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

完结

主演:许魏洲 黄景瑜 林枫松

类型:电视剧地区:内地语言:国语年份:2016

 剧照

上瘾 剧照 NO.1上瘾 剧照 NO.2上瘾 剧照 NO.3上瘾 剧照 NO.4上瘾 剧照 NO.5上瘾 剧照 NO.6上瘾 剧照 NO.13上瘾 剧照 NO.14上瘾 剧照 NO.15上瘾 剧照 NO.16上瘾 剧照 NO.17上瘾 剧照 NO.18上瘾 剧照 NO.19上瘾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上瘾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白洛因自小跟迷糊父亲白汉旗及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16岁这年,亲妈姜圆要再婚,嫁给部队高官顾威霆。顾海,顾威霆的儿子,因为母亲的死对父亲一直心怀怨恨。两个带着抵触情绪兄弟因为机缘巧合在同一个班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白洛因的同学尤其和发小杨猛也在这段感情中起了不小的作用。有组织的工作丹顶鹤那些名字那些年绿色地狱这里有情况基督营新封神之哪吒闹海嫌疑人Z菜鸟老警 第六季霓虹恶魔人生七年1精灵闺蜜再见阿郎异形基地血腥蜡笔黄金大劫案狄青三取珍珠旗覆面系丽芙和玛蒂第四季呖咕呖咕新年财犯罪现场调查第六季我的辣妹保镖喜气洋洋猪八戒我不讲理吗?巴黎来的私生子蓝天之火 下(国语版)狼之女皮·影红磨坊生命大跃进爱渴望贾希尔 Jacir娇蛮女神经江南八大侠恶灵之门平凡英雄2022贞子2019办公室美少女的谎言第三季祈今朝两世奇人家法早安,维罗妮卡第三季

