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一边

HD

主演:黄瀞怡,苏达,森竣,撒基努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山的那一边 剧照 NO.1山的那一边 剧照 NO.2山的那一边 剧照 NO.3山的那一边 剧照 NO.4山的那一边 剧照 NO.5山的那一边 剧照 NO.6山的那一边 剧照 NO.13山的那一边 剧照 NO.14山的那一边 剧照 NO.15山的那一边 剧照 NO.16山的那一边 剧照 NO.17山的那一边 剧照 NO.18山的那一边 剧照 NO.19山的那一边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山的那一边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充满正义感的巡山员心岚(小薰饰)对平淡工作感到有志难伸的无力,想离开此地。但曾是盗木山老鼠的阿德(苏达饰)死缠烂打,说服心岚与他的猎人好友都玛斯(撒基努饰)一起上山,寻回之前偷偷藏起来的珍贵桧木。3人在山上意外遇到艺术家派大星(何林骏饰),为了阻止他自杀,只能拖着他往山上爬。他们好不容易爬到了藏桧木的地方,心岚狠下心来取缔阿德非法盗木,而暗中跟着他们的山老鼠也现身想要抢桧木,众人在山上僵持不下,这场旅程要如何顺利落幕呢?始动伴我骄阳蝴蝶失魂舍伍德约车惊魂夜诈欺担保人第三季球迷颜值杂货铺想明白了再结婚结伴前行哈顿花园大劫案2017飞鱼2011天地有情助理误杀2019上流誘惑我家的故事清宫秘史爱闪亮波河上的人权欲第六季爱很美老孟说媒灵捕者非道缉恶魔王1931好汉杨炽达格利什 第一季世界再见摩斯探长 第二季名校风暴第六季挺住!李波罗情深不悔,再爱难为同车异路比赛完毕死人的鞋子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主播风云2004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锁龙谷巴比伦2022战地摄影师2001街头大厨

 长篇影评

 1 ) 说说这两部电影

年轻人菲利普犹豫不决,面对“上帝”的驱逐(他想进修道院,却至始至终都没有得到上帝的召唤),几乎崩溃,最后在朋友的帮助和自己的醒悟中自救,开始寻找“日常生活的快乐”,爱也在上帝这座大山的阴影之下释放出来,在那一边找到了真爱。
年老的伯格医生有主见而果决,在他身上包围着绝望的虚无,却散发出肯定的光芒,笑中带着悲怆,悲中带着从容,在无望治愈的恶疾中,平静离开人世。

伯格医生给菲利普以及作为观影者的我们的启示,即不是宗教,也不是医学,换句话说,不是选择题,不是令人窒息的非此即彼。不信仰上帝的他对上帝的了解不逊于神父,所发出的置疑也令神父无法回答。但当他肯定的说滨死前夜上帝来过时,他是超越的,超越了海德格尔意义上沉沦的“被抛”者;不是上帝眷顾了他,而是他把握住了上帝。

伯格医生与神父让我想起《鼠疫》里的里厄和帕纳卢,如果伯格医生愿意,我倒是很想把他加上“反抗英雄”的称号。但这个人物明显比人道主义战士里厄更为有趣,虽然在鼠疫的大灾难背景下谈论有趣也许不怎么合适。里厄在危机时极力对抗腐朽的政治,伯格医生只说:“我不是党员。”幽默下隐藏的是无可救药的绝望。《鼠疫》批评“上帝”赞同那让无数生命死亡并消逝的灾难,扎努西借伯格医生之手的批评更为彻底,他说:“(因为上帝)人们失去了许多美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是被禁止的。”

是的,“生命宛如恶疾”,世界早已不值得救赎。虽然节奏舒缓,这可不是温情脉脉的励志片,还记得伯格医生前妻的丈夫吧,在伯格医生和前妻面前人模狗样,却是诱导菲利普吸毒的畜生。我更愿意相信伯格医生对这一切早已知晓,不过让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而已。

个人最欣赏的台词“不过是空间旅行的燃料”,说的是生命。为此伯格医生借用契诃夫的故事来为自己饱满丰盈的生命画上句号。波德莱尔《恶之花》末篇一首题为“旅行”的诗歌里有这么一句,“啊,死亡,老船长,时间到了,快起航”,献给我喜爱的伯格医生。

