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掉书本上街去

HD

主演:佐佐木英明,齐藤正志,平泉成,美轮明宏,新高惠子,J.A. Seazer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197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抛掉书本上街去 剧照 NO.1抛掉书本上街去 剧照 NO.2抛掉书本上街去 剧照 NO.3抛掉书本上街去 剧照 NO.4抛掉书本上街去 剧照 NO.5抛掉书本上街去 剧照 NO.6抛掉书本上街去 剧照 NO.13抛掉书本上街去 剧照 NO.14抛掉书本上街去 剧照 NO.15抛掉书本上街去 剧照 NO.16抛掉书本上街去 剧照 NO.17抛掉书本上街去 剧照 NO.18抛掉书本上街去 剧照 NO.19抛掉书本上街去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抛掉书本上街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少年北村英明(佐々木英明 饰)生活在一个充满绝望、腐烂气息的家庭中。48岁的父亲(斎藤正治 饰)曾是陆军的上等兵,退伍后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沉湎于自渎的堕落快感中;祖母(田中筆子 饰)老年痴呆,不问家务,还有偷窃的毛病;妹妹(小林由起子 饰)与周围的人完全没有交流,却和心爱的兔子发展出异乎寻常的亲密关系。校足球队的教练近江(平泉征 饰)对英明青眼有加,通过近江的引领,英明在花街柳巷献出了自己的第一次。妹妹和兔子的关系引起家人的焦虑,隔壁的金先生(下馬二五七 饰)偷偷杀掉兔子。绝望的妹妹勾引校足球的队员,结果反被球员们轮暴。  黯淡的青春破碎滴血,没有希望。联邦调查局:国际第三季穿越时间线 第一季我的极品老妈洲崎天堂红灯区至尊计状元才(国语版)黑吃黑第二季比你想象中更靠近阿Q正传猛鬼学堂蝙蝠侠:蝙蝠女侠之谜梦断乐缘堂我脑中的橡皮擦豪华游轮柏林艳史独裁者古贺 独裁者、古賀。致命ID幸福不是顺从敦刻尔克 (普通话版)大幻术师2之后3街头女哨兵江户川乱步的阴兽一片深情1979土拨鼠之日后备主厨濑户内海狮城勇探猪堕井的那天民王天黑请回家第一季女高中生僵尸为你疯狂等待灵柩超级战舰(粤语版)蛇杀手僵尸战士泰国版吝啬罗曼史妖铃铃国语版女衒过道恶魔的默许追猎臻爱女兵

 长篇影评

 1 ) 别管那么多,尽管肆意地表达吧

#电影# 寺山修司《抛掉书本上街去》 本想着从技巧和手法上着手分析,诸如“大量出现这样的处理方式——即晃的特别厉害手提摄影画面与静物镜头的快速蒙太奇,这些静景镜头大多是用黑笔写在墙上的宣言”和“手提摄影的长镜头,镜头经常从第三视角巧妙地转换为主观视角”这样常规的分析总结,但,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放弃了,我发现语言已经表达不了我所感受到的,亦或者说,有一种感觉,很强烈,但是很模糊,我捕捉不到它,但是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异常强烈。 很多人惊叹于那些莫名其妙的画面,像一个妖怪,散发着绿色的神秘气息,他们为之惊叹,我虽然对舞台剧懂得不多,但我知道这些都是先锋戏剧,寺山修司把它们从舞台搬到了摄像机前,深深地震撼了观众,因为这些画面太令人费解,太神秘,太不可思议。 我并没有像大多数人,被这部像妖怪一样的艺术品给震撼,亦或者厌恶,这两个小时带给我的是一种我现在还说不出来的很模糊的感觉,它好像替我打开了一扇窗,我看见了新的世界,那些令人惊叹的画面与调度,那散着神秘的恶心又动人的气息,像一个疯子一样,没错!像一个疯子一样,寺山修司像一个疯子一样把自己脑子里出现的所有的灵感,不管别人看不看得懂,不管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肆意挥洒出来,就是这部《抛掉书本上街去》,原来,电影可以像疯子一样,不管别人看不看得懂,尽管尽情地表达就行了,这才是艺术,艺术就是一种寻求个人化的表达。

 2 ) 抛开书本跑上街(2006-04-18)

