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

全10集

主演:吉拉楠·玛诺查姆,帕查特·南潘,查莉塔·苏安珊,拉塔浦·朵空萨,匹萨努·尼萨库,阿帕西里·尼蒂巴,威利·瑞格特·麦克托什,尼鲁·西里詹亚

类型:泰剧地区:泰国语言:泰语年份:2021

 剧照

日落 剧照 NO.1日落 剧照 NO.2日落 剧照 NO.3日落 剧照 NO.4日落 剧照 NO.5日落 剧照 NO.6日落 剧照 NO.13日落 剧照 NO.14日落 剧照 NO.15日落 剧照 NO.16日落 剧照 NO.17日落 剧照 NO.18日落 剧照 NO.19日落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真tmd棒

从故事里的角色说起吧。
 
      女人曾经红过,而且是很红那种,但是现在已经老了,老到没有人再找她拍戏;可是这个几十岁的人身体里装的却是一颗十几岁的心。她骄傲,自负,脆弱,任性,自私,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吃喝不愁,家财万贯,从来不甘心也不服老,不甘心就此被人遗忘,不甘心过这样的寂寞生活。于是就像结网的蜘蛛,一边织网,一直等待,等一个机会,等待着重返舞台卷土重来的机会。突然天上掉下来一个年轻人,英俊小生,是会耍笔杆子的编剧出身,债务所困,走投无路,为了谋生,只能接受为女人改写剧本的邀请,在女人家住下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被包养了)。女人对年轻人很好,上马一蹄金,下马一蹄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年轻人从挣扎到忍受,慢慢也接受了这种衣食无忧的新生活。一下子,对女人来说似乎爱情,事业双丰收就在眼前,制片公司也打来了电话……有天女人忽然发现年轻人在外面有个女孩,一到晚上年轻人就出去,很久才回来 。一天晚上年轻人回到家以后,女人有意让年轻人听见,给女孩打了一个电话。女孩放下电话就来了,要年轻人做选择。年轻人和平时判若两人,漠然的请女孩离开。女孩伤心的离去以后,年轻人默默的开始收拾东西,要结束这一切,准备离去。情急之下,绝望的女人用本来准备威胁年轻人自己自杀用的手枪,对准渐渐走远的年轻人,连开数枪,年轻人倒在女人家的泳池里……第二天,无数的娱乐记者,警察探员,把女人家围了一层又一层,在众多的闪光灯和摄像机面前,精神崩溃的女人,做了最后的一次表演……
 
  
     女人有个管家,管家从年轻人一进家就很照顾他,没有比他更了解女主人的了,当天夜里就把年轻人家里的所有东西都从年轻人的住处搬来了,给年轻人造成无家可归的既成事实。管家一丝不苟的做着所有他该做他不该做的事情,还兼职司机,厨师,经纪人等等等等,女人所有的一切他都给打理的井井有条。他脸上永远带着忠心耿耿和严肃表情,一幅永远的我办事你放心的态度。直到有一天他告诉年轻人,他是女人成名作的导演,也做过女人的丈夫,分手以后多年,还是义无反顾的回到女人身边,坚持照顾她直到最后的时刻……(这简直就是百胜刀王胡逸之的米国版?我姐讲话,这得多恐怖啊。我想是啊,突然有一天你老婆从娘家带来的管家跟你说他是你老婆的前夫……永远的毕恭毕敬,永远的有条有理,荣辱不惊……绝对惊悚,能让你当时就是一身冷汗。 )
 

 
      年轻人本来在好莱坞是个二流编剧,混日子过,在债务公司的围追堵截之下,误打误撞的进了一个过气老女星的家,就这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厮混下来,有一搭没一搭的给女人写写本子,不失为一种生活。况且女人对他真的不错,他的衣着光鲜让他在老朋友面前也很有面子。但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始终有一颗火热的文艺的心,只是没有机会熊熊燃烧罢了。偏巧有一个22岁的年轻姑娘闯入了他本来已然是一潭死水的生活。从不认识时候轻视他,到接触后崇拜他,年轻人半夜都出来和她一起讨论剧本和创作,姑娘最后更要抛弃未婚夫和他私奔(这才是真正的爱情、理想双丰收,呵呵)。……可是女人拆穿了他的一切,他冷静的面对追来的姑娘,用冰冷的语言浇灭了姑娘的希望。一直很被动的他,终于做出了一个男人该做的决定,……结果送了性命。
 
