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尼采哭泣

HD中字版

主演:贾米·埃曼,阿曼德·阿山特,Andreas Beckett,本·克劳斯,Ayana Haviv,凯瑟琳·温妮克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当尼采哭泣 剧照 NO.1当尼采哭泣 剧照 NO.2当尼采哭泣 剧照 NO.3当尼采哭泣 剧照 NO.4当尼采哭泣 剧照 NO.5当尼采哭泣 剧照 NO.6当尼采哭泣 剧照 NO.13当尼采哭泣 剧照 NO.14当尼采哭泣 剧照 NO.15当尼采哭泣 剧照 NO.16当尼采哭泣 剧照 NO.17当尼采哭泣 剧照 NO.18当尼采哭泣 剧照 NO.19当尼采哭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当尼采哭泣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改编自心理治疗畅销作家欧文‧亚隆的同名小说。  十九世纪末的维也纳,正逢四十不惑的医学大师布雷尔,突然接到一封意外的来信。寄信人竟然是社会名媛路·莎乐美(凯瑟琳·温妮克 Katheryn Winnick 饰)。虽然突然布雷尔犹豫过,但还是如约前往咖啡馆。莎乐美此番的目的是希望布雷尔能帮助她的亲密朋友——存在主义大师尼采,有一种刻苦铭心的“痛苦感”每天伴随着他。为了医治根本不愿接受治疗的尼采,布雷尔唯有假意装成需要尼采的帮助。整整一个月,布雷尔和尼采在不同的场所进行着深入的交谈。于是,一场一场不知谁是病人,谁是医生的心理治疗就此展开……谍海军魂大地的女儿1991沙堡我们这一天第二季红发廊少年闵子骞苍天有泪金斩,有何贵干?魔鬼任务消失的女人鬼屋欢乐送美版第一季切尔诺贝利的大娘们美洲狮俱乐部飞天大盗第八季情萦田纳西查理·布朗,你是谁?一群第二季疑罪从无合金战队殴打诱发者重获新生鸽子隧道南海十三郎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西雅图寻爱记驱魔人III下北泽之人生最糟的一天薛文化当官记红妆2011谍影迷情 第二季惊天战神魔弹战记龙剑道四武士女神酒店假面复仇2015幸运查克罪有可辩达吉和她的父亲专列一号好孕当头城市乡巴佬2新朱门恩怨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人生若只是草稿

       我们在生活的跑道上奔走疾驰,却轻易忽视与自己内心对话。直到有一天,猛然走到“半百”的岔路口,看看前途,回首来路,心中浮出无数个问号:我正努力做的事情真的令我满意吗?真的有意义吗?我得到了我25岁梦想得到的一切了吗?我的家庭幸福美满吗?……这些发端于中年的危机背后,其实是我们对人生的再度检视。如果人生只是一张草稿,自由的我可以左手拿橡皮右手握水笔,那么人到中年会作何打算?布罗伊尔、尼采如是说:

【布罗伊尔:人生就是在偶然之中寻找必然】
    平淡的生活期待色彩,就像静止的湖面渴望蜻蜓一点。布罗伊尔沿着父亲设计的生活奋斗拼搏,按部就班却也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外科医生,迎娶一位美丽贤惠的大家闺秀,拥有人人艳羡的身份和地位、家庭和财富,但是对生活无尽的失望以及对死亡强烈的恐惧却攫取着他的心。用他的话说,“生命就像是一场意外”,奋斗是自己的拼搏是自己的,但选择却不是自己的,一切如同履行既定程序一般,他陷入“文化无意识”的怪圈。他被生活所绑架,厌倦了眼前的人事,同时又丧失了对未来方向的控制感,他的内心在大口地喘着粗气,却又只能眼睁睁看着生命的沙漏在争分夺秒地蚕食自己。
    如果用心理动力学的观点来解释,布罗伊尔的“自我”无时无刻不在做困兽之斗,他要激情四溢的人生、要体验不同选择带来的快感,这样做既是出于对已逝年华的补偿,更是源于对“本真”的追寻——究竟我想要的是什么?我当下的生活意义何在?平淡无奇的家庭生活满足了我全部的欲望吗?——安娜•O的出现即是这种想法的客体化,为布罗伊尔继续审视自己的人生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但另一方面,他的“超我”手持道德的标尺正襟危坐,“义务”二字仿若选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铮铮发亮、寒气逼人,叫布罗伊尔怎能越雷池一步?更何况,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是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布罗伊尔又怎能用假想的人生去“剪切-粘贴”实实在在的人生呢?于是,充斥着幻想的场景在布罗伊尔的梦境中反复出现,刺激而讽刺。
    幸而,布罗伊尔的身边有弗洛伊德这个好学生,能为老师施展催眠术,使绝大部分被潜藏在无意识领域的想法得以集中爆发。离家出走背妻离子,千里迢迢众里寻她却遭遇背叛,目瞪口呆——他抽搐着啜泣着,但不肯停止催眠,因为新生的后果始料未及。从催眠中惊醒重回现实,布罗伊尔倍感欣慰,不仅验证了尼采的“恋母”猜想摆脱了“爱恋”的迷思,而且庆幸于什么都没发生一切都还来得及。“用意识去整合无意识”,布罗伊尔的人生看似像尘埃一般做着布朗运动,然而实际却是难以超越的完满归宿,至少与已在催眠中被验证过的人生幻想相比是如此。
    布罗伊尔是幸运的,他可以以催眠的方式体验神秘的未曾经历过的生活,那么尼采呢?

