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情人节

HD

主演:瑞恩·高斯林,米歇尔·威廉姆斯,迈克·沃格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蓝色情人节 剧照 NO.1蓝色情人节 剧照 NO.2蓝色情人节 剧照 NO.3蓝色情人节 剧照 NO.4蓝色情人节 剧照 NO.5蓝色情人节 剧照 NO.6蓝色情人节 剧照 NO.13蓝色情人节 剧照 NO.14蓝色情人节 剧照 NO.15蓝色情人节 剧照 NO.16蓝色情人节 剧照 NO.17蓝色情人节 剧照 NO.18蓝色情人节 剧照 NO.19蓝色情人节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你还会不会相信爱情的美好

很久没有如此久久回味一部电影,这两天反反复复梦见电影里的场景。

翻完字幕以后,自己又看了两遍,踢踏舞那段反反复复看,“You and me”那段反反复复看,找戒指那段也反反复复看。脑海里一直回想着影片里的台词和镜头,那些大笑,那些暴怒,那些无奈,那些泪水。

可能这种两条线路交替进行的电影我们已经看过不少,但这种强烈的对比丝毫不会觉得这种剪辑很俗套或者散乱,最后教堂温暖的阳光和天色渐暗慢慢消失在烟火里的Dean…对比尤其强烈。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电影里最打动我的永远是爱情故事。

或许Dean只是一个高中未毕业,从佛罗里达来纽约闯荡的普通小伙,年轻,有力气,给人搬家为生,但他是个好男孩儿,他会帮老爷爷把乱七八糟的行李一一摆好,装饰好一个空房间,带着老爷爷看他的新家。
或许Cindy只是一个ex无数,私生活有点乱糟糟的普通姑娘,漂亮,很多色狼对她垂涎,但她是个好女孩儿,她会在冷冰冰的家庭关系里跟奶奶无话不谈,她会一直想要成为一名医生。

Dean相信爱情,相信男孩比女孩浪漫,相信一见钟情,相信他看见的那个女孩似曾相识。
Cindy也相信爱情,相信父母尽管现在情况糟糕但当时一定是相爱的,会不住地向奶奶追问什么是爱的感觉。

他们相遇了,就像每段轰轰烈烈的爱情一样,Cindy给Dean讲冷笑话(我觉得不冷= =);Dean给Cindy弹琴,Cindy笨笨地跳着舞;Cindy会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去找Dean而什么都不肯说,而急性子的他会爬上栏杆让她说;Cindy没办法做出拿掉孩子的决定不住地流泪,Dean紧紧地抱住她,说,让我们组成家庭吧。

Dean带着花去见Cindy的父母,很诚恳;Cindy把戒指交给Dean,这代表着“Everlasting love”。一切那么美,那么美。

IMDB上有个讨论话题,“the relationship was over when...?” 对,你觉得他们是什么时候走到尽头的呢?
有人说,是在Cindy丢下Dean一个人在旅馆,只能让他搭公车回家的时候。有人说,是在Cindy怀孕他们被迫结婚的时候。还有人说,是在他们相遇前就注定了这个结果。

爱情有变吗?我相信他们还是深深相爱的,Dean会在赌气丢掉戒指以后马上跳下车到处找,Cindy会在听见上司奇怪的语气之后马上说“I'm married”(影片的细节我真的非常喜欢 非常喜欢)
而“change”这个词,是的总有什么变了。随着时间推移,两个人都变了不是吗?Dean从一个浪漫主义者,变成了一个以家庭为中心的人,全部的精力都爱着Frankie和Cindy,Cindy变得更加现实,她需要来回奔波工作,也要照顾孩子。
爱情最终会走向哪里?有时候两个人如此相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就是发现没办法生活在一起。爱情的烈焰褪去之后,还有更多需要妥协的东西,而无法妥协的结果只能是结束…

在明知道时间会改变你,改变TA的时候,你还会相信爱情的美好吗

最后Dean默默地消失在烟火里我心都碎了。

影片中最喜欢的台词:
“我觉得她似曾相识…她很不同,就像一首歌开始放,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跳舞。”

*这是导演德里克·斯安弗朗斯的12年磨一剑的作品。米粒会在近期翻译出访谈:)

 2 ) 爱情不在,婚姻不再

我说,我看完《蓝色情人节》,依然相信爱情,对故事里或真实或不真实的婚姻生活叹惋,却也依然不畏惧挺胸抬头步入婚姻的殿堂。可是,我不觉得这故事了的两个人有过真正的爱情,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婚姻的失败。

