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中尉的女人

HD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杰瑞米·艾恩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8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法国中尉的女人 剧照 NO.1法国中尉的女人 剧照 NO.2法国中尉的女人 剧照 NO.3法国中尉的女人 剧照 NO.4法国中尉的女人 剧照 NO.5法国中尉的女人 剧照 NO.6法国中尉的女人 剧照 NO.13法国中尉的女人 剧照 NO.14法国中尉的女人 剧照 NO.15法国中尉的女人 剧照 NO.16法国中尉的女人 剧照 NO.17法国中尉的女人 剧照 NO.18法国中尉的女人 剧照 NO.19法国中尉的女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法国中尉的女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小镇莱姆,年轻的绅士查尔斯在海边的悬崖上邂逅了一个神秘黑衣女子听当地人说,黑衣女子名叫萨拉,因为曾与一名法国中尉有染,所以遭众人非议,被称为“法国中尉的女人”。不过,查尔斯却对这位遗世独立的女人颇感兴趣,尽管他已经有了一个贤淑的未婚妻,并拟定了婚期,但他还是抑制不住萨拉的诱惑。两个人在几次试探后,终于开始幽会。萨拉对查尔斯讲述了她的遭遇和经历,但这一幕却被他人窥视,于是偷偷摸摸的私情面临公诸于众的危机……无独有偶,这段故事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女主角萨拉的扮演者安娜与男主角查尔斯的扮演者迈克,也给戏中人一样,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情人关系,只是结局却出人意料……自心黑海夺金英语十二星座之为爱奔跑燕赤霞传之情迷兰若寺偷天换日英语神秘之堡遇见你之后幽浮档案致敬大师:单口喜剧传奇天使与魔鬼2009踏血寻踪交火碎梦回魂2006龙在江湖1986盟军敢死队末日之战变种人星球战役不同的事美国之锈布鲁克林来的人重案行动之捣毒任务 (国语版)地表最烂:FYRE豪华音乐节小厨娘的少主夫君花季的救赎感化院女孩1986酒是故乡浓霸道纵横爱情二人行紧急链接风起皇城冲出保险区天才诗童革命往事手足共舞东尼·罗宾斯:做自己的大师阿莱克斯·施瓦泽:为真相而跑刑房2007人潮汹涌 · 独家纪录片冰血暴第四季

 长篇影评

 1 ) 晕了,我在哪里

连续看了两部关于时空的电影,有点晕,有点不知今夕何夕,有点不知我在哪里,千万不要再拿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来绕我哦~~~如果这个时空的我遇见另一个时空的我会怎样?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可以相爱却会错过?为什么有些人让你觉得似曾相识?
    嗯,没错了。可能就是所谓前世今生,所谓穿越时空。彼时的那棵仙草就是此时泪眼汪汪的可人儿,彼时的顽石就是此时怜香惜玉的宝哥哥。
    之所以相遇又错过,那只能说明缘分不在今世。或者前世,或者未来。所以怀念,所以畅想。所以冤家们都在心底期盼着那个触不到的恋人。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个比较老的电影了,那时候梅丽尔斯特里普还没有炼成“时尚女魔头”。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庭女教师,要想追求自由,简直是跟妓女一般让人不齿,那个时代的女人,有个有钱的父亲,再嫁个门当户对的丈夫,当个空洞的花瓶已经算是最幸福的人生了。假使丈夫被一个下流阶层的疯女人诱惑,那是打死她们也无法接受的事实。沙拉喜欢画画,喜欢一个人散步,去海边去半崖,欣赏风景,也等待欣赏她的人出现。这就是她的不明缘由的忧伤,差点被当成疯子送进疯人院。恰好,这个懂得欣赏她的人适时出现并挽救了她,并且不可救药地深深爱上她。而她却始终在追求独立的人格,独立自由甚至比爱情更重要,这才是生命的力量。天,这个时代难道不应该?电影是个套层结构,男女主角一边在拍片的过程中产生了感情,也在戏里爱得缠绵悱恻。
    实际上,电影所表现的两个时代的女性都有共同点,自由独立,只不过外部环境不同,所以实现起来的难度也大不相同。男人总以为得到了女人的身体就是得到了她的心,可是片中两个时代的男人都在某一个瞬间得到了女人的一部分,但没有永远得到全部。这才是最大的现实。
    与这部片子相比,同样是讲述穿越时光故事的美国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就要逊色许多,虽然男女主角是俊男靓女,但。。。。。平淡啊。纯粹是糊弄小孩的东西,谈不上作品。我只能恶狠狠地说,这是编剧的一个平淡无奇的春梦,却大费周折把它表现出来,结果毫无动人之处。

 2 ) 法国中尉的女人:小说和电影

2001年09月29日14:59:54 网易报道 雌黄
 
  
  1969年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发表了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在这部“仿写”的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一个感伤故事伴随着当代视角对过去时代的反思。这种视角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对当时的文学作品、社会文献、乡野民谣等的引用,以及时时打断叙事流的议论,全面地展现和评判那个故事发生的时代。其二:在使用当时小说书写样式的同时,作者还表达了自己对小说写作理论的思考。二者赋予了小说元叙述的色彩。当然,比之罗伯-格里耶等人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是一次远为通俗的元叙述表演,它提供了一个完全可以剥离出来的、完整而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1981年,小说被搬上银幕。大约是因为小说结构上的特点,影片将之设计为一个“戏中戏”。迈克和安娜是两个演员,他们分别扮演电影中的查尔斯和莎拉,在影片拍摄的过程中,他们发展出一段婚外的恋情。最后,小说的两个结局被安在戏里戏外的两对人身上,查尔斯和莎拉获得了喜剧的结尾,他们重逢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迈克和安娜的关系则随着影片的结束而匆匆结束。

