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理师

完结

主演:杨紫,井柏然,王嘉,菅纫姿,黄觉,倪萍,张钧甯,马苏,杨童舒,柳小海,张瑶,张海宇,章若楠,汪飏,代文雯,韩昊霖,张熙然,杨新鸣,杨雨婷,林鹏,李梦,田原,谢承颖,陈玺旭,沈浩,彭高唱,袁满,陆宇鹏,李柄辉,李果,付柔美琦,蒋梓乐,汤梦佳,耿艺展,肖琬婷,秋千,黄梓颀,尹冠淇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剧照

女心理师 剧照 NO.1女心理师 剧照 NO.2女心理师 剧照 NO.3女心理师 剧照 NO.4女心理师 剧照 NO.5女心理师 剧照 NO.6女心理师 剧照 NO.13女心理师 剧照 NO.14女心理师 剧照 NO.15女心理师 剧照 NO.16女心理师 剧照 NO.17女心理师 剧照 NO.18女心理师 剧照 NO.19女心理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背书式演技、假装专业、滤镜乱来,退货

已经两年没新剧播出的杨紫,主演《女心理师》终于亮相。

大家期望值非常高,改编自毕淑敏高分同名小说《女心理师》,井柏然和杨紫搭档也算强强联合。

还有菅纫姿、马苏、黄觉、倪萍、章若楠等人出演,演员阵容也算亮眼。

可播出之后,观众却是一水打一星,大家也明白了为什么会被两家卫视退货,不得不改成网播。

“治愈系”心理剧变“谈判专家”?

原著主要讲述有不堪过去的女心理师贺顿,陷入丈夫、情人与心理权威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在帮助别人走出心理困惑的过程中,自己内心也被拯救。

剧一开场,则上演了一场自杀事件干预。

一位想轻生的女学生打电话求救,这时候贺顿(杨紫)过来帮助女学生,她判断出女学生所在的地方,并且用专业心理知识和语言让女学生渐渐放下防备,最终放弃自杀。

为了展现贺顿非常专业,杨紫不断秀心理学专业名词,强调心理学是AI无法取代的。

不过,这个戏份非常多余。

正常来说,心理师应该坐在诊所,对接受治疗的病人循循善诱,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放下过去,重新开始。

但杨紫好像一个开了金手指的上帝,不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成功解救自杀少女,而且之后只要少女有问题,她又可以迅速从天而降,就像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秒到,把她从死亡边缘拉回。

而面对可能死亡的严峻事态,杨紫完全不需要帮助,甚至连警察都不出现。不知道的还以为看有超能力的谈判专家呢!除了女主光环还有什么可解释的?

“披着职业外衣”的偶像剧

大家觉得内地职场剧难看,重要原因就是总打着职业幌子搞狗血恋爱偶像剧。

很不幸,《女心理师》也没能摆脱这个“魔咒”。

井柏然饰演的钱开逸简直是哪里有自杀,哪里就出现他。

钱开逸骑着摩托车酷炫上场,成功救下差点被车撞的女孩,两人双双摔倒在路边。

没想到其他人都纷纷扶起摔倒的女孩,接着离去,没有人搭理还躺在地上的井柏然。

不少观众都在弹幕上吐槽:“救人的反而没人管了?”

贺顿开导要跳楼女孩,钱开逸又开着他心爱的小摩托飞奔去救助女孩。

他可以用一根绳子从楼顶爬到楼内,这身手敏捷没十年八年武术功底,你敢信?

之后,这个女孩又因为和同学闹矛盾,又要跳水。烦不烦啊你!

贺顿到了现场开解不成,和她直接跳进了泳池,这时候,钱开逸又出现了,不仅救了女孩,还救了杨紫。

你是不是以为钱开逸是便衣警察,随时帮助处于危险的百姓?