 2 ) 信仰之难


       在《路加福音》中,耶稣对门徒们说道:“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纷争。从今以后,一家五个人将要纷争;三个人和两个人相争,两个人和三个人相争。”抛开耶稣话语本身的含义,基督教的历程还真在“纷争”二字。从罗马的异端到中世纪的正统,从神权政治到宗教裁判所。当中世纪的神权和王权之争还没有缓和,马丁•路德就在教堂贴出了《有关赎罪卷论辩之邀请》,揭起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基督教内部的纷争又开始了。

    直到近代,王权和神权分离,民族国家兴起,宗教才步入个人信仰的领域。正是因为路德提出的“因信称义”,教会才发现基督耶稣的新娘这个职位越来越不容易当,个人也越来越确信凭借着自身信仰亦会得救赎。但是,路德所引发的信仰问题并没有使得信仰本身简单化,个人真的是拿本《圣经》就可以上天堂?基督教神权也没有因此就远离政治领域,反而使得现代国家和个人在此类问题上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纠结。
 
    导演扎比西在2002年拍摄了《爱在山的那一边》,在我看来,亦反映出现代西方社会在宗教信仰进入个人领域,个人面对“信仰”的难题。扎比西来自波兰,他的这部电影延续道德焦虑电影一贯探讨的主题。医学院的学生菲利普在修道院和医学院的选择中两难。他有不理解却宽容他的哥哥和一直等待他选择的女友,他的徘徊也为他们带来了不少困扰。哥哥不想菲利普把人生在犹疑中白白耗费,而女友汉卡则希望自己等待菲利普的时间不要太长。菲利普自身的困惑是,他一直坚持信仰,却始终无法得到上帝的回应,所以他不断在教堂和学院中穿梭寻找,试图能够得到上帝的召唤。

    电影开始时,菲利普在幽暗未明的房屋中对修士说:“如果我再回来,那我就不会离开。”随后,他走出修道院,在灿烂阳光中,渡河回家。影片的开端寓意明显,虽身在修道院,菲利普的信仰仍是昏然混沌,因为《创世纪》中记载: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所以修道院的房屋几乎不见一丝光亮,画面借光影明暗来表示上帝尚未给菲利普以召唤。而菲利普的离开倒不是因为“不信”,他是要去“确信”,去等待上帝给他启示的那天。

    现代社会的信仰之难,在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因信称义”凭借的是自己“良心”来确证信仰,获得上帝的救赎。当信仰成为“私人事务”,个人的良心又如何来确认呢?若人们都根据自身的良心来判断,未必会有唯一的结论,势必带来现实判断的冲突,这正是来源于人与人之间天生的不同。

    在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良心”,也都是从此出发来为人处世。菲利普的哥哥是个攀岩教练,他靠此获得资金来维持自己自愿者的事业。菲利普的女友一直为爱等待,她也坚守着二人世界中的良心。如果要在影片中给“良心”排个序的话,菲利普的良心无疑居于最高点,甚至到了反复折磨自己身体和精神的程度。菲利普的哥哥居于其次,只是凭自己随性的本能来尽可能的实现俗世中的善行,所以他会告诉汉卡别去想什么钱、计划之类的东西,把握住现在的生活就对了。他还劝汉卡别再等菲利普,人生苦短,为何不活在当下?汉卡则是做到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目的也很单纯,不过是要和所爱的人在一起生活而已。当得知菲利普仍旧无法决定留下还是离开时,汉卡也面临了自身欲望的冲突,但身体的欲望还是无法突破内心的坚持,汉卡在试图和他人出轨之时制止了自己的行动。

    多元化的社会带给我们不同的社会观念和人生态度,人们可以选择没有信仰,但是他仍旧可以做一个好公民。不过,对于是做一个天国的子民还是现实国家的公民,这两者的要求和准则显然不是同一个等级序列的,这也造成了菲利普和他亲友之间的疏离。哥哥觉得菲利普眼界太高,想做这个世界中追求金钱以外的事情,这是在他自己能力之上的。这不过是他推己及人的想法,用耶稣的话来讲就是:“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所以他认为菲利普的生活不算生活,还丢掉了生活中所有的东西。但他和汉卡都觉得菲利普想把生活活到最好并不是件坏事,而汉卡正是因为菲利普有这种高尚追求才对他心生爱慕。

    对于菲利普而言,沐浴在神性之光下的生活,它必定高于俗世,从而指导他现有的生活,不会迷失。这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中,信仰归入个人和政治面向大众后带来的一大病痛。普罗大众仅成为合法公民,安份于生存之道即可,他们追求的善是在普通生活中力所能及的或者点到即止的。而“合法”亦即最低限度的道德,所以追求整全的生活很可能会因为亲人的不理解而远离亲人,亦可能因为爱人的无法亲近而伤害爱人。

