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匆匆那年》
人都是自恋的,都会爱上自己。所以陈寻爱上了沈晓棠。陈寻遇到跟自己一样热情,大方,出彩的沈晓棠,所以交出了自己的爱情。同时,他也是在意着方茴。就像沈晓棠在排练话剧是的一句台词“你们之间已经不是爱情,而是一种枯燥的习惯。”的确陈寻和方茴已经在不断重复的日子里,渐渐耗尽了陈寻的激情,渐渐变得枯燥。但是高中时代的陈寻就算同时遇到沈晓棠和方茴,他也还会爱方茴,因为高中的他对方茴是一个梦想,是一个探寻不到尽头的森林。陈寻面对方茴一次一次的追问“我们回去吧,好么?”始终不能回答。不是他不能,而是他被一种叫“性”的东西和一种叫激情“的东西深深吸引着,那是方茴给不了他的。但是就算没有方茴,陈寻跟沈晓棠也不能走到最后,因为太多相似的两个人,迟早会被对方的棱角给划伤。我爱方茴,爱他静女其姝般的美好。这是陈寻的内心深处所触动的。陈寻爱上方茴,不仅仅因为她的楚楚动人,更是因为方茴身上有他所没有的性格,安静,内敛,羞涩和胆怯。这些是他性格里面所没有的但是确是最吸引他的。同样,乔燃也爱方茴。也是因为乔燃爱上另一个自己,甚至无尽的迷恋方茴。所以陈寻会跟乔燃这样性格不同的人做一辈子的兄弟。我最大的安慰就是陈寻没有跟沈晓棠在一起,这样最起码让我感到对方茴的一点点公平。方茴离开了,是对了。如果方茴再次跟陈寻在一起,这会让方茴对自己的爱情纠结一辈子。因为这一辈子她都忘不了当初的背叛,忘不了曾近一个叫沈晓棠的人。她甚至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无论陈寻身边有任何的女性,都会成为她寝食难安的理由。她会一辈子原谅不了自己被玷污过,她最终会死在自己的纠结里。我希望她最后能遇到一个真正完美的爱情,一辈子,就只有方茴和她的他。我看到陈寻跟沈晓棠在一起,真的很心痛,他们的快乐时建立在方茴无尽的痛苦之上的,他们的爱情是永远被一个人诅咒的。但是,最后还是因为方茴,他们没有在一起。不是他们不爱,而是陈寻依然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还爱着方茴。时间能治好所有的心病,但愿也能治好读者的心病。爱情是没有错的,错就错在你还拉着她的手就想着上另一个人的床。爱情是青涩的,在你还没有经历过爱情的时候,就不要轻易说出承诺,就不要轻易说永远。爱一个人,就爱到底吧,如果你们真的相爱,就白头到老吧,不然生命中多出的痛苦不叫遗憾,叫错误!
2 ) 那么请问,这是谁的青春?
《致青春》火了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商机,带动了一部又一部的青春系列电影并且票房纷纷过亿。其实仔细想想也觉得很正常,毕竟受众面广,谁还没个青春啊?我没钱我没势我没颜值,但我一定有过青春,这个是零门槛的。然后,80 90后的无病呻吟,70 60后的怀念过去,谁不想再去感受青春。
那么重点来了,难道我们的青春就是逃课打架甚至流产吗?不,那只是其中一种青春而已,它存在,但不多。编剧为了剧情为了戏剧的矛盾冲突为了情节的张力来着重表达青春的不羁,这可以理解。但,当一部部打着青春棋子的电影里都充满着这些负能量青春时,那似乎就偏离了“青春”蕴含的美好。
倪妮那发型以及故作迷离的眼神,彭于晏那一口台湾腔加突兀的下巴我就不吐槽了,但是当陈赫和郑恺出来时我分分钟以为回到了奔跑吧兄弟,感觉下一秒他两就要联手撕掉彭于晏这个渣男的名牌,然后大叫一声:彭于晏,OUT!然后全片,完。
导演也是MV导演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啊。一大堆毫无必要的慢镜头、虚焦的夸张运用和白莲花一样矫情的拍摄角度,感觉下一秒这部MV的歌曲就要响起:等下一个天亮,把偷拍我看海的照片送我好吗。
当彭于晏吃避孕套那里我只想说一句“要两个一起吃才是最好”。
当两人各自找到炮友时我想说一句”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当他们在树上刻名字时我想说一句”把你的名字写在烟上吸进肺里“。
当方茴人流拒绝麻药时我想说一句”我将身体的疼痛放大到极致来麻痹自己“
当方茴人流完出来两人抱在一起时我想仰天长叹一句”请你俩坚定的做彼此的天使,别去祸害他们了!“
哦,我真是非主流。但让我用七个字描述这部电影那就是:非主流,无病呻吟!
