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尔的相机

HD中字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金敏喜,郑镇荣,张美姬,沙希拉·法赫米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克莱尔的相机 剧照 NO.1克莱尔的相机 剧照 NO.2克莱尔的相机 剧照 NO.3克莱尔的相机 剧照 NO.4克莱尔的相机 剧照 NO.5克莱尔的相机 剧照 NO.6克莱尔的相机 剧照 NO.13克莱尔的相机 剧照 NO.14克莱尔的相机 剧照 NO.15克莱尔的相机 剧照 NO.16克莱尔的相机 剧照 NO.17克莱尔的相机 剧照 NO.18克莱尔的相机 剧照 NO.19克莱尔的相机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虚拟电影》专访——洪常秀:我有幸遇见了金敏喜

日前,洪常秀导演受邀参加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看完了导演所有电影”的铁杆粉丝,本记者以此成功引起了洪导的注意,从而获得了这次独家专访的机会,以下就是《虚拟电影》杂志采访洪导演的全部内容。

《虚拟电影》(以下简称《虚》):洪导您好!我前天刚看完《克莱尔的相机》,今天的访谈就以这部影片为切入点来开始吧,我觉得本片的选角非常好玩,当郑镇荣饰演的角色在片中出镜时,我都直接笑出声了,您是出于什么考虑找他来演导演啊,之前你们并没有合作过。

洪常秀(以下简称洪):我的电影多次出现过电影导演这个角色,之前金太佑演过,李善均演过,文成根也演过,对于专业演员我整体比较信赖,他们的表演厚度足够,只要意图表达明确,基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但我并没觉得非要把谁塑造成某个角色的专业户,不同的演员特质也能激发不同的创作灵感,我很享受围绕演员特质来设计人物的挑战和乐趣。以前相对年轻些,选的导演演员自然也相对年轻些。至于现在找郑镇荣,最早是听有人说过,我俩长得有点像。(笑)那么我就想,或许可以合作一把呢,所以后面的事都是水到渠成。我们其实已不止合作一部了,后面还一起拍了《草叶集》,是比较愉快的合作。

《虚》:那条狗虽然出镜不多,但给人印象深刻,如果镜头再多一些,应该会是“金棕榈狗狗奖”的有力竞争者,给我们讲讲它吧。

洪:它叫Bob,当时和咖啡店老板交涉场地借用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了他家的这条狗,看起来很凶悍,实际上温顺听话,金敏喜也很喜欢,时不时蹲下来逗它玩,我看着那个画面,感觉可以拍进电影里,于是就这么决定了。后来在拍摄时,于佩尔还差点踩到它的脚,但Bob的反应很宽容,始终就是静静地躺在那里,这可能还和它的年纪有关,它已经是条老狗了。事实上,前不久我们接到噩耗说,Bob已经去世了。很遗憾,它实在是太老了。

《虚》:片中有个细节看起来很有意思,“金敏喜”用剪衣服的方式来宣泄内心的不快,后来“于佩尔”收拾那堆碎布料,把一块布套在自己的手腕上,又把一块类似胸部形状的布料放到自己的胸部比了比,这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洪:谢谢看得这么认真。不瞒你说,之前也有韩国观众问过我类似的问题,我问他,你看到了什么?他说感觉有点女权主义,类似身体意识的觉醒,隐约在呼应时下正闹得轰轰烈烈的“ME TOO"运动,还有就是这种从物到人,从她到她这样的对象转移能引发自我本我超我一类的哲学思考。我告诉他说,你说得很好,想象力很丰富。

不同的观众在不同的状态下,产生不同的观感,这都很正常,相比于提供绝对答案,我更愿意自己给出的东西模糊一些,歧义多一些。如果非要我给个解释,其实这个片断还有一句对话,就是“于佩尔”做动作之前,她也问了“金敏喜”,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吗?“金敏喜”回答,没有,我就是想这么做。所以从创作谈的角度,我更愿意用这句话来回答你。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深究一件事的道理和意义,把这当作终极目的来做,但凭心而论,我觉得电影的意义并不是这个,就单纯去看,去感受其实也是一种意义。而且你的道理未必是别人的道理,也没有什么道理是绝对真理,那为什么要费劲去宣扬这个呢。包括还有人问到,影片中照相机这个道具有什么深意,照相机之眼和摄像机之眼,二者存在递进或套层关系吗?我想说的是,如果你能这样联想,那我觉得挺好,因为它说明在简单纯粹的细节里,也自然包含复杂多义。如果你没有类似的想法,那也很好,因为在我的理解里,电影的终极并不是拼这个。

