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

HD

主演:宋佳,黄觉,王仁君,张博,李依玲,吴超,陆怡璇,孙维明,张彤,李凤绪,王同然,鲁思远,张维智,杨丽萍,李翰臣,江心怡,丁字佳,曹世平,温杰捷,李洪权,赵荣章,瓦洛莎,安继晨,葛四,包子,陈鹏宇,李云龙,赵蕾蕾,安宇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萧红 剧照 NO.1萧红 剧照 NO.2萧红 剧照 NO.3萧红 剧照 NO.4萧红 剧照 NO.5萧红 剧照 NO.6萧红 剧照 NO.13萧红 剧照 NO.14萧红 剧照 NO.15萧红 剧照 NO.16萧红 剧照 NO.17萧红 剧照 NO.18萧红 剧照 NO.19萧红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萧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2年,病中的女作家萧红(宋佳 饰)困在了日军炮火下的香港,年轻的东北作家骆宾基(张博 饰)陪在她的身边,萧红向骆宾基讲述了她10年来颠沛流离的写作生涯,以及她和作家萧军(黄觉 饰)、端木蕻良(王仁君 饰)之间的两段不寻常的感情,特别是她与萧军难以忘怀的感情经历。这个生逢战乱,历尽坎坷,向往爱情,充满魅力的女作家深深打动了骆宾基,但此时的萧红已经病入膏肓。骆宾基和外出归来的端木蕻良把萧红送进医院,陪伴她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天啸殺撃新娘面具1985所有明亮的地方美国派(番外篇)6:兄弟会门巴将军七月七日回魂夜绝命人口436对比利·米切尔的军事审判全都是我的错重生夜行书生与爱别离面子游戏纽约杀人机器失恋杀人反托拉斯行动丧尸战士废弃公园郁达夫传奇国语博斯第三季重回十七岁雷德尔上校养鬼屋奇缘1987新上门女婿魔精3水上人家云端美人另一棵格尔尼卡之树精武陈真2019拉字至上第五季东方帝王谷料理情缘死亡信件火柴小姐和美味先生年轻一代第六季烈血天空奇迹时刻:法国洛林变形金刚女人万岁补锅英雄(粤语)会读心术的那小子人设外卖店

 长篇影评

 1 ) 关于萧红和萧军的那些事

看完电影《萧红》,深深感觉对不起今天被我祸害的朋友们,我曾因喜欢萧红多次向他们推荐这部电影,当我看到敬爱的鲁迅先生屁颠屁颠地拿着写好的序,当着许广平的面满脸淫笑地对萧红说:“你该拿什么来感谢我呢?”并且这句话翻来覆去重复了两次。我第一次在银幕上看见活生生的鲁迅居然是这个样子,这给我强大的心灵留下了多大的阴影导演你知道不?

很多人认为许广平不待见萧红,就觉得鲁迅跟萧红有关系,作为一个资深的鲁迅八卦爱好者,我在这里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鲁迅不但没有偷看弟媳妇洗澡,和萧红的关系也十分地纯粹。其源头无非是萧红遗言想将自己的骨灰葬在鲁迅墓旁,萧红一生孤苦,只有她祖父和鲁迅对她好,让她感到温暖,这又何尝不可呢!

说实话,看过海多纪念鲁迅的文字,只有萧红的文字最终压卷。其关键之处,是把鲁迅作为一个人来写的,其它人要么则是把鲁迅作为一个神写的,要么干脆拉倒抹黑无限妖魔化,好像不去捧捧或者踩踩就无法证明自己的高明似的。捧鲁的有个叫房向东的,看过你才知道什么叫做肉麻无比脑残粉,骂鲁的则多了,韩石山真正做到了人不无耻,天诛地灭。

扯远了,还是回到电影里去吧!小宋佳长得比萧红漂亮,这点还不算糟蹋,但有次萧红向端木说起自己的梦想,捧着高脚酒杯,其间眼波流媚,很像是上海滩四马路出来卖得导演知道不?萧红临死前在纸上写过一句:“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这话难道是被导演吃了么?