呀,忘了对这部电影里作为专业歌手的演员魏晨说一句:”你喜欢的是丁香花,而方茴是白莲花,所以你注定得不到她。真是委屈你这全片唯一的清流啦。“
还有,何时能不再”绑架“青春。
3 ) 匆匆那年的青春絮语
你曾经在你的青春年华做过哪些惊天动地,让你足以铭记一生的事?陈寻说,他曾为了和一个女孩上同一所大学,高考放弃做物理最后一道13分的大题,在周围一群牛逼哄哄的答案里,他的话语显得那么朴素,甚至朴素得有些怪异,有些格格不入,却能让人咂摸出无比的苦涩和动人。
这是一部献给80年代人的青春作品,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这个年代的学生历经着与国家共同成长的理想与热情,他们对北京申奥成功有着发自内心的欣喜,对国家的发展满怀憧憬和忧患意识,他们的青春除了暗暗品味着比爱更美好的感情,也心系着家国天下,他们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荣耀,挥斥方遒,又尽情挥洒着汗水,当物质生活还未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时,他们的精神是欢愉的、高亢的。
青春总是和爱情、友情形影不离,像透过树叶空隙的阳光,跃动出星星点点的光圈,像是少艾时光中一丝朦胧的不确定,在这不确定中,挥洒着羞涩的喜悦与无边的迷惘。读书时候大体都有一个小团体,彼此之间有着最亲厚的情谊,可以像疯子一样笑着闹着,丝毫不以为意,未来显得笃定无比,大家一定会在一起,继续快意人生,然而分别总是那么错愕,也来得太快。当赵烨砸碎石膏的那一刻,像是宣告着他们友情的破裂,他们再也回不到对彼此毫无猜忌的自己了。
电影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就像是对青春最残酷的拷问,你还记得她吗?你发过誓吗?你努力过吗?你后悔了吗?陈寻记得方茴,深深地记着方茴,在他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以后,方茴仍是他挥之不去的沉痛,让人感伤的是,当一个人作别青春,理想的热血被现实的冷酷浸泡若干年以后,真正怀念的是什么?陈寻记得背对着阳光的方茴的笑脸,记得中学时她留着短头发的样子,记得她从医院离开时踉跄的背影。年轻时容易轻许诺言,长大以后才觉永远难成永远。
陈寻和方茴的爱情仿佛并不让人觉得陌生,反而有种淡淡的遗憾。陈寻就像是我们学校的校草,帅气,阳光,有点小聪明,打篮球打得好,让人移不开眼睛。相比起来,方茴显得黯淡得多,她就像是一朵盛开在夜晚的昙花,清丽淡雅,安静美好,在封闭的高中里,陈寻能够始终追随着她的身影。但一旦来到大学,有了丰富的学校生活,出现了与他更意气相投的人,陈寻渐渐被另一个人打动,林嘉茉的话让我心酸:沈晓棠出现了,于是陈寻对方茴的喜欢就不再是喜欢了。
我心疼方茴,总感觉能看到她的内心世界,她一直是自卑的,像陈寻那样的美好,凭什么一直在她身边停留?她从小心翼翼到依恋得不可自拔,也注定了她日后的决绝。故事到这里也许和我们经历的青春没什么不同,有美好,也有渐行渐远,终成陌路的遗憾。我一直在想,如果不是方茴那么激烈地选择和另一个人做爱,陈寻还会不会记她记得那么深?他听到这个消息时是抑制不住的愤怒和痛楚,这是加注于两个人身上的伤口。方茴是骄傲的,她不想留一个心里有别人的陈寻,但她的骄傲敌不过心底的喜欢,不然不会借着酒醉求陈寻回来,只是他已经走得太远。陈寻说除了孩子,他们什么都有了。但他们也什么都没有了,以这样惨烈方式结束的青春,一辈子都会铭记在心。
《匆匆那年》里的青春有着最闪耀的地方,那就是纯粹坚守的爱情,让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全都黯然失色。我反复回味着结局,从原著,从电影里,试图抓到他们未来的一丝线索。对于电影的最后一个问题,陈寻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不是对任何一个人做出这样的回答,而是从内心认清了自己的心意,他想要回到那个篮球赛场,让这一切以不一样的方式结束,这一幕让人热泪盈眶,而毫无疑问的是,方茴对他的感情也不见褪色。他们能重新在一起吗?看到最后视频中的方茴,我又不确定了,一袭红衣的她脸上尽是释然的温暖与爽朗,或许最好的结局还是默默在心底怀念对方?