        姑娘第一次遇见年轻人,不知道手里拿着的剧本就是眼前这个人写的,好一顿挖苦,……后来打过几次交道,竟然志趣相投,慢慢发展成了爱人同志。单纯,善良,热情,……凡是女人身上没有的,姑娘身上都有。犹如一个腾腾的火把,燃烧了自己,也烧的年轻人无法自拔。那天晚上,姑娘接到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姑娘不能相信电话里女人的话,姑娘觉得她的他最终能站到自己这边,姑娘相信爱情的力量完全能够战胜的现实,只要他爱她,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直到泰坦尼克撞上了冰山,姑娘只有绝望伤心的离去。其实姑娘的角色很难演,因为女人演的太好了,姑娘的角色又是那样一个关键的导火索,戏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够,不然整出电影,都成了败笔。

日落大道,人性的悲剧。在这部1950年的电影里,影片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等十一项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虽然最后只得到最佳编剧、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配乐等三项,绝对是一部丰碑。《蓝丝绒》《妖夜慌踪》《穆赫兰道》,……似乎大卫林奇的片子很多都在向它致敬。

 2 ) 越看越好看系列

1950年剧情片,该片以好莱坞从默片时代过渡到有声片时代为背景,讲述一位自恋的女明星因无法接受情夫背叛自己,于是将情夫杀死的故事。刚开始看觉得很无聊,台词老套,动作矫情。看到最后唏嘘不已,我一直觉得电影是最能表现人类情感的一种方式,但同时电影残酷无情的车轮也不知碾死了多少电影人的灵魂。

怀尔德是确立黑色电影影像风格的导演之一,而这部影片则是他黑色电影系列中视觉风格最为张扬的一部。这种不真实感一方面制造了如梦如幻的氛围,另一方面又略带恐怖,从而奠定了本片双重变奏的基调。影片的结尾是电影史中最为经典的场景之一。