萧红是民国时我最喜欢的女作家,没有之一。和她相比,冰心、苏青、丁玲、张爱、白薇、凌叔华,甚至林徽因这种顾影自怜的文艺范至今都有传人,她们可能比现在的一些美女作家漂亮,家庭出身好,多才艺什么的,但那根接力棒至今都还有人传承着。萧红的《呼兰河传》有如沈从文的《边城》一样,都是文学史上的特例。

再来说说萧军,萧军可是拍着胸脯说老毛最多只配当他大哥的铁血真汉子!他有次去延安过路,老毛准备巴结他召见他,他回绝说不了,可以说是当时延安几个不臣老毛的人,后来还有次把老毛灌醉套出了不少真话,都完整地记录在他的日记里。英雄如此之豪,又有几个呢,电影里只身去救萧红,咋这么娘呢!

晚年时红卫兵要去斗萧军,萧军说:“我活到这把年纪,已经是超期服役了,如对我进行武斗,我年轻时在讲武堂当过武师,下面的话就用不着我说了,希望你们珍惜自己的青春。”红卫兵听完就傻眼了,从此只敢对他文斗了。萧军自称是个性格暴烈的人,在电影里却像一把鼻涕被几个女人甩来甩去,导演你烦不烦!

萧红死后,传闻端木和骆宾基把人埋了后,痛快地打了一架,然后各奔东西老死不相往来。在骆宾基的回忆录里,只承认萧军才是萧红真正的丈夫。本来很简单的故事,三人各持一端,最后搞得像罗生门一样。我觉得在萧红的眼里,萧军有侠气未免粗暴,且爱处处留情;端木够温柔不够担当,遇事总是退缩;这就是萧红的苦恼。你们帮她选好了吧!不过萧红临死前还对骆宾基说:三郎若是知我病重,一定会不远千里来救我……这话让人觉得惨然!

关于《萧红》,导演整体结构还是不错,最关键的一点是不懂萧红,估计丫连《呼兰河传》都没读过,所以根本不能理会萧红圣徒似的拼命写作,是源于对故乡对土地的深深热爱。其实霍建起《那山那人那狗》就有这种感觉,现在却忘了老本,搞得自己和张艺谋陈凯歌一样,对现实过于妥切,手忙脚乱仅余浮躁二字。

这只能说中国整个电影产业环境气候极其恶劣,除了田壮壮贾樟柯少数电影人还有些许职业操守外,其它人差不多都是拍个电影侥幸成红,再用这个作为敲门砖理所当然地向主流投怀送抱了。好电影不能上座,烂电影层出不穷,票房这东西纯粹是个假大空,连泰囧这样烂成渣的电影都有人追捧,真是滑天下之稽!

不过最后我还是被《萧红》有些地方感动了,尤其是火车快开时,萧军给她买了两个梨子,这也是本来就有的。梨者离也,不管他们以后见没见面,我的鼻子有点酸,想必眼睛有点红。年纪大了,泪点和尿点都是这么低,甚至分不清煽情和感动的区别,倒是笑点却是和血压一样不由自主地高了,长期以往,人生还有何乐趣可言。

正如中国足球的沦落一样,中国电影产业的没落,乃至中国文化的断层和缺失,这些烂账都可以统统归到体制身上。如果中国将来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我们只会变得越来越无聊越来越脑残,一个个走在街上,就像灌足了气的充气娃娃一样。一遇到什么事,可笑不可笑,好玩不好玩,先爆了再说,正如我现在丢下工作,一个劲儿地只顾吐槽。

