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

已完结

主演:陈宝国,陈道明,滕汝骏,王志飞,胡亚捷,袁苑,葛优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2

 剧照

北洋水师 剧照 NO.1北洋水师 剧照 NO.2北洋水师 剧照 NO.3北洋水师 剧照 NO.4北洋水师 剧照 NO.5北洋水师 剧照 NO.6北洋水师 剧照 NO.13北洋水师 剧照 NO.14北洋水师 剧照 NO.15北洋水师 剧照 NO.16北洋水师 剧照 NO.17北洋水师 剧照 NO.18北洋水师 剧照 NO.19北洋水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历史反思:即使优点缺点都非常显眼,并不影响它该有的高度。

冯小宁的镜头语言还是非常到位的。 限于篇幅,举个栗子。 我这里只说几艘船。 首先是用一个虚构的女孩拿着纸船开头,

同样又是成年后她放下的纸船结尾。

这是一艘用中国百姓视角对国家和海军从未停止寄予希望的信念之船。 它摇摇欲坠,一群少年中,也只有邓世昌知道去护着纸船。

长大后,对船感情最深的邓世昌不得已要与吉野同归于尽。致远沉了,邓世昌也绝不苟活于世。

这是一艘承载着中国军人的军魂之船。 还有老佛爷过大寿赶制的石船,用太监对讨要军需的李鸿章话说:“咱中国人能把石头造成船,真是巧夺天工。举世无双啊” ,恐怕这句话本身也举世无双了。

这是一艘无能统治者祸国殃民的讽刺之船。 而此时,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也出现了两艘船。这两艘船主人也是一个小女孩,她是伊东将军的女儿。 一只是连孩童们都知道要打翻的”致远号“纸船

一艘蚂蚁登上的“吉野号”树叶船 。女儿问伊东,蚂蚁为什么在树叶上。伊东说它去找吃的并随手将树叶丢到水上。女儿担心会淹死蚂蚁,伊东告诉女儿蚂蚁是不会淹死的,女儿又问伊东在船上时是不是也像这只蚂蚁一样小?

这两艘船前者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孩子们洗脑教育要侵略的大清之船,后者是用军人家人视角看到充满了冒险的日本之船。 最后一艘是伊东曾送给丁汝昌的音乐盒船。

没错,它就是传说中说翻就翻的友谊之船。

直到丁汝昌自杀时还望着这艘船 整部剧类似处理的镜头语言有很多。 它脉络清晰,前面从青年培训,经历出国、购舰,到组建北洋水师。后期甲午战争的始末,由于电视剧篇幅的优势,并不像电影只拍了海战。电视剧里陆上南北岸炮台的失陷,援军迟迟不致也全部拍了出来。也算是有始有终吧。 还有青年和成年两个梯队演员衔接的也很好,平添了几分宿命感。 李鸿章与青年的邓世昌摔跤,李鸿章用了“肘腋之患”取胜。后来邓世昌同样用“肘腋之患”摔倒了摔跤无敌手的萨镇冰,可见邓世昌是学以致用的高手,之后在没有炮弹的情况下就出海参战,明知“肘腋之患”也要与吉野同归于尽的悲剧更是渲染的无以复加了。 无论是东洋鬼子还是西洋鬼子的挑衅,专治各种不服的萨镇冰也是一个亮点,尤其是扮演青年的演员眼神与成年的王志飞真有几分相似。 青年刘步蟾的是富大龙饰演的

青年的林泰曾是黄海波饰演的

相比大秦帝国某部的道具门,这部剧才是会玩的鼻祖。 福建水师的全军覆灭,剧里有一场戏是祭拜几个牌位。灵位前面两个是许寿山和吕瀚, 但片尾名字是徐守珊。属于BUG或者还是原型到剧里又真用了? 关键的是后面凑数的两个灵位,演员真名:杜旭东和解衍。

如果他们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也就算了,明明到北洋之后他们还活了好久。 解衍饰演的四指犯了点小错误,被邓世昌打了鞭子。伤还没好正值海战爆发,四指主动提出要参战,并在关键的时刻冲在前面救了整个军舰。

杜旭东饰演的水手是骁勇善战,忠肝义胆的战斗英雄。海战方始,在方伯谦躲起来的条件下跟着二副战斗,直到上面领导都战没了,方伯谦也逃跑了他还能组织并坚持作战。最后又是他来来回回请 援军,真是战士之楷模了。剧里有场戏,他水跳的也非常好,水花非常小,简直能参赛了。。。他也是这部剧里表演上数一数二的演员了,甚至比某些大牌都好。“大嘴叉子”也是活的最久的一名演员。