 长篇影评

 1 ) 梦之安魂曲——影片细节与心理分析

对这部电影的一般性的影评随处可见,这里我希望通过对一些稍不留神就会被放过的影片细节的分析,更完整地掌握导演所要传达的东西。
1, 海边的游乐场
影片开始,哈里和泰伦从家里搬电视去卖,途径海边的游乐场,标志性建筑是摩天轮、过山车和红塔,还有延伸入海的码头。哈里和女友玛丽安登上高楼,折纸飞机,纸飞机飞向的地方就是码头,背景则是游乐场。毒品生意开始后,泰伦吸烟、音乐后看见幻象:蓝天白云,向大海延伸的码头尽头站着红衣的女友玛丽安。他呼喊着玛丽安的名字,却无声。玛丽安听见他的呼喊,转身微笑地看着他,而他的背后就是游乐场(红塔)。游乐场和陆地象征他青春的无忧无虑,延伸入海的码头则是梦想的方向。玛丽安微笑着转身,这时画面明朗,一切似乎触手可及。呼应的是,在影片接近结尾处,哈里截肢后的梦里,也是与之前一模一样的码头,身后是游乐场的高塔,面前是红衣的玛丽安,安静的大海,蓝天白云。然而跑到码头尽头,玛丽安消失了,面前大海空无,什么也没有。向后退,却坠入深渊。玛丽安离开了,梦已然不可能触及,向后退,却也回不到无忧无虑的青春,只有坠落,淹没于无尽的绝望与恐惧。
2, 与母亲莎拉相关的诸多意象
    本片中母亲莎拉的形象被表演得淋漓尽致,风头甚至盖过男女主角。这固然首先应归因于演员的出色发挥,却同样依赖于与其相关的诸多意象物的设置。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莎拉的红礼服,莎拉相信自己要上电视了而需要穿年轻时的红礼服,却太肥胖而穿不上,因此开始吃减肥药,从此走上了不归之路。红礼服象征着莎拉想要重返的青春与活力。而在哈里的码头幻象中,玛丽安所穿的正是同样的红色礼服,这构成玛丽安与母亲莎拉的一个隐秘联系。莎拉通过药物减轻体重,获得活力,穿上了红礼服,却仍与莎拉一样走向深渊。红礼服和挣大钱是老少两代人的梦想,但梦想似乎并不是对冷峻现实的拯救,却是现实通向地狱之门。
另一个突出意象是莎拉的冰箱。冰箱第一次成为镜头焦点是在莎拉节食后,冰箱与莎拉分列画面左右相互对峙,以此表现莎拉饥饿感。第二次,莎拉饿得出现幻觉,竟然看透冰箱门而看到冰箱内食物。这是一个界限,莎拉在这次幻觉后才开始服用减肥药,且逐渐过量,服用过量的症状之一就是发现冰箱会突然震响。莎拉逐渐增加药量,慢慢陷入疯癫,在音乐催眠的节奏中冰箱踩着节奏频繁地轰响,莎拉幻觉中看到自己参加电视节目,节目中的她和节目主持人从电视中出来站在她身边,灯光聚焦到冰箱,冰箱跳动,低沉地说:喂我。而后冰箱向她跳去,张开血盆大口要把她吃下。
如果用弗洛伊德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莎拉是本我,她对上电视、对变得年轻充满活力的渴望与对儿子有所成就的渴望构成了她超我的理想,而冰箱则代表着本我,是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急切地寻求满足。节食时冰箱中的食物虽然诱惑着莎拉,但那时的冰箱上贴满儿子和亡夫的照片,象征自我与超我对本我的压制。但接下来,莎拉对超我理想的实现不再是通过自我控制、自我塑造,而是通过减肥药;减肥药激活了本我的无尽欲望,于是冰箱开始轰响,在跳动中不断向她逼近;莎拉的自我对冰箱的跳动与轰响虽然感到惊异却并不恐惧,似乎仍毫无防备地坐在沙发上;最后,不断增加减肥药的用量终于让本我不断膨胀,获得力量,张开巨口吞掉自我。莎拉陷入完全疯癫,在冬天走上街头寻找麦迪逊大街的电视台。这时行走在大街上、坐在地铁中的已经不是莎拉了,而是吃掉莎拉的冰箱。自我已经死亡,莎拉已经不可救药,任医生使用何种治疗方法也无效了。
莎拉可以看做四人中的典型,她的人格变化轨迹也是其余三人的人格变化轨迹:代表理想的超我,被内与外、超我与本我撕扯着的自我,与充满着无法满足欲望的自我,三者之间本来充满矛盾张力的关系,最终变成超我的希望破灭,本我不断膨胀而吞噬自我,让人丧失人性的状况。
3, 胎儿睡姿
电影中胎儿般姿态的第一次出现在玛丽安因毒瘾卖身,被邀请参加性派对后。裸体的玛丽安在浴缸的水中。这里给了一个仰角的脸部特写:光线温柔,她在水中蜷缩身体,像在子宫中一样安全美好。毫无征兆地,她突然张口大喊,宁静变成疯狂。
而后在结尾的高潮处,镜头在四人间急促切换,截肢手术中的哈里,ass to ass中的玛丽安,劳改中的泰伦,电击治疗的莎拉,光线明暗不定,人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晃颤动,坠向不可拯救的深渊。这时都有异物堵住四人口腔:哈里口中的输氧管,玛丽安口中的钱,泰伦开始呕吐,莎拉口中的牙套。如果之前玛丽安在水中大喊,表明自我与本我的冲突还十分激烈,那么此时四人的嘴都被堵住,则象征他们的自我丧失了表达与表现自己的能力,完全被本我与外在环境所控制。最后,他们四人都蜷缩身体躺在床上,做出婴儿的姿态。婴儿是没有意识的,也没有自我,但婴儿无限安宁,且充满无限可能。哈里四人找到了暂时的安静,然而自我已死,梦只能是梦,再无可能实现。
    

 2 ) 真正的恐惧是来自于人的内心和现实的生活

       还好,我是在吃饭的时候看的。

       恐怖,这是我第一个反应。看到最后,我的身体忍不住抖了一下。我爱看恐怖片的习惯已经有数载,大大小小,各国各样都阅览过,没有一千,也得有九百了,从黑白道彩色,甚至是变态、恋尸、切割等禁片。

