO.3晚期四重奏 剧照 NO.4晚期四重奏 剧照 NO.5晚期四重奏 剧照 NO.6晚期四重奏 剧照 NO.13晚期四重奏 剧照 NO.14晚期四重奏 剧照 NO.15晚期四重奏 剧照 NO.16晚期四重奏 剧照 NO.17晚期四重奏 剧照 NO.18晚期四重奏 剧照 NO.19晚期四重奏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晚期四重奏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个世界著名的大提琴手,他是一个全世界广受爱戴的弦乐四重奏组合中的中坚力量。可是他却被诊断出了不治之症。接到这个消息的当下,这个弦乐四重奏组合中里克弥散出了一种压抑的情绪。终于,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情绪以及多年挑战自我的情绪积累导致了这个团体的失控。当时,他们正在准备自己的成立25周年几年音乐会——这或许是他们最后一次同台演出。这个时候,或许只有多年的友谊和音乐本身的力量才能让音乐...真探 第三季钢铁意志怪物2014如何成功丢分毛驴县令之大事小情拐个弯儿遇见你黑月第一季甜蜜十六岁沙漠之王侠义见青天差人·大佬·搏命仔超级蜱人第一季套利交易藏历一年虚空异界精神错乱2018幸福院抢滩大上海万卷楼奇迹救援疯猴(粤语版)白酋长追凶雨无状态下的杀戮2丐帮传奇燕子与山雀春逝新闻编辑室第三季复仇的火焰1999巨兽狂蟒太阳也是星星勇敢的心2顾问我没谈完的那场恋爱是,我不会游泳苏捷斯卡战役桃花红水库上的歌声时尚先生冰封:重生之门瓦赞蒂密使

 长篇影评

 1 ) Harmony。

因為我自己也是學樂器出身。
也在樂團擔任過黑管聲部首席。
非常清楚一個樂團噠核心不是誰演奏噠最好。
而是Harmony——各種樂器聲音噠融合程度。
Quartet比樂團更要難。
第一因為人數少。
第二是因為每個人都是焦點。
沒有誰最重要這麼一說。
影片中噠主要矛盾是由Peter噠帕金森為導火索引起噠樂團內部不和諧、爭功。
第一小提琴認為總認為自己是樂隊噠引領者。
Quartet噠走向以及譜子噠標注甚至都不願引用其他成員噠版本。
第二小提琴認為Quartet這麼多年太過死板而自己是年輕自由演奏方式噠代表就想取代第一小提琴。
最麻煩噠是他們四人還有情感糾葛。
這就是他們為甚麼演奏不出Beethoven: The Late String Quartets, Op. 131精髓噠原因。
Robert曾經說過當時舒伯特在臨終前特意要求一個Quartet在他病榻前反復演奏這長達七個樂章噠Op. 131。
這是何等噠悲慟啊。
所以最後在演奏會上Peter噠Farewell後外加Nina噠新加入使得The Fugue第一次感受到這種離別噠悲慟。
就算不看著譜子不一板一眼噠演奏也能將其精髓表達出來。
另外說句題外話。
舞臺上祗有這四個人毫無裝飾。
美噠簡直像幅畫。
演奏樂器噠人不需要豪華噠舞臺。
音符早已將舞臺點綴噠富麗堂皇。
我想這就是音樂噠魔力吧。

