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第二季

已完结

主演:珍娜·科尔曼,尼尔·哈德森,丹妮拉·霍尔茨,奈杰尔·林赛,彼得·鲍勒斯,汤姆·休斯,凯瑟琳·弗莱明,玛格丽特·科鲁尼,安娜·威尔逊-琼斯,阿德里安·席勒,汤米·奈特,黛安娜·里格,碧碧·凯芙,大卫·奥克斯,安德鲁·比克内尔,阿历克斯·杰宁斯,马丁·康普斯顿,埃默拉尔德·芬内尔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维多利亚第二季 剧照 NO.1维多利亚第二季 剧照 NO.2维多利亚第二季 剧照 NO.3维多利亚第二季 剧照 NO.4维多利亚第二季 剧照 NO.5维多利亚第二季 剧照 NO.6维多利亚第二季 剧照 NO.13维多利亚第二季 剧照 NO.14维多利亚第二季 剧照 NO.15维多利亚第二季 剧照 NO.16维多利亚第二季 剧照 NO.17维多利亚第二季 剧照 NO.18维多利亚第二季 剧照 NO.19维多利亚第二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I'm a QUEEN

女王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地位,无论是刚生完孩子,还是在一个普通的苏格兰农家,她总是在强调:这是我的国家,我才是女王,你(也就是她的husband)只是辅助我工作的人。

女王的老公不好做啊!不过习惯了有女王的国民,应该会适应得很快吧。阿尔伯特亲王好像也没有表现出很明显的对女王的反感。

小女王刚开始显得特别天真,什么都不懂,政治/经济/历史,她只是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责任感在做一个她擅长的事情。虽然其中会有很多的困惑,比如平衡照顾家庭和fulfill royal duty,lady Lovelace(女数学家,诗人拜伦的女儿)的一句话帮她拨开迷雾:有时候我也希望自己是男儿身。是的,有些女人并不是生来就适合做育儿工作,就像有些男人也不适合出去打拼,做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不是更好吗?

然而,她逐渐开始成熟起来,会与首相等政客周旋,用自己独特的防水达到目的,帮助人民。

第二季的第6集讲述了19世纪爱尔兰的饥荒。两条叙事线索平行展开,一条叙述了女王对爱尔兰饥荒的关注,政客们的不作为;另一条跟随一个普通的爱尔兰教区牧师,通过他正视爱尔兰的饥荒以及教会不对身旁灾难的无视。政客竟然会拿出马尔萨人口理论试图说服女王,爱尔兰的饥荒只是上天的安排,帮助地球减少多余的人口。

首相罗伯特的处境表现了作为一个政客他的无奈,一方面要保护自己所在的政党的利益,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自己的良知。看到他在议会里和反对派辩论时的无助,我瞬间觉得一党专政也是很好的,至少执行力高。

女王和丈夫未眠太恩爱了吧,虽然阿尔伯特的小卷毛挺时髦的,呵呵呵。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剧情:阿尔伯特弟弟患性病,竟然用汞蒸气疗法,这不是以毒攻毒吗?医学和科技进步实在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有一些明显的翻译错误,鉴于他们是免费工作,时间要求紧张,就不吐槽了吧。

 2 ) 花痴ing

#Victoria英剧#刷完第二季!真的不能更喜欢了!ITV不愧是能拍出Downtown Abby的,整部剧的奢靡程度真的叫人艳羡。在伦敦的时候还特地去了Victoria & Albert Museum ,满满的华丽,尤其是浅浮雕,立体饱满。 再回到剧,不提男女主有多养眼(Albert真的很帅有木有!那种带着德语调调的英英萌死了!)重点是三观极正!Ernest患病拒绝了最爱的女人,可终究编剧还是塞了狗粮,“Even we are star-crossed, being with you is all I want.” 另一对的男男也是很有爱,编剧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There are many kinds of love.”至于女权方面,三观各种正。等不及下一季了!