并不是。

钱开逸是一个兼职老师的电台主持人。

无论是老师也好,电台主持人也好,这身手是不是武侠小说了?还以为在看蜘蛛侠。而他干得完全就不是本职工作,太超能力了。

这一切设定都是为了制造钱开逸和贺顿相遇。两个随时可以解救危难的神人,搭成了CP,你神我也神,双神合璧天下无敌,刻意、老套,卫视退货都不愿播的“神仙”爱情。

钱开逸主持人身份也有用,接下来贺顿失业,他则负责邀请贺顿来电台进行心理开导。

两人其实是高中同学,钱开逸已经喜欢贺顿多年,不过贺顿对他诸多误会。

两人重逢,一系列相处,肯定要解开误会,接着感情升温。

心理学职场剧,可到处都有注定遇见你、默默守护你、暗恋变明恋的酸臭味。

贺顿给自杀女学生做了两次心理开导后,发现根源是她原生家庭,给她父母做了一次简单的心理辅导,一家三口就和解了,真是有张神仙的嘴啊,多年的心理病三言两语就搞定了。

原著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心理疾病患者的际遇层层推进,但剧号称聚焦校园暴力、原生家庭等社会问题,可明显浮皮潦草、流水账。

真正用心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地方并不多,反而炫耀心理知识,剧情很悬浮,假装专业比不懂更讨厌。

有心理学学生怀着期待看,结果失望而归:“看着说是心理咨询,但是完全就是在深化心理学,偶像剧套路”。

老态妆容、阴间滤镜

或许是为了突出心理咨询的神秘感、深沉格调,这部剧配色特别暗。

知道的是为了凸显心理问题带来的沉痛感,不知道还以为在讲鬼故事。

要么是黄沙色滤镜,要么就是墨绿灰,看着阴森森,死气沉沉。既然是治愈系,难道不应该用温暖色调么?

倪萍饰演杨紫的妈妈,可妆容特别老态,杨紫本身就看着显小,这难道不是杨紫奶奶呢?

大眼袋、蜡黄色面容,丝毫没精气神不说,倪萍本身人到中年,诡异的是,更有种让她故意装老的感觉。

井柏然的大眼袋和黑眼圈远看很明显,推近,磨皮滤镜又浓,脸又糊了。

可能剧组为了节约经费,所以只修了近景,没修远景,如果不修,其实也没问题,这样反而很不真实,让人出戏。

杨紫这几年越来越好看,演技也进步,风评变好中。

可是这次《女心理师》,杨紫演得毫无情感,特别僵硬。

她在电话安抚开解病人的时候,完全不像资深、信服的心理咨询师,更像是个没感情背台词的AI。

脸被镜头一怼,就略僵硬臃肿,表情变化少,滔滔不绝生硬输出心理学知识,和背课文没区别,没有任何情绪起伏,难怪观众吐槽,杨紫宛如工具人。

开播之后,杨紫写了一篇小作文,大意是为了角色准备很久,付出很多。

但看过感觉非常讽刺。准备的,自夸的,根本没立住。

都快2022了,导演、编剧还不知道观众想看的好剧是有扎实故事打底,演员也还不知道观众喜欢的好角色是要有共情的。

很可惜,《女心理师》又为烂剧再添一把火。

 2 ) 看剧的原因,我是抑郁症患者

我会追这部剧,主要原因是了解到这部剧涉及心理题材,现代人的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心理问题和无法讲出口的心事,作为一名抑郁症患者,曾经一段时间我遭受了很大痛苦,长时间心情低落恐慌,去医院看心理医生,服药治疗,那段日子我浑浑噩噩、脑子里充斥着各种思想,真的特别黑暗特别痛苦。不过还好目前在家人的陪伴下,我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还可以。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关注心理健康,构筑阳关心桥,让心理露出八颗牙齿的微笑!

 3 ) 更新至第8集:心理咨询师如何评价这部剧?

早早就关注这部剧要播出的消息,因为是国内第一部关注心理咨询行业的电视剧,剧组又宣传自己请了北师大的团队做专业指导。开播前我和身边的同行都持悲观的态度,主要是预告片拍得太玄乎了,我们很担心像以前一样把心理咨询拍成读心术和超能力.......

看完前八集,我长舒了一口气。编剧虽然加强了主角的能力(听力,记忆力,观察力),但没有夸张到不现实的地步,而且涉及到心理咨询的部分非常专业,看得出来是采纳了专业人士的意见。下面我就以做咨询的来访为主题,逐集分析一下出现过的心理咨询相关知识,不出意外的话会一直连载下去。

三、荀总 - 惊恐障碍(7~8集)

第7集里出现了一个颇有喜剧感觉的角色:荀总。

事业有成的荀总近来忧心忡忡,他觉得自己得了不得了的大病,为此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可偏偏跑了各大医院都没检查出什么来,各项功能指标正常。无奈之下,他只能打电话给自己的好朋友 – 姬教授(这两还真看不出来是同辈人……),于是姬教授把他推荐给了我们的主角贺顿。