寺山秀司的名作。

用了很多小技巧,大概都是用手持摄影机拍摄。整个片子有点像舞台剧,穿插着另类小音乐,行为,广场戏剧等等作为串场。
最能插入日本社会的青少年题材。
教育,迷茫的文化,生活方式,性的领略。
里面小男孩找妓女姐姐(妹妹)的一段挺好玩的,帮忙剪指甲,还喝药水,很体贴阿。最晕的是床上还都是书法,然后小姐姐把男青年的衣服把牙拔牙。简直就是超纯情。两人摸来摸去还有老和尚念经,估计导演没有少看过金阁寺之类的东西。
接着突然,似乎就是一次苏醒,或是一次成人仪式的高潮部分--性质转变了--成人--进入了无穷无尽的生殖之链。幽灵在追随。
频繁引用马雅可夫斯基的诗句。
反复的记录--各个角度--叙述和观察。
在进行自我描述的男人中间穿插某些对象-喻指的凭借?
声音在影片里的作用非常重要。
交织着在婴孩时代的回忆--祖先试图飞行的努力?
妹妹和兔子。
众人强暴妹妹时,同样有念佛,形成对应,能够使得比较残酷吧。
送妹妹回家,背着屠宰的肉的男子走过,学兔子样子。转入一段比喻,男孩内心的英雄幻想在无法保护妹妹的事实前彻底失去了,并且内心潜藏的乱伦念头也在进行折磨。然后是一段关于其童年的屈辱回忆,占据画幅的头像和五彩斑斓的背景,濒于疯狂的关于口吃的自述。口吃--一种相对于社会生活的内在的残缺,童年式的富有个性的生活方式失去了。
母亲被劝说进入养老院,关于昔日日本的幻想,在残酷的晚年中结束,只能用因果报应来劝告自己,走上黄泉路吧。
记忆中的历史在现实的残酷映照之下,变成了令人窒息的符号的堆积。
对于大哥的嫉妒的表现。
















附一些网上找到的资料:
寺山修司1935年12月10日出生于日本东北的青森县弘前市。9岁时死了父亲,与母亲寄住在经营电影院的亲戚家里。寺山13岁就开始创作徘句,作品中己流露出对日本东北贫寒民风的关怀。17岁时,他组织了全国学生徘句会议,并开始在诗坛初露头角。19岁,病中的寺山阅读了日本大正文学大师泉镜花的所有作品,这对他日后的戏剧创作影响至深。24岁时,寺山修司为著名导演莜田正浩(Masahiro Shinoda)编写了电影剧本《干竭之湖》(Youth in Fury),同年开始参与剧场演出,期间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九条映子(Eiko Kujo)。25岁时,寺山拍摄了生平第一部实验短片《猫学》(Catology),4年后拍摄《槛》(the Cage)。31岁时,寺山修司创立了著名的话剧实验室“天井栈敷(Tenjyo-Sajiki)”,2年后在浅谷区建成“天井栈敷馆”。1971年,寺山35岁,开始拍摄首部长片《抛掉书本,跑上街》(Throw away Your Books,Let's Get into the Streets)。他在整个70年代以多重身份活跃于日本文坛,创作量甚多。1983年5月4日,寺山在拍摄完《再见方舟》(Farewell to the Ark)后,因坏血病引起肝硬化及腹膜炎而与世长辞,终年47岁。
  从这位奇才短暂而丰富的一生来看,寺山修司的身份其实很难加以定义,他是诗人、编剧、剧场艺术家、电影作者,同时也是一位赛马评论员、摄影师和生活改革者……有评论家说:寺山的电影师承费里尼而又自创一格,但他作品中的尖锐性和颠覆性,却又和帕索里尼有几分相似。他的影片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那种诡异慑人的影像,天马行空而又诗意盎然的风格在日本影坛独树一帜,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六十年代,在那时,寺山亲身参与了日本的“反安保运动”,同时,他的创作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他发展出一种充满日本气质的奇谲怪诞的风格,并因此在日本战后文艺界赢得怪杰、幻想家、反叛文化旗手、攻击型前卫艺术家等大堆称号,还被比作历史上能做十二种变脸的怪盗——“怪盗十二面相”。在继承日本酷异文化传统这一方面,电影中的寺山修司、摄影界的荒木经惟和漫画界的丸尾末广犹如孪生的三兄弟。

Artist : J.A.Ceaser
   Style : progressive rock/ avant garde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在馬爾泊克鎮外
   從陡坡上斜倚下來
   不怕風吹或暈眩
   在逐漸累聚的陰影中往下望
   在一片纏繞交錯的線路網中
   在一片穿織交錯的線路網中
   月光映照的銀杏葉地毯
   環繞一空墓
   什麼故事在那頭等待結束?

   *j.a seazer为Revolutionary Girl Utena创作的主题曲歌词
   


感谢季勇君及时的提醒与资料寻找(你的专注与认真经常让我汗颜),现在已开始搜寻更多的关于j.a seazer的音乐与文字记叙,此时手中仍然只有kokkyou jyunreika与lemming两张,期望能找到他给寺山修司的其他配乐作品以及83年之后少有的几张动画配乐,特别是那张Revolutionary Girl Utena(译名应该为少女革命),虽然这看起来似乎并不容易。

j.a seazer(或为J.A.Seazer,J.A.Ceaser)在60年代曾是一名激进学生运动成员,他的音乐上的成就更多是与Shuji Terayama(寺山修司)联系在一起,1969年加入寺山修司所属的剧团“天井栈敷”,为他的的一些先锋短片与实验话剧配乐。而他最早的作品却是在由Yutaka Higashi领军的日本早期迷幻乐团Tokyo Kid Brothers的专集Throw Away the Books, Let's Go Into the Streets中出现,这张专集后来亦成为寺山修司的同名短片配乐。第二年一张寺山修司的剧场作品的现场唱片Tenjousajiki以j.a seazer的名义发表,此后到80年代初为止,他一直是其电影中音乐部分的主创人员。83年寺山修司去世后,j.a seazer接管了剧场并将其重新命名为Banyu Inryoku(万有引力工作室?),在这之后j.a seazer的作品很少,比较知名的是几张动画电影的配乐。