    现代社会的信仰之难,还在于个人的体验如何证明上帝的召唤?影片中菲利普的身份是医学院的学生。西方医学在进入现代社会后就成为系统的科学,人的身体不再神圣,化解为一个又一个的医学名词。菲利普在医学院的行为表现出神学和科学的对垒。作为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他会告诉年长的医生自己感受不到灵魂。他还无法接受死亡,看见尸体会极端不适。医学救治肌体,一个人则可以凭自己意志选择是否接受死亡;神学救赎灵魂,它探讨人是否真的有自由意志。医学试图延续现时的生命,神学则劝谕死后得拯救。这悖反的两极集中在菲利普身上,学医的他居然服下了迷幻药,试图通过干扰神经来得到接近上帝的体验。嬉皮士早就用过这个招术,堂而皇之的名义下行性乱之实。菲利普也是如此,没能看见主的荣光,反而掉下性的炼狱。这是否在说,用科学来解释甚至替换神学,是最荒诞的一件事情呢?毕竟一个是我们了解自然的手段,一个是我们试图到达的目的,本末倒置的后果早已注定。

    菲利普在电影开始时不久对女友说过,这一切都是罪。他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因为自从离开了伊甸园,人都是罪人,做的都是违反其本性的事情,都是恶。只有在信仰中得到恩典后,寻回本性才能自由,所做之事才能称为善。扎比西的电影中,菲利普最后看似圆满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去自然中感受,在老医生去世时的皈依中领悟,最终和家人女友和谐共处。电影用菲利普和女友在高山上幸福结合的镜头结束,暗喻在“基督之爱”和“尘世之爱”之间,菲利普找到了他所要的交集。不过,把“信仰之难”问题的模糊化处理并不表明它就能如此的被解决。可以肯定的仅仅是,扎比西不是在给出答案,他所作的只是要符合他自己的良心。

