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

HD中字

主演:金焰,黎莉莉,陈燕燕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其它年份:193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路 剧照 NO.1大路 剧照 NO.2大路 剧照 NO.3大路 剧照 NO.4大路 剧照 NO.5大路 剧照 NO.6大路 剧照 NO.13大路 剧照 NO.14大路 剧照 NO.15大路 剧照 NO.16大路 剧照 NO.17大路 剧照 NO.18大路 剧照 NO.19大路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大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十年前,金哥一家三口从闹饥荒的村子里逃出来,母亲给他留下了“向前找路”的信念。二十年后,金哥(金焰饰)长大成为一个生性乐观、不怕艰难的青年,他在城市里做工结识了五个青年——刚强的老张(张翼饰),聪明的郑君(郑君里饰),粗笨的章大,有志气的小罗(罗朋饰),千灵百怪的韩小六子(韩兰根饰)。因为受到欺侮剥削,六人决定另谋生计,去修筑一条重要的军用公路。在村口的饭馆里,他们认识了两个美丽的女子——丁香(陈燕燕饰)和茉莉(黎莉莉饰),几个年青男女日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r随着军事形势日益紧张,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金哥号召大家加紧修筑公路帮助军队对抗敌人。另一方面,敌人收买了汉奸要求停止修筑公路。于是,金哥等六人被请去了胡帮办,胡老爷对金哥他们进行威迫利诱,要么收下洋钱终止筑路,要么挨鞭子等死……夕照街风烛泪怪怪怪的妻子活死鸡的攻击农夫士官学校菲戈往事:改变足坛的世纪转会女人战争(国语版)武松血战狮子楼盗光者新朱门恩怨第二季女佣亚博特警力量一周不死,全额退款村庄2023南下南下丈夫死了'83绑架2011天水围的夜与雾冒险王国语版圣餐裂战父传子传碟中谍5:神秘国度(国语版)爱妻国语版永夜后座上的杀手金手镯神偷特工大卫·科波菲尔的个人史X档案第三季无限爱可能生活多美好忠诚2019玫瑰切钻圣天门口比佛利山豪宅经纪 第二季灭法者杀寇决爱情的开关融之堂(国语版)下