ps:看到宋佳的卖力表演忍不住多打了一星。

 2 ) 这不是萧红

      一流的光感,一流的美术,一流的摄影,如纪录片般的精彩旁白。如果《萧红》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我肯定不感到意外,当然它最终获得的是最佳女演员奖。这个奖给的很恰当,像宋佳版萧红这般美丽又有文化,持家有方还容得下小三的完美知识女性,中国男人,谁不爱?
    说笑归说笑。对于《萧红》,我只能说,它继续暴露着中国编剧的问题。这个顽疾不解决,中国电影不会有出路。
    好的电影,永远不可能用旁白去支撑。大量的旁白应用,暴露的是编剧串联故事情节的能力的低下。对于传记电影,如何把一个人的一生用短短一两个小时表述出来的确是一个困难的课题。人一生长则八九十,短则三四十,无论是短是长,如此大的时间跨度必然导致电影视角的扩大。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我们与其说拍名人传记不如说是在拍这个时代。是时代创造了英雄,但英雄代表了时代。所以,大篇幅的萧红独白无疑是将影片自己固步自封于萧红这个单一的视角里,反而体现不出所处时代本身的恢弘。无论是《生死场》还是《呼兰河传》,都无可置疑地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史诗。这种精神或许是病态的,却又是真实的。可是,通过萧红的内心独白,你觉得她的经历和她的小说有半毛钱关系吗?“忙着去生,忙着去死”这句话能通过电影表现出来吗?我没有感觉。看过电影,我觉得萧红写《论防小三的重要性》和《如何让花心老公永不出轨》其实比写什么《呼兰河传》更据合理性。
    然后,我突发奇想,如果是萧红而不是郭敬明写了《小时代》,那么这部电影反而可能会成为描述萧红心路历程的佳片了。这样,我们就会理解,萧红为什么会写《小时代》,为什么《小时代》这部作品称得上伟大。因为她是小三的受害者,她的情感曾经经受过伤痛。这会使我们更加理解《小时代》这部小说的内涵与伟大,我们通过电影理解了主人翁的心路历程,理解了这个时代,理解了作品。这才是一部真正出色的传记电影。
   我要声明,我在这里完全没有黑《小时代》的意思。相反,就我之前已经发过的影评已经表明我的立场。《小时代》或者说《呼兰河传》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们都是时代的见证。如果说《呼兰河传》更加伟大,那么则是因为它更像一部宏大史诗而不是一个精致小品。
   所以,你要拍《郭敬明》你就要拍他年轻时的艰辛,就要拍他努力攀登上层社会的坚韧,就要拍他曾经在感情上的失败,拍他对写作产生影响的所见所闻。这样我们就会理解他为什么会写出《小时代》这部作品。同样,拍《萧红》你就要拍她怎么怎么亲眼见到人的冷漠与愚昧,怎么怎么目睹死亡与毁灭,怎么怎么在黑暗的世界里生不如死。可是,电影对此避之不及。电影执拗且坚韧地拍萧红与男人们的故事,拍她的家庭,拍她的恋爱,拍萧军的背叛,拍庸俗大众喜闻乐见的糜烂的贵圈风流故事。
   可是,问霍建起一句:这和民族的堕落,百姓的苦难之间有关系么?和五四运动,和民国左翼爱国知识青年有关系么?萧红怎么就通过你的电影叙事而表现出她应有的伟大了?难道是她对小三的宽容态度感动了你么?
   在电影里,我完全没有看到萧红和她的作品的伟大之处究竟在哪。反而萧红像一个受着丈夫和闺蜜闷气的小媳妇一样学着封建大家族的长房正室如何温良恭俭让。这还是一个在北大受过民主与科学思潮熏陶的进步女性应有的表现么?
   所以,这部电影的名字不应该取做《萧红》,因为它还没有资格。它更适合被命名为《我为什么离开萧军而爱上端木蕻良--<知音>杂志专访著名女作家萧红》
   传记电影不是这样,它本不应该这么去拍。去看看《巴顿将军》《明星总理》《永恒时刻》这些国外传记电影,或者如《海上钢琴师》《阿甘正传》这些伪传记电影。你才能明白传记电影的核心是什么。传记电影不是为了让人知道名人做了什么,而是名人为什么这么做。告诉你做了什么的,叫纪录片。
   总之,它不该叫做电影。
   电影里,这不是我们心目中应有的萧红。
   熬夜赶出一篇,话不尽言,以后有空再补,没空就此也无妨。

 3 ) 女文青的爱情故事

看电影的时候多次感到害怕。

原来文艺女青年是这个样子。原来她们的抗争、爱情、婚姻、人生,是这个样子。想想都觉得,真可怕。

上天给你什么,就一定会夺走什么,最终达到巧妙的平衡。丰富的感情,与众不同的选择,才华,换来的就是大喜大悲,敏感脆弱,不平静。

因为不管是谁,最终想要的,也不过是平静温暖而已。所以萧红弥留之际说的那句我想回家,让恐惧达到了高潮。

再有才华的男人,也会很轻易地对不同的女人说出同一句情话。再与众不同的女人,也会很强烈的想要得到独一份的爱,胜过其他的一切。再金童玉女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也会各自爱上别人,也会
不能忍受在一起太久的纠葛,也会分分合合,吃了吐吐了吃。

有时候在想,到底是我们选择了命运,还是命运选择了我们?仔细想想,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权利选择命运。小时候会遇见什么事,周遭是个什么环境,养成了什么样的性格,喜欢跟什么样的人玩耍,看似是我们的选择,其实真的是么?人生路口的每一次转弯,真的都是我们选的么?