 3 ) 爱在山的那一边

《爱在山的那一边》(2002年,扎努西)
      扎努西,也是波兰的老资格导演,地位不低于瓦依达。可惜过去从没看过他的电影,这次一气看了两个。说这是姊妹篇都不很恰当,两部电影重复的段落非常多,合起来大约要有半小时,所以建议这两个电影一定要一起看,因为这两个电影本就是互相补充,互相包含,彼此说明的。也可以这么理解,其实这本就是一个电影,只是被导演给分成了两半,借以分别突出主题。至于这种分割到底是取巧还是别有妙意,那也是见仁见智的事了。
      《生命宛如致命恶疾》,说的是一个老医生在经历了无数别人的死亡之后终于要面对自己的死亡了,于是在他生命最后一段时间里的挣扎和思考。主要是强调死亡的不可避免及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爱在山的那一边》说的是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也是在经历了多次生离死别后,变得迷茫和空虚,他不知该如何解脱,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于是他求助于上第,但神学与科学及感情的问题使他更加困惑,最终他受到将死的老医生的启发,找到了方向。这主要是在讲生命的意义,即我们既然无法避免死亡,我们英国如何在活着的时候更好的实现生命的意义。
      两部电影虽然重复的地方很多,但侧重点又各有不同。
一、死亡
      《生命宛如致命恶疾》主要是在讲死亡的问题。跳出电影外,我们有没有很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呢,人死了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呢,如神学所说的步入永生,还是如科学所说的化为土灰,其实我们一般很少去考虑这个问题,总觉得那还是太远的事。而导演在这个电影里却在反复强调死亡的不可避免,反复强调的目的我将在后面讨论。他强调的方法本就很有意思,一个盗马贼被抓要被处死,他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他疯狂的逃,但却只是徒劳,只能去接受这个可怕的结果,不过故事一转,原来这是电影片场,刚才只是电影里的一幕,而不在那个电影里的老医生却要真真切切的面对死亡了。导演很巧妙的设计了这么一个故事,很有移觉的意味,也正是这个目的。开始,我们和老医生一样,在电影之外,我们只是个死亡的观察者,这总有些不痛不痒。不过老医生从一个观察者瞬间变成了体验者,这种角色的转变,也正是一种暗示,现在我们只是坐在电视前观察别人的生死,但我们迟早也会称为体验者的,这个角色转变是无法避免的,谁也逃不掉,。于是我们开始跟着那个老医生一起,开始更真切的感受死亡,并开始思考死亡。
      作为一名多年的老内科医生,每天都和各种病人打交道,看惯了生离死别,早已麻木了,而对人体的反复解剖,也使自己成为了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不过对无神论者来说,死亡代表者一切的消失,于是他的心里承受着更多的恐惧和痛苦,。正是这样,老医生才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生欲望,他要去巴黎做手术,他不惜厚着脸皮去前妻那里要钱治病,。不够一切都已经太晚了,他即将面临的只有死亡。沮丧悲痛之后,也只能默默接受。老医生在之后也在贩毒强调死亡的不可避免。死亡早晚都会来,不是多晚来,而是多早来。导演正是借老医生之口,反复强调这一不可避免的可怕事实,让观者真正意识到死亡的存在。
二、爱
      如果这个电影只是在说死亡的不可避免的话,那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导演更想说的是当我们真正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之后,应该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义,也就是如何真正实现生命的意义。
      关于生命的意义,《爱在山的那一边》明显比《生命宛如致命恶疾》探讨的更深,这也正是两个电影的不同侧重点,他们正是这样互相补充的,一个提出问题,一个解决问题。
      如我小标题所说,这里生命的意义上升为爱。
      《爱在山的那一边》的主角,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也见惯了生死,不过他也变得迷茫。这里的这个学生,正像是看完了《生命宛如致命恶疾》的我们,那个电影开始使我们重视死亡,开始思考,而这个学生在医院也是天天和生老病死打交道,他很清楚的知道死亡的必然性,所以他想活的更有质量,把有限的生命更好的利用起来,。他的探索之路正是我们的一条探索之路。神学和科学本是相互对立的。可他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却开始考虑依靠神学获得救赎和解脱。不过他内心还是充满矛盾的,所以在电影的开头他不断的用鞭子抽打自己,借以考验自己是否能真正的忍受修道院的苦修,并渴望获得上帝的召唤。
      矛盾中的他开始疏远关心自己的哥哥和爱自己的女朋友。另外,他开始求助于《生命宛如致命恶疾》里那个偶遇的老医生,但老医生也并没有直接给他任何指导。不过,后面出现的一件事却间接的改变了他,这个事情稍后讨论,。总之通过这个事他认识到了爱,明白了自己活着的意义,爱。
      生命的意义是爱,那我们该怎么爱,爱谁呢?
三、爱自己?爱他人?
      一直觉得这才是两部影片的真正主题。两个影片都在共同为这个主题服务。像上面提到的,爱是生命的意义,能让我们活的更有意义,所以爱谁,怎么爱,这个问题马上就出现了。
      两个电影分别从老医生和学生两个角度共同解释了这个问题。所以这里就两电影一起说了。
      老医生,我们并不清楚他和前妻到底是为了什么离婚的。不过从老医生的一些行为能看出,他一直是一个很坚决的个人主义者,正像《生命宛如致命恶疾》里他勾引学生女朋友时说的话,“人生苦短”我们不去猜想他年轻时是一个怎样的享乐主义者,利己主义者。单从他前妻数落他在离婚后还向他索取房钱,车钱,及最后的那笔医疗费。在得知自己已经不可治愈的时候,他考虑把房子卖了去环游世界,电话留言也改成“现在我不在乎你留什么。”处处都能看出这是个坚决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老头。他坚信生命苦短,爱自己最重要。不过,在反复的矛盾和判断中,他开始有所变化,。首先,他给了年轻的音乐家大量的吗啡,这正是默许了对将死的人进行安乐死。为此他却要背负骂名,波兰第一位这样的医生,他背负的罪名很重,其实这里他已经从爱自己开始向爱别人转变了,他开始为别人想,不管这种方法是否正确,不过这是以自己的受处罚为代价,证明他已经开始转变了。而之后就更加明显了,他把自己家的钥匙给那对年轻人以求撮合他们。而自己也最终没有选择自杀,当他拔掉针头的时候,他真正的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他开始真正的直面死亡,他也开始付出,把自己的房子和车子都送给了那对年轻人,并将自己的遗体捐给了医院做解剖。最终他的行为也影响了那个年轻人,他也死得很有意义了。
      医学院学生,开始他也是一个很彻底的个人主义者,他也一直是爱自己潜在的原因是由于他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缺乏关爱,所以虽然他希望去投奔上帝,不过他想从上帝那获得的只是自己一个人的救赎和解脱,代价却是亲情和爱情的漠视,正由于过分的利己才让他一直找不到方向。所以他经历了年轻音乐家的安乐死事件后,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他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了,老医生对死亡的看法,以及自己对植物人的思考。他去登山,攀岩,接触大自然,感受生命,接触上帝。最终他开始接受爱情了,也开始接受亲情了,并且还去申请了一个扶助流浪人的志愿者。在老医生的帮助下,和女朋友结婚了。一切是那么美好,他们的将来一定会很开心,因为他们也真正的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生命宛如致命恶疾》的结尾是学生用刀划开了老医生捐来的尸体。他终于可以直面死亡了。《爱在山的那一边》的结尾是学生和他的女朋友在山上做爱。他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真爱。
      把握生命的每一天,多一点关心给别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