 3 ) 日落大道的往事

对好莱坞及其片厂体制的批判一直以来为电影导演津津乐道,此类题材佳片迭出,比如罗伯特.奥特曼的《大玩家》, 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还有伍迪.艾伦的《好莱坞式结局》。而1950年黑色电影杰作《日落大道》更是这一类作品中的一座丰碑。 《日落大道》展现了好莱坞梦的黑暗面。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部分场景在帕拉蒙公司摄制完成。派拉蒙对导演比利.怀德有绝对信心。西席.地密尔在影片中扮演自己。诺玛.戴斯蒙来看他的那场戏中,他正在派拉蒙的第18号舞台执导《霸王妖姬》(Samson and Delilah),而第18号舞台,在2002年仍在使用。 《日落大道》这个片名隐喻了一代红伶诺玛.戴斯蒙(葛洛丽亚.斯旺森饰演)的心境和末路星途。事实上葛洛丽亚.斯旺森本人就是默片时代的著名影星,她的好莱坞辉煌岁月止步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但她并未销声匿迹,也并不像她片中所演的角色那般神经质。勤勉的她经营着一家公司,在纽约还主持一档广播节目。为了饰演诺玛这个角色,斯旺森和她的第四要么第五任老公离婚,迁往好莱坞。 片名同时也指的是现实中位于洛杉矶的一条大道,诺玛.戴斯蒙住在那里。电影里的房子(外景和后花园;内景摄于派拉蒙)建于1924年,毁于1957年。实际上它并不在日落大道,它的主人是石油大亨让.保罗.盖蒂的前妻。 影片的开场戏颇见功力:警车和摩托引领观众驶进日落大道的一栋别墅,一具男尸浮在游泳池上,这时画外音告诉观众此人“一直想要拥有一座泳池(always wanted a pool)”。水下场景由游泳池底部拍摄,辅以一面镜子,可以看到泳池周围的警察。原先的开场戏并不是这么设计的。最初,比利.怀德想到了《停尸房的序言》:用停尸房的死尸来宣告每个人不同的命运,但由于预映反响不好,这场戏被弃用。 电影里,经济拮据的职业编剧乔.吉利斯(威廉.霍顿饰演)和年迈的默片女王诺玛.戴斯蒙有一场对话可谓概括了后者的心态以及导演比利.怀德对电影工业的批驳与讽刺。 Gillis: “You’re Norma Desmond. You used to be in silent pictures. You used to be big." - Norma: "I am big. It's the pictures that got small." - Gillis: "Aha. I knew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m." 为了体现和强调新旧好莱坞的区别,威廉.霍顿采用了战后淡化的表演风格,而葛洛丽亚.斯旺森仍然使用默片时代夸张的肢体语言和极具表现欲的表演方式。此外,本片音乐导演Waxman选择用探戈来介绍诺玛的出现,而采用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一种爵士乐——比波普来衬托乔.吉利斯。 比利.怀德的众多影片中,主人公之一总是在道德层面处于两难之境。本片里是乔.吉利斯:做着自己讨厌做的事——他出卖了自己。诺玛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乔.吉利斯31岁正值壮年,他们之间发展出一段风流史,不是不可能。 《日落大道》的选角也是一流。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片中饰演诺玛的管家,前任丈夫,导演)在默片时代是一位受人景仰的导演。在D. W. 格里菲斯拍摄经典《一个国家的诞生》时,他也是创作团队中的一员。他的事业在他执导《贪婪》时走向下坡路,这部18小时的电影史诗今天被视为一部精品。在当时,影院上映的《贪婪》是残缺不全的版本。 施特罗海姆的《凯莉女王》 (1929)彻底毁了他的导演生涯。这部影片的主演不是别人,正是葛洛丽亚.斯旺森!她的演艺之路也因此告吹。在《日落大道》里,有一场戏是诺玛.戴斯蒙和乔.吉利斯 在诺玛的私人放映室里看电影,银幕上放的正是《凯莉女王》!这部电影曾得到JFK的父亲,乔.肯尼迪的赞助。当时,斯旺森还是乔.肯尼迪的情人。据说有一天,斯旺森打电话给乔.肯尼迪,告诉他说有个疯子在拍一部片子,她指的是施特罗海姆,很多人认为他无论台上台下都是个奇怪的家伙。而在《日落大道》拍竣之际,斯旺森和施特罗海姆也早已一笑泯恩仇。 顺便说一句,蒙哥马利.克里夫特是饰演乔.吉利斯的第一选择,不是威廉.霍顿。尽管如此,霍顿还是成为了比利.怀德的最亲密的朋友,又先后主演了怀德的三部电影。 《日落大道》当年没有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惜败于《彗星美人》。后来有一部音乐剧根据怀尔德的《日落大道》改编,至今还在上演。其中,格伦葛鲁斯(Glenn Close)曾饰演过诺玛.戴斯蒙。