《虚》:刚才您提到创作谈,既然它不是道理和意义,那您看重的是什么呢?之前您在电影中,多次借片中导演之口谈过对创作的看法,但每次谈的方式和内容都不尽相同,这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呢?

洪:如果你说我是要借片中人物之口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那我不会承认,因为我没那么自恋。(笑)但那些台词确实都是我写出来的,有的来自于我的个人经历,有的来自于当时的想法,有时严肃一些,有时调侃多一些,有时是正面回答,有时会故意转移话题,这种不一样主要源于我自己对创作的要求,因为即使是同一个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它,没必要把同一种酒装在同一个瓶子里。

我的电影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完整剧本的,基本上都是边写边拍,当天写的剧本当天拍完,这决定了我对时间、地点、人物等结构要素的敏感,我的创作灵感很多时候都是根源于此,我喜欢在重复的结构里观察,不同的要素组合可以拼贴出新的东西,各个要素的调整都可能改变影片的走向。我希望有观众能在重复出现的场景和状况里有新的体会,在每一次重复里都会看到不一样的细节,也许这无法解释,但每次的感受必定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的电影确实就是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各种排列方式的翻新组合,如果电影是关于时空的艺术,那我的表达,或许就是这个。对我而言,观众能发现它要比去阐述它更重要。

《虚》:顺着这个话题,我谈谈对您近作的一点个人理解。《之后》里的书店老板分别和两个女员工在一天内做了些机同的事情,但两个女员工各自的一天,被您用互补的方式拼贴在了同一天,而《克莱尔的相机》,万熙和主管在咖啡店外的那段对话是影片的一个着力点,万熙的那句“你现在是觉得我有不直率的一面吗”甚至被说了两遍,但第二次,她是对着空位置说的,而两人之前的对话在这时则被处理成了画外音。这几种对比结构的使用,都是您此前电影中没有尝试过的。包括还有一些小伎俩,比如《你自己与你所有》里对蜡烛的叠化效果处理,《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里神秘黑衣人的设置,感觉您仍在不断地突破自己。但从电影技法上讲,这些技巧又都非常简单甚至只称得上入门级的蒙太奇运用。先进的想法和简单的技术,您是如何看待二者关系的?

洪:在第一部作品《猪堕井的那天》里,我其实在技术上做了不少尝试,比如色调,布景,高对比度的打光,摄影除了固定镜头,也有移动镜头和手持,景别上远景、近景、中景、全景、特写都有兼顾,还有俯拍和仰拍,正反打等等。那个时候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想法也很多,也追求层不不穷应接不暇的效果。但从《江原道之力》开始,我慢慢对自己的表达有了更笃定更清醒的认识,哪些是我需要的,哪些并不适合我,所以后面开始做减法,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这是一个渐渐演变的过程,至于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停顿了一会)我很喜欢塞尚的画,如何以一种永恒的不变的形式去表现自然,对而来说也是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虚》:不知您有没有听说过一个流行词语:尬聊?它的意思和您片中很多时候的场景极为契合,之前也有人将这一现象概括为尴尬美学,感觉您的影片这种片断不可或缺,它是笑点担当,同时又包含着极深的人性洞见及诚恳姿态,让人倍感亲切。

洪:我确实热衷于描述那种尴尬的状态,有人说,这是在剥男人的皮,其实我不想剥任何人的皮,如果确实给人这种感觉,那也只能说明,男人身上确实有这么一层皮。人性其实是相通的,它可能和我喜欢冷眼旁观有关,这种观察里包含着尖刻和讥讽,这就是我长久以来看世界的方式。

《虚》:最后问个“直率”的话题,金敏喜近期出演的几部影片,《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和《克莱尔的相机》,片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女主的纯真直率,特别是《克莱尔的相机》,“直率”甚至是整部影片的关键词,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这就是日常投射?您用电影及时地捕捉日常,则是属于您的直率方式?其实前面我们的访谈,几次都涉及到了电影与现实之间的真假虚实问题,但我还是想问,导演您能直率地回答吗?