【尼采:人生的终点指向孤独】
    在片末,尼采哭了,那是不会轻易示人的泪水。他曾一度以为自己可以告别孤独,但却最终又深陷进孤独的漩涡。
    就像布罗伊尔所说,课堂哲学和生活运用原本就是两码事。尼采的哲学是犀利而悲悯的哲学,他痛斥社会道德与准则的流失,因为他看到了穷途末路的人类未来,这是连上帝也无法救赎的。他曾试图拯救一匹马,在被马无情地踹倒之后仍站起身对马以礼相待,我想这也是他对整个社会所持态度的一个隐喻:我帮你,因为我爱你。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哲学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周,鲍鹏山对他的评价是“眼极冷,心极热”,我觉得用这句来形容尼采也相当精准。他心底的热度如此炽烈而不加掩饰,以至于灼伤了周围常温的人群,人们视他为无法沟通难以理解的另类,他就像查拉图斯特拉一般被普罗大众当作奇异的独角兽逐出视野,一个人默默忍受孤独。但他,宁愿与孤独为邻,也从未妥协,因为他的心灵沐浴着神圣的“济世”之光。这是成长在精神家园的他,而人毕竟是生活在社会网络之中的人。离群索居、独来独往隔绝了他与社会的联系,减少了他与别人的正常交往;加之沿袭精神生活中的“高自尊”,他把自己的尊严高高悬置,神圣而不可侵犯,一旦对方有“进攻”倾向,他便拿起自我防御的盔甲予以反击——这一切理所当然地注定了人际交往中相互之间气场的冲撞。
    尼采对“权力”有着相当固执的理解,那就是他渴望掌握人生的主动权,他不愿接受催眠就是出于对“让渡权力”的恐惧,在他的爱情观里这样的逻辑同样适用。他希冀得到爱情的滋润,与莎乐美的相识相知是他人生中一段最美的邂逅,于是他在第一次约会时便激情澎湃地跪膝求婚,不料遭到断然回绝。对于这段感情的挫败,与其说是囿于他对莎乐美动机的错误理解,还不如说是当他心甘情愿开天辟地交出“主动权”而被拒之后受到重创难以重振旗鼓,就如同当面遭人掌掴一般颜面尽失无地自容。所以,直到最后,当布罗伊尔医生幸运地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方法找到了人生的平衡,与此戏剧般相对应的是,尼采孤独地踏上南下的列车,远赴无人识己的地方继续过着孤独的生活。所以,尽管尼采的孤独是文人式的孤独、伟大的孤独——他和庄子一样,也是一棵在人类精神家园孤独守望月亮的树;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的孤独又是苦行僧式、西西弗斯式迂腐的孤独,对“权力”的固着遮蔽了他对于“权力亦可流动”的见解(正如“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更何况与生命、与永恒的历史相比,“权力”又是一个多么短似惊鸿一瞥的东西啊!如果人生只是一张草稿,我真希望尼采可以绘出无数张更加灵动的图景。

