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之恋

HD中字

主演:艾比·考尼什,詹姆斯·达西,安德丽娅·赖斯伯勒,理查德·柯伊尔,大卫·哈伯,奥斯卡·伊萨克,詹姆斯·福克斯,娜塔莉·多默尔,劳伦斯·福克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倾国之恋 剧照 NO.1倾国之恋 剧照 NO.2倾国之恋 剧照 NO.3倾国之恋 剧照 NO.4倾国之恋 剧照 NO.5倾国之恋 剧照 NO.6倾国之恋 剧照 NO.13倾国之恋 剧照 NO.14倾国之恋 剧照 NO.15倾国之恋 剧照 NO.16倾国之恋 剧照 NO.17倾国之恋 剧照 NO.18倾国之恋 剧照 NO.19倾国之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倾国之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取材自辛普生夫人沃利斯生平事迹,是麦当娜继2008年《下流与智慧》之后执导的第二部影片,制片成本几乎都是她一个人自掏腰包,影片的总投入达到了3600万美元。   影片采取双线结构的,一条讲述英王爱德华八世(詹姆斯·达西 James D'Arcy 饰)和美国女人沃丽丝·辛 普森(安德丽亚·瑞斯波罗格 Andrea Riseborough 饰)之间的传奇罗曼史。“不爱江山爱美人”爱德华以爱情为名却让沃丽丝一生背负了所有的骂名。另一条线是1998年,纽约女子沃丽·维特若普(艾比·考尼什 Abbie Cornish 饰)在面对丈夫冷暴力的同时,着迷于沃丽丝和爱德华的爱情故事。她收集一切关于沃丽丝的资料,一遍又一遍地参观沃丽丝遗物拍卖会的展览。而在多次参观展览馆后邂逅了那里的保安(奥斯卡·伊撒克 Oscar Isaac 饰),让她找到了许久不见的热情。铅黄三分之二年破车嘉年华股神3之控庄者臻于至善亨特之谜第一季颠倒的魔法韩公主破晓时分2011女杀手们第一季我没有谈的那场恋爱幻影恶灵第一季冬眠不系之舟快乐年华汪星卧底欢颜勇闯夺命岛英语风云2成真锁住有晴天没有爱霹雳雷电法律与秩序(英版)第八季加油优雅陆小凤传奇之绣花大盗2007犀照潮浪王子想飞2014正当防卫1995伦勃朗之我控诉二流太傅向日葵与幼犬的7天伊莎贝拉2006太空跳跃傲骨之战 第六季天下人家上将洪学智镀金时代 第一季人到30又如何侦察员的功勋利器

 长篇影评

 1 ) 爱情究竟是“江山换美人”的轰轰烈烈?还是和你在一起的“一日三餐”?

前几天收听康永哥的情商课,当中有一集讲到如何处理恋人关系,题为“为爱情牺牲,容易牺牲掉爱情”。当中康永哥有提到一部电影《W.E.》,中文名称《倾国之恋》,很感兴趣,闲暇之余,便看了一下~

这部影片主要基于一段历史史实,爱德华八世(Edward)与辛普森夫人(Wallis)的爱情故事。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爱上了一个有两段婚姻,且出身并不好的美国女子,并且情愿以放弃王位,实现和辛普森夫人的长厢厮守~

这个故事乍一听,非常地可歌可泣,我们会觉得,“一个国王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情愿放弃整个江山,这得鼓了多大的勇气啊~”,“这样哄哄烈烈的爱情故事才称得上千古绝唱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爱德华八世放弃王位之后,成为了温莎公爵,后来与辛普森夫人结婚,一起生活在了巴黎~如果说故事的结局是“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现实的人性其实是很复杂的~

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一起生活后,经常会为自己无法回到英国,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而感到沮丧,多次向辛普森夫人发出抱怨~也就是,虽然放弃了王位,爱德华并没有百分百的只为爱情而活,他还处于尘世,他还有自己的工作、理想和抱负~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他做出放弃王位的时候就全部结束了。所以爱德华牺牲了王位换得的爱情值得吗?