 4 ) 《日落大道》的场面调度和场景

     日落大道位于好莱坞大道,街道周围全是林立的电影公司。将“日落大道”作为影片的名字,一方面影片主人公诺玛戴蒙斯,一个过气的默片时代辉煌的女影星的豪宅坐落在日落大道上,另一方面,“日落”象征着暮年,下落,光辉退去的一种状态,恰好与诺玛青春消逝,事业消沉,名气流失的晚年的状态相映照着。虽然影片命名为日落大道,但是几乎大部分情节都发生在诺玛位于日落大道的豪宅当中,在场面的运用当中,并没有出现过真正的日落大道,仿佛日落大道是一个虚幻,遥远的存在,影片的时代是好莱坞默片和有声片的过渡时期,一大批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人在过渡时期迷茫着如作为编剧的男主角吉尔斯,导演戴米尔,事业走向了低谷,又有一批人直接被时代的洪水冲走淘汰了,如女主角诺玛,以及她的追随者,日落大道仿佛是对于默片时代走向末路的讽刺,但是日落下去的一天还会迎来日出的新一天,过渡时期是好莱坞电影走向下一个黎明之前——有声片时代的一个低谷,日落大道对于这些还在过渡时期挣扎的电影人来说,是一个虚幻的希望,又莫过于说十分遥远,对于诺玛来说更已经是遥远不可回的过去,故事发生在日落大道,但是场面调度上又未运用过日落大道,不仅构成一种时间空间,场面调度上的虚空感,更是形成了主题上的多重喻义的表达。
      日落大道的场面没有运用,大概是导演并不向让我们过多关注到好莱坞的大背景,而专注在主人公的性格状况和境遇当中。
      一个人的房间和家是一个人生活状况的展现,通过对于豪宅这个空间内外在的展现,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诺玛人物性格,生活内外状况,我们对于这个豪宅空间的认识是随着吉尔斯的从外到内一同认知的,首先房子的外观是一座规模豪华,但是从那个已经破败的车库和房屋外面低垂毫无生机的树木和疯长的杂草能够知道那华丽、辉煌已经是过去式,同时借助吉尔斯的旁白:“这座房子让人想起《远大前程》当中老夫人的那所,那位赫微香小姐穿着她腐烂的婚纱撕扯着,因为被遗忘而变得愤世嫉俗。”呼应着这个豪宅的主人的身份——一位过气的暮年影星,辉煌已经不在。而走进内部,内部装潢的奢华与外部的破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处是厚重的雕花流苏垂地窗帘,木质雕花长凳,水晶大吊灯。内外的强烈对比形成了一种对于诺玛生活状况的极大讽刺,留恋于虚无的繁华的过往,外人看来在事业方面却已经一片荒芜。
      诺玛几乎从不离开她的豪宅,她的豪宅是她生活的全部,我们随着吉尔斯的对于豪宅的认识一步步深入认识到诺玛的内心状况,通过吉尔斯从下楼梯走到客厅这个镜头,一个浅景深,短焦镜头的缓慢横摇,画面前景部分微微变形,吉尔斯从画面中旋转而过,后景部分那些华丽的装饰线条模糊扭曲,将豪宅客厅空间勾勒出诡异感,这是诺玛的内心扭曲的写照,大小的相框遍布在客厅,巨幅的画像悬挂在客厅中央,这些辉煌时期的照片是诺玛对于过去的辉煌和自我印象的扭曲沉迷的病态表现,同样诺玛的着装也体现了这一点,我们看到诺玛在自己的家中总是化着浓妆,带着墨镜,穿着带有豹纹图案的服装,试想谁会在家中每天如此盛装,这样的服装是诺玛对于自己曾经著名影星身份的一种强调,吉尔斯多次称诺玛和她的同样的过气的影星朋友为偶像讽刺他们,与这种刻意包装掩饰真实面貌和空洞内心的行为不无关系。
 而豹纹同时一种女性强势和内心欲望的展现。吉尔斯住在车库的晚上,从窗外看到空旷破败的网球场,没有水长满杂草的游泳池,隐秘方式进行的宠物猩猩的葬礼,以一种窥探的形式我们深入到诺玛的内心状态和感情世界。泳池的空旷和网球场的空旷象征着诺玛情感世界的空虚,当后来吉尔斯成为了诺玛的情人,有一场戏是他们已经装满水的泳池旁,吉尔斯的到来一度填满了她的内心,爱情就像水一样灌满了她空虚已久的心。同时我们看到她穿的衣服豹纹元素更加多,其实这预示着她对于吉尔斯一种强烈的控制欲,对于异性的征服欲望。这在吉尔斯夜晚窥视的段落当中就已经暗示了,作为宠物的猩猩是一种情感的替代品,吉尔斯的出现代替了猩猩,诺玛在情感当中追求的是一种他人对自己的崇拜和顺从,所以她不断地给吉尔斯买各种东西,命令他都是一种对于异性征服欲望的表现,这一点都来自她对于过去地位的病态的沉沦,所以当得知吉尔斯的背叛诺玛才会在泛起情感的狂澜将其射杀与泳池这个曾经两人沉浸的爱海的象征当中,而这在最开始管家误认为其是棺材搬运员时一句:“如果需要我帮你搬棺材,请告诉我。”已经预示着开场吉尔斯死亡的原因。
      泳池这个场景推动了影片叙事,借泳池这个空间交代出两人开始在一起,而最后诺玛因为爱情的愤怒终结了吉尔斯的生命已经他的背叛这一条故事线。而在诺玛个人的境遇的叙事线当中,某些场面调度和布景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内外鲜明对比的豪宅将外在世界和内部划分成两个世界,诺玛各种被塑造出来的过去的辉煌的自己当中沉迷着,豪宅内部全是她自己过去的照片,是好莱坞塑造的偶像形象,同时管家也是其前夫作为她的崇拜者之一都一直尽力维护这个偶像崇拜的假象,就像一个虚幻由过去营造的空间。而诺玛去派拉蒙公司去找戴米尔的这一场场景十分有趣而又戏剧性十足,新门卫没有认出她来,而老门卫念在旧情热情的请她进去,给诺玛留下一种她的影星身份还是十分有分量的错觉,而进到摄影棚内,戴米尔请她坐在导演的椅子位置,过去认识她的灯光师将灯光对准了她,其他人纷纷认出她来蜂涌过来簇拥在她周围,这一瞬间摄影棚旁边的空间构成了一种舞台感,现实场景瞬间成了虚构的舞台空间,过去的时间也在这一刻和现在的时间汇聚在一起,虽然这一段很短很快被戴米尔导演打断,但是这一场景和场面的调度使得诺玛在现实和虚幻当中有了恍惚,更加自我确信自己还是过去那个万众瞩目的影星,这就为了后来诺玛无法接受自己的真实而迷失在现实当中起了推动作用。而影片结尾,摄影机进入了诺玛的豪宅,在管家的帮助下,聚光灯再次对准了诺玛,豪宅这个空间幻化成了舞台,随着诺玛不断靠近镜头的,沉醉在镜头当中的逼真演技,真实和现实仿佛已经混淆了。
      《日落大道》用多样的场面调度,布景的运用展现了一种虚实相容,虚实难辨的叙事,表现了一个红极一时的影星被时代淘汰的失落,在最后一场戏之前,迷失的诺玛在镜子当中审视自己,身后是曾经追捧过她的好莱坞记者,好莱坞成就过她,而最终也埋葬了她,好莱坞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今天的太阳日落了,带走一些人,明天的太阳又照在日落大道上,新的人又来了。