 4 ) 一一二二

宗教和医学,都是为了生命的把戏,一个是让你看淡失去,一个是极力挽留存在。
关乎选择,在科学与唯心之间。
喜欢这样一菜两吃的做法,同时剪辑的是《生命宛如致命恶疾》,是以老医生垂死的视角切入。
同类的还有伊斯特伍德的《硫磺岛来信》与《父辈的旗帜》,一次事件,两个角度。

 5 ) 生于安乐 死于安乐

《生命宛如恶疾》(2000)

《爱在山的那一边》(2002)

在陶街淘到的这张DVD,封面绝不吸引,只是碟套上“波兰电影大师扎努西经典作品”这行小字很诱人,于是买下。波兰的电影只看过奇士劳斯基的,非常喜欢。其他的,好像都没听说过。见这张DVD上录有两部电影,好也长长见识,不好看也不算浪费。

上面的两张电影海报很棒,这DVD的设计就太过......了

放入DVD,自动放出《爱在山的那一边》这部。电影很合我这回的口味。人活到这个时候就这样,宛如整部电影的味道。此刻遇到这部电影,可说巧合,或天意。

看来这部已不辜负“经典”二字,就迫不及待地看了另一部,《生命宛如恶疾》。不但很合我的口味,情节更是如我刚刚经历的,大象自得病到英年早逝这四年时间的事。这不是巧合,是天意了。

相同的电影片段可能有这两部电影各自的三分之一,做在同一张DVD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只看一部,真是很可惜的。一起,才算完整体会导演的意图,也就知道这两部电影是值得珍藏的了。

印象中波兰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也许正是如此,波兰人更能体会到生命的真义。生于安乐,死于安乐。这个谁人不想?就让那些有违此道的规矩见鬼去吧。

2010.10.17 http://william-ho.lofter.com/post/6c3aa_ee72b20a

 6 ) 回归日常生活

挣扎于这些形而上的问题的人,在别人眼里往往是“逃避的,脆弱的,生性敏感的”。他不仅要面对最大的敌人--自己,还要面对无人理解,甚至被人误解的痛楚。他自问:或许灵魂上的寂寞感根本就是一个理论上的迷题,仅仅是一厢情愿的、精神病的,那就太不值得浪费时间了。可是,某个时候我们又很清楚,那是自己最真实的一部分在活动,不容置疑的真实。

怎样对日常生活重新发生兴趣,克服一切皆无意义的感受,是继续活在认人世的出路。

男主角说:他们活的像蔬菜一样。哥哥反问道:你知道蔬菜是如何生长的吗?
男主角反对避孕,坚持不和女朋友发生关系,以至于被人嘲笑。

在还没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之前,在还没有真正了解自己之前,别着急放弃它们。天使尚且羡慕人间的生活。把曾经错过、正在错过、即将错过的日常生活捡起来,好好体验,哪怕上帝造人是个错误,也要亲身体验他老人家究竟错在哪里。

敏感而不脆弱,面对而不逃避。所谓“既在孤峰顶上,又在红尘浪里”

 短评

看完时刚好凌晨零点~~

8分钟前
  • vivi
  • 力荐

一场死亡比任何钝痛都更能带来一次新生,在成长后认清的现实面前,年轻时的瑰丽绮梦与生死爱恨都恍若云烟…抛开那些文绉绉的话,电影更像男孩到男人,迷茫信徒到普通人的转变。扎努西大概认为脚踏实地为社会奉献价值是年轻人的事,虔敬追随则是年老者甚至人身后的事。不过,极端偏执的青春梦中总会有一些回味无穷的身影,比如残疾音乐家,哥哥,老医生…

