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

HD

主演:Rachel,Kerbs,Rick,Montgomery,Jr.,Gene,Silvers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伤痕 剧照 NO.1伤痕 剧照 NO.2伤痕 剧照 NO.3伤痕 剧照 NO.4伤痕 剧照 NO.5伤痕 剧照 NO.6伤痕 剧照 NO.13伤痕 剧照 NO.14伤痕 剧照 NO.15伤痕 剧照 NO.16伤痕 剧照 NO.17伤痕 剧照 NO.18伤痕 剧照 NO.19伤痕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伤痕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莎拉·邓克利夫是一个有严重自杀倾向的孕妇。她即将生产但产前反应严重;年纪轻轻却嫁给了一个她不爱的男人;还有童年时悲惨的回忆,以及危险善妒的前男友都在不断纠缠着她,让她的生活痛苦不堪。就在这时,街对面搬来了一个奇怪的老头,引起了莎拉的好奇心,在她如一潭死水般的生活中激起了一点涟漪。随着和这位新邻居的相识相知,莎拉发现他绝非一个普通人,而是有着惊人的经历和秘密。一晚,前男友又来纠缠,丧心病狂的“捅死”了新邻居并要杀死莎拉和孩子。曾经不止一次想投入死神怀抱的莎拉,此时不得不鼓起勇气拼命求生。一生有你2012雨停了媳妇的眼泪蓝色北冰洋青春奇遇记逃亡之路平地风云第三季海上密室谋杀案第一季天蝎第三季征服太空幸运岛世界上最奢侈的座驾 第一季夏福特粉骚大联盟狗和狼的时间耶里肖红娘子美国最可恨的女人银驹北国江南火药、背叛和阴谋(原声版)上45周年古镇情缘生于贝纳维德斯生命新旅程内衣少女(国语版)刺心2018公主出逃记[普通话版]致命勘探菲洛梅娜寒冷的十一月我的女友是腐女大狗民玩谢大师粤语沂蒙红嫂祖秀莲殊死七日实习医生格蕾 第二十季证言2017

 长篇影评

 1 ) 看一个人的生命,需要看他的手心

可能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部难拍的电影,所以任何关于它的影评都将会是难写的影评。我真的不太有自信把它写好,只能尝试吧。

道理很简单,换做任何一个别的导演,别的作家,一不小心就把它拍成纯粹的悬疑片,惊悚片,心理变态片,那么它就会变得很low。这也是我一开始比较反感这部电影的原因,我总觉得美国人拍电影总是刻意猎奇,把各种low的价值感硬生生塞入一部电影里去满足所谓的劲爆快感。所以我难免一开始也把这部电影归为此类。如果不是演员的表演太吸睛,我可能就关掉不看了,也就错过了一部好电影。

电影的一开始就是一场伪谋杀,从观影角度讲可以说吊足观众胃口。女儿一上场生母竟然未认出,也给电影铺了满满的疑点。这当然是一部电影吸引观众的一个原因,留下足够的遐想空间,和悬疑氛围。可是,我偏偏是比较另类的观众,如果一部电影里只有悬疑,充其量就是爆米花罢了,还好,这部电影以悬疑始,却非以悬疑终。

关于这点,我是从演员的表情上看出来的,那演技炸裂的表情分明就说明了一件事:这里面有故事,有可能,还是个好故事。

换做悬疑片的思路,分明可以一路从悬疑下去,一直到最后再来个不吐不快的大揭秘,可是这部电影偏偏不遗余力的在描写母女两人关系的微妙变化,大量的对话和回忆,人物关系的张力,讲好一个故事必备的所有细节,几乎都照顾到了。而那些疑点,所谓的疑点,都写在他们的表情里,导演需要观众做的,可能要比揭秘更难一点——用心揣测人物的心理变化,以此推断出谜底。

如果是观察力很敏锐的观众,这些疑点半路就能看出来了,可就像我一开始说的那样,如果悬疑是一部电影里所有的期待,那这种电影真的不看也罢。

电影里主要有两条情感线,一条是女儿对母亲态度的变化,一条是母亲对女儿态度的变化。两条线交相辉映,各自碰撞,表现出丰富的观影体验。女儿从一开始对母亲的陌生,鄙视,疑惑,到后来焦急(母亲有可能坐牢),关心,生气,失控,到最后醒悟,面对,感激,分别,可谓一波三折;而母亲对女儿的情感也经历了很多变化,从一开始想靠近又不太敢靠近,到后来关心和担忧女儿,再到后来想要通过自首来拯救女儿,帮女儿面对,再到最后看到女儿的蜕变,终于放心,潇洒离别。讲真,如果不是一个很懂人性的导演,恐怕真的很难在一部名义上是悬疑,完全可以选择耍赖偷懒悬疑到底的片子里,拍出这么多的细节。

换言之,这种沉重的话题,如果没有能力去把握,很容易就圆不回来,做成很low的东西。

电影里,女儿是一个小有成就的报道记者,工作狂,视好故事好报道为最重要的东西,甚至不惜以和上司不正常的关系为代价来争取机会,举止言行轻浮,非常神经质。可看到中间就明白,女儿之所以这个样子源于她不愿面对的童年阴影,她其实过得很不幸,只能用抗抑郁药维持正常的工作状态,而她轻浮的举止则来源于和父亲的关系。而母亲的角色也是一样地神经质,凶悍,无礼,就像她的手掌一样粗糙不堪。离别十五年的女儿期间从来没回家看望过母亲一眼,直到看到了母亲的案件,才回到家,摸到母亲的手后惊讶不已。母亲随后说,也许想要看一个人的一生,那就看他的手吧。然后开始了一大段关于她在某个太太那里做了几十年苦力的回忆。