 3 ) 《维多利亚》:她是“欧洲之母”,曾迷恋过大叔,最后却嫁给了小鲜肉。

文/罗小可

也许,每个女人在任何年纪都还可以拥有一颗少女心,在那小小的心扉里藏着一个懵懂的小女孩。

所有盛开的和还未盛开的期待在交流着,赞许着,汇聚着,散发着微微温热的光芒。如果说这样的少女心重新被唤醒,那一定是因为《维多利亚》这部英剧了。

那个统治和见证了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辉煌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微笑颔首之间将满满的少女心细致地打磨,在时光的沙漏里瞥见一丝丝幸福的暖光。

站在权力巅峰的萝莉,遇到沉稳的暖男大叔

每个人生命中的十八岁,无疑都承载着最美的时光了。它们或存于青涩,或是笑于纯真,或是扛于责任,还亦或是陷于考验。

站在权力巅峰的维多利亚女王,她的脸庞略显稚嫩,偌大的帝国却身后无援,还要面对无数双在虎视眈眈地觊觎这个至高无上位置的眼睛。

怯弱的母亲对有野心的情人言听计从,他们一起筹划着如何让维多利亚成为可以任意摆弄的政治傀儡;

亲舅舅很少秀出该有的尊重,除了对她的身高颇有微词以外,对她的执政能力更是满是质疑和挑战;

童年时代遭遇的家庭变故,还有原生家庭的创伤,让她那一颗柔弱的心变得特别敏感和缺爱。

或许,每一个小萝莉终会会遇到倾慕的大叔。一个是生命中注定的,一个是情愫中缔结的。

在最无助的时候,Lord M如谦谦绅士般如期而至,全心全力协助处理着政务,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女王。

最深沉的爱,不是占有而是默默地付出

生命中,总有爱而不得的一个人,想起他,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像沉闷的夏天一直不来的一场大雨,像暴走五公里后的一声叹息,像错综缠绕开满紫花的青藤,想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把他再想一遍,又怕回忆太短,思念太长,脑海中的电影放完以后,免不了最后落幕的心酸。

或许,就像很多女人都无法拒绝暖男的温暖,情窦初开的维多利亚也拒绝不了Lord M的魅力。

他是一个风度翩翩的暖男,谈笑间散发着岁月沉淀出来的成熟美,

他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骑士,屡屡攻破一些政治阴谋和棘手难题;

他更是心中那一抹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总是驱散黑暗无情的吞噬。

后来的后来,她表白了。

他心中有层层涟漪荡漾开来,只是爱得太含蓄和克制,不忍去破坏这一切美好,似乎只有拒绝才是最好的选择。

或许,最美的爱情并不是飞蛾扑火般不顾一切去追求,而是理智恰当地放手,还给对方自由和幸福。

他不愿意自私地占有这份感情,而是一切站在她的立场上考虑她的名节、地位、未来和责任,这样的爱来得更深沉更让人动容。

看似潇潇洒洒的全身而退,倒不如说是坦坦荡荡的的成全。

嫁给帅气小鲜肉,彼此成为灵魂伴侣

都说,爱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阿尔伯特是一个集颜值和才华于一身的王子,在遇见他之后,她是满心倾慕。

他们的婚姻由刚开始不被看好,到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王子与公主的美好童话故事,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考验。

婚姻也许是一座深不可测的围城。无论其中是酸甜苦辣,或是红灯绿酒,两个人都能在那里找到对方最真实的样子,并举案齐眉,白首到老。

只有精神世界的高度契合,两个人的关系才能走得更长远。

杨绛曾在书里写到:“一段感情能否持久与牢固,很大程度上,是两人之间的博弈,势均力敌者方能走到最后。势均力敌不仅仅体现在身家、背景,更体现在两人的才学、性格、能干、兴趣和喜好上。”