  除了结构上的这一变动外,影片至少在两个方面对原作进行了改编。

  其一,电影大刀阔斧地砍削了小说叙事的枝蔓,将因众多“离题”议论而显得散漫的故事梳理得井井有条,紧凑完整。这自然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但也削减了小说独特的吸引力。在原著中,叙事始终笼罩着谜样的神秘氛围(这显然源于作者时而采用时而放弃全知叙事者视点的策略),而不仅仅是塑造了个性神秘的莎拉。然而在电影中,这种神秘只是通过黑色的风衣、风雨交加的天气、人物苍白中透出丝丝血色的面颊和古怪的微笑来表现,从而不仅故事成为单纯的悲欢离合,莎拉那核心性的神秘也仅仅成为叙事的推动因素,并最终获得解释。

  其二,电影改变了小说中一个重要的潜在循环结构的指向,并通过画面设计成功地实现这一篡改。在小说的最结尾,也就是第二个悲剧性的结局里,查尔斯离开了他始终无法理解的莎拉,孤独地走在泰晤士河的堤岸上。不仅外在的场景与莎拉在开头时站在防波堤上的背影相呼应,而且人物的内心也是对应的。从而小说也成为一次对叙事的叙事,莎拉讲述了法国中尉诱惑她并将她置入孤独和耻辱的故事,而她的讲述正构成对查尔斯的诱惑和指引,最后,她通过实现叙事而获得了自由,查尔斯却坠入她在开始时的处境。由于影片采用了另一个结局,于是就把这一对应变为对比。在剧中故事的末尾,黑屏上的字幕标示“三年之后”,阳光明媚的海滨平台上,查尔斯失神地坐着,凝望闪烁着平静的光泽的海面。它用迥异的画面氛围呼应着开头莎拉的镜头——狂风骤雨,海浪冲击着的防波堤上,一个女子的背影远远地站在尽头,同时暗示着故事即将发生的转机。

  显然,这两个改动都是针对小说的元叙述层面的。它的结果就是压平反思的张力,使影片比之小说更加“通俗易懂”。当然,从字面上说这部片子也是下了元叙述的工夫的,导演机灵地将自己对小说的改编转变为表现一个剧组如何将小说搬上银幕,以及这次表演过程如何与演员的情感生活互动。然而在我看来,这样的“元叙述”终归只是字面上的,它的反思意识完全没有深入到叙述媒介的本质与内涵。它不过为巍巍乌龟塔又增添了另一只驮着乌龟的乌龟而已,丝毫没有解决大地根基何在的问题。

在影片中,反思的意义体现在表演上,这也许是最容易表现也最容易为观众理解的,但显然偏离“电影元叙述”而更符合于戏剧。我们也许应该从小说元叙述的两个角度出发,看看电影该如何实现自己的元叙述。

  这部小说一开始就是作为对维多利亚时代小说的模仿而出现的,作者在每章的开头要引用那一时代的人物言论和著作,他时时会提醒一下读者:下面出现的,是一个作者的想象和叙述,不仅与故事发生的时代相隔遥远,而且根本上是虚构而非再现。这可谓“再现一个时代的叙事艺术而非时代自身”,倒契合特吕弗电影“再现一个时代的视觉艺术”的观念。就这个角度而言,这部电影的一个可能选择是模拟那一时代戏剧的特征。此刻我想到的范本正是特吕弗,他的《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与19世纪肖像画、《最后一班地铁》与《天堂儿女》之间隐讳的关联。另外还应该提到的是一部英国影片《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它成功地挪用了无声片的一些表现手法。

   小说另一个层次的元叙述体现在“作者”的角色上。这个“第二上帝”是维多利亚时代叙事艺术的核心概念,也是福尔斯展现自己观念的关键所在。考虑如何在电影上实现这一反思,首先就必须确立电影区别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内涵。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布莱松,他也许是极端的,但他深刻地看出了电影和戏剧的区别。在他眼中,戏剧是表演的艺术,依靠演员的外在模拟暗示人物的内心,而电影是观察的艺术,依靠摄影机的凝视剥离出事物与场景的内在质素(“存有:模特儿,表现:演员”)。那么,对电影本体的元叙述就应该从摄影机出发,从这种凝视的见与不见,能与不能中审视电影的叙事可能性。

  在小说中,作者始终不放弃对“叙述者”角色的审视,他时时会游离出这个看似传统的维多利亚时代感伤故事,直接地告诉读者,他并不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不能预计故事的下一步发展。他一直喋喋不休地分析罗列莎拉的历史现状、心理症结,却又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莎拉的行为无法解释。那么在电影中,导演就应该通过摄影角度、场面基调等的设计,使观者惊觉到这只“眼睛”的存在,而不是维持一种流畅、“真实”的叙事幻觉。在这一点上,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几乎毫无意识,它完全摒弃了小说元叙述视角的犹豫,承担起典型全知全能叙述者的角色。统观整部影片,不仅不见摄影机彰显其视野限制,反而是它时时地提醒着观众,下一步应该朝哪里看,应该看到什么。从一些资料上看,罗伯-格里耶的影片象他的小说一样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极端的探索,可惜没有见过。

  要对摄影机的在场进行勾画,就必然涉及到镜头的组合即蒙太奇。布莱松也提出,电影为避免简单地跌入再现,就必须进行“断片化”,通过剪接,将“人与人,人与物用目光连接起来”。这一目光,当指维尔托夫所言的“摄影机眼睛”。从蒙太奇理论的源头来看,爱森斯坦强调其论证劝服的功能,在他,这是“从最后的主题效果的立场出发来进行合成”的剪接方法。而普多夫金则专注于叙事,通过镜头的剪接展现人物心理和故事发展脉络。二者潜在的参照对象都是戏剧。只有维尔托夫,也许由于学过音乐的背景使然,明确地反对电影与戏剧的比附,而是从摄影机的“眼睛”即观察属性出发,寻求以镜头组合来实现这种新媒介所带来的新的观察和发现潜能。经过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经过我最热爱的大师戈达尔,这种视野也许是今日唯一有效的电影观念。