 长篇影评

 1 ) 《大路》:最朴素的手法演绎最笨拙的爱情


费里尼在1953年完成的《大路》讲述了一对流浪艺人的故事。
若将这样的故事交给阿莫多瓦,必定是色彩艳丽的对比和紧扣眼球的剧情叙事;若交给安哲,必定是史诗一般的长镜和永远雾霭的追寻;若交给布烈松,必定是冷静的固定镜头和令人深思的社会影响;若交给昆汀,必定是疯狂的暴力美学盛宴。但偏偏交由于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热情浪漫于一身的费里尼。他镜头下的这个故事没有值得引起关注的技术成就——大量的固定镜头,屈指可数的摇镜,更别提推位摄影了,内容也看上去陈芝烂谷,无非是寻求不得的爱情故事。
许多论者对此不大看好,因为《大路》既不如《卡比利亚之夜》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映射,也不若《八部半》漂亮的意识流,仅是简单的古典叙事,朴素的电影剪辑,随意的场景搭建——但真如此我何苦在这里浪费口舌?
故事起于海边,哪儿都突突作响的机车带着傻姑娘,辗转反侧与各地——这和公路片有些许相似,但又不尽相同。寻找和离开是公路片永恒的主题,这里的赞巴诺却走着不同的路,过着循环的生活,他的开场白永远一成不变:“这个铁链有6毫米粗,生铁铸成,比钢还硬,只要我胸口一用劲,就能把它挣成两段......血管可能会破裂,鲜血飞溅,建议敏感的观众扭过脸去,可能会流血。”粗鄙的男人脑子里也仅有粗俗的蛮力。
而杰索米娜,那个看上去不太灵光,实际上也的确有些笨的姑娘相较就更为可怜。她在懵懂的时候就被母亲用1万里尔的价格卖给了野蛮人。她和其他姑娘不太一样,她有大大的眼睛和洋葱似的脑袋,她实在不聪明。她把和野蛮人一起过的一夜看作是一种仪式,熟不知“如果你和我在一起,就不要说这些傻话。”她希望有个家,希望在经过的地方播下番茄种子,熟不知“怎么,你还想在这里等到长出番茄来吗?”后来,后来她不了,她觉得“和你在一起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一个野蛮粗鄙,一个单纯痴傻,这样的组合从一开始就已既定了结局。
若是一般导演也就罢了,但我们这里说的是《大路》,费里尼的《大路》。既然是费里尼的爱情剧,定是要赚足眼泪然后在你心里狠狠树上一面旗,自此何种爱情电影都难以代替。
在这里,我想就“狗”的意象来开始对影片的解读,导演实在太狡猾,一丁点的蛛丝马迹都要藏得很深。影片开头,“狗”这个字就由赞巴诺口中说出:“放心,我连狗都教的会!”而后中期小男孩指指篱笆的另一头对杰索米娜说:“一只狗死在那儿......”刚开始我并不明白这个看似多余的男孩的突然出现究竟有何意义,直到后来,杰索米娜这么孤独地死去。傻瓜对着杰索米娜说:“他就像一条狗,见过那种明明想要说话,结果却大声吠叫的狗没?”简而言之,这就是两条狗的爱情故事,这样说出来未免太过直白,但的确如此,粗鄙的男人遇上愚蠢的傻姑娘,这样产生的爱情能不原始野性么?影片中最为深刻的话都是借由傻瓜的嘴里说出:“我没上过学,但读过一些书,你也许不相信,但世界上一切都是有用的,即使是这块石头......”这类“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话放在当下,怕是连初中生都不屑一顾,但它偏偏是杰索米娜听到的最富哲理的话,这让她相信,自己存在的意义就是和那个粗莽的大块头在一起,因为“如果我不跟他在一起谁还跟他在一起?”
谁都不知道傻瓜的真名,赞巴诺不知道,我们不知道,杰索米娜更不知道,好像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带来那几句任何人都有其使用价值的话,这似乎注定了他只能以炮灰甲的姿态悲剧收场——他显得过于聪明,而我们的《大路》讲述的只是两条“狗”的爱情故事。
费里尼的象征体系不仅仅这一个,不知有没有人注意过从影片一开始到二分之一处,但凡杰索米娜经过的地方必有孩童出现,大人们总将自己失去的天真和烂漫寄予孩子,并称之为“天使”,这点在傻瓜出现时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他宛若轻盈的精灵,踩着钢丝从天而降地出现在她面前,聚光灯照得他通体发亮。
再就是声音的运用,影片前二十分钟就是一部黑白喜剧,滑稽的配乐滑稽的姑娘滑稽的动作滑稽的发型和赞巴诺滑稽的表演......导演将他的浪漫天赋在一片滑稽里表现得一览无遗,以至于我认为也许就会在这一片滑稽里走向结局——然后便开始了转变,首先变化的是同期声:小号源远悠长的哀调映到杰索米娜的眼里,吹到观众耳边,穿到整个影片,留在赞巴诺心底——以至于很多年以后,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木然地向观众们展示完“钢铁般的肺”,听到悠扬的小调声还是不可避免地眼睛一亮四下寻找......噢,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言犹在耳,人何止已天涯。
平凡陈陈的电影语言像一根线把一颗颗珍珠拾掇串联起来。
酒馆里的一幕,赞巴诺和杰索米娜的貌合神离被费里尼发挥到了极致——红发女人在赞巴诺身边坐下,三个人的对话景框,导演特地避开一人一个景框的手法,独将杰索米娜置于赞巴诺的镜头外,似乎被什么东西阻隔了一样,她无意识的笨拙的笑容同红发女郞还有赞巴诺显得格格不入,显然她不懂什么是调情。
与开篇始于大海遥相呼应的,片子终于大海,赞巴诺一个人倒在海滩上痛哭流涕,镜头从全景慢慢移至大全景,难以抑制的啜泣声也逐渐被海浪的声音掩埋,广阔的沙滩上只剩他一人,而唯一愿意陪伴他一生的人早已不知魂归何处。
私以《大路》为最喜欢的费里尼的影片,没有之一,若有人问为何,那便是简单,简单到了极致也就诠释到了极致。
“如果我死了,你会哭吗”
“怎么,你想死了吗,快睡觉!”

 2 ) 但是我们后来才哭

看这部电影的契机是,在《日日是好日》里,女主角说到小时候同家人看《大路》,完全不明白,直到长大时再看。我想倘若我是几年前看,也许也未必会流下这许多眼泪。

杰索米娜:赤子之心

一开始我的注意力都在女主角那一双灵动的小鹿一样无辜的大眼睛上,扑闪扑闪的,好像能映照出一切的水潭。妈妈说她有点怪,不像其他女孩,其实她好像永远和世界保持着一点距离,转动着大眼睛看着这个谜一样对世界,有种无知无畏的勇敢,就像她告别母亲踏上旅途的时候,仿佛像舞台亮相一般的甩开自己的披风,可转头又掩饰不住眼睛里的仓皇。

杰索米娜像个小仙子一样,在田野里跳来跳去,在路边种一颗番茄,在节日游行的人群里看得入迷,她谈起看雨的时候那美好的音乐一边讲一边手舞足蹈起来。第一次听到“傻瓜”拉琴的时候,她安静的趴着,像温柔的夜,眼睛是点亮的星星。人世间的苦也许很多,可是哪怕只有一星半点的美好,她也没有忽略过。

赞帕诺对她自然是算不得好的,可是她也像顺应自然一样的面对着,仍然保持着内心的好奇和美好。可是赞帕诺不是懂得细嗅蔷薇的猛虎,他只会一把扯下花瓣,零落成泥碾作尘。杰索米娜从来得不到回应,不论是她反抗还是试图沟通,哪怕在光着脚逃开的时候都没有得到一点点注意。