爱情是什么?其实很难说清楚,但有体会的人自然就会明白,自然就感觉的到,自然就会产生共鸣。不用说太多,自然会心一笑。《蓝色情人节》里两个人之间的那种情愫,就不该是爱情。一眼定情可以,但是盲目的追随只是一厢情愿的付出,并不是真正的爱情之道。爱是有来有往、有进有退,不是一个人像夸父逐日般的去追,而另一个人茫然的从。异性之间并不是只有爱情,而且其实能称得上的爱的感情更是少之又少。朋友也是可以逗彼此开心,分享快乐和痛苦,甚至是sex,但那不一定是爱。或许只是寂寞时的抚慰,悲伤时的取暖。也或许是暧昧,两个人仅仅陷入一小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理习惯之中。都并非是爱。更别说片中的女主角是多么的被动,他对她可谓是一见钟情、锲而不舍,而她对他起初不过就是一阵新鲜感,一股并不太反感的暖意。她在他眼中宛如女神,遥远、孤傲、不可企及;他在她眼中不过是恍恍惚惚、若即若离,不讨厌,也并不沉迷,不需要时只是一条平行线,需要时好歹是个温暖的臂弯,仅此而已。所以,他们之间并没有爱情。

有了爱,就有了意,就会感到不离不弃,就想要生活在一起,这便是常人的套路,亘古不变的真理。爱他,自然愿嫁;爱她,自然当娶。步入婚姻的殿堂,一切便不再是儿戏,不再是一时冲动的肉体结合,这关乎许多。中国自古便讲“门当户对”,现在看来似乎已有些可笑。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也如午夜的水晶鞋,时时闪耀着光辉。可是诸多的现实都告诉我们不要忘记古训,爱的对象可以没有限制,可结婚的双方必定要起码匹配。

片中的他和她无疑是不匹配的。她出生自完满的家庭,拥有平和的亲戚,她本身是优才生,有理想有抱负又努力。而他出自不算完整的家庭,人虽善良但犯有前科,虽有些许才华却也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计。这不说是差距,也起码是差异。他们偶然相遇,但生活背景大为不同。而且她嫁个他很重要的一点原因还是在于她的意外怀孕。应该可以说,他们的婚姻基础不是强大的爱情,完全是她的失足和他的幸运。一个摔的巧,一个 接的准。这虽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巧合,却称不上是缘分。

他第一次去她家,饭桌上的她都很少言语,因为她也并没话说,他们并不了解彼此,只是赶上了一个合适的时间,而她也想不了太多,怀着个孩子,影响了她的判断和思考。

至于婚后的无数个日子究竟是怎么过来的,我们无法详细得知,但是可以猜个大概。每一日的朝夕相处,家庭生活、彼此的工作、习惯,等等,差异只会越来越明显。他有很多优点,但是她只能看到她无法忍受的缺点。而且由于不爱,她也没了那么多的耐心。

这个失败的婚姻故事不同于《Revolution Road》,他们之间有爱,只是那里的她有些歇斯底里了。也不同于《天水围的夜与雾》,那里的他们也有不同于此的爱,但是由于生活的变故,那里的他丧心病狂了。《蓝色情人节》里的残破婚姻,爱情的缺失是前提,甚至可以说是祸根,而两个人的差距是致命伤,伤口越撕越大,两个人的心也就越扯越远,婚姻的裂痕愈发无可弥补。

爱情和婚姻并不当然有必然联系,但是该有。婚姻说到底就是一纸契约,爱情通常是两个人的合意,也是捍卫权利和心甘情愿履行义务的心理基础。如果合同履行过程中,有谁动了他念,那合同自然很难维系。若没有爱情,婚姻倒也可以开始,为了某些利益,也有很多人就那么走到了一起,并在婚后的日子了培养感情和习惯。但是权利义务双方得平衡,不能差距太大,一旦差距太大了,双方就会产生心理落差,就会觉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再平衡,就会发生矛盾和纠纷,契约就难以维系。《蓝色情人节》就是这样。

每一个失败婚姻的故事都让人叹惋,也容易给人不好的暗示,但是有失败也是因为有成功。要相信爱情,也要承认有时爱情的屡屡爽约,都是平常。要敢于面对婚姻,也要理性考量彼此,要下决心,也不要盲目自信。

一切总归是平常。有人喜欢蓝,也有人喜欢其他。全看命运怎么安排。

 3 ) You always hurt the ones you love

Blue Valentine看完了,够我唏嘘一阵了。

话说,这等讨论爱情和婚姻的影片不在少数,想到去年看的《Revolutionary Road》,估计又有很多人想要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了。