洪:遇到金敏喜之前,我对世界确实是怀疑居多,过去我是个防御心很重,内心充满逆反念头的人,看待世事的眼光也多以调侃戏谑为主。而遇到她之后,我觉得我开始愿意相信一些东西,估计敏感的观众也能从我最近的电影里看到这些变化,包括面对访谈的态度,以前我会下意识地回避,现在,我得承认,我是幸运的,没有权力抱怨。我深深地感受着一个人的钟爱,这种钟爱使我心平气和,开朗自信。我有幸遇见了金敏喜。

注:《虚拟电影》实际上并不存在。

 2 ) 少女于佩尔的相机

很多人喜欢洪尚秀,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这第一个镜头就来了个变焦,实在是让人分分钟出戏,这别出心裁的癖好还会让人感到一点眩晕。

再说这个金敏喜,在洪尚秀的电影里,这个女人永远是哭哭啼啼的,睡眼惺忪的,忧愁的,弱不禁风的样子,柔弱地让人不知道她受了多大的委屈。

要不是喜欢于佩尔阿姨,要不是想借着电影吹一吹戛纳的海风,这片子真的是够乏闷无聊的。

同样是以戛纳为背景的创作,科波拉那部《你好安妮》实在是比这个无病呻吟的片好太多。

大概这是导演到了戛纳灵感闪现,想练练手,才有了这样一部即兴的创作。

于佩尔的演技全程都在线,活脱脱一个少女,毕竟自家的地盘,但是这剧情有点故弄玄虚。

倒是中餐馆这段对白很有哲理,拍照也是即兴创作,一种随性的生活方式。

改变事物唯一的方式,就是仔细地观察它。

 3 ) 围绕概念的精巧叙事

故事发展像是解迷的过程,克莱尔的相机把人物都联系起来,所有人扁平化地排列在照片里,然后展开。很多解构式的影评可以从电影的细节挖掘,相机、大狗狗、女主穿热裤、将衣服随意剪开都代表着什么,已有众多有深度的评价了。

相比《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侧重描写女主的心境变化,我觉得这出戏更聚焦概念表达。比如如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物呢,只能再仔细地看一次;男性凝视是怎样无理的呢;老板的嫉妒是什么样的呢。可能太注重冷眼旁观的叙事态度,感觉每一个演员在里面的个人魅力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 ) 你可能是克莱尔 也可能是boss 但金敏喜只有一个 她无人能敌

当我谈万熙的时候我是没法不谈金敏喜的 哪有什么万熙 那只有金敏喜

其实很心疼女boss 她说自己曾经那样年轻美丽 当导演抓住她的手时 她卸下了全部防备 搔首弄姿的样子甚至让人不舒服 可是她也年轻过 也曾有过与她相配的爱情 但是她输了 我们也会输 整个世界都会输给金敏喜 所以整个世界都得到了斥责她的权利 但她还是那么美 就像海伦

导演或许试图分出自己的一部分成为克莱尔 或者希望观众可以是克莱尔——忠于属于自己的 一段单方面逝去的感情 欣赏她 陪伴她 不用面对世论指责 最好连她的语言也不会 却能用另一种美丽的语言朗读诗歌

但他又一定不会甘于此 所以他宁愿一次又一次的出演自己 不清醒的 感性的 懦弱的 狼狈的 恼羞成怒的 恬不知耻的 中年出轨导演

渣男般的怒吼其实是缴械投降的示爱和寻不到出路的绝望

一边拍摄着美丽的情人 一边任凭世人评头论足 我曾觉得他们是厚脸皮 是所谓为了爱情不顾一切 现在我觉得他是在用这种方式赎罪【或者说他没法不这样拍下去】 向自己 向世界 也向他善良但不诚实的爱人

也许金敏喜也会老吧 但她在克莱尔的相机里 仍是海伦

【我也不知道我怎么就成了金敏喜脑残粉了 真的抵挡不住 我现在就觉得我特懂洪导😔】

 5 ) [Film Review] Claire’s Camera (2017) 7.0/10

Your mileage may vary, but for this reviewer’s money, one’s appreciation of South Korean auteur Hong Sang-soo is an acquired taste, veering from a vapid non-starter IN ANOTHER COUNTRY (2004), which more or less flounders in its rigid formality where connotations are lost in translation, to RIGHT NOW, WRONG THEN (2015), a revitalizing two-hander that redefines film’s narratological possibilities, and hits the home run with reverberating impact for all its niceties and relatability.