这张图也未免太搞笑了点哈哈哈

不过事实上,老爷子得的是焦虑症里的另一类:惊恐障碍(Panic Attack)。

要讲惊恐障碍,得先聊聊惊恐发作(Panic Attack),这在北美是比较为人熟知的一种心理症状,但在国内很少被提及。惊恐发作是一种伴随着强烈躯体症状的急性焦虑发作,患者感到强烈不适,并伴有下列症状:胸闷、心悸、出汗、颤抖、晕眩、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足发麻、濒死感、失控感等。发作时间往往在5~20分钟。

惊恐发作常被误以为是心脏病发,从主观感受上而言两者十分类似。因为惊恐发作时常伴有强烈的躯体症状,即使患者知道自己身体健康、无心脏异常,也无法降低他们的恐惧感与濒死感。不过如果长期焦虑不及时干预的话,久而久之的确会影响健康。

惊恐发作可以没有特定的诱因,即普通人也完全可能经历突如其来的惊恐发作,大部分人无需治疗便可自行恢复,小部分人才会反复经历惊恐发作,并最终发展成为惊恐障碍。在荀总的故事中,诱因还是比较明显的:与小儿子的关系紧张引发的高度焦虑与愤怒。

有了头几次的发作后,荀总开始相信自己得了“怪病”。为此他焦虑不已,执着地想要找到病因,却不曾想反而加重自己的“病情”。

除了反复的惊恐发作外,惊恐障碍另一条重要的诊断标准就是

· 关于惊恐发作或其后果的长期焦虑

· 或者为了避免惊恐发作而做出的适应不良性的行为改变

简单来说,因为这个“怪病”,荀总公司不管了,儿子也不联系了,整天跑去医院里头闹,耽误了自己的时间也引发周围人的不满,这就是“适应不良性的行为改变”。 后面贺顿见督导时提到的治疗方案包括内部感觉暴露、呼吸控制练习、矫正灾难性想法,都是常用的方法。

二、小文 - 钟情妄想(5~7集)

6~7集的主要角色小文是一个患有“钟情妄想”的年轻女性。

小文一直关注钱开逸的节目,定期给他发邮件,并坚信两人彼此倾慕、处于一种隐秘的恋爱关系中。她将钱开逸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周期待着他的回复,并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其他听众不一样。因此当她看到贺顿和钱开逸一起做节目的时候,不禁怒火中烧,感受到一种被背叛的绝望感,不仅去咖啡厅门口闹事,甚至拿着刀冲进直播室,吓到了在场所有人。

在美国的心理疾病诊断与分类手册(DSM-5)中,钟情妄想(erotomania)属于妄想障碍(delusional disorder)下面的一个亚型(sub-type)。妄想障碍的特点是患者产生某种妄想超过1个月的时间,但没有到严重影响其生活工作的程度,且患者不符合精神分裂症、双相的诊断标准,妄想也不是因为服用某种药物产生的副作用。

钟情妄想多发于女性,但男性患者更可能展现出暴力及违法的行为,比如骚扰、跟踪、非法闯入等。其实按照角色设定来说,像小文这样低自尊、少社交、自我封闭的女性,是不太可能做出持刀威胁他人这种行为的。

钟情妄想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确切疗法,一般采取药物治疗辅助心理治疗的形式。传统的抗精神病药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妄想频率和程度,然后再通过心理治疗改善患者自身的低自尊、不被爱或者自我价值感的问题。

如果钟情妄想是其他疾病的并发产物,比如精神分裂症或者双向情感障碍,那么针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会同时改善钟情妄想。

一、尤娜 - 青少年自伤自残案例(1~4集)

对于这种和想自杀的人士的工作,我们业内称为危机干预;剧中女主一开始工作的单位,是危机干预中心,一般会设置 24小时的免费危机干预热线,任何人都可以拨打。

第一集里的高光无疑是危机干预的部分。女主一开头就亮明自己的专业身份,这可以让对方有种安全感,知道自己不是在和一个没有经验的或者业余的人士谈话。

接着,在对方拒绝说出自杀原因的时候,贺顿问了一个相关但更容易的问题:为什么是今天呢?虽然大部分人都曾经有过自杀意念,小部分人一直感到抑郁,但最终尝试自杀的非常少非常少的人,而且超过90%以上的自杀是冲动性的,意即自杀前很可能存在一个触发事件(triggering event)。抓住了这个事件,就能顺藤摸瓜找到对方想要自杀的直接原因。