 2 ) 我们的关系

这部《晚期四重奏》并不容易看懂。
如果不爱古典音乐,不爱赋格,不爱室内乐,不爱精确、一丝不苟,那就很难爱上它。
影片讲述的并不是个故事,而是缠绕在故事中的复杂的人物关系。他们的关系和手中的乐器、乐团的角色惊人地一致。老头子执掌乐队,因为在鼓乐器出现之前,大提琴一直承担着乐曲节奏的重任,相应地,他作为老师也一直是四人关系中的基础。不幸的是,他得了帕金森,这不仅意味着个人艺术生涯的终止,也意味着失去他之后乐队其余三人关系的不平衡和冲突。女中提琴手显然是倾慕老师的,她丈夫一直对她的态度感到不满,认为她是为了腹中孩子和他结婚,中提琴显然是大提琴和小提琴之间的承接,也是女性最长于担任的角色;作为丈夫的第二小提琴为了乐团放弃了学习作曲的计划,可见他的才华并不亚于第一小提琴,因此,在乐团遭遇动荡之际,他提出和第一小提琴交换位置,希望自己的事业能上一个台阶,看起来这个要求再合理不过了,特别是摆在西方社会的自由竞争背景下,同样,在乐团里,第二小提琴和第一小提琴也常常是对抗的、较量的,因为大提琴、中提琴都只有一把,而小提琴有两把,这就是音乐生成之处,无论和谐还是对立,难分伯仲还是达成一致。第一小提琴手也并非舍不得名利,而是认为各司其职才是最好的决策,第一小提琴讲求精确,他的执掌者也总是力求精确,四十多岁未婚,对于一个健康男人而言,除了追求梦想,还有什么理由呢?但是再精确的路线也有偏差的时候,第一小提琴爱上了第二小提琴的女儿,而自由竞争又激化了第一小提琴的偏差,最终连中提琴——女孩的妈妈——都拍案而起,而且就是在老师的家里,可以想象老师离开后三人的关系会闹成什么样。
再来说说《晚期四重奏》,这是贝多芬最后时光的作品,共包含六首弦乐四重奏作品,想来处于人生末路的音乐家感慨颇多吧,曲目由英雄主义转入艰涩复杂、内涵深邃的私密世界,据说其中被作曲家本人视作其最伟大四重奏作品的“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是音乐史上公认最为神秘费解的作品,影片当中不断出现的该作品第一乐章,被瓦格纳形容为表达了“为自己所知的最为悲伤的情感”。正如影片所介绍的一样,海顿弥留之际的愿望就是听《晚期四重奏》,足足听了五天才驾鹤西去。海顿究竟想了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对此曲的态度是爱恨纠结的。作为一首连垂暮之人难以把握的音乐,影片中除了大提琴手,其余三人恐怕还难以在意识形态领域驾驭它,我们的大提琴手在得病后依然能一气呵成地示范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却在演奏会现场音断台上。贝多芬说此曲要一气呵成,因为人生艰难,弓弦相磨是一世的痛快惨烈,年轻时有气力,有毅力,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积累经验奋发向前,而到了年老时却越发力不从心,莫利斯说人类在发育时“身体突飞猛进,大脑磨磨蹭蹭”,而真的到了老年,一切就反过来了,身体衰退加剧,大脑却不肯放自己停下脚步。要强的人不肯屈服,我们的大提琴手却不得不退休。毕竟乐团还要活下去,与其垂死挣扎,不如早早培养接班人。他知道自己的离去将带来乐团的调整,两把小提琴还在争执中,小提琴与中提琴也需要重新磨合,而大提琴由最年轻的人执掌,显然未来会有一段动荡的岁月,但是也只有动荡中才能求得平衡。所以此曲的结束也是新生的开始,影片选择在这里戛然而止,恰到好处。
人们认为第二小提琴是乐团的灵魂,是因为变化都在第二小提琴产生,如果没有它,第一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将是一个和谐的组合,所以第二小提琴一定是旋律中最不守规矩、藐视规则、锐意进取的“捣乱分子”,这并非影片着意刻画之处。
我们的音乐、我们的作品就是这样,它在讲述、刻画千奇百态的关系,我们被卷入其中,带着爱,带着恨彼此相处,把所有不能言说的部分融成音符、织就旋律,挥洒在奇形怪状的器物上、丝弦间。曲终人散之际才恍惚觉得留下的不是艺术,不是文化,而是我们自己的——存在。

 3 ) Technique versus Passion

年度看過最真情流露倫常人性又足夠戲劇性的佳作. 小女孩Alex懂得長大:不在音樂造詣上,而在她懂事得快。從認為媽媽不是個盡責的母親到理解Fugue對每個人的深重意義而顧全大局將個人情感擱置,這是個小孩-甚至一個老態龍鍾盡歷世態滄桑的人-極為珍稀的處事態度。無論音樂還是生活, 要執著的不是fault, 而是unleashing emotion. Paoblo Cascal教到了, Alex悟到了, Juliette感覺到了, Robert瞥到了, Daniel學到了. Peter的退出是這25年the Fugue最精華的progress.