这部影片让我最后印象深刻的,是相互穿插的叙事手法,过往的美好和现实的不堪,在影片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强烈地对比着,曾经爱得越美,面对现实时越痛。最后的结尾,一半是婚礼的甜蜜,一半是分别的撕裂。

他们究竟为何要分手,其实不重要了,是什么让爱情变质,也不重要了。

很多人说,Cindy不够爱Dean,我不认同。她想要一个可以让她崇拜的男人,有理想,有才华,Dean本该是那样的人。当初他们在街头歌唱跳舞,Dean是何等迷人。而是什么让Dean变得那么不安,也许是他太爱Cindy了,从心底里,他觉得自己配不上Cindy,他想用他全部的爱,对家庭全部的责任留住这个女人,而正如当时他自己所唱的那样:You always hurt the ones you love,他的爱得太紧张了,令自己不安,也令Cindy不安。而Cindy本身也是不安的,或许是家庭原因,或许是她早年的放纵,她的内心,本就是敏感而脆弱的。他们,也许谁也没有错,也许又都错了。也许女人少一点敏感,男人少一点自卑,这个世界会安全很多。

他们在餐桌旁的那段对话透露了最终无法继续下去的原因:Dean说,如果你对我的话不感兴趣,我就不说了。——当时我就泪奔了。我很理解Dean心底的委屈,和Cindy表面不屑一顾背后,心底的哽咽。不安的爱情,爱得越深,伤得越重。可能是常说的,爱得太深,逼得太紧吧。

人生总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二十岁的时候无法知道四十岁的自己想要什么,会遇到谁,会放弃谁。生命有时候真的是很作弄人,可我们只能活在当下,爱情更是这样。爱情来了,别忘了拥抱,爱情走了,别忘了送别。

 4 ) 《蓝色情人节》:我们曾经如此相爱

    《蓝色情人节》在分级上经历了一波三折,最终被定为NC-17,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观众们对它的赞赏,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电影,《蓝色情人节》极其精准入骨的描绘了一段美国式婚姻、爱情的衰亡史,也泼了那些沉溺于非现实世界的情侣们一盆冷水,而这段婚姻衰亡史也可以由点及面的覆盖美国当今很多的婚姻层面上的社会问题,可以作为一个美式婚姻的负面典型来看待,此片最为露骨、最为极端的地方并不是情色,而是残酷的、赤裸裸的给我们展示了婚姻怎么样成为爱情的坟墓。

   什么叫做悲剧?悲剧就是把你认为美好的东西活生生的毁灭给你看,《蓝色情人节》算的上是今年最为成功的爱情悲剧了,它几乎可以彻底的颠覆一个人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态度,在大多数人眼里,爱情、婚姻是极其美好的东西,而《蓝色情人节》所表达的东西是对爱情与婚姻深深的绝望,整片都沉溺在一种忧郁的氛围之中,而影片中的冷暴力更是让人心情压抑。迪恩和辛迪的婚姻面对现实问题不可调和的冲突不断的升级、恶化,最终把他们的婚姻送进了坟墓。

   影片使用双线交叉叙事来展开电影,一条线是以现实时空为原点,描述迪恩和辛迪步入婚姻第六年后,婚姻状况逐渐恶化,这条情感线是不断的往下走的。另一条线是六年前,迪恩和辛迪从相识相知到步入婚姻殿堂,这时候他们的爱情是越来越牢固而甜蜜的,这条情感线是不断的往上走的,当完全是往反方向走的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影片产生了巨大的情感落差,曾经沧海难为水,对比起最初的幸福和最终的痛苦,影片泼了憧憬爱情憧憬婚姻的人一盆冷水。时间是可怕的东西,承诺的沧海桑田也敌不过时间,面对感情的逐渐冷淡、面对现实之间的衡量取舍、面对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念,迪恩和辛迪最终也只能像影片最后一样背道而行,渐行渐远。