说到牺牲,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出发,不得不谈到辛普森夫人。当所有人都慨叹爱德华为爱付出时,谁又能想起她的牺牲,当然相比起王位,那可能都会变的渺小,不过对于她自己,那就是全部。她被人称为妓女、荡妇、没有自由的生活空间,时刻暴露在媒体之下,听着丈夫的抱怨~

所以,这个让我想到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看法。爱情,这种“以江山换美人”的轰轰烈烈真的好吗?

在我心里,我所追求的爱情是相互尊重、理解与支持,没有牺牲,只有付出,付出是发自内心,心甘情愿地为对方做一些事情,没有后悔,付出的过程即是“收获”。

这部电影其实有两条线,另一条线是现代女主Wally同时遭受丈夫(社会地位较高的医生)的冷暴力与热暴力,丈夫只想做爱,而不想要孩子,而女主是一个为了婚姻放弃了自己工作的女性。剧中她遭受丈夫家庭暴力的桥段一度表现出她生活状态的绝望与痛苦~让人心疼至极。后来遇到了拍卖行的保安,浪漫而又体贴,虽然没那么有钱,但充分地爱她~让她体会到了久违的爱与幸福,她变身为一个娇羞的、温柔的、幸福的小女人了~同时她也重新开始了工作,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后来她如愿以尝地怀上了孩子。

家庭暴力的医生丈夫,对女主的那叫爱吗?答案是否定的,那是一种畸形的占有欲~简直太可怕了。

同时,辛普森夫人在第一段婚姻中也同样遭受到了丈夫的家庭暴力,浴室被踢的场景太可怕了,她失去了自己的宝宝~也因此导致她后面无法为心爱的男人—-爱德华八世怀孕的悲剧。

从这些场景中,我真的觉得遇到这种会家庭暴力的男人的女性真的太悲惨了~

那么,我定义的爱情是什么呢?我喜欢什么样的爱情呢?

首先,爱一个人绝不是占有她/他。我是你的爱人,我更是我自己。处于恋爱中的人儿们通常会把对方当成自己的全部。但笔者的爱情观是:爱伴侣的前提是爱自己,取悦伴侣的前提是取悦自己。自由与隐私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的权利,不要以爱为名,剥夺了对方的自由,或者窃取了对方的隐私~我们要承认的是,在不违背双方爱情准则的前提下,伴侣需要有自己的社交圈,有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

一段健康且有质量,有意义的爱情,是不需要“牺牲”的,不需要牺牲你的工作,你的理想,你的追求。如果感觉到有“牺牲”了,就应该考虑考虑双方的关系是否已经出现问题了。

其次,从女性的角度出发,这一辈子一定要找这样一个男人,这个男人不一定多有钱,多有权力,有多帅~但他一定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会善待你、爱你的人。暴力太可怕了~看完剧到现在已经快20个小时了,里面丈夫暴力妻子的场景依旧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真的太可怕了,作为一个女生,我真的理解女生的内心世界有多脆弱,真的需要一个善待自己的男人来宠爱,这样,余生都是美好的~否则真的不如单身主义!

最后,我认为是要学会满足。老天爷在大统计概率下是公平的,他赐予你了轰轰烈烈、千古绝唱的“爱情”,就不要再觊觎你的“王位”了。爱德华八世从选择了“爱情”的那一刻起,就应当做好和辛普森夫人一起过在物质上有所缺乏,精神上要受到世俗指指点点,并且很难再回到英国的这种生活。“爱情”要拿得起,放得下!这才是守卫“爱情”的正确方式,而大多数世俗之人做不到,那这也正是“爱情”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所在。

今天,我问了陈一个问题,如果你有10个亿,你会用来做什么呢?他的回答是:“买几个店铺房产每个月收租,然后工作日上班,周末休息,一个老婆,一日三餐。”

看到陈的回答我没有惊讶,因为我早就猜到了,不然我也不会选择陈~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中文中我们通常会用一些诸如“海枯石烂”、“生离死别”、“肝肠寸断”等等之类的词来描述所谓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可是只有这种词描述的爱情才叫“爱情”吗?才值得歌颂与称赞吗?未免也太吓人了~