 4 ) The Fugue

1、Peter:一旦开始,就不能停止,然而长时间不停顿的演奏,必然让乐器不同程度的走调,怎么办呢?是停止,还是将就着演奏到最后? 试试看吧。

2、Daniel:这些标记是重复思考的结晶。

3、茶绿色的开水壶。

4、Daniel:只是看看自己能耐有多大。
Alex:我的能耐?
Daniel说Alex:实际上更像是极度渴望他人注意的行为,我倒建议你专注于音乐。
Daniel说自己:你可能已经意识到要付出多少汗水,才能达到合格的水准,更别说优秀。你正在犹豫这些付出是否值得,犹豫你是否有足够的天分,犹豫你能否顶住压力。小小的工作室里,日夜与琴为伴,日复一日,在音乐道路上举步维艰,因此你会组建四重奏乐队,你以为这样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发现这比想象中更有效,从此你跟另外三人密不可分,完全依赖于他们的发挥,他们的领悟,他们会不断考察你的才能,一个瑕疵也不放过,而这一切大大伤害了你小小的自尊,不是吗?

5、Alex:让我来告诉你赋格为何能如此出色。
首先,他们有你。你用不间断的精准演奏对观众进行催眠,他们如眼镜蛇跟随耍蛇人一般跟随你的步调。
其次,你们拥有我父亲。他为乐曲增添了色彩、质感和节奏。他总死在加强你的演奏,烘托你,但是却绝不喧宾夺主。
Daniel:许多四重奏都有优秀的第一小提琴手,但是第二小提琴手,第二小提琴手的素养才是决定四重奏是否出色的关键。你爸爸很棒。
Alex:接下来是我妈妈。她拓宽了音域这点你们无人能及。她使听众情不自禁潸然泪下。这莫非就是受伤心灵的声音?她使出看家本领,完美的同时配合三位大师,一个是她深爱之人,一个是与她搭档之人,一个是她欲求不得之人。
为了使一只四重奏乐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执掌大提琴者必须心胸宽广。当音乐之门被紧紧守护,情感才得以尽情宣泄。大家才能准备为音乐心醉神迷。
这就是最完美的四重奏乐队。

6、Robert:我们已经共同奋斗了差不多25年,我想我理应得到更多谈话的机会。我们都知道能走到今天不容易,往事着实令人兴奋不已,但是生活难免会磕磕绊绊,但总的来说,我认为我们的婚姻很美满,我无法相信就一个极其可悲的夜晚,这一切将毁于一旦。
我初见你时便疯狂的爱上了你,但是我心底里一直害怕,害怕你觉得你是被迫嫁给我的,如果不是因为怀孕,你根本不会嫁给我,因为从很多方面来说,你还没有完完全全的接受我,我学着在这样的折磨中生活,希望终有一天你能慢慢的亲近我。我扼杀了创作,和演奏其他形式音乐的梦想,为了我们,我心甘情愿,毫无保留,为了一起生活,一起演奏音乐,一起生儿育女。你真的爱过我吗?还是说我只是个代替品?好丈夫,好父亲,好的第二小提琴手?
(——此乃怀疑的经典心态)

7、Alex:你为什么不独奏?
Daniel:我绝不会这么做。作为独奏者,你只能与一只乐队排练三四次,演奏这首曲子一到两次,然后到此为止。接着是下一个城市,下一个乐队,下一个指挥。上个季度,我们为我们第3000场音乐会一起庆祝,这使我有一种复古的感觉,这是找寻真谛的唯一途径。
当伟大的作曲家们,想要传达最真实的思想和感受,挖掘自己的灵魂时,他们总是使用四重奏的形式,一向如此,如果他们足够勇敢。
Alex:(上去亲他)

8、Juliet:你想干什么,你想要我干什么,Robert?你想让我告诉你什么?告诉你我一直爱着你?但是却无法用你想要的方式向你表现出来?事实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是否爱你,我不知道是否不爱你,我不知道我的感受,我不知道。请让我静一静。

9、Daniel:你不具备领导四重奏的能力。
Robert:为什么不释放你的热情?