我猜想,复杂的经历造就复杂的性格,如果女儿的经历全写在了她的情绪化里,那母亲的经历,她的性格,都写在这双粗糙手掌的纹路里。她的女东家称她为"石头一样的心",性格强韧,敢作敢当,低着头,闭着嘴,面对最艰难的环境也仍然不动声色,苦力一干就是几十年。当然这里面导演也是过分强调了坚韧,说白了虽然描述的是女性的故事,说的还是男性的力量。这里面最可贵的是,虽然这部电影口味极重,满是"噱头",可影片的核心一直都是母亲那种坚强的就像她的双手一样的性格。她用她粗糙的双手干活攒钱,希望送女儿永远离开这个地方,她用她粗糙的双手一心一意照顾老东家,哪怕领的工资低出极限,她用她粗糙的双手给女儿录了音频,试图通过自首的方式让女儿停止悔恨开始新生, 她用她粗糙的双手拥抱女儿,冰释前嫌,最后那个飞吻率性洒脱,都让我不敢相信这是剧本里写的,而是演员的临场发挥。

人生可以很苦逼,很悬疑,很坑爹,很恶心,很bitch,甚至也会把活生生的人塑造成"bitch",就像那个吹毛求疵的老太太一样。可电影里的母女和老太太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她们更像是活在一个坑爹的剧本里,演了一出傲气凛然的戏,告诉人们无论戏里的故事多悬疑,做人的核心却是关于勇敢,付出,转变和洒脱的,就像母亲那双粗糙不堪的双手,虽然刻满了故事,可那故事最终会化成一段记忆,那记忆会随风飘散,留下的是手心不变的温暖。

我从来不觉得虽然故事里的人物口口声声一个bitch叫自己,她们就真的恶。至少这里面写的满满的都是他们怎么抉择,怎么改变生活,而不是怎么无下限。还好,一部悬疑而始的电影,止于了温暖。

 2 ) 太阳下的复仇——比较《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与《热泪伤痕》

1995年在美国上映的《热泪伤痕》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小说,《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则是2010年上映的韩国电影,背景与时代都有很大的差异,但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相似处。
(一)
相似处:从剧情层面,两部影片的剧情都可以这样概括:忍辱负重的母亲为了保护女儿免受父亲家暴侵犯而作出举动。且有趣的是,两部影片中都有太阳这一意象出现作为见证,在这里将主要就这一点分析一下。
    电影《热泪伤痕》中,母亲采取行动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时间长达6分钟的日食: 我们可以看到母亲Dolores似乎最后决定着什么,她买了酒,面包,并且换了美丽花纹的衣服,试图与丈夫协商,并与丈夫确认着她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而在确认后,绝望而愤怒的她主动引导了这场意外的发生。这里的画面表现是这样的:







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Dolores明白丈夫确实侵犯了女儿,且伤害可能还会继续,她故意激怒他,丈夫在殴打追赶她,她来到早就发现的一个洞口,一跃躲过,丈夫正好落下。之后丈夫求救,而她看着他掉下。
在分析这一段画面语言之前,可以注意的是,电影中巧妙布光是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如戴锦华老师曾经讲过的2011年翻拍的《简爱》中使用的伦勃朗布光,主要使用散光与脚光,通过模仿19世纪油画的真实感带来一种历史的真实感。再比如《那个杀手不太冷》当中的无源光,当女孩经过自己弟弟的尸体走到邻居家,而莱昂打开门的时候,女孩沐浴在温柔的亮光中,几乎有一种宗教感,虽然莱昂是杀手,那个画面中他的意义却是正面的。
回到上面的画面,首先可以注意到的是日食的画面被多次强调。在与丈夫的谈话中,在一步步谋杀的过程中,观众都会看到给出的日食不同阶段镜头。日食是一种自然现象,观众有心理预期知道这一现象会继续,而谋杀行为与之同步,带来的效果即是仿佛我们知道谋杀也会一步步继续下去,不会终止,不可抗拒。主人公的行为与这一自然现象同时发生时,她的行为一定程度上被从视觉上肯定了。
再者,月亮经过太阳时,整个画面暗下来,带来极大的视觉震撼,但这不仅仅是炫技。很多文化中(希腊神话,中国,日本等),太阳经常被当作阳性的象征,月亮则相对是阴性的象征,那么日食时刻正是月亮遮住太阳,阴性力量盖住阳性力量,feminine 反抗masculine的一瞬间。且如果结合影片中常出现的主题式台词,“It’s a depressingly masculine world we live in.”“sometimes you have to be a high-riding bitch to survive. Sometimes being a bitch is all a woman has to hang onto.”再结合影片中出现的三位主要人物遭遇来看,其实她们都可以算作男性化社会中的受害者身份。Vera看似出场时嚣张跋扈,但这个富有而苛刻的女人未必多幸福,她的丈夫一年回家一次,从不理她,丈夫事故死后她选择独居,再没有与其他人接触,除了医生与送报的,只有Dolores,可见是并不寄希望于感情。Dolores一出场就骂骂咧咧,感觉真的是一个bitch形象,但我们看到回忆中,她也曾经是温柔的妻子和妈妈,她尽了妻子的义务,干活养家,但是丈夫酗酒打骂侮辱他,女儿因为家庭阴影离开她十五年一次都不回家,年老后她满手老茧,倔强且让人讨厌,被牵扯进谋杀事件而不愿请律师,毫无求生意志,对世界也没有多少留恋。Selena最初是一个懂事可爱的小女孩,她在家帮忙分担家务,在学校成绩也很棒,但是却被自己的父亲骚扰,后来受不了家庭变故更是自残,歇斯底里,甚至影片开始时她已经离开家十五年了,但原生家庭的阴影从未离开。她工作中竭力去表现自己是优秀的,其实正是需要安全感的体现。她在感情中完全禁不起拒绝,分不清公事与私事,心态极其不健康,只要她的男友兼boss不把某些工作给她做,她立刻怀疑对方对自己没了兴趣,有了新欢。她极易崩溃,利用药物控制情绪。她说他的父亲“consumes her”……虽然实际生活里她的施虐者早已离去了,但她却在受虐者的角色中一直没有摆脱。
而到再下面的镜头,Dolores沐浴在阳光中,仿佛是一种洗涤。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笼罩在她脸上金色的光芒是柔和的,神圣的。金色通常被认为是太阳的颜色,黄金的颜色。在中世纪的绘画中,金色通常是对白色光的一种提升,是超凡之光。如果把这个画面与我们之前看过的谋杀画面相比,会发现这个处理的确是不同。谋杀本来是罪恶的,但当母亲为了保护女儿,为了女儿的安全而选择这样做的时候,她在影片中被精神上理解与宽恕了。
再看《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发生到这里的时候,女儿已经被丈夫摔死,岛上的女人一起撒谎说女儿是自己摔死的,从小岛出去的警察更是和他们沆瀣一气,连金福南唯一视之为朋友的海媛,明明看到一切的她摇摇头表示自己在睡觉什么都没看到。下一个场景中,金福南在尽全力给女儿做一个完美坟,却被称为晦气,“不要做有的没的”,被命令赶快去收土豆。于是刚死去女儿的金福南在收土豆,一堆刚不久还助纣为虐的帮凶老太婆在旁监工喝酒,唱歌跳舞。