j.a seazer的音乐中日本传统能乐的味道很重,而在乐曲编排上却更多的借鉴了当时欧美风行的progressive rock特别是法国magma乐团所创立的Zeuhl乐风,乐曲有着紧张阴郁的暗色张力,键盘和吉他的铺陈紧凑有力,壮观的合唱与阴森的能乐式旋律使其作品有着强烈的歌特感,而那些早期日本流行乐色彩的小曲听起来也是有着颇为吸引人的质地。



Shuji Terayama

 Date of birth (location)
10 December 1935
Aomori, Japan
Date of death (details)
4 May 1983
Tokyo, Japan. (nephrotic syndrome)
Mini biography
Terayama Shuji was born the only son of Terayama Hachiro and Terayama... (show more)
Sometimes Credited As:
Shuuji Terayama


Filmography as: Writer,Director,Producer,Editor,Miscellaneous Crew

Writer - filmography
(1980s) (1970s) (1960s)

Saraba hakobune (1984)
... aka Farewell to the Ark (USA)
... aka Goodbye Ark (USA)
Kusa-meikyu (1983)
... aka Grass Labyrinth (USA)
Fruits de la passion, Les (1981) (adaptation)
... aka Fruits of Passion
... aka Shanghai Ijin Shôkan - China Doll (Japan)
... aka The Story of O Continued
Afurika monogatari (1980) (story)
... aka A Tale of Africa
... aka The Green Horizon


Collections privées (1979) (segment "Kusa-Meikyu")
... aka Private Collections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Sâdo (1978)
... aka Third
... aka Third Base (USA)
The Boxer (1977)
Meigu-tan (1975)
Den-en ni shisu (1974)
... aka Pastoral: To Die In the Country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Sho o suteyo machi e deyou (1971)
... aka Throw Away Your Books, Rally in the Streets (USA)
Tomato Kecchappu Kôtei (1971) (screenplay) (as Shuuji Terayama)
... aka Emperor Tomato Ketchup (USA)
... aka Tomato Ketchup Kôtei (Japan: alternative transliteration)
Buraikan (1970)
... aka Outlaws
... aka The Scandalous Adventures of Buraikan


Hatsukoi: Jigoku-hen (1968)
... aka Nanami, First Love
... aka Nanami: The Inferno of First Love (USA)
Namida o shishi no tategami ni (1962) (screenplay)
... aka Tears on the Lion's Mane
Waga koi no tabiji (1961) (screenplay)
... aka Epitaph to My Love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Yuhi ni akai ore no kao (1961)
... aka My Face Red in the Sunset
'Minagoroshi no uta' yori kenjû-yo saraba! (1960) (screenplay)
... aka Get 'em All (USA)
Kawaita mizummi (1960)
... aka Dry Lake
... aka Youth in Fury



Filmography as: Writer,Director,Producer,Editor,Miscellaneous Crew

Director - filmography
(1980s) (1970s)

Saraba hakobune (1984)
... aka Farewell to the Ark (USA)
... aka Goodbye Ark (USA)
Kusa-meikyu (1983)
... aka Grass Labyrinth (USA)
Fruits de la passion, Les (1981)
... aka Fruits of Passion
... aka Shanghai Ijin Shôkan - China Doll (Japan)
... aka The Story of O Continued


Collections privées (1979)
... aka Private Collections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The Boxer (1977)
Meigu-tan (1975)
Den-en ni shisu (1974)
... aka Pastoral: To Die In the Country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Sho o suteyo machi e deyou (1971)
... aka Throw Away Your Books, Rally in the Streets (USA)
Janken sensô (1971) (as Shuuji Terayama)
Tomato Kecchappu Kôtei (1971) (as Shuuji Terayama)
... aka Emperor Tomato Ketchup (USA)
... aka Tomato Ketchup Kôtei (Japan: alternative transliteration)



Filmography as: Writer,Director,Producer,Editor,Miscellaneous Crew

Producer - filmography
(1980s) (1970s)

Saraba hakobune (1984) (co-producer)
... aka Farewell to the Ark (USA)
... aka Goodbye Ark (USA)


Den-en ni shisu (1974) (producer)
... aka Pastoral: To Die In the Country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Sho o suteyo machi e deyou (1971) (producer)
... aka Throw Away Your Books, Rally in the Streets (USA)



Filmography as: Writer,Director,Producer,Editor,Miscellaneous Crew

Editor - filmography

Tomato Kecchappu Kôtei (1971) (as Shuuji Terayama)
... aka Emperor Tomato Ketchup (USA)
... aka Tomato Ketchup Kôtei (Japan: alternative transliteration)