         ***********************************************
    人生若只是草稿,我们便随时有机会修正它,但这个假设终究经不起事实的追问,我们也大可不必为此嗟叹,因为只要是不断审视的人生,都是值得一过的人生。

 2 ) 《当尼采哭泣》

本片改编自心理治疗畅销作家欧文‧亚隆的同名小说。 十九世纪末的维也纳,正逢四十不惑的医学大师布雷尔,突然接到一封意外的来信。寄信人竟然是社会名媛路·莎乐美(凯瑟琳·温妮克 Katheryn Winnick 饰)。虽然突然布雷尔犹豫过,但还是如约前往咖啡馆。莎乐美此番的目的是希望布雷尔能帮助她的亲密朋友——存在主义大师尼采,有一种刻苦铭心的“痛苦感”每天伴随着他。 为了医治根本不愿接受治疗的尼采,布雷尔唯有假意装成需要尼采的帮助。整整一个月,布雷尔和尼采在不同的场所进行着深入的交谈。于是,一场一场不知谁是病人,谁是医生的心理治疗就此展开……

 3 ) How to live otherwise or if it's possible at all

我们很难说清到底是医生勇敢还是尼采勇敢。他们通过不同的路径各自看清了人性,婚姻,爱情和欲望。在帮助对方的过程中也帮助他们认识了自己。人这一生看似漫长,但其实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我们选择的人生。除了在梦中,我们永远无法知道how it feels to live otherwise。无人阻止我们做尼采亦无人阻止我们选择幸福并相信我们选择的幸福。成就和幸福感是两回事而两者绝不矛盾。选择了绵延而悠长的幸福感我们就必须放弃无时无刻迸发的激情,而激情四溢的人生永远是危险和缺少幸福感的。选择在激情里埋葬和为幸福感献身都是需要勇气的。也许现代社会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等同是可悲的构建,但就像宗教,它绝不是偶然而是人类社会长期共同选择的结果。我们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但我们可以选择幸福并苦心经营,在为我们爱的人和事付出中终老一生。如果可以,我会选择做医生或者佛洛伊德,观察领悟纪录和研究别人的生活,虽然有时他们因为投入过深而痛苦绝望但他们终究不是尼采亦不会做尼采。但无疑,这个世界需要尼采。

 4 ) 风萧萧兮易水寒

看完《当尼采哭泣》,不能说看懂了全部,但还是蛮喜欢这部电影的。我比较喜欢这部电影的结尾,尼采和布雷尔医生经过一番相互的“治疗”,成为了交心的朋友;布雷尔邀请尼采去他家里做客,和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见见面,吃吃饭,尼采却决定告辞了。他是一个孤独的旅人,他要继续走他孤独的路,充满个性化的路。他也激发了布雷尔医生的一些东西,至少让布雷尔医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清新,他刺激了布雷尔医生去发现自己,去勇敢地反思自己的生活,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结尾的有趣在于,他们深深拥抱,但却要彼此分离。有点像庄子说的,相忘于江湖。
 
我对基督信仰也抱有类似的看法。基督教如果成为一些人懈怠和逃避现实的温床,那么它就太需要尼采这样的自由的灵魂了。把基督教拆掉,踩在脚下,让每个人去面对真正的生活,面对自己,不逃避责任。尼采,不就是一个牛虻吗?其实,据我所知,现在的一些神学家,都不是那么轻易地把尼采否定掉的。刘小枫写过《尼采的微言大义》,我没读过(我不大喜欢读刘小枫的概念横飞的学术著作),但基本揣摩是他并不是那么简单否定了尼采。
  
当尼采拥抱布雷尔医生,然后道别的时候,确实有那么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感觉。

 5 ) 《尼采哭泣时》:当卡门爱上埃斯卡米里奥

《尼采哭泣时》:当卡门爱上埃斯卡米里奥
               ■文。火神纪。

  需求;渴望;妄想;满足。
  人物真实;情节虚构。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大师的意淫以及对那个时代的窥私欲望。——火神纪。题记。