真不知道剧组怎么想的在剧情上提前把这两个角色的演员写成了牌位。。。。 哪怕换上方伯谦或王登云这些演员的名字也行啊。 说起王登云,他是李鸣饰演的。李鸣后来在冯小宁的另一部作品里是给人印象深刻的翻译官,这里面居然跑了好几个龙套,弄得我都有点懵,开始演几个龙套然后突然看到王登云亮相,我想怎么狗腿子当管带了?哦买噶。。。 之后再跑龙套每次都想这王登云怎么又到处乱跑。。。(手动滑稽+笑到哭)

如今的大牌演员也很多,邓世昌算陈宝国演的这种有棱有角最早的角色?总之在后来的白老七和刘彻上都有些邓世昌的影子。

陈道明演的伊东将军是初期胆小,后来野心是比任何人都大的角色。可能是年代或立场英雄,至于表演中规中矩吧。槽点是全剧所有鬼子全程汉语,非常不舒服。 不过片尾曲是他唱的,很有感情,赞一个。纠结的又来了 —— 一日本军官唱《东方有一片海》唱的那么有感情又添一处别扭。 张光北的天皇,也仅仅露脸而已。

葛优也算是友情客串吧(仅一两场戏),更谈不上演。

至于服装、军史或军械的槽还是专业的人来吐吧,我认为这些都不算太大问题。 最大的问题恰恰是拍摄时想完成中国的军人精神,但断代史的坑又不得不跳。 清国的称谓在距离少之又少,对外对内都自称中国,有点难以接受。虽然这批军人里不乏优秀的炎黄子孙,可毕竟是大清统治下的军人,只能怪他们这届政府不行啊,没赶上我们共产主义。 屈辱史的拍摄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功力。观众越是熟悉这段历史越会难过,不忍心回顾的屈辱同时必须要反省。所以这样的作品不但军人要看,每个中国人更应该看,历史最大功能就该是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部剧某些地方像极了电影《鸦片战争》,虽然有些狗血也好在戛然而止。 导演拍摄时,离北洋将近一百年了,我国还未曾有一艘航母,

恐怕导演也没有想到又二十年过后,我们自主研发的航母已经下水了。此时重看北洋水师,更有一番滋味。 历史没有如果,未来可以假设 。 反思可以避免历史的轮回,假设我们这代人再爆发一次甲午战争,也许每一个中国人都努力一些,结局一定会发生改变。

 2 ) 永远的经典

伴着从小到大,看了不下十遍的好剧。历史感强,表现力强,剧情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和爱国情怀,又不失艺术性,很唯美,很醉人。童声的主题曲《东方有一片海》,以及厚重的旁白,还有片尾各国海军的对比,让人泪下,令人惋惜。相比后来的《甲午大海战》、《东方有大海》、《铁甲舰上的男人们》,这部剧是无法超越的经典。

 3 ) 已是孤魂

这是让人忍不下心看完整的电视剧,本来对于平常人来说看失败的经验就是个难事,对中国人来说,就更加是。在不断地歌舞升平之后,我们基本上想要的就是温柔乡,哪还有什么血性想看受罪啊?
要是天下太平,我们就可以享受食色。这就是中国人。对于这种割心的民族灾难,那已是过往云烟,在太平盛世提起就是扫兴,就是不吉利。这就是中国人。
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现在看来是悲惨的,打什么仗都输,做什么事情都是得奴才向主子请示。看着铁甲舰上那些跪拜喊喳的战士们,你会发现清军败得真应该。如果没有日本朝廷上下集资买军舰和慈禧挪用军费庆寿的对比,也许我们还能阿Q一般的说自己是一只雄鸡,小日本是条虫子。然而,我们的中国人就是那么没有志向,怪谁呢?我们总是只顾自己快活,连太后都是,要是没有好主子,国家就不成样。
然而那时候的中国人,还是有那么几个室友有一腔热血的,他们甚至可以赢得敌人的尊重,这是人的根本啊,如果连尊严都没有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用自己的力量赢得尊重,赢得战争,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精神。犬儒是汉奸,卖国的都是有头有脸的知识分子。他们早已被懦弱文化毒害。
我爱你祖国,但是很多时候,我无能为力,你的命运脱离了我们。

 4 ) 这片子是我的历史教育启蒙

北洋水师是崛起之梦,是富强之梦。
这部电视剧是小学二年级看的,现在想起来它居然是我的历史学教育启蒙,虽然后来很多年里我只记得最后炸舰时刘步蟾坐在船仓里喝茶那个镜头。
当我在高中时开始想学点历史的时候,第一本书就读了万峰的《日本近代史》,那时候就是为了知道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后能打败我们,还打的我们那么惨,不过也正是从读那本书开始,我认识到了学习日本经验的重要性。
那时看过这片子的同龄人,很多人到现在成了学日者,甚至成了留日学生,当然也有很多人成了骂日者,也许这些人的心里都存着那个《北洋水师》的影子,藏着那亚洲第一大舰队覆灭的甲午梦碎之痛。

 5 ) 很好的作品

很感人的作品!阵容也很强大。《东方有一片海》!