   再仔细看一下这一段,如果不知道剧情,观众或许会以为这是一段其乐融融的场景,天气热,年轻的女人收获,年老的几个女人在旁歌唱,几乎是一副收获狂欢图,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甚至想到了这里:


    他叫Dionysus,葡萄酒之神,可以看到他身上缠绕着的葡萄藤。他有葡萄丰收的力量,护佑农业,象征着情绪的放纵,所以西方的酒神经常和狂欢联系在一起。尼采把酒神状态称为“整个情绪系统激动亢奋”,是“情绪的总激发和总释放”。上面就有一副希腊酒神祭图,在这种仪式上,人们打破一切禁忌,解放个体束缚,复归原始自然。

再看上图,首先,观众在知道之前发生惨剧的情况(女主女儿被害死)下,其实此时内心是紧张的,我们知道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怎样发生。接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的祥和的画面,一边是一堆老女人其乐融融喝酒欢唱,甚至跳舞,另一边是刚刚有丧女之痛的金福南被继续奴役驱使,一边是乐,一边是悲,恶者更乐,苦者愈悲,这一段的交叉剪辑带出了这种强大的反差感。本来金福南一直在干活,她表现地仿佛真的像个动物,不知悲喜与生气,只是力气很大的干活,突然,她的动作戛然而止,在这里给了她一个停顿,且画面构图变得简单。欢快的节奏骤停,我们看到一个仰拍的金福南的身影,仰拍本是为了让主体显得高大,似乎对旁边事物有支配感的处理手法,我们看到金福南的面部特写,一双有悲哀的,被折磨的不堪不甘的眼睛。停留与特写是为了说明信息,这样的面庞更让我们不知道要发生什么,有一种吸引注意的陌生化效果。这样的画面出现一会儿后,金福南忽然恢复了麻利的动作,她大步走到阴凉处,拿起一瓶水咕噜噜的喝下,说:“太阳跟我说话了。”正当众女人又开始嘲笑她的时候,她撩起一把旁边的大镰刀,杀人了。
太阳在这里,既是激发,也是自然的授意。这里的狂欢画面,既是众旁边女人的最后狂欢,也是金福南的情绪放纵之始。

(二)
之后来分析下两个电影的差异。其实由于故事发生背景不同,尽管都可以概括为一个愤怒的母亲为了保护女儿杀掉父亲,但是其叙事手法、其故事内涵、结果等差异都很大,这是由不同的文化内核决定的。
首先,复仇主体有区别。Dolores在剧中一直很强悍,无论是工作,对人,她有柔有硬,且关键的一点是,她有经济独立大权,她赚钱养家,这一切让她在受到欺负后,不是那么软弱可欺。看图更精彩:
影片里表现出的一段家暴:









她忍痛到晚上女儿睡觉后给丈夫的教训:




金福南,活在一个未开化的荒岛上,她的境遇要凄惨的多了。她的丈夫打骂她,全岛男人都可以玩弄她,她的丈夫召妓回家,她在门口充耳不闻,大口吃,吃相难看的不像一个人,活得也的确不是人的样子。
(看那里有一个歪曲的镜头,是以福南的视角拍的,大概她的世界一直就是这么歪吧。)


   她是倔强的,即使没受过教育也会倔强地反抗,只是敌不过全岛,大概平时也懒得和那群助纣为虐的老太婆争。


她那么在意女儿的教育,绝不希望女儿重复自己的命运,这一点Delores与她都一样。


第二,受虐女儿:
    Selena虽然影片出现时看起来有些精神敏感,但当她小的时候,可以看出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她帮母亲分担家务,到旅店打工贴补家庭,成绩不错,当父亲对她造成伤害,她可能无法接受,于是从记忆里篡改忘记了这些,正像她自己说的,如果某些事情伤害了她,”she leaves”.在影片最后,她在了解了一切之后,也终于与母亲达成了和解,选择走出了阴影。
燕儿在《金》中出现时只有十岁,心智也未成熟,她的境遇更可悲,也更发人深省。其实很多时候金福南的丈夫可能对金都是打骂虐待的,但燕儿可能都是接受的,影片中还给了她一个镜头:

很像她的母亲,她充耳不闻,专心地吃。
    但更可怕的是,Selena没有主动接受错误价值观,但燕儿很主动地在童年时即接受了腐朽的价值取向,她在父亲召妓之后,迅速进入了夺取爸爸的爱的争宠行列,用错误的方式,涂脂抹粉,可怕地涂着红色指甲油,看着妈妈被打。



燕儿仍然是世界上唯一在乎金福南的,为了妈妈也愿意离开。可惜,这个刚说在狗屎一样的地方活着也比死了好的小姑娘,一会儿就在这个狗屎不如的地方死去了。
第三,旁观团体。如果说,《热泪伤痕》中的几个男性受害者——Vera,Delores和Selena在发现彼此的共同之处时是合作共谋,理解和解的关系,那么《金》则正好相反,里面的女人大多数则称为旁观者甚至帮凶。
《热泪伤痕》Vera