  卡门爱上霍塞,然后又爱上埃斯卡米里奥,以致最后死于霍塞的长剑之下。卡门之殇并不在于卡门,而在于霍塞。当我们依旧还深爱着的情人另投他人怀抱,如何经过那个暗淡的悲戚时光,也许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如同霍塞那样暴力,然而他们所有的绝望而伤痛却如出一辙。
  在适当的时候遇上适当的人,爱情就发生了;而在不适当的时候遇上不适当的人,也许,将要发生的只能是悲情了。卡门之死是死于爱情;而卡门之殇却永远地留给了霍塞。与其说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阿曼德·阿山特(Armand Assante)饰演的尼采与Ben Cross饰演的布雷尔医生两个人间的故事;不如说它所讲述的是两个同病相怜的霍塞一起度过了卡门离开后同样艰难的悲悯时光。
  当卡门爱上埃斯卡米里奥;然后离开。当霍塞遇上霍塞,故事的主角不再是卡门,也不再是埃斯卡米里奥,而是两个相互慰藉彼此关心的霍塞。这就是这部电影它给我们所讲述的故事了——两个霍塞间形而上的友情。

  每个人的爱情模式也许都不尽相同,但是从宏观角度上看,所有的爱情似乎都惊人地相似;尤其是那些伤感的爱情故事。当男人爱上女人的同时女人也爱上男人;这就是爱情了。如果这两者没有同步,这就是伤感的爱情故事了。当尼采爱上罗·莎乐美,莎乐美也为尼采而着迷;然而,这不是莎乐美的爱情模式。为什么拒绝尼采的求婚,不是因为她不爱他,而是她希望去了解,不愿意被征服。
  尼采也许并不需要去了解那么多的内情,在他看来,莎乐美曾经爱过他,然而现在她爱上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在这部电影里,尼采的哲学理伦以及留给后世的智慧都用不上了,他仅仅只是一个被卡门抛弃的霍塞,跟任何一个绝望的男人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孤独、走出孤独的渴望与尝试、失望;随之而来的常常会是绝望。在十九世纪的维也纳,浪漫之都的谈话疗法也许更接近于现代的心理治疗;那仅仅只是一个心理治疗的雏形。然而正是这个雏形拯救了尼采。

  布雷尔也有一个属于他的卡门;那个患有歇斯底里症的女病人安娜·O。“你永远是我生命里唯一的男人”,当一个女人向自己的医生坦露自己做过的那个梦,梦见自己与医生做爱,医生会不会都如同布雷尔一样欣喜若狂。布雷尔的这段情感似乎总是停留在梦里。安娜·O的梦,或者他自己的梦。
  与尼采的狂放不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布雷尔的小心谨慎与一成不变。然而,从心理上来说,他们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渴望爱,渴望被爱上,渴望拥有,渴望幸福。布雷尔也许是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他所渴望的一切其实他都已经拥有了;而安娜·O对他来说,也许是他那一成不变的乏味生活里唯一的宣泄之途。

  尼采医治布雷尔的灵魂,布雷尔医治尼采的身体;这被当成一个交易而开始了两个人形而上的交流。露天咖啡馆、公园的树荫下、湖边、萧瑟的墓地、炉火边的沙发,一场又一场关于爱情、肉欲、生命、自由、孤独、堕落的对话开始了。
  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看,导演也许只能算得上是中规中矩;但是从台词的文学性和哲理性来看,这也许是一部值得看上许多次的电影。在雷雨的背景声中、在午后阳光的轻风里或者在炉火烧开木材的噼啪声里,所有的那些争辩和谈论引用了多少名言警句。救治,或者相互搀扶着度过人生最阴霾的时光;我最亲爱的朋友,我想,尼采的眼泪是因为他不再感觉那么孤独而无助了。

  布雷尔的梦境掺杂着达利油画里的荒诞;弗洛伊德的存在也许正是这种荒诞所在的真实。坠落、棺材、死亡、性、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情人的身份置换、危机、湮没……等等这些所有在弗洛伊德著作里常见的意象都被搬上了这部电影的镜头之中。而布雷尔被弗洛伊德催眠了之后所经历的那场梦魇,也许是他内心深处对于幸福的最后抉择。
  爱和欲望也许并不是最真实可信的宣泄之路。布雷尔所渴望的是童年时代母亲的离逝,以及自己没有半点意外的人生轨迹可能有的偶然。尼采曾说:人生,我们竟究是在经历人生还是被人生经历,我们是否选择了我们的人生或者被人生选择而盲目地听从。安娜·O只是布雷尔对自己已经年介中年的最后守望,不再顺着自己应该有的轨迹继续走下去,自己选择的人生将会是什么样子。也许,或多或少,任何人都曾有这样的渴望。只是在一成不变的布雷尔身上,这样的欲望只能通过其它方式折射出来。