人会成熟圆融,会日趋衰老,但青春在不知不觉中的美好会永远存留下来,不管是放下了还是放不下的东西,都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
4 ) 故事是故事/你们是你们
记得这部电影刚刚上映时就拖着闺密去看了,不得不承认,看之前对它是十分期待的,导演是张一白,演员有我青睐的彭于晏。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的确让我们失望了。也许是剧版过于出色,让我们无法再接受全新的陈寻方茴,又或许是剧本不够精致,剧情的冲突显得过于突兀。
诚然,我们没有那样的青春,这部作品刻画的青春过于张扬与疯狂,而我们都是那样平凡的人。但在这里我不想过多批判,只想分享一个故事。
记得两人在路边摊爆发矛盾,石膏碎了一地时,闺密哭着凑过来搂住了我,我与闺蜜之间的相处关系很微妙,大多是我在分享她在听,她不愿意分享她的感情细节,也怕我说她幼稚。
但是我却清楚地记得,她说,我不想要和他分开,我不想和他分手。这是我第一次和她一起看电影她哭得比我还凶。
闺密的男朋友是我的小学同学,严格算的话也算得上我第一个有好感的人。我们的城市很小,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人,但也没存在小说里惊天动地的姐妹反目。
都说毕业了就该分手了,看着高中时与班主任家长斗智斗勇的情侣们一对对分手,我也倔强地认为他们会存在于常理之外,闺密和她男朋友高二在一起,到现在已经第五年了,也是异地的第三年。我很开心,无比为她开心。
我一直没敢跟她说,我希望你们好好的。
故事是故事,而你们是你们。
5 ) 为啥《撒娇》比《匆匆》好看,却没有《匆匆》火呢?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青春片永远那么火爆了,都是因为太!好!聊!了!太适合和小伙伴们一起,边撸串边吐槽了!甚至为了能边撸串边吐槽,不得不四处发微信说:“诶!~你们赶紧去看那个狗血片去啊嘿!!”
就是这样,吐着吐着,就顺便回忆了自己的青春……
而《撒娇》呢,虽然挺好看的,但是除了“怎么可以吃兔兔”以外,其它那些群魔乱舞般的都市生活,感觉只有三里屯的野模儿和绿茶婊们可以互相聊起来。
所以有时候,电影票房好坏,也要看可聊指数。比如《星际穿越》到底在讲啥?《京城81号》是真是假?郭敬明和韩寒谁更招人烦?说到底,很多时候人们去看电影,还不就是为了饭桌上和大家有个事儿聊!
所以,好聊,才是接地气。用沈玉琳的话说,从外太空到内子宫,只要能让大家high聊起来的,就是接上地气儿了。
以下是特别好聊,随便一吐都是一地的《匆匆那年》:
1、哇塞,陈寻刚上高一就沉迷于健身了是吧?这一身腱子肉真的是高中生该有的体型吗?拜托导演能不能找些真正的年轻人来演啊,彭于晏浑身上下散发的中年人气息,简直就是筷子兄弟演高中生——老男孩啊(歇后语)!