且不从价值观上做评判,Vera影片中在Delores极其粗糙可怕的手引起的回忆里出场,她嚣张,苛刻,严厉,让Delores有了那样辛苦的生活,似乎是个反面角色。但是我们却看到,在Delores因为女儿的事心神不定,忍不住哭泣的时候,这个女人叫人泡茶来,温和地问她原因,并且第一次不用叫夫人,而是Vera,她的教名,这个更亲近的称呼也一直用到最后。我们吃惊地看到,Vera对于Delores的遭遇既有切身关切,同时她的确理性提出了建议,逃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摊牌了自己的过去。自此,Delores与Vera形成同盟,也许Vera依然严苛的可怕,Delores也在不停地咒骂她,但其实她们在这个世界上是唯一彼此在乎的人。在Vera老迈的时候,Delores照顾她;Vera不能忍受自己衰老的味道,执意求死,Delores甚至打算帮助成全她,完全没考虑这一举动会为自己带来什么;Vera死去后,Delores在经过她家门口时依然要把脚垫摆成Vera喜欢的样子,不能接受警官居然把Vera的尿盆也留着当物证,她是老了也希望穿丝绸睡衣的人,怎么能忍受自己的尿液被人观看。Delores尊重Vera独立的身为人的选择,Vera则早在去世8年前把自己的一切遗产留给Delores,她们已成为完全的同盟。
《金》中的女性团体,则更让我们绝望一些。
她们大多数时候是这个样子的:旁观本来就是一种纵容,撒谎成为帮凶则是完全的恶。


她们维护男权,男尊女卑的思想早已深入骨髓,尽管自己是女性,也要极尽全力贬低女性,靠阿谀男权,榨取比自己更年轻的女性来苟活残喘。

听到福南居然丈夫说“善良个屁”,由衷地露出吃惊的表情。

她们纵容恶,对于反抗是偷听与告密者
仇视与自己选择不同的异类:


即便已经成为可怜的同类了,不去制止作恶者,对于受害者要千方百计抓住机会讽刺


即使到生命最后一刻,仍然看着远处的船,远处的男人,要找男人来杀掉眼前不听话的女人。
在岛上这样一种未开化的环境里,我们并不完全知道是什么情形,但是男尊女卑的环境,中国也是存在很久的。曾经,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文化环境下,家庭关系格外严密,一国就是由千千万万个秩序严密的家组成。那么,年纪小,地位低,性别为女的,仿佛是犯了原罪,一定要忍受种种的不平等。或许用这样的话去评论一部韩国电影并不合适,但影片中这个老婆婆的命运也是如此,如果不选择反抗,她的唯一出路就只有熬到自己年纪大了,去欺压新的年轻女子,男人仍是跪舔膜拜的对象。她的确是这样做的,无怪金福南每当要有思想异动她便那么生气,金福南反对的既是她一生的信条,也大概是她生命里为数不多的可以作威作福的乐趣。
旁观团体里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她:海媛,这个坑闺蜜,带来希望又毁去一切的她。
海媛是一个都市里的旁观者,她生活在首尔,被几个人追的女孩在旁边求救,她冷漠关车窗,女孩被害她也无动于衷,自然更不想和这个小岛上十五年前的所谓朋友扯上关系,她只想享用这个小岛作为消遣。金福南求她带燕儿去首尔,她拒绝;她亲眼目睹燕儿被金福南的父亲摔死,却说自己没看到;她看到福南拿刀砍她做恶的丈夫,她终于出声了,要他们小心;更讽刺的是这个:

小的时候,她教她吹笛子,一群男孩过来了,气势汹汹不怀好意,海媛躲在福南身后,福南拿棍子与他们打,最后被海媛的笛子打倒,海媛再回来的时候,男孩们用海媛的笛子挑开福南的衣服。海媛的礼物成为凶器,海媛自己是旁观者,不干预。


长大以后,金福南在经历丧女之痛时也保护了背叛自己的海媛,她杀了众人后,递给她一个笛子,笛子却最终成为杀她的利器。
如果说笛子代表着对另一种生活的希望,那大概福南是不能有希望的,生活在那样的环境,希望会带走她本来就没剩什么的生命。
《金》中惟一试图帮助福南的是一个可爱的失足妓女,结果未交代,下落不明。





当然两部影片当中也都有旁观的男人们,《热泪伤痕》中的男人,除了有一位警官为了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完美,一直渴望给Delores定罪,其他人差不多是教养良好,亲切善良的。《金》中则是人最自然环境下恶的完全显示:
死了也很恶心的小叔子:



就算金福南杀人,她的丈夫也一样鄙视她而不是害怕,这种对女人的鄙视让他自己最终死去








既要赚钱,又不忘害人的开船小伙


助纣为虐,草菅人命的的警察


最后,发生地背景。《热泪伤痕》结合其叙事手法,故事发生地,Selena的故乡更多的被渲染为老旧,没有汽车旅馆,没有传真机,雾蒙蒙的,要坐很久船才能到,且跟前面镜头比较,在纽约还是蓝天白云的镜头,在表现这个地方的现状时,通常出现了这样的光:



这是一个黑暗的记忆承载地,也蕴涵了过去的伤痛。
    《金》中,同样是一个小岛,这个岛刚开始给我们的感觉是热热的,荒僻,岛上居民几乎是个位数,且老人占大多数,这是一个正在老去死去的岛。到最后则只剩下一个不能自理的爷爷了,没有希望的岛。
但是最后的这个镜头就比较有意思了。
影片最后,对一切都是局外人态度的海媛可能被金福南的事件触动,她指认了影片刚开始一伙人的罪行,回到家,静静躺在地板上,然后,影片给了我们这样两个镜头:



    类似这样的一个岛化作一个女体的镜头其实在李安Life of Pi 里也出现过,那里是一个母亲的象征,这里呢,一个女性,看起来饱受很多磨难的静静安躺的女性。在影片中男人的对话里我们知道,这个岛原来也是有很多男人的,只是在一次海难事故中死的只剩下影评里那个只会抖的老爷爷,然后老奶奶们把爷爷先是暴打,接着纷纷请到家吃饭喝茶。可怕的少数对多数,并不知道老爷爷经历了什么,她是金福南唯一没有杀的人,金福南是岛上一群男人中现存的唯一女性,又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或许,这个岛也记满了惨痛的过去,正如困在岛上,无路可走的金福南吧。而海媛见证记住了这些。