10、Peter:请努力减少犯错。当我像你们这么大时,我遇到了伟大的帕布罗卡尔萨斯(杰出的西班牙大提琴演奏家),我害怕的几乎连话都说不出来,他一定是觉察到了,因为他并没有让我说话,而是让我演奏,巴赫第四组曲的序曲。我集中了精神,深吸一口气,开始演奏,音符开始飘荡,空气中弥漫着音乐,那是我演奏的最差劲的音乐。
我拉得太糟了,演奏了一半就不得不停下来,“太棒了”他说“拉得好”,接着他让我演奏阿勒曼德舞曲(原为德国民间舞,后为17 18世纪法国宫廷舞),“第二次机会”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却奇差无比。“太好了非常妙”他这样称赞我。
那晚我离开的时候,之前的演奏让我心情很糟,但是真正让我烦恼的不是我的演奏,而是卡尔萨斯,是他的不诚实。
很多年以后,我在巴黎遇到了他,那时我达到了专业水准,我们一起演奏,我们慢慢熟悉起来了。一天晚上,一小杯之后,我跟他坦白说,我认为他那些年前说出来的话都是扯淡,他勃然大怒,严肃起来,拿起他的大提琴,“听着”他说,接着他拉了这一乐句,.。。。“当时你不就是拉的这段吗,用的这个指法(Fingering),你的确是这么拉的,我觉得很新鲜。”
卡萨尔斯总是强调事物好的一面,也一直很享受这样的生活,他喜欢鼓励,至于其他的,留给白痴们去担心吧。用西班牙语说,那些吹毛求疵的人,我可以以感恩之心对待,所以你也得这样,即使为了仅仅一个音节,一个精彩瞬间,huh?
Yeah,wow,帕布罗卡尔萨斯,真正的赢家(champion,法式发音)。
我再强调一遍,尽量带着感情,感情(feeling)!

11、Daniel:我们相爱了。We are in love.

12、Alex:I'm done.
Daniel:Go away.


来自我自己
通过这个电影,第1088部电影,我看到了自己的定位。1、没有领导者的能力,退居其二,是明智之举。2、怀疑要丢弃,取而代之是坚定做自己。
really becoming very strong,even kind of boring left.

 5 ) 131

2013年我写了一个评价,今天又有感而发再写一个。
我想很多人不知道131究竟代表什么,因为大家很多时候虽然觉得这些音乐很美,但是没有美到要去找了听一下的地步。就更不要提,不仅仅是听这一步,而是把作曲家的作品比较完整的听一次,然后在寻找各种关于此作品的评论,再自己回想一下。这样做太费劲了,大多数人不会这么干。
其实关于贝多芬晚期作品,应该算不是被很多人理解,而且可以算一直不被大多数听众欢迎,以至于比较少被演奏。而相对应其他的几首,131算比较能被接受的。不过我觉得131也有一个不足,显得比较琐碎而零散,或者说比较得不够完整的团结为一体。当然我这个说法,是说作品本身,而跟电影无关。我想唯一相关的可能就是因为琐碎,所以才容易被分割,才容易做成一块一块放在电影中。
问题在于电影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作品,是不是有更深的寓意?好在现在关于贝多芬晚期作品的网上言论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查。
我只能说以我个人的浅见,我任务这个电影选择这个作品为核心暴露出他们对音乐特别是贝多芬音乐了解的不足,或者更加准确的说他们应该更多的去了解一下贝多芬。他们只能说对这个作品有所了解,而急于去说自己想说的事情,从而忽略了很多东西。
就如同我很反对用例子,更加反对用比喻,去解释一个概念。
问题在于贝多芬应该应用了很奇妙的技巧,在展现各个不同的主题的交织,在不确定中不稳定中透露出确定和稳定。这不是一种平常的稳定,而是一种在不稳定中瞬间的稳定,在不和谐的动态中一个瞬间的和谐。而当每个乐章结束的时候都有明确的结束音,这只是告诉你这个瞬间过去了,虽然会有下一个瞬间,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过程。
虽然在作品中主角来回切换,但是归根结底高音还是小提琴的。主题可以没有唯一,但是主题就是主题,否则就只能算一些细碎的线索。
据说晚年的贝多芬,也就是写这个作品的时候的贝多芬,已经过渡到一个新的阶段,已经从扼住命运的喉咙过渡到天人合一的与神同在的贝多芬,但是作品其实更难理解。到不是说贝多芬这个时候的作品更加复杂,内容更加风格丰富,而是说他做了更多的思考,应用的更加有突破性的结构方法。已经突破了经过斗争达到和谐的这个循环。
而这些都是这部电影没有表达出的。看了这部电影,我有一种小孩子跟老头子上人生课的感觉。或者说他们还想给别人支出一条道路,而不是尊重别人可以够自由的去选择各自的道路。他们更愿意去搞所谓的惩恶扬善,而不是去发掘人生选择的无奈。