后面给自杀冲动打分、以不想自杀的5分为切入点、用数数的方式让大脑冷静下来,都是非常专业的干预手段,平常的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用到。

第一集里最最最荒谬,最不符合现实的地方其实是....... TM的这个自杀干预中心太有钱了吧!你不说的话我还以为是再看科幻片呢,还每个人那么大的电脑屏幕,现实生活中基本都是又破又旧的电脑以及又小又挤的工作间....

炫酷的影视剧场景
骨感的现实

还有绝对不可能发生的:直播心理咨询师......

就算是心理咨询非常普遍的欧美,多数人做心理咨询还会有小心翼翼地,不希望别人知道,更别提国内了。行业里有个笑话,说有的来访为了不被家人知道自己在做心理咨询费尽周折,最后他老婆以为老公出轨了,坚决要离婚。

事情虽然是假的,却反映出了一种普遍的心态:生怕周围的人知道自己做过心理咨询,认为自己是疯子。因此这种大庭广众之下告诉全世界的人自己家人的咨询师是XXX的行为,纯属开脑洞......

第二集内容好坏一半

前半集纯属扯淡,一个人穿的衣服和他的性格、喜好、行为模式完全没关系......不知道剧组是不是受了所谓色彩心理学的影响,但那是100%的伪科学。有研究证据支持的是色彩本身对人心理的影响,比如黄色让人感到温暖、舒适(餐馆酒店的灯光色),红色代表着危险、冲动、高亢(交通标志)等等。

专业输出主要在咨询室场地和家具选择上。心理咨询强调时间、空间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初期,一方面会让来的人感觉到安全、可预期,降低他们对于咨询的担心;另一方面,有助于每次按时开始咨询,经常换时间和地点的话容易让人错过预约。

沙发、壁画、钟表的选择的确是有讲究的。钟表最好放在咨询师能看到但又不需要转头的地方,这样方便把握时间且不让来访者察觉,不然有的人会误以为你赶时间、不耐烦,甚至是嫌弃他们。

沙发后面有解释,最好是一大一小,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坐下一个家庭。两个沙发要呈90°摆放,避免了目光的直视。来做心理咨询的人往往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他们不一定敢于直视另一个人。

我非常喜欢第三第四集,它选取了近几年来国内愈发严重的一个心理危机:青少年自伤自杀。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
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

这是一个相当严峻的数字了。在欧美,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自伤自残等行为趋于年轻化;与二十年前乃至十年前相比,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化。

尤娜的情况具有典型性。

首先,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们自我意识强烈却又没有认清自我;渴望独立却没有能力;欣赏特立独行却十分重视同伴评价;争强好胜但也自尊心脆弱。剧中的尤娜明明长相姣好、成绩出众、家世优渥,却因为一连串的变故而自我贬低、责怪,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这种低自我价值感是自杀高发人群的显著特征。

其次,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往往起源于家庭

这并不是说父母一定是错的,或者他们是坏人,我无意将一切都怪罪于原生家庭。诚然,国内有许多不合格的父母,但更多的只是作为普通人的父母,他们有自己的问题,同时又以自己认为的更好的方式保护孩子。没成想,自以为的保护最后成了更大的伤害。

这集提到了一个专业名词,“三角化”,这是家庭治疗领域的经典概念。在一个典型的核心家庭里,存在着夫妻、父亲与孩子、母亲与孩子三对两两关系,当三对关系都处在正常范围内时,家庭可以良好运转。而如果其中一对两两关系里产生矛盾、冲突,程度大到难以调和的时候,往往家庭里第三个成员会卷入其中充当缓冲器,这种现象便被称之为三角化。

大部分的家庭里,被卷入的第三个成员往往是孩子,而他们也是三角化中承受压力最大的一角。

有一种理论认为青少年自残自伤的目的是想获得关注,我不喜欢这样的说法

这种理论似乎将青少年放到了主动的位置,认为他们是一切的始作俑者,可事实恰恰相反:他们往往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压力的承受者,他们是无能为力的,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自伤与自残只是他们对于糟糕处境做出的一种被动应对。所以真正应该要负担起改变责任的人是父母、学校与其他专业人员

就像剧中的尤娜,她没有任何方法修复父母之间的感情,只能靠一次又一次地伤害自己、乃至伤害别人留住父亲,看得我心都碎了......