 3 ) 母亲热泪女儿伤痕下的家庭悲剧

这几天断断续续在看《热带往事》,一比较,就会觉得剧本导演不是一个层次啊。一看这个电影的编剧,居然是斯蒂芬金。 不得不说,太巧妙了,无巧不成书。日食,两桩案子。所有的惊奇的外部场景都具备了。母亲,女儿,警察,死去的父亲,求解脱的女主人,一起凑成了婉转的故事线索。 然而,编导们还是要做拔高的,比如会安排男权女权的死亡式反抗,比如会涉及父亲女儿道德伦理边界的摆不掉的阴影,比如会探究八年的生活不能自理与自我解脱,比如警探对人过去的偏见与当下案件的杂糅,以及如何再度审视母爱之于卑微顽强的关系,和女儿口中母亲与女主人的关系…… 电影的好几个转场都太厉害了,母亲砸碎破掉的玻璃窗,车灯直射的耀眼光芒,买咖啡转身而过的男人……现在与回忆的关系一直都是剪辑处理的难点,这里不仅有现在有过去(与女儿父亲一起&与女主人一起)还有过去十几年的谋杀和过去几天的阻止自杀无果。安排得跌宕起伏,实在精妙,尤其是通过录音带这种途径去还原,比当面口述来得更温情,还有保全!

 4 ) 最柔软的蛤蜊,往往需要最坚硬的外壳来防卫 --《热泪伤痕/惊鸟》

片名:《Dolores Claiborne》(《热泪伤痕/惊鸟》)年代:1995年 国家:美国 导演:Taylor Hackford(泰勒•海克福德)主演: Kathy Bates( 凯茜•贝茨);Jennifer Jason Leigh(珍妮佛•杰森•李);Judy Parfitt (朱迪•帕瑞福特);Christopher Plummer(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送信的邮差推开的房门,正好看见保姆Dolores Claiborne手持棍子,准备砸向她护理多年近几年已瘫痪在床,而此刻却躺在楼梯上奄奄一息的老寡妇Vera Donovan,毫无疑问Dolores成了谋杀Vera的犯罪嫌疑人。Dolores受雇于Vera超过40年,多年来却一直饱受主人严苛的挑剔和责骂,Dolores多次在私下愤言要杀掉变态的Vera。面对警长的询问,Dolores否认杀害主人,对其他言论并不做辩解,相反还用“我就是想杀她”这样的语言不断激怒警长,至于聘请律师可以帮自己摆脱可能陷入的困境,她是想都没想。
Vera是个有钱的女人,在小岛上有一栋大别墅,之前Vera有一半的时光在小岛上,其丈夫偶尔过来陪伴,后来丈夫去世后,Vera就定居小岛。Vera有着一个有钱女人的趾高气扬和颐气指使,对于手下的女佣有着异于常人的严厉要求,很难有人能在她手下长时间干活。而Dolores虽常有怨言,却在咒骂中陪伴Vera 40余年。Vera对人对事都表现其最泼辣的一面,按照Vera的说法:有时候,当泼妇是女人活下去的唯一办法。
在这个小岛上,警长有着卓越的办案成绩,他一生中破案86次,85次成功结案,一次没有成功,那就是Dolores的丈夫意外死亡的案子。警长一直怀疑Dolores杀害自己的丈夫,却因为缺乏证据,未能将Dolores捉拿归案,这件事像是警长心上的一根针,常常隐隐作痛。这一次Dolores涉嫌杀害自己的主人,警长铆足了劲。有了人证,有了证人证言,杀人动机显而易见是Dolores对Vera刻薄的仇恨。警长还很自信的一点就是Vera留下遗嘱,把100多万的遗产留给Dolores,而Dolores在知晓这件事后,迫不及待想解决掉她的主人。虽然缺乏直接的杀人证据,但是警长却胸有成竹,警长在退休之前,不想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遗憾,而这个遗憾恰好是同一个人造成的。二十年Dolores丈夫的死亡和现在Vera的死亡,对于警长来说,都是Dolores的谋杀。
Dolores的女儿Selena St. George很早就逃离家乡,远在纽约当记者,15年未曾与母亲谋面的她,此刻收到传真,获知母亲杀人。与母亲再度的聚首,对于Selena来说没有任何喜悦可言,她一直怀疑母亲杀害父亲,而这件事让她至今不能原谅母亲。
小岛不大,一生没有离开海岛的Dolores,一方面饱受杀害自己丈夫流言的困扰,一方面却遭受自己主人严厉的责骂。Dolores像是一个坚硬的石头,那些在她墙上画杀人犯图案的,半夜扔石头砸向她的,或者骂她是杀人犯,她无一不是破口大骂,怒怼回去;对于她陪伴多年的主人,她的评价这是一个尖酸刻薄的婊子。
Dolores跟女儿的相处是共同对过往时光的探寻,Selena以为自己不能原谅的是母亲可能杀害父亲,其实是自己不敢面对那一段不堪回首的阴暗时光。父母关系的不睦,父亲常常对母亲施与暴力,以为是自己依靠的父亲却背母亲对自己猥亵,面对母亲的质问,只有逃离和不敢面对。回忆只能选择性遗忘和埋葬,记忆中所有不幸的根源都是与母亲造成的,而父亲的死亡,毁掉自己奔向幸福的可能,这归咎于母亲。
现在这段往事渐渐被挖掘,Dolores设计害死丈夫,不是不能忍受这样的婚姻和暴力,是因为这个禽兽的丈夫,已经把魔掌伸向自己唯一依靠和希望的女儿。Dolores向自己的主人Vera哭诉自己辛苦攒下的3000美元没丈夫偷偷从银行取走,而这个钱是她发现丈夫已经对女儿有不轨行为,准备带着女儿逃离的丈夫魔掌依靠。这个外面强硬的女人Vera此刻却眼含泪水果断而狠毒地说:意外是怨妇的良友,一个丈夫可能死于从情妇处归来的路上,死于一场意外的车祸。Vera的故事而给了Dolores最后反击的勇气,在Dolores的安排下,丈夫死于一场意外。
父亲这个恶魔的身影在Selena心中被唤醒,她明白了母亲Dolores的选择,对于母亲当年杀死父亲的心结,Selena终于释怀,母亲所表现的强悍,不过是在艰难的生存状态下的苟活。
而对于Dolores主人Vera的死,不过是其瘫痪后,她再也不能衣着光鲜亮丽,像女皇般高高在上。相对于身体的残疾带来的苦痛,精神上的失落更令她承受不了,她厌恶这样的苟活,没有一丝尊严。
影片中三个外表强悍的女人,都只是有着一副凶悍的外表,却藏着一颗卑微的心。高高在上的Vera一直承受不忠丈夫的欺骗,不论自己如何装扮自己,换来不过是丈夫的漠视和背叛。自己在女佣面前的盛气凌人,不过是为了低到尘埃也不能求得的爱情,自己想要得到的尊严。于是有了自己丈夫一场意外的车祸,获得了丈夫留下的遗产和自己的尊严。Dolores下嫁自己的丈夫,却未能享受感情的甜蜜和温情,自己如何挣扎为了维系家庭,换来的不过是丈夫的嘲弄和毒打,自己的委曲求全更是换来丈夫把魔掌伸向自己的女儿。她绝地反击,利用发现的防空洞制造丈夫死亡的意外。Selena以为远离母亲就有了快乐的人生,殊不知工作的压力,感情的背叛,过去的往事,都像是压在心头的巨石,只能依靠药物和烟酒让自己有着喘息的机会。这三个女人外在的咄咄逼人,不过为了自我的防卫,也不过是脆弱的自己背负的一张硬壳,让自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有一个安全的所在。
Vera一边表现出对于Dolores的趾高气扬,一边却悄悄把巨额的财产留给了她;Dolores一边诅骂Vera,一边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不离不弃。Selena痛恨母亲的不可理喻,却在最后牵着母亲Dolores的手说“以后我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你”。这三个女人对于爱恨有自己的诠释和理解,最后都在女人的身上寻找依附。Vera和Dolores有罪吗?当然有罪,我们要审判她们吗?这需要一个肯定的答案吗?
欢迎关注法律电影公众号“大抵浮生如梦”