 6 ) 太专业了

92年原来还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年份。
这部电影无论从模型制造还是思想观念还是历史事实,都异常专业,要不是那些演员,我都会以为这是一部纪录片。

 短评

普及性经典

8分钟前
  • daangel
  • 力荐

那还是小时候看的片子,真的已经不愿意看这样的片子

12分钟前
  • 阅微草堂
  • 力荐

入我法眼的大陆剧之一

13分钟前
  • 一实
  • 推荐

记得1992年6月CCTV播出的。冯小宁可以称为代表作的作品,可以和《坂上之云》对照看,就知道为何大清国失败了。

1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童年的最爱 没有之一!

20分钟前
  • celestebook
  • 力荐

众星云集啊,陈宝国,陈道明,葛优……很老很小众的电影,最近因为比较关心晚清近代史,所以找到这部片子。很短,比较精悍,全都在讲海上作战,不过因为年代久远,画质糟糕,也不指望服化道。很敬佩每一位为国献身浴血奋战的将士,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军人死在战场上是一种荣誉,绝不怯懦当逃兵,当你参军那一刻,就要做好把生命交给国家的准备,随时为人民赴死。但愿世界永无战争,所有军人都能平安退役。

21分钟前
  • 碧纱窗影下
  • 推荐

记得上演职员表的时候 一串儿 冯小宁

24分钟前
  • 暮牧
  • 推荐

在地球总面积十分之七的海洋上,沿亚洲大陆的东侧,有一条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整整一百年前,在这条海岸线上,曾出现过一支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六位的庞大舰队,这就是北洋水师。

28分钟前
  • 随风幻城
  • 推荐

补标。和外婆一起看的

32分钟前
  • 祭司(Ojas)
  • 推荐

1840-1894

36分钟前
  • 君心可晴
  • 力荐

别说,道明叔演日本人还挺像

40分钟前
  • 剪刀手索索非非
  • 推荐

四星加

43分钟前
  • 现任院士
  • 推荐

重温。拍摄意识挺不成熟,却总调着文艺腔,幼稚了。剧本文本还不错,历史考据就算了。最好的是演员气质都挺有味道。陈道明唱歌太酸。陈宝国就没年轻过,却英气不凡。袁苑表演甚好。王志飞此时不错,怎么后来字字逻辑重音呢?富大龙年纪小,却是个有胸怀的样子,后来他一定整牙了。

45分钟前
  • smalldie
  • 还行

塑造英雄的是陈宝国,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陈道明,当年很不能接受他在里面演的是日本人……

50分钟前
  • 新月
  • 力荐

一个字惨……另外难得不觉得清朝老鼠辫子猥琐,NPC们穿上白色水师军服还很挺拔让人心生敬畏,可见那些让我看吐了的清宫戏辫子不是关键,精神气质才是。

54分钟前
  • 飞翔的茶壶
  • 推荐

小学的时候看过此剧,当时看的胸中一片澎湃的感情,伴随剧情一次次接近嚎啕大哭状态。再后来,看到冯小宁越来越主旋律,电影越来越烂;再后来听说最近他又拍了《甲午大海战》,据说是烂片。比较20年间变化,感叹冯小宁水准和立场走向之诡异啊。

56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力荐

师夷长技以制夷,大清朝的回光返照。

58分钟前
  • SunDance
  • 推荐

哭了。

1小时前
  • Evelyn桃桃
  • 力荐

冯小宁作品……

1小时前
  • 张小强
  • 力荐

几乎5分之3的篇幅都是鏖战,即便清政府无能软弱,即便全军覆没、以卵击石,爱国将领悲壮的挽歌,令我全身的爱国情操都奔涌而出热血沸腾。对战日舰时,船舱里依旧挂着与日本同学的毕业合影。刚才好友圈有人发:想去逛颐和园...如果不修颐和园,北洋水师就能增加20几艘铁甲船...爱国啊,其实是一种信念

1小时前
  • 拝啓、あなたへ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