唯一不喜欢的地方是,女主在咨询室外和来访见面了......一般除了学校咨询师需要在教室和孩子接触这种特例外,咨询师是不会在咨询室外见来访的,因为不安全也不专业。但

最后,分火柴和划火柴这个技术我从来没听过,可是看着好有用的样子,想淘宝下单了......

相关文章:

专业心理学分析:为什么有些婚姻能长久,有些关系让人痛苦

想起在医院心理科两个月的实习

推荐几本适合心理咨询师与爱好者的书

如何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及各类渠道评价

 4 ) 给这类题材的剧应有的包容

社会题材本来就不太好把控,拍的太真实暴露人性的弱点,太阴暗也太消极,拍的模糊一点又是烂片聚集。

这个片子我想很多健康,或者没有出现过自杀念头,或者想不明白有啥事要自杀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部看了开头就可以断定的烂剧。

但对情绪不稳定的人来说,某些地方总是似有似无的戳人,不痛不痒却感觉到了什么,虽然只看了两集就写了这样的判断,但仅仅是出于这个类型的片子是反应社会问题的,我希望是一部爱情剧,只是捎带着不深的交代下心理问题这件事,浅显易懂的角度去揭示、普及、警示大家,当然希望剧里能给出更多正面求助,自我缓解,情绪控制等等专业性的解决方式,让更多的人能觉察到自身心里状况寻求有力的帮助,或者能及时察觉身边人的心里健康给予及时的关心与开导,警示那些说话风凉不用负责的人注意自己的言言论表达,不站队,不扇风,不揣测。

第一集:莫名其妙的各种夸张的特技我就当是时代背景需要吧,虽然小朋友那个莫名其妙的故事,但知道离婚原因后这种隐瞒方式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值得我思考的是:离婚原因隐瞒的话孩子会怀着敌意和母爱的缺失长大,相反如果告诉实情帮助孩子开导度过失去亲人的这个阶段,安抚和宽慰才能有更好的立场帮助这两个孩子,而这样的隐瞒却让能够帮助他们的人站在了敌对立场。 第一集结束,莫名其妙的烂又莫名其妙的感人。

第二至四集:离职只是铺垫,但还是觉得处理欠佳,不过也同时初步的达到了我希望浅淡的一些问题,没有知道事情原委,除了当事人相关人员外,道德至高点尽可能离远一点。 针对孩子和大人之间的教育问题,当孩子存在心里问题时,大人很多时候会不肯接受,会选择轻视(尤娜妈妈说:“你真让她跳,她不敢的”,尤娜妈妈内心是觉得她没这胆,她不敢,轻视了孩子对自杀这件事的决心),还会不相信,会质疑,甚至是震怒之下将孩子扔向社会,“全当我没生过你”“全当你死了”等等这样家庭冲突。 另外大多数人处在自己的生活圈里都是光鲜亮丽的,甚至自身都不会察觉自己存在情绪问题,当私下的自己情绪崩溃时,很多时候是不会让他人知道的,也不会自己寻求帮助。 当父母之间出现问题时,孩子能做的事情好像真成了尤娜的样子,大人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选择隐瞒,但这个并没有解决问题,甚至父母会对此有抵触有反感,觉的自己这样做都是为了孩子而产生的委屈,但事实是自己的决定造成了三方的伤害。有些婚姻争吵是伴随着一辈子的,特别是老人那辈儿,吵不散骂不走的家庭虽然不和睦但未必不幸福,但能不吵就别吵吧,吵架挺累😂。 第二至四集结束,贺顿对尤娜讲的那段话算是解开了孩子的心结吧,“你并不是一个人,你并不孤单”,孩子怕父母离婚是觉得自己有被抛弃的感觉,甚至还有其他很多想法,但要知道总有一天是要破壳而出的,家人间的亲密关系会影响下一代自身对亲密关系的处理,会是正面的负面的并存的可能,无论何种当自己发现自己问题及时沟通交流或许也能弥补一些不足之处。