  我对这部电影印象最深的一幕并不是尼采哭泣时的那场对于孤独和友情的华丽演讲;而是他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弹钢琴。从现实陷入了沉思,然后回忆起莎乐美和他最美好的时光,最后彻底地陷入了疯狂。他爬上了钢琴之上,手臂在空气中挥舞,指挥着他妄想里的那个乐队。最初的安魂曲;安魂,却是安谁之魂。
  这是尼采妄想里最孤独的演奏。所有的悲情以及煽情加起来也许也不如这一幕如此感人。莎乐美就站在他的脚下,叫唤他;可是他什么也听不到。这是最疯狂的孤独,一个人,听着自己脑海里的声音而不闻身边的其它声响。也许,这一幕是所有对孤独写照最形象也最深入人心的;歌剧《卡门》穿插在这一组镜头之前,在我看来,从配乐到人物的动作表情以及那近乎歇斯底里的悲愤叫喊,这组镜头所透射出来的是那种足以刺痛人的孤独。

  卡门之殇。当卡门爱上了埃斯卡米里奥,霍塞又该如何呢。布雷尔与尼采似乎都在这段阴霾时光之后找到了自己的救赎之路。我记得布雷尔最后脸上那轻快而释然的表情,我也记得尼采那双通红的眼睛流下的那两行混浊的泪光。卡门之殇也许并不一定只能依靠血泪来清洗;比如布雷尔,比如尼采。
  这部电影至少开始让人思考。生命,我们仅有一次的生命;究竟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一切决定了我们之后的经历,还是我们真的把握着自己的轨迹而自主地经历着。我们是否继续延续我们从不曾活着的那种麻木的感觉。电影并不曾给我们最后的答案,尼采选择了自由之门,而布雷尔则选择了解脱与责任。
  生命的意义也许并不只有一种方式;我们没有办法去判断这两种选择最终的意义是否哪一种更符合自我的渴望。然后我们至少开始思索,这也许是这部电影在人文意义上最后的积极意愿了。

                 2008/01/28;丁亥年癸丑月丁卯日。五九第2天。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When Nietzsche Wept
  ■译名:当尼采哭泣
  ■导演:Pinchas Perry
  ■编剧:Pinchas Perry/Irvin D. Yalom
  ■主演:阿曼德·阿山特(Armand Assante)/Andreas Beckett/Ben Cross
  ■国家:美国
  ■语言:英语
  ■类型:剧情
  ■片长:105分钟
  ■发行:First Look Home Entertainment
  ■上映:2007年7月7日(以色列)

http://cyacz.blog.163.com/blog/static/982699200803152136561

 6 ) 关于生命中的幻象

关于生命中的幻象
——和尼采的哭泣有关又无关

        看完这部片子的感觉是,我总算,过完了青春期了。
        且听我慢慢道来
        
        生命中有的是幻象。当然,我不是个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一元二元三元四元等等世界的拯救者。所以,我所说的幻想,不是指窗外葱笼的南国景色,也不是指手上这杯美好的蜂蜜柚子茶。
        幻象,是和人有关的。
        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既然我们不生活在非洲丛林,又有多少人能都赤身裸体站在众人面前呢?所以,每个人都有伪装,这不是值得羞耻的事实,而是人生必须的衣装。只是,有些人穿得比较华丽,有些人穿得比较质朴,如此而已。当然,也有少部分并不生活在非洲从里却赞同裸体主义者的人(nudism),这里就不说他们了。
        
        幻象骗人,骗得很厉害。
        一个最孤傲最不可一世的人,就如同尼采,其实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也许软到无形。一个外表温顺的人,却可以害起人来无声无息,快速干净。当然,这不是绝对,我没有说所有恶人其实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只是想说,要是只看表面,是要不得的。是会上当受骗的。

        生活也有幻象,满是幻象。有些幻象是人造的,因为这些幻象是美丽的,我们需要它,于是我们把其捏造出来,然后自得于其中。这无毒无害,只要我们喜欢,造再多也没有关系。要命的是,有些幻象,丑陋的不得了,每个人都想要逃避的幻象,却是真实的。比如,终极的孤独和虚空。
        尼采在讲台上指手画脚,喊出上帝已死,似乎无惧于一切,无惧于孤独。但后来他还是说了“我想要有朋友,我不希望一个人死去,让我的尸体是因为发臭才让人循着臭味发现我。”