Filmography as: Writer,Director,Producer,Editor,Miscellaneous Crew

Miscellaneous Crew - filmography

Tomato Kecchappu Kôtei (1971) (music selection) (as Shuuji Terayama)
... aka Emperor Tomato Ketchup (USA)
... aka Tomato Ketchup Kôtei (Japan: alternative transliteration)



中文名称:寺山修司实验作品集
英文名称:Experimental image world of Shuji Terayama
资源类型:DVDRip
电影导演:
寺山修司
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收录片目]
【寺山修司 実験映像ワールドVOL.1】
『トマトケチャップ皇帝(短縮版)』●1971/27分
『檻囚』●1964/11分
『青少年のための映画入門(1)』●1974/03分
【寺山修司 実験映像ワールドVOL.2】
『蝶服記』●1974/12分
『ローラ』●1974/09分
『ジャンケン戦争』●1971/12分
『青少年のための映画入門(2)』●1974/03分
【寺山修司 実験映像ワールドVOL.3】
『迷宮譚』●1975/15分
『疱瘡譚』●1975/31分
【寺山修司 実験映像ワールドVOL.4】
『審判』●1975/34分
『しゴム』●1977/20分
『青少年のための映画入門(3)』●1974/03分
【寺山修司 実験映像ワールドVOL.5】
『マルドロールの歌』●1977/27分
『一寸法師を記述する試み』●1977/19分
【寺山修司 実験映像ワールドVOL.6】
『二頭女─影の映画』●1977/15分
『書見機』●1977/22分
『青少年のための映画入門(3面マルチ)』●1974/03分
【寺山修司 実験映像ワールドVOL.7】
『トマトケチャップ皇帝 オリジナル完全版 』●1970年/16ミリ/モノクロ/75分
[剧情简介]
1962 檻 《槛》
  一个男人穿行在城市中,看见到处都是牢笼。最后男人站在一面钟的中心,木然不动,同时一只狗在钟外面重复地兜着圈子。影片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人是否永远无法逃出时间的牢狱?这部早期实验作中强烈的视觉和奇异的肢体演出,为寺山以后的影像特色奠定了基础。
1971 トマトケッチャップ皇帝 《番茄酱皇帝》
  兹隆电影节审查员特别奖,戛纳电影节导演周招待作品。
  在纯真的藩茄皇帝的国度中,性爱无罪,造反有理!一次无政府主义而有狂暴的影像之旅,60年代青年运动的影响显而易见,同时寺山所有作品中的叛逆精神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
1971 ジャンケン戦争 《猜拳战争》
  谁是主人谁是将军,谁想施政谁要受刑,都要在残酷的猜拳战争中定输赢。片中暗示权力运作的本质,都是来自一套荒谬的猜拳的战争理论。
1974 蝶服記 《蝶服记》
  戛纳电影节导演周招待作品。
  蝴蝶的幽灵化为蝶影,不断阻挡在投射出来的影像记忆中,令人产生幻觉。寺山一直认为电影在投射的过程中仍有不少创作空间,所以藉此片进行了一次实验。
1974 ローラ 《劳拉》
  银幕上,三位女角不断展现肉体活动,银幕下,男观众按奈不住闯进银幕。电影与演出混杂而成。
1974 青少年のための映画入門 《青少年电影入门》
  利用三部放映机,将三段色调不同的三分钟影像投映到一个银幕上。来述说一个作者的数种童年经验,有现实,也有幻想,拼和为一个怪异的记忆空间。
1975 迷宮譚 《迷宫谭》
  奥巴哈乌震实验电影节银奖。戛纳电影节导演周招待作品。
  利用简单的门道具,展开强烈的超现实视觉之旅,而且影像洋溢诗情,在迷宫的旅程中呈现出极强的感性魔力。
1975 審判 《审判》
  贝纳尔马蒂纳电影节特别奖;戛纳电影节导演周招待作品。
  裸男背着钉子遍山走,床上女子因打钉而情欲高涨。
1975 疱瘡譚 《疱疮谭》
  贝纳尔马蒂纳电影节特别奖,柏林电影节特别放映。
  生疮就要治理,但有时因为治理而令人生疮。此片不断出现因不同的捆绑而令身体遭到变形及扭曲,呈现出绝妙的变形因果论。
1977 マルドロールの歌 《马尔德罗尔之歌》
  里尔电影节国际评论家奖。
  将法国作家Lautreamont的《马尔德罗尔之歌》解体的实验之作,虫类在肉身挪动,倒转播出的乐章,创造出另一生物的特异官感,挑战常人的极限。
1977 一寸法師を記述する試み 《对一寸法师进行记录的尝试》
  一寸法师爱上了不羁的“泡沫女郎”,锁不住的影像不断折磨着弱小的心灵。为寺山最纯真可爱之实验作品。
1977 二頭女-映画の影 《二头女-电影之影》
  柏林电影节特别放映、贝纳尔马蒂尔电影节特别奖作品。
  失去爱人的少女,被烙在墙上的过去影像折磨。
1977 消ゴム 《橡皮》
  被哀伤往事缠绕心头,利用橡皮去进行一次灭影行动。墨染的影像,淡淡哀伤与激昂节奏交缠的配乐,创造出极度矛盾以及悲伤的意境。
1977 書見機 《读书机》
  片中展现多本你从未见过的读书机械,都是天才发明家小竹节信亲手制造。但在片中,已分不清读书机械是主人,或是人才是读书机械!