   美国的离婚率长期位居世界第一,据2008年的数据统计,美国大约有60%的婚姻以离婚告终,离婚率的居高不下折射了美国很多的社会问题,而《蓝色情人节》正是很入骨的用影像剖析了一部分问题,把《蓝色情人节》归之为现实主义电影是恰当的,它没有过分夸张的去表达它的主旨,认为它极端其实是不愿意去面对这些我们本认为美好的事物的反面,美国高达60%的离婚率也有力的佐证了这部电影,而究其根源,一部分是人类的共性,另一部分是美国本土的社会问题,总所周知美国人的性开放程度是极高的,而性开放在很大层面上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如未婚先孕带来的单亲家庭问题、婚姻的忠贞度问题等等,而美国本土的民主自由观念也覆盖到婚姻上,人们离婚的自由程度很高,另外由于美国历史的短暂,难以形成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或者是道德,所以约束在婚姻上的传统道德观念在美国是很薄弱的,一旦没有了道德障碍,离婚率自然提高。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要素,美国发达的经济使得个体生存变得容易,所以离婚以后的经济障碍很大程度上也会被削弱,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会使离婚的顾忌变小。这些归纳在影片中也有或多或少的体现,而另外一个原因是人类的共性,就是观念的冲突和一些现实问题的影响。《蓝色情人节》可以被当做是美国婚姻悲剧的典型案例,而这部现实主义电影很残酷的把这些问题用琐碎的方式一丝一丝的呈现给我们。

   影片的色调使用是个极其出彩的地方,冷色调和暖色调在影片搭配运用增强了整片片的艺术感染力,回忆时大多呈现偏黄,糖水味道的暖色调,而在现实之中,则选用经过校调的绿色、蓝色等冷色调。此片导演对于影片整体的把握是极其成功的,有条不紊的忧郁陈述加强了电影的整体气质,两位演员大胆的表演也为电影增色不少,而此片被冠之NC-17之名也略显冤屈,在采访时米歇尔-威廉姆斯说:“在10年、20年、30年以后,重新评判这部电影,我很好奇他会属于哪个级别。”此片在评级上显然是有些过了,电影中的情色镜头并不是为情色而情色,而是故事的一个辅助元素而已,虽然这影响了电影的票房,但是本片的艺术水准却是丝毫不打折扣的。

   《蓝色情人节》整体一直保持了一种忧郁的气质,它没有愤怒的吼叫、没有充满个性的表达,它只是一直在陈述,忧郁悲伤的细细陈述。影片之中,迪恩和辛迪一直没有很大的冲突,但是他们每一句对白都让人感觉一种压抑和冷暴力,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在互相伤害,但这种伤害不是直接急性的,而是慢性的伤害,这种漫长的不愉快不仅使影片压抑,也会让观影者感受到一股冷意,电影中穿插的甜蜜“曾经”更使得现实中迪恩和辛迪婚姻状况的恶化变得可悲。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如果没有婚姻,爱情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这是种乐观调侃的态度,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去回避这所谓的“坟墓”的,《蓝色情人节》并不是让我们去排斥婚姻、回避爱情,它只是在倾述的陈述,陈述该死的爱情,陈述一些社会问题。即使到了最后,我们仍旧可以看到迪恩对辛迪的爱,《蓝色情人节》只是选择了一个忧郁的方式去表现一些现实问题,让人去感受去体会其去思考,我们不能因此去对婚姻爱情产生绝望,而应该以艺术和理性、成熟的态度去欣赏这样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

 5 ) Blue Valentine《蓝色情人节》:支离破碎的爱情烟火

情人节又要到了。一看这个名字,以为是跟去年Valentine似的那种喜剧电影,有情人终成眷属什么的。又看到预告片,Michelle Williams和Ryan Gosling在商店门口弹吉他跳舞,好像很温馨的样子,就跑去看了。我承认我很蠢,看到几乎一半的时候,我才猛然发现Cindy的现任老公就是当年曾经那么美好的男朋友——我一度以为前男友是后来超市里偶遇的那个人,后来才发现,那个原来是Cindy碰到Dean之前的男朋友。这个发现让我一下子意识到这部片子的悲伤,当年那个弹着吉他无所畏惧的帅哥变成了如今这个大腹便便中年谢顶而且完全没有艺术气质的家居男人,造物弄人啊。

所以这部片子讲的不是浪漫而是现实。你以为那是你最好的感情,却原来敌不过时间的变迁。你曾经天真地不懂一度相爱的父母为什么最后会形如路人,也不明白为什么奶奶说对爷爷只有“一点点”爱情。等你最好的青春过去,为生活和家庭拖累,再回头看的时候,你明白了,可是也晚了。最悲伤的是,你们两个都没有变,只是时间让你们两个不再契合了。他还是那个会为爱的人四处找花的温柔男人——当初是为你,现在是为女儿;还是那个会在你哭泣无助的时候把你拥在怀里安慰你的男人,他还是一个好人。可是爱情已经没有了,湮灭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中,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样把爱情和美好和现实的冰冷赤裸裸地拿出来比较的方式真是令人无限唏嘘。

我觉得这部片子不应该起个《蓝色情人节》这种甜得发腻的名字,让人听了以为是骗小女生的纯情片。影片最后的烟火倒是很好说明了导演对现实的洞察:好的东西总是像烟火一样转瞬即逝,剩下的总是无休止的黑暗。不如就叫《烟火》吧。

 6 ) 《蓝色情人节》是什么杀死了爱情和婚姻?