2017 proves to be the most prolific year for Hong to date, with three films released within a calendar year, ON THE BEACH AT NIGHT ALONE debuts in Berlin and Kim Min-hee nicks a Silver Bear trophy for BEST ACTRESS, THE DAY AFTER enters the main competition in Cannes, where CLAIRE’S CAMERA also has a special screening in the sidebar, all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cause célèbre, Hong’s cut-and-dried extramarital affair with his muse Kim Min-hee, which both acknowledge with rather admirable candor in public.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ntriguing for aficionados to tease out any clues of Hong’s own response to the scandal in these three films, all encompass infidelity with Kim Min-hee playing three different characters in the center, as Hong is astute enough to 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 as far as self-reference is concerned.

ON THE BEACH AT NIGHT ALONE can be easily construed as an explicit response to the explosion of Hong’s private life, but mostly from the viewpoint of Kim, structurally a lopsided diptych, its first 20 minutes takes places in a Mitteleuropean town, actress Young-hee (Min-hee), visits her lady friend Jee-young (Seo), to cool her heads off after the scandal of her affair with a married movie director breaks out, after that, she returns to South Korea and touches base with her old acquaintances, including Myung-soo (Jeong Jae-yeong, who is so adept in inhabiting an anodyne man’s aw-shucks front), Chun-woo (Kwon Hae-hyo) and Jun-hee (Song Seon-mi, who steals a cute girl-on-girl kiss), during dinner, she lets rip her “entitlement to love” statement to a stunned audience, apparently is jilted by the director, a lonesome Young-hee seeks for a closure, and one day on the beach alone, she might find a way to achieve that, Hong struts his illusory sleight-of-hand with distinction.

THE DAY AFTER is shot in a bleached monochrome, Bong-wan (Kwon, promoted to a leading role, whose multifaceted ability, including tear shedding, is as protuberant as his underbite) is a married man who runs a small publish house, who has an affair with his assistant Chang-sook (Kim Sae-byuk, who is extraordinary in showing up a temperamental paramour’s blandness and selfishness), while their relationship breaks off, he hires a new assistant Ah-reum (Min-hee). On the first day of her job, Bong-wan’s wife Hae-joo (Yoon-hee, geared up with a fishwife’s voltage), alights on a billet-doux written by him, rushes to the publish house to confront Ah-reum, whom she mistakes as the mistress. The misapprehension takes a nasty turn when Chang-sook returns later that very day, conniving together with Bong-wan to get an upper hand, at the expense of the innocent Ah-reum, which concludes “the day”, then “after” an indeterminate time, Ah-reum revisits the publish house in the epilogue, plus ça change, a man is eternally obsessed with his “wife, lover, potential lover” circle of fantasies, his self-deception (or short memory) like a cold rapier thrusts into an ingénue’s expectation, for old time’s sake? But one day does hardly amount to an “old time”.

CLAIRE’S CAMERA is the shortest, runs succinctly about 69 minutes, suitably as a digestif after the one-two punch, and reunites Hong with Isabelle Huppert as the titular Claire, a French high school music teacher (here, Hong hints the connection with ON THE BEACH AT NIGHT ALONE in the interrelationship), visiting Cannes during the festival season, and habitually takes pictures with her obsolete instant camera, befriends a Korean girl Man-hee (Min-hee), an employee of a Korean film sales company here in town for business, who has justly received a kiss-off by her boss Yang-hye (Chang Mi-hee) for being “dishonest” albeit her goodheartedness, only through Claire’s photos, who also fraternizes with a visiting Korean movie director So Wan-soo (Jin-young, is assigned with an unthankful job of mansplaining that might get one’s back up) and Yang-hye, the real reason of her abrupt dismiss will dawn on a befogged Man-hee, but nothing is set in stone yet.