赞帕诺爱她吗,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杰索米娜为了一个这样虚幻的希望,而选择留下来,或者也是成就自己神圣的救赎者的幻想,“如果不是我,谁会愿意陪着他身边呢”。我们常常为了自己的付出而自我感动,再把这些付出一点一点铸成一道枷锁,囚禁自己。告诉自己,如果我不是爱他,为什么会付出这么多。

和“傻瓜”告别之后,杰索米娜在海边扭捏而甜蜜的对赞帕诺说,“跟你在一起的地方就是我的家”,而他只说这是很好的发现。蔷薇的花瓣又被扯掉一片。他们的每一段对话都看得让人心疼,杰索米娜满怀希望的伸出触角,回应的只有犬吠。

傻瓜:七窍玲珑心

傻瓜在我心里的形象完全像是个精灵,轻巧地在花丛中翩跹跳跃,就像《仲夏夜之梦》里那个喜欢捉弄人的精灵。他浪漫,梦幻,像是一首没有根据的诗,没有历史,没有未来。

他心里也许有苦吧,然而我们不知道,在众人面前他永远是个嬉笑着喜欢捉弄人的精灵,仿佛人生中没有沉重的事情。哪里有人有空看一个马戏团杂耍的悲伤呢,他只能笑,不能哭,只能轻浮,而不能沉重。

电影里他唯一袒露真心做自己的时候便是在赞帕诺被抓进监狱那晚他和杰索米娜的对话。依然是以他的戏谑开场,可是却实在心疼这个洋蓟脑袋,只好用一片真心来温暖她。人生中如果遇到这样的对话,是值得铭记一辈子的。他拿着那块小石头认真地说,“如果它没用,那么一切将失去意义,包括天上的星星”。我听着,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下来。

他心思玲珑剔透,一眼看出赞帕诺的致命弱点,三言两语便让杰索米娜从不安转为熨帖。可是不知道是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经过他“点醒”,杰索米娜为了所谓的赞帕诺的爱,义无反顾地留下来了。他和杰索米娜的告别,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他扯下自己的项链送给她,他看着杰索米娜的那几秒脸上欲言又止的表情,像天上聚了又散了的云彩,像瞬间星移斗转。最后他还是哼着歌蹦蹦跳跳的离开了,唱着杰索米娜的名字,在远处回头站定,潇洒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赞帕诺:没有心的铁皮人

这是一部没有反派的电影,赞帕诺造就了电影里的很多悲剧,也是各种冲突的焦点。作为观众我们可能不喜欢他,可是却不可能不怀有深深的悲悯,哪怕仅仅为了结尾处那一段突然醒悟的痛哭。

他其实是被大家吐槽的“直男癌”的极端典型。有着极高的自尊心(或者说是玻璃心),我似乎能体谅为什么“傻瓜”的戏谑玩笑,会对他有这样大的打击。是因为“傻瓜”身上恰巧闪耀着他没有的一切,轻盈,浪漫,温柔,细腻。相比之下,他简直像一个笨重的铅块。而我们常常会自欺欺人,那些我们所没能拥有的东西,不过是自己不想要而已。然后又为了印证,表现出鄙夷。

我想“傻瓜”多半也没有恶意,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喜欢恶作剧而已。可是玩笑是可以酿成严重后果的,就好像学校里的“cool kid"对那些木讷nerd的调侃,即使本身毫无恶意,在敏感自尊又笨拙别扭的不能袒露心声的被调侃对象那里,可能真的是五雷轰顶一样的打击。赞帕诺的自尊又让他半步都不能退,尤其是面对”傻瓜“这样的对手,更何况他整个人的基石就是他引以为傲的男子气概啊。导演不厌其烦的一次一次在电影里展现赞帕诺挣脱铁链的画面,可是最终呢,他也没能挣脱自己那种建立在“男子气概”上可笑的尊严,并因此失手杀人,也因此彻底伤了杰索米娜的心,两个人飘零天涯。

豆瓣上很多人在讨论赞帕诺是不是爱杰索米娜。爱?不存在的。赞帕诺就像那个没有心的铁皮人,他感受不到温柔,浪漫和爱。也许是生活所迫,他早早关闭了自己的感受。自始至终,杰索米娜无数次试图同他沟通,皆是徒劳。在酒馆里,杰索米娜想要和他聊天,问他的家乡,生活,每一句真心的问话都向是砸在了一堵墙上。她同他讲下雨的那个晚上那么美的歌,他只是自顾自地问”你看我穿这身衣服好看吗“。我自然爱怜杰索米娜,可是又怎么能不同情赞帕诺,一个没有心的赞帕诺。一个明明想要大声说话却只能犬吠的狗。