诚然,维多利亚这个号称“欧洲祖母”般的女王无疑是幸福的。在最美好的年纪邂逅一段唯美的爱恋,在水到渠成的节点,命运赠与了幸福的婚姻。

作为女王的角色,没有辜负肩上沉重的责任和使命,却又意外地体验到了寻常妇人的烟火生活。

而那些如糖般甜腻的日子,拂过厚厚书信上斑驳的尘埃,透过层层历史帷幕,在向我们深情地诉说着。

作者:罗小可,一个嫁到台湾的庶人妈妈,写关于台湾的一切,执迷于欧美剧影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4 ) 绿眼睛的怪物和诗意的科学

【本评论仅关于S2E02】

冲着Charles Babbage和Ada lovelace两位计算机先驱把第二季捡起,没想到竟然看了一个喜闻乐见的狗血故事……

S2E02集名「The Green-eyed Monster」出自莎士比亚《奥赛罗》第三幕第三场,伊阿古施计让奥赛罗对妻子苔丝狄蒙娜的忠贞起了疑心后,他趁机煽风点火:

Oh, beware, my lord, of jealousy! 哦,我的主人,请当心嫉妒! It is the green-eyed monster which doth mock The meat it feeds on. 它是绿眼睛的怪物只会愚弄 自己的盘中肉

这个短语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嫉妒”的习惯表达。这一集的宴会上,女王一行人观看的是《奥赛罗》尾声部分,奥赛罗在得知自己误会妻子犯下大错的痛苦忏悔。

观看戏剧后,维多利亚对奥赛罗勒死妻子的行为感到不解,一旁的Lord M淡淡道:因为你从没感受过嫉妒的威力(you've never experienced the green-eyed monster)。点题 √

这场戏之前,是维多利亚和Lord M打量着不远处眉飞色舞谈论数学的Ada,维多利亚赞叹艾达的数学才能和活跃,Lord M接话道前者是继承她的母亲,后者则继承了他的父亲---「他总是表现得像世界一切都属于自己」。维多利亚从一脸懵逼到恍然大悟:原来艾达是拜伦的女儿!

缘,妙(gou xue)不可言。第一季就有提到Lord M因为老婆离婚去世一直闷闷不乐嘛。他的妻子卡罗林是著名的贵族和小说家,二人在1805年结婚,早期的婚姻幸福美满,然而两个孩子一个有自闭症一个早早夭折。1812年,墨尔本一直投身政治工作,而他没想到的是,他第一次成名不是因为他的政治成就,而是因为妻子卡罗林和拜伦传出绯闻,两人的八卦故事传遍了街头巷尾。(这两人的故事也很drama了,经历了公开追求、公开撕逼、在出版物互相表白、私下通信,最后卡罗林被拜伦抛弃,卡罗林依然痴心不改坚持写信给他)(以及墨尔本和拜伦还是剑桥大学同期校友,两人同属三一学院)

即使在被校友戴绿帽+断送政治生涯的社会舆论下,墨尔本对老婆仍然痴心一片,全力支持她,在卡罗林被拜伦抛弃后带她去爱尔兰疗伤。要命的是,墨尔本的母亲也是拜伦的红颜知己(……),在听说儿媳和拜伦闹出绯闻极力要求墨尔本和卡罗林离婚,墨尔本顶住母亲的压力一直安慰妻子,最终却还是在妻子的多次劝说下两人离婚。(太惨了)

了解Lord M的婚姻,就能理解他如今看着拜伦的女儿谈自己对嫉妒的理解。维多利亚听了这席话后,察觉到自己内心不可名状的感觉原来就是嫉妒:爱好数学的阿尔伯特频繁出入皇家学会,他和艾达的志趣相投令她颇为不快,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一系列狗血情节……

我并不知道女王对艾达的嫉妒是否为剧方虚构(我并没有找到相关资料),闹剧的收场是,Lord M在给维多利亚的信中选择为情敌的女儿辩护,赞扬艾达作为科学家的成就。感到释然后维多利亚去看望艾达,出现了一段很符合当今时代主题的对话:

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处境是非常艰难的。连名声在外的女王和贵族都如此感叹,不用说更多被囚禁在家中的普通女性---被法律制约,被习俗束缚,被宗教洗脑,在衣着上都被服饰困住。

艾达说自己曾想成为一名男子是有多重缘由的,这里不得不又要再次提到拜伦:当年他想要一个“光耀的男儿”,艾达出生时他非常失望,要求妻子安娜贝拉带艾达回娘家,父女一生都未再相见。安娜贝拉憎恨拜伦,禁止女儿接触诗歌以免变得和拜伦一样疯癫,把艾达引导向数学和逻辑的方向,艾达在20岁那年才第一次看到拜伦的照片。

即使如此,艾达一生都很挂念拜伦,她自称在从事“诗意科学”,给她的第一个孩子命名为拜伦。按照她的遗嘱,她死后被葬在拜伦家族的墓地,紧靠着拜伦身边。更巧合的是,这对父女在女儿出生36天分离,又同在36岁离世。拜伦一生颠簸风流却被这么多人牵挂崇拜,上辈子大概拯救了银河系吧。

“如诗一般美”

比较遗憾的是,本集引出了Babbage却只是打个酱油,差分机只是一整集肥皂剧的边角陪衬。剧中的差分机是完成品的1/7,专用于展示并争取到英国政府的拨款,然而因为不断延后完成期限+严重超支,这个项目以失败告终。巴贝奇在失去政府资助后坚持去完成一个更复杂的机器,本有望成为真正的计算机,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完成。

剧集 / 真实原型

19世纪的科学和艺术是不分家的,无数科学半成品都成了博物馆里的艺术珍藏,在科技变革中探索出的艺术品数不胜数——对这感兴趣的,有生之年一定要去参观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我觉得本剧还是过度侧重家庭了,关于这个时代的繁荣与暗影,能讲的东西实在太多,却止步于家庭剧的格局,有点可惜。

一不小心就写这么多了。主要还是,19世纪名人间的八卦实在太有趣了。

 5 ) 维多利亚前两季剧评

花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看完了《维多利亚》的前两季,很喜欢像《王冠》、《维多利亚》这样的时代剧,既可以看剧又可以学习历史,大概就像啤酒加了维生素一样吧。相比起《王冠》,《维多利亚》更注重于展现女王的生活和情感部分,这大概也和维多利亚女王不涉政的态度离不开关系。

维多利亚从小就没有自由,所以当她18岁继位的时候她还是挺叛逆的,但这个叛逆也是作为一个女王必需的。当她的母亲和她的后爸以及她的舅舅想要摄政的时候,她获得了Lord M的支持,成功坐稳了王座。她知道自己该坚持些什么,很多次她坚持做的事也被证明得到了民众的支持。但很可悲也不可避免的是,她以为等她成了女王之后就能获得自由了,而王冠无疑给她带来了更沉更重的枷锁。感觉和我们的生活也有些相似吧,小时候以为长大了就能脱离父母的约束享受自由,可社会带来的束缚大概更让人难以呼吸;小时候也以为谈恋爱是为了追求爱的自由,可是情感的牵绊同样带来了责任,你不能再像一个人那样肆意妄为;也会想到,现在这么热切地期盼以后能有自己的店,让自己的想法能够都实现的一个店,大概等真到了那天也会成为我不能旅行不能享受生活的负担吧。突然想起来了每次英语作文里必写的“Every coins have two sides.”