尤娜

第十五至十九集:这个故事生活里很普遍,从小莫烫头被忽悠开始,我就很心疼我家青岛大姨了,我家小莫多可爱的人啊,当烫好头扑空酒店第二天还给这些人买咖啡时,我在想这是电视剧,现实里遇到我是要当他是国宝的,当然现实里这种被孤立的情况也很多,当钱开逸他们讨论选电台主题时,员工B觉得少数人怎么能引起共鸣呢,做节目还是考虑更多受众群体为主,可小丽说的一段话却值得思考:“什么叫大多数人的立场,你不能理解,不能共情,是因为你不是被伤害的那一方,但你又怎么确定你没有伤害过别人”。这不是一个少数群体,人都在变老,可有人正年轻,我相信刚入职场的小白、刚进公司的新人,以及不是同一批次进公司的人来说,这个问题都在面临,因为新的环境下内心是会存在一个急切想融入进去的这么阶段,这个时期特别是步入大学、步入社会的人群来说是自我独处焦虑的时期,这对职场生活影响很大,如何适应群体生活,或者说如何克服内心对人际关系的焦虑,做到不需要刻意迎合这件事太难了,可视范围内的安全距离是一米二,再次靠近会让人觉得受到威胁,而这看不到的界限都是需要自己建立起来的,如何舒适安全也只有自己清楚,而如何做每个人都不一样,如何让这样的人走出来,以及让不自知在捏软柿子的人提个醒,比如讨论时代表的人群,当然知道自己捏软柿子还在捏的人也少捏几下,或者你捏的同时也礼尚往来带对方融入这个群体吧,小莫爆的爆发是迟早的事吧,即使没有家辉,在自我否定的过往里活的太过委屈求全,卑微的讨好着那些不会领情的人,我想起一个校园霸凌的霸凌别人的人说他都不记得自己欺负过那个人,大多数无意识的行为才是伤人的地方,因为不自知才不会有愧疚。 第十五、十六结束:这个剧的意义大概像钱开逸说的某段话,这个剧以讲述不同的故事,让这些群体的小故事发声,虽然不能直观的帮助到别人,但引起多方的思考,能让不同的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让伤害与被伤害的人群可以作为旁观者受到影响或者启示都是这部剧带来的正向引导。特别开心这个故事竟然是我最喜欢的青岛大姨演的,哈哈哈哈,开心~

青岛大姨

第二十集,故事衔接的节奏也还可以,每个故事中间穿插着贺顿与莉莉之间的友情牵绊,而这个故事又是一个贴近生活的心里故事,就从产前到产后抑郁的新手父母来讲的,贺顿在咨询引导的过程里不断暗示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且不只有妈妈会抑郁爸爸也会,看着她讲述自己的经历时很有细节,特别是送女儿上学去的时候,那个是把刚生完孩子会有的一些情况搬上了台面,同时也告诉讲出来一个问题,家庭关系应该是相互的,处理家庭问题矛盾时也应是相互关心与理解的,共同承载的船只只有一个人努力摇桨只会停止不前,只有一个人负重前行,即使行驶的还算平稳也始终会有侧翻沉海的风险。再说说莉莉吧,莉莉自身也知道自己的问题可依旧如此的原因,是因为从小缺少关爱,在什么也抓不住的时候能抓住的钱给了她安全感,喜欢有钱人没有对错,喜欢漂亮的也一样,在莉莉处在当下的一个困境里,出现的人不论是谁只要能解决她遇到的问题,她都会想躲过去,贺顿说她只是缺少安全感,那不收爱,可对莉莉来说当下她需要的也本就不是爱,莉莉从小到大缺少的东西使她很容易被别人的好感动,在没有任何要说谢谢的情况下她对别人表达谢意,这是惯性是她记忆里只保留了对方对自己的点点滴滴的好,不好的部分都可以被原谅,希望莉莉后面遇到幸福。 第二十集,不论何种关系,亲情友情爱情等等,人与人之间的任何一种联系只有单方面付出,或者某一方用力过猛都会失去平衡,付出的有可能会觉得得不到回报,收到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无力回报,等等不确定的想法,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则新闻,讲的是母亲不在后父亲舍弃了自己的所有生活一心扑在孩子身上,把所有注意力都聚焦在儿子身上后,儿子在国外读书觉得自己亏欠自杀了,留个父亲的遗书里是说父亲再也不用因为他省吃俭用了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太过的给予有时对心存感激的人来说是一种压力。