        于我,纵然,我还没有经历完全年轻的变化,波荡的激动,但是,那近在咫尺的安稳海滩,有时候也让我忍不住想到,自己的生命,有没有可能有一天,变成一个循环,一个死循环,一个没有开头也没有结果的时间流动。时间跟我开玩笑,让我不知今日究竟是今日还是昨日还是前日,然后再我的额头上刻上皱纹。噢,噩梦噩梦噩梦。
        尼采问,“现在,你闭上眼睛,如果有一个魔鬼告诉你,你现在所经历的生命,以前已经经历过了,而且你可以再经历一次甚至无数次,但其中不会再有新的东西,你生命中所有痛苦所有欢乐,所有不可言说的大事小事,会在你身上如数重演,同样的先后,同样的顺序,周而复始。无限。考虑你所采取的行动,每一个,都会无数次重演。那么那些所有未曾经历的生命,就会永远不再被经历,你还会采取同样的选择么?”
我不喜欢这个主意,雷尔不喜欢,于是他行动,想要冲破现实,并且不顾一切。
        我也曾经这样做过,那构成了我动荡的青春期的大部分主题。反叛一切。学校,家庭再加上自己。反叛者有时候是得救的,但是,那时的我并不能得救,因为我的反叛仅仅是基于盲目。如果我反叛了现实,却又不知何处可去,这种反叛,就是昆德拉所说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
        所以,当我看到催眠中的罗尔像青春期的我一样,盲目地想要走出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我着急了,心里面暗暗骂他是个傻医生,骂这导演怎么这么不开窍,直到后来发现仅仅是一个梦境,于是呼出一口气。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无比确定,自己终于走出了青春期。

生活真美好~Oh yeah ~

 短评

古来圣贤皆寂寞,像尼采这样的超体或许只有梵高这样的人才能与之对话,有的人注定死后方生。“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无家可眷,无妻可恋,无子可养,极致的孤独和无尽的梦魇常伴其右。恐惧、欲望、意识、自我、孤独、绝望......生命中有太多诞生悲剧的因素,于是我们敬仰先贤圣人,但正如片中的就医情节一般,病人求医,结果医生反而成了自己的病人,是不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道天然的凹坑呢,是不是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病人呢,灵魂或许只有美而无完,就像落入世俗的孩子,只能戴着镣铐舞蹈?【哔哩哔哩】

3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意淫之作。人物为真实,情节属虚构。急需补完尼采、布雷尔、弗洛伊德、瓦格纳、莎乐美、安娜欧之间的陈年八卦。按此电影逻辑,尼采岂不间接成了弗洛伊德的祖师爷?为了让观众增加代入感,电影里的尼采简直就是语录王,恨不能把其所有的思想精髓都做成干脆面,一次性倾销。梦境的展现稍嫌僵硬。

6分钟前
  • 水仙操
  • 还行

实在缺乏想象力,画面表现捉襟见肘。除了摘抄几句名言,根本无法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1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医生的表现过了些,不然就很完美了

15分钟前
  • 隗知
  • 推荐

If you're ever alone and even begin to think of her ,shout:"GO AWAY, I HATE U !!!" as loud as u can ! u pinch yourself as hard as u can!

20分钟前
  • Jenny
  • 推荐

我甚至不了解自己living die who cares我们更多地是与欲望本身相爱永恒的孤独莎乐美医生西格还有nicha 一本通俗小说w谈话治疗西格真的是那个弗洛伊德嘛🙉演莎乐美的姐姐真的好看梦境几段有趣,幻指挥那段依旧经典特喜欢最后眼泪的声音朋友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我们会有朋友,我们会形同陌路,这就是它应当的结果我们是两条船,各自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路线我们必须彼此成为陌生人,因为这是制约我们的律令祝旅途愉快有空还是看看原著吧,电影感觉省了好多

24分钟前
  • 不飞过海的海洋
  • 推荐

以“伪传记片”的形式,讲述自我的意识与回归。以及如何在伤害中发现救赎,与孤独、绝望的生命本质积极相处。诚如片中的尼采所言:我不能治好绝望,我只知道怎么去忍受它。/比起被欲望者,我们更多的是和欲望本身相爱。

29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只是,尼采还是疯了......