所以相比起Wallis 和 Edward(W.E.)轰轰烈烈的“爱情”,我更喜欢和你在一起的“一日三餐”,而这个就是我觉得在爱情中最“轰轰烈烈”的事情了。

 2 ) W. E

All for love and the world well lost.
献上所有的爱以及余下的世界。

无论时日过去多久,真爱永远都是那么的动人、璀璨。

 3 ) 《倾国之恋 W.E.》—不要江山要美人的溫莎公爵

麦当娜,说起她,你会想到什么?熟女的欲求不满,年近50还在紧贴男模跳火辣的热舞,还是她那渣滓一般的演技,當時,我看到她居然學起人做導演的時候,我已經覺得,她不是被人冒著淋紅油的危險,就是要被評論家的口水給淹死。不過,當朋友說:“去看嘛。拍的好浪漫。”我猶豫了一下,其實我關注的不是麥當娜,而是那位為美人而捨弃江山的溫莎公爵。當時她還為我科普了一下,原來電影《國王演講》中的那位國王約克郡公爵就是溫莎公爵的弟弟,正是源于哥哥的退位,他才得以继承大统。這就更燃點我莫大的興趣了。
     說起溫莎公爵和我也有一段“古”(故事),事緣當年我聽說英國某位國王為美女放棄愛情,當然,那時我連溫莎公爵是誰也不知道,我的世界歷史止步于二戰,其他世界史就像麥當娜的演技一般渣滓。某次課堂時間老師要求發表演講的時候,我忽然想到愛江山不愛美人的國王,然而我講得一塌糊塗,最後估計誰也不知道我說了什麽,課後,一位見多識廣的仁兄和我說:“你說的是溫莎公爵吧?不要江山要美人”我才知道,喔!我口中想說的人是他,自此之後,我想我可以忘了吃飯、刷牙,但我永遠不會忘記溫莎公爵是誰。
     令溫莎公爵公爵著迷的是一位美國女人,辛普生夫人,經歷兩段不幸的婚姻,因為曾經的第一段不幸福婚姻的家暴而喪失生育的能力。一次舞會,一次邂逅,情牽半生,舞會上的溫莎公爵風姿卓越,氣宇不凡,但是在這位平凡的美國女人面前,他著迷了,即使冒天下之大不韙,即使千夫所指,即使放棄他擁有的一切,他都義無反顧,乃至被流浪放逐。擇其所愛,愛其所擇,此爱无关占有,而是心有所属。英國王室的故事總是充滿了傳奇,查爾斯王子寧要相貌平平的卡米拉,也甘願放棄萬人擁戴的戴安娜皇妃,他們是國王,同時也擁有普通人的情感,但是,他們的地位決定了他們往往難以擁有普通人應有的幸福,在這裡之外,還有更多的責任道德和義務,無關對錯,卻,難以順心。
     童話總會那麼令人心生嚮往,溫莎公爵和辛普生夫人的故事作為近代最偉大的愛情故事,除了為英國媒體竊喜之外,也為不少人編制了不少愛情的夢。女主角是一位醫生的夫人,外表光鮮的生活的不是那麼快樂,在平凡枯燥的生活之外,她留心著辛普生夫人和溫莎公爵的故事,留戀著一个为了“她”不要王冠了的男人的愛情幻想,追逐著溫莎夫婦的腳步,看他們的展覽品,在思緒中回首他們的故事。世上的人對于愛情童話的執迷,是他們太過在意愛情童話的表像,卻忘記了,表像之下,那些風雨飄搖,那些暗湧波動,那些心酸又更與何人說,童話讓人沉迷心醉,我們看很多愛情天梯,看很多相濡以沫,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我們在意的是結果,從來沒有想過所謂偉大愛情,不是空中樓閣,是靠我們一磚一瓦,一點一滴,慢慢構建的。當女主角住進溫莎夫婦曾經下榻的酒店,溫莎公爵就放弃王位,放棄了原本屬於他的責任與義務,辛普森夫人成为最为世人唾弃的女人。誠如辛普生夫人所言,“他利用我摆脱自己的牢笼,却給我築起了高牆。”是的,溫薩公爵放棄了皇位,失去了屬於他的榮耀、地位。但是辛普生何嘗不是失去了自由、隱私,為他,她歷經指責,飽受攻擊,誠如劉德華背後的女人朱麗倩,還有成龍的妻子林鳳嬌,幾十年來,默不作聲,相守在他背後,無怨無悔,無名無分,她們失去的又何止是青春。誠如溫莎夫人所說:“你无法想象,活在本世纪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中,有多么艰难。”爲了成就一個神話,代價是如此慘重劇烈,我們都知道神話故事中總有人犧牲,一切谩骂、指责、攻击的矛头都对准了温莎夫人,而人们看到的是公爵失去的,可曾知道辛普生夫人犧牲的會比溫薩公爵少嗎?
     結局中,年老的溫莎公爵在病榻上彌留之際,對辛普生夫人說:“我想看你跳舞的樣子。”在病床邊,看著偏偏起舞的辛普生夫人,或許,他想到了第一次舞池見面的她,對於他們,最大的幸福可能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無風無雨,攜手相伴走完人生路。溫莎公爵最終含淚而終。生活,真的是简简单单就好,太多的撕心裂肺,别人看做故事,自己确是实实在在的痛苦。片尾結束之際,當女主角和溫莎夫人在座椅上告別,溫莎夫人說道:“我們該就此告別。”女主角笑著說:“我想是的。”然後問道:“你相信我們能改變命運嗎?”溫莎夫人笑著說:“何必多問,你心中已有答案。”當電話響起,自信滿容的她接過電話后,走向生命另一個階段。
      開始看這個故事,發現剪接,鏡頭都不太流暢,甚至覺得有點豆泥,不過,記得師傅說過,一部好的電影,它的劇本好的話,可以讓你忽略很多其他不利因素,誠如我朋友所說:以一个女人视角来讲,她已经感动我了。所以我不介意她的缺点。