2、你们大城市生活条件可真好,竟然1999年就喝上伊利酸酸乳了……
3、但是为啥2000年旱冰城还贴郭富城海报啊?2000年周杰伦已经出第一张专辑了好吗?就算是中学里的文艺青年也早就进化到听朴树许巍了啊好吗!
再说21世纪以后,谁还滑旱冰啊!那都是80后小学初中经历的事吧!到底拍的是不是大城市啊!吃的喝的都安排的那么一线,文娱生活品味却安排的还不及边疆啊。
4、魏晨的新概念作文写的那么肉麻,老师竟然没有大嘴巴抽他,倪妮大学怀孕去堕胎,梁静什么的那一群人竟然当众怒斥她,有没有搞错啊,以为是万恶的80年代么?21世纪的大学生早就允许结婚生孩子了呢???
5、为啥中间桂纶镁和廖凡的白日焰火组合会出现啊…还有毕夏穿的那是什么啊???那是大学女文艺青年范儿么??那是丽江回来的文艺婊吧…………
6、内地所有青春片,都要以一桩不幸婚姻举办的不幸婚礼为结局,也太浮夸了吧!而且最后,不是心理扭曲的大龄男女主角,在同学的婚礼上相遇把人家婚礼变自己互相泄愤的主场儿(《将爱》,《致青春》),要么就是结婚的对象都是一些不着四六的煞笔(《同桌的妳》,《匆匆那年》)。为啥我认识的人,没有一个这么丧的啊?而且我同学里,就算最后没跟大学同学结成婚的,基本上对年轻时经历过的煞笔前任也是只有嘲笑毫无挂念啊!为啥不能像《那些年》那样,给沈佳宜安排一个可以为了挡初恋和柯震东接吻的人啊?我们恺恺难道娶不了张子萱,就得娶个河南谐星吗!!
7、学霸能做的最浪漫的事,就是高考为你舍弃13分…但是2001年,高考,真的,还考,物理,吗?难道,不是,考理综吗…………
8、申奥成功那天晚上我也去北京游街了,我,我爸,我同学,我同学她爸,一起打了一辆车,从廊坊到北京,花了100块钱,在大街上溜达到早晨,还混在人民大学大学学生队伍里去看了升起。据说我同学为此走出了骨质增生,过了几年直接考上清华了。想想当年,原来我爸也是个有激情的中年人呢!不过,这段是用绿幕拍的,而且抠图抠的跟屎一样啊,哼!
9、郑恺、陈赫、张子萱演的都比较不错,尤其陈赫,生动刻画了一个人在社会的蹂躏下,从男神到男屌丝的过程,相信陈赫转身时那世故、憨傻、回归自我的一笑,能让很多毕业后从事公务员工作的纯爷们都忍不住落泪吧!但是在当年的篮球场上,郑恺摔倒的那一刻,陈赫为啥不撕他名牌儿呢?
ps.这部电影,如果没有彭于晏和倪妮的戏份,就更好了!
10、看完以后,主题曲必须这样唱:“匆匆那年我们 一时匆忙撂下难以承受的诺言,只有等别人兑现……良辰美景奈何天,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年华青涩逝去,明白了时间…………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
《匆匆那年》和《致青春》,简直每一句串着唱都能接上。
11、然后想起来,魏晨在英国的酒吧问候方茴的时候,其实是在mao live house吧……哈哈哈哈
6 ) 电影里的少年少女不用念书,似乎年轻岁月哭哭笑笑就行。
1
张一白爷爷五百年前拍《夜上海》的时候还是个爱情片导演,现在……是一个人。
2
本片绝对是《致青春》亲姊妹,每个角色身上都有使不完的劲儿,爱啊哭啊笑啊撕啊~
(而且《致青春》是姊姊,因为它至少还算一个不那么完美的青春电影,而《匆匆那年》的后缀我不晓得是avi还是gif,或者……mp3?)
3
彭于晏波涛太汹涌,前后胸厚如城墙,穿白衬衫根本没有少年的单薄感,差评。
4
那个大学以后戏份的陈寻的小三,丫的是谁演的啊?
