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

30集全

主演:李幼斌,何政军,张光北,童蕾,孙俪,战卫华,陆彭,张桐,由力,王全有,张笑君,梁林琳,杨联春,车晓彤,陈艺戈,江水,宗利群,张伟,陈旺林,袁满,张国荣,董祁明,王炎冰,蔡小龙,徐雷智,田勇,郭苏星,田春山,荣钦,柴孛志,赵中华,李江,张建祥,孟耿成,陈增祺,寒丰,袁乃旗,韩建平,常玉平,那志东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5

 剧照

亮剑 剧照 NO.1亮剑 剧照 NO.2亮剑 剧照 NO.3亮剑 剧照 NO.4亮剑 剧照 NO.5亮剑 剧照 NO.6亮剑 剧照 NO.13亮剑 剧照 NO.14亮剑 剧照 NO.15亮剑 剧照 NO.16亮剑 剧照 NO.17亮剑 剧照 NO.18亮剑 剧照 NO.19亮剑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亮剑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29师386旅独立团的团长李云龙(李幼斌 饰)是个敢想敢干,不按规矩办事的愣头青,他脾气火爆,性格直爽,在他的带领下,整个独立团也呈现出敢于拼杀的不要命劲头。在他面前,不可一世的坂田连队、山崎大队、山本部队接连败下阵来,李云龙名声大噪,却也因屡次犯规而遭贬斥。抗日战争时期,他与国军358团团长楚云飞(张光北 饰)惺惺相惜,却又不得不在徐蚌会战时一较高下,最终二人皆负重伤。养病期间,李云龙喜欢上善良可人的护士田雨(童蕾 饰),两个革命战友从此走到一起。在随后几十年的日子里,这对夫妻以及他们的亲人、战友共同经历着这个国家的沧桑巨变……  本片根据都梁的同名小说《亮剑》改编。索尼娅与公牛替嫁医女第一季一菇一世界007之黄金眼英语陈二狗的妖孽人生第二部渴望城市奥菲斯小姐解脱2017祸乱2023儿娃子皇家战士粤语版金鞋怪物之子新乌龙女校2:弗里顿的黄金的传奇宝石迷踪303幻影追凶1999莫扎特 歌剧《唐·乔万尼》(唐璜)24小时:再活一天人生百事盟军敢死队最可爱的人奥特银河格斗:新世代英雄并肩作战小证人动物界下半场歌舞伎町律师凛花异次元爱情故事富贵的球队富江2:另一张面孔外来媳妇本地郎2通缉英雄杜迦玛蒂:神话生死战役五岛医生诊疗所2004眼镜蛇第四季鬼计双雄骇人命案事件簿第六季玛雅蜜蜂历险记

 长篇影评

 1 ) 反感因为没拍全打一星的人

《亮剑》作为一部抗战剧,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已经是十分的优秀了,其中很多台词放在今天都是不过时的流行语,但我第一次上豆瓣看评分时,竟然只有8.6分左右。

现在已经9分了,确实高了不少,但是看到打一星的人我还是有些不能忍受。

你们用脑子想想可以吗?拍出后半部分能过审吗?铁定会被毙的部分为什么要拍出来?你们知道就光是前半部分剧组和公司就投了多少钱吗?拍出后半部分然后让毙了,怎么,你们负责众筹给剧组补亏缺吗?

