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去了外星球

HD

主演:罗四维

类型:电影地区:华语语言:普通话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儿子去了外星球 剧照 NO.1我儿子去了外星球 剧照 NO.2我儿子去了外星球 剧照 NO.3我儿子去了外星球 剧照 NO.4我儿子去了外星球 剧照 NO.5我儿子去了外星球 剧照 NO.6我儿子去了外星球 剧照 NO.13我儿子去了外星球 剧照 NO.14我儿子去了外星球 剧照 NO.15我儿子去了外星球 剧照 NO.16我儿子去了外星球 剧照 NO.17我儿子去了外星球 剧照 NO.18我儿子去了外星球 剧照 NO.19我儿子去了外星球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当外星人遇上皮影戏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原创: 林赞 林赞说 1周前

【 我儿子去了外星球 】

导演: 张小鲨

编剧:张小鲨

语言: 武汉方言

类型: 科幻 / CULT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片长:105min

农民陈立根在村口捡到一具不知真假的外星人尸体,他认为尸体跟自己失踪的儿子有关,为了找回儿子,他开始守护尸体。

看完《我儿子去了外星球》这部影片,第一感觉很有意思,很惊喜,展现了外星人背景下整个社会的浮世绘。逐渐去思考问题的时候,一方面伪纪录片手法的使用、皮影戏的穿插,另一方面甚至还有情景再现等情节,用评论来说就是很“土味赛博朋克”、很“CULT”。

本片入围FIRST电影展产业场、长江青年影展展映,前几日也获得了洛杉矶华语电影节独立精神奖,这部佳作也即将于12月2日在爱奇艺与大家见面。以下为专访文字整理:

1

科幻下的浮世绘

Q

《我儿子去了外星球》,从题目中看是一部相对科幻的影片,但从整部影片观感上来说更具现实意义,并没有特别强调科幻感,反而借壳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浮世绘,您是如何构思并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的?

张小鲨:因为我自己是看碟机长大的,算得上是一个超级影迷,我喜欢的电影太杂太多,但是科幻电影一直是我的最爱,《E.T.外星人》《异形》《终结者2》这种电影对我的影响很大,但我觉得在中国,无论你有多大投资,我们可能暂时无法制作好的科幻片,就算我们有刘慈欣,但我们也不一定能在影像上有很好的展现,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我对未来中国将要产出的几部科幻片很担心也很期待。

可是,我又想拍科幻片,因此我根据民间新闻改编,用了自嘲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当下社会现实的故事,科幻成为了这部片的一个外衣,对现实观察的思考才是它的第一诉求,如果刻意强调科幻感可能是一个错误的方向,那需要另外一种呈现方式,我目前的创作资源可能做不到。

所以我在创意和剧本方向上一直在平衡这两种类型的搭配,试图想要达到让观众相信“外星人不只美国有,中国也应该有”的目的,也想要表达我观察到的社会浮世绘。

导演张小鲨

Q

影片有科幻、悬疑、恐怖等诸多元素,但剧情核心又是父子情感,您最想突出什么?

张小鲨:我是一个影迷,因此这部片无意识中会有很多类型的元素混搭,有的多有的少。

因为是处女作,又想要的太多,因此我很“鸡贼”的用这个故事创意承载了我的各种类型欲望(哈哈哈)。

父子情感是主题,我觉得当今的年轻人都跟父母活在两个世界,我们背井离乡漂泊在外,在父母眼里跟去了外星球没有区别。

但原本我想讲的不仅只有这些,我最想讲的关于“故乡在遗失”的主题,但全部被我剪掉了,那是一段将近十分钟的对话,我觉得太啰嗦太说教,会破坏掉观众的观影乐趣,比起表达欲望,观众能轻松有趣的观影是我更希望看到的,至于看完之后有没有回想,那就请各位哈姆雷特各自服用想要的“鸡汤”了。

Q

整部影片采用伪纪录片的方法进行拍摄,让人有很强的临场感,甚至在前半部分隐约有一定的恐怖氛围,您是如何想到要用伪纪录片的形式拍摄这部影片?