 3 ) 梅姨打动我的第一部电影

法国中尉的女人(1981)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这是一部关于自由的电影。

有的人终生都在追寻的路上,谁能轻易地说自己可以找到自由。在追寻的过程中,现实的人发现实现的不可能性,果断地放弃,或无限期地搁置。这些停止追求的人今后将不会再为了自由困扰,但是有的人爱较真,或许他们爱上追求自由的过程,那种不断被欲望携裹,想要挣脱一切束缚,想要不断品尝常规之外的情感或体验的过程。

女人过分追求自由难免陷于放荡(当然放荡是站在一切主流思想上下的判断)《法国中尉的女人》是一部无法回答你什么是自由的电影,但它提出了有关自由的一切问题,什么是自由?主流社会定义是什么?自由是否可得?追求自由有错吗?

这部电影充满悬念与深刻的思考,影片的拍摄手法很新颖,以片中片的方式叙述。

现代社会中的女主人公Anna是一个演员,扮演工业社会|维多利亚时期的女人Sarah,男主人公Mike扮演影片中的男主角Charles。在工业社会中的电影里,Charles去莱姆镇会见自己的未婚妻,他是主动去向心爱的女子请求结婚的,本来一切都很顺利。古化石学家,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外貌出众,举止有礼,博得未婚妻的喜爱,获得岳父的认可,很快俩人定下婚约。片中的未婚妻,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人,拥有青春靓丽的容貌,一眼就让人感到惊艳。本是佳偶天成,但是就在俩人携手漫步到副崖上,Charles第一次看到Sarah,独自一人站在堤岸,着一身黑衣,茕茕孑立,削瘦的背影看上去使人想要了解这个女子背后的故事。Charles冲上去,以一位绅士的做法,想要劝阻她下来。狂风掀起滔天巨浪,不断拍打崖岸,海水一阵阵漫过堤坝,那个女子似乎随时会被海水冲下岸去。影片最重要的相遇应该从这里算起,Sarah回眸的一瞬间,微侧的面庞洁白光滑,没有一丝瑕疵,特别是那双眼睛,明亮却饱含恐惧,一袭黑衣,更加衬出她面庞的光彩。在Sarah回眸的一瞬间,相信不只是Charles,每一个看到的人都会感到一种震撼,Sarah的美不同于那位未婚妻俗世繁华的美,那是一种沉郁独特的气质,是在众人中一旦看到,就无法移开眼神的美,是经久耐看需要仔细揣摩的美,这是一个那样与众不同的女人,不同与身边任何一个女人,Charles从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被深深吸引。

但是Sarah整个人被裹在黑暗中,黑色的衣服,昏暗的海岸,还有虽然惊艳却泛出地狱般紫光的面庞,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却也是弥漫着危险气息的女人。在《曼谷雨季》中布邑斓对萧万雄提到“世界上最不能碰的是需要帮助的美丽女人,她们周身弥漫着危险的气息,男人要尤其谨慎”。但是看到一位弱女子美丽,娇柔,看上去急需帮助,但凡有责任心或男子气的男人都会忍不住靠近。Sarah作为一个“需要帮助”的女人,关于她的传闻很多,令Charles一见难忘,事后又多次巧遇,更使男主人公对她愈加好奇。

Sarah告诉他,自己原是一名家庭教师,遇见一位海难中幸存的法国男人,照顾他并产生感情,她明知道对方有家室依然难以忘记,明知道他再不会回来依然每天眺望大海,一段无望的爱情,一段女人付出真心但是被辜负被误解的爱情,眼前的女子那样无助,常常流露惊恐的眼神,需要人安慰,爱护,自然而然Charles对Sarah无法自拔,爱情在一次次若有若无的接触中产生,最终Charles在Sarah被所有人轻视,被雇主解雇后安排她到另一个城市去,并在情感的驱使下,去宾馆看望她,同时两人发生关系。Charles深爱Sarah,无法自拔,毅然决定解除婚约,与Sarah长相厮守,他也以实际行动证实对Sarah的爱,在巨大压力下解除婚约,导致自己身败名裂,在所不惜。

在最接近完美结局的时候剧情发生反转,Charles急忙赶回旅馆Sarah却早已离开,这让人费解,两人缠绵后,分别前Sarah告诉Charles“去做你将要做的或你必须要做的,只要我知道你是真心爱我,那么我能承受一切结果。”似乎表明她对爱人足够理解,无论最后两人是否在一起,哪怕自己被辜负她也会一如既往接受并永远爱他。说到这里哪个男子不动心?每个人都渴望被人理解,被人爱,心爱的女子为自己卑微到这个地步,自己如何能退缩?何况两人之间有深刻的爱呢?后面Charles的做法就像一切为爱勇敢的男子,解除婚约纵然身败名裂,可是转过身却没有等待的爱人,到这里爱情显得很讽刺,但Charles没有放弃寻找,一直让律师找Sarah,就算是死亡名单也不想放弃,但事实或许就像律师问的那样“你确定她想被你找到吗?”Charles回答“不知道”,现在的他只想要寻一个回答,给自己一个被放弃的理由。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整整三年,Charles没有放弃寻找,律师发来一个Sarah的地址,为了最终的解答Charles依着地址找到Sarah。此时的Sarah是一位家庭教师,教一家富人的小孩画画。他追问原因,她对离开的解释是“我觉得自己明知道你有未婚妻还纠缠是不对的,我必须离开你。”这个解释太荒唐,曾经说过的情话,那一夜的缠绵,明知道他会为自己放弃一切,却在最后时刻离开,丢下一无所有的Charles,所以在Sarah的回答后Charles直接说出真相,“你从来没有爱过我。”是的Sarah从来没有爱过他。Sarah的回答没有否认,而是说自己不能这么说。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已经说明了一切,在这段感情中,Charles被彻彻底底愚弄/欺骗,实际上这两个词都不对,Sarah是一个只关心自己的女人,关心自己的感受,他可能并不想愚弄或是欺骗Charles,她只是追求自由,追求更自在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而这两种状态是不可名状只能感受的,当和Charles在一起,两人若即若离,或许是享受这段情感的滋味,但是不享受爱情的本质,只是浅尝辄止,获得一时欢愉与关注,而不想担负一场情感的重量,那些被社会责任赋予的重量。对曾经的逃离与后期知道Charles找自己却不现身,Sarah解释说自己现在才找到生命,寻获自由,又说找他的原因是希望乞求原谅,“只要你还爱我就一定会原谅我。”看到这里只想说强势女人主导的爱情里男人就是傻瓜,实际上Charles在这段情感中最大的作用就是作为Sarah的听众,听Sarah讲述自己。