 2 ) 《亮剑》:侧帽独行斜照里

看《亮剑》,首先是被它独特的影调吸引。抗日战争时期用青灰色调,冬日的荒原上隐隐有杀气;抗战胜利后用土黄色调,透着浓浓的怀旧气息。
然后便是被那个永远歪戴军帽、嘴上挂着狡黠微笑的李云龙征服。
都梁的剧本,主角总是特别有看头。《血色浪漫》看的是钟跃民,《亮剑》看的是李云龙。而导演张前在塑造人物上的功力也不容小觑。《和平年代》里的秦子雄,《背叛》里的宋一坤,在众多电视剧作品中也是不多见的。
李云龙是英雄,出身贫寒的平民英雄,所以他的所作所为容易引起观众共鸣。他身为八路军将领,却草莽之气未除。说话做事略带匪气,打仗从不按理出牌。他勇猛、有血性、嫉恶如仇,他满足了人们对英雄的想象和盼望。
李云龙又不仅仅是一介武夫。他表面上粗鲁,实际上不乏理智,他是明理的、富于正义感的。他虽然没有文化,可他身上有一种质朴的、农民式的智慧。他用这种智慧在战场上声东击西、以少胜多;在军营中鼓舞士气、统率千军万马;有时还用这种智慧在上司面前装傻充愣。
这样一来,李云龙的形象便不再单一,而是丰满并且有层次的。
为了突显李云龙的个性,编剧为他设置了一个朋友,一个对手。
朋友是赵刚。他和李云龙,一文一武、一静一动,性格完全相反,却志同道合,做了几十年的好兄弟。他们的冲突是性格上的冲突,他们的矛盾也是小小不然的矛盾。打了一辈子,每打一次感情却更深一层。
对手是楚云飞。他和李云龙棋逢对手、惺惺相惜。政见不同却有着心灵的默契。
在与赵刚的情谊中,与楚云飞的较量中,李云龙的形象被更明晰地映衬出来,故事也因此感情饱满并精彩好看。
全剧以展现李云龙的命运为主,但并不单凭一个李云龙打动观众。给我感动和震撼的居然全是那些无名英雄。骑兵连的奋勇杀敌、王喜奎的宁死不屈、小分队的自我牺牲几度让我落泪。这是《亮剑》的魅力,它的魅力在于壮烈,在于军人的胆识和骨气,在于充盈其中的英雄气,也就是剧中所说的“亮剑”精神。这精神通过小人物的事迹展现出来已经足够,剧中人反复用台词阐释反觉苍白累赘。

《亮剑》是一部英雄传奇,是一个英雄的成长史。它的叙事围绕李云龙展开,它的背景是战火纷飞的动乱年代。如何调和历史背景的浓淡,怎样处理个人命运和宏大背景在叙述上的矛盾,成了本剧叙事的主要问题。
既然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一个虚构的故事,就应该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淡化为背景,少用史笔,少用资料片。个人感觉,“彭德怀”形象的频频出现略显不当。正面描写左权的牺牲以及郑重其事用字幕叙述历史也十分突兀。因为该剧只是历史中一个虚化的片断和侧面,电视剧已经把那一段历史变成了李云龙性格和命运的容器,那就让历史彻彻底底地作为背景吧。
本剧叙事的成功在于把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写得高潮迭起,几乎每一集都有一个兴奋点或者催泪点。而遗憾在于,有些情节的设置没有意义,不能为故事发展、人物塑造服务,材料缺乏取舍;而且情节转换没有征兆,由炮火连天突然转为儿女情长,过渡得不够自然流畅。对李云龙个人经历的截取也有可商榷之处。建国后的部分若舍弃便全部舍弃,只表现战场上的英雄李云龙。何必让英雄陷入三角恋,何必让我们看到一个受伤的英雄、一个尚未在和平年代找到用武之地的英雄。
爱情戏不是不可写,而是应该让它溶入情节之中,为演绎主题服务,显然本剧并未做到。至于婚姻中武行出身的丈夫和追求浪漫的妻子的冲突,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已得到充分的展现,本剧自应避其锋芒。况且石光荣式的人物,有一个便够了。

在由文本转化为影像的演绎过程中,导演、演员等主创人员的作用至关重要,这就谈到本剧的表现手法。本剧很大篇幅都在描述战争的残酷,一味残酷则与艺术相去甚远。可喜的是,本剧由战争的残酷拍出壮士的惨烈,又由惨烈让观众体味到一份带着血腥味的浪漫。
片中固然不乏优美而有视觉冲击力的尽头,但美中不足的是导演对景别的处理。片中有太多的中近景以及脸部特写,极易使观众视觉疲劳。现在早已不是费力地盯着一台小电视的时代了,大屏幕使大场面在电视剧中屡屡出现,导演固守“中、近、特”的旧有理论不知何故。
关于镜头调度,该用反打短切的却用了摇移。即便用一个镜头一气呵成,也不应手提摄像机拍摄造成画面不稳。对于一部风格凝重、悲壮的电视剧,晃动镜头的过多运用也许是不合适的。
还有次要角色表演的低劣、剪辑的瑕疵,其实稍加用心便可避免,这多少反映了拍摄的浮躁。
拍摄的缺陷致使一些戏的气氛一定程度上是靠音乐烘托出来的。李海鹰没有让我失望。为本剧所作的配乐量不大,可段段精心。有低沉的大提琴、质朴的胡琴、嘹亮的军号,浪漫、大气,与发生在晋西北的这段往事非常契合。
至于表演,李幼斌对人物的把握十分准确,粗中有细,有一点狡猾,还有一点不怒自威。然而李云龙这个人物和李幼斌以往的表演路数大相径庭,他的表演在深沉时自能跌宕出层次,高昂时反而缺乏变化,都成了一个调调。这个人物的急躁使他在个别地方的表演也因急躁而乱了节奏。他合格地完成了这个角色,只是有些时候尚不如“丁伟”和“孔捷”来得自然。
何政军则是矜持的表演遭遇矜持的角色。赵刚这个人物不只是李云龙的配衬,单独来看也可自成一体。他身上那种知识分子的隐忍和一身正气与何政军的荧幕形象和气质恰好吻合。何政军虽不能算作顶尖级的男演员,但多年的摸爬滚打中练就的表演功力足以应对这个角色。