度过了所有的一切苦难,了了读书的心愿,离开冰冷的家,和萧军轰轰烈烈了一把,不再过身无分文的可怜日子,见到了心中崇拜的鲁迅老师,作品集出版并获得成功。一切过后,萧红还在怀疑,遇见萧军,到底是她的幸运还是不幸。可见我们从来就没有真的选择过什么。因为所有的路,我们都不知道等在终站的是什么,又怎么理智地选择呢。

作为一个文艺片,宋佳把女文青的浪漫、纠结、犹豫、挣扎,表现的尽致淋漓。虽然造型像张歆艺,神情偶尔有点儿杨采妮,却并不妨碍歇斯底里的吼叫,痛苦挣扎的忍受,意乱神迷的表情,期待爱情的眼神。她爱一切,又怕一切。因为爱的太投入,就更需要耐心的回报。毕竟,那只是一个女文青,并不是救世主。

至于中间的某些台词,大家都忍不住笑场,可见其旖旎的程度。三大作家在同一张床上挨着挤着的睡前对答,跟后宫戏似的。不过有时候,矫情时间太长,傻气的台词反而能让人透口气儿。

31岁的人生,萧红过的像六十年那么长。经历过苦难,也经历过狂喜。也许这就是她选择的,或者说,命运赋予她的。不说别的,选择这样的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才华。

也许导演觉得整个片子太像三俗的多角恋,所以最后加了个超长教科书式的感怀萧红独白,感情满溢,人物评论似的。其实真的没必要。
片子结束的时候,自有人会去翻那些旧书,看看那些作家们心中的爱与痛,笔下的人生,虚拟或真实的风景。不管是出于什么心情。让故纸堆变得鲜活,那就已经是电影的成功了。