      不要误会,本片只是剧情片,是文艺类的,本片没有鬼没有僵尸没有怪物,没有喷血没有截肢没有砍死,只有毒品、小人物和现实。真正的恐怖不是来自于德州电锯杀人狂的电锯,不是来自咒怨的诅咒,也不是来自于外星球的食人恶魔,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每个人心中都有魔,只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现。本片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让观众通过观看本片能够看到自己心中的“魔”,能够看到现实中的“魔”,虽然只是电影,却能够时时感受到痛和绝望。一种可以和等待死亡媲美的绝望感和痛感。

      这才是电影,这是真正的电影,强烈推荐。

 3 ) 生命的阴影

不曾让你遗忘的不应只有光明,黑暗作为光明的对立面,永远存在。电影里的阴影因为真实而吸引人,心碎之后,我们在画面外追寻着所谓的真实,然后审视周围。罗曼.波兰斯基说:也许我喜欢电影中的阴影,但生命中的阴影则不然。

我想如果有十个不同主题去表现生命的话,《梦之安魂曲》肯定可以从某一个角度来针刺着你不能沉沦。这同样是一部看过后却觉得说不出东西的片子,尤其是强迫着你说些什么东西——知它有千般好,但是无处予说。压抑、消沉、绝望、伤感、无奈……,众多名词都是《梦之安魂曲》影片的注脚。

英文名字是《Requiem for a Dream》,它还有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译名,类似《迷上瘾》、《梦的挽歌》等等。也许你不曾留意过,但是曾在一个无知却被反复转载的十大禁片帖子上面见过它,你甚至会以为这里面真有什么为世俗或者大众所不能容忍的情节画面,报着一种猎奇心理去苦求过。

当然,我会说:你错了。

这样的猎奇行为侮辱了一部伟大而杰出的电影。不得不指出,其实《梦之安魂曲》才是一部被人遗忘的片子,太过出色加上题材阴暗,导致它被遗忘。细心留意后,某一天也许会发现,它原来也列在IMDB里面,而且排名还可以正视。它有着演员出色的发挥,有着导演凌厉的剪辑,高速切换的画面,有着神乎其技的蒙太奇,有着扣人心扉的音乐,还有一个值得现代人反思许久的沉重主题。

给影片纠不足的话。我想:它的出色来自它的主题,却也毁灭于它的主题,影片没有给我们任何的希望。

表现诸如毒品、暴力、卖淫之类的主题并不是不能苟活于世,而是从哪个角度去表现,也许你会说黑帮片的不是很受欢迎吗?不错,黑帮是受欢迎,但是,表现的形式也有多种多样。正面去展现黑帮不加美化,恐怕没有几个人愿意去看现实中血肉模糊的争斗,又或者是枪林弹雨的追杀。《梦之安魂曲》正面去描述了人在毒品药物面前的无力挣扎,却是种匠心独到。大量的心理活动刻画,时而激烈急促,时而平缓流动,因为这个美好追求的主题本身就是虚幻,主人公所追求的梦想不过一种虚幻。梦想固然是用来实现,有一类则需要被粉碎。当灵魂与躯体被毒品药品所分离,那时候,灵魂已不再属于你自己所能控制。

再一点不足是凌厉得有点过火的画面剪辑、快速切换,让人承受不住,尤其是面对着杰瑞德.莱托那张苍老痛苦的脸庞,几次想切掉,因为这像是在受罪,主人公在痛苦,我们也在受罪。而且电视节目的助兴催促声也实在令人紧张万分,这种痛苦不仅仅是看着一年老的母亲在受罪,也是为之不忍的剧创。黑色基调下的主题,看着四个主人公一次次的吸毒、吞食药物,无以复加,一步步走向绝望。如果说像《杀诫》《黑暗中的舞者》结局给我们的是戛然而止的疼痛,绞刑剥夺了在生的权利。那么《梦之安魂曲》最后一二十分钟痛苦的持续加剧与走向绝望,是其他影片所无法比拟的。