 4 ) Masterpiece

有多少lovers就有多少haters,我不知道如果导演不是Madonna,这部电影在IMDB和豆瓣上的评分还会不会是现在这样。

涉及到历史真实存在的人物的电影一般都会争议比较大,也很难处理好,The Iron Lady就是个例子,好在The Iron Lady里有Meryl Streep的演技撑腰,再说谁敢不对Meryl Streep的演技发出赞叹呢,即使是跟风也是要的吧。

名气在Meryl身上体现是好的一面,因为大龄非美女演员距离大众的距离是比性感流行女歌手要远的,了解的人会发出赞叹,不了解的人也犯不着生出厌恶之情。

对Madonna来说,名气带来的更多的是争议,喜欢的人会喜欢,不喜欢的人分为几种,一种是了解以后确实不喜欢,一种是不十分了解但因为太红而反感,当然还有一类就是浮动型,本身的喜恶就受到流行度或正或反的影响。这几种人所占的比例我不好说,但中间一种在Madonna身上表现出来的效果肯定是要强于Meryl Streep。

回到电影的话题上。对于这一类的电影,我觉得大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评价,一是所说的历史,一是电影本身。

我相信有很多理智的观众和舆论给这部电影不太高的评价是出于认为剧本过于浪漫化和美化历史。The Iron Lady和The Queen, The King's Speech的舆论中都有这种声音,而这是不是值得参考的标准就要取决于电影本身的定位:是严肃的历史题材电影还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艺术作品。

这个问题一直有比较大的争议和讨论,在我看来,除了纪录片,任何电影都逃不出艺术品和娱乐品的范畴,即使是纪录片,也在艺术的范畴内。既然是有娱乐的成分在,那么适当的艺术加工是不为过的,关键是看导演想表达什么。

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只是给导演提供了素材和灵感,而导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做出自己的诠释,甚至给出全新的注解,从而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和想抒发的情感。

再退一步说,即使美化历史是不对的,但有类似问题(或舆论认为有类似问题)的电影还有很多,可其他几部的评价都远在这部之上。所以说造成差异的因素应该是在美化后的故事或者电影本身。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故事上来说,Madonna给大家呈现出这么一部浪漫到无可救药的电影在我看来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一直以来我对Madonna的最大印象是独立女性,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矫情,不煽情,不被情绪过分左右,拿实力说话(只针对她的态度,不谈到底实力如何,这个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不要忘了,Madonna也是个女人,在伦敦首映礼上她很罕见的got emotional。当说到这部电影献给她的母亲,讲述了‘a journey of a woman‘s soul’那一段时,没有征兆的哽咽也让我有些吃惊,虽然她数秒之后就恢复镇定。