老师上文学史的时候为啥不多讲点儿八卦呢?纠葛的故事往这儿一放,想不对萧红萧军端木蕻良感兴趣都难。

 4 ) 她裸露着,不是身体,而是灵魂

落花无语对萧红。
【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呼和县,1942年病逝香港,年仅31岁。她22岁发表第一篇小说,并在接下来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写下近百万字的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1879年,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出版,小说里出走的娜拉俨然成为了当时乃至以后无数追求独立的女性的精神领袖;
32年后,在中国的北方哈尔滨,一位在20年后将会深深影响文坛的女孩出生在一个阔绰的封建地主家庭……
1930年,这位有着和父亲相同的倔强性格的女孩因为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
而她悲惨而又壮阔的一生,也伴随着她的出走而拉开帷幕。
她叫张乃莹,我们更熟悉的,是她的笔名:萧红。
人们总是赞扬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里,那位勇敢的离开自己丈夫的娜拉;却很少有人愿意想象,出走的娜拉将会遇见什么?所谓女性的独立,远非是出走这么简单的,也远非是出走就能解决的。萧红一生都在爱与自由中苦苦求索,在她香消玉泯弥留之际,她是否又追寻到了这两样东西呢?
终究是没有人能知道啊!人生如戏,又或许,连这位戏中人自己也还是参不透这场大戏的奥妙。萧红死前两年的长篇巨作《呼兰河传》的末尾,她写道:“蝶儿飞着,鸟儿叫着,又到五月了,叶子坐在后院冥想,莺歌的爸爸担着柴草经过后门了。”一生寂寞的萧红试图用写作来找回曾经的故乡,土地,亲人,可是到头来,她也只能藉由记忆之火来温暖自己冷寂的心灵。想一想,又有谁能回到那遍布着自由与爱的少年时光呢?
《萧红》(2012),与近期影院上映的《黄金时代》类似,也是一部以萧红一生的人生轨迹为主要线索拍摄成的传记题材影片。本期先对这部2012年的《萧红》进行点评。
首先在拍摄技巧上,瑕疵确实很多。电影的前半段还差强人意,尤其是萧红、萧军相识相恋的情节处理与镜头表现都相当不错;但是到了后半段,剧情的发展与变化却突兀了起来。给人的一个感觉就是需要详细展开的情节却一笔带过,而需要边缘化处理的情节却往往冗余繁杂。
例如萧红随端木来到香港后创作她一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的背景就介绍的相当模糊,人物传记电影(尤其是作家传记电影),本来就应该在作者本人的代表性作品发表的时期给与最大幅度的关注,通过作家本人的心理描述以及作家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的阐述,才能最大化的丰满人物形象;
再例如影片最后针对萧红因肺病感染而逝世的情节又给了过多的镜头,此时倒不如采用蜻蜓点水似的情节处理,通过弱化作家的死亡事实来强化(或者称之为永恒化)作家的影响力来结束电影。具体来说,影片末尾只要两个镜头足矣,一个是萧红在弥留之际的那句“我会好起来的”(此镜头表现出萧红对此生的不甘),另一个就是萧红在病床上无言啜泣的镜头(此镜头的寓意很明显,表现萧红对生的渴望与无奈)。
但是,抛却拍摄技巧,单就电影的情节呈现以及对作家的心理活动的挖掘而言,导演霍建起还是可以的(虽然影片中很多心理再现也是通过一些XX专家的深度揣摩,难免显得做作),国产电影向来在这一点上是弱项,而这也是国产电影难以在国际诸多电影节上崭露头角的原因之一。浮于表面的电影画面再震撼,也打动不了观影者的心灵。所以在此也就不能再怪霍导演了。
事实上,传记类电影的拍摄,或者再广泛一点,剧情类电影的拍摄,最大的难点就是对人物的心理再现。《辛德勒的名单》之所以感动人,不是因为影片对历史的还原,而是对历史的挖掘。人物的生平事迹可以藉由史实资料来再现,但是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再现,却不单单是查阅查阅相关资料就能搞定的。
《萧红》(2012)中,人们最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萧红与萧军的感情纠葛。我们知道,二人在贫贱中相知相爱,后来二人在文坛上名噪一时的时期,却也成为了二人感情出现问题的时期。面对丈夫萧军的出轨,人们总是深恶痛绝,并且总在揣摩着这位追求自由的女作家此时对丈夫的心态变化。针对于此,导演通过一场车站离别戏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这场离别戏中,萧军手里拿着两个苹果拼命的向即将出发的火车站跑去,此时镜头切回到萧红,我们看到了一个满含期望的眼神特写。这巧妙的一跑一看,实际上就是萧军对萧红的愧疚与不舍的心理再现以及萧红对萧军虽恨尤爱的心理再现。而这两个镜头,也是本片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了。
最后,再谈谈萧红,这位被赋予“文学洛神”的女子。萧红所处的时代,于她而言或许是痛苦与快乐并存的黄金时代,说痛苦,是因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战火纷飞;说快乐,是萧红有幸与包括鲁迅在内的诸多文学泰斗生活在一个时代。而在这痛苦与快乐的双重包围下,萧红,这位寂寞的东北女孩,从异乡到异乡,漂泊一生,她不停地写啊写,想通过写作来找回她失去的一切,在她少年时代的呼兰河,却任凭她再怎么写,也只能永远活在她的记忆里。