 5 ) 从今开始再没有人可以伤害你。

电影放在电脑里面很久,因为我对欧洲电影的某些抵触,还有对于电影的不够热爱,我几乎都不想去打开这个电影。但是,然后就看了。
一开始便是惊悚的杀人场景,薇拉躺在那个黑暗的楼梯口里面流着血,喃喃的说:“求求你杀了我吧。”母亲双手颤抖着举着从厨房翻箱倒柜拿来的棒子,泪流满面想要动手,可是邮差来了。她没动手,可是薇拉死了。母亲变成头号杀人嫌疑犯,因为薇拉是个富婆,一个孤单的富婆。
女儿还在纽约和主编调情试图拿到那份重要的case,可是有人给她传真了一份母亲杀人嫌疑的案件。其实我不太懂为什么那个警长要给她传真,当然出于导演考量,自然要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女主角回到出生地,以便回想起过去那些往事,包括他父亲死亡,母亲遭家暴,家庭破碎,还有荒凉的出生地,逐渐破落的小镇。可是警长的考量是什么?大概是想让女儿回到这里,回想起往事,再让母亲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破绽,以便一举缉捕这个在他心中早已被钉死在高明谋杀犯的柱子上的女人。于是女儿回来了,母亲收拾她的行囊时发现了一大堆的药品,可能是安眠镇定,也许是毒药。总之他们母女在回到她们最初住着的屋子时都是满脸憔悴。
大家都不想回想起之前的故事。即使在母亲收拾那些药丸的时候,看到了以往,那也还是快乐的,是萨琳娜欢笑着在楼梯里面奔跑,母亲仍然还年轻嘴角弯弯向上。可是那欢乐的时光哪里去了?转眼间那些快乐都不见了,每个人心中都藏着那么多那么多的伤。
警长不停的追问,不停的探究着细节,在薇拉房间里面搜寻证据,想要证明母亲就是那个杀人犯,可是警长内心深处最想证明的是:二十年的那个父亲死亡事件,和现在的薇拉死亡事件,其实都是谋杀。母亲就是一个高明的谋杀犯。女儿不想管这些琐事,她只关心那个采访的case,她甚至电话回去给主编,说起他们之间的床上关系,可是主编拒绝了。萨琳娜愤怒的摔了电话,那一刻她应该心里暗暗骂着,操,男人都是狗娘养的吧。她只好回到家里回到那个她心中早已经忘怀千百遍的家里,面对着不堪的往事和被怀疑是杀人犯的母亲。她喝着酒抽着烟写着稿子,母亲在旁边默默的吃着沙拉。她们之间的默默变成了一种尴尬的僵持,那期间有无数个开口的机会,可是开了口却变成了彼此指责和互揭伤疤与流泪辩白。
家暴,侮辱,侵犯,盗窃,嗜酒,好色,这个男人把一切坏的可能都变成了现实。他微笑的背后立刻给你重重的一棒子,他给你温暖的一杯咖啡,原来是想让你给他手淫。他喝着酒唱着歌看着电视骂着老婆,一个破落的富家子娶了一个女佣,时时刻刻不忘记羞辱对方,时时刻刻想要表达自己是个强者的欲望,他用拳头棍棒殴打着母亲,他喝着酒喷着酒气大声说,船上的人都说你长的丑极了,我还为你说好话,因为你们没有酒醉之后见到她!母亲默默的流泪,忍着腰痛坐在桌子旁边悲伤地想着要怎样,当晚她想拿酒瓶砸死那个禽兽,可是没有,只是流着血流着泪。她还是她,她仍然回到了薇拉的房间浆着床单扫着地板擦着灰尘,为每周的几十美元。以为一切都默默的平静了,可是她的账户的所有钱突然消失了。
她在银行厉声控诉:“就因为我是女人是不是!假如我不是女人,你们就不会这样是不是!”对,假如她不是女人,银行就不会听信他丈夫的话,假如她不是女人,外面就不会以为她是个弱者,世界以为女人是依附着男人而存在,可其实女人的内心比男人强大柔韧千百倍。她以温暖悲伤的态度感化了银行追回了自己的户头。可是她在薇拉家仍然忍不住止不住的难过,因为钱也许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心中的宝贝萨琳娜受到了伤害,她叠着床单忍不住哭起来。薇拉默默的绣着手中的手绢,残酷的说,这事我帮不了你,我一分钱也不会给你,你能带着萨琳娜逃到哪里去,你甚至没有离开过这个岛!薇拉最后只是盯着母亲说,有时候,泼妇是唯一能让我们生存下去的手段。
萨琳娜不可置信,她以为就是母亲杀了父亲,虽然她没有亲眼看到,但是其实她和警长一样内心深深的怀疑着这个看似冷酷的母亲。她喝着酒,大声的摔着门,可是她不知道她喝的black&white,正是她父亲曾经爱喝的那一瓶。母亲眼睛被那个black&white深深的刺到。
第二天警长再度审讯母亲,甚至拿出一份薇拉的遗嘱,160万美元统统给了母亲。所有人在那一瞬间都以为母亲是装的,以为母亲为了要这份巨额遗嘱迫不及待的杀死了薇拉。可是母亲不是。萨琳娜为她找了最好的律师,并表示要立刻回纽约搞定case,回纽约的路上,她听到那份母亲独自一人的录音带。剖白内心深处的想法,以及只有一个的真相。