 5 ) 相信国家的力量~国家广电总局专项资金扶持哦

相信国家的力量。看,国家广电总局专项资金扶持哦。

本来想着火柴游戏以及一些内容会很尴尬,但没想到那一段可以让人看哭。

优秀的演员、专业的知识点、贴近生活的剧情结合在一起,成就了这一部优秀的剧,给力。

这是一部需要慢慢看的剧,前面出现的内容后面往往会呼应起来。

前面看似有问题有漏洞的画面可能是编剧埋的伏笔,这是我们需要留意每个画面的重要因素。一不小心就错过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却是后面解惑时候让人恍然大悟的情节。

所以轻易不要口吐芬芳,暗藏利剑。以免自打脸😂。(我先打自己一下,没想到第一集的长镜头隐藏这么多信息。)

比如刚开场的滑板小子,后面还要承担被主角急救的工具人角色呢哈哈哈,当然我怀疑他还有更多要承担的戏份,就看后面怎么安排了。

还有就是不要觉得一集不解决一个人就是剧情发展慢,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往往出问题的一个人会牵涉出他的家庭和接触到的人物。

因此,一集不解决一个人没关系,会集中在某一集里一下子解决一家人的问题哈哈。当然,一集解决一个问题是没问题的。

并且杨紫去选择咨询室的装饰品、沙发和钟表的时候,知道了现在咨询室选座椅沙发而非躺椅沙发是为了节省咨询者咨询时间,当然也节省了咨询者的💰?毕竟心理咨询师一般按照时间收费吧。

至于不选择鲜艳饰品的原因我就不剧透了,来看剧啊。

但是通过她灵敏的听力选择出的那件挂钟是什么缘故倒是要静待后续了。

难道这款钟表声音和脑电波吻合,能让人宁静起来?短时间不得而知。

不要否定自己!不要放弃自己!

虽然真正想自杀的人不会专门去找心理咨询师,发现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也非常严重了。

但在严重到无可拯救前,想自杀的人往往处在行动和放弃之间徘徊、犹豫,这时心理咨询就很重要了。对困在其中的人来说好像已无前路,但对专业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举重若轻。

这让我想到曾看过的一本书《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作者以亲身的经历描述了从患抑郁到出院生活后的一段时间的表现,让我对心理疾病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抑郁的人不是自己想不抑郁就不抑郁的,而抑郁特别严重的时候不止心理出现问题,困兽其中。身体也会出现各种无法自控的病状,让人无法自救。

身体出现问题,我们会向医生求救;而心理出现问题,更不可讳疾忌医,心理咨询师在等我们哦。

哦,对了。在搭配剧情发展的各种干货知识点时,不要串戏到凶杀侦探剧哈,专业的人可以从我们未曾关注的细枝末节中预判出需要的东西哈哈哈。

而优秀的主角贺顿则可以从看到的东西、听到的声音、这个人的外在表现以及过往经历判断出这个人的三生三世(夸张比喻,勿要当真)哈哈哈哈,所以不要对我紫优秀的推理能力怀疑到串剧侦探凶杀里哈么么哒~

虽然有些转场让我心动,有些转场让我“惊”动……但看看时不时出现的小猴紫,还有剧名《女心理师》。好的,可以放心不是悬疑凶杀剧,不会有害人死人的情况😂。

最最重要的是,电视剧的一些情节可能为了更突显问题而进行的艺术加工,会有失真实性。并且可能存在某些知识流于表面的内容,这时有问题的话请从更专业的人士那里了解信息哦,勿要轻言轻信。

 6 ) 好适合在大屏幕播出,杨紫井柏然演技保证

能够尝试这个题材,所有主创超级有勇气!!更没想到拍出来效果真的好,杨紫演技真的保质,温柔有力量,井柏然就真是一个阳光大男孩,井柏然饰演的钱开逸治愈杨紫饰演的贺顿,贺顿治愈所有的来访者!!!目前才开始第一个单元,后面还会有职场、产后等,最期待张瑶的单元,牛,才看2集,我要继续!!!熬夜!!!