Watching three movies in a row, Hong’s modus operandi is destined to loom large: his trademark racking focus shots, the omnipresent facing-off composition, interrupted time-line in the narrative to jostle for a viewer’s attention and comprehension, a keen eye to the background movement, and a curiosity to the sea, all leads to his philosophizing approach, to entangle gender politics, relationship hiccups, emotional complex among coevals and exotic friendship through garden-variety dialogues, often synchronizing with the intake of food and beverage.

While THE DAY AFTER loses some of its luster by emphasizing a treacherous scheme that one might question its credence, and CLAIRE’S CAMERA feels like an extemporaneous dispatch when Hong realizes he has some time to expend in Cannes during his festival junket. It its ON THE BEACH AT NIGHT ALONE leaves the strongest impression, not just for Kim Min-hee’s much layered interpretation of a woman’s bewilderment, disaffection and desolation, but also Hong’s absurdist inset that piquantly ties viewers in knots (what is the deal with that mysterious man-in-black?), that is definitely a welcoming sign for any number of established auteurs.

referential entries: Hong Sang-soo’s IN ANOTHER COUNTRY (2012, 4.6/10), RIGHT NOW, WRONG THEN (2015, 8.4/10).

 6 ) 我发现我现在和老洪的电影挺像

哈哈哈,我要爱死了老洪这个推拉摇移的镜头了,多么不屑,多么随意,多么暧昧,多么犹豫徘徊胆怯摇摆无立场。老洪真是个艺术家。

敏敏说英语太好听了,hahaha,像个初高中学习很好又很乖巧的小姑娘。如果把镜头推到腰肢或者胸腹,停一秒,我感觉能看到一个高中低年级女生的“抽条感”。

看老洪的电影,看着看着就笑了。是看到某个地方,会心一笑。哈哈哈,太可爱了,又太尴尬了。有种低落的淘气和自恋。用我一片文章的话就是“不屈服的温柔狰狞”。不过老洪还不算狰狞,我觉得他年轻的时候一定“狰狞”过。

这个电影拍的真的好随意啊,不是老洪最好的电影。是“发行商写字楼味道”的老洪。不是“海味”的老洪,不是“艺术家味”的老洪,更不是“烧酒瓶味”的老洪。即便这部电影里这些元素都出现了,但这电影真的很一般,在老洪所有的电影里。

我为什么讨厌婚宴,一个桌子上总有海参和鲍鱼,甚至一个盘子里。海参和鲍鱼能顿一起吗?好像也能,但这个一百加一百小于一的事情,我很讨厌。以后千万不要把敏敏和于佩尔放一起了,即便佩姨是我们老于家的人,即便是一个天才导演,但真的做不出等于二百的东西来,更别说要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老洪真是爱拍漂亮女孩子抽烟啊。能把抽烟的女孩子拍的如此不做作,如此自然,真的好会选角色啊。

我爱老洪。老洪的电影是我的顾影自怜。

 短评

这部拍得简单了一些,据说一周就完成拍摄剪辑了,快手洪尚秀啊,剧情不算尴尬,也没那么暧昧,幻想部分几乎没有。

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看着法国人和韩国人说着简单的英文台词交流感觉挺别扭的。又一直在想这是不是很现实。

7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还行

洪常秀果然是超越中国时代的电影人,在他作品里,你能早十年体会到尬聊二字的精髓。搭讪(food),恭维(beautiful),韩国人飚英语(so good),好几段都笑死人了。从片头第一幕就揭示了,这又是一部自嘲其短赤裸裸的打脸电影——对于穿热裤的指责,简直太适合泥国数亿直男。

1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雅思口语考场商业互吹实录:"you're so pretty!""thank you, but you're beautiful, too!"