看《亮剑》,看的是军人的快意恩仇、英雄气概,看的是李云龙的洒脱不羁、从心所欲,看的是带着毛边也带着豪气的故事。都梁的作品在结构上或许不那么精巧、手法上也不那么圆熟,但它生动鲜活,让人耳目一新。若是哪天他的作品无懈可击、匠气十足了,都梁便不是这个都梁了,他的作品也不会再有今天的这份可爱了。
2005-09-25

 3 ) 曾经心中的硬汉

当时看真的很喜欢,李幼斌版的李云龙演出了大气和……匪气,额|||

不过现在再回头看,有些东西有些观点却与当时的感觉大相径庭了起来,不知道是自己心态的变化,还是这个时代的变迁,一些东西一些信息变得有些不合时宜了。不过在当时的那种环境气氛下,李云龙确实一直是一个剑走偏锋的人,不管是他对实习护士的爱慕,还是对后来未来老丈人的执着,我其实想说的是这样的人其实在真正的人事共处中并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可能编剧想把他刻画成一个对自己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罢,当时看的时候还觉得十分可乐,过后想想,其实又感觉可恨的。

 4 ) 《亮剑》电视剧的一些伏笔

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亮剑》一剧未尽原著全意,把结尾收在了论文答辩和授衔上。不过,电视剧还是为人物的最终命运埋下了不少伏笔,可以看出,并不是导演不想拍完。

李云龙是用楚云飞的赠枪自杀的,剧中没有此情节,但是对这一重要物品的经历描述详尽。李云龙与楚云飞初次见面得到此枪,后将之转送秀芹,秀芹被绑架,死于平安县,但枪被找了回来。李云龙躺在担架上,副团长把枪交到李手中,李端详片刻,未置一词,副团长开始说其他事情。后来李云龙于军事学院报道,不情愿地将此枪交出,被告知毕业时将原样归还。由此可见,十几年间,李云龙一直随身携带此枪,而相关台词仅一句,“你是说这个?这只是个纪念品。”表面的轻描淡写背后是李对此枪的珍视,到了决心自杀的时候,使用此枪是顺理成章。

张大彪在原著中死于金门,电视剧没有此战,但张大彪建国后就没有再出现。

李云龙在医院遇到想追求田雨的王副军长,发现此人为旧相识,在肃反运动中杀掉了李云龙的政委和两个营长,“看谁不顺眼谁就是AB团,杀人都杀红眼了”,李云龙幸免是因为“几位战友到死都没有乱咬”,尽管肃反被“纠正”了,但此人目前官职比李云龙都大。再看这两句:“啥是AB团我现在都搞不清楚。”“要是就此打住,我李云龙没得可说,怕就怕以后再来这么一场。”李云龙直来直去,不愿务虚,不翻旧账,这是他一贯性格,如果人人如此,当然不会再有这么一场了。

田墨轩和李云龙丁伟吃饭,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认为国家应该搁置意识形态争论,不用意识划分敌我,而是发展国家的正常关系,这才是中华民族的真正利益。这个安排非常巧妙,与几处情节有勾连。李云龙拍桌子反对老丈人,说他思想危险,“简直是反革命,要杀头的。”这里能看出李云龙敌我分明的意识是根深蒂固的,而且认同“思想危险”、“反革命”的说法,对于肃反的反思仅停留在“执行不力”的层面;田墨轩上一次出场是初见李云龙,当时便表明自己不屈于强权,再回到现在这段话,如果几年后有人让他改口,他定是宁死不屈;丁伟听了田老的话受益颇多,依此确定了自己的论文题目,他多次表明自己仅仅从国防观点讨论,不谈政治,这种想法有多危险可想而知。