Charles眼中只有爱情,但是Sarah不是这样想的,在这段感情这里,或许不能叫感情,叫经历更适合Sarah,她关注的是自我的找寻和发现,是自由的意义和生命最佳状态的寻觅,从Charles那里她获得关注、爱护、俗世的认可,了解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前她也提到要证明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不同于这世上任何一个女人。Sarah自我意识很浓,急切想获得自身的成长,她的想法不是在一般的情爱上,但也正是她独特的心里想法导致她的做法无法用一般观点来衡量。如果单纯说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女人明白自己的魅力,运用魅力迷惑一个男人,让他在爱情中沉沦而自己脱身,空留痛苦的男主人公的故事而已。这样看,就像小镇上所有人的观点,Sarah是一个放荡的女人。可是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不允许用一个词简单的评判,她不是放荡,事实上她不在乎情爱或肉欲,和Charles的那一夜是她的第一次,她积极吸引Charles注意是对自我的寻找。

《倾城之恋》中说“女人最贱就在于自己的意义需要一个男人来肯定”,一个女人的价值在于她能吸引一个怎样的男人,加之嫉妒是人类原罪之一,寻求自我价值与对那位未婚妻的嫉妒导致Sarah不惜编造一个故事去引起Charles的注意,积极寻找生命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嫉妒也是可以理解的,Sarah让人无法恨她,她活得纠结但是很急切地想要打破束缚,每个人成长中都会有自我意识觉醒与印证人生意义的时刻,但是普通的我们为了不活的那样难,会放弃追求,迎和主流大众,很多激情尝试会在理性与众人看法中被淹没同化,最终沦为大众背景,发一样的声音,说一样的话,打压一切不符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东西,害怕自己被红尘俗世的大多数抛弃。但Sarah是独特女人,不甘束缚,一直在寻找自己最佳的生存状态,试图发现自由,乌托邦的理想主义者,但是追求精神不是人类最值得赞扬的品质之一吗?

这部影片是两条线索交叉进行,现代的男女主人公都是彼此有家室的人,但是拍戏之外两个人彼此倾心,以恋人的身份同居,Mike深爱Anna,随着拍摄临近结束,Anna选择了Sara的做法,在本约定相见的房间离去,独留Mike一人在无边的黑暗中神伤。

这是一部有着女性观点的电影,什么叫女人?什么叫好女人?难道像那位未婚妻一样美丽、家世好就是好女人吗?良善的女人既能叫良善也可叫愚蠢,或迟钝。放荡?什么叫放荡?游走情感但是不耽于肉欲叫放荡吗?到底是服从真情还是服从道德?回归家庭好还是冲破一切阻碍,坚守真爱好?

原本以为在这段感情中(Charles & Sarah)Sarah是弱者,是走在悬崖上随时可能因为男主人公的动摇而被抛弃的,就像在现代的线索中,两位主演Anna和Mike在拍戏时,两人在海边对台词,Anna突然沉默,Mike问她为什么如此悲伤,这里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爱情中悲伤无助的是女性,可是实际上,无论现代还是古代,最终受伤最深的都是男主人公,古代的结局是Charles和Sarah重新相遇,两人泛舟湖上,影片显示出光明的色调,Sarah的衣着色彩也一改往日灰、黑的暗色调变成白色,和所在环境相协调,形成明媚的色系,似乎象征着她的重生,象征着Sarah最终寻获自由,在绘画中发现自己的特长,最终证明自己是一个”unusual ”” remarkable”的女人,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而Charles最终选择亲吻Sarah则暗示了他的原谅,那种因为爱得深无法放手而产生的谅解,两人的关系由此得到和解。

Charles自始至终要的是爱情,Sarah追求的则是自由,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解脱,离开那个流言蜚语的小镇,离开Charles为自己付出一切的思想重压,三年后的重逢,时间上有一个过渡,Sarah可以以全新的面貌面对Charles,情感中两人获得平等,或者说Sarah认为两个人获得平衡,自己成为配得上他的人,所以主动告诉Charles自己的地址。Sarah做法对错难论,但至少显现这是一个有自我个性,汲汲追求人生意义的女人。

两人泛舟湖上,简单的想就是大团圆云结局的暗示,但是这次经历必然对两人都有一定影响,宽阔的河流像人的欲望,我们置身其中,难以挣脱,不知道前路在哪里。欲望,Charles有,Sarah有,前者是性与爱的欲望,后者是自由的欲望,是挣脱束缚,了解自己是谁的欲望,在精神层面上说,Sarah是强者,尽管这条路走的漫长坎坷。Charles与Sarah的未来导演是没有给出答案的,欲望的洪流还会挟裹我们走向哪里没有人知道,湖面平静时水光潋滟,波澜不起,颇有岁月静好,世事不变的错觉,但是Charles现在身败名裂,被剥夺了绅士的头衔,放弃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在维多利亚时代,等于社会价值和道德的双重沦陷。Sarah虽然获得新生,但只是自我精神上的自足,作为一个女人她不过成长为一位家庭教师,这种情况下两个人,要么远走他乡,重新开始,否则还是要和主流抗争,前路不见得是一片坦途。小舟越向湖面深处划去,越代表命运的不可知。人生如同一叶轻舟,要停泊于哪片河岸,充满未知,唯有不断划动双桨,不段抗争才能寻找精神的停靠。