 5 ) 她周围好似笼罩着一层寂静

落魄编剧乔误入鬼气森森的豪宅,里面住着默片时代的巨星诺玛,及其忠心耿耿的管家(其实他也是她的导演,她的第一任丈夫,一手捧红她的人),还有她刚死掉的宠物大猩猩。手头拮据的乔被金钱诱惑留下修改她糟糕的莎乐美的剧本,从此便坠入时间的峡谷,一边是默片时代,一边是现代。他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在那边。一边是瓦伦蒂诺跳过舞的瓷砖,一边是狂笑的年轻金发女人。一边是50岁的过气巨星好比刘晓庆,一边是青春逼人的审稿员小姐贝蒂,她才22岁。

“你多大?”
“22岁。”
“聪明的女孩儿,什么都比不上22岁。”

诺玛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巨星时代,每天阅读影迷来信,给他们寄去自己的签名照片却不知影迷来信都出自管家之手。她还期望着东山再起,举手投足都是戏剧腔,家中摆满自己的照片,每晚观赏自己的主演的电影。派拉蒙希望借她的古董车去拍戏,她却以为导演又向她伸出橄榄枝,大家在拍戏现场围观她,像是围观一件古怪的古董,再没有那么令人悲伤的时刻了。他成了她的“达令”,穿耸肩西服驼绒大衣,却又抵挡不住现实的吸引力,半夜跑去跟审稿员小姐写一部新剧本。当贝蒂向他表白后,他想摆脱掉这一切,回到现实中去。他不要22岁,也不要50岁,决定回俄亥俄州当一名报社编辑。当然,他回不去了。