母亲麻木黯淡的声音,在那一刻异常残忍和冷清,一个饱受虐待的妻子,一个倍受煎熬的母亲,一个无法保护心中宝贝女儿的女人。她在看到萨琳娜身上那个该死的护身符时,便意识到那个禽兽对女儿下手了。可是她不知道要怎样做,她茫然恐惧害怕焦虑。
日全食那天,薇拉给她放了一天假,还送了两套观看日全食的器材,笑靥言言的说,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薇拉只是默默的暗示她,假如男人死了,那么你所担心的就不会发生,而那原该是你的一切便还是你的,你将好好的捍卫你自己的东西。有时候泼妇是我们唯一能让我们活的下去的手段。的确后来母亲一直都是走的泼妇路线,无论是对待警长对待丈夫对待那些往屋子里面扔石头的小孩,可是不泼妇能怎么办,外界那么的残忍,倘若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去抵挡,没有一个残酷的弩箭去刺伤对方,要怎样才能活下去。
那天,她买了酒,black&white美味的面包甚至还穿着美丽的浴袍,她想好好的说话,可是那个男人喝着酒仍然愤怒的骂着脏话,将她推倒在地上,甚至追逐着想要杀死她。那是一个有预谋的意外,但是那个意外的原因是因为爱和捍卫。那个男人在追逐她想要杀死她的过程中落入了一个废弃的矿井,他抓着井附近的木头大叫着,臭女人还不来救我!看到母亲没有施救的意图时他奋力的往上爬,骂着,想让我死,我要你和我一起死!然后那只脆弱腐朽的木头就断裂了,他落入了深渊。那一刻日全食了。母亲惊慌跑回家里,那八分钟里面她不知道受到了怎样的煎熬。之后太阳出来了乌云镶着金边。之后二十年前的警长寻找着证据想要说那是谋杀,未果。母亲仍然在薇拉家做女佣,直到薇拉死。
萨琳娜蓦然回车,我忘掉她后来为什么回去的理由,但是她回到法庭,拉着母亲的手说,母亲从今再也没有人能够伤害到你。那一刻真感人。不是浪子回头,不是破镜重圆,只是那藏在彼此心中的阴霾被我们自己努力的驱散,在黯淡的金光也还是在风吹之后显现出来。萨琳娜在法庭上控诉警长的证据统统是间接证据,没有直接证据,并且质问警长,倘若母亲早就知道遗嘱,那她为什么还需要花费八年时间在一个刻薄孤苦的女人身边?一个谋杀犯花八年时间去谋杀一个无人关怀无人问津的寡妇,赚取每周的几十美元?也许那个证据不够确凿这个推理不够完善,但是打动了法官的心。她最后直接说,警长倘若不是因为二十年前的我的父亲的案子,您还为这样一件案子而苦苦搜索不结案并且大费周折么?
对,其实就是成见。固执己见的成见。先入为主的成见,杀人犯的女儿还会杀人,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那悲哀的成见浪费了他们的时间,终其一生的在彼此仇恨憎恨攻击。再然后我忘记了案子的结果。
后来女儿回纽约开着车坐着船,母亲遥遥的在岸上挥手。那一霎男萨琳娜回到了她十多岁的时候,她看到那个男人抱着她,亲昵的说萨琳娜坐在这里会冷的。拿着一杯热咖啡说,宝贝我对你最好。搂着她说,宝贝你知道你应该怎么做了吧。挣扎着说,咖啡会撒的,别人会看到的。可是他说,咖啡洒了我可以再买,这里是甲板不会有人看到......
她默默的承受着,默默的伸手去做那猥亵的事情。她在付钱买咖啡的时候蓦然惊到,原来一直以来自己不爱这个地方,不记得之前的往事,真的是因为往事不堪回首,那最最亲昵的人做的最最恶心的事,最最伤情的心在那瞬间苍老破碎。
看完电影之后,突然想到最近看了超级多变态的新闻诸如禽兽父亲霸占女儿等等,只能说变态真多。以及薇拉也许其实是深爱着桃乐丝的,那眼神那感觉其实彼此相爱着的,或者像我们这样的大龄单身女最好的归宿都无外乎彼此依持相互呵护,或者开个单身女子公寓,到时候彼此送葬,彼此走完最后一段路至少不要那样孤单。而那坚决的拖手,母亲被握在萨琳娜手中的手,在听到那句,再没有人可以伤害我们的时候,也应该忍不住要渗出泪滴吧。

 6 ) 经典

两个女主角的演技真是经典,不得不佩服。剧情也只有内心柔软,却要坚强的女人才能体会,那份母爱浓的久久不能淡去。

 短评

渐入佳境。剧本严谨细腻,就是格局太小。家庭伦理题材的影片,拍出来的画面感怎么都差不多呢,这是我厌烦的地方。演员们都很好,Judy Parfitt的表演好棒,忽然就喜欢Vera了。

4分钟前
  • smalldie
  • 还行

母亲拯救女儿,大量的闪回镜头,女人才能拯救女人。女主角演好人也演得很好。

8分钟前
  • 菜根
  • 还行

虽然讲的是家庭暴力啊这种似曾相识的故事,但是人物心理刻画的相当好,Kathy Bates的表演果然比危情十日里的还好,斯蒂芬金的成功人文关怀作品,5星是必须的!