看完这个电影,一度陷入压抑的情绪里,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拍得太真实了,真实的“七年之痒”。一直在思考,为什么Cindy和Dean会走到这一步,想了很久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一分为二去看,一个是爱情,一个是婚姻,这是两码事。

从爱情的角度来说,爱情不是一个对象问题,而是一个能力问题。

很多人把能力问题错误归因为对象问题,以为换一个人就能收获完美的爱情,这是不对的,你会发现,谈恋爱像画画一样,是一个技术活儿,不会画是画家的技术问题占大多数,不能把责任一股脑推给模特。就好像梵高,不是恰好遇到了最适合他的那几支向日葵,才画出了举世名画《向日葵》。梵高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星月夜》《鸢尾花》自画像系列,都是举世名画。

显然,Dean和Cindy都不太具备:爱一个人的能力,或者说长期爱一个人的能力。就算他们和其他人组成恋人/家庭,也很难经营好一段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

从婚姻角度来说,他们俩虽然结婚但是核心问题主要是:

一直没有完全进入到婚姻中的“丈夫”和“妻子”的角色,情感需求和价值理念严重不同频

Cindy的行为或许比较符合世俗意义上的好妻子人设——指的是努力工作赚钱养家,还要承担起大量的家务,长期这样的压力下生活,导致Cindy整个人毫无生气,充满了疲惫。

而Dean对生活的追求只停留在做着“每天早上8点喝完酒再去的工作”,不求上进的状态里。

Cindy的同事对Dean的评价也不高,我想这多半来自于Cindy和同事的倾诉或者Cindy本身不由自主呈现出来的“婚姻倦态”所导致的。这也侧面证明了,在世俗眼中,Cindy的女性同事和男性上司眼中,Dean显然都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

Dean的工作价值理念,不仅让Cindy一个人承受着几乎全部的家庭生活压力,更可怕的是,这他无法正确的认识到Cindy的工作价值,所以他才会不顾一切的跑到Cindy工作的地方大闹,甚至打人。他没有意识到这份工作对Cindy来说,对这个家来说多么重要,就这样任由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尽管他内心很痛苦,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来说,作为一个丈夫来说,难道不应该选一个合适的地方和妻子沟通吗?非要砸对方的饭碗吗?

缺乏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沟通的意愿+沟通的能力。前者是想不想沟通,后者是能不能好好沟通,是对共情能力的考验。

Dean浑身艺术家气质,但在世俗眼中有点不求上进了。从电影中可以看到,Dean想好好沟通,但是,一旦遇见问题,他的沟通能力就下线了。例如,Cindy找到了宠物狗狗的尸体,但Dean却责怪Cindy为什么不把门关好。虽然事后他一个人掩埋了狗狗的尸体,付出了实际行动,但当下那个场景,太缺乏共情了。这种时刻,哪怕一句话不说,默默地握着她的手或者抱抱她要让人好受得多。

不得不说的是,高司令的台词功底实在是好,那些重复唠叨的台词,穷追不舍的质问,真的让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感到一阵阵窒息。

Dean的沟通意愿还表现在蓝色情人节这天,精心准备情侣酒店这件事上。他希望借助这个具有仪式感的举动来缓和两人之间的关系。酒店房间的两个主题,很有内涵。一个是丘比特,主题象征两人热恋初期的甜蜜浪漫;一个是未来主题,暗示对现实的无力和对逃离的渴望,寄希望于未来可以拨云见月。 Dean和Cindy两个人独处时,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假性僵死状态,在外人面前尚且能够进行日常的社交,但是面对彼此的时候,既不能做当下的自己,又无法回到曾经深爱的过去,更不可能一夜之间跳入未来。

Cindy压根儿不想白费力气去情侣酒店,她很累,第二天还要早早起来去上班。但Dean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执意定了酒店。Dean选择了未来主题房间,走进房间后,开心得像个孩子。潜意识里他把婚姻里的矛盾想简单了,认为搞点浪漫的举动,就能解决婚姻中的问题。却对 Cindy的心如死灰视而不见,他没有意识到这段感情早就已经貌合神离。或许当婚姻和爱情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多数男性总是会本能地把问题进行一轮简化,而女性思考得则更加深刻长远。Dean没有放弃努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弹幕里对Dean投去好评的一部分原因吧,但遗憾的是,Dean还是不够成熟,太浪漫主义了。