如果说眼花缭乱的剪辑不曾让你震撼,瞳孔的收缩放大也不足以让你新奇,而依赖毒品药物的感觉又离你似乎太远,煎熬中的疼痛你觉得不真实。那么且让你看其生命突然消逝,纵然残酷,也许可以击倒你,但更多是刹那的震惊。生命的慢慢枯萎凋零,是一种考验人内心与耐性的折磨。我们很不情愿在《梦之安魂曲》看到了后者,消沉得欲罢不能。这也许就是日本豚鼠系列实验短片为什么要选择慢慢折磨一个人致死,而不愿意像恐怖分子一样以切人头为乐。这是要考验人的承受能力,不可否认以上所提及的是一种变态行为。

当然,在《梦之安魂曲》身上,我并不认为它是为了折磨而折磨,至少,它留下了一些迷茫的信息。

记得第一次看片子立刻被开头的《Summer Overture》音乐所迷住,一开始仿佛死神推开了大门。一幕幕的画面里,哈利和泰伦推着电视机,和那些休憩中的老妇人们摆摆手说了声:Hi。夕阳余辉下,两个年轻人走在宽阔的街道上,音乐声像脚步一样,从轻快到沉重,渐渐加急…。当然,整张原声都做得非常出色,其他曲目也融入了众多音乐元素(参见导演前作),但是对这首开篇曲情有独钟。

这个故事包括原声里,有Summer、Fall、Winter,由炎热的夏季开始,却没有Spring,四季里缺一季节,这不仅仅是个圈套,也是个死亡的最后宿命。

2004.12

 4 ) (删后重贴)最恐怖的体位:自己动。

点这里看【未删减版

这部片在国内遭遇的是某种视而不见的命运:一度在网上位列 “世界十大禁片”,还被许多人误认为是单纯的反毒品宣传片——毒品让人变鬼;而当我断言这是一篇批判资本主义的檄文时,几位电影从业者竟然哈哈大笑,仿佛我是个马列主义老先生。

这真的令我讶异不已:片子的意图都贴脑门上了,却在国内观众这里完全落了空。

这样的看,等于睁眼瞎(eyes wide shut)。

最恐怖的体位:自己动。

对我而言,在大银幕上看《梦之安魂曲》,是一个梦魇。其中最扭曲的,就是片尾一闪而过的场景:

女主角玛丽恩和另一个女人磕药之后,屁股对屁股,夹着一根假阳具做爱;而围观的一帮衣冠楚楚的商务人士则狂躁地冲她们扔钱。

这个体位,一言以蔽之,就是:自己动。

这场戏如此 “臭名昭著”,以至于遭到《死侍》等片戏仿

据说吸一次海洛因,要 5 天才能解毒。

但自从在电影资料馆看完片,两年多了,这一幕还是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

它之所以恐怖,不是美女良家堕落的场面太刺激,犯了什么禁,而是因为我意识到,我们明明就活在这个梦魇里:

我们都是这样的成瘾者,不劳欲望 - 主人(desire-maitre,斯宾诺莎语)抽鞭子,就会 “自己动”,在某种瘾像提线木偶一样的操控下,为主人的欲望而欲望、为主人的快乐而快乐,在景观中贱卖自己;

与此同时,我们还巴望着有朝一日上岸,体验那些 “主人” 挥金如土的潇洒;最可笑的是,我们还以为对自己的身体握有主动。

正因为这个场景如此重要,以至于当美国电影协会认为它“有伤风化” 而拟将影片定为 NC-17 级(17 岁以下不可观看)时,导演艾洛诺夫斯基和艺匠公司不惜票房大打折扣,也拒绝删改,使得本片最终 “无定级” 、只能在特定影院放映。