张小鲨:第一个,伪记录一直我是非常喜欢的一种影像表达方式,但伪记录用在恐怖片较多,我自己觉得伪记录也很适合用在一些荒诞的喜剧故事里,比如《波拉特》就用的非常好。最近的桌面电影《网络迷踪》,我认为是伪记录的巅峰之作,这些影像方式在过去是不存在的,只会在现今出现,我觉得很有意思。

第二个,因为我选材了外星人这个故事,但这个故事实在太匪夷所思,我想让观众能更加相信和代入这个故事,所以我用了伪记录这种“看上去好像很真实”的创作手法来展现。

第三个,就是省钱啦,因为这是我的处女作,我的资源有限,我的演员和剧组人员可能都不是最专业的,我自己也会犯错,拍摄周期也只有16天,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的完成拍摄,包括硬盘损毁的设定其实也是为了在后期剪辑时,如果遇到因为不专业和意外造成的穿帮素材,剪辑就留有很多余地,这是一个实验的做法,但能规避掉很多问题,损毁效果无形中成为了一种剪辑手法,这也是我在写剧本的时候就已经设定好了的。

比起伪记录电影,我更希望观众的观感有CULT片和反类型的感觉,我是看影碟长大的一代,我自己为我的电影类型定义为——碟机笑片。

2

当外星人遇上皮影戏

Q

影片中除了伪纪录片的拍摄方法,还有皮影戏的穿插,并没有用科幻电影常用的特效,从开头到结尾,有衔接的展现,您对于影片中的皮影戏部分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张小鲨:我一直想把皮影形式用在电影里,而这部电影又需要很多穿插说明,原本这些说明是用文字展现,但我觉得太无聊了,因此我选择了皮影来“穿插”,来丰富观影感。

Q

皮影戏也使用在了幻想部分,最后父亲与儿子在太空船与儿子相遇并对话的皮影戏部分,所花费的时间是不是稍微有点长?看的时候会稍微有点累,是因为自身构想在拍摄过程中达不到的不得已而为之,还是自身构想就要这样拍的呢?

张小鲨:在这里我先向观众道个歉,这里确实是整个影片的硬伤。

本来皮影只作为一种穿针引线以及剧情解释来使用的,最长的父子相会那一段其实已经花了很大的功夫以及最多的钱拍出来了,但无奈我在特效制作上缺乏经验,而且选错了特效指导,最后造成了毁灭性伤害,最终我只能选择皮影的方式把幻想的部分呈现出来。

如果非要做特效,那将要花更多的钱,我没有预算,我现在是工业底端的青年导演,也没有更好的资源去找好的特效人员,我曾经为此几个月辗转难眠,最后被迫选择了皮影的方式来呈现这一段。

皮影唱作的内容也有很多不准确,让人觉得重复,也是因为唱作皮影的老艺人年纪都较大,难以理解我的需求,而我也不太会皮影的写作,皮影部分的写作是一个80岁的皮影艺人创作的,他有很多自己的理解,我觉得我也应该尊重他们的创作,就很少去修改他的台本。

我去世的外公是唱皮影的,我受他影响很多,可能冥冥之中需要这一段吧,虽然别人会觉得长,但我自己是喜欢的,皮影这种艺术形式就是这样一个感觉。

因为前面的剪辑和节奏其实一直都很快,既然因为失误做不到高潮迭起,那我反过来想,这里慢下来也许挺好的,我觉得既反类型又很文艺。

3

再现的现实很不同

Q

很有意思的是,影片主要情节有硬盘损坏后又添加了情景再现的部分,这个部分也很有意思,可以分享一下情景再现的创作构思和意图吗?

张小鲨:我不知道情景再现在国外电视节目里有没有,但我们经常在国内的一些新闻节目里看到,我一直觉得这种“情景再现”的形式特别独特,在我的审美体系里,“情景再现”特别滑稽,因此我用在了影片里。

还有一个原因是,片中这两人的对话太过单薄无聊,我必须在影像上去做丰富,让观众不至于那么无聊。

而在情节设定上,因为硬盘损毁导致素材无法重现,所以我们必须要用情景再现来做“补充,这样就显得更加伪记录嘛。(哈哈哈)

Q

仔细去看情景再现的部分,“瘾君子”的住所中菩萨的位置在情景再现与现实中的位置不同,现实中是端坐着的,而情景再现部分则是倒下去的,这个细节有什么您自己的想法在其中吗?