 3 ) 无需强懂,你只需感受“情绪”

《抛掉书本上街去》 寺山修司 1971年 寺山真的太“邪”了,根本看不懂他在拍什么,只能感受到一种让人深思极恐的情绪。 电影一开头有个少年再黑暗中读白,大体是青春为未来的迷茫与渴望,接着就开始高度的精神刺激了,你根本就不要去想导演在拍什么,你不可能看的懂的,超现实,意识流,梦幻,你觉得是哪种就是哪种,拍摄手法毫无章法,随意自如。镜头的滤镜绿,红,紫,粉红,黑白,随意切换,音乐就更加疯狂了,摇滚,咒语,鬼叫,呐喊,震撼到你一脸懵逼。最后收尾男主角竟然跳出了电影剧情,控制电影节奏,他烧掉了心爱的“人力飞机”,一脚把热爱的足球踢进了海里,那是放弃梦想,妥协生命的节奏,那一刻你能很直观的感受到他的心碎,电影结束了,男主角出来读白他在电影之后的感受,内容极赋对生命的沉思,到了这一刻你或许会回望自己的青春,要不就是回顾前头少年的读白。 寺山的“邪气”真的太重了,如此才华横溢的绝世高手如果不是拍这种小众的奇幻片,绝对可以齐名“黑泽明”啊,唉,可惜天妒英才。

 4 ) 撒呦哪啦

只是摘录了个台词,写不下了,就凑成影评吧。

就这么仔细想想,好像所谓的电影,是不是只能活在梦想当中啊,因为像现在这样一旦打开灯的话,就这样电影生活也结束了,会全部消失的。我刚才在电影之中梦想着人力飞机,所以拍摄结束之后回到家里满脑子都是片场里的事和我做的事,不知怎么我好像还是在梦想着人力飞机。是上年纪了吧,但是如果越来越持续下去的话,好像摸不清电影和现实了,我连自己都搞不清楚会怎样,所以在那个梦想中我变得越来越堕落了对吧,到底怎么回事我也弄不清楚。但是即便我不知道,却好像在堕落下去,就这样我一边堕落着一边想到,终究所谓的堕落没有什么,所以会那样吧。一旦开拍的话时间流逝,“cut,下面的镜头,下面的骗人”又开始了那些事情,谎言中的谎言,在镜头与镜头之间变得冷清,那种冷清的感觉写入天空,幻想就已经结束了。我已经一个人回不去自己的家了,波兰斯基也好,安东尼奥也好,那个大家一关灯全都消失的一种世界,我再也回不去了。空旷的城市里,大厦的墙壁里,怎么能倒映出电影呢?再见吧,我已经回不去了,拍摄日期那一天的家人,国家,幻灭和怒气,鼓励和希望,我已经不需要穿身上这件衣服了,都只是那一天的生活,我喜欢所有,甚至最后一个镜头,我喜欢大家,但是我讨厌电影,再见。撒呦哪啦电影。

那就把这段最喜欢的结尾台词摘录下来。

镜头语言 色调 独白迷茫 白色画面都足够独立电影 都足够个人风格 处女作已经这么惊人了....

 5 ) 《抛下书本跑上街》(1971年)来自寺山修司的挑衅

我!我好像看到神样J.A.Seazer年轻时候的尊容了!!还是未P完整版!!(cast记录是出演了长发诗人)另外天井时代的寺山修司、兰妖子、美轮明宏!!整个天井桟敷剧团!!!如果没认错的话,神样简直就是侧漏着纯贞性感荷尔蒙的妖艳美男子,看那摄魂的眼睛珠子!!传说中寺山修司在路上看到J.A.Seazer那出众的外表就邀请神样入团完全能理解了!这怎么会是都市传说,简直就是事实嘛,往后开发出的音乐天才寺山殿绝对是来自魔界的伯乐。

先声明,我所接触的所有寺山修司电影、短片、舞台剧作品都是先从音乐开始的,OST、大碟听的耳朵流油后才开始看片子,神样的咒术音乐实在是太迷人了,纵观从天井桟敷时的《抛下书本》到后来万有引力上的《少女革命》,神样的编曲风格差不多都是劲爆的和风摇滚、咒术混声合唱、凄厉的短歌独白、BGM合音、除了寺山修司写的相当诗意的歌词外,神样填的词是概念堆砌起来的纯汉字,哲学科学社会学名词,许多意义不明的片假名呻吟,但与影像作品彻底吻合,各种意义上等同于三魂七魄,寺山的台本是三魂,神样的音乐是七魄,少了任何一边都不行,在我看来,神样的音乐更重要。(绝对没偏心哦)