 5 ) 精神世界的顿挫感与现实挣扎的矛盾

阿罗诺夫斯基执导的《梦之安魂曲》,是折磨还是妥协?
波兰斯基说:也许我喜欢电影中的阴影,但生命中的阴影则不然。生命中的痛苦,往往来自于我们自身与精神世界的矛盾。所谓迷恋,是对于自身的苦苦追求,满足自身欲望的法则。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度,在失去平衡前,注定毁灭。而我们常常却背道而驰,企图满足自身的欲望,而摒弃精神世界的安慰。就如做爱失去快感,手淫上升为清道夫的职责。
这样的电影,像《猜火车》、《发条橙》这样的类型,永远是最喜欢也是最害怕的电影类型。我们会很容易沉寂于电影的娇柔,敏感和烦躁,反之,我们同样也会看到诸如毒品,卖淫等等我们不提及的阴暗。
这个城市,有的人在歌颂爱情,有的人期待面包,表象复杂,其内在却同样是为了满足。而电影中每个人都怀有梦想,sara幻想着上全国最火爆的电视节目,病态迷恋着电视节目是她开始在获得可能上电视的机会后疯狂的沉迷于有依赖性的减肥药,实际上,这样的沉迷往往是最为平凡的,在影片后段,sara灰头土脸,神经错乱的跑到电视台,在一遍申述中曾这样大家大叫:i am the one!Alone!这样的纠结与不安定,成为这部电影我觉得最为成功的角色塑造。其实,所谓的上电视,所谓的追求欲望,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sara对于爱的追求。对于爱的渴望!她爱她的家庭,爱她的儿子,那种脆弱的情感,联系的线路细而敏感,不容初任何差错。
有这样一句很恶俗的话,大约是这样说的:这世界上的快乐大多相似,而悲伤却不为相同。其实在影片开始,导演还曾试图留有一点温情在,Harry搬走电视机,向过道晒太阳的老太太们问好这一画面定格成像。包括Mary和Harry在躲避保安的那一段,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经典。
影片前半段缓慢发展,节奏不紧不慢,到是不停的重复着几个由特意剪辑的几个符号化镜头来不停穿插,而我认为,循环往复得到的是情感的不断积淀,畸变的镜头画面,不成比例的构图,包括本身影片所带有的沉闷黑色基调。事情完全在往糟糕的方向发展,追逐梦想却深陷泥沼,挣扎的过程却没办法抓住对方的手,当每个人都精疲力竭的时候,一切都已惨不忍睹.毒品药片是凶手,按"芳香之旅"的说法,是资本主义的香花毒草,但香花毒草只是一个表象与工具,真正的凶手是欲望,真正的掌控是宿命。sara说:"孩子,这就是命啊!"其实,这样的说法不免唯心,但四个人的生活却完完全全是因为贪婪的欲望的产生。没办法,都是人,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是一个追逐的过程,所以,都没有错.之所以是这样的结局,因为有追逐就注定有成功与失败,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后者。
影片采用分线叙事的步骤,一条分线是Harry和他的朋友们,别一条则是Harry的母亲。情节设置得干净利落。而且,影像拍摄风格是本片最拿人的地方。Harry三人买卖和吸食毒品的时候:他与女友接吻、和泰伦一起去做毒品交易再到收钱,这三个动作,镜头是以不断的变换和快速地重复来拍摄完成。在吸毒的时候,人的瞳孔都因为那种腐骨的快感而变得扩张和涣散起来,放大的镜头来予以表现瘾君子的丑态。这些画面都是很短促地一划而过,如同流星闪过夜空一般,一道美丽的光影弧线,属于那种短暂停留的影像。
老妇人sara是一个瘾君子,心瘾太重!
无形中过于依赖那些减肥药物。但是绝对能够理解她为何近乎玩命地减肥:从她手中握着她与丈夫、儿子的全家福照片,从她怀旧的眼神,再注意到她痴情地望着当年风采迷人的自已,就知道这是她的一场梦。她要去重温昔日美好又温馨的感觉。只不过,代价太大了,当看到老妇人被送到精神病院用那种电击疗法,一次次受到电击,还带着牙套,(防止她咬舌伤到自尽吧)她痛苦又面容扭曲的表情,让人极为不安。
在影片的最后二十分钟,所有积累的怨念纷纷爆发,堕落,欲望,挣扎,痛苦,一切不美好的纷纷上演。
包括本片的原音配乐,我觉得极为出彩。
本片配乐由Kronos Quartet演奏,异常出色地烘托出阴郁绝望的气氛。它使用了大量的电子乐,来表现主人公吸毒过后沉迷于幻觉的状态,包括配合剪辑,都超级棒。
在影片最后四位主人公走向痛苦深渊时,则运用了电子乐与大提琴交互的配乐方式,简洁刺耳,小提琴的奏鸣重叠再重叠,不断迭加着痛苦和焦虑的意欲,以至趋向于窒息,一股绝望的气息油然而生。而真的会有绝望感向你袭来。