张小鲨:这个就是刻意为之,既然是情景再现,那肯定是两个记者后来找“演员”去拍摄的嘛,“案发现场”肯定多少有点被破坏掉,如果有细心的观众,他们还能发现第二段情景再现有很多穿帮镜头,比如话筒穿帮,灯光穿帮,这都是有意为之的,来增加戏谑和“情景再现”的荒诞感。

4

歌曲反差展现生活悲喜

Q

影片中的音乐运用很富有意味,尤其是在检查外星人尸体的时候选择了《2001太空漫游》中的音乐《Blue Danube (Reprise)》,为什么会选择这首音乐?

张小鲨:《2001太空漫游》当然是因为库布里克啦!但用在这部电影里却是一种反差萌,我作为一个小粉丝,用了一种自嘲的方式致敬啦!(啊哈哈哈哈)

Q

另外还有一首邓丽君的《小城故事》也在影片中多次使用,从疯母亲马小凤口中唱出,和整部影片所展现的现实其实偏差挺大的,您为什么会选择让疯母亲唱出来这首曲子?整体运用有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味?

张小鲨:我们父母那一代基本都是邓丽君的粉丝,我是80后,小时候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能听到这邓丽君,我在写剧本时,想要让片中的母亲一直唱歌,因此我就选择了这首《小城故事》,她唱这首歌就像在唱给自己儿子听,也是对她自己的一种情感安慰。

同时,这首歌是有一些空间和主题呼应的,我选景的这个地方是长江中心的一个孤岛,是一个荒废的村子,而它的江对面却是市中心。

这个空间很有代表性,特别像发展中的中国,我们一面是拆掉的农村和旧城,一面是建设中的新城,人们在这种“小城故事”中营生、相爱、分离、死亡,有很强烈的悲痛感,片子的原名叫《E.T.悲伤乐园》。

贾樟柯的电影和我自己对现实的观察给了我一些很重的感悟,但我选择了一种有趣和荒诞的形式来表达这些。

5

演员与展望

Q

演员的表演为什么有时候有出戏感?

张小鲨:我的演员都是本地的一些栏目剧演员,他们没学过表演,演起戏来甚至不接戏,但平常他们都有在一些外来的电视剧组做群众和特约演员。

我很早接触过他们,觉得他们有一种奇怪的属于自己的表演系统,而且出奇的相似,我自己叫他们这种表演为“野生表演”,这个表演系统特别适合这部电影的气质,会有一种假假的荒诞感,我自己在他们的表演里能感受到很多我自己审美的趣味,当然,也有很多观众朋友不喜欢这种表演啦。

Q

《我儿子去了外星球》是一部软科幻作品,您未来是否还是想要拍摄一部纯科幻的作品?

张小鲨:当然想啊,但我觉得我现在没有资源和条件去拍硬科幻,接下来,我可能还要拍一部类似的迷影电影,会慢慢去做一些能掌控的特效,需要慢慢来。

 2 ) 科幻外皮下的基层生活特写

超出预期的好,导演有点坏太会玩了。虽然是电影却以伪纪录片的方式拍摄,以时而晃动时而情景再现的电视栏目表现手法又进一步迷惑了观众的眼睛,造成我们在看一起发生在生活边的闹剧既视感。然而一直贯穿始终的外星人梗又给这个荒诞的故事添了几分科幻的迷离感,在这一锅大乱炖中,却让我看到到了久违的乡土味的人情故事。

故事从一个“外星人”单挑四五个壮汉的视频开始,在记者的镜头下,导演讲述了一个围绕着外星人而引发的基层(用基层而不是底层,是因为个人非常讨厌底层这个带有色彩的称呼。)生活小品故事。

陈立根一个失独老人、顽强的钉子户,带着他疯癫的妻子死守外星人的尸体、一座没有客人的农家乐、还有一个盼着儿子能被外星人放回来的荒谬想法。这个顽固的人物对生活发起的挑战就像唐吉可德,令人发笑又心疼。

围绕着陈立根引发了诸多令人发笑的情节,cosplay外星人是为了训练狗习惯外星人的样子,学“外星语言”是为了跟外星人更好的交流让他们放了自己的儿子,中间穿插的几个“武斗”开发商情节也是令人忍俊不禁。

而透过这个倔强如老驴的农民老头,看到了被领导压榨的小记者、上有老下有小的开发商工作人员、在毒品或者是执念中迷失的流浪汉。每一个小人物上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令人着迷。