至于现代那场戏,Anna是与Sarah有明显不同的女人,一袭短发,干练明朗,纵然在和Mike不该产生的爱情中也能收放自如,在丈夫面前的表现,在情人面前的表现,都是拿捏有度,不像Mike,情感有覆水难收,难以自控的感觉。但是这不代表Anna全然无情,她同样是一个关注自我的人,说得难听点叫自私。Anna最后选择离开,是在等待Mike时选择离开的,说明也是经历过挣扎后的选择。到底是屈于道德谴责还是家庭伦理?影片没有给出具体回答,不过我们可以看出,Anna非常在乎别人的看法,Mike接了自己的电话她的反映是“他们知道你在我房间里?”Mike说“那又怎样”,此时Anna是犹豫与惊慌的。现代的感情发展似乎只要Anna主动,Mike也是可以放弃一切的,但是Anna还是选择了离开。特别值得关注的是Mike在最后面对空无一人的房间,打开窗,喊出的是Sarah,在这里让人不由得思考,Mike到底是爱Anna,还是入戏太深,难以自拔?这份爱的对象是谁,实质到底是什么?如果Mike只是一时入戏太深、无法自拔,那么Anna选择离开是对的,因为这不是对自己的爱情,而是戏中同情的迷恋。面对一份不纯粹的爱,是不值得为之与主流社会抗争的。

剧中两位主演表现都很到位,梅丽尔·斯特里普作为我最喜欢的女性榜样,无论如何我无法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她在海岸的回眸,她的台词功底,无论如何褒奖都是不够的。男主演杰瑞米·艾恩斯,我是第一次接触,他塑造的人物,无论是Charles还是Mike其实形象都比较扁平化,这与本部影片本来就是一部关乎女性文化思考的主题有关。Charles与Mike同样深情,需要为爱隐忍,为爱付出,具有为了心中所爱奉献一切的精神。艾恩斯高大儒雅的外形条件使他进一步贴近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形象,也为他所扮演的两个人物增添一丝英俊帅气的外形优势,他到位的表现了恋爱中的深情男子的形象。此外,其标准的英伦腔也让人着迷。

 4 ) 绝美又腹黑的sarah

看了好多人写的Sarah,感觉我看得和你们不一样。。。。

Sarah在我看来真是绝美,尤其查理斯第一次见sarah的几个镜头,美疯了。我没看过原著,就电影来说看完全片,实在觉得她是个牛鼻的女人,为了自己把几个男人弄得团团转,提几个我看到的点吧:

有剧透的。

1、sarah的前主顾去世了,没有给她留下任何遗产,律师过来说,你不能再住了,但是格兰兹的普特尼夫人可以收留你。sarah第一句话问的是“她的房子能看到海吗?”

当然,电影的结局,sarah拥有了她想要的海景房。顺着这条线索,就可以看到整个过程,她对查理斯的“哄骗"了。

补充一句,一般来说,主仆关系好或者时间久的话,感情应该不错的,但是去世的前主顾没有给sarah留任何东西,而收棺材的时候,sarah在楼梯上画画,工人在下面钉棺,情绪异常的平静。sarah画的应该是前主顾死前的样子,maybe这给了她画画的灵感。

她很爱画画,片中医生说老主顾是个把仆人当奴隶的人,而sarah依然愿意待在那里,除了没钱,我猜她很可能是想捕捉人一些奇特的情绪或表情吧。比如后面,她对着镜子画自己的样子。

惊恐、害怕,一直保持着,然后自己画自己。一度让我看到后面以为她其实是为了画画而去故意体验一把”小三”的。当然,应该是没有的。

2、sarah一早就之道查理斯是谁,不用查理斯自己介绍。

且不说是因为查理斯的科学家身份还是别的,至少sarah肯定知道查理斯即将成为有钱大亨Freeman的女婿,并继承一大笔家产。

所以啊,后面sarah就开始她的”计划“了,编造一个纯情的故事,以弱者的姿态博得男人同情。(这招对男性来说屡试不爽)

一开始查理斯是接受不了的,但是sarah讲的申请并茂,已经站在了爱情至上的道德制高点,俨然是很纯情又忠贞的女子样。以及,sarah不断地欲拒还迎,一直让查理斯不要靠近她之类的,你知道的,女人越是这样,男人越好奇啊。

3、故意让普特尼夫人的老仆人看见她出现在山崖,想刺激夫人,让夫人赶她走,最后她确实也得逞了。然后查理斯就更心疼了,sarah顺手献个吻,查理斯就被迷得二昏二昏的,不仅帮她离开当地还派人给她50英镑。他的律师都听懵逼了,因为查理斯的仆人攒了三年也不过才攒到30英镑。

4、和查理斯滚完床单后,哪知查理斯这个愣小子放着那么大的家业不要,竟然要退婚,大家可以感受下这里sarah尴尬的表情,就像在说 ”我特喵说了这么多,你没听明白?“的样子。 以及最后查理斯离开画面,sarah用力一眨的眼睛,仿佛在说 “演完这场戏,松了一口气,大傻子!”