其实一直都很喜欢有撕裂感和变态倾向的电影,当然,我指的不是CULT片,而是喜欢刺骨的真实。片子进展到最后已经出现了最好的画面,最美的音乐,但是没有出现的是最深的黑暗,前面是一切发展都像是给一个肿瘤提供的最好养料,就等它爆破,而且是等它像一件标准的艺术品一样爆破。

 6 ) 梦之安魂曲——用一切外在美好成就的最黑暗

外在美好是说电影的画面,音乐,演员的演技,故事的编写。

故事紧凑,紧密,简单明白。莉莎意外的收到电话,说她获得了上电视的机会,而莉莎是个电视迷,对于年老而孤独的莉莎来说,上电视意味着可以对着屏幕前所有的人说出她对于逝去丈夫的怀念,也说起对于无所事事,只会拿自己的电视去当铺当掉的儿子的爱,这虽然是微小的却是她坚持活在这个不至于绝望但至少是冰冷寂静世界里最盛大的目的,这值得她穿上红色的连衣裙,金色的鞋子,像是年轻的自己站在大学毕业的儿子身边一样。

但是裙子的拉链再也上不去,镜子里的老人像一只滴满蜡的蜡烛,残缺的,火红的,不得不燃烧着,莉莎决定减肥。

莉莎吃得很少,戒掉最爱的巧克力,戒糖戒油。银幕分成两半,另一边她的儿子夏利拥着漂亮的女朋友玛丽安在沸腾的音乐里吸入,接收,虔诚的感受海洛因。

画面是被分割的,时时这样,带有轻微病态的感觉,但是是美的,美到你几乎不愿去想下一分钟的事情,下一分钟来到时,莉莎已经被这样的饥饿推到了医生面前,她调高体重,面目冷淡的医生说,你偏重,吃我开的药吧。四种颜色,早晨,中午,下午,晚上,莉莎可以吃cheese夹着面包,红色连衣裙则交给每日的四粒药丸。

画面在莉莎吃药时总是分一半给正在吸食白粉的夏利,夏利和他的黑人朋友找到了赚钱的渠道,买来整包的白粉拆分着卖,在赚进美金的同时自己也拥有了更多美好的幻觉。夏利想,他应该送给她妈妈一点什么,既然他妈妈是个电视迷。

莉莎的身体变得难于安静了,她不停穿上或脱下衣服,不停取下或带上眼镜,当她见到不常回来的儿子时更是克制不了的拥抱了再拥抱,夏利说自己找到了好工作,莉莎眉开眼笑的确定自己有个好儿子,夏利说我帮你买了台电视,莉莎顷刻就把记忆中任何一次去当铺赎回电视的景象删除,她对着空气中或许存在的丈夫说夏利真是个最孝顺的孩子。这些对话的间隙夏利听见磨牙声,他才发现他的妈妈嘴巴不能控制的上下移动,但是莉莎说的仅仅是她要上电视了,她就要可以和所有人说她的好丈夫和好儿子了,她要穿上她的红色裙子,但是她穿不上了,她要减肥,医生也极好的帮她开了药。难道你连身体也不顾了,难道你要在去上节目之前死在这里?夏利觉得这一切好笑又可气,他的妈妈吃上了兴奋剂。可是你了解什么。可是你怎么知道我为什么活着,我老了,孤单着,没有你爸,缺少你的探望,朋友怎么是可以麻烦的呢,我就一个人,卑微得很,但是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我要上电视,也不要给我什么大奖,我只想让很多人很多人知道我有你和你爸爸,我就是为了这些在忍受活下去这件事。