31分钟前
  • Ms. 团子❧
  • 力荐

太尼瑪難看了. 本是把尼采和里爾克迷得神魂顛倒的莎樂美, 看起來就是一個高級雞. 尼采更像個文藝男中年, 狂躁得毫無氣質; 還有那偶爾客串一下的弗洛伊德說著空洞的解析; 裏面穿插的直白到不能再直白的夢境更是吐槽無力...爛成這樣也是需要水平的.

32分钟前
  • 女尸
  • 较差

人都是孤獨的,不管你是誰。電影想要表現的東西太多,時間局限卻有點,如果看過書,就好很多了

37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把这些大牛人串联起来本就不易,更何况加上心理治疗的主线,欧文亚龙的才华高山仰止。电影关键词:谈话疗法、催眠、梦的解析、尼采、弗洛伊德、布雷尔、莎乐美电影故事精彩,梦的部分尤其画龙点睛,配乐尤其出色,更有那些隐隐的雷声象征,完美契合人物内心。 好想好想快点看到小说版。

38分钟前
  • 信电影得永生
  • 力荐

谈话疗法。很出色的一部电影,虽然产于零七年,有些噩梦中的效果并不像现在的心理电影做得那么真实,老练,稍微显得笨拙。不过,在影片里,医生与病人之间的转换,情节合理,对话深入人心,也透露了很多电影以外的东西。

40分钟前
  • 到臨
  • 力荐

We are more in love with desire than the desired. 不过好像尼采没说过这话。

43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推荐

尼采让那些伟大的论辩变得窘迫上帝的死让我们去更深的思考对爱和事物的痴迷痴迷后的颠覆崩溃最终已决裂而告终为所爱和事物而奔赴然而摆在面前的尽是一片失望拼命的让思绪往回拉停留在一个可能的原点醒来了才知道是一场迂回的催眠学会更加珍惜现在学会彼此关心和爱护他的思想太大大的每天都在颠覆我们彼此间存在的意义

44分钟前
  • ☂jackchen
  • 推荐

自欧文亚龙的同名小说改编,话说这小说编的人物就很离奇。不过这片不像07年拍的,倒像是37年拍的。细节处理太像爱德华医生了。

45分钟前
  • 裸踝
  • 推荐

太棒了,这演员,这剧本,这情节。最最喜欢的句子是:We both die, but at the right time. Have you lived? Or be lived? Your duty is a shade, it is a curtain you hide behind. I can't be "we"before i am an I.男主人的催眠之后,离开家庭,哭着说:This is my one life time life!

48分钟前
  • Yam
  • 力荐

来看看尼采吧。来当一个疯子说上帝死了吧。来反思自己吧批判自己吧。一个绝望孤独的灵魂只需要自己。他会爱,但不会被爱,因为他总是在伤害。

51分钟前
  • 猫苦艾。
  • 力荐

If your tears have a voice, what would they say?

53分钟前
  • 刘冰格
  • 力荐

这是一部关于自由,欲望,责任,爱和孤独的电影。“为了变得强大,你必须植根于虚无”。这虚无就是孤独,是布雷尔幼年逝母的孤独,是尼采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是商业社会人心渐远的孤独。孤独带来绝望,而欲望就是绝望最好的保护伞,欲望就是光明天使,是撒旦,她一身华丽,穿着爱的羽翼走来,诱惑着人们走进它幸福的国度,人们以为那就是自由,可却被他禁锢,丧失一切。而真正的自由必然是在孤独中撕毁欲望的面具后,找到自己生命责任之所在,能面对自身孤独的可怕。爱,也不再是孤独的逃避,而是孤独的分享和慰藉,平凡,琐碎,回归生活本来的样子。布雷尔最终回归了生活,他的眼泪和最后的自由正是他期望尼采所达到的,可尼采最终还是选择了孤独和哲学这条不归路。自由是永恒轮回中一次次相同而又心甘情愿的选择,他通往的是爱。

55分钟前
  • 小力子百合
  • 推荐

布雷尔+尼采+莎乐美+弗洛伊德+欧安娜会混合出什么效果?谈话疗法 移情和反移情 我们厌恶此生 却又不知去向哪里

56分钟前
  • 海蓝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