 5 ) 被扭曲的杯具杂陈的人生

    但凡名人传记,总是会有些许变味,或者是有意拔高,或者是装作无意的拔高,或者是扭曲。毕竟时间过去那么多年,哪里还有当年人来分辨是非?看完《萧红》,不知萧红的后人是否会找剧组打官司?电影里的萧红,也许仍旧带着作家与文艺的气息,但却仿佛成为一个现代版的“残酷青春/美女作家”代言人。端木蕻良的后人,又是否会找剧组打官司?电影里油头粉面有如恩客的眼神、表情,都让人感到那么不是滋味。仿佛这电影的拍摄,只是为了说明这一切只是一个错误。
  萧红是我一个喜欢的作家,她的作品基本都看过,最难忘的还是《呼兰河传》,时间的摧残完全摧不毁呼兰河那忧郁又温暖的气息。没人告诉我应该看她的作品,也没有人推荐,只不过是自发的遇上,自发的喜欢上了。也许把生命终结在年轻的时候,是一种幸运,哪怕那是悲苦的,被迫的,不甘的。然而同样作为一个女人,有时未免会想,一个像萧红这样敏感倔强的人,如果能够活到后来,她到底能收获什么?做为女人,她能收获美满的家庭生活吗?作为一个作家,一个不照成章出牌的作家,她在历史上的那么多运动中,能保全完整的人格而不受丝毫屈辱吗?所以说,她死了,生命像烟花一样灿烂,未必不是一种福气。忘了是谁说过,大意是说,一个早早失去的生命是有福的,没有福气的人才会留在后面。
   萧红的生平看过很多次,她的一生不幸的开端,贫苦的生活,各种版本的爱情,包括与鲁迅先生的各种交往乃至猜测也都有所了解。虽然故事本身是怎样是一回事,电影拍出来是怎样又是另外一回事,不过,不真诚的艺术创作是比不真诚的生活更要可恶,因为生活是自己的哪怕不真诚,可是艺术却最终是要面对大家的(再说,一部电影也并不是天生就是艺术)。电影《萧红》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电影一开头,是萧红病重躺在床上,光线暗淡,她伸出手,似乎要拿床头柜上的药瓶。骆同学问她要拿药吗,她声音低沉的说不。看到这里我快崩溃了——虽然戏才开始。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堕落文艺女青年吗?做作,自怜,放任。作为一个敏感的生命,萧红应当是克制的,至少在陌生人面前,至少我认为。这样的认为也许会给当事人抹上浪漫色彩,但这并不失真。在电影往后的情节中,宋佳版萧红一直是这样一个样子,仿佛一个人早就知道她会这么早就走向灭亡。可是,这只是导演知道而已啊!对于敏感又坚强的人来说,当她不知前路如何,也总该表现出那种求生的欲望,那种好胜的动力,而不是早早知道人生结局的那种破罐破摔。事实上,有谁能预先了解命运?
    所有的人物里面,大概只有汪先生的后人和萧军的后人不会找他们打官司。一来姓汪的一家不出名,二来电影对他的处理很合理,而萧军则是被美化了,变成一个无自知的博爱者。电影把他的滥情变成一种不自觉的博爱,把数度的不忠变成一种高尚人格的瑕疵,如此美化还有什么好说的?这就是典型的标签化啊!把故事弄得毫无美感毫无浪漫可言,这种简单化难道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诚意吗?而端木蕻良在电影中则毫不招人喜欢。他本人也作为一个作家,夸奖起萧红来就像一个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铁杆粉丝一样。在咖啡馆里两人对饮的一场戏,暧昧得就像一场如今泛滥的都市艳遇。事实上,他们俩的爱情是不知不觉萌芽的,哪怕后来发现两人性格不合,端木显得很弱,可是也绝不该莫名其妙的给出这样的一个细节:到了香港,萧红一手提着杂物,一手提着一个大箱子,很吃力的走在端木的后面,而端木本人则悠闲的只在腋下夹了一个东西自顾自的走。这样的细节也许旨在表现端木不会照顾人,那么他们爱情萌芽时,他那种招女主角喜欢的体贴宽容照顾人的表现从哪里来的?也许确实他是一个这样的人,然而在电影的处理上,只有这唯一一个突兀扎眼的细节来表现,是不是太断章取义了?这样塑造人物,只能告诉观众一个结论:萧红与未婚夫的自由结合是一场闹剧,与萧军的相爱和分手是一场有悲有喜的正剧,而与端木的结合就完全是一场杯具了——还不能正儿八经叫悲剧,只能叫杯具。
  关于萧红的立体影像,这部电影是第一个。毕竟去世太早,能被记住完全靠了她本身作品的生命力,鲁迅先生的提携当然也是不能不提的。电影里出现的鲁迅,尽管造型形似,直立的头发,杂乱的胡子,都一一做来,然而出现一次让人笑一次,那种违和感真是羞煞先人。但是要说大家都记得她,那也未必,冰心老年一篇记录五四以来的女作家的文章中,大部分主流女作家从老到小都被光荣点名,而萧红作为早期的天才女作家,却没有被丝毫提到。这不知道是该归结于人老了,记忆模糊,还是说萧红的存在完全是在主流以外,毕竟民国是一个另外的世界了?
    电影里还交代萧红有一个与前未婚夫的亲生女儿,送人收养了,上网一搜,确实是存在这么一个女儿,据称生于1932年,活到现在年纪也真不小了。看电影时虽然知道这种事不会胡乱说,但确实很少听到关于萧红亲生女儿的说法。在电影里,她生下女儿即刻送人,那么干脆——无论当时是怎样,为了新生活抛弃自己的孩子,还是让人觉得这是一件残酷的事。据说萧红本人在香港时有提到,然而电影里,在她即将死去时,都一直没有安排她想起这么一件事。这部电影,就这么简单粗放的变成了“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的故事”。如果萧红地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想法呢?