夏利的理解或是体谅流在他回程的眼泪里,然而一切都无法逆转了。

母子两边的状态团结了画面,都不足够了,需要更多。红色裙子的拉链渐渐向颈脖的方向走来了,莉莎却没有心情享受这份乐趣了,她出现幻觉,她自己加大了药量。夏利的同伴在某次进货中遇见警察,若干人被枪击,他们失去了进货的渠道,他们之后得知在圣诞会有派发,但是价钱是现在的两倍,同时不零卖,他们没有钱了。玛丽安终于带着对白色粉末满满当当的渴求以及对夏利的爱意滚进了另一个男人的怀里,那一次价值两千。

莉莎发现冰箱会动了,发出巨大的响声在深夜里,这个时候她会抓起一颗药填进恐惧的心里,电视上获大奖的人是她,每一次都是她,她穿着红色的裙子,和蔼可亲,笑容可掬的站在台上,只有冰箱在阻拦她的美梦,更甚至电视上的人都出现在了家里,那个年轻的自己和高大的男主持毫无顾忌的指出这个简易的家的不足,她无能的坐在沙发上申辩,她已经老了,她很孤单,不过没有人听就是了,大家围着她跳舞,年轻的小女孩,年轻的她自己,她们向她索要食物,她们嚷着要她喂她们,然后,冰箱分裂了,零部件像是粘稠的唾液一样吓跑了电视里来做客的人。而夏利面临的始终是没有毒品的境地,圣诞节的那次发放中途又再次被警察发现,他们没有买到,玛丽安看见一无所获的夏利时凶狠的咒骂他,咒骂这个说自己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的男人,也不是没有办法,夏利把电话抄在了他们俩的合照背面,转身出了家门,这个号码的主人换取毒品的条件不是钱是女人,玛丽安拨通号码的同时捏着的是她自己的爱情。

只好这样了。莉莎穿着已经有些宽松的裙子满街的奔跑,她见谁都说她就要上电视了,她最后还跑到了据说是给她电话的公司,不过只能是被保安架走。她的儿子呢?她的儿子顾不上她了,她的好儿子在通向去佛罗里达买毒品的长途中,手臂上的小红斑已经渐渐扩大到不忍触目的一大片腐烂,那是感染。谁都顾不上谁了,玛丽安再一次跌进另外一个男人的怀里,用嘴,用私处换来生活下去的必需品。

片子进展到这里已经出现了最好的画面,最美的音乐,但是没有出现的是最深的黑暗,前面是一切发展都像是给一个肿瘤提供的最好养料,就等它爆破,而且是等它像一件标准的艺术品一样爆破。

莉莎在医院,被各种方式治疗,未果,采用电击,不短的时间里电影只有一个人声,你看得见么?你听得见么?可以开工了。夏利与朋友在医院被抓,朋友服刑,夏利等待被截肢。你看得见么?你听得见么?可以开工了。玛丽安在星期天和夏利通了电话,她化了那么美的妆,可惜既不是为夏利准备的,夏利也看不见了,但是她还是对他说你今天回来好吗?但是他还是对她说我今天就回去。妆下有泪,伤口上或者也有,不过已经开工了,玛丽安再次来到那个男人家,里面有成群的男人,他们让她光着身子,他们使用假阳具和她背对背的肛交,他们把美金砸在她雪白的身体上。

莉莎躺在床上,她又看见了电视上的自己,没有冰箱的骚扰,她看见了她得到的大奖,主持人说是他的儿子,他那么优秀,已经订婚了,手臂更是无可厚非的完整拥抱着她。
夏利躺在床上,他看见穿着红色连衣裙的玛丽安,像年轻的母亲一般,背对着他站在远处,他喊她不应答,他退后的时候却从海边的木板掉进纽约的混乱和多彩。
夏利的朋友躺在床上,他想起他小时候对妈妈说他今后要成为大人物,而他妈妈只笑着要他做他永远的好儿子。他渐渐把双腿蜷起,在与身体对毒品渴望的黝黑监狱里试图回到子宫。
玛丽安躺在床上,她手里有一大把的钱,地上是散落的设计图,对,她并不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漂亮女孩,她本来想开个时装店,她自己设计所有衣服,那也是夏利对她的承诺。不过此刻,她心上的那件衣服都破了。