小三角色在道德上站不稳就算了,起码要让观众赏心悦目啊,起码找个脸蛋白嫩,锥子下巴,胳臂细长的美少女茶婊啊!那个背吉他的黑壮阿姨是个什么鬼?
5
彭于晏里面有句台词说:“做爱必须是两个相爱的人。”
丫的,谁告诉你的啊?这年头为什么要灌输这种白莲花观念啊!
6
魏晨在我印象里,不还算是芒果台的一个偶像男歌手吗?为什么在电影里和其他男主角一比,那脸怎么长得那么砢碜呢?
他出场了多少分钟,我在电影院就出戏了多少分钟。
跪求所有电影届的英雄好汉老少爷们儿,千万别再找他演电影了。
7
我没看过这什么原著小说,也不想看。
不过进场前,我和闺蜜押宝说:此片男主必劈腿,女主必堕胎,必有人高考落榜,必有人出国留学。
呵呵,全中。
8
求求导演们了,咱们中国的青春片能不能不揪着“打架”这一光辉情节不放啊!男主打,男主打,男主打完了男配打,男配打,男配打,男配打完了大家组团打。小菜馆里打,小菜馆里打,小菜馆里打完了溜冰场打……
不为了女人打打架,嘴上不挂点血,你都不好意思叫青春片男主角!!!
9
男主角是会弹吉他的种马,女主角高中时代是闷驴,大学时代是倔驴,标标准准的婊子配狗,最后没在一起天长地久,根本不合逻辑啊哈哈哈哈。
10
大家这么一群人红尘做伴潇潇洒洒撕一场,个个筋疲力尽,颠鸾倒凤,气喘吁吁,泪流满面……真的还念书吗?
一起退学直奔义乌小商品世界开启人生新大门得了~
[哈哈]
最后,说一下吼,给三星完全是因为里面两首歌,一首《当》,一首灌篮高手里的插曲《好想大声说喜欢你》实在非常戳中我,亏我还冒雨来看了提前点映,姑且算是看了一集怀旧音乐节目吧~
7 ) 「老师,这个我懂」
第一章:你还记得她吗?
第二章:你还记得发过的誓言吗?
第三章:你后悔吗?(也不是记得特别清楚)
坐在角落的我终于忍不住站了起来:「老师,这个我懂」。
岂料老师生气教训我:「有些童鞋就是爱显示自己,好像自己什么都懂。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老师最不喜欢了」。
以前我说过导演张一白拍电影是在写作文,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他会跟你一一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将爱情进行到底》是这样,《匆匆那年》亦是如此。《将爱情进行到底》分成3个MV,而《匆匆那年》也是这种格式,有点像社交网站Timeline。所以在影院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我靠,你不需要这样,我们看得懂。」
结尾:就在大家陈寻、方茴、赵烨、赵烨、乔燃、林嘉茉和观众都在纳闷:这个拍摄VCR的这个人到底是谁?她为什么打听这些?她那屎黄色的等离子烫是不是团购做的?是在美团还是大众点评团购的?团购券节假日是否可以通用? 这时候仿佛听到了导演张一白在后面窃喜:「这下你们就不知道了吧?」 然后画面一闪,VCR拍摄者对着穿红裙的方茴说:「你有什么想对陈寻说的?」。整体来说,感觉导演需要表达的太多了。我估摸到120钟的时候导演自己也舒了一口气,「靠,总算拍完了」。
而关于陈寻最后居然喜欢上了(当然:这个"上"也可能是动词)沈晓棠我更是无力吐槽,此时我的脑海就闪现导演王全安(放着娇妻不用,外出嫖娼)。我靠,电影版的沈晓棠是不是也太丑了点啊?