从《我的儿子去了外星球》这部片中可以看到,一个父亲对逝去儿子深沉的爱与怀念,还有城市对乡土的侵略带来的无从归属感。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看的电影,虽然带有生涩感,但这105分钟值得花。

 3 ) 笑闹过后的一腔荒凉

《我儿子去了外星球》这片子是自己在家看的,整体观影体验就是沉浸其中,引人深思。

在我眼里,这部片子讲了两个字“守”和“寻”。片子从一个外星人打人视频开始,陈立根为了找儿子,斗开发商、供流浪汉,引发了一系列荒诞不经的故事。伪纪录片的拍摄方式,让人很容易被带入其中,在为数不多的小人物中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陈立根——一个看起来又傻又倔的乡下老头子。因为流浪汉的一席话相信外星人能救儿子,为此他不惜掏空家底,无视开发商的威逼利诱,他小丑式的做法背后是对寻回失踪儿子的执念。全片他没有说过一句“爱”,但在他的言行之中却表达出了中国式父爱的深沉。

王小如——这个小记者想必是能引起最多人共鸣的角色了,工作尽心负责,但被领导随意修改素材压榨,不正是每个初入职场的人都有过的经历么?

房产开发商——谢天谢地,导演没有把他们塑造成穷凶极恶的资本走狗。在这片子里,几个房产开发商人员为了让陈立根搬走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贡献了不少的笑料,而且通过他们的只言片语中也能一窥这群人的生活,只能说求生不易。

流浪汉——一开始对中国人物撒谎向陈立根骗钱吸du时真是恨透了他,但在结尾处他对外星人的狂热,谁又能说他不是真的是外星人的受害者呢?

这部片子就是一部众生相,在这里能看到各式各样荒诞不羁的人物,看时捧腹大笑但一探究到深层次的原由却不禁让人心生怜悯。虽然这片子还有诸多的不足,但还是值得一看的,另外张小鲨导演的未来还是很令人期待的。

 4 ) 这场荒诞的闹剧背后,是父亲对儿子无尽的爱。

「本文有多处剧透,请看完全片后再浏览。」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不管他的行为多么的不切实际,还是他固执的驻守坚持,最终的原因都可以归结在情感上。儿子生死未卜,开发商给了很好的条件,但陈立根却一直不搬家,相信陌生人说的话,儿子是被外星人抓走了。对于陈立根来说,他做的这一切,都是希望儿子能平安回来,都是他对儿子无尽的爱,但这也不可避免的注定这会是一场荒诞闹剧。

从故事脉络上看,影片是个央视情感法制栏目故事,但导演把影片做得挺反类型,以女记者和摄影介入老陈生活拍摄,他们的所见所闻,拍到的东西为主线,运用伪纪录片,皮影戏,监控等形式,把这个故事拍的创意十足,把那种介于现实与虚构的模糊感拍出来了。外星人的有和没有,在影片给出的结果推翻又重新建立之后,是本片带来的最大悬念。

如果说最开始陈立根相信并假扮外星人是个封闭的事件线,那么女记者和摄影的闯入,则无疑给事件本身带来更客观的视角,也透过他们揭露出老陈不知道的事件侧面,比如那个跟老陈说见过外星人的人,其实是个瘾君子,是模具场的工人,是为了骗老陈的钱,这些线索都是通过女记者和摄影装的摄像头拍出来的素材,才他们被知道并最终告诉老陈的。

在观影的时候一直好奇为什么片子中有多处划痕和绿屏,但在结尾处皮影戏部分提到了硬盘损毁,才使得前面的出戏变得合理。尽管这样的处理能最大程度使得片子变得客观,但其实并不高明,这算是强加进来的设定,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叙事中来,既硬盘不损毁也是成立的。对比《中邪》中前半段视频完好,后面镜头摔了下,视频有划痕就显得高明。

影片问题在于素材所呈现的形式太过花哨,没有完全为主线剧情服务,造成一定的观影门槛,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为之诟病。特别是结尾的那段皮影戏太长,还有硬盘损毁又给拍出来了,还有片中的情景再现,造成了信息重复,可以再短些。如果只用一到两种形式来展开全片,完成度应该会挺高,但就目前而言,更像是个拍飞了的“网络大电影”。

最后说句题外话,片子的女主角长得好漂亮,好有气质,也是片子的看点。但可惜女主在片中是个客观的记录者,存在感有些低,关注点完全被这个多重形式,以及老陈和外星人带走了。如果能围绕她来制造一些戏剧点,让她参与到整个叙事中来,类似于《死亡录像》中女记者的角色,可能片子会更好看,至少比现在更能提高个档次,做得更好吧!