“50岁并不可悲,除非你想变成25岁。”他这么对她说,然后被她枪杀在游泳池边。

完美的开头,完美的结尾,完美但现在基本已经不再使用的人物旁白。比利.怀尔德用这部电影送走了默片时代以及默片时代的著名制片人L. B. Mayer。一个时代结束了。

 6 ) 诺玛的猩猩

诺玛养的猩猩死了,她需要一只新的。哦,他来了,自己送上门来。

但是这个替代者却不只需要香蕉,游泳池。生存只是他的第一需求,开始只是需要300元,房租,饭食。还有安全需求,摆脱追债人。但后来他的需求就按照马斯洛的模式多了起来,有了情感需求(而且是同龄人的,)还要自己的生活。哦,简直太多了。

而且,因为这不只是一只猩猩,使得诺玛的需求层次也变高了。她要复出,要聚光灯,camera,superstar,昔日重现,一切就像一个大泡泡,越来越大,终于,泡泡在诺玛的枪声中破灭,这只猩猩什么也不需要了,而诺玛,还赢得了一次聚光灯的照耀。

(迈克杰克逊养的猩猩就叫“泡泡”bubbles,23岁,在主人死后出了回忆录。)

 短评

呃,没有传说的那么神,不太喜欢,很难融入剧情。

3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日落大道》里耐人寻味的metamessage是,扮演管家的施特罗海姆说:“我曾是可以比肩格里菲斯的导演,现在却只要全心全意的服侍于她”。事实上,在无声片时代作为导演的施特罗海姆确实比肩与格里菲斯。所以,施特罗海姆要守卫的不是沉迷与过往荣耀神经质明星诺玛,而是她所代表的无声片的电影时代。比利怀德的用意应该是在这里,才让这位曾经最了不起的导演也是演员的施特罗海姆出演吧。

8分钟前
  • 荒也
  • 还行

这片子又厉害又悲伤,那种没有任何选择可以阻止悲剧发生的悲伤啊。喜欢死人的旁白自述,喜欢万能管家,Turn that light back where it belongs,比利怀特每次台词都好棒啊。在B站看的,弹幕让我觉得大家对年纪大的女性非常刻薄,当任何年龄差巨大的男女关系出现时,女性年纪大的时候大家就废话好多。

10分钟前
  • 黑貓十一
  • 推荐

一直觉得国内应该翻拍然后找刘晓庆来演Norma 所有人嗨到爆

11分钟前
  • 飘飘然
  • 推荐

片子绝对经典,就是觉得她那么有钱要是嫁给冯小刚就好了,绝对私人订制一出甲方乙方似的大腕戏。以被杀者的口吻开始,地址真的是日落大道的10086号嘛?还是中文字幕自己加的。老太太说星座也真是醉了。UCCA

12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好莱坞一次肆无忌惮的自嘲自讽,且绝对黑色。面对那双惊悚而自我陶醉双眼,我们到底是该压抑地为无声电影时代默哀,还是直面虚荣与欲望带来的凶残?受人欢迎与受人关注的区别是有多么大,她却能走火入魔地归为一体。(这绝对是比《艺术家》那样毫无创意的跪舔高出几个档次的作品。)

17分钟前
  • Ocap
  • 推荐

看黄金时代的影片,总能不经意间产生这样的体会,就是最电影的电影就该是这样的。 而一个身处光环中的人,如果只看得到光环,当年华流逝,取而代之的就会是同等的空虚和暗淡。

20分钟前
  • shu
  • 力荐

太精彩了。无论是关于默片女王的失落与幻梦,还是围绕感情关系的紧张与惊悚,都被这样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讲得丝丝入扣,挥洒自如。

24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这片子其实还挺惊悚的,因为真实的与臆想的人生如此脱节,把人弄成了变态。男主角其实不重要,谁都行,不如Max来得重要。讽刺的是,不仅又是一出错爱乱情,而且到最后,只有疑似结尾之时,孤独的女人才能获得她想要的结果,尽管她也知道只是片刻黄粱。

27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美人自古如良将,人间不许见白头,更何况是用金粉镀成的superstar。整部片子都处于一种莫名的诡异气氛之中, Gloria Swanson真是太妖魅了,那句Stars are ageless说的令人唏嘘不已

30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2011.6.11. 18:30 国泰。文艺青年吃软饭警示录/脑补女王的戏梦一生/女王攻和忠犬受不得不说的故事/如何用形而上的追求把软妹指南……怀尔德先生您是个天才!