 短评

毒品记得我爱你。Ps:建议在低血糖、微醺等情况下观看,能间接感受“通感”手法。

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三个年轻人的寂寞加上一个中老年妇女的寂寞,因为寂寞而寻求刺激,因为寂寞而渴望关注,吸毒、减肥,进而着迷,最后崩溃。回头重看才发现,《观音山》模仿的应该就是这部吧。

8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我操 真他吗黑色……不论你有多开心 看完这片你就感同身受了……

11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力荐

一部极好的反吸毒电影……

14分钟前
  • 霍尔顿狐狸振作
  • 推荐

一如既往的匠气,视听则非常过度,不是重口味而是语言上不知节制堆砌的差品味。剧本是典型自以为高明的美式多线程,无非是形式填塞浅薄内容表率。这种胡里花哨噱头电影最经不起时间考验,因为充满了可学视觉技巧,大家都玩烂之后,就会写满了过时两个字。

16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憨憨说看了这片你就不想吸毒了,恩,真不想了

21分钟前
  • 石头[b side]
  • 推荐

一场没有春天的噩梦

23分钟前
  • 戴莫卡
  • 力荐

镜头、剪辑、原声……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回头看新浪潮之类的。。

25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所有欲望都消失了。只有两部片子让我如此悲伤,悲伤到呕吐:一部是《幸福》,另一部就是《梦之安魂曲》。

29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孤独和绝望,不能想象没有电视巧克力糖分的生活。世界上没有光或者它们统统被绝望的黑暗浇熄了。欲望上瘾如同被魔鬼引诱。一次又一次的站在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上。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人,一张床或者沙发前昏暗的电视光速,亢奋后的瞳孔缩小又放大扩散,世界如此空虚迷幻。

30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是我对常识的要求太高了么,剪辑和音乐再怎么优秀,也无法掩盖这只是一部禁毒宣传片的本质。沾染毒品与家破人亡本来就是强因果关系,由此带来的绝望本身可以预期。形式主义是一种精致的造作,尤其是没有实质的时候。

32分钟前
  • 秋熙
  • 还行

其实人和人的生活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分崩离析。欲望是快速的,惩罚却来日方长。

36分钟前
  • 宫廷阉割师大人
  • 力荐

生活都是谎言,只有梦能带来安稳;爱 健康 快乐 都去死吧。

37分钟前
  • drnuk
  • 力荐

导演想探讨人自身的内部,内心和灵魂的深处,有被暗黑事物吸引的一种本能,所谓“迷上瘾”,那种飞蛾扑火的冲动,对某种事物的无法挣脱,直至自我毁灭的依赖。

41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哇,那条胳膊!哇,那棵管子!哇,那两张屁股!哇,我要吐了……

45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推荐

看完这电影就跟死了一回似的。我的top10之一。秒杀级的镜头语言和剪辑配乐。

48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我想如果写一篇影评的话,题目叫做“吸毒的人没有春天”,当然从电影史论的角度讲,指出阿罗诺夫斯基和杨·斯凡克梅耶、汤姆·提克威之间的关系会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4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最绝望的观影经历!绝望到耳不敢闻,目不敢视,心灵战栗!

51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说实话我看完有点想吐。这还是第一次。最后每个人都回到母体里的状态。剪辑,音乐逼得人无路可走。后面看的难受死了,张力太大,我快受不了了。。。。。

55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达伦几乎是用极端作者化的手段把电影语言翻新定义了一遍,富含设计感的镜头与音效精准无比地传达了一切情绪,无孔不入的灵气最终汇聚成张力难抵的炸裂观感。这种可怕的共鸣存在于我们生活走向的每一种可能性里,起止于欲望。活死人在梦过的美好里荡漾,宛如群魔乱舞。

57分钟前
  • Ocap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