傻瓜死后,赞帕诺愈发手足无措,像是闯进了瓷器店的莽汉,不知道该拿杰索米娜怎么办。傻瓜的死,是他失手犯下的错误,因其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而被他认为是错误。他没有心,因而反思也到此为止。最后他还是留下杰索米娜一个人逃开了,像躲避一个巨大的麻烦。他走之前摩挲着那个喇叭,望望杰索米娜,把它留了下来,那是他第一次,好像有了心。

某种程度上,我最同情赞帕诺,他甚至从不曾尝试过去感受生命中的温热和苦痛。敏感多情和天真温柔毕竟是奢侈品。人与人真心面对的时刻都是珍稀。傻瓜用嬉笑戏弄掩藏自己,而赞帕诺是个从来没有打开的铁盒,迟重愚钝是他的武装。

全片最后一次呈现了赞帕诺挣脱铁链的表演,在他得知杰索米娜早已离世的消息之后。似乎他的悲伤都来得慢半拍,在漫长的错愕之后。多么令人同情啊,所有的感情,在胸中涌动激荡,能够表现的途径,仅仅只有醉酒闹事而已,只能一拳一拳的打在木头上,一边打一边说,“我谁也不需要”。

他走去海边,在清冷的海风中突然清醒的时刻,四顾无言。杰索米娜的离世仿佛突然把什么东西装进了他的胸膛,这是一个什么天地啊!一切都如此陌生。这些突然涌现的感情,像是席卷而来的病毒。赞帕诺在海滩上抽搐成一团的哭泣,像被白蚁侵蚀的枯木,轰然倒塌。

电影的后半部分我几乎一直在哭,为杰索米娜得不到回应的温柔,为赞帕诺无可救药的笨拙蒙昧,为了傻瓜的溘然早夭。他们仿佛是世界的孤儿,登场和离场都微不足道。唯一留存下来的,只有那一首歌。

眼泪更为了这无解的生命的困局,命运几乎被写在他们的性格里。杰索米娜的天真善良注定了她会献身一般的留在赞帕诺身边,又注定了她不会就此逆来顺受而泯灭掉眼睛里的光;傻瓜也是天性使然的去捉弄赞帕诺,去关心“点醒”杰索米娜,并永远保持一种不以为意的轻巧;赞帕诺呢,他没有心,只有满满的没有根基的自尊,他是三人困局的结节,也因此在心中萌生感情的时刻,原有的世界骤然崩塌,而一颗“心”带来的痛苦和悲伤这样巨大,该怎么面对自己呢。

突然想到那首诗

眼泪,眼泪
但是我们后来才哭,在光天化日下,决不在那个时候

 3 ) 一个细节

杰索米娜在警局外等赞帕诺,日上三竿,赞帕诺出来,她说,我在这,赞帕诺只回了句,你怎么来了。两人相视无言,杰索米娜到车里拿出旧外套,给穿着西装的赞帕诺换上。这个段落在杰索米娜与走钢丝艺人玛托那个长长的夜谈后,杰索米娜经历了内心的黑暗时刻(我到哪都一文不值),经过吉普赛人的开导(一块石头也有它的用处),杰索米娜决定回到赞帕诺身边(如果我不和他在一起,还有谁会),并与玛托在熹微晨光中告别。这是一个非常有光芒的人性时刻,饱受欺凌的杰索米娜并没有像娜拉那样选择逃离,她有选项(马戏团抛出了橄榄枝),但她选择了留下陪伴,很难说这个选择是对的,至少说不上有利,但她出于的是关怀,是对同为天下沦落人的同情(这个选择其实让角色有了一种超越性,类似圣母或者“仁”)。因此,两人在警局门口的重逢,实际上是一个情感爆发点,是对接下去相依为命的相互确认,但费里尼没有处理成嚎啕大哭、热烈拥抱或者执手相看泪眼那种戏剧性场面,甚至连悲喜都不形于色,而是“换上旧衣”这样的动作,这里面有一种真实的底层性情,因为日常生活中,对这种巨大而微妙人生转折的觉知往往是滞后的,甚至是无措的。《步履不停》中阿部宽叹息“总是慢一拍”就是如此,对底层来说尤其如此,托尔斯泰说过画俄国农民的《沉思》,就是一种呆板、木讷的样貌,这里面是对生活逆来顺受的麻木,他们接受了一切坏的、苦的、难的,以至于对好的,竟也无言以对。所以越是真情的时刻,他们越不善于去表达真情实感,就越构成真实的情境,就有点像父母生完气和解不是通过语言,而是叫你吃饭一样。换上旧衣意味着继续节俭度日,这里面有更内在、也更确定的相依为命。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电影伟大的地方,无言之处,富含洞察。

 4 ) 灵魂

又看了一遍费里尼的《大路》。
这是我最最心爱。(我已经说了一万遍啦)
有些电影给我们提供了所谓“好”电影的标准,
如果说《大路》提供了一个好的标准,我觉得是“简单”。
简单中伟大的力量。
费里尼一生都在用谎言为自己经营一个神话,
可是在《大路》里,他完全敞开了自己。