也正因为母亲一直对她管教严厉,甚至很多时候都是表面关系,而并不像一个母亲,维多利亚对母亲也逐渐疏远,以至于在出游时不愿带上母亲。她母亲其实也是爱她的吧,被抛下的时候真的很难过,而当维多利亚分娩时下意识地呼喊妈妈的时候,她真的是很开心的跑到床前,我的女儿终于需要我了。这是我看了两季唯一流泪的地方。

维多利亚也是个非常幸运的人。不仅仅因为她身为女王,更难得的是身为女王还找到了自己真心喜欢的王子。非常戏剧化的是,她本来非常叛逆不愿听从舅舅的安排,但和阿尔伯特相处之后,竟真心爱上了舅舅母亲给她安排的“相亲对象”。阿尔伯特确实是个很优秀的人,他会弹琴爱科学还体民生,推动了火车在英国的建设,也支持《谷物法》的废除。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哥哥欧内斯特曾对维多利亚说,阿尔伯特顶十个他。虽然只是随意的一句话,但是体现出一个人有了良好的个人修养真的很不一样,也鼓励了现在努力要求自律的我吧。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当初维多利亚邀请阿尔伯特一起玩牌,阿尔伯特不爱玩牌就在旁边弹琴,维多利亚被激得和他弹四重奏。一曲终了,阿尔伯特建议她多加练习,她反驳身为女王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阿尔伯特说:“没时间弹琴但有时间玩牌吗?”,感觉和我太像了哈哈哈,希望以后能像阿尔伯特一样优秀。

全剧让我最触动的一段在于19世纪的爱尔兰大饥荒,这是那个世纪欧洲最严重的灾难。爱尔兰原本总共300万人口,在这场灾难中死去了100万人,另100万移民别地。事情的起因有很多,主要因为爱尔兰以土豆这个单一农作物为生,所以一旦那年的天气不适合土豆生存,就极易爆发饥荒。这其中也涉及天主教和新教的冲突(现在世界范围内基督教是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统称,而在中国基督教专指新教),爱尔兰人民信仰天主教的居多,但王室乃至政府都支持新教,以至于大多教区的牧师不肯救济天主教的贫民。但在生命面前,信仰不同重要吗?

爱尔兰大饥荒的发生也有很大程度因为《谷物法》的颁布。为了保护英国农民和乡绅的利益,《谷物法》禁止外国廉价的谷物进口到英国,但这就导致了平民根本买不起粮食。当时的首相罗伯特·皮尔是想废除《谷物法》的,但这与保守党内众多人士的利益相悖。最终皮尔选择了坚持自己的良知,顶着同僚的谩骂上交了提案。历史上的这些人真的很让我们敬佩,宁愿牺牲自我利益也要实现国家的发展。诚然,没有自由贸易的国家是无法进步的。就像美国之前房价过高,价值过剩,其实已经供大于求,但金融危机时政府如果任由市场调控,房价大幅下降必将损害一代人的利益,那一代人又怎会支持政府呢?可良药苦口,也只有房价下降才能让资源回归到更有价值的地方吧。

大概就是这些感触吧,相比起剧评这可能更算是一个观后感吧。对于剧的拍摄手法我也不会鉴赏,只是觉得很多镜头应该拖长一点,突然结束让人有些错不急防,还没从上个镜头回头已经进入了下个镜头。最后,马上就要出第三季啦!期待!

 6 ) 告别, Lord M.

第一季的墨尔本相关评论请猛戳:

献给Lord M.

让第一季中的黑马Lord M在第二季中出现,也许其本意是为了赢得收视率,但从短短两集的出场便可以看出,编剧并不能仅仅满足于此,更没有沉溺于浪漫或虐心的爱情故事。Lord M的确回归,Lord M就此与我们告别。

在时光促逝,历史随着政治大踏步向前的时代里,一个已然卸任的首相回归伦敦这个政治核心圈是极不适宜的,更在无形中对现有的政治势力形成了威胁。更别说Lord M其自身对于女王婚前生活的影响,是令每一个围绕女神身边的人都感到嫉妒和充满敌意的。抛开这层故事中的现实因素,从故事走向来看,一个已婚且已成为母亲的女子还在殷殷期盼与昔日恋人重逢并频频相会也是令人感到些许尴尬的情节设计,也因此,当Lord M初次回归时,尽管他的登场是众望所归,也难免令观众感到几许尴尬。这是编剧急需处理的问题,也非常考验其功力。是纠缠于爱恨情仇,使旧梦变成烂泥,从而让剧情走向狗血,还是打破格局,开创一个新的境界,这不仅仅取决于编剧的意愿,更重要的是编剧的能力。