在1991年那部Truth or Dare纪录片里就有Madonna趴在母亲坟前的镜头,但是配合那时Madonna近似机器人的果断和坚毅的形象以及不可一世的狂傲,这段影像一直让我觉得格格不入,说白了就是假。而在出道30年后,自己已经是两个孩子母亲的Madonna会有这样的“人类的感情”让我觉得情有可原。

这是站在女性的角度拍的一部电影毫无疑问。也许这样的立意在现在看来已经毫无新意,但不可否认以男性或隐男性角度拍摄的电影还是占绝大多数。

电影看到一半时我脑海里就想起了索菲亚·科波拉的Marie Antoinette,同样是关于历史人物,同样是涉及到宫廷题材,同样是加上了重重的女性角度气息和导演自己赋予的个人诠释,也同样是引来了争议和两极分化的褒贬。

也许确实,加入了性别角度的立场后的艺术创作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也是当年以纯理性角度来欣赏电影时的我对Marie Antoinette并没有完全褒奖的原因。但天平是需要平衡的,正是有少数这些以自身影响力为女性发出声音的艺术家的努力,大的环境才可能不至于失衡。

我想Madonna很清楚自己在这个电影市场里所扮演的角色,或者说自己需要、能够和希望扮演的角色。不是说她拍不出一部不受自己性别影响的电影(这一点可以从她的处女作Filth and Wisdom看出),而可以说她就是想坦然地拍这么一部为女性说话、给女性希望的电影,这有什么好羞耻的呢,她生为女人。话说回来很多人本来就是喜欢Madonna的这股坦然劲。

Madonna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自己其实是一个很浪漫的人。但是反观她在其他方面的作品,这种浪漫主义并没有支配她的创作,而是受控的。浪漫和幼稚就像经常被人拿来打比方的天才和白痴,中间其实只隔着一层纸的距离。

我没有办法给出区别浪漫和幼稚的具体评判标准,也不会自大到认为有能力给它定下一个标准。但在我从Madonna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到的来说,Madonna的浪漫建立在对现实有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而非小女生整天做梦灰姑娘遇到白马王子式的浪漫。

我不会单纯被励志和“充满希望”的东西打动,这也是我不喜欢The King's Speech这类电影的原因;但我也不拒绝happy ending。当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坚强而抗拒一切美好的理想和结局时,这是多冷酷的世界。

为什么要不信甚至抵触呢,世界上还是会有happy ending的吧,即使没有落在你头上。抱着负面的态度,即使有人对你说说他遇到了童话里的幸福,大概你也会觉得他只是为了给别人看才那么说的。当然从悲观的角度你可以说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就好像Nelly Furtado的那首歌名,但是这个end还真得斟酌一下,以及什么样才算come to an end。

就像电影里温莎公爵和公爵夫人的故事,被驱逐出境受人唾弃算是come to an end了吗?又或者客死他乡算是come to an end了吗?当然啦浪漫本身是要夹杂一点被迫害臆想症的,没有困难何来浪漫,那只是甜得发腻。从我的接受能力来看,只要别到在和平年代自己意淫“为了他我可以献出生命”的程度而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就不至于被扣上“幼稚”的帽子。但结局的好坏很多时候来自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倒没有对错,乐观主义者看到的总是好的一面,悲观主义者看到的总是悲观的结局。尽管在这方面我可以算是倾向于悲观主义,但这没有太影响到我从这部电影中获得的享受,这个在对电影本身的讨论中我会说到。

再说除了hopelessly romantic的故事以外的部分。从目前普遍被接受的哲学观点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思想是由感官和经验建立起来的,我们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

我相信Madonna投入了很大的个人感情和经历到这部电影里,最直观的就是在两位主人公都曾经受到严重的家暴,这很明显是与Madona本人与Sean Penn那次失败的婚姻有关。我倒不是说她借此影射什么,而是说可以关注的点有那么多,正因为有类似经历所以更感同身受觉得值得着重一说。就好像一个从教育条件很差的环境中走出来的人可能更会把自己的慈善工作方向放在教育上。

总之,从爱情片的角度来说,大家能接受Titanic为什么不能接受这部呢?甚至很多人都能接受Once, Atonement这种拍的矫揉造作得一塌糊涂的电影为什么就不能接受W.E.呢?