12分钟前
  • Lycidas
  • 较差

女演员跟大导演谈恋爱太重要了

17分钟前
  • hyperbolic
  • 推荐

洪常秀的游戏之作,就乎戛纳电影节拍的好似剧集SP的小电影(不及「懂得又如何」完成度好)。不过完全是部侯麦结构的电影啊(巧合用的不错),尴尬交流因为涉及了点当代艺术的讨论,反而比「自由之丘」做得好。另外洪常秀真是知道怎么把金敏喜和戛纳拍得漂亮。

18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1.还是洪尚秀的老一套(固定机位长镜头+突兀的推镜,非线性叙事结构,尬聊,自嘲,饭馆酒桌),但这回确实太随意了,唯一打不到四星的老洪近几年作品。2.好在还有亮点:非母语者用英语尬聊。3.克莱尔对摄影的见解乍看挺有意思,摄影将会改变人,仔细的端详与凝视亦如是。不过,实而并不存在稳定不变的人的“持存”,人本来就处在不断浩转流变的生成之中。(6.5/10)

2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看英语部分的戏的时候感觉就在目睹两个人考雅思口语一样...不过精致小巧,漫步在海边、小巷、看看大灰狗、看完在脑袋里放空,再次列出要不要买拍立得的pro/con表--也算是最近比较幸福的几件事之一。

24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随意剪接的日常素材,也拍出了拿手的回环结构,藉由克莱尔这一中间「介质」角色,达成结构上的合拢,细品之下也有类似《自由之丘》这样的时间线倒错设置;尴尬本是其特色,毋庸纠结质疑水准的全面倒退,本就是一个拍给女友的小品。

2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闲人于大姐的一天

30分钟前
  • sofia
  • 还行

不如前作,于佩尔用得好浪费

31分钟前
  • Rhodesia
  • 还行

尴尬的不是演技,尴尬的是真实的尬聊。此片献给所有跟鬼佬尬聊的亚洲人和亚洲人尬聊的鬼佬🤦🏻♀️

35分钟前
  • 别瞎霍霍了
  • 推荐

洪尚秀可能就是觉得“啊我的情人真美啊”一不小心把素材拍多了吧

39分钟前
  • 💛
  • 力荐

“导演”来戛纳售卖自己的新片《你自己与你所有》,并将内心的不安与温柔外化成于佩尔来重新参与和审视自己与“她”的男女之情:一切都是在变化的,微妙、迅速、不经意间,就用相机将不同时空中的你我凝聚,就用电影的永恒来永驻你我这份难得的感情吧。洪近年来最可爱的一部小品。

42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有意思的侦探片,克莱尔在案发现场推演案情:碎胸罩-消失的女人-劝退现场-男女嫌疑人各一。

44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力荐

想要金敏喜小姐姐的拍立得照片

49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各种偶然性相加的生活小品。洪尚秀尬聊的本领越来越强了,还总在电影里夹带自己的现实私货。于佩尔阿姨和金敏喜都好美,同框竟然让我get到了强烈的百合气息,这两个要是演个姬片我一定磕到迷幻啊!

5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这部就有点满头问号了厚,看完只记得于阿姨和金敏喜的英语强尬聊了,而且是内容完全不记得,只记得两人的表情。老洪去年戛纳期间喊来两位女神速速把片拍好,影展还没结束就已全部剪完,跪了。。昨天本想高兴地宣布老洪一年拍三部我就看三部,转头就听见他说第四部已经拍好了。。。饶命饶命啊

54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相距过道似有千言万语,挨坐一起却又相顾无言。相隔圆桌想把对方掐死,一起合影却又委蛇欢颜。人心不会因为挨得近就更亲密,情义不会因为时间久就更坚固。相机定格的已不是同一张脸,街角蜷缩的已不是同一条狗,眼睛凝视的已不是同一幅画,昔日爱过的已不是同一个人,每个人拥有的都是碎布拼凑的人生。

56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不太理解洪一个劲儿这样拍下去到底是想证明什么,也就那段关于照相与现实的浅显讨论稍微有趣一点。金敏喜厉害之处在于从容,可能是与洪连续多部合作的原因,这部片里的金敏喜确比于佩尔更出彩,轻松接招又不留一丝扭捏痕迹,而于佩尔这种用微笑掩饰尴尬的本能反应不太像是演出来的,大概就是真尴尬吧。

57分钟前
  • 柯里昂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