 短评

女一心理剧,男一爱情轻喜剧,男二独自迷雾剧场

8分钟前
  • 冴木
  • 还行

看了四集,奇怪的慢镜头,夏洛克福尔摩斯式的回放,表达内心活动时简陋的特效,这拍摄手法也太老了吧。剧情涵盖职场恋爱悬疑家庭矛盾,差点忘了女主还有超能力,反正不论你喜欢什么类型,都能在里面找到喜欢的内容,可惜目前看来有点贪多误德。

11分钟前
  • 娘口三三
  • 较差

女主台词2分,其他的0分。

13分钟前
  • 啦啦啦
  • 较差

救救我吧,柯汶利没陈狗拍的是个什么鬼东西

16分钟前
  • Yaaaa
  • 较差

撑了二十分钟 撑不下去了怪就怪在重刷甄嬛传期间打开了这部剧...都怪甄嬛传---更---又点开了一次...还是看不下去剧情平淡 看不进去...前两集主演观感实在不好 太端着了...4.3/10

20分钟前
  • 此处无信号
  • 较差

4。一集抬走。千金马骨。

22分钟前
  • kane
  • 较差

蛮好看的,好久没看井柏然的片子,真帅啊,演的很自然,不出戏

26分钟前
  • 舔屁股小熊猫
  • 推荐

一口气六集 爽!尤娜的故事看哭几回 但结束的时候又发自内心地感到温暖美好 这个剧真的很棒…另外拍摄手法在国产剧来说很特别 莫名让我想起了善地(which is totally different

27分钟前
  • Ageinbiglife
  • 力荐

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 科学阵营没能撼动我 看完这剧 我承认心理学是伪科学了

30分钟前
  • 幻幻豆瓣
  • 很差

搞着高大上的噱头,拍着无脑偶像剧,好好的题材拍的稀巴烂

31分钟前
  • 滥情
  • 很差

我果然不应该期待的,真服了,好好写实不行吗?男主开头10分钟又是撞车救人又是跳楼救人的,好一个舍己为人的圣父啊,女主好好一个心理师,却变成了一个擅长逻辑推理的最强大脑,这人设,隔壁爱奇艺迷雾剧场女主都自愧不如,浪费这么好的阵容。

34分钟前
  • 影视小七说
  • 较差

柯导能力很强,但和这部剧的气质有点不太搭——这剧的核心是温暖治愈,但柯导的风格是悬疑灰暗,所以最后的成片带着一丝诡异的气息,色调也偏类型片,有种割裂感。另外,这剧以为用开头一大段看起来很厉害很专业的旁白可以让这部剧变得高大上,但就真的还好,因为画面内容和旁白内容并不匹配。总而言之怪怪的。最夸张的是杨紫的超能力,这千里眼和顺风耳真的合理吗??

35分钟前
  • Em
  • 还行

倍速看了一集半,太难看了,弃剧……

36分钟前
  • 叶小Pearl
  • 较差

前两集确实劝退,但是习惯了导演的手法后,后面越看越好看。特别喜欢这种抓细节猜人物经历的剧,很前卫很走心很值得表扬的国产剧

37分钟前
  • Tilly
  • 推荐

太可怕了,能在剧中看到欢喜冤家、老同学重逢、心理学名词解释、各种社会话题还有万年不变的唯品会,就是看不到真实的人和人的心理。还扯精神分析呢,弗洛伊德都能气活。

39分钟前
  • 涉过愤怒的海
  • 较差

这部剧真的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心理问题真的需要多关注,有这些问题的人,都是无助又非常需要帮助的。开篇长镜头独白让我想起今年四月份的我,那时想自杀的冲动是85分,特别庆幸我有家人还有朋友的陪伴,还有告五人的 唯一 那首歌治愈了我。 我真吹爆了!全剧演员演技🉑️都是原声!导演太🐮🍺转场真的绝了!好久没追过那么爽快的剧了!我真膜拜了🐮

44分钟前
  • 不嫌弃松子的我
  • 力荐

知道尤娜做那么多极端行为背后原因的时候,咱就说一整个破防了。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成熟和敏感。前面一直以为是叛逆少女青春期作祟罢了,这个翻转太戳了。好会拍

48分钟前
  • 小仓山客
  • 推荐

把自杀写的跟玩一样,太悬浮了,脱离现实的剧情和台词,让人完全没有信服感!!!!白期待了这么久!! ——来自一个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愤怒

51分钟前
  • Piu酱
  • 较差

看到16集了,真不至于一星两星

53分钟前
  • real🍪
  • 推荐

真想自杀的会听你在那叨叨叨?

54分钟前
  • CCCcc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