冯楠初见赵刚二人都觉得认识对方,冯楠问其追求,赵刚答:“自由和尊严。”冯楠很高兴:“你首先是赵刚,然后才是共产党员。”又问:“如果自由和尊严受到了伤害,而你又无力改变现状,怎么办?”对曰:“反抗或死亡,有时,死亡也是一种反抗。”冯楠隐晦地表明对社会主义实验的担忧,赵刚说自己也没有结论。这可是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对话竟然是这样的。冯楠一共出现三次:这一次他和赵刚的的命运已经紧紧连在一起;第二次是调解李云龙夫妻问题;第三次是两对夫妻聚会,与田雨私谈,说赵刚听了对苏共二十大报告的汇报后精神受重创,不吃不喝,默默流泪,表示那么多老布尔什维克都死在自己人的刀下,“这可不是错误,这是在犯罪。”

山雨欲来。

我是小学看的电视剧,大学看的原著,最近把电视剧又看了一遍。看书的时候有一个疑问,书的重点既然是后半部分,那么为什么要叫“亮剑”这个名字?

 5 ) 萨苏:亮剑中的女性角色

亮剑中的女性角色
作者:萨苏

加入张白鹿这个人物,我以为是这种坚持的另一个表现。我不喜欢张白鹿这个人,大多数观众似乎也是,可是张白鹿出现在《亮剑》中的意义,我以为绝不是表演一场二女争夫那样简单。
看来还要写一个尾巴了,说说赵刚冯楠,田雨,还有张白鹿。
既然是补,就和《亮剑》本身的中心意义有些脱节,只想谈谈这部作品中的爱情。

影片中赵刚和冯楠的对话带有一丝超越现实的意味,我们应该感谢编导完整地保留了作者写下的这段对话 – 因为这里面暗示着两个人未来的命运。

看得出来,冯楠和田墨轩一样,对共产党有着自己的担心,他们都是革命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但应该说两个人是有所不同的。

田墨轩的思想更加锋锐。田墨轩或者他的朋友从来没有把自己和执政者放在一个群体中。看到田墨轩,我想起东吴的张昭。孙权一句“子布诸人各顾妻子”让张昭一千年翻不了身,但在魏使面前仗剑国门的,也是张昭,在孙权面前闭门不纳的,也是张昭。仅仅把张昭视为投降派未免太过简单。他们的抵触和不满代表着自己对一切统治者的蔑视。他们的人格和统治者是平等的,并不以参与国事为荣耀和感激。田墨轩们难免食古不化,在现实的政治面前无论胡子多长依旧幼稚。在一个太平岁月中,或许还有他们存在的空间,而在一个矛盾尖锐的时代,他们注定走进历史的阴影。原著中田墨轩在兴凯湖农场中的表现,展示的就是这种精神在末路中的光芒。田墨轩用自己最后的一点食物救了老K,然而根本不会平等看他。我们可以说田墨轩从思想上对人不平等,这是他的局限。然而,田墨轩就是田墨轩,他认定了的事情,你无法改变他田墨轩根本不屑改造。他的死,死于一种殉道的精神,这只不过是多少代殉道者们故事的一个轮回,而不在乎对象是谁。宁可肉体消亡,也不放弃精神的独立。你可以说他冥顽,却不得不承认他的坚定。田墨轩和布鲁诺不一样,但又有一样的地方 – 这在于他们都是孤独的斗士,都绝不向自己不接受的东西低头。

在你坚持的时候,谁知道后世怎样看你?田墨轩的不屑,不屑得有资格。

冯楠和田墨轩不同。田墨轩虽然接受了李云龙这个女婿,但从不把李视为和自己同一个圈子的一员,那不过是对女儿的投降。冯楠对赵刚的欣赏,意味着她要走进赵刚的世界了。

赵刚和冯楠的爱情开始得极为浪漫,是那种阴阳两极的相吸,奇异中又透着合理。赵刚和冯楠的相互吸引不是外在的内容。书中对冯楠的描述,显示冯不是美女,她的吸引力在于气质而不是相貌。同样,赵刚对冯楠的吸引,也在那种书生与杀伐共同形成的精神境界。

所以她有那样一段和赵刚的对话:

赵刚,我见过你。冯楠肯定地说,眼睛在凝视着赵刚。冯楠,我也是。我正在想,是什么地方……赵刚静静地望着她,做沉思状。你不用想了,那会白白耽误时间的。爱因斯坦说过时空也能多维存在,我想,咱们可能在另一个时空里见过,或是……梦中?冯楠的声音幽幽的,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有可能。赵刚赞同道,佛教认为人有六轮之回,人死后过奈何桥时被灌了迷魂汤,把前世忘得精光,但也有个别被漏过的,这种人能清楚地记得前世,有可能咱们前世见过,又凑巧都躲过了迷魂汤。

冯楠笑了,笑得很灿烂。赵刚也笑了,笑得很温和。

影片中,这一段表现了原作的精彩。随后,冯楠问了两个奇怪的问题 –第一个,“一个青年学生投身革命二十年,出生入死,百战沙场。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个渊博的学者,多了一个杀戮无数的将军,请问,你在追求什么?为了什么?”,第二个, “有一天,自由和尊严受到伤害,受到挑战,而你又无力改变现状,那时你会面临着一种选择,你将选择什么呢?反抗或死亡,有时,死亡也是一种反抗。”

进入恋爱中的两个人,究竟为什么谈起了这样现实甚至有些残酷的问题呢?

这第一个问题,我的理解,是冯楠对赵刚的最后探寻,赵刚的回答是“我追求一种完善的、合理的、充满人性的社会制度,为了自由和尊严。”此言一出,我想冯楠对赵刚最后的一丝疑虑也已经消失。

从这段话她明白,赵刚的路,是一个理性选择而不是盲目尊崇的结果。黄埔军校门前,曾有这样一副对联 – “升官发财请往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其实,无论哪个党派,都有人怀着同样的理想,他们信仰某个主义,是因为相信这个主义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理想。孙中山如是,赵刚也如是。

这是冯楠和赵刚可以共鸣的地方。冯楠大约也有过疑虑,假如赵刚仅仅是某个主义的狂热信奉者,她还能够让自己爱上这个人么?

我的看法,冯楠的性格象是凌霄花,她在感情上更愿把赵刚视作橡树,所以她很希望这棵橡树能够让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

第二个问题,有人认为冯楠具备了未卜先知的能力。其实这未免夸大。我想,这是冯楠对于自己未来命运的一个预测。字里行间,我可以看出的,是两个字 – “党人”。自古,“党人”有好下场的极少,而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历史上正是若干“党人”终生困扰的问题。比如苏轼,他是“旧党”,但始终无法从良心上去否定“新党”的一切。而赵刚正是一个“党人”。一个新的政权建立了,建立它的人从历史上看,无一没有面临抉择的关头,即使一次选择可能侥幸过关,也肯定有第二次等待。赵刚他们不可能例外。于是,冯楠问他:“你将选择什么呢?”

赵刚的回答分成了两个部分,对付出代价的了然,和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心,如果没有前半部分,那就不是赵刚了,如果没有后半部分,赵刚就没有选择过自己信奉的那个主义。此言一出,冯楠心中,对自己的命运当已经了然 – 她此生会是一个十二月党人的妻子。

电视剧中的这段对话,总要结合书中赵刚冯楠的最后时刻,才能看出那悲剧的宿命。

小说中是这样写的:
冯楠露出凄楚的笑容道:“性格即命运。我没有能力改变你,惟一能做到的是,始终伴陪你直至死亡。”赵刚痛苦地流下眼泪:“你这样做毫无意义,这是有意让我的良心负债,为什么不给我一些自由的空间?给我一些选择的权力?”“赵刚,你知道俄国的十二月党人吗?”“当然知道,那也是一群充满理想主义的革命者。”“我在想俄国的十二月党人,在想他们的妻子,那可真是一群高贵的女性。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被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的妻子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和丈夫断绝关系,继续留在彼得当贵族。要么被剥夺贵族身份,伴陪他们的丈夫去西伯利亚服苦役。这些高贵的、柔弱的女性表现出极大的勇气,毅然选择了后者。陀思妥也夫斯基都感动得流泪了,他说:她们抛弃了一切贵族身份、财富、社交和家人,为了崇高的道德义举,为了争取自由而牲了一切。无辜的她们在漫长的二十五年里,经受了她们‘罪犯丈夫’所经受的一切……你看,一百多年过去了,在人们心中,那些英勇的十二月党人反而不如他们妻子的历史形象完美。十二月党人的妻子,成了一个群体,成了一种英雄主义的象征,历史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些伟大的女性。你知道,这个世界上假如没有了你,我活着便没有任何意义,思想的孤独和对你的怀念同样也会杀死我,还记得吗?当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什么叫一见钟情。那时我就想,感谢上苍,这个男人是上苍恩赐于我的。”。。。他拍拍冯楠的后背,轻轻说道:“喂:十二月党人该上路了,黎明可是上路的好时候。”冯楠此时已泪飞如雨,她猛地抱住赵刚痛哭道:“赵刚啊,我害怕,这是我的一块心病,我只怕当咱们的肉体消失后,灵魂也会飘散,没有了你,我太孤独了。”赵刚微笑道:“你放心,我会紧紧地抓住你,想跑都跑不掉。”冯楠擦去眼泪,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真的?你可要说话算数,让我放心。”她轻轻扶起赵刚说:“走好,我亲爱的十二月党人,咱们就要去风雪茫茫的西伯利亚了……