不骗你们,不信你们把视频倒回去看。

查理斯说”我要去找她说清楚“

查理斯离开,sarah表情很耐人寻味

查理斯坦白了,富家女说要搞死他,搞得他身败名裂,所以,没有家产及海景房的查理斯就没有用啦,sarah就趁夜就跑路了。

三年以后,sarah改了名字,换了寡妇的身份,找了好人家,有大house,海景房。

查理斯崩溃了,我特喵为了你弄得身败名裂,啥都没有了,你倒好,来住大house了。然后一不留神推倒了sarah,sarah顺势而为,一番絮语,以弱者形象和吻哄好了查理斯。

就像一开始第一眼见查理斯那样,她就已经做足了吸引的准备。

我一女的看到这里都受不了了,何况男的。

片中医生说,她有类似于让自己处于受害者身份的愉悦感。这样一方面能获得他人同情,一方面自己又显得崇高与众不同。

所以,对于影片结尾、现实世界的安娜来说,她既不想成为破坏他人幸福与前途的女人,也不想成为被自己欲望所侵蚀的女人吧。

 5 ) 寻找自由的女人

   “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自己。”小说原作者约翰-福尔斯把马克思的这句名言作为扉页题记。
    原著我没看过,但从电影中梅丽尔-斯特里普塑造的女主人公萨拉身上,读到了对这句话的注解。
正如片尾处萨拉所说:“我现在才找到自己的生命,寻获自由。”抛开当时的时代背景、等级差距及种种的制约因素,单看这个有几分执拗的女人,整个的戏中戏部分就是她寻求自我解放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的“胡小姐”是充满了偏执、孤傲和神经质的。那个心理医生理解的也许是对的:“我是个聪明人,受过教育,我不能控制情绪,我眷恋做个失败者……”但这绝对不是全部。
    许多人把“法国中尉的女人”的故事看作是个圈套,说这个女人成功的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弱者的形象并辅以出色的演绎,使得查尔斯这样一个非常绅士的科学家不知不觉中填补了现实中“法国中尉”的空缺,但直到她在埃塞特忽然人间蒸发。也丝毫不能让我相信这是一场有预谋的骗局。
    常想,她是披着“法国中尉的女人”这件并不光彩的外衣,伴着她忧郁的眼神赢得了查尔斯的同情,还是那件外衣下难以掩饰的极具生命力的处子之心吸引了他。我想,那致命的诱惑正源自这二者共存所蕴发的神秘感。而这种矛盾不单制造了对查尔斯的诱惑,也像蛛网一样纠缠着她自己。
    影片中,萨拉两次说“我被束缚”。一次是制造谎言,在副崖上;一次是对制造谎言的解释,在埃塞特。惟有最后重获新生的她,才对那两段话以及她其他令人费解的行为做了最好的解释,就是那句“寻获自由”。
    副崖上,他略带泣声又隐隐透着几分亢奋的说:“从此,我便被世俗遗弃,我和羞耻结合,羞耻令我活下去……我得到他们无法理解的自由。侮辱和责难伤害不到我,我不为世俗束缚,可以任意妄为,我不再是人,我是法国中尉的娼妓。”随后带着她那特有的神秘微笑,故意从老管家面前经过。这一切,是她放肆的夸大着她那不为世俗所容的“劣迹”。然而她不是卡门,卡门是真正的放荡不羁,她什么都不在乎。萨拉不是,她其实什么都在乎,在乎世俗的眼光,在乎真爱。她的放肆是隐藏在屈服之下的,是戴着脚镣的舞蹈,自己却只陶醉其中,未曾发觉。也许她想获得的回应只是“You are a remarkable person!”直到她的故事在埃塞特真正上演,真实的故事是她“被嫉妒乱了神智”,她知道“明知别人有未婚妻,还缠着你,那是不应该的。”于是她逃了,给自己织了一层新茧,陷入了新一轮的自我束缚。·有人说,人们总对痛苦的记忆比愉快的记忆深刻,似乎只有苦难才能证明他们的坚毅或者remarkable。这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萨拉的自虐倾向。
    让她最终获得自由的解药当然是她自己,当她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真正获得了自尊、自信,就不再茫然的渴求从外界寻找慰藉,才终于解放了她自己。灵魂的解放,才是真正的解放。

 6 ) 抽象爱与具体爱

本片贵在讲述了一个颇为丰满的故事,却点破的是形式层面的顽症:本片揭示了一种颇为程式化的心理痼疾——莎拉的爱其实只拘泥于一个抽象的概念,该概念正得益于抽象而外沿广阔,不限主体。

具体的爱是丰富而活生生的,是因人情人性的万般变化而多姿多态的,也因其参差多态而被缚以道德约束,可内涵的活泛限制了外沿的延展——爱情的排他性油然而生,但须承认这种爱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爱人就须得背负义务,义务的践行需要第三只眼睛,第三只眼睛要带上普世性评判标准的镜片,镜片下的爱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情。

但抽象的爱则不同,爱的或许是感觉、暧昧、抚慰、征服等等难以名状的意识,这些抽象而忽闪而过的意识却牢牢擒住了我们的心,浮游于我们的潜意识中。它无关乎爱的内涵与对象,也正因它捉摸不定所以无法将其纳入既定的道德规范或者伦理桎梏中来。此中,我们比往常自由,虽我们不免耻辱,不免在阴暗的草丛中被发现时说一句“Shame on you”,但我们只会想在这一刻把握自由——“I love the shame.”

因此,“法国中尉”于莎拉而言不过是个标签,这个标签遮罩了她抽象的爱,她耻感的爱。她并非真的爱法国中尉这个人,她只是深爱这份透过他把握到的勇于突破世俗纲常的勇气,爱这种违规精神,爱这个不顾羞耻的自己。精神病理学家的Obscure Melancholia正是如此——她清醒地沉溺在自己乌托邦式的幻想里,她并不想治好自己的妄想症,因为她所有的勇气与自由都寄托在这份耻辱中,所以她宁愿带着耻辱病态地活着。她喜欢接近大海,在狂涛巨浪的激荡中看着被飓风撕碎的自己,她乐于沉醉于这个傲然“受难”的自己。而外人眼里深爱着法国中尉的莎拉,比谁都爱自己;外人眼里淫荡肮脏的莎拉,比谁都纯情。

所以那些面子上深情款款的恋人,爱的到底有没有死心塌地呢?