 6 ) 谁的人生不是五味杂陈?

弦乐四重奏,几乎成了晚年贝多芬的情绪宣泄口。贝多芬一生写了17首弦乐四重奏作品,其中,6首创作于作曲家离世前的三年里。

2020年,乐圣贝多芬诞辰250年。如果贝多芬的在天之灵能够感知人间事,他应该倍感欣慰,因为,他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创作的弦乐四重奏,越来越被乐迷喜欢。尤其在这些年里,"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作品,无论从艺术成就还是从思想成果而言,都标志着他已经步入超凡化境的最高境界",这样的评价已成公论,以致,贝多芬的粉丝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心中郁积着化不开的愁绪吗?听一首晚期四重奏;还是不能化解吗?那就再听一首。

饶是这样,敢用"晚期四重奏"来题名一部电影,只能说该部电影的导演爱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幸亏,《晚期四重奏》的导演雅荣·兹伯曼心知肚明,对不是乐迷的影迷来说,语言比音符更容易让他们接近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作品,所以,序言部分,电影借男主角、大提琴家彼得给音乐学院学生上的一堂课,向《晚期四重奏》的观众简要介绍了一首贝多芬晚期四重奏作品。

彼得在上课,讲解贝多芬晚期四重奏

"贝多芬作品第131号,是诗人T.S.艾略特最喜欢的一部贝多芬晚期四重奏。它有7个乐章,而当时弦乐四重奏一般有4个乐章。这7个乐章紧密相连,演奏时乐章之间不能停顿,不能休息,不能调音。贝多芬坚持要求演奏者一气呵成,或许他想从无序的生活片段中找到和谐一致,抑或是耳聋、孤独和渐渐逼近的死亡,让他感觉没有时间停顿甚至呼吸。对我们演奏者来说,长时间不停顿地演奏,必然会让我们的乐器不同程度地走调,那很糟糕。我们该怎么办?停顿吗?就算大家不在一个调上,也将就着把演奏进行到底?"提问之后,彼得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们拿起乐器演奏起来。彼得想让学生在贝多芬的音乐里去寻找答案。

让一群天之骄子、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学生来体验孤独和渐渐逼近的死亡的滋味,肯定为时太早。倒是,彼得领衔的赋格弦乐四重奏组在迎接乐队成立25年之际,体会到了连贯的演出遭遇停顿后,会给乐队带来什么样的意外。