冯楠,最终是水的女儿,赋予水刚烈的气质,是水的女儿的杰作。然而,水就是水,至刚之水,亦无奈温柔。

田雨又和冯楠不同,电视剧我以为没有充分表现出田雨的气质。

表面上看,无论相貌还是脾气,田雨更应该象水。然而,田雨的内心世界,却显示出火的绚烂。小说对她性格的刻画我以为更接近于其父亲田墨轩。田雨不是很理性的人,她外在的温柔和内心的坚强浑然一体。那种固执,不识时务和无所畏惧,都是田墨轩的遗传。她最后的入狱和把手腕割成“孩子的嘴”一样的结局,应该说和李云龙的关系并不大,而是她性格的体现。外柔内刚,田雨所展现的,是典型中国女性的性格特点,只不过她的表现更为强烈而已。

有一种看法认为田雨和李云龙的结合有牵强和强迫的性质。然而,田雨对爱情的看法,可以证明她对李云龙的感情,更多地是符合自己的爱情观的。田雨在和她母亲沈丹虹的对话中,曾经这样写过自己的看法:“不错,不趋炎附势。正直、清高,有学者的儒雅、敏锐的判断力,这些当然很好。可……怎么说呢?这些优点太中性了,男人身上可以有,女人身上也可以有。我喜欢的是,只能是男人身上存在的优点而女人身上不可能存在的,那就是有尊严、有血性、有英雄气概,勇敢顽强的性格,这才算是男人,和这样的男人相处才有安全感,才能显出自己作为女人的阴柔之美。”

一句“我喜欢的是,只能是男人身上存在的优点而女人身上不可能存在的”,会让多少男人羞惭呢?

不过,为男人所欣赏的女性,是不是也正因为具有那种男人不可能具备的优点呢?

可以说,影片中张白鹿那种为了李云龙的痴迷,更符合田雨的性格。

张白鹿,这个形象很难评价。

大多数观众不喜欢这个添加进去的人物。她的高傲孤芳自赏,她对好友不讲道义的夺爱,她的缺乏道德感,等等,一切的一切,都难以让人欣赏。同时,从我个人而言,张白鹿的扮相,也不是很能吸引男人的那一种,她的美让人感觉缺乏信任,也缺乏深层的吸引力。

然而,我不认为导演增加一个张白鹿,仅仅是为了表现二女争夫。

看着电视中张白鹿远去的背影,忽然感到一种痛苦。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桀骜不驯,对于爱情与性如此随意的女子,在随后岁月中不可避免的悲惨命运。任何一场运动中,张白鹿都是最典型的被打击者。

张白鹿与李云龙或者田雨或者赵刚都不一样。赵刚他们,可以等到天亮,他们是历史剧中的悲剧角色,是我们灵魂的拷问者。

张白鹿不同。她是难以得到平反的。

她是传统目光中的“破鞋”,是革命中鄙夷的道德沦丧者。

就象同性恋者一样。

我们看不惯,就是打倒的理由么?