《抛下书本》担当音乐的主要是J.A.Seazer,另外还有下田逸郎、柳田博义、クニ河内、加藤ヒロシ、田中未知、荒木一郎等等,《抛下书本跑上街》这部片里还有N多不知出处的合唱段落,不,其实谁负责了哪段果然还是要入个CD才能搞清楚,网上能翻的东西太少了,说明白的更少==

寺山修司的影像太他娘的震撼了,虽然完全看不懂,就算在复习了阿汤哥写的相关资料后稍微理解了寺山所要表达的理念,但还是很难表示已经豁然开朗起来。收集了很多寺山修司的片子,但这部是欣赏系列中的第一部,也是寺山修司第一部长篇作品,有完整的字幕,其他的不是在下载中,就是寻找字幕中,是不是按公映的顺序看比较好呢?能观察到导演的变化,也能听到神样的进化(这是重点),真是条不归路。

不过纯粹就摄影来说,寺山修司太劲爆了,单色滤镜,绿、紫、黑白,70年代肮脏的日本街巷,学运的余温,青春的胴体以绝美的线条蠕动,裸露的堕落,无力的暴击,英明一口愤怒的东北口音演讲词(声调很顺耳),观众不再是观众,也是表演的一部分,以片尾的对观众的挑战来说我该回赠个什么给寺山殿呢?应该有点表示才对。虽然完全看不懂,但这些挑衅的影像在神样拱火的音乐下更加的疯狂起来,为什么如此吸引我?明明看不懂却一秒不落的全部看完还分外激动(音乐狂加分,接着是镜头表现),不但涌起继续看寺山修司的欲望,心中激起施虐般的快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自从押井守之后很难再燃起的狂热冲击是怎么一回事!?好喜欢这种耐人寻味的镜头,继而刷新我最感兴趣导演名单的排名记录。

节选阿汤哥的解读,第二段的这句话“电影中什么也没有,不如出外吸口新鲜空气。”寺山在《抛下书本跑上街》这个标题就已经暗示了电影的主题,卧槽!好强!


节选寺山修司的万华镜像——汤祯兆(1995年9月)

【寺山修司对家庭制度及其压抑人性发展的憎恶,在他的首部长片《抛下书本跑上街》(1971)中有更充分的发挥。电影以“我”和“他”两个青年作对照描写,“我”生于破碎的家庭,时刻打算离家出走;“他”则环境优越,前途光明。“我”不断想变强,希望如“他”一样;但“他”却与妹妹结婚,开始追求片面的独处幸辐。这种对“新家庭”的幻觉憧憬显示出不仅异代人,连同流者(“我”和“他”)亦出现本质上的分歧。“我”最后因愤怒而惊醒,寺山修司亦借此把对家庭制度的反抗,做进一步的深层反省。

《抛下书本跑上街》开篇便质疑观众的企图和所处的位置身份:“电影中什么也没有,不如出外吸口新鲜空气。”对白的挑衅反映出寺山修司要观众注意的不是银幕上虚构出来的世界,而是制作电影这件事的虚构化表现。在此后的实验短片制作中,寺山修司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探讨处理一个不同的问题。】

 
抛掉书本上街去 書を捨てよ町へ出よう (1971)
又名: 抛下书本,跑上街 / Throw Away Your Books, Rally in the Streets / Sho o suteyo machi e deyou
导演: 寺山修司
编剧: 寺山修司
主演: 佐佐木英明 / 齐藤正志 / 平泉成 / 美轮明宏 / 新高惠子 / J.A. Seazer
类型: 剧情 / 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香港 2006年11月04日
日本 1971年04月24日
法国 1972年11月22日
捷克 2007年03月26日

电影原声带,收录片子采用的歌曲音乐,音楽/下田逸郎,J·A·シーザー,柳田博義(arrangment)作曲/クニ河内,加藤ヒロシ,田中未知,荒木一郎

書を捨てよ町へ出よう~サントラ
1.ピース~ダダダ/下田逸郎(作曲·共作)
2.花いちもんめ/下田逸郎(作曲)
3.あなたの思い出/下田逸郎(作曲)
4.健さん愛してる/クニ河内(作曲)
5.親父なんか大嫌いだのロック
6.母捨記/森忠明(作詩)
7.東京巡礼歌
8.フリーダム
9.あるボクサーの死
10.1970年8月
11.息を殺してる/東由多加(作詩)/下田逸郎(作曲)
12.エンディング·テーマ

寺山修司领导的天井桟敷剧团同名舞台剧录音,录制于阿佐ヶ谷公会堂,70年10月发售

書を捨てよ、町へ出よう
~ ハイティーン·シンフォーニー
1. プロロオグ~レッツゴー·オーネット!
2. 母捨記
3. 暗い駅~私をさがさないでください
4. さよなら
5. 一番遠い所
6. インタビュー、街角
7. 質問
8. 太陽がいっぱいと正確に発音できますか?
9. 神様がやってくる日
10. あたしのミック·ジャガー
11. フーテン追分
12. 永山則夫への70行
13. 吃りの告白
14. 捨てろ
15. 人力飛行機
16. 時速100Km
17. エピロオグ