13分钟前
  • Onceinaredmoon
  • 推荐

实在看不下去

17分钟前
  • 惧色
  • 还行

有些很经典的台词。

22分钟前
  • 推荐

一直探寻内心与精神上的问题,同时有兄长、女友、医生朋友和牧师帮助,要不然年轻人探寻自我价值的道路能持续多久。谈及本身才是根源。

25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较差

《生命宛如致命恶疾》姊妹篇,对生的困惑、追问、体验和领悟。两部影片两个视角,形成一个整体阐述了对于生与死的一次哲学思考。

27分钟前
  • 公子小七
  • 推荐

「我想找一条生活之道。」以为答案在极限,这个心情完全懂。极限是群体发展的希望,却往往是个体生命的终结,结果越是追求天堂就越是掉进地狱。试过了地狱的滋味想珍惜日常生活,又可以为日常生活牺牲多少呢?这部结尾课堂上Filip是主动走下来的

29分钟前
  • water
  • 推荐

想到了生命宛如恶疾(基本忘了)看到老人把钥匙给男主,房间里的风铃的时候记忆里的东西被唤醒了,那一部男主开刀好像比较犹豫,像是这部的前传。这部比较light但也蒙上了沉重的色彩,波兰电影的观感,雄厚的音乐,寻找自我,好像梦一样,山的意象

30分钟前
  • Vivre Sa Vie
  • 还行

个人对这部稍微感动一点……

33分钟前
  • 脑子白腔荡骨鹅
  • 推荐

3.5 是《生命宛如恶疾》的补充,两部电影形成了一个人群事件的两个视角,《生》是导演战后一代的老人,这片子则是新生代的年轻人,也许是相比讲述自己一代没有那么自如,这片略显逊色一点。不过两片一起看,才是一个整体。

35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感觉是很老的电影,原来是2002年的。探讨的东西很严肃很圣大,本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很草率的就结束了探讨。感觉看到了自己,很有启发。也明白了在道德层面,宗教或是其他(比如我自己给的种种原则)是个双刃剑,他会让人产生强大罪恶感和沮丧感。里面有几句对话有启发。

37分钟前
  • 老白纸
  • 推荐

看過"life as a fatal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之後看這個﹐有點感動。

40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等待上帝的召唤,幻想体验,放弃享乐,提炼痛苦。真高端,可以拿来装的

42分钟前
  • 火山边缘
  • 推荐

让我们讨论敏感、脆弱、风雨飘摇的船以及令我们头破血流的石头,并且不认为它是狭小的原地打圈的话题。

46分钟前
  • 懒画眉
  • 推荐

必定将《生命宛如致命恶疾》和《爱在山的那一边》放在一起写观感。《生命》写死。一位正在死亡的死亡医生。遭遇衰老、绝症、希望、死亡的过程。期间,他认识了两位年轻正在爱着的男女(《爱》的男女主)。期间,他给了病临死亡的儿子和无以为靠的母亲足够的安定。《爱》写生。不是生产的生。是生命的生,是爱的生,是男孩即将成年,面对责任,面对社会,面对爱人,如何迈出有知的一步的生。期间,他们认识了一位睿智幽默的老医生。他们经历了自我的问白,感情的分开,独面的痛苦,老人的死亡的过程。最后,老人死去,男女生来,热爱平常,“最重要的还是日常生活”。

47分钟前
  • 假驴
  • 还行

视角从濒临死亡的大夫转换为医学院的年轻学生,他说:“我这几天经历了地狱般的痛苦,才明白最重要的使我们现在的生活”。他哥哥说,如果你想生活,好好过眼前的日子。

48分钟前
  • 47
  • 力荐

很有趣的构想,和生命宛若恶疾共用许多场景。上一部先入为主,这部剪辑稍显突兀。

51分钟前
  • Ahtoha
  • 推荐

舍不得丢掉上一部生命宛如致命恶疾的多余镜头就如此这般的拼凑出了这部电影,看过的最温柔的扎努西也是时间点上最接近现在的也是最烂的!老了就都平庸了吗?老了就都和解了吗?和解是宽容,宽容当然是褒义词,和解是认怂,认怂是端正态度,和解是否定从前,否定是为了平安顺利向前进,和解是认命,好奇心被自我认知彻底堵死,有趣无趣两生花,和解是泯然众人,大抵如此

54分钟前
  • 水泥脑袋
  • 较差

该片没什么好说的。5

56分钟前
  • 软柔暖
  • 还行

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

57分钟前
  • duanjf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