《大路》里的人们,简单得像安徒生的剪纸一样。
心理活动并不复杂。
但是他们有灵魂。

 5 ) 三月观影——费里尼《大路》

  在我刚开始看电影的时候,有一种迷茫,总是困惑这么多电影该如何进行选择。所以那会儿,看得很杂,好的坏的,一股脑儿地看。后来,渐渐地有了好坏的感觉,发现喜好偏向于某一类,如是对电影的选择就转到导演的身上。这一点一直是我内心的思维状态,我有一种很强的人物崇拜。对于一件作品的喜好,我会直接转到对作者的喜好上。比方说看到喜欢的文字,我会爱上那位作者,然后去认识他,关注他。这在我身上是自然的过程,时间久了,会有一种好处:就是那些伟大的人物开始以他们的品性人格影响着我,坏处就是会陷入一种疯狂的境地,对于作品本身的关注漠视了,而进入一种非理性的狂热状态。只有在那时,我的内心是狂热的,就像是在一片广袤的狂野上,内心生长出粗壮的根,萌发出茁壮的芽。这种激情的好坏,无法一概而论,在别人看来,这是疯狂的行为,但是之于我,我内心的安适说明了一切。

         费里尼,我想,任何接触过一些电影艺术的人都知道他的伟大。而我,在看电影之前,只有这般的道听途说。我是相信的,但是不全信,因为我无法让别人来带我思考。所以,持着这种半信半疑的态度,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接触他的电影。首先关注到的是他如雷贯耳的《八部半》,我很喜欢的作家卡尔维诺是这样评价这部电影的,他说“费里尼的工作,就是以《八部半》如陀螺般重复显现的自我解析为轴心,把这纠结成一团的神话整理好,并分门别类。”很抽象的表述,但是我去看了。说实话那真不是一次好的观影体验。时间是在凌晨了,很困,却仍要强打着精神,在电脑前在线观看。要命的是,这部已经跨时四五十年的电影,在网上根本找不到在线清晰的。只找到一部稍微过得去的,没办法,我也就看了。嗯哈,真的,那真是糟糕透了,从头到尾影片都是以快节奏的方式呈现的,而且听不懂意大利人格格的语言,要一直看字幕,所以一下子混了,等我看完,都没明白怎么一回事,有印象的只有一个又一个的梦。看完后,我瘫软在椅子上,心想:真是一次糟糕的观影体验。唯一能让我感到欣慰的就是费里尼对于镜头的调度,他完全不用蒙太奇,只用长镜头就把蒙太奇能做的事做完了,而且有了不同的风味。这是我从未见过的,即使这种场面调度和摄影机位的移动已经在大屏幕上呈现了几十年,我也没见那位导演模仿过,说的好听点是“致敬过”,没有,这样的镜头我是第一次见到,直接把我震摄了。

         所以,费力尼我是这样认识的。还有一个觉得神奇的是,我最喜欢的电影导演大卫林奇(当然是到目前为止),与费里尼同时在1月20日摩羯与水平交接时出生的,同一天出生在历史上的还有侦探小说鼻祖爱伦坡。这两位导演是这么地相像,同样执着地着迷于对梦的描绘,费里尼甚至说:“梦是唯一的真实”。而我本身,是相信这个世界是有神秘而不可知的东西存在的,科学的理性部分地抑制了我们这些本性的成长。这一点,更是增加了我对这位导演的好感。

        看《大路》,是在星期五的晚上,突然想看看这部电影,资料上是这样介绍的:这部电影在当年打败了黑泽明的《七武士》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是第一部让费里尼赢得国际声誉的作品。我什么都没想,就直接找出来看了。鉴于上次惨痛的经历,我认识到电影欣赏的环境很重要,当然,最好的环境无疑是在电影院里,黑暗的环境,两只眼睛盯着大屏幕,除了电影什么都不用想。但是能在电影院看到一部电影的机会是多么难得,这倒不是说电影票太贵,这是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电影院我喜好的电影总是很少的,尤其在中国。所以要看好片,只能对着电脑看,电脑这么小的屏幕怎么能跟电影院里的大屏幕相比呢,这也只是无奈之举,能有什么办法,这样的牺牲只能是打折扣的欣赏。