 

 记于2012年04月02日 星期一 14:59

 6 ) staff簡直金光閃閃

覺得特別長,喜歡節子強暴景,片尾人頭列好美,看到J.A.Seazer,浅川マキ(頭髮也太厚),寺山後面接著出現的美輪明宏不能更感動,裡面有一段高倉健(?)不確定的浪人海浪追逐美,在寫著「自由な敵に、自由を許すな」的地上踢足球的足球隊。不確定我自己到底喜不喜歡就是了。
美術居然是林靜一!!然後拍劇照的居然是荒木經惟跟森山大道!!然後還有鋤田正義(David Bowie的班底)有沒有這麼閃啊寺山修司。

キャスト(役名)
佐々木英明(私/北村英明)
斎藤正治(父/北村正治)
小林由起子/現・竹林舎青玉(妹/北村セツ子)
田中筆子(祖母/北村ハツ)
平泉征(彼/近江)
森めぐみ(彼の彼女)
丸山明宏/現・美輪明宏(地獄のマヤ)
新高恵子(娼婦みどり)
浅川マキ(階段の娼婦)
鈴木いづみ(女医さん)
J・A・シーザー(長髪詩人)
川村都(インタビューを受けるダンス教師)
クニ河内(人力飛行機三兄弟)
チト河内(人力飛行機三兄弟)
川筋哲郎(人力飛行機三兄弟)
下馬二五七(隣の男/金さん)
昭和精吾(サッカー部主将)
狼情次(タックル)
原本由起夫(にんじん)
島田和明(猛牛)
虫明亜呂無(友を求む中年男)
島内三秀(友を求む中年男)
桝田隆治(友を求む中年男)
蘭妖子(狐の面の女/母)
天井桟敷
東京キッドブラザース

スタッフ
監督 寺山修司
脚本 寺山修司
原作 寺山修司
製作 寺山修司
撮影 鋤田正義、仙元誠三
美術 林静一、榎本了壱
音楽 下田逸郎、J・A・シーザー、柳田博義、クニ河内、加藤ヒロシ、荒木一郎
録音 大橋鉄夫
照明 水村富夫
編集 浦岡敬一
助監督 臼井高瀬
スチール 鋤田正義、荒木経惟、森山大道
音楽
1. ピース,ダダダ(詞・寺山修司/東由多加、曲・石間ヒデキ/下田逸郎)
2. 花いちもんめ(曲・下田逸郎)
3. あなたの思い出(詞・東由多加、曲・下田逸郎)
4. 健さん愛してる(詞・寺山修司、曲・クニ河内、唄・川筋哲郎)
5. 親父なんか大嫌いだのロック(詞・寺山修司、曲・石間ヒデキ)
6. 母捨記(詞・森忠明、曲・加藤ヒロシ)
7. 東京巡礼歌(詞・竹永茂生、曲・J.A.シーザー)
8. フリーダム(詞・寺山修司、曲・J.A.シーザー)
9. あるボクサーの死(詞・寺山修司、曲・田中未知)
10. 1970年8月(詞・竹永茂生、曲・J.A.シーザー)
11. 息を殺してる(詞・東由多加、曲・下田逸郎)
12. エンディング・テーマ(詞・寺山修司、曲・クニ河内)

 短评

跑掉書本 走到街上!!!

10分钟前
  • mikaholic
  • 力荐

如同怨妇一般,愤怒的哀怨。

1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可乐瓶里的蜥蜴”,扒光它的鳞片,繁密的意象,穿着线,穿过风繁密在我身上扎着,有人被织上新的蜥蜴皮,你不要哭。早已有人们占据过那里,激烈的、无意义的反叛,那时我们每个人都大笑。极致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它美。美能摧毁一个人吗?你要知道,生的对立面原来不是痛苦,而是美。但是痛,还是痛。五十年过去,三十年过去,还是痛。“爸爸,历史有何用?请你告诉我。”见识过那样极致的美,如何还能委身檐下良夜,顺从地生,你告诉我?纵然而今我们连放声大笑都不能。

16分钟前
  • 宽谷直子
  • 力荐

bhiv2ru6# dn1u7msy# aqk8pxwo#

20分钟前
  • 李和百万幽魂
  • 还行

我所有关于影评的知识在这部作品中都失效了,看前半段我感觉自己像在看莉莉周,看后半段主角替我喊出来了可是我不爱电影。电影只是这个时代的一个表达工具,寺山修司待着如末世的话这个时代就应该拍成这样,它已经把我对于电影的初衷发挥到了极致,感动。另,片尾有吴亦凡。

22分钟前
  • 恒源祥
  • 力荐

迷幻嬉皮的表,绝望无助的里。70年代地下实验音乐大合辑。那时的年轻人比我们会玩,我们只能玩那时年轻人玩剩下的。无奈的是,现在这些玩剩下的, 他们也不让我们玩了。一代人终将老去,最后我们却只能继承困顿和虚无,真是没意思啊。

23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虚无主义·神秘主义·颓废主义·超现实主义。这种电影总是需要哲学来解读,抑或解毒?