另外,有个挺有意思的数据:
《致青春》没有戴套→做手术
《同桌的你》没有戴套→做手术
《匆匆那年》没有戴套→做手术
我惊奇的发现,这很可能不是简单的校园题材电影。我初步猜测这是关于「校园性教育」电影,观众还是图样图森破啊。
8 ) 对不起原著 对不起观众 对不起倪妮
这部片已经变成和《分手大师》一样可以检验你男/女朋友或者朋友和你三观是否一致的试金石了
让我们来一一细数这部电影的失败之处吧
首先是选角
张一白不愧是“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具商业价值和最有商业眼光的导演”(来自百度知道)
选角很契合甚至是刻意选择近期很火很有商业价值的演员
彭于晏最近很火,对他很帅,但他一点也不适合演陈寻,陈寻是典型北京大男孩,看他总有一种在看台湾青春剧的错觉,那一口港台腔不能更出戏。
郑恺很百变,但他也没演出赵烨来,赵烨一米九几,冲动傻气但很有义气,是每个人的青春班级里都会有的那种人,电影里为了突出他的傻硬让郑凯往没文化小混混气质演
陈赫我就不说了,但凡看过小说的人看到他的那一瞬间肯定只有一个想法:“你TM这是在逗我” 导演就是在逗你,当“苏凯”说出“曾小贤”的台词,当努力稳重的“苏凯”变得搞笑甚至去卖金融产品时,这个电影就变成了跳梁小丑。郑恺才适合演苏凯,明明名字都只差一个字了,导演是为了凑够跑男2人组一定要拉陈赫来乐呵一下吗
魏晨和张子萱的乔然和林嘉茉倒是无功无过
然后毕夏的沈晓棠,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最委屈的倪妮,先要肯定一下倪妮的演技,被表白时躲避无措的眼神,后期的绝望,在现在的小花旦里已经算翘楚。而且为了演出方茴的丧气和小说描写的“并不算美女”,倪妮在里面的化妆简直是怎么突出缺点怎么来,以前我真没发现她双眼间距那么宽,最后在雨中的那一段,我深深的觉得导演一定要给倪妮道歉,为了这样一部电影竟然放任自己丑成这样。
然后是明明是一部爱情剧,一定要往搞笑了拍,不是幽默,而是刻意的恶俗搞笑,比如陈赫的戏份,比如郑恺的老婆,陈赫的老婆和行长的那段,更不用说电影里面遍地的网络段子。恶俗也就算了,你按照原著拍是侮辱您大导演的名号了吗?故事讲述人变成了刘欣演的七七,这个也全是槽我就先不吐了,但用脑子想,你结婚的大喜日子突然跑出来这么一个非主流法国摄影师就抓着你兄弟问你们年轻时不愿提及的悲伤事迹,这难道能忍?好好拍个爱情剧那么难吗?错,是好好说个普通符合逻辑的故事就这么难吗?张导您是吸嗨了吧。
还有那个特效,天安门那里,陈寻回忆那里,后来我耐着性子看了职员表,请的是一个不知名的泰国特效工作室,我······咱中国人自己特效都不会low成这样吧,谢霆锋自己还开了特效工作室呢。
再来就是广告,不可避免又要提到跑男,跑男的导演也是张一白吧,苏宁易购,陈赫加郑凯,跑男3宝啊。婚礼时苏宁易购送来一箱伊利牛奶,这电影的硬广倒是蛮相亲相爱的。
然后是音乐,我很想知道它用灌篮高手的音乐有没有经过允许,在打篮球时用也就算了,后来打人的时候也用,也真够省力气的,为了勾起回忆只能用音乐来作弊也足以证明这部电影的劣质了。
最后,有些地方配音甚至和嘴型对不上好吗
张一白,真棒!
最后说点冷静的话,匆匆那年是很少的几部很优秀的青春小说,相信很多人的青春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影子,当时在影院看到预告片的时候着实激动了一把,听说今天点映还特意上网把所有预告片都看了一遍,看完预告片有些担心,这预告片拍的支离破碎,语无伦次,毫无美感可言,电影应该不会这么烂吧?结果事实往往是残酷的,这还真是我看过第一部比预告片还难看的电影,富春山居图预告片起码还完美诠释了全片呢。
果然这种东西还是要有爱,不管舆论怎么样,郭敬明对自己的亲儿子是用尽心血,选角完美又肯砸钱,起码《小时代》被完美还原了;赵薇的《致青春》虽然也有缺点,但起码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但这部片子,就被中国最具商业眼光的第六代导演,拍成了这样一部糊弄观众的粗制滥作。
致我们终将堕胎的青春....