Lord M已经老了。这是剧中反复被多人提醒的事实。当那个面瘫耍酷的亲王都已经成长为一个持重老成的父亲,本就高龄的勋爵看起来更像外公。当他再次迈入久违的宫廷的那一刻起,就像一个演员画好了妆却走错了片场,这时我们才发现,旧梦最好永远是旧梦,插入现实就是恼人的利器。显然,剧中人比我们更迅速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女王不在此列),艾伯特亲王率先表示震惊,而直接表达不满的则是女王的舅舅——曾经一手促成两人婚姻并给予极大支持的人,也同样是他,当初非常反感Lord M的存在及其对女王全方位的影响力,并一手推动赶走了他。当然,英国贵族特有的矜持和礼貌是不允许在任何场合下撕破脸皮的,但他依然恰到好处且非常尖锐地指出了Lord M令人不满的地方:他竟然依然与女王保持通信!尽管内容与政治和现行政策无关,但在女王的任何行为都是政治的大前提下,作为前任首相的Lord M的确违规越界了。

Lord M是聪明人,何况已是垂垂老矣的聪明人,这番话的政治含义也就彻底阻断了他与女王的最后联系。尽管女王亲自登门,倾诉作为女人在婚姻中的苦恼,但他已显然不能为其提供任何有价值的建议,并且从此断绝了与女王的通信。Lord M重病在身,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也许他打算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但作为剧作本身,自然难免流于轻描淡写,也显得女王有些无情。于是,编剧为Lord M安排了最后的出场,而这出场层层递进,将悲剧气氛推向高潮。

亲王在大教堂里巧遇勋爵是绝佳的一笔。差点狗血的剧情突然峰回路转,也将人物升华到一个高度。已然病危的Lord M仰望存世五百年的天花板回顾自己的岁月,感叹劳碌一生、蹉跎半世,最终没能留下任何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给后人。Lord M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必不会满足于生前的享乐和安逸,即使有也一定是在借此麻木自己以抚平伤痛的心灵。可当生命边缘,也终不能不真实面对自己,Lord M自认是一个失败的人,除了做过首相一事无成。从历史大环境看,他的担忧似乎并不矫情,毕竟,后人记得他多半因为他年轻时被老婆戴绿帽子的那段悲惨遭遇。而作为首相,除了辅助刚刚成年的女王摆脱家庭阴影、稳步迈入政治舞台,在英国历史的大发展上,说不上是彪炳史册、功在千秋的历史名臣。更何况,自此剧始,Lord M又多了一个八卦身份——女王的初恋,这让历史中的勋爵首相情何以堪?置身历史与故事之间的观众,出出进进之间也恍若感到些许讽刺,而讽刺之后则与Lord M相似地感到了那些悲凉的心绪。

却也恰恰是这段几分钟的对话让Lord M脱离了第一季中的前任身份,升华成了一个具有独立属性的角色。对于Lord M的处理非常考验编剧的功力,能把观众带进坑里很容易,此后能把观众带出来则很难,与此同时让人物也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则更是不易。编剧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系列动作,宛如蜻蜓点水,留给观众的是感激而不是愤怒。

女王与勋爵的最后一次会面是高潮后的余韵。也许是为了对他的临终遗憾做一个回应,她送了一只会唱歌的机械鸟给他,请他时刻记住她的存在,反过来意味是,你在我心里永远存在。尽管两人早已承认往日不再,但死亡和时间带走的只是我们的肉体,灵魂却会永远铭记。Lord M自认没有留下价值,但他的存在,无论肉体与精神,对女王而言就是珍贵的价值,而女王对大英帝国而言价值无限,所以他可以瞑目了。

用微笑掩盖泪水,对彼此说声再见。Lord M的死亡是真正的退出,只有他的退出才标志了女王从此真正独立,也进而让女王的丈夫成为她心中的主角。时光总要流逝,谁也阻止不了。

 短评

被男女主角甜到发昏,荧幕CP成真的时候总是格外有看剧动力啊

7分钟前
  • 蓝色波丽露
  • 推荐

这玛丽苏剧情,原来欧美人苏起来不比韩国人差,每集一发糖,甜到齁,少女心爆棚。女王真正活成了偶像剧。为TH疯狂打call,所以Jenna分手少狼是。。。?