尽管是导演的处女作,但在调度和导演能力方面还是能看到明显不足,希望之后作品会更好!

 5 ) 形式花俏,内容空泛

看这个时总想起韩国电影《蜥蜴》,奇怪了,大概是雨衣保护和外星人的梗。我高度怀疑导演就是看了《蜥蜴》启发了他拍摄这个。

还有美国罗斯维尔的外星人解剖事件。

伪纪录形式,女记者和摄像,这明显受到《中邪》影响了。

导演想要表达的太多,炒作新闻,强拆抗拆,失独……试图营造一种魔幻现实主义,奈何功力太差,表演拙劣,给人学生作业、快手视频的感觉。导演可以去看看《锤子镰刀都休息》,那种黑色魔幻现实比较适合本片。

那段是皮影戏吧?形式花俏,内容空泛。

 6 ) 《我儿子去了外星球》里的亮点和不足

记得多年前在网络上看过这样一个新闻:一个农民私设电网电兔子,没想到电死个外星人,他把尸体带回家放冰柜里,周围人都过来参观,看的人都说栩栩如生;然而一传十十传百终于惊动了有关部门,当上门调查的时候发现所谓的外星人尸体只是个非常拙劣的模型而已,小孩子都看出来是假的,于是事情不了了之。当年看完新闻,心里总有点阴谋论的感觉,这个事情也一直记在了心里,没想到多年后能遇到有心的导演,把新闻拍成电影,可以说难能可贵了

伪纪录片形式的电影,从《女巫布莱尔》,《鬼影实录》等恐怖片开始采用以来,广泛被用于恐怖和科幻片的拍摄,水平也良莠不齐。对于国产片而言,上述题材也是个不成文的禁区,电影结局无非是人为/吃错药/神经病/做梦,反正不能有真的鬼或者外星人。所以本片结局也是打了个擦边球。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皮影戏那一段。导演深知那一段是电影的高潮。实景拍摄没那么大的成本,五毛特效又会被观众诟病,皮影戏展示剧情的行为我认为和昆丁在《杀死比尔》里的漫画分镜是一样的,很好的体现故事的高潮,而且皮影戏的唱词部分听起来竟然土的蜜汁带感,甚至可以理解为根叔在精神错乱时的梦呓。如果可以类比,我认为本片可以和最近的《海带》和《中邪》归为一个类型,都属于打了擦边球的科幻/恐怖题材,《海带》里通过一个荒谬可笑的故事讲述了严肃的内核;《中邪》更是在和本片上手法相似,讲述了一个接地气的“乡村恐怖故事”。

然而本片也是有诸多缺点的,根据电影后面描述,由于硬盘损坏导致里面资料播放卡顿,但是人为添加的卡顿、雪花点和晃动也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观影体验,出现一两次即可,次数多了我在观影时候总觉得是网断了;其次,电影的乡土气息过于刻意,说着乡音的播音员的确给人一种“为土而土”的感觉,最后影片的节奏也有点拖沓,虽然最后的高潮部分我个人非常喜欢,但是前面四十分钟的确有的地方比较拖沓,根叔和拆迁队的摩擦也缺乏表演张力,而且演技也有待提升。

这部电影我会给个三星半的分数,虽然有些瑕疵,但我认为本片在诸多国产烂片和网大里绝对是鹤立鸡群的存在,至少在评分上不会太低于我前面提到的电影《海带》和《中邪》,如果让我选择一下给郭大导演的《爵迹》五颗星,还是给张导演的《我儿子去了外星球》五颗星,我会毫不犹豫的把五颗星梭哈给张小鲨导演。不知道那些给一星评分的人是什么心态,或许他们都爱看郭小四的史诗电影吧!