        看《大路》不一样的是,这次关了灯,最起码,电脑屏幕透出的光有点让人觉得像电影院的感觉,而注意力也不会被其它东西打散,同时,这也是对电影艺术的一份崇敬之心。

        现在要讲到观看这部电影的观影感受了。这是最不好受了。在表述情绪抑或感觉的媒介中,我最认同的是音乐,其次才是文字,有一些情绪用文字来表述是传达不出那份真情,而音乐却可以将最复杂的情绪转述出来。但是我本人对音乐一窍不通,所以只能借文字这一二流媒介来传达。看完电影,我首先感到的是简单。费里尼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他只是在讲一个故事而已。如果哪位希冀从影片本身去推演其内涵,很可能会无疾而终,有些电影的确将些创作者的思想镶嵌进电影里面,但同时也不应该忘记,有些导演只是在讲一个简单的故事,没有象征,而只有电影艺术的本真。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杰米索娜,一个弱智女孩,因为生活窘困,被母亲卖给了一个旅行艺人藏巴诺,外号破布尔,在卖艺的旅程中,杰米索娜渐渐爱上了这个散着痞子气的破布尔,但是破布尔是个身性浪荡的人,经常找女人过夜,杰米索娜无法容忍,离开了破布尔,遇到走钢丝的流浪艺人“傻瓜”,傻瓜与破布尔曾经有矛盾,后来破布尔找到杰米索娜,一同进了杂技团,后因傻瓜与破布尔矛盾复发,破布尔被关进监狱,这是时摆在杰米索娜面前的是两个选择,等破布尔出狱,再同他过流浪生活,或是离开破布尔同“傻瓜”一起浪迹天涯。在“傻瓜”的一语点醒下,杰索米娜决定等破布尔出狱,同他一起生活。后来他们途经一座修道院,在离开的路上遇到“傻瓜”在修车,破布尔难耐心中的愤怒,一时冲动失手打死了“傻瓜”,善良的杰米索娜无力接受这个事实,显得更加神经,一直躲着破布尔,最后,破布尔抛弃了她,一个人继续流浪生涯。多年后,破布尔在一个临海的小村庄卖艺,偶然间从一位村妇口中听到了杰米索娜经常吹的那段旋律,得知三年前他父亲在海边发现了杰米索娜,领回家照顾,那时的杰米索娜神经已经完全失常,但经常哼这段旋律,后来死了。得知这个消息后的破布尔来到海边,跪在沙滩上,痛哭。

          这样的表述,即使在我自己看来,也是难以跟电影本身相提的。通过影像,故事可以讲得更为迷人。

          我是以当前的姿态来看这部四五十年前的电影的,内心仍是默默的感动。影像已经过去那么多年,却仍然散发着迷人的气质。我已说了,简单是这部电影带给后人的典范。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的情感表达,只有简单没有杂余。

          电影的结构,我把它看成五部分,首位和中间的三部分。中间三部分可以看成平行的表述。第一部分是杰索米娜第一次表演小丑,破布尔因此赚了一大笔钱,于是他们到酒馆里去喝酒,碰到了一妓女,破布尔和妓女驾车而去,留下杰索米娜一个人留在酒馆外等候,一直等到第二天,当杰索米娜知道破布尔不忠于自己的感情,于是愤然离去,后被破布尔追回。第二部分是杰索米娜与破布尔进入“傻瓜”的杂技团,“傻瓜”教杰米索娜吹小号,破布尔与“傻瓜”发生争执,进了监狱,杰索米娜这次选择等待破布尔出狱。第三部分是破布尔失手打死了“傻瓜”,杰索米娜陷入痛苦的境地,远离着破布尔,却不愿离去。这三个部分我之所以将其看成是品行的关系,是因为它最后都以杰米索娜的抉择结束,第一次他选择离开,因为她觉得破布尔背叛了她;第二次他选择等待,因为她坚信她就像大地上的一块石头都是有用的,她的存在就是为了破布尔;第三次她在去与留之间徘徊,因为她对破布尔又爱又恨。杰米索娜这一人物心理的变迁,组织了故事的结构,让故事显得简单而严谨。

         这样的情感如果是出现在一位正常人身上,可能就不会取得这么大的艺术效果,但是费力尼选择了一个弱智的女孩来传载这份情感的变迁,无疑让这个故事更为动人。作为一位观众,我深深地为杰米索娜这一人物所感动。她那乖张逗趣的表演,时不时地让我想到卓别林先生,所取得的喜剧效果两者是相同的:观众以惯常的高人一等来自居。但是杰索米娜真执的情感却在无声地嘲讽我们这种自命不凡的特质而让我们显得多么愚蠢。这也是影片感人的一个方面,因为我们在观影的过程中发现了我们内心的不足,发现了我们人性的弱点。杰索米娜小丑的装扮与她内心的纯真善良是不合的,这种反差在观影中被放大,观众犹如拿着一面放大镜观察自己的内心。而人物就这样高大起来。有些电影,选择傻子,或神经病作为表现对象,他们不仅仅是在描述这一类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更是在窥视我们正常的内心到底正常在哪里。因为,傻子,或是神经病,他们的内心远没有我们正常人来的复杂,他们真挚,善良,质朴,这些恰恰是我们现代人正逐渐缺失的。

         这部电影没有很强的艺术技巧,像新现实主义的电影,但又有不同。人们把它评价为“费里尼从新现实主义开始蜕变为新现代主义派的转型作”,也就说它与新现实主义的不同。不同在哪?在与新现实主义典范之作《偷自行车的人》(1948年)相比较,这部影片更纯熟,整体气质更强烈。在《偷自行车的人》中,我们能见到一些可供分析作为典范的电影语言,同样这也使得它显得生硬。而《大路》在电影语言上自成一体,就像是费里尼编织起来的一个梦,观众都成了做梦者。就是不那么现实,却很真实。