24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与Emily Dickinson和寺山修司同生辰这件自己藏衣领下的小虚荣,默默慢慢地成为我世界末日的慰籍和茫茫宇宙的坐标。

29分钟前
  • 推荐

寺山修司这部处女作实在是太有力量了,但又用力过猛,自传气息浓厚,大量对60年底反抗解放自由思想的记录,如同那个时代的日本新浪潮电影一样,影片拼贴风格,意识流叙事,但在这些琐碎的剧情下面隐藏着一颗敏感受伤的心。

30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推荐

寺山修司在这部处女作最后不断用白屏闪回佐以数十个「八格牙鲁」问候这个国家以及无处安放的青春。青春应该是有愤怒的,要嚎叫要发泄要咒骂要释放要纵情声色等,要嚼碎一嘴好牙,和血和泪一起吞下。要饱满,要幻想,寺山后来诸作都能在此找到源头,然后放大,构建出一个真正属于他的奇情异色世界。

33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力荐

这些段落的颜色真让人受不了,颓废一片。

36分钟前
  • 萬和生
  • 还行

神作。真的牛逼。把一部青春片拍成这样,创造力惊人。配乐满分。人力飞机,烧毁的美国国旗,打开窗帘的麦田,青春残酷物语。最后电影结束,男主的独白,我讨厌电影,再见了电影,有时候电影里的梦想照在现实中,我已分不清楚是真实还是虚假。

41分钟前
  • bravado
  • 力荐

最具梦魇气质的长片首作。

44分钟前
  • Jeannels
  • 推荐

充斥着邪气和愤怒的电影,迷乱之中是铺天盖地的虚无感,千万不要指望能读懂寺川修司,他只是用一些光怪陆离的手法将脑海中的潜意识具象化,却不做过多解释,男孩在写满书法的床上完成的唯美的成人礼非常美,以及妹妹爱上了一只兔子也寓意颇深。OST五星,电影四星,寺川修的第一部长片

48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羞涩少年的成长,怒气冲冲的忧伤;寺山的第一部长片,全无章法,却才气纵横;影片最后,镜头缓缓扫过每一个演员及工作人员的面孔,突然很感动。

53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寺山的片都一个调,单色滤镜、妓女、裸体、动物尸体、一堆意象,再加几句诗和自白,配上和风摇滚,表现青春残酷末日绝望气息,像mv不像电影

56分钟前
  • 雷宝珠
  • 较差

园导早期倒还真是从寺山的模子里刻出来的

57分钟前
  • 离净语
  • 力荐

寺山修司电影处女作,疯狂而阴郁,叛逆而颓废。1.是为日本新浪潮代表作,各色画面的拼贴(多种单色滤镜、虹彩、褐黄老照片、由漆黑向过曝渐变的黑白影像等),多媒介穿插(首尾的电影解构、诗歌、舞台剧、漫画、伪记录访谈...),跳接,手持的甩镜晃镜,摇滚迷幻乐,加上寺山的“离家出走主义”,肆意飞扬到了极致。2.自由的向往:剧烈猛晃的前跟镜头中,少年向银幕不断跑来;多次复现的梦中人力飞机。3.破处场景:书法床单+三重音轨(音乐,念经,哭喊)+明暗渐变+无尽叠化,恍若一场高潮不断的典仪。4.拉开帘布现出异空间&抱钟的少年同[死者田园祭]。5.人兔情,空旷的拳击场,街头沙袋,佐藤荣作面具与田野上的高仓健巨幅招贴画。6.流动的真人演职员表。7.正因为我结巴,我才能琢磨字词;在真正的草场上,人应该踢骷髅头。(8.5/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无与伦比的影像实验,各种配乐大杂烩,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悲情、时而狂躁、时而温柔、时而颓废。妹妹被强奸那场戏的配乐如万根银针戳脊骨,如万千鬼魅撕咬身躯,如万千冤魂竭力哀嚎。妹妹抱着死去的兔子在铁轨上魂飞魄散,母亲在稻田里放纵,旁边是武士刀,美国星条旗焚烧后又是性交画面,奶奶抵制美式的养老院。意识流梦境与现实交织穿插,六七十年代因为时代的原因,各种激进思潮在世界蔓延,那个时候你只要拿起摄像机,任何影像素材都能写进电影史。看这种自传性质的电影,简直是对心灵的一大考验,太残酷了。作为一个东亚孤岛上的民族,这个时候的日本全面西化年轻人的信仰也崩塌地支离破碎。寺山修司的诗写得不错。

1小时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力荐

8/10。 自我解剖之作,被娼妓强暴和女医生喂乳挑逗是母亲对他的侵占,飞翔的鸟和梦见人力机是向往自由,大街上成批的亡灵乘着电车是父辈战败的体现,骷髅和浴缸里的男妓叫人剃毛是家庭变态关系的隐喻,奶奶绑在板车上等待回收是成为物品的悲剧。征婚栏目、采访、摇滚诗句和潜意识图片等影像堆砌凌乱。

1小时前
  • 火娃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