 6 ) 也就只有这些

我就像他划过的一根火柴,转眼就成了灰烬,然后他当着我的面划另一根火柴。 没错,我是个粗人,没有去理解你,可我没想过要离开你。他就像一场大雨,很快就可以淋湿你。但是云彩飘走了,他淋湿的就是别人。 他给我想要的,疼爱、理解、注视、专一、轻声说话,我要的不多! 让你这样的女人流泪,是所有男人的罪过。

 短评

就萧红而言,汤唯是绝对演不过小宋佳的,虽然小宋佳在这部里演的并不好。

7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以乱搞为核心竞争力的主旋律。里面有两处很强:一个是“鲁迅”猥琐地笑着问萧红“你要怎么谢我”,一个是那场叫人下巴砸地的“3P”床戏。这个电影告诉我们,在中国拍电影,拍什么并无所谓,关键是看谁来拍,如果像霍建起这种貌似无害的“主流”导演来的话,似乎怎样都可以的。

11分钟前
  • 皮革业
  • 较差

矫情造作。不过场景挺漂亮的。和室友的几个感触:1.宋佳太漂亮了,不适合演萧红,只是“美女”,而少“作家”;2.萧红、萧军、端木躺在一张床上调情那段真是天雷滚滚啊;3.萧红晚期经历的争论还是挺大的,拍出来有些偏激了;4.鲁迅的普通话……总之,如果不挂名《萧红》,会觉得这片好些。

15分钟前
  • 菲什
  • 还行

乱世玩文艺,注定祸渐起。

18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这个金鸡影后给的确实比较诡异。片子本身太雷了。

19分钟前
  • \t^h/
  • 还行

正经的文艺女青年小宋佳,遇上不正经的文艺男青年黄觉。影片优缺点都很明显。有时间写篇长文。

20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像一泡隔夜尿,骚气冲天,但一点都不性感

24分钟前
  • 冬至
  • 较差

做工精致,但剧本肤浅,完全没看到一个"赤裸灵魂"的萧红。一个好作家的痛苦也许源自生活的凄惶与遭遇的不幸,但这种痛苦却不应也不可能仅仅停留在命运的浅层。电影没能刻画出痛苦的升华与萧红才华的灿烂,仅抓取了八卦的表皮表演了一场平庸的爱情小品。

26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不明白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好电影,推荐。

30分钟前
  • 杀掉那只彩色狗
  • 力荐

一颗星给觉宝

34分钟前
  • 蜜朵乐果
  • 推荐

慢镜头太多,剧本本身又偏流水账,就显得矫情。讲一个作家的故事怎么讲才能兼顾八卦情史和作品思想,还真是个问题。

36分钟前
  • 十八爷
  • 还行

都是些装文艺的套路,没有真文艺。也没拍出萧红小说中那种苍凉的气质。宋佳其实演得不错,有某刻还让人想起《时时刻刻》中的伍尔芙

37分钟前
  • 江声走
  • 还行

感觉挺好,人物更贴合一些。黄金时代还是腕儿和角儿多了些,冲淡了主线的悲喜

38分钟前
  • boks
  • 推荐

霍建起根本就不懂萧红。

43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较差

Falling Flowers 这个译名太牛逼。。。

47分钟前
  • Garcia
  • 还行

萧红算是动荡时代著名的女作家了,一生也很传奇。电影太文艺范了,有些台词和场景简直就是无病呻吟。

51分钟前
  • mmhh
  • 还行

每个成功女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博爱的男人。

55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 养眼是养眼的,要用爱情去说萧红也是蛮好的切入点。但这场战时风花雪月太多劈腿野合堕胎,太容易导向“贵圈屌乱”,什么奥菲利娅根本就是扯淡。

59分钟前
  • 季呵_呵
  • 还行

问:把大象放进冰箱里需要几个步骤?答:需要三个步骤。问:观看《萧红》需要几个步骤?答:需要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阅读李樯的剧本《黄金时代》;第二个步骤,观看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第三个步骤,观看霍建起导演的《萧红》。

1小时前
  • 张翔森
  • 推荐

让你这样的女人流泪,是所有男人的罪过。

1小时前
  • 次等水货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