婚姻生活中最可怕的是,一方的耳朵像被油胡上了一样,泼水不进,另一方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但他自己不知道自己耳朵有问题,说话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顽固。最终,一个选择逃避,一个走向极端。

他们之间的沟通只是停留在表面上,Cindy说:“我们很少坐下来像个成年人一样聊天,因为每次我试着这么做,你都会把我的话曲解成别的意思”。

电影只是生活片段的一个截取,我们不知道Cindy是否也曾做出过类似的尝试和努力,但从结果层面来看,两个人都没有抓住婚姻生活中沟通的本质。

爱一个人VS了解一个人

Dean有一种认定一个人、一件事就会,排除万难,一追到底的执着。年轻的时候作为搬家工人,不顾工友的再三催促,也一定要把沃尔特的房间布置好。结婚后,不管婚姻中的两个人已经是多么的伤痕累累,也一定要固守婚礼上的誓言,相伴到老。可以说是痴情浪漫,也可以说是小孩子气的幼稚。我要玩这个玩具,你答应过我,所以哪怕天下刀子,我也要玩这个玩具。

他爱Cindy,但是以自以为是的方式在爱着Cindy,更何况他其实根本就不了解Cindy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培养出来的熟悉和默契,并不能取代灵魂上的共振和互相吸引。

很多人走进婚姻,仅仅是因为荷尔蒙和运气,其实根本不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性生活不和谐

二刷这部电影,发现了一个细节。开头女儿叫醒Dean时,Dean睡在沙发上,Cindy睡在床上。在情侣酒店,Cindy明显对Dean存在一种生理上的排斥。女人因爱而性,一个女人心里到底没有一个男人,口头上说什么可能并不重要,因为身体是最诚实的。

两个人有婚姻之名,却没有婚姻之实,也就是说,空有承诺而没有激情,这样的爱情是空洞之爱。

Cindy和前男友的孩子,是Dean不安全感的根源

Dean坚守着一见钟情式的浪漫,哪怕明知Cindy肚子里的孩子是前男友的,也毅然决然和Cindy结婚,组成家庭,并且视这个女儿为己出,百般疼爱。

但他依然非常介意前男友的存在,有多爱Cindy就有多介意。他越对女儿好,就越加剧了内心的不平衡感“我连你和别人的女儿都接受了,你还想让我做什么?”同时也加剧了内心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因为自己无论多么努力,对女儿多么好,都无法成为女儿的亲生父亲。假如Cindy前男友回来要孩子,眼前的一切都有可能被一下子打碎,高攀的妻子和非亲生的女儿,都会被人夺走,而他保护不了这一切。就像年轻时候被Cindy前男友狠揍一顿一样,而他毫无招架还手之力。

在情侣酒店,Dean问Cindy:“想跟我再生个宝宝吗?You wanna have another baby with me?”,认真听这句话,重音放在了“我”“me”上面。Dean想要一个属于他和Cindy的孩子,原本开心的Cindy听到这句话后,瞬间清醒了。

孩子,应该是Cindy人生中最大的一个坎,当她得知自己意外怀孕时,她并不想要这个孩子,最后在手术中途情绪崩溃,最后生下了孩子。这就是是内心深处最疼的伤疤,不能轻易被提起。而Dean似乎并不了解这一点,他不懂为什么我对你这么好,你却一直拒绝我,为什么我们不能生一个孩子。Cindy的痛苦无法言说,只能一个人反锁在房间里,默默流泪。Dean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嘴里无力地重复着“开门,开门”。

当初追问Cindy有什么心事的时候,Dean采取的方式也很极端,或者不成熟。他用从桥上跳下去来逼迫Cindy,最后Cindy不得不说出自己怀孕的事情。

最后Cindy选择生下孩子,Dean的解决方式是结婚,组成家庭。

但是,婚后在情侣酒店,Dean说:“我不想成当什么人的丈夫,也不是当谁的爹,这不是我的理想。(That wasn’t my goal in life),但不知怎么的,我就想做这些,之前没意识到,我现在只想做这些,这就是我想做的。”

连他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可能当初决定结婚,只是他这样一个普通的穷小子唯一能和漂亮、高学历的Cindy在一起的唯一途径,否则两个人的差距太大了。他为了和心爱的女人在一起,强迫自己改变“天性”,违背自己的人生理想,选择结婚,养育小孩。用这种牺牲,来证明爱情,直到最后,自己也莫名其妙地接受了这一切,认为现在的一切就是自己想要的。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Dean真的快乐吗?