另外既然说到故事,我可以理解如果有人因为对电影所宣扬的价值理念的不赞同而减星,你可以说她为婚外恋说话,也可以说这与女性的独立意识紧密相连,这也是仁者见仁的问题。对于我来说,我会更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编剧这么处理所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想法上。

扯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最后说电影本身。这部电影从观感上来说算是我今年看过电影里最好的之一。节奏控制得很好,不拖沓也不过分赶时间。有很多电影看完以后再回想起来会觉得其实也没说什么,就是被一大堆无意义的小清新或lomo画面占掉了时间。那种追求纯意境的就不讨论了,但这部肯定不是。

画面上来说,Madonna的电影品位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这一点从她90年代中很多MV所邀请的导演和自己提供的构思已经可见一斑,在拍摄电影时更是知道怎样点到为止。

这方面的反例我立刻想到的有赎罪和钢的琴。前者那段令我“印象深刻”的长镜头真是4年后还记忆犹新,更不用说过于卖弄的光影处理。钢的琴则构图过于单一,以一种投机取巧的方法营造出了匠气。这两种在我看来都是属于画面上“用力过猛”的例子,也是对野心勃勃的Madonna来说最容易犯下的错误,但看完电影我发现这方面被处理得很好,画面美得不会喧宾夺主。

W.E.给我的感觉是Madonna投入了很多心血、经过深思熟虑拍出的电影。导演知道自己在做的事和想要的效果,用初中作文的评语来说就是中心思想明确,语言流畅,生动有趣。内容上来说有太多可以进一步讨论和挖掘的内容,结合Madonna本人的经历也可以引申出很多有趣的讨论,我相信喜欢她并有一定了解的人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会发出一连串的吐槽吧。

插一句题外话,Madonna决定本人不出演角色也是很明智的决定,很贱地猜Madonna是不是自己也听说过曾经有歌迷统计过她在一部电影里出现的时间超过了一定长度电影就会Flop的事……这部电影主角的气质和演技都是符合要求的。

在我看来,电影本身是佳作。对于个体来说,好与不好是主观的,而评分这东西统计的是一个群体意见的平均值,对个体来说没有太大意义。所以单个观众觉得好与不好都是无可厚非,但从客观角度来说,相对于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的其他电影来说这部也不会更差,所以获得如此不尽如人意的评分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也是如我这般懒和有书面讨论恐惧症的人会写这篇评论最原始的原因:被评分惊到了呗。

所以最后还想说,IMDB评分、豆瓣评分这些时准时不准,我不是在清高地质疑大众的欣赏水平,而是想强调打分群体的不确定性。不同电影的观众群体可能是不同的,同样一个有话题性的导演或者演员也会引来很多跨越电影本身潜在欣赏群体的人过来看和评分,情况就会复杂很多。

打个比方就好比昆汀拍了一部B级片,观众群自然主要还是喜欢这类风格的影迷,于是分数可能很高,而不接受此类风格的观众自然也不会去看和评分。但是如果有一天昆汀请了Meryl Streep去演她的电影,而Meryl Streep也偏偏老妇聊发少年狂突发奇想去试试,结果很多学院派观众就去看了昆汀的片子,最后的评分情况也可想而知。

所以对于大部分对Madonna没有明显态度倾向的观众,我会建议你自己去看这部电影,尽量忘掉导演的名字和史料,根据自己直观的感受去享受和评价这部电影,我想还是有很多人会enjoy的。而在我看来,这部就是Madonna的Masterpiece。

 5 ) 爱有多伟大,牺牲就有多伟大。

他为她放弃了王位、臣民和家人,她为他舍弃了尊严、名声、隐私和自由。如果说爱的发生,要看机遇和运气,有些缘妙不可言的意味;那它的维系就要靠双方彼此的妥协和牺牲,唯有如此,爱的萌芽才会成长,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

当然这些牺牲都是双方自愿、自发的,如果是受胁迫而产生,那也就失去了爱的本意。

电影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温莎之恋和现代女性遭遇家暴和外遇,这两个故事并行叙述,有些对比的趣味。

片子包含了麦当娜对理想爱情的看法,它告诉人们,爱有多伟大,其间的牺牲就有多伟大!