25年前,小提琴手丹尼尔与彼时的著名的大提琴家彼得商量,想要成立一个四重奏组。考虑到自己比丹尼尔要大过20岁,彼得想过拒绝,但是,另一位小提琴手罗伯特和中提琴手朱丽叶夫妇的加盟,打消了彼得的顾虑,这一晃,赋格四重奏组成立已经25年且已经在世界各地开了300多场音乐会,假如不出意外,乐队接下来的行程将是香港、上海……意外是乐队在排练贝多芬作品第131号时,彼得的颤音跟不上节奏。后来知道,那时因为他罹患了帕金森氏症。

完成作品第131号后8个月,贝多芬就告别了这个给他才华、让他备受磨难,让他感知到爱情又不给他一份完整爱情的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贝多芬在这部作品里,隐藏着什么样的生命密码。7个乐章,除打破了一首弦乐四重奏作品通常由4个乐章组成的规矩外,作曲家还特意在乐谱上注明,7个乐章必须不能中断地连续演奏完毕。且不说连续演奏7个乐章会给演奏者带来多大的技术难度,仅将情绪、情感各不相同的7个乐章连贯起来,也不是一件易事,瞧瞧贝多芬都给这7个乐章灌注了什么样的感情色彩:第一乐章压抑着的痛苦、第二乐章的欢乐开朗、第三乐章的自由奔放、第四乐章被另一位天才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誉为"天真的化身"的、第五乐章快乐中的粗野、第六乐章绝望的恳求,第七乐章恳求不得后愤怒的咆哮。我听过上海四重奏和德国格万特豪斯四重奏的现场,音乐家的完成度都堪称完美,正因为如此,我这样的外行都看到了40分钟不间断的演奏,多么劳神费力,哪是左手已明显感觉不得劲的彼得还能坚持的?

彼得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没有宣告打算退群,25岁的赋格四重奏已抱不成团。第二小提琴手罗伯特一直像尝试摆脱第一小提琴手丹尼尔标注在乐谱上的演奏提醒,自由、纵情地演奏一次贝多芬作品第131号,却被丹尼尔回怼:"我们又不是买彩票,需要冒险。那些标注都是反复思考的结晶"。被丹尼尔呛得喘不过气来的罗伯特,只好到妻子朱丽叶那里求援,可是朱丽叶又一次站到了"保守派"丹尼尔的一边。自嘲一番后又一次跟着丹尼尔的节奏拉响小提琴后,罗伯特的内心翻腾开了:自己这一生就只能坐在第二小提琴的位子上吗?总是听命于妻子的婚姻还能持续下去吗?因为彼得的病症不得不停止的排练,再度开启时大提琴手还是压得住阵脚的彼得吗?至于丹尼尔与朱丽叶女儿的爱情,能否修得正果?……所以,《晚期四重奏》不是想通过更易于被大众接受的媒介电影,向公众演示贝多芬的作品第131号有多么杰出,而是要告诉电影观众,舞台上聚光灯下衣冠楚楚地演奏高雅的贝多芬晚期四重奏的赋格四重奏组,每一个组员的人生都五味杂陈。影片的结尾处,克服重重矛盾和困难后赋格四重奏组再次坐在舞台中央优雅地演奏起了贝多芬作品第131号,貌似平静的彼得、丹尼尔、罗伯特和朱丽叶,谁没有品尝过被贝多芬写进作品里的情绪和情感?压抑的痛苦、明亮的快乐、奔放的自由、纯净的天真、绝望的恳求……

只是这一次,赋格四重奏组不能按照作曲家的要求一气呵成地完成他的第131号,因为彼得已经没有办法坚持到底——贝多芬也不总是《命运交响曲》和《皇帝钢琴协奏曲》中的贝多芬,更完整的贝多芬,应该在他的晚期四重奏作品和晚期钢琴奏鸣曲中。

依然觉得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有些艰深?英国诗人T.S.艾略特是贝多芬晚期音乐作品的深度爱好者,甚至,他还以《四个四重奏》为名写了一首诗。假如依然觉得文字比音乐平易近人,那就向诗人求助吧:现在和过去/都是未来的现在/而未来又属于过去/若时间为永恒/则其无法挽回/或说结束先于开始/而二者永远不变/在开始之前和结束之手/因而万物永存于现在。

 短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或许是个过于平淡的片子,不过戏骨就是戏骨啊。。。

8分钟前
  • The_Carrot
  • 还行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12分钟前
  • Mirec
  • 很差

四位老戲骨合演一部講述中年or老年危機的電影,選擇了正確的卡司演出一個合適的故事,奠定了影片品質,外化的戲劇衝突和內斂的敘事手法,加之精彩的配樂,佳作一部。影片分別展現四位老夥伴各自的煩惱,健康、事業、愛情、理想,生活本身便是煩惱,但沒有煩惱又怎麼稱得上生活呢?