32分钟前
  • mi4444d
  • 力荐

比利·怀尔德代表作,黑色电影经典。对好莱坞自身的批判与嘲讽,和《雨中曲》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本片是阴暗悲凉的,后者明媚欢乐。大卫·林奇的神作《穆赫兰道》中多次向本片致敬。本片的摄影(尤其是片头片尾)、台词、化妆都极佳。但我很不认同女主的沉溺于过去,拒绝向前看的心理。(8.5/10)

3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难怪大卫林奇喜欢,这片子其实多可怕多阴暗啊。都是贪恋名声的人,一个走向疯狂,一个走向腐坏,都太让人唏嘘。更何况女主角就是当年默片大明星,演得特别棒;里面出现的电影人还真都是导演什么的,好莱坞讲好莱坞自己的故事,日薄西山的无力感

36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原来比利·怀德在66年前就已经写出了:“‘你不会有时候很恨自己吗?’‘我常常都很恨自己’”这么振聋发聩的对话。

41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门牌号竟然是日落大道10086耶!目前看过最喜欢的怀尔德。故事讲得这样扎实,即便谜底早就揭晓也无妨。一部关于电影全是电影的电影,那些失意的过时的疯癫的人,被“罕见的同情心”所照耀,成了黑暗中的英雄。精彩的结尾像一出戏中戏,可她还是把那个挚爱她的人叫成了别人的名字。

46分钟前
  • 57
  • 推荐

要说经典心理恐怖片 比利怀尔德的日落大道当属其中佼佼者 尽管片尾仍有些冗余(下楼梯的旁白处出卡司岂不更好?)但本片神奇地将远大前程式的闭塞窒息感 爱伦坡那诗选式的黑暗 以及菲茨杰拉德型浮华融为一体 部分元叙事的运用 部分死者旁白式的处理等等 随后在马丁斯科塞斯和大卫林奇的作品上 亦见重现

48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黑色电影有种令人窒息的美感,就像诺玛的控制欲,她在名利场中迷失了太久,灯光亮起的时候早就丢失了灵魂。好莱坞电影工业何尝不是一座吞噬人的房子,赐予你梦一般的虚幻,沉浸在一种人工布景的绚烂中无法自拔。人是圈子的动物,靠赞美来获取光环,诺玛有粉丝的假信,乔在那帮编剧朋友中亦能找到存在感,谁不是在烂泥中去奋力追逐虚无的梦想,以驾驭这沉重的人生。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其疯狂。疯狂不是一种罪过,从青云般的梦境中跌落才是。葛洛丽亚·斯旺森和她扮演的诺玛都是50岁,一个坠毁于日落大道的黄昏,一个在日落大道的水泥道上玩命一跃,竟然驾起了祥云。戏里戏外,皆为唏嘘。

49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看得各种心酸…巴斯特.基顿脸上涂满厚厚脂粉、带着小丑般忧伤的神情坐在桥牌桌边如僵尸出土,50岁韶华已逝的老妇,蛰居一幢阴暗废旧大宅,仍缱绻在25岁的浮华旧梦中,疯癫痴狂地死死掇住最后一缕稻草,渴盼光环再临,不肯落回人间…这明明是对整整一个时代的苍凉悲叹。编剧定受《远大前程》启发甚深。

52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paranoid...Norma那经常仰面45度角但眼睛还是水平望着你的神情真是太恐怖 黑暗中不寒而栗.

54分钟前
  • Zn粒粒
  • 推荐

大卫林奇怎末可能不喜欢它呢

56分钟前
  • hexy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