 6 ) Masterpiece

周五零点上了N部片子, 包括the vow, journey 2还有star wars. 这部电影默默地, 在周末也只有三场.

麦当娜在"love, marriage and Lady Gaga"的interview里面曾经说过自己是个romantic. 从这部电影的风格上就看出来了. 浪漫得可以. 她在评论 Lady Gaga 疑似抄袭她的express yourself时候只说了, Gaga的born this way is "reductive". 麦当娜也许是自恋的. 可是她的独立精神和不可一世也不是谁都可以有的. 第一部电影被人骂死, 这部注定不卖座. 可麦当娜还是麦当娜. 这才是她牛逼的地方.

其实麦当娜想表达什么, 已经在结尾曲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循环播放一下就懂了.

当别人一再强调红颜祸水以至于男人为她放弃了江山的时候, 麦当娜关心的是这个女人为他放弃了什么. 像歌词说的 It hurts so much to be in love with the masterpiece. Wallis知道失去小孩的痛, 所以懂得失去江山的Edward经历怎样的痛苦. 为了逃脱Edward他自己的痛苦, 他只得把Wallis困住. Wallis一辈子被困在"本世纪最浪漫的爱情"童话里. 以至于只有她自己知道, 这世界上没有童话. "Cause after all nothing's indestructible". 总觉得Wallis是不自由的吧. 她应该是不喜欢被婚姻捆绑住的人吧. 因此, 和Edward在一起牺牲的是她自己最爱的自由.

um. 不过现实是, Wallis婚后也一直外遇不断. Edward要不是因为弟弟资助也是生活拮据并且生殖系统一直有问题. 有几个女人有胆量跟一个为了自己放弃江山的男人? 倘若不跟, 又需要背负怎样的诅咒. 这可是本世纪最浪漫的爱情呢.

还是挺悲哀的一部片子. 相比女二的生活幸福多了. 自由多了. 不用被什么而困住. 告诉女性, 独立自主才可以. 当然前提也是在你对生活极度不满意的时候碰巧有那么一个人出现. 那个timing还是蛮重要的. 不然她应该也绝对不会看上一个小安保的. 不过是因为在她需要的时候给了她一张温暖的床而已.

女人为了寂寞而出轨. 男人为了欲望. 各取所需. 如果一切都会被摧毁, 还是这一秒中做自己吧. 而不是为了谁, 而放弃什么, 放弃自己. 也许女生都会默默希望为自己放弃江山的王子出现. 只可惜爱情也许也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看麦当娜换男友的频率和男友的年龄就看出她对这件事的态度了.

 短评

我们在一起或许足够强大来对抗这个刻薄的世界,但仅仅有爱是不够的。

3分钟前
  • 病気君
  • 推荐

爱死里面的配乐了~麦姐的第二部影片儿远远的超过了第一部~爱死Abbie的眼睛和Andrea的英语了~麦姐选演员还挺有眼光的,电影有点儿像时时刻刻,从两条线叙事。

7分钟前
  • Sherry CX
  • 推荐

并不是Madonna拍的有多好或者演员有多靓。喜欢这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喜欢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童话。WE=wallis+edward。国王退位她成了罪魁祸首但谁又见到她的牺牲。否则也不会有楞子弟弟接班和女王了。索斯比的拍卖品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带着对wallis的追随审视自己的人生追求幸福。

10分钟前
  • vivien
  • 力荐

童话总是终结于王子公主的婚礼,因为到此为止才叫童话;之后叫什么?温莎夫人甩现代女主角的那巴掌可以告诉你,童话中止于幸福的婚礼是为了保护你仍然保有的童心。

15分钟前
  • 雪·法妮奥
  • 推荐

第一次觉得“永远”两字用在爱情里有种荡气回肠的恐怖——“他利用我逃离自己的监狱,却把我关了进去,Now I have to be with him always,always,always…”——两个被自己制造的“伟大”爱情绑架终生的人,除了相依为命继续“伟大”,简直没有别的出路。

17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很文艺,美术、配乐、摄影都很棒,里面加入了麦当娜对爱和生活的独立思考。至少它能让人看下去,不是一部烂片。真让人怀疑,麦姐是不是从导演前夫盖里奇那边偷师不少。爱是什么,它的发生要靠缘分,它的长久维系要靠双方彼此的牺牲和妥协。爱,或说幸福,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获得。

20分钟前
  • V
  • 推荐

尼玛麦当娜天才啊,果然只有女人知道女人想看神马!!!!!