13分钟前
  • 格林先生
  • 力荐

我已经无言,泪如雨下。我什么都忘记了,只看到了沧桑的母亲。You still my good girl.You still my baby. 你告诉我:无论天涯海角,无论沧海桑田,在你眼中,我从未变过——还是你的乖女儿,还是你那个小宝贝。

15分钟前
  • 杉爷
  • 力荐

四星半;凯西·贝茨神演技,看得难受之极,也只有对子女的爱,才会如此不计回报;情节和情绪上的几个转折,闪回得很自然;女性忍辱负重之路漫长艰辛,同性间的扶持显珍贵;“女人不坏就活不下去”,总算出了口恶气;日蚀桥段真精彩!

1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无论角色情节还是悬疑点的设置都是很中规中矩的以感情为根基的日系悬疑推理小说范本。影片拍得四平八稳,独角戏了于是女儿的角色有点弱

18分钟前
  • 阿廖沙
  • 还行

一部绝佳的女性电影。1.根据斯蒂芬·金同名小说改编,凯西·贝茨的表演赞到难以形容,影片剧本、配乐、摄影(大量天气与景物空镜)、剪辑(回溯叙事范本,各种匹配转场,衔接闪回与现在)与色彩都无可挑剔。2.单镜头内同时呈现现在与过去两种时空:充分利用前中后景三个动作空间展开调度,并外化出直面过去的母亲与逃避往事的女儿间态度与视点的差异。3.现在时空为绝美冰蓝冷色调,压抑刺骨,过去时空则是橙红暖色调(与残酷的生活实情一道构成反讽)。4.对日全食的绝妙运用:大自然默默支持了这场“谋杀” & 仰角镜头中的“谋杀者”沐浴在圣光之中,恍若一场宽恕与净化的典仪。5.厕所镜中的背影与回过神后的正面、正常镜像,成为拒绝直面自我与最终正视内心与真相的象喻。PS:逐行校改、大幅修订了中文字幕,可以洗版了。(9.0/10)

2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只要能生下孩子那就可以自称父母,哪怕是禽兽

27分钟前
  • 朋克大帝
  • 力荐

2011.5.26标准的美国式的cliche... nothing new. 另外,那一口很重的南部口音是怎么回事?Maine是那种口音吗?

32分钟前
  • 梅文女王殿下
  • 较差

有时候做泼妇是女人生活下去的唯一方法

37分钟前
  • 皮皮鲁西西
  • 力荐

越来越喜欢美国八九十年代的电影了,流畅的叙事,饱满的感情,生动的表演,就连摄影和场景都那么舒服自然。凯西·贝茨的表现甚至比她封后的危情十日中更具有层次感。

38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日食短暂,阳光再度普照时,老公已死在自己手里。我觉得这里面倒没什么情理法的纠葛,女主人的一句“女人要婊子一些才能活下来”已经是很好的点题,生存本就是你死我活。全片的新旧时光的切换效果都做的很漂亮,日食那场戏的美术营造出了类似科幻电影的天启感。女主和三个次要人物的关系都做的紧绷,花大气力烘托的母女线有为最后的审判戏架梯的目的,可是就几个人聊一聊女主是否故意杀人,这设定未免太过儿戏一些了

39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回忆与现实相交织的老电影,看起来那么有层次感、代入感。闪回的镜头是母女都不堪回首的往事。这样的爸爸就是人渣,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侵犯!为了女儿,又是母亲不得不杀人!要说,女人找老公。真得擦亮眼睛啊!

44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推荐

剧情极为引人入胜,全程牢牢吸引观众注意力,通过回忆串联起现实和过去的叙事手法很棒。Kathy Bates演的出神入化,个人对Vera这个女主人的角色印象很深,她并不是一个恶人,她很无助也很可怜,她和Dolores之间的主仆情很感人。现实和回忆画面的闪回切换自然流畅精彩绝伦,结尾稍弱,减了一星

46分钟前
  • 雨路
  • 推荐

真正可以治愈人的電影不是天馬行空眼淚或者空虛的慰藉,而是殘忍的真實中感同身受的微小卻無比堅強的情感。是了不起的電影

48分钟前
  • penn
  • 力荐

可能是斯蒂芬·金作品改编电影里最被低估的一部,电影基调里惊悚悬疑混杂着温情,越往后越觉得温暖,而凯西•贝茨在里面的表演几乎达到了巅峰状态,演活了那个被丈夫家暴却深爱女儿的母亲,甚至比《危情十日》里的表演还要精彩。而且电影里不断出现的回忆闪回镜头,痛苦的过去与现实的残忍无缝衔接,回忆与现实交织的观影体验堪称奇妙。

51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凱茜貝茨大媽的好幾個眼神都讓我想哭。女人之間的和解經常建立在同病相憐之上,同為女性的同理心讓她們互相支持,一起對抗操蛋的命運和男人,這部片裡的男性多半都是面目可憎的。珍妮弗傑森李年輕時真漂亮。

52分钟前
  • 兔猻咬你耳朵尖
  • 力荐

Sometimes being a bitch is all a woman has to hold onto. 被感动到了

57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凯西贝茨大婶是史蒂芬金原著改编电影的御用心理变态吗

59分钟前
  • 张天师
  • 推荐

各方面都挺稳妥,Kathy Bates 的演技是最大亮点...

1小时前
  • 大宸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