9分钟前
  • 亚伯拉罕的撒拉
  • 推荐

爱尔兰马铃薯饥荒→废除《谷物法》→Robert Peel下台这条线还不错。E2出现了Ada Lovelace,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拜伦之女。这一季剧情总体上蛮无聊的,V&A每集都在上演床头吵架床尾和,老公最终战胜了保姆。相比之下,Alfred&Drummond以及Ernst&Harriet这两对BE更触动人心,厨师和服装师这一季终于成了

12分钟前
  • 无材可去补苍天
  • 推荐

拿腐国历史上最恩爱的皇室夫妻做题材真是永远不让人担心婚姻里会出什么幺蛾子。年纪大了,看不得大风大浪,就这样吵吵闹闹甜甜蜜蜜个二十年就很好。整个第二季非常恬淡宁静,一贯的英式田园小清新,等看圣诞篇。

17分钟前
  • 草木人
  • 推荐

看见阿尔伯特的脸,,就给了5星

19分钟前
  • 洛尔
  • 力荐

英剧真是精致啊。居然还有圣诞特辑……

23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推荐

首集女王策略得宜,但E3善舉被批且失去忘年交,E4產後憂鬱、E5外交失利、E6殖民地饑荒乃至季終第二任首相及家教的離去……成長的代價是學會調適與妥協。寫小Drummond、挪動時序,又虛構同志情加強悲劇性,十足當代。欣賞既獨立又連貫的鋪排之餘,最感慨的莫過於察覺首集的英勇和E6一樣建立在侵略上。

26分钟前
  • 侯二六
  • 推荐

保姆走了,首相下台。

31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itv把历史剧拍成玛丽苏恋爱线*n条的泡沫剧也是厉害的…但是配乐 色调和服装都是美的 颜值爆棚

32分钟前
  • 海马区的突触
  • 推荐

据说这俩生了九个娃…拍九季???

37分钟前
  • 清华叶钦达
  • 力荐

第二季基本就是吵架-和好-亲亲抱抱 外加一些其他人感情线穿插的宫廷甜文 每集都会发糖 原来歪果仁也好这口。。。

40分钟前
  • steflover
  • 还行

我感觉第二季比第一季好。Lord Alfred Paget和Edward Drummond那条线的喜剧成分时不时来个调和挺可爱的,虽然历史人物的棺材盖可能要压不住了。这个VA总算有点VA的感觉了,第一季真的Lord M是Victoria身边最重的人物。

41分钟前
  • Karo
  • 推荐

如果我老的时候能像男爵夫人那么睿智就好了。

44分钟前
  • Chole_Ma
  • 力荐

最后一集太虐了。。。过几天看圣诞集。。。我可怜的帅Drummond

49分钟前
  • tankdream
  • 力荐

还是喜欢,今季特别在意各款蕾丝披肩。

51分钟前
  • A-sun*
  • 推荐

以为女人得娃 以后回归家庭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She is the Queen 啊 (★ ω ★)

56分钟前
  • 东望
  • 力荐

虽然我很喜爱Albert的颜,但是最终我还是更爱lord M

58分钟前
  • BoobieBoo
  • 推荐

总体上不如第一季

59分钟前
  • 侃侃而谈
  • 推荐

捍卫王权的新手妈妈^ω^

1小时前
  • 力荐

即使看到最后还是不能接受把我的Lord M写死了这一事实。虽然最后大家都会死的……Elbert中二了一生没好感e_e

1小时前
  • 味噌餃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