浪漫主义情怀是否是婚姻的天敌?或者说,婚姻生活是否杀死了Dean骨子里的浪漫主义情怀?

Dean年轻的时候,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搬家公司工人,依然会带着一颗热情、浪漫的心,为沃尔特布置房间,悬挂国旗、彩灯、收纳藏品。可是,任何性格上的优点都有其反面,浪漫的背后是脆弱和自卑。在柴米油盐的婚姻生活面前,浪漫失效,Dean显得有心无力。他不是不想做好,也没有放弃努力,但似乎做多错多。唯一让他付出的浪漫得到等价回报的是年幼的女儿,Dean和女儿的互动是全片里为数不多的温馨画面,让人动容。他纯粹地爱着这个小精灵,女儿也深深地爱着他,女儿是Dean最后的浪漫主义角落。

电影结束时,父女二人最后相拥时夜空绚烂的烟花,代表着Dean心中的浪漫已死。绚烂的烟花,是对Dean也是对所有爱情浪漫主义者的最终致敬。

爱情是nobody but you and me,但婚姻是两个人从物质到精神的重重磨合,最终变成契合。

俗话说“相爱容易相处难”,相爱的时候确实很美很动人,但婚姻生活不止是这些。婚姻是爱情的延伸,好的婚姻应该是始于爱情,终于责任。

价值观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在爱消散后,沟通成本急剧上升,一方无法忍受选择逃避,一方不明就里蒙着眼睛努力,但所有的努力就像是压迫一样,让人喘不过气,逐渐走向极端,走向无力。所有的努力就像是在沙子上盖房子,而那些时不时掺杂着的昔日浪漫激情的回忆,反复提醒自己“爱过”,但这种证明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的尝试却一次次适得其反,反而把两个人推得更远。

“爱情这个事情的终点都是消亡、或者说非常平淡”。婚姻不能解决恋爱中遇到的问题,婚姻本身就会创造出无数令人头疼的问题,俩人就是在恋爱都没谈明白的情况下,选择了组成家庭走进婚姻,认为这是当前感情问题的最优解。面对即将到来的孩子,他们选择了用看似负责任的方式走进了一无所知的婚姻。殊不知是带着孩子一起掉进了一个更大的漩涡里,无法自救,也无法携手前行,走出迷局。爱情是否能持续,持续过久,取决于是否有新的连接出现,不断刺激爱情以新的形式重生。

我以前把“特修斯之船”当成是一个哲学问题去看待,看完这个电影,我发现把它当做爱情问题去看也是能说通的。

简单说就是我们造了一艘船,命名为特修斯之船,然后这条船经历了几十年风雨,在这个过程中,修修补补,甲板坏了就换一块新的,诸如此类。直到有一天,这个船上最初所有的零件、木头、发动机全部被替换成了新的。那么问题来了,这艘船还是特修斯之船吗?

物质上:有100块钱和10块钱的体验是不一样的,10块钱和没钱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情感上:就是爱和不爱,没有多少(说多一点少一点的都是扯淡)

不过爱情有时会反复:对一个人,一段时间不爱 ,再过段时间又爱了。人的状态和情感需求是流动的,毕竟人不是活在一个真空状态里,像小龙女在古墓里那样。

所以我觉得爱这个事儿吧,需要不断刺激,新生,蜕变,成长。是需要经营的,尽量延长保鲜期,像皮肤护理一样,明知道老了都一样,全是褶子,但你可以让褶子来的更晚一些,即对已知的结局,做力所能及的改变。或者调整预期,和褶子和平共处,俗称:“搭伙过日子”

也许很多婚姻开始的时候,都始于一个誓言,一个关于永恒的爱的承诺。

也许很多婚姻中,爱情死去的时候是静悄悄的。

直至爱情消亡,身处其中的两个人,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以为爱是良药,但爱是幻觉。

 短评

别再弹什么“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种老调了吧。婚姻从来不是爱情的坟墓,不懂爱的你自己,不懂爱的TA,不懂爱的两个人才是爱情的坟墓。

9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这是一部表演至上的电影,故事的张力几乎完全来自两位文青的表演。这种电影不在于主题如何,重点在于角色内心的深层次的挖掘能否和观众取得共鸣,爱情从最初恋爱时的美好到婚姻围城中美好的逐渐破碎。如果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这类电影就是电影和观众双方找共鸣的事,要么爱它,要么无动于衷。★★★★