17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舒伯特临终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听到贝多芬的131号作品,弦乐四重奏,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每个人心中一把琴,抒发各自对命运的感念。强大卡司,细腻情感,两首诗歌,伟大的131号。贝多芬说,演奏131号作品时不、可、以、停。

20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都是很有功力的演员,剧情有点矫情啊。

22分钟前
  • 哆啦哆啦
  • 还行

最后演奏会上四个人眼神交流和身体语言的各种展现很棒,沃肯年纪越大戏越好了!

24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沃肯的最佳男配有点悬啊

29分钟前
  • 司岱朴
  • 推荐

题材新,口味清,内敛,煽情少。剧中舒伯特死前,听贝多芬131,是男主离团的隐喻。光享受音乐,也是件不错的电影

31分钟前
  • 大脸
  • 推荐

莫执着于我因何来到此时此地,专注于我下一步要往何处去;莫执着于我下一步要往何处去,专注于此时此地。在开始之前,结束之后,万物永存于现在。

36分钟前
  • 曹槍槍
  • 推荐

二十年唇齿相依,台上他们默契无间,台下却各有藏不好的故事、逐不去的隐痛和解不开的心结。生活总是凌乱的;音乐,却自有凌驾一切的秩序与纪律。在这最高纪律统御下,巨轮泰坦尼克倾覆前,亦可罔顾死亡咻咻逼近,从容尊严再奏一曲。同样在这纪律下,一切需求皆让位、皆暂缓,纠结纷乱瞬间亦可被抹平。

40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光是soundtrack顶的了三分。

43分钟前
  • 潘驴邓小仁波切
  • 推荐

演技是没的说,但四人的感情和生活的叙述有点浅和乱。

48分钟前
  • sherwoodsylvia
  • 还行

真好,特别好。艺术永远与人的内心直接相通。

53分钟前
  • 心锦意阑珊
  • 力荐

Keener的角色比较弱,不应该,但也不需那么苛刻

55分钟前
  • Nightwing
  • 推荐

每次人物心情到一个节点时,音乐都会响起。感觉Robert和Jules吵架声音都有工整的对位哈哈。情感刻画得也特别好,虽然很想责怪乐团成员都太自我了,但Robert谈到自己的困境、Daniel谈为什么放弃独奏为什么坚持四重奏还是特别能让人产生共鸣。感觉电影把演奏家的人生各方面都展现了,包括love&passion。

59分钟前
  • 斜杠过多王静阁
  • 力荐

Poots。

60分钟前
  • 冥想高潮
  • 还行

音乐传递感情,没有感情音乐也受影响。结尾的谢幕还是挺伤感的,中间老乱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生命有如赋格。提问,回答,前逃后追……然后彻底释放的飞翔!PS:哭湿一包湿巾!音乐的美,妙不可言!

1小时前
  • L.L
  • 推荐

首席小提琴特别眼熟,看了半天才认出是终极斗士里的GAGA先生,这切换的也太无压力了

1小时前
  • DuoDuo🐿️
  • 力荐

孩子在地铁里念出奥格登的诗句,诗句哀悼衰老;病人在美术馆看破林布兰的眼神,眼神写满死亡。年幼的生命读不懂衰老,病痛的肉身看不破死亡。人生就是一场不能暂停的四重奏,在漫长的演奏中,乐器会走音,乐谱会模糊。心生不甘,死亡侵袭,都要坚持演奏。用最好的马毛做琴弓,降服如野马般无常的命运。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