24分钟前
  • 🌊🌈♐
  • 力荐

要是只有从前的那条线就好了。服装布景很美。

26分钟前
  • 蜗牛
  • 推荐

无论我怎样做,都是与世界作对

30分钟前
  • Scarrie
  • 推荐

周围一片呼声的飞机上安静的看完了这部一直想看的电影。不论故事讲的线条如何,女人对爱的那份细腻与敏感,让眼泪还是默默的流了下来。爱的发生,就是那么样的无意。去相信爱的存在吧!却不要当它是人生的目标~

32分钟前
  • jijis
  • 力荐

麦姐对男人的品味仍然没的说,公爵是浪漫倜傥的化身,保安也绝对可以成为压垮绝大多数更年期女性道德意识的最后一根稻草。

34分钟前
  • 奎斯Chris
  • 推荐

当片子打出导演麦姐之后我所有的挑剔都释怀了。麦姐够酷,虽然两条线剪的不怎么高明,故事也有些牵强,类似Julie & Julia结构,同样都是过去胜过现在。Andrea的W太棒了,比Jane Seymour那版强太多,JS寡相,AR是真的活色生香。至于爱美人不爱江山,很好理解,江山又不是自己亲手打来,有什么放不下。

37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剧情完全为感情让步,确实是超长MV而且双线的剪辑太过破碎。细节精美,配乐极为动人。Andrea好惊艳,连Abby都那么耐看。人们只看到他为她放弃王位,却看不到她为他放弃了自己的生活,放弃了全世界。

41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佳话大多是假话。牺牲也绝非战绩和勋章,而是锁链,是得扛一辈子的十字架,就像片中反复出现的那条著名的、九个十字的卡地亚手链。也想起亨利八世与安妮博林,当他不惮与全世界为敌,把你抬举成王后,你真能补足他的损失、给出他渴望的么?片名与“我们”双关,这个我们指公爵夫妇还是女人们?Intere

46分钟前
  • 张天翼
  • 还行

麦阿姨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49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国王的演讲》旁传,费斯大叔努力练发声的时候,他哥正努力泡异国MM~镜头什么的比较小清新,剪辑有点碎,但其实问题是故事没讲好啊,两个人如何发展出刻骨铭心的婚外恋(汗)的呢没说明白。现代的故事加进去像是《时时刻刻》但说教意味有点重,不过,女人的电影嘛,我还是看得有点感动。音乐确实好

5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麦当娜的从影之路:34岁以前饰演性感坏女孩,35岁以后饰演性感小少妇,45岁退居幕后做制片,50岁当起了导演;这部《倾国之恋》是麦当娜执导的第二部影片,与第一部相比,进步之大,不可以道里计。从一个被人塑造的偶像女歌星,蜕变成为知性女导演,麦当娜才是女艺人们学习的榜样。

53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我不知道 在我所有的认识里 一个人如此完全的为另一个人疯狂 这很了不起 这不是统治 这是一种归属 一切皆为爱 世界都迷失

55分钟前
  • 哈维韦恩斯坦
  • 力荐

调调太喜欢。服装 首饰 布景 配乐…exquisite。独特的女性视角 就是不太喜欢女主Abbie 包括她演的明亮的星…感觉人太大只演戏又呆。这片子双线不觉得乱 虽然比较碎片化零散地拼起故事 但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也就是如此。亮点是公爵夫人甩了女主一个巴掌说这不是fairy tale, wake up。大喜哥帅 片尾曲好听

56分钟前
  • 🧸
  • 力荐

严格来说,这片子的确够烂的。乱七八糟的剪辑,毫无连贯的剧情,还有空洞的角色都会给这片子大大减分。但是扮演辛普森夫人的安德里亚.瑞斯波罗格实在是太美了,电影的配音也非常精致,尤其是麦姐亲自演唱的片尾曲Masterpiece相当动人。可以看得出来麦姐还是很认真得在拍电影,虽然她无法清楚表达。

59分钟前
  • a little mark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