 短评

【6】创意元素(伪纪录片、皮影戏、情景再现)过多过满,全部塞入一部片子里,会让人观感疲倦。重要场景全部用皮影戏表现,使全片缺乏高潮。手持摄影会让镜头抖,同时刻意处理成视频损坏,对观众真的很不友好,看得头晕。用了不少汉味文化,也追求真实感,但女主演的表演痕迹和其他所有素人化演员很不搭。(说了这么多,是因为映后看到导演很年轻很有态度也很真诚,希望未来越拍越好。

5分钟前
  • 妙脆吱吱
  • 还行

尝试分好的尝试和坏的尝试,影片里的尝试明显就是倒退的尝试。用的新闻记者采访的方法切入影片,一直是一部手持摄影和43比的dv摄影,看的忒累。🙃画面一直出现滋滋啦啦的雪花和干扰,美其名曰,硬盘常有损坏?!电影首先不能给人一个好的观感,故事剧情看着开头能猜中结尾,新闻报道,新闻采访,新闻拍摄,皮影总结,乱七八糟的创意乱炖一锅,叙事视角混乱,看的感受不如《走近科学》。

6分钟前
  • 慢慢
  • 很差

很好玩 也很有想法 但皮影戲實在太長了 女主演得也不好 期待導演的下一部戲

11分钟前
  • 阿蕭
  • 还行

自己去八组安利,组员都好言好语地安慰你,给你提意见,结果你那个态度比冯小刚还牛逼。回给投资方的微信还“张艺谋也是十年才拿奖”,要做事先做人,自己满嘴生殖器对着认真发影评的人一顿喷粪,现在说自己要自杀?豆瓣为啥没有负分?

13分钟前
  • Anubis_Anpu
  • 很差

这个导演真不是一般的恶心,感觉不给一星都对不起你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29712555

18分钟前
  • ·
  • 很差

故意拍成伪纪录片效果,导演自己玩得挺嗨,怎么看都觉得像网大

23分钟前
  • 罗夏
  • 还行

伪纪录片形式玩得特别high.荒诞和悲伤并存,可是创意塞得过满,该放下的时候还是在强撑。处女作很努力。

26分钟前
  • 小托
  • 还行

太投机,加了太多乱七八糟不知所谓的“创意”,然而这也弥补不了“实验”的失败。希望年轻导演能够踏踏实实讲好一个故事,再去飞上天。

31分钟前
  • 🪨
  • 较差

伪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本就不娴熟,演员们的表现也有所欠缺,后期制作上使用太多花屏+卡顿等影像故障更是降低了画面的真实度,推荐导演多观摩《第九区》学习一下。

3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较差

这部电影能拿奖是对所有认真工作的电影从业人员的亵渎。不是套上土味二字不专业就能立得住,至于武汉昆丁怕是对昆丁有什么误解吧!

35分钟前
  • yes girl
  • 较差

能力不够,形式来凑。

38分钟前
  • 品客
  • 较差

装逼被反噬惹23333

42分钟前
  • 豆友155751490
  • 很差

地方电视台也是要说普通话的。常识。

46分钟前
  • 安静的像个人
  • 较差

这个表现形式,十年前就这样,怎么现在没一点进步呀?我国独立电影是不是没发展了?怎么还拿土嗨当卖点。

48分钟前
  • 暴走系乙女药
  • 较差

「张小鲨,一名影迷。外公是本地皮影戏演员……2108年完成导演处女作《我儿子去了外星球》。」導演本人最近的行為比這個片子cult多了

53分钟前
  • 荔枝
  • 较差

逐梦演艺圈打上cult片标记的话,分该比这玩意高。

58分钟前
  • 白鹤隘
  • 很差

呵呵呵呵呵 在邪典电影组和八组打广告 我以为是什么新锐导演的小成本精品 看完只想说现在导演门槛这么低了吗?

1小时前
  • 姬圈扛把子丶
  • 很差

伪纪录片,外星人与寻子,故障的素材,再加上皮影点展现吸毒和串场,长江大桥下的武汉话,有点魔幻现实的味道。

1小时前
  • kakakarl
  • 较差

我服了,这部伪纪录片表现自己是伪纪录片的唯一方法,竟然是长达九十分钟不间断的花屏和卡顿,我检查了一万次自己的电脑是不是出问题了,因为谁会想到世间竟存在如此傻逼的表现手法啊?

1小时前
  • 王大根
  • 很差

不要被宣传误导了,这不是土创科幻,非得打个标签,这是土创魔幻现实主义。它更像是 心迷宫+中邪+小寡妇成仙记 的混搭。新导演搞出新意思,值得鼓励。伪纪录片和皮套外星人,属于Hi-Fi爱好者才能从Low-Fi里找到的乐趣。

1小时前
  • 张小北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