为什么青春电影里的女生都在堕胎?《致青春》里的阮莞堕胎,《同桌的你》里周冬雨堕胎,到了《匆匆那年》,方茴也毫不意外地堕胎去了。表达爱情的代价只有流产这一种选择方式么!
现实中的女一女二是反过来的吧;中学生的你很傻很天真π_π
张一白从将爱(片段集锦)开始就无法完整拍电影,这次以最Low不堪的VCR主题问答来作为“影片”结构。试图照《同桌的你》画嫖,堆砌流行音乐MV集锦,加以标致面瘫化表演和鬼哭神嚎式对白,最终迷失在妇科医院手术桌上,还不用麻药!大概这年头不开房不堕胎都不好意思叫(青)春片。
比网剧版差那么多也好意思圈钱?
先看的剧版,真心觉得影版没有剧版好,好多人都说不看剧版看不懂影版,稍微过度的商业化是我的感受,
“永远不是以前,也不是以后,我们在一起的那些时光才是永远。” 攒SK的钱、没听到的那首歌、爱上一个名字笔画多的人、被安在一个车上的两备胎、好吃的套套泡泡糖、写满名字的石膏、说不起的对不起、物归原主的《会计学原理》…课表不一样,怎么在一起?“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青春可以肆意挥洒,可以无悔,但不要狗血好吗,跟他们的青春比起来,我仿佛过了一段漫长的童年
人物的认同感还是有的,就是逃脱不了国内青春片老气横秋的表现方式,真是三而竭。如果我们回忆青春真是如此沉重的话,那为何还要怀念它?
还不错。灌篮高手和还珠格格的插曲不错,安西教练cosplay超赞。说真的,不喜欢方茴这种拧巴的性格。林嘉茉很漂亮~曾小贤你是负责来搞笑的吧,总感觉下一句台词就该是“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
陈赫一出来,这电影的基调就成了搞笑了。
在豆瓣风低是正常的,因为这是一个贩卖情怀的电影。而你们还没老到有情怀的年纪。
感觉电影制片公司之所以能一部接一部地贩卖青春,就是因为有一大群刚过二十几就在豆瓣、微博、人人、QQ空间呻吟感叹青春已不再的伪文青买单!
这部关于回忆的电影却仅剩了些许年代符号的拼贴。何况,这些符号出现的机会甚至还没有广告多。高中时期演员与角色年龄差距过大让影片缺乏基本的认同感,大学时期则只剩作死与琼瑶剧。这是一部对电影缺乏基本尊重的圈钱片,反复慢镜、抒情音乐与莫名其妙的伤感。打开广告,还是广告,不晓得在干什么
我总算明白为什么有人说看完哭了,因为心疼票钱。此剧一出又提升了同名网络剧的水平。
其实真的很一般,情节支离破碎的,可能因为电影没法承载长篇小说的故事?但电影《致青春》改编得很好啊,这部《匆匆那年》的改编其实挺失败的。虽然如此,我看的时候还是流干了眼泪,再次证明我只要在电影院里看悲伤爱情故事时听煽情配乐就会如条件反射般流泪,就像巴甫洛夫的狗……
如果这是一部3D电影,那最立体的大概是彭于晏的胸。
匆匆那年;三男两女;三个备胎;两个分开;全都活该。
并无特别之处的回忆,常常在回想之时被赋予了太多太多。就像电影里一样,调了色调,加了配乐,放了慢镜头。然而只有一件事是不变的,它们都会过去,全部都会。而且关键在于,你也不会在乎了。
当一部片子只剩一群没演技的当红小生谈着不着调的爱情,这样毫无内涵的青春片还有什么意思吗?我的青春是淡淡的且充满正能量的,是偶尔迷茫但认准方向就绝不回头的,不是一大堆慢镜、虚焦和怀旧金曲拼凑成的无病呻吟的青春。那些没事儿就怀旧、看个烂片也泪流满面的成年观众,你的青春是有多幼稚无聊。