看《亮剑》这部片子,曾记得听到张有这样一句台词。她说:“只有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无法控制。”

奇怪的是,重新来看的时候,却找不到她是在哪段情节中说出这段台词的了,这段话,神秘地消失了,虽然我看的是同一张牒。

或许因为这句话,让我看张白鹿的背影,增添了许多敬意。

 6 ) 二营长 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

故事内容是讲述优秀将领李云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他任八路军某独立团团长率部在晋西北英勇抗击日寇开始,直到他在1955年授予将军为止。"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句话就是李云龙,这位"战神"式将军的一生写照 。电视剧只拍到李云龙解放后授少将军衔,小说后半部金门炮战、李云龙自杀等都没有拍 。

看了简介,原来李云龙后来自杀了。震惊!还好没有拍,不然小时候一定会哭死的。觉得李云龙是真的是个很不错的人,有些粗鲁,有些大喇叭,有些实诚!除了睡觉打呼噜外……

影响深刻的有一段?就是兄弟们谈起李云龙的呼噜声,还以为外面鬼子攻进来了,后来没有呼噜声还睡不着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然而现在的亮剑,已经变成了b站鬼畜区的素材……

不管怎么说,还是一部经典

 短评

不想说我爸有多爱这部剧,又转到台有它必看,抗日剧我也最爱这部。每个人物都很可爱,但是并没有脸谱化,人物形象很丰满,剧情没有抗日神剧化,很真实,百看不厌。唯一可惜的是为了避讳,原小说后半部分文革没有拍出来,可怜的老李老赵几乎无一幸免。

4分钟前
  • 雨果
  • 力荐

本来军旅题材是很难看的,这部却很不错,情节也有趣。

6分钟前
  • süden
  • 力荐

这才是抗战片该有的剧情,目前任何抗战片都无法超越亮剑,可惜的是抗战胜利了,最终李云龙没得善终,恨死文化大革命恨死四人帮。

8分钟前
  • 丑小鸭cxy
  • 推荐

小时候总埋怨电视剧没种,不敢把原著中惨烈的wg大结局拍出来。重看发现其实编剧暗渡陈仓,结局都暗含在最后几集的人物对话中了。人物的性格是命运的隐喻。从前只爱看战场厮杀,现在越发觉出进度条杀手们对话的客观和深刻来。尊重对手是英雄的气度,盲目自负是懦夫的新衣。某些抗日剧好好反思吧。

9分钟前
  • 木由
  • 力荐

这个电视剧里的和尚(张桐)就是帅气啊,梦中情人类型。

14分钟前
  • 环境卫士小飞熊
  • 力荐

得看书才行,悲剧改编成喜剧,是对英雄的不敬,所以只能给一星

16分钟前
  • 8000LL
  • 很差

很好看,李云龙爆粗口竟然意外的可爱?( • ̀ω•́ )✧

18分钟前
  • amelin
  • 力荐

很好看的战争电视剧,李幼斌演得太棒啦!我老公百看不厌啊,只要看到电视台在播必看😊

23分钟前
  • 婷婷爱八卦
  • 力荐

亮剑常看常新鬼子越看越贱

24分钟前
  • 五道口口主
  • 力荐

太他妈好看了!

29分钟前
  • 小爱
  • 力荐

李幼斌把李云龙演活了!绝了!

32分钟前
  • 大思级
  • 力荐

那年我攻下一座城,却没救下心爱的人。——CloudDragon·Lee

37分钟前
  • 爱猪蹄的土木狗
  • 力荐

居然忘记添加了,非常男人的剧。遗憾是和原著的统一性有很大问题,有些题材搬上银幕后,主创人员难免有些投鼠忌器,老李和老赵的悲情结局在电视剧版本中完全消失。

38分钟前
  • 苇间疯
  • 推荐

同名小说改编,好剧啊。

42分钟前
  • 豆友2790706
  • 力荐

这个我姥爷超级爱看……

46分钟前
  • 今天小熊不吃糖
  • 推荐

无师自通的战神————老李

51分钟前
  • Da美丽的忽忽妞
  • 力荐

狭路相逢勇者胜 我能说李幼斌当年灰头土脸的形象 让我觉得楚云飞好帅吗

52分钟前
  • 甜椒Oli
  • 力荐

我他娘的意大利炮呢。亮剑非常精彩。

54分钟前
  • 顾盼
  • 力荐

非常非常好看。

56分钟前
  • funny_vee
  • 力荐

无数次想起被我爸看亮剑支配的恐惧,只要电视演,无论哪个台,无论是不是刚看完,我爸必然再来一遍,重复了八百六十遍了~不过确实好看,和尚死的时候真难受啊

57分钟前
  • 尹天雪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