1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有爱两个人就能在一起?喔,宝贝,爱不等同于生活。

15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还行

婚姻与爱情真他妈是一对死敌啊!爱是理想主义,可以不顾后果,一路疯狂。婚姻则要慢慢收拾这个疯狂之后的烂摊子。导演有意用前后两条故事线对婚姻与爱情加以对比,有些生活流,有些碎片化,一个无奈的故事。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愛情會模糊兩個人的距離,妥協犧牲都是心甘情願。但生活,只會放大倆人的差距,讓一段關係失去控制。我不怪她現實,她要的是安穩,她憧憬的是這個男人的將來;我也不怪他浮躁,他要的是激情,他懷念的是這個女人的過去。成功的婚姻,就是在愛情和生活之間保持平衡,讓兩個人始終處於一個可追及的距離。

21分钟前
  • StevenTong
  • 推荐

哭点是狗死了

22分钟前
  • 章仙翁
  • 还行

爱之尽头,不堪回首。

27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喜欢这个片子大概是因为他暗合了我对婚姻这回事所持的悲观态度,里面大大小小的摩擦都很真实,其实分手什么的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那种彼此都试图挽回,却又都无能为力的茫然。

31分钟前
  • 苏莫
  • 力荐

感想是 不是婚姻和时间杀死了爱情,糟糕的生活是由糟糕的自己造成的,这个女人个性又boring又bored,狗也养不好,女儿也更喜欢爸爸,让这样的人持久爱一个人太勉强了。但是这个男人~fun、talented、sensitive、crazy(in a good way)不能再好了~

35分钟前
  • momo
  • 力荐

爱情是转瞬即逝的烟火,婚姻是落地的炮灰。★★★☆

3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猜疑,埋怨,争吵...这段爱情的破碎其实是源于女人的不甘心和男人心底的自卑。

40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不可遏止地觉得像大学生拍的DV。女主角真是一个毫不讨喜的长相而且微驼背。整部片不过是要说走向婚姻的爱情终要面对充满争执猜疑的感情拉锯战,普通的切入点,普通的表现手法,作为一个对感情抱持悲观态度的人,觉得生而为人已经足够多除却爱情之外的苦,更不需要这一部片告诉我们婚姻令人多心灰意冷

41分钟前
  • A-sun*
  • 还行

"you & me……“预告片很似《Once》,影片则是一出让人压抑揪心的精致小品。裸露戏份并不会很多,也不完全很有必要出现。节奏虽混乱但不会让人感觉任何不适;场景不断的在回忆与现实中切换,展现爱情的美好与丑陋,展现甜蜜与挣扎。打动我的画面很多,尤以结尾更甚……★★★★

44分钟前
  • Q。
  • 推荐

她说“我要和你离婚”,他气得一怒之下把婚戒拔下扔掉。然后上车,车刚开,他又急得连车都没叫停,就跳下车去,跑到草丛里慌慌张张的找刚刚扔掉的戒指。他那么爱她,爱得像烟花一样热烈,还是会被黑夜无情吞噬。

49分钟前
  • miootree
  • 力荐

①一见钟情最不靠谱②得过且过的浪漫主义者和志向远大的现实主义者凑一块儿就是杯具,甭管恋得多火热婚姻归于平淡南辕北辙照样崩盘③婚前带套同居两年很有必要,磨合不好各滚各蛋,成了三人行再离扯成两瓣的就是孩子的小心灵④不是所有影片都适合大量性描写,除了旅馆那段悲伤的性交,其它都很破坏美感

52分钟前
  • 苏打水
  • 推荐

想分手吗 那就看这部电影 想结婚吗 那必看这部电影 想离婚吗 那还是要看这部电影

56分钟前
  • pəteto
  • 推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十三岁破处生娃前有二十个以上的性伴侣是要付出代价的...anyway...无论是纯淫少女还是劳碌妇女米歇尔都很到位

1小时前
  • jj73浅之
  • 推荐

Dean年轻时做搬运工,帮退伍老海军搬家时,他在那间窄窄的老年公寓里耐心地一一摆好老人的物件,并一一告诉老人物件的摆位。老人很感动,我也很感动。Dean是那种有爱的文艺青年,用心在感受生活。但文艺青年过婚姻生活往往是失败的。现世婚姻中衡量你是否幸福,不在于你的心多有爱,而是别的。

1小时前
  • 时以星
  • 推荐

你爱我 这真好,我们怎么了 我不知道。

1小时前
  • 哪吒男
  • 还行

这不就是部“青少年教育反面教材”的电影吗。结了婚,男的酒晕子,女的神经质,然后组成了一个不省油的家。

1小时前
  • 困难户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