        细节。电影的细节体现导演情感的细致表达。

       (1)杰米索娜被破布尔留在酒馆门外等他,夜里一匹马走过,马蹄发出当当声。

       (2)杰米索娜种了番茄,并在上面插上一个树枝。

       (3)离开杰米索娜的破布尔,把小号留给了杰米索娜。

       原谅我这些浅显的读解。

 6 ) 两个人的孤独

人生长路,这是再通常不过的比喻。对流浪艺人来说,于此应该有最真切的感受。他们无以为家,从不问乡关何处,而足迹所印的地方,便有乡愁弥漫。路在脚下延伸,永远没有停留,永远没有终点。一个人体验流浪是孤独的,所以就有了杰尔索米娜和萨帕罗的故事。当然不是想象中江湖侠侣唯美动人的浪漫传奇,男的是粗鲁的武夫,女的是纤弱的小丑,两个人在一辆破摩托上过着颠沛的卖艺生涯。也没有相濡以沫的患难经历,只有一次次的冷落与遗弃。

在杰尔索米娜刚离开家的时候,她其实带着兴奋和憧憬的表情的。年轻人总是向往外面的世界,精彩也好,无奈也罢,总是新鲜的情节,总有新鲜的情感。而且带她的是一个外表威猛的男子,跟他在一起总不缺乏依靠和保护。这样闯荡天涯,该是多么美妙的人生体验。只是在萨帕罗第一次用树枝抽打她的时候,我对此的信心开始动摇了。但是那个孤单无助的女孩,只能无可抱怨地忍耐,无可选择地跟随。她一次次地向萨帕罗寻求关爱和理解,但他只是居高临下地把她看作一个低下的女奴,一个赚钱的工具。她失望的出走,却像一个遗失的物品一样被捡了回来。马托告诉她,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作用。是的,她的作用就是鼓起勇气陪伴在萨帕罗的身旁,祈求有一天他能感知到她温柔的眼神和凄苦的笑容。但是她终究还是无法等到,她的善良可以使她执著地守候一个不爱他的人,她的脆弱却无法接受他人的善良被无情扼杀。我们悲哀地看到,对天真的成人来说,发疯总是唯一的结局。

最后我们也看到了萨帕罗的醉酒与痛哭,我们不能说他是完全铁石心肠的。或许他的专横、粗暴和冷漠只是出于一种生存的本能,人性的自私蒙蔽了他的头脑,生活的艰难冲淡了他的激情,世俗的冷酷麻痹了他的内心。他只是出于炫耀地宣称杰尔索米娜是他的妻子,却动物本能式地跟妓女鬼混。他行尸走肉地在城镇间奔走卖艺,像一个机器一样崩断胸口的铁链。杰尔索米娜是极端的敏感,而他是极端的麻木。只有死亡才能勉强使他有所触动,不过醒悟总是来得太晚。我不怀疑片头提到的洛莎也是这样死去的,只是生存的残酷总是使萨帕罗轻易地忘记了珍惜。

这是一出十足的悲剧。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裂了给人看。只是有时候毫无知觉的冷漠比充满仇恨的摧毁更容易打击人们易碎的心灵。人生旅途中有了太多错过的美好和痛悔的遗失,不要再让稚嫩的灵魂独自沉睡在断壁颓垣之下了。

 短评

费里尼的这部比八部半好看多了,傻姑娘的乐观与天真让我感动让我心碎。有些狗想说什么的时候,它们却只能吠。

6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这是爱吗,我看不出来。。。没觉得特别好,女主哭和笑永远那副表情让人有点厌。

9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

我对电影产生了睡意,对女主角的表情产生了嫌恶,对费里尼产生了排斥。

10分钟前
  • 小易甫
  • 还行

费里尼早期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那么的孤独!粗莽流浪艺人与痴傻女小丑的悲情故事;2.感情细腻真挚,费里尼妻子玛西娜的表演极富表现力,让人情不自禁同悲同笑;3.尼诺罗塔忧伤的配乐;4.贯穿费里尼全部作品的元素:马戏,小丑,海滩,天与地之间的人,游行,流浪,花心男与痴心女。(9.5/10)【2020.10.31 艺海剧院 4K修复版重温】后半程一直泪流满面,如此纯粹而深情。一块路边的小石头,也是有用的,否则,即使是星辰,也毫无意义。有的人懂得多,敢冒险,却总爱乱开玩笑。有的人仗着自己在某方面的优势便横行自傲,也不是没有头脑,只是思考终归来得太晚。有的人爱音乐,爱浪漫,重情义,却抵不住自卑与经不起刺激变故。《大路》如同一出宿命的悲剧,谁也没犯什么大过错,但却阴差阳错,造成了致命的错过。

1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费里尼的片子总在是结尾的时候让人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18分钟前
  • lahael-cabiria
  • 推荐