自我感动的力量接近于正无穷时,自私与无私的边界感会不会消失呢?

真正的爱是否无私大约应追溯回爱是否能给予人自由的问题。

那具体的爱和抽象的爱哪一种接近永恒呢,如果爱有评价标准又是否应该用永恒来估价?这不是我回答的问题,也不是我想回答的问题。

用语义学分析自然是抽象的爱永恒:抽象的爱因时因地都可以随语境生发出不同的含义,历久弥新;而具体的爱就如同温室里的花朵,一时一景而已。

影片中的戏中戏暗含谁戏仿谁的命题,这一命题自然将两种不同形式的爱置于不同层次上。从时间逻辑上可知应该是查尔斯戏仿了莎拉的生活:

莎拉从法国中尉处收获了抽象的爱,从这份爱的触感中找到了背离时俗的自由(此时莎拉爱的其实是自由,只是自由仍旧挟裹着耻辱),在这份自由中她邂逅了查尔斯,借助查尔斯的感情认同找回了摆脱耻感而重获新生的勇气(此时莎拉爱的其实是直面生活的勇气,是免于恐惧的自由)。经过两次感情经历的莎拉正是完成了其“爱的教育”,她是异常清醒地通过自我羞辱与自我征服的自残过程实现了破茧成蝶式的蜕变的,自残自毁与自爱在这一刻达到了平衡——她正是有意识地让自己通过爱情无果的修炼学会了爱自己,原是被世俗伦理道德排除在外的她被疏离至一块“与世隔绝”的小天地,从而得以拥有某种“被迫自由”,如今她扭转乾坤而获取了自由的主动权。

查尔斯因为邂逅莎拉而取消婚约,可见得查尔斯拥有的是一份具体的爱,他爱的是莎拉因此须接受道义上的审判。然而莎拉逃走了,可见莎拉的爱与他的爱是异质的,因此并不对等而无法沟通。之后他在找寻莎拉时看到穿着黑色斗篷的女子便跟了上去,发现认错了人后本要转身离去却又不自觉陷入了黑色斗篷的符号欺骗中——这一刹那标志着查尔斯也似乎产生了某种不限于爱的对象的抽象的爱,但这种抽象仍是对与莎拉初逢时那惊鸿一瞥的粗糙模仿,是虚假的爱,这一符号生发意义的基础仍在于莎拉赋予查尔斯的心灵震颤,否则它只是妓女的一块破落斗篷而已。此外,查尔斯取消婚约后被迫签名一纸协约,这意味着自己的名誉尽毁且失掉自己的绅士身份,这一情节无异于是对前情中莎拉失掉淑女身份而受尽屈辱这一情节的戏仿。但二者的态度则大相径庭,莎拉的无谓与坦然乃至自虐倾向却并未复刻在查尔斯身上——查尔斯气急败坏地说“签吧!签吧!”除去应激反应中的恼羞成怒,或许也掺杂着几分对莎拉的爱里包含的大无畏精神,这更使得这份爱沉甸甸的,充沛而饱满,更是自觉背上了道德的负重。

不仅如此,戏中戏里的查尔斯作为有妇之夫在电话里怒吼着“我爱你你听到了吗”,莎拉只是悄声挂了电话。她觉得有点尴尬,她不懂得如何将自己抽象的爱实实在在地描绘给查尔斯,抽象画在写实派欣赏者心目中没有任何安全感,还有点狰狞;她也有点疲惫,她不想接受除来自丈夫之外的另一重爱的道义责任,她想自由。

总而言之,查尔斯的戏仿无疑失败透顶,他在找到莎拉后脸红脖子粗地和她大闹却最终唯唯诺诺地宽恕了她,都是因为爱,但这份爱太满了,太重了,压垮了自己。反之,莎拉绘画中的自我肖像却不再抽象而可怖得显示出内心的不堪,她对镜自视也不再是顾影自怜,她的爱正慢慢归于具体,这一具体来自于苦难,来自于时间,是自我的孵化与自我认同。她学会了自爱。

或许本片什么问题也没有解答,只是在戏中戏,以及“戏中戏中戏”(莎拉和查尔斯在“戏中戏”中也是演员)中抽丝剥茧、不胜其烦地复述给我们看,我们没能看到永恒,也没能看到非永恒。只是大幕在查尔斯最后一声“莎拉!”里落下了帷幕,戏码还停留在“戏中戏”的幻景中。人生都是“做出来的”,就如同最后一刻我竟无法找出哪一场戏是真实。感情是无法度量的,但是感情是可以平衡的,这当然不是说愈是均衡就愈好,只是让我们明白,这世界上或许有一种暗自生长的爱能让我们获得自由——

爱终将被生活的细碎所填满而归于具体,而我们对抽象的爱的向往却永远是暗流涌动的。

“自顾沉稳,而后爱人”并不是爱的时刻表,或许是爱的终点站。

不知何时你或许也穿上了法国中尉的军装,或是莎拉的黑色斗篷。

 短评

1.套层结构戏中戏,基本还原了原著自我暴露的现代主义叙事,剪辑精妙。2.遗憾的是电影改编无法复制那股神秘暧昧的气格,而导演也没有完全脱离将女性妖魅化的男权视角。3.戏里戏外的几组呼应对称的镜头与调度,在视觉语言上暗示了双方由近及远/从远至近的亲疏关系演变。4.反向双重误认+1。(8.0/10)

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苏牧老师《荣誉》这本书中指定需要拉的影片,值得一看,特别是要拍现在和过去穿插叙事的两条线索时导演应该多次观看。

7分钟前
  • 逝去的爱
  • 力荐

1、捷克裔英国导演Karel Reisz,此人是英国自由电影运动悍将,此片1982年奥斯卡5项提名无获奖,包括品特的改编剧本,堪称最大杯具。2、据说小说异常NB,电影则着实有些平庸,处理成黑色电影式的故事而失去了原著的实验结构。3、梅姑的表演自然是给此片4星的唯一理由。

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无独有偶,这段故事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女主角萨拉的扮演者安娜与男主角查尔斯的扮演者迈克,也给戏中人一样,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情人关系,只是结局却出人意料……©

12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不是博尔赫斯式的叙事圈套和语言游戏,电影和小说一样没有在“小径交错的花园”中迷失,而是驻步在小径的交叉出,并标明方向。通过套层叙事和破坏性重塑故事,将这个经过双重陈述的爱情故事,传达出原作的意义张力,并且在魅惑与延宕间为影片添加了一种现代韵味。

17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高度道德化的维多利亚时代,人人都是淑女绅士,举止端庄,品行优良,却遍地都是妓院。女主角是个有趣的反抗者,她为自己虚构了一个身份:法国中尉的女人。戏里戏外,女主角都在找寻自我,真是一个经典的文本啊。

21分钟前
  • 薇罗妮卡
  • 推荐

①没落的贵族与新兴的资本新贵之间微妙的阶层关系;②女权话题的讨论既符合时代远胜于去年大火的某部女同电影;③-你为何不去伦敦过新生活?-如果我去伦敦 我知道我会变成怎样,我会变成莱姆有些人已经称呼我的。我很脆弱,我有罪。你无法想像我所受的苦,我只在睡觉时才能安乐。我醒来时恶梦就开始了:我怎么是我,我怎么不是费里曼小姐!不是嫉妒,而是不理解。④1857年 据估计有八万名妓女在伦敦郡,六十间房子之中有一间是妓院,当时伦敦男性人口有一百二十五万,娼妓每周接客达到两百万人。⑤济贫院,贫苦女工所,妓院最好的背景是伦敦的阴天和夜晚。⑥家庭教师一旦失业被赶出去,很可能沦为娼妓。

24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推荐

好年轻的两张面孔。喜欢这种交错的形式,两个结局都很好。ps我终于发现Jeremy的美了!

26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我就知道品特编剧总会弄些花活儿,形式感强的作品会运用形式说明一些问题,老人总说,时代不一样了,言下之意人也在变,品特的意思应该就是以前的人和现代的人共性远远大于个性吧,以前的人甚至玩儿的更过火。

31分钟前
  • hyoscine
  • 推荐

戏中戏提升了整个故事

3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看海报以为是部带有悲情色彩的影片,没想到却是女性题材的爱情片。两条线索交叉叙事,戏里戏外别样动人。一喜一悲的结局似乎也暗示着两条线索的最终走向,戏里的完美落幕终止到了戏外,不免令人唏嘘。此时梅姨的演技已经出神入化了,为影片增色不少~

38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巨丑的斯特里普又出现了~~~~~~!!~~~

42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这是一部很纯粹的爱情电影,它虽然也讲风俗讲道德,但归根结底是讲男女心中的那份取舍对于爱情的结局的影响。导演将原著变为“戏中戏”,又交织着“戏中戏”的演员的感情纠葛,既做到了不同选择的对比,又显得自然和熨帖。制作电影的人同样是可以被“观看”的,电影的那种魅力一下子就彰显出来了。

45分钟前
  • 石墙
  • 推荐

没必要故事套故事,故弄玄虚之嫌。其实一个故事讲扎实了,就很好。

47分钟前
  • 任晓雯
  • 还行

刚开始时还以为是个古典爱情片,越往后越有意思,是个精彩的电影。

52分钟前
  • 哑口鲑鱼
  • 推荐

对我来讲真的是一部好老的电影 不过叙事方式很创新啊 故事的确像男主所说既是第一个结局也是第二个结局 但是关于微博上有人以情色电影的分类来推荐这部电影 我觉得很无语

55分钟前
  • Amelia
  • 推荐

看来关锦鹏的《阮玲玉》形式创新评价要降一点了,戏中戏的效果不光是将两个故事叠加整合,而是间离观众,使其远距离的审视那个“法国中尉的女人”,令这个故事成为推动“现实”中男女主演情感进程的工具,虽然“现实”戏份时间相较于“电影”时间少,但“电影”时间却反向的将“现实”中男女感情发展的过程展示的无比细致自然,这种特殊的手法是极为奇妙的。当这两个故事并列看时,就凸显了时代的变革感,维多利亚时代严苛的宗教法则与世俗目光,对照当代情感中的隐秘的悱恻缠绵,前者的有性突出了对时代的批判,后者的无性描绘了未吐纳出口爱恋的苦涩,结尾处“电影”团圆结局和“现实”悲惨景象的对照也划分了荧幕与真实的差别,而情节化的“电影”剧情与平淡着笔少的“现实”生活也验证了这一点。

57分钟前
  • 马雅可夫斯基
  • 推荐

那么惊鸿一瞥的电光火击,风雨大作波涛汹涌的断崖上,她回首,苍白的脸有惊雷滚过,他和她互相对视,然后定格成永恒。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各种蒙太奇。一开始我就茫了一下,还以为分轨出了问题。Merly Streep的回眸基本不错符合我对于原著的想象,Irons大叔除了性感的小卷发一点都不像查理叔叔。但是结构非常让我满意,不拘泥也不穿越。

1小时前
  • teenytiny Adel
  • 力荐

2008-11-9 19:53:34 7/6.8(3565) 自我误识……

1小时前
  • 德拉库拉拉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