他没带翅膀的背影转身走了,留给杰瑞米娜像她眼睛一样明亮的心.那个夜晚他假装坦率地调侃告诉她男主角爱上了她,其实明明他自己也爱上了她嘛,尤其当她吹起他教她的那首曲子,他告诉她自己存在的价值,让她破涕为笑,他尊重她的选择,为她戴上自己的项链留做纪念,然后又一边哼着那首小曲一边奔奔跳跳走了。

23分钟前
  • 歐文
  • 力荐

流浪艺人法没谈论爱情,“爱情、理想”都是虚空的概念,只有“需要”,“他需要我”,尽管有那么多逃离的机会,她还是选择了留下,除非被抛弃。尽管他粗暴,野蛮,有种种不好,但第一次大赚一笔两人去餐厅的时候,他先问的她想吃什么,每次吃饭的时候,也都是给她拿着大碗。只有细节和生活,没有爱情。

27分钟前
  • 原麦丧丘
  • 力荐

这是那种会让你久久不能忘怀,泪流满面的结局。会有不少人想要拍类似的故事,想拍一个美好的结局,填补它在心中造成的黑洞,但最终还是会觉得这个让人疼痛的结局是那么美丽,那么无法释怀。你会想起那些失去的、稍纵即逝的、触手可及的,却还是遥挂在远方的美梦。

2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瞧瞧热评最高赞那条说的是人话吗?合着费里尼情人无数马西娜该为自己正宫地位尤在而庆幸?这世界不能总欺负忠诚的人。

32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看完电影觉得很大一部分电影史是男人把女人送上祭坛为自己换救赎的故事

36分钟前
  • Qtn
  • 推荐

费里尼一生情人无数,却从不曾离开他的妻子。那个天真善良,始终忍受着他的滥情任性与坏脾气的小个子女人。他以这部《大路》表达对她的爱与歉。尽管费里尼拥有那样华丽的盛名,但也许在他的心中,他始终不过是一个在世间颠簸的流浪艺人,而只有他的妻子,才是他在流离世间最忠诚的,唯一的旅伴。

38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噢太感人了,后来那段音乐一响起来就让人泪流满面。会爱但不会表达的人酿成的悲剧,这结局啊。。。哪怕有可以挣脱铁链的胸膛但也禁不住心碎的痛

43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女演员的样子真有点后无来者

46分钟前
  • Olan
  • 还行

费里尼用最克制的镜头拍出了最幽深的感情,纵然当事人自己都没意识到。有的狗,想说什么的时候只会吠。结局一箭穿心...

5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和我从《八部半》中认识到的费里尼完全不同。朴素而本质的爱总是无法用言语准确形容,同时又无需言语去附注。戏中人相爱的方式那么笨拙乏术,却被戏外的费里尼呈现得如此浪漫悲戚。等到爱已死,才发现爱过。→20.11.28 资料馆二刷。

54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如果我死了,你会为我流泪么?”“如果我不和你在一起,那么和谁?”2020-10-22三刷,依旧为精灵般的玛西娜着迷,女神中的女神,将可怜可爱、至情至性演绎到完美,无人出其右;她是费里尼永远的女版小丑,是堕入荒凉尘世的纯良天使,她对美和良善的向往从未泯灭,那一曲伤心小号吹起就漾起无穷悲哀,她惊惶的眼神里藏着多少渴爱的诉求啊——“你有没有一点点爱我”。从戏内到戏外,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更多的是互相依赖的相濡以沫,含泪的微笑真是楚楚动人。世上万物皆有其用,微渺草芥来过一遭,如天空飘过的云彩不留痕迹。三次镜头拉远(离家、离开警局、遗弃),大路在脚下延伸,未来其去未知;对应最后一个沙滩上他徒留遗恨的倒退镜头。

5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我不知道故事结尾有着钢铁之肺的男人在海边恸哭是在悔恨错失的爱还是哀悼自己的孤独。我只知道除了那个不会做饭不会跳舞丑得像株洋蓟的傻女人,再没有人会那样爱你。大路茫茫,当你在世间颠簸流浪,再没有人陪着你。

58分钟前
  • 佛罗里达乐园
  • 力荐

好情郎走钢丝,笑声郎朗,却脆弱不设防。坏情郎走四方,凶神恶煞,却落寞不懂爱。打鼓吹号的大眼睛天使,只会扮演自己,为他人留守。这颗星球上,无数条大路,无数条路上,澄明的灵魂遇上寂寞的心,时间才是奢侈品。

1小时前
  • 小岩菽
  • 推荐

心臟不好的人不要看 因為會傷心

1小时前
  • mittlivsomhund
  • 力荐

怎么可以不给五星!古典的戏法,当年这片火得一塌糊涂,意大利供演了一出不小的文艺复兴。P.S.在意大利电影城,每逢下班时刻,公车站牌总是大排长龙。但是公车司机却总是将车停在尼诺罗塔面前,让他先上车。每天一起等车的费里尼看不过去,就上前理论。于是,一代导演和音乐家就这样相识了。

1小时前
  • 王贤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